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法是我国第一部

2024-10-13

建筑法是我国第一部(19篇)

1.建筑法是我国第一部 篇一

精选阅读(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闪耀着永不泯灭的光辉。

《诗经》本来只叫《诗》,正因选定的诗歌有311篇(6篇有目无诗),因此也叫《诗三百》。孔子把《诗三百》作为道德教育的教科书,以后的儒家学派就把它奉为经典,于是出现了《诗经》的名称。《诗经》最早的诗大概写在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出于春秋中叶,作品时刻大约包含六个世纪。在西周时代,中国的音乐和诗歌都到达了相当高的水平,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乐师,透过各种途径,不断地搜集各地区和各阶层的诗歌,并加以整理供演奏用。进入春秋时代后,虽然兵灾不断,但这项工作没有中断。《诗经》就是经过这样的长期积累之后,相传再由孔子修改、删定的。

《诗经》按音乐的不一样,把作品分《风》、《雅》、《颂》三大类。

《风》又称《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且绝大部分是民歌。《国风》共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共十五个地区和国家的乐歌,如《郑风》是郑国调,《秦风》是的是秦国调。《雅》是指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证明与其他地区的音乐有别。雅诗又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小部分是民歌。《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祖先及统治者功德的乐曲,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的精华,主要在《国风》部分,这些作品不少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和剥削,追求自由、幸福、理想生活的愿望和要求。

《诗经》基本上是四言诗,是诗歌发展过程中的早期形式。它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其中比、兴是我国歌谣的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精选阅读(2):

2.建筑法是我国第一部 篇二

我国城镇既有居住建筑量大面广。据不完全统计, 仅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既有居住建筑就有大约35亿平方米需要和值得节能改造。这些建筑已经建成使用20年~30年, 能耗高, 居住舒适度差, 许多建筑在采暖季室内温度不足10℃, 同时存在结露霉变、建筑物破损等现象, 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很不相应。

同时, 我国南方地区建筑因过去不采暖, 对建筑保温不够重视。这些地区建筑墙体结构普遍偏薄, 房屋墙体及门窗的保温性能较差, 窗户仍然大量采用单玻窗, 北方已经大范围普及的双玻窗、Low-E窗等在南方很少投入使用, 这类建筑在目前夏季空调使用和冬季分户取暖普及的情况下, 不仅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无法与经济水平相适应, 而且造成大量能源浪费, 因此人们对建筑节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建筑节能是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不仅是严寒和寒冷地区 (也称北方采暖地区) 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 而且包括冬冷夏热地区的建筑的节能改造, 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于节约能源、改善室内热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的活动。节能改造的主要内容有:

(1) 外墙、屋面、外门窗等围护结构的保温改造;

(2) 采暖系统分户供热计量及分室温度调控的改造;

(3) 热源 (锅炉房或热力站) 和供热管网的节能改造;

相关信息显示, 截至2012年年底, 北方15省 (区、市) 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2.2亿平方米。北京、天津、内蒙古、吉林、山东5个与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签约的重点省 (区、市) 共计完成改造面积8969万平方米。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已经启动, 共安排改造计划1200万平方米。

同时, 住建部也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截至2012年年底, 全国城镇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24.6亿平方米, 浅层地能应用面积3亿平方米, 光电建筑已建成及正在建设装机容量达到1079兆瓦。全国有21个城市、52个县、3个区、10个镇被确定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 (县、区、镇) 。

在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方面, 截至2012年年底, 全国共有742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建筑面积7543万平方米, 其中2012年当年有389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建筑面积达到4094万平方米。上海、江苏、深圳等省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 全面强制推广绿色建筑。据相关测算, 如果到2020年中国有20%的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 将占建筑总能耗的12%至15%, 对完成全社会可再生能源应用目标贡献率超过30%。官方此前提出, “十二五”期间 (2011年至2015年) , 中国要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耗的比重达到15%。

一、既有建筑改造的基本情况

2013年初, 国务院一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 要在“十二五”期间内, 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 南方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 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40万套。并且要求要在到2020年末, 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据相关媒体报道, 住建部近期强调将深入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继续加大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施力度, 力争2013年完成改造面积1.9亿平方米以上;力争完成南方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200万平方米以上, 下达改造计划指标1500万平方米以上;选择有工作基础、积极性高、配套政策落实的城市, 实行规模化改造试点。

这其中, 北方地区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以加快实施“节能暖房”工程为最基本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以围护结构、供热计量、管网热平衡改造为重点, 大力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超额完成任务。

除去维护结构改造之外, 还将开展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以建筑门窗、外遮阳、自然通风等为重点, 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进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 探索适宜的改造模式和技术路线。“十二五”期间, 要求完成改造5000万平方米以上。

实施北方采暖地区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的重点, 是提高热源效率和管网保温性能, 优化系统调节能力, 改善管网热平衡, 撤并低能效、高污染的供热燃煤小锅炉。因地制宜地推广热电联产、高效锅炉、工业废热利用等供热技术。推广“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换热”技术, 提高集中供热管网的输送能力。开展城市老旧供热管网系统改造, 减少管网热损失, 降低循环水泵电耗。

新任总理李克强要求改造1000万户棚户区, 这不仅仅意味着拆除城中村, 更意味着, 旧城区综合改造、城市市容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 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同步开展节能改造。在条件许可并征得业主同意的前提下, 研究采用加层改造、扩容改造等方式进行节能改造。

据悉, 中国中央财政将再投40亿元用于建筑节能。财政部经建司有关负责人透露, 官方未来将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 在建筑领域集中连片、大规模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 财政资金将重点向保障性住房、公益性行业倾斜。

二、南方地区建筑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的节能改造是以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为主, 不过, 随着南方夏热冬冷地区, 夏季能耗过高等问题的加深, 南方地区的节能改造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表。所谓夏热冬冷地区, 是指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 涉及上海、重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多个省市。

传统上认为,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通常是指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未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建设, 并已投入使用的采暖居住建筑, 通过对其外围护结构、供热采暖系统及其辅助设施进行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 使其达到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活动。而南方夏热冬冷地区因为对采暖要求并不明显, 因而节能改造问题并不十分迫切。然而, 随着空调等高能耗取暖降温设备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庭, 夏热冬冷地区也出现了迫切的保温需求。2012年7月26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下称《意见稿》) 。住建部相关人士表示,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进入实质阶段。《意见稿》针对外窗、遮阳、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提出了技术要求。节能改造可以选择单一项目如门窗, 也可多个项目进行综合改造, 而改造项目的最终确定主要取决于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

而据相关统计, 当前南方地区的玻璃窗仍然大量采用单玻窗, 北方已经大范围普及的双玻窗、Low-E窗等在南方很少投入使用, 同时, 南方地区墙体结构普遍偏薄, 房屋墙体及门窗的保温性能较差, 而高能耗取暖纳凉设备的普及, 显然给节能减排任务增添了不少困难。

空调、电暖气等保暖设备在保温性能不良的房屋内工作, 必然会导致效率偏低, 同时, 能耗损失也比较大, 不仅不利于节能减排, 同时也使得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无法达到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程度。

国家能源局2012年6月曾表示, 空调负荷在总用电负荷中所占比重非常大, 2011年华北地区最大空调负荷占用电负荷峰值的比重已超过20%, 华中、华东、南方地区已超过30%, 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的比重甚至接近一半。

对于房屋保温节能改造成绩显著的北方地区而言, 除去北京等特大城市之外, 空调负荷占用电负荷峰值的比重明显低于华中、华东、南方地区。如果将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搁置来看待这个问题, 房屋墙壁过薄、门窗节能较差等问题显然也是造成南方地区整体空调能耗高于北方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现代快报报道, 江苏省2011年夏季空调用电负荷已达到2200万千瓦, 占最高用电负荷的1/3。

