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与教学反思

2024-07-08

评课与教学反思(12篇)

1.评课与教学反思 篇一

二声部歌唱教学评课与反思

东苑小学 张姗姗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多声部旋律纵横交织发展的高层次艺术。它能给学生以旋律美、和声美、情感美的熏陶,能丰富其思维,陶冶其情操。小学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育的一块重要内容,随着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合唱教学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所重视。《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香港的著名童声合唱教育家、指挥家唐少伟先生曾经说过:“搞好童声合唱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学校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合唱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只有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以合唱的基本学习和训练,真正普及合唱艺术,才能够使下一代的音乐素质得到整体性的提高,继而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在王勇老师《愉快的梦》的两次教学里,王勇老师首先利用科尔文手势来引出音高的概念,这个非常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都是出现图片就马上进行教学,我认为在学生没有科尔文基础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由老师先示范,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由孩子们自己找出答案,再进行学习,相信效果会更好。对于这个科尔文手势,还可以拓展2、3分钟,由老师出示科尔文手势,学生唱出唱名,这样既可以巩固科尔文手势,又可以训练孩子们的音高,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王勇老师在后面的教学里也同样是直接出示图片开始旋律教学和歌曲的教学,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失,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应是教学的主体,回归学生主体已成为现代教学模式共同的趋向。教师教的,是老师的,学生自己学的,那才是学生自己的,而且,对于记忆也会更加深刻,所以我们更应该采用多种媒体协调课堂环境,创造一种轻松的气氛,相信学生,适时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课堂里更愉悦、自主地去学习。

回想自己的课堂,对于新接任的四年级,发现学生仍然停留在唱会歌的基础上,吴斌老师提出,要让孩子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课标提出歌唱要求是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显然,我任教的年级离这样的要求还很远,对于合唱更是零基础。吴斌老师、李思慧教研员和方伟青教研员都提出,合唱意识应该在低段就开始。由上课更可以看出,对于四年级才刚开始合唱教学,显得尤其吃力。因此,利用每节课的几分钟,我都会让孩子们通过科尔文手势来感受二声部的和声,从单音到音程到旋律,适当加入口风琴,指导音色、音准,日积月累,相信可以慢慢改善孩子们只会张口唱的现状。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一缸水。” 为了更好的开展合唱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去实践不断去探究。寻找到更多的科学可行的方法与策略。只有自己的修养高了,处理歌曲才会得心应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合唱活动,体验和谐的声音之美,让天籁般的童声合唱传遍每个角落。

2.评课与教学反思 篇二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当前世界教育学术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论述, 由于所秉承的理论基础与论说立场各不相同,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过程与结果存在很大差异。目前, 学术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存在三种取向: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及生态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强调教师专业发展中主动的探究, 而生态取向强调人际互动。

(一) 理智取向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强调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的获取。理智取向认为, 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是自己拥有“内容”, 即学科知识, 二是有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获得这些“内容”, 即教育知识。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向专家学习某一学科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在当前教育体系、模式、内容和管理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 尤以教育知识为重。

在教育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要有一桶水”。相对于学生获得“一杯水”的知识, 教师必须拥有十倍、百倍于学生的“一桶水”的知识的譬喻, 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对教师知识存量的期望, 也体现了社会传统的教师知识观。然而, “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认为: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 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 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 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 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 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可以。同样,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 也一定存在着一个由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组成的“木桶”结构, 而许多教师往往在某一方面形成了“短板”。这时, 教师应首先自我分析找到阻碍自己发展的“短板”,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二) 实践—反思取向

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强调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动探究。由于教师自主意识而形成的内驱力的存在, 自评对教师专业发展构成了持久的影响。自评就是执教者在授课结束后评述自己的教学, 是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一般而言, 自评的内容包括对教材的分析, 对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的设计及实施情况, 以及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之处。自评时要客观审视, 冷静分析, 注重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抓住教学中的得与失, 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评述, 语言要精炼准确。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设计者, 最清楚自己所教学生的水平、个性特点与需求, 最了解自己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每个环节。因此, 把评课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就必须提供教师自我评价的机会, 鼓励和帮助教师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培养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这样才能不断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发展。正如哈里斯 (B.M.Harris) 和希尔 (J.Hill) 所指出的:“只有教师本人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具有最广泛、最深刻的了解, 并且通过内省和实际的教学经验, 教师能够对自己的表现形式和行为作一个有效的评价”。 (1)

(三) 生态取向

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强调人际互动。由于受到学识、阅历等方面限制, 人的认识受自我经历的局限, 很多时候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心理学也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看法都是存在偏差的, 你的朋友才会完整地看清楚你。需要借助镜子, 照出“自己的丑陋之处”, 从而真正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由同行参与的互评和专家评课就是这样两面镜子。

由同行参与的互评 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强调人际互动。由同行参与的互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互评即属于互动, 是教师间的一种相互交流、学习的有效活动。授课结束后, 在教师自评的基础上, 组织教师进行互评, 有利于促进听课教师全员参与评课, 可为执教者提供更多改进教学、全面发展的方法与策略。互评的过程又是评课教师相互学习吸纳、借鉴反思、提升专业素质的过程。西方学者乔依斯 (Joyce) 和许瓦斯 (Showers) 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学校内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指导能使教师将在职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课堂上。研究者对两组参与三个月在职培训的教师进行对比研究, 其中一组教师所在的学校在培训期间推行了同事之间相互听课和指导, 而另一组教师所在的学校则没有这样的活动。结果发现, 前一组有75%的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能有意识地且比较有效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后一组则只有15%的教师能有同样的表现。 (2)

