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介绍信借鉴(共3篇)
1.正规介绍信借鉴 篇一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 东邻波兰、捷克, 南接奥地利、瑞士, 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 北与丹麦相连并临北海和波罗的海, 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面积为357114平方千米 (2008年1月) 。地势北低南高, 可分为四个地形区:北德平原, 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 由东西走向的高地块构成;西南部莱茵断裂谷地区, 两旁是山地, 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 其间拜恩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 为全国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莱茵河 (流经境内865千米) 、易北河、威悉河、奥得河、多瑙河。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尔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 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平均气温7月14℃~19℃, 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 山地则更多。
据考证, 古代在桥梁建造上世界公认最有造诣的是古罗马人和中国人。欧洲的古代桥梁在公元17世纪以前, 其建造的材料大都采用石材和木材, 按建桥材料分为石桥和木桥。公元前18年, 古罗马人在法国南部的尼姆 (与西班牙接壤) 附近, 修建了著名的庞度水管桥。该桥长270米, 最大跨度24.4米, 上层为输水槽, 中层供行人通过, 下层一侧于1743年扩建加宽, 实现了通行马车的功能, 该桥梁的结构宏伟、比例协调、色彩鲜明 (选用黄色石料砌筑) , 反映了罗马时期欧洲超的建桥技术, 这座古老的桥梁至今被人们所称颂。详见图1。
古老的城市桥梁
在城市桥梁建设上, 德国由于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城市基础设施遭受很大的破坏, 桥梁大部分被毁, 其绝大部分的桥梁是二战后兴建的。在考察中笔者发现, 在现存为数不多的古老的城市桥梁中, 每座桥梁的造型各异, 体现着传统的德国文化内涵。
图2:著名的德国科隆动物园大桥, 这座大桥修建于十九世纪中叶, 虽然经过战争的洗礼, 但至今仍完好使用。该大桥的中部为三孔下承式钢桁架拱桥 (单跨L=60米) , 两侧的边孔各为上承式钢桁架拱桥 (单跨L=60米) 。在主孔与边孔的连接处, 设计了古老的桥中城堡建筑——桥塔, 既巧妙地解决了中孔下承式桁架拱和边孔上承式桁架拱拱铰连接的构造处理问题, 又是一个过渡桥上建筑, 桥塔建筑预留通行孔, 可供行人通行。其桥墩设计成矩形桥墩, 迎水面为分水尖。大桥的主梁漆成绿色, 桥墩和桥堡建筑为天然黄色石材。当人们从远处眺望或从近处观看这座大桥, 显得古朴、协调和美观、大方, 可称之为近代桥梁建设史上的一个佳作。详见图2。
这座大桥为三孔下承式系杆拱桥, 跨径布置为:28+42+28米, 桥墩实体椭圆型, 桥端部为重力式桥台。该桥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这座桥梁的特点有三个:一是受力明确, 结构安全, 能满足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二是桥梁体量适度, 外形轻巧。从远处看, 比例协调, 能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三是十分经济, 维护费用少, 钢系杆拱结构经50多年的运行, 至今仍运行良好。详见图3。
这座桥梁主体结构为古老的——不等跨简易斜拉结构, 副跨为刚构桥结构加牛腿, 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其斜拉结构主梁一侧支点在放置在刚构桥结构预留的牛腿上 (图中左侧) , 另一侧支点放置在桥台支座上 (图中右侧) 。这座桥梁看起来外形简单, 不显张扬, 但结构设计十分巧妙。尽管运行50多年了, 但内行的专家可看出, 其主体的不等跨简易斜拉结构受力明确, 使用安全。单就副跨的刚构结构加牛腿而言, 需要在结构计算和构造设计上处理许多技术难题。由此我们可从中领悟和借鉴很多有用的东西。详见图4。
这座桥梁的结构形式为简支钢板结构加多孔石拱桥的组合结构。从照片中人们可看到, 在德国某个现代化的城市中, 纽茵河畔两侧现代的高楼大厦林立, 但河道上还保留着一座古老的桥梁。桥梁中孔为一跨简支钢板梁结构, 两侧各为多孔石拱桥结构。设计者实际上是设计了两侧的多孔石拱桥, 并在靠中部的石拱桥桥墩上预留着支点 (支座) , 用以支撑着钢板主梁。该桥的设计风格和别具一格理念归结为:一是既简单、实用且结构安全;二是可满足主跨通行船舶的要求;三是古老的桥梁与现代化的城市中氛围相得益彰, 互为补充和融合。详见图5。
虽然这座桥梁已经使用了一百多年, 但从照片上可清晰看出, 其主拱的钢桁架梁和钢活动支座的加工制作工艺精细, 使用情况良好, 活动支座与桥墩的连接坚固耐用。为防止车辆对桥墩的撞击, 桥墩被防护栏隔离。从中也使我们学习到一些有益的东西详见图6。
通过以上对德国几座古老的城市桥梁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介绍, 可使我们了解其在桥梁设计理念和建设水平的总体情况。
城市大跨径的刚劲之美
历史上的今天
1937年世界上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桥在德国问世, 应该说, 这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德国 (特别是原西德) 重建被战争毁坏的家园, 并在城市大跨径桥梁建设方面有着快速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他们在城市桥梁的创新和技术突破上, 体现了近30年来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和创新意识, 令世人瞩目和刮目相看。
譬如, 1951年德国建成杜塞尔多夫桥, 系世界上一座正交异性板箱型梁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发展前期的发展动力, 主要是针对二战后德国重建一批大跨径桥梁, 鉴于当时钢材短缺, 而正交异性钢桥面具有节省钢材的优点。正交异性钢桥面结构由横向横隔梁、纵向加劲肋及其共同支撑的桥面板组成。桥面结构纵横两个方向弹性性能不同, 同一方向不同位置桥面刚度也存在差异。这些因素形成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刚度及变形的不均匀性, 这种桥面板刚度特点也对桥面铺装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57年德国又建成杜塞尔多夫北桥, 系一座6孔72米钢板梁桥。同年, 德国建成了Theodor Heuss桥, 其跨径布置为:74.7m+182m+74.7m, 钢塔高41米, 横向独立不设横梁, 拉索竖琴式布置, 索距为36米, 梁高3.12米。
1959年德国建成Severvin桥, 大桥的跨径为302米, 塔采用A形, 其钢索呈放射形, 桥面设计成“漂浮”, 为大桥的抗震提供了有效的措施。
1960年德国建成芒法尔河谷桥, 这是世界上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桥, 其跨径布置为:为90m+108m+90m, 总长度288米。
1964年德国建成了主跨为209米的刚悬臂梁桥, 这也在世界桥梁建设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跨径拱桥
从事桥梁建设工作的同行们都了解, 拱桥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是一种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桥梁受力体系, 它是一种推力结构。在考察中笔者发现, 在大跨径拱桥, 特别是中、下承式拱桥的建设上, 德国仍然是走在世界的前列。