夏季空调用电给南方地区电网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012年7月5日13时45分, 国家电网华东电网统调最大负荷达1.7666亿千瓦, 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网电力缺口约960万千瓦。

有人曾计算, 功率1匹的空调, 按照每天使用12小时计算, 开27°C将比26°C节省1.2度电, 空调温度提高1°C, 可以节省大约10%的总耗电量, 这也就意味着, 如果南方地区实施节能改造工程, 墙体、门窗等如果能多隔热1°C, 那么相当于可以至少节省空调10%的耗电量。

不仅如此, 空调制热的耗电量也不容小视。据新闻晚报报道称, 相比起空调制冷而言, 制热更耗电。在室外温度0℃以下时, 一台2匹空调每小时用电量往往会从原来的1.5度电增加到3至3.5度, 耗电量增加了100%以上。

而同样的, 经过节能改造的墙体门窗等, 可以起到有效隔温的作用, 不仅室内的温度损失会大大降低, 空调持续运行的时间也会相应减少。据海螺型材在北京地区农村进行门窗改造后的回访统计, 改造后每户农民家庭一个采暖季平均节煤一吨多, 多的家庭达两至三吨, 节能效益明显。

这一问题也得到了相关政府机构的重视。据相关媒体报道, 中国财政部近日表示, 将对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予以财政补贴, 以促进节能减排。在这些地区开工实施的建筑外门窗节能改造、建筑外遮阳系统节能改造、建筑屋顶及外墙保温节能改造等项目, 都能够享受到国家财政的补贴。

财政的大力投入促进了建筑节能, 也撬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大市场。作为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江苏南京市已获得了8000万元国家财政补助资金。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下, 新能源产业已然成为了江苏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关人士表示, 该省仅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产值就接近200亿元, 如果加上太阳能光伏发电、热泵等, 带动上千亿的产值不成问题。

三、供热技术的创新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

长久以来, 我国常规的大规模集中供暖一般采用的都是高温循环水供暖模式, 这一方式特点是:供回水温差大, 流量小, 换热效率高。缺点是对保温的要求高, 热损失相对较大。但是, 由于这种方式流量低, 所以用的供水管管径小, 资金投入上便宜, 而且因为管径小热损失也能一定程度上被弥补 (相对于低温水) , 相对于低温水传输效率高, 所以优势很明显, 而且送热的过程省电,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广泛运用于集中供热的一次循环水系统, 用于直接入户的情况较少。

但是这一模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保障水温持续处于高温环境之下, 因而必须增加维持高温的能源消耗, 因此并不十分利于我国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

除了高温循环水供暖模式之外, 现在在一些中小城市中, 逐渐出现了一种相对新型的供暖模式, 即低温循环水供暖。

低温循环水供暖相比于高温循环水供暖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可以采用诸如汽轮机低空运行循环水这一类的系统, 将系统的循环水直接由热源送到热用户散热, 因而可以避免热源损失, 并且通过降低供暖温度, 相对延长供暖时间, 来达到用户的采暖温度标准。这可以在保证供暖温度的情况下, 达到既降低输送能源损失, 同时减少热电厂燃料消耗的目的, 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节能降耗的手段。

不过这种模式因为循环水相对温差小, 所以要保证同样的热量必须加大流量, 增加输送管道的管径, 循环泵的功率需要相应增加, 换热效率低, 且循环末端容易不热, 不适用于供热面积太大的情况。一般适合入户供暖, 例如采暖地板、辐射板等。

地暖供暖模式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低温供暖方式。地暖是指是将温度不高于60摄氏度的热水或发热电缆, 暗埋在地热地板下的盘管系统内加热整个地面, 通过地面均匀地向室内辐射散热的一种采暖方式。地热辐射采暖与传统采暖方式相比, 具有舒适、节能和环保等诸多特点。在国外这项技术不仅大量应用于民用住宅和医院、商场、写字楼、健身房和游泳馆等各类公共建筑, 还大量应用于花坛、厂房、足球场、飞机库和蔬菜大棚等建筑系统的保温, 甚至应用于室外道路、屋顶、楼梯、机场跑道和各类工业管线的保温。目前, 韩国、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超过50%的新型建筑中都采用了地热辐射采暖。

地暖也是中国近几年在黄河以北地区已开始兴起的一种新型采暖方式, 在中国的山东、天津、东北、内蒙、河北等地, 其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例如天津市, 地面采暖已占新建筑的40%, 受到居民的普遍欢迎。中国政府已将地面采暖列为重点推广应用的建筑节能技术。从发展前景看, 未来的居民采暖, 60%以上将会采取地面采暖, 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另一种新型的低温供暖是地源热泵。与一般的供暖方式不同, 地源热泵是利用浅层地热, 包括地下水、土壤等地热能源供热或者制冷的系统, 与其他供暖系统最显著的区别在于, 地源热泵没有任何污染, 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没有燃烧, 没有排烟, 也没有废弃物, 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 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

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由于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 (通常小于400米深) 作为冷热源, 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地表浅层地热资源可以称之为地能, 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温位热能。地表浅层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 收集了47%的太阳能量, 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它不受地域、资源等限制, 真正是量大面广、无处不在。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 使得地能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一种形式。

以浅层地热能为例,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主要存储于地下200米的岩土与地下水中, 温度17~21℃, 具有清洁环保、取用方便、无需转换、不受天气影响等特点。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据制冷快报报道, 江西省一个省在“十二五”规划期间, 将会在11个设区市推广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温能, 可为超过6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供暖制冷, 潜在远景可供建筑面积5.92亿平方米。

相关专家曾表示, 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地源热泵服务面积已达1.4亿平方米。项目的数量前几年每年在以20%-25%的速度增长, 地源热泵应用示范项目全国有324个项目。我国热泵空调系统应用规模由中小单体建筑转向大型建筑群住宅小区, 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几万平方米乃至几十万平方米的小区都已很多, 个别城市甚至在建上百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地源热泵项目。

地源热泵的最突出优点在于环境和经济效益显著。地源热泵的污染物排放, 与空气源热泵相比, 相当于减少38%以上, 与电供暖相比, 相当于减少70%以上, 真正的实现了节能减排, 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更多。地源热泵机组运行时, 不消耗水也不污染水, 不需要锅炉, 不需要冷却塔, 也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 环保效益显著。地源热泵机组的电力消耗, 与空气源热泵相比也可以减少40%以上;与电供暖相比可以减少70%以上, 它的制热系统比燃气锅炉的效率平均提高近50%, 比燃气锅炉的效率高出了75%。地源热泵夏天把室内的热量排到地下, 冬天把地下的热量取出来供室内使用, 相对来说, 向环境排放更少的能量, 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其次, 地源热泵可一机多用, 应用广泛的地源热泵系统不仅可以供暖, 还可供空调制冷, 可以提供生活热水, 一机多用, 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特别是对于同时有供热和供冷要求的建筑物, 地源热泵有着明显的优点。不仅节省了大量的能量, 而且用一套设备可以同时满足供热、供冷、供生活热水的要求, 减少了设备的初投资, 地源热泵可应用于宾馆、居住小区、公寓、厂房、商场、办公楼、学校等建筑, 小型的地源热泵更适合于别墅住宅的采暖、空调。地源热泵机组由于工况稳定, 可以设计成简单的系统。由于地源热泵系统运动部件要比常规系统少, 机组运行可靠, 维护费用用低, 自动控制程度高。系统安装在室内, 不暴露在风雨中, 也可免遭损坏, 更加可靠, 延长寿命。地源热泵的地下埋管选用聚乙烯和聚丙烯塑料管, 寿命可达50年, 要比普通空调高35年使用寿命。

