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排名(精选10篇)
1.广西少数民族排名 篇一
1 广西少数民族民俗生活条件
1.1 广西少数民族的生态环境
古代广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在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中, 最能体现民俗文化的, 无外乎是广西少数民族在生活服饰上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对大自然的模仿, 有的衣服颜色通体乌黑, 有的全衣绣有鸟兽, 这些衣着上的种种图案和色彩, 都是以接近地域特色所形成的。在古代, 少数民族往往是散居在群山峻岭的深处和高处, 或者依河而居。如清代桂林地区, 有谓:“清湘间山深水阔, 可耕而庐者, 十无二三, 凡为生非渔则樵”。这些地域是由于湿气重, 易造成对对身体的不适, 二是豺狼虎豹等动物多, 易受到攻击, 三是由于古代的少数民族先民没有掌握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 面对大自然时, 更多的是以采集, 渔猎作为维持生存的手段和一种生活方式。在这样的一种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下, 如何趋利避害, 能从大自然中获得更多, 就成为了先民们思考的首要。少数民族先民通过自身在大自然的实践, 注意到了自己的渺小, 产生了对大自然的崇拜, 学会了如何利用自然的动植物的特性来保护自己, 使自己在大自然狩猎和采集的过程中避免伤害和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从而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对自然生态里的动植物的模仿, 无论从意识上, 还是行动上都表现出了一种模仿, 并从这种对自然生态里的动植物的模仿中, 表达自己对这个地域的喜好, 思想和情感, 形成少数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在生态环境的影响下, 催生出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仿生文化。
1.2 广西少数民族的社会条件
社会条件, 是指古代广西少数民族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所表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古代广西少数民族, 由于长期受到中原汉族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剥削, 聚居边远, 开发程度较低, 该地区少数民族生产力发展, 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农业生产粗放无序, 社会形态原始落后。唐代, 据《唐大诏令集》卷一百零九《禁岭南货卖男女救》载:“岭外诸州, 居人与蛮僚同俗, 火耕水褥。”宋代, 广西壮瑶等少数民族, 仍“资畜虚乏, 刀耕火种, 以为猴粮。”直至明清时期, 尽管岭南地区经济已有较大程度开发, 但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其生产状况仍没有多大改观。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其物质资源剩余产品较少, 经济不发达, 社会形态发展缓慢。往往是以寨老为主的社会形态, 在面对自然时, 没有更多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往往更多的是看天吃饭, 从而以寨老为主的社会形态上也对自然加以崇拜, 以模仿自然, 敬畏自然来表达对自然的敬意, 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生活愿景。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2 广西少数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仿生现象
在广西少数民族众多的对自然的仿生现象中, 尤以衣饰仿生的内容最为突出, 表现了大量的仿生形态与意识。以下, 将从衣饰仿生方面对古代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进行分析。
衣饰, 包括衣服与人体装饰。在古代, 衣饰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遮寒, 它蕴含了多种功能。由于古代的生产力低下, 人们往往是通过采集和狩猎来获取生活资料的, 以便维持生存。生活资料的多寡又取决于采集和狩猎的成功率的多少, 生活资料的多少又决定了古代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面对着高山和深河, 古代少数民族的先民们把衣饰很好的利用了起来, 从衣饰的颜色上模仿, 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先民多采用黑色, 黑色有利于夜色狩猎, 有利于不易被动物发现, 又有利于不被自己的敌人发现, 特别是白天, 广西的山上石头多呈黑色, 掩隐其中, 较难发现。从衣服的款式上仿生看, 往往是下身裙装赤脚, 上身包头裹衣, 这都是为了在山林中行走方便, 有利于生产和生活。在衣服的美观方面, 更多的是绣上花鸟虫兽, 如女性, 以绣花为美, 以百折裙为美。男性, 以绣猛兽为尊。
2.1 人工衣饰仿生
所谓人工衣饰仿生, 是指古代广西少数民族通过纺织技术, 在衣饰上利用自然, 仿效自然, 从而增加社会生活的美感, 反映社会生活的气息。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作为衣饰的重要内容。如利用芭蕉织布, 东汉时期, 有云“芭蕉叶大如筵席, 或有以兰麻织布”, 说明了古代广西少数民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具有较高的水平。在制衣的材料上, 由于广西少数民族多居于温暖地区, 林林众多, 鸟类众多, 兽类众多, 在少数民族的实践中, 发现鸟儿的羽毛很美, 挂在身上, 很漂亮, 且居有保暖作用, 还有一定的避雨功能, 用草绳系在一起, 非常美观实用, 由于鸟毛的获取不易, 制作一件完整的羽衣需要耗用更多的资源, 所以多为少数民族社会上层所拥有, 多数的少数民族要不就是插在头上, 或做成一些小批肩, 搭在肩上。如“鸟毛及尾毛衣破碎者, 取以织补服。同样古代的动物兽皮也成了”先古少数民族的心爱之物, 原来打猎, 剥其皮披在身上是为了显示自己有多么的勇猛, 后来慢慢发现, 兽皮拿来遮寒和表示自己有力量, 是很不错的选择。还有在衣饰形状上模仿某种动物形象, 以表达少数民族的某些宗教文化意识。如瑶人, “女则用五彩增帛, 掇于两袖前襟至腰, 后幅垂至膝下, 名狗尾衫, 示不忘祖也。”通过衣饰形状上的仿生效果, 反映其对先人的崇敬。
2.2 自然衣饰仿生
在古代, 由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敬, 渴望能从自然当中获取到更好的回报, 广西的少数民族往往直接把大自然的动植物外装直接装在自己的身上, 作为服饰。如壮族, 或插树枝或插鸡尾。”又有龙胜苗人, “男缠头插雄尾耳环项圈。有些少数民族, 甚至发形也作鸟之状, “ (瑶人) 女子答发以竹, 得以花布, 如鸟张翼状。”有的如盘瑶, 脑袋上的只留顶部头发, 其余的都剃光, 把头发编成辩子, 缠在头顶, 仿效动物, 形式帽顶, 且配各种银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阶层的划分, 衣饰仿生现象也体现出了阶层性, 如贺县瑶。由些可见, 衣饰仿生中利用动植物的某些形态、色彩作为装饰外, 广西少数民族还直接利用动物为饰。或以动物形体作为衣饰的组成部分, 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在广西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十分普遍。
2.3 身体装饰仿生
少数民族民俗生活中仿生现象在身体装饰上的最主要的是面部仿生及身体仿生, 即绣面及纹身。绣面所指的是在自己的脸上按大自然的形态, 以简单的复线条和几何的样式刻在脸上。由此来表示自己对大自然美好东西的喜好, 并显示自己身份和地位。由于绣面直接作用于脸上, 能直观的通过绣在脸部图案的形装来传递相关的个人信息, 直白和明了, 所以, 在一定的程度上, 绣面也具有和服饰一样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而不仅仅是美观和装饰。有些少数民族以此作为婚姻标志。如黎人, “女及异, 黯颊为细花纹, 谓之绣面。在有黎族中只有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妇女才能获得绣面资格, 等级观念显而易见。更有这里的绣面意义在于守节, 似与伦理道德结合在一起。而随着社会往后发展, 男尊女卑地位确定, 绣面内容己不再是由绣面妇女决定, 而由其夫家决定。据载:“凡黎将欲字人, 各谅己研娃而择配, 心各悦服, 男始为女纹面, 一如其祖宗所刺之式, 毫不敢讹, 自谓死后恐祖宗不识也。说明面部仿生的发展亦不能脱离社会实际情况。绣面还分地域和种族, 不同的少数民族绣面的内容略有不同, 既使有绣面相同的, 由于种族的不同, 所表达的意义也不一样, 例如, 在黎族, 绣面的妇女具有一定的地位, 而在另一些种族, 且有可能是不好的象征。另外纹身也是广西少数民族模仿自然仿生的主要表现, 古代之先民, 以尖利植物之根刺, 醮上植物的提取液, 在身体的腿上、手和手臂上、背部、胸腹部, 臀部等部位刺出图案, 多数是以大自然的植物花纹, 动物形体作为蓝本, 以手法刺绣加以夸张, 来体现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的情趣以及传递信息, 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这是对大自然敬崇和模仿最直接的体现, 他们相信, 因为绣了大自然, 他们和大自然是融为一体的, 是自然的一部份, 这样, 他们能避免在大自然的生活中受到伤害, 特别是绣了猛兽图案的, 他们相信会获得这种猛兽的力量, 变得力大无比, 强状有力, 且能避开动物的攻击。当然, 纹身除了宗教图腾上的意义, 不排除也是具有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古少数民族的纹身, 在我们今天看来, 可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可在当时的恶劣环境和低下的生产条件下, 人们渴望更多的安全感和稳定性。以致于纹身这种行为, 在古代少数先民心中, 从意识和行动上, 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天经地义, 他们祈求通过纹身与自然融为一体, 拥有自然的力量, 来改变自身的现状, 过上更美好和安定的生活。而其所纹的花样亦是来自生活生产中的动植物形状, 反映了民俗文化的自然特色。
3 结论
广西少数民族的仿生文化, 在很大的程度上, 是由于古先民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 低下的生产方式下, 一种自发的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这样的一种过程行为, 他体现现出了古代少数先民是如何与环境抗争, 如何与环境共生的辩证关系, 这些在整个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文化,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十·绣面[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嘉庆广西通志:卷八十七·舆地八[M].清光绪刻本.
