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考研经验

2024-08-25

对外经贸大学考研经验(共8篇)

1.对外经贸大学考研经验 篇一

我想说的是,有的时候考研就像是在赌,可能对于顺利进入复试的人来说没有那么痛苦,但对于一些在线边缘的人来说,那就是一场挑战。因为你可能错过了最好的就业机会,而且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还有是否要继续复习,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能否过线。在复习过程中还要经受各种寂寞和各种保研和好工作。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坚定考研对你很重要,就要做好这样的准备,即使失利,其实你收获的也是一段经历和一颗强大的心。而且你的专业知识会得到加强,学习能力会得到提升,你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是从哪个专业毕业的,这些东西是实在的,谁也拿不走。

2.对外经贸大学考研经验 篇二

1 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总结中国三十年来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试验探索阶段;从1992邓小平南方讲话到20世纪末的全面开放阶段;从2001年到2006年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的体制全面接轨阶段;2007年后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互利共赢阶段。

1.1 试验探索阶段

该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 至20世纪90年代初, 以重点开放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并赋予特殊优惠政策为主要特征, 经历了一个由点 (经济特区) 到线 (沿海开放城市, 由线到面 (沿海经济开放区) 逐步推进和深化的过程。

1.2 全面开放阶段

以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标志, 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全面开放时期。1992年3月, 中国开放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6省 (区) 的13个市、镇, 形成了沿边开放的雏形。同年8月, 进一步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 以后又增加宜昌等为长江沿岸开放城市, 形成了沿江开放格局。同时还开放了哈尔滨等7个边境、沿海地区省会 (自治区首府) 城市, 以及太原等11个内陆地区省会 (首府) 城市, 对外开放逐步向内地推进。十四大要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十五大要求“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发展开放型经济”。期间, 在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区, 还兴办了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保税区。

在这一时期, 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表现为:一是开放的战略格局开始由沿海经济特区向内地扩散, 对外开放扩大到全国各地和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二是开放的战略重心开始由体制试点向全面制度建设转型, 由政策导向逐渐向市场导向转变, 如深圳、厦门特区已开始逐步对外商投资企业实施国民待遇[1]。三是以开放促改革, 对外开放的发展不断对贸易、金融等领域的改革提出要求。四是兼顾区域平衡发展。如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 加快资源富集区的开放开发, 鼓励沿边省区积极参与周边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与跨国经济合作开发区[2]。1999年3月, 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又先后提出了振兴东部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

1.3 体制全面接轨阶段

2001年12月11日, 中国加入WTO, 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按照自己的时间表逐步展开, 还将在国际制度规范下开放。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即由有限范围和领域内的开放, 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 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 转变为中国与WTO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中国做出了广泛的入世承诺, 不仅包括影响货物贸易的边境政策和国内政策、影响服务贸易的政策、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 而且在宏观经济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方面都做出了说明和承诺。中国政府切实地履行了各项入世承诺, 通过大幅度削减关税水平, 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 进一步放宽服务市场准入, 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顺利通过了WTO每年一次的过渡期贸易政策审议, 获得了WTO及其成员的肯定。

1.4 互利共赢阶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提出要“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而且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一方面, 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 扩大开放领域, 优化开放结构, 提高开放质量, 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另一方面, 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从最初提出对外开放, 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再到明确提出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从立足于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适应性开放, 进入到全球化视野下以更加主动的姿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性开放阶段[3]。

2 中国对外开放的经验

中国对外开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在国际经济风云变幻之中, 为什么中国经济和对外开放事业能持续健康发展?其中有许多值得总结和继承的宝贵经验。在诸多的文献中, 这些基本经验包括:以邓小平理论指导对外开放、走渐进式开放道路、开放与改革及发展并举等等[4]。除了这些基本经验之外, 笔者认为, 如下“十大关系”既来自对外开放三十年一些成功的经验, 也来自对一些矛盾和问题的反思, 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2.1 开放与保护的关系

其本质是如何处理利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中国对外开放的目的之一即是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获得收益。三十年的历程证明中国是此次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惠国[5]。加入WTO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 尽管在入世过程中做出了重大的承诺, 但事实证明, 那些入世程序严格苛刻且被要求做出更多承诺的成员, 其在入世后经济增长率较高, 经济效益提高的也更多[6]。然而, 扩大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风险, 会带来保护主义的压力。鉴于此,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渐进的, 其实施过程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考虑, 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在时间上有所差异, 在部门上有所侧重。然而, 这些管理和保护措施的目的是在于推动开放的平衡发展, 规避和化解开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管理和保护不应阻碍开放的进程, 应通过符合国际规范的而非扭曲的政策措施和工具来实施。

2.2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对外开放具有“推动改革效应”和“增强竞争效应”, 可以增进效率,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说, 在开放初期, 中国更关注短期的效率问题, 如针对外资的各种优惠措施扭曲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方针政策相对忽视劳动者的权益。

当前, 开放过程中体现公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就业问题。开放提高了生产效率, 贸易迅速发展, 顺差和外汇储备迅速增加, 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压力, 如资源价格上升、汇率升值、流动性过剩、摩擦增多等。在此背景下, 人们开始反思现有的开放模式, 出现了怀疑甚至要求改变现有贸易政策和外资政策的声音。

不论采取何种政策措施, 都要明确首要的政策目标, 抓主要矛盾。目前中国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失业率过高。虽然城市登记失业率是4%左右, 但这大大低估了失业水平。考虑到国有企业在职冗员和下岗职工、农村隐形失业人口等因素, 全社会失业率实际上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蕴涵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 就业弹性系数明显下降, 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在建立和谐社会中, 应该把控制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作为制定开放战略时的首要目标。而中国现有的开放模式, 无论是加工贸易还是外资政策都对就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 中国现有的开放政策不能做出逆转性的改变, 只能在有限的政策工具中进行微调, 不能寄希望于在短期内解决长期性的问题。

2.3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通过适当分权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已经成为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为了推动地方政府扩大出口的积极性, 中央政策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放开一部分外贸审批权和一度试行外贸承包制及外汇留成制等方式;二是实行财政分税制, 积极利用外资, 发展出口贸易, 可以为地方政府扩大税基。另外, 现有的投融资体制也加强了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 在投资的冲动下, 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 在国内市场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转向国际市场。

因此, 应继续给予地方自主权, 允许区域性、地方性的贸易和外资发展战略, 但这需要与国家整体外经贸发展战略相统一, 应保证国家统一的贸易政策能够在地方得到贯彻实施。在贸易政策的制定等方面, 需要建立制度性的中央部门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减少地方过度竞争, 尤其是在利用外资方面, 避免演变成为优惠政策的过度竞争, 减少投资的同质低效竞争。同时, 还要积极进行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 在集权与分权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2.4 对内与对外的关系

处理好对内与对外的关系注意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外开放的同时更需要对内开放。在加入WTO的背景下, 完善市场经济需要公平的竞争环境, 从而要求对外开放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内开放力度, 尤其是加大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市场开放程度。

二是积极利用外需的同时更需要扩大内需。中国是一个大国, 大国不仅拥有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等经济优势, 也拥有更大的维护经济安全的优势。然而, 上述“大国优势”的实现有赖于发达的内需, 这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是积极利用外资的同时更需要合理利用内资。在扩大开放的进程中, 通过积极利用外资, 弥补了资金缺口, 提升了资本的技术含量, 也推动了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因此, 尽管中国利用外资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外汇储备不断增多, 国内流动性出现过剩的局面, 但鉴于外资具有诸多内资不可替代之处, 中国应继续积极利用外资, 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

