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工作方法

2024-11-05

社区治理工作方法(共12篇)

1.社区治理工作方法 篇一

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2012年,我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创先争优”活动,积极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干部职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属地的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全力以赴搞综治工作

为切实加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我社区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为组长、治安主任为副组长、各居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社区综治工作站,全面负责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和具体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了我社区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搞好我社区的综合治理工作,在成立综治工作站的基础上,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布置。同时成立了**社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并设立了*个巡防点,保证了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了学习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为了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的扎实有效,我社区今年开展了“***”竞赛活动,促进了社会单位零发案面不断扩大;开展了“***”创新活动、“***”联创活动、“***”共建活动等,使群众更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保证综治工作的高效率;同时,我们正在建设义务巡防队,每个月组织8-11名义务巡调解员参加培训,加强了理论学习,广泛深入的宣传,使学习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形成了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共同维护的良好局面。

三、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保证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使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到位,保持长期有效,我们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调解会工作职责;治安巡防工作制度;流动人口和房屋管理制度等,责任到人,在制定各项制度时以切实可行为原则,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风气,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相结合,营造团结协调,安全文明,严肃活泼,工作井然,生活向上的好风气。

四、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 尽职尽责

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群众性矛盾纠纷的首要环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综治工作中,充分认识到了加强新时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算和妥善处置得好的目标要求,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我社区设立了流动人口、治安隐患、不稳定因素等一系列台账,并对社区治安的进行巡逻排查,设定了巡逻值班登记册和巡防记录台账,保证社区的治安稳定。

尽管我社区的综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确保全面完成综合治理工作任务。

2.社区治理工作方法 篇二

一、细化巡逻体制探求和完善巡逻勤务布局

治安巡逻队巡逻体制是由静态治安管理向动态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转变, 也是社区治安巡逻勤务模式的主要标志。

其特点表现在:一是一级处警, 垂直指挥;二是各辖区分队以巡段为责任区履行巡察职责;三是根据不同时段、不同方位做到点、线、面“三结合”、“两到位”。将大部分的警力摆在街面道路上巡逻, 对违法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 减少犯罪率, 这是巡逻工作追求的主要效果。同时集中一部分警力机动灵活地进行便衣巡逻伏击, 接到重大警情或重大突发事件, 能快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置也是治安巡逻管理上水平的标志之一。

二、精细治安巡逻, 分片分区防控, 统一协作调配

1、实行24小时无间断巡逻。

由于流动人员增加, 各个季节各种事件多发, 尤其是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偷盗案件, 抢劫事件时有发生, 社会秩序相对混乱, 根据治安情况, 巡逻队分别对保安、巡逻队员制定了精细的巡逻时间、巡逻路线, 实行保安、巡逻队员分时间段、分区域巡逻, 达到24小时无间断巡逻, 从而增加巡逻力度, 提高巡逻质量, 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达到居民小区及主要街道打防结合和基地片社会治安“点线面”的控制。

2、改进巡逻路线, 延长巡逻时间, 从根本上提高巡逻质量。

在每个小区制定最为有效的治安巡逻防控路线, 每个小区设置有效的治安巡逻巡更点, 根据小区情况划分出治安混乱、案件高发路段, 增加治安巡逻次数, 由原来每次每区片巡逻30分钟更改为45—60分钟来细化巡逻。巡逻形式由摩托车、自行车巡逻更改为自行车、步行巡逻, 紧急情况摩托车配合应急等。

3、开展专项巡逻活动。

加大对社区、居民区巡逻力度, 尤其是在特殊时段如中午、夜间等加密巡逻次数。为了社区的政治、生活稳定, 队干部夜间跟班巡逻, 加强夜间巡逻力度, 强化巡逻队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适时扩展巡逻区域, 机动布控与固定布点相结合, 消除时间死角和视线死角, 采取点、线、面“三结合”的巡逻方法, 即以门卫为点, 以巡逻为线, 以整个队的协调、统一指挥带动辖区的全面工作, 构建有条不紊的运行整体, 宏观调控辖区治安状况。通过以上措施方法, 实现巡逻防控工作勤务化、专业化和高效化, 提高巡逻防控密度, 有效强化社会面治安控制。确保特殊阶段社区治安秩序的稳定。

4、强化群防群治。

一是建立以社区、小区警务室、综治员为主体的治安情报信息员队伍, 利用他们人缘、地缘、亲缘等优势, 及时了解掌握治安情况, 化解矛盾纠纷, 控制事态恶化。二是深入开展依法治理活动, 善于运用法律的、行政的、思想文化的等多种手段, 实行综合治理。三是要进一步整合结合社区、小区综治资源, 充分发挥社区保安、小区警务室、治安巡逻队、治保员等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 积极探索建立社区专职治安联防队伍, 党员干部义务巡逻队和居民治安巡逻志愿者队伍,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治安巡逻等活动。

三、开展蹲点行动, 加强重点防范

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防范措施严密, 健全治安防范机制。贯彻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 加大对单位内部的治安防控和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公共复杂场所、特种行业、枪支弹药和爆炸、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监管力度。加大“三防”建设投入力度, 重点要害部位“三防”覆盖率达到100%。加强和完善社区、单位的治安防控体系, 大力加强治安防范工作。

四、实行人防、物防相结合,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案发率

社区治安巡逻充分利用监控这一有利设备, 扩大技防覆盖面。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向居民了解各个小区、街道案件多发地带, 及时调整摄像头的位置, 对案件频发区域进行实时监控。整合资源, 减少浪费。及时改变巡逻队员的巡逻路线、蹲点地点, 使队员们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巡逻、蹲点, 增强防范意识, 提高警觉性, 从而降低案发率。

3.社区治理工作方法 篇三

一、加强综治工作的方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对综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企业治安综合治理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集诸多纷繁的工作于一体,又要达到“抓一方稳定,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繁荣”的目的。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不断完善综治工作的机构。一要成立机构,明确职责。应当结合综合治理、平安创建与维稳工作实际,按照工作职能分工,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综治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班子成员副组长,具体分管这项工作,相关职能部室室负责人为成员,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人及工作职责,并把综治平安创建工作和维稳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之一。二要机构健全,保障到位。要按照上级综治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各种组织网络,健全综合治理办事机构,配备兼职人员,经费上给予保障。三要制定方案,确保落实。要及时根据上级对综治平安创建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年度、月度综治平安创建的各种意见、规划和方案,为有序开展综治平安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宣传,稳健引导,提高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的积极性。要注重以下几方面:一是运用载体,武装头脑。根据干部“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的原则,组织班子成员和班组长学习有关的政策法规,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重在治本”的思想,掌握和提高做好综治工作的本领。二是广泛宣传,人人发动。运用黑板报、宣传栏、网络、召开专题会议等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从意识形态、思想道德、法制观念等方面进行灌输,使综治工作意义、目的、内容、任务进到班组、入到人头,唤起人人参与的热情。三是坚持不懈,形成氛围。有机地将综治宣传融入到企业生产党务的全过程,使从上到下都能把它视作份内事,形成警钟长鸣、群防群治的氛围。

(四)建立健全综治工作制度,以制度有效提升综治的效

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制度是工作好坏的前提。除了认真执行处、公司的有关制度外,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实施、考核办法。

二、做好综治工作的途径

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自上而下系列改革的深入,影响企业不稳定因素日渐增多,成为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矛盾。这些因素中,既有少数违法员工个人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企业周边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这些因素往往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逐渐衍化成民间纠纷、刑事及治安案件等。因此,企业综合治理工作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多种措施,多种手段的多元化方式进行。