这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建筑节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因此说, 科技创新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

四、施工安全是既有建筑改造的重中之重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对象是旧建筑, 很多是在有人居住的条件下进行施工。施工安全不仅关系施工人员, 更关系被改造建筑里面的居民。2010年上海某公寓楼因节能改造施工不慎, 引起火灾, 导致58人遇难, 70余人受伤, 整栋楼内居民所有东西化为乌有, 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这栋失火的教师公寓, 当时正在进行外墙节能保温改造工程施工。事件起因是因为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 据知情人士介绍, 火灾的根本原因在于可燃性外墙保温材料起燃引发大火。由于可燃性外墙保温材料亦具有一旦着火扩散速度快以及范围广的特点, 所以导致火情的迅速蔓延。国务院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召开全体会议, 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表示, 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 是导致大火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力平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 大楼外立面上大量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 燃烧速度快产生剧毒氰化氢气体, 是导致多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原则上来说, 外墙保温结构并不应该成为火灾引发的起点, 据业内人士介绍, 外墙外保温系统一般由粘结层、保温层、和装饰面层构成, 现行的防火规范并没有对外墙外装修的材料做出防火要求。围护结构常用的膨胀聚苯板、挤塑板、喷涂硬泡聚氨酯等保温层材料, 氧指数通常在18~32, 相当于建筑内装修材料的B1级或B2级的燃烧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电焊火星溅到这类材料上容易引起燃烧, 但并不意味着导致火灾的就是节能保温材料。建筑幕墙系统一般不宜采用膨胀聚苯板、挤塑板等保温材料, 因为幕墙的钢构件施工难以避免电焊火星, 若采用上述材料则应采取防火构造措施, 可在膨胀聚苯板、挤塑板、硬质喷涂聚氨酯等材料表面设置水泥砂浆等不燃材料作为保护层;非幕墙系统的建筑外墙也应考虑防火构造措施, 如外墙保温层每隔一定高度设置1米高度的不燃保温材料的阻隔层, 控制火势的延续。

3.建筑法是我国第一部 篇三

2010年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科院“创新2020”规划,决定组织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第二年1月,中科院批准实施空间科学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研制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实践十号”微重力科学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和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并在“十二五”末和“十三五”初相继发射。中科院希望通过发射这些具有先进科学目标的科学卫星,实现我国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的突破和进展。

2015年12月17日,中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带着去太空寻找暗物质存在证据的使命顺利升空。

2016年4月6日,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并于12天后带着19项科学实验结果成功返回,成为我国迄今为止承载空间科学实验项目及种类最多的单次卫星任务。

随着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升空,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也将于下半年择机发射,中国将全面开启空间科学探索新时代。

在今年3月,中科院组织国内专家编写的我国《2016~2030年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中提出了23个空间科学计划,包括“黑洞探针”计划、“天体号脉”计划和“链锁”计划等,至2030年预期要发射20颗左右的科学卫星。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悟空”是我国发射的首颗科学实验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它的复杂度和工程实现难度都远超以往。它可以测量入射粒子的电荷数、入射方向及入射能量,进而区分入射粒子的种类。根据探测得到的数据,我们就有可能反推出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暗物质到底是指什么呢?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用绳子牵引一个物体旋转时,人会感觉到,旋转速度越快绳子绷得越紧,这是因为物体旋转需要更大的向心力。而宇宙中天体旋转时,提供旋转的向心力就是引力。1933年,加州理工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家弗里茨·兹威基却发现了星系之间相互绕转轨道有着巨大的异常。他通过天文观测,估算出星系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星系的质量,进而得到它对于其他星系的引力。这些星系的运动速度都很快,以至于引力无法将它们束缚在同一个星系团中。理论上,这个星系团必定会四处飞散,很快被彻底摧毁。如果再回到用绳子旋转的例子,那么绳子将无法承受这样的速度而被甩断。

于是,兹威基作出推测:星系团中一定充满了某种“暗物质”,它们的引力足够强,可以把星系团束缚在一起。这种看不见的物质,指的是电磁相互作用很弱甚至没有的物质。但它们能产生足够大的引力,因此,即使看不见,科学家们通过努力也找到了观测这些“暗物质”的方法。到20世纪70年代,所谓暗物质几乎弥漫于所有星系团甚至单个星系中已为学界所知。到21世纪初,学界已经知道暗物质会对遥远星系的光线产生引力透镜效应。现在,这些透镜效应被用来探测宇宙中暗物质的分布。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在宇宙目前的总质量的大致占比中,暗能量占68.3%,暗物质占26.8%,而构成你、我、行星、恒星和星系的普通物质(或者叫重子物质)则仅占4.9%。

那么,为什么这颗卫星命名为“悟空”?据说科学家们期待它像那本领通天的齐天大圣一样有着身入险境的勇气,用“火眼金睛”在茫茫太空中识别暗物质的踪影,并去“领悟太空”,最终跟斗战胜佛一样取得暗物质的真经。

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

太空遥远而神秘,而只有在太空,才能获得持续的微重力环境。在微重力,也就是通常说的“失重”环境下,能观察到很多在地球上无法观测到的独特现象。因此,这种极端的物理条件可以允许科学家们探索更多的未知和可能。

2016年4月6日1时38分,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

实践十号于2012年12月31日正式立项,是我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其科学目标是研究、揭示微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并取得极具创新的科技成果。

据报道,我国将在2020年前后开始空间站的建设,因此这里会有一个疑问:为何还要发射一颗卫星来进行微重力实验?专家解释:实践十号能为科学实验提供比载人空间站更好的环境,即实践十号可以提供更优的“微重力”环境。数据显示,实践十号的微重力水平是地球表面重力的10^-4g,而太空站上的微重力水平是地球重力的10^-3g。实践十号整体为柱锥组合体形状,高约5.2米,直径超过2米,尽管是一颗中等大小的卫星,但比起空间站有较高的机动性。

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和我国把返回式卫星技术运用到科学卫星上。和人们熟知的气象、通信等应用卫星不同,作为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只有15天的寿命,并分为留轨舱和回收舱两部分。其中,8项流体物理和燃烧实验将在留轨舱内进行,另外11项科学实验将在回收舱进行。

实践十号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完成19项科学实验(从200多项申请中脱颖而出),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六大领域。

这些看似遥远而抽象的项目究竟与我们未来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以其中的燃烧试验为例,导线绝缘层和典型非金属材料这两个微重力燃烧实验,就是针对载人航天器当前最令人头疼的防火问题而设计。内部起火是卫星、飞船、载人航天器等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实践十号所搭载的两项燃烧实验,正是要观察微重力条件下材料着火、燃烧以及烟气析出的规律,并对比重力条件下的燃烧规律,为建立我国自己完整的航天防火规范服务。

另外,实践十号所搭载的生物实验,其中诸如体态轻盈的果蝇、上千只蚕卵等生物实验样本,虽然小,却有望为人类的未来之路——哺乳动物能否在太空正常繁衍——提供更多线索和答案。以实践十号搭载的小鼠早期胚胎为例,科学家希望以小鼠胚胎为研究对象,培养并显微实时跟踪观察,看它在微重力环境中能否和在地球上一样正常发育。

这19项实验全部是我国最新的探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雷锋网、新华网)