2.5 质与量的关系

三十年来, 由于过于追求规模和发展速度等“硬指标”, 中国外经贸的“量”迅猛发展。相对应的是“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善, 主要表现为贸易的效益和利益不高, 技术溢出效益不明显, 而且代价巨大。首先, 在贸易投资在一体化条件下, 国际贸易利益不再只属于贸易国, 而是分割为几部分由东道国以及母国的有关主体分享, 显然中国由于处于分工的末端而获取的利益较少。尤其是占据对外贸易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 其经济效益较少, 对国民经济的带动效应也不强。其次, 尽管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高度得到了提高, 但出口贸易仍以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为主, 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仍然偏低[7]。而且, 中国依赖外来技术的程度较高[8], 出口贸易尤其是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并未充分地发挥。最后, “出口导向”模式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 耗费资源并抬高了价格, 环境污染严重, 劳工标准难以提高。

总之, 贸易尤其是出口的数量不应再被视为追求的目标, 而更多的应被视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具[9]。为此, 需要放弃“出口创汇”、“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等目标, 不要再以数量来考核政府和企业, 摆脱“新重商主义”观念的束缚。

2.6 产业之间的关系

发展的阶段性和国际分工的现状决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质内容是围绕制造业和制成品贸易展开的。在已经成为第二大贸易体的情况下, 制成品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面临着挑战, 转型的压力来自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变化。在此背景下, 国内各界开始重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然而, 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支撑、联动发展的。没有发达的农业和制造业为基础, 服务业也不可能健康发展;落后的服务业水平也会成为制约农业和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 中国在入世后将服务业的开放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环节, 希望以此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改善服务提供能力, 从而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这无疑是正确的。同时, 还应高度重视农业和制造业的进一步开放问题, 加快升级换代的步伐, 三次产业的发展缺一不可。

2.7 地区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 对外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基本上是各区域渐次开放的历史, 也是以区域优惠政策推动开放的历史。一些省份具有特殊的地位, 故而能够获得更优惠的政策鼓励, 经济特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改革的“飞地”享受着特别的待遇。这些政策一旦给予就很难再取消, 许多地方政府依靠政策“租”获得了优先发展[10]。这些政策的历史功绩不容磨灭。然而, 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它造成了各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 也造成了区域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这种地方市场分割影响了要素的自由流通, 割裂了供给和需求的有机联系, 阻碍了国内竞争机制的形成, 限制了国内企业的分工协调, 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影响了规模经济的和企业品牌的形成。而且区域市场分割致使各区域迅速将注意力转向对外贸易, 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对外贸易偏好”[11]。不仅如此, 区域发展不平衡还削弱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当务之急是, 消除地方市场分割, 建立真正统一的全国大市场。为此, 各界专家学者提出了种种思路和对策, 颇有政策参考价值, 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来减少地方保护行为, 使地方政府从竞争性产业中退尽, 建立更加科学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政绩考评体系, 建立综合性行政大区管治机构等等。

2.8 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 各种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为了推动贸易的发展, 贸易政策改革的核心是不断下放外贸经营权 (贸易权) 。与此紧密相联的是外汇政策。同时, 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协调也越来越重要。另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际间可交易的范围扩大, 贸易政策的范围已从边境措施延伸至国内政策领域。贸易政策与国内政策如投资政策、知识产权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环境政策、劳工标准、宏观经济政策等之间已经形成“引一发而动全身”的唇齿相依关系。总之, 各种经济政策之间的联动效应越来越强, 给宏观经济调控增加了难度, 这就需要在解决问题时准确抓住主要问题的主要矛盾。

2.9 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对外开放也就是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而且不仅要“引进来”, 而且还要“走出去”。“引进来”的有商品, 也有资本和技术, 但不能盲目引进。引进商品应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监控, 不能有质量、安全或环保问题, 也不能对国内造成大的冲击;引进资本, 不仅要注重数量, 更要注重质量, 还要有引进后的监控机制;引进技术, 要注重合适性, 更要注重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走出去”, 包括商品的出口和生产能力的转移, 也包括资本的走出去, 去投资建厂或购买能源或通过并购等方式获取高新技术。2.1 0单赢与共赢之间的关系

三十多年来, 中国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提升自己的生产力, 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毫无疑问, 对外开放本身必定是互利共赢的, 中国自身的快速发展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发展的机遇。然而, 不可否认,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对其他国家带来竞争压力。另外, 由于中国在国际上的低调形象, 国外要求中国承担更多责任的呼声也很高。这些因素都造成了中国快速增长“单赢”的假象。事实上, 在市场经济中, 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对各方也是有益的。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竞争也会带来保护主义的压力。为此, 中国提出将“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更多关注来自外界的诉求, 从而为进一步扩大开放, 实现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 结语

中国对外开放分阶段逐步深入发展, 取得了重大成就, 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贸易体, 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其中, 既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需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展望未来, 中国将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并为世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摘要:本文总结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将其分为四个阶段:试验探索阶段、全面开放阶段、体制全面接轨阶段、互利共赢阶段。本文分析了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基本经验, 并在总结成功经验与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需要重点关注的“十大关系”。

关键词:对外开放,进程,经验

参考文献

[1]谢百三.中国当代经济政策及其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幼文.新开放观——对外开放理论与战略再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姜波, 何振红, 万建民.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实践与思考[N].经济日报, 2007, 10, 14.

[4]季崇威, 方生, 桑百川.跨世纪的中国对外开放——对外开放20年的基本经验[J].改革, 1999 (1) :69~75.

[5]华民.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J].学术月刊, 2007 (7) :62.

[6]Man-Keung Tang, Shang-Jin Wei.IsBitter Medicine Good for You?The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WTO/GATT Accessions[R].Conference onTrade Research Department, IMF, 2006:21~22.

[7]杜修立, 王维国.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1980-2003[J].经济研究, 2007 (7) :137.

[8]丁学良.中国经济再崛起的薄弱环节[J].国际经济评论, 2005 (3~4) :15.

[9]Alberto Gabriele.Exports of Services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Countries[R].UNCTAD, 2004:22.

[10]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3.立命馆大学国际化经验 篇三

立命馆大学通过教育、研究及文化和体育活动增强师生与社会的互动意识,努力将大学建设成为面向国际的开放性大学。为了开拓人类的未来,立命馆大学遵循学问自由之原则,为探索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迈进。在教育方面,立命馆大学为培养具有正义感和伦理观,适应社会需求的国际性、复合型高级人才而努力。

立命馆大学作为向世界开放的亚太地区的教育科研基地,以创造知识、培养人才和国际合作为中心,为以亚洲为代表的世界各国与地区的人才培养作贡献。立命馆大学一直积极与中国大学合作。比如,立命馆大学与大连理工大学自2005年签署校际协议以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交流和学生交换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立命馆大学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同设立了国际信息软件学院,该学院是日中两国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方面第—个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向中国教育部申报的项目,致力于培养有国际视野、卓越的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人才,开创了日中两国在高水平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层次上合作办学的先例。大连理工大学与立命馆大学共同负责国际信息软件学院的授课,比如有关IT专业的日语教育、专业课程等。部分学生可以到立命馆大学完成第三、四年的学习,并获得双学位。

立命馆大学一直很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比如,立命馆大学、中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韩国东西大学开设相关课程,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还成立了“培养东亚下一代人文学科领导人”项目,每个学校选派10名学生,到其他两个学校学习,与当地学生共同学习与研究。我们以后还会尝试新的项目。

日本的教育具有独特之处,比如“研习”,即对某个话题进行小范围的讨论,现在很多学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讨论课、研习课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产生思想的碰撞。日本的教师也注重教授学生如何搜集资料,从而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另外日中两国的教育管理方式不同,会对交流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希望,日中两国的合作交流可以发展到各个领域,加深彼此的理解,共同发展。

4.西南大学考研经验 篇四

备战考研之初,在论坛上得到了许多帮助,现在写下这篇东西,一为回馈论坛,帮助如我当初一样迷茫的学弟学妹们;二为纪念,纪念我追逐梦想的2013。以下全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拍砖。

一 关于考研时间轴

2013年春节开始备考,历时近一年。

2014年1月4、5号参加了研究生招生考试,报的是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2月17号查到成绩:政治72,英语二72,教综105,心理学119,总分368。不算高分,但后期出了那么多状况还能考到这个分数我也甚是欣慰,这一年多的努力总算有了收获。3月18号出国家线,315,比去年涨了5分。

