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2024-11-15

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精选13篇)

1.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篇一

加强财源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访市人大代表杨小平

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彬县财政局局长杨小平,他告诉记者,庄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涵丰富,必将对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杨小平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出了自己的工作打算和体会,他说,一是转变观念,努力培植财源,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基础,扭转经济发展中的高速度低效益,重产值轻税收状况。巩固现有财源,政策支持科技含量高,管理水平高,效益高的新兴财源,注重财源的梯度建设,在巩固现有财源的基础壮大骨干财源,储备后务财源,积蓄发展后劲,最终形成新老财源交替、新老财源齐上的财源建设新格局。二是转变工作作风,结合自身实际,立足本职工作,加强调研,吃透实情,做到心中有数,并主动出击,财政部门应该向县委、县政府多出主意,多想办法,赢得工作主动权,增强把握大局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三是树立信念,结合工作实际,加大财税征管力度,力争全年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在加强税收征收的同时,要保障各方面重点支出的需求,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工作,支持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为彬县争创陕西“十强县”尽心尽力。(记者:李军朝)

摘自《咸阳日报》 2010年2月5日

2.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篇二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基础的区域经济, 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县域金融发展较快, 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没有县域金融的大力支持, 中国县域经济就不可能快速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首先发展县域金融, 县域金融是保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县域金融不断加大支持力度。

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要部分。发展农村经济是加速县域小康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发展农村经济首先是发展现代农业, 逐步推进现代农业的特色化、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 由此使农业产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资本密集趋势增强, 对县域金融的依附性加大。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农村个体工商户日益增多。农民从事个体工商业离不开县域金融的支持。同时, 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包括乡镇基础建设的发展, 农民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及文化事业的发展等, 这些事业的发展所需的主要资金都必须依靠县域金融的支持。

2. 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更需要县域金融支撑。

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农业的发展、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其中中小农业企业、中小工业企业、中小商业企业、中小交通运输企业、中小建筑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骨干。在这些中小企业中, 除极少数有较充足的自有资金外, 其余绝大多数企业的自有资金都比较少, 它们从筹建、挂牌成立到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县域金融的支撑。

3. 县域经济发展对县域金融服务多元化需求不断增加。在

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 无论农业企业还是工商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县域金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品种的金融服务。如多层次多种类信贷服务, 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汇兑服务, 多种形式的电子货币服务, 多种类的投资理财服务等。同时还需要县域金融提供便捷的结算工具和现代化的结算服务等。

二、县域金融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上看, 县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县域金融的支持和服务。没有县域金融的支持和服务县域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快速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县域金融支持其持续快速平衡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县域金融的支持及服务明显滞后于县域经济发展。其主要表现是:

1. 县域金融机构不断收缩, 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降低。

自2003年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 县域银行业机构出于自身效益考虑, 大幅收缩撤并基层分支机构后, 没有新的相匹配的银行机构、金融服务方式及时跟进, 致使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降低, 县域金融服务明显不足。

2. 县域存款资金持续外流, 县域经济发展缺乏资本动力。

近几年, 随着县域金融格局的调整和县域资金趋利性的加剧, 县域除了机构网点供给不足外, 县域资金外流渠道在增加, 资金外流增量逐步扩大, 导致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总量减少。如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抓大放小”的经营战略后, 把大中型企业和大中城市发展作为主要支持对象, 一方面将县域基层机构资金层层向上级银行集中, 将县域农村大量资金转移到城市或非农领域, 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在加大资金组织力度的同时资金运用权限层层上收, 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县级以下机构只能发放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和部分足值资产抵押贷款, 其余新的贷款发放或者建立新的信贷关系均须逐笔、逐项报上级审批, 导致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降低, 县域贷款余额不增反降。

3. 县域信用担保抵押难, 经济主体融资障碍大。

一是县域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缓慢、担保能力弱。无论是政策性担保机构还是商业性担保机构都规模小、费用高、放大倍数低, 反担保条件高, 尤其是县域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十分缓慢, 信用担保能力更低。二是中小企业抵押担保贷款难。因为这些企业多为租赁经营, 自身积累少, 大多没有可供抵押的房地产, 难以拿出让银行信服的资产作为贷款抵押物。而银行的贷前调查过分注重担保物和抵押物。三是县域中小企业办理抵押贷款成本高、环节多、手续繁、收费高, 既要花费房产及其他资产评估费、抵押登记及公证费, 又要支付财产保险费、印花税、工本费以及他项权转让手续费等诸多费用, 使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成本增大。

4. 县域金融功能不健全,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弱。

目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还是农村金融机构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而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是“抓大放小”, 县域资金层层上存, 贷款权限高度集中, 基层银行贷款无自主权, 县域经济发展融资难。同时, 为控制信贷风险, 贷款审批链条加长, 延长了贷款发放时间, 很难满足县域小企业使用资金上的“快、急、短、频”的特点。二是农村金融服务手段单一, 现仍是传统的存款、贷款和汇兑业务, 个人消费信贷和投资、理财、代收代付、代理买卖证券等中间业务, 乡镇银行机构基本没有开展。现代金融服务手段, 诸如信用卡、自动柜员机、承兑汇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城市已十分普遍, 但在农村则基本上是空白。涉农贷款的期限较短、额度较小, 与现代农业生产周期不相适应, 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

5. 县域社会信用文化缺失, 银行机构缺乏放贷积极性。

当前县域经济主体实力较弱, 技术含量较低, 产品结构不合理, 缺乏市场竞争力;绝大多数县域个体民营企业规模较小, 加工产品简单, 附加值低, 其产品的市场饱和度较高。它们生产经营的市场风险和信贷违约风险较大。在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中逃债有理、赖债有功的风气盛行;不少企业常借破产、改制、转制之机, 有意或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同时, 中国现阶段的金融执法效率不高, 银行胜诉案件执结率较低。对借款人逃避银行债权的行为, 银行诉诸法律, 个别地方法院对银行债权案件判决不及时或判决后执行难, 或执行周期很长, 对金融债权的有效维护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县域金融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生命”。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说“县域金融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柱石”, 当然也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柱石。所以有人说, “县域金融资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禀赋”, 合理高效的县域金融资源配置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县域金融支撑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又推动县域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大和县域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因此, 县域金融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 既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又是县域金融自身发展的需要。各地县域金融机构应当主动积极地承担起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当前中国县域金融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1. 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构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县域金融体系。

在有利于三农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 根据县域各金融机构的职能和特点, 合理进行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和经营格局的调整, 从而有效整合县域金融存量资源, 完善县域金融服务整体功能。其主要措施一是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充分发挥其支持县域经济的骨干作用。国有商业银行应切实转变经营理念, 强化支持县域经济尤其是三农发展的义务和责任, 适当下放贷款权限, 加大对县域经济建设的信贷投入。如农业银行应按照“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 适当恢复撤离乡镇的部分机构网点, 发挥其贴近农村的传统优势, 着力提高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地方骨干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二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充分发挥其支持三农主力军作用。农村信用社应尽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逐步恢复已撤销的乡镇金融服务网点, 着力提高对农户贷款的覆盖面, 使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广大农民发展生产、走向市场的支持者和金融纽带。三是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县域保险是县域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开拓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品种。

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也是促进城镇人口就业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县域金融创新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 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金融产品或新金融服务项目。如国有商业银行改进信贷管理体制和信用评级体系, 对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县域中小企业, 下放贷款审批权限, 扩大授信额度。各银行机构开拓更多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工具, 推出更多、更新、更具有灵活性的信贷产品;研究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标准、贷款方式和具体操作流程;努力探索公司担保自然人贷款、仓单质押贷款或仓库物权抵押贷款等贷款方式;在个体私营经济中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工作;大力发展票据融资业务, 方便中小企业办理商业汇票的承兑、贴现业务等, 全方位为县域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3. 打造社会信用文化, 营造良好融资环境。

