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

2024-12-11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16篇)

1.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 篇一

2013年黔南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学习

心得体会

罗贤春

2013年8月11至15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五天的 “2013年黔南州十二五期间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学习。在本次培训的学员来至黔南州各县市的骨干教师400多名,聘请了省、州内几位在教育工作一线中作出优异成绩的教育专家和教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作为一个学者,他们那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我感染!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在这里就从听取的报告中浅谈自己的两点感悟。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有专业知识的培训、学校课程改革与校本教研培训、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形象等多元化培训,且形式多样:有专家的集中培训,分班交流、有师生之间的互动等。这对教师个人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都做出明确的定义,教师的成长历程和教师的职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培训和再学习,从理论上提高教师的执业水平,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仅是教师自身的需求,而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次培训中有都匀一中姚明富副校长老师的“骨干教师的位置与作用”、都匀一中胡立军校长的“教师的专业成长”、都匀二中罗绍良校长的“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都匀二中化学教师王云的“教材、我、学生”、贵定师范讲师杨会兰老师的“教师的社交礼仪”、贵师大黄亚夫的“心理健康专题”以及袁凤琴的“课程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 此次培训与以往的教师培训不同,不单单在理论上有依据、在实践中有实例,而且又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指导实践,进行操作。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让人信服。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作为一名老师,让我激动和回味的地方很多,莫过于老师的现身说法、他们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生动的教学事例让我如临其境。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融会贯通的,而是需要自己的认真钻研和日积月累而成的。而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然后变成一名名师,就是我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从这次的培训中,我学到了一些老师们的先进经验,明白了一些道理,使我明白作为骨干教师的义务与职责,他不仅是地方基础教育的服务者,而且在学校教育应该起着示范与带头的作用,更是学校

课改考研、实行有效教学的推动者与实行者。是学校课改、教研、实行有效教学的组织者与推动者,要致力带领教师把对话、交流、互动的机制引入教了解当前课改的误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因此课改不是学校某个部门(教导处)或某个人(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的事,而是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在本次学习中,我学习到专家的很多教学经验与方法,比如都匀二中化学老师王云老师的专题讲座“教材、学生、我”,他认为,要教好书,首先要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目的。理解了教材,不能只教教材,还要会用教材,怎样才是会用教材呢?就是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调整与取舍,甚致整合运用。其次,王老师还对当前中学化学新旧教材的对比与分析,找出旧教材编写的弊端与新教材“新”的地方,对比了不同版本教材,新教材如何处理知识与素材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如何重新处理教材,如何应对考试,也就是他先研究高考题后再去研究教材。最后我对王老师的“一天一题,一题一点”的训练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专题尤为欣赏。他先对当前中学生学习现状,学习成绩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负担过重(科目多,作业多,)遗忘(任务过重,没有时间复习,因而忘得快)。不会。然后对症下药:练(每天都要练习、都要复习);量(量要少,一天一题),精(教师要精心组织、评价、监督)。学校用同年级来做试验,第一个后,学生检测后,成绩不是很理想,略有下降的趋势。可是第二个后的检测,该班的成绩比其它班级上升了5分左右。他的具体做法是:选题——印题——做题——收题——批发——评价——反馈——讲评。王老师也分析了这样做必须各学科一定要做好协调工作,还剖析了存在的误区(增加工作量),并强调一定要坚持,否则不会有成效。听了王老师的讲座后,结合我们实际,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训练模式对于我们小学训练学生的计算,一定会有效。但我个人觉得,在选题上不仅少而精,而且还要进行分层(高、中低),因为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不能千篇一律,应该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发展。

在本次学习中,贵定师范高级讲师杨会兰老师主讲的《教师的社交礼仪》讲座中,老师不但人教好书,而且还要做学生喜爱的老师(学生都喜欢有才干、年青、漂亮的老师),一个只会教书,不注意自己形象的老师,学生是不会喜欢,学生不喜欢你,自然你上课他肯定不会很认真。因此良好的职业形象标志着教师良好的良好的精神风貌,代表着师德高尚。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形象可以得到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等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此外杨老师还介绍了社交礼仪的职能(就是塑造形象、沟通信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社交礼仪的范围以及规范的礼仪,并在个人礼仪上作了

详细介绍(头发、面容、化妆、站、立、行、蹲姿势等)。

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同时还要学会以“诚”待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经营的,和家长真诚地沟通,懂得顾及家长的感受,有责任心、公平心,这样家长就会慢慢地信任你,对待学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严、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还要学会“容”纳一切。比如学生的表现、成绩、来源等。我想这是作为教师应该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个性,这是要成为优秀教师必须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远不要看到一个侧面就觉得了解一个人的全部,而对学生做出不客观的评价。我们应尽量多关心他们,从而达到进一步的了解,以实现了如指掌的境界。有的孩子在学校非常内向,在家里却活泼外向,老师就要不厌其烦的引导学生在学校也走向活泼开朗。同时我们也要充满爱心,要懂得原谅,要学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古语道:“人之初,性本善”,即使他们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我们也要从本质出发,相信他们是善良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

短短几天的“骨干教师”培训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虽然烈日炎炎,但我们收获颇丰,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与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我们学员的相知相交。虽然我们忙碌于每日的用心聆听,积极思考,奋笔疾书,点滴记录,全身心的投入。但更多的还是感动!感动于这次培训的形式新颖、内容精彩;进修学校的良苦用心,周密安排;培训团队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分组讨论时的激情迸发和深入探讨。让我们知道平凡的教师也可以不平凡。收获着前卫的教学理念,对教材的全新认识,答疑解惑后的豁然开朗。感动于培训中的点点滴滴……

快乐的时光总是弥足珍贵,短暂的经历总是耐人寻味,我反复回忆、思索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这十几天的培训有汗水,有欢笑更有沉甸甸的收获••••••

2.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 篇二

一、更新骨干教师培训的理念, 注重培训实效

1.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 实现教育观念的全面更新。

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为此, 培训工作必须使广大学员了解课程改革背景、理论依据、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 了解所教学科的目标、具体内容、评价标准, 了解新教科书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的新特点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以增强他们实施新课程的信心、自觉性和责任感。同时, 培训工作要紧密联系新课程实施推广的实际, 切实帮助广大学员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不断提高他们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以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行为, 扩大知识面, 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 引导学员从实践中学习, 在反思中进步, 提高专业化水平。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 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 教师培训是教师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因此, 骨干教师的培训不仅要重视更新教育理念的培训, 更应重视引导学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实现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掌握“诊断性”研究方法, 并与学员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从多视角、多层次去分析和反思。为此, 在培训中应采用深入实验区观摩优质课、借助实验区的学校让学员自己献课、评课等形式, 使学员发现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和自身适应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另外, 培训中授课教师提供的案例说明, 能引导学员在经验中学习, 在反思中进步。通过经验加反思的教学, 最终实现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转化的要求, 以提高新课程培训的实效。

3. 指导学员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 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

骨干教师培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理论的能力。为了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与培训工作的教师应深入基础教育改革的第一线, 体验基础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况, 研究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拟定研究课题;要组织学员开展课题研究, 并对学员的研究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同时, 要特别重视培训资源的开发, 组织学员结合本地实际, 重点开发适应骨干教师迫切需要的、架设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骨干教师科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性课程, 开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的培训课程, 开发校本课程等。坚持针对学员所在不同地区课程的开设情况和教师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开展高效的培训工作, 使学员回到当地能真正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倡导适应新课程的参与式培训模式, 促使学员转变教学行为