3月26号西南出了复试线和复试名单,各科分数线如下图所示,29人进复试,录取18人。很幸运,我初试第五名,心理学单科成绩第三。

4月9、10号参加了复试。

4月21号西大官网迟迟不公布拟录取名单,辗转在研招网上查到拟录取信息。终于尘埃落定。

二 关于备考

有考研的打算是从我大一时入校便有了的,因为高考数学失利,距一本线只差1分,于是名校情结自此埋下。我本专业英语(师范),大三时开始考虑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而我的要求只有两点:一是不考数学,二是不考二外。自然,既能满足我名校情结又能满足这两点要求,还能发挥我专业优势和学校所在地优势的,就只有西大的学科教学(英语)了。关键它还只需要两年,一年读书学习,一年实习找工作,很划算。

我是从13年春节开始备考的。所谓备考,其实也就是大量搜集关于这个学校和这个专业考试的信息,包括:参考书目、历年真题、辅导资料、音频视频、过来人经验、本专业师兄师姐的联系方式。我在电脑里专门建了一个文件夹“关于考研的一切”,然后便将收集起来的真题和资料按专业保存好,还有在论坛上看到的好的过来人经验也复制下来,电脑里一份,手机里一份,复习过程中懈怠了就翻出来看看,说为精神食粮一点也不为过。在这里也谢谢那些写下自己经历的前辈们,使我获益匪浅。

前期准备非常重要,让我知道了自己面对的到底是什么,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关于西大学科英语的初试,我先简单说一下:一共四门——101政治、204英语

二、专业课

一(333教育综合)、专业课二(904心理学基础),政治英语100分满分,两门专业课满分各150分,总分500。两门专业课是西大自主出题,政治和英语是全国统考。Part1.333教育综合 备考

建议:酷考+朱德全的《教育学概论》(+《大纲及指南》作参考)

正式看书是在寒假收假回校后。我找学姐买了就是大纲上指定的几本教材。我的计划是:对照着《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这个我是在论坛下载的电子版,用IPAD看)上面的考点,把指定参考书目在六月份之前过一遍。

我看书的顺序是:中教史→外教史→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一本看完再看下一本。期间就当小说看的,没画线也没做笔记,否则肯定会影响看书速度。把整个参考书目过了一遍之后,我终于对333有了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了它是在说个什么东西。

关于是否有看教材的必要,我补充一点:如果你复习开始得早,看教材还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让你更明白每个理论的来龙去脉,方便理解记忆;如果你是七八月份才开始复习的,那就不用看教材了,狂背酷考解析就可以了。

六月初我买了一套酷考的书。有很多本,我用的最多的是解析和真题。到十一月我差不多能背了有五六遍的样子,后面越背越快,因为重复出现,基本上达到了一出现题目,脑海里就条件反射出现答案。

西大今年的333题目不走寻常路:考的98%都是教育学原理部分的,并且标准答案按照是西大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的《教育学概论》来的,所以提醒各位考西大学科教学的同学,这本书是一定要买的!我当时就没买,所以333不是很高分。不过,大家不能因为14年只考了老朱的这本书就只背这本书了,还是要扎扎实实准备好每个部分。

Part2.904心理学基础 备考

建议:黄希庭的《心理学》(黄灰封面)+自己的背诵笔记

西大的904只考黄老的这一本书,相对于333的那么多内容来说,这一本书就值150分还是非常划算的。

这本书我从4月份开始看的,刚开始看的时候也是像看小说一样,只看不动笔。把书看了两遍之后我知道了这本书大概在说一个什么东西。第三遍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解勾画重点,然后自己做书上的习题。这一遍又加深了我对此书的理解。

在完成了对这本书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之后,我就开始进行背诵记忆。话说虽然黄老这本书并不大(32开,482页),内容也不算特别多,但是背起来可一点都不比333轻松,其原因就是找不到一本像“酷考”那样替你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全部总结出来,只需要拿着直接背的书。面对这种情况,我只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秉承革命红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开始一章一章地自己总结知识点。

在总结重要知识点的时候,我能参考的资料只有历年真题。西大近4年的904真题,总有30分左右的重复。从历年真题的出题风格和范围,基本上就可以把握复习的重点,所以真题对于备考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对任何一门考试都适用。但我也担心今年万一不再重现真题,反而考一些没出现过的知识点,所以仅有真题远远不够,因此在总结笔记的过程中,我秉持“事无巨细”原则,根据自己的理解,特别注意对于每章重点的总结,而在这一次的考试中考到的知识点,也正好印证了我的猜测——

今年西大的904的题目风格大变,题型变了、考了很多生僻的知识点,很多都是需要自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进行阐述。连往年会重复出现的二三十分的真题都消失了。有很多只重点背了真题的同学就吃亏了。考完成绩出来,大家的904普遍低分,上110的都很少,而往年,120、130的一抓一大把。所以提醒大家,真题很重要,但不能盲目迷信真题,一句话,你永远猜不到出题人的节奏,复习得越仔细越好。

整个总结笔记的过程其实是比较耗时的,先要建立每章内容的框架,方便以后复习时,能够快速地知道一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根据历年真题出现过的考点,以及课后的问题,总结出每章可能会考到的知识点,然后再准备相应问题的答案,答案的内容还不能太长,免得以后背得烦躁。所以整个笔记总结下来,差不多花了我3个月的时间。不过后期的经历证明我这三个月花的物超所值,笔记总结出来之后,就完全抛开了其他所有资料,专心背诵笔记,第五遍第六遍„„心无旁骛,一身轻松。

这里也提醒大家,背书背书,盲目 背肯定是非常非常吃力的,而且也会忘得很快。如果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记忆,那便会轻松得多。并且记忆一定要有条理,简言之就是先记住干点点,而后再拓展。

Part3.政治 备考

至于政治备考,我没有报任何的班,原因一自己是文科生,政治底子还不错;原因二是听很多过来人 说报的考研班只是图个心里安慰,根本没多大用,还容易和自己的复习计划冲突,耽误复习的时间。不过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批判地去借鉴任何经验贴。

我是在九月中下旬政治大纲出来之后才开始复习的。我买了政治大纲解析(看了一半的时候被偷了„„)和肖秀荣的1000题。先看大纲一节,再对着做1000题相应的章节,我没有直接写在书上,是写在草稿纸上的。只是把做错的题标记出来,方便我之后着重复习错题。1000题我一共做了两遍,后面就在看《风中劲草》。到十二月底的时候,就把市面上所有能见到的《XXX最后几套题》和《XXX20天20题》全买了,十二三块钱一套的样子,疯狂背里面的大题,等到上考场你会发现总有那么几道大题你似曾相识。

Part4.英语二 备考

说到英语,我知道有很多报考这个专业的孩子都是英语专业的,大家千万别以为英语二比英语一相对简单就掉以轻心。今年的英语二就一点都不简单,并且西大还提高了英语的单科线——65.它这一提高,卡掉了很多人,比方说我认识的一个,总分370+,但是英语只考了64分,就被无情地刷掉了。

我的英语备考很简单,前期背单词,我是用的一个叫易呗的软件在背单词,手机、IPAD均可同步,它根据你的设置,把每天需要学习和复习的单词给你列出来,照着背就好,比单词书省事儿。我就是在利用零碎时间记忆单词,整块的时间我用来做英语一的真题。

我八月中旬买了一本丁晓忠的《考研英语历年真题超精解》,个人感觉比黄皮书写得仔细,排版我也很喜欢。里面差不多有十年的真题,我做了一遍。后来又买了蒋军虎的英语二,翻了下感觉讲解很简单,所以我就做了套2013年的了解了下题型分布。英语二我重点看了作文,因为和英语一的看图说话不一样,英语二是写图表作文,自己整理下属于自己的模板应试轻松过。

总之,我的整个考研备考过程中,两门专业课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是最多的,其次是英语,最后才是政治。