当前中国公民的信用意识不强, 许多中小企业信用度较低, 由此造成县域经济融资的社会信用环境较差。打造社会信用文化, 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已迫在眉睫。为此, 首先, 应加强全社会金融知识普及和诚信意识教育, 大力推进诚信系统建设, 加大农村、企业、社区和区域等信用工程建设力度, 着力培植“信用村镇”、“信用社区”、“信用企业”、“信用户”等微观信用主体, 增强县域经济主体诚信意识。对培植的信用主体要在信贷资金、税收等方面实施政策倾斜, 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推动区域社会信用环境改善。其次, 健全金融法律制度, 加大金融执法力度。第三, 努力提高金融消费者和执法者的素质, 打造社会信用文化, 营造良好的县域信用环境, 提高县域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4. 实现政银企信息共享, 不断提高县域融资市场活力。

县域金融承担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成为真正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必须实现政、银、企协作, 建立高效运作的县域经济金融互动交流平台, 使银行、企业、政府信息共享, 工作上相互联系、相互协作。为此, 应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与金融机构联席会议制度, 经常以银企恳谈会、贷款营销推介会、项目洽谈会等形式, 及时发布和反馈经济信息, 保证银行信贷投放的准确性。

5. 努力提升县域经济主体自身实力, 为县域信贷持续增长提供良性载体。

县域经济主体是县域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 也是其向县域金融机构融资的主体。它们的素质和经济实力状况对县域金融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 县域党政应采取各种之有效措施促使其经济主体苦练“内功”、“强身健体”, 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 努力提高自身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从根本上改善自身融资环境。

四、安徽省肥西县金融机构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举措

1. 整合金融资源, 确保县域资金用于县域经济发展。

要采取措施, 建立有利于减少县域资金流失的机制。一方面加强县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作用, 有效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建设实际, 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 适时发布信贷政策指引, 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确保县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另一方面, 规定各商业银行从县域吸收的资金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并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 将上存资金调减到最低水平。同时, 鉴于邮政储蓄银行开展了存单小额质抵押贷款业务, 应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好小额质押贷款业务, 不断提高地方性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实力。同时, 对肥西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较大的金融部门, 政府要在用地、规费等方面予以倾斜。

2.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要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 打造诚信政府、诚信金融、诚信企业, 加大对守信企业、村镇和个人的信贷倾斜, 促进全社会诚信意识不断提高。要加大对金融环境治理力度, 全力支持基层商业银行保全和维护债权, 加大对欠、赖、逃债行为的打击力度, 防止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通过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调动金融部门增加信贷投入的积极性。要督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工作效率, 切实解决资产评估、公证、转让中的收费过高、手续过繁等问题, 为基层行开办抵押担保贷款业务创造条件。

3. 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的支持。

贷款风险防范措施无力, 是企业融资难的首要问题。要出台政策, 改善环境, 按照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相结合、政府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开展担保与提高诚信相结合的原则, 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建立, 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担保难问题。政府要逐年增加现有担保机构担保基金数额, 提高担保能力, 扩大担保范围, 也便于金融机构贷款操作, 满足企业信贷需求。要不断创新担保方式, 允许农民以住宅、林权、土地使用权等有效权利作抵押,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4. 加强银企对接, 建立新型银企关系。

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创新贷款方式, 加大投入力度, 支持全县经济发展。要克服“零风险”的信贷意识, 转变观念, 积极开拓客户市场, 加大对诚信企业、优势客户的信贷支持, 发挥资金效益, 提高银行自身的投资回报率。企业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从产品档次、开发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规范经营, 依法经营, 诚信经营, 提高企业的资信度, 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投放信贷资金的信心;遇重大经营事项要及时与银行沟通, 及时反馈信息, 定期反映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发展策略等。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搭建平台, 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等, 为加强银企合作创造条件。

5. 加强银政沟通与合作, 建立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

要加强政府部门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和合作, 建立经济金融发展协调机制, 成立支持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工作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经济金融联席会议, 通报经济、金融情况, 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平常要建立和完善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县域经济金融信息双向交流, 促进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一方面, 县域经济主管部门要及时向金融部门提供经济信息, 包括资金需求信息、生产经营信息、市场信息;另一方面, 金融部门要及时向县经济主管部门传导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要建立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库, 并及时向各金融机构发布,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 县域金融机构大幅收缩, 县域信贷管理体制过于僵化, 使县域金融资源大量流出,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减弱, 因此, 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创新金融产品, 打造社会信用文化, 营造良好县域金融环境, 实现政银企信息共享, 不断提高县域金融市场活力。安徽省肥西县金融机构也探索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县域金融,县域经济,思考

参考文献

[1]闫恩虎.构建促进和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体系[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 (5) .

[2]樊吉.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弱化问题研究[J].华北金融, 2010, (2) .

[3]刘瑞清.对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信贷支持的思考[J].华北金融, 2010, (3) .

3.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流动党员 管理教育

当前,在党员在各地区间的流动性加快成为历史潮流和现实存在。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使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迷失方向,始终保持先进性,是各级党组织必须正确面对、认真应对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元氏县域流动党员的现状谈一点认识和看法。

一、现状及特点

目前,元氏县共有党委36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558个,党员17200人。流动党员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流动的数量越来越多。截止9月底,县域内流动党员842人,占党员总数的4.8%,比2011年同期的663人增长26.9%。二是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过去流动党员多数只限于在本县、本市内流动,现在全县跨市流动党员达到460名,占流动党员总数的54.6%。三是流动的时间越来越长。流动时间超3个月的392人,占流动党员总数的46.6%,比2011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尽管近年来我们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流动性强,不便掌握去向。有的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不严,流入、流出无登记,返乡后不向党组织报告。特别是有的党员不断更换务工地点,更新联系方式,造成党组织联系沟通上的困难。

二是规范化差,不易教育管理。因为在基层党组织运作模式、设置方式等,党组织没有办法全面覆盖多数流动党员从事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使这些党员很难方便的受到党组织的教育与管理。

三是约束力弱,不好发挥作用。有一些员对党的信仰和追求明显不强,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参加组织活动、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在推动所在地和家乡建设等方面根本无法发挥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思想认识的偏差。从党组织来说,一些党组织对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在思想上存在一些误区,看不到流动党员是一支重要的先锋队和生力军,把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视为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缺乏工作主动性,出现了工作学习上的“死角”。部分流动党员受各种思潮影响,思想日益复杂,出现“逐利”趋向,影响着党员的党性意识和作用发挥。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流动党员对于党务知识的掌握欠缺,不知道在流动时应履行的责任,也在客观上增加了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难度。

二是管理机制的缺陷。首先是现有的基层党组织基本上是按行业隶属、地域条块设置的,适应于管静不管动,达不到流动党员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动态管理需求。其次是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缺乏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样化所有制、多样化经营方式的特点,与流动党员分散、灵活、多变的特点相斥,客观上造成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参与公益服务事业不热心,先锋模范作用难以体现。

三、对策思考

针对流动党员管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抓好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切入点、关键点、落脚点三个主要环节:

第一,必须抓住问题症结,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教育机制,这是破解流动党员工作难题的切入点。流动党员最大的特点就是“流动”。因此,建立起一套反应灵敏、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开放性动态管理机制,成为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了流动党员教育机制,积极地推行流动党员“行前教育”、流动期间“远程教育”、返乡之后“补课教育”,有效提升了流动党员的素质和形象,使广大流动党员成为促进流出地与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第二,必须协调理顺关系,坚持双重管理、科学设置,这是破解流动党员工作难题的关键要素。能否打破地域界限,实行“全国一盘棋”,是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能不能落到实处的关键。在这项工作中,当前应注意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树立大党建观念,理顺流出地、流入地与流动党员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有机衔接、密切配合的双重管理模式。流出地党组织以联系汇报、返乡管理、远程送学等工作为重点。流入地党组织协助抓好日常管理工作,邀请党员以“双重”身份参加学习和组织活动。同时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的“互访制度”,定期不定期地通过电话、信函、互联网、“12371”党员信息平台等方式加强沟通联系,实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无缝对接、双重覆盖”。二是要按照“方便流动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方便党组织进行教育管理”的原则,不断创新组织设置,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使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超越区域、行業等的局限,形成组织健全、职责到位、工作有效的组织网络。在外出党员较为集中的地方,应尽快建立党组织;尚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可成立临时党支部,来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通过建立党组织这个“流动堡垒”,为流动党员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发挥作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第三,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使流动党员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模范作用,这是破解流动党员工作难题的落脚点。发挥流动党员的先进性,保持和弘扬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各级党组织要树立起流动党员是人才资源的理念,找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与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最佳结合点,从优化政策环境、健全服务机制、打造发展平台、积极创业就业、发挥模范作用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工作渠道,进一步深入开展流动党员主题活动。流出地党组织要充分利用流动党员眼界宽、信息多的特点,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引导流动党员积极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牵线搭桥,传信息、引技术、上项目,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流入地党组织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同时,要积极营造氛围,畅通渠道,结合流动党员实际,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店”、“党员诚信经营户”、“党员服务区”等方式,引导流动党员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亮出党员身份,当先锋、作表率。

参考文献

[1]合肥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流动党员管理教育.中国人事报,2010-12-31.

