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美

2024-09-01

古诗中的美(共15篇)(共15篇)

1.古诗中的美 篇一

说不尽的美

——关于铁凝小说《哦,香雪》中的美

《哦,香雪》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铁凝创作的优秀短篇小说。小说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香雪、凤娇等山里女孩子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从外在形象到心灵世界的一系列变化,重点表现了现代文明对农村生活的冲击及农村新青年对知识和文明的向往。

小说中处处充满了美,香雪美丽的容颜,女孩们纯洁的心灵,优美的山村风光,还有文章拟人化的语言,……。这些都让我们感到美的存在。

首先是香雪美丽的容颜,且看文中的描述: ‚咱们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

‚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

这两处描写,简洁地勾勒了香雪楚楚动人的美丽形象,而这种美好的形象,正如文中所说,会带给人一种美好的情感,让你感觉到生活中美的存在,进而激发起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动力。

当然,最动人的美自是女孩们的心灵美了,尤其是我们单纯、可爱的香雪,更是让人心疼。

‚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外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

多么单纯的心灵啊!香雪的心灵就像一张洁白的纸,这种‚白‛,让人感动、让人留恋、又让人叹惋。感动的是它的美好,留恋的是它让人想起童年,叹惋的是这颗单纯的心一旦接触到较为残酷的社会环境,能不能适应呢?

‚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就在火车停顿前发出的几秒钟的震颤里,香雪还是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迅速离开了她。‛ 人家已经表示要把文具盒送给香雪了,可她还是觉得过意不去,认为这依然是‚白拿别人的东西‛,最后依然把鸡蛋给了那个女学生。从这简单的行为中,可以看出我们可爱的香雪是多么的老实、淳朴和自尊啊!

‚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

经过不懈的争取,香雪终于拿到令她怦然心动的文具盒了!这是一个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的文具盒,这是一个上面带有吸铁石的自动文具盒,这无疑是一个漂亮、轻巧、时尚的文具盒。这个文具盒,在她心目中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甚至是幸运女神。为了这个文具盒,她可以登上她从未坐过的火车;为了这个文具盒,她可以勇敢地和生人说话;为了这个文具盒,她可以用妈妈辛苦攒下的四十个鸡蛋去换取!我不得不惊叹,我们可爱的白雪为了追求她心中美好的事物,是何等的果敢和坚毅啊!不错,因为这一点,她可以大方地为自己骄傲了!

淳朴、自尊、执着,毫无疑问,在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女孩的身上,显示着人性的美。有一位老作家曾经说过:‚在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事实上确实如此,在如今这个社会,我们更应该记住这些淳朴的女孩子带给我们心灵的颤动和温暖。

再来看看自然环境的美。

‚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群山、小溪、石块、核桃树,这一切构成了山村独一无二的优美风光,它有别于城市整齐而单调的人工美,她是一种流动的、多彩的自然美,这种美,更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最后说说文章的语言美。‚然而,两根纤细、闪亮的铁轨延伸过来了。她勇敢的盘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梁,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

作者温情的文笔赋予了火车鲜活的生命,火车是勇敢的,她敢于‚盘旋在半山腰‛;火车是谨慎的,她‚悄悄地试探着前进‛;火车是有目标的,‚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这样的描述让我们感到亲切,乐于接受。像这样的例子在文中俯拾即是,拟人的手法可谓贯穿全文。

著名作家孙梨评价这篇小说时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不错,与其说它是一篇小说,不如说它是一首散文诗,处处洋溢着诗意的美。

2.让古诗中的美浸润我们的心灵 篇二

一、创设情境,感受画面美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朗读,能够为我们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我们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我们的朗读能力。

在学习王安石的《元日》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先播放课件,让我们感受燃放爆竹、饮屠苏酒、开门迎日、更换桃符这一系列的仪式,加之红日高照、春风送暖所构成的一幅有声有色、有实有虚的风俗图。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为我们的朗读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了示范,让我们体会诗歌所渲染的那种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体会诗人那种与全家人一起欢度春节的快乐心情。

二、品词释句,感受语言美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我们抓住重点字词,扣紧诗眼,进行情感加温,感受艺术魅力,陶冶情操。

宋朝王安的石诗作《泊船瓜洲》中,有一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绿”字的妙用确能给人启发。作者给这个形容词赋予动态,非常真实地描述了春风给江南披上绿装的可喜变化,产生了让读者看到春绿大地的巨大魅力。

再看宋朝叶绍翁的诗作《游园不值》中的千古绝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词语“关不住”紧扣着“久不开”,由于“久不开”也就“关不住”了。这种巧妙的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充满活力的语言,仿佛流淌着一股特殊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源泉。

三、再现画面,感知色彩美

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我们创设美的意境,教师再用优美形象的语言加以提示,使我们神思飞扬,不知不觉地步入诗情画意之中。让我们在想象诗歌意境的基础上,能够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体会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江南》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一幅画面:亭台楼榭,杨柳依依,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中,长满了茂盛的荷叶,几只小船穿梭在荷叶中间,各种颜色的热带鱼自由自在地在荷叶间嬉戏。在出画面的同时,教师配上悦耳的音乐朗读,把抽象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在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我们的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我们很轻松地进入了诗的意境当中。

四、配乐诵读,感悟意境美

音乐是开启人类心灵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旋律,有利于我们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首送别诗,诗人与故人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教师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拔动了我们的心弦,唤起了我们丰富的想象,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我们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我们仿佛看到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一直伫立江边,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

3.生活中的美 篇三

我捕捉到:天空上的云彩好美!

你看!天空中有许多美丽的地方,洁白的云,是一处美丽的地方。那一团团棉花糖似的白云变成了一位楚楚动人的仙女,挥舞着魔法棒,好像要来到我的身边,给我带来好运似的。一会云彩变的红彤彤的,宛如一团火在空中燃烧。

我捕捉到:夜晚的星空好美!

在天空上有许多向我眨眼的小星星,而月亮姐姐呢?在咧开嘴冲我笑呢!你看小星星在向我指路呢!七位“仙女”在告诉我们,这是北边!你看!旁边的几个小星星在跳舞,它们排成一只高贵、优雅的天鹅,又排成一只凶猛而残暴的狮子,又排成一头勤劳又朴实的老牛……

我捕捉到:大海,好美!