Part5.关于前面提到 “状况”

其实这一段太personal了,我都想干脆不写了,但最后还是决定写出来给大家当做反面教材。

我从正式看书开始,一直到十一月,都能保持一个很平稳的状态,每天根据计划按部就班地看书、复习、跑步,偶尔偷懒不想看书就好好放松一天,第二天保持一个愧疚但高昂的心理状态走进自习室,效率更高了。

但是,我一过了十一月中旬,不知道为什么,整个心理状况就开始很不稳定了:每天一进自习室就烦躁,看到书就恶心,周围的人都看书看得如火如荼丧心病狂的,我看不进去就更烦

躁,于是就不在自习室呆着了了。回到住的地方更看不进去,也不想玩,就那么坐着发呆。然后智齿又痛了,脸上开始疯狂长痘,根本不敢照镜子。压抑、无助,无数次想放弃,但马上又自我否定。现在想想那状态真挺恐怖的,有点像个精分。所以,在考研最重要冲刺阶段,我一点书都没看,记忆这东西不巩固的话,之前背得再好,要忘起来非常之快。

反正就这么自我纠结自我拉扯地把黑色十二月过完,要考试了,我害怕得不行。于是又开始逃避要放弃。可是到了考前一天晚上,我又纠结起来,还是去考吧,反正明天是政治,好歹高考文综240+,随便扯总能扯上去的吧,再说交了那么多报名费,我好歹也去看看试卷是什么样子的。最后,我还是去了。考完政治一点感觉都没有,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反正我知道这些大题在那些模拟上基本上都出现过,但是我都没背(„„)。最后得了72分,挺可惜的。

考完政治我就想:英语本来就是我专业,怕什么,考就考!于是我就去考了。但是从考场出来我好难过,不知道是因为下午考试脑袋不清醒还是什么呢,我感觉阅读好难。周围有个女生一交卷子之后就哭了,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觉得难。之前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80分,但是如果我后期还是能保持每天做做英语的真题的话,也不至于才考72分。

第二天上午考333。一看试卷我就呆了,怎么考基本上是教原部分!这些题目我都有印象,但是一个月没碰,具体地准确表述差不多都忘了,但是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想到什么写什么,反正“捡进篮子都是菜(我高中政治老师说的名言)”。最后考了105分,如果后期不掉链子,如果我当初背的是朱德全的那本书的话,估计我的分数还要高些。

下午考904,我就没想放弃了,毕竟上午最难的333我都把试卷写满了。中午我一回到住的地方,就开始看我的笔记,虽然之前背了好几遍,但是最后这一个月又都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还是很心急,我先看了遍笔记里总结的几个重复率高的大题,然后再开始重头把笔记过一遍,可是中午休息的时间太短,我还没来得及好好过一遍就到两点半了。看到试卷时我又惊喜又难过:惊喜的是这些知识点我笔记里面全有!难过的是一个月没看,准确表述我记不清了!就这么,我只能把脑袋里记得的东西全部写上去,最后得了119分,挺遗憾的,如果我后面不出那些岔子,估计能考更高。

考研真的是“剩者为王”,中途放弃的人太多太多。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在起跑线时你觉得谁都看着是信心百倍,似乎谁都比自己厉害,但是慢慢的你会发现,跑着跑着,人越来越少(有的找工作去了,有的吃不了这个苦就放弃了,有的边学边玩了)。当然,也有很厉害的从始至终都匀速前进直到终点的人,我希望你们都是这种人。

三 关于复试

西南的复试分两天,第一天笔试两门:汉语写作和英语教学法,一个上午就考完了。汉语写作是给你一个题目让写800字的文章,今年的题目是“高考英语改革和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大家都写得很快,两个小时足够了。英语教学法就是3道题:一道名词解释,两道简答。复习好了也不难的,两个小时同样绰绰有余。

第二天就是面试。面试过程全英文。今年的面试没有自我介绍,我精心准备了的简历也没派上用场。但还好我够机智,进屋(一个小会议室,对面坐了五位女老师)以后,她问啥问题我都往我准备了的东西上面靠~总之我很快就出来的,先前进去的同学有16分钟的,我可能不到6分钟吧。

大家自信点,把口语练好,复试面试不难的,可能会问到教学法和语言学的东西,会的就照实说,不会的也别瞎编。复试考的不是你答对多少,而是整个气场。对的,气场——口语漂亮、谦虚、大方、诚实、好学,大家慢慢去领悟,先把最难的初试过了再说!

5.上海财经大学 考研经验 篇五

有关考研的起步,我一直在对身边的人强调——早准备者得主动。可总有一些人优柔寡断,畏首畏尾,让人备感无奈。考研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何况你要面对的是上海占尽地理和经济优势的财经院校。只有厚积薄发,方能有足够实力挥斥方遒;投机取巧的心态,期盼以最后的冲刺冲出奇迹的人,多半以“出师未捷身先死”而告终。

诚然,起步阶段,有着太多的阻力。譬如实习与复习的冲突,保研与考研的矛盾,感情与学业的冲撞,自信的不足,信息的匮乏„„这些都是要谨慎考虑的。对于实习,我持支持态度,但切记不能太过投入,我讲的投入,不是工作上的投入,而是一些人明明想考研,却深陷于实习单位无法自拔,以致耽误了不少宝贵时光。对于这部分同学,我有必要提醒你们——务必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务必要想清楚自己的考研是否出于本心?倘若你的考研誓言只是为家人或朋友的刺激而做出的权宜之策,抑或是为室友或同学的闻鸡起舞所感染而暂行的追风之举,那么我劝你尽早收手,干你真正想去干的事,否则结果必定鸡飞蛋打,两相耽误。我理解的最可悲的人,不是穷困的人,不是孤独的人,而是不能去干自己真正想去干的事的人。人这一辈子何其短暂,倘若连自己想去干的事都不能去干,那么你还能如何奢求自己开心呢? 感情与学业的冲突客观存在,就看你怎样去面对。考研论坛上有个名为“考研了,你将如何处理自己的女友”,我极其鄙视,倘若一次考研就足以改写一段感情的命运,我倒鼓励俩人早分为好。感情倘若果真是考研的障碍,那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人心里“感情是考研障碍”的固有成见。换句俗话说,也就是“怕啥有啥”。跳出这个固有成见,努力在协调两者时间安排的同时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争取对方的理解抑或谅解,相信这两者的冲突,将会化为一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更好地促进你的进步。考研时间虽短,但却足以改写一个人的命运,两人倘若真正相爱,就应该鼓励对方踏好这一步,为以后的幸福生活奠基。自信这个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很多人对我抱怨自己的自信不足,怕日后考不上陷于被动。我的建议很简单,就是真正扎下心去做事,天天列计划,日日做总结。每天早上做到自习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列计划,分上午下午晚上把自己当天要完成的任务列个明细,每完成一项,在计划薄上将其划掉,晚上下自习时,翻开计划薄,看看自己今天的任务是否悉数完成,既而做总结,以为明天借鉴。不要小瞧了这个貌似简单的过程,它其中大有学问,试想,每项任务完成后的小勾,对自己,就是一种无声的肯定,日积月累,这种平日琐碎的自我肯定会汇集成一种大自信,而后者,将在以后的大战中,成为你最强大的一门秘密武器,助你于万军丛中径取上将首级。须知,自信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自己争取的。

下面浅谈一下备考上财的经济学的相关信息及所走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专业选择

我觉得在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上,如果我们能尽早的确定下来,如果我们能够尽早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也就是我们对未来有比较清晰的规划,那么我们可以少走写弯路。在选专业的时候,我们最好考虑一下以下因素: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也就是自己未来愿意从事什么职业;你自己是喜欢某种挑战性的生活还是喜欢一种轻松简单的生活;自己是否喜欢某个地方,中国太大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你。

二、上海财经大学初试科目与指定教材(大部分专业和方向)。

考试科目:经济学

指定教材:

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

2、《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巴罗,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