[2]常玉芳.关于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2005.

[3]陈晓丽.新时期城市社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2.

4.县域经济的思考 篇四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认真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探索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举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 观经济的衔接处。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国富民的基石。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当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县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自治县、旗),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多,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县域的社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县域GDP约占全国GDP的63%左右

。同时,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

二是工业资源的基地。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没有县域资源在国家资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等,大都依赖于县域资源的支撑。同时,广大农村为国家建设还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主要源于县域。

三是拉动消费的“超市”。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县域成为国内最大的市场。只有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民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市场容量才会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才会更强。

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

按经济成分又可划分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股份制和各种混合经济。各个

层次、各种成分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无论哪个层次、哪种成分实现大的跨越,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动作用。

二、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变化,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这些问题有的是共性问题,有的是个性问题,有的带有普遍性,有的带有特殊性。

一是结构调整步履维艰。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产品雷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一些过去的农业大县,近几年出现了“高产不难高效难、增产不难增收难、生产不难销售难”的怪圈。

二是县域财政十分困难。就多数县(市)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需要财政支出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甚至有的连吃饭都难保,危及政权建设的经济基础。据统计,2003年县域财政总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一点,但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县域占到全国供养总人口的70%。

三是城镇建设进程缓慢。从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的落后,对外

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难以成为牵动农村经济发

展的“火车头”,使县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以

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不是一日形成,而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经济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

5.大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篇五

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

1、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强县战略,依靠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从整体上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一是要立足现有优势,培育壮大支柱产业。要依据各自的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依托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城市配套工业和特色优势工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壮大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干企业规模,壮大支柱产业。二是要积极发展园区工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要突出产业立园、特色立园的发展方向,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以市场的理念来运作,不断提升园区开发建设的品位和档次,尽快形成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三是要以产业化为龙头,加快推进农业工业化。要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抓增收,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思路和生产组织方式来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植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搞活农产品流通,延长农业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业效益。

2、坚持以城镇经济为带动。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支撑,突出特色,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以县城和中心城镇建设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导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坚持以产业兴镇、兴城。

3、坚持以扩大开放为核心。要依靠招商引资的大突破,依托产业的大投入,实现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实现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以投资者生财换自身发展。要善于借助外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拿出优势资产和优质项目重点招商,把潜在资源优势变成产业发展优势,把区位交通优势变成商贸流通优势。以招商引资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发展。

4、坚持以民营经济为动力。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哪个县域民营经济活跃,哪个县域的经济就能在发展竞争中获得明显优势。要坚持市场取向原则,尽快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多元所有制结构,并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区域特色化方向发展,使民营经济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的条件和领域。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凡是法律法规未明文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凡是三资企业可以进入的行业和领域,民营经济都可以进入。鼓励和(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支持民营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高科技领域、传统制造业领域和服务领域。要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重点是要支持那些对提高县域综合实力有重大促进作用,以及对社会稳定有较大贡献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市、县两级政府要加强扶持,在技改贴息、科技基金等方面予以倾斜,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培育出一批产值、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加强扶持,优化发展环境

1、放宽项目审批。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的原则,改革现行的企业投资管理办法。在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经济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权由投资主体自主决定。除国债项目、省市预算内项目、统借统还国外贷款项目以及国家限制的项目外,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2、加强用地保障。在实行耕地保护政策的前提下,科学调整和修编土地总体规划。对县域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重点产业集群和符合产业政策的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给予重点保证。省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金,直接拨付到县(市)区,市级只监督其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流转的有效方式,在其转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面实行更为灵活的支持政策。

3、引导产业集群。在各县(市)区及乡镇建立必要的招商引资统筹协调机制,打破区域限制,统筹园区之间、乡镇之间和县市区之间的招商引资项目,实现收益共享。鼓励县(市)区积极发展符合全市打造“三个中心”要求的产业,积极发展延伸主要产业链条的项目,积极发展与大型骨干企业相配套的企业和产品,切实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在这些方面制定的优惠政策。

4、实施重点扶持。市和县(市)区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增加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投入,通过贴息、担保等形式引导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用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各类资金,要集中扶持发展县域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努力提高其使用效益。

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6.关于加快南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篇六

南江位于四川东北边缘,地处川、陕、渝金三角中心,毗邻陕西汉中市,属省际边界县。全县辖48个乡镇、522个村、86个社区,幅员3383平方公里,有耕地42.35万亩,总人口70.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72万人。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507米,最低海拔370米,地形复杂,溪沟纵横,山水相依,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南江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和时代先锋王瑛同志生前工作县。

南江属于革命老区。这里是第二大苏区的中心之一,徐向前、李先念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这里战斗了两年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县有2.2万名南江儿女参加红军,1.6万多人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现存红军遗物800余件、遗址310处,保存完好的巴山游击队旧居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经典景区。

南江生态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62.6%,活立木蓄积量达1100余万立方米;绿化率98%,高于全省9个百分点;境内有野生动物195种,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其中巴山水青冈、红豆杉等珍稀植物20种,被誉为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山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拥有830平方公里原生态旅游景区、41万亩原始森林、3万亩冰川时期“活化石”巴山水青冈和2462亩皇柏林,有光雾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两个“国”字品牌风景区,是中国最具原生态旅游资源大县、中国红叶之乡。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50余种,潜在价值3000亿元以上。南江农业独具特色。南江黄羊、富硒茶、金银花、山核桃等特色产品驰名省内外,先后有“云顶茗兰”、“云顶绿芽”茶叶和金银花、山核桃、翡翠米等9个农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5个农产品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是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委、政府组织带领全县人民,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南江被列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县等发展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不断壮大支柱产业,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17亿元,比2005年增加16.55亿元,年均增长11.8%;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7.7:22:30.3 改变为42.5:29:2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20

05年增加4.64亿元,年均增长2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2005年增加3391万元,年均增长19.7%;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5年增加1005元,年均增长1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2005年增加3640元,年均增长13.7%。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南江发展基础薄弱。2008年,全县人均GDP仅6827元、财政收入116元,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551元、10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93元,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588元、1028元;现有绝对贫困人口7.35万人,低收入人口10.78万人,分别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2.3%、18.1%。

(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是42.5:29.0:28.5,与全国、全省水平相比,一产业比重分别高于31.2个、23.6个百分点,二产业分别低19.6个、17.3个百分点,三产业分别低11.6个、6.3个百分点。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工业方面,劳动密集型产品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农业方面,仍然以传统种植业、养殖业为主,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尚未形成。服务业方面:传统商业仍然占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市场竞争力还不强。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的普及率不高,单位产出率低,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专业化生产、公司化经营的产业化链条不健全,影响了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工业大多是一些传统工业,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一般性产品多,专用产品少。

(四)农民增收困难较多。缺少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缺少农产品品牌,没有形成“拳头产品”;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农民收益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增收渠道不宽。