“哗哗哗”一声声海浪的巨响,从我耳边经过,前面是一片辽阔的大海,碧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亮光。那波涛汹涌的海水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耀眼。人要像大海一样,拥有广阔的胸怀。

美,是无处不在的,在生活中要去发现美,体会美,才会明白生活是用美来增添色彩的。

4.生活中的美 篇四

放学后伴随人潮轧过马路,我抬眼,望了望四周的高楼霓虹,回了回神,听见汽鸣声起、人声杂乱。匆忙间戴上耳机,谢春花在唱:"我从崖边跌落,落入星空辽阔。" 这个世界上只有我自己才能感受到那时自己的感受,或许带点青春期的迷茫和忧愁,世界被隔绝在音乐之外了。这座我长大的城市,一瞬间被粉刷了魔幻现实的色彩。我在想,成长的烦恼真是狭隘的很,一旦置身于大的世界里,什么都不值一提了。你看看这些钢筋水泥混泥土,就算你忘带作业被老师批评又有什么可以烦恼的呢。我很享受这一刻思维遨游的时光,这就是生活的美啊!随意转转,就会带给你无限的惊喜。哪怕只是一瞬间灵感的迸发,一些小郁闷小难过便消失殆尽了。

闲暇时,我总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允许自己放空一会儿,什么也不干,任凭思维遨游。独享其乐。我是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没有足够诗词歌赋的底蕴供我伤春悲秋,但我喜欢幻想。我向往古代名人雅士的风流韵事,但如若当真穿越回了古代,怕是会落得个"附yong风雅"的称号。我不知道历史上的人们是否如诗词画卷中一样,清风卷起衣襟,流觞曲水,恬然自乐。但我每当想到在几千年前在这片大地上发生的人们,总是发自内心的敬畏。我不需要知道地球如何来、人类如何来,我只想知道这个神奇的种族到底创造了怎样的神奇文明、未来又将如何演进。几千年后的人们看我们,或许就如今天的我们看几千年前的人们一样吧。我看着历史书上的莱特兄弟一笑,就如不知名的你看我们对未知宇宙努力探索一样吧。我很享受那一刻思维遨游的时光,这就是生活的美啊!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我可能没有悟出什么大道理,但是静心诚意,不正是自身发展的必要前提吗?

5.生活中的美 作文 篇五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带着一双不再挑剔的眼睛和一颗宁静的心我发现了是中的没。

大自然中,春意盎然,花草树木都很美。小草虽然没有牡丹、杜鹃那样美丽,但它是坚强的,它经历着风吹雨打,电闪雷鸣。水有的波澜壮阔,有的水平如镜。山有的太峻了,有的太尊了,还有的太贵了。是多么美丽,我不惊一颤,是什么颤动了我?是自然中的美。

你看,在那教师办公室的窗台下。老师还在辛勤的批改着作业,老师您的家人、亲人还等着 您回去吃饭呢!那一瓶又一瓶的用尽的墨水瓶,那一支又一支写坏的红笔。不知这些年来,您用尽了多少墨,用坏了多少笔。老师您辛苦了!您又辛苦了一天,就别为我们费心了!啊,多么好的老师,多么感人的情景呀!

应着日落的余辉,小道上一点黄晕的光。我走在回家的小路上,这时一位头发苍白的老太太不小心摔了一跤,一位小同学便立刻上前帮助,扶着老人走向了远处,看着这一老一少的身影渐渐消失,我的心瞬间变得温暖起来,这是多么美好的瞬间,多么美好的时刻。楼道里灯还亮着我知道,这一定是哪家的孩子还没回来,爸妈怕他害怕,点着灯等孩子回家呢。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啊父亲,母亲你们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起,你们给予了我多少爱的付出?还将要给予我多少?啊,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爱着您们!

什么是生活中的美,这就是生活中的美,就是这么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小事。

我发现了生活这的美!

生活中的美

美,往往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表达方式.真美其实就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只在乎你是否仔细体会.美,就在身边.东边的天空漂浮着层层霞光,一轮红日徐徐升起.我走在上学的路上,朝霞照耀下的马路,披着一层金色纱衣,这还不是一个美丽的早晨吗?一阵扫地声传到我我耳际,远远望去,一个背影,弯腰,扫地,弯腰,扫地...走近了,只见那个人手哪着扫把,一手拿着簸箕,扫扫,直起腰来,再弯下腰接着扫,用簸箕铲起垃圾...这样反反复复地做着,这一个场面又为美丽的早晨增添了一份亮丽的景色!我不由的觉得真美!

来到学校,朗朗的读书声,仿佛一首悦耳的美曲.来到教室,同学们像饥饿的小鸟,争先恐后的读着写着!这景象真美!

上课了,老师满面春光的,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刚来的李丽的画得区一等奖!'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优美的掌声给了她自信!这幅画美,情意更美.散学了,同学们一窝蜂似地冲出了教室,一溜烟的向家中跑去!女同学的裙子,迎风飘扬着,仿佛一个个飞舞的小蝴蝶.我走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我正要过马路,看见有一位盲人叔叔,拄着棍,慢慢向中心移去,一辆汽车从远处奔驰而来,可他任然不知道灾难即将降临,我被惊呆了,无助的看着一场灾难的发生.突然”叔叔!危险!”没等盲人叔叔反映过来,一位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迎风飘扬的红领巾,更加鲜艳了,她的姿态真美,她抛过来猛地一推,两人双双倒地,随后一声急刹车声.盲

人得救了,小姑娘受伤了,我被吓得说不出话了,这惊心动魄的场面,却是那样的美.

生活中的美

法国的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我的生活中,我发现了美,这件事是这样的……

课堂上,老师念考试成绩。听到那么多的同学都得了好的分数,想到自己肯定也是100分。我的心里笑开了花。当老师念到我的名字时,我高高的举起双手,摆着胜利的手势挥舞着。

老师看了我一眼,继续念道:“肖小,73分”我一下子愣住了,像个木头人一样呆呆地坐在那里。

同学们哄堂大笑,还有的对我指指点点。这节课,我什么也没听进去,脑子里都是爸爸严厉的语气,妈妈批评的话语,同学们嘲笑的目光,或许要好的朋友也要离我远去,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终于挨到了下课,我不敢面对同学们,奋不顾身地冲出了教室,跑到校园的长廊里,自责和羞愧一下子涌上了我的心头,平时,我经常得100分啊!学习也很刻苦,为什么被马虎一下子冲垮了!我真的不能原谅自己了。都怪那不争气的眼泪偏偏在这时流了下来,泪珠从我的脸颊划过 “别伤心了!这次没考好,下次努力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时,耳边传来了那么温柔的话语,我抬头一看,啊!原来是同桌小静!她走过来,握起我的手,目光中充满了关切,今天她看起来格外的美,裙角飘飘,一如她的心灵。

她拉着我坐了下来,“其实失败只是暂时的,没有永久的。你看!”她用手指了指挂在天边的夕阳,顺着她的手指望去,此时的太阳依然是那么大,那么圆,但已褪去了白天强烈的光芒,只能将最后一抹余晖洒向大地。周围的云朵染上了红彤彤的颜色,像一块块红色的绸子在高空中飘荡,那余晖闪着金色的光团映在长廊的墙壁上,无声无息地闪烁着……是啊!夕阳就要落山了,但是,明天它还会冉冉升起,把光明献给大地,它不会一去不复返。100分也一样,只要,仔细,认真,什么事也难不倒!我明白了她的用意。她的外表和她的心灵,是那么的美丽,她的心灵充满了灿烂的阳光,将要把阳光一次又一次地播撒在每一个人的心田。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美,有亲情之美,有友谊之美,有关爱之美,有坚强之美,有勇气之美……它们像一朵朵火红的月季花,在人们心灵的旷野中月月绽放,天天流芳。

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走上了公共汽车,车开动的那一刹那,由于惯性,一位老奶奶险些摔倒,幸好有一位叔叔扶住了,并让她坐下,我有捕捉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没,平平凡凡的美,朝气蓬勃的美,惊心动魄的美...它像一曲有起有伏的赞歌,让人随之波动!

