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词(精选9篇)
1.近几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词 篇一
感动中国2013颁奖晚会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2人物颁奖典礼于2013年2月19日晚8点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人物。下面请跟我们一起走进爱与感动的海洋—— “感动中国”人物 拨动心灵深处的弦。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在2012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的节目录制现场,无论是观众,还是主持人、受访者,似乎都被一种无声的精神力量感动着,不经意间热泪盈眶。
2012的“感动中国”人物,有的是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的是负责一方工作的人民公仆,更多的则是“小人物”。他们中有些人为国家、民族贡献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
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事迹】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 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 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陈斌强:“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
陈斌强:孝更绝伦足可矜
【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事迹】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何玥: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
何玥:何处春江无月明
【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事迹】人物介绍: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2012年11月脑死亡。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虽然我们的女儿没了,但我们帮她完成了心愿,我们很欣慰!”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从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几度泣不成声。
去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之时,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复发,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在听说生命只剩3个月时,何玥做出了父母亲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
那天,何玥对刚打工回家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吓了一大跳的父亲把何玥骂了一顿,因为按桂林老家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
11月17日凌晨0时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在旁人眼里,何玥一直是个品学兼优有爱心的孩子。家里满满一面墙贴着“三好学生” 之类的荣誉奖状。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曾让父母捐出一个月的工资。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却要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为了给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经欠下了10万元的债务。但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也从未主动找过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们想以最美的方式,实现女儿的“最美愿望”。
陈家顺:“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
陈家顺:动人以行不以言
【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事迹】人物介绍:1968年出生,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07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在很多被陈家顺关照
过的农民工眼里,“陈老师”好像什么都不怕。但陈家顺说自己有“软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说你们干部骗人”。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记者在演播室内见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显单薄,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虽然在舞台上尽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没法儿掩饰平日走路频率很快的习惯。
他几次进出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你是农民工吗?”他说刚开始“卧底”时,别人常直截了当地问他,因为他的书生气与干活手势,看着十有八九是个“假民工”。去一家养殖场面试时,陈家顺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视眼镜,厂方说他不像养猪人,他立马回应“别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干得下来!”“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后才基本适应。
有人说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他却认个死理:“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儿相信你?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让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陈家顺爱给自己找麻烦,很多农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机号,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
“我们再辛苦,终究背后是有组织依靠的,而农民工呢?他们漂泊异乡,无依无靠,那是真的辛苦!”随着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增多,现在陈家顺“卧底”越来越难了,但他说,只要心里装着农民工朋友,即便换个方式,也可以为他们做事。
高淑珍:守护“炕头课堂”14载
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
【颁奖词】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事迹】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她的儿子王利国4岁得了类风湿,落下残疾,到上学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办个小课堂。由于附近村庄也有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家里响起读书声。
“炕头课堂”一开就是14年。14年 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母女二人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地,自行车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旧面包 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她怕路上颠坏了,就一直抱怀里。再后来,为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高淑珍为多挣几个钱,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日用品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时下大雪没有集市,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她说,“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张丽莉:“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冰雪为容玉作胎
【颁奖词】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事迹】张丽莉,女,28岁。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初三(3)班班主任。
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李文波:南沙守礁97个月
李文波:能受天磨为铁汉
【颁奖词】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事迹】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李文波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
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李文波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还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 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 北方失声痛哭。李文波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高秉涵:执着归乡的台湾老兵
高秉涵:悲莫悲兮生别离
【颁奖词】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事迹】人物介绍: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初登央视演播厅,74岁的高秉涵颤颤巍巍。他说,腿脚还挺利落,只是实在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从后台走到舞台中央,是一段起伏弯曲的布景桥,高秉涵却把这看作黄河、长江,是任何一切能勾连起他对故乡强烈思念的图景。
家是什么?高秉涵说:“家就是这个曾经再怎么努力都回不来的地方,但我从没有放弃过努力!”60多年生活在台湾,镌刻在高秉涵脑海中的却是另一个地名:山东菏泽。他出生在菏泽,在那儿度过了年少时光,菏泽才是他的家乡。高秉涵想家,但也深知,对他这样一个大半生住在海岛上的“外省人”来说,通往家乡的路意味着什么。高秉涵不愿去回忆离开母亲、离开老家村庄的清晨,可那个清晨总会从记忆中清晰地跳出来。1948年,山东菏泽处于国共两党“拉锯区”,高秉涵的父亲高金锡被枪毙,母亲宋书玉告诉他,“因为你父亲是国民党”。
在儿子高秉涵的印象里,一辈子都在小学教书的母亲几乎没经历过团圆:两个女儿在抗战初期外出求学没了音信,而后丈夫死了,又决定让儿子离开。少年高秉涵用了6个月,穿越6个省份,足足走了2000多里地,挤上了 那年由厦门驶往台湾的最后一班船。对所有从各个港口逃至台湾的人来说,回家是最迫切的梦想,可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未能踏上故土与亲人团聚。1963年,高秉涵从台湾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系毕业后,被派往金门任审判员,“金门逃兵”是他审理的第一个案子。那个“金门逃兵”的 家就在对岸厦门,他本是渔民,与偏瘫的母亲相依为命,在一次给母亲抓药的路上被强拉入伍到了台湾。碰上天气晴朗时,隔着并不宽阔的海峡,一眼就能看到家 乡,他决定利用自己的渔夫本领游回家。他偷偷搞到一个汽车轮胎,趁人不注意时坐轮胎下海,游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时,他到岸了。海水冲涩了眼睛,他尚未看清 便举手大喊:“我是从小金门逃来的,没带武器!”可没想到,他游了一整夜,最终却游回了金门海岸。一星期后,这个因“回家”获罪的“金门逃兵”被处以极刑。高秉涵哭得难以自已,他对这份即使拼掉性命也要回家的心情感同身受。
高秉涵曾想过各种办法联系母亲。1979年,大陆与台湾尚无法通信,他委托美国的同学帮忙寄出第一封家书。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村子是否仍在,就写了“山东菏泽市西北35里地处高庄”,收信人是母亲“宋书玉”。不长的信中,他写道:“我之所以要艰苦奋斗地活下去,就是为有朝一日能再见到我娘一面,绝不会像两个姐姐一样,在抗日战争爆发时,就生死不明„„娘,我会活着回来!”高秉涵不知道,在海峡这头,杳无音信的两个姐姐实际上去了延安,当上了共产党干部,在他踏上逃难路那年才第一次回家。年迈的母亲找回了女儿们,却失去了儿子的音讯。等待终于耗尽了她的全部生命,就在这封信辗转寄达的一年前,宋书玉逝世于吉林辽源„„
如今,两岸已经开通直航,回家不再如先前那般艰辛。200多个从菏泽一路历经战火和逃难来到台湾的同乡,组成了“菏泽旅台同乡会”,高秉涵来台时年龄最小,在同乡会里最年轻,被推选为会长。他视每一个同乡为亲人,虽已无法再见母亲,他却尽力帮每一个同乡与亲人团聚。74岁高龄的他,仍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伴想要回家的同乡一起返乡。“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来。”对每一个希望魂归故里的乡亲,他都会亲手带上骨灰坛,站到菏泽老家的村头,完成骨灰主人生前的愿望。
周月华、艾起:“爬”遍青山送医上门
周月华、艾起:清香传得天心在【颁奖词】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事迹】周月华,女,43岁,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
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家中仅有的600元储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周月华说道,“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小时。所以我现在做多一点,让乡亲们少跑一点,少花一点,自己会感到很开心。”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这种行医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华和艾起结婚之后,无论上山涉水,刮风下雨,只要有出诊,艾起便会揽起周月华的手,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