(四)财政运转十分艰难。南江基础差,底子薄,支柱财源少。2008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8144万元,而支出高达17.6亿元,主要依靠国家转移支付来保工资、保运转,自我投入更显不足,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五)发展和维稳的压力大。南江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又是集山区、老山、灾害多发区于一体的农业县,历年来积累形成的矛盾和问题较多,尤其是扶贫开发问题、农业灾害问题、国企改革和国有企业职工安置问题等,都给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挑战。农民人均纯收入收入水平低,2008年底,全县仍有绝对贫困人口7.35万人,低收入人口10.78万人,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县乡两级

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不拿出相当部分的人财物力用于保障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但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到位,不善于抢抓机遇,不能敢为人先,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行动不多,积极应对市场风险的办法少,想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氛围不浓。

二是生产要素大量外流。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以下业务,县级金融机构为降低经营风险,惜贷而不愿放贷,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县域范围以外转移资金,造成县域经济“失血”,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严重不足,仅靠自身发育发展慢,许多好项目、好企业无法发展,长期只能小打小闹,艰难度日。由于待遇、人居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大专以上学生回县率很低,到县级企业工作更少,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强久吸引力,80%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由于农民增收缺乏有效载体,大多数农民被迫举家外出,每年向外输出劳动力达20万人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南江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基础设施条件滞后。南江县地处内陆山区,地域偏僻,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整体滞后。一方面在有限的经济总量与拮据的财力状况下,县乡两级政府仍然首先要挤出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根本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发展经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低,影响了县域经济质和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区位劣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投资竞争力,使得开放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难度加大,大型项目难以落户。

四是支柱产业还很薄弱。受长期以来短缺经济和重复建设的影响,南江经济发展缺乏鲜明个性,产品、产业结构趋同,停留在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上,工业企业少而不大,土特品种多而不优,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少,支柱产业发展缓慢,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三、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在认真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形势、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增添发展措施,拼抢机遇,奋发进取,促进南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项目攻重建,着力构建城乡建设新南江

按照“交通网络大突破、城镇框架大拓展、农业基础大改善”的要求,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切实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构建城乡建设新南江。

1、加快建设区域交通枢纽。按照“融入大环线、完善内循环”的要求,紧紧抓住全市“六路建设”的重大机遇,全力支持配合广(元)巴(中)高速、乐(坝)巴(中)铁路、巴(中)汉(中)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高速公路连接通道,使南江尽快融入国、省大交通网络。加快推进S101线县城绕城公路建设,切实抓好县内干线公路改造,大力实施通达通畅工程,强力推进农村公路、车站码头和断头路建设,全面提升交通形象。

2、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城市。按照“公山几水、依山傍水、显山露水”的特点,科学修编县城总体规划,着力打造山水生态旅游城市。充分依托城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坚持把红塔新区作为新一轮城市建设的样板工程,着力打造灾后重建新区、文化产业园区、山水园林社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建设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

3、切实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捆绑项目、夯实基础”的思路,以新农村示范村和扶贫重点村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农村道路和水利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着力加快中低产农田改造。提高农村电网配送能力,完善农村信息通讯建设。全面推行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和以电代柴项目,保护生态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着力打造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的人居环境。

(二)抓园区建产业,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南江

按照“新型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富民、生态旅游扬名”的思路,着力打造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南江。

1、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园区促进财政增收。按照“招商引资增总量、整合资源壮骨干、积极融资育龙头”的思路,加快东榆中小企业园区、乐坝商贸物流园区、坪河非金属建材园区建设。抓好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南江矿业集团、南威水泥公司、南江煤电公司、铁山冶金矿业公司等骨干企业做大主业、多元发展,力争用三年时间培育产值超10亿元企业1户、超2亿元企业4户、超1亿元企业5户、超5000万元企业2户;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环保型工业和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促进支柱产业快速发展。

2、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园区促进农民致富。按照“一园一业、一园一特、规模发展”的思路,着力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加快正直农产品加工园区、元顶子富硒茶园区等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南江黄羊、金银花、山核桃、富硒茶、优质粮油等骨干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北牧南江黄羊集团、米仓林业集团、翡翠粮油集团等龙头企业,狠抓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3、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园区促进市场活跃。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思路,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载体,着力打造精品景点,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接待能力,加快光雾山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全力打造生态、观光、休闲三位一体的旅游目的地。隆重举办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打造全国知名旅游节庆,提升南江旅游知名度,让光雾山成为西部生态旅游新亮点。

(三)抓民生促和谐,着力构建平安和谐新南江

按照“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的要求,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构建平安和谐新南江。

1、实施民生工程促进和谐。大力实施八项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四难”。切实抓好扶贫开发,有效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扎实抓好就业援助,帮助“零就业”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实现再就业。继续抓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和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移民搬迁工作,不断改善城乡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和谐。大力实施科技富民行动,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水平,切实化解“上学难”。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切实抓好计生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推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和孝道文化,积极争当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

7.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篇七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到刚刚结束的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到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 这是职教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不仅使职教工作者感到振奋和鼓舞, 更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为此, 本刊将在2008年开辟专栏, 全面宣传我省职业教育, 展示新时期职业教育风采。我们特邀陕西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李明富就职业教育工作做系列探讨。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 并把“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方略作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刚刚结束的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省长袁纯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提出:今后五年, 要整体推进和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其中民生教育工程列为八大工程之首。这八个领域共实施40个项目, 其中重点解决10个人民群众最关注、社会要求最迫切、经济社会关联度最高的项目: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廉租房、农民安居、饮水安全、五保户供养、广播电视“村村通”、信息入村、社区服务。这里, 职业教育项目位居10大项目之首。我们感到,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到省上《政府工作报告》, 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到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 这是前所未有的。这不仅使人感到振奋和鼓舞, 更感到这是一个历史的责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紧密相连的, 没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就没有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实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倍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就陕西省而言, 60.9%人口生活在农村, 这个庞大的群体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我们认为,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职业教育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在县域, 因此加快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就加强县级政府统筹的问题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加强政府统筹的必要性

1. 法律和政策的规定性要求加强政府统筹。

我国《职业教育法》第11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2005年10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出:“在国务院领导下,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2006年4月印发的《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规定:“实行在省政府领导下, 分级管理、市县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由此可见, 无论从国家法律的规定性来看, 还是从政府的规章出发, 都对加强政府统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这也充分说明, 加强政府统筹在推动县域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2.政府统筹是县级政府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职责。

加强统筹规划和增加投入是县级政府两项重要职责, 在某种意义上讲, 政府统筹包含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现行管理体制下, 以政府办学为主体、为主导的办学格局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 这既是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的一个特点, 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这是经过多年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一个结论。政府办学、政府统筹、政府投资, 道理很简单, 不容置疑。1997年陕西省横山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 下定决心在一块沙土地上建设县职教中心, 实现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招生的目标, 创下了陕西职教发展史上的“深圳速度”。这是加强政府统筹的一个成功案例。

3.政府统筹是推动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

1997年以来的十年间, 我省已基本建成县级职教中心95所, 县级职教中心在校生人数达到38.2万人, 占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4.5%,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仅如此, 我们还建成了像眉县、神木、横山、彬县等一批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知名县级职教中心。这批学校无论在办学规模还是办学实力和水平上, 都在全省起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这是政府加大统筹的最大成果。因此, 没有政府的统筹, 就没有县域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政府统筹的主要内容

加强县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责任和统筹力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关键环节。2006年初, 我们在总结近些年来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加强“四个统筹”的新思路、新举措, 即统筹资源、统筹政策、统筹资金、统筹培训。“四个统筹”针对县级政府提出, 在某种意义上讲也适用于省、市两级政府。“四个统筹”基本构成了县级政府统筹的主要内容。

1. 统筹资源。

就是县级政府通过优化配置, 把县域内所有职成教资源进行整合, 把分散的职成教资源向优势资源集中, 搭建一个新的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这里所谓优势资源主要指县级职教中心。资源统筹包括内部统筹和外部统筹。所谓内部统筹指教育系统内部, 如教研室、进校、电教站等机构, 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统筹归并。所谓外部统筹指分散于劳动保障、农业、卫生、科技、人事等有关部门的职成教机构, 应最大限度、最大力度地进行统筹整合。2007年初, 陕西省洛南县经过充分调研论证, 提出了“政府统筹、资源整合、并点强校、部门联办”新举措, 取得明显成效。