[3][清]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文身[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4]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第一册) [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4:315.
[5]梁玉珍.广西那坡彝族源流及民俗考察[J].广西民族研究, 2002, (2) .
2.关于广西少数民族语文教育的思考 篇二
由少数民族构成的复杂和文化多元等特点决定了广西语文教育有它的特点与规律性,通过思考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语文教育方案,对广西的发展以及整个国家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有11个世居民族共同居住,各自创造了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学样式,像壮族以“诗歌文化”为代表、仫佬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毛南族的“神话故事”、京族的“海洋文化”,多元民族文化和文学的地域特征,长期以来相互交流以及不同质文化的相互融合在广西尤其突出。因此,广西少数民族语文教育要关注各民族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但不可避免的带有更多共通性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语文教育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关系。
一、 广西的语文课程改革应特别重视地域性
生活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学生受到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其学习和思维方式也就不同。这就要求教育对人的培养目标规格、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与之相应,故而地域环境对教育有着间接和直接的影响,教育会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随着各民族的民族语言和汉语的融合不断加强,广西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正逐渐缩小,全国通用语——汉语被广泛使用,客观上已成为广西少数民族大家庭的“通用语言”、“公共语言”或“族际共同语”。同时,由于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域,广西各族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上互相合作、互相模仿,在经济文化上互相联系、互相交流,民族之间的共同性日益增多。因此,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民族性已不明显,相反,他们因共同生活在广西而带有的地域性却日益凸显。因此,广西的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应特别重视地域性。
地域性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世代耕耘经营、创造、演变的结果。地域性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当地人的生产和生活,使其深深烙上当地地域环境特征的印记。地域性通过社会生活、物质生活来影响教育,而且还通过地域文化心理给语文教育以重大影响。自然环境对一个民族的内部生活、文化形成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的性质都会产生影响。同一民族的人们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特有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特有的价值观念等等。生活于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而这一切都会影响语文课程的内容与形式。语文课程改革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域性,这是理解语文教育差异及多元性特点的前提。广西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季节气候、自然资源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俗礼仪、文化水平、风土人情等都是语文课程资源。广西少数民族比任何一个外来者都更加熟悉自己的发展限制、发展潜力及发展机会,如果在语文教育中,注意关注这些因素,势必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极大地促进广西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
二、 语文教育的民族性应得到适度体现
如今广西地区不管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文化水平,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尤其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的迅速普及和交通状况的极大改善,广西各民族突破了往日的分割与隔离,民族间的交往日益增多。例如,我们在百色的走访中发现,由于政府在当地大力推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在当地居民的家里不管经济状况如何,几乎都有地面电视信号接受器,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大事。广西各民族间的交往自然会带来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因此,人们在处理各种关系和事务时不再从一种文化背景出发,而是有了不同的选择。各民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了适应性调整,适合历史发展要求的与文明、进步联系在一起的文化被保留下来,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与野蛮、落后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则逐渐被淘汰,保留下来的各种文化进行新的调适和整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更具适应力的文化形态。这种新的更具有适应力的文化形态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各民族民族性逐渐淡化,共性逐渐增强的过程,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融合的趋势,这一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民族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广西各少数民族在相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求生存和求发展,各族学生的精神活动及社会心理等必然会带有更多的共性,如果过分强调其民族性而忽视其共性,这不利于广西各民族之间建立稳固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互相协作的关系。但同时广西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与心理等方面还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虽然会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融而逐渐减小,但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消失,如果忽视了这种差异也是不可取的。另外,语文教育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广西语文教育改革发展中应体现适度的民族性,语文教育应强调民族性,突出语文教育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应充分吸收各民族的民族民间文学。
广西语文教育应体现适度的民族性,也就是说学校语文教育除了要包含主流文化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内容之外,还应努力寻求广西各民族优秀民族文化与民间文学教育的切合点,注意对各民族文学中的优秀成果的吸纳和整合。比如壮族古歌谣《修弓又修箭》的内容与《弹歌》中“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描写的相似之处等等。广西少数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积极方面,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健康的精神方向,能够鼓舞人们,同时这些东西与各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具有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历史继承性。所以,在学校语文课程内容的构建中应给予其充分的重视,将这些成果引进学校、引入课堂,让学生广泛参与到优秀民族文学的传承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不论是壮、侗、毛南等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对异族文学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育民族性的适当体现不能狭隘地只针对本民族学生,而是应该让各民族学生都有接触其它民族文学的机会。应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各少数民族要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汉族也要吸收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且各少数民族之间也要不断地进行交流和学习,这样才能不断推进各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发展道路。所以,广西语文教育改革应特别重视地域性,同时体现适度的民族性。