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华说道,“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我背着她走了18年。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周月华的丈夫艾起说。
罗阳:用生命托举歼-1
5罗阳:长使英雄泪满襟
【颁奖词】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事迹】罗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2012年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职。
罗阳1982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空设计专业。他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在他担任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的5年,是沈飞新型号飞机任务最多、最重的5年。他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
2012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 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留给航空人的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走。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直至人生最后一刻。
湄公河“10·5惨案”专案组:抓获糯康(特别致敬奖)
刘跃进,男,53岁。现任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湄公河“105案”专案组组长。
2011年10月,东南亚缅泰边境的“糯康集团”制造“湄公河105惨案”,杀害13名中国船员,震惊世界。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带领专案组成员,深入案发地,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将策划实施“105”的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抓获。
湄公河“105案”密谋策划于境外、组织实施于境外、犯罪后又逃匿藏身于境外,中国公安机关的侦查、调查、取证、抓捕等工作主要在境外开展,犯罪首领糯康与地方势力关系良好。这都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极大难度。
糯康的大本营主要是在湄公河的缅甸一侧,他和他手下骨干分子多数时间待在缅甸。被警方追捕后,糯康逃走杳无音讯。今年2到4月间,专案组的调查进入了低潮,东南亚各国警方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刘跃进带领干警不断搜集新线索,并据此调整策略。为了把糯康挤到老挝,刘跃进积极和缅甸的军方警方加强联系,督促他们加强对糯康的清剿。终于,经过六个月的努力,糯康在老挝被抓获。
2012年9月20日,“105案”开庭审理,11月6日首犯糯康被判处死刑。
湄公河“105”案成功侦破,告慰了逝者及家属,维护了我国法律的尊严,彰显了我国政府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心和能力,也树立了国际警务和司法合作的典范,有力打击了跨国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湄公河流域安全。
2.近几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词 篇二
一“中国模式”提出的时代背景、基本内涵及重要意义
1.“中国模式”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般认为, “中国模式”这个概念首先是由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珀·雷默于2004年5月在题为《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 (Beijing Consensus) 提出的。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秦宣则认为, 1980年, 日本季刊《现代经济》刊登了日本一桥大学石川滋、东京大学宇泽弘文、内田忠夫等人对中国经济的看法, 文中多次使用“中国模式”的概念, 他们把20世纪70年代的“毛泽东战略”称为“中国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徐崇温认为, “中国模式”发轫于改革开放初期, “早在1980年5月, 邓小平就提出‘中国的模式’的问题”。因为, 邓小平说:“既然中国革命胜利靠的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我们就不应该要求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按照中国的模式去进行革命, 更不应该要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中国的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在《“中国模式”问题研究报告》中提出, “中国模式”问题的提出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态度的重新审视, 是国际社会对“华盛顿共识”进行反思的结果, 乔舒亚·库伯·雷默的《北京共识》拉开了世界高度关注“中国模式”的序幕。在苏东剧变之后, 不少西方国家就中国的发展态势先后抛出“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伯恩斯坦和芒罗撰写的《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为代表。“中国崩溃论”始于1984年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布朗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一说, 继而引起全球性的争论。
庄俊举、张西立在《近期有关“中国模式”研究观点综述》中指出, “华盛顿共识”主张私有化、自由化的经济发展道路, 结果在东欧、拉美和亚洲造成了三个重灾区。而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奇迹”。据世界银行统计, 过去25年来全球脱贫所取得的成就中, 约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中国的发展, 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 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反两方面的比较使得国际社会不得不进行冷静反思, 开始认真探究中国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所包含的丰富意蕴。
李荷英、秦益成认为, 从改革开放开始到苏东剧变、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失败, 从苏东剧变到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 以及中国人民战胜“512”汶川大地震, 中国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于是国际社会包括学界, 试图用“中国模式”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掩盖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评价逐渐转换为对“中国模式”的研究评价, “中国模式”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这是一个比较综合的观点。
2.“中国模式”的基本内涵
“中国模式”到底包含着哪些主要内容, 是国内外专家、学者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北京共识》的作者雷默认为, 创新且高密度的创新是“中国模式”的首要基本经验。“‘北京共识’的第一个定理使创新的价值重新定位, 认为尖端创新必不可少, 以求引起变革, 而这种变革比变革引起的问题发展更快。用物理学术语来说, 就是利用创新减少改革中的摩擦损失。”其基本特征包括:“中国模式”的基本经验是解放思想与制度创新, 经济改革优先;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中国模式”的突出特点;“中国模式”注重渐进性、连贯性、平等性、艰苦奋斗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模式”的基本原则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走适合国情的道路;中国模式包含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发展模式。
学者江金权在《“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一书中, 梳理了关于“中国模式”内涵的几种说法, 他认为大体分两类, 一是“单一要素说”, 二是“综合要素说”。“单一要素说”强调的是“中国模式”某一内涵的独特重要性。例如, 李东航在《“北京共识”为世界带来新希望》一文中说:“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根本的区别, 在于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是否保持独立自主。“综合要素说”强调“中国模式”是多要素构成综合体。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提出, 中国成功的公式是:社会主义+中国民族传统+国家调控的市场+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日内瓦学者张维为认为, 所谓“中国模式”, 是指“重大的经济改革和较小规模的政治改革”的有机结合, 是“以一种循序渐进、摸索和积累的方式, 从易到难进行改革并吸取中外一切优秀的思想和经验”的改革和发展模式。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认为, “中国模式”的地域定位是“中国”, 参照系是国外其他发展模式, 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应该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内容上看, 是指全方位的发展模式, 而不是指某一个领域的, 因此在准确掌握其内涵时必须注意在谈“中国模式”时, 不能淡化“社会主义”的色彩, 也不能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他还认为, “中国模式”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共产党在这种发展道路上积累的成功经验。
综上所述, “中国模式”蕴涵着丰富内容, 除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以及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外, 中国模式还体现在其他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比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等, 都应该是中国模式的具体表现。
3.“中国模式”的意义
“中国模式”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和世界意义三个方面。在现实意义上, “中国模式”作为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的理论概括, 作为不同于西欧、北美、拉美、印度模式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它的成功不仅在于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还在于循序渐进地推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 确保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以及社会的稳定, 其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对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的影响、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三个方面。在理论意义上, “中国模式”应该是不断科学发展, 与时俱进的。郑永年认为,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 应该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 尤其需要回顾一下我们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就目前来看, “中国模式”还在发展, 并没有完全成型, 是发展中的模式。对中国自己来说, 总结经验非常重要, 以后该怎么做, 能够怎么做, 自己也要对自己有个说法, 做到心里有数。在这个过程中, 也可以让西方明白“中国模式”对他们并非只有竞争。中国模式不只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 而且还将创造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制度构架。对历史总结的意义与对未来发展构架的意义相比, 两者虽然都很重要, 但中国模式对中国未来发展构架的意义可能更为重要。在世界意义上, 应该说“中国模式”只能适用于中国, 任何超出中国的范围来谈论中国模式的意义都是对中国模式的错误理解。在西方模式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情况下, 中国模式在不少国家包括部分西方国家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示范效应;所以, 西方感到中国模式作为西方模式的现实挑战已经不可避免。在西方看来, 不只是中国的经济模式所产生的巨大“产出效应”早就对西方产生了“经济威胁”, 而且中国政治模式的超常动员能力充分显示出中国的举国体制和民主模式的巨大优势, 更是对美国民主价值观的“嘲讽”, 是美国政治制度的强有力的“竞争者”。实际上, 西方主观上有意把中国模式“推广”到世界其他国家, 从而导致中国模式“被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而在中国看来, 中国模式是中国沿着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逻辑创造了中国自己的民主模式, 并不会使中国模式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全球共识”。
二“中国模式”备受中外学者关注及面临的严峻挑战