专家评课 专家评课实质上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 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根据我国内地长期以来教研活动的经验, 同层级的横向支援, 明显缺少了纵向的引领, 尤其是在当今我国课程发展大变动的时期, 先进的理念如若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 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 同事之间的横向互助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反复”。 (3) 专家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能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学校应尽可能地邀请当地的特级教师、教研员、骨干教师参与评课。面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教师自评、小组互评中难以定夺的问题, 专家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给予解答, 进行总结性评价, 并能提出指导性意见。专家的总评是指点教师教学迷津的钥匙, 能促使教师深刻反思、快速成长。专家评课属于“临床指导”。临床指导概念来源于医学专业教育, 现在也被视为教师专业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是指导者深入课堂作现场观察, 诊断教育教学行为, 促进教师自我分析反思, 以增进实践性知识的一种专业引领策略。在评课分析过程中, 专家“临床指导”, 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问题。专家对教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做一透视,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最后, 提出具体改进的意见, 形成“诊─断─治”的完整过程。专家评课有助于教师教学经验的升华、教育知识的获得。

评课的实质

评课是围绕教学实践的一种教研活动, 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评课作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关键事件”, 对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评课对课堂教学成败的原因作出评析, 总结经验教训, 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激励自身加快知识更新, 调动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如《教学勇气》一书中所说, “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评课有利于帮助教师获得“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也承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风格是个人化的, 在实践中教师亦常处于孤立的状态, 但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 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完全依靠自己, 而会向他人学到许多。教师教学策略的改进与教学风格的形成, 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显然, 评课是“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特征的体现, 能高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近年来, 国际教育理论界对教师发展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 主要体现在从实体思维范式转向实践思维范式。 (4) 具体表现为:在教师发展目标上, 从关注客观知识转向重视教师的实践智慧;在教师发展内容上, 从关注纯粹理性到重视教师的情感之维;在教师发展资源上, 从关注外部资源到重视教师的个人生活;在教师的发展场所上, 从忽视到关注教师的工作现场。这为我国的师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考与启示。教师如果离开了教育实践, 就不可能真正走向自主成长, 只有实践思维才能正诠释与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实践看待教师成长, 能把主观与客观、本质与现象、关系与过程视为主客体互动中不可分割的动态整体, 进而真正理解与把握教师发展。

评课既是教研活动, 又是科研活动, 是在教学实践教学理论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在评课中, 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吸收大量的教学理论、经验和先进的教改信息, 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将经验总结概括成理论。如此循环往复, 教师可提高业务素质, 加强对自身实践的认识, 并提升教育实践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课策略

教师并非能从专业生活经历的时时事事中都能发现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 只有课堂专业生活的某些特定事件 (又称关键事件) 以及特定时期和特定人物, 才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5)

从研究自身的专业活动———评课出发, 把专业活动作为教师自己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 为丰富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智慧提供了一个更为可靠、更有价值的思路。在具体操作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要充分认识到评课的重要性从而增强评课的实效性。不仅要肯定一些做得好的方面, 提出一些学习和借鉴的亮点, 而且要诊断出课堂中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并提出发展建议。

其次, 评课要坚持发展性原则。通过评课促进学生的发展, 促进教师的发展, 促进学校的发展。评课应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完善发展自我教学行为能力, 已成为评价教师的主要内容, 评价角度趋向多维度和全方位, 评课绝不能简单化。

再次, 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从授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转向引导学生学习活动。评课以学生为出发点, 这是由评课的客观性原则和教学的最终目的决定的。

最后, 应注重通过评课活动获得教艺迁移。书本上是他人的思想, 不等于个体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个体只有通过自身的经验──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感受与体验, 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才能获得经验的生长和发展。教师高质量的经验泛化和概括, 可以扩大教艺迁移的范围, 是教艺获得的捷径。教艺迁移能使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是教师个体稳定的教学风格的演进。通过评课, 教师可获得对职业的感悟。这种感悟有三类:一是知识的感悟。在不断扩展、加深知识的过程中, 能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二是方法的感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通过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 可形成问题意识, 并感触和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意境的升华。教师在不断感悟教育智慧真谛的过程中, 可获得教师职业生涯的人生体验, 建立高尚的人格, 形成科学的教育价值观。

综上所述, 评课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以评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 应当注意细节问题使评课更好地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活动。教学知识的主要源泉不是外部的技能, 而是教学本身活动的经验和基于这些经验的反省。因此, 教师的专业活动过程不仅是一个学习过程, 也是一个专业发展过程。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应当以一种新的专业生活方式渗透于教师日常专业教学行为的方方面面, 并伴随着教师的职业生涯。

注释

1 B.M.Harris, J.Hill:《The DeTEKHandbook》.Nat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Publishers Inc, 1982

2 Joyce, Showers:《The Coaching of Teaching》.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82.

3 顾泠沅, 王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1期, 第44-49页

4 姜勇:《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新取向》, 《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第1-4页

3.评课与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观课与评课;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意义

毫无疑问,对于教师来说,观课评课是促进教师思想、实现专业成长的捷径,同时有效观课评课可以指导我们有效教研,观课评课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通过开展观课评课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间的合作,促进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同时对于教研活动也具有重大意义,对教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指导,可以帮助教师确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一、中小学英语改革的热点话题

在新课标下,面对英语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在目前的英语课堂里,一些老师还是本质不变的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以教师为中心,以填鸭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虽然课程标准改了,还是依然秉承原来的教学观念。

作为英语专业教师务必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英语课堂,营造一种活跃的氛围。在教学设计中重点强调warm up或 cheer up 阶段的创新,不拘泥传统的导入形式,最好运用丰富的语境和丰富的输入,如用动画片引出英语学习话题,找出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有亮点的进行教学设计创新。

对中小学生来说,单词不要求背诵,但需要自然拼读。讲究可以交流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追求分数。中小学英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有一种英语的感知,让他们获得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培养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说在小学课堂中,除了强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还可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活跃英语课堂。中国的教育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在中小学阶段的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有理性的思考能力,学会思考,运用逻辑性思维去评判性,用创新性思维开发学生学习。