图7:德国费马恩海峡大桥, 这是德国著名桥梁专家莱昂哈特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首次将下承式拱桥的双肋于拱顶处相靠 (现称之于提篮式) , 吊杆以网状布置, 其主跨为248.4米, 桥墩由上向下缩窄了宽度 (T形墩) , 形成了生动的立体感和空间稳定感。其舒展的桥型浮现于海峡的海面上, 即均衡又大方得体, 且充满着动感, 这座桥梁深受公众赞赏和桥梁设计者效仿, 曾被评为上世纪最美的桥梁之一。详见图7。
在考察中笔者发现, 虽然在现代大跨径桥梁建设上, 德国人建造的斜拉桥的数量虽然多一些, 但在世界现代悬索桥的建设史上, 德国人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譬如, 1965年, 德国建成了Emerich大桥, 系现代悬索桥。该桥的主跨布置为:152+500+152米, 其悬吊型式为3跨连续, 加劲梁为桁架, 所用钢材为9000吨。
现代悬索桥
众所周知, 现代悬索桥的建设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建桥水平, 而悬索桥的基本构造通常由主塔、锚锭、主缆、吊索、加劲梁及鞍索等主要部分所组成。尽管现代悬索桥的主跨已逼近2000米, 例如日本的明石海峡大桥主跨达1990米, 中国的浙江西堠门大桥主跨达1650米。但勿庸置疑, 德国在现代悬索桥的发展史上仍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例如, 1915年德国就建成了科隆——迪兹大桥, 这是世界最早的自锚式悬索桥, 其跨径布置为:92.3m+184.5m+92.3m, 矢高为21.5米, 矢跨比为1∶8.6。当时主要是因为这座桥梁面临地质条件的限制, 而使工程师们选择了自锚式悬索桥的桥型, 该桥主跨为184.5 m, 采用木脚手架支撑钢梁直到主缆就位。自锚式悬索桥的特点是, 它的主缆直接锚固在加劲梁的梁端, 由主梁直接承受主缆中的水平拉力, 不需要庞大的锚碇, 从此之后, 该桥梁为不方便建造锚碇的地方修建悬索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又如, 1929年德国就建成了科隆——姆尔海玛大桥, 这也是世界早期的自锚式悬索桥, 其跨径布置为:34.6m+315m+91.0m, 矢高为34.6米, 矢跨比为1:9.1。虽然该桥在1945年被毁, 但它至仍然保持着自锚式悬索桥的跨世界记录。
图8:德国姆尔海玛大桥 (Mülheimer Brücke) , 系科隆 (K ln) 跨莱茵河 (Rhein) 的一座悬索桥。这座建成于1951年, 主跨315米的大桥, 连接着西岸的莱尔 (Riehl) 与东岸的姆尔海玛 (Mülheim) 两个城区, 是德国有代表性的一座早期悬索桥。详见图8。
斜拉桥
从事桥梁设计、研究、监控和施工的同行们都知道, 斜拉桥是以斜拉索将桥面承载结构吊起拉住, 形成桥梁上部结构支承体系的桥梁。更进一步说, 斜拉桥是从主塔向两边伸出的斜索将主梁拉起。当多条斜索分散拉起, 主梁就向在多个弹性支承的连续梁一样工作。故而, 斜拉桥是一种自锚受力体系, 其加劲梁受压弯、支承体系斜拉索受拉的桥梁。
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在世界斜拉桥的发展史上, 德国人为斜拉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 1957年德国建成的Teoder Heuss斜拉桥, 其主跨跨径为260米;1959年德国建成的Severin斜拉桥, 其主跨跨径为302米;1970年德国建成的Duisbury Neuenkamp斜拉桥, 其主跨跨径为350米。上述这三座斜拉桥在当时取得世界跨度的年度之最及以往历年来跨度之最上, 均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图9:德国莱茵之膝大桥 (Rheinkniebrücke) 。系德国人1969年在杜塞尔多夫 (Düsseldorf) 建成的跨越莱茵河 (Rhein) 的一座斜拉桥, 大桥将这座城市莱茵河右岸第三区的弗雷德里克 (Friedrichstadt) 与左岸第四区的上卡塞尔 (Oberkassel) 连接在一起。据说, 在此地建一座斜拉桥的创意是由建筑师弗里德里希·塔穆斯 (Architekten Friedrich Tamms) 提出来的。大桥的两座主塔高114米, 主塔两侧各有四道斜拉索。主桥跨度为320米, 宽29米, 桥高3.4米。大桥跨河段长564米, 全桥总长1519米。由于桥梁建在莱茵河一个狭窄的弯曲河道上, 从空中看莱茵河的这一段河道就像一个人的膝盖, 故取名为莱茵之膝大桥。详见图9。
在考察中我们还了解到, 德国和丹麦两国经15年的协商和争论, 于2008年签订共同协议, 拟投资兴建一座连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特大型海峡大桥, 这将是欧洲最长的跨海大桥。这座大桥全长19千米, 主跨拟采用多跨斜拉结构, 计划投资56亿欧元。以往从德国费马恩岛的普加登市到丹麦罗兰岛的罗德比市的交通十分困难, 这两个岛都在波罗地海内。大桥的修建, 将对两地的贸易和旅游起到显著促进作用, 明显提高交通流动速度, 今后从汉堡到哥本哈根的驾车时间也将从现在的4小时缩短到3小时。同时,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与欧洲大陆之间的贸易也将更加便利。修建该桥的大部分资金, 约48亿欧元将由丹麦方面支出, 因为据相关部门分析, 丹麦方面从该桥所获得的利益要比德国多。德国联邦政府和石荷州共同支付余下的8亿欧元, 并将大桥的交通线连接到德国高速公路和铁路设施上, 预计这座巨型跨海大桥将于2018年建成通车。详见图14。
图10为德国汉堡Kohlbrand大桥, 亦为斜拉桥结构。这座大桥于1974年建造, 塔架为A字型, 并向内弯曲, 包住桥面, 高架引桥及主桥墩均为混凝土所建, 桥塔和中跨为钢结构, 钢箱梁为由正交异性板钢板梁构成。其桥塔的布置可使梁体获得较高的扭转自振频率, 以提高临界的颤振风速。其桥墩为倒T型墩, 引桥为连续箱梁。从远出眺望该桥, 大桥造型优美, 线条流畅。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黄浦江上建成的杨浦大桥, 似乎受到了当年德国Kohlbrand斜拉桥设计构思的影响。详见图10, 图11。
2007年10月德国连接斯特拉尔松市与吕根岛的大桥建成通车, 该大桥全长4.1千米, 造价1.25亿欧元, 桥梁结构为H型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桥塔高42米, 系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十分利于轮船行驶。该大桥的开通, 将为吕根岛与德国大陆之间增加条与Ruegendamm大桥平行的新线路, 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详见图12、图13。
2007年10月德国连接斯特拉尔松市与吕根岛的大桥建成通车, 该大桥全长4.1千米, 造价1.25亿欧元, 桥梁结构为H型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桥塔高42米, 系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十分利于轮船行驶。该大桥的开通, 将为吕根岛与德国大陆之间增加条与Ruegendamm大桥平行的新线路, 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详见图12、图13。
图16:拍摄的德国某城市的跨河桥梁, 其结构为等截面三孔预应力连续梁桥, 跨径布置为24+40+24米, 虽属常规的桥梁, 但其设计特点还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主梁设计呈现安全、舒展的特点, 满足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二是桥墩采用圆形墩柱既满足受力需要, 又有利于河流的通过和经受船舶的撞击。三是防撞栏杆采用与主梁的悬臂浇注在一起, 既可满足防撞的受力需求, 且在线形上与主梁相协调和呼应, 呈现整体桥型线条流畅, 美观大方。四是边主梁和防撞栏墙适当涂以颜色 (或涂鸦) , 使该桥在色彩上也十分协调和美观。详见图16。
图17:德国某城市的一座跨河桥, 是笔者在纽茵河上拍摄的。这座桥梁位于德国一座古老的村庄旁, 其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无铰拱坦拱桥, 跨度为28米。该结构的特点是, 由于属三次超静定结构, 在自重及外荷载作用下, 拱内的弯矩分布较均匀, 材料用料十分节省。该桥结构的整体刚度大, 构造简单, 施工方便, 维修费用少。淡黄色的桥身在夕阳的照射下, 显得线条流畅, 造型轻巧。这座桥梁是德国现代桥梁的佳作, 既满足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需求, 又体现了德国人简洁、实用和注意质感、韵律的思维方式。详见图17。
