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评的教学设计

2024-11-16

作文讲评的教学设计(精选14篇)

1.作文讲评的教学设计 篇一

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大连9中宋文一

教学目的1、总结作文得失,借鉴优点,克服不足。

2、培养发现作文中问题的能力,探究写好作文的方法和规律。

教学设想

教师应批改部分作文,作好记录,总结优点和不足,讲时应心中有数。找出一篇代表性作文,引导学生评讲,培养学生发现作文中问题的能力。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讲评

(1)课上先回顾本次作文题目及要求,提问。

(说明:回顾作文题目及要求,是为了唤醒记忆,让学生讲评时有的放失。)

(2)教师总结批改作文的优缺点。本次作文总的来说比较好,详批18本作文,其中一等文5本,二等文9本,三等文3本,四等文1本。优点如下:

①都合乎要求;②选材都能表现母爱这一中心,有的选材新颖,主题挖掘的也比较深;③大多数同学写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因而有真情实感;④在表达上也有成功的范例,如议论、抒情恰到好处;有肖象描写,能结合语言、神态和动作来写:有的同学还有精彩的细节描写等;多数同学语言通顺,准确恰当地使用了修辞手法;个别同学文字优美,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说明:教师总结优点,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如果在总结优点时提及小作者的名字,会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3)优秀作文赏析。

(说明:教师或作者本人读时和读后要略加评论。)

母爱

赵昕

我的妈妈高高的个子,留着利落的短发。她才华出众,但当领导工作,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女强人。在我心中她是个既漂亮又能干的人。

因为工作繁忙,她不能照顾我,我从小就住在姥姥家。这样以来,有时我一个星期也见不到她一面。我常常抱怨她:只知道工作,连女儿也不要了,对我不关心,不照顾,一定是不爱我了。但经过去年夏天那件刻骨铭心的事,我才发现埋在妈妈心底的那份默默地爱。

去年夏天,爸爸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刚一学会我就想过把骑车瘾,打算独自从明泽湖骑到海之韵广场。向她征求意见时,她斩钉截铁般地反对,但见我决心已定,就勉强同意了。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出发了。飞奔在柏油马路上,我感到了说不出的惬意,但唯一让我发愁的就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弯路,它们总让我手忙脚乱。“第十九”,我又平安地度过了一个弯道,便大大放松了警惕,可老天偏偏刁难我,眼前又莫名其妙地跳出一个十字路口,车辆杂乱拥挤。只见一辆宝马迎面而来,平时的沉稳已荡然无存,车了也不听使唤,左拐右拐。看着宝马步步逼近,我的脑中浮现出来我被撞得头破血流甚至丢了小命的场景。就在我快要绝望的时刻,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当心!”接着,我便感到一股巨大的力量扑向我,将我连

人带车一起推到路边。奇迹真的出现了?我抬起头,看到的竟是妈妈那充满担心与责备的眼神。她的胳膊和膝盖在不停地流血,脚也扭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是妈妈冒死救了我啊!”这是我发自心底的震撼与感激,我再也忍不住泪水,一头扑到妈妈的怀里,痛哭流涕。

后来我才知道,是妈妈骑着爸爸的旧自行车,一直跟在我身后,注视着我,保护着我。原来妈妈一直都是爱我的啊!以前我误会她,委屈她,甚至恨她,现在我感到无比地后悔!此时,在母爱的呵护下,我又感到了无比的幸福!

(4)优秀作文片断赏析。

(说明:可以作者读,也可以教师读。)

精彩片断之一:当我们走到一块沙地上时,随着脚下的沙粒一滑,我便“哎哟”一声摔倒在地上。我抬起腿一看,膝盖已经擦破,流着血,上面还掺着沙粒。刹那间,一股火辣辣的痛楚涌遍全身,豆大的泪珠顺着我的腮边无声滚落。而这时母亲就在我的身边。我抬起头,望着她,她的脸上是一副平淡的表情,不过细心的我是看见了她眼睛里流露出的丝丝怜惜,这时我多么希望她能够扶我一把呀!我的腿已经不敢动了,一直僵在那里。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过了许久,我听见母亲说:“孩子,我希望你能自己站起来……”(罗莉莉)

明确:片断一:“滑”、“摔”、“抬”、“擦”、“掺”等动词准确而连贯,将摔跤的过程和结果写得具体细致。“掺着沙粒”、“豆大的泪珠顺着腮边滚落”等细节描写,以及许久之后母亲平淡的话语都将自己无助,可怜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片断

二、片断三内容及评议略。

(说明:教师或学生朗读精彩片断,其它学生可以摘抄,积累语言材料。精彩片断的选取应注意全面,有代表性。学生评议要求具体、深入,杜绝“我觉得写得很好”之类的无关痛痒的评议。)

(5)教师归纳总结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引起全班注意。主要问题如下:

①选材单一。一半以上的同学写自己生病,妈妈冒雨冒雪送往医院的事,不少学生写的是自己考试考好了得意或没考好沮丧时母亲的教育与体贴。②肖像描写表面化,不能体现人物特征,可有可无。③议论抒情脱离实际,有假大空之嫌。④描写、不具体,欠生动。⑤有个别人编造故事,缺乏真情实感。⑥语言及错别字问题。

(说明:教师总结问题,应抓住实质性的东西,不必面面俱到,根据每次作文的训练点相应地有所侧重即可。指出问题对“文”不对“人”,不能点学生的名,更不能取笑学生。)

2、学生评论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

(说明:印发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既有优点,又有明显缺点,让学生评价、分析,提出修改意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应注意两点:第一要求学生至少读两遍,一遍默读,一遍朗读;第二当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时,教师要给以提示。)

母爱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是人人小时候都会唱的一首歌,(学生评论:以歌曲开头,新颖别致。)的确,每一位母亲都很伟大,我也不例外,也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学生评论:从歌曲中引出母亲“伟大”不恰当,不如改为“每个孩子都是妈妈心中的一块宝,每个妈妈都有一个让孩子可以永远偎依的怀抱”。这样既紧扣歌词,又准确地写出了母子亲情。删掉“我也不例外”往后一句。)

我的妈妈是个职业女性,她短发,宽额头,珍珠似的大眼睛上架着一副眼镜,不大不小的鼻子下面是一张樱桃小嘴,两只耳朵恰到好处地立在两旁,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普通的职业女性。在我的眼里,她是个比谁都美的人,因为她关心我,爱护我。(学生评论:集中的肖像描写往往能给人以完整的印象。但这一处外貌描写往往能给人以完整的印象。但这一处外貌描写面面俱到,废话太多,毫无特点。修改时抓住母亲是职业女性的特点,突出她的干炼而又不乏温柔的性格,言语不必过多。)

记得那是我的文章第一次在报上发表的时候,母亲为了鼓励我,特意为我煎了三条鱼,并做了几个拿手好菜。(选材新颖,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我是家中的“特级保护动物”,(“特级保护动物”改成“小公主”或“小王子”。)两条鱼自然是归我的,我拿起鱼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突然,我停止了咀嚼,看着母亲的筷子总是在上一顿的剩菜上移动。(学生评论:“拿”换成“夹”。语序不当,应调整为“看见母亲的筷子总是在上一顿的剩菜上移动”,之后“我停止了咀嚼”。)而煎鱼却完好无损。我不禁满腹疑惑,问道:“妈妈,你怎么不吃鱼呀?”“我吃够了。”母亲不以为然地说。“够了?”看着盘中剩下的是没有鱼刺,没有鱼头鱼尾的鱼(其实鱼内一点也没吃)。(学生评论:这一处有些交待不清楚,应修改。)我泪水在眼框里打滚。母亲连吃饭都想着我,多么细心周到啊!(学生评论:议论、抒情、真实得体。“框”应为“眶”。)想想平时对母亲的态度,我不禁扑到她的怀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眸,我隐约听到母亲的话语:“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学生评论:母亲的话有些不合主题。)

这就是母亲,他平凡而又伟大,她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让我茁壮成长,这就是母亲,它博大又精深,它比天还高,比海还深,它能将天下千千万万的儿女的不孝与不理解包融。(学生评论:这一段议论太空,或删掉,或换成合适的议论抒情,“融”应为“容”)。

母亲,我一定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好好学习,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学生评论:这种表决心式的结尾应该删掉。)

3、教师总结

根据大家的讲评,总结这类作文应注意的问题:

①作文要写自己经历的事,这样才会有真情实感。

②描写具体,才能以情动人。肖像描写应结合神态、动作等来写,写出人物特征;语言描写切忌泛泛抄录,而应以简明为宗旨,尽量以生动的语言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节描写能“传神”,环境描写与心理描写则可以侧面烘托人物,使描写的角度更全面。① 议论抒情要恰当、得体,要少而精。

4、布置作文

根据讲评,回去在原文上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交上来。

(说明:这种作法意在培养学生自改文章的能力。下次作文,教师重在检查学生个性情况。同一篇文章的修改有时可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效果更好。)