(一)继续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专项整治斗争。严历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既是对犯罪分子的制裁手段,也是对员工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的过程。企业应积极配合政法机关,对发生在本企业严重危害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予以坚决打击,起到震慑作用。

(二)以法制教育为主,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开展法制、道德宣传教育工作。针对企业改革发展中不断涌现的难点、热点问题,抓好法制和道德教育,以促进企业的法制建设,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水平。同时塑造和弘扬企业文化,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做到人人知法守法,勇于同各种违法犯罪做斗争,敢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厂纪厂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使遵章守纪成为员工良好习惯,确保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顺利进行。

(三)以企业内部治安防范为主,坚持综合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内部治安防范,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是企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企业要广泛发动职工群众,采取各种措施,搞好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等工作,消除不安定因素和不安全隐患,努力做到无刑事案件和无重大治安案件事故发生,以利于企业内部秩序的稳定,员工家属安居乐业。把综合治理工作与企业发展、安全生产放在同样重要位置上,做到与企业生产同计划、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不断完善年度综治目标责任制度,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与单位的经济利益紧紧结合,使之有效地全面开展综合治理工作。

4.社区综合治理工作体会 篇四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基层单位,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没有社区的稳定,也就没社会的稳定。城市社区要正常稳定地发展,首要的标准是安全,治安搞不好,群众就没有安全感,因而其他任何建设都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必须以治安为突破口,加上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搞好公益福利,才能将城市社区搞好。

首先,加强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第一,在社区中建立户籍民警执勤室,使民警紧贴群众,不但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而且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群众有困难可以及时找警察,从而保障社区内外良好的治安秩序。第二,建立社区保安巡逻队(可由下岗失业人员组成)加强社区内部巡逻。确保社区内的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在力度、时间和空间上有绝对的优势。总之,公安民警和保安在城市社区内不断流动和频繁出现,不但会方便社区居民,而且还给犯罪分子极大的威慑力,减少犯罪得手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减少犯罪,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其次,搞好人防和物防结合。第一,加强人防,强化动态防范。加强治安组织网络化建设,在社区关键部位配备人防力量进行控制,在社区设立户籍民警执勤室,组建保安巡逻队。另外还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群众联防组织,选出楼栋值班人员等,这样的人防力量覆盖了整个社区,犯罪分子自然难以下手。第二,落实物防,加强防范硬件建设。我们可以要求社区居民大家出钱筹集资金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另外有辖区单位资助建立治安管理办和民警保安执勤室,安装单元电控门闸和围墙护栏等。实施封闭管理,形成立体的防范格局,预防犯罪。

宣传教育与重点帮教矫正结合。开展城市社区的宣传教育,是城市社区管理的基础,其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来提高居民素质,消除产生犯罪的主观条件,提高预防犯罪的意识和积极性。首先是思想、道德教育,真实案例,使居民了解目前治安状况及预防犯罪与本身利益的关系,树立共同创建美好家园的先进思想,净化社会环境,预防犯罪。其次是文化知识教育,通过对城市社区居民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法制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使社区居民自觉守法并懂得怎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打击和预防犯罪。

5.社区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篇五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进社会治理资源下沉网格,推动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两网融合”。一是科学划分网格,突出精细化。按照常住居民150—200户、商户100—150户为单元,重新划分城区基础网格1504个、专属网格312个,乡镇基础网格723个、专属网格146个。二是强化党建筑基,突出引领力。把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上,把网格内党员编入楼栋党小组,把党员中心户设在单元中,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目前,全区共建立423个网格党支部、235个楼栋党小组。三是探索网格服务站建设,突出实效性。依托居民小区红旗驿站、物业服务用房等资源,在新区街道探索建立社区网格服务站,打造集网格党建、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延伸平台。

二、聚焦“三网融合”,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网格服务“硬内核”。

进一步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突出协调联动,强化优势互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一是推动网格化与智慧xx建设相融合。整合智慧东昌城市运营管理中心资源,建立区综治中心,搭建区—镇街—村居三级贯通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提升网格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二是推动网格化与法治xx建设相融合。对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建立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与矛盾调解中心相融合,推动矛盾在线化解,群众难题在线解决。三是推动网格化与网格员服务终端相融合。网格员依托网格服务终端对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等基础信息进行动态管理,通过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互通互联、信息共享,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今年以来,网格员通过服务终端上报事件38万余件。

三、聚焦“三化一体”,优化队伍结构,增强网格服务“原动力”。

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优势,促使网格治理更高效、更便捷。一是推进网格队伍职业化。从退役军人公益岗、劳务派遣、警务助理等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人员中选优配强专兼职网格员2227名,其中本科学历138人、研究生学历3人、具有社工专业资格65人。二是推进下沉力量专业化。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推动150名区直机关干部、98名镇街干部下沉网格担任网格员,形成“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吹哨、党员报到”服务机制。三是推进网格团队规范化。按照“1+1+N+X”模式(即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多名兼职网格员和若干执法队伍),组建网格服务团队423个,吸纳91名人民调解员、104名法律工作者、107名“两代表一委员”、1203名物业人员等参与网格工作。

四、聚焦“三制联动”,注重高效运转,贯通网格服务“内循环”。

6.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六

几年来,我社区在县综治办、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按照《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在社区开展以争创“平安社区”、“无毒社区”、“无邪教社区”为载体的活动,有效地遏制了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发生,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稳定、祥和、优美的生活环境。2002年度社区被县综治委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03年度社区综合治理工作被县综治委授予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示范点”,社区调委会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度社区被共青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社区”、被镇授予“无毒害社区”,2005年度社区被申报为市级“卫生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度和2008年度被县、镇分别授予“平安社区”先进称号。社区主任被市公安处授予优秀治保主任。副主任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人民调解工作优秀调解员”称号。

一、基本情况

我社区地处县城东郊,驻辖区单位13个,居民楼院11个。共有居民住户1023户,3169人。各级文明单位3个,文明楼院6个,五好文明家庭655户。小组长11名,社区居委干部5人,各种志愿者队伍12支,流动人口为126人,共有出租房屋户34户。

二、工作中的主要作法: 1、加强领导、狠抓管理

一是继续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几年来,我社区把综合治理工作当做重要工作来抓,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前提下,重新举建、调整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等各种群众性组织,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安全模范小区管理制度》,《出租房屋及暂住人口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各种组织的健全,规章制度的完善,为社区平安建设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二是狠抓内部管理。根据工作需要,社区成员内部分片包干,在巷道、楼院建立了中心户长、楼长,单元长。形成了以社区为主导,居民小组为主体,中心户长、楼长、单元长为中心的三级管理网络体系,各个组织间,做到了横向上各负其责,纵向上相互补充,从而加强了对居民群众综合治理网络化管理。

2、齐抓共管把社区治安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几年来,社区认真贯彻落实“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加强社区各项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增强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切实落实“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推动社区建设综合治理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确保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为此,此项工作在搞好常规工作的前提下,加强了治安联防队伍的建设。依托社区组长、中心户长、楼长、单元长三级管理网络体系,建立12支100多人的治安联防队伍,分布在全社区的各个巷道、庭院、并对社区所有常住户、流动人口签定了社会治安责任书并对流动人口建档立卡。在此基础上,努力搞好普法、调解、安置帮教等工作,着力解决一些群众意见较大或久拖不解决的问题和纠纷。同时,根据社区实际,制定出了《预防青