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有许多看得见的美,也有看不见的美。

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四(2)班。一个晴空万里的下午,上课铃欢快地唱起了歌曲,第一节是体育课,大家早已排好了整齐的队伍,然而李文却迟迟未到。大家都以为他生病了,就在操场上快乐地玩耍起来。

可是,第二天,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传到了大家的耳朵里——李文被摩托车撞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惊呆了,早上还活蹦乱跳的赵琪,怎么会被摩托车撞了呢?我正纳闷,突然有人大声说道:“听说折一千个幸运星或一千只千纸鹤就可以许一个愿望,不管是谁折的,大家一起折,只要折满一千个幸运星或千纸鹤就可以许愿。”

女同学们听了这话,立刻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纷纷跑到校门口的小卖部去买来长条形和方形的彩纸,大家一起动手折起了幸运星和千纸鹤。就连李文在班里的那几个最要好的朋友也没有袖手旁观,同样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有的还从家里带来瓶子,用来盛装幸运星呢!

经过几天的努力,一千个幸运星终于折好了,李文也从睡梦中醒来了。于是,同学们带着折的幸运星和礼物去看望赵琪。带给他勇气祝愿。

6.挖掘古诗文中蕴涵的美 篇六

关键词:古诗文;审美;方法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古诗这一美育载体,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文字符号美的内涵,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和创造美的乐趣。

一、深入探究发现美

在教学古诗文时,我设法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去发现、去挖掘课文中闪光的东西,不仅让学生找出美点,还要让他们说出确定这一美点的理由,这样有赏有析,方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调动感官感受美

(一)听中感受美

听中感受美是指通过听规范的课文朗读,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好是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带,因为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文美的展示程度。倘若声情并茂的朗读,再配以与课文内容、情感、风格相协调的音乐,让学生边看文字边听,效果会更佳,学生眼前那僵死的文字符号就会因充满灵性而跳动起来,听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灵魂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

(二)读中感受美

古诗文学习中,让学生得到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是读课文。读的方式有多种:有个人感情朗读、轻声读、默读,还有齐读、对口读、接力读等。不同的读书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美育效果。如个人感情朗读,抑扬顿挫。声音清纯。能很好地展现语言文字的艺术美,同时易于把握作者的情感;齐声朗读。声音浑厚有力,能充分展现语言文字的气势美,让读者感到振奋:而默读有利于细细品味,发掘古诗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看中感受美

大家知道,有形的美好事物首先是被眼睛所接收,眼睛感到舒服后,再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从而使人心情愉悦,这就是所谓“赏心悦目”。在古诗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插图,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像《桃花源记》、《醉翁亭记》等课文的插图,画面清晰,意境深远,可谓“图文合璧”,是很好的美育凭借。当然,并非每一课古诗文都有插图,必要的话,教师可以设计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产生的效果岂不更好?

无论插图,还是课件,都能将课文的描述文字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其深刻的内涵。有时往往费了不少口舌讲不清的东西,通过观看插图或课件展示,问题会立刻迎刃而解,最重要的是学生能从中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

三、拓展迁移创造美

在古诗文教学中,设计新颖、灵活、开放的作业,为学生创设一个创新的情境,从而引发创新思维。是一条培养创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恰当引用,完善美

古诗文教学,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目的,就是运用。写作时,如能恰当引用一两句古诗文,则会使文章增色不少,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换句话说,就是使美更完善。因此。设计古诗文作业时,我注意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时常安排如下练习:(1)创设语境,让学生用原文填空。如:“你的一位好友考取了一所艺术学院,这天你去为他送行。他因为与好友离别有些伤感,你安慰他说:(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回答。附答案: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2)让学生写一段话。恰当地引用古诗文。这种作业较第(1)种开放幅度大,也增加了难度,但学生更感兴趣,也会写出许多精彩片段。

(二)续、扩、改写,变换美

古诗文的续写、扩写、改写,是课文形式的变换,也是美的创新。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而续写、扩写、改写的练习有助于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拿续写来说,它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大胆地提出设想,而后考虑这种设想是否符合原文主题,是否合乎情理。写时,还要注意语言风格与前文保持一致,使文章浑然一体。这一过程始终贯穿着学生的想象与创新思维。应当提出的是,采取哪种练习,不能盲目而定,要考虑作品体裁、表达特点等因素。一般说,叙事性散文宜进行续写或改写(如,改写成短剧)的练习:叙事诗宜进行扩写、续写、改写的练习:写景抒情的诗宜进行改写并扩写的练习。无论哪一种练习,其结果都是课文以新的面貌呈现在眼前,这种美的变换。自然会给从事这种创新劳动的人带来惊喜,带来信心,带来美的享受。

(三)诗词仿写,创造美

学了一定量的古诗词,学生对这种文学样式的有关常识、特点有了一定积累和感悟,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作了。比如学习了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后,让学生模仿这首词的格式写首“破阵子”。教师最好事先写好下水作,在写前为学生朗读以示范。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他们提供一些素材,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此项练习难度较大,不宜强求或要求过高。

对于较好的作品要及时给予肯定。也可以刊登在后黑板上或出“诗词创作”专刊。这样既能鼓励作者本人,也能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7.平凡事物中的美 篇七

此时已近黄昏,太阳慢慢的从西方落去,可能是由于昼夜交替的原因。试问,谁不想暂停时间留住眼前美景,但它仍要流逝。

不远处的座椅上,一位中年男子的行为是那么的神秘,以至于深深的被他吸引,不知他是什么身份,只见他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留意翼翼的挥舞着手中的画笔,记录着黄昏时期的点点滴滴,图是那么的美丽,让人以陶醉的情绪去欣赏这普通的黄昏夜景。我为之惊异,此景并非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但他却画的如此般的绚丽,以衬托出事物的本性。