二、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创新

教师要善于提出好问题,灵活设置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语言交际、思维认知和社会文化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要在在那个宽松的积极上进的氛围里,学生互相激励,在激励的同时依附智力的开发和对学习生活的启发。在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学生实态、教材研究、教学策略、教学环境等中引发学生潜能的学习场。

我们要提倡转换教师角色,形成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关系”,在课堂中,教师要精于教学,专于教学,善于教学,乐于教学,在课上营造一种愉悦的氛围,发掘学生的潜能,才使得学生善于学,乐于学,使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学习场。摒弃教学程序化,尊重学生个性化,教师角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那般简单,更不是趋于教学的表面形式,借助学习场的形式,本事“教学相长”的原则,使得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都能超越发展。

在中小学的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要善于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要面向全体,分层教学,也要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对教材都做到适时反思,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发展,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更有激情。

三、英语教师专业观课与评课对教学实践的意义

关于专业观课与评课,首先明确的是对于日常教研的意义,对于教研活动,我们尽量做到有主题、有目标、有方法、有积淀。判断其是否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是否关注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否跳出原有的经验水平,引进一些技术和方法,面对教研活动的一些困惑,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归纳和总结,带着明确的目的去探讨,尽量使每位教师从中受益,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经验,在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使研讨走向深入。而观课与评课对于教研活动的改进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日常教研活动时,我们要注意其三个层面:学会记录信息,控制一个角度去搜集信息;通过诊断,发现问题,给出适当的建议;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来进行评价。而对于如何记录分析课堂信息,教授在讲座中列出了不同种类的信息记录,以供信息的收集为下一步诊断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环节中的教学结构记录,大小环节,按板块划分和时间份额标注好。教学活动转换记录,在教学开展中对各种教学活动发生的顺序、持续的时间以及转换的频率进行时间、数目的累加。课堂提问活动记录,将问题记录进行多角度分析。课堂反馈语记录不同记录所造成的积极和消极的反馈。结构性语言记录和师生语言流动记录重现课堂教学的语言环境。学生学习态度记录、移动路线记录、叙事性文字记录、师生语言互动记录等都在课堂教学信息记录中占据着重要比例。根据所记录的信息资源形成的统计图,借助布鲁姆分类来诊断课堂教学问题,最后获取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教学评价。

做好了前提条件,才能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在课例研究中观课与评课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最基本的流程就是备课、上课、议课三者循环进行。在实施课堂观察时要做好观课前的准备,主题、观察内容、观察工具、地点、方式、分工等都要提前准备好微观察研究的实施作好基础,通过统计、归类和解释将实施信息记录供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最后撰写小结,做出观课报告,做出自我结论分析及最后的改进建议等。

参考文献:

[1] 陈桂生.教育闲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6).

[2] 常攀攀.对赏识教育的理性审思[J].中国教师,2014(19).

[3]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1990.

[4] 孟俊红.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4.《认识面积》评课与说课稿 篇四

本节课教学环节完整,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面积认识的直观性和层次性。

在课开始部分,教师就设计有效活动,安排了两个同学分别擦洗大小黑板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对二维空间的认识,由此积累认识面及认识面的大小的活动经验。再接着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身体物体的面,引导学生感知面的大小,进而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面积的含义。

二、注重对面积概念认识的全面性。

学生的生活经验常常认为只有向上摆放的“面”才有面积,为了突出面积概念的本质,教师让学生摸摸桌子的侧面,球面,看看湖面、钟面,从而丰富了“面”的表象,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面积概念。

三、精心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认识面积单位的需求。

教师精心选择了两个长方形,使学生用已有的观察、重叠方法都不能方便地进行比较,产生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借助另一个图形来比较?如何借助另一个图形来比较?从而激发学生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的意

四、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逐步内化对面积概念的认识。

第一个练习题比较国家、省份面积的大小,用目测法。第二个练习是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确定图形的大小;第三个练习则是提高练习,从中渗透了面积与长、宽、边长间的联系,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建议与改进:

1、在发展学生面积守恒的观念时,教师最好用数学书来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书在横放、竖放、斜放时的现象,从而渗透“图形的面积不会因摆放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守恒规律。

2、教师的过渡语还不够精炼。例如,在学习完物体表面的面积后,教师可如此过渡:“物体的表面的大小,那我们学习的图形有大小吗?好,现在,我们

5.如何观课与评课新教师如何说课 篇五

1.新教师怎样观课

1、听课准备

(1)学识准备

熟悉课程标准,充分把握教材。按课程标准应做到4个弄清:①弄清教学目的任务;②弄清教学建议;③弄清规定的知识体系;④弄清限定的知识范围和深度。

(2)心理准备

态度上的准备:听课要做到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公心;

情绪上的准备:听课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它要求听课者不仅要听得懂,听得进,还要做记录,并深入思考进行分析评定,应尽可能排除一切干扰,精神饱满,集中精力听好课。

(3)情况准备

①要了解听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学习基础,智力和班级管理情况;

②要了解任课教师有关情况,如学识水平,工作态度、教学经历等。

(4)物质准备

听课者不能徒手洗耳恭听,要带好听课笔记、教科书、参考书等。

2、听课要领

(1)全身心投入

听课者要想获得理想的听课效果,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

(2)掌握观察要领

一节课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学生学会了多少。所以听课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注重观察。有人把听课又说成看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听什么呢?一听教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了,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二听教师课讲的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如何;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四听学生的讨论和答题;五听课后学生的反馈。

