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的心得体会

2024-06-15

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的心得体会(共12篇)

1.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的心得体会 篇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倡导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

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国家、地方(省级)、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四、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 1 000 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教材建设,重点建设好 3 000 种左右国家规划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六、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重点专业领域选择市

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进行支持与建设,形成一批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七、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强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建设一批优秀教学团队、表彰一批在高职教育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八、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五年一轮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在评估过程中要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九、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将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建设100所示范性院校,引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各地要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制定政策措施,引导高等职业院校主动服务社会,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院校办学,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宣传,增强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了解,提高社会认可度。要高度重视高等职业院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建立轮训制度,引导学校领导更新理念,拓宽视野,增强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高等职业院校党政领导班子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特别是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招生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维护稳定,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06年11月16日)

2.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的心得体会 篇二

一、建设法规课程的重要性

建设法规课程以市场经济法律为基础, 以《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为主线, 结合其他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司法解释, 对我国建筑法律制度作了简洁而全面的论述性介绍, 对违反建筑法律法规应负的法律责任也作了必要的阐述。学习建筑法规、掌握建筑法规、遵守建筑法规是每个从事建筑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应当具备的法律素质。

二、当前建设法规课教学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设法规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的概念性很强。学生一开始学起来会觉得概念性很强, 很枯燥。

2、与建设相关的法规内容的多样性。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发现内容如此的多, 相似的地方也很多, 不知道如何学习致用。

3、建设工程出现问题时解释依据的复杂性。

当应用法律法规的时候, 发现解释建设工程问题时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非常的多和复杂。如果不经过一番有素的训练, 学生进入到社会岗位上很难一下子适应过来。

4、建设法规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未能充分显现。

目前建设法规课程存在实践教学课程环节不足的问题, 学生的迫切需求得不到满足, 双师型教师的缺乏以及相应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未能大力推广等。

三、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注重职业精神的培养

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入学的第一年可以安排法律基础及行业法律法规课, 进行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第二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培养追求上进、踏实勤奋的敬业精神;第三年开设就业指导课, 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教学内容的改革

重点强调法规的具体内涵, 对建筑法规中的专业术语要重点讲授, 要求学生必须明确定义。授课过程中穿插案例, 加深概念的理解。

3、教学方法的改革

(1) 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相辅相成的教学环节的协调与配套, 例如法律咨询、社会调研。实践环节的组织方式, 可以采取随机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 既可随着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需要而随机组织, 也可以专门针对实际技能培养的需要而进行集中时间、集中对象、集中组织的方式进行实训。 (2) 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 确保实践教学课程或辅助教学环节的有效运作与实施。

4、因才施教

学生的专业不完全相同, 建设法规课程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能够从容面对众多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应变能力, 针对同一本教材, 我们可以给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 例如经济专业的学生要重点掌握工程发包与承包法规、工程建设合同法规和工程建设争议处理这几部分内容, 监理专业的学生要重点掌握工程建设程序法规、工程勘察设计法规、工程建设施工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与监督管理法规这几部分内容。

5、注重实践环节

只有动手, 知识才能转化为技能;只有实践, 技能才可以达到精湛。在学生“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并且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中心任务下, 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一个以上的技能证书, 从而确保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100%。

6、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1)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训练, 打造一批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师资梯队。 (2) 建立高校教师课程选修制度, 以促进高校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 知识面不断扩大, 知识结构更趋合理, 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使之更能适应教学和科研发展的需要, 从面大大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

摘要:培养既懂建筑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 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践行。

关键词:建设法规,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宏丽:《对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5 (2) :40~41

[2]张德新等:《突出实践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08, 108:35~38

3.学习国发2号文件心得体会 篇三

——学习国发2号文件心得体会

2012年伊始,国务院就发出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这表明了党中央对贵州经济发展的关心和重视,更是给我们贵州干部增了压力、添了动力。通过学习,针对我镇2012年和以后经济社会的发展,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发扬卓越旺隆精神,为更好更快推进旺隆跨越式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一个好的精神引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更是我镇加快发展、加快突破的先决条件。国务院„2012‟2号文件下发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已经日趋严重,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发展方向,要求我们要有新的作为,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保持良好的卓越旺隆精神状态,把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作得充分一点,把应对措施考虑得周全一点,使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全局,赢得主动。一是要发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卓越旺隆创新精神;二是要发扬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卓越旺隆拼搏精神;三是要发扬爱岗敬业、善谋实干的卓越旺隆务实精神;四是要发扬勇挑重担、争作贡献的卓越旺隆奉献精神;五是要发扬创先争优、勇攀高峰的卓越旺隆进取精神;六是要发扬上下同心、同舟共济的卓越旺隆团结精神。我们要以卓越旺隆精神的六个方面来来统一思想、激励斗志,集中全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旺隆定能在国务院„2012‟2号文件的指导下兴经济、创事业,出政绩、出人才。