图19、图20系笔者在德国慕尼黑奥运村公园拍摄的一座人行过河桥。这座桥梁为一跨简支钢板梁结构, 跨径大约为35米。为满足挠度要求, 钢板梁设计成纵向曲线形。该人行桥梁的特点有四:一是采用钢板梁可充分发挥钢材优越的受力性能, 使得人行过河桥的结构安全、耐久。二是其桥梁外形轻巧、简捷, 微弯向上的钢板梁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三是人行过河桥的栏杆的栏板设计成通透的金属格栅网, 且栏杆扶手向内设置, 既方便行人扶靠, 又有安全感。四是桥体 (钢板梁和栏杆) 均涂刷成灰色。与慕尼黑奥运村公园的景色和张拉膜建筑融为一体, 对我国桥梁设计工作者应该有一些借鉴和启迪作用。
图19、图20系笔者在德国慕尼黑奥运村公园拍摄的一座人行过河桥。这座桥梁为一跨简支钢板梁结构, 跨径大约为35米。为满足挠度要求, 钢板梁设计成纵向曲线形。该人行桥梁的特点有四:一是采用钢板梁可充分发挥钢材优越的受力性能, 使得人行过河桥的结构安全、耐久。二是其桥梁外形轻巧、简捷, 微弯向上的钢板梁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三是人行过河桥的栏杆的栏板设计成通透的金属格栅网, 且栏杆扶手向内设置, 既方便行人扶靠, 又有安全感。四是桥体 (钢板梁和栏杆) 均涂刷成灰色。与慕尼黑奥运村公园的景色和张拉膜建筑融为一体, 对我国桥梁设计工作者应该有一些借鉴和启迪作用。
其他现代城市桥梁
德国人在其他城市桥梁建设上也呈现了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实用功能。
譬如, 德国人在城市桥梁建设中, 其桥梁不仅供行人行走, 甚至还可以行船运输, 这就是德国修建的马格德堡水桥。该桥梁位于德国易北河-哈弗尔河和米特兰尔运河之间。这座桥中桥于200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人们将这座桥梁称之为——水桥。其创新之处是将桥梁的主梁设计成为一个轮船渡槽、两侧的悬臂各为行人过河通道, 实现了船舶的立体交叉运输;其渡槽架设在两个椭圆型的桥墩上。
这座水桥总长达到918米, 船只在桥上可以自由的航行。它是欧洲目前最长的水道桥工程, 并将德国东部的米特兰德运河与西部的易北-哈威尔运河连接了起来。这座桥跨越了整个易北河, 共用了6年时间进行建造, 花费了5亿欧元。如今已成为建桥所在地的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新景观。详见图15。
城市人行天桥
在考察中笔者发现, 德国在城市人行天桥的建设上仍然秉承简洁、实用和注意质感、韵律的设计理念。
图18为德国纽茵河上一座人行过河桥, 亦是笔者在纽茵河上拍摄的。这座人行天桥的特点是, 采用两跨连续钢箱梁结构, 其单跨跨径为L=28米, 钢箱梁为单箱单室, 两端为混凝土桥台。为满足结构受力和刚度要求, 设计者将钢箱梁的纵向设计成竖曲线。当人们从桥上走过, 既无过大的颤动之感, 又为两侧的美景所感染。而钢管形的桥墩和较大的孔径布置, 既可满足船舶通航的要求, 又可经受住船舶的撞击。当人们从远处眺望这座人行桥梁, 其纤细的桥身与远处古老的哥特式教堂相互呼应,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详见图18。
美在变化与相似之间而得到加强
桥梁造型艺术积聚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蕴藏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审美传统、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 也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纽带。因此我们应从莱茵河及纽茵河上古老精美的桥型设计和现代桥梁建设上汲取有益的营养成分, 创造性地从事我们的桥梁设计。我国从事桥梁设计和建造的工作者, 大都听过德国著名的桥梁教育家——莱昂哈特教授的名字。他在其桥梁美学名著中说过:“美可以在变化和相似之间, 复杂和有序之间展示从而得到加强”。我国著名桥梁专家、同济大学项海帆院士曾感叹:“正如贝多芬的音乐一样, 简短的主题不断展开和变奏, 既相似又不同, 但却十分和谐;既复杂变化, 又有序统一, 在不雷同和不杂乱之间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和内涵,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激荡。”因此, 从德国著名的费马恩海峡大桥的成功建设来看, 莱昂哈特教授不仅在桥梁美学的理念上, 还是在实际工程的实践中, 都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德国人在桥梁建设上确实开创了人类的先河。
笔者感到, 桥梁是人类所建造的最古老、最壮观、最美丽的建筑工程之一。法国塞纳河和德国莱茵河、纽茵河及其他河流上的著名的桥梁, 都以其鲜明的形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反映了时代特征, 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从以上介绍德国城市桥梁基于传统和创新理念建造的桥梁建筑, 所反映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及桥梁建筑美学的功力, 也相应带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桥梁建筑不仅要表现出结构上的稳定连续、强劲稳固的力感和跨越能力, 而且要有美的形态与内涵, 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才能显示出不朽的生命力。艺术和技术是紧密相关的, 科学技术本身也是美的因素之一, 结构力学、钢材、混凝土的发展, 各种现代化新型施工机械的应用, 才能使各式轻巧、大跨度的桥梁得以孕育而生。
众所周知, 桥梁造型艺术积聚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蕴藏着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审美传统、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 也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纽带, 因此我们应从塞纳河上古老精美的桥型设计汲取有益的营养成分, 创造性的从事我们的桥梁设计。
图21系笔者德国在慕尼黑某河流拍摄的的一座人行过河桥梁, 这座桥梁为现代悬索桥结构。其主跨约为60米, 桥塔 (主塔) 为A型, 主缆通过塔顶鞍座悬挂在主塔上并锚固于桥两端锚固体中的柔性承重结构, 吊索将人行荷载和加劲梁包括桥面、栏杆的恒载通过索夹传递到竹篮的构件上。这座悬索人行桥的特点:一是桥型简捷, 明快, 线条比较协调;二是既满足桥梁使用上的受力需求, 又采用新颖、流线型的主梁和简捷的A型桥塔, 传统和现代的设计手法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三是其吊索采用分散式布置, 为该桥的总体效果增添了色彩, 看起来不死板。
图22系笔者拍摄的德国某城市两个办公大楼之间的一座现代人行天桥。该过街天桥墩柱与主梁为采用固结的方式, 人行过道采用全封闭的建筑装修方式, 其特点有三:一是主梁与墩柱固结 (刚结) 方式, 其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均可满足要求。二是在材质的选择上, 选用了现代流行的铝扣板和玻璃幕墙材料, 与大厦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三是主梁、墩柱和封闭的人行通行过道均采用灰色调, 从外观上比较典雅和富有质感。
参考文献
(1) 马修·韦尔斯 (英) 著.世界著名桥梁设计[M].张慧, 黎楠,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 李世华, 罗桂连.桥梁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 徐风云, 陈德荣.桥梁审美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4) 万明坤, 程庆国.桥梁漫笔[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7.
(5) 穆祥纯.考察西欧国家城市建设的若干启示[J].北京:特种杂志, 21 (1) , 2004.
2.公司介绍信的正规格式 篇二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定具体内容。通常用“兹”、“今”、“现”开头,然后写明被介绍人的姓名、身份、人数以及具体办理的事项和要求。