看什么呢?一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教具是否熟练,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实验的安排及操作,看教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一句话,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二看学生,看整个课堂气氛,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的练习、板演、作业情况;看学生举手发言、思考问题情况;看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得当;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一句话,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想什么呢?不仅要边听、边看,还要边想。因为对课堂教学水平的分析不能仅停留在表现现象的观察上,更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时需要透过现象去分析它的实质。上得好的课,应该看得出学生是怎样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比较熟练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答错了,答得不完整,答得结结巴巴,这是正常现象,正因为这样他才要学习。老师的功夫也就是在学生答错时,能加以引导,答得不完整时,能加以启发。所以听课,一定要注意看实际效果,看学生怎么学,看教师怎样教学生学的。

3、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课堂实录包括:①听课年月日、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②教学过程(包

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③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④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⑤学生活动情况;⑥教学效果。一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三是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记录下来。

课堂评点是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课堂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实验等。

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2.新教师怎样评课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全面是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感情、学习策略、文化策略等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参见课标);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担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技法,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或殴打能够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般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

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⑤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知道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

(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3.新教师怎样说课

一、说课要求“六说”: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结点。教法

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而选择的,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训练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程序则是优化教学过程和优化课堂结构的教学方案。“六说”构成说课的整体内容,也构成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六说”的具体要求

1、说课标

主要说两点:

(1)所选课题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要依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新选课题(章、节、课)内容特点,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地位。通过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作用。

(2)根据“地位”和“作用”,制定本课题的学习目标,通常从三方面来制定:

A、思想教育目标

①思想政治教育——如“五爱”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

②学习品质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毅力、态度、方法、习惯等;

③思维品质教育——各学科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需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数学——等价转换、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等;英语——交际能力等。

B、知识传授目标

主要指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C、能力形成目标

记忆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运用什么,评价什么,综合什么,在课标中要有明确的要求。

2、说教材

主要说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包括理论上的理解)、分析和处理,知识点的解析,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分析教材是常规备课的重点,也是说课的重要内容,但说课更要侧重说明处理教材的理论依据和采用的方法,而不要对某些具体知识作更多的解释和说明。如语文的解释词义、归纳段意,数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释等。

3、说学生

主要是分析学情,如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本课题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上、中、下三类学生的分别,以及学法指导等。学生情况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课堂训练的设计都应根据学情而定。但这是常规备课中最薄弱的一环。大多数老师习惯于精英教学,喜欢在高点来设计,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说课”把“说学生”提出来,就是为了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使老师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学生身上,收受实在的课堂实效。

4、说教法

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什么方法最好,什么手段最简便,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及教学设备的情况等来选择。有些教法不能从理论上讲是科学的、合理的就选它,是否选择还要看学生的实际。所以说教法的选择,最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情的分析。

5、说训练

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说训练”主要说明训练的目的、训练方式、训练题目的设计。

课堂教学中的训练,要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为目标而服务。

训练一般有形成性、巩固性、分层能力训练等三种类型。作用主要有: ①检查学生对概念、定义、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②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③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使上中下三类学生通过此练习都有所得,培养能力。

6、说程序

6.评课和教学反思 篇六

通过观看我的教学视频,我发现自己从开始讲课到后面录视频,有很大的进步,知道在课堂上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教学,以前认为老师很容易,很轻松。但接触试讲过后,我深知作为教师的责任,要去给别人传授知识,必须自己要把知识搞懂,并且要对知识有扩展。

对于自己这堂课我有如下评价: 优点:1.准备充分,很有条理性。

2.本堂课知识所对应的实验应用较好。3.声音洪亮,表情自然。

缺点:1.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太多的思考时间。

2.在讲课的时候,和同学们的眼神交流较少。

为了尽快走进新课改,走进新课程,我在教学设计时,在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

1.给学生时间与空间,放手学生实践,由课堂实验到概念的得出,教师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参与探索问题的全过程,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咨询者与合作者,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效果。

7.英语听评课教学反思 篇七

刚到达大明县水坝头中学,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教学经验,所以每天都忙着听老师的班级,学习她的课程准备,上课。为了教学反映自己一点,因为我的导师是我们学校特别着名的老师,所以他陷入了误解,我会觉得她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根据她自己确定,毕竟他们有没有经验,但人,但我们的学校老师。

但慢慢地,我发现为什么我的讲师与教练的一般想法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班上的学生在每个测验或课堂上脱颖而出,并且他们不如她的学生好吗?于是我开始进行教学思考。

二,完善流程

老师告诉我八年级是初中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初中三年英语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我应该从各种教学中进行活动,班上班和监督学生等方面的反思。

听了老师的指导后,我开始按照老师的说法行事。经过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在这个实习学校特别 不要注意学生的测试能力,几乎每天英语老师每天都会安排很多练习,让学生回来很多话。但是学生在背后的话当时大部分的话只是拼写出来的,而且不知道如何读到这个词到底,更不用说英语课了。

看到这种情况后,我决定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当学习新词时,我会让学生遵循磁带,然后找到学生阅读和更正他们的发音。同时,在没有完成课程后,我会让他们按照文字,然后每节课将花5-7分钟来向他们显示他们的口语,这个节目使用比赛,游戏内容是读取文本,然后选择几个读好的学生表扬,以提高他们的热情。此外,在教学活动期间,我将设计一些小组活动,然后分配他们的任务,让他们讨论,然后使用英语显示讨论的结果。在早期阅读中,我会倡导他们开放阅读,朗读,对于那些内向的,羞涩的开放学生,我将专注于,更鼓励他们这样做。总而言之,我会尽力让学生说教学,使他们在主要位置,从 指示他们说得更多。

我知道他们的口头改善不能一夜之间,为了有所改变,我们必须有长期监督,但也需要他们的长期坚持。但我相信,只要薪酬肯定会得到回报。

俗话说,这个词作为人民,我们可以看出汉字写作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尤其重要。而我们班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英文写有脏,混乱,差的现象。所以我在课上提供:任何学生必须书写正确,至少要清洁,否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后来在一个小测试,我挑选坏的文件,并批评他们在课堂上,惩罚他们写了半天的英语单词,同时鼓励任何写的正确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我惊讶地发现,有一些汉字写的歪曲的学生,英语可以写得很直接,就像一个好的学生量,看到他们的进步我感到成就感。

