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精选12篇)
1.技术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篇一
廉洁自律方面存在不足自我剖析材料
为推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省委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大力学习和弘扬“右玉精神”,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迫切需要。根据党发[2019
]号《关于召开民主生活会的通知》精神,对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人大工作和个人思想实际,通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经过自我剖析、与同事交心谈心等方式,认真地审视自己在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许多的不足,现做自我剖析如下,恳请同志们予以批评指正。
一、自我剖析
(一)学风方面:学习不够主动,自觉性不高,紧迫感不强。
学习问题,关系到干部自身进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不断壮大而振兴,做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充分认识到了学习的深远意义,也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认真思考自己,虽然自己喜欢学习一些东西,但是没有完全实现学习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有机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理论把握不准确;尤其是到人大工作以后,对人大理论、工作制度等认识只是在使用中学习,与工作关系密切的多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存在现用现学的现象,而没有真正有计划、系统地加以学习,导致工作中时而出现模糊概念,归根到底,学习不扎实,有时学习制度坚持的不够好;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只是从表面上学习,没有从更深层次上去学习、去研究、去指导工作,思考研究问题不深入、不系统、不透彻,在理论联系实际上还有差距。
(二)思想作风方面:由于到人大工作时间较短,位置还没有完全摆正,心态还没有完全适应,工作被动应付多,积极主动参与全县的中心工作还有差距,主动超前意识较差,争先创优劲头不足,缺乏大胆负责、敢于创新的勇气,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不够。
(三)工作作风方面:工作中的吃苦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标准不够高、要求不够严,执法监督没有经常化,跟踪监督缺乏力度。
在个案监督问题上缺乏决心和勇气,存在怕问题多了影响党委形象,怕影响司法机关独立办案,怕影响政府集中精力干工作等,对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问题,督促主管部门办理,但是对办理情况跟踪监督不够。到基层真正铺下身子开展调查研究较少。遇到难题有时有畏难情绪,缺乏一抓到底、敢闯敢干的魄力。(四)领导作风方面:领导作风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问题,在联系群众方面还不够密切,领导水平、领导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主要表现在与党组班子成员沟通交流较少,在工作的协调和配合上达不到最佳效果;与机关委室同志交流和沟通不够全面深入,在协调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存在从主观主义出发的现象,办法还不够多,影响工作实效。
(五)廉洁自律方面:能认真学习党风廉政方面的文件精神,按照中纪委七次全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六个方面的规定,以及八小时工作以外的行为规范,能正确处理自己生活与社交圈问题,从大局出发,努力规范自己的行言,但有时还不够严谨。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足。
没有认识到理论学习对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性,对理论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学习态度不够自觉,学习内容不够系统,思想政治素质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二是对自身工作性质认识还不到位。
总感到在人大工作程序性比较多,创新的空间不大,所以工作中缺乏大胆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尤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了解和把握不透,不能很好地把国家的政策法规与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工作成效不够明显。三是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过去一直从事党政领导工作,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丰富的领导经验,但一些旧有的观念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作的要求有不合拍的地方,加之从事人大工作时间不长,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学习不够系统,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不够深入,因此在工作中存在依法监督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知识储备不足,改革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还不能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等问题,思想观念还不完全适应新时期人大工作的需要。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拓宽思路,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理念引导和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强政治理论和人大业务知识学习,进一步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水平。
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是吃透政策、抓好落实、提高效率的前提。要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把学习视为长期任务来抓,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在理论学习上,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点抓好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切实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以科学促发展;在业务学习上,重点加强对宪法、监督法、代表法、组织法等人大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人大常委会审议议题涉及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还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动研究新形势下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复杂问题和破解难题的能力。
