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2024-07-16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共14篇)

1.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篇一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自我,自定目标。

认识自我是人对自己本身的反省和认识。少年儿童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教师要指导学生,让他们懂得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目标,找到自我教育的突破口。我们总能看到,在低年级中,很多学生都很会指出别人的错误和不足,但同样的缺点在他自己身上,他是认识不到的。因此教师要根据班级的情况,整合各学科的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能主动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比如,本学期品德与生活课《优点大轰炸》,让学生对班上的每位同学轮流进行优点轰炸,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自身的优点,树立信心。也让每位学生明白,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是有闪光点的,也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品德课《我的好习惯》中,让学生知道自己有哪些好习惯,还要养成哪些好习惯,怎样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好习惯等等,并让学生依据实际来制定计划,用成长树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好习惯,共享学习、生活的成果,共享成长的快乐,这种操作形式不受时空的限制,突出了教育的过程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不仅可以整合教材的资源,还可以整合社会、家庭、学校的力量,形成合力,避免浪费。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就是行为的自我约束,在“规矩”中去成就“方圆”。

1、学习规章制度,在学习中规范自我开学初,学生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又结合学校的《流动红旗评价条例》进行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规章制度是整个社会的需要,它是我们学习与工作的保障,遵守规章制度的过程是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自己,找出不足,为自我管理打下基础。

三、开展活动,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是行为的内化过程,它把学生的自我目标变成持久的约束力,从被动实现目标转变到主动实现目标。这一阶段教师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途径的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为本月份生日的小朋友过集体生日,旨在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关爱同伴,分享快乐。在实践中培养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生日庆祝的形式并不奢华,但学生一句句祝福的话语,一首首抒情的歌都传递着一种心情,表达着一份心意。我想这次集体生日将会永远留在每个学生的心里。

四、评价总结,让学生自我反思,重新认识。

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面,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重新认识自己。所以自我评价不是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最终环节,它既是上一循环过程的总结,又是下一循环过程的开始。在我们的班级中,评价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阳光银行为主的即时评价,一种是以阳光学生评价为主的阶段性评价,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阳光银行的评价采用模糊操作,没有具体的细致的规定,一切优秀的东西都可以变成分值记录阳光银行,包括认真的态度、优秀的作品、助人的行为、得来的荣誉等等。而阳光学生的评价则是采用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的方法,给学生一个准确的星级。要求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定期对照。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

我想是的,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就必须提供不同的帮助,使其在集体交往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并不是举行几个活动所能解决的。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后该努力方向。

2.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篇二

从2001到2009年, 高职高专在校生数从不足300万到964万。高职高专招生规模的扩大, 同时也带来了学生之间的素质差距增大。因此, 在高职院中学生数量的增加和素质上的变化给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带来了一定的压力[1]。而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 一些高职生常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上课经常迟到几分钟, 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课余时间无所事事, 而到考试前突击学习;寝室卫生脏乱, 不会规整自己的物品;情绪不稳定, 有时信心满满而有时自暴自弃。尽管产生以上行为的因素有很多, 但通过许多班主任对学生沟通和了解, 多数学生是主观积极的, 只是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控制力。也就是说不能根据规范引导自己的行为, 甚至不能把自己的意愿通过适当的行为加以实现。

为了使得学生更积极地度过在三年高职院的学习和生活, 增强学生的自控力也成为班主任的重要任务之一。事实上, 这种自我控制正引出了自我管理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 自我管理就是在国家法律条文和学校规章制度下, 积极和主动参与学校安排的学习任务和其它活动, 并且自我调控自身行为完成学习目标并修正自身日常行为[2]。因此, 提高高职生自我管理能力就能提高高职生的自控力, 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有台湾学者提出从时间管理、学习管理、空间管理、情绪管理四个方面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3]。而高职班主任不但要针对这几个方面, 而且还要结合高职校班主任的工作特点, 即一方面要督促学生专业课的学习, 另一方面还要检查和辅助这些成年学生的生活。因此, 班主任一方面可以通过班会课逐步教导学生如何做好这四个方面,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和实践活动中给予加强。

2 班主任工作中高职生自我管理能力

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上文中提出培养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同时引出了从时间管理、学习管理、空间管理、健康管理、情绪管理五个方面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接下来, 本文将依次论述如何在高职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1 时间管理

时间有时被认为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资源。对于一名高职学生来说, 时间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三年时间学校和实习生活提高自己的知识, 能力乃至素质。而有效地利用这三年时间就要涉及到时间管理的概念, 即按时参加课程和学校活动, 合理安排并积极按时完成作业等学科任务[4]。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时间意识, 让他们重视时间。具体作法可以是, 班主任向他们分6个学期, 简明地向他们讲授每学期的主要任务, 让他们认识工作前的学校生活很短暂。同时, 替他们分析每年他们的费用以及每天的费用, 使得他们珍惜学习和实践的时间。当然这里还可以加入其它的方法, 例如看励志的讲座和家长沟通等。其次, 在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后, 让每个学生设计自己未来一周的时间安排表, 一周后请一些同学在班会课上讲自己上周的时间安排表完成情况。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讨论, 发现每个学生存在的在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并给出指导意见。通过以上的教育与安排逐步提高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合理利用时间的能力。当然班主任对于迟到和不按时交作业的同学也要采取一定的惩戒措施, 迫使一些同学遵守时间。

2.2 学习管理

高职教育虽然通过高职校详细的规划设计出各种科目和学习任务, 讲授并引导着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但是高职学生的学习与中小学时的学习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需要学生自觉自愿地强化并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这种自觉自愿的学习体现在学生不但要在无教师督促的情况下认真温习功课, 并且还要明确自己喜爱的专业方向和岗位, 从而进行为将来的职业打下基础。因此, 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管理能力是必要, 即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从而规划课余学习内容[5]。本文作者认为要做好学习管理, 首要一点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取向。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方向, 才能规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对于学生的职业趋向, 一方面可以通过职业测评问卷来测试,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社会和专业相关实践活动来挖掘学生的职业兴趣。在明确学生职业取向后, 班内学生可以设计与职业相关的学习计划, 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计划。与此同时, 这些短期的学习计划内容可以增添到上段提过的时间安排表中。这样做可以丰富时间安排表的内容, 同时又能及时检验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通过明确职业兴趣, 设置学习计划, 反馈这三个步骤, 高职学生自我学习管理的能力得到增强。

2.3 空间管理

目前, 国内大多数高职生都是住校, 而且与初高中不同的是他们离家也远。因此, 生活上要完全自理, 但是有些学生出现了自己的东西乱放找不到, 甚至整个宿舍环境都处于脏乱状态。对于这种情况, 除了要时时通过宿舍检查加以督促之外。还有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班主任应该提高学生的空间管理能力, 即规整, 放置好自己的东西, 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在具体的班级中, 由于家庭培养的不同, 有些学生非常整洁而有些学生却很邋遢。因此, 在一个班级的宿舍安排上应该自理能力强的同学与自理能力弱的同学搭配住在一起。但是这还不够, 为了使大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班主任应该走访宿舍, 根据每个宿舍的具体情况, 归置好每个宿舍物品摆放和布置格局。力求达到在宿舍的整体环境有序, 不至于出现物品在寝室公共空间内乱放的现象。在此基础上, 针对每个人床上和写字台物品的摆放以自理能力强的同学为榜样, 让寝室其他人来学习。不但如此, 班主任在学生刚入学时还有经常组织学生统一时间的宿舍扫除。总之, 班主任应力图在学生新入学时让他们养成合理摆放物品和清洁环境的好习惯。

2.4 情绪管理

高职生就其年龄来讲刚刚步入成年, 而高职三年让他们逐渐了解如何自己独立处理学习和生活, 乃至对一些问题作决定。尽管学校生活与今后社会生活相比较为简单, 但是考虑到高职生之前更多受到家长的直接关爱, 在校园内初次独立生活所遇到诸如日常生活, 人际关系等等问题也给他们带来困扰。而有这些困扰所引起不良情绪又会常常困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 班主任也应教育并培养他们面对挫折的能力, 尽量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积极乐观的状态, 这也就是培养他们情绪管理的能力。首先, 孔子有云:“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因此, 帮每个同学设置未来目标是必要的, 就像之前在学习管理中所作的那样。至少, 给他们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展现一些美好的情景。例如, 找一些已经毕业的同学讲讲他们现在的工作与生活。其次, 由于高职生背景差异大, 有些学生家庭生活非常贫困。这时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 班主任找一些毕业的曾遇很多困难最后成功的同学给他们讲自己的经历。通过励志的方式来鼓励学生。最后, 针对大家经常遇到, 如感情和人际中有争议的问题, 可以通过班会课辩论和讨论的形式增进学生之间了解和认识。总之, 班主任利用上述或更多的方法增进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3 总结