如今,英语改革的趋势越来越强烈,英语听说在改革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我们班上有很多学生的听力很弱,有 的学生甚至不明白一点。看到这种情况后,我一直在想如何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后来,我发现一些听信息,根据自己的信息出来一些简单的练习,中午时候给他们的标题,然后让他们根据音频做的问题。每次我提问时,我会让学生作为小老师,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交谈,我们一起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的阶级听力水平就会提高。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学习的极化现象是我们的英语教师最麻烦的事情。我发现即使在小学毕业,也有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落后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积极帮助他们重新学习英语的信心,在课堂设计中更向后倾斜。

三,情感分享

8.人物外貌描写说课与反思 篇八

说课及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作文“写人”这一课题时,我重点抓住人物描写的众多描写方法中的外貌描写,在教学外貌描写中,我通过猜、说、写、评、总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人物外貌描写方法,使学生能够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外貌描写。

2、完成外貌描写片段作文。学习目标

1、通过“猜”,培养同学们的感知能力。

2、通过“说”,培养同学们的表述能力。

3、通过“写”,培养同学们的操作能力。

4、通过“评”,培养同学们的欣赏能力。

5、通过“总结”,抓住要点,掌握重点,完成教学目标。

没有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对于外貌描写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我们常常能从学生的作文中看到一段或大众化、或甚为离奇而毫无意义可言的外貌描写,究其原因,并非学生缺乏语言表述能力,而是学生缺乏对外貌描写的目的性的理解,不懂得外貌描写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内在规律,直白地讲,就是学生缺乏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因此,我精心设计了一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的课程,让学生在兴趣、自主、快乐中引导学生探讨相关的写作方法。同时本节课设计得较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够在某一类文章中探出一条清晰的路来,初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自信心,让他们知道作文并不是乏味而不可捉摸的,写作文也是一种快乐。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人物描写,最关键的,当然也是平时写作中最难的就是如何把人物写活。运用主观色彩浓的词语或者运用抒发感情或主观感受的议论抒情性语句描写人物外貌,写出人物精神、个性特征,这个方法相信会给学生很多的启发和感悟。

9.作文赏评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九

在课堂上我结合范文“找饿”引路,帮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内容的要求。通过让学生摆玩具,创设玩具情境,来大胆想象故事情节,并且做充分地口头表述,为下节课的写作奠定基础。然后我又拿出一节课让孩子当堂习作,在有效的时间内及时把自己的构思写下来,在习作过程中对于孩子出现的共性问题我进行分类集中引导,提出修改意见,让他们进行自改,而对个别习作有困难的同学,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习作,去除畏难心理。

10.评课与教学反思 篇十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讲述了14岁的艾迪救治、陪伴,因输血而感染上艾滋病的10岁男孩德诺的故事,表现了两个小伙伴之间纯真、善良的友谊。正是有了朋友之间的关爱与生命的呵护,才给了生活在无助、孤独世界里的德诺送去了快乐与内心的安慰。身体的疾病可以用药物来治愈,而心灵的痛苦与孤独,只有靠生命与生命的陪伴与呵护,才能治愈。通过学习课文,感受艾迪与德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理解课题的含义,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意思,明白课文主要内容,从艾迪和德诺的故事中感受他们之间真挚的情感和深厚友谊。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了解“生命药方”的意义,感受艾迪的友谊超越了生与死的界线,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二、说教法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力求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以“情”为基础,以“读、悟”为训练主线,以“质疑”为切入口,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如读题后围绕课题质疑,带着问题去初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读德诺妈妈的话,再次质疑,研读课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点下自己读文解决,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就得到了体现。

2.坚持以读为本的语文教学,以读激趣,以读求悟,以读促写。《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朗读,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生命的药方》这篇课文是朗读的好材料,出示句子感受读、理解句子后的有感情读,教师范读、引读等,都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想读、会读、乐读的情境与平台。

三、说学法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我在注重老师主导地位地作用的同时,也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学生是个体,是有感情、有灵性的人。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地思考、感悟。通过“读---感知----看课件---读---感悟”让学生畅所欲言,为之创设一个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感悟,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观其景,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真切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师:上课前,老师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有个病人去医院看病,那天来医院看病的病人比较多。终于轮到这个病人就诊了,当他告诉

医生他患了什么病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些病人都吓得慌忙跑出了医院,一边跑一边口中还惊恐地喊着三个字,你知道是哪三个字吗?(板书:艾滋病)艾滋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呢?竟使得这么多人都那么害怕?(生谈对艾滋病的认识)

2、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艾滋病患者。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德诺是怎样度过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三>、通读,初次感悟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①自读课文,把语句读通顺流利,有不认识的字词自学完成,也可以问老师。

②想想“生命的药方”指的是什么?

2、检查反馈

①说说文中的“生命的药方”指的是什么? 板书:快乐和友情 对于这个答案你满意吗?

3、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指该生读那段话)是德诺的妈妈,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 课件出示: 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她紧紧地搂着艾迪,“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1)轻声地读一读德诺妈妈的话,这药方里装满了沉甸甸的快乐和友情。

(2)这位失去儿子的母亲泪如泉涌,这泪水里除了失去儿子的悲痛以外,还有些什么?(这是感激的泪水,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庆幸的泪水„„)

<四>、顺势,感受孤独

1、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2、反馈,随机学习。▲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①指名读

②从哪个词中体会到了他非常孤独,非常无助?(全都躲)是的,作为艾滋病患者,除了要承受病魔带来的痛苦之外,更要承受周围人群对他的疏远和歧视。你能同时用上“不幸”和“幸运”来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吗?