(二)努力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高度一致,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全面了解情况,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围绕常委会审议议题,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沟通,时刻保持与选民和人大代表的联系,自觉接受选民监督,自觉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认真思考谋划,积极为常委会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依据,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围绕人大常委会届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好调查、视察和执法检查等监督活动,把监督的重点放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上,使监督更有深度、更具实效。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参与重点工作,切实做好重点项目的联系工作,广泛进行调查研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市委及县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注意维护大局、维护团结,自觉接受组织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积极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从思想深处筑牢道德防线,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发扬勤俭从政的作风,认真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做到生活简朴,作风严谨,用自己的言行维护常委会领导班子和人大机关的整体形象。总之,面对新的要求、新的任务,我将以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振奋精神,加倍努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建设“四个xx”做出应有的贡献。
2.技术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篇二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 电能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 但是电网线损还是比较大的。电力企业控制电能损耗, 就成为整个电力行业的必然选择。线损是电网电能损耗的简称, 由发电厂出线侧计量点至用户侧计量点之间的各元件所损耗的电能。它由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组成, 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因此, 加强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是实现企业节能、降损的关键, 是供电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在实际的电力系统线损管理过程中, 管理制度、技术应用与措施防范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使得电力系统线损管理难于适应于当前电力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电力企业要想真正解决线损问题, 除了技术上的措施之外, 还要强化线损管理, 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本文, 就配电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降损措施进行探讨。
1 电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着的问题
1.1 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线损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 线损管理组织不力
由于对线损管理重要性认知不够, 仅仅将线损管理看作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 企业管理层面仅仅听取相关线损管理人员的分析报告, 并没有对线损进行深层次分析与研究, 从而使得线损管理出现管理真空, 并失去对线损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指导, 使得线损管理工作难于按程序进行。此外, 监督效果不佳, 处罚不够严格, 难以起到防范于前, 惩戒于后的效果。
(2) 缺乏对线损管理的综合系统性认识, 对线损经济指标认识不够, 甚至认为线损工作就是营销部门的事。
(3) 业务扩展把关不严, 存在较多的空载变压器, 没有根本杜绝高耗能设备。
(4) 计量表计不准确, 对于坏了的表计, 没能及时更换, 造成计量不准, 损失部分电量。
(5) 没有发挥用电监察的作用, 导致窃电现象以及各种违约用电现象时有发生, 电量损失严重。
(6) 无功管理不到位, 造成功率因数降低, 直接影响所辖区域线损。
1.2 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电网布局不尽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 最初电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很多电力设施布置不合理, 部分线路存在供电半径过长, 线路老化问题。
(2) 近些年再加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导致电力负荷分布非常不均匀, 局部网络在负荷的高峰期将会出现严重的重载现象, 这一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线损的发生。一般城市的工业聚集地:比如工业园区, 包含大量用电工厂和企业, 这些地方受电价因素影响明显, 工厂一般都集中在夜间生产, 易造成夜间电网负荷突然加重, 而影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然而, 如果在电力企业进行线损管理过程中, 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这一因素, 也没有加快对电网进行有效的改造, 将会导致电网的线损问题日益严重, 从而将会进一步增加电网故障率, 特别是在一些重工业区域, 如果出现电网故障, 将会导致出现大范围的停电事件, 不仅会给该区域的企业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也不利于供电服务水平的提高, 影响到供电服务的质量。
(3) 变压器配置不合理, 部分变压器利用率低, 存在较大的高耗能配变。
2 电网的降损措施
降低电网线损, 主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来加强管理, 以技术作支撑, 实现线损管理的规范化。
2.1 管理措施
(1) 健全管理组织网络, 完善线损管理制度