4.中国断代史第一部史书是什么 篇四

《汉书》和《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主要记载了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至王莽帝皇四年(公元23年)这230年间的历史事件。在撰写《汉书》时,班固借鉴了《史记》的资料,更补充完善了不少历史资料,为延续历史的完整性做出了贡献,比如在《萧何传》中补充了“项羽赴约,封沛公于巴蜀为汉王”的重要历史资料。

《汉书》的史料丰富翔实,书中记录的时代与《史记》部分内容重合,比如汉武帝中期之前的西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两书都有记载。所以《汉书》在记叙这部分时,大多尊重《史记》内容,但限于作者对历史的见解和后人对历史的评价不同,班固在引用时也有部分做了删改。

历史第一部断代史主要记载什么内容

《汉书》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主要记载了民族、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全面反映了西汉王朝二百三十年的社会情况。《汉书》记载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与《史记》有交叉,采用《史记》的内容,由于作者思想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相同,在采用时也会有增加、删减或修改。《汉书》将《史记》的“本纪”称“纪”,“列传”称“传”,“书”改为“志”。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郡国行政区划、户口数字和历史沿革,在民情风俗、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

5.建筑法是我国第一部 篇五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它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它是中国古代专门论述茶叶的一类重要著作,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自唐代陆羽《茶经》到清末程雨亭的《整饬皖茶文牍》,专著共计100多种。包括茶法、杂记、茶谱、茶录、茶经、煎茶品茶、水品、茶税、茶论、茶史、茶记、茶集、茶书、茶疏、茶考、茶述、茶辩、茶事、茶诀、茶约、茶衡、茶堂、茶乘、茶话、茶荚、茗谭等。绝大多数都是大文豪或大官吏所作,可惜大部分已经失传。此外,在书中有关茶叶的诗歌、散文、记事也有几百篇。

6.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 篇六

我把生活看做人生第一桩要事,所以不赞成早谈专门;早谈专门便是早走狭路,而早走狭路的人对于生活常不能见得面面俱到。前天G君对我谈过一个故事, 颇有趣很可说明我的道理。他说, 有一天,一个中国人一个印度人和一位美国人游历,走到一个大瀑布前面,三人都看得发呆;中国人说:“自然真是美丽!”印度人说:“在这种地方才见到神的力量呢!”美国人说:“可惜偌大水力都空费了!”这三句话各各不同,各有各的真理,也各有各的缺陷。在完美的世界里,我们在瀑布中应能同时见到自然的美丽、 神力的广大和水力的实用。许多人因为站在狭路上,只能见到诸方面的某一面,便说他人所见到的都不如他的真确。前几年大家曾像煞有介事地争辩哲学和科学, 争辩美术和宗教,不都是坐井观天诬天渺小么?

我最怕和谈专门的书呆子在一起,你同他谈话,他三句话就不离本行。谈到本行以外,旁人所以为兴味盎然的事物,他听之则麻木不能感觉。像这样的人是因为做学问而忘记生活了。我特地提出这一点来说,因为我想现在许多人大谈职业教育,而不知单讲职业教育也颇危险。我并非反对职业教育,我却深深地感觉到职业教育应该有宽大自由教育 (Libe ral e ducation)做根底 。倘若先没有多方面的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则职业教育的流弊,在个人方面,常使生活单调乏味,在社会方面,常使文化肤浅褊狭。

7.我国自行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等 篇七

任景丰之所以选定谭鑫培的《定军山》作为他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因为当时京剧最为盛行,而谭鑫培又是当时最走红的名伶。1905年拍片的这一年,又恰是谭鑫培六十诞辰,这样不仅为我国留下第一部影片,而且对谭鑫培的艺术生涯中也很有纪念意义。

中国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不仅是无声的,而且只拍了该剧的“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定军山》是一出三国故事戏,表现老将黄忠大战曹军守将夏侯渊的故事。拍片时,为了利用日光,选在丰泰照相馆院中的露天广场上进行。摄影师是该照相馆的技师刘仲伦,前后拍摄了3天,共成影片3本。

巧克力传奇

承祺

16世纪,阿斯克特人生活在中美洲,属于墨西哥境内的土著印第安人。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到处都生长着可可树。那时,可可豆是美洲的流通货币,一个南瓜值4颗可可豆,10颗可可豆能买1只兔子。

1519年的一天,海面上驶来一条载满白人的大船,白人船长是西班牙人,名叫科尔盖斯。这是阿斯克特人第一次见到白人,以为是天降之神,便设宴热情款待这些刚刚发现了新大陆的西班牙人。席间阿斯克特人用金樽向科尔盖斯献上了一杯“神液”,科尔盖斯尝了一口,禁不住皱紧了眉头,但出于礼节他还是坚持将这杯奇特的苦汁一饮而尽。这杯“神液”就是著名的阿斯克特巧克力,它是由可可豆熬成糊,再加入辣椒、姜、蜂蜜等一起搅拌,然后浇在煮熟的玉米粥上而制成的。这个西班牙人没呆多久就喜欢上了这种饮料,并且喝上了瘾。

1527年,科尔盖斯返回西班牙时,将巧克力原料以及制作方法带到欧洲,并开始在上层社会传播。不久,西班牙国王和他的妹妹也迷上了巧克力。1615年,法王路易十三娶西班牙公主安娜为妻,这位馋嘴的公主出嫁时惟一要求就是把巧克力陪嫁到法国,巧克力也由此进入法国。后来,法王路易十四之妻马丽·戴莱兹王后也嗜巧克力成瘾,国王和巧克力是她生命的两大支柱,在宫内无人不知。法国在路易十五时代开始生产巧克力糖,结束了巧克力饮料的单一形式。当时,妇女从手提袋里拿出一袋包装精致的巧克力馈赠友人,在上流社会被视为是十分体面的事。从此,巧克力在整个欧洲被广泛接受。

是狼是狗

安广禄

清朝的乾隆皇帝身边有两个宠臣,一个是学识渊博、才高八斗的内阁大学士兼兵部侍郎晓岚,另一个是贪赃枉法、心术不正的礼部尚书和珅。纪晓岚同和珅同朝为官,但性格志趣、道德品质却大相径庭,所以两个经常唇枪舌剑,明争暗斗。 有一天,纪晓岚、和珅应邀出席一个宴会,且冤家路窄,同坐一席。宴会开始后,下人在上菜时,不小心脚下一滑,身子一歪。将盘中的一节火腿掉在地上。说来也巧,恰在此时,不知从哪儿钻出一条黄狗,叼起火腿就跑。狡猾的和珅见此情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抬头看着纪晓岚,一语双关地说:“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思维敏捷,岂能听不出和珅的弦外之音?只见他微微一笑,应声答道:“尾下垂者为狼,上竖(尚书)是狗。”众人听罢,哄堂大笑,和珅则张口结舌,非常难堪。

8.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谁说的 篇八

自信,是坚持正确的意见,面对困难不灰心,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标。爱迪生一生中进行了大量的发明创造工作,但他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如果他当时认为“我不行”,就自暴自弃,那么他还会至今被人们所称道吗?周也对共青团干部说过,要吸收各方面的意见,但又不能六神无主,无所适从,要善于吸取好的建议,坚持正确的,也就是要有自信的精神。

但是,盲目的自信则是骄傲,。西楚霸王项羽在秦末时势力最强,由于刚愎自用,即过分自信,听不进劝告,一意孤行,结果“无颜见江东父老”。

9.第一篇章 相逢是首歌 篇九

(建议:以《相逢是首歌》开头,把在校的旧相片放进去。)

第二篇章 青春纪念册(趣味游戏)不惑之年,当我们重启《青春纪念册》时,才发现我们仍是青春的《大梦想家》。梦想着拿着《青春修炼手册》,重新回到那《青苹果乐园》,寻找当年的《红蜻蜓》,寻找当年青涩的《爱》。。。