所以,秋之美,枯黄美。

俗话说“春天不播种,秋天无收获”是的,秋季也是丰收时机。看着远处劳动人名脸上绽放出的一丝丝笑意,我不由地为之高兴。再看那麦田里,麦子在秋风的督促中来回摇摆,是那么的整齐。

此时此景真难以让人忘记,秋季只是一年的四分之一,但景物是那么的美丽,收获巨大无比。

所以,秋之美,丰收美。

8.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 篇八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家里面井然有序,窗明几净,各种家什摆放错落有致,这是一种整洁的美;端庄秀丽,静谧可人,这是一种沉静的美; 落落大方,清新自然,这是一种自信的美;平和洒脱,超然物外,这是一种闲适的美;粗犷豪放,不拘小节,这是一种大气的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地自然之灵气铸就成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美,美得清秀而丰盈,是集自然之大成的一种超脱的境界。“小荷才露尖尖角”般的灵秀,使人摆脱俗气,过目难忘。这些叫人忘俗的天然之美,可能谁都会见过,只是大多忘记了欣赏,没有真正感到那种透视的美。

美的感觉存在于心中,很多时候无法用文字表述出来,很多美好的思绪在脑海中一闪即过,无法捕捉。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

倘若说欣赏自然之美需要睿智和一双善于发现真谛的眼睛,那么欣赏人间真情,则需要有细腻的情感。在高速发达的现代社会,大多因生计而疲于奔波,身边的零散琐碎的事情往往被忽略了,渐渐地把日子过得淡然无味,一头雾水,不知道生活到底为了什么?“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荫蔽?”,作家冰心的细腻由此可见一斑,这应该是她最真挚情感的表白。细腻的情感燃烧时,身边的细微的美肯定会熠熠生彩、璀璨夺目的。此时的生活还会索然无味么。

常常感动于亲情的温暖,感动于朋友间情谊的真挚,可当有人溺水时,岸上的人或许大声呼救,或许焦急万分,但无论如何最感人的还是纵身跳下去救人的那个人,这是一种真诚无畏的美。人在落魄时, 萎靡不振,孤独无助,那个能助你排忧解难的人,恰似明月的青辉毫不吝啬地倾洒入你的心田,登时那种诚挚而热心的美会感动你一生。具有先天缺陷的人, 常常感动生活的苦涩,上苍的不公正, 那个能助你抚慰心灵创伤、改变你命运的人总是叫人敬佩, 这种无私而拯救心灵的美会让你永志不忘。

身边的琐碎事情看起来凌乱而繁杂,不经意中大多放弃了,长时间的漠然必然麻木不仁,也就无从谈起美的存在。

欣赏美其实很简单,如果你对内在世界的美丽漠不关心,那你无论如何也看不见外在世界的美丽。摈弃掉偏见和固执,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就呈现在你眼前了,因为美就在你的心中。找到心中的美,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美。

美的极致便是安详,美是一种毫无标的的愉悦。人如果能抛弃偏执,丢下无谓的烦忧,哪怕一片树叶,一朵小花,都能发现它的美,只要用心,生活中的美和喜悦便会不请自来。

生活不都是快乐和幸福,同样生活也不可能全是落寞和寂寥。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阳光和雨露, 恬淡而愉悦,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花草树木,清新而爽快,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大海,寥廓而深远……

9.回忆中的美 篇九

同学们在回忆一件事情发生的过程的时候,不仅仅注意到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发展的,也一定注意到事情发生发展时的场景啦。那么,在作文中把场景回放出来,就能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放鞭炮》这篇文章中写到“有好多的小朋友们都在玩着鞭炮,他们把鞭炮打在雪上,雪花飞了起来,像开了一朵晶莹的花儿,小朋友们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雪地上放鞭炮的美丽场景,计小作者自己壮着胆子放鞭炮的情节也变得更加吸引人了。

二、展示细节的美丽

细节虽小,意义重大。同学们在回忆的镜头中一定会感觉到有那么几个动作的细节是令人难忘的。在作文中把这个细节展示出来,也同样能够让读者难忘。《放鞭炮》这篇文章中就有这么一个细节——“我小心翼翼地拿着火点燃了一个鞭炮,快速地扔了出去,“砰”地一声,鞭炮在雪地里炸开了花。拿鞭炮的“小心翼翼”,扔鞭炮的“快速”,看鞭炮的“炸开了花”,都让放鞭炮的过程变得异常美丽了。

三、恰当表达出情感

10.我发现了生活中的美 篇十

你听说过一首美丽的歌吗?他的名字叫“感恩的心”,在那些失去听力的人,生活之中又是多么的困难,但是他们依然坚强不屈,用自我顽强的意志力,在春节晚会上取得了第一名,她们表演的是“千手观音”,虽然她们听不见我们为她们而响起的热烈掌声,却看见我们的动作,她们为人民上演的是一种鸟语花香,温暖如春的美,既温暖了我们的心,也让我们明白她们的内心很温暖,她们的背后的艰辛,可能回想起来也是一段美丽而又可歌可泣的美。每当我回首过去的事,感觉又是一种苦涩的美。

德国一位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他失聪了,但是他的一句话却让我感触很大,“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心中一分钟的音乐”,说明人的内心美才能使生活更加美丽,贝多芬虽听不见任何声音,却一向坚持创作,他的那架钢琴就在他的心中,每当他看音符时,他的心中就会响起音乐,虽然别人听不见,可在他的心中会是一种安慰。生活也正如此。只有抱着期望,才能明白生活的滋味。

生活中有美丽的事物,也有蜜一般甜美的事,总之,生活是丰富多彩,有酸,有甜,有辣……但是如果没有这七彩的生活,也就没有美,而这种美,只有经历了千辛万苦才能让你体会的到,这就是我发现的生活中的美。

11.平凡中的美800字作文 篇十一

在这个丰富的自然界,拥有很多美的东西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就能发现很多美,

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美,只是我们司空见惯了而已,觉得一点也不新颖,也有人的审美观各自不一样,每个人发现的美都不一样,其实我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被上帝赐了恩,赐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这打钱的世界,我们可以把整个世界一览无遗。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有的人认为小花是美的,因为他有美丽的花瓣沁人心脾的香味有的人认为白杨是美的,固守泥土避免了泥石流的侵犯有的人还认为大树是美的,因为她有一头绿色的头发,在夏天可以为我们太阳,天蓝的遮阳伞由此可见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美,也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这个美丽丰富的大自然-拥有各种不一样的美,让我们也一起去发现美,找寻美吧!