在线损管理中明确各个工作部门的具体职能分配,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监督完善”的原则, 健全科学完善的线损管理网络, 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要互相配合, 共同搞好线损管理工作。并实行线损管理指标细化与量化的方法, 落实到部门和个人。
(2) 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组织结构的作用, 从最大程度上避免线损管理真空的出现。针对在实际的线损管理工作中, 要对管理意识不强、责任心不足以及造成失误的人员予以相应的处罚措施, 而针对工作意识强、且工作做得好的管理人员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 进而提高线损管理人员意识, 有助于提高线损管理质量和水平。
(3) 应该不断的创新管理方法
由于线损的复杂性与电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电网发展的越快, 其线损的问题也就越复杂, 在管理方面难度也就越大。线损管理人员只有全面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不断创新线损管理方法, 才能够保证对线损的有效管理, 确保电网的良好运行。
(4) 强化理论线损计算工作
根据电网线损的特点, 运用理论线损计算对电网进行线损计算, 并与实际线损值进行比较、分析, 找出各部分线损的构成百分比, 找出薄弱环节, 才能明确管理主攻方向。
(5) 加强计量管理工作
加强计量装置管理, 合理配置计量装置;正确计量接线, 尤其对二次接线一定要正确可靠, 拧紧端头螺丝, 确定正确的变比。
(6) 推广、应用降损新技术、新设备
推广、应用节能降损新技术新设备, 对电网系统进行自动化管理。实现全覆盖智能抄表。
(7) 加强营业普查
查电能表接线查偷漏, 查变比、查卡、账、票据及底册与电度, 杜绝无表用电。
2.2 技术措施
(1) 电力企业应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力度
首先, 针对目前电网发展速度与负荷增加速度不协调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加快电网改造速度, 改进不正确的接线方式、缩短供电半径, 对远距离线路进行改造;大容量变压器应安装在负荷重或负荷中心区域, 尽量避开行人较多、车辆较多的场所;新建或改建线路, 为提高经济性, 宜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在配电网改造过程中, 不应该仅仅考虑该地区目前的用电负荷, 还需要设想在未来十年该地区用电负荷的发展情况, 从而留出足够的增长空间, 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再次改造的成本。
(2) 合理调节运行方式, 提高变压器经济运行
通过负荷与电力设备运行情况统计分析, 合理调整运行方式。利用错峰用电对重负荷进行管理;为进一步提高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 一方面采用节能型配电变压器, 淘汰高耗能变压器;另一方面根据负荷情况合理配置变压器容量, 对已投入的变压器, 应结合现状计算各种方式下的线损, 选择最优运行调整。
(3) 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备, 合理安排补偿容量
增装无功补偿设备, 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 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 从而可以减少配电网输送无功功率。
3 结束语
总之, 电网线损管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工作环节, 关系着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全面体现了电网规划、建设、生产运行、经营管理水平。因此, 企业各部门及相关单位都需要加强线损管理工作, 需要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结合实际工作情况, 及时发现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积极查找出具体原因, 采取相应办法, 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俊.强化配电网线损管理的有效方法[J].科技与生活, 2012 (17) .
[2]张轶.关于配电网线损管理要点的解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17) .
3.技术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篇三
关键词:退休人员 管理问题 不足 策略
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影响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养老问题、退休管理问题逐渐提上了政府部门的日程,如何妥善安置退休职工、加强退休人员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逐渐成为政府与企业关注的热门话题。
1 现阶段我国退休人员管理存在的弊端
1.1 管理方式落后 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的退休人员管理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若不对及时加以改进完善,则很难提升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不利于退休人员的妥善安置,最终必然会对社会的团结稳定造成影响。
1.2 退休职工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 当前我国的退休职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还处在摸索阶段,不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有效的管理手段,尽管国家已经意识到退休人员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短时间内难以落实各项政策制度与法律法规,使得许多退休职工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部分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系。
1.3 忽视退休职工精神需求 部分退休职工退休前生活充实,每日为生计奔波劳碌,一旦闲散下来,一时间难以接受社会角色的转变,不能适应空虚的生活,可能会产生较强的孤寂感。认同感的缺失使得部分退休人员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甚至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长此以往,必将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成为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2 造成管理不足现象的原因
2.1 思想教育力度不足 员工在离职退休前所处的工作岗位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个人素养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差异等各项因素都会对其退休后的生活造成影响。部分退休人员由于自身知识水平不高且思想素养不足,缺乏必要的自主学习意识,退休后思想较易停滞不前,逐渐与社会脱轨,成为固执、偏激、保守的老人,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升。还有部分退休人员缺乏自我主见与判断能力,遇事易人云亦云,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对是非黑白判断不明,随着舆论的大流,在群众中散布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言论,对管理部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造成阻碍。