本文提出目前高职学生在个人素养方面出现的问题, 进而引出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议题。然后作者引用台湾学者在学生自我管理中所涉及的四个方面, 来讨论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接下来, 本文依次论述如何通过高职院班主任工作, 提高学生时间管理, 学习管理, 空间管理, 情绪管理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在每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中, 文中都先着眼于学生对相应能力的重视, 其次再通过班会等具体活动加深并锻炼学生的相应能力。

最后, 虽然在班主任工作中自我管理被分为四个方面分析并实践, 但是它们彼此之间不应该是孤立的。正如, 通过文中提及时间安排表, 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习管理能力可以相互配合发展。同时, 自我管理作为一个高职生的基本素养, 是将来工作生活的必备能力。因此, 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其目标也在于学生能够自我控制并自我调试自己的行为和心理, 从而适应现在和未来的学习, 工作及生活。

摘要:目前, 高职院内高职生个人素质差距大, 一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出现自控力和自理能力差的现象。在此背景下,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他们更积极, 有效地学习和生活变得十分的迫切。结合班主任工作, 高职生自我管理能力被分为时间管理、学习管理、空间管理、情绪管理四个方面加以培养。力图通过在班主任工作中贯彻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达到提升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学生,班主任工作,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吕勇.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初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3, (4) :103-106.

[2]董婷婷.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2009.

[3]吴昌期, 吴淑芳.大学生必修的14堂课[M].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9:77-108.

[4]王媛媛.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4) :59-62.

3.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智障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他们需要与人交往、需要回归家庭、需要走向社会,而智障学生本身的年龄、心理、智力、语言、情绪、行为等特点,给他们与人沟通交流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障碍,但是,我们还是要着眼于智障学生的未来生活,培养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背景调查与分析

在原本背诵古诗的午检时间,六年级教室的气氛并不好,教师看起来有些恼怒,学生有的深深地低着头,有的委屈地抹着眼泪,还有的怒气冲冲地指着其他同学……这样的场面在培智学校里应该是常见的,大部分是因为智障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出现问题,有的是没能管理好自己的行为,有的是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

借此,我通过调查发现,智障学生随着年龄、智商的变化和障碍类型的不同,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有迹可循的,例如,年龄越大的智障学生,他们的自我控制力较强,但是由于正值青春期,他们极端、偏激的情绪也就越多;对于障碍类型复杂的智障学生,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更是各不相同,脑瘫学生的智力水平较高,他们有一定时间观念,自尊心极强,唐氏综合症的学生注重自我形象,性格热情,但比较固执……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智障学生,我们都应该对他们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智障学生融入社会的目标。

二、培养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

如果把人比作船的话,自我管理就是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自我管理决定了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对于智障学生而言,他们也需要自我管理,因为这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

1.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是高级情感发展的必经之路。

智障学生在生理发展和情感发展方面,和普通学生有共同性,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加强、情感的稳定性不断提高,到了高年级,学生的高级情感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丰富,不断发展,因此,他们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也渴望听到别人赞赏自己各方面能力。如此说来,培养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必要的。

2.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满足学生被接纳、被尊重的需要。

智障学生和普通的中小学生一样,他们需要在群体生活中获得被接纳、被尊重的满足,由于他们“和别人不太一样”、“有怪癖”、“看起来害怕”等,一般情况下,很难得到他人的接纳和尊重。自我管理有助于发展智障学生的情绪、语言、意志力等方面,这会使他们看起来和普通中小学生一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从而满足自己被接纳、被尊重的需要。

3.自我管理能力能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智障学生在情感控制方面的能力较差,他们的情绪、情感往往受机体的生理需要所支配,难以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来调节或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培养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三、培养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在培养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时,好的方法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的享受,可以给学生带来成长的空间,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前进的动力。

1.强化智障学生的主体性

作为培智学校的教师要对智障学生充满信任,弱化他们的不足,强化他们的优点,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做,使他们成为自己的主人。在班级生活、住宿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做“懒人”,这不仅能“逼出”学生潜在的主动性,更能激发他们管理自我的能力。

2.给予智障学生管理自我的机会

在班级管理、住宿管理中,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通过轮流的方式,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这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自身的魅力,还能为他们提供帮助别人、约束自己的机会。

3.尊重学生特点,引导学生行为

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情绪特点决定他们在说话做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冲动、易受暗示、固执等现象,作为教师要时刻充当引导者,通过教导艺术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行为,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勒令禁止或是一味顺从。

四、培养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

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抽象的,若想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要从小事入手,从细节入手,从他们生活的各个环节入手,在特定的情境中做合适的事情,就能将智障学生是否具备自我管理能力量化。

(一)在班级中,分阶段培养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低年级智障学生刚刚开始校园生活,在脱离父母的随时随地的照顾后,他们需要学习聆听教师的指令、按要求进行自我服务,如:整齐摆放学习用具、听到铃声回教室、课堂坐姿、学习习惯等。根据智障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图片任务卡提示低年级智障学生,从而辅助他们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中年级智障学生已经形成班级秩序,知道何时何地该干什么,那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能力等状况,将班级中的简单任务进行分工,例如:擦黑板、扫地、墩地、摆桌椅等,并通过展板“我知道”,提示每个学生所负责的任务,以此激发中年级智障学生服务自己、服务他人的服务意识,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大部分高年级智障学生服务自己、服务他人的能力已经形成,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学生服务班级的能力,例如,按要求收发作业本、监督班级秩序、做教师的小助手等。任务驱动下,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二)在住宿中,培养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自理能力是提高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

尽管能够住宿的学生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教师仍然要以此为常规目标,对智障学生的自理能力进行不断的巩固和逐步的提高。刚刚住宿的学生,教师应该灌输自理的重要性,注重基本自理能力的巩固培养,例如,穿衣服、叠被、洗漱、洗衣等;对于已经有几年住宿经历的学生,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自我选择能力的培养,例如,搭配穿衣、洗大件衣物、整理房间等方面。只有反复巩固学生的自理能力,提升自理意识,才能向更加高级的自我管理能力迈进。

2.适应生活的能力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最终目标。

智障学生既是普通人群的一部分,又是有特殊困难的群体,但无论如何,智障学生是社会人,他们要走入社会,去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如此说来,在学校的住宿生活中,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在住宿生活中,他们要养成适应各种生活的能力,例如,衣食住行的合理安排、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等,都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

3.自我形象管理是提高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部分。

智障学生由于受到智力、语言、行为等障碍的影响,他们在外显的穿衣、表达诸多方面均存在着不同于他人的表现,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住宿生活,引导学生注重自己的形象,为将来顺利地走入社会生活做准备,例如,穿衣颜色的搭配、衣服款式的搭配、整理发型、语言和情绪的控制等,都可以有效地提醒智障学生管理自己的形象。

为了避免让智障学生感觉到住宿生活的枯燥,教师可以根据要培养的内容,开展竞赛、评比、展示等活动,一来可以增加学生住宿生活的趣味性,二来可以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逐步形成。

(三)在家庭中,培养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是智障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作为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使他们在家庭中有归属感,在家庭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推动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1.家长转变观念,和学校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智障学生的家长大多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行”,表示学生走出校园后,只能在家看电视、玩,无法减轻家庭负担。针对家长的认识,学校通过开家长动员会、教师和家长建立联系机制等方式,转变家长观念,从身边小事做起,物体的摆放、生活习惯的养成、时间的管理,与学校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多种方法引导家长。

在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后,教师不能对家长“放任不理”,要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给家长,在家庭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是要多给孩子时间,不要因为他们干的慢、干的不完美而剥夺他们做事情的机会;二是要多做“懒人”,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促使孩子多思考,“享受”孩子带来的服务,使他们有自豪感;三是要多鼓励少批评,关注孩子的优点,进行“赏识教育”,做一名聪明的家长,让孩子越来越好,自我管理的意识越来越强。

3.给智障学生独立的空间,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时间和空间是保障智障学生在家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条件。家长要相信孩子,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独立的空间,敢于让学生尝试、实践,只有在反复尝试、不断犯错、不断纠正中,智障学生才会真正的在家庭中实现自我管理。

4.多元展示平台,激发学生动力,鼓舞家长士气。

智障学生特别注重周围人带给他们的反馈,一句表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给他们带来成长的动力,家长在做了诸多努力后,同样希望得到孩子的反馈、教师的肯定、同伴之间的鼓励。

我们结合“六一”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管理能力的平台,低年级学生能按指令安静的观看表演,中高年级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协助老师搬道具、设场景以及参与演出;结合“家长半日活动”,展示学生的在校生活,为家长在家庭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引导;结合家访活动,深入每个学生的家庭,对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指导;结合期末家长会,邀请每个学生家长谈一谈自己在家庭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