三、 多元一体化是广西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语文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起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多元一体化”的语文教育内容,除了主体民族文化外,还要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广西少数民族不但要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学习主体民族文化,以提高少数民族年轻一代适应主流文化社会的能力,求得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主体民族成员除了学习本民族文化外,还要适当地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大家庭的意识。“多元一体化”语文教育目的是继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在政治上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友好、和睦相处,最终实现各民族大团结。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过长期的文化交融和民族融合,又形成了把中华民族各成员凝聚为一体的核心文化形态——中国文化,这使我国也得以成为“一体”。“多元一体”的社会格局,一方面,要求语文教育不能只追求统一性,还应反映出多样性来,另一方面,也要求语文教育在反映多样性的同时不能背离统一性。“多元一体化”语文教育中的“多元”主要是指文化的多元,它不仅包括汉民族、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也包括外来的优秀文化;“一体”是指这三部分文化在整合过程中所形成的统一文化。因此,“多元一体化”语文教育是广西语文教育改革的必然走向。广西沿海、沿边、沿疆,地处特殊位置—— 一个多元文化汇集的地方,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教师和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民族,民族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同时,各民族长期生活在广西,他们身上也存在很多共性。因此,在广西开展多元一体化的语文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在广西开展多元一体化语文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使各民族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能顺利地融入到主流文化中,另一方面又可以保存其自身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多元一体化语文教育中的“多元”与“一体”相辅相成,“多元”要围绕“一体”实施,“一体”要结合“多元”发展。所以多元一体化语文教育不仅能注意到广西各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也能注意到它们之间的交流与整合。在多元一体化语文教育下,广西各少数民族学生要学习汉族的优秀文化,汉族学生也要学习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各少数民族之间也要互相学习,最终实现“多元一体、和谐共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多元一体化语文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持续过程,它需要我们的长期探索和不断完善。
基金项目:2008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106030401M11)
3.广西十大专科学校排名 篇三
1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柳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占地面积75.3万平米,固定资产总值约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61亿元,图书 103.87万册,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自治区示性实训基地14个,柳州市千万元设备值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学院现有全日制高职生1.1万余人,教职工699人。
2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应届毕业生 www.yjbys.com,帮助企业招到更适合的人才,m.yjbys.com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是全国首批、广西首家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重点培育8所院校之一。学院占地776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29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600多人,是广西第一所全日制在校生超过万人的高职院校。
3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84年的南宁职业大学,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示范建设验收,成为全国首批28所、广西首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是目前广西唯一拥有国家级精品专业、唯一连续六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的高等院校。
4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www_yjbys_com,毕业生都用它,名企校招微信公众号【xiaoyuan_zhaopin】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65年的广西劳动大学。学院地处风景秀丽的南宁市明阳工业区,占地1166亩。现设有11个教学系部,是一所集十个专业大类66个招生专业(方向)一、二、三产类专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目前有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全日制在校生12574人。办学49年来,已为社会培养、培训了5万多名各类本、专科人才。
5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广西南宁市,是一所以水利、电力、机电、信息、汽车、建筑、自动化等工科类专业为主,经济、管理等人文类专业有机结合的创新型高职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步入了全国先进高等职业教育行列。
6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国家重点中专广西交通学校,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学院占地面积1200多亩,分园湖和四塘两个校区。截至底,学院各类在校学生 12056人,其中全日制在校专科生11460人,函授大专生596人。院设有路桥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等58个高职专业和方向。
7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柳州市人民政府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管理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轨道交通类专业高职学院。和平路校区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余平方米。官塘新校区占地面积66万多平方米,规划校园建筑面积28万平米,已完成20多万平米建筑。新校区20开始部分搬迁,目前已入驻师生8000多人。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9000多人。
8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教育部批准成立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座落在桂林市“两江四湖”景区,老校区占地430亩,目前正在建设占地 890亩的新校区。目前,有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7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培训8万多名本、专科人才,100余位校友被评为特级教师或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
9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享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归口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管理,是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厚德、励学、敦行”为校训,践行“为每一位学生的成才积蓄力量,为每一位教职工的发展搭建平台,现已成为一所在广西有较高知名度,在国内同类院校中颇具影响力的高职院校,被誉为“当代鲁班摇篮,建设英才基地”。
10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4.2022年广西艺术类大学排名 篇四
广西艺术学院简介
广西艺术学院(GUANGXI ARTS UNIVERSITY),简称“广艺”,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确定的全国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是中国6所省(区)属综合性艺术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高校,是获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优秀等级高校,是国家批准的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学校创办于1938年,1958年新成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获准恢复重建两所学校,广西艺专名列其间,1960年广西艺专更名为广西艺术学院,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
返回目录>>>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简介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简称“北艺”,位于广西北海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专业性极强的艺术设计类本科院校,也是广西唯一一所以实用美术为主的设计类高校。
北艺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设有11个二级学院(部),本科专业15个。截止2017年5月,全日制在校生7650余人,教职工600多人。学院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西校区二期建设中。
返回目录>>>
广西艺术类院校有哪些
序号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学历层次 | 院校类型 |
5.广西理科高考一分一段表成绩排名 篇五广西多措并举确保2021年高考评卷公平准确 我区2021年高考评卷工作于6月9日开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区严格落实教育部“四个从严”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高考评卷安全规范、公平公正、科学准确。自治区教育厅刘友谊厅长和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罗索院长多次带队前往评卷点检查指导评卷准备及评卷工作,要求评卷教师要以对考生、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职尽责,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格按照“标准统一、宽严一致、始终如一”的工作要求,认真、细致、严谨地评阅每一份答卷、每一道答题,切实做到“分分计较、给分合理、扣分有据、准确无误”,让考生、家长和全社会放心。 目前我区评卷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于6月20日完成,6月23日公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并对考生开放高考成绩查询通道,届时考生可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查询高考成绩。 严格执行评卷规范 我区高考评卷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工作管理规范》《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技术规范》《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质量监控统计测量规范》的要求执行,使评卷工作有据可依,确保高考评卷安全规范、公平公正、科学准确。 