2.2 历史遗留问题与矛盾解决不彻底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社会各级矛盾较为突出,若这些矛盾当时得不到有效解决或压制,则易形成历史遗留问题,极大程度上制约了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其管理效率大打折扣。有一些退休职工因退休待遇或历史矛盾,与工作单位产生纠纷,严重影响了管理部门的正常工作秩序。
2.3 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 部分企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都住在单位分配的小区里,离、退休后处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依旧可以通过沟通交流打发无聊的空闲时间。但还有很大一部分退休人员居住较为分散,且子女不常伴左右,一旦退休后,很难与老同事再聚到一起,脱离熟悉的生活环境后,退休职工极易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觉得失落与孤寂,若此消极情绪得不到缓解与释放,则可能使其对自身的价值产生怀疑,对其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利。
2.4 生活负担较重 退休后的职工失去了经济来源,若不能定时定量地领取国家补贴或退休金,生活将难以得到保障。部分效益好的单位职工退休后依旧享受较高的福利待遇,退休薪资水平也相较于一般单位而言丰厚。但大多数职工退休后,单位对其提供的退休金仅仅能勉强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甚至还有一些老人食不果腹,生活负担沉重,若国家与企业不对其负责,提升整体退休人民生活水平,势必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影响。
3 进一步加强退休人员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与有效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模式 退休人员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相关部门提升管理水平的实际需求。对此,管理部门要尽快迎合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结合相应的管理工作,制定出健全、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进一步规范退休人员管理流程,帮助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培养较强的责任意识,使其全面投身于管理工作中,为国家的稳定富强做出贡献。相关管理部门还可以成立起专业的管理机构,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退休人员管理效率,与退休代表进行沟通交流,详细了解现阶段退休基层员工的需求及心声,为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加强退休人员素质精神教育,使其老有所乐 职工退休后有大量空闲时间,管理部门在满足其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退休职工间开展素质精神教育,开办老年大学、组织老年旅游、交友、知识竞赛等,极大程度上丰富其业余生活,使退休职工融入集体中,与同龄人沟通交流,排遣退休后的不适与落差,使其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管理部门还应当加强思想教育与指导工作,帮助退休职工培养学习意识,纠正其错误的盲从心态,为其和谐美满的晚年生活奠定基础。
3.3 促进交流,加强沟通 管理部门应该为离休员工提供平台,促进其保持与在职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使退休员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利用丰富的实战经验指导工作,为在职工作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充分突显自我价值,缩小心理落差,提升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发挥余热,为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除此之外,退休人员还应该关心社会热点新闻,关注时事,时刻紧跟社会的步伐,培养一门兴趣或爱好,多与不同年龄、职业、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交流,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3.4 以退休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 国家对退休人员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在职年轻人的工作态度,若国家能妥善安置退休职工,使其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就能大大激励年轻人努力工作,使其对社会的发展充满信心。管理部门要想进一步落实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提升其生活质量,就必须以退休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设身处地了解退休职工疾苦,从他们的利益角度考虑问题,为其发声、为其办事,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倾听退休老人的心声,拉近心灵的距离,组织其进行身体检查,用实际行动证明国家对退休人员管理问题的重视,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团结提供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退休人员在离职之后,往往很难接受闲散的生活状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角色转变也常常让其不知所措。老人在离职之后若无子女陪伴,易产生强烈的孤寂感,难以找到生活重心,长此以往对其身心健康不利。当前我国的退休人员管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与矛盾解决不彻底、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晚年思想教育力度不足、生活负担较重等原因,存在管理方式落后、退休职工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忽视退休职工精神需求等问题,需要政府部门与企业单位联起手来,提升退休人员管理水平,在物质与精神上给予其帮助,使我国老年退休人员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度过和谐美满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杨玺泽.城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与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李广伟.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3.