当家长与学校、教师、其他家长之间有了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后,每个学生的家长就有了依靠,当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平台就产生了效应,为家长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辅助作用。

(四)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智障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参与着社会中的活动,因此,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是直接奏效的。

在社会大课堂活动中,教师对每个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高年级学生照顾低年级学生、走出校门与人交往的文明礼仪、参与活动的规则意识、乘车安全等,都在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形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走进超市、银行、医院、残联等公共场所,并为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榜样,例如,教师示范讲解在公共场合排队的规则,以及在购物、看病、取钱等活动中和工作人员使用文明用语进行沟通。正是在模范、互相提醒中,智障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在寒暑假中,教师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外出,并通过微信给教师发学生外出游玩的照片,在不断的坚持中,家长越来越喜欢带孩子外出,不再觉得带出去“丢人”,家长之间也在竞争,谁带孩子出去的机会多,这样良好的竞争在班级中悄悄的进行着,而这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智障学生,他们在每次外出的时候,都收获了快乐,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五、研究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智障学生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对于智障学生来说,他们得到的越来越多,但是智障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他们不应该只是从社会中索取,还应该为社会做些贡献。这时,我们就会对智障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智障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迫在眉睫的,在自我形象的管理、时间概念的管理、情绪的管理、自我行为的管理、学习的管理等多方面都应该着重加强。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认清形式,无论低、中、高年级,都应该时刻牢记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才能使我们的智障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龚春燕,向中一,魏文锋.魏书生谈班主任工作.漓江出版社.2010.12:49-64 M

4.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篇四

小学生自控能力有限,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外力的作用。内在的愿望和勇气加上外在力量的督促和监督,才能形成习惯,养成自我管理能力。

一、建立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能力源于一种本能,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但是,会随着成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其中家长的溺爱和事事包办代替会使这种本能消失殆尽。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从小强化。鉴于此,要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必须取得家长理解并积极配合。一方面,孩子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在晨会、班队会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另一方面,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巩固。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老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

二、创建管理体制,形成自约、自助、自律的管理氛围

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要使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为此从两方面入手:

1.树立一个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

正确的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和为多数人赞同的正确言论和意见。它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班集体建设之初营造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巨大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主要抓 “四个环节”:一是全面促进习惯养成。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小学正是各种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要着力在各个方面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为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明是非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该做。通过师生专题讨论、墙报、演讲、主题班会等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公私观、荣辱观、劳动观,使学生初步具有判断是非、辨别美丑、开拓进取的能力和素养。三是树立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使其他学生“赶有目标,学有榜样”。四是转化后进生。后进学生并非真的在各方面表现都不好,而是表现有点另类。这些学生往往很聪明,在某方面的能力突出。如果能成功转化他们,他们会在班级工作中表现出色,并影响一批在是非面前动摇不定的同学,有力地加强正确舆论的教育力与约束力。

2.引入评比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班级中引入评比机制,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正是这种无声无形的管理和激励使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有声有形的班风蔚然形成。在这种风气中班级管理工作通过一种示范激励的途径使学生将自己与他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自己之间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三、巩固成绩,扩大战果

自我管理不仅仅限于在学校的行为,更大程度上会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家长的配合就显得特别重要。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行为在学校和在家庭保持一致,以巩固培养成果,而且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会反过来促进在学校的自我管理。因此,要常利用课外时间主动与家长联系,通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家的状况,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既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又更好地落实班级的管理机制。

5.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教学反思 篇五

第一、有效地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注意观察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让学生们真正看到自身的优势,树立自觉管理的信心,自我管理能力其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的。

第二、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自我,自定目标。

认识自我是人对自己本身的反省和认识。小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老师要指导学生,让他们懂得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目标,找到自我教育的突破口。很多学生都很会指出别人的错误,但同样的缺点在他自己身上,他是认识不到的。因此教师要根据班级的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能主动地认识自己不足。比如,品德课《我的好习惯》中,让学生知道自己有哪些好习惯,还要养成哪些好习惯,怎样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好习惯等等。

第三、习惯成自然,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老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教育每个学生。现在,我们班在班内实行“分级管理制”之后,孩子们已养成了良好习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参与班级管理,我利用班长在同学们中的威信,开展了“值日班长轮流制”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拓宽了管理的渠道,展示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从而达到自我管理的能力。

6.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篇六

在小学低段的班级管理中,我们看到许多老师整天忙忙碌碌,亲自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而学生仅仅是被管理者。老师们从早上一进校门就会在学生身边小心谨慎地看着护着,直到放学送走最后一位学生才能稍稍松口气。在如此一种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对老师越来越依赖,同学之间一出现小摩擦就会来找老师帮忙,根本不会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其实有些学生间的小摩擦,只要学生出面调解一下,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根本不需要老师亲临现场。由于老师的全权管理,宝贵的时间就被大量的琐事占据一空。其实,这样的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还不止这些,最主要的是它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严重忽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内心渴求在自我管理中取得发展的强烈愿望。通过我们调查发现,小学低段学生中渴望自我调控进行主动探索班级管理的学生还是占绝大多数,因为自我管理能让他们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他们不喜欢停留在被管制的层面,可往往又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而且他们也不能做出合理的自我管理规划方案,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中,班主任应该把教育的过程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识上,不断地反思,对照,不断规范自己,在体验中逐渐体察,感悟生成,进行自我管理,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状态。

一、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

(一)引导低段小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有别于高段学生的自我管理,应该说前者的意义更大,难度更高。坦率讲,让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孩子适应自我教育管理模式,有些无所适从。但是如果我们坚持朝这个方向努力,孩子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奠基。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正是基于激发学生内部管理因素并促其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更好的班级管理环境中接受教育。

(二)引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是重视早期教育的表现。孩子一出生,就应注意训练他的习惯养成,儿童期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就难以形成新习惯了。正如拿破企?希尔说的,“播下一个行动,你将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会收获一种命运。” ?可见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引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就是促使他们良好习惯养成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弓1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由于学生多数系独生子女,溺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要特别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现代社会急需的合格人才。而合格的人才应该具备现代化的、完善的智能结构,除此以外,还应该包括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特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不依赖自己的父母,形成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自身的时间规划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及同伴交往能力,养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该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同学之间还有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样为培养更多的社会化

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引导低段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自我管理等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也可以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培养出独立的个性二、一、参与班级管理,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要想学生具有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具备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做班级的主人。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要从学生人学时开始培养。刚踏人校门的孩子们虽然具备差异,但这是一个新的起点,班主任给了学生热情,他们就会拥有自信心。从学生本身来说,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不愿意成为班级干部,想管别人是孩子们潜意识里的一种欲望,是自己成功的表现,是孩子展示炫耀的资本。班主任所能做的就是给学生一个机会,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没有一个家长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为班级干部,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各个方面都优秀。所以很多家长想尽办法让孩子成为班级干部,对班级干部的选拔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使每个学生具有管理的机会是学生和家长共同的愿望。

每个学期的班级干部竞选成了我们班级的大事,成了孩子们的大事,也成了家长关心的大事。家长和孩子们关心的并不是当了多大的“官”,而是孩子们参与的表现和获得了怎样的管理职位。在实际工作中,我增加了很多班级管理的职位,对学生负责的工作进行细化,例如,设立四个副班长,从纪律、卫生、学习、其他四个方面各负其责;设立七个学习委员,从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来负责工作,同时又在班级的四个大组各设一名学习委员,负责本组学习方面的工作;设立四个生活委员,从眼保健操、室内卫生、室外卫生、个人卫生几个方面进行分工。在此基础上我还自己创设了一些职务,一种是监察性的职务,如纪律监察、卫生监察、礼仪监察等,学生在监察长的带领下对全班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另外一种是服务性的职务,如图书管理员、领操员、领读员等。这样的岗位设置改变了以往的大包大揽,好像什么都归他管,可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管理好的现象。通过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细化,每个小干部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也使学生有时间考虑自己怎样能够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好。

自我管理的目的是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在集体中能够服从大局,遵守纪律,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参与班级管理,学生就会有着具体的任务,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常常以自己做好了才能管别人来督促每个学生逐步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完善评价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对于班级人数比较多的、年龄比较小的学生来说,给每个学生机会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而且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往往会因当上干部高兴一时,没有及时地评价,很快就忘记了作为班级干部的职责,忘记了要严格要求自己,敷衍了事反而影响效果。这时就需要有人监督,不断地提醒,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能力。