参与式的培训模式, 就是在培训过程中, 每一位学员享有平等学习和表达的权利,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和才能以及群体主动学习的最大潜能, 使个体参与到群体活动中, 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的《更新培训观念, 变革培训模式》一书总结出的参与式培训方法主要包括:参与分享、合作交流、问题探究、案例教学、情境体验等。这些方法并没有固定的、单一的模式, 培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当时的条件即兴创造。比如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录像、角色扮演、作画、访谈、座谈、观赏、辩论、小讲座以及根据培训内容而设计的各种游戏、练习和活动等。在参与的氛围中, 在培训者与培训对象的互动过程中, 学员亲身体会和感受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或困惑, 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 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新课程的培训活动和教学实践之中。

为此, 在骨干教师的培训中, 一方面要坚持培训、教研和教改相结合, 坚持集中培训和分散研修相结合, 坚持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 注重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全面提高学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 要积极倡导培训者与学员的平等交流、对话, 了解学员的疑惑和困难, 引导学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开展深入的讨论, 并进行课题研究, 促使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到培训中来。

三、实施全开放的参与式教学, 增强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放的培训模式, 不仅需要开放的观念, 也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才能使培训真正取得实效。为此, 在骨干教师的培训过程中, 应创造性地实施参与式教学方法, 使学员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领会新的教学方法。

1. 创设参与式教学的课堂环境。

参与培训工作的教师应注重创设参与式教学的环境, 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努力创设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 创设全开放的教学环境, 使学员能在课堂教学中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和思考, 畅所欲言, 最大程度地发展学员的创造性, 使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到培训过程中, 体验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支撑教学所带来的全新感觉。

2. 促进学员主动探索,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在培训工作中, 所有培训者都应不断鼓励学员提出自己的观点, 不断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积极的探索,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 激活他们的内在动机,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增强他们的信心, 尊重他们的个性, 热情支持学员们的独立创新, 留给学员积极探索的思维空间。

3. 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 建立开放的培训模式。

骨干教师来自不同地区, 他们在教育观念、教学能力等方面自然存在着差异。如果采用传统的理论讲座方式, 就不能面向全体学员。为此, 笔者认为, 培训工作在注重向学员传授理论的同时, 应加强实践考察环节的教学, 并在部分专家的教学中进行“理论+示范”的教学实践, 构建开放的培训模式。通过组织学员考察实验学校, 进行教学观摩、评价, 到实验学校上示范课等方式, 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极大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 参与培训的部分专家学者在讲授理论后, 由专家自己或由专家指导一名学员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 为学员们作教学示范, 让学员切实感受理论的价值。

3.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 篇三

2008年7月16日,由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的“教育部支持西部边远地区教师培训计划——2008年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正式启动,在为期10天的培训中,来自全省各地的459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整个培训活动强调培训主体的参与合作意识,提倡“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其中多达25%的培训由参与式研讨活动组成。绝大多数学员给予本次培训很高的评价,95.95%的学员认为本次培训“很好”和“较好”,4.05%的学员认为本次培训“一般”,无一人认为本次培训效果“差”,调查结果反映出学员认同本次教师培训工作。学员在整个教师培训活动中确实学有所获。

一、参与式培训活动的问题及分析

考虑到参与式研讨活动是本次培训的重要组成,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访谈和现场观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参与式活动认识模糊

在与多名教师交谈中,发现部分学员甚至是培训教师对参与式活动概念认识不足。其中,来自兰州的省级高级教师张老师的回答具有代表性,发人深省。

“在我上师范的时候,学校校长专门到英国学习了一年,回来后给我们讲合作学习,就是现在这种大白纸的形式,不知道现在怎么又把这叫参与式活动了……”

“有一次,省电教馆让我录了一堂关于人物描写的作文课,录完后,师大教授点评说这节课就是参与式教学活动课,其实我对它也不是很清楚……”

不难看出,教师对“参与式”的概念还认识不清,将参与与合作混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教学中使用参与还是合作感到迷茫,值得教育培训者静心思考。

2.参与式活动设计过于单一

不少参与式活动缺乏合理的设计,流于形式,被定义为“合桌子”。过程变成了“分组研讨、白纸记录、专人汇报”的固定模式,活动僵化,容易造成学员对参与式活动理解的偏差。如何摆脱僵化,设计新颖、合理的活动,需要培训者改变观念,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3.培训者无法有效引导活动

培训者缺乏临场指挥能力,不能调动课堂气氛。开展的参与式活动,尽管形式新颖,但学员投入不积极,学员普遍认为发言的都是固定的的那几位“明星”。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培训者没有考虑到活动细节的安排,或活动设计存在偏差,没有给不善于发言的学员提供机会。另外,也显示出部分学员内心的想法,认为自己没有别人说得好,不善于在这样的场合下发言,把发言的机会留给了“明星”。在这里,培训者对氛围的营造、课堂的驾驭、适当的激励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4.“主讲——助讲”模式形同虚设

“主讲—助讲”模式原本是本次参与式研讨活动的一个亮点,希望通过主讲与助讲在活动中的互动,引导学员学习。在参与式活动中,二人要沟通充分、配合默契,像娱乐节目中的男女主持人一样,互相搭词完成活动。但这种模式在活动中没有真正实现。表现为主讲就是“主讲”,而助讲形同虚设,只是坐在最后一排听课,成为活动的旁观者而非引导者。究其原因,王老师的一席话道出了缘由,“我和主讲教师只是在培训前见过一面,直到上课还不清楚任务,到活动时才知道他要做什么。”由于沟通次数少,致使助讲无法明晰主讲的活动意图。在今后的培训活动中,应该重视和提倡合作意识,变“主讲—助讲”模式为“双主讲”模式,共同设计、组织、引导并完成培训活动。

5.“观摩—讨论”难评价

以“观摩—讨论”的形式,听省城的优秀教师上一堂公开示范课,活动组织者的初衷是好的,效果也挺好。虽说学员都评价课上得精彩,开阔了眼界,但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学员评课往往是表扬多,批评少。接受培训的学员都是本省、本地区的骨干教师,作为观摩示范课单一的评价者,在大多数情况下,评价只是一个单向的、缺乏互动的过程。

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变“观摩—讨论”为“合作设计—集体讨论”的方式。将学员进行分组,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各小组自行选取一堂课,成员共同设计,组长分工明确,并由小组内的一名或多名优秀教师共上一堂观摩课。之后,展开360度评价,以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大家评、学生评的方式展开。不仅使参与式学习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学员心中,也使学员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反思与改进课堂教学。

二、成功案例

参与式活动的核心是“人人参与”,强调通过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途径,引导学习者进行思考、参与监测的学习,体现为“老师动”、“学生动”、“课堂动”。具有开放性、双向性、趣味性、操作性,监测评价的及时性、创新性等特点。

在下面的两个成功案例中,培训者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和鼓励参与者积极投入活动,在活动中唤醒参与者的主体意识,虽然采用的方式不同,但异曲同工,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广大培训者借鉴。