3、《宏观经济学》曼昆(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关于经济学学习准备过程

我相信每位考研的人都看过不少考研文章,学习成功者的优点,见贤思齐,少走弯路,提高效益,节省时间。在此,主要谈谈经济学的学习过程,其他科目只谈感受,相信其他研友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我感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相当强的学科,重的是数学原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只有我们清楚它的整个体系以及体系内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选好课

本,夯实基础,啃熟且理解真题,高分应该不难,做题只是理解这些原理,思维的工具,而不是它的一个目的,当我们把原理方法掌握了,做大部分题目就不会说特别难了。英语这部分,我不需多说,我的英语基础好一些,六级647,我把历年考研真题做了5遍,认真反复分析考研英语的特点(跟六级可以说风格迥异),每做完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也就这样,我英语成绩还算理想。如果对于英语基础差一点的同学,至少词汇要突破5500,阅读必须要到一定的量。政治,因为政治考试受政策和实事影响较大,所以多说也没有多大参考意义。我当初是在九月份开始的,先把整体通看一遍,最后再参加所谓的冲刺班。当然上面写的都是从我自身的角度来看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复习时间安排,也有不同的复习方法,不同的参考书目的选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安排。

我想重点谈谈在学习专业课时的情况,我的专业课学习之路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熟透课本+夯实基础+啃透真题+名师点津

首先,必须要选择好教材,有的同学是跨专业考,建议先看看高鸿业的初级微观经济学,对知识框架大致的掌握,了解基本的公式和定理;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易懂,可以直接开始复习。如是学过宏微观经济学的同学,那就很好。直接开始复习上财指定的教材了。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可以说至少认真的看了四遍。第一遍是整体的把握,也可以说是很认真的基础阶段,通看全部知识点,包括附录。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框架,抓住重点,练习课后习题(简单的就可以直接略过),巩固知识,判别掌握程度。范的书在开始学习时不容易懂,一定要静心而突破难点;指定教材的课后习题很重要,有时候还有大题的真影,包括章节的扩展部分。所以看书一定要认真,理解,求懂。在基础扎实的前提下就可以完全的建高楼了。在看第二第三遍的时候,完全是提升自己了,不断总结完善自己的笔记,此时你千万不要浮躁,感觉书也看得很熟悉了,做习题也感觉良好。NO,此时,我又认真的看了一遍,但感觉快,应该是前几遍认真踏实的原因,效果也很好,一看习题思路就浮现在大脑里,我还是按照严格的步骤认真的写出来。当然真题,这个很重要,不仅可以检验你的做题速度和对时间的把握,而且可以测你的水平和对知识的掌握。认真的做几遍真题我觉得很重要(05年后的比较重要)。

其次,谈谈复习过程中用到的资料了,必须要肯定的是教材的习题,这很重要;特别是曼昆《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感觉这习题与财大的出题题型、风格、难度很近,值得推荐;还有就是真题,一边看教材,一边看了近5年的真题,把握复习的重点和方向,避免自己走弯路。还有就是同学们说的辅导班了(专业方面),我没有参加,我个人觉得,时间和进度,都不是自己把握,那样很被动。当然,有的同学可能适用,但自己一定要先把基础打好,因为面授老师所面对的是共性而非你个性,如基础不牢固,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最后说说所谓的名师指点了,其实也是一份资料了,当初拜托同学给我找了一份资料,有上财本科生的讲义、上财经典习题总结以及配套的参考资料,为高分添了色彩。开始的时候,我听同学说考研论坛上很多资料,全是免费的,我想这应该是好事,但我也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果然,收搜就知道多而不全,真正的好东西,是很少的。就像美国那么发达强大而不会告诉你,他的核武器所在地一样。

四、简述复试

上海财经大学的复试非常的公正,公平,这点不是吹的。就简单的说说面试环节了。面试问的问题也不是很难,英语也问得比较简单,一般只要自信和沉着,一个完美的表现就会展现在老师们面前。所以,暗箱操作可能性你认为还存在吗?!一般名次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表现好的能提前几名,表现差的也就退后几名。对于笔试,我相信能来参加复试的同学肯定没有多大的难度,我们当初也是按指定的两本教材出题,财务会计考的是资产负责表债务法调整所得税的问题,管理会计是一个综合法本量利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呵呵,这个相信你肯定也会吧。到以后的复试,题目的变换是肯定的,不管是我们学院还是其它学院和专业,我想只要按照学校指定的要求来,相信你是能胜券在握的。

五、自己关于考研的一些体会。

1、考研很难,但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考研很辛苦,但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辛苦。

2、一定要有个计划,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3、讲究策略,把握方法。每年考高分的同学不少,但有的同学却数学上栽跟头,有的英语不过线,有的在专业课不能很好把握高分的关键题目――计算分析题。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有些人拼时间,有些人拼效率,关键是看自己。

5、考研一定要劳逸结合。我们基本上每个周五晚上时间都是movie night。

6、一定要坚持,胜利是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

7、最好能找个研友,约束下自己,不能让自己太放肆,想学就学,不想学就马上走人。我们三剑客都考上了。

最后,考研的过程中,我们最好还是能有一个团队,就是有人能够每天一起上自习,一起复习,交流,鼓励。考研的时候孤军奋战是不好的,那样太累了。

总之,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考研,踏踏实实的去准备。那么我们一定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的。即使我们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但至少我们会有所作为有所收获。

需要专业课资料可以找我,也可以给各位学弟学妹提供咨询和“辅导”。但正如有同学“说”的那样,明年考试离现在会过去一年,我的“辅导”估计会不恰当。所以,我也仅仅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做点。

这是考取上海财经大学财务管理研究生的信息分享博客,大家去看看,希望有帮助:http://blog.sina.com.cn/shcjdxcwgl

资料更新动态一并在这个博客中说明

我的联系方式:

QQ: 1364530917

6.厦门大学法学考研经验 篇六

分享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对于考研复习经验也是,正是得益于之前学长学姐的经验,我才能进行更好的复习。因此我也打算把今年考上厦大法学专业研究生的经验同大家讲讲,希望作为一种传承。 由于是第一次考研,我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马不停蹄的搜索相关信息,确定了要考的学校和专业。搜罗到了远至92年的历年真题,并且参加了一个厦大的考研群,这个群还是我的学长告诉我的。我也就和其中的很多人保持紧密的联系,对我后来的成功帮助很大。

接着了解了一下、的专业课招生简章,上网看了下新的政治大纲的变化。这期间又很不好意思但还是找到了那个厦大的学长,他推荐了些资料给我。我想,外界信息的获得是很重要的:比如说真题,还有其他复习资料的选择,但是这些都应该在准备阶段完成。投入正式复习以后,就不要再去过多关注没有太大意义的东西,比如交流复习的心情,进度之类的,更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去和别人交流一些与考研无关的东西。

复试阶段,由于出了分数以后比较浮躁,一直在关注别人晒的分数,想知道自己的排名,

备考资料

但是后来我根据厦大给的权重公式计算了一下,就算初试相差30分,最后成绩里的差别也就只有不到4分,而复试的比例是要大很多的,人家10分,就能够把初试30多分的差距扯平。所以不敢再怠慢,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学习。

关于复试的答题方法:方法方面,我也不知道自己做得好还是不好。专业课考试结束了手还是疼,一直在不停地写。但是考完发现自己的简答题答得太多了一些。有人告诉我,简答题答大点就好了,可是我不敢那样答。不过我答得也确实是繁琐了一些,都快赶上论述的篇幅了。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卷面的美观。我自己是做过老师的,如果一个学生的卷面很整洁,字体又很工整,我就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这个学生成绩一定不错,给的分也就高些。 关于各场考试的比重:初试总分是500分,折合到最终成绩里面,只有60分,所以我觉得,初试的差距真的不算什么。我认识一个师姐,人家初试成绩排名并不靠前,复试考得很好,也拿了二等奖学金。也听说有初试很好,复试不好,只拿三等的。所以,初试成绩不好,不要沮丧,大有扭转乾坤的机会;初试成绩很好,也不要大意,复试不好,很可能排名挤到后面去。复试里面,我在等待英语面试的时候,刚好看见上午监考的女老师和另外一个男老师一起上楼。男老师说“这么说复试其实就是笔试最关键了”,女老师说“是”。其实我自己算一算也知道,复试归到总成绩里的分数是40分,笔试占28分,专业面试8分,英语面试4分,两场面试下来,再怎么糟糕也能拿几分的,那什么最能拉分