[3]曹煜玲,龚建祥.南通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探索[J].中国劳动,2013(10).
[4]王川平.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退休人员过渡过程中面临问题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1(09).
[5]范伟,陈宇.加强领导 全面促进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科学发展
4.技术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篇四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总体上呈健康发展的态势,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和干部作风得到普遍改善和提高,纪检监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纪检监察工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认真加以解决,势必阻碍纪检监察事业的发展,影响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在管理模式上,有待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是专司党内监督的执纪机关,担负着党章赋予的“三大职责”和“五项任务”,在党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纪检监察机关职能的特殊性决定了纪检监察机关要有特殊的内部管理,不能等同于其他一般的党委政府部门,管理模式上要尽可能地参照公检法的模式走专业化管理的道路。但实际上,不少地方主要领导总是错误地把纪检监察机关等同于组织、宣传等党委工作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在内部管理的方式方法与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没有什么区别,导致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难以专业化,限制了其综合素质、执纪能力、办案手段在短期内的快速提升。
按照现行管理体制,纪检监察机关实行上级机关和同级党委双重领导。但是在实际运作上,同级党委政府对纪检监察机关享有绝对地支配权,纪检监察机关在组织人事、工作经费等方面对同级党委政府的依附性很强,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则仅局限于业务指导方面。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人事安排、福利待遇、行政经费等要害问题方面,上级机关难以为下级机关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致使纪检监察系统合力不足。比如派驻纪检组长的提名权,文件规定由纪检监察机关掌握和行使,可大都是写在纸上,真正落实在行动上的少之又少。对派驻的监察室主任也是由所在单位提名,纪检监察机关则是履行考察、任命而已。
2、在机构设臵、编制和人员上,仍呈偏紧的状况。如,余江县纪委。编制19人,其中5人退居二线。按照鹰潭的习惯,退居二线的同志就可以不来上班,但编制仍占着,办公室还的留着。实际上,只有14人上班,平均每个室只有
1.2人。县(市、区)纪委、监察局还存在职能室合并的情况。如,月湖区纪委。宣教室、研究室和廉政室由一个同志兼任,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市纪委尽管不存在职能室合并情况,但由于人员少(有三个室,目前只有1人),上级安排的“规定动作”只能应付,有的工作落不到实处,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地开展。
3、在组织协调上,一方面纪委在“组织协调”的大帽子下,事无巨细,都要亲自抓起,有代替职能部门和专项治理牵头单位工作的倾向;另一方面是难以有效地把各专门机关的力量融合在一起,使得一些执纪执法机关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工作中往往各自为战,互不通气,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如有些案件重复办理,造成不应有的人力、财力浪费。特别是在党纪、政纪和法纪交叉案件的处理衔接上,有时出现移交不及时,甚至不移交等情况,影响了案件查处工作,也影响了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4、在发挥作用上,基层纪委(纪检组)的力量显得非常薄弱。市、县(区)直属部门、单位虽然都设立了纪委(纪检组),但个别单位的纪委(纪检组)发挥不了应有作用。大部分单位的纪委(纪检组)只设书记或组长1人,成了“光杆司令”。有的被单位领导“敬而远之”;有的被“拒之门外”,履行不到监督职能;有的事务缠身,兼顾本职工作少,发挥
作用不到位;有的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的待遇低于同级干部,工作不好开展,存在着“不想干又出不去”的情况;有的把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当作是一种待遇,作为提拔的“跳板”,工作疲于应付;有的 把年纪大,其他岗位安排有困难的干部安排搞纪检监察工作,导致不少部门纪检监察干部“老龄化”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特别是在乡镇,纪委书记一般是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担任,分管工作繁多,精力分散,专职纪委副书记也没有做到真正的专职。有些乡镇纪委甚至几年没办过一个案子。