二是明确奋斗目标,为更好更快推进旺隆跨越式发展指明方向和动力

有了正确的目标,才会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才能始终保持奋发向上、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才能始终保持勇创一流、创先争优的工作干劲,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国发2号文件,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了要求,从目前来讲,我镇必须牢牢瞄准以下三个目标,全力以赴,强攻突破,确保实现。第一点就是2012年全镇的总体目标: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4.28亿元,力争达到4.88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1.5亿元,力争达到2亿元;财税收入突破270万元,力争达到2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825元,力争达到7104元。这是我镇党委政府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目标,我们必须在2012年年终向上级交出这份答卷。第二点就是全镇的发展目标。这就是要按照“三化一强”发展战略,以河滨新城、石斛风情园、鸭岭创业园、竹加工聚集区、石斛产业点聚集区、云山雾海生态观光区、粉丝、芽菜、石斛、水果特色产业,“一城二园三区四特色”为重点发展落实对象,按照产业发展规划,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实现新一轮竞争高突破。省、市经济工作会后,全市各镇之间的发展态势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呈现了增比进位、不甘示弱的态势,我们不超越别人,别人就会把我们扔在后面。我们必须抢先发展,快人一拍,先赶一步,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致力新提高,实现新突破。第三点是每人的工作目标。这就是学先进、上台阶,在自己岗位上争创一流。在新的一年里,各村(社区),单位、部门都要以先进为榜样,以成绩荣誉为前进的动力,比志气、比干劲、比贡献,赛实绩、赛效益、赛水平。各级干部都要精业、勤业、敬业,论无私奉献、论任劳任怨、论建功立业,争当工作的强手、能手、高手。

三是理清工作开展思路,为更好更快推进旺隆跨越式发展创新机制和方法

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有了好的思路,创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就一定会有好的发展之路。按照国发2号文件精神,在以后工作中,首先我们要围绕一个“大”字,进一步理清全镇的发展思路。农业方面,要围绕产业结构作大调整。牢牢跟进云集片区绿色蔬菜基地建设、逐步推进云山雾海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的打造;加大土地流转范围,全力促进进新春村、鸭岭村、红花村石斛产业集聚区的统一打造;整合稻田养鱼、核桃种植、优质玉米水稻种植项目资源,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业方面,要围绕招商引资建大园区。以鸭岭创业园、竹加工聚集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现有项目为根本、招商引资为突破,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城镇方面,要围绕开发建设做大手笔。以河滨新城、石斛风情园、创业大道为重点,进一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重点抓好城乡一体的新春村新农村建设,最终打造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商贸、观光、休闲一条街。河滨新城一期工程现在就已经初具规模,下一步新城管理模式、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外观美化包装、具体商业项目规划等一系列的工作马上就要跟上;新春村新农村建设点至集镇一段城乡一体化区域的管理、违章建筑拆除还需要用大功夫。其次要围绕一个“快”字。在遵义市和赤水市经济工作会上,提出了要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快又好”和各项工作增比进位突破的要求,都体现在一个“快”字。目前的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要高效率、抢速度,现在已经不仅是不进则退,而是慢进、小进也是退。我们有些同志现在办事情、干事业还在左顾右盼,存在“等、拿、要、靠、懒”等思想,这种思想和工作状态已经不适应旺隆现在的发展需要,旺隆现在的发展已经等不起、慢不起。工作一定要“快”,讲究高效率,发展一定要“快”,讲究高效率,只有“快”才能赢得主动,获得全胜。各村(社区)、单位部门的环境条件不尽相同,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扬长避短,“快”字当头,制定发展方向和措施,争取全年工作的主动。

