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精选10篇)
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
篇一:“提高小学生歌唱表现力的探究”结题报告 “提高小学生歌唱表现力的探究”结题报告 1 课题研究综述
1.1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相关背景
唱歌是一门艺术,是人们用歌声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最能直接抒发感情、愉悦身心,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更能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器乐毕竟只是少数人能够接近的,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美妙的歌声既陶冶人的情操又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唱歌已经成为广大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并热烈追寻、悉心研究的一门学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学习音乐、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唱歌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歌词美、旋律美、音质美和意境美,还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歌唱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完美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并在歌唱中受到歌曲的感染与启迪。《音乐课程标准》对学生演唱的标准要求是:“能够用标准的音凋、节奏和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这里提到的自然声,本人认为其实是我们音乐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对学生的首要要求。然而,在生活中、学校的歌唱活动中以及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在唱歌时,唱着唱着就越唱越兴奋,越唱越大声,特别是唱高音时,简直是用全身力气扯着嗓子大喊大叫,轻不了低不下,高音喊唱,一片噪音,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喊唱”。这种“喊唱”现象在小学低年级比较突出,中高年级也会有。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哈蒂警告说:“这种儿童自然的、带劲的、有生气的歌唱,特别是把全部声音都放出来甚至喊叫的歌唱,如果不加以正确指导,就会将许多孩子的良好嗓音一辈子给毁掉了。”由此可见,“喊唱”会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发展,除了容易损伤学生稚嫩的声带使童声失去了原有的音色,还会影响乐感的培养不利于学生音高概念的形成;既破坏了声音的美感,还破坏了歌曲的艺术形象,更谈不上美的熏陶、美的享受,音乐教学就无法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表现力的目标。提高歌唱表现力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但是基于以上谈到的教学现状,本人认为:“喊唱”方式是阻碍学生提高音乐美感、提高歌唱表现力的绊脚石,所以经过课题组协商,并研究通过,决定在《提高小学生歌唱表现力的探究》这一课题下,选择“关于教学中的喊唱”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研究。而且本人认为,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唱歌:用演唱的形式,将音乐作品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心灵的需要,比语言更能表达丰富细腻的情感。唱歌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1.2.2 教学:教学是在教学目标的规定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教学活动。
1.2.3 喊唱:即小学唱歌教学中,学生无方法的大声唱歌,尤其唱到长音和高音时,喊得面红脖粗,缺乏美感,且容易“跑调”的现象。
1.2.4 歌唱表现力:在用自然声音唱会歌曲(按照歌曲节拍、节奏、歌词准确)的基础上,把握歌曲的艺术风格、情感特点,有感情的表达歌曲、演绎歌曲的能力。1.3研究的意义
在小学音乐教学领域中,歌唱教学作为基本内容之一,相比音乐欣赏、课堂乐器演奏、识读乐谱等知识的学习而言,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活动,是普及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但学生喜爱唱歌,却不懂得怎样合理、科学地使用嗓音,常常是随自我的情绪或歌曲的情绪高声喊唱。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会出现无方法的大声“喊唱”现象,使歌曲缺乏童声的美感。童声时期孩子们的声带是娇弱的,这种名曰“唱歌”,实为“喊歌”的现象对少年儿童的嗓音发育很不利,如不及时纠正,将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危害,更谈不上在歌唱中表现力的培养。通过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用清纯甜美的声音自然歌唱,改变学生在歌唱中的“喊唱”现象,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进而达到提高歌唱表现能力的培养。1.4期望目标
1.4.1 通过问卷调查和谈话等方式,使师生认识了解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喊歌”现象出现的原因。
1.4.2 课堂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音乐欣赏能力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杜绝“喊唱”现象。
1.4.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研究适当的发声训练方法和“轻声唱法”的有效途径。
1.4.4 教师在歌唱教学环节中,设计新颖、学生乐于接受和学习的授课形式,并且能够将此种方法推广到其他年级。
1.4.5 利用学校晨会广播的有利资源,多听、多欣赏,全面地普及正确适当的歌唱方法。2 研究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2.1研究思路
《提高小学生歌唱表现力的探究》这一课题,将研究的内容着眼于——关于教学中的“喊唱”问题这一个点来进行,使得思路更加明确,课题研究准备分为四步进行。
第一步:查找相关文献,明确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分析现阶段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出现“喊唱”现象的原因及危害。设计与课题相关的问卷调查表,在实验年级中进行调查、分析。
第二步:在搜集问卷调查及分析后,将理论依据归档成册以便与后期的调查做对比,实验教师完成杜绝“喊唱”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论文并归档成册。
第三步:实验教师在实验进程中,整理一套适合学生唱歌前的发声训练谱及训练方法,在授课中突出“轻声唱法”的研究,于此同时加大倾听能力的培养与欣赏、聆听能力的训练,将收集资料整理成册。利用学校的晨会广播资源,让全校学生欣赏优秀的歌曲,学习正确的演唱方法,培养良好的歌唱表现能力。
第四步:在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实验后,下发课题后期问卷调查,与初期进行对比,以此验证实验的有效性及成果。篇二:《小学唱歌教学中“喊唱”现象的对策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二年级学生音乐课堂“喊唱”现象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新的《音乐课标》作了明确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参与歌唱,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做出恰当的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歌唱。要完成这样的音乐教育目标,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演唱。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从事小学二年级音乐教学几年来,常发现在唱歌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不少的学生在歌唱时不是在“唱”,而是在“喊”。尤其到高音时,喊得面红脖子粗。虽然音量很大,但声音粗糙,缺乏美感,且容易“跑调”。这种唱歌其实为“喊歌”,这种现象如不及时纠正,将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危害:一会损伤声带,使嗓音失去原有的色彩;二会破坏声音的美感;三会不利于音高概念的形成;四会有害于乐感的培养。因此要合理的引导学生走出“喊唱”误区,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才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
三、课题界定:“喊唱”即小学唱歌教学中,学生无方法的大声唱歌,尤其唱到长音和高音时,喊得面红脖粗,缺乏美感,且容易“跑调”的现象。
对策:分析学生唱歌出现“喊唱”现象的原因,寻找避免“喊唱”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认识了解小学儿童唱歌教学中“喊歌”现象出现的原因;
2、了解学生唱歌时发声状态,探索唱歌教学有效的方法;
3、改正学生不良唱歌习惯,避免“喊唱”现象;
4、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教学手段得到改善和提高,教学方法更加科学,能有一套消除学生在课堂上“喊唱现象”的方法和策略,切实提高教师的音乐专业素质、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教育调查法:经过调查问卷访谈,了解学生“喊唱”的原因。
2.文献资料法:调查出学生“喊唱”的原因后,查阅相关的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便于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3.行动研究法:探索实践纠正二年级学生“喊唱”的教学引导方法,为提高学生的歌唱素质寻找突破口。
4.经验总结法:从课堂教学实践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出发进行分析、概括、提炼,再把提炼出来的方法付诸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过程:
1、发现问题,制定研究方案根据我校二年级音乐课堂的具体情况,发现到学生在歌唱中存在的“喊唱”现象,因此确定了以《小学二年级音乐课堂“喊唱”现象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为研究课题,制定了研究方案,向教科研室提出申请,2010年3月正式批准立项为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2、加强学习,提高研究认识
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学习了大量的书籍,写出了自己的学习笔记及学习体会,从而提高了自身的认识,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同时,听关于课题研究的讲座多次,听教研员关于音乐问题课题讲座,并参加区科研室老师组织的科研课题专题研讨会,听指导老师关于课题选题的讲座等等。另外,走出去学习,提高认识,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对教学和课题研究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调查研究,了解问题原因(1)在我校二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与课题有关的问卷和谈话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我了解到学生缺乏对美的认识,误以为“喊唱”可以展示自己等,这些都是导致唱歌教学中出现喊唱现象的主要原因。
(2)针对问题,确立研究重点。
第一,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纠正“喊唱”现象;
第二,整理不同的发声练习曲及指导方法;第三,对集体唱歌中声音的均衡、外部状态的调整,使学生获得悦耳的童声。(3)积累经验,制定研究计划。
围绕“喊唱”问题,首先在教学工作中,初步探索避免喊唱的方法,积累第一手经验,然后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达成共识。在低段音乐教学中,要求学生轻声说话,有唱歌状态的高位朗读歌词,利用简笔画、游戏、身体语言、手势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训练学生有气息支撑的唱歌,并培养学生的和声意识,从而有感情地表现歌曲,避免“喊唱”的出现。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纠正学生的“喊唱”现象:如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兴趣;对口型无声演唱;影子游戏,山谷回声,辨别声音的美与噪等等。(4)出现问题,反复实践,寻找对策。
在研究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避免和纠正“喊唱”的对策,经过实践,收到了一些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反复的问题;还发现科研和教学有脱节的现象。
1)课题来源于课堂,必须服务于课堂。可是,有的常规课却看不到课题研讨后的影子,怎么办?
2)上期训练好的声音,开学又忘了,怎么办?
3)轻声唱歌后出现了“高而虚”的声音,怎么调整?