让我们怀着对德诺的同情,对艾迪的无比敬意来读这个句子。<五>、研读,品悟真情

1、师:面对不幸染上艾滋病的德诺,面对孤独无依的朋友,作为他唯一的伙伴,艾迪又是如何给他快乐,给他友情的呢?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2-5段,划出艾迪是如何给德诺快乐,给德诺友情,使德诺因为有艾迪而满足的句子。

2、四人小组交流。课件出示: ① 读划出的句子 ② 说说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出示有关句子,品读,引导体会感情。

▲艾迪告诉德诺,把这些花草熬成汤,说不定能治他的病。(这句话写艾迪为德诺做什么事?)板书:熬草药

师:透过这碗花草熬成的汤,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仿佛听见了什么? ▲艾迪的妈妈再也不让艾迪去找德诺了,她„„但这并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友情。

(艾迪对这份友谊的执着令我们肃然起敬。)<六>、拓展,升华情感

1、(背景音乐响起)师: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球鞋。而德诺的妈妈,此时也把德诺临死前写给艾迪的一封信交给了艾迪,你知道德诺会在信中对他的好朋友艾迪说些什么吗?(让学生转换角色替德诺说说心里话)

2、是啊,所谓友谊,就是一颗心在两个身体里,伟大的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让我们轻轻地,用心灵来读读这首小诗。课件出示:

我们每个人都有害怕孤独的时候,我们都渴望有结伴同行的快乐。

《生命的药方》教学反思

《生命的药方》讲述了14岁的艾迪救治、陪伴因输血而不幸染上艾滋病的10岁男孩德诺的故事。表现了两个小伙伴之间纯真的友情,是一曲人间真爱的颂歌。文中德诺和艾迪超越生死的友情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要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与学生分享这份感人至深的友情,使他们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我主要采用了读中想、读中感、读中品、读中悟、读中写这几个环节,从而达到情升华、情延续这样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多角度地体验性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生命的药方》这篇课文是朗读的好材料。我在教学时坚持以读为本,以读促学,读中求悟。如对全文中心句德诺妈妈说的话,我采用了层层递进、一咏三叹的朗读方法,使学生的情感在读中呈螺旋上升,逐步达到高潮。其它形式的朗读,如出示句子感受读,理解句子后有感情读,教师范读、引读,师生合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我还不失时机地巧妙抓住了重点词“塞”和“抱”,在这两个词上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品味,“塞”这个词是整个第4自然段的向心力和支撑点,让原本简简单单的文字变得厚实、丰满,充满人情的意味。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艾迪对德诺那份真挚的友情。

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在第4自然段上重笔泼墨,主要是为了在6、7、8自然段上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明理。多角度地体验性朗读,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升华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二、引导学生放飞想象,丰富体验

阅读教学中,我抓住教材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基础上,对课文做出合理想象,从而开拓学生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我在教学中,采用放飞思绪这个环节,让学生想象,除了文中写的四件事以外,艾迪还可能为德诺做了什么事情?使学生设身处地,真正走进了艾迪和德诺的故事,感受到艾迪对德诺不离不弃、真诚感人的友情。

引导学生放飞想象,丰富了学生的体验,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有效拓展,加深学生体验

小学生因知识储备有限,情感经验不足,往往难以入境,难与课文主旨产生共鸣。我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情感上得到共鸣。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如让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如果生命(),那么友情()!”在学习两句名言的基础上,我写了一句,给学生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加上学生情感的积淀,学生的语言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进行这样的小练笔,写一写自己对生命和友情的理解。采用死去的德诺给艾迪留下一封信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填空,从而进行对文本的总结和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的检验。也为下一个作文训练:给文中的人物写一封信做了铺垫!在课的最后,我出示了自己写的一首小诗,和学生配乐合读,以唤起孩子们“对弱者的关爱,对友情的珍惜”这样的情感。不仅内化了精神,外化了语言,从而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总之,我在《生命的药方》一课教学中,采用体验性阅读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体验,唤醒了他们的创造潜能,促进了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生命的药方》评课意见

《生命的药方》是西南师大版课标本五年级的一篇课文。文章主要讲述了10岁男孩德诺因输血而感染上艾滋病,14岁的艾迪始终陪伴着他,还想尽办法救治他的的故事。表现了两个小伙伴之间纯真、善良的友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孤独与寂寞比身体的疾病更可怕。身体的疾病可以用药物来治疗,而心灵的痛苦与孤独,只有靠生命的陪伴与呵护,才能治愈。

对五年级孩子来说,这篇文章不算短,而它所蕴含的主旨又是如此的沉重。看到这个课题,我真有点担心,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孩子们是否能真正地理解什么是“生命的药方”。可老师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实为“精美别致”,一环紧扣一环,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艾迪与德诺之间深厚的友谊,也理解了课题的含义,更让我们在座听课的老师也为之动容。以下是我听了这节课后的几点感想。

一、“当药物治疗对疾病起不了作用时,还有什么药方能来救治生命呢”?这一问题的导入设置得别有深意,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指向本文隐含的主旨。

二、善于挖掘和利用文本的空白处,升华学生的感情。在补充的“艾滋病简介”和“艾滋病患儿日记”资料中,我们感受到艾滋病患者不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和对死亡的恐惧,更要忍受内心无比的孤独。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和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更衬突出艾迪对德诺的陪伴和救治是多么地感人。文章的最后,华老

师设计了一次“换位写话”教学,让学生替德诺给艾迪写一封信。德诺会在信里说些什么话呢?这一环节的设置,不仅体现了语文的特点之一写,更使学生在写信的过程中,情感得到了宣泄,对友情的认识得到了提升。