4.学习国发2号文件心得体会 篇四

一是要“快”,就是要迅速。车间全体党员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文件精神上来,全加强学习,认真领会精神,切实把握重点。按照上级政府的要求,真抓实干,创先争优。

二是要“实”,就是务实。要充分发挥车间党员的主观能动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把群众的实惠作为加快发展的工作价值取向,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最终评判标准。切合自身实际条件“争”“抢”发展项目,抓紧抓好抓实。把思想统一到车间的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在车间的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在车间的发展上,在实干中想办法、找路子,以艰苦奋斗百折不饶的精神来推动车间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要“干”,就是要实实在在的干,真干,干出实绩。要通过学习和思考,结合实际注重效应,抓好落实,抢占先机。要“闯”为先,“干”当头,“拼”中胜。说一万句好话,不如干一件实事呀!

四是要“统”,就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工作方向。首先要统一学习好《意见》,形成学习《意见》的浓厚氛围,加强学习讨论,认真解读《意见》的内涵,深刻领会《意见》的精神实质,普及对《意见》的正确宣传。其次要根据车间实际工作的安排,全体党员要在上级党委和车间支部的带领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拧,众人同心,齐力断金。

5.国发二号文件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今年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发“2012”2号文件),是1990年以来首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省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的亲切关怀和国家有关部门对贵州的鼎力支持。3月2日我镇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国发“2012”2号文件,进一步坚定贵州更快更好发展的信心,贵州作为欠发达的内陆山区省份,还存在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化水平不高、民营经济占比不大、社会发展滞后等问题,特别是国家将扶贫标准上调后贫困面加大,贫困人口增多,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和紧迫。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从财税、投资、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突破性支持政策,无疑为贵州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好机遇和希望前景。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简要谈一下学习国发2号文件的心得体会和工作打算:

一、突出工作重点,始终把工业经济发展摆在自己工作的首要位置

结合我区工业经济的工作实际,我经常对全区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等主要指标体系进展完成情况,随时进行督促检查,经常深入企业工作,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进展。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扎实做好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对全区‚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将以紧紧围绕国发2号文件精神,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扎实为企业谋划思考,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更为优质和高效的服务,让企业能一心一意谋发展、促生产,全力推进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努力实现赶超跨越、增比进位。

二、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为把企业“引进来、留得住、能发展”创造条件

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形势更为严峻,要确保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目标顺利实现,必须得对照国发2号文件加强学习,认真思考、科学谋划、超前安排、抓好落实。按照‚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战略定位,扎实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库的建立和完善工作,有针对性、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拉升产业链,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这块‚蛋糕‛,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配套、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加强对外宣传我区的区位优势、特色产业、民风民俗和地方文化,完善和改进我区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者的眼球,真正让外来投资者引进来、留得住、能发展‛。

四、加强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国发2号文件相关精神相结合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要求,中央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决定率先启动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提供示范。武陵山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集聚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我们应该把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国发2号文件相关精神相结合,共同促进我区域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区的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三、加强和各部门的沟通联系,全力做好其他工作

6.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的心得体会 篇六

近日, 新建区农机局党组, 组织全体干职召开专题会议, 认真学习2016 中央一号文件。会议由新建区农机局局长熊焕海主持。

会议首先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而后进行讨论。局党组书记、局长熊焕海首先发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 份中央一号文件, 提出了解决农民从温饱向富裕迈进的新举措, 农机局作为向农民提供一线服务的基层服务组织, 责无旁贷。我们要以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出发点,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 为他们提供适用、高效、优质的农业机械。同时把向农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工作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他要求大家认真研读一号文件, 提升学习实效, 把工作和学习一号文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联系实际, 以实际行动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一号文件, 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在学习讨论会上, 同志们情绪高昂, 表示要从思想、行动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表示要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 为早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7.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 篇七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国情水情变化,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系统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这些重要论断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断,是对我国长期治水兴水经验的提炼总结,是我们党对水利工作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对统一全党思想、形成全民共识、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水利的战略地位,是关系水利事业长远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我公司进一步工作部署的重要依据。水利在国家和政府工作中摆上如此重要的位置,可看出对水利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这给我公司2011年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中央一号文件” 对水利的地位作用做出经典论断和精辟阐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中央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进入新世纪,中央又与时俱进地提出“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这些重要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水利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阐明了做好水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促进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内涵不断丰富、功能逐步拓展、领域更加广泛,传统任务与新兴使命叠加,现实需要与长远需求交织,水利对全局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我公司作为农业节水产业化的公司,以高效利用水为目标的生产和销售企业,我们应根据中央一号文件指示,要做好2011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及农业设施建设工作。