结语:结语一般是表示祝愿、敬意、感谢的语言。
3.正规介绍信借鉴 篇三
——OECD国家20年保险发展透视(上)
2015-10-21 摘要:保险业“新国十条”的颁布开启了中国保险业的新纪元。本文对OECD国家过去20年保险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提炼,以期对中国未来保险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基于OECD国家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数据与关键事实的分析,提出保险业的经济地位基本稳定、人本推动、责任险高速增长、需求弹性降低、供给质量提升、全球化加深、金融化加深、准公共品演进等八个特点。结合中国保险业发展实际情况,对新形势下中国保险业深化发展展开若干思考,并形成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保险,OECD国家,发展特点
一、引言
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保险业为经济活动提供风险保障,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首次明确提出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概念,明确了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顶层设计为中国保险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弄清楚保险业发展的基本经济特点和经验,无疑对像中国这样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保险业面临重要调整的新兴经济体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经合组织、OECD)国家为参照样本对保险业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就发展历史、全球份额而言,OECD国家的保险市场在全球保险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欧洲是现代意义的商业保险的起源地;西欧、北美洲、亚洲发达国家已经是份额最大保险市场;保险占全球市场份额最高的国家也均为OECD成员国(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尽管最近20年OECD国家的经济体量占全球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这一比重仍维持在70%①以上,表明OECD国家的经济发展仍保持重要地位。OECD国家的保险业在全球中也具有代表性,近几年来OECD国家保费收入占全球保费比重保持在80%②以上。OECD国家的保险市场不仅是学者研究保险业问题的重要对象,也可为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保险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过去近20年来OECD国家保险发展的特点进行提炼总结,以期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可以比较的参照系,为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总结可以借鉴的发展经验。通过对OECD国家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数据与关键事实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保险业的经济地位基本稳定、人本推动、责任险高速增长、需求弹性降低、供给质量提升、全球化加深、金融化加深、准公共品演进共八个特点。结合中国保险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保险业深化发展的若干思考,并形成相关政策建议。
二、OECD国家近20年保险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经济地位基本稳定:保险作为金融服务业的一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基本保持稳定
以OECD国家为代表,在过去20年间(1994-2013),保险的总保费保持了基本稳定的增长。从图1可以看到,总保费的对数在过去的20年之间基本上呈平稳的上升态势。这意味着,OECD总保费的名义增长率基本保持恒定。这20年间,OECD总保费的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4.72%③。
以年保费收入占GDP的百分比,也就是保险深度(insurance penetration)来看,在近20年内,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基本稳定。既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也没有出现大幅度的降低,全球保险深度大致稳定在6%左右,OECD国家的保险深度大致保持在8%左右。如图2所示。
图3给出了几个国家保险业的从业人数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在比较发达的日本、德国、西班牙和韩国,保险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保险业就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都在0.1%以上。但在发展中国家墨西哥,保险就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比较小,只有0.02%左右。在这几个国家中,除了日本的保险就业占总人口的比例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外,其他国家的占比在过去20年中,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如果我们将现代保险业回溯到1667年尼古拉斯·巴蓬(Nicholas Barbon)开办专门承保火灾保险的营业所,那么保险业已经发展了三个多世纪。而从上面的三个总量数据来看,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地位。这也说明了保险业是一个长久的事业,至今不衰。
(二)人本推动:人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保险发展与增长仍在进行中 通过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市场份额比较可以发现,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的人身保险的市场份额超过财产保险,此后,这个模式一直保持不变。这实际上意味着,随着人类全面进入工业化时代,财产保险已经基本稳定在一个历史的平台上。但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和健康保险)的市场仍然保持着持续的增长。这意味着“以人为中心”的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仍然处于进行时中。“人”的意识的觉醒,唤醒了对生命、健康的尊重,从而在根本上形成了推动人身保险继续发展、增长的动力(石晓军、郭金龙,2013)。特别是,注意到全球的很多国家在近20年都在不断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但这并没有成为人身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阻碍力量。这进一步地说明了“人”的现代化带来的人身保险需求增长是势不可挡的。