第三篇章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红毯部分)《似水流年》,《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牵着你的手,让我重新期待《此情可待》。。。

10.品位是人生第一课 篇十

法国国际服装制作学院毕业,原《悦己》杂志社服装编辑,《CICE》杂志首席服装编辑,“更”牌童装创始人。

周更新

知名服装设计师,女儿“宝珠”

6岁,“更”牌童装创始人。

我们不是老说,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吗。同理,没有丑宝宝只有懒妈妈。不要让孩子长大了,再捧着时尚宝典、时尚教科书之类的恶补。

你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你的人生态度,好品味还是坏品味,孩子耳濡目染都会受到影响。

我学服装,因为妈妈是裁缝,我每天都看到叔叔阿姨拿着漂亮的面料来我家,聪明的妈妈会用花花绿绿的布头给我们姐俩拼接衣服。这就是我们最早接触能叫做品位的东西,爸爸是建筑师,天天画图,我家的兄弟姐妹小时候没上过画画班儿,但我们都走上了绘画这条路。这不是刻意的教育和灌输,是环境,一个开放的环境,喜好自己决定,品位自己养成,但环境给我们土壤,让我们自由生长。

让孩子画画,首先自己也要感兴趣。不能是,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儿,却逼着孩子接受这个所谓的兴趣。要让他们能体会到你的态度,你的爱好,你的品位。爱厨艺,就要让孩子感受到你觉得每道菜的美。哪怕兴趣只有爱家务,也要让他们觉得妈妈连一块桌布也选的那么漂亮,干净的花瓶里总有好看的花。

很多家长喊冤,琴棋书画不就是对宝宝品位的培养吗?没错,但不全对。

做个选择题吧。

1.孩子不起床,怕迟到,谁还会管宝宝今天穿什么。

2.平时要带他去各种课外班,没空在家给孩子捣饰。

3.长太快,总买新衣服得花多少钱呀。

4.衣服脏的太快,还没洗呐。

5.学习是第一位,别老臭美!

品位是一场战争

对于美丽,大人与孩子的理解并不相同,孩子也有孩子的品位,因此,穿衣就变成了一场战争,但胜败却难以界定。家长们总认为是自己妥协,其实单拿穿衣品味来说未必我们就是完胜。

不久前,一位妈妈在微博里晒宝宝穿更牌童装的照片,原本妈妈想配黑色裤袜和小黑皮鞋,为了突出裙子的亮丽,又不至于太花。以前宝宝对妈妈的搭配百依百顺,这次不同,死活要穿一双玫红的洞洞鞋。哭闹之后只得依了她,没想到居然和衣服非常搭配,比妈妈选的黑色鞋子还出彩。母女俩关于衣着品味的斗争从此开始了。

家长总认为自己有经验,有更多的常识。不好意思,对于穿衣服来说你们是平等的。面对童装,家长跟宝宝的起点一样。没当妈妈时并不会对儿童衣服过分关注。童装有儿童心理学,孩子自己的心思,家长并不完全理解。

你不会知道宝宝突然想穿一件以前他并不喜欢的黑色夹克,是因为昨天幼儿园里,邻座小妹说某某那件类似的非常好看。你不了解孩子堆儿里的流行趋势。好看不好看他们会自己分辨,在幼儿园这个儿童小社会里,他们学会面对,也学会改进,从而成长出自己的审美观。

生活方式决定孩子的品位

有很多人都受过高等教育,英文八级不代表有品位,很多歌手舞蹈家台下着装品位一团糟,博士、博士后什么的在相亲时,还不是为穿什么而烦恼,还不是一打扮就减分。

在法国学服装时,同学中只有个别的穿名牌。绝大多数都是随便穿,地摊上的二手货,妈妈的衣服,自己缝的裙子,搭配起来有趣、好看,穿什么都能有自己的个性和品位。这不是学校里教的,也不是杂志上学的,是从小家长对品位的教育。我们不是老说,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吗。同理,没有丑宝宝只有懒妈妈。不要让孩子长大了,再捧着时尚宝典、时尚教科书之类的恶补。

香奈儿(Coco Chanel)的精神,是简约、协调,以及独具优雅鉴赏力的特殊品味。母亲早逝,小时候住在修道院里,在那里,修女要求她穿着黑色的衣服,在修道院充满回音的圆形屋顶下,做缝纫的工作。她在那里学习合宜的举止,生活朴实严谨。造就了她独特的气质和品位。与那些用羽毛、蕾丝与珍珠把自己装扮得光彩夺目的巴黎女性形成鲜明对比。

11.惩戒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篇十一

为了确保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的严肃有效, 现实社会中充满了惩罚, 如果学生从小就不能学会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他们又该如何去适应今后必然面对的充满惩罚的社会?有多少“社会不适症”的发生, 不正是肇始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衔接出现问题吗?正因为如此,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 “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 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 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 而且也是一种义务。”

质疑惩戒教育者显然是模糊了惩戒与体罚两个概念, 其结果直接导致了学校教育中的两个极端———要么认为惩戒是体罚而对孩子放任自流, 要么以为体罚就是惩戒而对孩子大打出手。惩戒与体罚的根本区别在于, 惩戒旨在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增强为自己过失负责的责任感, 而体罚不过是教育者个人情绪的宣泄。两种不同的态度导致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惩戒是无损身心健康的适度处罚, 体罚则是毫无顾忌对身体恶意侵犯。将两者混为一谈的质疑声越强烈, 越足以说明教育部门致力于厘清惩戒与体罚边界的努力十分必要。

12.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 篇十二

博格斯是美国著名的NBA篮球明星。他身高仅1.60米,是他所在的夏洛特黄蜂队最矮的球员,也是NBA中最矮的球员。他从小就喜欢篮球,可因个子不高,进不了球队。有一天他伤心地问妈妈:“妈妈,我还能长高吗?”他妈妈鼓励他说:“孩子,你会长得很高很高,会成为人人都知道的大球星。”从此,博格斯心里充满着长高的美梦。

“业余球员”的生活即将结束,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只有1. 60米的身高,能打好职业球赛吗?博格斯非常自信地说:“别人说我矮,反而成了我的动力。我偏要证明矮个子也能做大事情。”于是,在各个赛场上,人们看到博格斯灵话得就像个“地滚虎”,从下方来的球百分之九十都被他抢断。他越是个子矮越是能飞速地运球过人。后来,他被破格吸收到了职业球队。博格斯始终牢记当年母亲鼓励他的话,虽然他没有长得很高很高,但是,他已经成为世人皆知的大球星了。

锥子扎不出血的麻木,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灵的死亡,而有痛的感觉就代表没有失去信心,没有失去生命力。知耻而后勇,只要信心在,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一个人不管自己能力有多大,如果没有自信,什么事也做不成。

13.第一次是什么感觉作文 篇十三

为了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们班特地用一上午的时间开了个联欢会。老师让我当主持人,得到这个消息后我既紧张又高兴。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当主持人,没有经验,生怕上台出现失误。但又想,我的梦想就要实现了,我一定要牢牢抓住这次机会,努力让自己的第一次登台大放异彩。我对着稿子念了一遍又一遍,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排练,纠正自己上台后的表情、动作、语气,认真拿捏,仔细揣摩,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终于到了演出的那一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主持人在大家钦羡的目光下,带着老师的信任、同学们的支持和期盼,信心满满地登上了梦想的舞台。刚上台时,我有点心慌,但我还是屏息,自我暗示:“我一定行!”登上舞台,站定的那一刻,全校师生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那掌声是祝贺我,也同样是对我的肯定。我心里涌上一股暖流,深深地向台下的观众鞠了一躬,紧接着我用甜美的嗓音向大家打招呼。观众们再一次对我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声音如雷灌耳,使我内心的紧张一下子飘到了九宵云外,我的嗓门开始放大,情感更充沛了。