如前所述, 自舒亚·库珀·雷默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发表以来, 中国模式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这种讨论随着2003年美国发动对伊战争受挫、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 以及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 先后出现了几个高潮并延续至今, 其中以英国、美国、俄罗斯等欧美国家的媒体报道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尤为系统而突出。相关讨论不仅试图概括和总结中国模式的基本内涵及基本特征, 而且就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中国模式”之所以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就是因为中国政府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上的能力有目共睹。
1. 美洲、欧洲学者看“中国模式”
美国智库之一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对“中国模式”做出如下表述:“中国模式”最重要的原则是经济改革优先。这一模式不但解放了官方意识形态, 给经济和社会松了套, 而且也保留了被称为“经济稳定器”的主要银行与大型国有企业。此外, 地方政府享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自治权。它是实用、自由和市场竞争力的结合体。“中国模式”的惊人之处在于, 中国近30年来在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中保持了较快增长。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曾经贫困的国家, 能取够得如此持续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美国右翼智库企业研究所在2007年年底出版的《美国人》中发表文章说, 描述“中国模式”的一个较为简捷的方式是:经济自由加上政治压制。有的干脆说是“专制”“独裁”。美国的一些政客们故意引导人们妖魔化中国, 把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问题——从气候变化到达尔富尔问题——都说成是中国的错。他们力图让人们相信, 美国的模式是最好的, 中国的模式是危险的。同时, 部分美国左翼学者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赞成态度, 其中一部分人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通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过渡形式, 它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中国版本, 还有人认为,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特征, 是完全成熟的社会主义形态, 同时他们提出了多种市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织模式, 他们认为中国目前并不是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只是处于市场社会主义早期阶段, 比如大卫?施卫卡特。
英国《金融时报》2004年5月7日刊登题为《中国已发现自己的经济共识》的文章认为, “北京共识”是“以极其谨慎的态度执行私有化和自由贸易等政策主张”。一些学者对中国推行的“渐进式改革”提出了质疑, 认为中国的改革在实效层面无疑是成功的, 但中国很可能只是把俄罗斯或东欧做过的某些事情推迟进行而已。实际上, 中国正在走向资本主义。“由于改革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那些视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迈进的左翼人士的数量自1990年后开始下降”, “那种视中国为发展模式的思想活力正面临明显的资本主义复辟……那些依然抱有社会主义态度的人认为中国已经偏离了社会主义……”
法国国家政治科学基金会国际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让-吕克多梅纳克在他的题为《中国让我担心》的新书中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在他看来, 中国的经济增长“浪费”过于严重, 付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成本过高, 中国经济的头上有四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农业、国有企业、股市、金融。
2. 俄罗斯专家眼中的“中国模式”
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接受俄《观点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球金融危机让全世界明白一点, 物质力量不能决定一切, 对国家良好的治理才是关键。西方的各类民主模式衰落了, 在目前的金融危机中所有自称是民主的国家都遭受了失败, 现在全世界都在寻找一种新的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互动方式。与此同时, 中国经济却仍保持上升姿态, 为此俄罗斯应该学习中国的经验模式。”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指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是从思想上和方法论上重新考虑《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一些重要原理。这一理论能够“积极评价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重新考虑对当代资本主义状况的评价”, “以及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条件”。
也有俄罗斯媒体认为, “中国是在维持国家主导作用的情况下向市场经济迈进的。不仅如此, 中国的发展模式并不以降低政府的作用为条件。例如, 在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承担的责任的同时, 这种发展模式要求加强国家在宏观经济调控、社会管理和提供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中国的成就与其说是建立在经济自由化上, 不如说是建立在经过深思熟虑的社会经济战略之上。”“中国领导层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精英团结在更新后的国家发展学说的周围。这首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及科学发展观。后者的含义是国家逐步转向高效的经济增长模式, 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缓解社会问题的尖锐度, 来突破资源和生态方面的瓶颈。”
3. 亚洲国家看“中国模式”
新加坡有媒体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同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国家意识, 是一种允许中国共产党是唯一领导力量的政体;在保持政治体制的同时, 改革经济体制。新加坡一位学者也认为, “‘中国模式’的独特之处就是其政治稳定与经济改革的特殊。换句话说, 就是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与经济上的自由化。”
印度学者在比较中印发展模式时认为, 中国发展模式所取得的成果远远高于印度发展模式。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而印度选择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在减少贫困、财富分配、人均寿命、识字率和电话普及率等方面, 中国的表现都远远好于印度。印度总理辛格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 邓小平是他学习的榜样, 而学习的重点就在于中国的发展模式。印度中国问题专家的总结更为具体, “中国模式”包括:经济上, 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政策, 趋利避害, 与全球化潮流齐头并进;政治上, 稳步推进适合国情的民主改革;军事上, 在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同时, 将大量原本投入到军事领域的宝贵资源转为民用, 极大地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外交上, 与邻为善、稳固周边。
“越南改革学中国”这句话在越南国内流传颇广。越南的上层人士坦诚地说要学习“中国模式”。越南领导人采取了中国的“稳定、发展、改革”的指导方针并打算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顺利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据悉, 他们还学习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
在其他发展中国家, 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曾两次访华, 到过深圳等开放城市, 中国的改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建议古巴以“中国模式”为榜样, 改革计划经济, 逐渐实行经济自由化。经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继而放松城市消费产品销售, 这些都与中国改革初期的思路相似。中国还曾派一位助手去古巴, 给数百位古巴领导人讲授社会和经济改革措施。古巴政府内部还设立了专门研究吸取中国改革经验的“中国部”。
三“中国模式”是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如前所述, 国外学者, 包括左翼学者, 对“中国模式”的看法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和观点, 但是由于其本身所持有的立场和局限, 特别是由于远离社会主义运动, 远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 他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我们应持有鉴别的眼光。我们认为, 中国模式应该是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 中国模式应该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包括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成熟的阶段, 催生了中国模式的萌芽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中国近30年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提炼成“十个结合”, 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 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十个结合”集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目标与手段、两点与重点、主观性与客观性、长期性与阶段性、坚定性与灵活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 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 中国模式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对“中国模式”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客观内容的探究, 有些国外学者也得出一定程度上符合实际的认识, 这些学者主要是第三世界、俄罗斯和西方个别左翼学者。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 向他国学习而不照搬。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从各方面向西方学习, 是最好学的国家。但中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中国没有全盘照抄西方模式, 而是努力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经济政治制度。中国模式的优越之处在于中国不拒绝一切先进的东西, 而是把西方和他国成功的经验融合进自己的模式。
第二, 尊重历史, 开拓创新。印度学者认为, 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 给中国带来了政府管理体制和思想上的重要变化,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有重要影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马丁·雅克认为, 1949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在毛泽东的带领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都对之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俄罗斯学者认为, 中国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人民敬重自己的历史。毛泽东时代与邓小平时代有一系列并行不悖的东西, 是这些东西使中国整个60年来的发展成为一个相当一体的工程。美国学者德里克指出, 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遗产是“中国模式”中最重要的内容。
第三, 高瞻远瞩, 精心计划。有学者认为, 高瞻远瞩是中国在管理方面的一项优秀传统。这使中国避免了其他国家的混乱与无秩序。墨西哥学者认为, 中国政府制定的发展方针具有卓越的前瞻性, 目光长远;在政策的实施上, 也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发展的科学、合理性上。郑永年认为, 西方国家在拯救经济危机过程中往往只有金融杠杆, 而缺少经济杠杆。因为存在着庞大的国有经济体, 中国政府具有金融和经济两种杠杆来实施其危机拯救计划。
第四, 政治体制的高效率。中国政治体制尤其在危机期间表现出高效率。中国的政体相对于所谓的民主政体, 能为人民提供有效的服务。印度学者认为, 民主政体下许多政治家的精力都集中在竞选连任上, 而中国政治领导人投入精力关注发展。
3.“中国模式”应是科学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
3.2008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赏析 篇三
1大爱至善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