2.作文讲评的教学设计 篇二

学生作文, 五花八门, 良莠不齐。讲评时应从构思入手, 抓住重点, 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 重点突破,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才能事半功倍。作文讲评应以主题为重点, 重点引导学生作文是反映真善美还是假丑恶, 持何观点和态度, 反应怎样的中心, 因此, 要教会学生构思, 如何构思, 怎样构思。作文教学历来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科学的世界观及价值观, 教会学生先做人其次才作文。品质低劣思想落后的人根本写不出真善美的好文章, 即使偶尔写出一篇假话, 也经不起推敲与检验。况且对学生来说, 他们正处在纯真无瑕的年龄阶段, 还不太会说假话, 想到什么就会写到什么, 认识水平有多高作文意境就有多高, 所以首先要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这既是德育教育的需要也是作文教学的需求, 不解决认识问题、思想问题, 心灵得不到净化, 主题就谈不上升华, 观点谈不上鲜明。如果一篇作文主题不明, 观点不清, 再流畅的语言, 再好的构思及结构, 也算不上好文章。

对学生作文的主题体现如何讲评?如何引导启发?这就要根据学生作文的具体内容而定。比如一场暴风雨过后, 地里的玉米都被吹倒了, 没过几天又奇迹般地立了起来, 不过没有一棵是直立的, 全是弯弓形, 但依然茁壮劲拔, 拔节出穗, 一副丰收景象。我让同学们观察后回去作文, 作文的主题形形色色:有写风雨无情的, 有写耕作之苦劳作不易的, 有写改良品种, 有触景生情感叹人生无畏的……我在讲评时肯定了同学们寓景于情, 寓情于景做法, 意境深邃, 引导学生学会突出主题, 使同样一篇文章突显出闪光点来。

许多学生, 只知道为作文而作文, 却不知道作文是为了歌颂真善美, 批判假恶丑, 抒发内心感受, 阐明正确观点, 引起读者心灵共鸣, 起到教育人、感染人、陶冶人的作用。所以作文讲评, 首先是作文的主题问题, 也就是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 观点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 学生们的思想观点就不会出问题了。

记得有一次, 一位同学写了一篇作文, 题目是《一件开心的事》, 写的是他和哥哥在小河捉小鱼, 然后把小鱼带回家喂猫

wa rm s ta r预设模式, 效果如图5。

甘肃通渭●曹亚宏

吃, 写得细腻生动, 活灵活现, 十分开心。文章写得很好, 但是没得到好评, 连学生都指出他们捉小鱼喂猫是错误的, 还开心什么?后来这位同学非常痛心, 于是把文章改为《一件痛心的事》, 写了懊悔检讨的内容。例子繁多, 不胜枚举。从诸多实例中可得出结论:作文讲评首先应注重主题。其次看讲评选材是否得当, 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语句是否通顺。病文分析, 只要不具备共性, 就不必在课堂上浪费时间。

二、言之有理, 切中要害

作文讲评课, 不允许教师漫无目的, 信口开河, 所以务必备好课, 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要对本次作文总揽全局, 了如指掌。哪几篇好, 好在什么地方;哪几篇差, 差在哪里;准备讲哪几个问题, 怎样讲, 要做到心中有数。讲评时切忌泛泛而谈, 面面俱到。不能就某篇好作文统统作一评论, 重枝叶轻主干, 只欣赏优美华丽的句子, 念了一段又一段。结果学生昏昏欲睡, 收效甚微。

在讲评时要向学生指出, 本次作文主题表现好的或较好的是是哪哪一一篇篇, , 为为什什么么好好, , 大大家家应应如如何何效效仿仿;选材最恰当的是哪一篇篇, , 为为什什么么;;最最好好的的开开头头, , 最最好好的的结结尾尾, , 让学生听一听。指出文不对对题题或或主主题题模模糊糊或或格格调调低低下下的的作作文文, , 不不需要念, 点明即可, 让学生生引引以以为为戒戒, , 不不要要只只说说不不好好, , 务务必必点点出出为什么不好。

三、多鼓励引导, 少批评指责

学学生生正正是是学学新新东东西西的的时时候候, , 不不能能按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 恨恨铁铁不不成成钢钢, , 对对学学生生的的作作文文横横挑挑鼻鼻子子竖挑眼, 讲评时只讲差距不不谈谈成成绩绩, , 这这样样必必定定挫挫伤伤学学生生写写作作的的积积极性。作文讲评时一定要要多多谈谈优优点点, , 鼓鼓励励诱诱导导, , 激激发发他他们们的的写写作兴趣, 善于发现学生作文文的的闪闪光光点点。。比比如如学学生生的的作作文文可可能能文文理理不通、词不达意, 但文中表表达达了了学学生生的的某某种种高高尚尚思思想想或或正正确确看看法, 这时就要看大节, 看主主体体, , 充充分分肯肯定定作作文文的的长长处处。。鼓鼓励励学学生生多读多写, 不断提高作文水水平平。。如如果果某某篇篇作作文文一一无无长长处处, , 或或主主题题模糊, 格调低下, 最好不要要念念。。如如果果有有必必要要当当众众批批评评一一下下, , 也也要要记住表扬一下文中的一点点好, 哪怕是一个句子, 一个词语。

再再者者要要注注意意不不可可偏偏爱爱, , 不不能能每每次讲评总是表扬某几位同同学学的的作作文文, , 这这样样会会引引起起广广大大同同学学的的反感, 对讲评课产生厌恶恶情情绪绪, , 甚甚至至对对抗抗情情绪绪。。如如果果这这样样, , 讲评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知了了。。教教师师要要爱爱每每一一个个学学生生, , 也也要要爱爱指导每个学生的作文。只只有有这这样样, , 全全班班的的作作文文气气氛氛才才会会浓浓烈烈起来, 整体作文水平才能提高。

本文通过一个具体例子研究了Pa rtic ula r插件滤镜产生粒子的运动轨迹在3D空间的控制问题。重点设计思路是利用指定名称的灯光层在3D空间下运动动画的设计来控制Emitte r产生粒子束的运动轨迹, 使粒子在3D环境下运动效果更加逼真。

摘要: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关键是多读、多练、多积累、多交流, 但教师还要做好讲评、辅导工作。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要做到:范文、语法、生活阅历及经历、观察指导、内心感受的指导。

3.小学作文教学的批改和讲评 篇三

作文批改和讲评,是小学作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每一次的作文练习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训练和提高的过程。观察和写作,让学生得到作文的训练,而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则是在教师的一次又一次的批改和讲评中不断提高的。作文批改和讲评,是师生共同总结本次作文的经验教训,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批改--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

新课标指出:"要改进作文的批改和讲评,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讲求实效。"要落实这一目标,应充分发扬民主,变教师一人"改"为学生全员"改", 变教师一人"评"为学生群言"评",让学生在练中改,改中评。

在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中,应处处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既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也绝不包办代替。在全班范围内讲评作文时,共同存在的问题由教师讲,其他方面以学生为主,学生可以谈印象评优劣,尤其注重让学生谈自己的构思过程和创作体会。

"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从改中来"。修改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篇好的文章,必须经过多次修改才臻于完善。教师的任务不是仅仅代替学生修改文章,而是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不仅能根据教师的评语修改文章,还能自己主动有效的在写作中反复修改,使其逐步具备修改能力,实现作文批改的最优化。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让学生互相修改也是一种很好的批改方法。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看到其他同学的作文,多了相互交流的机会。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对写作的基本要求会理解的越来越深刻。

兴趣是行动的先导,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对学生写好作 文是很有好处的。使学生对批改作文产生极大的兴趣,教师可展示评改前后的文章,让学生仔细比较,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点及优缺点。

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学生有了批改作文的兴趣之后,掌握正确的评改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先选出一篇学生的习作,原封不动的抄到黑板上,或用投影仪展示到大屏幕上,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

第一步:通览全文找错字;第二步:逐段分析改词句;第三步:立足全文做评析。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评改操作。

一次评改重点解决一个问题,使学生在这方面得到提升,日积月累,使学生作文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讲评--以鼓励和启发式为主

表扬和鼓励要照顾全面,不能每次作文只表扬少数几个写得好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受到表扬后,学生容易感到兴奋,因为他体会到了自己辛勤劳动的价值。长期下去,学生自然就会产生对作文的兴趣,盼望作文一次比一次更有进步。

动机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这就是说动机可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因此,从作文教学讲评角度来看,教师首先要做到无论工作多累,也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在批改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起作文兴趣。但是,在表扬的同时,教师也应恰如其分地指出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和不足。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在评语中应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热情的肯定,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寄予很大的希望,从而激起了学习作文的积极性。而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和错误,则采用商量的语气提出建议。让学生从这些商榷的语气中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之情,促使他们更加自尊自强,更加发愤学习。

三、评改--架起一座师生沟通的桥梁

作文评改是帮助学生写好作文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途径,学生作文兴趣的形成,与作文的评改分不开,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教师除了上好作文指导课外,还必须在作文评改上下工夫,最大限度地发挥评改的指导作用。

