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设计(共11篇)
1.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设计 篇一
第五单元
表内除法
(一)第1课时
认识除法(平均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动手操作把10颗松果从“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并写出每 份的结果。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了解“每份同样多”是“平均分”的实质。【教学重点】
动手操作把10颗松果从“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 【教学难点】 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情境谈话引出本课课题。
1、出示课件。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你们看这是谁?(松鼠)秋天到了。松鼠妈妈去森林里采了10颗松果让他们去分。如果你是松鼠
兄弟你打算怎样去分?谁来说一说?教师指名答,板书分法。
2、讨论。
师:请大家观察这些分法,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好最公平。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共识:每只松鼠分5颗松果最公平。因为分得一样多。
3、动手操作。出示课件。
师:要想两只松鼠分的同样多,应该怎样去分呢?请大家拿出10个小圆片代表10颗松果,分一分吧。(学生动手操作)
师:谁到黑板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分的?〔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4、出示课件,边演示边说。
师:帮小松鼠分松果,我们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先两个两个的分再一个一个,还可以一人五个。不管用哪种方法去分,每只松鼠最后都得到了同样多的松果。那么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5、出示课件。
师:谁试着把刚才把刚才平均分的过程说一说。有(10)个松果,平均分给(2)只松鼠,每只松鼠分得(5)颗松果。
二、练习
1、出示课件。
师:有12块糖,每人分()块。你们看这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2、分糖。师: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平均呢?请大家拿出12个花片代表12块糖。来分一分吧。找学生在黑板上边说边演示。
3、摆圆片。按要求动手圆片,再填空。
4、看图说一说是怎么分的。
5、按要求填空。若有难度可摆圆片。总结:份数越多,每份分得越少;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分得越多。
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通过劳动获得了香甜的果实,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组织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动手分一分,让学生亲身体会任意分和平均分的不同,重点理解什么是平均分及平均分成几份是什么意思,会动手平均分成几份。
2.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设计 篇二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方法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数码相机+白板交互”是本课设计中的一个亮点,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 拍摄角, 借助电子白板出示拍摄实物画角, 最后借用多媒体演示去除实物中角的非本质属性, 抽象出数学意义上的角, 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 通过“物, 形”的分离, 帮助学生建立起角的概念, 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教材分析
《认识角》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 是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传统的几何教学内容, 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形体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为日后深入学习角的含义、角的分类、度量角的大小,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体验活动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感悟角有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数码相机+电子白板”, 通过观察、拍摄、体验等活动, 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环境与准备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一些实物或图形、数码相机。
教学过程
1.寻找素材, 认识角
(1) 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 你们认识角吗?我们的周围有角吗? (播放一段“我们的校园”视频, DV拍摄时要突出:教室门窗上的角、课桌上的角、房屋建筑上的角, 国旗上的角, 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喜欢我们的校园吗?说说你看到了哪些地方有角。
生:国旗上有角;三角板上面有角;我们的课桌上有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关于角你们都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是角 (板书课题) 。
(2) 联系实际, 找角, 拍摄角
师:在我们这个教室里, 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 你能找到吗? (课前教师布置教室)
小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室内找角, 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摄角。 (可借助手机的微信功能直接传输图片)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到生活中寻找素材, 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
2.初步感知, 探究角的特点
(1) 展示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我们小组找到钟面上的角。
师:你能指给大家看一看吗?
明确:指导学生指角的时候, 不光要指出它的顶点, 还要指出它的两条直直的线。会用电子白板笔画出实物中的角。
设计意图:通过各小组展示汇报, 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另外, 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知识的渗透, 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铺垫。
(2) 探究
师 (利用多媒体演示去除实物图片, 留下学生画的角的图形) :仔细观察, 这些被我们称为角的图形, 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小组合作探究, 汇报。
师:这个尖尖的点, 在数学上称为角的顶点。这两条线叫角的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教师引导观察:每个角都是这样的吗?然后师生一起在角上找边。
师: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 被我们称为角的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互动式的教学, 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了解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达到目标、过程、结论的递进。
(3) 练习
师:判断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为什么?现在你能完整地说一说角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图形吗?
学生先自己试着说一说, 再说给组内同学听。
师:同学们借助实物会画角, 那么你能把它的样子画在纸上吗?画之前, 老师想问问大家, 需要什么工具?另外, 在画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画角, 教师利用实物展台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
3.动手操作辨别角
(1) 游戏:找一找
师:同学们手中的一个角, 是老师从这个长方形中剪下来的, 请同学们找一找是哪个角 (教师展示已经减掉一角的长方形) 。能不能用一个动作告诉大家你找对了?
教师借助投影的展示, 让学生到讲台前用语言和行动说明找它的理由。学生交流, 互动。
师:都是从长方形剪下来的这个角, 你找到的角和同桌这个角的边一样长吗? (学生回答) 被同学们找到的这个角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直角, 比直角小的角称锐角, 比直角大的角称钝角。
师生共同感悟角是有大小的。
(2) 巩固练习
教师展示学生在教室内拍摄角的图片。学生判断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锐角、哪些是钝角。教师指导学生用三角板来判断角的大小。
师:在同学们判断的过程中, 角的方向和位置都有了变化, 那么它还是角吗?
(3) 感受角有大小
师:你能将手中的角变大或变小吗? (师生互动) 通过我们的尝试, 你发现了什么? (生:角是有大有小的。)
4.巩固拓展应用角
师:你们能用角的大小知识来说说你会选哪个滑梯来玩吗? (如右上图)
学生讨论, 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练习, 使学生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这样的设计, 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 而且又突破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5.欣赏
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感受角的魅力。
6.课后拓展
利用平面图形“角”设计图案。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中, 我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通过数学教学活动, 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活生生的数学。在课堂上, 力争给每位学生创造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 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另外, 巧妙地利用数码相机和电子白板, 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 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 就在自己身边,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课后借助“画图”工具让学生利用“角”设计图案, 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和生活中实物之间内在的联系, 为今后学习图案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评
我认为, 王征老师的课有以下两个特点值得称赞:
这是一节具有生成性教学特征的数学课。从整合 (融合) 的亮点看, 王征老师让学生使用数码相机去拍照, 学生用镜头寻找自己眼中的角, 然后用电子白板来呈现并逐步抽象。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生成性目标产生,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去伪存真, 逐渐构建角的概念。教师在关注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中关注教学事件。
能够践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教学设计的六个环节中能够清晰看到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够自己去寻找“角”、发现“角”、描述“角”、辨析“角”和应用“角”。
在教学设计中有这样几点值得商榷:
一些机械性的问题可以重新设计。例如, “同学们, 你们认识角吗?我们的周围有角吗?”这一问题。学生通常会机械性、习惯性地回答:“认识, 有。” (这种现象在教学实践中时常会看到) 这里学生缺少了适度的思考。建议去掉这个问题,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建议在“情境引入”后增加“用纸折角”的数学活动。“我听见了就忘记了, 我看见了就记住了, 我做了就理解了。”学生在“用纸折角”的实践活动中折一折角、比一比角、用“角尖儿”触碰手指, 将来就会形象直观地表征角的概念。
3.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统一认识。
1.师:课桌每天陪着小朋友学习,小朋友在课桌上„„
师:它这么伟大,所以我们应好好保护课桌。那么你对课桌了解吗?陪伴我们1年多的课桌有多长呢?我们可以运用什么工具进行测量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呢?(学生:可以用尺来量。)
2.只能用尺来量吗?可以用其他工具来量吗?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呢?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用不同的工具来量一量课桌长边的长度,看看结果怎么样?