2. 统筹政策。

就是县级政府把中、省、市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与中、省、市涉农政策有机衔接, 使职业教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职业教育紧紧围绕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劳务经济以及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等发展农村经济的重大政策, 动员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 以“为”争“位”。

3. 统筹资金。

就是坚持“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 县级政府把多头分散的职业教育资金集中统一使用, 发挥最大效益。把教育、劳动、扶贫、农业等方面项目和培训的资金捆绑使用, 形成资金合力。

4. 统筹培训。

就是县级政府把教育、农业、扶贫、劳动等有关部门的培训项目进行统筹安排, 并统一集中到县级职教中心实施培训。县级职教中心重点开展农村经纪人、致富带头人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 根据实际需要, 还可开展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统筹培训, 使各部门的培训集中进行, 并取得规模效益, 避免造成重复培训、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制订发展规划

规划, 就是谋划, 是对未来事业的一种筹划和预测。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统筹规划就是对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全面、系统的计划安排方案。统筹规划既是一个谋划的过程, 又是一个实施的过程, 是县级政府的最重要职责。制订县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应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以确保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共同发展。同时, 为有利于加强统筹、依法行政奠定坚实基础。

1.制订规划的原则。

(1)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县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原则上以5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规划。要从资源、规模、布局、结构、资金等方面进行总体谋划和考虑, 一个时期内应突出发展的重点, 以便集中物力、财力加快建设步伐。同时还要拟订出年度推进的计划。

(2) 坚持立足县情、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既要考虑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产业发展前景、财政支撑情况, 又要考虑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 同时要考虑相关要素, 如周边县 (区) 发展的辐射作用、相关产业及项目的带动作用等等, 作出既符合县情又着眼长远的规划。

(3) 坚持协调发展、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的原则。规划要体现促进职业教育与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要突出县域特色, 如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等更多地考虑县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需求, 更多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2.制订规划的框架。

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县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应包括:①现状分析;②发展目标的设定和发展重点;③财政支撑能力的设计和规划;④制度、机制等保障条件的安排。

(1) 现状分析:县级政府及其领导人要在统筹谋划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思路、大目标、大举措之前, 首先应摸清底子、吃透县情。如规划期内, 初中毕业生人数及变化、升学分流情况及比例、县域及周边学校吸纳能力, 还包括县域经济、财政状况, 主要产业及布局等。

(2) 发展目标:包括办学规模目标, 结构、效益目标和社会贡献目标, 还包括能体现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特色的具体数量和质量目标。规划期内, 一定要明确发展重点。比如, 以突现规模发展、能力建设为主, 还是以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为重点。

(3) 财政支撑能力的安排和规划:政府办学、政府投资, 责无旁贷。政府增加对县域职业教育投资, 是政府落实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最为重要、最核心的职责, 也是体现教育公平、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重要形式。因此, 县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强度大小必须在规划中给予体现。

(4) 制度、机制等保障措施:为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除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外, 还必须有相关的制度、机制作保证。比如, 建立并完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督导评估制度, 建立“三长” (县长、局长、校长) 抓职教的工作机制等等。还有, 如提高县域内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扩大宣传, 营造良好发展氛围等等, 都应作出明确的规定。

规划作为一项制度、规程, 一旦按程序确定并发布, 就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不因领导人的调整变化而变化。但是, 规划应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和修订是必要的。

制订规划的组织和规划实施

8.不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不发达县域 经济现状 发展思考

1 不发达县域经济的现状

1.1 落后的治理观念。长期以来,不发达地方县域经济之所以处于“笼中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历史的、传统的行政命令型体系下的治理观念,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定层面相对脱轨,因而地方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单一、波动状态。

1.2 浑然的地方决策层。长期以来,不发达县域经济由于地方决策层存在“本位主义+上位效益”,脱离实际的“政绩观+价值效益”,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要素的“搁置”,资本匮乏,从而导致自然资源和社会生产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处于相悖的状态,难以转化为新兴生产力,区域内的民生经济在发展上长期处于相对停滞、疲软的状态。

不发达地区的政绩定位局限于GDP的数量,“城镇化”不遗余力,而忽视了对农村产业发展及其市场适应性与能动性的研究、推动,致使城乡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入不敷出。

1.3 滞后的用人制度。现实中,一方面,长期以来经过花费精力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中,由于受人事制度的人为制约,发展平台上被错置,禁锢,未充分得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一方面,基层中最活跃,最有实践的人力资源成为了因传统潜意识且根深蒂固的观念牺牲对象,量才使用,任人唯“亲”、任人唯“闲”的现象屡禁不止,依然活力蓬勃。

2 不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2.1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拓展行政职业能力。根据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考虑从以下层面着手:改变政府职能的现在与未来定位,要改变多年来传统的“婆婆”角色。搞好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用事业等领域的规划与投入,必要时,运用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要坚决退出传统的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完善管理机制,创造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不同经济主体参与和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社会及经济领域的公正与秩序。

2.2 切实提升用人的适应性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于坚持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好人用好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提升经济不发达县域用人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一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要想好用好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有高度革命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的干部;二是要切实走党的群众路线方针,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的,得到群众公认的干部。三是坚持用好的制度和好的作风选人。形成崭新干部人事制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广纳群贤。健全和注重以正确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创新完善考核、考察,强化民主制度。用好的作风选人,必须严格遵守干部工作原则,坚持任人唯贤,不搞任人唯亲、唯近,坚持集体讨论决定。

2.3 树立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现实定位。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指出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这给树立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现实定位提供了指针。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成效,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兴一方经济,保一方安宁。一是要质量化、规模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立足地方,强力发展丰富的、有特色的、上品牌的农业,增强市场生存空间,突破市场份额,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二是注重民生,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扶贫开发做到真扶贫、扶示范,促发展,奔小康。三是下力盘活当地及周边城市经济联系。高起点规划建设兴城,促进人口、产业往当地城区及周边集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深度求经取宝,适度延伸发展其他新兴产业,打造地方经济发展业态。四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既要注重打造硬环境,搞好地方经济发展的硬件基础建设,也要营造软环境基础建设,挖掘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利资源,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2.4 拓宽融资渠道,合理配置资源。资金是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资金不足,必然严重制约经济发展。要全方位突破资金制约的瓶颈,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同时积极合理配置资源,开展大招商活动,为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地指出: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这表明在改革道路上,要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强化地方发展与市场环境的接轨,要搞好对内强化基础。要围绕当地的资源、能源、产业与人才优势,结合主导产业发展,完善了自身包装,拓展发展空间,利用网络技术,健全商务网络平台。另外要激活民间不同的可利用的资本投入,须制定一系列扶持激励政策与机制,鼓励进行多层次创业。对外强化融资对接平台,充分发挥地方的人才、资源优势和自身创建的地域基础优势,强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强化招商力度,为吸引外资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杨宝忠.县域经济发展评价及秦皇岛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0(19).

[2]屈晓娟.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1(01).