最后,就这些问题通过实践与交流总结出以下做法。第一、课题来源于课堂,必须服务于课堂。再次学习课题方案,深入了解课题的重点,听组内优秀骨干教师的常规课,让骨干教师指导并随堂听自己的常规课。
第二、针对学生年龄小,易忘的特点,反复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避免喊唱。第三、唱歌中出现了“高而虚”的声音,应该加强气息(呼吸)训练。
第四、坚持写教学反思或教育随笔,抓住教学中点点滴滴,积累教学经验,促进自身成长。第五、结合活动,验证研究效果。第六、勤于笔耕,重视经验总结。
在研究过程中坚持对本期情况作总结,一年来围绕课题写了经验论文多篇。
七、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研究,探索出了一套实用的避免“喊唱”现象的对策和措施。第一、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策略。如游戏、故事、分角色表演唱歌、对比、简笔画与气息练习结合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第二、从开课起,培养学生轻声兴奋的唱歌习惯。控制音量,微笑演唱、腰部用力。
第三、用小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引导学生科学发声的策略。篇三:小学生唱歌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唱歌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张学依
一、唱歌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中小学唱歌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敢当众唱歌,对当众唱歌表现出极其紧张、害怕;大部分学生唱歌时面无表情,声音无力,嘴巴呈蠕动状,似在背书;有的甚至不喜欢唱歌。
从事音乐教学十几年来,也观摩过不少的音乐公开课。在唱歌教学这一内容上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这样两种现象:第一种情况,教师通过多种铺垫与各种手段巧妙地引入歌曲教学后,却往往只唱了两三遍,就开始了为歌曲加入乐器伴奏,创编歌词,创编动作表演,唱歌教学草草过场,没有把唱歌教学真正落到实处。第二种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演唱时,往往只是很表面化地告诉学生要把声音竖起来,要注意咬字、吐字,声音要有气息支持,要把咽喉打开,要调动共鸣,要唱得有感情等等。却看不到老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做到这些要求的,也很少有针对学生歌唱实际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作出处理与解决的。给我的感觉是大部分教师,也许自己也没搞明白应该如何把声音竖起来,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声音有气息支持,有共鸣,怎样才能做到吐字清楚不含糊??学生们往往也是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如此唱歌指导等于形同虚设。可以说在现今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
二、唱歌教学与儿童的音乐学习
唱歌是一门集语言、音乐、表现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同时也是再创造艺术。每一首歌曲都是语言与音乐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带有语言的特殊音乐。它易学、易记,好的作品朗朗上口一唱就会。因此,唱歌最易被学生所接受,也最容易得到广泛开展,是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唱歌教学时间应占全部音乐教学用时的三分之二,这充分说明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部分内容。
三、我们的唱歌教学专题研究
每一个小学生都喜欢唱歌,可是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并不多,对歌唱中的呼吸、共鸣、咬字吐字等要求也基本不懂,更谈不上有什么歌唱技巧,因此我们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八名专职音乐教师从2005年开始联手进行了《中小学生唱歌教学策略研究》的实验课题,旨在通过我们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对学生进行歌唱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孩子们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如正确的姿势、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歌曲处理、形体动作等,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歌唱表现力。
本课题着眼于以解决实际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具体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根据具体问题的生成来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干预手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作最佳选择和综合运用,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愿望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更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歌唱能力,歌曲演唱技能。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歌曲演唱的成功乐趣。对于一些能自信而歌的学生,要求他们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对于那些独立唱歌感到紧张的学生,要求他们背唱歌曲;而对于一些对自己没有信心、惧怕唱歌的学生则只要求他们唱准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两年多的时间里,课题组着重研究在我们的课堂唱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阻碍学生歌唱发展的一些具体问题的干预策略。老师们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坚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发声训练。针对性地设计有效的发声练习以突破唱歌教学中遇到的难点与瓶颈。这一实验让孩子们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一定的歌唱技巧,并能做到”自信、自然、自如地表现歌曲内容,达到了“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效果。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逐步认识自我,建立歌唱自信心,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唱好一首歌,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对歌唱发声器官的组成与发声原理的认识:
要研究歌唱教学教学首先要对歌唱发声器官与整个歌唱发声系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分析,对歌唱发声器官的组成及歌唱姿势、歌唱呼吸、歌唱发声等方面的学习与理解整理出了以下认识材料: 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这个现象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但歌唱的发声运动又和我们平时说话的发声有所不同,因而歌唱发声又是一个物理的声学、音响学现象。而进行歌唱艺术实践又是一个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我们的歌唱运动可以说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体”的行为。歌唱的发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四个部分组成,它们是歌唱发声的全部物质基础,是歌唱发声运动中的主要功能系统。△歌唱的发声器官
1、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即“源”动力,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以及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膜)、腹肌等组成。气息从鼻、口吸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分布到左右肺叶的肺气泡之中(肺中由两个叶状的海绵组织的风箱构成,它包含了许许多多装气的小气泡);然后经过相反的方向,从肺的出口处分支的气管(支气管)将气息汇集到两面三刀个大气管,最后形成一个气管,再经过咽喉从口、鼻呼出。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各肌肉群,他们的运动也关系到呼吸的能力,是歌唱“源”的动力和能量的保证。我们日常的呼吸比较平静,比较浅,用不着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歌唱时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如果遇上较长的乐句,气息就必须坚持住。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强、弱、顿挫、抑扬变化,也全*吸气、呼气肌肉群的坚强和灵活的运动才能完成。
2、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它包括喉头、声带。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骨、韧带等肌肉组成。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拢闭合发生声音。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我们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唱坏了嗓子。还有喉咙的上部与舌根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软骨,叫会厌。会厌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当我们吞咽食物和饮水的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气管,让食物通过时避免进入气管,我们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呛”了气,就是会厌动作不协调所致。第二个作用是歌唱的时候,会厌竖起,形成通道让声音流畅地输出。
3、共鸣器官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在歌唱中,由于音商的不同,使用这些共鸣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唱低音时,胸腔共鸣发挥最大,唱中音时口腔共鸣应用较多,而唱高音时主要是*头腔鸣发挥作用了。如果我们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好这些共鸣腔体,并相互协调配合好,那我闪就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听的歌声。
4、咬字吐字器官
咬字吐字器官(即语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等。这些器官活动时的位置和不同的着力部位,形成了辅音和元音(即语言)。发声歌唱时,咬字、吐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比平时说话要更加敏捷而夸张。敏捷是为了使咬字准确清晰,夸张是为了使美化的元音或韵母通畅地引长发挥。所以语言器官是我们在吐字咬字时的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学习吐字咬字时出声、引长和归韵的重要器官。声音是歌唱的基础,要训练好声音进行歌唱,首先要了解所参与发声器官的构造和作用。歌唱运动的感觉远不如看得见、摸得着的如钢琴、小提琴训练那样的肌体运动来得容易,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歌唱者要有敏锐的自我感觉,并在专业声乐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训练,以形成条件反射去断定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声器官运动的基本规律。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上述各部分器官及它们的运动形式是歌唱的生理学为基础,而这些器官的协调活动,则是在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下完成的。任何身体的运动都受到心理的指挥或暗示,歌唱者的意志、情感、愿望及舞台感觉等等,很大一部分与心理的因素有关,有时候心理的制约因素甚至比发声技术更重要地左右着我们的训练,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当我们在歌唱时,尤其在台上表演时,则需将注意力集中在歌曲的内容与情感上,以情带声,而不要把注意力分散在具体器官的位置及活动状态上。△ 歌唱的姿势 有人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唱歌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往往不够重视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姿势,姿势的正确了,发声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确的姿势,则往往带来不正确的声音。这好比我们的跑步运动员,赛跑时如果没有正确的跑步姿势,就会直接影响跑步的速度一样。
正确的歌唱姿势是:
1、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
2、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下后一点,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
3、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
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动,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记应当张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虚着唱歌。
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应当张得开,放得松,切记紧咬牙关。
6、还有歌唱时下颌收回,正确的感觉应该是仿佛由小腹到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这样才使气息畅通无阻。
7、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赋予适当的动作,但动作要简练大方,切忌矫揉造作,画蛇添足。坐唱的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一样,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满整个凳面,约坐1/3的面积,两脚稍分开,自然弯曲,不能跷腿坐,也不能两腿交*叠起。△ 歌唱的呼吸
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确实是歌唱者首先应该学会的一项基本功。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是不大一样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说话交流思想感情,因为一般距离较近时所需音量就较小,气息较浅,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传得很远,而且我们说话连续用嗓时间长了,嗓音就容易疲劳、嘶哑,这种说话的呼吸若用于唱歌就显得不能胜任了。唱歌是为了抒发情感,是要唱给别人听的。歌唱时面对的往往是大庭广众,须将歌声传至每个角落,因而要求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要有长时间歌唱的能力,并要求根据歌曲的需要,或长、或短、或强、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输送气息,要做到这些,就不是简单的事了。所以歌唱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
2.《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篇二
长期以来, 中国人“宁可信自己, 不可信他人”的观念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加上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 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用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视自己的优点。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 从小培养合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师要将这项任务明确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中, 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能够促进学生广泛地参与小组活动, 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 互相启发,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美术又是一门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于一体的极具创造性的课程, 更不乏尝试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学习制作技能等美术合作活动, 因此, 只要讲究一些策略, 在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切实可行。
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有效策略
在合作学习的教学中, 教师的常规操作往往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上课时, 设计几个可供讨论的问题让小组讨论讨论, 交流交流。其实, 这样的合作还谈不上有效合作。要想合作落到实处, 教师还得在合作精神的培养上动一番脑筋、下一番工夫。当然, 合作精神要渗透在教师的课堂设计中, 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 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 产生合作的欲望, 从而促使学生完成一次较好的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合作前、合作时、合作后进行必要的指导。
1. 合作前:教给方法, 激发欲望