课堂教学要求与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也不例外,也要进行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在批改和讲评过程中不能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只当听众,而应是师生互讲互评、互评互改。批改时,可先从全局着眼归纳全班习作的概况,存在问题和主要收获,再从局部出发,介绍几篇比较好的或比较差的作文。对于写得比较好的作文或片段可由文章作者本人当众朗读,让同学们共同鉴赏,谈谈习作有哪些优点,并说出具体的例子,教师摘要板书。有时还可以请小作者谈谈写作的体会,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又是怎样想的。对写得比较差的作文,也不要点他的名,可以列举共同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家议论、修改。这样师生互评互改,有评有议,教学的双向交流,使学生从被动的地位解脱出来,共享成功的乐趣、创造宽松和谐互学互励的气氛,拓宽了思想而且及时反馈,有助于学生理解写好作文的要领,掌握写作的方法。

对于作文水平比较低的学生,要善于挖掘其作文中的闪光点,要看到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增强自信心,愿意进一步努力。还可以组织一部分写得有进步、有特色的学生对习作自评,凡某一方面写得较好的都鼓励,以提高学生自评作文的能力,调动写作的积极性。

4.《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篇四

1.通过阅卷评析,学生了解本次作文审题立意的正确方向,进一步领会哲学思辨对审题立意的开掘意义。

2.通过范文阅读和点评,学生进一步明确“概念统一”和“观点与材料统一”的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运用“对立与统一”的哲学原理进行审题立意,增强深度立意的自觉性。2.难点:明确“概念统一”和“观点与材料统一”的要求并付诸实践。【学情分析】

@作文题目:我们常说,一切都要向前看,其实,有时“回首”也很有必要。请以“回首”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题目简析:这是一篇典型的给材料命题作文。前面的引言,既是一种限制,也是给“回首”指明了辩证思维的方向,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

@写作概况:年级均分50.59分,班级均分**分。由于高三阶段的写作重视用哲学思维让作文“有深度”,所以这个文题的写作,大部分同学是能够适应的,但是精彩的文章也很少。@问题聚焦:学生有辩证思维的意识但表述的严密性不够强、“回首”的概念不够统一、材料与观点不够一致等共性问题。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讲评 引导反思

1.发放学生作文。

2.引导学生细读作文,从对“回首”概念的把握及辩证立意方面反思自己作文的疏漏之处。

1.学生读自己的考场作文。

2.学生对自己的作文立意做出判断,共同探究立意的妥帖性。

经过考后一段时间的“冷却”,学生对自己的作文重新审视。

展示问题 分析概念

1.教师公布阅卷的基本标准:基准分49-50;只谈“回首”而不提“向前看”最高不能进入60;作文题有改动的-2分。2.教师展示“阅卷手记”,重点是对“回首”的理解,为学生讨论提供具体材料。3.本题写作中,“回首”概念究竟该怎样界定?

1.学生对照自己作文寻找差距,总结得失。2.关于“回首”的理解:回首=回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回首=质变一瞬(那人却在„„);回首=回眸(站在现在,慨叹过去);回首=观照(唐太宗以史为鉴);回首=反复(爱迪生、袁隆平等科学家实验);回首=纪念(圆明园、卢沟桥)„„ 3.回首:回望、回顾、回忆、回想

了解自己,为提升文章等级创造条件。分析讨论,认识明晰概念对写作的重要性。

重新审题 激发思维

1.布置学生重新看题目,把握题目要求。2.题目的写作范围怎样?

3.用什么样的哲学思辨加以分析能使立意深刻起来?

1.讨论:区别“题目”与“话题”的不同要求;重视引导语的解读。

2.明确:写作范围可大可小——大可历史风云,小可小我情怀。言之成理,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回首”是对过去辉煌的一种总结,为未来前进奠定基础,过去促进未来。(优良传统、珍贵文化„„);“回首”是对以往过失的一种反思和诊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避免重蹈覆辙。(法西斯、文革„„);“回首”是对曾经忽视的感情的一种体悟,告诫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一点幸福;“回首”是在步履匆匆之后的一种调节,感受生活的美好,放飞心情,补充前进的能量„„

3.结合题目要求,运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原理可以由浅入深。

结合此次写作,联系以前写作实践中感悟,在讨论中培养运用哲学思辨进行审题立意的习惯。

迁移阅读 领会原理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拥有和没有”的4篇写作例文。

从“对立与统一”角度判断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和深刻性。4篇例文的参考得分:生有所息(28);珍惜过后是奋斗(45分);有无之幸(64);知足常乐(40)。

通过迁移阅读拓展思路,强化哲学思辨意识。

点评范文 取长补短

1.布置学生读4篇《回首》的范文。

2.讨论范文的审题立意和概念的把握是否恰当。

3.选取考场作文中运用材料的展示,讨论观点与材料的切合程度。

1.学生读范文,分析得分理由。2.讨论明确:A.“回首”的意义揭示非常明确。B.围绕“回首”与“向前”的关系来谈。C.结构明晰,逐层推进。D.内容丰富,但前后概念不能完全吻合。

3.分析材料运用的妥帖性:人物——刘伟、朱光亚、杨光、史铁生、苏珊大妈、胡哲、李娜等;事件——故居、中药、柯达、两个癌症患者和羊等;名言——吾日三省吾身、资治通鉴、温故而知新„„

通过点评,学会辨别和借鉴。

增强观点材料契合度的感性认识,形成理性思考,与哲学思辨结合起来,培养审视自己写作的习惯。

设定目标 作业反馈

1.课堂总结,重审重点难点。2.通过本次讲评,明确努力方向。3.布置作业。

1.学生进一步了解本次作文讲评的要点所在。

2.了解努力方向:看清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做题;审题要严密,概念要清晰;材料与观点要相契合,材料的叙述详简得当;文章前后要建立一定逻辑关系,避免论述的跳跃性。3.学生就“环境与经济”、“考试与素质”等话题,尝试用辩证思维的角度进行立意训练,并选择适当的论述材料。

举一反三,形成写作的“类型”意识。巩固练习,明确目标。

【思路点拨】

本次作文讲评,意在进一步适应材料命题写作的方式,养成哲学思辩的自觉性,在高考总复习阶段形成一种类型文。因此,讲评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思辨对审题的开掘意义,并进而引申到材料与观点的切合问题。为了深化学生的印象,所以范文点评、同一类型作文的甄别是一种强化环节。作业巩固可采用审题列提纲的方式,训练整体构思,把握概念,理顺文脉。

【拓展练习】 1.认真阅读课文《简笔与繁笔》,体会关系型议论文中辩证思维的运用以及概念的界定问题。2.完成命题作文:异 【板书设计】 回首

回顾(成功或失败)反思(肯定或否定)向前(激励或发扬)(记叙)(议论)【附1】

《回首》范文(印发资料)。【附2】

“拥有与没有”例文。生有所息(28)

人的生命是充满交织的。生命的长河源远流长,我们每个人都努力的向上攀登,总是认为生命之中的绚丽美景在高山悬崖上,错过许许多多的快乐与幸福。因此感谢生命之间应有所息,同时也应感谢我生命之间生生不息。(两个分句前后应交换位子)

生命的可贵,需要让心灵驰骋于大漠,接受黄沙漫飞的洗礼,需要让心灵游弋于海洋,接受雪白浪花的冲击,需要让心灵翱翔于天空,接受和风细雨的吹打。其实,人生永远也无永远,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敌不过时间,包括一切。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忙碌不止,还要学会在生命中有所止息,感谢我的生命之中有所止息,只有这样,在天空上飞翔的风筝才不会因此而断了线。(过度自然,有辩证思想)古代有建树的人不都是如此吗?孔子在人生中看清事态的变迁,最终他名垂千古,功成名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他的生命中“有所止息,”最终“苦心人,终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不再是神话。

先人尚且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呢? 如果你是一颗小草,不要妄想,一夜之间长成参天大树,而要生长的过程中静静地汲取养分。如果你是一滴水珠,不要渴望一夜之间涌入苍茫大海,需要在奔流的路上停止脚步积累力量。如果你是一条小鱼,不要奢望一跃成龙,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地等待时机。(比喻论证)生命是生生不息,人的一生却又是生有所息。

不要岁月的流逝让你成为匆匆忙忙的过客,也不要时间的推移让你变为冷漠不已。而我,我认为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手里推着快了的弦,学会忙里偷闲,这是我所感谢的生命之中生有所息,感谢我一直以来没有将所有的经历与实践都赔在工作和学习上,没有将休息的时间扼杀在启程的摇篮里。因此我懂得生命之中应当需要宝贵的时间。(能联系自我)不知多少人曾向我抱怨高中生活的繁忙与单调,却要逼自己狠狠的看书,目的是受到掌声和鲜花。然而,我告诉他们,没有人会鄙夷你对鲜花的向往,想想失意之后李白的理想破灭仰天大笑的豪迈,苏轼被贬之后“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超然,因为他们等待的是悠闲的自然生活,前半生他们忽忽走过,不收沾染,后半生他们可以轻松上阵。(没有扣住“在生命中有所止息”去议论)

我欣赏庄周梦蝶一般的意境,妒忌李白仰天大笑的豪迈,佩服苏轼超然物外的乐观。不信,你可驻足而看看地上的小草,他们是如何放肆地苍翠欲滴,连蜗牛都伸着懒腰,打哈欠,旁边窃窃私语的苍蝇依偎在一起,享受幸福的快乐。(小草、苍蝇的例子不当)