少年犯罪措施》、《治安联防巡逻实施意见》、《突发性的事件应急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为提好社会治安提供了有利保证。据统计,几年来共签定各类责任是370余户,承办各类法律培训班、法律宣传等50余次。调节各类纠纷86次,安置“两劳”人员3名。

3、进一步加大创建平安社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社区动员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为了使广大居民群众更好的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也为使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社区工作人员利用上门宣传,散发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上街宣传等手段。广泛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据统计,我社区今年悬挂各类法制宣传横幅及海报12条,出各项普法宣传板报5期,发放各类普法宣传单700余份,参加司法局法制培训3次,通过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法律知识,使居民懂得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提高了居民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4、开展全民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几年来我社区把工作重点放在群防群治工作上,为了更好地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降低发案率,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想方设法对辖区内居民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没有围墙的小区要修建围墙,没有安装防盗门的单元楼要做好住户的思想工作,争取在单元楼的楼梯口统一安装防盗门。青路小区启用义务巡逻队员在小区门口值守,阻止闲杂人员进入小区,小区治安状况大大好转,车辆失窃现象减少,中午休息时间也没有收废旧的噪音出现,居民反映很好。

至今年11月为止,我社区已有28个单元楼安装了防盗门,占辖区单元总数的66%。

5、广泛开展“巡逻”专项行动。几年来,我们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下,全民动员,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巡逻”专项行动。我们将社区原有的两队义务巡逻队做出安排,要求他们分区分片负责治安巡逻,并发动居民小组长率领本组居民也共同参与。与此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还做好了值班安排,每天分班分组地按照预定时间、班次、巡逻路线进行巡逻,保证24小时都有人值班,24小时都有人巡逻,并做好巡逻记录。同时与派出所加强联系,打防结合,保一方平安。自开展“巡逻”行动以来,我社区治安、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和75%,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社区群防群治工作组织健全,几年来,我社区共出动义务巡逻队500多人次,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佩戴义务巡逻袖章下户巡逻已形成制度化。通过加强防范,社区居民群众防范意识明显提高,防范力量建设显著增强,刑事案件发案率得到有效遏制,社区居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高,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6、以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为突破确保小区治安。(1)加强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严抓人口管理工作。社区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区常住人口,外来暂住人员,重点人员进行调查、登记。目前我辖区内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为126人,共有出租房屋户34户。每一户出租房屋业主均与社区签订治安责任书,社区每月对出租房屋进行治安查验至少1次以上,流动人口登记率达100%。(2)对小区租赁户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以谁出

租、谁受益谁负责为原则,管理好辖区的暂住人口与外来人口。辖区民警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各项普法宣传教育,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600余份,依法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3)督促辖区周边单位坚持“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谁出租、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严把流动人口“流入”关,做到来路明、底子清、管得住,确保外来人员不失控。

7、深入开展禁毒与反邪教警示教育、强化居民防范意识。几年来,我社区结合县、镇禁毒工作安排积极开展无毒社区的创建工作,以“不让毒品进我家”等活动为切入点,在社区内以禁毒宣传单,入户宣传等活动形式,加强了小区居民的禁毒意识。目前我社区无新滋生吸毒人员,无制、贩毒行为,并被评为“无毒社区”。我们一直没有放松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警惕。一方面我们经常下到群众当中去,通过与群众的交流,从中了解是否有新滋生法轮功练习者,做到“发现一个,帮教一个”;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向我们揭发、提供法轮功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由于一直以来我们在辖区内做了大量的宣教工作,所以至今没有发现有新滋生法轮功习练者及法轮功习练者发动的集体闹事、集体上访事件,也没有发现法轮功邪教组织发动的非法活动。

8、围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抓好两劳帮教、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的预防调解工作。

(1)截止目前,我社区共有刑释解教人员10人(已过帮教年限的除外),其中:刑满释放人员9人;解除劳教人员1人。社

区结合每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建档登记,社区帮教小组定期走访,了解两劳人员的思想动态,开展经常性的帮教工作,现有3人待业在家;2人到外地打工;2人在市内打工;2人自谋职业; 有3人因家庭困难申请并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

(2)积极排查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各类矛盾激化”的原则,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几年来,调委会共接受调解纠纷41起,排查率100%,调成率95%。

通过几年的平安社区建设工作运行,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结合我们社区的实际,扎扎实实的开展好各项稳定工作,改正存在不足之处,努力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安定、繁荣、祥和的生活环境。

社区

2009-11-9

万丰社区(2005---2009年)综合治理工作

汇报材料

7.社区治理工作方法 篇七

1 工作面概况

戊0-22180综采工作面位于二水平戊二采区下部西翼, 东临戊二皮带及轨道下山, 西临四矿边界, 南临戊0-22160采空区, 北临戊8-22200采空区, 工作面地面标高+240~+260m, 工作面标高-340~-400m, 煤层厚度1.9~4.1m, 平均厚度3m, 工作面面积257765m2, 可采储量1017089t, 自然发生期3~6个月。瓦斯相对涌出量1.4~2.6m3/t, 绝对通出量4.32~6.48m3/min。工作面作业规程风量945m3/min, 实际配风量1134m3/min。该工作面走向长度1137m, 倾斜长度210m, 2011年9月初初采初放, 截至2012年1月底, 走向长度剩余785m。

2 瓦斯涌出异常原因分析

2012年2月, 工作面进入戊9煤与戊10煤合层, 煤厚4m, 设计采高3.4m, 工作面沿戊9煤顶板推进, 留底煤0.5~0.6m。回采期间工作面瓦斯涌出异常, 采面瓦斯浓度0.35%~0.41%, 上隅角瓦斯浓度5%~7%, 最高达9%, 里探频繁出现0.5%以上高值, 严重制约工作面推进速度。瓦斯涌出异常原因如下。

1) 工作面进入瓦斯带, 且戊9煤与戊10煤合层, 煤层瓦斯含量增加, 使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增大。

2) 工作面与上分层采空区层间距减小, 上分层采空区瓦斯涌向工作面老塘。

3) 工作面风巷上邦替棚后顶板以下片邦, 导致戊0-22180工作面风巷与戊0-22160工作面机巷煤柱减小, 戊0-22160工作面采空区瓦斯通过裂隙涌向戊0-22180工作面上隅角。

3 瓦斯综合治理措施

3.1 上下隅角管理

两巷及时回棚子, 确保上下隅角顶板充分垮落, 减小瓦斯聚积空间, 如果顶板垮落不及时, 上下隅角按要求每隔5m设置一道全断面充填墙, 减少采空区瓦斯涌向上隅角;上隅角附近坚持每班悬挂瓦斯便携仪, 瓦斯浓度达到1%时及时报警, 提示施工人员加强瓦斯管理;上隅角充填墙以里设一道净化水幕, 生产班及时打开, 降低上隅角温度;为防止上隅角充填墙外出现瓦斯聚积, 溜子机尾处设导风帘, 长度10m, 与工作面支架呈35~40°夹角, 导风帘一端距煤墙1~1.5m, 另一端距风巷上邦0.5~1m, 确保上隅角处瓦斯有效稀释。

3.2 保证两巷动压区高度

加强两巷动压区通风断面管理, 两巷设专人进行替棚和巷道维护, 高度不低于1.8m, 根据两巷压力情况, 及时调整两巷双排支护长度, 保证两巷动压区通风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80%, 当两巷动压区及上下出口通风断面小于5m2时, 机头机尾必须做超前, 超前长3m×宽2m×高1.8m, 并动态保持2m超前距, 达不到措施要求时采面停止生产。