如果学生合作前教师不教给必要的方法, 那么一旦放手之后, 就容易形成“混乱”局面, 反而使合作效果一团糟, 因此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至关重要。这里以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美术》第十四册中《单色版画》一课为例:在集中教学的基础上, 适当地进行分组式教学与辅导。例如一幅作品由几个同学完成;一个合作组完成一组版画作品。合作前,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设计、制作单色版画的步骤和方法, 还要把合作中可能出现的导致合作失败的因素提出来, 让学生事先找到解决的办法 (最好使师生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交流并互动学习的状态) 。只有教师事先引导得深入,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才能有的放矢。除此以外, 教师应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熟悉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从高、中、低各类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出发, 合理搭配, 由不同层次的多位学生组成合作组, 促进学生自主地协商分工、合作, 积极探索问题, 以好促中, 以优秀生带后进生, 从而激发各类学生的学习潜能, 使得人人有兴趣, 个个有所得, 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发展, 有效促使学生合作精神的萌芽, 产生合作的欲望。
2. 合作时:适当点拨, 用心引导
学生开始合作, 教师就要在各合作组间进行巡视, 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或做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遇到疑难, 及时给予必要的点拨。除此之外, 还可以引导合作的同学互相帮助, 如:“在制作时, 你看到你们组中哪位同学设计得不好, 怎么办?”“制作时, 有的同学不会做或做错了, 你是不让他做了, 还是采取另外的方法?”“制作过程中, 你们组若有同学忘带了某样学习用具, 怎么办?”由此, 让学生明白合作中要互相帮助, 人人参与。在合作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时间留给学生, 允许学生之间的交流、争议, 在合作中探究, 让学生相互充分交流已有的材料和各自的想法、创意, 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然后小组总结各自的做法。例如教学《单色版画》, 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 选出一名小组长, 负责领导、组织、分工、讨论、学习。在绘画、制版、印刷过程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 四名学生经过协商后分工, 一名进行构图设计及渡稿、两名同时一剪一贴并进行细部处理、另一名则负责拓印。真正的美术创作活动是经过群体成员的相互沟通、交流和磋商最终形成的一致结果。
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及原有的基础, 在愉快的合作中各自完成本层次水平的任务。例如在学习《美丽的西湖》时, 同学一起学习水彩画, 在造型小组内进行分工, 每个人调配出一种颜色, 大家分享使用自己需要的颜色, 会使用水彩的同学现场教授同伴如何进行水彩画的创作。学生在掌握与了解绘画制作的过程中, 不但学习了知识, 同时培养了集体主义、积极向上、团队合作的精神, 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和自我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既可独立操作, 独当一面, 又是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合作后:及时小结, 体会乐趣
合作完成, 教师应及时总结反馈, 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设计、制作过程和作品结果进行展示和评价, 使学生从语言表达、行为表现、视觉感受、触觉体验、自由创造等多方面表现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提高审美情趣。因此教师要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更要对合作中涌现出来的互帮互助的行为加以表扬, 肯定他们的合作创新精神, 最好将他们共同完成的优秀作品印制出来赠送给合作者。这是对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精神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并体验到合作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下一次的合作产生新的向往。同时, 教师对在合作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要提出改正意见, 促使他们在下一次合作时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加强和深化学生正确的合作精神。
三、开展有效合作的注意事项
1. 注重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由于原有基础和背景知识的不同, 学生对同样的美术创作会有不同的理解, 这种理解的差异本身就形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因此, 教师应该加强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促进合作学习有效开展。例如《蛋壳拼贴》这一课, 我就采用“欣赏感悟—讨论创造—合作表现—交流展评—扩散延伸”的结构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深刻感悟到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可以“变废为宝”, 表现成美的艺术品。
2. 关注弱势群体, 共同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中合作的形式很多, 如小组合作、分层合作、集体合作等。不管哪种形式的合作, 关键是要使每次合作达到合作成员“共目标、齐参与、齐动手、齐动脑”的目的, 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使学习效率迅速提高。有的学生因造型表现能力或交流能力较差, 往往存在自卑心理, 不敢与他人交往, 虽然参与了合作, 但参与度很弱, 经常有“合而不作”的现象。相反, 有的学生造型能力与表现欲较强, 往往产生与他人合作会降低其作品水准的心理, 在合作小组中独断专横。对于这两部分学生, 教师都应及时予以关注, 告知其团队合作的意义与价值, 共同提高创作能力。
教育名著《学记》提出“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说的是不与人合作的坏处, 我们相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在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使学生养成精诚合作、团结共赢的习惯。
摘要: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广泛地参与小组活动, 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 互相启发,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论述了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有效策略:合作前, 教给必要方法, 激发合作欲望;合作时, 适当点拨, 用心引导;合作后, 及时小结, 体会快乐。并提出了开展有效合作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美术教学,合作精神,有效策略,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美术课标研制组.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靳玉乐.合作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3]沈卫华.教师在美术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与作用[J].教育科研论坛, 2008 (2) .
[4]刘健.初中美术教学之合作学习的实施探究[J].新课程, 2009 (3) .
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篇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集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特性于一身的综合型学科,具有知识性强、趣味性强、综合性明显的特点。因此,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做到寓教于乐,就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以基础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标准,高中地理教学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教育部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遵循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融合的特点及原则,创设有利环境和情境,全面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然而,本文作者结合在教学和听课的过程,总结出高中地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对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和激发不够。传统课堂的45分钟,教师授课时间占比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整节课下来,黑板上满满全是板书,教学过程没有体现“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2)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枯燥,死板,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和认知程度较低。
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的特点,如果授课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不注意因材施教,深入浅出和贴近生活,教学质量会大大折扣。
(3)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差。目前许多学校都配置了各种多媒体教学工具。这些设备本来可以大大方便教师授课,然而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许多老师上课时使用的课件制作都较为粗糙,疏于讲解,而且对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往往仅将其当做一个幻灯机使用,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4)教师对优秀的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较差,现在网上有各种地理教学网站和QQ群等,里面都有大量优秀的地理教学资源,然而教师对这些资源的利用能力却较为有限,有待进一步提高。
正是基于以上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我国教育工作者先后引入了微课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地理微课时间短、内容少、资源容量较小、交互性强、使用方便。
微课目前虽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但根本还在于课堂教学的综合把握,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微课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微课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出各种符合地理课堂需求的微课视频,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地理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了实处。一般来说,采用了微课的课堂会更加别开生面,更加让学生以最大的兴致参与到课堂当中,这也为新时代的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与理念变革,解决了教学当中枯燥无味以及学生昏昏欲睡的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是以“探究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案例应用,探索微课应用中的重要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成功的在教材的部分重要知识点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作为最根本的目的。本课题通过实际教学的案例研究,对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本课题将通过较长时间的细心研究,以微课在高中学生地理学习中的实际案例为突破口,在充分研究影响微课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效果的基础上,对微课在地理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并积极构建一系列效果较好的微课教学案例。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日常地理教育教学过程,改进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高中地理教学有着知识点数量较多且较为琐碎,概念抽象,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低等特点。本文认为合理引入微课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有效模式,可以整合网络上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体验,激发起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兴趣,使得知识点脉络更为清晰,突出重难点和考点。
二、课题研究现状
微课在我国的起步较晚,最初是以 2011 年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和 2012 年教育部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为代表。随着微课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以及新课改的推进,关于微课的研究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在知网搜索关键词“微课”可以看到,最近五年来关于“微课”的文献数量都以50%的速度增加,且数量较多,有7575条,如图1。另一方面,无论是知网或者百度学术中关于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文章较少,例如在知网搜索 “微课”+“地理”仅搜索到203条结果,如图2。可见“微课”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和丰富。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要实现微课的有效运用,我们课题组的共识是,教材抽象,微课能具体化;教材简略,微课能补全教材缺失的知识环节;教材知识老化,微课能让学生紧跟时代;教材只有文字,微课可以是动态视频加讲解。每个成员至少制作一个微课,自己确定适合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让学生学习,自己判断属于有效运用,再发博文,与其他成员交流。网上有一些地理微课QQ群,每天都制作出新的微课,内容涵盖初中高中地理的各个知识板块,我们要精心挑选适合自己学生的微课来使用,同一节微课,有可能让学生看一次效果不太明显,可以让学生复制下来,多次观看,充分消化吸收,帮助他们攻克教材重点难点。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课题文献学习研究阶段。课题研究是需要理论指导的,在理论指导下的课题研究才会有生命力和高度。因此课题组成员首先抽出一定的教学空余时间,主要采用文献法。认真学习有关“微课” 的相关知识,充分认识“微课”的重要意义;参照黎加厚教授的分类,每一种微课有其优缺点,各课题组成员选择一种模式自己制作一节微课,应用于教学中。还要把在网上下载的微课让学生学习,并观察效果。其次,工作室成员集体听课,判断这节课上,微课的应用效果是否显著。
第二阶段:课题小案例收集、反思、归纳阶段首先,课题组成员,轮流运用微课讲课,其他人听评课,写心得体会。其次,将自己在教学时所用的微课的与其他老师的方法加以比较,写博文总结得失,将自己在“微课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理清自己的问题,探寻有效的实施策略。再次,在分析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学生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对的微课个性化学习进行效果分析。
第三阶段,主要是汇总、整理课题材料,加以科学地分析和提炼,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个案分析等。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研究成果汇总,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博文、随笔、叙事、教学设计、工作室集体活动照片、地理微课等。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作用探究
(1)引导预习——帮助理解记忆地理知识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有很多散乱的知识点,如何让学生系统的记忆地理知识?如何使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这就是我们教师教学的重点。微课教学倡导“先学后教”,课前让学生先阅读教材,观看微视频,与下发的导学案相结合,梳理知识,进行全套的预习工作。许多课堂内容可以用多媒体的方式演示出来,帮助学生对地球有感官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
(2)解疑释惑—生动描述复杂地理现象
地理中很多知识都是枯燥乏味的,一节课下来,学生都是不知所以然,模棱两可的,因此如何让枯燥的地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容易感兴趣?这又是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一大应用。在《地球的运动》讲解中,我采用了动画的形式。通过一张张的动态图片,生动形象地演示出了地球是怎样自转的、怎样公转的以及内部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这让学生对我们的地球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于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大有裨益。
(3)延伸拓展—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导致学生间存在很多差距。但是如果我们放任这种差距只会使差距越来越大,恶性循环,但若照顾后进生的话也会浪费很多学生的时间。所以,这时微课就又派上用场了——制作未学章节的微视频,让对之前知识掌握好的同学观看,预习下一章节,既可以照顾到掌握差的学生,又可以节省好学生的时间。
(4)提炼总结—重现章节知识解决问题
通常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只记得一些计算公式,而对于解题思路和原理已经十分模糊。微课的又一大应用就是帮助学生再现章节重点,回忆所学内容。
(5)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关注点