严格落实防疫措施 我区高度重视高考评卷防疫工作,严格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最新防疫要求,认真做好体温监测、疫苗接种、评卷场所消杀通风等工作。评卷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疫苗接种“应接尽接”的要求,报到时对于个别确因身体原因未接种疫苗的,要求出具有效期内核算检测证明,切实保障评卷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不因疫情防控影响评卷工作,更不因评卷工作引发疫情。 严格评卷场所管理 评卷场所(含扫描场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和《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管理规范》《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技术规范》要求执行,实行封闭管理,场所内安装无线信号和无线网络屏蔽设备,网络连接采用局域网的形式,与外网实行物理隔断。评卷场所和关键位置安装了视频监控录像设备进行全程监控录像,不留死角。 评卷场所安排专人保卫,由武警、安保人员等24小时值守,评卷场所入口处设置了体温检测通道,所有进入的人员都要检测,体温正常才能进入。评卷区外设置有物品存放柜,所有与评卷无关的物品全部封存在此,所有人员一律不准携带与评卷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评卷教室。存放好物品后,值守人员还使用金属探测仪逐一对进入的人员进行检测,确认未携带手机、照相机、摄像机、扫描仪等有拍照、摄像、存储和传输功能的设备进入评卷场所。 严格考生答卷扫描 今年我区共有40.05万余名考生参加高考统考,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共160多万张。答卷扫描前,工作人员对每袋答卷袋的包装和密封情况进行检查确认,确认完好无损才可以进行扫描,扫描后的图像加密存储,采取防篡改措施,准确、有效、安全地存储在相关设备中,保证了每张图像真实、清晰、完整。截至6月11日,答题卡扫描工作全部顺利完成。 严格评卷教师选聘 今年我区共选聘了2506名教师参加高考评卷工作,他们都是具有多年教学、评卷经验和高度责任感的高校、中学教师和教研机构人员,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对高考知识点的把握精准,遵守工作纪律,本人或近亲属未参加今年高考,不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高考评卷公平公正。 严格人员岗前培训 评卷工作开始前,我区制定了《评卷员守则》《评卷工作相关人员职责》《答卷扫描人员守则》等规定,对全体评卷教师及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保密纪律的教育和评卷规定、评卷程序的培训,并组织评卷教师认真研究试题、评分参考和评分细则,熟练掌握评卷程序,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才可以参加正式评卷。部分学科为确保评卷教师对评分细则的掌握宽严一致,每天开始评卷前还会抽取样卷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才可以进行评卷。 严格制定评分细则 在正式评卷前,所有科目都进行了三天试评工作,以确保评卷工作做到标准统一、宽严一致、始终如一。试评教师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参考,结合我区考生的答题情况,制定出涵盖多解法、更具体、操作性更强的评分细则,并按照《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质量监控统计测量规范》选取样卷,用于评卷教师的培训和考核。试评结束后,所有的试评卷会返回数据库,待正评时重新按照正常流程、由评卷系统随机分发到各评卷教师手中,重新评阅、计分。试评卷上不会留下任何被试评过的记号或信息,因此也不会对考生最终得分产生任何影响。 严格实行双评制度 双评是指网上评卷过程中对评分较主观的非选择题的评卷,采用至少两位评卷员独立评分的模式。为减少评卷误差,把好评卷质量关,我区一直坚持双评制度,对主观性较强的非选择题实行双评,且双评误差值控制在题目满分的1/6以内,如果双评误差值没有超出设定的双评差值阈限(双评差值的最大允许值),则取二者的平均分作为该题得分;如果超出双评差值阈限,评卷系统会自动把该试卷发给第三位教师评阅,最后取双评误差值较小且在双评差值阈限内的两位评卷教师评分的平均分作为该题得分;如果三位评卷教师的评分两两比较的分差均大于双评差值阈限,则交由学科评卷组仲裁。 严格评卷结果复查 我区各学科每天复查量不少于当天评卷数量的30%。对于复查中发现的、与原评卷教师不同意见的评阅意见,各学科评卷组组长将组织进行仲裁,及时纠正,确保评卷质量。复查是随机发放各题扫描图像,因此评卷教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还有可能重新评阅到之前已经评过的答卷,通过查验同一评卷教师对同一答卷在不同时间评改的分数值的变化,可以确保评卷教师对评卷标准的掌握宽严一致、始终如一。 今年我区继续启用智能评卷技术,对英语、语文、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全科目进行空白未作答题目检测,防止空白题误给分,提高评卷工作效率。通过采用人工智能评分的手段,对英语作文题和语文作文题进行智能评分,检测抄写题干、背范文等情况,机器评分结果不作为最终分数计入考生成绩,仅用于检测人工评分结果,进一步提高评卷质量和效率,使评卷工作实现最大化的公平公正。 严格评卷质量监控 除了双评、复查外,我区多年来坚持“四级质量控制”制度,确保评卷质量。评卷教师把好初审关,认真、严谨地评阅试卷;题组长对每天本组评卷过程跟踪检查,发现评分标准把握不准、误差较大等现象及时纠正;学科评卷小组组长随机检查各题组质量,督促各题组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处理各题组提交的问题;评卷工作质量监控组跟踪检查各学科、各题组、各评卷教师的评卷工作质量,评卷教师的评卷质量和进度随时可被调阅和检查,并定期召开学科组长会议,通报阶段工作质量监控情况,定期向评卷工作办公室汇报评卷工作质量监控情况,及时整改存在问题。 6月23日至24日广西考生可申请普通高考成绩复核 从今日起,我区考生已经可以查询本人普通高考成绩。为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推动我区考试招生工作公开化、透明化,自觉接受考生及社会监督,今年我区继续接受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普通高考)考生成绩复核。 本次成绩复核科目包括2021年普通高考语文、数学(文/理)、外语(英语及小语种)、理科综合及文科综合,核对内容为考生相关信息是否正确、是否考生本人答卷、是否有漏评、小题得分是否漏统(登)、各小题得分合成后是否与提供给考生的成绩一致。 考生如需申请成绩复核,可于6月23日至24日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www.gxeea.cn)的“考试招生—普通高考—通知公告”或“普通高考—普通高考统考”栏目下载、填写《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复核申请表》,并携带本表及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普通高考准考证到本人普通高考报名所在市、县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申请复核,逾期不再受理。 成绩复核结果由各市于6月27日后通知考生,通知形式由各市自行决定。 6.广西少数民族排名 篇六一、少数民族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联网共享的意义 1. 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及资源整合。 把优势资源与劣势资源整合, 就是说把大医院与社区医院整合, 把城市医院与农村医院整合, 使全区医疗资源取长补短均衡发展, 实现全区居民医疗服务共享。推行“大病进医院、小病不出社区”工程。把所有社区医院并入各地市几所大医院, 规定医生定时下基层、轮流入社区。更重要的是, 社区作为弱势医院与优势大医院是捆绑在一起的, 其品牌互联, 使大医院和小医院差距缩小, 使各自的优势得以发挥。关系理顺, 打破行政隔离, 推进医疗资源城乡统筹、大小统筹、优劣互补。 2. 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健康信息集中的存放和共享。 通过信息化手段, 把病人在大医院里所做的检查资料也能让基层卫生院共享, 提高基层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 逐步使病人提高对乡镇卫生院的信任度。少数民族区域卫生信息化横向连接。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可以进行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应急指挥、疾病管理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信息采集和交换, 能够使医疗信息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子平台进行共享, 能够满足社会保险、新农合等外部信息系统的信息需求, 实现系统间的信息传输及共享。 3. 为突发性、传染性、多发性疾病提供资料。 居民健康档案可以直接、快速、准确地为突发性、传染性、多发性病提供资料。健康档案是自我保健不可缺少的医学资料, 它记录了每个人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过程。通过比较一段时间来所检查的资料和数据, 你可发现自己健康状况的变化, 疾病发展趋向、治疗效果等情况, 有利于下一步医疗保健的决策。如高血压病人根据血压值的变化, 就能较好掌握控制血压的方法;糖尿病病人可了解血糖变化的规律, 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有些病人对某种药物接连发生过敏反应, 这一情况记入健康档案, 就可提示再就医时避免用这种药物。带着健康档案去医院看病, 给医生诊治疾病也带来很大的方便, 医生看到有些检查近来已经做过, 就可避免重复。不仅为病人节约了医疗开支, 还减少了病人因检查所带来的麻烦和痛苦, 而且为病人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条件。万一病人在某些场合发生意外, 也可根据健康档案资料判断病情, 及时给予正确的处理。 二、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联网共享的现状 1. 电子档案共享度不够。 目前, 广西25%以上的农村居民已完成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工作, 2011年底建档率有望达到50%左右。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是我国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家族遗传病史、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等基本健康信息, 以及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等。据了解, 已建档农村居民持健康档案信息卡, 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复诊时, 医生可以快速全面地了解患者情况, 大大提高会诊质量, 省掉一些辅助检查的时间和开支。接诊医生还将根据复诊情况, 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是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上半年广西在建立农村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实现信息录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高效率的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平台尚未形成。各医院之间, 尤其是城乡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尚未实现。 2. 