等我再次报幕时比上次还兴奋,更放得开,我还学着电视里专业主持人的样子向大家绘声绘色地介绍着下一个节目。

14.建筑法是我国第一部 篇十四

“体罚”对于老师来说是个禁忌的话题, 但笔者认为并不是一个禁忌的问题。从上到下的法规、政策都是明确的否定性态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 学校的领导也都认为这是一条高压线。不过目前并没有对“体罚”做一个明确的界定, 只是说什么什么事都不能做, 这个理解用的是排除法, 一则因为无法穷尽例举, 二则因为它是高压线, 离得越远越好, 结果自然是把“体罚”的外延搞得很大, 成为一个巨大的帽子。

“罚”的意思是清楚的, 就是采取一些让教育对象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乃至痛苦的措施, 让他产生损失感、失落感, 期望他对自己的原有的行为和想法感到痛心、后悔, 促使他发生改变的意向。“体”的意思也是清楚的, 就是“身体”, 再扩展一下, “心理”也在内。如此望文生义后, 我们似乎可以发现, “体罚”也是教育措施里面的一种。如果有哪位正义之士以为我正在为诸如用烟头烫学生的身体、肆意暴打学生的面颊等暴行辨护, 那么很可能是怨枉我了, 禁止学校体罚与禁止公安逼供一样, 是人道的胜利、人权的胜利、文明的胜利, 是对弱者生存空间的拓展!但是“体罚”两个字里面包含的内容太混杂了, 是不是应把其中合理的那部分内容小心谨慎地区别出来, 光明正大地还给战战兢兢、心有余悸的老师们, 这是教师们应有的教育权的一部分。

“体罚”还有合理的吗?笔者认为有的。首先从“教育”二个字讲起, 笔者理解的“教育”, 指的是用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内容, 用社会多数成员可以接受的方法, 促进学生身体、心理, 知识与智力, 社会适应与工作技能等尽可能达到社会大多数成员应该达到、自身可以达到的水平的活动。假如现在有一批学生老是在过马路时闯红灯, 老师一般会有哪些教育策略?只能是让他们体会到这个事情很危险, 于是举一些他人的例子来警示他。这种做法在一些学生那里起作用了, 在另一些学生那里还是不起作用。于是, 老师决定增强教育力度, 呈现一些血淋淋的图片, 又对一些学生起作用了, 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没能接受。老师改变策略, 一定要让这些学生遵守规则, 于是让他们参与到维持交通秩序的实践中, 去为哪些不遵守规则的人焦虑, 效果很好!在教育市民的过程中, 学生自己也受到了教育。只是还有极少数学生, 还是乱闯, 怎么办?家长是最爱孩子的, 面对这种情况, 家长会怎么办?护送, 但不是长远的做法;监督, 看见一次处罚一次, 最常见的是骂, 还有打, 做得好的奖, 会不会这样?多半会, 而且这样做对一些同学还真能见效。这时家长的打与骂, 是不是一般所认为的体罚或心罚?但是他的目的是维护生命安全, 以让学生付出较少代价的办法阻止较大危害的发生。这样的教导方式, 教育内容没有问题, 方法也是一般家长常规采用的, 因而也在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范围之内, 它是不是“教育”?是不是合理的?如果老师负责任的话, 是不是应该让他们把手伸出来, 受一受他们不喜欢的“手批”?

假如现在又有一批学生老是抄作业, 虽然学生们也知道这样会影响学业成绩, 会削弱他今后职业生涯的竞争力, 但未来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不确定的, 确定的是只要以抄袭的方式完成作业, 他就能获得更多的放松时间, 付出更少的动脑筋的麻烦。老师在试了各种办法都不是很有效的情况下, 测试了抄作业的同学的体能, 发现大多数同学可以以一定速度跑上1200米, 于是与他们的家长约定, 一方面针对这些同学的实际水平确定作业的难度与数量, 另一方面只要这些学生不完成作业, 就得跑上1300~1500米, 必要时请家长也来监罚。结果其中的大部分同学, 认为还是诚实地做作业轻松些, 于是抄作业的行为明显减少了。一段时间后, 部分同学的成绩也提升了, 不抄作业慢慢成了自觉的行为。请问, 这样的“体罚”是不是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对“体罚”一棍子打死是很容易的, 然而身处课堂情境的老师, 特别是当班主任的老师, 的确是有说不出的苦。不同家庭环境出来的学生, 教育策略应该是不同的。对于极个别的同学, 如果没有得力且得体的措施应对, 他就会成为班级里面的特殊学生, 谁也管不了。这种学生虽然不多, 却也是常见的。当他们妨碍了正常的班级秩序, 甚至教学秩序时, 其他学生的获得良好有序的学习环境的权益应该由谁来保障?如何来保障?

表面上严禁, 实践中又需要, 那么它只能偷偷地存在着。但是因为只存在在角落当中, 反而不能很好地监控。是不是干脆拿到阳光下来讨论一下, 明确可以有哪些“体罚”措施。符合什么原则的“体罚”行为是教师专业权限的一种, 就象医生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就有开“猛药”处分的权限一样, 什么样的情况下, 针对什么样的行为, 根据什么样的程序, 可以采取什么样性质的惩罚措施。教育是复杂的事情, 风险自然也是存在的, 就如医生处分不当就会造成医疗事故一样, 但不能因为有事故的风险就不开方了, 是不是?

因此, 笔者以为只要是符合下面三条的惩罚措施都是教师有权利采纳的: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惩罚的程度相应于学生错误的程度;对学生身体和尊严的损害在社会可接受程度以内, 不违背公德良俗。

15.独立是第一素质 篇十五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外,学生能够独自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找到问题在哪里,然后组织各种资源和人来帮助你解决问题,这才算是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能顺利实现目标,学会预想和预测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解决时,就要思考可以调动多少资源、调动多少人来帮助自己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

沟通能力。中学生到国外读书,首先要学会怎么跟人打交道。外国人不喜欢只是在家里读书、完成作业、考出好成绩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没有办法进入到国外教育的精英体制。国外教育需要学生团队合作,讲求研究性和协作性。国外的老师喜欢学生以报告的方式,把作业呈现给老师听。和国内不同,上课时如果学生插话,国外的老师会非常开心,然后请学生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

合作精神。目前给国际学生开设的基本是职业类课程,希望学生能组成团队做调研、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和团队所有人合作,并一同上台呈现团队的研究成果和报告。一个人讲一节,以表现出这个工作是大家一起来完成的。在这之中呈现的合作精神会影响到学生成绩。

在国内的学习表现。这并不是单指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学习态度包括对学习的积极性,是不是偏科?是不是有因为不喜欢那个老师就不好好听课的孩子特性?等等。如果孩子是不想学习的那种,对任何东西都没有兴趣的话,千万别送出国。试想,在国内连用母语都学不好的学生,送出国用外语学习,能学好吗?