以前的课堂从“教师主讲、学生主记”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对课堂时间的分配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方式是增加课堂的提问数量和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有的简单问题还采用简单的方式进行,这种看是学生主体的课堂其实效率不高。而在微课程背景下,学生在课前需要独立观看,理解视频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前预习的好坏决定了对微课程视频的理解程度。课堂上,学生则需要将自己的理解,表述给其他学生听,组内研讨。这样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二)利用微课提高课堂效率
(1)正确处理多媒体与课堂、微课的关系
多媒体在教学中是一种辅助工具,并不是全部。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程不使用多媒体效果会更好,比如《大气环境》中,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只需要教师讲解一下就可以,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有些内容需要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就像“洋流”的学习,可以给学生们观看洋流的视频,洋流的运动是怎么进行的?洋流对其后的影响?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下这些不能接触到的东西,对教学也是益处颇多。
(2)集体备课,加强微课的科学严谨性
“众人拾柴火焰高”,尽量进行集体备课模式,备课组长分发任务,尝试将复杂繁多的微课任务分配到每一个具体教师身上,由具体教师收集资源,总结整理,搜索最新时讯整合制作成微视频。这样把任务分散不仅减轻了单个教师的负担,而且还集各家智慧于一身,最重要的是经过多轮审核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产生,对教学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3)了解微课和教学实际的内在关系
微课就是教学设计的一种类型,但是微课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有一定的考验。教师在微课视频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作出合理的解答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卡壳现象。
六、课题的研究成果
6.1发表论文数篇:《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案例研究—以“昼夜长短的变化”为例》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发和运用的实践研究》等。
6.2学生学习状况的改变
(1)通过微课的应用,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一步高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
(2)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学习习惯,并具有一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考试成绩来看,进行微课案例教学的几个班级的平均成绩要明显高于没有进行微课案例教学的班级。
6.3微课应用效果的调查问卷结果
在应用微课之后对上课学生进行集体访谈,访谈对象为100名进行该文科班学生,年级是高一下学期,男生30名,女生各70名。访谈内容包括:微课内容是否吸引学生兴趣,有没有出现知识点错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没有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没有其他建议,通过这些访谈内容来评测微课的效果。
访谈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将微课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有效辅助学生预习新课,总结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复习知识等,微课视频包含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元素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最主要的是微课时间短,内容精,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掌握起来更容易,如果又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反复观看,而且能准确找到没掌握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林燕.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D].上海:上海大学,2015.
[2]孙研高.微课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城市地理,2013(4):12-17.
[3]王莹.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时效性研究[J].高中教育界,2014(3):42-46.
4.《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篇四
一、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减负增效的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素质教育论者都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既是“学会了”,也就形成了能力。而“学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若不能切实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可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主动、长期地坚持下去,其学习过程就有可能中断。学习过程一中断,就无所谓“学会”,无所谓能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之后,又发表了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专题报告,为21世纪教育提出了战略性思路与行动建议,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其中也强调这个目标“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也告诉我们,学生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就必须“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而要能够“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就必须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尤其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更需要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使学生具有开拓和竞争意识,健全开放的人格,能够独立自主接纳他人,友爱宽容,健康文明,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良好习惯,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使我们的教育与之相适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更好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有助于今后发展的学习习惯。我在2006年所带班级中确立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研究课题。根据自己对这一课题的确定,我进行实际,有效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深感对此课题进行研究与实践具有更加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1、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素质教育还没有能完全真正落到实处,“应试教育”的阴影并没能彻底摆脱。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这一课题而言,教师们都有过研究,但缺乏系统而深层次的探索,这正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并由此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3、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
三、研究内容
(1)常规学习习惯。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方法的习惯。(2)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科学思维,勤于思考的习惯。(3)合作性学习习惯。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课堂积极参与合作操作、实践。课外合作收集生活中学习信息,思考探究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习惯。(4)自信的学习习惯。
自信心是创新者不可缺少的良好心理素质。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惯,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习惯和联想探索,假设习惯的培养,体现个性发展。
以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归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习惯培养的统一。以素质教育的培养为目标,创造性地超越和拓展了传统的学习习惯的内涵。围绕这些培养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训练学生,注意扩展到课外家庭、社会,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习惯,是适应时代发展,创新的培养策略与培养方法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1、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
为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我首先在班级中民主推选班委,形成了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书育人的成败,关键在教师,课题研究能否顺利地开展,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的教育观念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而教育科研又是更新教育观念、永葆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的有效载体,是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的必由之路和必经过程。因此在实施研究前,我们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组织课题组教师深入学习。一方面集中学习有关习惯培养方面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了解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步骤,组织教师仔细研读,认真琢磨,在级组里交流心得,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相关理论经验;一方面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教育科研经验;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珍惜每一次与专业教研员的交流和研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和能力。
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充电学习,我校大部分教师由原来的不知道心理教科研如何下手,成长为具有一定的教科研操作能力的教师,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掌握第一手材料。为了掌握学生的情况,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我校为实验班全体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生活习惯、学习兴趣、课外阅读、家庭学习、交往、爱好等)和问卷调查。通过认真分析综合,在掌握学生在校表现的同时,了解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和生活环境。另外各班还建立了“知心信箱”、“悄悄话”等心理教育信箱,以便及时把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生活心理。一系列的操作使得我们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为实验的实践奠定了基础。
3、围绕课题,狠抓实验工作管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者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集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开发自身潜能,取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人格健全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课题在内容上侧重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背景调查、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帮助全体学生获得适应与发展,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矫治的能力。在途径和方法上,侧重于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优化个案者家庭教育的辅导研究,并辅之一次定期教育、适时矫治和过程评价等多种方法。
4、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心理教育活动课,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形式。我校实验班开设每两周一次的心理活动课。课的内容有的选用指导书上的范例,有的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及近期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即兴而定,在认真编写教案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如:角色扮演、讨论分析、辩论心理陈述等,使心理教育不受传统学科教学的干扰,以期收到更好效果。
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各科课堂教学中。课堂40分钟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宝贵时间,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渠道。因此,充分利用学科教学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抓住学科教学这个关键,适时地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不仅在备课中列出心理素质培养目标,而且在授课中得到体现。学校在评课中将是否合理渗透心理教育,是否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评课的重要标准之一,有的放矢的教学管理也为我们在课堂中全方位渗透心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实际,文道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习、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这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无穷。
5、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根据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在对我校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心理辅导时,发现一些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良习惯往往根源于家庭的不良教育或家长的不良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要帮助他们克服、矫治这些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习惯,必须取得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开办《家长报》。根据我校家长的特点,在2004年初开办了《长凝小学家长报》。使家长掌握了大量教育孩子及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科学方法,使家长们认识到要改变以往把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的错误想法和做法,从而积极配合学校做好习惯培养工作,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
启动“走进家庭、同育新人”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全校上下进行集体家访,特别是对后进生、学困生、家庭生活贫困、有残疾的学生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对于那些问题较严重的学生,我们利用各种形式和机会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整、心理训练、行为训练,在进行个别辅导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建立一种平等自由的辅导关系,在和谐的辅导关系中,引导学生自我探讨,发现并了解自我,纠正不良习惯,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为了将问题生尽快转化,我们还进行问题生跟踪教育,进行个案分析,让孩子们与快乐共存,与幸福有约。