选择一种工具量一量。铅笔、手指、铅笔盒等等。
师:比完了吗?结果怎样?
3.质疑:我们测量的是同样大小的课桌,为什么大家说的数却不同呢?
4.统一:我们选择的工具不同,标准就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为了统一标准,人们就发明了尺,因为尺上就有统一的测量物体的标准。
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
探究一:认识直尺
1.请小朋友们拿出学具袋中的尺,观察一下尺上有些什么?
a.一条一条的线,对,这些线在尺上叫刻度线。刻度线有的短,有的长,两条长刻度线之间就是一大格,(师比划)还有没有一大格了?观察一下这些大格一样长吗? b.有数字,有哪些数字呢?读读看。
数字----观察这些数字是怎么排列的,这些数都是用来表示几刻度的。
尺上第一个数字是几?对,尺上的数字是从0开始的。0刻度,它就像起跑线一样,标志着开始,0对着的这条长线段叫零刻度线,对着1的这条线段叫什么?这条呢?(指
5)在你的尺上找找5刻度线、13刻度线,同桌互相看一看。
c.尺上除了刻度线和数字,再仔细找找还有什么?
这两个字母是这样写的,cm------你们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厘米)
(师板书)它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厘米”。(读一读)
厘米是用来表示长度的,它是一个长度单位。
2.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直尺上有刻度线、数和长度单位厘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一般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做单位。厘米是用来表示长度的,它是一个长度单位。
探究二:认识1厘米
1.认识了直尺后,想不想知道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师指投影幕追问:这一大格是?(生:1厘米)
3.请小朋友们在自己的尺上找出0刻度线到1刻度线这一大格,(生找)找到了吗,感觉怎么样?(一点点,好短啊„„)
4.确实,厘米是个很小的长度单位。你能在自己的尺上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吗?试一试。
(1)比划好了,手指保持不动举起来看一看1厘米有多长。
(2)把手放下,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想一想刚才比划的1厘米的长度。
(3)睁开眼睛,现在你能不用尺,直接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吗?听好老师的口令,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准备好了吗?开始(生一起用手表示)。
5.我们知道了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这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你还能在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吗?
(1)指名一位学生说,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吗?学生自由回答,要求说清“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2)小结:尺上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
6.找一找:
找找看,你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同桌交流后汇报。(火柴盒的高、胶带宽、小手指的一节、橡皮高、夹子、手机的厚度、图钉的长、食指的宽)
探究三:认识几厘米
1.1厘米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2厘米有多长?请同桌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划一下2厘米大约有多长,2厘米有几个1厘米?
2.刻度2到刻度5的长度单位是几厘米?同桌讨论。
3.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点明: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匣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不看数字,看经过的长度的啊!
(1)刚才我们知道了1厘米是1大格,那2厘米就是(2大格),2厘米有多长,你能在尺上比划一下吗?2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有不同的吗?(师比划),2厘米长吗?
(2)2厘米有这么长,不用直尺,你能来估计一下5厘米有多长吗?指名估计比划,小朋友自己估计一下?
那5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还是请我们的好朋友——尺子来帮忙,请小朋友在尺上比划一下,同桌互相说一说:5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指名回答:5厘米从哪儿到哪儿,有不同的吗?不管从哪儿到哪儿,5厘米就是几大格?
(3)你还想知道几厘米的长度,指名说一说。
把你想知道的自己先估计一下,再拿着尺比划给同桌看一看。
4.那么刻度0到刻度1是几厘米呢?为什么?刻度0到刻度3呢?为什么?刻度0到刻度4呢?
5.你能像老师这样在尺上找出几厘米吗?和同桌说一说。
6.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0—
7、0—
10、0—18。
7.你发现了什么?(生: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8.对,在尺上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那我们尺上一共有几厘米?
刚才我们已经比划了几厘米的长度,它们长吗?所以如果用厘米量物体长度的话,一般都是量比较短的物体。
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
(一)学习用厘米量。
刚才我们已经比划了几厘米的长度,它们长吗?所以如果用厘米量物体长度的话,一般都是量比较短的物体。那怎么量呢?想不想学?
1.量整厘米数。
(1)学生独立写出小刀和线段的长。
来看看电脑老师是怎么量的,电脑老师有点量的不是很好,小朋友们量的时候要尽量靠着物体的。
同学们看看电脑老师的答案,你和他的一样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我把左边的遮掉可以吗?
小结:量一个物体时,可以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首先,请小朋友们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小纸条,用尺量出它的长度。
(1)学生试量后利用实物投影仪演一演、说一说自己的量法。
(2)电脑验证,师:先把尺放平,然后把0刻度线和纸条的一端对齐,看纸条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3)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再来量一量,看看是不是5厘米。
2.生操作
(1)看清楚了吗?请小朋友按照这种方法来量一量这张长方形纸的短边。
(2)判断:老师发现小朋友出现了不同的方法。出示4种不同的量法,生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①放斜了。②没对着零刻度,对着尺的最左边。③从零刻度开始正确测量。④左边一端 对着2刻度线。
(3)再请小朋友量一量长方形纸的长边,看看是几厘米。
(二)画整厘米的线段。
1.学生尝试画一条4厘米的线段,有困难可以看书自学。
2.指生上台示范画,要求边画边说画的过程。(注意肯定其它画法。)
3.检验:用尺量一量所画线段是不是4厘米。
4.练习:“想想做做”第6题。(鼓励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5.大约几厘米。
(1)你还想用厘米量桌上的什么东西呢?同桌两个小朋友一起去量一量,生操作。
(2)量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碰到什么问题?(纸条的边不是整厘米)
(3)对,生活中有些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比如:(出示两条接近9厘米的线段。)
A.这条线段的长正好是9厘米吗?而是怎么样?和9厘米非常得(接近),和9厘米非 常接近,那可以怎么说?
B.(出示另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长是多少呢?你会说吗?