3.3 工作面浅孔注水

通过施工注水孔, 增加煤体透气性, 降低煤体瓦斯压力, 使瓦斯由吸附状况转换为游离状态, 通过注水孔释放到工作面, 同时在注水过程中, 大部分游离态瓦斯被高压水挤出煤体提前释放, 在两者共同作用下, 降低了生产班瓦斯涌出量。为此每天在检修班安排专人负责进行工作面浅孔注水。在工作面11~131架均匀布置钻孔, 孔间距1.5m, 孔深6m, 孔距底1.5m左右, 均垂直于煤墙, 孔径Φ75mm。打孔位置附近20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 要停止打孔。打孔现场要配备沙、黄泥、灭火器、消防水管, 并正确吊挂瓦斯便携仪。打好孔后, 用专用胶皮封孔器进行注水, 注水要求如下。

1) 每次注水胶皮封孔器必须全长插入孔中。

2) 不准用高压油管注液, 只能使用架下水幕做水源。

3) 注水压力不低于4Mpa。

4) 注水前先打开截止阀待胶皮臌胀后关闭截止阀, 待稳定后再打开截止阀注水。

5) 注水效果以邻孔出水、本孔滴水为宜。

3.4 上隅角抽放

在工作面风片处临时安设2BEP42型瓦斯抽放泵1台, 风巷动压区到瓦斯泵以及瓦斯泵到采区专回口处铺设1趟Ф300mm抽放管, 构成完整的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泵站24h设专人值班, 1h巡回检查1次瓦斯泵运行情况, 并认真填写运行日志和交接班记录。瓦斯泵站处由监测队安设瓦斯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CO传感器, 实现瓦斯抽放参数的实时监测。抽放管末端到上隅角通过两根Ф50mm脉吸管联接, 脉吸管末端伸入上隅角充填墙以里0.3~0.5m, 距顶板0.5m, 并在脉吸管末端加篦子, 防止碎碴进入脉吸管影响抽放效果。抽放管和脉吸管每天8点班由防突队负责掐接和吊挂, 生产班次生施工单位负责移动和管理。

3.5 控制煤机过两头运行速度

煤机进入工作面机头、机尾20架时放慢运行速度, 当煤机割透后离开两头20架时方可拉架, 煤机过两头时保证割煤和拉架不得同时作业, 两头拉架时禁止多余人员在两头长时间停留, 机尾拉架时不得先拉末组支架, 防止工作面风流经末组支架后方将上隅角高浓度瓦斯大量带出, 造成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

3.6 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

因工作面戊9煤和戊10煤合层, 采高较大, 且戊9煤煤质松软, 在顶板压力的诱发下容易出现片邦和掉顶现象, 造成瓦斯涌出不均衡。要求支架工必须跟机拉架, 正确使用闭邦板, 支架支撑力符合要求, 如遇顶板破碎时提前拉超前架, 必要时及时上走向穿楔和顺山大板加强顶板支护。

3.7 专人看管瓦斯探头

生产班次设专人在风巷里瓦斯传感器处看管探头, 当瓦斯浓度达到0.4%时及时向工作面发送停机信号, 停止煤机割煤和溜子运行, 待瓦斯浓度降到0.3%以下时方可继续生产, 大大降低了瓦斯高值的机率。

4 应用效果

1) 通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 使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由7%降到3%, 回风流中瓦斯浓度由0.48%降到0.29%, 杜绝了风巷里探瓦斯浓度超过0.6%的现象。

2) 由于瓦斯综合治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 使煤机运行速度由2m/s提高到2.5m/s, 缩短了瓦斯影响时间, 加快了工作面推进速度, 保证了安全生产。按每月多产原煤2万吨计算, 项目应用期总经济效益为969.32万元。

5 结束语

8.社区治理工作方法 篇八

关键词:社区 社区自治 社区共治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069-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逐步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下的社会管理和调控模式,实现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功能的分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我国开始了社区建设的历程,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题之 一。目前,理论界也在加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从西方引进的社区自 治的理念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西方的社区自治是在其特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下产 生发展起来的,与我国的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为此,本文拟对社区自治进行反思,试图从 理论和实践上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城市社区治理的模式。

一、社区自治:理想与现实基础的差距

1.社区自治的内涵。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公民共同管理社 区公共事务的活 动。当今理论界较为流行的社区自治是社区治理理念的延伸和发展,其理论基础是西方的治 理理论。社区自治是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依法享有的自主管理社区事务的权利与义 务及其实际运作过程。它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以社区 成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为手段,通过社会各方参与实现政府依法监督与指导,是实现居 民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一种行为。实现社区自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实现社区自治的基本条件及我国的现状。

(1)完善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治理理论认为,在许多社会领域,存在市场与政府同时失 败的情况,因此,应该将第三只 手——非营利组织引入公共管理之中。该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预设就是有发育较为成熟的非 营利组织的存在,这是治理理论得以产生、发展并应用于公共管理实践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社 会条件。社区自治的产生和发展更是如此。美国的社区是典型的自治型社区,各种非政府、 非营利组织遍布全国。如房主协会、社区基金会、社区学院、合作社、共同利益社区和共同 所有者理事会等。根据美国社区研究所的数据,现在美国大约有4700万人居住在社区协会内 ,而且社区协会的数量还以每年8000到1.1万个的速度增加。发育成熟和完善的非政府 组织成为美国社区自治的基础。

反观我国的现状,政府、非营利组织还处于萌芽状态,不仅数量少,形式单一,而且还 带有浓厚的“准政府”的色彩。目前我国社区中广泛存在非政府中介组织只有物业公 司 等少数类型。非政府、非营利的中介组织的缺失是制约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发展的重要因素。

(2)健全的法律体系。社区自治是在西方国家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西方国家 在社区自治组织、 非营利组织等方面建立的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对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范 和界定,确保了社区自治有法可依、能够顺利运行。美国既有邻里噪音整治法、家庭宠物限 养法、社区泊车管制法等解决社区邻里纠纷的“皮毛法律”,也有联邦税法、州的法律来规 范非政府组织的行为。而我国专门的法律不健全,缺乏有效规范。与城市社区有关的法律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这两部法律与法规 是远远 不够的。社区中介组织、社区居民的选举、社区管理、社区组织与区街政府的关系等方面的 法规极为欠缺。

(3)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从社区自治的理念看,其本质精神渗透着社群主义和自由主 义的溶合。社群主义 的 前提是发达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同时指出共产主义社会 是自 由人联合体。只有同时强调两者,才能达到社会关系的平衡与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 所 谓集体主义与其说是注重公共利益,不如说是建立在家庭关系上的家庭利己主义,这种文化 造成中国人对公共事务的冷漠,或者说“缺乏公共精神”。我国社区居民参与还处于“弱参 与”阶段:虽然社区居民参与的空间已有所扩大,但仍十分有限,涉及的面不够广;虽然社 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已开始觉醒,但还十分薄弱,参与人员的数量有限结构不甚合理,自主性 差;虽然社区居民参与活动有所展开,但参与的实效性差,社会效益低,往往形式大于内容 ;参与机制尚未建立和健全起来;虽然有些社区的居民参与发展很快,但整体发展极不平衡 ,有不少社区的居民参与几乎为零。总之,我国城市社区的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与社区自治工作所要达到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实行社区自治的基本条件,如果强行推进社区自治必将引 发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探索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二、社区共治:理想与现实的调和