6、将学习习惯的培养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丰富多彩活动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载体,它具有现实生活中所不及的凝练和精神,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校各学科设立兴趣小组,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同时学校也组织了相关系列活动:如勤奋学习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晨读、学生作业展评观摩、朗诵会、百题口算大赛、学习习惯童谣创编大赛等等。学校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并根据自身的不足和学校师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作出总结,并动员学生们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入生活情景拍成小品、相声、短剧等,在主题班会、中队活动、校本课程、心理培育课上进行表演,使同学们对学习习惯的要求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提高了师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了善于对自己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与反省,善于及时调控自己不正确行为的习惯。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1、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原有的一些不良的学习惯得到了改正,逐步养成了多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坚持每天20分钟练字,书写清楚、规范、美观;在学习过程中已能够熟练使用工具书,自行扫除阅读理解上的文字障碍,成为一种基本技能;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记好听课笔记,写好读书笔记,切实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和读书的质量;养成了朗读背诵的习惯,能有表情的诵读课文,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坚持课外阅读,既拓展了视野,吸收了大量的信息、知识,又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掌握了创新思维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思维活跃,不人云亦云,不偏激武断,实事求是,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个人看法,并尽可能做到自圆其说„„
2、实验班各学科考试成绩较前有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了明显进步。在全镇每学期末的统考中,各学科成绩都居同年级第一名,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校领导的表扬。从2001年9月开始,我校先后在两个平行班中以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由一人执教进行了对比实验,到2005年7月实验结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见下表: 学期 成绩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实验班 对比班 实验班 对比班 实验班 对比班
2011—2012年上期 89.5 84.7 100 97 47 42 2011—2012年下期 92.6 90.3 100 94 48 40 2012—2013年上期 92.2 91 100 95 42 42 2012—2013年下期 94.3 92.3 100 98 44 39 2013—2014年上期 95.6 93 100 94 45 42 2013—2014年下期 97.8 94.6 100 96 47 45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会学,而且善学。关于学习中的行为习惯,我们根据学校制定的“良好学习习惯评估细则”要求进行了调查测试,在前测中,全校402名学生中学习习惯良好的占32.7,一般的占40,较好的占27.3,在后测中,学习习惯良好的占70.5,一般的占18.5,较差的占11。
4、学生素质方面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在全市、县、镇各级比赛中获奖达一百余人次。
5、教师会教、善教、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我校是一所镇直农村小学,在研究中,全体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变化,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去年的教学质量评估中,我校的教学质量及各级各类活动均名列全镇第一,甚至超过一些城市小学。通过这项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逐步由实践型向经验型、进而向科研型转变,一个科研性的教师群体正在我校形成。
六、问题分析与思考
经过几年的深入系统研究,我校课题组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提炼出一整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操作模式,以供同行参考借鉴,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同时,希冀得到专家、领导的不吝赐教,使本课题研究得到提升,臻于完美,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大纲》
2、《叶圣陶教育文集》
3、《中小学课堂教学》
4、《素质教育与实践》
5.《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篇五
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考试的,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在新一轮的课堂课改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发挥 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形成自己的见解。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并形成探索的理念,在教师引导、帮助激励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学会学习的一种方法。
二、研究背景
1、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以问题为主线,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思维向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学生只有在不断地试图提出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学生自己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个性品质会得到锻炼。从新课改角度看,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求知精神,从中不难看出它同样强调了“问题意识”的培养,没有主动的“问题意识”,便谈不上自主学习,更谈不上合作与探究。因此,“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必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索精神的必须。(2)实践意义
《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强调科学探究,而探究始发于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审视传统的生物教学,我们的观念总是强调确定性,排斥可能性,只重视教师提问,而忽视学生提问。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培养的学生往往长于求同,而弱于求异,不敢问、不会问、没的问、不会问,问题意识淡薄,提问能力较低,严重制约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无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无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鉴于上述现实,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展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研究。
3、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状况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近代,美国一些教育理论专家陆续在中小学开展了旨在“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改革试验,形成了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纳倡 2 导的“发现法教学”体现了通过教师提出要求、解决或研究的问题,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面临矛盾,产生疑惑,明确探索的目标或中心,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过程。(2)国内研究状况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积极的教改精神。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更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轴。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袁振国曾提出了一个基础教育领域中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他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现在,有许多人都在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总结了不少成功的方法和经验。陕西大学张熊飞教授创设了“诱思探究”模式,启迪了学生的思考意识和问题意识,使学生对于知识的内涵深入研究、归纳、分析与整理,形成知识结构。洋思中学通过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带着问题进课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教育思想。
国内外已经有相当一批专家关注此类课题的研究,并且有的正在试验阶段。我们认为,国外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不能照搬,必定他们的知识基础与我们不同;而我们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刚刚起步,中学教育阶段对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专题论述及专著尚不多见,没有很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科学有效的方法直接使用。所以,我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有相当的可行性。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研究的主要内容(1)主干问题研究:
①培养初中生问题意识的基本要素 ②初中生问题意识的外在显现 ③初中生问题意识萌发、发展研究
3(2)基本关系研究
①学习模式与问题意识研究 ②学习效率与问题意识研究 ③教学评价与问题意识研究
2、研究目标
(1)通过学科教学和研究,组织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培养学生问题探究的意识和习惯,掌握一些基本的问题探究方法,同时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形成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问题意识培养,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形成问题,不断产生这样一种心态:这个问题我没主意,这个问题我没发现,这个问题我还不懂……,逐步在学习中产生过程性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发现,不断探索,成为学会学习的新型劳动者。
(3)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力求掌握符合此种学习方式一般操作模式,使各科教学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支能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通过课题研究,大面积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实效,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3、可能有的创新点
(1)学生构建以问题研究为主题的学习模式。
(2)教师改变评价方式,发挥形成性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4、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研究重点
建立、落实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问题优化设计以及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2)研究策略
通过实际调查分析获取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真正原因,使课题研究工作有的放矢;通过收集、学习、筛选与课题联系密切的理论材料和相关信息,寻找切入点;通过对以往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内容、程序、师生互动、反馈评价等)进行分析研究,尝试构建适合初中生物教学并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模式;通过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训练方式和方法,真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思维。通过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训练方式和方法,真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思维。
5、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调查分析学生问题探究学习的现状,借鉴有关经验,在这基础上研究教育教学对策,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行动方案,然后开展实践探索,在研究、实践取得较好成果后,逐步在全校推广。
五、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资料,分析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兄弟学校的教改成果,进行分析探究整理,构建在学科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学习的策略体系和行动方案。
2、行动研究法:运用这方法适时调整课题研究计划,采取相应措施,在实践中不断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反思、完善,进而推进研究进程。
6.《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篇六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1、现状:
(1)目前有部分教师在概念的教学中存在概念的本质揭示不透彻、僵化教条地讲授概念、忽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忽视概念的综合应用发展等问题,导致学生要非常透彻地理解掌握几何形体概念存在一定的困难。
(2)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几何概念本身较为抽象、乏味,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能动性不强,被动的学习产生了对概念理解不透彻,概念的表象不清晰的后果,学生在运用概念进行判断、选择等练习时往往不知所措。而教师教学中常常为传统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的不便深感烦恼,尤其是几何概念教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如旋转、平移等思想方法的教学使用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目的
开展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揭示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有效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加深对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知识系统的了解,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带动我校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3、内容
(1)整理出“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中几何基本概念以及概念间的联系。研究《空间与图形》中几何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及学生获得几何概念的基本方式。
(2)研究《空间与图形》中几何基本概念的数学本质或核心意义。建构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一般规律及教学模式。
(3)研究在几何概念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4)研究在几何概念教学中,教师的引导策略。
4、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行动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4、个案分析法
5、研究价值:
(1)、本课题与教师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能真正解决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课堂教学中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课题研究,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方式转变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
(2)、本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的界定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是新的课程标准下四个领域内容之一,它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
“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是指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信息技术手段从事小学数学中涉及的“几何概念”教学。如何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几何概念,如何提高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
三、理论依据
1、政策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2、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非常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认为学生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来组织学习。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互助、互动的合作关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非常强调 学生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2)生活化教育理论。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将成为21世纪每一位公民的基本素养,简单的消费能力以及调查研究能力将成为人民的基本素质。教育家卢梭提出:数学应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各种活动中主动学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教育的起点是生活,教育的终点也是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过程也应该是生活”。“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只有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活数学,过数学生活,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展。