小结:这两条线段都和9厘米非常得接近,所以都可以说成是大约9厘米。至于比9厘米长多少、短多少,我们以后再学习。
(4)那这张纸条的边有多长呢?量一量。
它和哪个数字比较接近,所以大约是几厘米?再去量一量你刚才量到的不是整厘米的物体,看看是多长?
6.量一量,填一填。
(1)介绍:这是我们的食指宽,这是我们的手掌宽,在量手掌宽时,要把五指并拢,从大拇指开始量起,量好后在书上填一填。
(2)学生动手测量,师指名汇报交流。
(3)这是我们身上的两把尺,请记住他们的长度。当我们身边没有直尺时,就可以用这两把尺来估计一些物品的长度。
(4)电脑出示想想做做4的表格,师:下面我们就把直尺藏起来,用自己身上的两把尺来估计自己中指的长度和数学课本短边的长度。动手前先想一想用哪一把尺比较合适,量好后把结果填在前面两个括号里。
(5)反馈: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结果是多少?
(6)你估计的怎么样呢?再拿出直尺量一量,把结果填在后面两个括号里。先量好的小朋友可以比一比,看一看自己估计得怎么样。
(三)先估计,再量一量。(“想想做做”第5题。)
先完成的小组还可组织估计、测量其它物体的长度。
交流反馈,追问:你是怎样进行估计的?相机表扬用身上的厘米尺去解决问题的学生。
四、总结延伸。
1.师:通过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2.布置延伸作业。
4.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乘法》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经历把几个几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几个几”和惩罚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经历算式分类、由“几个几”的实物抽象成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形成几个几的观念,体验加法与乘法的联系,感受乘法算式的简便,发展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感受乘法来自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对数学相关的生活现象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几个几”和乘法含义
教学难点:
乘法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周老师想带领大家一起到动物学校去瞧一瞧,想去吗?诶,我们来到动物学校的大门口,大门关着,是不是?原来呀,要想进入动物学校,还得先过大门这一关,这些加法算式,你会算吗?请你选一道你喜欢的算式来算一算,谁先来?
谈话:都算对了,怎么门还没开呀?
出示小猴说:在这些算式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指出:这些算式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加数不相同的连加算式,另一类是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今天咱们就来研究这些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
(我在这个环节设计了算式分类这个细节,让学生通过把算式分类,使学生对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接下来的形成几个几的观念作一个铺垫,还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新知
认识“几个几”
谈话:终于,门,开了。这个动物学校可真美丽!在这个动物学校里你看到了几种小动物?(生:小兔子和小鸡)
谈话:我们先来观察小兔子,把小鸡先藏起来!
提问:小兔子是怎么排列的?(生:每堆2只,有3堆)(2只2只的排列)
引导:小兔子是几只几只的在一起?有几个这样的2只?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个2只,2个2只,3个2只。
提问:一共有这样的几个2只?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生:一共有这样的3个2只)
提问:你能帮周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吗?怎么列算式?(生:2+2+2=6只)
追问:同学们,这是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说明:3个2相加得6,兔子有6只。
提问:我们再来看小鸡,小鸡是怎样排列的?(每堆3只,有4堆)
提问:那小鸡是几只几只的在一起的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3只?你来数给我们看看?全班再来一起数一数(1个3,2个3,3个3,4个3)
提问:小鸡一共有这样的几个3只?
提问:那你会列算式吗?(生:3+3+3+3=12只)
追问:这里又是几个3相加得多少呢?(板书:4个3相加得12)
说明:4个3相加得12,小鸡有12只。
总结:观察我们刚写的两道算式,每道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第一道算式可以简单地说成“3个2相加”,第二道算式可以说成“4个3相加”,以后碰到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都可以简单地说成“几个几相加”
(设计说明:在这个环节,我通过让学生观察兔子和小鸡的排列,理解3个2的实际意义
——兔子每堆2只,有3堆。接着让学生观察3个2相加的算式。这样的设计,从具体到抽象,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几个几相加”的意义)
2教学“试一试”
谈话:下面,就请小朋友用小棒来摆一摆几个几。请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再动手摆一摆。
活动一:
谈话:请你拿出两根小棒,举起来让我看一看,这就是1个2。将它摆在桌子上,算作一堆,现在请你照样子,摆堆。请同学上来摆一摆。
谈话: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个几?(个2)
提问:谁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这是几个几相加得多少呀?
活动二:
谈话:下面请你自己动手摆3个4。请一位同学上来摆一摆。
谈话: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里有几个几?
提问:你会列算式吗?这是几个几相加得多少呀?
活动三:
要求: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来摆几个几。摆之前,先想清楚每堆摆几根,摆这样的几堆。摆好后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你摆的是几个几。想好了吗?想好了就开始吧!
谈话:请一位同学上来摆一摆。你来介绍一下你摆的是几个几?你会用算式来表示吗?简单地说,就是几个几相加得数是多少呀?
谈话:我们在摆的时候呀,小猴它也在摆,看!它摆的是什么?(花片)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猴它摆了几个几呀?你是怎么看的?有没有不一样的看法?(生:横着看,它摆了3个。竖着看它摆了个3。)你会用算式表示吗?(++=1、3+3+3+3+3=1)也就是几个几相加得多少?(3个相加的1。个3相加得1)
提问:咦,为什么他们的得数都是1呀?(花片的总数不变)
(设计说明:摆小棒我设计了三个环节。首先,说明摆几堆,每堆摆几根。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几个几的实际意义。接下来,要求学生摆3个4,将具体的要求加以抽象,让学生思考后摆。最后,让学生自己想“几个几”并摆一摆。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动手摆,对“几个几”“几个几相加”的意义有循序渐进的实质性理解。)
3教学“例2”
谈话:小猴看咱们班小朋友都这么聪明,想继续邀请咱们去动物学校的电脑室去看看,想去吗?
出示:电脑教室1
谈话:这就是电脑教室1了,仔细观察,这里的电脑室怎么排列的呀?一张桌子上有几台电脑?有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有2台电脑,有4张桌子)
提问: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几个几?你会列算式吗?(2+2+2+2=8)
出示:电脑教室2
提问:这里又是几个几相加呀?(8个2相加)
追问:你会列算式吗?
出示:电脑教室3
谈话:哇!这里的电脑更多了!有100个2呢!你们来报算式,周老师来写好吗?呀!黑板都写不下了,让老师来想想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同学们也一起帮老师想一想好吗?哦,有同学想到了乘法,你真的和周老师想到一块去了!今天这节咱们就来认识乘法。
指出: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就可以写成乘法算式。4个2,就可以直接写成4乘2等于8,或者2乘4等于8
咱们一起来把这两道乘法算式来读一读,齐读,预备齐。
指出: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这个符号叫做乘号,等号前面的两个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改写成乘法算式:你能把这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它的乘数是谁?它的积是谁?