三、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抓重点词句细细品读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走进文本(自主探究)这两种方法。如“伙伴们全都躲着他”,“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等等。通过对这些重点词句的品读,感受到德诺的孤独与寂寞。从文中找出艾迪为德诺做了哪些事情?“只有艾迪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给他熬药,陪他寻找医生,为了驱除德诺内心的恐惧和孤独,艾迪送(塞)鞋给德诺,陪他玩装死的游戏。”这又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进而细细品读,使学生感受到艾迪对德诺的友情。正因为有了艾迪的相伴,德诺的死没有任何痛苦和恐惧。在交流的过程中加以点拨,同时,教师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逐渐深入地读,采用各种形式品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老师引读、范读等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品读中思考,在品读中感悟这份沉甸甸的友情。正因为有了艾迪的相伴,德诺的死没有任何痛苦和恐惧。为此德诺的妈妈感动万分,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个激动的表情、一个深情的动作、一句真切的话语,引领学生细细品读,走进德诺妈妈的内心,学生深切体会友情对抚慰心灵的重要,真正明白了“生命的药方”是什么,那就是友情。

11.评课与教学反思 篇十一

课题:《白杨》

年级:执教人: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学科 语文 年级 主备人

备课组长 时间 地点

教学内容 《白杨》 材料整理

参与人员

备课中心问题

1、集体备课《白杨》一课。

2、按松山区教研室五四步教学法,更好地选择第二课时对话交流的话题。

3、高年级朗读指导技巧。

过程描述

一、开会;

二、宣布本次集体备课的主要议题:

1、集体备课《白杨》一课。

2、按松山区教研室五四步教学法,更好地选择第二课时对话交流的话题。

3、高年级朗读指导技巧。

三、主备人说课

四、集体备课人讨论

五、形成上课方案

六、评课

七、讨论如何更好的进行中年级朗读指导。

讨论结果

1、形成上课方案

2、对话课题以课后题为主,但仍要注意涵盖全篇的大问题

反思 课堂上,小组合作气氛一般,放不开。

学生提出的问题,值得思考的内容较少,要加强训练

《白杨》说课稿

教学内容 《白杨》 教师 郑

主持人 时间 地点

参与人员

说课内容 《白杨》说课稿

各位老师:

您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是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白杨》,现在,我对本课题按骤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白杨》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组课文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写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回乡接两孩子上学,在往返的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以树喻人,歌颂了扎根西部建设者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学习本课,可以激发学生对献身于西部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感染自己;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扎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从“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课文结束。(知识目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学会借物喻人的写法。(技能目标)

3.让学生初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情感目标)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白杨有哪些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与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心,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四、说教法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难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让学生带疑读书,在阅读时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对话描写来体会人物的不同个性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朗读促进理解(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等),并适当地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幻灯片投影,放录像等方法帮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理解。

本课主要以读为主,通过朗读-理解-再朗读来理解课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说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理念中把由重“教”改为了重“学”;既要让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根据本文特点,我主要采用置疑、讨论、交流、合作的方式来读懂全文,把握课文的价值取向。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活情趣引发猜想。

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杨礼赞》,文中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并借白杨歌颂了有着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大家打开书预习内容,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放手自读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三)反复朗读确保正确连贯。

(四)强化生字词的认读。

(五)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直奔情境

1、复习有关词语

2、指名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一段话。

二围绕话题对话交流

1、默读第10至12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声。

生思考: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怎样呢?

2、小组内讨论一下。抓住表白一词进行理解。

3、全班交流

三熟读背诵形成积累

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四、体会写法课内练笔

多么令人敬佩的边疆建设者们,让我们把心中赞美的话写下来吧。学生练笔后在全班交流。

七、说板书

白杨白杨:高大直立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爸爸:扎根边疆无私奉献以物喻人八、教学反思教学中我采用朗读、置疑、讨论、交流、总结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理解课文内容是长处;不足点是:对个别学生的辅导,个别字词的巩固训练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加以改正、完善,力求更好。

借物喻人

高大挺直扎根边疆

3白杨--生命力强爸爸--建设边疆

坚强不屈无私奉献

小白杨正在成长孩子

备注

《白杨》教学设计(初稿)及研课讨论记录

教学内容 《白杨》 主备人 郑慧

备课组长 崔春华 时间 地点 办公室

参与人员 全体语文组教师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活情趣引发猜想。

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杨礼赞》,文中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并借白杨歌颂了有着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大家打开书预习内容,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放手自读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三)反复朗读确保正确连贯。

(四)强化生字词的认读。

(五)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直奔情境

1、复习有关词语

2、指名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一段话。

二围绕话题对话交流

1、默读第10至12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声。

生思考: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怎样呢?

2、小组内讨论一下。抓住表白一词进行理解。

3、全班交流

三熟读背诵形成积累

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四、体会写法课内练笔

多么令人敬佩的边疆建设者们,让我们把心中赞美的话写下来吧。

借物喻人

高大挺直扎根边疆

3白杨--生命力强爸爸--建设边疆

坚强不屈无私奉献

小白杨正在成长孩子

研课讨论

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为习作积累词汇、方法。

《白杨》教学设计(形成稿)

教学内容 《白杨》 主备人 郑慧

备课组长 崔春华 时间 地点 办公室

参与人员 全体语文组教师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活情趣引发猜想。

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杨礼赞》,文中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并借白杨歌颂了有着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大家打开书预习内容,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放手自读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三)反复朗读确保正确连贯。

1.自由朗读,同桌互读。

2.指名读。

(四)强化生字词的认读。

1.出示文中生字词认读

2.齐读

(五)指导书写

1.观察字形记忆字形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写师提醒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直奔情境

1、复习有关词语

2、指名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一段话。

二围绕话题对话交流

1、默读第10至12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声。

生思考: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怎样呢?