农村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尚未完善。 鼓励各地市结合当地实际, 制订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方案和技术路线, 以地市为单位建设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和符合要求的区域卫生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及健康信息平台, 逐步实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在全市跨机构、跨区域的信息共享。要加强卫生信息资源整合, 有效利用新农合、医院管理、妇幼保健、预防接种等信息系统资源, 实现单一系统向多系统资源整合转变, 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为农村居民建立起具有身份识别系统、动态更新、信息共享、服务协同、辅助决策的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现阶段, 广西各县市虽然可依托新农合业务信息平台网络为基础, 但却没整合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各地方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 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与辖区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业务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建设以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加强建设力度。 3. 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规范有待加强。 规范、统一的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是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居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的前提和基础。按照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 (试行) 》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有关要求, 广西要实现单一系统向多系统资源整合转变, 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还需要加强各地市专职人员的培训与操作规范。各地市卫生主管部门应该制订统一的基本架构和数据标准, 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要以居民健康信息为基础, 涵盖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包括临床检查、诊断等基本医疗服务记录以及对服务提供者的绩效考核等内容, 同时要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开放的数据接口。 三、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联网共享对策 1. 增加财政投入, 专款专用。 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 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维护和人员培训等相关费用纳入财政安排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有关支出范围。同时动员社会参与, 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多渠道筹集和保证所需经费。筹资与补偿机制不完善是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面临的不可回避却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据有关追踪调查发现, 全国13个健康档案重点联系县中, 仅浙江平湖、宁夏青铜峡、山东章丘、江西崇义、河北鹿泉有健康档案的专项经费, 其余重点联系县没有专门的经费。很多县的经费主要来自新农合健康体检经费、机构自筹和政府的少量的一次性拨款。由此导致健康档案可以在短期内建成多份, 但是后续管理却没有经费支持。有的地方因为新农合资金不允许用于健康体检后, 健康档案工作就趋于停止, 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得不到保障, 积极性差, 服务功能无法进一步拓宽等一系列问题必然产生。因此, 只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加大对农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 才能确保建档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 也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 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社会效益。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我们纵向把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互联互通, 一卡通解决病人在各级医疗机构看病的问题。解决病人不会集中到大医院看病, 能够向基层医院下沉。实现城市卫生资源的高效利用。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 特别是农村医疗资源比较缺乏, 我们通过区域信息平台可以把一些大医院的资源让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能够共享, 能够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效缓解了卫生经费投入的瓶颈。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往往是比较大的, 对于欠发达地区, 对于一些落后的地区医疗机构资金有限, 政府的投入也有限。所以通过这种模式减少资金的投入。还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降低基层卫生机构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医疗机构由于资源缺乏, 特别是人才的缺乏, 所以往往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诊断的水平不高, 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诊疗水平和能力, 能够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3. 开展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特色。 首先进行投资、建设、组织、运营的模式。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机构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进行一次性投入,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合作共建, 实现多赢;政府无需对系统后期建设与维护再次投入, 通过项目合作方进行资源配置提供服务保障。特别对于后期建设和维护的问题,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感到比较大的困难, 假如没解决这个问题, 单纯建好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下一步也很难维持下去。我们知道很多硬件、软件将来要进行升级改造, 我估计五年左右就要改造升级。对于欠发达地区政府没办法投入, 这个系统很难维持下去, 所以考虑通过这种模式合作来整合资源, 分期租赁的方式能够解决建设、维护问题。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 (中心) , 往往IT技术的人才比较缺乏。任何一个卫生院 (所) 出现问题可能会带来一个灾难性的, 可能导致整个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可能都没办法开展。所以通过与中国电信或是其他软件公司的合作, 让每个乡镇、社区都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摘要: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联网共享的意义和现状分析, 提出各种对策等, 为少数民族农村居民健康筑起安全屏障、融洽医患关系、减轻农民负担、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稳定和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联网共享 参考文献 [1]尚敏.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向电子化目标迈进[N].中国城乡金融报, 2009-3-23. [2]余海蓉.深圳将建全国首个网上电子健康档案[N].深圳特区报, 2006-07-19. 7.广西少数民族排名 篇七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普通高中 篮球教练员 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联部篮球教练员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联部篮球教练员的年龄结构。 (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篮球教练员的教龄结构。 (三)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篮球教练员的专项受训时间。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篮球教练员就必须亲自接受一定年限的实践,在此过程中积累基础。我们知道,很多优秀的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所选用的方法、临场对比赛过程的感悟都是自己多年参加训练、比赛经验的积累,这也是在教科书上所找不到,并且在对高是篮球教练员的问卷调查中,有38人认为篮球的训练运动经历对他们的教学训练工作影响“很大”,22位教练员认为“较大”,而无一人认为专项的运动经历对从教工作的影响“一般”、“较小”和“很小”。 从表中可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篮球教练员接受专项受训的时间主要集中在0-5年和6-10、11—15年三个个时段上, 占调查总人数的28.57%和31.43%、25.71%,平均受训年限为6.5年。这是因为中学的教练大部分不是专业运动员出身,接受专项训练大多是在中学,通过两三年的训练参加体育高考,接着再接受两年或四年的学习和训练。而从专业队转岗的教练员接受专项训练的时间就比较长,但人数较少。接受训练在15年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不到20%。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篮球教练员在年龄结构、教龄结构上的表现基本上是合理。在学历结构呈不平衡状态, 接受专项受训的时间相对较少,在在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上还有存在一定欠决。他们对篮球专业知识有着深刻的了解,具备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较弱,使整个知识结构体呈现出不均衡性,教练员们偏重于专业知识的积累,而轻于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特别是体育统计学、计算机知识和外语; (二)建议。 