16.建筑法是我国第一部 篇十六

第一课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总分50分时间 20分钟

1、如果说民主是指一种与个人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那么,这个“多数人”指

A.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B.全体国民中的多数人

C.国家政权机关的多数人D.包括被统治阶级在内的多数人

2、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决定国家性质的是()

A.社会各阶级的阶级性质B.剥削阶级的阶级性质

C.资产阶级的阶级性质D.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

3、“国家不再是为特定阶层服务,其存在的意义在于维护和改善当前的制度,使全体国民都能最大限度地从现行制度及改革中获益。秩序一旦崩溃,大多数人都将损失惨重。”下列对这一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A.准确说明了国家的本质属性

B.揭示了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C.没有揭示国家的阶级性

D.表明各国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4、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新型”是指()

①人民民主专政不具有阶级性②人民民主专政对广大劳动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 ③人民民主专政与资产阶级专政有根本区别④人民民主专政在人类历史上真正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

A.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②④D .①③④

5、近年来,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现了一系列民主政治新形式。如直选干部、政务公开、政府决策的民主听证会,让公民依法旁听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的会议、网上征求公民的建议等。这表明()

A.我国的民主主体在不断扩大

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C.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十分广泛

D.我国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6、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中国宪法确立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到了总则当中。这表明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A.制度保障

C.物质保障B.法律保障 D.政治保障7、2013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政治意义在于()

A.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从而巩固我国的国家政权

B.巩固工农联盟,从而巩固我国的国家政权

C.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D.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

8、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13.6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80后”代表74名,还有2名“90后”代表;妇女代表699名,占代表总数的23.4%; 香港选出代表36名,澳门选出代表12名。这说明

A.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B.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C.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D.人大代表保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

二、非选择题9、2013年12月30日6时30分许,9名暴徒持砍刀袭击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公安局,投掷爆炸装置,纵火焚烧警车。公安民警果断处置,击毙8人,抓获1人。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是我国的既定方针。没有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可以容忍恐怖活动。对于那些不思悔改、继续挑战法制、以身试法、进行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分子,我们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坚决打击、依法严惩、绝不手软。

17.谁是唐诗七绝第一 篇十七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是唐代以来形成的绝句(四句)和律诗(八句)的统称,有着字数、平仄、格律、押韵的严格限制。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七言绝句占了很大一部分,我们接触的那些最经典的作品也大多是七绝。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些作品里谁是压卷之作(第一名)呢?

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明朝学者、诗人杨慎(就是《三国演义》开篇“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他认为七绝的压卷之作是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明代另一位诗人李攀龙也提出了相同观点,学者王世贞表示赞同。

但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不同意,他说:必欲压卷,还当于王翰“葡萄美酒”、王之涣“黄河远上”二诗求之。举出了王翰和王之涣的两首《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到了清代,学者王士祯又有新的看法,认为选压卷之作的话,有四首诗旗鼓相当,难分轩轾,它们分别是王维的《渭城曲》(即《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王昌龄的《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以及前面提到的王之涣的《凉州词》。

当然,后来又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列出更多作品,因为后来者列举的作品不如上述作品传诵度高,不再一一赘述。我们仅就上述作品谈谈看法。王昌龄号称“七绝圣手”,这首《出塞》也确实不同凡响。劈空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塞”,一下子把人带入了深邃寥廓的历史时空,而在跨越数百年,纵横几万里的远征中,又有谁回来了呢?没有人!这就是“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苍凉和冷峻。后两句,诗人从广阔的历史时空回到现实,他期待着有像汉朝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军事天才,能够戍守边关,使敌人再不敢侵犯,表达了拳拳爱国之心。当然,从气势上讲,这首诗后两句不如前两句,明朝学者胡震亨就认为这首诗后劲不足。直到清代,大学者王夫之还是持这个看法。

王之涣的诗,《全唐诗》只保存了六首,但一首《凉州词》,一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足可以让诗人占尽风光,独步千古。他的这首《凉州词》是极其出色、传诵度极高的。黄河远上白云间,是一个大全景镜头,黄河之水蜿蜒曲折,莽莽苍苍,似乎远接天际;第二句把镜头向前推,巍巍群山环抱之中,玉门关孤独矗立,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一”,一个“万”,体现出诗歌语言的巨大魅力,那种跳跃、弹性和张力。总体看,前两句是非常壮美豪迈的。后两句写到了羌笛,吹奏着《折杨柳》这样哀伤的曲子,在怨恨杨柳不发、春光不至,一个“何须”,否定了一切:因为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啊!哀怨中饱含深情。

王翰的《凉州词》抒发的是视死如归的豪情。前两句充满了西域特色,葡萄酒,夜光杯,就连催促上阵的信号都是急促的琵琶声;后两句转得好,临行前发出豪言壮语:假如我醉倒沙场你不要笑话我呀,从古至今又有几个人从战场活着回来!处于唐帝国开疆拓土的上升时期,战士的精神面貌是昂扬向上的,但豪迈从容中仍然透着悲凉。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好就好在自然。前两句写景,清晨的小雨,被雨水洗刷一新的客店屋瓦和青青柳色;后两句即景抒情:请你再喝一杯酒吧,往西出了阳关就不会再有老朋友啦!何其自然,何其真诚,何其情深!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句子,还要假设相问,再假设作答,虽也深情,多少有一点造作,不如这首自然流畅。王维这首诗在当时就已经谱曲入乐,因为要咏唱三遍,所以号称《阳关三叠》。

李白《早发白帝城》抒写了诗人极度愉快的心情。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后李璘在与其兄唐肃宗争夺帝位的斗争中被杀,李白受到牵连,被判长流夜郎,行至白帝城遇赦,折返江陵(今湖北荆州)。“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惊喜心情下的夸张之语,同时也表现了语言的巨大张力。舟是轻舟,山过了万重,处处是轻快流畅。

王昌龄的《长信秋词》是一首宫怨诗,写一位宫中女子受到冷落的情景,这里暂不讨论。说到这里,哪一首才是第一呢?我们认为,一首伟大的律诗,应该表达出时代的特征,同时要符合文章的一般做法——“起承转合”,在短短四句话里要有情绪的律动,情感的变化,而且这情感的变化要有一定的力量。论主题,《出塞》和两首《凉州词》更好地传达了盛唐气息,雄浑慷慨,写出了人与时代的关系,《早发白帝城》轻快流畅,《送元二使安西》清新甜美,但感情容量不及前三者。论起承转合、情感发展,《出塞》和两首《凉州词》似乎都有,但《出塞》的三四句感情太过泛泛了,没能推出更独特的感受,在这一点上它不及两首《凉州词》。而王之涣《凉州词》纵横开合,前半首壮美,后半首深情,较王翰《凉州词》似乎更胜一筹。

18.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篇十八

关键词:人才,文化产业,资源

有步骤地实施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人才开发工程, 首先要开发文化创意人才, 文化创意人才会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品或优质服务, 其次是开发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技术人才, 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技术人才包括包装、印刷、影视工程技术、摄影摄像技术、出版发行等方面的人才, 还要开发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文化产业具有自身的特点, 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应适应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的要求。当今文化产业的资源是文化产业资财、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源泉。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或一个文化产业实体要得以迅速发展, 最缺少的是什么资源?如果我们就从表面现象来看, 最缺的就是资金, 然而, 捧着“金碗”还在喊没钱, 贷了巨款还是缺钱的文化产业单位并不在少数。其实, 在21世纪, 纵观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靠的是科学技术与艺术水平, 而科学技术与艺术水平的背后就是人才。因此, 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要发展, 首要的问题就是能真正认识到人才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样说是首先因为人才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 还因为人才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需要和最稀缺的资源。