9.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篇九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人才兴业理念,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要树立三种新理念:一是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理念。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由此确立了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对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从战略的高度,深化对人才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二是树立人才兴业的新理念。**县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区位优势不明显,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要在这一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全县群众实现全面小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更及时、更扎实、更有效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措施,提高各类人才的地位和待遇,以事业吸引人才,以感情凝聚人才,以必要的待遇稳定人才。三是树立“人才就是竞争力”的新理念。区域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占据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目前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资源严重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分布不合理。抓好人才结构的调整优化,采取招揽、培养众多的人才是确保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对此,要进一步树立“人才就是竞争力”的正确思想,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二、建立健全制度,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县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例会制度。做好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必须坚持县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县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例会要形成制度,切实把握人才工作的主动权。二是注重改进工作方法,建立相关职能部门跟踪督导制度。搞好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增强工作合力,以形成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三是立足深挖人才潜力,建立人才工作奖惩激励制度。挖掘各方面人才的潜力,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建立完善人才工作及人才自身发挥作用的奖惩激励机制。鉴于**县人才总量不足、素质偏低,尤其是高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实际情况,可逐步建立完善“人才功臣奖”制度和“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制度,注重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对在培养、吸引、使用人才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工作者和在学习、钻研、推广科技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进行公开表彰奖励,以推动全县人才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10.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十

对如何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认真进行了思考。总的感到:县域经济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衔接处,也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多个方面入手。当前,除了要在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做出努力外,还需要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思路,一以贯之

思路是行动的纲领,是一定时期内县域经济发展的总

纲。一个好的发展思路还必须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才能不断地引导县域经济向正确的方向推进,并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在这方面我国发达省区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二、加强县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资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强县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在这方面,需要善于做到四点。

一是发掘资源。现实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同志抱怨本地基础薄弱、条件落后、资源匮乏。诚然,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分布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自然资源的缺乏并不意味着其他资源的缺乏;某种资源一时的缺乏也不意味着将永远缺乏。是不是真的缺

乏资源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地认识资源和有效地开发资源。一些地方之所以会出现“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没能正确地认识和开发资源。事实上,一些所谓的“劣势”资源,换个角度看可能就是优势资源,关键是发掘和利用。二是利用资源。善于利用资源,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善于寻找市场。资源只有投入市场转化为产品才能带来经济效益。现实中,那些拥有丰富资源的内陆地区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就是因为与市场联系不紧密、信息渠道不畅通,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其次,要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最后,要厉行节约,减少资源浪费。

三是整合资源。资源整合的目的就是要使现有和潜在的各种资源能够相互配合与协调运用,使之达到整体最优和效用最大化。实践证明,整合不仅能出生产力,而且能够出效益。就一个县域来看,其内部总是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发挥这些资源的整体优势,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资源整合意识和能力。

四是保护资源。从长远利益出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保护好自然和生态环境。从表面上看,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资源似乎是矛盾的,但这一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只要统筹兼顾,处理得当,完全可以做到“双赢”:既能不断地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和区域竞争力,又可以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质量。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三、要加强县域软实力的培育和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软实力是比硬实力更为重要的一种竞争力。提升县域软实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利用好文化遗产。我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自然和人文景观等,这种县域所独有的特色资源富含浓厚的文化底蕴,是祖先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一笔珍贵的无形资产,其垄断性、独特性及可持续性是其他类型的资源所无法比拟的。

二是要打造好特色品牌。县域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拼特色。特色出精品、特色出效益。有了特色也就有了比较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特色经济之路。纵观那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几乎没有一个地区不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我们要竭力提倡“一县一色、一镇(乡)一业,一村一品”,不仅如此,为了做大、做强、做精、做美特色产业,我们还必须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培育和创新产品,力争让一个产业、一个产品或一个品牌成为县域经济的代名词。三是要做好宣传和推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县域

影响力、提高县域知名度,必须改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认真在各种产品的包装、推介和造势上下工夫,采取与众不同、创意新奇的方式吸引外界眼球。

四是要优化各种环境。环境既是软实力,也是竞争力。有了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就可以产生三方面的效应。一是“洼地效应”。这种效应可以使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汇流和聚集,到一定时候就会产生爆发力,促使县域经济跃上新台阶。二是“亲和效应”。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能够使人们心情愉悦、安居乐业,形成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连锁效应”。好的环境还能使受益者成为宣传者,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生活和创业,收到“一花引来满园春”的效果。

四、要加强经济发展中各种关系的处理和协调

县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城市经济、工业经济、农村经济、商贸经济、财政税收、生态保护等方方面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协调和处理好各种关系。

一是“质”与“量”的关系。发展县域经济,既注重量的扩张,更要追求质的提高。诚然,没有一定的速度就不可能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如果不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不会有实实在在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

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增长的背后常常伴随着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要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是“大”与“小”的关系。大企业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强县富民的有力支撑;小企业是增加就业、活跃市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源泉。两者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大小并重、多业并举的原则,努力促进大中小企业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三是“内”与“外”的关系。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一方面,我们要跳出县域、放眼全球,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扩大开放,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的突破口。

11.对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发展 结构优化 城乡差距

1 延吉市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1.1 经济总体实力增强,有利推动经济增长 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1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23%。全口径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实现3.8亿元,增长19.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2.6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亿元,增长3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3亿元,增长17%。截至三季度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全州第一。

1.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增加值持续提升 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8亿元,增长5.8%,占全州的7.2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6.63亿元,增长14.2%,占全州的4.2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56亿元,增长10.9%,占全州的5.4%。三大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2.8:39.9:47.3调整为12.8:43.7:43.5。一产业上升1个百分点,二产业下降20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2.2个百分点。

1.3 固定资产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88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57亿元。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澳乐·江山墅和达沃斯小镇完成投资5.95亿元,二是龙延公路和边防公路完成投资6.9亿元,现已全线通车;三是吉珲高铁龙井段工程已完成投资4.2亿元,现已完成路基、桥墩和部分隧道工程(除鸡冠山隧道),架梁工程在年内完成。

1.4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争取农机化补贴资金1396万元,新增各类农机具1807台(套),机耕率达到72%;专业农场发展到53家,经营面积达到3100公顷。州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6家,各类畜禽养殖基地达到207个。农民人均收入4513.6万元,增长12%。

2 延吉市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整体实力不强 目前延吉市的经济在省州各县市中仍然处于垫底的位置,属于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之一。从2011年GDP总量来看,在全州八县市排名中,延吉市仍处于下游位置。从人均GDP看,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州的58.1%,低于全州12489元。

2.2 工业发展质量不高 工业企业数量少,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集聚度不高,意向性项目储备不足。龙头企业没有足够的力量带动全市经济发展,且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新兴企业正处在培育阶段,实现带动发展任重而道远。

2.3 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州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但总体收入仍然偏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2,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2.4 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 城镇建设用地面临的矛盾和压力不断增大,征地难已成为制约延吉市发展的瓶颈。由于市本级财力薄弱,虽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城市功能不完善,新建绿地、公园无人管护,严重受损现象凸显。

2.5 财政的脆弱性更加突显 延吉市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依靠房地产开发,进而支持延吉市的经济建设,一旦房地产开发形势变化,将会对延吉市财力造成紧张的局面。

3 加快延吉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坚持投资拉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增加经济总量是当前延吉市加快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而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靠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特别是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的增长点、城建的增长点、税收的增长点、就业的增长点,精心“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产品质量高的项目,以此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3.2 做大民营企业,提升民营经济实力 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现阶段发展形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生命力旺盛,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经济发展,就要深入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走活民营经济发展之路。

3.3 主攻工业,提升经济整体水平 要充分发挥园区的“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优势,支持园区现有企业做大做强,进而延伸产品产业链条,朝着深加工、精加工的发展方向转型升级。要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促进全市工业整体水平提升,逐步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支柱产业或龙头企业。

3.4 打好生态牌,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一定要加快发展速度,抢占制高点,以实施好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和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为突破口,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和人才支持,全面抓好农村环境、土地、林区、河流整治等方面工作,以生态文明带动相关项目发展的格局,推动县域经济实现突破。

3.5 保障民生,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多方式创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参考文献:

[1]尹义坤,刘国斌,胡胜德.日本旅游休闲农业经验对吉林省的借鉴[J].现代日本经济,2008(02).

[2]田士超.上海市的收入差距:基于泰尔指数分解的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7(10).