案例一

在“体验参与式学习”中,靳健老师没有采用传统的“桌子围圈、白纸上墙”的模式,而是从游戏开始,先展示活动1:“兴趣思维活动”。介绍常见的几种自然界存在的相关关系,然后,出示了几组由易到难的材料,请学员们上黑板画关联图,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活动2:“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由两个环节组成。环节一:听写成语。通过听写加强学员对成语的理解,通过互问、自查使学员对生僻字有了更深刻认识,加深了学员对文字的理解,同时也为第二个环节的实施埋下伏笔。环节二是说出上述成语的出处典故,学员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在共同的经历下,完成知识共享。活动3:“画中读诗,诗中读画”。出示图画,请学员用诗词来介绍图画表现的内容,激发深度思考。之后,靳健老师适当地加以点评,调动课堂气氛,使现场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令接下来的理论学习不再枯燥乏味。靳健老师根据学员们的学科特点、年龄段来设计活动,真正体现了参与式学习“在平等参与中唤醒主体意识,在社会对话中张扬创造个性”的基本理念。

案例二

在“参与式语文教学活动设计展示研讨”中,王致辉老师采用“问题展示、分组讨论、汇报补充”的形式开展研讨活动。具体流程是:自愿结合组成小组。培训者在投影上出示一幅画,让学员从不同角度观察画的变化,创设探究的情境,然后在投影上出示需要讨论的三个问题选项,要求各组任选其一进行回答。面对学员积极性不高、现场沉闷的现象,王老师采取了游戏方式开展活动前的热身准备,先通过“左手抓右手”游戏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再通过“击掌传瓶”选出组长和记录员,请组长上台表演,让全体教师来猜其表达的成语,活跃现场气氛。其间,一名教师不会表演,便自唱了一首《同桌的你》,王老师随后和全场教师一起跟唱,调动了所有学员的积极性。通过两个活动的合理安排,充分调动了现场每位参与者的情绪,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做好了铺垫。在汇报讨论阶段,王老师对各小组组长提出一个特殊的要求,如果组长不能找出本组两个“沉默分子”上台汇报,就要亲自上台表演节目,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发言难的问题。在学员上台汇报前,王老师总是带头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汇报者大胆发言,在每次发言结束后,王老师都做适当点评。整个活动穿插游戏进行,引导得当,全场讨论热烈。学员们普遍感到学得轻松,收获颇多。

参考文献

[1]陈向明. 关于参与式教师培训的若干问题[J]. 教育评论, 2002(06).

[2]教育部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启动实施[EB/OL].http://www.edu.cn/xin_wen_ dong_tai_890/20080801/t20080801_313651.shtml,2008-08-01.

4.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 篇四

紫云县猫营镇普龙小学:于箫

2015年7月20日至30日,我有幸参加市级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对象培训。为期十一天的培训,虽然很短暂,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很充实的。在这里有走在新课程前沿的专家和一线教师,能听到他们不同风格的讲座,不同风味的上课,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击。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模式,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作引领和指导的作用。具体体会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观念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新课程是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观念。对于教师而言,首要任务就是建够新课程有效教学观念。要该掉传统的“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观念。通过11天的培训,我知道了怎样去定位、去思考、去摸索、去创新,让我的课堂充满激情。我知道了怎样让我的学生真正的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理念,在学习心里专家班永飞老师的《破冰行动》,在训练过程中磨练交往合作学习能力。在学习班永飞老师的《信课改背景下学生心里健康专题研究》使我懂得了在教学上要由关注“教”向关注学生“学”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不是看教师“教得怎么样”,而是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做中学,学中做”,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要关注个体主动探究和情感体验。在行动上教师要赋予学生真实的“关爱”,这种爱是一种对全体学生的关注,是一种对每位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平等朋友般的尊重,是一种深刻的理解,是一种精神的激励。在教育由以本为本变为以人为本,教师由控制者、评判者转向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学生由接受型转向探究型与接受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学生在面对一个问题时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其中是否存在着经验。同时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结合学校学生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学习了田芳老师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学习了史恒老师的《教师的语言魅力》、学习了申路老师的《教师如何自我完善和发展》使我认识到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转化成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有效的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注重课堂实践和资源整合,运用专家的教育智慧补己之短。我学习了魏林老师的《教师信息化建设理解和认识》才认识到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内容,推动教育教学的变化。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必须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专业业务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专家教授们的新理念新视野就像一扇窗,为我带来外面广阔天地的一束灿烂的阳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实施新课程改革,把培训学习到的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评价方式用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断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课堂上设计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变学生被动为主动,使课堂氛围活跃,提高教学效率,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取长补短

我认真学习了陈华老师的《做专业且敢于革新的教师》、学习了郑海波老师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后,认识了在教学过程,教师自身素质很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骨干教师培训,给了我一次全面提升的机会,使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着。阅读“培训”的学习材料,认真聆听专家们的讲座,我专心记笔记,将会使我在今后的备课,授课中得到到很多的启示。如,今后在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设计流程的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授课方式的选择,各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融汇贯通,让我感觉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前的精心备课,课堂上的教学流程,还是课后的作业检查与教学反思,一系列流程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5.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篇五

在通识课程培训中,省教育厅副调研员黄忠作了《骨干教师培养的要求与建议》的报告。报告指出,此次骨干教师培训的目标是更新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学科教育理论水平,提升科研的能力、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教育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地区中起师范引领作用。黄忠副调研员殷切希望,骨干教师要有俯仰天地的境界,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要有透彻人生的智慧,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学以致用,敢于创新,率先垂范,发挥榜样的力量。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全体培训学员先后学习了华师大信息技术学院焦建利教授的《关于教师学习的十点思考》、深圳高级中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蒋平老师的《阳光心态与幸福教师》、广东教育学院副教授许锡良的《人性、人权与教育》、华师大副研究员高广方的《生本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华师大副教授王清平的《中小学德育改革的新路向》、华师大教授王红的《中美基础教育的观察与思考》、刘良华教授的《教师行动研究及其写作:演讲与传播》,还听取了深圳市育才中学夏建平老师的成长经历报告和严凌君老师语文课改的做法。

焦建利教授《关于教师学习的十点思考》的报告,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点:一是时代的发展了技术进步了,但学校教育发展还是很缓慢,70年前陶行知先生指出的教育存在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地区还很严重!二是教师教育技术的滞后与教育发展要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作为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满足现代教育需要是多么的迫切、多么的重要!

蒋平老师《阳光心态与幸福教师》的报告用大量的事例说明教师面临的压力,向我们提出了心理减压的方法和快乐人生、幸福教师获取的途径。他强调,拥有阳光心态就能改变世界。蒋平老师的报告使人受益匪浅。

许锡良副教授的《人性、人权与教育》的演讲,从生命之谜和生命的宝贵阐述敬畏生命的必要性,从生物的本能、人性的差异阐述尊重生命个体的重要性,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教育就不能搞大同教育,就不能唯分数论,中小学教师要有理性之心、宽容之心、仁爱之心、敬畏之心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对待每一个学生。许副教授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可惜的是,许副教授没有进一步阐述造成中国教育脱离人性的原因和环境,以及改变这种状况的方式和途径。其实,单纯靠教育工作者去改变中国教育人性、不尊重人的基本权利等状况是不可能的。

高广方研究员的《生本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从生本教育这个主题出发,阐明了生本教育相关的生命观、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课堂教学观,并用一些具体的事例加以佐证,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