1.随时评价,及时反馈。

参与班级管理,学生之间没有了以往的“官”大小之分,只有职务的区分,负责工作内容的区分,改变了以往学生心目中的班长“官”最大什么都可以管的心理。在这种管理方式下,班长也要受各种监察员的监督,所有的学生干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班级里每个星期都要评选出尽职小干部、优秀监督员,然后给学生发喜报或者打报喜电话,使全家都因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每周的评比以监察员的记录和及时反馈的情况作为主要依据,这样一方面提高监察员的工作力度,杜绝一部分学生老师不在就不好好表现的问题,另一个方面也发挥学生的力量从不同的方面、用更多的眼睛来监督每个学生的表现。反过来,每周也要评出优秀监察员,全班学生投票选举公平、公正、认真的优秀监察员。在相互及时评价中互相督促。班主任要观察、适时引导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

2.个体评价,评帮结合。

优秀干部的评价对于学生是一种导向,但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很难从自身找到不足,提高自我,在进行集体评价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个体的评价。个体评价可以是在一定的时期通过指导小干部的工作,在班级里树立起榜样,使其他学生通过关注他的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不断地指导使小干部掌握工作的方法,提高个人的组织管理能力,赢得更多人的支持,对自己能更加自信。个体评价还包括对工作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的指导和关注,其实这些学生

更需要老师的关注,他们常常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所以在工作中做得不够好,得不到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此时 教师适时地给予他们帮助,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于他们加强自我的管理也有一定 的帮助。

3.特殊奖励,找回自信。

针对做事不是很认真、比较顽皮的男孩,我们还设立了级小主人、特色贡献奖这样的称号,及时发现他们为班级

所做的贡献,肯定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 的关注,集体需要他们。几乎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小部分 孩子,他们个性十足,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轻易改变自己,他 们常常在某个方面很突出,有的体育好,运动会、足球赛能 为班级争光,但平时总是做不到严格要求自己。其实这些 学生不是不想做好,而是长期的习惯、顽皮让他们一时收不 住自己的性子,及时的肯定能帮助他们树立在同学心目中 良好的形象,也能产生对他们的约束力,逐步帮助他们找回 自信心,帮助他们找到自我管理的源动力。

恰当的、适时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是 自我提高的催化剂。消极的评价会带来消极的反应,积极 的评价就会带来巨大的进步。只有让指挥棒指向一条积极 上进的大道,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有更大的提高,才能 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三、家校合作,完善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的基础是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中 的一个角色。同样在家庭中,孩子也应该有一定的自我管 理能力,如果家长一味包办代替,就会使孩子在学校获得自 我管理能力方面的培养打折扣。于是在改变班级管理方式 的同时,要改变家长的观念和教育方式,家校合作,共同提 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重视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参与班级 管理。

家长关注每个学期班级干部竞选的时间,关注孩子竟选的准备,关注孩子竞选的结果。这些关注源自于第一

次家长会上我对班级管理方式的介绍,源自于随后每次家 长会的反馈,源自于孩子们在班级管理中的成长与提高。我的重视引起了家长的重视,家长的重视带给了孩子参与 的支持。慢慢地,当班级干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参与班 级干部的竞选不是什么艰难的事,当一个优秀的班级干部 就成了学生最在意的事。为了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我在 进行竞选的时候,要求每一个学生尽可能不在同一个职务 上工作超过一年,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不同工作,感 受别人工作的难处,也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得到不同 的锻炼。每个学期角色的转换也使学生间能够相互理解,知道这份工作的难处以后就会支持别人的工作。在不断的 调整中,对自己进行更准确的定位。2.合理评价引导,帮助孩子摆正心态。

要求别人很严格,对自己很放松,这是很多人都会无意 间就表露出来的一个问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就更是如此 了。低年级的小学生放学回到家里会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说给家长听,这时候家长的评价和反映就是一种导向。当 孩子描述不清时,家长应该及时和班主任进行沟通,当孩子 只想到自己、不能公正对待同学时,需要家长引导孩子换位 思考。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支持,当孩 子被批评时,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帮助 孩子寻找改正自己不足,加强自我管理的方式;当孩子得到 表扬,被评为优秀时,需要家长帮助孩子一分为二地看问 题。家长的评价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3.家庭中实行自我管理,完善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于学校而言,在家庭里需要进行自我管理的地方 更多,更容易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关键要看家长的教 育观念。通过家长会的培训.通过个别沟通,我逐步引导家 长转变已有的想法,让孩子在家里尝试更多自我管理的机 会。对自己的物品尤其是玩具、孩子的衣物、自己的床铺等 等实行自我管理,家长要适时指导。这些不仅能够提高孩 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反过 来,家庭中的这种锻炼对于孩子参与班级管理也有很多值 得借鉴的经验,最明显的就是如何分配自己学习和参与班 级管理的时间等等。实践证明,只要家长放手一点点,孩子 的改变就会很明显。

7.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篇七

一、找一找:时间都去哪儿了

[活动一]同样的一天, 同样的学习内容, 别的小朋友不但完成了作业, 还玩得很尽兴, 而小朋友B老被老师催着完成作业, 课间也不能玩个痛快。小B的学习能力并不次于大家啊, 似乎他的时间总比别人少一点。他的时间去哪儿了?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忙。

学生1:我们开始写作业了, 他还在书包里找什么东西, 浪费了好多时间。

学生B:我是找卷笔机带了没, 因为铅笔头粗了。

学生2:我都提前在家里卷好5支铅笔, 不带卷笔机。

学生3:我还看见他经常用橡皮筋把两支铅笔绑起来, 像宝剑一样。写字的时候还转来转去玩。

学生4:他做做停停的。数学老师说他:又在发呆了, 快抓紧时间啊, 不然下课都完不成。

师:小B, 他们找得对不对?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B (不好意思) :对, 我会改正的。

……

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悄悄地用手机录下这类“磨蹭王”的课堂行为, 然后让他自己找一找时间去哪儿了。

[活动二]讲《时间老人与流浪汉》的故事。讨论:流浪汉老了想好好做事, 痛哭自己的时间却没了。他的时间去哪儿了?

学生1:他小时候玩弹珠, 长大后玩纸牌, 时间都用来玩了。

学生2:时间老人给他的时间其实很长, 从小时候到老, 都是他自己玩没了的。

……

通过这些活动, 大家明白了时间对谁都是公平的, 只是自己没管理好。童年是学习的黄金时代, 记忆力好, 接受新事物快。“少年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就是告诫我们一定要从小珍惜时间。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搜集一些古今中外名人爱惜时间的故事和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增强大家的惜时意识。

二、比一比:时间是根橡皮筋

时间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物, 如何让小朋友感受到时间的长度呢?可设计一些趣味比赛。

[比赛一]一分钟会变长

先发下本子, 宣布开始写生字, 老师暗中计时, 统计每个人一分钟内写下的字数。然后宣布一分钟写字比赛, 要求写好每个字, 质量不好的不算, 统计一分钟写字的个数。对照前一次就会发现大家写的字数都增多了, 难道这一分钟变长了?大家会心地笑了, 原来是比赛中更专心、更有紧迫感的缘故。

[比赛二]五分钟读课文

低年级的语文作业中, 老师一般要求学生把课文读三五遍, 部分家长反映孩子会觉得很累, 往往“偷工减料”。其实低年级的课文大多篇幅短小, 读几遍费不了多长时间。为此我设计了一个小比赛:读课文五分钟, 俩人一组, 互相计数读了几遍。孩子们惊奇地发现, 五分钟可以读这么多遍课文, 时间如同橡皮筋一般被拉长了。

时间管理最重要的是珍惜现在, 做事不拖拉。为促使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可以请家长记录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家长先根据孩子平时作业情况给出一个稍有盈余的时间期限, 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果完成得好就进行奖励。

开展课堂小竞赛。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堂作业, 对认真快速准确完成作业的孩子给予奖励, 如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 书写美观的再加一颗星, 再与学校“绿卡行动”相结合, 十颗五角星换一张绿卡。对于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人纵向比较, 多多鼓励,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久而久之, 孩子们会不断提高作业的速度和质量, 慢慢地体会到抓紧时间学习的重要性。

三、试一试:学做时间小主人

学习要高效, 就得确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由学生自己制定, 学生参与的成分愈高, 对实现目标的承诺愈重, 学生会愈努力。教师应指导学生确立一目了然、可检测的学习目标。例如, 学生制订的目标可以是:在10分钟之内将一篇课文读通顺, 读正确。确立好目标后, 就得心无旁骛地去完成。同时有几个目标要完成, 特别要强调区分“工作”的主次、轻重、缓急, 哪些要先做, 哪些可以后做。

对于小学生来说, 时间管理最难做到的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为此我们开展活动让学生自己来尝试安排时间。

[尝试一]轻重缓急巧安排

课间十分钟的安排最能反映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 可以说这十分钟就是一个缩影。先请大家列出课间十分钟要完成的目标项目:上厕所、喝水、做下节课课前准备、游戏等等, 然后自由安排先后顺序, 老师在教室内观察。上课后交流反馈:把课前准备工作放最后的学生铃声响了才进教室整理书;做下节课准备的学生上课很慌乱;把上厕所放最后事项的学生几乎都迟到, 有几个进了教室后又跑出去上厕所;把游戏放最后的学生最坦然。