适应未来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练员应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存在的不足: 1.加强学历结构,引进高学历有才。 2.增加或建立各中学教练员培训机制,完善教练员的知识结构。 3.体育、教育、共青团等主管部门应多开展高中生篮球比赛,制定比赛机制,增加比赛机会,提高中学训练的积极性和战术意识的培养能力。 4.加强科研能力的自我提高,在思想上重视科学研究对提高训练能力的作用。 5.各教练员要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为更好的提高训练效率。 6.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上适当调整,让学生在学校中能最大限度的掌握有关教练员必备的知识、技巧,为将来的执教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中国辞书出版社,1997. [2]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词典[M].香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华洪兴.体育伦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4]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广西少数民族排名 篇八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文化转型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报告之一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环境和发展特征,这些地区正处于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时期,构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并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新型文化模式,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 者:黄筱娜 作者单位: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南宁,530023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6) 分类号:G03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化 少数民族9.广西民族文化 篇九1、壮族2瑶族3苗族4侗族5仫佬族6毛南族7回族8京族9水族10彝族11仡佬族 板鞋舞 在壮族的文体技艺中最妙趣横生的就是像军阵般有威有势的“板鞋竞技”和“扳鞋舞”。板鞋竞技是以几个人为一队,大家同穿一对长板鞋赛跑;参加者必须步调一致,同心全力,谁要是一个不少心,就会令全队人仰马翻。相传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间,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领广西郎兵赴浙江抗击倭寇,她用三人缚腿赛跑的方法训练郎兵,使得军纪严明、同心协力,后来便演变成这种有趣的运动了。赛龙舟 又叫扒龙船,是群众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南宁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惯。民国23年(1934年)南宁民国日报记载:“扒龙船旧习,行见一年一度,在邕江中游驶竞技矣”。解放后,端午节赛龙舟更成为南宁市别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且规模逐年扩大,赛事越办越好。1997年,南宁市和坛路乡举办的龙舟赛由于规模大,形式新,被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龙舟协会授予“全国百万群众龙舟通讯赛最优赛区”称号。踩高跷踢足球 这是壮族的“高脚球”,玩起来很像足球。不过却不能用脚来踢,无论奔跑、拼抢和踢球都 能用那对“义肢”。现在用的球是足球,但以前踢的可是柚子。原来,早在南宋时,广西南丹县人就有踢柚子的游戏;每逢中秋还要举行踢柚子比赛,近代发展为踩高跷踢足球,更是别开生面。狮子上金山 在高架上腾空起舞 在壮族人眼里,狮子是祥瑞之物。壮族的舞狮绝技,有高台舞狮、双狮戏球、狮子梅花椿、过天桥、刀尖狮技、狮子上金山等。这一招[狮子上金山],更是险象环生。[金山]是用约35张长条凳叠成17层,高8.5米;表演者扮成[狮子]登上[金山],在晃荡不定的[金山]上跳跃、腾空、起舞,惊险万状,令人叫绝。 上刀山下火海 瑶族是民风较为强悍的民族,他们在祭祀、祈福、驱邪的仪式中,往往要进行一系列的绝技神功,以显示所向无敌的气概,赤足爬刀梯、过火海就是其中两项惊险的绝技。爬刀梯,又叫[上刀山],是在木梯上安装锋利的刀子作为梯级,赤足踏在利刃上蹬上蹬下,脚底的肌肤竟丝毫无损。过火海有几种形式:一是将若干个铁犁头烧得通红,赤足一步一犁踏在上面疾行而过;一是走过燃烧木炭的[火海];一是[走足灯],即用竹筒做成的灯排成行,一步踏一灯地走过,灯火依然熊熊,真是神乎其技!打磨秋 有一个很美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大旱不雨,庄稼无收,人们陷入恐怖和绝望之中。有两兄弟想出个办法:用木头做成磨秋,荡到天去,求老天爷开恩。他们打了15个昼夜的磨秋,终于感动了苍天,普降甘霖,但兄弟两因过劳而死去。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便在节日时打磨秋。打磨秋时,横杆上两端各有1人或两人,交替蹬弹地面使横杆上下起落旋转,同时在杆上做出回转翻滚、以腹贴杆四肢悬空、在旋转至地面时伸手拾花等许多技巧动作,凌空翻滚如空中飞人一般,既惊险又优美。这种活动,彝族叫“磋磋”,汉语称“打磨秋”。同顶 这是考验翻山越山道的腰腿臂功夫。毛南族人居住在广西北部山区,山间险道多,成为形成这[同顶]体育游戏的原因。原来毛南人在过险道时,常用双手合抱物体拿举而过,为了练就硬朗的腰板、腿脚和肩臂力量,所以每逢秋后农闲时和年节,他们就要进行[同顶]比赛。[同顶]比赛每队3人或4人(也有一对一的),在上面的1人踏在下面的人交叉手掌的掌心上,成骑马状,手和肩顶住木杆,全队人同心合力,把木杆的中心悬垂线顶过对方规定线的一方,便是胜方。爬坡杆 顺爬、倒爬、转爬各显奇技 苗族一年一度的[坡会],都要举行爬坡杆活动。在坡会场上,竖起一根约10米高的青桐木杆,杆的顶端挂着腊肉、美酒和糍粑。参加爬坡杆的小伙子们,一个个爬上杆顶喝一口酒又爬下来,他们各显奇技,有的只用手攀爬、身不着杆,有的又爬又蹬,有的顺爬,有的两脚朝天倒爬,有的边爬边绕杆子旋转……,谁爬得又高、又快、难度又大,就会得到满场观众特别是姑娘们的喝彩。与此同时,青年男女围绕着坡杆尽情歌舞,呈现一派欢乐气氛。寻耍乐 踩风车升上空中玩[单杠] 壮语管[踩风车]叫[寻耍乐]。在高约4米的木制风车架上,4人或8人组成一队,每人分别握住现车上的木架,由着地者用力蹬踩,大家同时跟车轮旋转,谁着地一蹬就又把自己送上风车顶,胆大的人还在上面玩[单杠]自转。哪一队在规定时间内转的圈数最多,哪能一队便算胜出。冬泳邕江 南宁冬泳活动始于30年代初。民国23年1月21日,精武体育会邕江举行冬泳,入水者30余人。解放后,冬泳活动更为广泛。1958年1月7日和10日下午,毛泽东同志两次畅游邕江,成为南宁人民掀起邕江冬泳热潮的起点。此后,邕江冬泳成为南宁人民的传统优育活动。每年南宁市都组织各界群众横渡邕江,有些年份黄渡邕江的规模很大,人数达3万多人。1979年以前,冬泳活动由政府牵头组织进行。以后,冬泳活动以自发为主,南宁市冬泳协会成立后,则由该协会组织开展活动。三月三歌节 壮族传统节日。亦称三月歌圩。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二三天。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亦来游乐助兴。在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民间贸易活跃。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歌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为弘扬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了“三月三”歌节活动,全广西各地歌手云集南宁,全国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国友人也前来观光,盛况空前。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为文化艺术节。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 壮族人民历来都有唱山歌的习俗,刘三姐是壮族人心目中美与爱、智慧与才能的化身。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农历的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歌圩,在这一天许多壮家姑娘、小伙甚至是上年纪的老人都会在 2 田间山坡上相互对唱山歌,以歌定情,以歌会友。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饭和彩蛋,先祭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赐予歌才。 从1993年起,广西在“三月三”歌节的基础上,每年在首府南宁举办“ 民歌节”,广邀国内外艺术家和各界人士参加民歌盛会。1999年起,南宁市政府每年都组织人力物力举办一次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并以第一届(99年)最为成功,现金,民歌节已成为南宁市每年一度的重大节庆活动。 在民歌节成功举办的同时,亦有部分学者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大量采用 流行歌手来吸引观众,加入过多的流行歌曲,以及依靠 绚丽的灯光,恢弘的舞台,浩大的舞蹈场面,来迎合现代都市人的音乐口味,已经完全把 山歌 天然,原生态,质朴简单 的艺术内涵给抹杀了,失去了真正的 歌圩 歌节的意义以及艺术价值,完全成了一台 商业化的明星大汇演了。 而现如今,随着各种商业等因素的影响,民歌节每年的 艺术表演形式都不尽相同,如02年为 国外艺人加国内艺人流水线式的大汇演,03年注重了交响乐队和歌手的现场演奏演唱,展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04年则完全侧重于表现东盟博览会的政治主题,05年则通过奥运会开幕式的分章节式表演,但艺术效果不尽人意,06年又是一次明星流水线式的大汇演。可以看出民歌节的主办方对于民歌节的艺术形式定位 非常不明确,导致每年的民歌节都让人感觉捉摸不定,还未算一个完全成熟成形的品牌文化。中国—东盟博览会 是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倡议,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 截至目前,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四届,为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被评为中国十大知名品牌展会,博览会常设机构——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荣获中国会展业特别贡献奖。 2006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荣获“2006年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政府主导型展会”称号。 【壮锦】 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手工艺品。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用各种彩色,织成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壮剧】 壮剧是壮族舞台艺术的代表。壮剧大体上可分为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师公剧主要流传于河池、柳州、贵港等地的壮族地区,是在“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唐代就有了。 