1.社区共治的内涵。

社区共治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其他非营利组织、社区单位、居民,合作供给社区公共 产品,优化社区秩序,推进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社区共治既不同于我国传统的由政府主管 的社区管理体制,也不同于社区自治。首先,社区自治下社区不再完全依附于政府,政府与 社区只是指导和监督的关系;其次,社区自治下的治理主体由单一主体(政府)转变为多元 主体(政府、社区组织、其他非营利组织、社区单位、居民);第三,社区自治下的治理过 程由行政控制转向共商、共议、共决的民主协商;第四,社区自治下的治理组织体系由垂直 科层结构转变为横向网络结构。

2.城市社区共治的背景。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是政府与社区共治,即双向互动、并相 互制衡的模式,这是由中国历史传统和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要求所决定的,是特定的发展模 式。古往今来的政府都要实行对城市基层的行政管理,但同时依靠社区实行自我管理。也就 是说,任何政府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完全代替社区进行全方位的行政管理来达到目的。所 以,任何时期、任何地方都需要政府和社区的合作才能解决问题。还应看到单位制作为中国 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虽然正在逐步瓦解当中,但在过渡时期,仍然有其独特而重大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把单位也纳入社区共治的体系之中,建立政府、单位与社区居民的共 治模式。而且,目前在我国城市社区进行社区共治也是可行的。从政府层面来看,传统的包 办所 有社会事务的管理模式已经使政府不堪重负。因此,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大 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掀起了社区治理的高潮。政府有着强烈的愿望来推进社区治理的进程 ;从单位层面来看,“单位制”正在日益瓦解,各种企事业单位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型的分担 部分政府职能的实体。单位正在回归其本职工作,把负担推向社会;从居民层面来看,我国 城市居民正在经历从“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原来要由政府和单位承担的一些社会 事务也逐渐转移到社区中来。城市居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参与的 程度也正在提高。政府和单位都把原来承担的社会事务逐渐下放到社会,政府是最大的公共 资源的拥有者,社区事务不能离开政府的支持,政府也不会完全放弃社区事务。另一方面, 单位制在我国根深蒂固,单位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把本应由社区承担的事务完全移交给社区, 而且单位本身也要在社区中存在和发展,必然会和社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我国 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实行社区共治就成为明智的选择。

3.构建我国城市社区共治的模式。 (1)社区委员会的产生。

在社区共治中,社区委员会既不同于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代替品),也不是 居民委员会的叠加,而是协商处理社区事务的一个平台,是社区共治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参与 者。社区委员会必须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在社区共治中,社区委员会由政府代表、社区单位 代表以及居民代表组成。其中,居民代表由社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代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 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社区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或专业委员会),负责执行社区委员会的决 定,社区委员会开、闭会期间的地区性、群众性、日常性的事务。 (2)党政组织与社区委员会的关系。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的管理机制问题主要是理顺党政组 织与社区组织的关系。这对于推 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党组织和政府组织是社区共治多中心秩序的积 极构建者。社区共治中的多中心秩序不是无秩序,除了各组织互动中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外 ,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当社区各种组织在党的领导下为了社区 居民的福利和利益诉求良性互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创造和维持法治、和谐 、民主的社区多中心秩序时,和谐社区的建设也就实现了。 (3)中介组织与政府和社区委员会的关系。各种中介组织是社区共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中介组织能够承担许多政府事务,而 且在有些方面比政府更有效率。中介组织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是民间中介组织;二是政府 办的社区服务机构。民间中介组织与社区委员会是平等的互相协商的地位,社区委员会可以 委托民间中介组织协助办理社会事务。政府办的各种中介组织应区别对待。处理社会性事务 的中介组织其功能应于民间中介组织相同,而办理行政事务的各种社区工作站、社区事务受 理中心基本上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它一方面接受政府的直接领导,同时也要接受社区委员会 和居民的监督。

4.社区共治模式的特征。社区共治模式在构想上突出如下特征:(1)以体制创新为重点, 体现“小政府、大社 会”的制度理念,在城区范围内进行整体性制度创新,包括转变区、街道政府部门职能和再 造行政运行机制,重构社区微观组织系统及其运行机制。(2)坚持以人为本、社区依法治 理的原则,以新建社区为平台,建立社区治理系统与政府行政系统的共生机制,从制度上保 证社区治理组织不再是政府行政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3)从性质上看,它既不同于过去 那种以行政管理为主,条块分割的单位管理模式,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社区自治模式;而是 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自觉依法行政、社区组织自主管理、社区居民自愿参与相结 合的治理模式。(4)从运行机制上看,政府不是单一的主体,政府也不是直接介入社区的 管理,政府与社区组织不是简单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垂直关系,而是共商、共议、共决的多元 权力互动关系,主要依靠横向的平等协商共同管理社区事务。

三、社区共治:方向与思路

1.瞄准“一个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共治道路。努力实现政府规范服务,社区共商共治,居 民生活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以提高 居民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作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保持基层 行政区—社区体制改革在同类郊县的领先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社会变迁的加剧 ,社会空间分异越来越显著,必然对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革提出了新要求。以自治为 目标、以社区为载体的新型城市社会组织管理方式将是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方向。

2.狠抓“中间突破”,进一步优化基层政区与社区层级结构框架。重点抓好“社区委员会” 这一中间环节,在组织构架、功能定位、资源整合、社会中介 、志愿者组织、委员作用、资金筹集、运作机制、上下协调、规范操作等方面实现全面创新 与突破。推行“以中间带两头”的“中间突破”策略,真正发挥社区委员会的“桥梁”和“ 纽带”作用。

3.建设“三大中心”,承接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

“三大中心”是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社区文化中心。政府职能部门的 管理可以直接通达基层居民,畅通政府管理的渠道。同时,把原来由村居委承担的大量行政 事务剥离、整合进入“三大中心”。

通过建设“三大中心”,承接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使社区委员会专注于社会管理,真 正发挥共商共治和协商平台的作用,形成行政事务和社会管理双重运作体制。要采取措施为 社区和村居委“瘦身”、“减负”。

4.推进“三个转变”,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和转变工作方式。观念转变是关键,职能转变是 根本,工作方式转变是手段。要改变过去以管理为主的传 统观念,建立服务于民的观念,社区不是二政府,是政府联系民众的纽带,是一个共治的协 商平台。要变管理社区为服务社区、共建社区、共管社区、共享社区;要整合政府各部门在 城市基层的办事机构,积极推进“一门式”服务,提高为社区及其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 。政府有关部门不得将应由自身承担的行政性工作摊派给社区组织。对有些社区组织做起来 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可依法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社区组织承担。积 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 极性,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梳理、整合各类服务热线、呼叫热 线,形成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社区信息化平台,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自动化、现代 化水平。形成联系紧密、分工明确、功能耦合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志刚,徐进.“准政府”:我国城市社区抹不掉的色彩.理论前沿,2004(10)

3.乌云娜.以全新的理念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求实,2003(11)

4.刘君德,靳润成,张俊芳.中国社区地理.科学出版社,2004

5.程玉申.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九

1、齐抓共管把社区治安作为社区构筑的包管:

1、当真落实“巩固压服一切”的目标,加强社区治安防备办法的落实,加强在保护社会治安中的效用,切当落实“属地办理”的原则,自动鞭策社区构筑综合办理工作。

2、进一步加大建立温和社会活动的宣扬力度,进步全民参加意识,策动全社会自动参加治安自愿者的活动中。社区策动辖区内的企奇迹单位干部职工和居民大众,进行宣扬教诲,在紧张街道、居民室第区吊挂、张贴宣扬横幅、标语和黑板报,使我们的建立温和社会活动宣扬教诲到达了预期的结果。

3、美满构造收集和规章轨制,自动展开群防群治工作。社区群防群治工作构造健康,本年全年,我社区共出动任务巡查队7000多人次,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佩带任务巡查袖章下户巡查已构成轨制化。社区还给任务巡查队配备了小喇叭,经过议定播放喊话灌音提醒居民加强防备,社区居民大众防备意识明显进步,防备气力构筑明显加强,刑事案件发案率获得有效禁止,社区居民大众安定感明显进步,社会秩序精良,人民立足立命。

4、20xx年度xx区社会治安综合办理目标办理责任书法则本年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群防群治工作上,我社区为了更好地做好社会治安综合办理工作,竭力低落发案率,包管居民生命财产安定,想方设法对辖区内居民小区履行封闭式办理,对异国围墙的小区要构筑围墙,异国安置防盗门的单位楼要做好住户的思维工作,篡夺在单位楼的楼梯口联合安置防盗门。xx一区启用任务巡查队员在小区门口值守,制止闲杂人员进入小区,小区治安状况大大好转,车辆失窃现象裁减,午时歇息时候也异国收废旧的噪音呈现,居民反应很好。6月份起,我社区任务巡查队员入手下手在巡查进程中应用小喇叭播放喊话灌音,并在各居民楼张贴倡导书,号召居民们举动起来,篡夺联合在单位楼楼梯口安置防盗门,齐心合力建立温和社会、温和社区。这一倡导渐渐深切到居民傍边,起到了很好的宣扬发举动用。至本年11月为止,我社区已有49个单位楼安置了防盗门,占辖区单位总数的28%。

5、本年10月,我社区在xx街道办事处的带领下,全民策动,在辖区范畴内广泛展开“压案”专项举动。我们将社区原本的两队低保巡查队做出安排,要求他们分辨别片当真治安巡查,并策动居民小组长带领本组居民也互助参加。我们还为参加巡查的巡查队员配备了红袖章、叫子、棍子和小喇叭。与此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还做好了值班安排,每天禀班分组地根据预按时候、班次、巡查门路进行巡查,包管24小时都有人值班,24小时都有人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同时与派出所加强关联,打防联合,保一方温和。自展开“压案”举动以来,我社区治安、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别离比客岁同期下降了60%和75%,获得了明显的结果。

2、以滚动人口、房屋租赁典范化办理为冲破确保小区发案率的下降:

1、加强滚动人口、房屋租赁典范化办理,严抓人口办理工作。社区按期或不按期的对辖区常住人口,外来暂住人员,重点人员进行查看、挂号。如今我辖区内挂号在册的滚动人口为787人,共有出租房屋户184户。每一户出租房屋业主均与社区签订治安责任书,社区每个月对出租房屋进行治安查验起码1次以上,滚动人口挂号率达100%。

2、对小区租赁户加强法制宣扬教诲,以谁出租、谁受益谁当真为原则,办理好辖区的暂住人口与外来人口。辖区民警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凡是利用歇息时候进行各项普法宣扬教诲,发放各种宣扬资料1600余份,依法保卫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柄。

3、鞭策辖区周边单位坚定“谁用工、谁办理、谁当真”,“谁出租、谁受益、谁当真”的原则,严把滚动人口“流入”关,做到来路明、根本清、管得住,确保外来人员不失控。

3、深切展开禁毒与反邪教警示教诲、强化居民防备意识:

1、联合禁毒工作安排自动展开无毒社区的建立工作,以“不让福寿膏进我家”等活动为切入点,在社区内以禁毒宣扬单,入户宣扬等活动式样,加强了小区居民的禁毒意识。如今我社区无新滋生吸毒人员,无制、贩毒行动。

2、我们一贯异国放松对“***”邪教构造的警戒。一方面我们凡是下到大众傍边去,经过议定与大众的交换,从中明白是不是有新滋生***习练者,做到“发觉一个,帮教一个”;另外一方面,自动策动大众自动向我们揭发、供给***邪教构造的不法活动,做到“发觉一路,处理一路”。因为一贯以来我们在辖区内做了大量的宣教工作,所以致今异国发觉有新滋生***习练者及***习练者策动的集体闯祸、集体上访变乱,也异国发觉***邪教构造策动的不法活动。

4、环绕普法依法办理工作、抓好两劳帮教、展开人民内部矛盾的防备调整工作:

1、社区居委会以板报、讲座、宣扬栏等式样,构造辖区居民周全展开“法律进社区”宣扬活动,自动展开各项普法宣扬工作,营建辖区浓厚的法制舆论氛围,展开法制进修12次,进修《信访条例》、“四五普法读本”等,构造普法测验1次,参考率100%,优秀率100%。我社区本年吊挂各种法制宣扬横幅及海报12条,出各项普法宣扬板报5期,发放各种普法宣扬单700余份,参加法律局法制培训3次,经过议定展开法律进社区活动,加强了社区居民的法律知识,使居民明白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紧张性,进步了居民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2、中断至今,我社区共有刑释解教人员10人(已过帮教年限的除外),此中:刑满释放人员9人;清除劳教人员1人。社区联合每人的实际环境进行了建档挂号,社区帮教小组按期访问,明白两劳人员的思维动态,展开凡是性的帮教工作,现有3人待业在家;

2人到外埠打工;2人在市内打工;1人自谋职业;1人嫁到珠海假寓;1人至今去处不明。 有2人因家庭坚苦申请并领取都会最低糊口生涯保险金。

3、自动排查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根据“防备为主,教诲疏导,依法处理,防备各种矛盾激化”的原则,把各种矛盾化解在抽芽状况,保护社会巩固。本年,调委会共接纳调整胶葛41起,排查率100%,调成率95%。

社区还按期构造工作人员进修交易知识,自动展开岗亭练兵活动。4月份,社区综治工作人员到武警二支队进行一周封闭式体能练习及综治交易培训,对每一名综治干部进行了体能及交易知识、应变本领的考核,使综治干部人员的交易程度连续进步,对本身辖区内的根本环境做到洞若观火,遭到居民的好评和区带领的表扬。

10.社区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十

社区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社区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我社区的综合治理工作在办事处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综治办、司法所的大力支持下,一年来做了不少的工作,下面就的综合治理工作做简要总结:

年初制订计划,明确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综合治理组织网络、工作网络和规章制度

我社区有常住户户,人,分为个居民小区,设立了社区综治办,成立了“平安创建”、“零家庭暴力”、“未成年人零犯罪”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治保会、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普法宣传、禁毒、反邪教、义务巡逻、安全消防等组织,在各小区都设有调解小组,聘请社区的退休干部、老党员、老教师担任调解员、守楼护栋员、纠纷信息员和法制宣传员,我们积极动员热心综治工作的同志及低保户承担义务消防、巡逻工作,并负责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反馈;动员热心公益、正直的女同志担任“零家庭暴力”的维权联络员。到目前为止,我社区有义务巡逻员名,调解员名,纠纷信息员名,法制宣传员名,义务消防员名,守楼护栋员名,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协管员名,治安中心责任户名,安置帮教员名,女维权联络员名。年初,我们支居二委根据各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并在办事处驻点干部的领导下,研究制订了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创建“平安社区”、“零家庭暴力社区”、未成年人零犯罪”等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应的制度、职责,同时与各小区组长、纠纷信息员签订了治安防范责任书。