7.对外经贸大学考研经验 篇七

1.亚洲地区高等教育扩张及私有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亚洲的高等教育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急剧扩张[1]。据《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更是达到40%,在校生3647万人。香港亦是如此,从2003年31.31%的毛入学率急速增长到2013年的67.28%,高校学生的增幅表现出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提升并不应仅归功于公立教育体系的扩张,正如Postiglione指出,私有化在上述亚洲国家/地区高等教育体系的扩张中起到重要作用[2]。

2.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亚洲各国及地区政府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协助本地高校提升国际声誉,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为了竞争世界一流大学的位置,不少高校将研究成果摆在首要位置。以香港为例,其从20世纪90年代便采用英国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评审工作。在此期间,香港的大学被要求进行角色区分及定位,依据各自不同的特色及优势多元化发展。高校研究者亦被要求关注国际化课题及提升研究能力。中国内地的“985工程”“211工程”计划,台湾的“5年五百亿”(新台币)卓越计划,日本的“留学生30万人计划”及韩国的“面向21世纪的智力韩国计划”均体现了各国/地区政府对于提升本地高校国际影响力以及世界排名的决心。

3.跨国教育的兴起及发展。高等教育性质的改变,即从公共产品到半公共物品乃至商品的转化,催生了跨国教育的急速发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跨国教育为“任何的学习者和教育提供者分属不同国家的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学习内容、师资、教材以跨国界的方式传递”[3]。亚洲作为主要的生源国将会输出53%左右的国际学生,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印度以及韩国[4]。国际教育与展会顾问(International Consultants for Education and Fairs)在2015年的报道中指出,每6个国际学生中就有一个来自中国,并进一步说明中国、印度以及韩国的留学生数目占当前国际学生总名额的1/4左右[5]。

4.大学治理模式的转变。世界各国(地区)政府开始广泛采用分权化管理方式治理高校,亚洲国家(地区)亦不例外。以香港为例,对于教育质素的关注以及院校自主的强调正是分权化的具体体现。一方面,香港的高等教育机构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来管理及运营校内事务并藉此避免政府干预。另一方面,通过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简称为教资会)的协助,香港政府依然可以对本地高等教育机构的表现进行紧密调控。通过审阅高等教育机构递交的自主评估报告以及政府推行的一系列质素评估检验,香港政府的角色主要体现为调整者而非直接管控者。无独有偶,新加坡政府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亦体现了这一趋势。新加坡的高等教育机构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以鼓励其达成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以及创新发展。

5.对于高等教育质素的关注。当前,人们对于高等教育扩张时期的教育质素愈加关注。以中国内地为例,1990年由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作为第一部强调高等教育质素的政策性法规,从评估目的、指导思想、评估手段等方面对质素保障工作做出明确规定。2003年,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对高等教育机构“五年一轮”的教学评估体系正式确立,一年后又成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香港亦处于同样境况。意识到“世界各国的教育支出均极为庞大并占据国家支出的主要部分,高等教育更是支出的重中之重”,香港教资会提出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成本分担以及成本回收理念[6],关于香港高校是否能够在资源缩减下保证高质素的教育因此引发广泛关注。香港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委任香港教资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质素保障审核工作。对于评估及程序审查的强调确保了香港高等教育质素的进一步提升。

6.攀升的失业率,停滞的社会流动以及高等教育职业化的呼声。不断攀升的失业率迫使教育从业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毕业生本人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增加并不等同于被雇佣机会的增大。在中国内地,21~25岁的青年失业率达到9.8%。在表现最好的香港,25~29岁的青年失业率亦达到3.4%。停滞的社会流动作为高等教育扩张的负面效应之一,对传统的教育价值带来新的挑战。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结果却显示相比于初中或高中毕业生,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失业率更为严重。中国内地以及香港,台湾各地的专科及本科毕业生薪资水平亦未见明显差距,且二者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减少(除香港外),这证明学历所带来的正面效应正在降低。政府因此提出高等教育职业化的设想,寄希望于通过院校转型以迎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内地在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美国在2012年颁布的《美国职业计划改革蓝图》均反映了这一趋势。

二、追求卓越大学治理:香港经验的反思与实践

高等教育机构面临优化学生学习经验,加强研究实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科技创新,提升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塑造国家软实力及提升公民社会福利的多重任务。在此背景下,政府对于大学的治理成为热点话题,主要关注如何在保护高等教育院校自主权及学术自主权的同时引导其正确发展。

(一)香港大学治理:多样化治理主体

在讨论香港政府与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时,后者所享有的高度自主权一直被视为最显著的特征。为避免政府过度干涉学校内务,香港政府通过非法定的咨询委员会、教资会来负责本地高等教育院校的发展及所需经费并平衡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正如其主要职责声明一般,“(教资会)监管并确保各高校对于所授予之拨款的使用并非仅建立在对学术自由及院校自主的考虑上,其使用须保持同教资会之前达成的计划一致,并关注拨款使用的效力以及效率问题……教资会亦须确保在综合考虑创新,追求卓越,成本收益及公众问责的同时,对院校基本事务最低程度的干预”[7]。教资会作为政府同高校之间的协调机构,使得香港政府在引导本地高校合理发展的同时,避免过度干涉院校以及学术自主。

此外,香港八所政府资助的高校亦有自己内部的治理结构。具体而言,除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教育学院(无顾问委员会)之外,香港其他高校均设有三个主要部门:校董会,教务会以及顾问委员会。校董会主要监管大学财务规划及人力资本管理,并对大学发展提供意见,其主要成员来源于学校内部职员、学生以及社会人士。教务会作为高校学术自主权的主要代表,对所属高校的学术事务负责。此外,顾问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修正相关法案,其主要人员构成为大学职员及社会人士。大学校长是高等教育机构的主要决策者,校董会主席及校董不行使对大学直接管理权,而是为大学提出宏观及战略高度的意见及建议。

(二)质素保障机制

为保障香港院校的质素,推动各院校提升工作效率、成本效益和问责性,香港教资会引入性能指针及质素保证机制来监管香港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质素,从而建立起更为透明的外部审核流程。French在1999年对教学质素给出了更切合香港背景的定义:教资会认为教学质素表示对在可能条件下最高教学质量的维持,以及在科研和服务上对各自设定目标的达成[8]。1993年以来教资会进行的3项大规模的教学复查及评估体现了French在定义中强调质素的三个方面:教学质量,科研以及服务。

1. 科研评估。

科研评估作为教资会在全港范围内的第一次教学质素保证活动,早在1993年香港高等教育扩张之前就已出现[8],其执行主体为研究资助局(简称研资局)。作为教资会辖下的非法定咨询组织,研资局主要就高等教育机构在学术研究上的需要向香港政府提供建议,并负责向8所政府资助的院校分配拨款及提供经费,以协助他们进行学术研究。到目前为止,科研评估共实施了四次,其余三次分别在1996年,1999年及2014年。效仿英国在1992年所进行的相似评估活动,1993年以及1996年的评估,是以院系为主要参与单位并根据其不同的表现来评定成本中心的级别。每个中心活跃研究者的数量以及研究成果产出的质量决定其在1998—2001年三年间将获得的研究资金投入[8]。