一、人才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

之所以说人才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因为首先人才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我们知道文化产业要发展必然离不开基本物质条件、科学技术与艺术水平、信息、时间、管理经验、管理方法、人力和市场等资源。这些资源大体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哪种资源是最主要的资源?在21世纪, 以知识为核心, 知识是由人来创造、把握和运用的, 我们通常称他们为人才, 他们是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确实, 对于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来说, 首先关心的是市场, 这并没有错, 市场资源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资源体系中的直接资源, 因为在激烈竞争中的文化产业实体有了市场, 就有了资金的回笼和增值, 就有了发展的条件, 但, 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占有市场靠什么?主要靠它生产经营的产品和提供的优质的服务, 没有满足市场需要的高质低价的产品或服务就会失去市场资源, 而受欢迎的产品或服务从哪里来?靠科学技术与艺术水平武装, 你的产品科学与艺术含量高, 受市场欢迎的程度也高。反之, 受市场欢迎的程度就低, 甚至会失去原先拥有的市场优势。而科学技术与艺术水平是靠人来掌握的, 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和艺术的人就是科学艺术人才, 而科学艺术人才是需要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领导人用高超的战略战术手段来吸引、培养、选拔和使用的, 在今天的文化产业竞争中, 人才的竞争是最重要最复杂的竞争, 能在这场竞争取胜的文化产业单位的领导人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 是人才之人才。因此, 人才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中的佼佼者, 而人本身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人是利用各种资源的主体, 是联系各种资源的纽带, 是资源发挥作用的动力, 除人力之外的各种资源只是表现为相对稳定的状态, 它们随着人才资源的有目的运动而运动。人才资源的效能决定了其他资源的效能。设想一个处在激烈竞争中的文化产业实体, 如果拥有大量的资金、拥有高档的、世界一流的设备, 拥有丰富的物质条件, 但是就是没有高素质的人, 资金不能增值、设备不能使用, 物质条件最后成了负担, 这个文化产业实体必然会被毁掉, 更谈不上发展。相反, 有了高素质的人, 没有条件能创造条件上, 有了好的条件, 就会上得更快更好。

二、人才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需要的资源

之所以说人才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还因为人才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需要的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在激烈竞争中的发展, 而文化产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文化产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并得以发展, 最需要的资源就是各类人才。反过来想, 如果你的事业正处在衰退阶段, 即使你拥有的人才并不是太多, 由于“不需要人才”你会误认为人才太多, 不予重视, 这时, 你的竞争对手会很看重这一点, 会轻而易举地把你原拥有的人才挖过去, 使你陷入恶性循环, 难以自拔, 直到破产的境地。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越快, 需要的人才资源量就越大, 文化产业如果处在缓慢发展状态, 相对需要的人才资源就少, 但是, 如果一个文化产业实体要起死回生, 就更需要大量的人才。这里讲的是一般情况, 就江苏省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的面临的环境而言, 人才就更是最需要的资源。目前江苏文化产业国有民营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优势明显, 优势文化产业集团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 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江苏省报业集团等骨干企业正向特大型集团化方向发展。在文化产业领域, 计划经济的影子还没有完全消失, 市场经济运行的秩序还不尽完善, 文化产业的竞争容易出现不正当的行为, 法制还不健全, 在21世纪, 如果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没有一批政治素质好, 业务能力强的人才, 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难以想象。

世界上许多长足发展的文化产业实体在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人才争夺中为了满足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他们用尽了各种手段。他们用高薪挖人才, 用优惠条件引人才, 用花言巧语骗人才, 用感情哄人才, 趁火打劫抢人才, 用重金买人才, 甚至他们不惜为一个人才赔出一份巨资。因此, 进入21世纪, 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竞争已经白热化, 不断招募、培养和保留一支能够适应未来市场竞争的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

三、人才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中最稀缺的资源

之所以说人才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还因为人才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稀缺的资源。按照经济学的原理, 资源总是稀缺的, 而在诸多资源中, 人才资源的稀缺是最为突出的, 尤其是当今中国的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

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虽然只有一字这差, 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人力资源通常是指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的知识、智慧、技巧和技能的总和。人才资源是指人力资源中具有高智慧、高技能、高品德并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珍贵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但是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原因, 我国人才资源十分匮乏, 在这个大环境下的中国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就不能不把人才资源作为最稀缺的资源。

我国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人才天然奇缺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全球化形成, 外国文化产业实体到中国用其经济实力抢夺中国高级人才, 就使得中国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人才更加稀缺。中国加入WTO后, 我们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办事, 中国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面临的人才争夺战就更加激烈, 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人才稀缺的状况会更加加剧, 虽然, 中国文化产业实体也可以争夺外国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的人才, 但从总量上看, 被夺走的人才多, 夺进来的人才少, 因此, 中国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人才稀缺程度会提高。

其实, 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人才稀缺不仅存在中国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 国外许多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人才稀缺的状况。

人才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最稀缺的资源, 这是一个能抓住事物发展本质的准确命题。有些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并不能真正感觉到它的深刻含义和积极意义, 因为这个问题好像还没有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一般地说, 一个文化产业实体在停滞不前时, 对人才资源是盲目的, 在衰退期会有人才过剩的感觉, 当它在发展的时候, 它才能真正感觉到人才的稀缺, 如果发展的速度快, 人才稀缺的程度就高。但是, 不管你感觉到还是没有感觉到, 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是最稀缺的资源已是不争的事实。

总之, 人才不仅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最重要, 最需要的资源, 而且是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最稀缺的资源。因此, 如何对待人才资源是当今世界中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最应关注的大问题。古人云:得人才者得天下。我们说, 当今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谁若能有充足的第一资源, 谁就能在当代激烈竞争的文化产业竞争中获得全胜。

参考文献

[1]李志能.智力资本经营[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2][美]彼得.F.德鲁克.管理实践[M].工人出版社, 1989.

19.谁是三国第一伯乐 篇十九

那么,谁是三国第一伯乐?司马徽也,时人称之为水镜先生。史称其“一生清雅,善知人”。

这位伯乐慧眼独具,他第一个说出“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并把“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徐庶三位旷世奇才都推荐给了求贤若渴的刘备,可谓功高至伟。

他是三国时期当之无愧的第一伯乐。放眼能人辈出、贤士群星灿烂的三国,在发现人才方面,无人能与之比肩。

《三国演义》中说,刘备落难路经水镜庄,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两人,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想请司马徽出山相助,司马徽自称是山野闲人,不堪世用,谢绝邀请,后司马徽推荐徐庶去找刘备,刘备知徐庶乃一奇才,认其为军师,后又经徐庶推荐,刘备方知“卧龙”诸葛,于是才引出了“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后又有了庞统来投。史书《三国志》也对此有记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北方战乱,他寓居襄阳。与襄阳大名士庞德公、黄承彦以及流寓到襄阳的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等均有交往,关系甚密。《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中说,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司马徽与庞统私交甚笃,并称呼庞统为弟。

司马徽属于闲云野鹤、与世无争之类型的人物,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且琴艺甚高。

《世说新语·言语篇》注引《司马徽别传》,记载有司马徽的趣事:东汉末年的司马徽是个出名的“好好先生”,他与人交谈时,从不谈论别人的不是,无论好事坏事,一概说好。有人问侯他:“近来身体如何?”他回答:“好。”有人向他诉说自己最近刚刚死了儿子,他回答:“很好。”他的妻子责备他:“别人认为你的品德好,所以才把难言的伤心事告诉你。可你为什么听说别人死了儿子,反倒说好?”司马徽听了妻子的话后回答说:“像你这样的意见,也很好!”(原文:其妇谏曰:“人质所疑,君宜辩论,而一皆言佳,岂人所以咨君之意乎!”徽曰:“如君所言,亦复佳。”)

于是,司马徽便成了“好好先生”的代名词。其实,纵观历史上的司马徽,是小事不分心、大事不糊涂的大才。

上一篇:传真范本下一篇:普通话说话稿:我喜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