王清平副教授《中小学德育改革的新路向》的报告,围绕中小学德育改革这个中心,阐述了德育改革的背景、方向和具体内容,强调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完美”为核心的立身之德作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内容,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王红教授的《中美基础教育的观察与思考》的报告,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基础教育的一些情况,结合中国基础教育的状况阐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大大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和视野,启迪我们思考。归纳王教授报告的观点,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中美教育的基础不同。美国教育的基础在于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在于会学,会学的重点在于培养思考能力,质疑、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中国教育的基础则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在于获取知识和信息,在于学会。第二,中美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同。美国的基础教育则重于能力导向的教学目标,而中国的基础教育则重于知识导向的教学目标。认为对美国教育教学目标的理解是认识美国基础教育的根本所在。第三,美国基础教育比较强调对人格、尊严、情感、平等、自主、独立思考等意识的教育,重视教育的公平与民主。最后,王教授也指出美国基础教育也面临许多困惑和挑战,中美两国基础教育正有互相借鉴、殊途同归的趋势。

通过王教授的报告,我们对美国基础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王教授的报告有些方面是值得思考的。首先是对“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的质疑。这个观点曾经风行一时,并被很多专家、学者津津乐道,甚至拿出来哗众取宠!我们的教育真的是“输在终点”了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话,我们就无法解释我国基础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就无法解释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某些方面取得的辉煌、顶尖成果。其次,我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并不讳言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当人们痛陈中国教育存在问题的时候,很少去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根源所在,更不用说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很多情况表明,如果不改变基础教育的评价体系、不改变高校招生制度、不改变教育资源不均、不改变学校的大班制,等等,那么,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状况和解决相关存在的问题将会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本来,新课程实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和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新课程高考的模式化和定型化,新课程的有关要求和理念成为一纸空文!

刘良华教授的报告《教师行动研究及其写作:演讲与传播》,教给我们教育研究和选题的方法,对于我们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有很大的裨益。

6.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篇六

石佛中心小学马朝霞

2013年8月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数学保定市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在这个时间里,我每一次都静心聆听了各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育教学理论得到更新,极大的提高了我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教学策略。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教育政策的解读,又有各科教学遵循规律的指引,既有教师素养的培训,也有专业知识的经典案例。此时培训形式新颖、内容精彩、层次分明,让我收获很大,现将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通过对专家讲座的聆听,让我领悟甚深,认识到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在教育的长河中,师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师爱又是神圣的,伟大的,师爱犹如灿烂的阳光,能融化学生心灵的冰雪。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的人格力量的体现,育人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做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为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其次就是要关爱每一位学生的科学发展,让所有学生得到全面科学的发展。

还有刘老师的怎样教好数学,从“有效上课新思维和新行动”、“课堂模式选择与课型计划”、“‘六要素’教学行动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机制与策略”、“潜能生转化行动策略”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讲授,让我深刻领悟到究竟怎么上课,才称得上一堂好课。以指导我们以后的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其中“潜能生”的转化,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潜能生是我们不可低估的一个特殊人群,我们的使命更重、责任更大,对他们要多爱、多激励、多引导。

还有一位教研员为我们讲的《有效教学设计及评价》,主要从课堂的有效性进行精彩讲解,这位教研员主要从“怎样备好一堂课”“怎样上好一堂课”、“怎样评好一堂课”、“怎样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等方面进行讲解,通过学习,让我深刻领会到:对于有效课,不只是口头上说的,喊的,要从备课、上课、评课、评学习效果各个方面做精心准备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完成课程的三维目标,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对“教师素养,心里健康与压力,师德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等的学习,让我深刻领会到,作为教师,虽然清贫,但是我们必须把教书育人当做我们毕生追求的事业来做,要甘为人梯,要无私奉献,要淡泊名利,把学生的健康、全面、科学的发展作为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

7.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 篇七

贵州省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由贵州师范学院2013年承担的“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之一, 培训类型属于为期10天的短期培训。由来自贵州省不同州 (市) 的特岗骨干教师学员组成一个班级, 班级成员相处时间短、年龄差距较大、教龄长短不一、学历和职称结构层次不同, 这给班级服务与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国培班不同于大学生或者中学生组成的班级, 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 班级成员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具有很强的获取知识的意愿, 并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 同时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第二, 班级成员在工作单位都是比较优秀的教师, 来到我校参加培训却是作为学生, 如何把握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身份对参训学员来说有难度。鉴于此种情况,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及管理的方式将影响整个培训的效果。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服务与管理, 推动学员之间进行积极的教学经验交流, 将是值得班级服务与管理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在培训中承担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 事实上, 班级管理者更应该是一个为培训班级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者, 服务学员, 服务上课专家, 同时是学员与专家之间的桥梁。依据贵州省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的特点, 结合自己近四年国培班服务与管理的工作经历, 我个人觉得应该从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阶段去把握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

一培训前的服务与管理

培训前的服务与管理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在学员没有来学校报到前, 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 应参与到学员培训需求调查中, 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实地走访的方式, 准确了解学员的实际需求, 包括所要培训的内容、对培训班的服务与管理及培训时生活上的要求, 为培训课程的设置提供依据, 为培训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应提前了解学员的情况, 越详细越好, 至少要包括其所属民族、所学专业、现在工作单位所承担教学的年级、在学校所担任的职务及特长等。及时传递培训的相关文件与动态, 提醒学员报到时携带相关材料与证件。最好能按照培训的季节, 给出温馨提示。尽量为学员做好培训前的服务工作, 让学员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二培训中的服务与管理

培训时的服务与管理是整个班级服务与管理最核心的部分。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是否到位, 将影响整个培训的效果。因此, 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 应尽心尽力为全体参训学员服务, 做好后勤保证, 让学员在学习期间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更新观念, 同时生活过得愉快而充实。依据班级服务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结合自己承担国培班主任的工作经历, 我个人觉得对于培训时的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 报到时, 应该让学员进一步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在学员报到时,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 (班主任) 应面带微笑, 耐心介绍报到程序, 介绍第二天的安排, 提醒学员熟悉校园环境。并利用此机会进一步了解每位学员的详细情况, 关注学员报到时的表现, 为后期组建班委物色好人选。在学员来学校报到的当晚, 项目领导及班主任应该走访学员宿舍, 与学员交流, 了解学员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及对培训安排的意见。同时也显示出学校领导对项目的重视、对学员的关心, 让学员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第二, 适当开展“破冰”活动是学员相互认识和初步了解的有效方式。组建班委, 形成小团队是培训所必需的。由于参训学员来自不同的地方, 彼此不认识, 非常陌生。陌生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 人与人越陌生, 心理距离就越大。有了心理距离, 彼此之间的沟通将会非常困难。因此, 短期骨干教师培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员之间多交流, 可以谈教学经验与困惑, 也可以谈个人爱好等。为了尽快缩短学员之间的心理距离, 畅所欲言地交流教学经验,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必须开展一次“破冰”活动。破冰, 顾名思义就是打破厚厚的冰层。“冰”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相互之间不愿意交流, 从而形成一层不易融化的坚冰。而“破冰”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活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把本来比较陌生的学员变成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伙伴, 甚至是一生的朋友。这层冰只能先从内部慢慢融化, 不能通过外部方式强行打破。破冰的方法就是通过活动。当然, 用来“破冰”的活动非常丰富, 这需要根据参训学员的特点来进行选择。破冰活动不仅仅是一场游戏, 更是一次契机, 一次融合, 一次心灵之旅。本次参加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年龄大都在25~35岁之间, 他们很乐意接受新事物, 思想开放, 思维敏捷。基于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 培训服务与管理者精心设计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合力吹气球, 实现了从“破冰”到“融冰”的完美过渡, 消除了学员们的紧张心理和陌生感。同时培养了学员的沟通配合能力, 增强了小组分工合作的意识。活动准备:主持人准备每组各六张签, 写上嘴巴、手 (二张) 、屁股、脚 (二张) ;气球 (每组三个) 。具体活动规则如下: (1) 分组, 不限几组, 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 主持人请每组每人抽签。 (3) 首先, 抽到嘴巴的必须借着抽到手的两人的帮助来把气球给吹起 (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己吹起气球) ;然后, 两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屁股的人去把气球给坐破。 (4) 以上动作重复三次, 所用时间最短者为胜者。活动结束后, 主持人随机采访各小组的组员, 谈谈参与活动的感想, 其中有一位教师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让自己又过了一把学生瘾, 同时通过这个活动一下子就认识了不少同行, 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在培训过程中, 由于学员人数较多, 班主任不可能做到实时跟踪班级情况, 在通知相关事宜时也不可能一一电话通知学员, 培训时间虽然只有10天, 但为了能使班级服务与管理更加高效, 组建一个愿意为学员服务、团结向上的班委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学员都来自不同的地方, 彼此不熟悉, 而班委在培训中承担的更多是责任, 需要比其他学员付出更多的劳动与心血。如何组建有责任心、团结向上的班委将是摆在班级服务与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为了确定班委,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对学员进行查、望、闻、问, 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最好采用学员个人主动参选与他人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公开公平地选拔班干部。一定要在培训开始的第一天就要让学员感受到班主任对所有的参训老师都是平等的, 这对后续培训工作的开展很有作用。