颁奖辞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赏析连用两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不是……而是……”叙述了唐山十三位兄弟的义举,而每一个复句中的两部分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民间志愿救灾行为的伟大。后一句在连用“淳朴、善良和倔强”等三个词语对十三位兄弟作直接评价后,阐释他们行为的意义。“兄弟”一词别有深意,既指“千里奔波,雪中送炭”的唐山十三位兄弟,更是指在危难当头。在2008年撑起了中国的脊梁无数个像他们一样的人。本颁奖词是对十三兄弟的赞美,更是对国家巨大灾难面前中华儿女的讴歌。
2烛照深山李桂林、陆建芬
颁奖辞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赏析开头以两个“最”字,突出了李桂林夫妇生活环境的恶劣,同时更彰显了他们工作的重要意义。“19”这一数字表现了他们多年坚持的伟大。“知识的火把”“让希望发芽”等修辞的运用增强了感染力。
3死的光荣武文斌
颁奖辞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赏析本词没有用华丽的语句点缀,没有用奢华的字眼渲染,只是用最真实的事迹说话。来表现武文斌平凡伟大的奉献。叙述时,在“竖起”和“倒下”以及“黑色”与“亮光”的对比中突出了人物伟大的精神品格。
4中流砥柱经大忠
颁奖辞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赏析第一句表现出经大忠在地震来临一刻间的冷静与睿智,第二句赞扬了经县长的理智与能力。更妙的是通过成语“千钧一发”“四面危机”就把汶川地震时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场面生动地描绘出来,真是简洁之极!如果说前面的两个成语有一种古色古香的效果的话,那么后面的语句则有现代语言简洁的时代特点。从全句看,由表现说到结果,最后又说到这样做的意义,一线贯串。而“当机立断”和“力挽狂澜”则把经大忠一马当先的身体力行展现出来。同时,对偶句又展现了一种整齐的韵律美。
5男儿榜样李隆
颁奖辞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赏析评语的开头一句分别用“火场”和“废墟”对人物活动的环境进行刻画,以突出人物的不同寻常。接着用“有……就有……”这一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来表现作为消防官兵的李隆的忠诚与果敢。接着用“扩展生命”和“激活生活”这样的溢美之词对李隆进行高度评价。同时,在“出生入死”和“不离不弃”的对比中,凸显人物精神品质的可贵。全词用简洁的语言赞美了公安消防战士崇高的职业道德,
6这就是爱韩慧民
颁奖辞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赏析全词展现出一种典雅之美。一是多用雅词古语,如“殿堂”“晴丝”“白发”等,读来韵味十足,文气扑面。二是多用对称句,如“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青丝转成白发”等,节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且内容上形成两两对照,有一种韵律美。三是巧妙运用了对比:最朴素与最深奥,在对比中加深了人们对一生承诺、性命相托的爱的理解。
7大写尊严金晶
颁奖辞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赏析全词紧扣“光荣”一词来构思立意,没有说她所受的伤害,只是强调了金晶“美丽的微笑”,而这“微笑”恰是在“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的时刻,这样,金晶的勇敢、毫不畏惧和深深的爱国情不言自喻。“柔弱”能抵挡住“残暴”的根源正是全词结尾处的“神圣”和“骄傲”。全词表达了对金晶、奥运和伟大中国礼赞。
8华彩惊世张艺谋奥运团队
颁奖辞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赏析开头连用四个四字句,分别从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宏大场景和开幕盛况给人带来的情感激荡两个方面,盛赞了张艺谋的奥运团队。同时,句式整齐,有文势的波荡,有节奏的畅达,前后承接鲜明,读来极有气势。后一句。精彩地阐述了用中国文化打动世界的开幕式的最终影响。短短几句颁奖词,总分有度,开合自如,层层推进,长短搭配,朗朗上口。全词体现了清晰连贯之美。
9点燃生命吉吉
颁奖辞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唤让她飞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绽放的雪莲。
赏析本词有着鲜明的色彩美,白与红的对照异常强烈。在这里,色彩还有着更深刻的含义:雪白,就是那纯洁的奥运圣火,人类最神圣的雪山之巅;火红,是中华民族的奥运热情,是民族团结一致的心。更可贵的是,本词还有对个人情感的讴歌:爱、怀念和梦想。“鹰”和“雪莲”的比喻符合人物的身份。全词有一种层次的清晰美。
10傲拓天疆神七航天员
颁奖辞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4.2012感动中国颁奖词 篇四
事迹及颁奖词
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多年,它以评选出当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许多人物,其中有徐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 的精神史诗”。
一、胡忠/谢晓君: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 【获奖名片】义薄云天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胡忠留在福利学校照顾孤儿们,谢晓君带着女儿回成都探亲。“能够担的就多担一些,春节嘛,让老师们都回去,我来陪着。”作为校长,胡忠眼中的福利学校是另一个家,这里的孤儿都是他的孩子。进藏至今,一家三口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过年。
“成都少了一个我这样的老师,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藏区的孤儿而言,我的到来或许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在颁奖典礼现场的胡忠,比视频中看起来更显苍老。11年前,这位
成都中学的化学老师辞掉工作,告别妻子与刚出生的女儿,来到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支教,每个月仅有300多元的生活补助。
福利学校海拔3800米,甘孜州13个县、4个民族的143名孤儿被安排在这里寄宿制读书。除了上课,胡忠每天清晨5点多打开校园广播,叫大家起床、做操,平时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一听说哪里有孤儿,他立马赶过去接人。久而久之,当地百姓把胡忠叫作“菩萨老师”。
丈夫离家的前两年,谢晓君都是利用假期过去探望,教音乐的她偶尔还客串几回代课老师。与孤儿们接触的次数多了,川妹子动了留下来的念头。2003年,谢晓君报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抱着女儿,与丈夫在福利学校“会师”。
从盆地到高原,适应的过程充满了委屈。刚来的几个月,3岁的女儿整晚咳嗽,谢晓君也因缺氧头疼,无法入睡。尽管也会抱怨,但不服输的性格让她迎难而上,“既然来了,说什么也不能打退堂鼓。”
通过自学朋友寄来的教材,谢晓君尝试过音乐老师以外的4种角色——数学、生物、生活老师以及图书管理员,顶替离开的支教同行。“这里只有老师适应孩子,只要对孩子有用,我就去学。”2006年,谢晓君调去了位臵更偏、条件更苦的 2
学校“木雅祖庆”。她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许诺“一辈子待在这儿”。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胡忠、谢晓君: 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这一票我要表达向他们的敬意和赞美。
推选委员于丹说: 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胡忠、谢晓君的颁奖辞: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二、张平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 【获奖名片】希望之翼
初见张平宜,打扮时髦,举止优雅,没有任何理由将她与四川麻风村的“疯婆娘”划上等号。唯有事实,才能颠覆印象。在凉山州越西县的大营盘村,当地人都认识这位台湾来的“张阿姨”,她每年都会来:把辍学的孩子“抢”回学校、为征地与政府官员吵架……衣食无忧的张平宜,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
“我是一个金牛座的女人,热情固执,会为正义两肋插刀,为理想勇往直前。”张平宜曾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1999年进驻大凉山采访麻风村现状,目睹被遗弃的病人与无知的眼神,她决定亲手改变这个群体后代的命运。
在麻风村小学教了12年书的民办老师王文福打算转行了,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张平宜出面挽留,“你千万别走,我来想办法。”为了筹款,她写文章、做演讲,甚至在圣诞夜的街头卖蜡烛。2002年,破落的麻风村小学盖起了6间砖木结构的教室与2间学生生活用房,这是张平宜用30万元善款换来的。
腼腆的孩子露出了笑容,她继而又萌生了更大胆的想法。2003年,张平宜辞去了报社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创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打造大营盘村的希望工程。十余载的奔波与操劳,张平宜在大凉山当地建立了国内麻风村第一所正规学校,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大营盘也于2005年成为正式的行政村。
麻风村走出的初中毕业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他们的出路,张平宜委托弟弟在青岛的工厂建立了职业培训中心。在那里,孩子们白天学技术,晚上学文化。张平宜最看重英语与电脑,以及完善的人格教育。
“在学校坡地高处兴建一座书香亭,亭子四周要种蔷薇,花季时蔷薇灿烂绽放”。这是张平宜的浪漫情怀,她想象自己
坐在那里听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与友人诉说大营盘的前尘往事。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这样评价张平宜: 一只希望的青鸟,飞过海峡,落在大山中被遗忘的角落。当人们看到久违的笑容和自信浮现在麻风村人的脸上,就会明白希望之翼的真正含义。
推选委员彭长城说: 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张平宜的颁奖辞: 噫吁嚱,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跨越怀疑,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三、阿里木: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 【获奖名片】义侠巴郎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辈子,阿里木都不会忘记刘老二,这位素昧平生的酒吧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借了100元给他。一次微不足道的义举,让阿里木在异乡站稳了脚跟,也成就了后来那位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2001年,新疆青年阿里木只身来到贵州毕节,摆起地摊卖烤羊肉串。热情风趣的吆喝,使他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5
收入增加了,但他的日子依旧过得寒酸:租每月100元的房子,每天花10元钱填饱肚子。
如此吝啬为那般?阿里木自有打算。刚到贵州时,他参与扑灭了一次山火,当地政府奖励他300元。他随后就找到毕节的妇联组织,连同自己身上的200元,全部捐给了一个因贫困而濒临辍学的学生。阿里木与“草根慈善”结缘后,烤羊肉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得知大方县一所小学的学生没有书包,阿里木买了181个新书包,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另一所学校的41名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他随即冒雨送去了5000元……
这么多年,究竟帮助了多少学生,阿里木已经记不清了。可以这么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处处都有阿里木资助过的对象。这位“草根慈善家”还拿出积蓄,在贵州大学与毕节学院设立了助学金。据说每串羊肉串可以赚3毛钱,阿里木迄今捐出了15万元,相当于烤了50多万串羊肉串。捐资助学并非阿里木事迹的全部。汶川地震与贵州雪灾,他都踊跃捐款。玉树地震发生后第三天,阿里木携带装有行军床、被褥以及锅碗瓢盆的两大包行李,从贵阳赶往西宁,购臵了8000多元的牛肉与蔬菜送到灾区。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崔永元这样评价阿里木: 阿里木的义举告诉我们,慈善没有门槛,哪怕一米见方的铁皮家当,你也可以为慈善扇风点火。阿里木,草根慈善,用人间烟火展现善良情怀。
推选委员陈菊红说:传说贵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内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阿里木的颁奖辞: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四、吴菊萍: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 【获奖名片】最美妈妈
物质生活富足的时代,信仰迷茫、价值紊乱的新闻接踵而来,吴菊萍用柔弱的臂膀,托起了生命奇迹,唤醒了普罗大众对传统美德的自觉。
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两岁的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了窗台,接着被窗沿挂住,随时都有坠落的可能。这可是在10楼,楼下的邻居都惊呆了。坚持了一分钟左右,妞妞还是掉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刚好路过这里的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张开双臂,冲过去接住了妞妞。
被紧急送往医院后,吴菊萍被诊断为左手臂多处粉碎性骨折,尺桡骨断成三截,预计半年才能康复。逃过一劫的妞妞在10天后苏醒过来,开口叫了“爸爸、妈妈”。
“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躺在病床上,吴菊萍一脸平静。事件发生时,她的孩子只有七个月大,尚在哺乳期。
荣誉铺天盖地,吴菊萍保持了清醒的认识,“我只是普通人,问心无愧就好。”公司奖励了20万元,她留作自用,为此背负了不少压力。“我需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才有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赡养父母、培养孩子、还房贷……任何普通人,都无法对这些现实问题视而不见。
“我会把重心调整回工作、家庭中来,减少媒体活动。”吴菊萍年后将重返工作岗位,她最大的心愿是看着妞妞与自家孩子健康长大。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这样评价吴菊萍:倏然之间事情就发生了!没有犹豫与权衡的空间与时间,不假思索就伸出双手,这是本能,是善良的本能!