对比:看这是我们用加法写的,这是用乘法写的。你觉得乘法怎么样?(写得很快,简便)
指出:像这样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咱们就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像这样几个几相加得多少的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设计说明:逐步出示3张图,随着电脑数量的不断变多,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学习乘法的愿望,激发想学生学习乘法的热情。)
4设计游戏,巩固应用
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太精彩了。来玩一个游戏好吗?
听清楚游戏规则:老师击鼓,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老师每次敲几下,敲了几个几。同时思考,要知道一共敲了多少下,用加法怎么列算式,用乘法怎么写算式。准备好了吗?
三、回顾整理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这节,学习的是什么知识呀?(几个几、用乘法来表示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
5.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设计 篇五
课本p10页,例3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 的意识。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分果冻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所喜欢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能分成几份”。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8里面有几个2,8里面有4个2,就可以 分4份。【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具体感知“每2个分一份,8个分成这样的4组,就要分4份。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学习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第12页的第5题。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
2、练习二第6题。
(1)第6题。出示分玉米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设计意图】:提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情景,如“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突出平均分的实质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加深对“平均分”方法的了解。利用开放题提供给学生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例子,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6.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厘米量比较短(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故事简介:从前有一个农夫,想做一件新衣服。店里的老师傅伸出手掌,对着农夫的旧衣服便开始量长度,让他的徒弟记录下来,身长3柞。农夫走后,师傅让徒弟学着做衣服。衣服做好后,农夫试穿了一下,发现太小了,只有两柞长。徒弟觉得很奇怪,心里想我是做了3柞长的呀。(说完后让学生交流原因)
引入:古时候,我们人类都和故事中的裁缝一样,是以人体的手、掌、手臂、脚步等作为标准来确定长度的。后来人们开始感受由于人的高矮不同,形成长度单位的长短不同,非常混乱.因此人们交流时就很不方便,直到近代,全世界才使用了统一的长度单位,如: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种长度单位厘米,它是用来量较短的物体的。
[评析:故事引入,学生兴趣很浓。而且对长度单位的的产生有了初步了解,二、认识厘米。
(一)认识尺
1、请同学们把尺子与屏幕上的尺子进行比较,找一找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二)、认识厘米
1、指:1厘米有多长,你能在尺上找出来吗? A:学生尝试在尺子上指 B:请一位学生在屏幕上指一下
C:尺子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试着指)D:看电脑显示的1厘米的长度。(一样长)
2、比:请你用手势比出1厘米。(交流你是怎么用手势来比的)电脑显示比的方法
3、找:找找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4、数:数一数2厘米中有几个1厘米?4厘米、6厘米中呢?
(三)用厘米量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那怎样来量物体的长度的呢? 1、师:请小朋友试着来量(量教学卡片上的花边)
2、指明一位小朋友上来演示给其他人看(实物投影)交流评价
3、交流方法:物体的左端对准0刻度线,尺平放,右端对准几厘米就读出几厘米?
(电脑演示)把方法说给同桌听听
4、自己测量花边下的线段
5、(电脑出示)说一说,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6、教学估算P66例2
三、巩固应用 检测反馈
1、操作性练习(1)量手掌宽
(2)量一柞的长度后,然后量白纸大约几柞,最后测量正确长度。
2、开放性练习
(1)猜一猜:只露出一端刻度(有的从0刻度,有的从其他刻度开始量)(2)怎样量腰围
3、生活中的厘米:出示生活中一些带有厘米的物体的商标图。
《认识厘米》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课本上首先让学生量出课桌的长度,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接着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看一看,具体感知1厘米的长度;再让学生用手指比划1厘米的长度,在生活中找出大约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厘米的感知。然后例题分别教学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教量长度时,课本上呈现一幅直观图,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掌握量长度的基本方法。教学画指定长线段时,则结合示范介绍了基本的画法。
二、说学情:
用厘米做单位测量长度是学习测量物体的开始,也是学生初次认识长度单位,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厘米长度单位的正确建立,将对学生认识其他长度单位产生积极地正迁移。同时,低年级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主要是借助表象记忆的,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长度表象,并提供起亲身经历或列举自己身边的物体,建立起1厘米的空间观念。
三、说教法、说学法: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激发学生学生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安排一定的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认识度量单位时,让学生经历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自然引出统一度量单位的客观需要。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T:说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
(二)探究新知。
1、T:课桌的边就是一条线段。你觉得这条边有多长?你用喜欢的方法量一量课桌的长度。(这时还没有教学长度单位,学生还不会用尺子量长度。鼓励学生选用文具盒、铅笔等工具。由于各人选择的工具长短不一,导致度量结果的表达不一致。从中让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从中体验到需要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才能得到确切的、一致的结果,从而导出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尺。)
2、厘米的认识。
T: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怎样才能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准确、方便而又统一的测量物体的长度,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今天我们就用统一的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A、在尺子上初步认识1厘米,几厘米,并能在尺子上找出。
让学生认真观察直尺,发现了什么?(有刻度线,有数字。尺子上每相邻两长线的距离都一样。这些数字是有顺序的,尺子长的数字多,短的数字就少。尺子最左端的数字“0”是直尺的起点。直尺上从0刻度到刻度1的距离就是1厘米。刻度尺每相邻两条长刻度线之间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B、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
T: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我们知道1厘米在尺子上有这么长,请同学们找找我们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约是1厘米。„„
再让学生看看2厘米、5厘米有多长。C、用厘米作单位量。让学生先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再量一量,比一比,看谁估计的准。注意测量方法。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直尺要与物体平行。
D、画一定长度的线段。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学生自己试着画,再同桌比较。T:应该怎样准确地画出规定长度的线段?
(对准“0”刻度先点一个点,再对准刻度“3”点一个点,用尺子把两点连接起来。„„)
(三)巩固练习:
第1题:哪一种是正确的测量方法: 讨论:为什么其它的方法不正确?
第2题:可以先估计两条线段的长度,再测量,再交流数据。可以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再算出它们的差;也可直接量出两条线段相差的部分。
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数据。测量结果不一定都是整厘米数;接近厘米的长度可以用“大约几厘米”来表述。
第4题:具体指导测量的方法。量手掌宽时,先把五指并拢,手掌放平,找到最宽处,再用尺量出结果。量食指长时,先要把食指伸直,明确测量的起始位置,再用尺量出结果。
第5题:先估计,再测量。实际测量后,再让学生再比一比实际测量与估计的结果,说自己估计得怎样。
第6题: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补充练习: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7.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设计 篇七
(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设计了3个例题:先用摆图形的实例,说明“什么是一个数的几倍”;再用摆物与推想,说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该怎样计算;最后用现实情景,结合线段图,教学怎样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概念
第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实物操作,由“份”自然过渡到“倍”。
(1)大家看,(出示实物)老师这里有2个苹果,有几个梨?(6个)请小朋友用数学眼睛观察苹果的梨的数量,说出你的发现。
(2)你还想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些梨和苹果的数量介绍给大家呀?