(3)活动教育理论。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再创造活动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批判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基础上,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他提出以“做中学”作为全部教学理论的最基本原则,将在活动中进行教学作为最根本的教法。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进行解释与分析,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数学方法,称之为“再创造”方法。并强调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包括设计合适的活动或作业)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3、教材依据: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四、课题的论证
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改的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有效教学的策略,以指导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
(2)、结合我校实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更加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研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我校师生在空间与图形中教学与学习的盲点,促使广大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重点是通过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策略的研究来推动我校整个课堂教学改革。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主要研究过程
(1)、筹备启动阶段(2014年10月——11月)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初步确定实验框架。
(2)、课题实施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9月)
①根据课题方案中所确立的研究内容,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在研究实施过程中不断整改提高。
②按学期进行实践性研究,开展各年级学科组的交流研讨,积累阶段成果,做好每学期末的研究工作小结和课题阶段研究报告,调整并明确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3)、课题深化总结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1月)
根据研究内容,收集、整理、归类材料,综合研究材料,以教学经验总结、典型课例、论文等形式表达。最终在以上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写出实践报告,召开成果汇报会。接受专家组验收。
(4)、课题研究要以广大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为基础,以现使用苏教版教材的教学内容为主线,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为目的,把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中几何概念教学中有效性。
(5)、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为主,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适当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内容分析法等。
五、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1)、总结出几何概念教学有效应对策略:①、寻找具有感性材料,积极帮助学生建构概念的尝试策略;②、探究概念的网络体系,丰富概念的本质特征,达到深化概念的尝试策略;③、有效利用媒体辅助,深化概念内涵,完善空间表象的策略;④、重视概念内化,注重应用表达的策略。
(2)、探索出几何概念教学的一般方法:课前预习、收集相关图例(初步感知)、小组合作、研究(得出结论)、巩固练习、课后实践。
2、实践成果:(1)、《浅谈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获县二等奖;(2)、2014年12月执教一节二年级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公开课;2015年3月执教一节《圆柱的认识》公开课;2015年10月执教一节《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开课;(3)、陈子恒、邱昌宝、房正获县科技智力竞赛一等奖;陈子恒获省金钥匙竞赛二等奖;(注:全部有本人指导)
六、存在问题:
1、在本课题形成的教学模式推广上,效率不高,应用面不广,表现在我校
部分老师(特别是年纪大的老师)不想去尝试,任然采用老办法。
2、课题研究不够深入,感觉在实践中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七、参考文献
7.《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篇七
一、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 全方面培养学生素质
音乐是一门独特的学科, 他区别于语文、数学等有升学压力的学科, 因此音乐教学中, 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泼、和谐的课堂, 着重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同时, 注重学生全方面素质的培养。
音乐课堂中, 教师应该杜绝主科中快节奏、压力较大的教学模式, 采用友善、支持的态度, 鼓励、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 这样可以树立学生的信息, 营造和谐、积极参与的课堂气氛。和谐的课堂气氛, 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提升他们的自信心。通过建立友好信赖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 积极参与, 学生集中精神的同时, 自然而然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高效率的完成课堂教学成果。
二、树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引导参与课堂教学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准备、展开和总结,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参与教学的准备
课后作业, 能够起到预习的目的, 音乐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在每周下课前, 交代学生下一周的学习内容, 并提出1-2个问题让学生回家思考, 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归纳材料, 并展开讨论。教师可以根据具体要求, 选用学生的想法, 此举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尤其要主要下一周的充分执行, 如果学生的劳动没有被认真对待, 那么以后学生也会敷衍这样的课后作业, 反而适得其反。
2. 参与教学的展开
由于课前的充分准备, 课堂中学生能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爱提问、勤思考、乐于配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参与, 积极引导, 尽可能制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 不代表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再是“教”, 而是变“教”为引导, 学生的热情得到充分发挥, 得到快乐的同时, 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
3. 参与教学的总结
课堂知识是否真正的领会, 还有最关键的一个步骤, 就是总结。教学的总结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查明尚未解决的问题, 并加以深思熟虑。课程结束前, 教师通常会让学生总结课程重点, 并探讨疑点、难点。在教师与学生轻松愉快的交谈中,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根据反馈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师生双方的总结、反馈, 对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的提升与改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 教师更像是一个引导者, 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全程参与,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他们获得知识、快乐的同时, 同样学会了尊重他人、接纳他人意见;而民主式、互动式的教学课堂, 使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团队协作意识观念增强。
三、灵活使用教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今的音乐教学中, 仍然沿用着以前的模式, 收录经典老歌, 对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显然已经不合学生胃口。一方面, 学生对经典老歌的时代背景了解不多, 另一方面, 学生喜欢新奇, 符合时代发展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中引进诸如北京奥运会主题曲等他们经历过的事物, 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兴趣。又比如一些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手, 对于追求潮流的学生来说, 显然可以激发他们极大的兴趣。结合实际, 灵活使用教材,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也提高了他们鉴赏音乐的能力。
四、发挥小组作用, 鼓励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 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小组合作是一种合作的、开放的的学习过程, 要求学习小组成员积极参与, 为了共同目标, 发挥各自所长, 积极配合, 交流观点, 相互依靠。
教学中, 通常是3-5人组成一组, 小组成员根据教师设定的要求共同完成。通过成员间的讨论、创作、演唱、合奏、游戏、练习等, 想法得到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较容易克服羞怯感, 产生集体荣誉感, 从而变得主动和活跃。并且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更乐于接受别人的观点, 同时也锻炼个人表达能力。而通力协作、群体决策在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的同时, 也有利于培养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如果自己的想法被认可, 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
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表达能力、学会主动发展、懂得合作及尊重别人, 能为学习创造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富有实效的学习环境, 能让学生产生被承认的存在感, 增强自信心。与同伴协力合作终于成功, 能让学生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 对学生的个性成长、纯化情操、丰富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树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灵活使用教材、鼓励合作学习这四方面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注意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师的教学已经不仅仅在课堂上的教学, 在“课下”做的工作应该比“课上”更多、更细。
参考文献
《教育学原理》叶立群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叶奕乾祝蓓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篇八
【关键词】高职体育 合作团队精神 学生健康教育 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开放性程度的不断提升,高度分工又高度整合的团队合作现象比比皆是。简单地说,合作就是相互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它既需要为了统一目标而相互协作的精神,也需要一种为了集体利益而自我牺牲的精神。“团队”是合作的核心元素和关键词,而团队精神已成为现代企业人才的重要特征。对于高职学生群体,无论精神风貌现状,还是面向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用团队合作精神进行教育、培养、强化和锻铸,逐步形成个性、品质、气质和性格等精神力量,以有效支撑他们的和谐健康发展。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对于打造高职生的团队精神而言,确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良好载体。
一、简析体育课程与团队精神的兼容渗透性
体育课程的全部内容是,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强体”和“健心”两大方面。与其它学科相比,体育课程有一个显著特征——学习活动的集体性。若是舍弃了集体形式,体育课程的许多内容将毫无意义甚至不复存在。比如,几乎所有的球类训练和比赛都属于集体项目。即使乒乓球单打项目,也必须是在“一对一”形式下进行,若是没有了对手,又如何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训练与比赛呢?再如田径类的跑步运动项目,就算是独自强化训练,那也是要以“某些无形对手”为目标,要么把之作为学习目标,或者与之一争高低。也就是说,体育课程及其教学活动蕴藏着丰富多元的团队精神和合作元素。在高职体育课程活动中,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和教学活动中的这类资源,有意识、有目标、有针对性地渗透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不仅贯彻良好的品质教育,把健体育心的课程目标全部落到实处,而且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入活力元素。
二、对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简要实践
1、 在情趣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高职学生具有个性化群体特征,如以“自我为中心”为典型的“90后”“00后”时代特质,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和自控能力,对团队合作的意义和作用没有足够性认识等。因此,在高职体育课程活动中,执教者要有效把握并充分利用学生求趣、求新和求异的心理需要,努力在情趣化教學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加强合作的实质性好处,把团队精神元素逐步植入到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之中,从中赢得寓教于乐和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三大球类”等集体性项目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分角色活动的形式,对他们开展“以合作提升质效”的训练与教育,在形成角色意识中逐步增强“团队合作取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在竞争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合理性。无论在日常化训练还是各类竞赛性形式中,“竞争与合作”总与体育活动同时存在而且是如影随形、密不可分。这就必须讲求一种“合理分工、紧密合作”的艺术性。如在篮球教学赛中,球感较好、视野开阔的运动员要坚持后卫,命中率较高且运动速度较快的运动员适合前锋,而个头较高、动作灵活的运动员则更适合于中锋角色。只有进行合理分工,才能在扬其所长中获得更大的胜算几率,赢得“遇强则强、遇弱更强”的比赛效果。而在篮球教学比赛结束后,教师还应让参赛者从各自角色出发,深入交流相应的心得体会。一方面引导和启迪他们再接再厉、扬长避短,一方面有针对性地让他们增强合作双赢的情感态度体验。
3、在开放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目标性。科学的思想认识和准确的目标定位是团队合作的灵魂因素与核心元素。离开了统一而坚定的目标意识,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团队精神和合作共荣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高职体育开放性教学活动中,执教者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有效地“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要学会确立共同的努力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以不断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如在开展篮球运动训练中,或在组织对外篮球比赛时,要引导学生按照各自所长的类型自行组合,他们自然能够围绕“比赛获胜”主题来讨论交流;完成选拔任务后告诉学生——共同目标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同组每个成员都必须为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进行,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不断地增强其目标意识。
4、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技术性。团队合作的目标性和拼搏精神固然重要,其技术性要素也是鼓舞人心的必备之物。只有这样,才能在合作共赢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否则就成了虚无主义行为和纯粹性的精神追求,终究会让学生对团队合作失去原有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在高职体育日常教学过程中,执教者要本着战略性指向和战术性指导并重发展的指导思想,注重对学生积极有效地渗透“田忌赛马”之类的技术性元素,引导他们逐步学会对于体育理论知识与技术战术的优化与整合,不断丰富合作内容,有效拓展合作形式,把团队合作活动逐步地引向深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此而为,团队合作精神才能渗透到学生的血液之中。