推选委员朱玉说:她有一双最柔弱的臂膀,也是2011年中国最有力的臂膀。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吴菊萍的颁奖词: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五、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 【获奖名片】孝女当家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回家,给养母生火做饭、敷药按摩、换洗床单……有时来不及吃饭,拿个冷馍就赶去学校了。晚上又是一堆家务活,等服侍养母睡觉后,她才坐下来做功课,那时已经九点了。
“女儿身上最大的特点是有孝心、爱心和耐心。”刘芳英说,如果有来生,她要好好补偿女儿。为配合医院的治疗,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0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钟。碰上刘芳英排便困难,孟佩杰就用手指一点点抠出来。
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权衡之下,她决定带着养母去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孟佩杰顶着炎炎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最爱吃的红烧肉。
“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不少好心人提出过帮助,都被孟佩杰婉拒了,她坚持自己照顾养母。孟佩杰的毕业愿望是当一名小学老师,安安稳稳,与养母简单快乐地生活。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丁俊杰这样评价孟佩杰: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孟佩杰,付出的是孝心,赢得的是尊重,一个感动中国人的平凡女孩。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孟佩杰的颁奖辞: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六、刘伟:用灵魂演奏生命音符 【获奖名片】隐形翅膀
当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是刘伟的青葱梦想,但10岁那年的一次触电事故,不仅让他失去了双臂,更剥夺了他在绿茵场奔跑的权利。
耽搁了两年学业,妈妈想让刘伟留级,他死活不干。在家教的帮助下,刘伟利用暑假将两年的课程追了回来,开学考试,他拿到班级前三名。重回人生轨道的刘伟,一直对体育念念不忘,足球不行,那就改学游泳。12岁那年,他进入北京残疾人游泳队,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
“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刘伟跟母亲许诺。谁知厄运又来纠缠,过度的体能消耗导致免疫力下降,他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医生警告说,必须停止训练,否则危及生命。无奈之下,刘伟与游泳说再见,走进了后来带给他成功的音乐世界。
练琴的艰辛超乎了常人的想象。由于大脚趾比琴键宽,按下去会有连音,并且脚趾无法像手指那样张开弹琴,刘伟硬是琢磨出一套“双脚弹钢琴”的方法。每天七八个小时,练得腰酸背疼,双脚抽筋,脚趾磨出了血泡。三年后,刘伟的钢琴水平达到了专业七级。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刘伟演奏了一首《梦中的婚礼》,11
全场静寂,只闻优美的旋律。曲终,全场掌声雷动,他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强者。去年,刘伟又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易中天这样评价刘伟:无臂钢琴师刘伟告诉我们:音乐首先是用心灵来演奏的。有美丽的心灵,就有美丽的世界。
推选委员陆小华说: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如梦。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励志故事能赶上刘伟的钢琴声。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刘伟的颁奖辞: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的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一段段轻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七、朱光亚:遥远苍穹中最亮的星 【获奖名片】中华之光
2011年2月26日,“两弹一星”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因病辞世。巨星陨落,德艺留芳,以他名字命名的“朱光亚星”在苍穹中绽放恒久的光芒,激励科学道路上的后人。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朱光亚在核领域奉献了大半辈子,直至2005年退休。
“祖国的父老们对我们寄存了无限的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犹豫呢?”——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还在密执安大
学读书的朱光亚组织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然后毅然选择回国,先进入北大教书,后转到核武器研究所。
1964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朱光亚望着腾空跃起的蘑菇云,禁不住潸然泪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当晚,作风严谨的他竟然喝得酩酊大醉。三年后,朱光亚与同事们又将中国带入了氢弹时代。
重要的核试验,朱光亚几乎都会亲临现场指导,不解决问题不罢休。对待需要撰写或修改的文件,朱光亚力求深入浅出,字斟句酌,连一个外文字母、一个标点符号都保证准确无误。
淡泊名利,身边人喜欢用这个词来评价朱光亚。1996年,朱光亚获得一笔100万元港币的奖金,转身就捐给了中国工程科技奖励基金会;1997年,又将积攒的4万余元稿费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解放军出版社曾策划出一套国防科学家传记丛书,报请审批时,他毫不犹豫地划掉了自己的名字。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这样评价朱光亚:纵览全局,心系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保卫的是家,捍卫的是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
推选委员阎肃说:肃然起敬,卓越功勋,他代表的群英,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自力,自尊!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朱光亚的颁奖辞: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八、刘金国: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 【获奖名片】烈火金刚
回忆起“7〃16”大连新港火灾事故,许多人心有余悸。
2010年7月16日傍晚,大连新港的输油管线在油轮卸油作业时发生闪爆,造成管线内原油泄漏发生火灾,火势顺排污渠蔓延。火情就是命令。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刘金国第一时间率领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救灾。面对长达数千米的火线、数十个储量巨大的油罐随时爆炸的危险,刘金国在前沿连续指挥了七个小时,直至将大火扑灭。
每逢重大突发事件,刘金国都亲临一线指挥。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他担任公安部前线总指挥,紧急调集、指挥全国2万多名公安专业救援力量,从废墟中搜救出被埋压人员8335人。
铁血将帅的另一张面孔,是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1995年,刘金国调到河北省公安厅,搬家时他的全部家当只有半卡车旧家具,和一台黑白电视机。单位分给他一套房子,需要交4.6万元的集资款,但刘金国硬是拿不出这笔钱,最后只能找银行贷款。担任领导职务的几十年,刘金国亲手审批过近
20万个“农转非”指标,可他自己的38个亲属无一跳出“农门”。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小川这样评价刘金国:内心有道德追求的人,行为永远不会逾越内心的道德底线。当他的道德追求具有高尚物质时,他的内心会有无限的满足感。我想,刘金国完成了这种道德实现。
推选委员涂光晋说:正因为头顶有国徽,心中有人民,他才能如此清正廉洁,嫉恶如仇,临危不惧,知难而上。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刘金国的颁奖辞: 贼有未曾经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刘金国的颁奖词:贼有未曾经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九、杨善洲:不负群众的草鞋书记 【获奖名片】公仆本色
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生前曾任保山地委书记。在任期间,面对家属“农转非”的多次机会,杨善洲要么直接推脱,要么将申请表藏进抽屉,直到去世后才被发现。“大家都去吃居民粮了,谁来种庄稼?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
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到了退休的年纪,组织上想安排杨善洲去昆明安享晚年,他又一次婉言谢绝。
长期乱砍滥伐,大亮山生态受到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我要为百姓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冲着这句承诺,杨善洲在卸任后一头扎进了荒草丛生的大亮山,住竹篾搭的屋子、睡树桩搭的床,他希望给乡亲们再造山清水秀。
自那以后,杨善洲与林场职工同吃同住,每天从早忙到晚,雨季植树造林,旱季巡山防火。创业初期资金短缺,老书记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全部移栽到大亮山上,他甚至跑到大街上去捡别人丢弃的果核,积少成多,用马驮上山。担任林场负责人的20多年间,杨善洲不要分文报酬,只肯接受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他为林场争取了近千万资金,却从未私自动过一分钱。走了不知多少路,吃了不知多少苦,杨善洲带领工人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超过87%,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孙伟这样评价杨善洲:杨善洲的六十年告诉我们:大公无私、坚守信念、一生奉献依然是党员干部的根本。
推选委员陈淮说: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杨善洲的颁奖辞: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
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十、吴孟超:坚守肝胆事业的医者 【获奖名片】肝胆春秋
在中国医学界,肝脏医学曾长期处于荒芜。上世纪50年代,从同济医学院毕业的吴孟超投入了肝脏外科研究,与同事做出了中国第一个肝脏解剖标本,提出了“五叶四段”肝脏解剖理论。1960年3月1日,他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肝癌切除手术。