(学生可能会有这样几种说法:梨比苹果多2个
2、梨是苹果的3份等)。(3)为什么说梨是苹果的3份?请说说你的想法。(4)你为什么要把两个做为一份啊?
(5)教师小结:正因为苹果有2个,所以我们就把2个做为一份,这样呢,2个一份,梨就是苹果的3份。梨是苹果的3份,我就可以说梨是苹果的3倍。(板书:倍)(出示课件:有6个梨,2个苹果,动态地展示分的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利用等分的经验进行苹果和梨两种数量之间的比较,抓住了“倍”的形成过程,沟通了“倍”和“份”之间的联系。在学生的探索交流活动中,“倍”是花熟蒂落自然成。】
2、直观感受,加深“倍”的认识。(1)(出示课件:图上画有小红有3支铅笔,小明有6支铅笔)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2)那你知道小明铅笔的支数是小红铅笔支数的几倍吗?为什么?你能分给我们看看吗?(学生解释完了后动态地展示分的过程)【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具体现实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倍”的意义,通过“分一分”和“说一说”,深化认识和理解。)第二、动手摆摆,学会计算。
1、下面我们动手摆一摆好吗?请大家拿出学具袋里的小红花和小黄花。先在第一行摆4朵红花,在第二行摆2朵黄花,摆完后请你想一想红花是黄花的几倍?为什么?
2、刚才我们摆了4朵红花,2朵黄花,通过摆一摆,我们知道了红花是黄花的2倍,你还能通过怎样的方式得到红花是黄花的两倍?(板书算式:4÷2=2)
3、请大家第一行摆4朵红花,第二行摆事12朵黄花,你能告诉我谁是谁的几倍吗?为什么?你能列出算式吗?
4、请大家在第一行摆3朵红花,第二行摆9朵黄花,请问谁是谁的几倍啊?为什么?你能列出算式吗?
5、请大家从第一行拿出一朵红花放到第二行,这时你看谁是谁的几倍啊?为什么?你能列出算式吗?
【设计意图】由直观操作获得“倍”数,到利用算式算出“倍”数,这是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是学生进行方法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黄花和红花混合,引导学生深化数学思维,适时、到位。)
第三、开放活动一:在直观图形中找倍数关系。
1、出示图:这幅图上告诉大家每种花各有几朵啊?那红花是黄花的几倍啊?为什么?你知道应该怎样列算式吗?
2、这里提供了这么多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谁是谁的几倍吗?能直接列出算式吗?
第四、开放活动二:在图与数的结合中找倍数关系。
1、(展示图片)图上画了什么?各种动物各有几只?请大家认真看图,数好了以后把它填在书上好吗?
2、那你能告诉我谁是谁的几倍吗?
如: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也就是9是3的3倍等。第五、开放活动三:在数字卡片中找倍数关系。
1、(出示24和6两张卡片)你能告诉我谁是谁的几倍吗?
2、(出示3和12两张卡片)谁能说谁是谁的几倍呢?
3、(出示一张12的卡片)老师现在只给你一张卡片,另一个数你自己来想,你能告诉我谁是谁的几倍吗?
第六、开放活动四:在实践生活中找倍数关系。
师:其实在实践生活中很多地方也要用到倍数关系,比如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物体,象电脑、电视等,你能找出生活中的倍数关系吗? 第七、全课小结。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发现生活中更多倍的知识。
8.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设计 篇八
时教案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关系。
教学准备
情境图、三角尺、作业纸、圆片折好的角、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
出示单元主题图:同学们,请你认真观察这个校园都有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图中有正在锻炼的学生,正在踢足球的学生,还有拿三角尺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这些情景都与角有关。
问:你能在校园里找到我们数学上学过的图形吗?
很好!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主题图的钟面上、剪刀上、三角尺上呈现色线,表示出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这些图形叫做“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结合情境,认识角。
你们瞧!刚才那位老师的三角尺老师也有。谁上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儿?
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告诉学生正确地指角的方法。
大家手里都有三角尺,请拿出来。然后我们一起来像这样指一指,再用手顶一顶、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看来,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请你指出这些物品上有角吗?
2、出示例1,让学生指角。
大家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拿出实物。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这三个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在学生发现角的共同点的基础上,教师给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并得出结论: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出示)
3、实际操作,丰富认识。
昨天老师让你们准备的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请拿出来。下面请大家开动脑筋,想法用这些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都做完了吗?
下面,老师有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要使你做得角和你同桌做得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得出叠合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老师也做了一个角,现在,请你想一想,要把你手中的角变得比我的角大,你该怎么办?
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向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然后逐渐合拢活动角,并且认真思考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刚才我们用纸条做了活动角,你能用纸折出自己喜爱的物品吗?(老师对你折的物品有一个要求,就是你折的物品中要有角。)
4、在生活中找角。
同学们都很有创造力,而且也都正确地指出了角,值得表扬。其实啊!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面,就请你和同桌一起,在我们教师中找一找,看看那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画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角的顶点,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画成一个角。
学生练习画角。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八第1、2题。
引导学生完成。
四、堂总结。
9.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设计 篇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什么是数学教学呢?我认为应该像郜舒竹教授在《小学数学这样教》一书中提到的“利用数学教学生,把数学课程内容作为载体,注重的是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
《角的初步认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认识的范畴。《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目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核心教学任务就是建立角的特征表象,而数学表象是以感知为基础的,没有感知,数学表象就很难形成。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低年级小学生思维形式处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阶段,他们认识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要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活动,再初步概括为伴有词语的表象保留在头脑中,进而借助于表象在练习活动中形成思维定势。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应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眼看、耳听、口说、手动、脑想等活动结合起来。丰富的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图形表象,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孙晓天教授针对数学素养提出“在公民的数学素养当中,知道数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首当其冲。”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起始课。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认识的范畴。图形认识的学习贯穿小学一至六年级,内容各不相同,但学习的核心任务都是对图形特征的认识、表象的建立,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对多种素材的不断学习逐渐形成。那么我们的小学教材也是在不同的学段编排了不同的图形认识学习任务,以促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一年级 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二年级 初步认识线段和角
三年级 认识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年级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五年级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六年级 认识圆、圆柱和圆锥
本节课所学习的角是一个原始的种概念,在与角有关的概念系统中,它是首次出现。后面还会学习直角、钝角、锐角、以及角的度量等。另外它还是后面学习几何图形的一个重要维度,如学习研究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特征时都离不开角,所以学好角的初步认识非常重要。本课教材如下: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教材编排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对生活进行观察的能力。本课的教学核心任务是让学生知道角的特征,在头脑中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并通过多种形式外现自己头脑中的角,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为了更好地了解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我还翻阅了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教材。
对比来看,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教材在角的认识一课中,都是从生活实物图中抽象出角,再概括出角的特征,以建立角的特征表象为教学核心任务,与此同时,通过多种活动巩固角的特征,建立数学世界与 我还参阅了郜舒竹教授的《小学数学这样教》一书,从而了解到人们对角的认识经历了从单纯的质的认识到质与量综合的认识;以及从静态的认识发展为动态认识的四个阶段。对于角的定义也有很多种,但又都不尽如人意。反观本课教学内容,根据刚进入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认为教材是把本课对角的认识定格在了从单纯的质的认识上,通过观察静态角,找到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并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基本符合郜老师所提到的三大定义中的第一种有关性质的定义,通过列举角的构成要素进行描述初步定义。当然这只是对角的初步认识,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不断的接触到角,四年级会加入有关角的量的研究,进而不断完善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学情分析:
角与我们的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学生通过家长、辅导班的提前预习指导等,会有一些经验的积累。那么我班学生在上课前对角的原有认知到底是怎样的呢? 于是我对我班38名学生做了以下前测调研:
通过学情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找图形时不能找到角这个图形,他们并不认识图形角。
依据以往教学经验,我知道学生在画线段的时候,很多都不愿意用尺子,总是喜欢徒手画直线,本课有画角的学习任务,学生在画角的时候,是否能够用尺子画出标准的角呢? 我的反思: 直接告诉学生角是由什么组成的,直接教会学生如何用尺子画角,这样的直接教学非常容易,但是学生的能力如何提升呢?如何做到“利用数学教学生,把数学课程内容作为载体,注重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呢?