晨曦美

我们过了一天又一天挥手告别昨天,欢乐度过今天,微笑迎接明天,但却没有发现每天晴天都在的美,我们每天在校园走动,每次去上课都会被初升的太阳,照亮,但以前我非常不喜欢这所谓的晨曦,他太刺眼了,但是不知道怎么了忽然发现今天的晨曦很美用它淡淡的阳光照耀我们,我用手试着去触摸它,结果当然是无功而返,此刻的太阳不太耀眼有一点点微弱的光。轻轻的笼罩着整个校园就像一个保护层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有他的影子,让人倍感放松,晨曦很美!

杨柳美

风轻轻一吹,在湖边的杨柳,摇曳在湖面杨柳,拥有上百条,柳条每次风来临时柳条便翩翩起舞,仿佛和风一起琴瑟和鸣她们飘舞的样子真的很美长长的柳枝,轻轻下垂就像是女生的秀发又长又直柔顺,给人一种很舒适的感觉。

莲花美

自古以来,就以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赞美莲花莲花,不与其他鲜花争奇多艳,只想自己默默地呆在自己的家,池塘。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不在乎世人的看法,一到夏天,每次一看到这,满满一池的莲花心情便好很多,虽然她没有浓郁的香味,但却有沁人心脾的味道,特别是早晨来到池塘还有层层晨雾笼罩着池塘仿佛置身仙境他们就像仙女一样还略带羞涩。

12.生活中的美 篇十二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这样一段话:“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这段话中,不管是讲传统还是话未来,都落实在如何让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把握上,因为所有的爱和能力都要从具体的生活和生活能力中体现出来。文件并且特别提出了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也就是说,不关注生活,何谈“成长”?没有审美,如何提升素养?

俄罗斯有一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过一个“美是生活”的美学观点,其定义是“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关于车尔尼雪夫斯基和他的理论有各种评论和争议,但是有一条不可否认,人必须有对生活发自内心的感受才有意义,仅仅是“活着”就不能算生活。人人都应该有美好生活的愿望,人人都应该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人都应该享受美好的生活。

上一届比赛的主题辅导文章中,我们对“生活”和“美”这两个词的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来参考。

另外,我们也围绕“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开始”“从视而不见的地方开始”“努力寻找与众不同的视角”“把丰富的想象融入进画面”“把自己的心情投射进画面”这五个方面,结合许多作品进行了评析。在二十届比赛的终评会上,评委老师特别推荐了28幅作品,并进行了点评。结合上面五个方面,我们按照作者的年龄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听听评委们对这些作品的论述——

5岁~7岁年龄段

首先是5岁~7岁年龄段,也就是学前班和小学低年级年龄段。这个年龄段不可能非常真实地去表现自己看到的内容,但是这个年龄段最大的优势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敢于把自己从生活中获得的感受,用自己可以运用的任何方式进行表现。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一方面鼓励他们大胆地面对生活感受、体验,另一方面应该保护和宽容他们有时候和我们的想法及目标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毕加索多次表达过这个想法:我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画得非常“真实”,但是我一辈子都在努力向儿童一样去画“像”。难道毕加索说的“像”就是这样歪歪扭扭的儿童画作品吗?是!也不是!说“是”,是因为艺术追求的就是真实感受的表现,像姜瀚为小朋友这幅作品,一看就能感受到对虫虫们的喜爱,所以与画随其心的“像”。而说“不是”,指的是绝不应该为了歪歪扭扭而歪歪扭扭!

这幅画中的一个半孩子似乎陶醉在歌唱(也许是朗诵)之中了。就表现技巧,真的没太多技术含量。问题是,绘画的关键就是画面呈现,只要能表现出作者的感受,能给欣赏者带来某种感受,这幅作品就属于成功的作品。更何况作者的年龄也很重要,像这幅作品的作者蒋昊宇创作作品时只有五岁,如果画出一幅照片一般“像”的作品,您信吗?更何况,此时的“不像”恰恰是艺术家们最推崇的艺术真实。

看到这幅画的第一眼,我就觉得特别有趣,特别乐呵!因为画面上的这娘俩多“萌”啊!

巨大而且鲜红的钢琴,围着琴的小朋友,背景上转圈的线条和飘动的音符……您从这幅作品中感受出了什么呢?我第一眼看到画面,耳朵里似乎就出现了某种音乐的旋律。李柔琦同学的成功就体现在很好地利用了色彩、造型和笔触的优势,用专业术语说就是“充分利用了造型表现的技术内涵进行表现”,而这一切可不是为技巧而技巧,而是为了作品本身,因为作品的题目是《快乐的音乐课》。

这幅画的内容模模糊糊,形象朦朦胧胧……其实,很多时候画中画的到底是啥没那么重要,画画可以讲故事,但是绝不等于讲故事,更不能就为了讲故事。很多时候,画画和欣赏画,就看画面的图像能否给视觉带来有趣的感受,或者是有趣的内容,或者是有趣的色彩,或者是有趣的造型,或者它们之间的几合一。马晨斐同学这幅画色彩运用的非常巧妙,加之水彩画的表现技法,呈现出一种朦胧的冬天雪中意境。

8岁~10岁年龄段

第二个年龄段是8岁~10岁,也就是小学中年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都有了提高,他们也非常愿意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更“准确”地表现出来。所以,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表现,作为家长和教师除了继续鼓励他们大胆观察与表现之外,给予适度的技能技巧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有一点不能颠倒了一技能技巧是为艺术表现服务的,千万不要变成为了炫耀技能技巧而创作。

画画时运用颜色可不是有什么颜色就画什么颜色,涂满为止。因为仅仅是涂颜色并不是画画所必须的,但是运用好色彩则是必须的。您注意到了我用词的区别了吗?仅仅是涂色,使用的就是颜色而不能叫运用色彩。反过来,也许只用了很简单的颜色,甚至就是黑白颜色,而它们都为画面的表现出了大力气,这才叫运用了色彩。比如宁一萍同学作品中的黄颜色就属于使用很好的色彩。

画面环境很真实,亲切,通过小院子的场面让人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画面上,外婆在休息,孩子们在小院里玩耍,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在创作上,色彩比较和谐,主题也很突出,通过生活中小的侧面表现主题,朴实,让人感到很亲切。画面的构图很好,如果我们把画面分成四块就会发现,建筑占了上面两块,院里种的植物占了一块,而作为主角的人物只占了四分之一。但是,这“四分之一”不正好应和了“小院”的“小”吗?而最上面一条露出了院外的树和天空,不正好表现出了“院”吗?