下一节课, 各自调整先后顺序再试一试。如此多次尝试后, 学生得出一个公认的合理次序:先做课前准备, 因为人还在座位上, 最方便完成, 而且很重要;再喝水、上厕所 (如果需要) , 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最后安排休息和游戏, 因为这些事相对次要一点, 而且前两项都完成了才能一直玩到铃声响, 不用心里惦记着, 很放松。

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 学习生字后还要扩词运用, 老师要求小朋友先把生字卡片读2遍, 再写扩词。可大多数小朋友都很自信, 认为已经和大家一起学过了, 不需要再读。事实上很多学生需要边做边翻卡片, 效率很低。笔者开展了下面这项活动。

[尝试二]磨刀不误砍柴工

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将其分成两队, 每队各18人。A组学生学后就写, 不会的翻卡片找;B组在学习生字后先自己读2遍卡片, 再做生字扩词, 完成后交上来统计。

从速度上来看B组优势不是很大, 但从后续的听写来看, 差异就非常明显。

通过这样的尝试练习, 学生懂得了在求快的时候更要讲究实际效果。熟读, 边读边记是学习的有效准备, 学习的任何一项准备都不会是白白浪费时间的, 正如“磨刀不误砍柴工”。

四、创一创:学习环境无干扰

固定的学习区域不但能促进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学习的条理性。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专注性和持久性。小学生在学习时间管理方面缺乏意志力, 注意力容易转移, 因此创造一个无干扰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

[创设一]一个相对单一的学习区域。一张独立的书桌是每个家庭都能给孩子提供的, 桌子上除了必要的学习用品, 其他无关物品都不应该放置。学习用品尽量以实用为主, 简单美观即可, 不要买花里胡哨的、功能多样的文具, 尤其是玩具型的。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在书房学习, 书房的布置必须与学习功能相匹配, 不能兼具娱乐功能。

[创设二] 一段相对宁静的学习时间。孩子学习时, 家里要尽可能创设一个学习的氛围。家长可以在边上看书阅报, 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应该不停地学习。若家长连半小时的学习都做不到, 又凭什么要求孩子一整天都认真学习呢?切不可在这段时间里看电视、玩电脑。

让孩子自己参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会有认同感。要让孩子明白在规定的学习时间里不能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 学习的时候就要专心地学, 玩的时候可以尽情地玩, 一张一弛, 劳逸结合。高效率的学习是节约时间的关键, 专心致志则事半功倍。

五、练一练:确立学习时间段

合理利用最有效的学习时间是高效学习的关键, 所以学生自己编排的学习时段应该是最能专心学习的时间, 也就是说, 有规律地利用时间是增强学习效果的好办法。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 如果在固定的时间学习固定的科目, 每当打开书本, 大脑的有关部位就会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 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练习一] 学校统一的早读课为7∶50-8∶00, 只有10分钟, 但学生到校的时间参差不齐, 前后相差半小时多。这段时间很难要求先到学校的学生一直早读,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自控力达不到, 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若一直读很累, 而且效果也不好。我班就另行规定:早读课铃声响之前自行阅读, 可以读课外书。如此坚持一年后, 学生一到学校就会去班级图书角拿一本书来看, 安静而投入, 不需要班干部虎视眈眈地盯着。

[练习二]每天中午有一节课的静校时间, 我们大多安排学生自己阅读或休息, 但因为时间较长, 往往坐着坐着就开始聊天了。我班规定学生可以先在《写字》本上练字。坚持一周后, 每当静校铃声响起, 学生就能自主认真地练习, 而且质量较高。

在固定的时间学习固定的科目, 避免了为确定学习哪一科目、完成哪一项学习任务而游移不定, 白白浪费时间, 学习也会成为一种习惯化的活动。

从儿童时期开始进行时间管理技能训练是可行的, 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为以后的高效率学习打好基础。我们做这一系列尝试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在生活和学习中能珍惜时间, 能根据自身情况作出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围绕目标进行自我落实, 科学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 不断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编.时间管理[M].朱信凯, 李艾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011.

[2]乐多多.超人气小学生7种时间管理方式[M].北京:朝华出版社, 2011.

[3]单志燕.学生学习问题与教育方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4]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编著.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 孙亚玲, 王旭卿,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8.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篇八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人才可成为真正的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己成为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个人进步发展的需要,也是追求个人价值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断提高的最佳环境。如何在班集体建设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呢?

一、创建环境,唤醒潜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个性的发源地,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它往往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我把卡耐基几条成功的秘诀和哈佛大学图书馆的训言搬到了教室的墙壁上,以激励学生,警醒自己,约束自己。标语刚贴上去的时候,我让每个学生每天写日记解释自己对其中一条的理解,到后来每天早读前,要齐读一条口号,由班长领读,这样反复的用励志名言刺激学生,不断的进行积极暗示,慢慢地耳濡目染,使学生的思想不断得以净化,理想不断得以强化。听听学生的感受吧,例如对“现在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的理解在日记中一学生写到:“看到这句话我想到了八年级的时候自己中午不回去,和一群女生在楼梯口说废话(不敢在教室里说),结果被班主任批评,有正义的同学也反感,成绩一塌糊涂,今天听了老师对这句话的讲述,我好后悔。以此为鉴吧”。另一学生说“废话不仅浪费了口水,使生理上受损,更浪费了时间,废话太多,溜走的不仅仅是口水,更是一派大好年华,一派锦绣前程,一次青春韶华。从今天起,我不再说废话,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中去,或拾起课本,只争朝夕,或穿上运动衣锻炼好身体,不要使自己流下悔恨的眼泪”。试想,学生经常看着这些标语反思着自己,会有多大的教育功能啊。

二、学习经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目的

从提高学生的德行修养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角度讲,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和《论语》便是最适用的教科书,其中的人生哲理、生命价值、自然法则、社会法则的论述,仍然是今天必须探索的话题和必须遵守的准则。对于一个个正在启蒙思想和智慧的中学生来说,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有的说:“《中庸》的‘诚’对我启发最大,它吧‘诚’字讲得很深奥,但经过老师一讲,我觉得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个理。所以我深受启发,认真对待所学知识,诚心诚意去求知,诚诚恳恳为人处世了,那么我自然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得到了父母的夸奖、同学的友好、老师的赞赏,同时学习成绩也大大提高了。”有的说:“古人的每一句话都能够触动我的心弦,产生和谐美妙的共振。我们可以和古人促膝谈心,把酒当歌,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从而使我们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使我们的人生之旅更加顺畅通达。”他还说:“读《大学》,我猛然发现修身是做成大事的基石。修身方可齐家,齐家方可平天下。那么我一定要修好身啊。作为正在追求知识与修身养性的中学生来说,儒家经典可谓使谆谆教导,经过几千年历史的考验而颠扑不破的道德法则,“大学之理”“中庸之道”会让孩子们受益,更令社会受益。

三、坚持写日记,不断反思,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写日记有利于反思自己,从而改造自己。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也就是说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我们每天反省一次,反思时在日记里往往劝勉自己,鼓励自己,检讨自己:要积极、要勤奋。这发自内心的自我劝说鼓励和来自外界他人的相比,作用更大。例如当抄作业的现象较普遍时,我出的日记题目是《我做作业为了谁》。班级同学之间有矛盾时,我留的日记题目是《静坐宜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尊人者,人尊之》,《我不当长舌妇》《其实我也有错》,《成大事者要有大胸怀》等等。当学生埋怨作业多时,我留的日记题目是《作业是我飞翔的翅膀》,《感谢老师历练我》,《天将降大任于我了》等。根据不同的问题写不同的日记,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向往、追求真善美,鄙弃、远离假悪丑,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对每周一次的“周记反省”,学生都是寻找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四、设立“学生班主任”,激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动机

学生是班集体的主角,班主任的工作就在于如何使学生当好主角,使之具有自主意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型班级管理体制,建立开放的、民主的、有学生参与的班级管理体制,如可尝试设立“学生班主任”。我让学生每人轮流当一天“班主任”,在这一天内,其工作职责是组织全体同学参加集体活动(如升旗、做课间操、做卫生等),做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督促检查班干部的日常工作。每一轮的“学生班主任”活动后,都进行一次评比,由学生评选出最佳“学生班主任”。这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班集体的爱心,而且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每一轮评比后,那些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学生,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主动性不够、能力欠佳的学生,随时可以得到其他同学的督促与帮助。这项活动的开展,还可以进一步健全和稳固班干部的队伍。“学生班主任”制度的设立,可以行之有效地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动机,可把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较好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意识和行动,变“别人要我干”为“我必须这样做”,从而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五、利用班会,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批评自我评价的习惯。