从图4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是寿险的占比高于非寿险的。图中的国家明显分为两个集团。英国、日本和法国的寿险业占保险业主导市场地位,而在德国和美国却是非寿险业占主导市场地位。具体到一个国家而言,该国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等都会对保险的市场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以美国和日本为例。日本是典型的寿险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其寿险业保费深度长期以来居于世界前列。日本寿险业重视家庭保障,强调户主保险,因此家庭投保率高。在长期发展中,人寿保险保障功能深入人心,已成为国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胡文富,2001)。而美国保险市场以非寿险为主导,非寿险中市场份额最高的是意外、健康险,其次是机动车辆保险。仅这两项在整个保险市场中占据着约40%的份额④(2013年数据)。美国长期没有全民医保制度,美国人的健康医疗保险保障主要来自于商业健康保险,因此美国健康保险市场体量巨大。汽车已成为美国人的生活必需品,美国车险市场相对自由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得美国车辆保险市场迅速增长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车险市场。
(三)需求弹性降低:人身保险的需求弹性大大降低
随着“人”的现代化以及对“人力资本”重要性认识的加强,人们对人身保险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向“必需品”的方向转变。近20年来,以人身保险保费为度量的人身保险需求对OECD国家人均GDP的弹性大大地降低。也就是说,人身保险已经由一种富有弹性的需求逐渐变成一种类似“刚性”的需求。从图5来看,在过去的20年中,保险对财富水平的需求弹性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大致维持在1.1的平均水平上。这个数值的大小表明,在现代经济中,保险并不属高弹性的商品。即使在2008~2012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也未见到保险需求弹性的剧烈变化,它仍然服从一贯的走势。
但是,当寿险和非寿险分解开来,就会发现它们各自的需求弹性的趋势有明显的不同。图5很清楚地表明,非寿险的需求弹性在过去20年中波动很小,基本接近于1.05。但是,在过去的20中,寿险的需求弹性的总趋势是逐渐变小,逐渐收敛于1附近。这是一个非常有启示意义的对比。它反映了现实经济世界对风险认知的重点已经从对物质的“财产损失补偿”转向对“人”的风险保障。这个转变就使得寿险的需求逐渐变成一种“必需品”,因而需求弹性就逐渐降低。
(四)责任险增长:责任保险增长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非人身保险
对人及人各个方面的保护已经成为保险的首要任务,在财产险方面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责任险的快速增长上。最初形态的财产保险是实物资产在遭受意外事故产生损失时对价值的重新补偿,承保的是物质利益风险,而责任险的标的是被保险人对第三者造成伤害而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因此责任险可以说是财产险中的“人的保险”。责任保险开始于19世纪中叶,产生之初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随着社会各种民事活动增加,法律制度不断健全,人们的索赔意识增强,责任保险得到迅速发展,如今已成为财产保险中的支柱性险种之一。
从图6中可看出,在过去20年责任险占财产险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美国1994年的责任保险总保费收入约为222.57亿美元,占财产险总保费收入的5.01%,而到2013年这一比例上升至10.30%。在所有OECD国家,近几年责任险保费收入的每年增长速度大约为8%,而总保费的增长接近5%。1994年所有OECD国家的责任保险保费收入总额为508.61亿美元,到2013年增加到1 617.05亿美元,增长了217.93%。而同期财产保险的增长为145.10%,远小于责任险的增长速度。
责任保险的索赔额也出现了大幅提高,责任保险索赔的总规模在2002年是840亿美元,占到非寿险索赔额的16%。特别是医疗事故的责任索赔,从2000年开始每年以10%的速度上升,索赔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索赔的严重程度以每年7%速度增长。
(五)供给质量提升:供给方的供给质量不断提高
尽管在近20年中,新的保险产品层出不穷,但是保险的根本经济宗旨仍然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所强调的一样,就是对“风险的管理”,尤其表现为对损失的补偿。从帕累托优化的角度来说,只有因损失补偿而带来的经济福利(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超过保险机构所获得的利润,这样的保险制度才是值得存在的。否则,保险将成为社会总福利的减少者。从全社会福利的角度来说,那样的保险制度就应该取消。衡量保险供给质量的一个简单、简洁的指标就是“赔付率(loss ratio)”,即保险公司赔付占保费的比率。这个指标在财产类保险中更为适用。从全球的角度来说,近20年,总的平均赔付率基本稳定在70%,而且总的趋势是平缓地增长。这反应了两个重要事实:第一,保险公司的服务供给质量处于较高的水平;第二,全球保险的经营能力和水平在近20年在不断地提高,这也要归功于近20年全球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高度整合带来的外溢效应。
(六)全球化加深:全球化整合程度越来越高
近20年来,保险业的全球化整合程度越来越高,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分摊的机制越来越成熟。最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全球性再保险的快速发展。近20年OECD再保险市场(包括分入和分出)的年平均增长率将近8%,明显高于总保费的平均增长率5%。全球性的再保险是风险在全球配置、分摊的重要机制。它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反映了全球化趋势下的风险管理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保险业正在成为全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承担者。图8给出OECD再保险与总保费增长率(都是5年移动平均)的对比。总体上,再保险市场的增长比总保费增长要快,但是,再保险增长的波动性也比总保费增长的波动性大。再保险市场具有更明显的保险周期(underwriting cycles)特性。从图8中来看,再保险市场的繁荣周期是1999~2004年;疲软周期是2005~2012年。再保险周期不仅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全球巨灾风险发生情况影响。
另外一个体现保险市场全球化的现象就是外资保险公司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图9描述了OECD国家近20年外资保险公司在国内市场中份额的变化。可以明显地看到,在20年中,保险公司在国际间的渗透是不断加深的。近年来,外资保险公司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达到20%左右。
(七)金融化加深:与其他金融产品深度嵌入
从保险产品的形态上看,近20年最大的变化是,保险产品与金融衍生品深度嵌入。保险在结构化金融工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险成为一个风险引导的桥梁,将原本难以管理的风险(比如垃圾等级的信用风险)引向有更大风险胃口(risk appetite)的投资者成为可能。当然,风险胃口不等于风险承受能力,这种风险转移也许会导致投资者的损失。但是,在此以前,将垃圾等级风险有效地管理起来几乎难以想象。