生命之中需要有所息,而不是持续地奋斗与工作,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在空远万里的清晨或是黄花堆积的黄昏,我会对天空唱道:“我需要这样的生活。” 点评:本文从构思、立意、内容、表达上看都可算是一片佳作。但没有准确把握题意,是套题作文,全文主要写“学会在生命中有所止息”,只是在最后一段才提及材料,只能评为四类下。

珍惜过后是奋斗(45分)

惜时,是对现在的奋斗;惜逝,是对未来的奋斗;惜生,是对自己的奋斗。于是便知道:那些拥有的,教会我们我们珍惜;那些没有的,教会我们为之奋斗。生活需被珍惜。古人云: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许多事物在不经意间流逝,因此更需被珍惜。苏轼曾说过:“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人,也不会珍惜他人的生命。”于是便有了其友人做官后的残暴。(此例用在此处不当)有些人总是望着未来与别人的东西而忽略了身边的事物,到头来甚至连自己的本性都不复存在了。因此,珍惜所拥有的,才能遥望未来。生活需存在奋斗。“知足常乐”是一种好的心态,却并不是一个人真正该有的生活态度。如果一味只安于现状,那也许一生平静,但却也失去了生活的真正意义。乔布斯没有放弃梦想从而创造了“苹果”手机,虽然他逝世了,但却永存于世;迈克因为对音乐的执着从而成为“king of the pop”。他们都没有放弃,为梦想为自己奋斗。因此,奋斗所没有的,才能更进一步。

然而,奋斗不意味着“强求”,珍惜不意味着“占有”。学会放下的人,有时会笑到最后。“占有”与“强求”有时更甚于毁灭。于是便清楚,有些东西是及时放手也会走回来,那便是真正该珍惜的,而有些是放手了不再回来,那便是不需强求的。只是清楚,奋斗之前需珍惜。(具有辩证思维)

有人总认为,拥有的不需被珍惜,梦想的才值得奋斗。然而却一次又一次失去,那是不珍惜的代价,也是一种警戒。但在警戒中我们学会成长,学会长大。于是便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是它们伴随着我们成长,教会我们珍惜与奋斗。(能从反面论证)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从牙牙学语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以至于落日余晖。回首、回首、再一次回首。是否每一次都问过自己“珍惜了吗?后悔了吗?奋斗了吗?逝去了吗?”人本非圣贤,有许多事则该告诉自己:当繁华落尽,千万别让自己后悔。一年年花落,一次创意逝去,一段段回忆。回首处,请清楚自己最需珍惜什么;一幕幕场景,一次次努力,一点点辛勤。回首处,请握紧自己所拥有的。没有点点滴滴的黄昏来悔时伤怀,只有带着经历与拥有去往前走。更没有人生是完美的,却也只有对拥有的与不拥有的无奈与笑颜。于是便清楚了,明了了。留给自己的,更需自己去回味与创造。

珍惜过后是奋斗,便带着珍惜的“拥有”与奋斗的“没有”去笑对每一步走过的路„„ 点评:本文基本把握题意,围绕“拥有和没有”,但是没有抓住“感谢”反而将“感谢”替换为“珍惜、奋斗”,稍有偏题,文中用“生活需被珍惜。生活需存在奋斗。然而,奋斗不意味着“强求”,珍惜不意味着“占有”。有人总认为,拥有的不需被珍惜,梦想的才值得奋斗。“珍惜了吗?后悔了吗?奋斗了吗?逝去了吗?”等作为分论点更显得偏离题意。没能将“拥有和没有”两者联系起来思考,立意一般,对于当代社会等缺少思考,思想深度不够。结构完整,选材较恰当,语言流畅、得体。有无之幸(64)

感谢我所拥有的,无论何时何地,你们都在我左右,伴我一路前行;感谢我所没有的,不管是好是坏,你们都给予我动力,去追逐前路的未知。拥有也好,没有也罢,都是人生的宝藏,都值得感谢。

鱼说:因为有鳍,我才能在水中畅游,因为没有翅膀,我不能翱翔天空,但正因如此我才更珍惜海的宽广。僧曰:因为清心寡欲,我才能超脱物外,因为远离红尘纷扰,我不能有七情六欲,但正因如此,我才看得更透彻。于拈花一笑间悟道。有之我幸,失之我命。我不怨,反而愈发感谢生命的馈赠和遗失的美好。(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运用禅语富有哲理)在合欢树下,在地坛中,史铁生这个如钢铁般坚毅地活在这世上,用妙笔写下不朽篇章的人,若非不是感谢自己的心还能跳,手还能动,脑还能思索,上天只是封印了他的双腿,限制了他的行动,却还是赐予了他鲜活的生命,怎么能以无垠的心来看这人生,震撼世人,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化为世代流传的名篇,永久延续呢?(排比、反问语势强烈)

吟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柳永,才富五车,却只能做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落寞是有的,可更多恐怕是知己相伴的欣慰。多少人在死后空余一抔黄土,但柳永不同,那么多人“春风吊柳七”,若当初投身官场,还有此等闲情雅致以词述衷肠,以心交知己吗?拥有的便已经是最好的安排,没有的失去了也未必是缺憾。(名人为例,一今一古)

拥有的得来不易,没有的有待追求。事无绝对,没有人能拥有一切,总会有触碰不到的。有些激励我们不断寻找,有些劝慰我们不要执念。珍惜身边已有的。并不是只能从拥有中得到,没有也蕴含着等待的幸福和知足的哲理,不论有无,都应该被感谢。(两者联系起来思考,具有辩证思维)

人羡慕风自由,风羡慕人实在;云羡慕雾飘渺,雾羡慕云多彩;水羡慕山长久,山羡慕水灵动„„你羡慕自己没有的,别人羡慕你拥有的,说不清到底是哪个好。因为拥有了,所以被你轻视,疏远;因为没有你才盲目追求,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不管拥有还是没有,在个人眼里都是珍宝,都有无与伦比的价值。何必徒有羡鱼情?不论有无,都应该被感谢。(有中之无,无中之有,有之弊,无之利,很有思辩)

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得之失之,我之幸焉。(呼应开头,结构严谨)点评:本文能准确把握题意,紧紧围绕“拥有什么,没有什么,为什么感谢”,得出“得之失之,我之幸焉”的结论,主旨明确,并能将“拥有和没有”两者联系起来思考,写出“有中之无,无中之有,有之弊,无之利”,很有思辩,立意较深。总分总结构完整、严谨,以自然、名人、动物、僧人为例,选材广泛,内容充实,有较强的说服力。能联系自我,感情真实,能思考当代社会,有思想深度。能引经据典,语言流畅、得体。排比、反问语势强烈,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运用禅语富有哲理,语言优美,语势酣畅。知足常乐(40)

草因沐浴阳光而快乐,花因适时开放而快乐,鸟因展翅翱翔而快乐,鱼因嬉戏池底而快乐„„大自然中一切事物都因自己所拥有的而快乐,而不奢求更多自己所没有的。人也一样,要学会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说话无根据),他便不会有想要感谢之意,更不会快乐之言。(表达不清)

葛朗台,一个大家公认的“守财奴”,因贪婪于金钱,妻子因重病而故,女儿不能与心爱的人在一起,临死之前,都还不忘与金钱为伴。

可见,他并没有感谢它所拥有的财富,也没有感谢他所没有的的亲情(这需要感谢吗),继续追求其身外之物,——金钱,因此,他并不快乐,到死都是忧心忡忡,为金钱而担忧。故为人还是知足些好,学会感谢自己所拥有,感谢自己所没有的,才会在生活中有所回报,得到快乐。

比尔·盖茨,曾是数万人仰慕的亿万富翁,他靠自己的双手换回了他所拥有的财富,感谢他本没有的助人为乐之德。(表达不清,牵强生硬)他因此而快乐。王菲、李亚鹏夫妇,他们的女儿李嫣患有兔唇这一很难治愈的疾病,两人知足于自己的财富,开启了“嫣然基金会”,帮助那些患有同样疾病的孩童。这就是感谢,他们在感谢自己所获得的财富,也在感谢他们没有健全的女儿(牵强生硬),他们因此而快乐。

同样的基金会,同样的目的——感谢;同样的态度——知足。他们正是因为在知足于自己所有的财富后,学会了感谢,感谢自己所拥有的财富,感谢自己所没有的(牵强生硬、空泛),因此,他们快乐,他们乐此不疲。

生活中的人们,只有像大自然中的花草鱼等生命一样,知足常乐,学会感谢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谢自己所没有的,这样才能快乐的生活,并化更多的没有为拥有,得到更多。

5.作文讲评的教学设计 篇五

作文讲评课的开始,我是想让学生先自己评一评自己的文章。所以我请了一位作文写得较好的同学上台把文章读给大家听。这时候其他同学以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于是,我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何不让那些得优的同学都来读一读自己的文章?十几个同学依次到讲台上读自己的文章。台上认真朗读,再看看下边的同学,有的双手托着腮,集中精力地听着,不时皱皱眉头,做出思考状;有的拿着笔不断地往自己的本子上记着。台下还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和片片自发的掌声。那笑声和掌声不自觉地传来,我知道,他们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在用心聆听,用心欣赏,用心学习。所有的同学读完后,借着下边同学刚听完的兴奋劲,我提了第一个问题:“你认为上台的同学里面,哪位同学的朗读和上台的精神面貌最好,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台下举手如林。

“周红,因为她读作文的时候声音哄亮,让我们听得非常清楚。并且上台大方,没有小动作。”

“李星,因为他读得抑扬顿挫,很有层次感,很有感情。”

……

我知道,通过评价,他们知道了很多朗读的技巧和上台的技巧。

稍作总结后,我向同学们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你对哪位同学写的内容最感兴趣?”第三个问题:“你觉得哪位同学的文章给你在写作方面帮助最大?”