第三, 经常走访学员宿舍, 与学员建立深厚友谊。参训学员远离家乡, 来到学校参加培训, 没有亲人, 没有朋友, 有困难时不主动向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寻求帮助, 使得学员在培训时不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培训, 从而影响培训效果。针对此种情况, 我觉得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 应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经常走访学员宿舍, 多与学员交流, 准确了解学员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让学员感受到家的温馨, 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 确保达到培训的目标。

第四, 组织文体活动, 能够增进学员彼此之间的友谊。在全体学员辛苦学习的过程中, 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 有必要为参训学员搭建文体活动的平台, 这将会大大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 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让学员在辛苦学习之余有机会放松、锻炼身体。在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 组织联欢晚会, 进一步增进学员之间、学员与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之间的感情, 让学员感受到培训机构的人性化服务与管理。同时也为培训的跟踪指导工作奠定基础。

三培训后的服务与管理

作为培训服务与管理者, 在学员培训结束后, 应该与学员通过QQ、微信、邮箱、微博等方式进行联系, 详细了解培训之后他们回到工作单位的工作情况, 是否将培训期间所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他们的实际教学中, 回到工作单位后是否充分发挥了辐射作用。同时, 如果学员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难, 可以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 很乐意为学员服务, 很乐意为他们提供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从而提高贵州省的基础教育水平。

总之,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 (班主任) 在培训前应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位学员的基本情况, 报到时关注学员的表现, 为后期组建班委物色好人选。另外, 在培训的第一天, 有必要开展“破冰”活动, 消除学员之间的陌生感, 拉近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营造积极交流的氛围, 提高班级服务与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在培训过程中, 班主任应该深入走访学员宿舍, 关心学员的生活、学习, 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增进学员之间的友谊。培训即将结束时, 班主任有必要组织本班的学员开展联欢晚会, 这将会进一步加深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之间的友谊。培训结束后, 班主任还应继续与学员保持联系, 帮助学员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共同为贵州省的基础教育做贡献。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培计划”中贵州省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级服务与管理的策略及路径, 并从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给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提高了培训服务与管理水平。

关键词:国培计划,服务与管理,小学数学,骨干教师

参考文献

[1]李栋玉、张坤香、张忠玉等.“国培计划”班级的管理策略[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 (6) :105~107

[2]龚孝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5) :125~128

[3]刘华锦、叶正茂.专业发展理念下的农村骨干教师培训[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4) :69~70

8.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篇八

我怀着对科学的求知欲,踏上了美丽的江城——武汉、来到全国知名高校华中科技大学,开始智暂而难忘的精神盛宴。在培训中,每位专家老师精彩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小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小学科学思想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新的教育理念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

作为一名教师,是要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使之有效地指导科学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与组内的学员进行交流,用新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教学问题,解决问题。

在培训过程中,我的心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培训课例研修看成一种负担,变成今天的感激和期盼,在一次一次的交流中,我们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凝结成智慧的结晶。在培训中我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收获颇丰,尤其是武汉市城市职业学院的杨梅老师讲的《教学分析与教学目标设计》中关于教学目标设计中提出新的理念——从教材中找出三要点,即知识要点,能力要点,感情态度价值观,使我们学习课文,实验操作有了明确的标尺,从而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丹江口市张家营小学余涛老师讲的《如何指导开展合作学习》中一下午的学习是我们学员之间的互动,学员们在轻松愉快中度过整个课堂,我们这些原本陌生的学员在一起通过合作,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协作的精神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反思——对于科学教师来说是促进自我更新,取向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更会把更多更优良的课带给学生。教师的经验好比宝库,开启的钥匙就是反思,因此这次培训后,我从以往的实践经验中总结经验得失。

在“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正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9.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篇九

今年,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忙忙碌碌中,培训已接近尾声,几个月了,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们的讲座,每天坐在电脑前,别的老师都会调侃地说:“又在学习哩,好学生”,我笑笑,继续学习。几个月的培训,真的很精彩,虽然我不曾与专家谋面,但专家教授们却教给我许多。培训的内容丰富多彩,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专家的报告,有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有优秀班队工作经验介绍等等。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真是受益匪浅。现将近一年的培训的心得体会简单汇报如下:

一、更新教育观念。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实施,这对于我们教师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是新的压力,我们教师要如何适应新课改变化的要求,这次培训使我从思想观念上得到了更新:

1、新的教学观

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达到师生共进、共识、共享,不再是单向的教学过程。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的学生观

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就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发展潜力,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

3、新的教师观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者,新课程的实践者。教师应注意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一个人聆听者,蹲下来与学生交流。

二、更新课堂教学方式,贯彻新课改、落实新理念。

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应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新课改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注意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转换角色

新课改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

2、用全新的思维做好备课环节

新课改的要求下,备课环节已不是传统备课中的一个教师就能够单独完成的思维、组织的环节了。他同样需要学生的参与和同伴的帮助。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备课。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的资料。

3、课堂教学氛围要情感化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安全感、快乐感、幸福感。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朋友相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人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4、课堂教学要做到“新”、“趣”、“活”、“实”

(1)新——努力把课讲出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们产生学习仿效的欲望。理念新——即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思路新——即体现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手段新——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2)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愿学、越爱学。

(3)活——就是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让课堂活起来 “活”意味着师生双方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个性的张扬和主体性的弘扬,意味着师生双方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精神的感召。

(4)实——就是教学中要讲究实效,就是教学要“到位”。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鼓励、肯定、点拨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师生同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学习我快乐,我教学我幸福”。

三、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作为教师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多学习。学习魏书生的民主教学法,学习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我们得为自己树立明确的事业心------努力做一个“育人为本,教学为主,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教育家型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执著,凭着对教育的美好理想与信念,加强学习,不断修炼内功,以期让自己自如地穿行在美丽的教育乐园中;不断修炼自己,以期让自己成为教育家;不断修炼自己,以期达到教育事业的顶峰。

四、践行师德规范,展现人格魅力。

新时期,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育人”是师德的终极目标。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育人的含义,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生气发火,这除了伤害了学生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侃侃而谈。