12.探究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思考 篇十二

1 甘肃省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1 滞后的产业结构

1.1.1 工业规模、比重较小

全省GDP比重中有33%左右为全省县域的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下的工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70%左右;规模以上的则只占有不到30%;以县属中小型企业居多, 当前困扰着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就是县域传统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比重较大。

1.1.2 第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在第一产业的总产值中, 从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 给全省广大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优质高效农业占据的比重相对较低, 传统种植业仍然占据很大的比重。

1.1.3 竞争力较弱, 产业化程度低

当前各县经济新机制、新技术、新模式的普及率不高, 近几年生态农业、效益农业、特色农业等虽然有所发展, 但所占比重较小, 仍然是典型的农业经济。这就造成了农业公司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产业化链条不健全, 农产品流通业、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产出率低, 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受到了产业化程度过低的严重影响。

1.2 县域经济开放度相对较低

当前, 规模以上的外资企业产值只占不到5%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先进外贸依存度与外贸利用率都不到1%, 在全国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量为倒数几位。这就暴露出了甘肃省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 如相对封闭、与外界互动不足, 技术、资金、人才的吸引力差等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1.3 财力普遍匾乏

甘肃省各县人均财政收入差距较大, 与全国百强县域经济县相比差距非常悬殊, 这是由于甘肃省县级财政来源渠道比较单一, 经济发展总量小、不平衡所造成的。同时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刚性支出, 支出的不断扩张远远大于财政的收入增加, 就这造成了县级财政只能忙于应付人头费用, 只能支配极为有限的资金来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2 发展县域经济的建议和对策

2.1 提高农业附加值, 延伸农业产业链

对于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来说, 农产品加工投资的乘数效应大, 有着很大的拉动作用。要做好增加附加值文章, 重点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要发展具有民族特点以及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积极扶持一批冷藏冷冻型、深加工型及销售运输型的龙头企业, 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 将比较优势提升为竞争优势, 拉长产业链条, 按照产业发展的方向, 对具有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土产进行连片规划建设, 带动主要产品开发和农产品基地的建设, 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同时要开辟基地+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 积极发展订单农业, 重视鼓励和引导建立具有开拓市场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生产基地, 逐渐形成供产销一条龙、工农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 为农户提供系列化服务, 不断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延长农业产业链, 增加农业收入。此外, 为了给农产品的加工和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后盾, 要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以及鼓励农产品加工技术人才的培养。

2.2 着重发展能人经济, 坚持人才兴县战略

2.2.1 创新用人机制

要本着不拘一格的用人原则招才引智, 可以利用成果转让、技术入股等一些灵活的方式来吸引人才, 也可以采取兼职、科研、调动、技术合作、咨询等方式, 将人才引进企业。要让优秀的人才切实地流动起来, 吸引优秀人才向优良资产、优秀企业以及大项目集中, 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2.2.2 提高人口质量

对于人口质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给予相应的重视, 为了保证在劳动年龄内的人口能够充分就业, 为了提高人才的竞争力, 可以通过职业教育等方式, 加强对农民、青年技工等基础人才的培训。此外, 还要保证适龄儿童能够及时入学, 巩固普九教育成果, 为今后的就业奠定文化基础。

2.2.3 加速城乡一体化, 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

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和内容就是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工农关系和城乡经济的载体便是小城镇, 同时其也是工业品和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交换平台, 具有很强的文明扩散能力和经济辐射能力。城镇化的基础是工业化, 而城镇化反过来也能推进县域经济的工业化, 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城镇化进程的直接影响。所以, 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推进工业化县域经济,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要进一步加快, 对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进行改造。

第一, 利用市场机制与市场力量, 带动小城镇建设。尽快繁荣经济, 完善功能, 以有条件的中心镇和现有的县城为重点, 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 发挥城乡经济结合部的作用, 对不合时宜的政策进行调整, 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定居从业, 降低农民进入城镇的门槛, 同时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

(1) 坚定不移地支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有机结合小城镇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培育一批专业性、综合性商品批发市场, 充分发挥连接中心城市的区域优势和功能, 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 繁荣小城镇的经济。

(2) 要打破乡镇行政区划原有的限制,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挥的规划为根据, 将调整乡镇和发展小城镇区划有机结合, 重点发展有特色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规模优势的小城镇, 确定好小城镇的功能、性质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 使小城镇成为连接广大农村、小集镇、城市的纽带。

第二, 繁荣县域经济, 加快小城镇发展。为了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效益和成果, 使小城镇的建设给农民真正带来实惠, 要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 要实施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 改变传统的、脱离农村实际的盲目追求亮化、硬化、绿化的战略倾向, 要改变以政府为主导圈的建设机制。要切实防止抽取农村与农业资源的超前小城镇建设, 这会导致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条件进一步恶化, 同时也不利于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第三, 从实际出发, 扬长避短, 立足比较优势。可以在中心城市郊区, 建立一批农业科技实验基地, 发展以科技为主导的小城镇, 形成一个高新技术示范区;可以在自然景观资源和有名胜古迹的地区, 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发展旅游开发型小城镇;在农产品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可以发展加工主导或特色产业型小城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地处市场发达、交通干线地区, 可以发展商贸流通型小城镇, 在商品市场辐射力和商品集聚效应方面下功夫, 兴办专业化市场。要切实做到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工则工、宜农则农。

第四, 重点发展优势产业, 坚持区域经济特色化。为了实现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资源优势、经济优势等县域经济的转化和过渡, 要重点突破, 选准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正确把握和认识县域内经济资源的状况, 围绕优势产业创名牌效益, 坚持特色经济型原则。

(1)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发展特色劳务经济。要将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发展县域经济的工作来重点对待, 要对外地劳务输出品牌的创建及其延伸作用进行借鉴。为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增加民间的经济收入, 可以通过品牌的宣传和创建来提升务工层次, 增强劳务输出务工的竞争力。

(2) 打造特色规模农业生产基地, 突出地方特色。加强特色化规模基础建设, 优化区域农产品的布局, 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农业生态基地、标准化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将特色主导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树立本地农业资源丰富的立足优势, 推进特色化农产品产业的转化过程, 形成新的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

(3) 建设休闲旅游基地, 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以王母、伏羲、大地湾为代表性的人类文化艺术;以白塔寺、大佛寺为代表性的古文化艺术;以麦积山、敦煌为代表的石窟文化艺术;以甘南、临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藏传文化艺术特点;以贵清山、峻炯山为代表的原始风景、道教文化艺术。发展县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基地, 以带动省内旅游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 还可以构建以农家特色为核心的一系列立体旅游框架, 以旅游经济为主, 带动县域内经济发展, 把甘肃省建设成一个休闲旅游基地, 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第五, 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 切实落实思想的解放到工作中。从思想上, 真正的对发展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 对发展模式有新探索, 全新地去判断和创新发展主体及发展道路, 做出新的规划。俗话说, 思想若得不到解放, 就抓不住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观念的落后, 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损失。不争论发展问题, 做到不观望, 也不要空等。不要刻意去在乎或者要求形式, 以搞活经济为主。大小发展一视同仁, 将民营、招商等工作作为阶段重点项目, 最大程度发挥外资效益, 最快速度致富。只有突破旧有的一些思想观念, 深化环境、经济和发展理念, 创新管理方式, 完善发展手段, 才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好的投资环境, 增加民众收入。不仅要敢于创新, 还要在创新中显现出我们的“智勇双全”, 创新要勇气与智慧兼具。

3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 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要根据经济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与基础是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要想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要想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就必须要形成具有特色的经济优势, 必须要打造、选择并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阎天池.论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范钦臣.解读县域经济[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

13.关于县域经济有关问题的思考 篇十三

钟 有 林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51)

[摘要] 县是我国最为稳定的行政层次,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济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实践中县域经济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究竟什么是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有哪特点,它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地位用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尚无明确的界定。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县域经济的含义、基本特征、作用和本质作出了阐述。关键词:县域经济理论思考

秦制郡县,汉承秦制。秦汉以降中国两千年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史上,县级政府一直是政权系统的最基本单位,县城也是一个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县域经济的提出并引起广泛关注,还是八十年代政策开放以来的事。

八十年代初的三项宏观改革政策,是县域经济成之为一种经济现象的前提。当时推行的“利改税”、“拨改贷”和财政分级承包“责任制”,客观上构成了“部门经济”、企业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划分。一是利改税。让各经济主管部门根据所占有的国家在工业化原始积累时期集中控制的全民资产的份额,确立留成和上交,部门资本及其效益的差别化,条块分割的“条条专政”由此而生。二是拨改贷。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拨款改为银行对企业贷款。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企业在还清银行利息后形成的资产实际上应归企业内部全体职工所有,但名义上仍统归为国有的不对此厘清,则国企政策即使走得下去,也会丧失企业职工的支持。三是财政分级承包。以中央一个政府财政,一本帐“统收统支”改为当时包括乡镇级约8万个地方政府都建立财政。一方面调动地方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地方有了加速开发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的极大热情。正是这一政策,使八十年代几乎成了地方县以下经济唱主角的年代,一度热闹非凡的“百强县”即是全豹之一斑[1]。