另类风险转移(ART,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是对利用非传统保险产品转移风险机制的代称,其中保险与其他金融产品的深度嵌入是主要内容和特点。ART的产生源于美国的巨灾风险赔付。1992年的安德鲁飓风导致了170亿美元的损失,比保险公司的预计损失高出2倍。虽然此前保险公司根据人口增长、财富集中等因素对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风险损失进行了充分的估计,但仍然出现了这种超出预期的情形。巨灾的直接后果是一些保险公司因此而破产,再保险公司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提供和以前一样的巨灾风险覆盖。传统承保能力面对巨大的损失显得力不从心,人们开始寻求其他(另类)风险转移手段。除了传统的再保险机构之外,更广阔的资本市场具有更强大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个思想直接催生了“证券化”的另类风险转移工具。1996年,保险连接证券(Insurance-linked Securities,ILS)正式交易。最初的保险连接证券基本是转移自然巨灾风险的工具,典型的如巨灾债券(Cat bonds)。2005年遭遇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Katrina,Rita,Wilma,Ophelia和Dennis飓风,保险公司共计面临损失800亿美元的赔付要求。2007年,32家保险和再保险发起公司发行了85亿美元的巨灾债券。巨灾债券是通过发行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连结的债券,将巨灾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政府、跨国公司以及地区性和全球性的保险公司都会使用巨灾债券来对冲风险。就债券发行机构的角度而言,巨灾债券的功能类似于多年期再保险合同。巨灾债券发行后,未来债券本金及债息的偿还与否,完全根据巨灾损失发生情况而定。除巨灾债券以外,还有巨灾风险担保义务、巨灾连接衍生品(如PCS巨灾期权)等证券化产品。
根据瑞士再保险资本市场研究报告,就全球保险连接证券市场的发展规模而言,截止2014年底,保险连接证券未偿还总额达到241亿美元,是1997年的33倍。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7年之后几年,不论未偿还证券还是新发行证券的数量都有所下降,但近几年快速发展的趋势说明,保险连接证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说明,保险与其他金融产品的融合规模在不断增加。多种新的证券化产品的出现也说明这种融合程度在不断深化。
(八)准公共品演进:保险的准公共品性质突显和保险——政府PPP模式盛行
近半个世纪以来,保险业不断地突破商业服务业的边界。最近20年,在很多领域中,保险部门与政府的合作愈发密切。保险由于本身保障功能的特性,不再局限于商业品的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准公共品的性质。保险的保障性质保险和政府税收在资金汇集形式上的相似性为保险和政府有机融合机制的实现提供了契合点(陈雨露,2014)。保险-政府的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营模式)模式是指,政府与商业保险资本为提供保险服务而建立起公私合作模式,政府与商业保险企业的合作贯穿于整个体系设计。目前,这种模式典型表现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医疗、农业等部门。
一般而言,国家建立起社会医疗保险保障制度,为广大人群提供基本保障。这种政府控制的强制性保险存在保障程度低、灵活性低的缺点,而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计划具有量身定制的灵活性,市场化的运作使得保险公司有动力进行产品创新、简化手续、降低成本,因而更有可能满足个人日益增长的全面医疗保险需求。然而医疗费用的增长加重个人和政府的经济负担,医疗服务提供的复杂性造成医疗市场的低效率,这些市场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仍然需要政府的干预。因此在OECD国家,很难看到医疗领域单独由政府或单独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保障服务。OECD国家医疗体系各有不同,但商业医疗保险的基本状况是与公共保险计划共存,形成基本保障(如西班牙、比利时等)、替代保障(如希腊、墨西哥、英国等)、补充保障(如丹麦、法国等)、附加保障(加拿大等)。据瑞士再保险估计,2007年全球5万亿美元的医疗费用中,约有五分之一通过商业医疗保险获得。
保险-政府PPP模式的另一个典型表现是农业保险。由于存在可能的巨灾损失、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单纯由财政支持或者单纯由商业保险经营都会造成市场效率低下,削弱经营者参与积极性。公私合营的方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在OECD国家得以广泛运用。例如,美国多重风险农作物计划由政府出资、私营保险团体进行操作;西班牙采用公私合营的制度安排,涉及政府部门、私营保险公司共保联合体、再保险联合会三个主要参与者,农户还可以参与保险产品设计;墨西哥农业保险制度则是一种混合体系,在公私合作体系中政府通过多种形式提供服务。综合来看,发达国家比较成功的农业保险计划都采用了公私合营的方式,体现了社会保障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墨西哥政府不仅提供保费补贴,还对农户提供技术援助,通过墨西哥农业保险公司(Agroasemex)对互助基金提供再保险。而私营商业保险公司可以自由销售产品,开展业务。
人口结构变化、经济深化发展将带来新型风险的日益增加。应对日益复杂化的风险,“保险-政府”PPP模式将有广大的发展空间。例如,针对企业跨国经营海外风险的保险服务、针对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服务等,已经开始有相关的实践。
三、基于OECD经验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我国保险业发展存在着发展模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产品同质化、服务滞后等问题。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正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保险业转型发展既要借鉴发达国家保险业发展的经验,也要立足于本国基本特点。本文从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保险业实际情况,对保险业深化发展进行若干思考。
首先,从保险深度看,中国保险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总量上考虑,尽管中国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行列,但2014年中国保险深度仅为3.18%⑤,与全球6%和OECD发达国家8%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果将发达国家保险深度水平作为保险业发展的稳态,那么就中国的经济总量规模和庞大的人口规模而言,中国的保险业仍有可观的发展空间。从发展趋势上看,OECD国家的特点暗示着成熟的保险市场将以较平稳的速度发展。中国作为后起的新兴市场,保险业发展速度迅猛,2000~2013年间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0%。而近年来保险业增长速度有震荡型下降趋势,近三年(2011~2013年)的保费平均年增长率仅为6%⑥,这与目前中国保险市场面临转型调整的宏观经济背景密切相关。同时发展的波动性表明中国保险业还未达到平稳发展的常态,并不是一个成熟的保险市场,与保险强国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其次,把“人”的全面保护作为深化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保险业与“人”紧密相关的是人身险市场。从数据上看,我国人身险份额在过去几十年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大部分年份该份额超过70%,近几年比例有所下降,但仍超过60%。我国人身险(尤其是寿险)占据主导地位与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背景紧密相关。20世纪90年代高利率的市场环境激发了寿险市场高利率产品的需求,分红险、万能险等非传统保障型险种占据了重要市场份额。然而,分红险一家独大的局面导致人身险市场结构长期不均衡,保险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产品结构调整。我国保险业近几年对产品结构、销售渠道、市场利率等多方面的改革调整,反映了业界对这种不均衡的认识。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一系列新的政策意味着,“人的价值”已经开始得到关注,将对引导消费者深化“人力资本”意识和合理利用保险进行风险保障起到正面作用。从人身险对财富的需求弹性看,我国人身险(包括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需求的收入弹性总体趋势是逐渐变小,但年度间具有较大波动性,相比之下财产险的需求收入弹性平稳得多。我国保险的需求收入弹性类似于OECD国家的特点说明,保险尤其是人身保险产品逐渐向“必需品”转化,隐含的意思是,人们对自身价值更加重视,对自身价值的风险保障也具有强烈的需求。然而,人身险的需求弹性剧烈波动说明我国人身险市场发展并不完善,消费者对自身价值保障的需求易受政策环境、产品服务等因素的影响。