9.《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篇九
一 课题的提出
音乐课堂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模式上进行研究,从而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看,他们对一切都存在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从年龄特点看,因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注意力比较薄弱,往往只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教师的教学艺术“寓教于乐”,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融时代性和目标性为一体,实施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人文的音乐教学之路。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教学思想与实践的最大价值。
因此,音乐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新意识,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进而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作品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其进行超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再现音乐意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而奇思遐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方法的优劣关系到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各种教学方法的作用,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作为音乐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探索和选择教学模式,设计和创造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
二十一世纪激烈的竞争是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新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因为在未来的新世纪,没有创造能力,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在我国,音乐教育的兴趣,创造,表现都已经成为众多音乐界人士广泛关注的课题.我校研究的这一课题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是适应创新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舞蹈的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积极参与来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协调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重点把握以下几点:研究音乐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指导者应该怎么教.即要突破传统教育框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2 是探究作为教学主体和学习者应该怎么学.即教师创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三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一步:舞蹈兴趣
创设音乐学习的情境,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所描绘的世界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审美体验.第二步:参与
设计音乐实践活动,让全体同学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音乐知识,掌握音乐学习方法.第三步:表现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良好的氛围中,培养学生技能和成功感,提高自我表现能力.第四步:创造
引导学生通过吹 拉 弹 唱 舞 写 画 等创造方法去表现音乐,创造美,提高审美创新能力
四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兴趣----参与----表现----创造” 音乐教学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的、开心的掌握基本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
(2)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融时代性和目标性为一体,实施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人文的音乐教学之路。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教学思想与实践的最大价值。研究的内容
(1)提炼“兴趣----参与----表现----创造” 音乐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2)探究“兴趣----参与----表现----创造” 音乐教学模式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策略.五 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巧妙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妙创设情境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可采取感情导入式,激情表演式,趣味拼盘式,设置悬念式等引导学生很快地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尝试用已有的审美知识、经验和感觉,了解和理解“文本”的意义和内涵,然后根据现实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例如在唱歌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自主解词释义,尝试读谱,理解作品,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整合信息,分析流派、风格,最
后提出一些如价值观方面或生命的、美学的、现实意义的一些问题。使学生由外部活动刺激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提高对学习本身的积极性和兴趣。
在音乐课堂中舞蹈等恰当引入,不失为创设情境的一个好方法。各种艺术形式之间既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又有许多相同之处,从而使得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这种艺术之间固有的相互融合趋势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存在某种同构关系,即所谓“艺术通感”。将舞蹈融入音乐中达到“艺术通感”的境界。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到了形象活泼的画面,听到了生动有趣的故事,运用这种听觉、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兴趣。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从中体会乐与人、乐与景、景与人之间和谐的美,从而让学生细致入微地理解了音乐作品,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习激情,调动学习情绪,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注重互动合作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合作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即生生互动合作和生师之间的互动合作。它是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发挥的独特表现。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音乐课堂中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提倡真理面前师生平等,使学生敢于各抒己见,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搭建起“师生互动平台”,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学会“学习”。当然,教师是新课堂改革下课堂创新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教师只有不断创新、上下求索,才能使学生焕发出无限的创新能力.三、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
在教学活动中,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的、开心的掌握基本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传统的音乐教学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而新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到地域不同、城乡差异等方面。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更具弹性,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如:童话故事表演唱、音乐家的故事、外国儿歌等。参与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一个人的兴趣只
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音乐的实践有很多。如:演奏乐器、唱歌、欣赏、舞蹈、创作等。在各种音乐艺术实践中也可进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四、提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
在教学中,改变老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的满堂灌现象,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育观念,充分相信学生,提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音乐课不能象一般知识课的教学方法一样,非常严肃地讲解,或者单纯使用灌输性方式“填鸭式”教学,也不能象民间艺人一样,仅仅采用一句一句地口传心授的方法,当然也不能象专业音乐学校那样强调某些技能的训练,更不能说简单地教几支歌就算上音乐课了。一堂音乐课的成败,归根到底要看学生自身的努力,教学效果的好坏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我们必须转换教育旧观念、旧模式,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创设一切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全方位置于课堂教学,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五、重视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有了机会,不少学生还不能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参与教学的能力。学生的音乐素质、音乐水平参差不齐,作为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有些学生在声乐方面有好的天赋,有些学生的乐感特别好,有些学生在器乐方面有一技之长„„我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的长处,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蔼、耐心、热情地帮助、引导他们。在教学中,细心观察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教法,热情地肯定他们的进步,决不吝惜赞扬之词。当他们出现错误时,认真指出、耐心纠正,从而使学生消除畏惧心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进而产生兴趣,增强学好音乐的自信,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1、通过实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丰富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创建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体现出对学生深深的关爱。,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激励,增强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主体作用。
3、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由专业型转向研究性,教师在研究中提升,又在提升中积淀。教师积累了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研究论文多次获奖。
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作品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其进行超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再现音乐意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而奇思遐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方法的优劣关系
10.《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篇十
课题批准文号:广东省“十一五”规划课题 J06-144-P0
1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校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水平低,条件简陋,生源差,家长多数文化程度不高。要提高育人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必须形成一股教育合力。为此,我校曾于2005年开展了由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 “关于构建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关于构建‘书香校园’的探索与实践”的课题研究(现已顺利结题,成果荣获一等奖)。经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强化了师生的读书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了校园文化,增强了学校的文化氛围。但我们从中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出的种种心理问题:
一、厌学心理。学生和外界的接触不多,思想相对闭塞,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积极性不高,成绩难以提高。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放弃了学习。二,依赖心理。不可否认,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而学生的独立能力却下降了。他们在生活中依赖父母,不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依赖老师给出结果等等。
三、烦燥心理。现在学生的所处年代,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上大量的形形色色的信息不断地刺激着他们,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使他们心里充满各种矛盾和困惑。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在潜移默化中误导着小学生,使一些学生“静”不下来,做事没有耐心。此外,一些传统的品德课程教学枯燥,空洞。新课程标准颁布后,相当部分教师对新课程实验的理念还停留在表面化、简单化的了解上,对有关的要求缺乏深入、透彻的理解,教学方式还脱离不了传统的桎梏,教育学生的方法没有联系现实生活,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学生在学校学到了各科知识,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这不能说不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缺憾。以上这些,无不困扰着我们的小学生,也困扰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
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肩上担负着两重任务,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公民。身心健康是人的素质基础。它不仅意味着有健全的身体,而且必须有健全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鉴于此,我校申请实施“在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实验课题。
二、课题实验的做法
(一)、课题实验的步骤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07年3月――2007年8月)。在课题研究初期,查阅有关文献,如《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组建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加强教师的培训,确定实验的切入点。
第二阶段:实验主体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2月)。按计划举行研讨活动,开展全面的心理素质调查分析。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自测,分析学生基本情况,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构建“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设计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教学评价方式对比活动,举行优秀课例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体会和教学成功案例。邀请专家指导,提升研究质量。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09年1月----2009年7月)。在这个阶段,课题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进行有关心理品质指标的测量与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假设检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整体分析。加强实验教师的经验总结,形成论文。完成课题实验总结报告。汇编各类研究成果。邀请总课题组专家进行研究鉴定,完善资料,形成成果。