台下举手如林。

下课铃早就响过了,教室内还是同学们投入的对如何写好作文的研究与探讨。一堂课下来,把原来的计划全打乱了,但是,我的收获很大:

1、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和部分学生的成就感。

6.作文讲评的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与他人交换修改。教学重、难点 交换修改。教学过程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来进行这篇作文的讲评。看看你的作文有哪些优缺点?找出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写作优点。

二、出示目标 见教学目标。

三、自学提示

通过讲评与修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习作讲评,精彩赏析。

小黑板出示优秀习作,展示习作。提示:

能不能在脑海中再现当时情景?你认为哪些词语运用得准确、恰当?哪些句子描写得生动、形象?是否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的是否生动感人?

教师采用规范的批改符号,进行批改,以激励为主。小组推荐或自主推荐上台展示。

六、当堂作业

同桌之间互相批改习作或组内交流批改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七、全课总结

/ 2

一篇篇展开丰富想象的文章,让我们仿佛来到了故事的情境之中。让人无限遐想。

7.作文讲评的教学设计 篇七

一、“巧指导”

孩子们的思维是灵动的, 想象力比成人丰富得多。作文课上指导多了, 不仅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 还容易造成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巧指导就是要想方设法、不露痕迹地让孩子们明确写作目的, 指导写什么, 怎么写。那么怎样对孩子们的作文进行巧指导呢?我们不妨来学习一堂于永正老师的外貌描写习作指导课。

上课铃响后, 于老师迟迟不到, 难道于老师迟到了?非也。于老师正在导演一出好戏, 他让一位孩子们素不相识的人急匆匆地跑进教室说:“教育局领导让于老师下午三点去开一个重要会议, 你们于老师人呢?”孩子们异口同声:“不知道。”那人转身就走, 又去找于老师了。那人走后, 于老师漫不经心地走进教室。孩子们一个个急不可耐地对于老师说:“刚才有人来找您, 说是教育局领导让您去开会。”于老师急切地问:“什么人?我怎么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孩子们七嘴八舌:“他个子高高的, 有点胖……”“他剪着平头, 眼睛不大……”“他穿着……”。孩子们一番叽叽喳喳后, 于老师开口了:“刚才XX同学抓住了人物的身材向我描述人物, XX同学抓住长相向我描述人物, XX同学抓住穿着向我描述人物……听了你们这么多的介绍, 我猜你们讲的一定是XX。同学们, 如果你们把刚才大家说的内容按照身材、长相、外貌这样的顺序写下来, 那就是一篇非常好的外貌描写的习作了, 你们不妨动笔写写吧, 看谁介绍得最具体、最有条理。”看了以上的课例, 我想大家一定领悟到什么叫“巧指导”了吧。

二、“勤练笔”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写出来的、练出来的, 而绝不是老师讲出来的。古语道:“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这句话强调了多练的重要性。如果通过指导能让孩子们提高作文水平, 我们学校不妨请一些作家来学校上作文课, 这样孩子们不就都成为作家了吗?

勤练笔的方式、渠道都很多, 如:培养孩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江苏省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为每位同学印发了读书笔记本, 要求每位同学每周都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 并完成一页读书笔记的写作。每页分为两个部分, 即:“我阅读”“我思考”。“我阅读”栏目要求同学们摘抄一周以来阅读的好词、好句、好段……;“我思考”栏目要求同学们写一周以来阅读内容的认识、评价、收获等。再如:让学生写循环日记。将班上学生按五个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 每组发一本循环日记本, 每天请组内一位同学写一篇日记在班上进行交流。

总之, 只要我们想办法让孩子勤练笔, 孩子的作文水平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三、“重讲评”

长期以来, 我们总要求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有边批、有总批等, 回顾教学现状, 又有几个孩子会认真阅读老师的批语呢?现实情况是老师苦不堪言, 学生无动于衷, 没有任何实效可言。每次批改完一篇习作, 对老师而言, 不亚于愚公移走门前的大山那种高兴的程度, 却收效甚微。有人赞扬高子阳老师的做法:孩子写多少字的文章, 他就写多少字的批语。对此, 我是激烈反对的。我的观点是教学要让老师闲下来, 让学生动起来。比起让老师冥思苦想为孩子习作写评语, 还不如要求老师上好每一次习作讲评课。

重讲评更要注重讲评的实效性。首先, 批改要规范细致。比如:错别字、病句等必须指出来加以修正。其次, 提倡符号批改 (让孩子明白各种批改符号的意思) , 减轻老师负担。此外, 提倡用分数制, 不宜用等第制。等第制太笼统, 孩子们不易发现自己的不足, 没有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不过, 老师在使用分数制时要大方些, 切不可太小气。我在批改孩子习作时, 常常有孩子超过100分。批改方法如下: (附得分表)

综合

基本分好词好句书写错别字

得分

(说明:基本分是读了习作的整体感觉给一个分数。) “好词”指准确使用了成语等, 有一个加1分。“好句”指写得精彩的句子, 如恰当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等, 有一句加2分。“书写”则是根据书写情况适当加分或减分。错别字有一个扣1分。最后将各项相加得出综合得分。

经过一年的实验, 孩子们习作中的错别字少了, 好词、好句多了, 习作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例如我班葛思源同学, 她第一次作文基本分为85分, 可是她写了9个错别字, 被减掉9分, 最后的综合得分只有76分, 讲评时同学为她惋惜, 她自己也感到非常惋惜。到第三篇习作讲评时, 我已看到她自己主动改正错别字的痕迹, 包括“的”“地”“得”在内, 用改正纸贴去改正。成语也多了, 作文基本分90分, 减去一个错别字, 加上用了8个成语, 4个好句子, 最终得分105分。在班上讲评后, 她非常开心, 同学们也为之高兴。半学期后, 同学们的习作兴趣变得浓厚, 大家都很喜欢上习作讲评课。

8.作文教学应切实提高讲评的实效性 篇八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师最辛苦的就是改作文,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神。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改,你改了也没有用,有的学生根本不认真看,真叫劳而无功,至多也是劳而少功……”确实,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呈现着这样一个格局: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阅。在这一局面中,教师一直占有绝对统治的地位。为此,我们也曾尝试面批作文,确实较之于写评语,面批作文与学生直接沟通,针对性更强,指导也更为具体。但面批作文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批改的周期往往较长,等到面谈到最后一位学生时,学生写作的热情早就冷却了,甚至忘记了自己先前写了什么。

那么如何在讲评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呢?学生只有全程参与观察、构思、表达、修改的写作实践,才能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案例描述】

今年接受了任务,上一节区级的作文复习研讨课。经过和教研员的沟通,确定以讲评的方式进行。《心海里的那朵浪花》是大连市2007年的一道中考题,从学生考场作文反馈的情况来看,内容陈旧,形式老套,结尾泛泛。

针对以上三个突出的问题,我设计了这堂作文讲评课。这节课主要分三个环节进行:

一、精挑细拣话选材

首先是师生共同欣赏两篇考场佳作,当然这两篇佳作是老师有意为之,各有其不同的侧重点。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你对这两篇文章选材的看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归纳出,要想在选材上高人一筹必须做到:

1.选择材料宜小不宜大,尽量选择典型深刻的。

2.选择自己熟悉的感情充沛的材料。

3.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二、匠心独运话构思

在这个环节中,我同样出示了两篇我精心挑选的习作,通过默读的方式,让学生找出这两篇文章在构思上的异同。最后师生再一起归纳出这两篇在形式上均属于“画面组合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

1.犹如糖葫芦,竹签中间穿,多片段,一中心。

2.片段组织方式可有不同,可标题,可数字、可标题加数字等。

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二篇在结构上围绕表现对象,各段均由相同的词语或相似的句子开头,形成了一组排比段。

三、奇思妙想话结尾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和学生一起回忆了常见的文章结尾的形式,常见的有“画龙点睛”式、回眸一笑“式、“展望未来”式和、“巧用诗句”作结尾。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给我出示的文章或添加结尾或进行修改,然后再通过幻灯片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给一篇文章添加最精彩的一笔。

最后,我留出点时间,让大家以《心海里的那朵浪花》为题修改或者重新写作。通过练习,进一步领悟写法,提高写作能力。

【案例分析】

反思整堂课,我认为一节作文评改课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定要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评改目标要明确。每次作文讲评都要有具体明确的目标,以避免评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但一节评改课切忌面面俱到。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目标要小而准。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修改,从而收到一定的效果。

其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要成为作文讲评的主體,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评改课与批阅作文不同,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因此,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自己的观点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想方设法,如设计一些精巧而富有针对性的练习等,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去推敲,从而领悟写法,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作文讲评既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舞台,又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满足了师生共同参与作文评改的需要。这种改变使教师从“苦于批改”中挣脱出来,进一步提高了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9.三年级作文讲评课教学计划 篇九

1、同学们,你们看这个图,是什么?好看不好看?