5、在工作开展上,存在三种畏难情绪,影响工作推动。一是在查办违纪案件时存在畏难心理。随着社会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案件也变得越来越隐蔽、复杂,同时查办案件的程序也越来越严格规范,财务、审计、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又极为缺少,突破一个案子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艰辛,这就使得一些同志对案件的查处工作存有了畏难情绪;二是在处理工作关系时存在人情心理。少数纪检监察干部与违纪人员工作、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彼此“低头不见抬头见”,因此碍情怯面,顾虑重重,致使查案不深入,执纪不到位。由于纪检监察工作难度大,工作任务辛苦而清贫,是一项“得罪人的工作”,因此一部分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心存顾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服从应付的多,考虑后路的多。有的同志为了处理好上级领导、同事、熟人、朋友等诸方面的关系,做纪检监察工作就“不可不认真,也不可太认真”,处理工作关系时看人脸、讲人情;三是在面对个人待遇时存在落差心理。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辛苦,“光栽刺不栽花”,容易得罪人讨人嫌,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使。在待遇方面,与一些经济部门相比,纪检监察干部待遇较差;与一些组织部门相比,晋升渠道又比较狭窄。有的干部在纪检监察部门一呆就是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直到
退休,可有的同志政治待遇却难以解决。有的纪检组长(纪委书记)相对同级行政副职总是“此薄彼厚”,在排位、班子内部分工及领导决策方面常常低人一等;在生活方面,纪检监察干部往往是别人能去的地方不敢去,别人能得的自已不敢得,有时甚至连一些正常的娱乐活动也不敢参加,总担心别人说三道四,过着一种“苦行僧”式的清苦生活。纪检监察干部常被人认为“不合时宜”、“不合群”,是社会“另类”,一些秉公执纪、清廉自律的纪检监察干部还常被调查对象所埋怨,甚至被亲戚朋友们所不理解,承受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可见一斑。长期的个人付出与个人所得的不对等,造成了某些纪检监察干部心理上的落差。
6、在干部素质上,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表现在纪检监察干部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主要体现为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不合理、性别结构不合理和职业结构不合理。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工作年限长、年龄偏大,尤其是纪检组长和监察室主任,几乎成了安臵性的职位。由于长时间在同一部门、同一岗位、同一地域工作,干部的知识单一陈旧,缺少实用性。大部分干部或是部队转业安臵,或是照顾关系从社会上调入,或是组织任命调任,而真正科班毕业的大学生和公开考试录用的反而屈指可数。懂财会、懂法律、懂电脑、懂写作等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吸取新知识的紧迫感;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忙时顾不上学、闲时不愿意学,凭着老本干工作;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学习不深不透,对理论知识知之不多、学而不精,对业务知识不求甚解。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中号召多、具体措施少,多数流于形式,浮在表面,以文件落实文件,没有联系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处理问题的方式过于简单,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管人”,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注意工作
方法的现象,对出问题的干部职工,不是严肃批评、耐心教育,而是简单行事,不能真诚地帮助他们认清问题所在,自觉整改,常常使对方口服心不服;有的干部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不善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仍凭过去的习惯、经验开展工作,裹足不前,不思进取;有的纪检监察干部缺乏工作主动性,对上级的指示照搬照抄,对遇到的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喜欢做表面文章,报喜不报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单位出现的问题捂捂盖盖,对不正之风不敢抓、不敢管,责任意识偏弱。
5.我厂生产,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篇五
1,工厂整体发展战略不明确或是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全厂员工不能形成统一共识,工人只为打工而打工,为赶货而生产。企业文化建设缺乏
建议:推出企业理念、导入企业文化。加强对生产及员工的量化管理、制度化管理。实行有效的目标管理,细节量化,时间计划、个人及团队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2,工厂管理有点混乱,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够
建议:加强各部门干部的培训,培养团队协作配合精神,加强纪律建设。另可制定适当的激励措施,或者招聘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具有长远目光和科学的管理知识)。
3,员工流失率大,流动性大
建议:加强工人福利待遇的确定化、规范化(合同签订)。以及业余时间的娱乐安排,让工人有进厂如回家的感觉,尽量全面了解员工的实际状况以建立工厂适宜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人性化管理。
4,工厂现代化管理程度不高、信息网络缺乏
建议:工厂电脑实行局域网管理,各部门库存、员工状况在电脑上均有详细记录,实行信息资源共享。这样有利于工厂物料、人事的监管。
5,工厂薪酬激励体系不够健全、有待改善
建议:工厂实行的押两个月工资的做法不太妥当,很多工人对此不能理解,没有安全感,以致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正常生产。销售部激励体系尚未成型,不能很好带动销售队伍的积极性。
6,抛封车间工人工作环境不好
宜给每位工人定时发放口罩,为工人的身体健康着想。
以上建议可能领导层已经意识到,所以加强执行力的监督建设更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最后我衷心希望我厂的发展走向辉煌!