我社区驻有企事业单位家,通过

与各驻区单位负责人协调,并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建立了联防制度。

积极加强流动、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的管理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办事处领导几次组织我们与派出所、计生办流管站的同志召开专题会议。于是,我们在驻区单位、居民小区开展了地毯式的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清查,并且与计生办流管站的同志经常定期或不定期的,有时利用晚上、节假日,加班加点,对辖区内常住人口、外来暂住人员、流动人口查验证件,登记造册。目前我社区有暂住、流动人口人,他们租有门面、商店、食堂家,有住房出租户。我们协助派出所驻区民警与每一房屋出租业主均签订治安责任书,与每一个流动育龄妇女签定计划生育责任书。

强化法制宣传及普法学习

3月份是法制宣传月,我们在各小区张贴综合治理宣传标语份,开展了”热爱生命、远离毒品”创建无毒社区的宣

传,并组织法制宣传员、维权联络员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发放宣传资料。在社区的个宣传栏内,坚持一月一刊或一月双刊,共出刊期,请的退休劳教师来社区法律学校讲课,主要学习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家庭防火常识、禁毒、商品房买卖合同等。今年就公众应急常识专题讲了两堂课,并把公众应急手册、学习中央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问答分发到户。4月13日,我们协助派出所等部门,做好了“加大处罚力度,规范自行车基础管理,加强自行车日常防范,确保群众财产不受侵犯”的宣传,增强了居民防火、防盗、知法守法、维权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坚持矛盾纠纷的排查,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加强安全文明小区的建设,创建平安社区。

我们上与办事处签定责任状,下与各居民小组长签定治安防范责任书,并建立特殊家庭、重点家庭档案。坚持一个月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练法轮功

邪教人员、吸毒人员的排查,一旦有矛盾纠纷出现,我们纠纷信息员及时报告情况,带队上门了解情况,化解矛盾。成功调解矛盾纠纷起,调解率%。到目前为止,无吸毒人员和练法轮功邪教人员,也没有发生刑事治安事件和集体越级上访事件。

我们认真探索“以房管人”的工作方法,加强暂住、实住、流动人口管理。在各小区开展“五好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开展“零家庭暴力居民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小区”的评选活动。“五·一”、“十·一”长假期间和8月29日——9月2日学校、中学开学期间,我们将义务巡逻队做出特别安排,要求他们分区、分片、分班连续出动,并发动居民组长率楼栋安全员积极配合各治安责任岗,联合巡逻值班,同时与办事处联防队加强联系,打防结合,确保小区平安。

为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我们多次宣传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在市、办团支部的支持下,“五四”青年节我社区家

庭较为困难的同学得到“希望工程”的捐款;“六一”儿童节,我们举办了社区的“五好文明家庭”与“留守儿童”手拉手结对活动,让社区的特殊群体感受到融入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11.城市社区治理角色发展研究 篇十一

一、贵阳市社区服务中心现状

社区服务中心是在城市社区中协助社区居民克服个人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人际关系和谐,致力改善社区生活环境、解决社区生活矛盾的社区自治组织。城市社区治理则可简单定义为国家和社会组织对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城市社区治理主体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社区自治组织逐渐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区服务中心始于2000年街道办事处的存废之争,之后200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社区首先改革;2011年8月安徽省铜陵市成为全国第一个撤销全部街道办事处、实现“区直管社区”的地级市;2012年4月贵阳市也完成街道办事处全部撤销,悉数成立社区服务中心。至此,国内各地城市社区治理多种模式探索形成,社区服务中心也随之发展。

(一)贵阳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基本情况

2010年2月,贵阳市出台了《贵阳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并在小河区、金阳新区启动了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试点区域内撤销街道办事处、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是试点工作的重点,以求精简管理层级,从而形成“市-区-社区”三级管理模式,即把市、区、街道办、社区四级管理层次精简为市、区、社区三级管理层次(见图1),实现了从“衙门化”的街居管理体制向“公共服务+社区自治”的社会化治理机制的重大转变[1]。

2010年3月贵阳市小河区、金阳新区6个社区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后于2011年2月扩大改革试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各区(市、县)逐步全面推行。2012年4月,随着云岩区、南明区两个中心城区新型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全市49个街道办事处全部撤销,取而代之的是新设立的90个新型社区,从此,贵阳市的街道办事处正式退出历史舞台[3]。改革后的社区服务中心推行“一委一会一中心”组织构架(见图2),社区党委和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统筹区域内党务、政务工作[3]。

(二)贵阳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现状

长期以来,贵阳市一些街道办事处将主要精力用于抓经济、抓税收,未切实服务百姓,诸事均推给居委会,“衙门化”严重,成了“二传手”、“传声筒”[4]。推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后,贵阳市新型社区服务中心是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有机结合体”,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总结贵阳市先后成立的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现状,表现为:一是执行社区大党委制。以社区党委总揽全局,协调着各方功能,按时召开社区党委联席会议,建成有保障机制的紧密型“共驻共建”工作关系,基本实现了“共驻共建”社区党建工作格局。二是推行社区自治参与。以民主协商、互惠互利、平等互助为原则,从居民群众和驻社区单位中推选代表,新一届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和社区委员会委员由社区居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社区管理、服务事宜共商后执行。三是开展全方位服务。组建专业的社会组织团队,为社区群众提供简单便捷的全方位公共服务,社区群众评价较高。四是推动队伍建设。社区党组织班子“公推直选”初步执行,社区工作者选聘要求高素质、专业化,社区志愿者组织机构建立,社工、义工联动的社区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社区居民自我服务意识逐步增强[1]。

二、贵阳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社区服务中心的角色表现

贵阳市开展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后,建立的新型社区服务中心坚持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为主线,切实扮演着相应的角色。

(一)社区、社会资源整合者

试点各社区服务中心在开展社区服务过程中,积极整合现有社区资源,充分挖掘潜在社会资源,全面、合理地利用各类可利用资源,全面调动中心工作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社区各种兴趣爱好者和积极分子的牵头作用,借助社区活动平台,吸引社区居民参与。通过商家赞助等方式开展公益活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挖掘社区本土特色,打造社区精品服务,初步形成了社区居民间互往互动、社区与社区间交流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社区服务提供者

试点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服务提供者,组织社区居民主要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社区生活服务、慈善公益服务和民意畅达服务等。通过中心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的合理介入和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扩大了居民参与服务的范围,引导社区居民为社区建立了更多的资源共享网络。

(三)义工、社工队伍建设者

试点各社区服务中心,从成立之初就着手义工、社工队伍建设,广泛招募义工,开展新入职职员岗前培训、专业实务技能培训、社工知识培训、公益项目运作培训等,不断提高义工、社工素质,充实理论知识,努力将义工培养成社工,将非专业化工作者培养成具有专业理念、熟悉专业工作方法的专业化工作者[5]。以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以社区工作需要为动力,以服务社区建设、发展为理想,各社区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了义工、社工日益专业化,初步建成了拥有一定规模的志愿者队伍。