再看这个图,是什么?(j是一碗香喷喷的拉面。)

2、你觉得那一个好?为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学一学怎样做“作文拉面”

3、大家看这一句话:我有一双眼。

这是一句废话。你们说说为什么?那你怎样改一改啊?

你觉得你的眼睛怎么样?还满意不?

1、大家没写的了吗?我还能再写个一二面字呢,信不?要不咱们试试?

2、那我提一个头,你试试啊。

“当我的眼睛看到老师对我点头表示赞成时,我的眼睛就不由得??”

【注意:说的时候,要同时引导学生说说,你当时心里想什么?心情怎样?有什么动作?这样写的更具体。】

“当老师错怪了我时,它就??”

“当它看到难题时,就??”

你还能想出那些,试一试,看谁的句子优美,就可以得一个小奖杯

3、你在想一想,在家里,它又有那些表现呢?心里想啥,做完了,感到怎样?

比如:当奶奶的眼睛看不见针眼时,它就??

4、在外面时,它又有什么表现呢?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比如:进了小卖部,它一下子就盯在了??

当他看到花池里的花被踩了的时候??

当它看到要饭的人??

你看,如果把这些写上的话,你能写多少字?会写了吗?有信心了吗?

5、你觉得那种情况能反应你自己的特点呢?比如说,勤劳,善良,细心等等。这些方面,你不访多说点,说的细一些。

现在大家一定手痒啦,一定有很多的话来表达,那么我们就试试吧。

提出要求:

句子通顺,标点正确,尽量写完整。

能表现自己特点的,多写一些。有具体的事更好。

尽可能用到学到的修辞

【注意:要求不可太高。好的,就惊讶一番,呵呵,他们就更来劲啦。】

第三课时,展示作品,及时评价,学习修改。

前30分展示,评价,后10分,修改。

【学生评价要指出好坏,怎样改,这也是修改的指导与练习;老师的评价要指出优点,指出其发展的潜力,当然,学生说了的,就不要重复啦,一句话,以激励为原则。】

【这三课时要连续进行。】

第四课时,拓展延伸,进一步领悟动态描写,学会举一反三,知道不管是人,物,景,都有动态与静态之分,只有关于观察,发现变化,就能有写不完的话。

练习设计:

1写写你的嘴,2写写你的手

3写写教室前的大杨树的叶子

10.作文讲评的教学设计 篇十

自读自改

应用学过的方法,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一、 小组评议

一人小组按作文要求,逐篇评价和修改未成行的作文。

二、 全班交流

1、 师生共同拟定评价最佳作文的标准:取题贴切、语句通顺、抓住特点、想象合理、按一定顺序来写。

2、 各小组推选优胜者参评,全班进行评议。

教师讲评

一、 教师总结本次作文的情况

优点:

作文中多数同学能按作文要求--写校园的一角或某一处的景物,能知道抓住 代表景物特点的东西做具体描写,同时加上合理的想象,融进人物的感情。

不足之处:

几个同学写成了游记或参观记作文没有侧重点,平铺直叙的同学虽然符号作文要求写某一处,但没能写清楚特点,没有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没有想象,作文干巴巴。

二、 读优秀佳作

1、 表扬写得好的作文:石律、田冲、石文磊、张菁、杨文惠、潘正虎、刘馨、杨淳、杨佳佳。

2、 选有代表性的两篇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作文中优点与不足,再完善。

三、修改病文

选两篇有毛病的作文读给大家听,大家进行评议,找出毛病所在,然后说说应该怎样修改好。

四、二次作文

1、 再次读自己的作文,认真看老师的评语,想想怎样修改。

2、 同桌或小组交流修改后的作文,互相帮助修改。

3、 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11.作文讲评的教学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习作讲评 “后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最重要的手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认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新的课程标准认为作文教学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但传统作文教学,重心放在作前指导上,老师往往以个人喜好作为作文指导的样本,学生不能个性化写作,无法自由表达,导致文章大同小异甚至千篇一律,导致学生习作兴趣的丧失,耗时费力却作文水平提高较慢。“后作文教学”是把习作教学重心放在作文指导与修改这一环节,学生在习作时没有过多的束缚,有利于个性化的立意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如何构建“后作文教学”的习作课堂模式,让学生体悟习作的奥秘,从而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为此我进行了为时一年的“后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明确了后作文教学的意义

“后作文教学”是相对传统作文教学而言的,传统作文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作文前的指导上,当确定的习作的主题之后,老师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从选材、立意、篇章结构等很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千篇一律的指导,这种指导无视学生的差异性,这种指导往往带有语文老师自身强烈的主观性,最终导致学生的习作无法脱离例文,“后作文教学”是把习作的教学重心放在习作讲评上,当确定习作主题之后,老师做简单要求放手让学生自由作文,在作文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作文后,老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详细的批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因为作前指导较少,所以学生作文带有明显的个性,学生的表述各有特点,学生习作异彩纷呈,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由于学生经历自主作文的过程,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更具针对性,会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老师的指导,从而实现作文水平的提升。

二、后作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没有了作前过多的立意、选材、结构等多方面的“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地表达真情实感,习作富有个性,很多新颖的立意、创造性的表达都成为习作的亮点,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越来越多,对作文的兴趣逐渐浓厚。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大幅度提高,很多优秀的习作在比赛中获奖或被报纸杂志采用,先后有十几名学生在新沂市举行的读写大赛中获一二等奖,有六名学生在新沂市举办征文大赛中获一二等奖,朱苏菲同学的《小兔子讲卫生》一文被人教网发表。

三、形成较稳定的“后作文”课堂模式

经过一年的研究,目前已经初步形成比较稳定的“后作文”课堂模式。在确定训练主题之后,老师在学生作文前的指导主要集中在审题上,老师通过简单的指导让学生审清题意把握主旨,就放手让学生作文,在习作过程中通过巡视发现问题或者由学生提问习作中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指导,老师拿到学生作文之后进行各种形式的批改和讲评,常见的形式有:

(一)集中讲评,老师精心批改之后,针对习作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展示优秀作文的长处,通过比对,让学生发现习作的问题。

(二)个别面批,对部分学生作文进行面对面批改,老师先通览全文,然后和学生对本次习作逐字逐句的交流,对优点进行表扬,对缺点指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拿出修改意见,这一方式是针对习作能力相对较差的部分学生,由于所需时间甚多,不宜大面积地使用。

(三)微信、QQ等网络方式面批,因为学生在校时间有限,老师可以在微信或者QQ等即时工具上和学生一起批阅作文,这种批阅方式可以采用类似面批的形式,逐字逐句地进行,也可以采取注释式批阅,采用批阅符号和学生交流,这种方式相对个别面批时间上更灵活,对信息技术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比较适用。

(四)学生互批,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学生已经能初步掌握老师批改作文的方式后,可引导学生相互批阅,老师在学生批阅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对出现的问题即时解决,这一方式还可以和QQ群、班级论坛等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在QQ群里贴出学生文章,大家一起批阅,主要是指出优点,找出缺点,甚至是提出修改的建议,在论坛上贴出学生习作,学生根据习作留言批阅,必要时可以参与讨论。

(五)修改投稿,经过师生批阅、学生修改的习作由老师推荐投稿,投往一些报纸杂志的作品没有被录用的,有时候编辑会给出比较专业评语,对学生的习作深层次提升有很大好处,投往班级小报的习作,会受到学生重视从而认真修改,这对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升习作水平大有裨益。

作文教学改革由来已久,无论哪一种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后作文”教学也是这样,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目的,作文教学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赵东阳.小学作文教学低效原因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7.