半个多世纪的呕心沥血,吴孟超推动了中国肝脏医学的起步与发展。1999年建立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每年收治逾万名患者,年均手术量达4000例。肝癌术后五年的生存率,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16%上升到今天的53%。
年近90岁,他依然坚守在一线。据统计,吴孟超做了1.4万余例肝脏手术,完成的肝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成功率达到98.5%。2006年1月,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孟超是医院院长,平时不但忙于院务,还要经常外出主持学术会议。即便如此,他仍坚持在每个星期二的上午看门诊,若是出差错过了,回来还得补上。
从医近70载,吴孟超始终认为医德比医术重要,“德”是他挑选弟子的首要标准。吴孟超定下规矩:在确保诊疗效 17
果的前提下,尽量用便宜的药,尽量减少重复检查。据说这样做,每年能给病人节省7000多万元。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胡占凡这样评价吴孟超:吴孟超总以无尽赤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爱对待肝胆外科事业。医者仁心,一个伟大的医者,不仅凭医术,更凭仁爱感动世人。吴孟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医学泰斗。
推选委员任卫新说:吴老以九十高龄,与患者肝胆相照。作为医生,作为军人,他都是一座丰碑。
5.近几年中国快递发展状况 篇五
近几年,中国快运速递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在中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4大区域性快运速递圈。同时这4大快运速递圈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性快运速递产业发展中心,而且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的若干快运速递通道,使中国快运快递业的点——轴——面系统初呈雏形。从1987年起步至今,中国快递服务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06年底,中国经营快递服务的法人企业已达2422家,从业人员22.7万人;快递服务业务量已达到10.6亿件,实现业务收入约300亿元,分别是1987年的693倍和375倍。2006年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分别实现快递业务收入148.4亿元、52.4亿元、98.8亿元,分别占快递业务总收入的49.5%、17.5%、33%。2006年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分别完成业务量61927.5万件、28571.8万件、15493.6万件,分别占总业务量的58.4%、27%、14.6%。快递服务从业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多元共存、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
2007年中国快递行业的业务收入达380亿元,增长速度超过25%,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新《邮政法》或《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出台。《快递服务标准》的实施更加有利于快递企业的健康发展。2008年《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和《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处理办法》将出台。
新成立的国家邮政局注重务实高效,在中国快递市场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出台《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更加符合国情,待市场成熟时再出台新《邮政法》更有利于快递行业的可持续地、健康地发展。预计《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
会对符合“资质”的快递企业授权经营“商务文件(信函)”,改变现在“法不治众”的困惑局面。
6.近几年中考数学备考策略 篇六
一、系统复习基础知识, 强化基本能力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 提高基本技能, 掌握基本思想方法, 做到全面、细致、系统, 形成知识体系, 这是总复习的根本。
在这一阶段复习中要充分体现“记、练、”。
1. 记, 即识记。
在这轮复习过程中, 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每章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基本思想方法。对易考、易错、易混淆点要重点突破。要掌握典型的例题、习题, 掌握解题方法, 对例题、习题能举一反三, 达到触类旁通。例如:要求他们根据考试大纲和最近几年的中考命题特点, 将所学过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 然后强化记忆。2.练, 就是在复习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对重点习题进行归类, 找出解题规律, 要关注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切忌要摆脱盲目的题海战术, 对针性强, 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在答题顺序上, 应逐题进行解答。要准确快速地完成选择题和填空题, 高效利用时间, 为顺利完成中档题和压轴题奠定基础。同时, 也要注重对数学符号、数学语言、数学模型化练习, 使学生在训练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得到升华。
二、重视数学思想方法, 提升解题能力
复习中, 一定要关注常见的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 是数学解题教学的关键。如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是中考中的热点, 是必考内容之一。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和函数思想等是解决中考综合题的主要手段。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 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 重视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基础复习的延伸和拓展。
下面谈谈近年中考常见的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
1. 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立足点, 各种能力高度统一
在复习中要求学生会对公式、定理、法则等进行正确理解、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数学问题的解决, 都与推理和运算有关。因此, 在平时训练中, 让学生多动脑, 多动手, 注意运算方法的选择, 确保运算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胸有成竹的应对中考。
2. 数学思想方法的选择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
中考数学试题特别重视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观察法等;数学思想有: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等。在中考数学复习中, 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有效地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同时要求学生不要只顾解题, 要注意体会、归纳题目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3. 安排难易适中的开放型习题和个性品质的考查,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开放型题目和个性品质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必考内容。如:若, 试不用将分数化为小数的方法比较a、b的大小。规定一种关于a、b的运算, aba (a-b) , 试根据规定, 求 (2-6) 4的值.这一类题目看似简单, 但如果对这类题目平时不训练, 部分同学遇到此题也无存着手。
三、中考模拟训练, 查漏补缺, 全面提升
这一阶段中, 老师会尽可能选择与中考试卷结构相同、考试时间相同、难度适当的试卷进行模拟。同学们在模拟过程中, 一定要明确目的, 端正态度, 思想上高度重视。一定强化“确保运算准确, 立足一次成功”的策略;尽最大可能规范答题。学会答题技巧。同时, 一定要注意及时纠错和消化老师讲过的内容。在备考期间, 要想降低错误率, 除了进行及时修正、全面扎实复习之外, 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反思错题, 具体做法是:将已复习过的内容进行整合, 找到最薄弱部分, 特别是对月考、模拟试卷出现的错误要进行认真分析, 记在错题集上, 正确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例如, 是计算粗心, 还是法则使用有误;是审题不细心, 还是对试题中已知条件或所求结论理解有误;是解题思路不对, 还是定理应用出错等等。把错题集在中考前再浏览一遍, 以确保中考再犯同样错误。因此, 积累考试经验, 使他们科学安排时间, 掌握解题技巧, 形成知识体系。全面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使他们很自信的进入考场。
四、帮助学生做好考前心理焦虑, 优化考试心态
引导学生科学的复习, 既准确无误地记忆重要的知识点, 又要突破学生在复习中的“知识不系统, 不求上进”、“不想学习, 混混日子”、“思想不集中, 静不下心”等烦躁情绪。还要教会学生消除心理焦虑, 即在临考一段时间, 许多学生心情更加紧张担忧, 从而导致部分同学在考场上对所记知识有遗忘现象, 这就是心理焦虑现象。这就需要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活动, 劳逸结合, 进行心理放松和思想转移, 稳定心理, 形成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 以最佳的状态走进中考考场。
总之, 在中考备考中, 我们应以抓好基础和提升能力为突破口, 采用高效复习模式, 使学生能够自觉运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强化创新意识, 从容应对中考, 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
摘要:近几年中考试题都体现了“立足基础、考查能力、加强应用”的中考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中考复习中, 抓好基础, 培养能力, 强化应用, 扎实有序的开展复习工作, 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基础知识,能力考查,数学思想方法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李文铬《数学教学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章土藻.《中学数学教育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7.2015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篇七