教资会所采用的这种新基金分配方法对香港高等教育机构造成了巨大影响,“要么发表要么出局”成为学术圈中的普遍现象[9],表明其已经认识到先前将科研成果同基金分配相关联的评估方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夹缝中生存的教学质量。此外,1999年的第三次评估在其资助的8所高校中引入了内部竞争机制。其对于“卓越领域”的强调和追求主要来源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希望各中心可以依据其不同的优势来发展壮大,并强调其与香港及亚太中心区的工业、经济和商业紧密相连;二是通过淘汰相对较弱的科研中心来保障杰出中心资源的充分供给。

在最新的2014年科研评估中,评估重点转为关注高校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否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卓越性。评审结果细分为五个不同等级:世界开创性水平(四星);国际卓越水平(三星);国际水平(二星);区域水平(一星)以及不予评级。尽管教资会强调科研评估仅为提升香港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以及科研表现,而非致力各大学之间的比较。香港大学在2014年评估结果中相对逊色的表现(相比于香港科技大学)依然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及关注。一些社会媒体亦根据此结果对香港8所高校进行排名。但考虑到香港各大学所开设的不同科目以及相异的角色定位,此次科研评估结果并不足以体现大学真实水平。

2. 教与学质素保证过程检讨。

程序审查是教资会引入的另一教学质素保证机制,其定义为对内部质素保证、评估以及提升机制的元分析。值得注意的是,程序审查同之前我们所提及的评估不同,它关注的重点并非在于质素的评估,而是与质素保障息息相关的实施过程[6]。此外,不同于科研审核,此次审查结果并不直接同大学获得的基金分配相关[6]

除以上对于教学过程自身的关注之外,教资会针对同教学质素相关的4个交叉领域也提出了相应问题:[10]。参与机构对教学质素的重新认识及对自我提升的迫切需求被认为是本次审核的成效之一,香港高等院校开始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质素的保障投入更多精力。此外,教与学质素保证过程检讨赋予了教资会更多权利来引导其资助的8所高校向其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3. 管理审查。

教资会迄今为止在香港进行的最后一轮审查活动主要集中在各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事务上。进行管理审查的动机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时期的香港高等教育扩张。在此过程中,单位学生的平均成本上升急剧,教资会因此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并决定降低学生成本投入[11]。教资会在其报告“香港高等教育”中指出其进行教育审查的根本目的是确保“每个机构都能够获得合适的财政拨款;各机构对其拨款的使用计划及管理过程能够被教资会及其余外部参与者所观测并复核”[10]。具体地,每个参与机构都必须接受6方面的严格审查:策略发展、资源分配、计划实施、角色定位、责任与培训、提供服务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审核完成之后,教资会通过定义各个参与机构表现良好的管理方式来设立“管理实践原则”。尽管教资会在此过程中一直试图在政府及院校之间保持独立,其对管理过程中的效力及效率的强调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参与高校的日常管理[6]。教资会在高校管理形式及院系结构上愈演愈烈的评估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其将商业管理原则强加在高校日常行政上的作为会严重危害学术自由及院校自主的指责亦是不绝于耳。但全球大学竞争日益激烈,追求卓越及日臻完善,强调表现指标以提升学术水平亦无可厚非。

4. 全面化的质素保障的追求:质素保障局。

为响应社会各界对于高等教育质素日益增加的关注,香港政府在2007年成立质素保障局(简称质保局),作为教资会下属的半独立组织,协助其进行质素保障工作。其主要任务之一为开展四年一次对8所政府资助高校的教学表现评估。第一轮评估工作开始于2007年并于2011年结束。作为对教与学质素保证过程检讨的替代性方针,质保局第一轮评估的主要目的为:(1)确保政府资助的八所院校质素的提升,使其具有国际竞争力;(2)鼓励院校在所属领域的卓越发展[12]。

对资源的有效运用成为质保局评估的首要标准,正如前任质保局主席所指出:“出于对我们的信任,学生们愿意在我们的学校中度过三年或者四年美好的时光,并且期望能够在此有良好的学习体验。他们以及他们的家庭为此在金钱上(精力上)付出良多。对于公共的责任心因此成为全球所有质素监控体系的首要评估准则”[13]。

质保局的成员不仅来自教资会,亦包括本地以及海外学者和小区中有声望的热心群众。为了最小化其对院校以及学术自主权的影响,质保局主要采用以下评核法规:[14]。

坚持各高校不同角色定位,质保局认可并竭力保护各院校不同的特征及发展方向。尽管质保局将其定位为协助高校质素提升及发展,学术界依然坚信质保局的评审结果会影响教资会对8所政府资助大学的资金分配。教资会在2011年公布的文件中亦明确指出其鼓励院校在科研基金申请以及研究生席位上展开竞争[15]。得益于2008—2011年质素审核的成功经验,教资会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的质素评估,并着重强调提升学生(尤其是国际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推进研究生项目的发展。具体而言,第二轮的质素审核“不仅仅着眼于教学体系以及教学过程,亦关注学生的学术成果以及学习经验。评估组成员将全面考虑院校在此过程中的监管作用同学生所获得的实用性技能及能力提升”[16]。

5. 深入管治研究:高等教育检讨及香港教资会资助高等教育院校的管治报告的公布。

除上述所提及的质素保障机制,教资会亦意识到“稳健的管治”对院校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早在2002年3月,教资会便已发布高等教育检讨报告,要求各院校自行检讨其管治架构(包括校董会)是否合理并切合实际情况。在完成相关检讨及反思后,教资会应教育局所邀进一步探讨研究大学管治的相应做法,旨在通过借鉴国际上关于高校管治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协助提高本地院校的职能与效率,并关注于协助校董会成员掌握所需的知识、技巧和规约,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责[17]。其建议摘录如下:(1)院校和政府应考虑制定有关校董会成员培训和持续专业发展的安排,以便成员掌握更多知识,在履行职责时有据可依。为物色贤能担当校董一职,院校应各自制定对不同专长要求的准则,并定期予以检讨。教资会与各院校应分别举办就任培训。(2)为确保校董会成员在履行受信责任时,能在院校自主与向公众负责之间取得适当及可持续的平衡,教资会应借鉴国际的良好做法,设立机制去探讨订立问责框架文件,规定校长及校董会每年汇报情况。(3)校董会在策略规划方面担当重要角色,校董会根据策略规划评估院校表现。为履行此职责,每所大学应制定一套合时和适切的主要表现指标,让校董会评估院校按策略计划议定的优次推行有关工作的进度。(4)各院校的校董会应制订风险管控表,并最少每年检讨一次,如能增加检讨次数,则更理想。(5)各院校的校董会应公布转授职权安排,阐明辖下委员会的分层组织,以及公布在管理方面可有效监督大学活动的机制,包括恰当的转授和汇报机制,此机制需得到校董会认可。(6)教资会应定期检讨大学管治情况,最好每五年一次[17]。

三、总结及反思

8.对外开放发展经验的回顾与思考 篇八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社会主义大国如何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由于受前苏联成功实现工业化的影响。中国选择了国家动员和分配资源,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实践证明这不是一条成功之路。1978年底,中国实现了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其主线之一,是调整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二是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经济起飞和发展。也受到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战后多数新兴国家面临着两个不同的战略选择:一是出口导向;另一个是进口替代。当时一些最有影响的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是无法通过出口实现经济起飞的。如当时的普雷维什、辛格和纳克斯等都持这种观点。后来的事实证明,出口导向模式的发展业绩要好于进口替代。但“一切为了出口”的小经济体模式是否适用于大国,始终是一个未解之迷。

这两个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邓小平说过,“改革、开放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一切都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实践证明,步子放大些有利。当然步子大风险也就大”。

二、 中国的大国特征

首先,中国人口众多、内需容量大,总储蓄高。当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大国时,与世界经济形成的互动关系就会成为影响相互决策的大问题。其一,人口众多。2005年,世界人口超过1亿人的发展中国家,有中、印、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日利亚、墨西哥。其二,内需容量大。2007年,中国内需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GDP的年均增长率达11.4%。其三,总储蓄率高。2004年,中国总储蓄率为46.57%,远高于美国的14.3%、法国的20. 7%、日本的25.5%、韩国的31%、墨西哥的20.8%、印度的28.3%。总储蓄率一旦转化为有效增长动力,其对世界增长的影响不可低估。