12.一种实用的作文讲评课 篇十二

要说我上作文指导课有意思, 那可能不假, 因为本人“好学”, 经常把那些名家大师的方法稍加改造, 然后依葫芦画瓢, 如四川的李镇西老师、上海的程红兵老师、湖北的余映潮老师、北京的宁鸿彬老师、山东的王泽钊老师等名师的作文讲评方法都被我“活学活用”过。但这一次我要指导的是高一年学生初学写议论文, 而且这次我教的又是一个慢班, 学生基础甚差, 如果再死搬硬套这些名师的方法, 我想一定会落个东施效颦, 思来想去, 还是自力更生、从实际出发吧。

我先进行了摸底调查, 从调查内容得知, 我所教的这些高一年级学生对议论文这种文体好像还很陌生, 一方面可能与他们所学的初中教材 (语文版) 有很大关系, 初中所学议论文几乎都是出自大师的笔下, 是一些很难模仿的杂文、小品文, 而缺少可供模仿的一般性的议论文;另一方面与中考指挥棒有很大关系, 我们这个地区的中考作文多以记叙文为主, 因而初中老师往往重视记叙文写作训练而轻视议论文写作的指导和训练, 学生带着这种“缺陷”进入高中, 因而高一年级学生要学会写议论文, 一切还得从头开始。

面对这样一班对议论文还不甚熟悉的学生, 我没有急着让他们动笔, 而是在写作之前, 我还得给他们补课:从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入手, 先学习了几篇有关议论文写作的知识短文, 并结合很多的名篇 (如《谈骨气》《理想的阶梯》等) 分析了这一文体的一般写法, 并找来往届学生的一些有问题的习作印发给学生, 重点分析了初学者在写作中常犯的一些错误。

经过了这样一番铺垫, 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的掌握议论文写作的一些基本要领, 接下来就进入了实战演习。

我布置了本次写作任务:以“理想”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当堂独立完成, 不能借助任何资料。为了不限制学生的写作思维, 也为了检验一下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写作前, 老师不作任何提示。

绝大多数同学在一节课内完成了写作。质量如何呢?我立即收上来认真批改, 批改后的作文本暂时不分发给学生, 而是把在本次作文中出现的具有共性毛病的几篇文章选出来, 然后原封不动地打印给每一位学生, 本次课就是对这些习作进行讲评。

我要求每个小组在课外对印发的每一篇文章都要进行讨论交流, 找出其中的优点, 分析其中的不足, 但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拟议论文题目;二是如何运用好论据。要求所有小组除了对每一篇进行讨论交流外, 老师又给每一组各指定其中一篇文章作重点研究, 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课外分析的成果, 每小组重点分析老师指定那一篇, 但对其他组分析的某篇文章, 本小组持有不同见解也欢迎作补充发言。

也许是因为准备非常充分, 也许是因为合作交流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也许是因为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 总之这节作文讲评课取得较大的成功, 课堂上虽然少了“新颖”的环节, 少了热热闹闹能出彩的表演, 但是同学们能发现很多问题、并且能解决问题。用一位外校来听课的老师的话说:“少了花里胡哨, 多了真正思考。”而用进修学校的教研员王老师的话说:“这是一种很实在、实用的作文讲评课。”

由于篇幅所限, 课堂所有活动不能在此具体表述, 现仅选其中第二小组的部分发言来反映当时课堂情况。

第二组同学分析的文章如下:

理想 (本班丁志生同学的习作)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人贵有理想!有了理想等于有了灵魂, 没有理想的人等于一副行尸走肉, 有理想的人活得很有意义, 他们有自己的目标,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坚持不懈, 奋勇向前, 使人生变得更精彩, 正因为有了理想, 人生有了前进的动力。

年轻的司马迁, 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 就因为替李陵辩护得罪汉武帝, 下了监狱, 受了刑。他极度伤心, 现在受了刑, 身子毁了, 没有用了, 他打算自杀, 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 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 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 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 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 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 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有名的著作, 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 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 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再说, 我这样草草了此残生, 又怎么对得起先父的遗愿呢?

于是, 他抛开一切烦恼和忧愁, 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史书的写作之中, 他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写起, 一直写到汉武帝太始二年 (公元前95年) 为止,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 五十二万字。假如司马迁是个没有理想的人, 那他很可能会含愤死去, 更不会有受世人瞩目的《史记》, 而他也不会因此名垂千史。

还有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就有探索人们未知奥秘的理想,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环球旅行艰苦的探索着, 终于在1859年出版震动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

是啊, 有理想的人, 能在逆境中奋发进取。理想如一座灯塔, 它指引着你在茫茫人生大海中航行。鼓舞你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博击波涛, 勇往直前, 驶向心中的彼岸。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渺小。没有理想的生活就像没有舱的船, 胸怀理想, 无论达到与否都能使生活变得有意义!

请记住:“人贵有理想”。

老师:下边有请第二组同学来展示你们的成果。

学生:首先我认为这篇作文的题目不好, 拟题太随意,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 要求鲜明, 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

老师:你能不能还具体一点?

学生:我想观点鲜明的文章肯定最受阅卷老师的欢迎, 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 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 便于阅卷老师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老师:你分析得很好, 你能不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老师, 有, 您前几天不是讲过一种拟题的方法吗?叫, 叫什么“直言明旨法”, 意思是说把观点提炼、浓缩为题目, 让读者一见题目就知道所阐述的中心论点, 在直截了当中既张扬了个性, 又给人一种鲜明爽直、痛快淋漓之感。

老师:很好, 老师讲过的东西你能记得这么清楚。现在老师还想为难你一下, 你觉得用“理想”做题目不好, 你能不能帮他重新拟一个呢?

学生: (很自信) 老师, 没问题, 我们组早就想好了, 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 我们认为就用该文最后一句话“人贵有理想”做题目。

老师:其他组的同学同意吗?

第四组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大声说道:“老师, 他们这样拟, 我同意, 不过我们组还有别的拟法。”

老师:没关系, 请说出来听听。

学生:我们组还拟了三个, 他们是《理想是人生的指南针》、《理想是指路明灯》、《人不能没有理想》。

老师: (面带微笑) 看来你们组的同学确实很用心啊, 老师也认为你们拟的这几个题目很新颖, 你能不能继续谈一谈为何要这么拟?

学生:“理想是人生的指南针”, “理想是指路明灯”这两个题目都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既形象生动, 又符合文体特征, 鲜明, 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至于“人不能没有理想”这个题目, 从反面强调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老师:你分析得很好, 同学们掌声鼓励鼓励。其实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还可以拟很多题目,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想再请同学们起来回答, 但需要记住的是, 议论文最好的拟题方法是——

同学们: (大声) 直言明旨法。 (老师板书这几个字)

老师:题目的讨论就到此, 下边继续请第二组的同学派代表起来找优点、谈不足。

学生:我们组认为, 该文引用司马迁为了理想含垢忍辱写《史记》这个事实论据也有问题, 该论据表述不精炼, 叙述过细, 甚至以叙代议, 没有突出重点和精华, 不注意取舍, 水分太多, 过多的叙述描写, 几乎变成了记叙文, 使文章的论点无法得到充分地证明。而引用达尔文这个事例也缺乏进一步分析。

老师:你谈的这个问题是我们本次作文出现的最为普遍、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 初学写议论文往往会犯这个通病, 论点加论据, 即只摆事实, 单纯地罗列事例, 不懂依据论点的需要酌情变通, 或“缩简”, 或“改造”, 不能把握好侧重点, 不会剔除与论点无关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材料, 造成论据游离, 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 缺乏说服力, 这是写议论文的大忌。

老师:既然问题出现了, 那又如何解决呢?第二组的同学能不能帮忙整整容?

(老师话音刚落, 就有一位同学自告奋勇站了起来) 老师, 我们组是这样改的, “年轻的司马迁, 遵从父亲遗嘱, 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 传之后世’的史书。虽然他因李陵案被捕入狱惨遭宫刑, 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 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 于是忍辱奋起终于写成《史记》。如果没有这个伟大的理想支撑着他, 不要说《史记》, 可能司马迁早就自杀身亡了, 可见理想对于司马迁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接着又有两位同学抢着起来发言。

老师:同学们, 刚才这三位同学改得怎么样?

(有人说好, 也有人说不好。)

老师:既然有人说好, 有人说不好, 能不能具体谈谈?

学生一:作为论据, 只要能证明论点即可, 力避繁冗拖沓, 刚才这三位同学都做到了, 所以我认为还可以。

学生二:我也认为改得好, 而且摆事实时, 很注重取舍, 分析时能紧扣中心论点并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学生三:我还想说的是, 刚才这几位同学不仅摆事实, 更重要的是边摆事实还边在讲道理, 老师您前几天不是讲过, 说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 分析是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 只有分析才能让论据产生令人信服的力量。而刚才这几位同学都基本上做到了。

老师:你们都分析得很有道理呀, 不过刚才我好像还听到了反对的声音, 能不能请持反对意见的同学也谈一谈你们的看法?