【师公戏】壮族民间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树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灵等。(我们那儿供的是玉皇大帝、雷王爷、灶君、太乙真人等) 【麽教】 麽教是道教和佛教在壮族的影响下结合而成的,形成以原始的麽教为主,融道教和佛教为一体,信仰多神的“宗教”,并出现了半职业性神职人员——师公。师公的职能是为民间祈福禳灾,驱鬼事神;所行法事兼具巫、道、释的特点。同时,汉族道教的正一道和太一道在壮族地区也有所流行,其神职人员壮语称道公,因其专事念经符咒而少解经文,故民间又称“喃嗼先生”。(喃嗼一般是在超度的时候)【踩高跷】 【壮剧】 壮剧是壮族舞台艺术的代表。壮剧大体上可分为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师公剧主要流传于河池、柳州、贵港等地的壮族地区,是在“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唐代就有了。 【师公戏】壮族民间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树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灵等。(我们那儿供的是玉皇大帝、雷王爷、灶君、太乙真人等)【麽教】 麽教是道教和佛教在壮族的影响下结合而成的,形成以原始的麽教为主,融道教和佛教为一体,信仰多神的“宗教”,并出现了半职业性神职人员——师公。师公的职能是为民间祈福禳灾,驱鬼事神;所行法事兼具巫、道、释的特点。同时,汉族道教的正一道和太一道在壮族地区也有所流行,其神职人员壮语称道公,因其专事念经符咒而少解经文,故民间又称“喃嗼先生”。(喃嗼一般是在超度的时候)【踩高跷】 (每年的三月三,在南宁武鸣县会举行山歌节,还有很多活动呢,踩高跷、竹竿舞···)【哭嫁】 具体我说不上来,我就见过一次。新娘子出嫁的时候要哭,意思是舍不得娘家人,感谢父母亲的养育之恩等等,哭得越厉害越好。甚至有些还会使用很“特别”的催泪弹—-洋葱或辣椒水··· 【鬼节】 农历七月十四日的“中元节”,又称“鬼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主要内容是祭祖和祀鬼。这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 广西地名: 南宁市 辖6个市辖区、6个县。市政府驻青秀区。 兴宁区(民生街道)青秀区(长塘镇)江南区(江南街道)西乡塘区(衡阳街道)良庆区(大沙田街道)邕宁区(蒲庙镇) 武鸣县(城厢镇)隆安县(城厢镇)马山县(白山镇)上林县(大丰镇)宾阳县(宾州镇)横 县(横州镇) 柳州市 辖4个市辖区、4个县、2个自治县。市政府驻柳北区。 城中区(城中街道)鱼峰区(麒麟街道)柳南区(潭西街道)柳北区(雀儿山街道)柳江县(拉堡镇)柳城县(大埔镇)鹿寨县(鹿寨镇)融安县(长安镇)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桂林市 辖5个市辖区、10个县、2个自治县。市政府驻象山区。 秀峰区(丽君街道)叠彩区(北门街道)象山区(南门街道)七星区(漓东街道)雁山区(雁山街道) 阳朔县(阳朔镇)临桂县(临桂镇)灵川县(灵川镇)全州县(全州镇)兴安县(兴安镇)永福县(永福镇)灌阳县(灌阳镇)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 资源县(资源镇)平乐县(平乐镇)荔浦县(荔城镇)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 梧州市 辖3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长洲区。万秀区(城东街道)蝶山区(鱼嘴街道)长洲区(大塘街道)岑溪市(岑城镇) 苍梧县(龙圩镇)藤 县(藤州镇)蒙山县(蒙山镇)北海市 辖3个市辖区、1个县。市政府驻海城区。 海城区(中街街道)银海区(银滩镇)铁山港区(南康镇)合浦县(廉州镇)防城港市 辖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港口区。港口区(渔洲坪街道)防城区(防城镇)东兴市(东兴镇)上思县(思阳镇) 钦州市 辖2个市辖区、2个县。市政府驻钦南区。钦南区(水东街道)钦北区(长田街道)灵山县(灵城镇)浦北县(小江镇) 贵港市 辖3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港北区。港北区(贵城街道)港南区(江南街道)覃塘区(覃塘镇)桂平市(西山镇) 平南县(平南镇) 玉林市 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玉州区东门路。玉州区(玉城街道)北流市(陵城街道) 容 县(容州镇)陆川县(温泉镇)博白县(博白镇)兴业县(石南镇)百色市 辖1个市辖区、10个县、1个自治县。市政府驻右江区向阳路13号。右江区(百城街道) 田阳县(田州镇)田东县(平马镇)平果县(马头镇)德保县(城关镇)靖西县(新靖镇)那坡县(城厢镇)凌云县(泗城镇)乐业县(同乐镇)田林县(乐里镇)西林县(八达镇)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贺州市 辖1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市政府驻八步区贺州大道。八步区(八步街道) 昭平县(昭平镇)钟山县(钟山镇)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 河池市 辖1个市辖区、4个县、5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金城江区新建路。金城江区(金城江街道) 宜州市(庆远镇) 南丹县(城关镇)天峨县(六排镇)凤山县(凤城镇)东兰县(东兰镇)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镇)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 来宾市 辖1个市辖区、3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兴宾区建设大道。兴宾区(城东街道) 合山市(岭南镇) 忻城县(城关镇)象州县(象州镇)武宣县(武宣镇)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 崇左市 辖1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江州区石林大道。江州区(太平镇) 凭祥市(凭祥镇) 扶绥县(新宁镇)宁明县(城中镇)龙州县(龙州镇)大新县(桃城镇)天等县(天等镇)广西名人: 侬智高(1025-1055),反宋起义将领,“大南国”皇帝,广源州(今南宁)人。 瓦氏夫人(1498~1557),明代抗倭英雄,广西归州(今靖西县)人。 蒋 冕(1462~1532),明朝大学士、内阁首辅,广西全州人。 石涛(1641~约1718),清初著名画家,广西桂林人。 陈宏谋(1696~1771),清朝大学士、理学家,广西临桂人。 郑献甫(1801-1872),清代著名学者,广西象州人。 韦昌辉(1823-1856年),太平天国“北王”,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 萧朝贵(?—1852.9.12),太平天国开国功臣和杰出将领,广西武宣县东乡人。 石达开(1831~1863),太平天国军事统帅之一,广西贵县人。 李秀成(1823-1864),太平天国后期主将,广西藤县人。 陈玉成(1837~1862),太平天国后期主将,广西藤县人。 秦日纲(约1821—1856),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人。 刘永福(1837-1917),清末黑旗军首领、抗法抗日名将,广西上思人。 冯子材(1818.7.29~1903.9.18),清代抗法名将,广西钦州人。 岑毓英(1829-1889),清代抗法民族英雄,广西西林人。 唐景崧(1841~1903),清末台湾巡抚、台湾民主国大总统、首创桂剧,字维卿。广西灌阳人。 况周颐(1859~1926),清季词人,广西桂林人。 岑春煊(1861年-1933年),清末民初中国政治家,广西西林人。 李宗仁(1891.3.13—1969.1.30),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广西桂林人。 白崇禧(1893.3.18—1966.12.2),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广西桂林人。 陆荣廷(1859-1938),桂系军阀,广西武鸣人。 陈济棠(1890~1954),国民党军队将领,广西防城人。 李济深(1885—1959),黄埔军校副校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广西苍梧人。 韦拔群(1894—1932),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领导者,广西东兰人。 梁宗岱(1903~1983),中国现代诗人,广西人(辞海:广东新会人,误)。 梁漱溟(1893-1988),国学大师、“中国最后一个大儒”,广西桂林人。 马君武(1881-1940),著名教育家,广西桂林人。 雷沛鸿(1887年-1967),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广西南宁人。 高致嵩(1899—1937),国民党将领,广西岑溪人。 罗尔纲(1901-1997),太平天国历史学家,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 雷经天(1904—1959),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解放军将领,广西南宁人。 石觉(1908-1986),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广西桂林人。 甘乃光(1897—1956),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教官、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副秘书长,广西岑溪人。 甘丽初(1901—1950),国民党高级将领,广西容县人。 罗奇(1901—1975),国民党高级将领,广西容县人。 黄锦辉(1903—1928),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军事干部之一,广西桂林人。 覃异之(1907—),民革中央常委,广西宜山人。 黄绍竑(1895—1966),民革中央常委,广西容县人。 李明瑞(1896~1931),百色起义、龙州起义领导者之 一、革命烈士,广西北流人。 谭寿林(1896~1931)中国共产党广西地方组织早期领导人、革命烈士,广西贵县(今贵港)人。 王力(1900~1986),语言学家、教育家,广西博白人。 程思远(1908~2005.7.28),著名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广西宾阳人。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4年4月5日出生(证件标明日期为1926年4月5日,误),“新武侠鼻祖”,广西蒙山县人。 白先勇,193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广西桂林人。 梁凯远,1941年10月生,高级农艺师,广西桂平人。 卢嘉祥,1946年生,同声翻译奇人,广西平南县人。 郁钧剑,1956年生,著名歌唱家,广西桂林人。 凡一平,本名樊一平,男,1964年7月生,现为广西民族大学驻校作家,自治区政协委员,二级作家,广西都安县人。 李宁,1963-9-8,体操王子、“本世纪最佳运动员”之一,广西柳州人。 周蜜,1979.2.18,著名羽毛球运动员,广西南宁人。 莫慧兰,1980年7月11日出生,著名体操运动员、创造“莫式空翻”,广西桂林人。 10.广西少数民族排名 篇十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融合 当前中职学校体育由于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手段单一,教师没有很好地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没有新鲜感,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参与度不够,积极性和主动性差,懒于参加体育教学,根本没有达到锻炼效果。与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背道而驰。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健康第一,快乐体育。因此就需要改革传统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充实体育教学内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群众性、娱乐性、竞技性、健身性、艺术性等特点,简单易学,有着较为广泛的教育功能。