首先,水利是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防洪保安历来是治国安邦之要。经济越发展,财富越丰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绷紧防洪保安的弦。面对气候变化带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的趋势,防汛抗洪压力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务必夯实打牢防洪保安的大堤。

其次,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水是支撑经济活动的基础性资源。我国

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迅猛增长,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的瓶颈制约。不把水利的文章做好,经济建设就难以为继;不把节水的文章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失去了重要依托。讲发展、搞建设,务必水利先行,量水而动。

第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五谷丰。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关键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改变靠天吃饭局面,根本是兴修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亿人的吃饭问题,决不能单靠风调雨顺,根本出路在于大兴水利强基础,提高抵御自然风险、旱涝保收的能力。

第四,水利是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水是生命之源,水秀才能山青。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水的问题,有的是少雨缺水带来的,有的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有的是水质污染引发的。保护和改善生态,治水改水是基础和关键。

第五,水利是民生改善的紧迫要务。保障人民群众有水喝、喝上干净水,是维系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是与群众利益最直接、最紧密的民生工程,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当务之急。许多地方随着水源变化、水质污染,不仅农村存在大量饮水不安全人口,而且城市居民的饮水保障也出现了问题。饮水安全的社会关注度空前提高,保障百姓吃水用水的压力越来越大,提高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十分紧迫。

8.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的心得体会 篇八

贯彻和落实国发2号文件,是一项宏大而系统的工程。在促进贵州跨越式发展这项宏伟事业中,将不可避免地面对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这就要求广大的贵州人民不仅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干,更要善于突破常规、积极发挥创新性思维,努力培养创造性品质。只有摒弃束缚贵州发展的一系列保守思想和落后观念,创新不息、突破不止、敢想敢做,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因此,我,作为作战在贵州教育一线的教师,问责自己贵州的发展我该怎么做?值得深思,因此,我将我的学习感悟归纳如下:

一、作为教师,要充满爱心、忠诚于教育事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一名教师,首先是要当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做人生最大的追求。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每一篇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午间休息,都需要密切关注;思想、心理、学习、身体,个性发展,都需要全面关心;活泼好动的,沉默寡言的,优秀的,顽皮的,聪明的,落后的,都需要细心呵护;成功的喜悦,失败的伤感,平凡的细节,难忘的片断,都需要及时总结。只有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让我们对每个性格不同的孩子实施教育引导。善待学生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保证。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有赖于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师道尊严,课堂上老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师的表情是严肃的,学生的神情是恭敬。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难以闪现,更不用说创新发展。温总理的讲话精神明示我们教师理应把传统的“师道尊严”让位于独立、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记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合一”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用赏识教育,接纳学生发展中的缺点,使学生真正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切实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一个好的教师必须以创新意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教学内容的更新而言,由于教材的内容通常具有相对成熟性、稳定性,其相对于科学的发展有一定滞后,因此教学内容中最新科学成果的融入、渗透等形式的更新工作更主要的是依赖于富有责任心的教学第一线教师。就教学方法的改革而言,教师在教学工作指导思想上,首先要确立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懂得上课是教师引路、提供线索,掌握知识主 要靠学生自己努力。其次,要改革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在信息时代,教学中还要将传统的“板书”与多种信息手段结合,如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等,这对学生掌握先进的信息工具和科研手段很有意义,也会起到激励创新思想的作用。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无论是在课堂教学、在实验和实践活动中,还是在对学生的辅导、答疑和平时的交谈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因为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最好的知识信息,而且是教师个人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老百姓说“打铁需要自身硬”。一个人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或自己的技术能力落后于时代,即使有心为人民服务,也无力做到,也是空中楼阁。因而我们牢记温总理的讲话,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的楷模,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教育过程是知识交流的过程,是心灵沟通的过程,更是生命对话的过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个人的范例,对学生心灵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好的老师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惟有教师人格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育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正如哲人所说,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桥梁,是通向文明的阶梯。它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实现理想,激发智慧的宏大舞台;为实现师生双方的价值,获得内在的幸福提供无限空间。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