名称:我厂生产,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制作人:颜岳飞
6.技术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篇六
过去,消防机构对全社会的消防工作“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消防行政审批事项范围广、内容多、程序繁琐、效率较低、权力过于集中。防火监督提出整改意见、届时又亲自复查结果,消防审核后又自己验收,消防产品自己监督使用,这种既当“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整个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近几年国家几次改革消防管理制度,把消防工作推向全社会,社会的消防中介机构就如此产生。
这些中介机构在消防管理工作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机制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1、消防中介组织的成立、运行、管理缺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二条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对于消防中介组织的性质、地位,开业条件、应负何种责任,则无明确规定,限制了它的发展。价格管理上不规范,不同的公司在价格上有很大差异。资质管理上不规范,作为消防中介组织所需的条件不明确,造成操作上的不规范。
虽然引进消防中介机构的愿望出发点是更加完善社会的消防管理,但是目前我国的消防中介机构,在管理上还存在很大的弊端;中介机构在消防技术存在技术不够专、不够精、无法承担应有的消防中介能力的现象。再说,消防中介机构是企业,需要提供服务的单位可以自由地选择这些中介机构。在法律意识淡薄的操纵下,按照“低价胜高价汰”的原则,不管他的资力怎样,谁给我优惠的价格就用谁的,谁提的意见少就用谁的;反之,不管它存在多少不合理的地方,谁用我的就给他优惠的价格,就少提点意见和建议,只要消防部门通过审查就万事大吉了。在这样的思想下,消防中介机构也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2、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是消防中介组织是大多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进行客观评判的机构,但是目前,作为中介组织判断标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还不全面和完善,造成消防中介组织所做出的结论并不具有权威性,势必影响消防中介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消防机构的职能尚未彻底转变消防机构权力过大,消防事务仍然由消防部门全面参与,消防中介组织无用武之地,自然地抑制了消防中介组织的发展;而消防机构权力的合理收缩,就会促进消防中介组织的发展。
3、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服务质量和水平可信度不高。目前一些消防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现代消防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消防科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需要融会贯通多门学科的知识,本身专业人才就很缺乏。相应的消防中介组织中部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大部分依靠一部分从消防部队退休下来的人员来进行言传身教,不能系统学习,影响了消防中介组织所做出的结论的科学性。
从目前正在执行的消防设施检测中介来看,因为尚未出台有效的监督措施,消防设施并未达到期望的效果,检测报告经常存在反应情况不实,内容不专业,甚至有虚假报告的现象。再者,中介机构的从业人员国家暂没有严格要求和规定,如持证上岗等。一些消防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现代消防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多未经过专业培训,相当一部分是机构改革中分流下来的富余人员或离退休人员,不管是从职业道德上,还是专业素质上,都起不了中介的作用。
4、消防中介组织发展缺乏整体规划。目前消防中介组织发展还没纳入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相对市场需求来说,中介组织的种类不齐全、数量偏少,从而限制了中介组织作用的发挥,部分还导致了行业和地区垄断。
现阶段我国的消防中介机构的种类不齐全。中介机构的执业范围、种类及标准还没有具体的规定。对于原来需要审核、审批方面的项目,如建筑消防设计审核、消防设施性能及消防产品的检测已引进了消防中介机构。但是,对于消防验收方面,如建筑防火的防火间距、疏散措施、防火防烟分区、总平面布局、消防车道等非消防设备类的,应该由怎样的中介组织来评价,目前尚没有具
体明确这方面的中介机构,更没有明确具体的办法。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消防中介制度,完善消防中介机构在消防管理中的正确引用,是目前整个消防管理体系中最迫切的任务。
1、完善立法、规范行为。充分发挥消防中介组织的作用,当务之急是加快立法步伐,制定该组织的组织规则、行业规则和职业规范,明确该组织的性质、地位、开业条件,审批程序,活动宗旨和权力义务等,使该组织的发展和管理有法可依。