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技法进行创作绝不等于变着花样重复运用前人(特别是有名的前人)的表现方法画他们画的内容,什么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作为学习没问题,如果是创作,就必须将自己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上,而且必须体现出水墨画的特色,而不是简单地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画画。啥叫“体现出水墨画特色”呢?崔跃凡同学这幅作品就运用得很成功。

nlc202309010125

记得前几届比赛中有一幅大连同学表现的老街,将老街古老的造型与漂亮的色彩结合,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画面效果。这幅《家乡小院》与那幅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因为所表现的内容和作者的想法不尽相同,它们又各自呈现出自己作品的独特风貌。大连同学要表现的是整条街道的特点,所以画面色彩比较“花”。而刘静睿同学明显地是要突出几个位置,所以运用了比较强烈的色彩(甚至荧光色)对比。

面对这幅《青花瓷茶具》,你能看出这是谁在使用它们吗?我想一定是外国人,为什么这么肯定呢?因为范增莹同学用细节的刻画传达出了信息——请看小盘中的小白块块,喝茶加方糖的大多是外国人。这个外国人一定非常喜欢青花瓷,因为它美啊!为什么说它美?因为范增莹同学用色彩的表现传达出了信息——请看茶具周围的颜色和茶壶上那两个小方块块的颜色,它们和青花瓷的蓝、白色属于什么色彩关系呢?

一般写生的目的有两个:学习和创作。在写生时可以选择其一,也可以两样都包括。所谓以学习为目的,就是针对一个具体的技术性学习目标去写生。而在以创作为目的进行写生时,只要表现出面对具体内容给创作者带来的感受,色彩或者造型都要看是否为这个感受带来了帮助,而不是以是否像照片那样地“像”。陈子天同学这幅《工人文化宫》应该是为了前者而画,但是达到了后者的效果。

这幅作品以健身运动为选题,画面比较集中,首先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作为主题运动的场所,突出了表现内容的地区。自行车和滑板作为主要运动项目,各种不同的自行车表现得非常有特点,而滑板则选择比较典型的系列动作,透露出对生活的观察与理解。从色彩上则以明亮的黄色作为底色,而红色与绿色是前景的主色。造型和色彩的运用,让整个画面突出了年轻人的活力和都市的繁华,是一幅观察与表现生活非常成功的作品。

一幅版画,特别是黑白木刻版画,合理且充分地运用刀法非常重要。不同的刀和不同的刀口肌理,加上合适的黑白色块对比,版画的特色才算是体现了出来。但后者的作用在创作过程中往往被忽略,而杨天倪同学这幅《猫头鹰》充分依靠大块的黑白(准确说是黑灰)对比把猫头鹰“托”了出来,同时运用小块的黑白对比将细节表现集中到了猫头鹰的头上。

11岁~14岁年龄段

第三个年龄段是11岁-14岁组,也就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同学。在这个阶段,同学们的绘画表现能力都大幅增强,这对作品的表现非常有帮助,但是也可能出问题。所谓“有帮助”指的是当作者想表达什么的时候,因为具备了相应的技能技巧,就可以比较“随心所欲”了。但是也可能因此产生负担,觉得作品中没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是不是就等于没水平?其实,在任何艺术作品的评选中,技能技巧都只会作为一个参考,看看作者的技能技巧是否真正用到了对作品的更好表现上,如果相反,则可能因为“画蛇添足”而事倍功半。

用很时髦的话说,这是一幅充满“主旋律”的作品。但是,千万不要把“主旋律”和刻板画等号。这幅《美丽祖国腾飞梦想》作品的内容确实很“主旋律”,但是在具体表现时,作者吕金泽同学巧妙地将本来不在一起的内容“聚”在了一起。为啥这样说呢?您注意看这幅作品的前后(也就是画面的上下)内容,再琢磨琢磨我们比赛的主题“美与生活”和第十九届比赛的“我们的明天”主题,作品更扣哪—次的主题呢?

这是个什么样的工地?是高速公路还是高速铁路?也许天然气管道?在画中似乎根本没有交代清楚。其实,这些一点都不重要,因为这不是普及科学知识。秦司雅同学这幅作品的最大特点是把主要的“笔墨”都用到了“点睛”之处。比如作品的山石处理比较简单,但是四辆施工车辆的刻画却非常细腻;再比如人物的细节刻画比较简单,但是人物的动态却非常到位;还有色彩的运用,最显眼的色彩基本都在车辆和人物的安全帽上。这些对比和色彩运用的结果就是呈现出一个《繁忙的工地》。

苏筱筱这幅作品从内容上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也就是说,这就是一幅符合大赛主题,但是在具体内容上并不突出的作品。那我们为什么要特别推荐这幅作品呢?关键在其中细节的选择运用和处理手法上有自己的特色。说到这儿不知道您注意到我们说的那个细节了吗?这即是“海浪”。苏筱筱同学在其他内容上表现得和大家差不多,但是在海浪上确实下了功夫,因为作品的题目是《海边游玩美丽浪花》。

温馨的色彩组合、温馨的造型、温馨的画面构图,这就是我对徐柳宁同学这幅《绿色生活》的评价。反过来,也可以说这幅作品画得太粗糙,缺少细节表现,人物形象和植物表现都过于概念化,色彩使用的也太直接。但是,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关键是看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只要能够表达出想表达的意义,是否用了很复杂或者高级的技巧并不重要。

如果去掉颜色,这幅作品恐怕会显得“琐碎”。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一幅画中所出现的形象大小都差不多且比较小时,它们在画面中就会像一堆互相平等的图案,很难分出主次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作者对重要的内容进行特别的处理,或者加强它们,或者借助其他手段突出它们。房卉萍同学选择了后一种方法,把本来很简单的房子涂成了最鲜艳的红色,这红色块—下子压住了背景。

色彩搭配本身无所谓好或不好,只是像红和绿这样强烈对比的颜色放在一起让人们的眼睛很难互补了,所以常觉得别扭。只要运用得当,它们反倒是最好的“搭档”,“红花需要绿叶衬”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一幅作品一定要画得非常细致复杂才称得上好吗?非也!绘画是靠图像“说话”的,能够一句话说得明白或者精彩的,为啥非要哕嗦几十甚至一百句呢?一幅作品一定要表现特别重大或严肃的内容才称得上创作吗?非也!罗玥同学这幅《静物一组》,内容很简单,但简洁的造型使画面有了一种“规矩”感,而镜子的反射和飞动的蝴蝶又体现出了“动”与“空间”,虽然只有黑白,但画面“色彩”很丰富的哦。

总说十二三岁的孩子逆反,问题是您了解他们为啥“逆反”吗?您试图理解过他们的“逆反”吗?当一个孩子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想法时您会认真对待吗?请看这幅作品:红色、黄色和绿色表现出似乎整齐的课堂,但是同学们各怀“鬼胎”——赵一帆同学巧妙地用一些不细看就可能错过的细节把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呈现了出来。且不评论他们所想的内容如何,就艺术创作而言,这绝对是成功的!

nlc202309010125

官灵堑同学的这幅作品不过是将八把茶壶基本平等地安排在了一个画面中。从道理上说,这样的构图有些死板。但是,艺术创作本身应该是没有禁区的,任何表现方法的运用关键是看其表达出了创作者的真实感受没有?其表现给欣赏者带来共鸣没有?对应来看,这幅作品其表现的是这八把壶组合起来带给我们的信息,如果过分突出其中一个画面,有没有可能带给我们相反的效果呢?