在这幅图中,有你认识的图形吗?请你用彩笔圈画出来。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次要学习图形的认识,都需要认识特征、建立表象、画图再现。那么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运用工具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做了如下思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学习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才能进行正确的抽象概括,进而形成数学的概念。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关联生活,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由学生熟悉的校园情境图开启,寻找角,观察角,抽象概括出角的特征;再次回到生活中找角、创造角、画角,运用多种形式巩固学生对角特征的认识。
我认为学习知识很重要,而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所在更为重要。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运用,更好的生活,所以在课堂的最后我加入了一些角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在认识角特征之后,能够进一步了解到角的应用价值。
对于运用工具的意识培养,我则放手让学生尝试画角,在学生的作品展示交流中,使学生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运用工具的意识。真正做到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思考;协同多种感官,感知探究辨析;夯实基础知识,提高数学素养。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采用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发现探究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为学生发现概括特征提供大量丰富的标准图形,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建立起角的特征表象,最后通过介绍使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生活中的有很大的用处。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 用直尺画角。
2.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动手 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数学;引导学生用 数学眼光看世界,使其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教学重点:认识角的特征,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
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培养运用工具的 意识。
教具准备:ppt、小棒、扇子
学具准备:每人一个学具袋(圆纸片、1根线、2根小棒)、a4纸一张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流程图
具体教学过程
一、依托情景图,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呈现主题图:校园情景图 具体教学过程
一、依托情景图,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呈现主题图:校园情景图
在这幅图中有你认识的图形吗?
老爷爷手里拿的这把剪刀,张开的剪刀口也形成了一个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家族中的新朋友——角。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校园情景图出发,找认识的图形自然暴露学生对角的原有认知;问题相对开放,每位学生都有的可说,避免开课学生就有为难情绪,浅入深出,引出本课的研究内容角。与此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二、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特征。
(一)图中找角,初悟特征。
在这幅图中你还能找到这样的角吗?
【设计意图:在对角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之后,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到生活情境图中再次找角。借助对角的瞬时记忆,运用类比思维发现更多的角,为后面进一步认识角提供大量、丰富的直观素材资源。】
(二)观察交流,概括特征。隐去背景图。
这些角大小不同,方向不同,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请你观察一下,看看有哪些发现?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征,对角的构成要素有一个初步了解,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设计意图:从实物图中抽象出几何图形——角,并通过观察发现角共同特征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变与不变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对比辨析,明确特征。
以下6个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不是角? 通过观察判断,在学生说理中,使其明确角的顶点是尖尖的、两条边是直直的。(交流中教师及时补充板书)【设计意图:巧用角的变式与反例,通过判断,使角的概念精确化,促学生数学思维深刻性的发展,能够全面地、深入地、从准并从细地思考问题。】
三、多种活动,巩固角的特征。
(一)在教室里寻找角的活动
活动内容:请你在教室里找一找哪有我们刚才认识的角? 活动说明:引导学生指出自己找到的角。
【设计意图:通过找角指角的活动,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清晰的认识角,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素材创造角的活动 活动内容:灵活运用三种素材创造角 活动材料:圆纸片、1根线、2根小棒
【设计意图:利用手中的素材创造角,再现学生头脑中角的清晰认识;尤其是运用圆形纸片和线的创造过程,需要再加工,进一步凸显学生对角特征认识的准确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在纸上尝试画角的活动 活动内容:1.自主尝试画角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画的角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对于角的特征能够准确掌握,但是没有灵活运用工具的意识。尝试画角的活动为后面用尺子画角的学习奠定了学习需求的心理,同时积累了研究的素材。】 2.对比交流,学习方法
说一说同学们画的这些都是角吗?怎样才能画出准确的角?介绍画 角经验
3.借助工具再次画角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宽容错误、善待错误、研究错误、利用错误,通过学生作品的对比交流,再一次深化角的特征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工具的意识,使得工具的运用变成一个学生的自我需求。】
四、拓展延伸,角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介绍角在生活中的作用:1.扇子
2.交通标志(左转弯、右转弯与直行标志)3.台球
【设计意图:向学生介绍角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了解角的价值所在,感受到学有所用,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
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说一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课堂收获,评估教学目标的基本达成情况。】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用彩笔描出下图中的角,并填空。
【设计意图:在简笔画中找角,了解学生对角特征的掌握情况,看看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的找到角。画简笔画,进一步了解学生在画角时是否已有工具的应用意识。
六、本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1.在观察对比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角的基本特征。
大小、方向不同的多样的角,有其共有、不变的本质属性称之为角的特征。在寻找角特征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剥离现象认本质,这种品质和能力有助于人的长远发展。因此,本课中借助校园图呈现出大小方向各样的角,在丰富素材的支撑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提炼概括,从而形成角特征的认识。教学中采用的方式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观察、思考,充足的交流表达时间,为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形成发现规律的基本认识。
2.在多样丰富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夯实角特征的认识。对一个概念的准确认识是个复杂的事情,对其内涵、外延都要有客观清晰的认识才能全面达成相应认知。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设计了多种活动。在不同的认识层面设计了辨析角、找角的活动,直接巩固深化角的特征;通过借用小棒、圆形纸片、一根毛线创造角的活动引导学生应用角的特征,求变创新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画角的活动,培养学生表达外显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应用工具的意识。在活动的参与、学习和改进的过程中,深化角的特征,发展思维能力。