财产保险领域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体现在责任险的发展上。社会由人的组成,具体来看,人与人之间的血缘、情感、道德、法律、利益、政治等因素,使得个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活动编织在一起形成了整个社会体系。人与人的利益冲突需要公正合理的制度安排予以协调。责任保险诞生的本源就在于充当协调纠纷的一种机制。近10年我国责任险年均发展速度达到20%,几乎与总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持平,但从责任保险占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重来看,近10年间比重几乎不变,平均仅为3.2%⑦,总量、相对量远远不及美国、英国等OECD国家。
综合来看,要实现我国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应将对“人”的全面保护作为保险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健康、寿险、养老到责任险,全面提高产品设计、服务和管理的水平。
第三,以再保险市场与对外开放为着眼点提高我国保险业的全球化整合水平。全球经济一体化突出了再保险市场、国内与国际保险市场接轨的重要性。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市场容量、市场结构、市场监管有了重大改善,市场主体除中国再保险集团,还有多家专业再保险公司,此外,还有大量境外再保险人通过离岸方式介入中国市场(史鑫蕊,2012)。从市场地位看,中再集团在国内再保险市场上占据60%的市场份额,处于再保险市场的主导地位。“新国十条”为国内其他资本投资再保险市场提供了准入证,民间资本频频的响应说明再保险市场的发展需要制度的松绑和政策的指引,同时,可以预见将有更多的国际再保险主体进入国内保险市场。再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扩大的再保险市场促进直保公司的经营,风险容量和风险转移分散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二是促进国内与国际再保险市场的渗透融合,为国内保险公司利用国际市场进行筹资提供便利。不可否认,国内再保险市场主体力量的增加及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将直接影响我国在全球再保险市场的定价权、话语权。国内与国际保险市场相渗透的必要性也显而易见。从西方经验来看,欧美保险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着眼于海外业务拓展,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引发的保险需求为美国保险公司提供了业务拓展领域,美国保险公司逐渐在世界保险市场、尤其是欧洲保险市场扩大业务范围和影响力。欧盟区的保险公司则以收购方式进入外国市场,布局其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发展。在当今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经济政治格局面临深刻调整的国际背景下,“一带一路”的提出和规划为国内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中资保险公司以为我国海外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境外投资保险、航运保险等风险保障为契机,推动业务向海外拓展,并逐步实施全球战略。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国内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仍处于低水平的状况,2013年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仅为3.95%⑧,与OECD国家平均20%的水平存在相当的差距。打破地域限制、开放交强险市场、“下放”外资保险部分行政审批权等政策的实施已逐渐为外资保险公司提供扩张平台。然而,除了制度、政策的限制,由于业务领域限制,外资保险公司的效益与在华外资企业保险需求和外资保险母公司的全球战略调整紧密相关。外资保险公司在国内保险市场中的发展更受“本土化”和中资保险公司竞争加剧的困扰。保险公司在国际间的不断渗透和中国外资低市场份额,意味着中国这一新兴保险市场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全球布局来说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外资保险公司拥有相对成熟的经营、技术手段、业务管理和服务理念,在优化业务结构、规范合规意识、提升效益观念、完善售后服务和理赔体系等方面对中资保险公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国内保险市场时,如何提高其技术、经验在国内保险市场上的正外溢性效应,需要深入思考。
第四,积极推进我国保险与金融产品的融合创新。金融市场深化发展的主要表现是,金融产品创新程度和金融各子市场之间融合程度加深。保险市场与金融市场融合的途径包括保险资金运用、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开发、保险证券化、保险公司机构的融合,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险市场与金融市场融合的路径不仅限于此。从2009年《保险法》颁布实施以来,保险资产投向不动产、未上市银行股权、私募股权基金等另类资产的比例迅速上升,2013年已达投资总额的12.35%⑨。另类投资的比重增加意味着保险资产配置更加多元,事实上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水平也有所提高。
在经济个体/组织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保险市场与金融市场甚至经济市场联动性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无论保险产品创新,还是保险资金运用,所涉及的风险都由单
一、传统向多元化发展过渡,保险不仅局限于风险转移的手段,商业保险公司已经逐步向提供全面风险管理服务发展。典型ART产品如保险证券化产品,已经为全球范围内需要全面风险管理的企业提供传统保险产品所不能提供的风险分散途径。近两年,监管部门对保险资金参与资产证券化的支持力度加大,保险资管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获得一定的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可能为保险产品、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开始服务于保险业的服务产业链拓展。例如,健康医疗保险与互联网产业相结合的“移动医疗”、大数据技术支持的“车联网”与商业车险的结合等。可以预见,互联网的发展对保险业与其他行业,包括金融业其他部门的融合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