在这些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中,选择一批切合教学实际、优秀的体育项目融入中职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通过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开阔学生眼界,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和深入,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中等职业学校都积极推行教育改革,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更是如火如荼,学校体育教育也在改革的浪潮中得到了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当前,在中职学校里,很多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各项学校的体育运动,非常喜欢体育课,在体育课上较为积极主动。但是,由于现在中职学校的体育课除了诸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各种球类,就是往返跑、短跑、长跑等田径类体育运动,条件好点的中职学校加上体操等就不错了。体育运动都是以传统项目为主,体育考试达标测试也无一例外是从这些项目中进行选取。单一、重复的教学内容,让体育课没有新鲜感,让学生觉得无味,从而让学生对于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的热衷度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主动性,自我锻炼的意志就会逐渐消磨殆尽。当然,有少部分学生可能会对篮球和足球极为感兴趣,但这也是极少数,不能成为主流,而多数的学生就不会参与其他体育项目了。这种情况下,体育运动就会变成少数人运动、多数人观赏的项目了,就与国家提出的“全民运动,全民健身”的主旨相违背。如果我们在保持传统体育项目的情况下,丰富教学内容,增设开展一些如抛绣球、抢花炮、板鞋、跳竹竿等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彻底改变学校体育原有体育项目教学模式,拓宽教学内容范围,改善体育教学体系,促使原有的以竞技为目的的体育朝着多元化发展,寓体育于娱乐之中, 在体育运动中凸显民族化,向着健康化的道路发展。这样多元化的体育运动模式,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也让学生更加喜爱本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参与,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过程中,感受到民族体育的魅力,在活动中得到美的感官享受,愉悦的精神享受。 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缓解学校压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要想实现教育的成功,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智力,还要让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审美能力。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目的就是通过开展体育运动,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体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学科教育不一样,要确保达到效果,把学校体育教育开展好,开展得有声有色,就需要购置足够的器材,建设能够满足学生运动的如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跑道等基础设施,但这一切,最终都归结到一个问题上,需要有足够的经费。近年来,我国经济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但人均收入却不高。国家对这方面的投入虽然非常大,但我国幅员辽阔,学校众多,要想一步到位,解决所有学校的问题是不现实的。因此,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场馆并不令人满意,也不能适应广大学生运动的需要,由于经费的匮乏,购置运动器材严重不足,有些体育器材还严重老化,不能使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学校的体育教育就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很多体育运动不能很好开展。那么,在国家不能更多投入,学校场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解决当务之急,缓解学校的压力无疑就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利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与学校传统体育项目有机结合,做到优势互补。学校以往一些如篮球、足球、长跑等体育项目对场地的要求都很高,而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好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比如广西回族的摔跤、京族的跳竹竿、仡佬族的荡秋千、打陀螺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们可以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对场地等的要求也不高;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中的器材便宜,可以就地取材,可以说,根本用不了多少经费来购买器材,还有一些器材完全可以自己制作。因此,中职学校就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结合学生情况,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增加体育项目内容,丰富教育内容,缓解学校场地小、体育设施少、体育器材缺乏的压力,确保学校体育教育顺利开展。 三、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 自2011年以来,广西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在大中学校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将适合学校体育教学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进校园,推进课堂。活动中,秉承“素质教学、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继承、发扬和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继承和弘扬广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事实证明,许许多多的体育项目,都在通过学校的推出去,学校强大的师资力量,较为完备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合理的、正确的体育锻炼,充足的体育训练时间等,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要想普及好、继承好、发展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是重要的训练基地,是最为理想的载体,学生在这里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发展。学校从事体育教育的教师,还可以在课余对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深入挖掘、整理,并根据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将部分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 学校举办的各类体育竞赛和开展的各类校园体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竞赛中了解其功能、作用,并逐步掌握锻炼方法,从而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乐趣,喜欢上这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逐渐热爱这些运动,有效地继承和发展这些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四、中职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升审美价值,促使学生就业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体现少数民族风情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充分展现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渗透于当地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能给人们带来运动上的快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给予人们感官上的冲击,满足热爱旅游的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能让人们在观赏民族体育运动,参与民族体育运动中了解民族体育知识,帮助传播民族体育文化,锻炼参与者的意志和陶冶他们的情怀。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热爱旅游的人们带来的审美价值是多方面的,既能满足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等审美感官的审美需要,又能起到增加知识、传播文化、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等方面的作用。在广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方旅游更加注重融入地方民族特色,融入当地民族元素,民族体育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再加上政府对民族体育体育文化保护力度的加大,对民族体育,特别是民族体育旅游宣传力度的强化,民族旅游发展迅速,迫使市场更加需要民族知识丰富、熟悉民族体育运动的旅游专业人才。作为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就需要不断学习,以便在带团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客人在愉快的氛围中一起参加具有锻炼价值的如:抛绣球、抢花炮、板鞋、跳竹竿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给自己增加就业机会,促进自身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何林.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2]缪仕晖.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价值分析[J].科技信息,2009. [3]杨莎莎,钟学思.民族体育旅游发展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5(6). 【广西少数民族排名】推荐阅读: 广西民族大学考研试题07-16 广西民族博物馆任务卡12-08 北方少数民族08-09 少数民族课件09-27 少数民族教案10-07 少数民族著名人物08-20 少数民族知识竞赛10-25 云南少数民族婚嫁习俗07-01 少数民族工作计划09-13 少数民族风情和风俗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