9.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篇九

2011年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春节前夕,中央出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第八个一号文件,作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充分彰显水利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充分表明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预示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必将迎来新的春天。进入新世纪后,中央连续发出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政策举措,作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统筹城乡发展制2011年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春节前夕,中央出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第八个一号文件,作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充分彰显水利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充分表明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预示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连续发出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政策

举措,作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安排,极大地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为取得粮食生产“七连增”、农民增收“七连快”的非凡成就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动员亿万人民大规模兴修水利,集中力量系统整治大江大河,突出重点优先解决民生水利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主要江河防洪能力显著提升,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水资源节约和保护逐步加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稳步推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必须看到,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旱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之一。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总体上看,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干旱灾害仍然是影响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隐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用水方式粗放仍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软肋,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水利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仍然是推动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制约。

还要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自然灾害呈现多发频发重发趋势,重庆、四川东部地区的特大干旱,淮河流域性的大洪水,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大范围的特大春旱,2010年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的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的严重山洪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暴露出我国水利基础脆弱、欠账较多的严峻局面,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深化水利改革时不我待,强化水利管理势在必行。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鲜明指出,要下决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必须把水利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增加水利投入,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从根本上提高防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和水利基础保障水平。为切实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农田水利基础,抓紧突破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水利薄弱环节,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认真分析形势,广泛听取意见,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以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方式,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符合国情水情,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

《决定》深刻揭示新形势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强调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决定》科学界定了新形势下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和水利的战略地位,首次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决定》系统阐述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全面部署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强调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出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调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决定》还就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和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水利、着眼全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理论性、实践性很强,操作性、含金量很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综合性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水利改革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0.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的心得体会 篇十

摘 要:2012年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通过对文件的学习,我体会到国家对贵州的关爱和促进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改变贵州落后面貌的决心。这一文件有关系到我们的就业前程。

关键词:国发[2012]2号文件;电气专业;工业强省 一.国发二号文件提出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2012年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通过对文件的学习,我体会到国家对贵州的关爱和促进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改变贵州落后面貌的决心。

文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坚持科学发展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统筹协调,促进三化、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体制、坚持自力更生、加大国家支持力度为基本原则,明确了“全国重要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战略定位和“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的空间布局,以2015年及2020年两个时间节点划分了两个时间段,从交通、水利、农业、环境质量等方面提出了阶段性发展目标,并具体细化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全面实施“三位一体”规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促进名族地区跨越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任务”等十个方面。

二.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1] 三.电气信息专业的就业方向。

对于我们专业来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本专业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据估计,随着国外大企业的进入,在这一专业领域将出现很大缺口,那时很可能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

由于我们的主干学科是电气工程、电力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则就确定了我们的就业领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 四.南方电网2011信息。

又根据南方电网信息,目前,贵州工业用电负荷迅猛增长,日电力缺口高达300万千瓦,最大电力缺口将达450万千瓦。针对长期存在的电煤供应不确定性难题,孙国强表示,年初以来贵州省针对电煤供需矛盾,积极理顺政府、煤炭企业、电网、电厂等多方关系,创新建立了多方协调合作机制。一季度以来,用电紧张局面得到一定的缓解,基本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保互促、共同发展”的目标。他希望南方电网继续发挥好资源调度平台作用,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继续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发展。[3] 五.“工业强省”的实施方案。

贵州又成为“工业强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根据这一显示,则可知“工业强省”对电的需求是多么的大,电在这个领域占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有由于我们的就业方向又有电气领域,比如发电厂,供电局,还有一些用电大户等。[4] 六.总结。

11.学习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心得 篇十一

郝红梅

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这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第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央一号文件就象一缕春风吹开我们的心扉,道出了我们的心声。2月4日,我们组织公司全体中层以上干部认真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对公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下面,结合公司实际,就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一号文件的科学决策,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早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创造条件发展现代物流业。正是这个一号文件,使蓝特集团从建材家居大市场走上了建设两湖平原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发展之路。随着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实施,两湖平原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发展也从蓝图变成了现实。2006年,蓝特集团控股的湖北二十一世纪物流股份公司成功引进战略投资伙伴,解决了两湖平原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资金吃紧的问题。2008年一座占地面积达4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的“两湖绿谷”巍峨矗立在荆沙大道两旁。为了促进“两湖绿谷”的健康发展,公司提出了“聚集两湖、给养中国、通汇天下”的发展思路,制定了“让天下农民笑起来”的终极目标。2010年公司编制了“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两湖绿谷”,努力建设“幸福蓝特”,奋力实现“绿谷梦”和“小康梦”。2011年,两湖市场农产