自我批评是自己分析和判断自己的优缺点、是非功过的过程,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使自己进步和发展的方式。在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每个月我都要进行一次以“自我批评”为主题的班会,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批评,进行自我评价,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学生运用自我批评,学会自我评价,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一种自尊、自重、自爱的道德情感,从而更自觉地按社会要求、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做,就把自我约束的行为又内化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信念,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9.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篇九

高王中心小学:蒋克栋

我从学生的作业与测试中出现的差错看到,除个别学生因认知的缺陷而造成错误外,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错误。如:感知的马虎,缺乏良好的作业习惯等,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评价习惯,培养学生基本的评价能力来弥补。因为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再现所学的知识,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同时,也可减轻教师的批改作业负担,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对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导之以行,使学生惯于评价

小学生的评价意识是很淡的,他们很少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也不善于对其他同学的发言或练习进行恰当的评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进行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这种评价习惯,我是这样做的: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评价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评价机会,多问一个“为什么”,就多一次机会,多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来鉴别自己与别人的思维与练习,久而久之,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评价习惯,例如:在教四则运

算题出现的错误是经常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运算的顺序,并找出出现错误的原因,请他自我评价。

2、让学生适当参与批改作业

在处理作业时,可以选几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批改,并让学生说批改的理由,错误的话,可以让学生说错误的原因,也可以让学生充当小老师,互相批改,这样做不仅训练了评价能力,也克服了思维定式,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3、在课后作业中布置自查要求

一般说,课后作业检查是由别人来代劳的,教师应提出自查要求,要他们在完成后认真检查,同时通过家访了解学生自查情况,作业批改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查能力,及时加以指导,经过阶段性的训练,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激之以趣,使学生乐于评价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自我调控意识还不成熟,教师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评价兴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组织学生讨论

由于学生好胜心强,有一种强烈的求胜欲望,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加以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评价才华,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后,教师

可安排这样一道题,三班植树,一班42人共植树130棵,二班41人共植树117棵,三班43人,共植树140棵,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学生练习后,可以互相讨论,各抒己见,开展自评互评,这样部分学生的错误可以得到纠正,还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表达能力。

2、开设“病题医院”

在一堂课中,教师可留出几分钟的时间,对出现错误的题目进行调整,送进“病题医院”让学生自己充当大夫,找出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并进行纠正,这一活动学生的兴趣很大,即使讷言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充分激发他们的评价兴趣。

3、采用“故错”教学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老师是绝对正确的,如果教师故意出现错误,有些学生会盲目轻信,有的会产生疑问,只有几个会提出自己的评价意见,教师用这种方法时,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用正确的标准来确定,通过自信来激励学生的评价兴趣。

4、变换激励策略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口头表扬,暂时会受到一定的效果,时间稍长,兴趣就难以维持了,教师在坚持激励的同时,还应周期性的变换激励形式。

三、授之以法,使学生善于评价

在激励学生评价兴趣,养成习惯的同时,还可教些评价的方法,从易到难,从单项到综合,逐步完善评价能力。

1、教学一些估算的方法

在计算时,如果学生具备一定的估算能力就可对明显的错误进行判断,如:4214÷7时,如果结果是62,而估算的商约是600,就可以避免类似的错误。

2、同步训练学生的正向逆向思维

学生的一部分错误是受一定的思维定式的影响造成的,如顺着一个思路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如反过来想,则可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教师可以将应用题的问题条件互换训练,来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学会采用这一方法。

3、经常进行辨析训练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安排一些咬文嚼字的、吹毛求疵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深入的掌握知识,提高辨析能力,这些训练可说是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针对性训练。

4、多让学生动手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动手实践也是方法之一,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动手,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使其充分利用这一评价方法,正确得以验证。错误的,则可以从中找出思维的偏差,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2009、4、20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10.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篇十

任学勇

(北京林业大学 木工05-2)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首先阐述了创新能力的内涵,继而归纳并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最后结合笔者自己的大学经历提出了我国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大学生;创新能力;自我培养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 都要靠不断创新, 而创新就要靠人才, 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既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一般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目标任务,提出新理论、新构想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精神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意识。它是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它直接决定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二)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是判断推理敏捷,概括综合准确,分析思考深刻,联想想象新奇的高级智能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活动的关键。

(三)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是指创新主体在开展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包括信息加工技能、动手操作技能、运用创新技术的技能和表现及物化创新成果的技能等。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

(四)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包括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勇于开拓的精神,对新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品质。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良好的创新精神对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和进行创新活动都不可或缺。

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正处于人思维创造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低的,具体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

大学生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非常快捷,已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规律性探索越来越感兴趣,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开始逐步地发展。但由于国家教育体制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我们并没有发现并保护好奇心,养成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足。我们往往只是在单纯的好奇上停滞不前,不愿意或者不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为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而努力。

(二)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

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也较敏捷。但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致使我们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

大学生对创新已有一定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经过长期的脑力劳动,在大脑皮层留下一些暂时的神经联系,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会产生灵感。但由于学生缺少创新的技能,虽然产生了灵感,但缺少横向联系,最终是昙花一现。要使这些灵感变为现实,需要一些必要的创新技能,而这正是我国大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所缺乏的。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的条件局限以及大学生自身不去创设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我们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而常常是闭门造车,不去向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能力较强的同学请教,不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迁移等。创新技能的缺乏限制了我们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四)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

大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了我们的创新目标不够明确。许多大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缺乏行动的信心。另一方面,大学生也缺乏创新的毅力。有

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

三、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勇于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大学生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逐步提高创新能力。根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并结合自身的大学实践经历,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大学生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勤于实验观察,树立创新意识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学习生涯中,都安排有一定的实验课程。理工科的学生要做物理、化学以及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文科学生安排有各种调研实验;体育、艺术学科的学生安排有一定的设计制作或训练实验。我们大学生应该积极地进行这些实验,努力发现并保护自己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鲜奇异事物以及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我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展开创性思维的内在动因。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思维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实验操作是锻炼我们大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最重要途径。从实验目的的角度讲,实验一般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两种。对于验证性实验,我们应该注重试验操作步骤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培养自己严谨的实验态度和作风;而对于探索性实验,我们应该灵活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实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想象,对多种因素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有全局观点并善于应变。

(二)努力学习课程知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

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2]。因此,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开始。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扎实学好基础课程知识是我们大学生培养创新力的基础。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越扎实,我们就越能观察和发现问题,就越能开阔视野,思路越宽广,越易于产生灵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创新就必须打好学习基础。大学课程的学习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公共选修课程等三个方面。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要全面系统,扎实掌握基本的内容及原理,这是以后学习的基础;而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扎实掌握课堂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应该理论联系实际,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勇于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对于公共选修课程的学习,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大学学习规划广泛地展开学习,要敢于跳出主要的专业学科领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参与学习校内或校际间开设的辅修或者第二学位课程。

(三)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锻炼创新技能

在当今的教育模式下, 大学生日常的学习和实践基本上都是验证性的活动, 而选择研究课题并参与相关的科研活动, 可以使自己在整个科研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并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参与科研时间项目,可以培养我们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

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创新技能,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总体部署下,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等都给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科研训练项目。去年,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全国60所高校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资助1.5万名在校大学生创新团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每个学生团队大约可以获得1万到2万元的经费资助[3],这是教育部和财政部的组织的国家级项目;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项目以及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校级项目。通过参与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我们大学生可以逐步掌握选题立项、查阅收集文献资料、全面构思并拟定项目方案、撰写学术论文、发表交流等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及基本方法和原则。

此外,通过选择性地参与教师的在研课题,担任教师的科研助手, 我们大学生可以通过“耳濡目染”为“升堂入室”奠定基础。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做些辅助性的工作或参加某些力所能及的子课题研究,这样将提高我们大学生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加深对相关基本理论的理解,认识学科的前沿与发展趋向,拓宽科研思想,发现适应自己的科研问题,促使自己在专业上向纵深发展。

(四)善始善终参加各种竞赛,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不但需要付出艰苦的思想劳作,更是一种探索、一种尝试,是一种“闯”和“试”。要提高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培养坚韧不拔、善始善终的创新精神。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潜力,培养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11.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自我管理;职业核心能力

一、概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后简称计算机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的专业,作为一个软硬件相结合的系统化专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本应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理想,普遍存在就业率低、收入低且就业满意度低等问题。要解决这一困境,一方面在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方面要贴近企业需求,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本文以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为例,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学生成长为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二、本科教学与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1.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

自我管理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表现进行的管理,即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