高节卓不群 【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阳春布德泽 【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雄心志四海 【颁奖词】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春草鹿呦呦 【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弦歌感人肠 【颁奖词】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大国多良材 【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化作光明烛 【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天下英雄气 【颁奖词】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盛德表一乡 【颁奖词】一碗茶水端的平,两个肩膀闲不住。三十多年的老支书,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你是伊犁河上筑起的拦河坝,是戈壁滩上引来的天山水,给村民温暖,带大家致富。木卡姆唱了再唱,冬不拉弹了再弹,买买提江?吾买尔的故事说不完。
8.浅谈近几年几项养殖业的发展前景 篇八
随着土地面积的减少, 要发展节粮型的养殖业, 发展草食动物, 而猪、鸡都是耗粮型的养殖, 粮食的投入与增肉量的比例比较大, 而且, 辽宁的蛋鸡、肉鸡的养殖量比较大, 因此养鸡业的发展受到限制。现介绍几种发展前景较好的项目。
1 猪
猪肉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肉食品, 需求量较大。前段时间虽然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猪价下跌, 但至少还是平稳的, 猪肉的刚性需求不会大幅度下跌, 猪肉市场稳定。受养猪效益的驱动和国家对生猪生产政策扶持的影响, 我国部分地区养猪生产出现了恢复性增长。预计今后两年内猪价仍会高过成本价, 维持在一定水平。
2 奶牛
现在奶牛的缺口比较大, 牛奶需求量逐年增加, 现在一头奶牛从牛奶这一项每年可赚3000~5000元, 如果繁殖牛犊, 则收入更多一些, 5000~6000元左右。奶牛的行业是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奶牛投入费用15元/d, 有些地区从外国进口奶粉, 进而还原成奶或酸奶, 降低成本。城边地区的缺口量比较大, 所以可以发展。
3 肉牛
牛肉味道好、营养价值高, 市场价格较高, 而且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 牛肉价格还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目前国际国内肉牛市场需求正旺, 中国肉牛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明显增强, 我国高档的肥牛肉在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东国家十分畅销, 市场潜力大。今后几年肉牛养殖仍然持续看好。当前草食性动物前景最好, 安乐氏牛品种为好, 肉为上等的牛肉, 大理石花纹非常明显, 体形小, 饲料消耗小。
4 羊
近几年来, 羊肉价格始终处于攀升的态势, 羊绒、羊毛也有稳定的市场需求, 羊的养殖未来发展空间大。
4.1以肉为主原来以夏络莱为父本, 小尾寒羊为母本, 后代的特点是:出肉率高, 产仔率高。除了肉之外, 还可以靠羊羔赚钱。特别是人民饮食的变化, 牛羊肉的消费量逐渐会增加, 现在牛羊肉价格大概在60元/kg左右, 羊肉成为一种理想、安全的肉食品。羊肉的消费量和出口量呈直线上升趋势, 价格稳定, 市场平稳。从近10年的养殖市场分析看, 猪、鸡等的行情均不稳定, 价格经常大起大落, 而羊的销路较好。
4.2 以绒为主
辽宁的绒山羊世界闻名, 特点是体型比较大, 出绒率高, 抗病性强。绒羊大概180元/只的效益, 但这些钱用于饲养费用, 净赚的是羊羔钱, 基本上2年3胎。目前, 绒羊不会达到饱和状态。
4.3 以毛为主
原来的东北细毛羊现在基本上被淘汰。引进了超细毛羊, 该羊的毛介于羊毛和羊绒之间, 前景看好。
4.3 以奶为主
羊奶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特别是鲜羊奶供不应求。传统的为小奶山羊, 产奶量比较少, 现在的绵羊类奶羊, 可以挤5kg/d奶。
5 肉驴
驴肉的肉质细, 口感好, 现在驴肉的价格大概在20元/kg左右。驴的疾病比较少, 好饲养, 在农村还可以作为役用, 是不错的养殖项目。
6 鹅
以蛋为主。如豁鹅。以肉为主和以绒为主的前景比较好。快速育肥70~90d。一般价格8元/kg。此外还有产肝的鹅。
7 鸭
一只鸭年产280~300枚蛋, 每年的纯利润是30~50元。种鸭的利润是60~70元/只。
8 肉鸽
近年来, 虽然肉鸽生产稳中有升, 但仍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仅广东、上海、海南、江苏和港澳等地年需乳鸽就达1亿只以上, 且以白羽王鸽为主;年出口冻乳鸽约2000~5000t, 还有进一步发展空间。拓展国际市场的关键在于肉鸽与肉鸽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9 兔
效益最好的是以皮为主的獭兔。主要以草为主, 每年5胎, 每胎6只。
9.近几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词 篇九
感动中国”2012人物颁奖典礼于2013年2月19日晚8点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人物。“高考直通车QQ空间”全国第一时间首发《感动中国》2012人物事迹,下面请跟我们一起走进爱与感动的海洋—— “感动中国”人物 拨动心灵深处的弦。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在2012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的节目录制现场,无论是观众,还是主持人、受访者,似乎都被一种无声的精神力量感动着,不经意间热泪盈眶。
2012的“感动中国”人物,有的是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的是负责一方工作的人民公仆,更多的则是“小人物”。他们中有些人为国家、民族贡献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如果你想更多了解高考最新动态,敬请关注“高考直通车QQ空间”微信号80796072,每日为您推送最新高考资讯。
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
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事迹】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陈斌强:“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
陈斌强:孝更绝伦足可矜
【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事迹】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那时,陈斌强的儿子不到两岁,妻子建议他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他说:“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为了照顾妈妈,他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何玥: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
何玥:何处春江无月明
【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事迹】人物介绍: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2012年11月脑死亡。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虽然我们的女儿没了,但我们帮她完成了心愿,我们很欣慰!”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从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几度泣不成声。
去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之时,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复发,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在听说生命只剩3个月时,何玥做出了父母亲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
那天,何玥对刚打工回家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吓了一大跳的父亲把何玥骂了一顿,因为按桂林老家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11月17日凌晨0时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在旁人眼里,何玥一直是个品学兼优有爱心的孩子。家里满满一面墙贴着“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曾让父母捐出一个月的工资。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却要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为了给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经欠下了10万元的债务。但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也从未主动找过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们想以最美的方式,实现女儿的“最美愿望”。
陈家顺:“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
陈家顺:动人以行不以言
【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事迹】人物介绍:1968年出生,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07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
在很多被陈家顺关照过的农民工眼里,“陈老师”好像什么都不怕。但陈家顺说自己有“软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说你们干部骗人”。
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记者在演播室内见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显单薄,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虽然在舞台上尽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没法儿掩饰平日走路频率很快的习惯。
几年前,陈家顺被派往浙江义乌,担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麻烦事接踵而来:此前劳务输出由乡镇、村负责宣传动员,但是乡亲出去后常说外面的情况和听到的宣传不一样。陈家顺成了乡亲们的“出气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顿。
陈家顺辗转反侧,问题出哪儿了?为把真实的用工信息传达给乡亲,也为了更好地给乡亲们维权,他下了决心: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求职,实地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几年。他几次进出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你是农民工吗?”他说刚开始“卧底”时,别人常直截了当地问他,因为他的书生气与干活手势,看着十有八九是个“假民工”。去一家养殖场面试时,陈家顺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视眼镜,厂方说他不像养猪人,他立马回应“别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干得下来!”