其次,中国有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政府一旦动员资源向一个方向努力时,其影响重大。这次奥运会开幕式的巨大成功也证实了这一点。

再次,中国制定了以出口导向和招商引资为主要抓手的外向型战略,集聚了全球的资源、工序和要素。如中国2007年的进出口总值达21738亿美元,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900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超过18000亿美元。其中,进出口额的五成、工业增加值的二成以上是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这既进一步放大了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也增加了中国的南北矛盾和南南冲突的大国困境。

三、 改革开放与国有经济体制演变

(一)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主体(1979-1992年)

1.对国有企业“减税让利”。

2.非国有企业实行低税负政策。

3.三资企业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所得税实行“三减二免”政策。

(二)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1992-2001)

问题:一是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实行不同的差别税率;二是国有企业债务负担重,承担了巨大的公共部门应承担的责任,资产负债率偏高,1994年国有工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是68.5%,考虑明亏和潜亏则更高。三是技术改造存在大量缺口,据统计,国有工业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的比重不到10%。四是社会保障缺口很大,企业都把应留下来用于养老、医疗和住房方面的钱用于了资本积累。

一是公平税负。新税制统一了内资企业的流转税,1993年以后实行新的税收征管制度,堵塞了税收征管上的漏洞,进一步缩小了企业间实际税负的差距。

二是理顺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实行新税制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一样,在全面实行《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依法缴纳所得税,税后利润按资分配,实现了政企分开、利税分流。同时,考虑到国有企业比较困难,国家对国有企业税后利润实行暂不上缴政策。

三是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主要是关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将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种,主要是增值税,其中75%归中央,25%归地方;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种,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屠宰税等。

1993-2001年,实施新税制后,财政开始全面退出了竞争性领域,不再对工业企业进行投资。1998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又进一步明确国债资金不用于工业项目。

(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体制阶段(2001以来)

国有经济要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即在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里,国有资本要保持“绝对控制力”。

在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等九行业,国有资本要保持“较强控制力”。

自然垄断行业的特点:一是存在网络供应系统的规模经济效益;二是资本刚性沉淀;三是这些行业中的多数企业提供的是公众所需要的基本服务。

七大行业中的电网、电信(网络设施部分)、民航(航空基础设施)符合这一定义,应该由国有资本绝对控制。但电力、石化、煤炭、民航(非基础设施部分)、航运,这些应该属于竞争性行业,具有充分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生产的是完全可以通过市场销售的私人物品。

这些命脉行业和关键部门,大部分都是利润回报比较高的。央企之所以能获得高额利润,主要拜央企所在的行业所赐。从最近3年以来的央企经营业绩看,利润排名前40强的企业,瓜分了央企95%的利润,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冶金、通信、煤炭、交通运输和电力等行业。

四、对外开放的成绩及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产品结构曾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发生在1986年,纺织服装出口首次超过石油出口,实现了由资源型产品出口向劳动密集型的服装、纺织品出口的转变。第二次发生在1995年,机电类产品出口超过纺织服装类,开始实现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非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转变。

由此可见,目前竞争优势一是体现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二是体现在中低技术(成熟技术)的劳动密集型机电产品以及IT等高技术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区段(如零部件生产和组装区段)上。而中国大陆的竞争劣势一是体现在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上,二是体现在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产品上。这就决定了中国大陆主要出口相对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工序,进口资本/技术或资源密集型产品。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国内对一些重大问题始终有着分歧和争论。在对外贸易领域,如“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战略取向;加工贸易的作用和转型升级方向;国际分工地位以及进口的作用等问题;在招商引资领域,如“市场驱动型”、“成本驱动型”、“资源驱动型”外商直接投资的综合成本与效益;跨国公司寻求股权、市场份额、品牌和技术控制力;外资增加就业、GDP和税收、技术外溢与带来污染和耗能等问题;在国际收支领域,如货物贸易顺差和服务贸易逆差,外汇储备性质及运用,人民币升值及资本项目开放,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等问题,一直有广泛争论。但对外开放对改革和发展的贡献,是得到一致公认的。

日本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可供借鉴。曾几何时,研究和模仿日本产业政策成为美国决策层的时髦,“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几乎成为信条。然而,“日本病”造成了10年经济停滞。1950-197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年均增速为9%;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为4%;1990年到现在则降至约1%。日本既有丰田等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也有农业、批发零售、银行保险、不动产、物流运输、以内销为主的制造业等效率相对低下的产业。尤其是政府产业政策明确扶持的主导产业反而没有竞争力。波特的研究说明:日本在全球市场上具备竞争力的产业相对很少,其出口集中度更象加拿大和韩国,而不象美国和德国。其次,日本公司的利润率长期低于国际标准,其制造业资产收益率几乎是美国的一半。再次,日本企业受到国内保护,即使这些产业始终没有竞争力。第四,国内低效率导致一些企业把业务转移到海外。最后,整个90年代,日本产业更新停止。使得日本不仅在生物技术、环境技术、新兴服务业缺少新的突破,而且在通讯、多媒体、软件、微处理器、网络等领域落后于美国。如日本不再是半导体的领先者,美国已经取而代之。因此,国际上曾有人预计日本将在10年后赶上美国,但日本现在的经济规模连美国的40%都不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日本政府一直在推迟结构调整。如日本银行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和赢利率等指标衡量,一直缺乏国际竞争力。但由于缺少自我淘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竞争机制,至今还没有调整到位”。日本管理中缺少战略,其风格是和竞争对手做一样的事情,但做的更好。这种观念导致了竞争的趋同和相互模仿,侵蚀了价格,破坏了利润。从1991年3月开始,房地产价格直落78%,日经股票价格指数从38915日元跌到13000日元,停滞长达10年。对此,日本政界流传着日本被英美资本主义击败的言论。反思起来,问题有三:泡沫经济破灭;规制过多和保护过度;从出口导向转向内需立国的战略转移失败。

上述分析对我们有很多的启示:

其一,中国也到了从出口导向到内需立国的战略转移时期。客观上要求出口从“量”到“质”,加工贸易从“特殊”到“一般”,进口从“限”到“放”,发展从出口导向到内需立国的转变。这个转换,首先在战略上是从外向型向开放型,在激励导向上是从优惠出口和招商引资到公平竞争和开放竞争,在体制上是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并扶持内生性增长为基本方向。

其二,中国也到了比较优势转型升级的时期。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必然趋势(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内在要求),劳动力相对成本上升是一个必然趋势(刘易斯拐点的内在要求),资源和能源价格上升也是一个必然趋势(节能优先和环境优先战略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比较优势实现动态的转型升级,要求产出结构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增值能力,要求市场和投资软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其三,中国也到了要统筹对外开放与深化改革的时期。对外开放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开放有利于发展要以深化改革为基础。为此,应加快推进一些不应再延迟的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之间职能科学界定等重大改革。

其四,中国也到了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时期。目前的挑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制造业竞争力大而不强。我们的研究表明,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93%没有研发投入,研发产出的发明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公司手里。按照美国海关统计数据,1995年至2006年,我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95%是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90%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其次,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很薄弱。从为生产提供中间增值服务的部门来看,跨境运输、技术贸易、金融保险是服务贸易的三大逆差项目,咨询和资讯,会计和法律等专业服务的竞争力也不强。再次,对外资产赢利能力较差。2007年底,中国对外金融净资产10220亿美元,增长67%,其中资产22881亿美元,增长39%,包括对外直接投资1076亿美元(5%),证券投资2395亿美元(10%),其他资产4061亿美元(18%),外储15349亿美元(67%)。如果外储持有10年期美国国债,其收益率仅为4.12%,剔除通胀因素之后的实际收益率仅为1.86%;与此相比,2006年,在华三资企业的年净资产收益高达21%。这些问题都是在下一步改革开放中逐步加以解决。

上一篇:美术教学简案下一篇:税务科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