第五,中国的新国际战略需要保险业提高准公共品服务。随着经济发展和各部门之间经济联系的深化,我国的商业保险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提供风险保障、风险管理服务。在健康、养老、农业等领域,商业与政府的结合已经有所体现。在医疗领域,“大病保险”引入商业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条例》明确农业保险的开展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和协同推进”,由保险公司、农业互助保险等保险组织进行承保。保险-政府的PPP模式在更广泛的领域也有可操作空间。“一带一路”的提出和构建,为我国企业布局区域化、全球化发展提供机遇,同时也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带一路”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参与国国内利益集团分歧、政局变化将影响“一带一路”项目实施的稳定性甚至合法性;国家动荡和地区冲突、甚至局部战争,不仅影响动荡地区参与“一带一路”,也会影响周边稳定;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形成潜在威胁;地区外势力,例如美国,可能施加压力。投资风险,例如企业收入面临损失,文化和法律体系差异可能提高企业法律成本。这些风险将增加政府、企业开展区域、国际活动的不确定性。在通常意义上,商业保险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路径。出口信用保险、进出口货物保险、远洋船舶保险等可以为企业开展跨境投资贸易合作提供风险保障与服务;境外投资保险可以引导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制造业产能向外转移;保险可以发挥资本融通功能为企业项目进行融资,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在面临巨大不确定风险时,商业保险也可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政府的指导和参与,例如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推进贸易协定的签订,提高对外投资合作公共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高效的境外投资合作风险预警系统等,不仅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投资保护,还要为商业保险发挥保障功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国际环境。
第六,高度重视保险行业的就业和人才培养问题。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表明,随着经济成熟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向以服务业为重调整。保险业作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部门。我国保险业就业对金融业、全社会就业的贡献率甚至高于银行业(吕秀萍、赵建军,2008)。我国2013年的数据显示,保险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为0.28%,这一水平与部分OECD国家基本持平,但是,如果剔除保险营销员数量,这一比例仅为0.06%⑩。保险代理人队伍对缓解再就业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国内保险市场需要优化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整合给保险公司带来更多业务领域,意味着需要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战略使得企业“走出去”、跨区域合作面临新的风险,运用市场机制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例如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机电产品、大型成套设备等产业发展的作用,提高境外投资保险对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服务水平,必然需要完善的专业人才配套机制。新的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意味着,保险业发展新方向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专业水平的要求。第七,通过赔付率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保险供给质量。保险公司的经营水平直接影响到保险商品的供给质量。以赔付率来分析保险商品的供给质量,我国保险尤其是财产保险的赔付率远低于OECD国家⑪。低赔付率的起因和影响与保险行业的众多因素相关,其中一个直接的表现就是保险费率居高不下,而僵硬的保险费率管制制度是其主要原因。1997年保险监管机构开始对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水平进行管制,这是在利率下调、保险公司遭遇利差损的市场环境下引导公司规范经营的应对措施。但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和宏观经济的变化,费率管制的弊端逐步显现,急待改革和完善。几年前开始的人身险、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就是对“保费高”、“理赔难”等问题的正面回应。与赔付率相关的另一重要事实是,赔付率的高低体现着保险公司经营是否完善。赔付率过低意味着保户缴纳的保费可能被保险公司的财务成本挤压或者被纳入保险公司的利润。前者意味着保险公司经营水平低下,在业务管理、资金运用、公司治理上存在不足;后者表明保险公司挤占了保户的利益,保险消费者利用保险进行风险管理的成本增加。赔付率过低从侧面反映保险产品费率的增加,从保险经济学的角度看,这将降低投保人的最优保险需求。甚者,间接费率的增加最先影响的是优质的投保人,低风险投保人减少投保将导致保险市场上出现更多逆向选择。这对于保险公司经营、保险市场均衡、保险业的国际竞争都有不利影响。从短期来看,提高赔付率会对保险公司的经营造成很大的压力。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中国保险业的赔付率水平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综合反应了我国保险供给质量问题,价格与产品及服务严重不匹配。从长远来看,这种不匹配会成为制约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在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之间进行权衡,我们建议中国应明确提出提高赔付率的监管要求。通过这个倒逼机制,反过来在根本上提高中国保险业的竞争力。
注释:
① 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作者以2005年不变价整理计算。② 数据来源于瑞士再保险公司Sigma世界保险研究报告。
③ 作者根据图1数据,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方法计算。几何平均法复合增长率约为4.83%。
④ 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2013年,美国意外、健康险保费收入总额超过566亿美元,机动车辆保险超过342亿美元;保险业总保费收入将近2290亿美元(数据均包含再保险业务)。
⑤ 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报数据中心。
⑥ 作者根据《中国保险年鉴》整理计算。⑦ 作者根据《中国保险年鉴》整理计算。⑧ 作者根据《中国保险年鉴》整理计算。⑨ 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年鉴2014》。
⑩ 作者根据《中国保险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⑪ 由于险种的不同特点,部分险种例如农业保险的综合成本率大于10%。参考文献: [1] 陈雨露.全球公共产品建设的新潮流与中国保险业的使命[J].保险研究,2014,(11).[2] 胡文富.日本人寿保险市场概况[J].保险研究,2001,(1).[3] 吕秀萍,赵建军.中国保险业宏观效率实证分析——基于贡献率方法[J].保险研究,2008,(8).[4] 石晓军,郭金龙.城镇化视野下农业保险发展的若干思考[J].保险研究,2013,(8).[5] 史鑫蕊.中国再保险市场的竞争态势及发展策略[J].保险研究,2012,(3).作者: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石晓军 闫竹 来源: 《保险研究》2015
【正规介绍信借鉴】推荐阅读:
正规理财合同08-02
正规房租租赁合同07-08
正规公司考勤制度07-26
正规公司员工辞职报告06-19
2021业务委托合同正规06-20
正规租房合同范本07-09
正规公司辞职报告范文07-19
正规的员工年终总结09-12
正规的高炮广告合同09-25
正规借条格式的范本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