我们可以这样尝试一下,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提醒他,因为学习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当课堂秩序混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该就教学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反思自己,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原因,促使他按时完成,使孩子充分体验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耐心

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去跟孩子交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能达到我们育人的目的。

教师只有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工夫,当好人师,为学生树立楷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切为了学生”。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什么呢?来自渊博的学识、精彩的课堂,就像贲友林老师说的教师上课要有激情,幽默生动,教学设计要精巧别致,语言要形象感人、抑扬顿挫、有冲击力、震撼力。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注意与学生的交流碰撞,老师不仅要讲授知识,还要启迪学生智慧,展开互动研讨,开发创新思维。

10.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 篇十

一、送教上门,倾斜农村,直接提供优质培训

“援助项目”由教育部专项支持,委托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分别对口内蒙古、宁夏、贵州,采取“送培到省”“送教上门”的集中培训方式,对以农村学校教师为重点的3000名骨干教师进行50学时的培训。

二、整合资源,优化队伍,组成高水平师资团队

充分发挥部属师范大学的师资和教学资源优势,面向全国选聘专家和一线中小学优秀教师组成专家团队,其中,中小学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占到70%。东北师范大学先后派出60余名专家和优秀教师参加培训授课和专业研讨活动,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教授做首场报告。陕西师范大学从北京等地遴选70余位熟悉中小学教学的课改专家和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组成了课标组专家、学科专家、一线教学名师“三结合”的培训专家团队。西南大学组织60名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组成培训团队,教学辅助人员和专家密切配合,加强与学员的交流,得到学员的普遍赞赏。

三、科学设计,创新方法,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着“按需施训,量身定制”的原则,三所师范大学先期分别前往受援省区实地调研。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多种形式,深入全面地了解受援省区教育发展现状和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问题,制订培训方案。培训以课程模块设计为主,突出强调解决一线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识与学科结合、前沿与现实结合,使培训贴近教师、贴近课堂、贴近实际。针对不同模块课程,广泛采用案例教学、交流反思、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东北师范大学采取“实践+反思”的培训模式,关注教师亲身体验感悟。陕西师范大学设计包括学术沙龙、案例解析、同课异构、现场研讨、对话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注重教师参与,让学员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西南大学在培训之前开展“破冰”活动,帮助学员消除陌生感,形成小组团队文化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培训中始终贯穿参与式培训理念,采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和模拟训练等多种方法。来自贵州凯里的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在培训后座谈时表示:“这次国家级培训既有专家讲座,又有高水平教研员的亲自指点,更有特级教师、一线教师的课堂示范,以及和专家面对面的对话,这些培训让我们大开眼界!”

四、效果显著,示范引领,推动教师培训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促进了边境民族地区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帮助内蒙古、宁夏和贵州三省区广大农村教师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改进了教育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切实提高了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问卷调查显示,各受援省份对本次培训的总体满意率达到了93%以上。不少学员称这次培训是“雪中送炭”,是“及时雨”,“收获特别大”“非常满意”。二是为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做出了示范。本次培训突出教师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主线,将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互动答疑有机结合,在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培训组织管理等方面为广大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做出了示范。各受援省区将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创新培训模式,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教师培训深入持续发展。第三,促进高师院校理论联系实践,更好地为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和教师培训服务。

11.小学教师德育骨干培训总结 篇十一

通过听芦老师的课让我知道了对于教师来说,“思教学”不再是一种面向幼儿时的教学方式或策略,而是一种用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借助行为研究不断地对自己地教育实践进行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长的过程。在听课的过程中芦老师要求教师应认真地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进行自我思,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组织教学的方式、师幼互动的情况等,及时记录思日记,从日常教育教学事件中捕捉有意义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教材、研究教材的能力,转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自我综合素养。

总之,听了芦老师的这节《做一名思型教师》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应学会思考,讲究方法和策略,注意工作创新,应尽量做到:对教师的工作多一点耐心,少给一点埋怨;对自己多一点思,少一点自责;对幼儿多一点爱心,少一点苛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每节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通过郎老师的《一节好课的标准》让我懂得了“教师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的,而不是给听课的人士上课的,所以一节好课不能十全十美,但要有意义”。一节有意义的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这里所说的有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知识,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也可以是能力得到锻炼,产生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还可以是教学效果馈回来学生的思维水平及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更可以是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自信心增强,继续学习的潜能得到开发。所以,一节有趣、有效、有意义的好课要看师生双方面的表现: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知道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都会直接对幼儿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在今后讲课前都要精心做好准备,认真研究要讲的课的目标,分析目标怎样定位比较明确;内容怎样安排比较合理、环节怎样设计比较生动有趣,能吸引幼儿;教具、学具应如何准备比较得当;如何把握和突破重难点等方面都要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达到教材熟悉,以便上完课后能及时馈交流,切磋商讨,让教师真正发挥引领的作用。上好每一节课。

整整两天全程聆听了四位专家的报告,我得到了丰盈的收获,得到了精神的洗礼,更受到了深远的启迪。在这里,我想说:我们需要这样的引领,需要这样的启迪,更需要这样的鞭策和教育。

12.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总结 篇十二

“一个月的学习终于结束了”,很多参加这次培训的老师们都这么说。我跟他们一样,学完之后也是长舒一口气。因为这一个月,我们每个人都过得很忙碌,平时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在周六周日时间里加班学习,别说双休,单休也是奢望。但是,回顾这一月来的收获,才发现已经做了好几本笔记。真的是满载而归!因此,除了辛苦,更多的是充实。其实培训期间,虽说是牵挂着家中的孩子,但因为机会难得,始终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积极学习,认真聆听专家讲座;用心去领悟他们的观点,汲取精华,真心探讨。带着累累的硕果,踏上新的教育征程之际,回首培训历程的足迹,发现自己不仅在语文教学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教育观念也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得到了升华。总之,这次的培训经历使我受益匪浅,只字片语难以尽述,以下是我此次培训的大致内容及心得体会。

11月20日,我聆听了郯城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李玉华老师的讲座《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奠定基础》,谈论了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1月21日,临沂兰山区教研室的郭玉金老师给我们作了题为《驻足语言层林,捕捉心灵风景》的报告,讲解了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11月27日,青岛的张伟老师,不仅给我们作了《有关有效教学》的报告,还亲自给我们上了两节示范课。他执教了《成吉思汗和鹰》,课始,他用了大量的时间给学生介绍成吉思汗这一历史人物,补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成吉思汗这个人物在孩子们心中一下子立体了,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继续探究的学习欲望;课中,张老师引领学生解读文本又是那样透彻,有问题的解答,有声情并茂的朗读,也有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学生的情绪高涨,他们真正的走进了文本,与人物进行心灵对话;课后,张老师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总结经验教训上,而是加强了课后的拓展,让学生续编故事,补充了文章《拔钉子》,让学生知道覆水难收的道理,接着进行了小练笔:钉子眼的诉说。至此,课堂充实了,变厚了变宽了,相信这节课会让学生终生难忘!总之,张老师的课堂让人回味无穷。

11月28号,临沂二小的孙艳霞老师先上了一节朴实而不失活泼的家常课,并做了专题为《行走在成长路上》的报告。让我明白了教师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勤奋,勤于读书,勤于反思。

12月5号,有幸聆听了山东省教研室李家栋老师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转型》,让我明白了教学是包罗万象的。之后,我们又观摩了几位老师的课,聆听了他们的经验报告。

这次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我从中还是收获颇多,感悟颇多。第一、原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到位,总觉得一头雾水,不知如何去改。通过培训后认识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把学生如何获得知识转变为如何获得技能,就如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个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但我会去探索、解决,而不是躲避,因为我们正迎着教学改革的春风!