(二)、课题实验的内容
1、研究心理健康状况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2、研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方法。在汲取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着力点,逐步形成适合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3、研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
(三)课题实验的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使用统编教材及校本教材,不改变现行的班级授课方式,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面下功夫,在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体包括: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同时,坚持以下原则:
1、协同性原则: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于学科的自身任务,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教学之中,做到从不同层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2、尊重性原则: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3、活动性原则: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
4、现实性原则:立足于农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品德实际、心理健康水平实际。
(四)课题实验的主要措施
1、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依靠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班主任捕捉机遇,针对班级突发事件中个别同学存在心理问题的现象进行因势利导,矫正他们的心理障碍。因材施教,针对有的同学由于任性、冲动、脾气暴躁,经常与其它同学吵闹甚至大打出手这一不良问题,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打架的原因,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引导他们如何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另一方面,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班级主题活动。
2、凭借少先队工作平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每周宣传一次心理健康小常识宣传活动。由学校的小播音员们轮流播报,材料由课题组的老师们提供。开展“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活动,了解我校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普遍存在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向同学们征集“金点子”。开展有关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手抄报比赛,对于一些较优秀的手抄报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学校的宣传栏上展示。
3、结合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寻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宽容大度的蔺相如、刻苦钻研的童第周、不怕失败的爱迪生进行教育。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通过角色转换想象主人公当时的内心,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使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地教育,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在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认真细致的品质。
4、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成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每天下午放学后向全体学生开放,每天安排老师值班,接受学生来访和个别咨询。对于来访的学生,值班老师热情招待,耐心倾听,分析问题的原因,一起寻找对策,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设立了“成长信箱”,由专门老师负责,对于来信的内容严加保密,并一一给予回信。
5、整合“家校”教育合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搭建家校工作结合的平台,联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办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尽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开展贴近家庭生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印发《家长评价表》、《家长问卷》,要求家长经常让孩子参与家庭的一些实践活动,如让孩子当一天家,做一顿晚餐,和家长一起参加一次公益劳动等,家长实事求是地根据孩子的表现,按评价表内容给予评价,真正让孩子体验当家的辛苦和付出的快乐,从小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开展学校、社区联谊活动,宣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举行心理咨询活动。
三、课题实验成果卓著 在研究过程中,我校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当作我校的重要内容,当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来抓。自承接课题以来,我校每学期都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必学内容,校长亲自做讲座,动员学校各方面参与心理健康工作,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骨干辅导员队伍建设。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了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
1、促进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通过不断学习、研究,教师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反省水平得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获得不断发展。可以说,教师的研究意识将一节课的某个教育教学事件的思考深入到相关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对“我做了什么”、“有什么不足”、“我的专业任务完成得如何”等的深层思考,对实际教学进行感受和体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的思想、行为、价值观、态度和情感,重审自己从事教学的思想依据,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最后,在实践中检验经验并发现新的问题。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地反思,最终促使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质量的提高。
2、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是一个引导教师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在研究的过程中,总会关注着课堂上、校园内、家庭里、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研究意识的加强,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老师们能写、乐写。课题的实施,使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迅速成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他们或提拔为学校领导,评为教学能手,成为教研组成员。他们身上留了专业化成长的烙印。如青年教师袁飞华、袁丽红、张雪萍、袁晓霞等迅速成为学科带头人。我们可以从袁晓霞老师写的的体会中窥见一斑:“没有学生的生活,还会有更多的快乐吗?选择了当老师,纵使自己失去了很多,但毕竟会拥有满园春色的愉悦,投桃报李时的慰藉,而这正是她人生所需要的。她有所挚爱的学生,为此付出的一切她无怨无悔”
3、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贯彻和落实(1)发挥了“三结合”的教育优势。为形成教育合力,我们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系。我们坚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听讲座、随堂听课、亲子活动等形式,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家长参与率达90%以上。同时,坚持通过电话联系、家访,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通讯的便利,推进家校联系,提高了家教水平。我们组织以小队的形式引领学生走入社会,开展“走向社会,实践成才”的活动,特别是利用传统节日、双休日、寒暑假,引导鼓励学生深入到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2)促进了养成教育的规范。我校通过国旗下讲话、争创文明班评比、学雷锋做好事、开展中队主题队会等活动,在全校掀起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一日常规》的热潮。同时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等。我们要求班主任积极思考,加强班级制度、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争创班级特色,争创“文明班级”。同时,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开展评比工作,对学生的早读、清洁卫生、行为规范、出操、等十个方面进行考核管理。同时,学校还设立了“学生值日小组”,负责巡视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反馈。通过规范管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主人翁意识提到培养。
(3)彰显爱心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积极引导教师做到严格要求、谆谆善诱、因材施教,让“爱”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时,我校教师能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各科教学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思想教育。课后教师耐心辅导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生,教师采取各种方法,从思想、学习、情感甚至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战胜挫折和困难,努力提高自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对于学困生,学校提出了“先教会怎样做人”的管理思想。同时,教导处还建立了学困生档案,对他们进行学情跟踪。
在成效显著的课题实验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学生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们的孩子变得更聪明了,更活泼了他们变得更爱老师、爱学校,更会与小伙伴合作。到我校参观的领导、老师都认为我们的学生文明程度高,表现力强,综合素质高。他们学习积极,在书香校园里,坚持写日记,敢于投稿,积极参赛,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7年,袁 艳、叶倩妮同学参加龙川县五年级小学生手抄报比赛都荣获三等奖;叶婷婷、袁泉新参加龙川县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都荣获三等奖;袁汀等六位同学评为县“三好学生”;叶倩妮、张 程同学评为县“优秀少先队员”;巫惠慧、巫文颖、张钰婷三位同学评为县“优秀少先队干部”; 袁韬、叶婷婷、袁雅敏、巫惠慧参加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学生杂志社主办的第五届“叶圣陶”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分获二等奖、三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
2008年,袁秀清、叶艳同学参加龙川县五年级小学生手抄报比赛中均荣获三等奖;巫彬梅、袁鑫同学参加龙川县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中均三等奖;叶小婷等五位同学评为县“三好学生”; 袁宁、袁晓琪同学评为县“优秀少先队员”; 叶倩妮、叶建成同学评为县“优秀少先队干部”;袁丽红等16为同学参加“时代作文大赛”获得优异的成绩;叶秀媚、叶艳同学参加由少儿书画杂志社主办的绘画比赛中进入“中华小书画家五百强”;在参加第二十一届《双龙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中,袁 兴、袁浩警获得钻石杯奖;邹立栋等20位同学获得银杯奖;刘文达等14位同学获得铜杯奖。
2008年,六年级学生巫文颖的习作《童年趣事》、叶春娴的习作《给父母的一封信》在《河源晚报》上发表。
三年多来,我校教师共撰写读书心得2000余篇。教师研究论文、读书心得汇编成集。2007年,袁伟东校长主编山区农村小学“书香校园”课题实验成果集《书香溢山区》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教师论文在各级刊物中发表。2007年11月,袁伟东校长应邀参加第四届教育家大会,论文《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在会上被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入刊《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和《中国教育家》杂志,并被《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全文收录;2008年3月17日,袁伟东校长论文《和谐校园》在《现代教育报》发表,并入编《中国名校和谐校园文化全书》。2008年11月,袁伟东校长应邀参加第五届教育家大会,论文《创新搞实验 科研促课改——让新课改将山区农村学校带入一个全新的未来》在会上被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入刊《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袁焕军副校长撰写的论文《搭建校本培训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发表在全国重点期刊《教育与探索》上。袁丽红老师撰写的论文《数学教学中的美》在《河源晚报》上发表。袁晓霞老师撰写的德育论文《春风化雨润心田》荣获全国创新论文及论文评比一等奖,《谈班主任工作的激励艺术》在河源市中小学德育论文评比中荣获三等奖。张雪萍老师撰写的论文《声调教学方法的初探》在“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师生的显著成绩,成就了学校的辉煌,为打造山区农村小学教育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我校参加由中国人才研究会、教育人才专业委员会、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联合主办的校园文化评比中评为“中国教育创新示范单位”,成果荣获“中国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二等奖”;
我校选送的绘画作品《春华秋实》参加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文艺调演中获艺术作品类小学组三等奖;
我校由龙川县教育局、龙川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举行的检查中,被评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与学校管理工作优秀单位”;
2008年,我校由先后被中共龙川县委员会、龙川县人民政府分别评为“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龙川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2008年,我校又光荣的被中共广东省宣传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
四、存在问题及分析与今后的设想
(一)存在问题及分析
1、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农村山区学校的经费极其有限,课题组成员均为兼职教师,造成业务培训的时间、力度还不够,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经验不足等原因,我校的实验工作还不能做到全员参与、全面铺开。
2、家庭教育明显滞后。由于我校是农村山区学校,很多家长由于文化素质偏低,教育观念落后等原因,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很多误区,难以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教育学生的合力不能很好的整合。
(二)今后设想
1、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常识,让全体教师掌握必要的心理知识和自我调控能力。
2、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网络。加强研究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让广大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学校的教育。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推荐阅读: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论文12-31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06-15
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12-10
在计算机实习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1-11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10-15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12-20
《小学语文教材内外结合的儿童文学故事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12-03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开题报告12-10
如何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