广义上说,自我管理是人面对现实环境条件,为获得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对自己生命活动进行的一种自我调节和对自己的思维活动和行为过程进行的一种自我控制,以便达到自我目的和价值。狭义来说,自我管理是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开发、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在自我管理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有机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2.在本科教学中推行自我管理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近几年高考人数的持续下降,三本院校面临着许多挑战。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比不上优秀院校的学生,而实践经验则比不上高职高专学生。为摆脱这种尴尬境地,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这类普通本科院校中推行自我管理教育。

3.计算机专业的特点

计算机行业具有以下特点:(1)高技术、高附加值,但准入门槛低,各层次人才竞争激烈,业界对职业素养有很高要求。(2)面向就业岗位多,适应能力要求高,从业人员岗位迁移频繁,要求有很强的职场适应能力。(3)技术更新快,新思想、新产品层出不穷,对自我学习的能力要求高。可见,自我管理能力在计算机专业的能力组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在教学中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有两种方案,一是开设独立的自我管理课程,二是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自我管理能力的内容。前者需要修改现有教学计划,实施难度较大。要在有限的学时中完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后者显然更为适合。自我管理有着广泛的内涵,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管理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可面向的就业岗位众多,但为了适应技术更新快、工作流动快等行业特点,学生必须要掌握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目前,在大部分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均是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编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拥有合理的课程结构。然而,由于行业技术更新快,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在课堂上系统地学习众多的新技术。比如: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最重要的编程能力来说,课堂教学主要强调语法和算法等基础思想,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多是利用现有技术来解决问题,减少纯编程的工作量。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新技术进行了解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之外,可以更多地为学生讲解技术的走向以及可能的职业选择,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做出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进行自我学习。

自我管理能力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是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就是如何以最少的时间投入来获取最佳的结果。广义上的时间管理是对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计划、管理,本文强调的时间管理主要是在专业实践上的管理。换言之,在专业方面,最主要的时间管理是对编程过程的计划与控制。目前相关课程的上机环节往往重成效而不重时效。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引入PSP(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个人软件过程)的思想,在每一门编程课程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使用PSP相关的开发表格、指南和规程结构化框架来记录自己编程的过程和效率,从而提升自身在时间上对编程过程的掌控,提高编程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说,这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的趋势。本文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方法入手,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究,在不影响现有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的前提下,融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使毕业生能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许湘岳,吴强.自我管理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

[2]柯采茶.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1(1):196-199.

12.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探析 篇十二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是指大学生依靠主观能动性, 按照社会目标和要求, 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转化、控制和管理的能力。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认识能力是认识主体对自己的言行及特点的感觉和了解, 即能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学习工作生活现状, 寻找自身优势和劣势、成功和失败, 扬长避短。一个人只有客观、正确地了解自己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才能正确评价自己、约束自己和激励自己, 才能正确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和定位, 从而合理地进行自我管理。 (2) 自我计划能力。根据目标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有目的的规划, 是自我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自我计划才能使行为有目标、有组织、有效率。制订自我计划的核心是明确目标, 目标是生命存在的轴心, 偏离了轴心, 生命便没有了意义。我们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怎样达到, 何时达到以及如何进行目标效果评价。一个个目标的确立和完成, 就构成了充实的大学生活。 (3) 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指能动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 并通过自身检查把握目标实现的进度和质量, 自行纠正偏差行为, 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利于目标实现, 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自律活动。面对大学学习生活中的多种压力和诱惑, 大学生必须学习自我控制, 培养坚强的性格和意志, 对自身的行为、情绪、经济等方面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控制是保障自我管理顺利沿着自我计划的既定方向前进的重要环节。 (4) 自我激励能力。自我激励是指个人由于内在的动机和愿望而产生的一种内在的趋动行为, 即自我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大学生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 面对现实, 总结经验教训, 如果做得好, 就给自己奖励;若做得还不够, 就给自己敲响警钟, 运用各种手段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潜质, 积极乐观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 达到目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激励是自我管理的推动力, 是引导自我行为的重要一环。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笔者对天津市部分高校进行了走访和调研, 发现目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存在以下问题: (1) 组织计划性较差。调查显示, 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更不知道该怎样规划自己学习和生活, 过着得过且过,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同高中阶段相比, 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比较轻松自由的, 由于没有老师的严格监管, 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在自由支配时间里该做些什么, 有的沉迷于上网聊天, 有的沉迷于谈情说爱, 忘记了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结果疏于对时间的管理, 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 (2) 研究能力不强。调查显示, 很多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较差, 不能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方式是说服、灌输, 经常对学生进行标准答案的训练, 很少考虑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维,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都是高分低能, 学习和科研能力都比较差。除此, 还有教育的评价机制过多地关注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 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 (3) 缺乏自我认同。很多大学生以为进入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他们缺少应对社会现实的准备, 而且对社会和人认识过于理想化, 追求完美, 当遇到困难挫折时很容易丧失信心, 自暴自弃, 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 有的甚至常常以己之短比人之长, 内心充满自卑感;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和信息化时代不断知识更新, 使大学生深感学习与就业压力, 导致一部分学生对前途信心不足。 (4) 自我表现能力不足。这一方面有学生性格的关系, 一个自卑、自我封闭且性格内向的大学生肯定比一个自信、开朗且性格外向的大学生更加不善于自我表现;另一方面也有大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的影响。比如, 外语学院的学生比其他学院的学生更有可能去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等。 (5) 缺乏责任意识。当今社会的变革带来了利益的调整, 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无论从心理还是行为都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也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多大学虽开有思想政治课, 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往往流于形式。

三、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对策探讨

1. 增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

高校管理工作者要随时不断地引发和唤起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责任感, 启发和鼓励他们内在的精神动力和上进愿望, 指导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 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增强自我管理的原动力。首先是让大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其次是注意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教育管理者通过言传身教, 身体力行地影响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根据大学生生活、学习和心理的特点, 授之以渔, 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方法自主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校园资源, 进行自我管理活动的实践;针对大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 有的放矢地进行个性化自我管理的指导,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再次是适度放权。在明确目标引导下, 对学生分层管理,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管理效能。最后是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评价体系。对大学生实施自我管理并不是对他们放任不管, 而是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更好更有效地管理学生。通过建立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监督、评价及奖惩体系, 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状况进行有效的控制, 并适时地调整到最佳状态。

2. 强化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建设。

大学生组织是大学生锻炼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好平台。大学生可通过活动场所的自我分析、自定目标与自我设计;活动中的自我组织、自我检查与自我调控;活动后的自我评估、自我反思与自我总结等, 使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在大学生组织的管理上, 要创造宽松的环境, 提供个性发展和自主管理的空间, 启发学生自觉提高自主管理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3. 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机构体系。

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不仅要靠学校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健全的自我管理体系, 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 调动其内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鼓励学生参与管理, 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 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 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接受教育、通过自我管理学会自律。大学生自我管理机构就是他们中的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以及各种社团组织, 这些组织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要组织载体。高校必须重视这些学生组织的建设, 实行班级学院、学校三级学生管理制度, 一级对一级负责, 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联系学生、组织学生、管理学生等方面的优势, 鼓励并支持他们独立开展工作, 发挥他们在处理、解决学生问题中的主导作用。

4.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的进行大学生自主管理, 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也要花大功夫、下大力气。知识专业构成上, 各个专业教师要合理的调配, 功能互补, 形成合力;知识结构上, 要掌握相应的人文科学知识, 尤其是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

识;学历结构上, 应体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上, 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

5. 开展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重要环节和手段。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虽不能外显, 但可以被大学生感受和体验, 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如果一所大学能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那么对于引导大学生思想、规范大学生行为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另外, 校园社团文化活动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 主要是由一些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发组织而展开的活动, 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有特殊作用。同时, 要对这些社团学校要积极支持和正确引导, 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下丰富多彩地开展, 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得到全面发展。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整合社会、高校和家庭的资源。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并不是忽视或放弃对学生的严格教育和管理, 而是“以学治学”, 运用更好的管理技巧,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计划、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等多方面。当代大学生虽在思维方式上主张独立自主, 要求张扬个性, 但在组织计划、研究能力、自我认同、自我表现等自我管理能力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本文在分析这些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黎鸿雁.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 .

[2]谭艳芳.论高校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措施[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 .