第二、制定大量阅读的计划,读什么书、怎样读书、怎样激励学生读好书,怎样与学生家长携手搞好低年级的亲子阅读,怎样评价等这些都是我们教师要思考的。

第三、和谐高效的课堂上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与学生平等对话。

语文课要上得有滋有味,天南海北,古今中外,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书香气,这样的课堂才富有生命力,才更具魅力。

第四、我认识到要想上出一堂优质高效的语文课教师必须要认真解读文本,在此基础上课堂上老师才能把握教材编者的意图、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才能使得师生的情感产生碰撞进而撞出智慧的火花。

第五、要学会“牵一线而动全身”的教法。是的,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它就是一个凭借,所以课堂上教师抓住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段话对学生进行或者是语言的训练、情感的激发、或者是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就足够了,不要面面俱到。教师凭借一篇教材能使学生达到一种能力就很不错了。

第六、小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过程。语文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每位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做法,但是共同的都离不开教师创设的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诗意盎然的令学生喜爱的语文课堂。首先,要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材是砖,要用来引玉,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任务来完成。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他们需要的新知识并加以运用,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此外,阅读兴趣要及早激发,能从一年级开始就不要拖到二年级。

13.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 篇十三

一、讲课说课

1.关于讲课

这次活动尽显赴西安学习的学习效果, 纵观做课教师从教学构想到教材处理;从教学流程到教学微格细化;从课堂提问到教学语言的锤炼都充分体现一个字“精”。基本上能体现要求, 做到规划, 特别是课堂提问技巧和课堂导语的设计有了明显的进步。课堂提问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 体现知识层次性和逻辑严密性。导语的教学设计是为了引入新课而设计, 为了学习新的教学内容目标而设计,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设计。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特别是难点突破的方法能结合学情, 化难为易, 让学生浅显易懂, 深入浅出。27位骨干老师各有优势各有特色, 别出心裁, 匠心独用。多媒体课件的精心制作, PPT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化, 有些知识内容通过动漫式的图片展示形象生动直观让学生直接感悟加深理解记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熟练操作应用是这次教学巡回活动的亮点, 标志着我们山区的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术趋于完善和成熟。

2.关于说课

说课这环节展示的不是很理想, 赴西安学习的时候关于说课的反思环节还专门学习了一节课。大部分骨干老师知道说课的环节和内容, 有的老师不知道说课该说什么。而且说课有说课的具体规范要求, 老师们在这方面做不到规范达不到要求, 有待加强提高。

二、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活动整体感觉良好。观课涉及到全县相应的学科科任教师, 所有学校的领导, 相应教研员。所到学校组织的都相当好, 准备充分, 认真负责。特别是下午的议课活动, 所有观课人员都能参加, 而且毫无保留地提一些好的合理建议, 抱着欣赏学习的态度点评做课老师的亮点。并对照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反思自己的不足, 见贤思齐。这次骨干教师的“传、帮、带”辐射作用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观课议课的氛围和谐平等, 每个人都以积极地心态来参与, 真的让人感到这是一场学术交流会。做课老师给能够虚心听取每位老师提出的合理建议, 而且认真做好笔记。遇到有待商榷的方法建议能平等交流。

特别是关于教材处理的技巧更能体现“合作探究交流”的教学理念来。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真心帮助更让人感动。四中王老师做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2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第一节是在二中做课。这是一节不成功的课。在下午观课议课活动中, 二中几位政治老师和我共同帮王老师提一些整改建议, 王老师虚心学习, 在宁兴学校做同一节内容的课。在宁兴的议课活动中得到了宁兴学校所有观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不过, 在教材处理中, 宁兴学校的老师又提出了更好的更高一筹的合理性建议。“学习、合作、交流、探究”的教研模式在校际间形成, 这也是这次巡回教学活动的亮点。

三、教学反思

参加反思这一活动所涉及的人员也是所有观课人员。这一活动先是做课老师自我反思。大部分做课老师能从教学行为与教学意向, 教学计划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性思考。骨干教师基本上懂得教学反思的作用是盐的作用, 讲究科学用盐。从意向和计划两个角度解释为何用这样的教学行为, 能分析教学行为的不当, 也能分析还有没有更好的意向和计划, 为什么好, 知道和名师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并在教学实践中纳入更好的意向和计划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科学合理适合学生。

观课老师能从小点着眼反思。观课教师的反思涉及到课堂互动、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课堂提问、知识结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对教材的处理和掌握、板书设计、课堂教学的语言等。总之, 我们教师进行反思能做到一个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找对两个基本点即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师专业发展特点。教师基本上知道反思什么, 从哪些角度反思。

四、结语

14.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个人总结 篇十四

7月15日,我怀着无限激动与自豪的心情并充满着期待与护河中心学校汤芸芸老师、大陇中心学校张代芳老师一道踏上了南下的火车,直奔培训地点——黄山市歙县徽州师范学校。刚到培训地点就受到徽师培训部江鸽宾主任和班主任凌青老师热情地接待,将我们安排在风景优美的新安江畔的新安宾馆。夕阳西下,来自全省16个市的80名学员陆续报到、登记、注册,期待着培训的第一节课。

第二天,带着教学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我走进了期盼已久的培训课堂,培训的序幕是由高级讲师何瑞芝拉开的,她为我们讲授了《情景教学专题》。课上,何老师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声情并茂地演说让我们领略到情景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

15.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总结 篇十五

浙师大学人文学院的专家、学者对教育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以及他们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对我都是一次次深刻的洗礼。金华站前小学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深刻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敬业与创新精神。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至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着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工作热情和专注投入的工作状态。这些,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在这里就从听取的报告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拓宽领域,摄取知识、提高修养。

总以为自己是一名老师,读的书不算少了,不要说别的书,就专业方面已经够多了,可是在我听完浙师大教授的讲座之后,才知道我们的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汲取更多的其他领域的知识、获取教育的智慧。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学生快乐的人,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黄伟老师对优秀教师的定论让我感受深刻,“优秀教师——专业、教学、爱心,三者缺一不可。” 黄老师的独特的观点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比如:“教师是爱学习的人。”“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教会学生爱。”“教师要幽默、有学问、公正。”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过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至于学生繁重的学业负担,有没有动力,我们总是放在次要。听到了黄教授的报告,才知道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那首先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围绕着自己的专业,系统地阅读,才更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我们都该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大胆尝试、创新教学、多彩课堂.人文学院周跃良院长认为,“我们的教师是在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去适应未来的生活。”这句话虽然听上去很刺耳,但很实在,很犀利,很让我震撼。因为大多情况下,我们已经适应了慢条斯理,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教学生活了,在周而复始的工作中慢慢失去激情、热情,发现、探究,更别说钻研、创新了。也不去考虑当下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而是一味地依赖、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坡下驴。即使拥有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也没有更好的利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比如:“khan学院”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完全可以上网查询并利用。又比如:“翻转课堂”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这些前沿的教育理念,没有几个教师主动的作以了解过。再比如“mooc课”指的是什么?连我们做教师的都不知道它的前景,又怎么会影响学生呢,怎么会有力引导学生展望和预测未来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不仅是在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关注学生知识上、生活上、心理上的需求。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教学,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注重课堂的深度,厚度、广度。