“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后才基本适应。每天早上起来最辛苦的就是清洗猪舍,刚开始时要花3小时才清洗完,后来熟能生巧,只花1小时就能干完了。”一个月后,陈家顺在重点收集了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后辞职,推荐了几位乡亲来这里务工。
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各行业信息,陈家顺逼着自己快速学习、上手。比如,刚学会养猪,又得适应工厂流水线上的作业。“卧底”打工时,但凡找到用工条件相对优越的,总会眼前一亮。他曾应聘到一家中等规模的饰品厂,待遇和条件很不错:保底工资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厂里会补发加班费,还有免费的工作餐。一个月后,他介绍了20多名老乡过来,事先郑重其事和老板谈好条件:报销工人过来的车费,每月的工资按时发,尽量给工人安排技术性岗位„„
有人说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他却认个死理:“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儿相信你?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让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
陈家顺爱给自己找麻烦,很多农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机号,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我们再辛苦,终究背后是有组织依靠的,而农民工呢?他们漂泊异乡,无依无靠,那是真的辛苦!”随着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增多,现在陈家顺“卧底”越来越难了,但他说,只要心里装着农民工朋友,即便换个方式,也可以为他们做事。
高淑珍:守护“炕头课堂”14载
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
【颁奖词】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事迹】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她的儿子王利国4岁得了类风湿,落下残疾,到上学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办个小课堂。由于附近村庄也有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家里响起读书声。
“炕头课堂”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母女二人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地,自行车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旧面包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她怕路上颠坏了,就一直抱怀里。再后来,为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高淑珍为多挣几个钱,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日用品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时下大雪没有集市,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她说,“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
张丽莉:“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冰雪为容玉作胎
【颁奖词】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事迹】张丽莉,女,28岁。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初三(3)班班主任。
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李文波:南沙守礁97个月
李文波:能受天磨为铁汉
【颁奖词】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事迹】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
李文波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
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李文波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还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声痛哭。
李文波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高秉涵:执着归乡的台湾老兵
高秉涵:悲莫悲兮生别离
【颁奖词】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事迹】人物介绍: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初登央视演播厅,74岁的高秉涵颤颤巍巍。他说,腿脚还挺利落,只是实在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从后台走到舞台中央,是一段起伏弯曲的布景桥,高秉涵却把这看作黄河、长江,是任何一切能勾连起他对故乡强烈思念的图景。
家是什么?高秉涵说:“家就是这个曾经再怎么努力都回不来的地方,但我从没有放弃过努力!”60多年生活在台湾,镌刻在高秉涵脑海中的却是另一个地名:山东菏泽。他出生在菏泽,在那儿度过了年少时光,菏泽才是他的家乡。高秉涵想家,但也深知,对他这样一个大半生住在海岛上的“外省人”来说,通往家乡的路意味着什么。
高秉涵不愿去回忆离开母亲、离开老家村庄的清晨,可那个清晨总会从记忆中清晰地跳出来。1948年,山东菏泽处于国共两党“拉锯区”,高秉涵的父亲高金锡被枪毙,母亲宋书玉告诉他,“因为你父亲是国民党”。
当国民政府所属军队及地方各级政府开始陆续向长江以南撤退时,宋书玉将曾经参加过“三青团”的儿子送到国民政府在南京设立的“流亡学校”。在儿子高秉涵的印象里,一辈子都在小学教书的母亲几乎没经历过团圆:两个女儿在抗战初期外出求学没了音信,而后丈夫死了,又决定让儿子离开。少年高秉涵用了6个月,穿越6个省份,足足走了2000多里地,挤上了由厦门开往金门的班船。数十年后,他在图书馆翻查史料,发现自己乘坐的,是那年由厦门驶往台湾的最后一班船,日期是1949年10月16日。而半个月前,在遥远的北京,新中国宣布成立。
对所有从各个港口逃至台湾的人来说,回家是最迫切的梦想,可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未能踏上故土与亲人团聚。其中一人,甚至被高秉涵宣判了死刑——1963年,高秉涵从台湾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系毕业后,被派往金门任审判员,“金门逃兵”是他审理的第一个案子。
那个“金门逃兵”的家就在对岸厦门,他本是渔民,与偏瘫的母亲相依为命,在一次给母亲抓药的路上被强拉入伍到了台湾。碰上天气晴朗时,隔着并不宽阔的海峡,一眼就能看到家乡,他决定利用自己的渔夫本领游回家。他偷偷搞到一个汽车轮胎,趁人不注意时坐轮胎下海,游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时,他到岸了。海水冲涩了眼睛,他尚未看清便举手大喊:“我是从小金门逃来的,没带武器!”可没想到,他游了一整夜,最终却游回了金门海岸。一星期后,这个因“回家”获罪的“金门逃兵”被处以极刑。高秉涵哭得难以自已,他对这份即使拼掉性命也要回家的心情感同身受。
高秉涵曾想过各种办法联系母亲。1979年,大陆与台湾尚无法通信,他委托美国的同学帮忙寄出第一封家书。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村子是否仍在,就写了“山东菏泽市西北35里地处高庄”,收信人是母亲“宋书玉”。不长的信中,他写道:“我之所以要艰苦奋斗地活下去,就是为有朝一日能再见到我娘一面,绝不会像两个姐姐一样,在抗日战争爆发时,就生死不明„„娘,我会活着回来!”高秉涵不知道,在海峡这头,杳无音信的两个姐姐实际上去了延安,当上了共产党干部,在他踏上逃难路那年才第一次回家。年迈的母亲找回了女儿们,却失去了儿子的音讯。等待终于耗尽了她的全部生命,就在这封信辗转寄达的一年前,宋书玉逝世于吉林辽源„„
如今,两岸已经开通直航,回家不再如先前那般艰辛。200多个从菏泽一路历经战火和逃难来到台湾的同乡,组成了“菏泽旅台同乡会”,高秉涵来台时年龄最小,在同乡会里最年轻,被推选为会长。他视每一个同乡为亲人,虽已无法再见母亲,他却尽力帮每一个同乡与亲人团聚。74岁高龄的他,仍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伴想要回家的同乡一起返乡。
“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来。”对每一个希望魂归故里的乡亲,他都会亲手带上骨灰坛,站到菏泽老家的村头,完成骨灰主人生前的愿望。
周月华、艾起:“爬”遍青山送医上门
周月华、艾起:清香传得天心在
【颁奖词】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事迹】周月华,女,43岁,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
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家中仅有的600元储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周月华说道,“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小时。所以我现在做多一点,让乡亲们少跑一点,少花一点,自己会感到很开心。”
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这种行医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华和艾起结婚之后,无论上山涉水,刮风下雨,只要有出诊,艾起便会揽起周月华的手,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
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华说道,“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我背着她走了18年。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周月华的丈夫艾起说。
罗阳:用生命托举歼-15
罗阳:长使英雄泪满襟
【颁奖词】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事迹】罗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2012年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职。
罗阳1982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空设计专业。他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在他担任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的5年,是沈飞新型号飞机任务最多、最重的5年。他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2012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留给航空人的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走。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直至人生最后一刻。
湄公河“10·5惨案”专案组:抓获糯康(特别致敬奖)
刘跃进
刘跃进,男,53岁。现任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湄公河“105案”专案组组长。
2011年10月,东南亚缅泰边境的“糯康集团”制造“湄公河105惨案”,杀害13名中国船员,震惊世界。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带领专案组成员,深入案发地,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将策划实施“105”的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抓获。
湄公河“105案”密谋策划于境外、组织实施于境外、犯罪后又逃匿藏身于境外,中国公安机关的侦查、调查、取证、抓捕等工作主要在境外开展,犯罪首领糯康与地方势力关系良好。这都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极大难度。
糯康的大本营主要是在湄公河的缅甸一侧,他和他手下骨干分子多数时间待在缅甸。被警方追捕后,糯康逃走杳无音讯。今年2到4月间,专案组的调查进入了低潮,东南亚各国警方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刘跃进带领干警不断搜集新线索,并据此调整策略。为了把糯康挤到老挝,刘跃进积极和缅甸的军方警方加强联系,督促他们加强对糯康的清剿。终于,经过六个月的努力,糯康在老挝被抓获。
2012年9月20日,“105案”开庭审理,11月6日首犯糯康被判处死刑。
【近几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词】推荐阅读:
感动中国历年颁奖词08-07
历年感动中国颁奖词11-06
2024年度“蓝色经典·天之蓝”杯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01-08
2022感动中国颁奖词及其事迹10-11
【201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和颁奖词】06-15
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简介及颁奖词06-22
202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和人物事迹07-22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完整版08-16
感动中国 2011年度人物颁奖典礼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