一、关于对县域经济含义问题

我们这里讲的县域经济属应用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学的分支。现实中,人们使用的县域经济,在不同场合,据不同需要或不同理解,其含义是有差别的。

从范围上看, 广义的县域经济是县域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包括理论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潜在生产能力、生产竞争力、创新力等;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生产要素的组合关系。狭义的县域经济是以县级经济区域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2]。

另一方面,从经济上看,县域一般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由经济地理特点决定的工业部门经济为支柱,同时兼有金融业、商业、服务业、信息业等非农业部门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实体;非农业企业和与县域经济密切相关的实体主要集中在县域的城镇型建制镇、非城镇型建镇镇和集镇;县城内的县级政府和乡镇政府对经济运行及其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力。可见,县域经济是县这一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多种经济活动交织而成的经济有机体。从产业结构上看,县域经济是包括一、二、三产业比较齐全的区域经济;从空间结构上看,县域经济是以城镇经济为中心,以集镇经济为纽带,以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从组织层次上看,县域经济包括城镇型建制镇经济、集镇经济或非城镇型建制镇经济、乡村经济、企业经济或家庭经济等;从所有制形式上看,县域经济包括国民经济、集体经济、个体

1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经济等多种类型;从经济部门上看,县域经济几乎包括一般区域经济中的所有门类。因此,从地域总体和经济整体来说,县域经济既兼有城市(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两类区域经济的特点,又有区别于城市(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两类区域经济两类区域经济不同的特点。因此,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是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在县域的有机结合[3]。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一级独立的财政为标志、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并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行政区域经济。

二、关于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问题

县域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具有强烈的独特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县域经济首先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就县域经济的空间定位而言,具有特定的地理空间,有着区域性的特点。不同县的县域经济由于其所依托和存续的县域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所在的经济区位以及发展基础的不同会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的差异。具体来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辖行政区域为基本单元,是由农民→村落→集镇→中心城镇(县城)组成的,区域界线非常明确,与城市的“市辖区”有着明显的区别。

2、县域经济具有层级性、综合性和“双面性”。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整个国民经济是个大系统,下面包含着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在我国的经济区划中,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处于经济区划的最基层,是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和基本支柱。县域经济层次虽低,但仍属宏观经济的范畴。首先,县级在机构、部门和职能方面,与中央、省区、市有较强的层次对应性;其次,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县域经济包含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以及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在县域范围内,经济活动的内容极为丰富,既有城镇经济和乡村经济,又有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既有公有制经济,又有个体、私营、外资等到民营经济以及合作经济等,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延伸至县域经济里面,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济成份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相对独立运行的基本经济单元。同时,县域经济运行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接受中央、省、市的调控,具体管理所辖的经济区域和经济单位,其发展既需要有宏观战略,又需要有微观的具体措施。

3、县域经济具有较强的行政干预色彩。毋庸讳言,几千年来东西方文化的重要差异之一就是西方有着较多的自由性,而东方有着较多的集权性。县域经济有相应的县级政权组织作为市场调控的主体,有独立的县级财政,县域的政府及其经济调控制职能对县域经济运行及其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县级政府所具有的经济职能和县行政区划的影响,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税收、财政、金融和运行调控等具有明显的行政区域属性,由此也使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积极的能动性。

4、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他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和特定资源相关联,由于不同县域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产业结构及科技、文化教育、人口与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发展的区域特色,这就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走因地制宜的特色经济之路。

5、县域经济必然从封闭走向逐步开放。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县域经济也必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区域化的社会分工不断加强和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因此,这种开放

性也会不断加强。同时,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三、关于县域经济的作用问题

1、从国家利益角度出发,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史记》)。不论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还是从环境保护,百姓养育,民风教化等哪个角度看,县域是整个国家的基础,县域经济则是县域一切的基础。因此,县域经济不仅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而且对社会安定,政权稳固都有重要作用。

2、从县域范围自身出发,县域经济发展就是要富民强县。生民、养民、富民是社会的基本要求。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县,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在县域,在漫长的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社会里,农民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温饱即民生问题一直是困绕农民的首要问题,因此,也是县域经济需要解决的头等任务。社会主义条件下,温饱问题也曾长时期困扰着我们。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和释放,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推进,困扰农民几千年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了彻底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广大农民奔康致富已历史地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崭新目标。

3、从国民经济系统角度出发,县域经济是承上启下、强国富民的有机统一。不论从经济交流、科技传导,政令贯通,还是从信息传播,人口流动,社会风气影响来看,我国的县域都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可以有效地推助,也能够成功地扭偏。目前,我国财政最大的困难在县、乡,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既可为国家提供更多税收,又可缓解或根本解决县、乡财政的困难,减轻或减除国家财政负担,同时,全国GDP的一半以上在县,县域经济的加快增长,可直接增强国力。

四、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的本质问题

研究县域经济问题,应该从哪个层面、哪个角度切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什么,是县域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还是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中的职能定位,目前理论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说认为,研究县域经济应该主要研究县域内的市场主体的行为及其规律。但目前县域内的市场主体主要是中小企业和分散的农户。这样,对县域经济的研究就容易偏向于对中小企业和农户的研究,县域经济与农业经济以及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的区别会变得十分模糊。政府职能说认为,研究县域经济的重点应该是研究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中的职能定位、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在县级行政区域的特殊性、具体的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等问题,这些对全国两千多个县而言固然具有普遍意义,但如果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这里,就容易偏向于对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研究,称之为“县域经济”则有些牵强[4]。

笔者认为,县域经济问题最核心的是生产力总量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税源问题。税源是县域经济强弱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县制的出现除其政治、军事原因外,还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春秋之前的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它是以奴隶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到东周、春秋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井田制的改革,逐渐有了公田和私田之分,随着私田的出现,一方面调动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土地征收贡赋的问题。人口和土地关系需要相对稳定,贡赋则需“相地而征”,不论从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的角度看,都需要一定的行政组织来协调、操作,县制也恰是适应这种需要应运而生。自我国的县制出现以后,赋税经济,即税率的稳定,税物、税金的征收、管理、送交,税源的稳定与保护等,一直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内容。

其二,县域经济问题最主要的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建设、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即从以往的资源约束为主转变为需求约束为主,与此相联系,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农产品能不能生产出来,而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不能卖掉,以及能不能卖个好价钱。否则,就会导致农业增产农民不

增收,甚至歉收。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85%,目前已降至15%;而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仅从1949年的85%降至目前的63%;前者下降70%,后者仅下降了22%。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所以无法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数量不能随着农业占GDP比重的下降而相应减少,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针对农民增收、农业效益提高和广大农村经济社会面貌的改变,找到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正确思路,也就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捷径。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基本上都在县,解决“三农”问题不论有多少政策、招数,其最终的落实也主要在县。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三农”问题的解决力度和解决程度。同时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食物等基本消费品,提供原料。

其三,县域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关键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新提出的新时期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这是个积极科学,催人奋进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的素质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然而,我国13亿人口,9亿是农民,而农民平均收入低,平均受教育年限短,与全面实现小康的要求差距也最大。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00年底,在全国市辖区以外的县的全部人口中,未达温饱线的人口占22·8%,居温饱线和小康(尚指原来提出的人均800美元的低水平小康)线之间的占63·2%,居小康线和比较富裕线之间的占13·7%,达到富裕线的只占0·3%。在我国,没有广大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小康。我们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重要最关键性的任务在县,其关键在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参考文献:

[1]温铁军.县域经济的由来与发展.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8

[2]高焕喜.县域经济有关基本问题探析.华东经济管理,2005,5

[3]朱孔来.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经融经济,2001,12

[4]陈清.关于县域经济问题的思考.学术论坛,2004,1

上一篇:质量部每日工作下一篇:玛丽米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