3.在关联生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第一”的观点,感知角认识的价值。
10.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设计 篇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4-47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按群数数、连加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首次学习乘法概念,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即“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同数相加”,因此,一般教材都是在与加法的比较中引入乘法的。教材中安排直观的主题图(游乐园)和例1的摆小棒活动,让学生感知、理解“同数相加”就用“几个几”表述,由“几个几”引出乘法,认识乘号、了解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通过例2和例3,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体会“写乘法比较简便”。
通过与旧教材比较发现,实验教材增加了“几个几”的实际含义,简化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比如: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就读作“乘”等),删除了抽象的
概念表述(乘法的定义、“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等抽象用语)。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
乘法算式。
2.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观察现象,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花片等,生准备2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到数学乐园去看一看(课件演示:游乐园的大门紧闭,上有一些加法算式),这个游乐园的大门怎么样啊?(关着的),原来这里有个机关,也就是几道算式,只要你算对了,也许这个门就会自动打开了,下面请你们选一道题算算,你喜欢那一题就选哪一题。(提问)。同学们都算对了,可是门怎么还没开呀?原来还有一个机关,就是要看看哪个同学的眼力好。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在这些乘法算式中,看看他们这些相加的加数,有哪几道题你觉得它们是同一种类型的,咱就把它放一块去。(提问并引导说出: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现在这个大门大概要开了(课件演示:开门,出现教材的大主题图)。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感知"几个几",领悟乘法的含义
A、观察感知"几个几"。(指导观察主题图。)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游乐场里,他们都在玩什么呀?(过山车、小火车、摩天轮等等)看看这些在游玩的人们是怎么坐的?是不是随便坐的乱乱的呀?(引导过山车是2个2个坐的、小火车是3个3个坐的、摩天轮是4个4个座的)
①、现在我们就一起先来看看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课件演示:出示过山车情境图,这个情境图是从主题图截取的),他们几个人坐一排啊?两个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那么这过山车上有几个2呢?咱们一起数一数(引导学生数:1个2、2个2……6个2)。6个2是多少个人,谁来列一道算式?(板书:2+2+2+2+2+2=12)
②、我们看着黑板来数一数有几个2相加的(1个2、两个2……6个2),这里我们就说有6个2。(板书:6个2)
③、再来看看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课件演示:小火车主题图),数一数这一排是几?(是3)我们就说1个3,这是2个3……那4个3是多少,你能像刚才那样列出算式来吗?(指名回答并板书:3+3+3+3=12)大家一起说这里有几个3?(板书:4个3)
④、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引导说出都是由几个相同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几”相加的)
在数学游乐场里,有一些小朋友在玩摆小棒游戏,我们一起去看看。(多媒体出示例题1主题图)提问:他们都摆了些什么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引导他们发现有的连续摆了相同的图形,引出“同数”,求一共多少用“相加”)再追问:他们摆了“几个几”?
B、操作感知"几个几"。
现在请同学们也来摆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并数一数你用了几根小棒。(请一个同学到实物展示仪上摆)提问:
①、你摆了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
②、这样的图形你摆它几十个看看,你接着摆。
③、你要摆几个图形,那得多少根小棒啊?(由于有的学生想摆的图形有可能很多个,会出现一时算不过来的困难)引导:你可以像老师那样直接告诉大家你摆了“几个几”,也就是用“几个几”来表述。多提问一些同学,深化“几个几”的表象,感知“同数相加”的时候,可以用“几个几”来表述。(如我要摆4个3那么多根、6个4那么多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现在请同学们把小棒收起来,往前推一推,放好。
C、对比感知"几个几"。
刚才老师也摆了一些花片(课件演示:一横排5片,有3排。)。
①、我们来看看这里一共几个花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横看)一横排有几个?有几排?怎样列式?是几个几?(课件演示:一横排一横排地圈起来)
②、还有的小朋友是怎么看的?一竖是几个花片?怎样列式?是几个几?(课件演示:一竖排一竖排圈起来)
③、比较一下,它们的得数?(一样的,都是15)为什么呢?(因为刚才我们只是横着看、竖着看,花片并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所以得数是一样的,只是计算的方法不同而已)。
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一堆堆东西的摆放时每一堆摆同样多(或者说自己摆东西时,每一份都摆一样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几个几”,在数学上,像这样的“几个几”相加,除了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算,它就是乘法。(板书:认识乘法)
④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认识乘号。
a、引导学生观察: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把这两个“几”用“×”号连起来表示这是乘法运算(3×5=15或5×3=15)。
b、引导明白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是因为横看或竖看的结果都可以,结果是一样的。
C、带学生读乘法算式几遍。
⑤小练习:
a、把黑板上的几道“几个几”相加的式子改写为乘法算式,几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b、完成46页的“做一做”并交流。
2、自学课本,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乘法和我们学过的加法有什么不同,乘号的前面叫什么数,后面叫什么数,得数叫什么,它们都有自己的名称,就像咱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姓名一样,你们想认识他们吗?那咱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请同学们翻开书本46、47页,课本就会告诉我们,它们的名称叫什么,看到了就自己读一读、和同桌说一说。
③、学生汇报、教师形成板书,组织学生齐读。
阶段小结:同学们,像刚才求几个几相加的时候,可以用……计算,还可以……?两种方法都可以的。
3、通过比较,感知乘法的简便。
①现在请同学们再看屏幕(例题2的情境图)这3束气球,每一束有5个,一共有几个?请用你喜欢的方法算,然后交流。
②刚才有的同学选择列加法算式,有的选择列乘法算式,都挺快的。请同学们再看屏幕(课件演示)问:这90束气球一共有几个?请同学们列加法算式,你们念我把它写在黑板。(5+5+5+5+5+5+……学生念我写,当学生念得太久、算式写得太长、甚至上气不接下气,出现自然的厌烦和不便的时候),问:怎么不念了?有什么感觉?那该怎么办?(选择列乘法算式就水到渠成)比较一下,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正是因为乘法算式乘法算式短、书写简单好记速度快,这么的简便,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它,这也是我们学习乘法的一个原因。今后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列算式。
③小练习47页“做一做”。(请个别同学板演)
三、课堂总结,沟通联系。
①、这节课你学了什么数学知识?
②、乘法是从哪一种运算转化过来的?所有的加法算式都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吗?哪一种运算才可以用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的时候)
③、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④、还有什么地方不清楚,需要提出来大家一起说一说的?