周琳同学的作品盯住的是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做各种活动的生动场景,表现了学校生活丰富多彩的样貌。有的唱歌,有的休息,有的在玩游戏,各种各样的人物表现得都很生动。不管如何生动,毕竟表现的是课堂,所以画面以一个教室做背景,整齐的课桌和整块的背景色与人物的变化几小块的色彩产生对比,使得画面既比较统一和谐,又表现出特定时间段人物活动的丰富多彩。

一幅非常有想法的作品。啥叫有想法的作品呢?一般指表面看似乎一目了然,但是仔细琢磨似乎又传达出了和画面表面内容不太一样的信息的作品。比如胡佳木同学的这幅《背影》,表面看不就是大人和孩子拉着手走向远处吗?但是,为什么是穿清洁工工装的人?为什么要留下一小堆落叶?为什么是似乎被大雾笼罩、能见度为零的远方?相信每一位欣赏这幅作品的观众都会有自己的解释。

下面我们就以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创作的著名作品《格尔尼卡》为例。

那是1937年1月,当时的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找到居住在法国巴黎的毕加索,希望他为即将于1938年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画一幅壁画。祖国的委托当然要接受,可是一两个月过去了,毕加索毫无动手的迹象,为什么呢?因为毕加索离开祖国已经二十多年,虽然会经常返回祖国,但总感觉找不到最合适的表现内容。这绝不是技术问题,当时的毕加索“如日中天”,基本上出手即得。之所以迟迟不能动手,就是因为多年与祖国的疏离,让毕加索找不到“感觉”。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没感觉是绝不会出手的。

当时,西班牙正处在内战当中,和共和国政府对立的—方本来处于劣势,为此居然求助于德国的希特勒政府。4月26日,德国飞机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小城格尔尼卡,三个小时的无差别狂轰滥炸,使格尔尼卡基本被夷为平地,而死伤的绝大多数人,不用说肯定是平民百姓了。毕加索作为西班牙人民的儿子,肯定有自己的态度。而作为已经世界知名的艺术家,他最好的“武器”就是画笔。“感觉”来了,高近四米、宽近八米的《格尔尼卡》在许许多多勾画的素材稿和构图稿的基础上,在一间不大的、废弃工厂的车间改造的画室中诞生了。

在这幅巨大的作品中,画家并没有直接表现狂轰滥炸,而是用寓意的手法来表现法西斯的罪恶与人民的苦难,同时还有对未来的希望。表面看,这幅作品有些混乱不堪,毕竟表现的是狂轰滥炸后的感受,整整齐齐怎么可能呢?其实,作品中所有形象的设计安排都经过毕加索的深思熟虑。我们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说说——最右侧是一个高举双手,似乎从一座着火的房子上跌下来的妇女。那锯齿一样的“火”又像是吞噬一切的利齿;下面有另一个妇女在向画面中央奔跑,目光中充满了惊恐。一个披发的妇女从窗口伸出头,手举一盏小小的油灯。在她前面是一匹因长矛穿身受伤,受惊吓而嘶鸣着的马,毕加索说它代表的是受害的西班牙人民。在画面的中央,马头上方是一只眼睛,而眼睛的瞳孔被表现为灯泡。毕加索自己说,那只睁开的眼睛和闪亮的灯共同代表着希望和光明。而画面最左侧那个凶恶的牛头则代表残暴和黑暗。牛头下是一位手托惨死婴儿痛哭的母亲。地上倒卧着战士们残缺的躯体,断臂上还握着被折断了的剑。毕加索说,这把断了的剑,象征着人民不屈的意志。而旁边那朵鲜花则表示对英雄的哀悼。也有评论家说,在这幅作品中“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注:一位十七世纪的西班牙绘画大师)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这幅作品的色彩运用也独具特色,仅有黑白灰色,而没有任何彩色的颜色,但这应该是最贴切表现这个内容的色彩选项了!

不知道毕加索创作作品的这个例子是否能对大家的创作有所参考。也许你疑问,为什么选一幅一点也不漂亮的作品给我们看呢?是的,选择这个例子本身就含有另一层意思,美不一定“漂亮”,但是一定要能打动人心。当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这样惊天动地的事情很少发生。可是当你调动起自己的能量,去关注、去发现、去提炼时,可以感到,“美”其实就在你身边——貌似平常、平凡、平庸的地方。

祝同学们创作出好的作品!

13.生活中的美优秀作文 篇十三

在公轿车上,到处都挤满了人。一位白苍苍的老奶奶刚上了车,马上有一位青年站伙子站起来说:“老奶奶,您坐我这个位置吧!”然会扶着老奶奶坐下来。“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心人啊!”老奶奶感激地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年轻人说。美,原来在公交车上也可以找到它呀!

交警叔叔每天都为人门指挥交通,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闪电雷鸣无一例外,给人们的出行及人身安全带来了极大的保障。马路上我们常可以看到清洁工,他们那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不管多累,她们都不会停下手中的扫把,为我们带来了干净整洁的环境,让我们走在路上有一整天的好心情,这就是美。

还有学校外的那些家长志愿者,他们虽然有微不足道的举动,但这些举动让我感到了温暖。

14.发现生活中的美 篇十四

周恩来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来好好学习,报答祖国。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做《复兴中华从我做起》的书。读完后,一种情绪笼罩在我的心头。这不仅是一份责任感和自强精神,还是一种爱国之情。

书中令我印象至深的是第9课:发现生活中的美。讲述的是一位名叫霍金的人,才21岁,就被确诊患上了肌萎缩侧索华症。这种病使他全身只有心脏、肺和脑能转动,最后连心脏都会丧失。医生预计他只能活2年。这时,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孩走进了他的生命---她就是简。她帮助霍金神奇地改变了一切。她帮助霍金克服重重困难,在1965年,霍金成功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担任研究员,在这期间,他创立了宇宙之始是“天限密度”的一点理论。就是这样一位患者,在患病期间有了如此重大的发现。

曾今在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他肯定会为你开启令一扇门。”生活也是如此。当你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时,是否想到你会比别人更坚强呢?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你在抱怨生活的无味时,是否想过擦亮自己的双眼,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呢?