品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突破300万吨和220亿元大关,连续两年跃居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首位。我们在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优秀的精神文明。2011年,公司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管理AAA级企业四项荣誉称号。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政策设计上,明确了“三大指向”,即强农惠农富农。过去中央一直提“支农”,后来提“支农惠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地表述为“强农惠农”,这次提升到“强农惠农富农”。这是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赢得战略主动的精炼表述。在总体思路上,提出了“三强三保”,即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这是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概括。在“三农”投入上,强调了“三个持续加大”,即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这是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具体措施,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长效机制。中央一号文件既抓住了发展要害、回应了基层关切、兼顾了当前长远,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三农”政策体系,对于我们做好2012年的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全力加强“两湖绿谷”建设,确保2012年两湖市场农产品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突破420万吨和300亿元。

二、一号文件的优惠政策,给我们提供了发展动力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含金量非常高,出台的优惠政策也很给力。这些政策,对“两湖绿谷”来讲,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励政策。如:抓好“菜篮子”,必须建好菜园子、管好菜摊子。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提升“菜篮子”产品整体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

水平。实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优势区域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菜篮子”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积极作用。二是补贴政策。如: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范围、完善机制的要求,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强度,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增加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和管理办法。扶持产地农产品收集、加工、包装、贮存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和贮藏设施予以补助。三是信贷政策。如:完善符合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业务特点的差别化监管政策,适当提高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实行适度宽松的市场准入、弹性存贷比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涉农金融租赁业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四是建设政策。如:统筹规划全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推进全国性、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重点支持交易场所、电子结算、信息处理、检验检测等设施建设。把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研究制定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设施建设的用地政策。加快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中心,支持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等等。

对照这些政策,我们对2012年的工作思路进行了调整。2012年,我们决定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重点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资、农机市场的新建工作。近几年来,我们在农产品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先后在长阳县、建始县、荆州区、沙市区、公安县等地投资兴建无公害基地,在“两湖绿谷”开辟鄂西南高山反季节蔬菜直销处和郊菜区,支持菜园子和菜摊子建设,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菜蓝子”供给。今年,我们将采取走出去、沉下去的方式,实行大招

商、招大商,建设大农贸、大物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菜篮子”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积极作用。在农资、农机市场建设方面,我们计划在沙北新区以北地区新征土地800亩,建设一座中南地区最大的农资、农机市场,充分发挥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的作用,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销售基地;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作用,不断提高农机服务水平。

三、一号文件的强力鞭策,帮我们明确了发展目标回顾2004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不难看到2012年中央一号关于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的篇幅是最大的,力度也是最大的。2004-2012年,九年9个中央一号文件,除2004年、2007年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搞活农产品流通单独作为一个章节外,其余年份均没有将搞活农产品流通单独作为一个章节,只用一个条目讲搞活农产品流通问题。其中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中未涉及搞活农产品流通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落脚点是要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这个文件对“两湖绿谷”的发展是一个强力鞭策,也是支持“两湖绿谷”发展的一个尚方宝剑。

搞活农产品流通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问题。2011年1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1]59号)。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不仅连着经济增长,更连着民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许多发达经济体都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性、公益性的建设加以统筹安排。2012年1月10日,我在湖北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联组会上,专门就“破解鲜活农产品卖难买贵困局关键在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进行了小组发言,并对搞活农产品流通提出了五点建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可,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近年来,不少鲜活农产品频现“农民卖难”与“市民买贵”并存的怪

12.学习一号文件水利心得体会 篇十二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中央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进入新世纪,中央又与时俱进地提出“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这些重要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水利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阐明了做好水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促进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内涵不断丰富、功能逐步拓展、领域更加广泛,传统任务与新兴使命叠加,现实需要与长远需求交织,水利对全局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上一篇:稳定企业员工计划措施下一篇:市XX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 道路交通安全常态化治理工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