2、小组内讨论一下。抓住表白一词进行理解。

3、全班交流

三熟读背诵形成积累

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四、体会写法课内练笔

多么令人敬佩的边疆建设者们,让我们把心中赞美的话写下来吧。

借物喻人

高大挺直扎根边疆

3白杨--生命力强爸爸--建设边疆

坚强不屈无私奉献

小白杨正在成长孩子

《白杨》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白杨》 主备人 郑慧

备课组长 崔春华 时间 材料整理 郑慧

参与人员 全体语文组教师

教学反思内容

《白杨》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课文,富有文学感召力。它饱含着作者对边疆建设者的崇高敬意,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无限真情。这篇课文是著名散文作家袁鹰的佳作,篇幅不长,构思巧妙,文字隽秀,感情丰富,确实是一篇好课文。它对于孩子们理想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对于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都是极好的范例。

教学时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要突出这一重点,我抓住了如下三点:

一、引导学生理解“爸爸”介绍白杨的话及课文最后一节的含义。

二、抓住课文中的联系点,即把白杨的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

三、重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在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上下了功夫。因为那种离开具体语言而空讲思想内容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只有引导学生把课文读熟,把词句弄懂,才能体会出作者的“心”,否则,学生的理解就没有了根基。

《白杨》评课记录

教学内容 《白杨》 主备人 郑慧

备课组长 崔春华 时间 10.11 材料整理 郑慧

参与人员 全体语文组教师

听课教师意见或建议

房校长:为了引导学生突破重点,导入时,通过复习词语,谈对白杨有了初步印象。第二课时围绕话题重点精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讨论、交流中,在不停的设疑、释疑中,了解白杨的特点以及爸爸表白了什么样的心

崔春华:教学中,我重视朗读的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同时随机介绍相关的表达方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王美艳: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为了让学生能自己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我着重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直观、自己提问题,大家共同研究等方法来读懂课文,体会西部建设者的博大胸襟。

解静伟:首先先说自己的感慨。你们的学生朗读水平很好,很有感情,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朗读的训练是很扎实,很到位的。教学时,在教师朗读课文时,要下载一段优美抒情的音乐作为背景。配乐朗诵,不仅让教师的范读更加有感染力,而且对学生来讲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和熏陶。

徐会:整节课的思路很清晰。先是字词然后到段落。但与学生交流不够,不能表达对学生的关注很关切。有很多内容,学生已经说的很好了,但你仍然重复了。个人觉得,学生能说出来的话,就让学生去说,而不要老师代劳。

郑慧:结合几位老师的发言,我觉得课文的总体教学思路应该是: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课标的训练重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精心创设情境。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带疑读书。以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潜心会文、披文入情,既积累丰富的语言又感悟高尚的思想感情。

12.怎样说课与反思 篇十二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1.说教材。

说课首先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说教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二是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知道如何教。说教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要说明课标对所教内容的要求,脱离课标的说课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还有说明所教教学内容在节、单元、年级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明教材编写的思路与结构特点。(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说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的目标;二说目标的可行性,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切合各种层次学生的实际;三说目标的可操作性,即目标要求具体、明确,能直接用来指导、评价和检查该课的教学工作。(3)说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除知识重点外,还包括能力和情感的重点。教学难点,是那些比较抽象、离生活较远或过程比较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并要具体分析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

2.说学生。

就是分析教学对象。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说课必须说清楚学生情况。这部分内容可以单列,也可以插在说教材部分里一起说。说学生包括:(1)说学生的知识经验。这里说明学生学习新知识前他们所具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这种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说学生的技能态度。就是分析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所必须具备的学习技巧,以及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态度。(3)说学生的特点风格。说明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由于身体和智力上的个别差异所形成的学习方式与风格。3.说教法。

就是说出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说教法组合及其依据。教法的组合,一是要考虑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二是要考虑师生的劳动付出是否体现了最优化原则。一般一节课以一二种教学方法为主,穿插渗透其他教法。说教法组合的依据,要从教学目标、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知识基础与年龄特征、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学校设备条件等方面说明。因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是教法和学法同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还要说明怎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规律。(2)说教学手段及其依据。教学手段是指教学工具(含传统教具、课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要尽可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具的选择一是忌多,使用过频,使课堂教学变成教具或课件的展览;二是忌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学科特点;三忌教学手段流于形式。还有说明是怎样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设备条件、教具的功能等来选择教学手段的。4.说教学过程。

就是介绍教学过程设计,这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只有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教学过程通常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1)说教学思路的设计及其依据。教学思路主要包括各教学环节的顺序安排及师生双边活动的安排。教学思路要层次分明,富有启发性,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说明教学思路设计的理论依据。(2)说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体现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投入的精力最大、付出的劳动最多的方面,也是教师的教学深度和教学水平的标志。因此教师在说课时,必须有重点地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基本策略。也就是要从知识结构、教学要素的优化、习题的选择和思维训练、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反馈信息的处理和强化等方面去说明突出重点的步骤、方法和形式。(3)说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要联系实际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方法等说出各个教学环节时间安排的依据。特别要说明一节课里的最佳时间(20--25分钟)和黄金时间(15分钟)是怎样充分利用的。(4)说教学设计及其依据。说板书设计,主要介绍这堂课的板书类型是纲目式、表解式、还是图解式等?什么时候板书?板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板书的展现形式是什么?等等。板书设计要注意知识科学性、系统性与简洁性,文字要准确、简洁。说依据可联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本身特点等加以解释。5.说教学效果的预测。

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的归宿和体现。教学效果的预测,既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期望,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自我把握程度。教师在说课时,要对学生的认知、智力开发、能力发展、思想品德的养成、身心发展等方面做出具体的、可能的预测。

二、怎样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4.写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生成性的课堂观,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5写再教设计

上一篇:行政文秘试用期工作总结下一篇:不一样变一样幼儿教师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