记得有一次,我满肚子不愉快地走在路上。这时,我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独自走在路上,正要过马路时,一位小伙子走了过来,馋着老奶奶的手,把她扶过马路。老奶奶对着小伙子笑了笑,小伙子也朝老奶奶挥了挥手,就走了。这就是生活中的美,它需要人们去发现,你会发现其实生活是多么美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青少年应该担负复民强国的责任和理想。我们应该为祖国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付出努力。一点点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祖国的未来努力奋斗吧!

我发现了生活中的美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无处不在。美,是寻常的,又是难得的。有时,她会不经意地出现在你面前;有时,她却需要你用心去捕捉。在生活中,美需要你去细细发现。

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欣赏的眼光去了解生活,感受生活,美随处可见。城市清洁工就是美的天使。每天,当天蒙蒙亮时,那一阵阵刷、刷、刷的扫地声就唤醒了沉睡中的城市。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他们就像时钟一样,准时地出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把我们居住的城市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清晨,我经过一位清洁工身旁时仔细看了看他的模样―――灰白的头发,一张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苍凉。那双紧握扫把的手啊,又粗又短,可能是成年累月劳作的缘故,看上去像一把弯曲着的铁耙。他亲切地与路人打着招呼,露出的笑容是那么的质朴与满足……望着他黝黑的皮肤和略显疲惫的身影,一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中午,火辣辣的阳光直射着大地,当我迈着匆匆的脚步经过一个路口时,忽然看见一位交警的衣服大片大片地被汗水浸湿了。可他依然很专心的注视着红绿灯的变化,指挥着车辆和行人们安全地通行。此时的他,是那么地可爱和可敬。

古人说:“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只要用心,生活中的美不胜枚举。

美的极致便是安详,美是一种毫无标的的愉悦。人如果能抛弃偏执,丢下无谓的烦忧,哪怕一片树叶,一朵小花,都能发现它的美,只要用心,生活中的美和喜悦便会不请自来。

生活不都是快乐和幸福,同样生活也不可能全是落寞和寂寥。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阳光和雨露,恬淡而愉悦,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花草树木,清新而爽快,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大海,寥廓而深远……

生活中的美充斥在各个角落,要的是你学会发现,学会欣赏。练就一种修养,一种品位去适时捕捉和欣赏生活中的美,为心灵开一扇窗,让智慧的光芒和生活中眩目多彩的美呈现在你眼前。

发现诗意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人世悲欢,漫随天上云卷舒,任由月亮阴晴圆缺。

——题记

庭前之花开花落

入秋时分,天气微微凉,我独身伫立在园中庭前,望着那还有些许残存的花瓣附在树枝上,地上是零零落落的枯枝败叶。我心中仍有一心结未曾想个明白,心烦着,郁闷着,我不禁踩着碎叶,沉默地在庭前徘徊。一阵风吹过,树上的几朵花瓣被吹打下来,悠悠然地在空中旋着圈,可能是有些许不舍,良久,才静静地落在地上,一动不动。那一瞬间,我仿佛释然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啊,本是从泥土里孕育出来的,终究是要回归到泥土里。就算落得个“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又何妨?

人世之悲欢离合

人间世俗中有太多尘纷杂念,悲欢离合。过多地庸俗物质扰乱我们的心,迷茫前方的路。每天在名利竞争中奋斗,活得好累。我真想追随陶渊明的脚步,每天过着那“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悠闲生活,即使没有名利的纷争,荣誉的享受,但只要不违背内心深处的意愿,像陶大诗人“夕露沾我衣,但使愿无违”便可好。

天上之云卷舒

我放眼望去,天上是一望无际的辽阔,像是涂上了大片大片的蓝色颜料。天上有许多千变万化的云,时卷时舒。我追随者彩云的步伐,奔跑了起来,妄想着可以超越它们。直到疲惫不堪之时,方才停下,虽心中有些许不服气,却又想到“不强求,随遇既安”“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随它去吧。放手,也是一种境界。

月亮之阴晴圆缺

夜时,我倚在窗前,周围是一片的冷清,我唯独带着满满的心事,与月亮为友,与寂寞作伴,真有一种“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感受。陪我说话的,便只有月了。望月,犹记得,儿时歌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犹记得,“小时不适月,呼作白玉盘”的天真童趣。人无完人,月也有阴晴圆缺,我仿佛明白,对待某些事不必太过于执着,要想得开来。

15.英语课堂中的美 篇十五

关键词:形美;音美;意美

鲁迅先生曾说过:“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

一、形美即人格美、体态美

首先,教师必须以自己的思想、言行和学识,通过榜样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学生;以端庄大方的仪表风度、高雅文明的行为举止、崇高优良的道德品质去感染和感化学生,从而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其次,教师应以优美的体态语言为学生提供大量生动的感性形象,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思维等。如,教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自然地运用身体语言配合教学,以惟妙惟肖的动作表演、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用不同的面部表情、视觉交流去吸引学生,打动学生;用点头微笑或幽默动作给予学生提示、鼓励和勇气。

二、音美即口语美

音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教师优美感人的英语口语,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精彩流利的英语会话,美妙动听的英语歌曲,扣人心弦的英语故事,令人陶醉的英语诗篇,都会令学生动情着迷,从而为之追求,为之作出不懈的努力。如,“课前2分钟英语演说”“英语对话表演”“英语游戏活动”“英语剧本扮演”“英语演讲会”等都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大显身手,情不自禁地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同时也在表现美、创造美。

三、意美即技能美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平等互助、共同发展、和谐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所以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激+导”。“激”,就是以教师的形美、音美、意美的魅力,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词法教学中,单纯的词汇记忆会令人觉得枯燥乏味,而我常常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操练,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词法练习,以表演的形式来展示所掌握的词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导”,就是用最好的方法诱导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体验生活。比如,教英语课文时,我采用投影引导、板书提示进行教学。综合学生的兴趣特点,灵活运用电教手段,制作不同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实例,化静为动,活化教材,变单调枯燥的课文讲解、背诵为生动有趣的故事表演或游戏活动。不同的课型用不同的导学方法,相同的知识用不同的活动展示,使学生在课堂上乐此不疲,踊跃参与。“乐”,就是让学生乐得其所,乐其所得,乐在其中。如,在讲授“shopping”一课时,我并不是单纯地讲知识、读课文,而是自己先去扮演一个售货员,让学生扮演顾客,去表演一场买东西的短剧。学生懂得这些句子的用法后,产生一定的兴趣,然后他们自导自编,灵活运用,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享受到生活得更加美好。

由此可见,作为英语教师,若能真正将人格美、体态美、语言美、技能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达到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目的,就一定能让英语课堂始终洋溢着美的旋律,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并走向成功。

【古诗中的美】推荐阅读:

上一篇:生命中铭记那些美好作文800字下一篇:小城故事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