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虽然,我们不可能一下两下让我们的学生实现移动学习,在线学习,但起码我们应该知道怎么给孩子们这样前沿的信息,打开学生的思想视野,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个预设和规划。我们做老师的不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怎样走路,更重要的是教学生走向哪里,去体会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含义,并享受这个过程当中所有付出带来的快乐。因此,创新才有多彩,创新才有进步,创新才有发展,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三、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充满童真。

此次培训,很多专家、教授都提到了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是作为优秀教师首要的选择。黄伟教授就说:“优秀教师——孩子的知心朋友。”蔡伟教师认为“要把学生的爱好引入课堂。”胡沈军老师认为“爱如山高,爱满校园。”吴小军老师更是用爱谱写了一曲感动无数人的成功教育的篇章。说到底孩子也是独立人格的人,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愿望。智慧的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把学生当成学生,有儿童立场,有一颗童真的心。我要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尊重孩子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接纳孩子的错误,不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给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使孩子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

四、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终身学习。

说到与时俱进,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对于电子白板的态度,每一次培训后都有很强烈的触动,都有一种下去就立刻使用起来的冲动,但现状总是令人尴尬,总是被很多看似客观的理由所推脱,实施总是在左摇右摆中搁浅。这次的学习和观摩,白板的人使用和学习,给我留下的触动最大。东阳市吴宁小学的《走进白板课堂教学》的一节语文课,让我对白板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那种操作上的快捷、方便、灵活,空间转换上的随行、随性、衔接,时间上的节省、充足、充分利用都让我望尘莫及。更符合我愿望的是,随后我有幸在金楠教授的指导下学习了白板的简单操作和基本制作,收获很大。

金楠教授引导我们安装白板程序,学习了教学中常用的工具使用,文字编辑,课件链接,属性识别,透视镜的制作,产权保护等技术。学习中,我注入十分的注意力,恨不能把金教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演示都储存在自己的脑海中,恨不能回去之后就能自如的制作,操作和使用。我知道实施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会忘记操作的先后顺序,不能准确的识别属性,不能灵活实用工具等等,但我有信心认真钻研,不断尝试,大胆尝试,直到自己逐渐自如掌握为止。这样,才不会辜负此次培训的初衷,才不会使终身学习成为一句空话。

16.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 篇十六

2014年10月22日, “国培计划 (2014) ”—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北京教育学院小学、初中体育教研员班开班典礼在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博士园举行开班典礼。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 北京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马宪平教授,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院长、项目负责人、首席专家陈雁飞教授等有关领导及专家出席了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马宪平教授致欢迎词, 由体育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潘建芬主持, 来自全国25个省、市、区的135名中小学体育教研员作为参训学员参加了本次开班仪式。

作为项目的负责人, 陈雁飞教授就本次培训方案从培训背景、培训对象、培训过程和培训要求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 不仅帮助参加培训的体育教研员进一步了解了整个学员团队本身的情况, 更明确了“国培计划”的重要意义与目的, 同时也明确了即将开始的短期集中研修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了解培训背景, 激发参训学员学习动机

帮助参训学员了解培训的背景, 将有助于学员进一步明确培训活动的价值, 为培训活动的有效、有质开展奠定基础。在解读培训方案的过程中, 陈雁飞教授首先从“国培计划”是什么、教研工作面临的5大主要任务和教研员的作用和价值等3个方面, 解读了为什么要启动国培教研员培训。就教研员的价值所在, 她指出, 体育教研员是体育教师的一面旗帜, 是体育教师的一个影子, 是体育教师的领头羊, 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帮助体育教师领会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组织开展区域性课程改革、总结推广体育教学经验等方面意义重大、贡献独特, 这不仅帮助参训学员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教研员的重要性, 同时也对所有参训教研员明确了角色要求。

掌握“学情”, 保证培训效果能“接地气”

要提高培训质量, 全面了解参训学员的知识、能力等情况是基础。针对本次教研员集中研修, 北京教育学院的培训团队从角色、担任教研员时间、性别与年龄、学历与职称、教研经历、培训经历、业务能力及有待提升的能力、开展教研训工作的途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和统计, 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本次“国培计划”参训学员的情况, 尤其是在业务能力方面, 调研内容涉及到策划教研活动的能力、看评课的能力、培养学科骨干教师的能力、体育科研能力等共计12项能力, 这些都是当前作为体育教研员必须掌握的能力要求, 针对这些方面进行培训方案设计将使培训具有针对性, 也反映了本次培训活动的实用性。此外, 培训团队还从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与专项技能5个方面进一步了解了参训学员心目中中小学体育教研员最需要提升的能力, 做到了从教研员的实际出发, 将有利于培训工作进一步贴近一线、服务一线。

陈雁飞教授解读培训方案

开展模块化培训, 全面提升参训学员能力

为了保证培训活动能够较为全面地提升参训学员的能力, 培训团队在明确主题与目标的基础上, 从“模块一:教研训专题引领与提升”、“模块二:问题碰撞与微讲论坛”、“模块三:观摩体验与听评互动”3个模块着力打造培训活动的有效性。其中, 在“模块一”中共设计了6个专题, 既有宏观的思想引领, 也有微观的教学质量聚焦;既有角色的认识与定位指导, 也有具体教研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在“模块二”中, 将立足体育教研训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从“小问题、小策略、小故事”展开学习与交流;“模块三”主要是针对当前体育教研工作的重心与热点, 组织参训学员到不同的城区、学校进行观摩与交流。通过这3个模块的打造, 将在专业视野、研训理论、问题诊断与专业引领、主题研训活动策划与实施等教研训工作的核心领域上提升参训学员的能力。陈雁飞教授表示, 希望能够培养一批有思想特色、教研特色、专业特色的教研员。

明确培训绩效目标, 确保培训活动真实有效

为了保证培训活动取得实效, 本次培训从培训作业、网络研修、培训考核和生活学习等4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操作方案。其中, 培训作业重点关注了参训学员对于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能力;网络研修除了为学员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之外, 还将用于培训后的培训效果跟踪监测;培训考核则将立足参与状态、学习效果、工作应用、组织绩效、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实施。此外, 培训活动还对培训期间的学习与生活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具体要求和考核方法的明确, 作为对本次培训活动效果的综合考量标准, 将使本次培训活动的效果进一步量化和可测评。

在开班典礼上, 王登峰司长受邀为参训学员作了讲话, 讲话主要围绕“学校体育价值追求与实现路径”展开。他指出, 学校体育的价值追求主要有三点, 一是让每个学生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并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锻炼习惯;二是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技能;三是应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同时, 针对学校体育的价值追求, 王登峰司长提出了改革评价体系、改进体育教学、扎扎实实改善体育办学条件共3条实施路径;并表示,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根本原因就是评价体系不健全, 而评价体系的建设应该涉及学生评价、校长评价、地方政府评价, 以及文化部门等多元主体的全方位评价。

在开班典礼的最后, 河南省许昌市的小学体育教研员徐虹艳作为学员代表作了发言, 她代表全体学员表态:一定会把握住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 按时上课, 以积极的热情和端正的态度参与到各项培训学习活动中, 收获知识和思想;同时, 更要做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把本次学习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体育教师, 最终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目标。并坚信, 通过这次培训班的学习, 一定会达到这样的目标。

上一篇:六个结合文明我先行下一篇:护士优秀青年岗位能手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