四、练习应用,拓展延伸。
1、拍手游戏。
现在咱们休息一下,玩个拍手游戏,看小朋友们的耳朵灵不灵。a、听老师拍手,老师每次拍几下、拍了几次,然后你们说出几个几,怎么列出乘法算式。听出来了,你就举手;请哪位同学也来试试。b、老师说“几个几”请同学们拍出“几个几”。c、同桌轮流做这个游戏。
2、课堂练习。(针对性练习)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48页1、2、3题,把它做一做。(或选择1、3两题)
3、解决生活问题。(应用数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就看咱们有没有数学的眼光了,现在就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找找,在我们的周围或者是生活中的乘法现象(如手指头与手、座位、风扇叶、购买几个相同的东西要用多少钱等等)并说说用乘法算式怎么列算式计算,看谁发现的多。(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来说说)
4、思考题。(拓展思维)
思考:3+3+3+3+3+5=4+4+4+4+3=能用乘法来计算吗?
板书设计:(附在下一页)
认识乘法
2+2+2+2+2+2=12…………6个25+5+5=15
6×2=12或2×6=12
读作:5×3=15
3+3+3+3=12…………4个3或3×5=15
3×4=12或4×3=12↓↓↓↓
读作:因乘因积
5+5+5+5+5+5+5+5+……+5=数号数
11.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设计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整5分的),知道1时=60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听过时间的脚步声吗?听,它正在向我们走来。你觉得时间的脚步声给你带来什么感觉?
是啊,时间的脚步匆匆忙忙,总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悄悄的溜走,那我们如何才能把时间留住呢?要想留住时间,把握时间,首先我们得认识时间。
2、揭示课题。(板书:认识时间)
二、自主探索,认识几时几分。
1、(投影展示钟面。)
师:看,时间已经来到我们的课堂。仔细观察,时间是长什么样的?
师:哪位小朋友来说说你的发现?(提问三人),你观察得真到位。(时针、分针、数字等)
2、认识时针的运行。
师:钟面上有12个数字,我们把连续的两个数字之间叫一大格,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面马上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几大格?(生:12大格)是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3、认识分针的运行。
师:(教师边演示边说)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叫一大格,那这就叫——
—小格(师手指课件,生齐说)
师:一大格里面有几小格呢?请同学们拿出钟面数一数,同学们数好了吗?
生:5小格。
师:两大格呢?(10小格)
师:那整个钟面一共有几个小格呢?请小朋友再数数,和同桌交流交流。
师:小朋友,你们数完了吗?你是怎么数的?
师:下面跟老师数一数。(优化5格5格数的方法)并和学生一起演示一遍。
师:对,当分针从12走到6,是30分。我们在生活中也把30分叫做半小时,因为这个时分针刚好走了半圈,所以我们叫它半小时。
4、探究时分的关系。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那分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60分)
师:分针走1圈有的认为是60分,有的认为是1时,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观察“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师:现在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睁大眼睛,看好了。
(播放课件: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请小组讨论。
师:哪组先来汇报,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那时针走1大格是多长时间?(板书1时)
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分针走一圈是60分(板书:60分)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1时和60分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谁再来说一说?
师:看来孩子们都发现了“分针走1圈的同时,时针走了1大格。分针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所以1时=60分,反过来:1时=60分。(板书:1时=60分)
5、体验一小时和一分钟有多长
(1)体验1小时: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1小时就是60分钟,那1小时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填空。
(2)体验1分钟:是啊,在1小时60分钟的时间里面我们可以做这么多事情,那60分钟里面的1分钟又有多长,我们又能做些什么事呢?1分钟你能写多少个算式?1分钟你能跳几下绳?
时间教育:同学们,在这短短的1分钟里面我们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可见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是宝贵的,因为在这1分钟里面医生就可以挽救一个病人的生病,一列磁悬浮列车每分钟的速度是7000米,三峡水电站1分钟大约可以发1万6千多度电,相当于18000户家庭1个月的用电量;所以,孩子们,让我们珍惜时间吧,把握每一天的每一个小时每一个分钟,努力学习知识。同学们,你们愿意和时间交朋友吗?(愿意)时间也很高兴能跟大家做朋友呢。它呀,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哦!同学们看,时间送给我们的智慧果。想要吗?想要的话就用你的的智慧去争夺它吧。
5、争夺智慧果
第一关:小组合作,钟面复习。
第二关:小组合作,整时练习。
第三关:小组合作,非整时练习。
第四关;小组合作,拨时游戏。
第五关:独立完成,解决问题。
三、拓展延伸
1、学生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2、延伸:我会读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
3、延伸:我会写
规划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
4、教师总结。
同学们已经会看整时的钟面,下面请大家看这一个钟面,谁能说说这个时刻?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看的?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现在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
生:4时5分。我的方法是:时针走过4就是4时,分针指着1就是5分,所以是4时5分。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棒,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
师:我们除了会读时间,还要会写时间。同学们还记得一年级学的两种方法吗?一种是普通计时法(板书),一种是电子计时法,(边板书边说)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几时,中间写2个小圆点,是几分就在右边写上几分,特别要注意,如果分不够10,就要在这两个小圆点后面加上一个0,然后再写分。
(电脑出示4:30,4:45钟面)
师:下面再来考考大家。看到这两个钟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用两种方法来表示这2个时刻,1、2组写左边的时间,三、四组写右边的时间,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巡堂)
从一、二组找一个代表,从三、四组找一个代表上黑板书写。
之后教师评讲。
师:一、二组同意你们代表的这个答案吗?三四组呢?
师:这位同学写4时30分,除了这种写法,同学们还有其它写法吗?
生:4时半。
师:为什么?
生:因为分针这时候刚好走了半圈。
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学会了读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师: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三个时间,注意到它们的时针了吗?4:05的时针只是刚刚走过了4一点点,4:30的时针则是在4和5的中间,4:45,时针非常的接近5,但还没有走过5,所以不是5:45分。
现在请同学们写一写课本91页的做一做,并对易错题评讲。
5、拨时间练习(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现在已经学会了读时间和写时间,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动手拨一拨时刻,请同学们做好准备,老师说,你们拨。(3:20,5:50),拨完的同学请举手,让老师看看,拨对了没有?
师:拨完了老师所说的时间,接下来同学们再拔一个你们喜欢的时刻,并和同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时间。
师:好了,同学们,拨钟时间结束,请同学们把手中的钟面放好。
三、生活中的时间。
向学生展示升旗和动车票,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看这2幅图,同学们可以从图中找出今天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吗?
四、提高题
课本95页第8题。让学生写时间,并能根据规律画出时针和分针。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的教案12-25
二年级数学上册 米的认识教案 冀教版11-11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除法教案10-07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08-26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认识》教学反思07-12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乘法的说课稿08-27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06-24
三年级数学上册《分米的认识》教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