学生一:我认为他们改得不是十分好, 课本上不是讲过, 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 也要力求简要, 做到要言不烦;所用事实若为人们所熟知, 那只需“一言以蔽之”, 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而有关司马迁的这些事实大家都很熟悉, 我认为还可以更简洁一些。

学生二:我在《王泽钊老师讲作文》一书中读到这样一句话:“倡导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中, 与事实论据应是一种对话关系, 要融入自己的爱憎之情, 好恶之意, 喜怒之色。”我觉得刚才这几位同学在叙述论据时略显呆板生硬, 面无表情, 较缺乏文采。

老师:说得不错, 不过这是比较高层次的要求。事实论据的生动性首先在于事实本身的感人动情, 其次在于作者饱含深情的引述。在饱含深情的引述中, 尽展写作的才华, 在别人接受你观点的同时, 一股浓浓的情韵也扑面而来。当然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希望同学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 以后能尽力做到。

教后反思:

1、课堂不是时装秀, 不忘自己, 不赶时髦, 根据实情, 讲究实效。

什么样的作文讲评课最有效果, 我一直在探索, 时下一些名师 (如李镇西老师、程红兵老师、余映潮老师、宁鸿彬老师、王泽钊老师等) 的讲评方法都被我依葫芦画瓢试过, 有时还能赢得听课老师的一片赞扬, 但试过之后我总会扪心自问:课堂上看起来轰轰烈烈, 花样翻新, 少数一些学生配合也极为到位, 但课后发现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依旧。名师的方法虽好, 但照搬在我们这些学校的课堂上, 为什么总是只有少数学生的热闹而很难见到大面积的实效呢?“我们的学生写作基础差, 有些名师的教学方法再好, 但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学生, 最好还是根据实际情况, 用最朴实的方法, 一步一个脚印, 从最基础教起。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要提高写的能力, 就让他们阅读一些文章, 并动手写一写, 再和他们一起来斟酌, 都是实践。凡是能力, 总要在实践中锻炼, 才能增长, 空谈该怎么样读, 该怎么样写, 是无济于事的。’‘预先把需讨论的文章发给学生, 请他们仔细考虑。文章有哪些缺点, 为什么是缺点, 该怎样修改才成, 也要说出个所以然。这样考虑一番是大有作用的一回练习。说出的种种所以然不一定全对, 那不妨事, 重要在于仔细考虑了一番, 认真练习了一回。练习的回数多了, 成了习惯, 动笔的时候就有了自觉地辨别优劣正误的能力。’我希望你能好好揣摩揣摩。”正当我在苦苦思索的时候, 泉州师院李教授来我校调研时不经意的一番话让我恍然大悟, 我一直在赶时髦, 学时下这个名师, 那个名师, 而唯独忘掉了大师、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而这次公开课我大胆地丢掉时髦的那一套, 本本分分、实实在在学大师, 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入手, 作文讲评原来可以这样简简单单来做, 但学生能够学得无限精彩!

2、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首先要顾到学生的实际能力, 就学生当前的实际能力出发, 各个阶段的作文训练就得各有重点, 不能一下把任何方面都说到。” (《语文学习讲座丛书———文章讲评》商务印书馆出版。) 我在本次作文评讲中, 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拟议论文题目;二是如何运用好论据。我发现初学写议论文的同学最容易在这两点上出问题, 因而我把它作为本次讲评的主攻方向, 没有面面俱到, 这样就让学生不会感到头绪纷繁。分析起来能有的放矢, 重点能突出, 难点也能突破, 其效果不言而喻。

3、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过程, 二者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实施、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乐于动手,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本次作文讲评课, 应该说歪打正着, 让我尝到了课改的甜头。以前讲评作文, 几乎是由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哪些是优点, 为什么是优点;哪些是缺点, 为什么是缺点;写作中要注意这个, 还要注意那个……一节课下来, 学生只有听的份, 而且听得昏昏欲睡。而我呢往往是口干舌燥、筋疲力尽, 真是吃力不讨好。而这次作文讲评, 学生成了主角, 他们积极参与, 合作探究, 共同分析, 出谋划策。我呢只是稍加引导, 适时点拨, 以轻松和悠闲, 居然战胜了以往辛苦打拼的“汗水主意”。

13.作文批改讲评的方法 篇十三

1、表现手法:常见的有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联想、想像、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比较衬托、正侧面结合等。

2、表达方式:常见的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因为“诗言志”,抒情要作重点掌握,明确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区别,明确间接抒情的不同形式,如以物托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于景等。

3、修辞手法:准确判断并赏析常用的几种修辞方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4、风格:体会诗风的清新飘逸、沉郁顿挫、质朴平淡、典雅庄重、雄浑、悲壮;体会词风的豪放、婉约。

5、流派:诗有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

6、语言:体会清新、平淡、典雅、绚丽、委婉、奔放等语言特点。

7、形象:体味诗歌所塑造出不同的精神形象。

8、用典:积累诸如八公山上、巫山神女、毛遂自荐等一些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和历代文学作品中较见的语句和事实。

9、诗的体裁分类:明了抒情诗和叙事诗的不同,逐一了解借景抒情诗,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即事抒情诗,如李白的《送友人》、咏物抒情诗,如于谦的《石灰吟》的抒情特点;掌握叙事诗不同于抒情诗的地方。

10、词句理解:综合运用古诗知识去解读。

11、意境:常见的意境有安谧美好、清新自然、华美壮丽、恬淡闲适等。

14.关于记忆的话题作文讲评 篇十四

幸福的滋味

傍晚,一切像以往一样——安谧幽静.灯下,我饱吸着小屋里温馨的气息.我身后的母亲正织着毛衣,整个房间中弥漫着只有孩子才能感受到的母亲所带来的温情.偶尔,我回过头,看着妈妈手中的毛线,似乎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妈妈,教我织毛衣吧!” “孩子,妈妈以前织毛衣是为了御寒,现在是为了解闷,妈妈希望你好好学习,不要分心,知道了吗 ” “那„„好吧!”妈妈看出了我脸上的不快,笑着问:"孩子,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拆毛线的事吗 ?”

拆毛线!我忽然发现对毛线的那种亲切感,是来自儿时的那一抹温馨的回忆.依稀记得那是个寒冷的冬天,故事是由一件未织完的毛衣引起的„„

记得那时,床头静静地躺着那件妈妈苦织了几天,就快完成了的毛衣.刚上幼儿园的我,睁着大眼睛看着熟睡着妈妈,却毫无睡意.妈妈发出轻轻的鼾声,一定是累坏了.一丝小小的愧疚感忽然占据了我幼小的心灵.我唯一能为她做的,就是消灭那件未织完的毛衣!这样,妈妈就可以不用每天晚上织到十二点啦!一根,二根,三根„„一根根的毛线棒掉落在了地上,哈,他们再也不能去纠缠妈妈啦!毛衣被我胡乱地抓着,一缕缕毛线散落开来,我感到十分快活,之后,竟迷糊地睡着了.也记不清第二天早上是怎么给妈妈拉起来起床的,只记得我向妈妈坦白动机时,妈妈把我搂入了怀中,连同那些毛线.我永远忘不了在妈妈怀中的那份温暖.后来,听妈妈说,织毛衣是为了给我穿时,我发觉,妈妈怀中的那一缕缕毛线包含了多少母亲的温情,母亲的爱.后来,我每次穿上那件终于又织成的毛衣时,脸上总是洋溢幸福的笑容,直到现在实在穿不下它了,妈妈才把它拆了.毛衣虽拆了,可却让幸福的滋味永远留在了我心头!

点评: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本文的题目就能跳出窠臼,不是围着“记忆”这个词转。

内容真实,能感染读者。在写法上运用“以小见大”来表现母爱。并且题材还很新颖。

记忆中的温暖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虽然我没有姣好的面容,没有健硕的体魄,没有骄人的天赋与成绩,但我每天都是快乐的。因为我知道,自己一直被爱着。

提起“爱”字,头脑中中就会满满地浮现出许多片段,像是用百度搜索时那长达几页的信息,或是它在右上角标注的”以下三千万条是你想要的结果”。我想。若是我在脑中搜索“爱”这个字眼,找到的相关结果约莫着也要比三千万多很多吧。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每天晚上从未间断的晚间水果。它总是在八九点钟我们略有疲累时摆到桌上,然后是姥爷轻声的提醒:“起来活动活动,做做操。”或是“你少吃点芒果,上火,多吃点梨。”接着姐姐就会麻利站起,准确地插住我想吃的那块梨,这时姥姥会推门进来,说:“你们课间休息一下,看看我做的棉袄。”这样的画面伴随我成长了八年,寒暑交替,从未间断。而我身上冬日的棉袄或者先日的棉布小裙也在随着我的成长不断更新。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蓦然回想起已经许久没有去过家旁的小菜市了。当年上小学时,小菜市是上放学的必经之路,六年的时光,熟悉得仿佛闭着眼就知转道那里是卖什么的。我以为一年半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在那天自己去买菜时才发现,很多东西不会因为时光的变迁而变质。烧饼仍是6毛一个,街角处的一元两个的葱肉包香气仿佛依旧提示着我儿时的梦想,卖五香花生米边上卖酥锅的老大娘依旧在见到我时偷偷为我把肉留下,多切点面筋少放点藕。而在她对面卖菜的大叔仍是在每天收摊时切上点猪肝下酒喝。他们在见到我时还会问一句“怎么最近都没见?”

我虽已不是当年那个口袋里只有四毛钱,一个包子也买不起却仍徘徊在包子铺门口的小孩,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个大婶收了我四毛钱却给了我两个包子时的和蔼笑容。

他们都是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一生,但他们某些平凡的举动却能给予我们最真挚、温暖的感动。他们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有爱,告诉我们素昧平生也可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他们用爱的方式教会我们怎样去爱„„

我一直坚信自己是幸福的。

虽然我也拥有成长的烦恼与岁月的清愁,但我每天都是快乐的。因为我知道,我不仅一直被爱着,而且也在一直努力地爱着别人。

这些记忆中的温暖,是我每天扬起微笑的力量之源。

点评:有道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文的开端就很利索。并且后文能娓娓道来,写的有深情。最后结尾点明主题。

上一篇:浅谈教育叙事研究下一篇:oa办公系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