[3]李满林.大学生自我管理探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

13.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篇十三

摘要: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往往遇事任意而为,造成与周围环境难以相容,对其发展极其不利。而要让其能较好的融入社会,只能让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无疑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其能很好的调节自己,是很重要的。那么该怎样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本人认为在让学生有自我教育意识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适当地进行引导对我们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是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自我教育意识空间自由发展适当引导

自我教育是一个人不断取得进步所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然而本人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由于缺乏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在生活学习中自控能力很差,稍遇一点困难或外界环境的诱惑,就控制不住自己。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随便说话以及骂人、打人等。而且在做出一些有损别人利益的事情后,也很难对自己进行反省和教育,以至于在后来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仍然会处理不当,使其与其他人的关系变的恶劣,而难以弥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就告诉我们学校在进行教育活动开展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完善。以便让学生对一些常遇的事情能够多一些控制,使其能更好的与周围人相处。但是怎样做才能让学生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心态,及时有效的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我认为既然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主要靠学生自己来进行培养和提高,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掌握住事情发展的尺度,创造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的外部环境,使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又能自由发展的情况下,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这样才会有效的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

具体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自我教育是一种主观的、自觉的行为,需要调动内在的动力才能完成,而这需要学生有强烈的意识。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要有做这件事情的强

烈意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是自我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和保证,而这只有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才能做到变“要我上进”为“我要

上进”。要想让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教育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是尊重、爱护学生。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认识,他们也需要别人的认

同,往往有时不能控制自己也是因为觉得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和自由,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使学生

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殷切期望,享受到做人的尊严和权利,在健康、愉悦的心理环境中产生自我教育的内驱力。接着是培养学生的爱心,教育学生

懂得爱国家、爱集体、爱他人的意义,同时也学会爱自己。要想能真正为

他人着想,就要有为他人着想的意识,也只有在爱心作用下,学生才会自

觉地为国家、为集体和他人做到严以律己,端正言行,提高自身素质。也

能珍惜自己,为实现自我价值而锐意进取,谋求良好的表现。三是帮助学

生认识到自身优势,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自爱情感,激发成就

欲,增强上进心。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身上存在着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

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有些同学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

如别人,结果就丧失了上进的激情,破罐子破摔使其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别谈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了。所以让其看到自己的优势就很重要,让学

生知道别人能做到的,他也是可以做到的,这样就会潜意识里对自己提高

要求,增强自我教育的意识。四是唤起学生危机意识,产生紧迫感。人生

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要让学生有时处于危机中,明白如果自己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不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让其知道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重要性,从而给自己更高的要求来进行自我教育。五是有榜样激励

学生。学生中间及周围有一些条件并不优越,能力并不出众的人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用这样的事例激励学生去进取,以那些好的事

例为榜样,把自我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六是当学生在自我教育中遇到挫折

时,要给予充分的安慰和鼓励,劝导学生不要气馁,客观分析失败的原因,把失败的经历变成获取更大成功的宝贵财富,使学生不会在挫折面前轻易

动摇,坚定学生自我教育的信心。

二、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只有让学生经历自由发展的实践过程,他们才能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评价,进而进行自我调节,在不断的认识与实践

交替过程中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而这需要我们要给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

更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那怎样做才算是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呢?第一,学生应有高度的行为自主权,自由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选择自己喜

爱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自由地交友,自由地装饰自己,表现自己。教师不

需要按自己的经验或意愿来安排学生的生活,不必试图为学生规划出一条

“正确”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我们些教师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学生

只要照自己安排的去做,就不会出现错误,就会成为一个真正所谓的“好

学生”,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由于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这总是被老师所谓的教导引向其他的方向或者被直接扼杀,使

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更难以锻炼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所以我们要

相信一些事情,学生可以自己安排的很好,完全可以放手让其自己去处理。

第二,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参与班级及学校管理的机会。在参与管理的过程

中,是最能锻炼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的。因为在参与中学生加深了对校纪

校规和各项学生行为规范的理解,更能自觉地按规范调节自己的言行,锻

炼自我教育的能力。在管理中也是最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与事的,这需

要学生在做事情之前,就要考虑更多方面的问题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事情。

也由于往往会有意外发生,这也要求学生要有更好的自控能力,以便更好

地处理事情。第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实践中去锻炼,并为

之创造条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对自

己的高层次要求,找到自身素质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明确自我发

展的方向,提高自我教育的目标性。当然在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时,由

于学生的经验毕竟不足,可能会出现对事情判断失误,问题处理不周的情

况,这时教师不必担心学生处事不周,影响活动效果,只要学生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审查、反省,对错误的行为进行纠正,这就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使学生活动出现失误,也能使学生在挫折中经受磨炼,提高行

为合理性的辨别能力,这也就达到了我们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给学生空间,但也不能放任自流。

当然学生自我教育需要有发展的空间,教师应全力配合,但并不是放

任自流,不管不问,应该在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学生由于认识水平和

活动能力上的限制,难免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和偏差。有些是可以让

学生自我去调节,自我去教育,但学生由于年龄限制,其承受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一旦事情的发展超出其承受能力,就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

学生在自由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陌生的问题,例如如何面对失败,如

何择友,如何处理一些特殊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虽然为他们锻炼处

事能力提供机会,但处理不好也可能引发不良的后果,降低自我教育的效

果。为防止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挫伤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在让学

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过程,关注学生的自由发

展趋势,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思想引导和方法的指导。

总之,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能自我调控的好习惯,达到他们形成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而以上几个方面在培养学

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中互相支持,紧密联系。在他们拥有自我教育的意识时,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在放手让他们自由发展的同时,又适当地给他们

以正确的引导,以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安徽教育

2、人民教育

14.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篇十四

李叶红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飞时期”。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迫使他们在一阵慌乱之后,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审视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他们在朦胧中蓦然发现,“自我”是多么重要,他们开始追求独立,不再愿意听人摆布,而是力求摆脱依赖,力求成为生活中的探索者,发现者,选择者和设计者。

他们自以为已长大成人,诚然,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是走向真正成熟的必备因素,但他们的这种意识与独立的能力之间尚未完全吻合。因此,如何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在“起飞”时飞得更好,更高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的。

一. 实验班基本情况

实验班于去年组建,至今已一个学期。其中男生25名,女生27名,全班共52名同学,分别来自各村校和中心小学

二. 实验班班级体制建设

1. 班级岗位责任制:从学生班主任到小组长岗

位分明,职责明确

2. 学生班主任制:学生班主任负责思想教育工

作,参与班级管理。

3. 卫生包干制:各人分工明确,互相合作,互

相监督,并有专人进行检查打分。

三. 实验班班级文化建设

1. 班训:团结,勤奋,文明,守纪。

2. 班级布置:一群扑腾着翅膀正欲起飞的少男

少女,他们亲手为自己的班级创造的文化氛围,成了他们自己的精神乐园。精神乐园里很快又萌生了生活的绿叶。劳技课代表为班

级布置了盆景花卉,班干部们为班级开辟了

学习园地和争章园地,每一个值日生把教室

打扫的一尘不染。他们十分珍惜这一片属于

他们自己的乐土,他们生活的快乐而自豪。

能力的培养在行为方式,活动过程中进行,班级的体制和文化气氛又是行为活动的条件。圣

诞节前夕,隔壁班级搞了一次圣诞活动,我们班

同学跃跃欲试,向我提出了要求,我同意了,但

我要求他们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去举办这次活动,不要依赖老师。在班干部的发动下,学生们每人

交2元钱,作为活动经费,他们自己采购物品,自己布置教室,有些学生还从自己家里拿来了装

饰彩纸,活动当天,我走进教室,里面布置的相

当漂亮,连中专部的学生也纷纷到我班来取经。

活动开始了,我故意躲在办公室里,不去参加活

动,看他们如何搞。结果,我几次偷偷张望,却

发现里面秩序井然,节目相当丰富多彩,最后还

评出了最佳演出奖,并颁了奖,还真搞得像模像

样,这倒是我始料未及的。不过,这次活动也暴

露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自私自利,贪图

小利等等那些不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通过这

次活动,也使学生们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相信他们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慢慢改正缺

点,重新认识自己,塑造新的自我。

实验班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充满了生命的活

力。我常常这样想,如果把这段生活化作一条河

流,那么,班级的结构机制就是河流的堤,班

级的活动运作就是河流的水,班里的学生就是水

中的鱼。

班级共设立过十个主要岗位:学生班主任,班长,副班长,还有学习,文娱,体育,劳动,宣传,车管,卫生委员;次要岗位包括各科课代

表以及组长;此外,又设立了十个服务岗位:门窗清洁员,黑板清洁员,磁砖清洁员,地面清

洁员,除尘员,桌椅检查员,换水服务员,自行

车排放员,班级常规检查员,值日小组长。岗位

主次分明,同时又具体细致。所有岗位不兼任。

正因为每个岗位都是务实的,有效应的,所以,每一个上岗的学生既被认定是人尽其才的选择,又让自己满怀着使命感和荣誉感。他们会

努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想方设法使自己的工作做

得最好。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始终处于一个

幕后操纵,遥控的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

索,在摸索中发现问题,分析,解决,提高,这

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能贯彻实验精神,作为班主

任,我应该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叶

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论”,把班级还给学

生,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上一篇:建筑工地劳务合同下一篇:常规教学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