(四)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带动者

12.社区治理工作方法 篇十二

一、当前社区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社区社会管理主体单一

目前, 社区社会管理的主体局限于街道党委政府和社区居委会, 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等管理机构和组织缺失。如商业城社区地处市中心辖区内商铺林立, 娱乐场所众多, 流动人口庞大还有各类行政企事业单位40多家, 暂住人口6000多人, 社区管理难度非常大。而社区内协助管理的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都没有, 社区大大小小繁杂的事务基本上由社区居委会包揽, 只有在遇到居委会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需要上一级部门出面决定的事务才直接向街道政府汇报, 居委会工作人员普遍感到工作任务繁重, 心力交瘁。

(二) 社区社会管理内容不健全

在社区管理中, 对于社区的维稳工作十分重视, 但是对协调社区关系、规范社区行为、激发社区活力的重视程度与老百姓的期望还存在差距。笔者通过对石家冲社区部分居民的走访发现, 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行业的民众对社区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 一些小孩家长希望居住的社区能为孩子提供包括体育锻炼、教育学习、幼儿托管等方面的服务;老年人则希望能够在需要各类帮助的时候能够得到方便及时的帮助等。民众普遍反映社区物业管理的境况与他们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三) 社区社会管理职责不清

法律规定, 社区居委会是一个“群众自治组织”, 却承担街道办事处派出机构的管理职责, 执行着街道办事处传达的各项任务, 同时接受考核。这种定位偏差使居委会工作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此外, 吉首市推行管理重心下移的行政改革,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却没有贯彻“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 使社区管理承担的任务过重而工作经费相当紧张。

(四) 社区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 我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社区建设的法规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立法远远滞后于现实的发展, 导致社区建设“无法可依”。一些新兴的社区组织, 由于缺少法律上的规范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又没有理顺关系, 容易出现推诿扯皮, 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给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二、社区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四位一体”

(一) “四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的含义

“四位一体”即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的新型合作建设关系。“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中, 社区党委牵头抓总, 负责组织、调度、监督, 同时负责管理好社区党员, 发挥好党员作用;社区居委会负责建立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服务网络, 宣传发动群众, 协调业主和物业关系, 协调处理物业管理中的纠纷, 组织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业主委员会主要是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 监督和协调物业管理公司履行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教育和督促业主遵守管理规约, 协助物业管理公司及时缴纳服务费等。物业管理公司主要负责管理社区共用部位和公共设施、设备日常运行、维修养护管理, 统一管理社区停车场及车辆, 管理社区清洁卫生和绿化, 维护公共秩序,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等。

“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模式的运作方式是建立社区党委、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四方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职责, 健全制度。对事关社区的重大问题四方共同研究, 重要工作四方共同行动, 工作互相通气, 互相补充, 互相支持。“四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社区管理服务方式, 符合十八大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总要求。

(二) 理顺四方关系, 规范“四位一体”运行方式

一是要理顺社区党委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社区党委是社区建设的领导核心, 团结带领党员和群众完成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要加强对社区居委会的领导, 协调好社区居民委员会、与辖区内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领导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支持社区群众依法开展自治活动, 推进社区居民自治。

二是要理顺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之间的关系。物业管理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服务性企业, 其主要工作是全面负责房屋维修、卫生、绿化、小区治安等服务性工作, 接受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监督。社区居委会主要是配合相关部门搞好社区内业主户籍管理、宣传教育、民事纠纷调解、计划生育、民政、文化等工作, 它代表居民对物业公司的工作给予支持、配合和监督。

三是要理顺社区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都是群众性自治组织, 而非行政性机关, 这是二者相同的地方。居民委员会作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宣传法律、法规, 处理公共事物、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等。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 因此, 二者的性质显然不同。

四是要理顺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之间的关系。有了业主委员会, 可以使业主有组织的参与管理和表达对物业管理的看法, 理顺委托管理与受托管理的责、权、利关系, 双方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使业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的法律关系更趋明确, 以推动和实现社区管理的规范化。

五是要理顺“四位一体”相统一的关系。社区党支部是社区“四位一体”管理的领导核心, 在管理运作中起牵头、协调和监督作用。社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的选举, 由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负责人参加, 但必须从社区业主的党员、居民中民主选举产生, 不由政府机关委派。通过社区党支部把四者联结成目标一致、各司其责、互为一体, 共同管理和服务好社区。

三、以“四位一体”模式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对策建议

(一) 以发展增进和谐文明, 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社区党建工作,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立足于“四位一体”治理模式, 落实“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制度覆盖”三覆盖, 为社区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在组织覆盖方面, 推行社区建总支、楼院建支部、单元建党小组“三建式”组织体系。在工作覆盖方面, 以党员联户和干部责任区为主要形式, 建立党员与困难居民结对帮扶, 街道联系社区帮扶的工作机制, 形成纵横覆盖的社区工作网络。在制度覆盖方面规范社区“党务公开制度”, 开展“党员责任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 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畅通社区利益表达渠道, 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重点抓好以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物业管委会、业主委员会“四位一体”为基础构建的“社区议事会”这种自治组织, 通过举办决策听证会、民主恳谈会, 利用社区宣传栏、热线求助电话等新的利益表达方式, 拓宽社区利益表达渠道, 形成制度化的民意监测和信息反馈系统使决策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群众的利益需求。

(二) 以改革促进和谐文明, 建立规范的自治体系

一是完善民主选举制度, 推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提倡社区党组织成员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社区居委会成员, 社区党组织负责人通过法定程序兼任社区居委会主任, 扩大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的覆盖面, 保障人民群众的选举权;完善居民会议制度, 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二是培育发展社区中介组织, 形成社区自治合力。按照“政府引导、民间主办、分类管理规范运行”的方式, 发展各类社区中介组织, 鼓励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 推动政府行政职能的社会化。重点培育好慈善公益、社区服务、文体活动类社区中介组织, 积极引导其在社区居委会的指导下参与社区各项建设, 形成社区自治的合力。

(三) 以服务铸就和谐文明, 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

一是建立社区信息平台, 提高社区服务质量比如, 建设服务大厅、服务中心、服务网点等社区服务机构, 为人民群众提供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托老托幼、低保就业、餐饮娱乐、文化休闲等各类需求服务;逐步建立起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服务, 面向孤、寡、老、残等特殊人群的社会福利服务, 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等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体系。

二是突出对贫困群体的救助服务, 建立新型社区救助服务体系。比如, 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 及时掌握就业及收入状况, 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和完善救助管理服务网络和工作平台, 采取特困救助、临时救助、专项救助相结合的方式, 使救助网络覆盖每个社区。

(四) 以稳定保障和谐文明, 建设舒适的人居环境

一是维护社区稳定, 建设平安社区。如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 做到“一区一警”, 健全和完善以派出所为主体、社区治安巡逻队为骨干、驻区单位积极参与相结合的群防群治安全防控体系。加强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工作, 及时化解矛盾, 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 把社区建设成平安社区。

二是打造绿色环境, 建设生态社区。按照优化人居环境、便于物业管理、利于安全保卫的要求, 实现社区绿化、亮化、美化。统一规范街、巷门牌号码, 为便民、利民、促进社区规范管理服务。整治社区环境, 达到社区道路整洁, 无坑洼、无污水横流;公共场所管理井然有序, 无乱停车、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现象;绿化布局合理, 各种花草树木养护良好, 建设生态和谐文明社区。

参考文献

[1]张成林.城市管理——社区途径与模式构建[J].改革研究2011 (03) .

[2]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01) .

[3]李娴娟.基于治理理论的城市社区管理主体研究[J].南方论刊, 2009 (08) .

上一篇:英语单词否定前缀规律下一篇:大学生创业计划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