只有明确消防中介组织的组织规则,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执业登记,才能便于具备条件的中介组织按照规则成立自己的组织。明确消防中介组织的行为规则,才能够保证消防中介组织行为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才能使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才能树立自律意识,便于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而建立消防安全评价制度和科学评价体系,对单位消防安全的条件进行评价是现代消防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立消防中介组织的行为规则的关键。同时也有助于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实行宏观指导和监督。要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可比性的消防安全等级评价体系和消防安全评价制度,并由相应的消防安全中介组织来实施。规范行为还需设置适应中介组织健康发展的监督机构和执法机构,使中介组织的行为和自我发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同时,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对各类消防中介组织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并根据消防中介组织提供的评价意见,决定是否审批此项目。防止过去不良的管理现象从消防机构转移到中介组织,以另外的载体表现出来。
2、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政府和公安消防机构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消防中介组织进行合理规划和指导。如培育一些新的行业消防技术服务中介组织:火灾损失核定、火灾隐患的整改论证、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监理、消防专业人员的培训等中介有计划的发展、改造和优化现有消防中介组织。同时也要严格控制消防中介组织的数量,防止过多过滥。
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今后应对消防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在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服务规范上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经培训合格,并通过全国有关资格考试后,方可上岗。现行培训制度以上岗培训、业余培训为主,缺乏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国家应在消防专业院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消防培训机构,使其能培训更多的消防专业人员。
承担消防安全评价、检测、验收、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咨询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消防安全评价结果负责。国家应该对消防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实行消防安全评价执业资格制度,所有的人员持证上岗,从业人员实行注册登记管理制度,要建立各种防火安全检查工程师、安全评估师制度,促进消防专业人员的选拔工作,引导有志于消防事业的人员钻研消防知识,扩大消防专业人员队伍。
4、严格管理、加强监督。有些消防中介组织的结论是消防部门做出行政行为的依据,要加强对其管理,防止造成消防中介组织的权力滥用。要明确消防中介组织和具体人员的相应责任和违规的处罚措施。要积极指导其中介组织建立自律机制。使该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化、具体化、标准化,确保消防中介组织工作的有效性、权威性、公正性。
7.技术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篇七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不足,改进
0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对农村也越来越重视,农民的生活情况有了很大改观,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农村土地合同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促进农村的稳定发展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给农村、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1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存在的不足
(1)土地经营权流转不规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地区经济普遍得到了发展。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也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仍然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再加上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期,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第一产业却逐渐受到了漠视。 农村大部分年轻力壮的农民为了生存,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他们往往将自己的土地进行流转,不再务农,选择出外打工,但是由于制度的不健全以及知识的欠缺,他们没有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的意识,因此常常依靠口头约定来进行土地流转,还有一些人直接将土地闲置,不流转也不种植,导致土地荒废,耕力下降。 因此给土地管理带来了困难,阻碍了国家政策的落实。
(2) 合同程序缺乏法律效力。 很多农民在流转土地的时候仅仅靠口头协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也有一部分农民是在签订合同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承包流转的,然而合同的签订却没有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甚至很多合同都是口头合同,它往往是以村委会或者村务会的口头形式呈现的,虽然口头合同也是合同的一种, 但是与口头约定却没有太大的差别。农民在签订土地合同的时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切实的书面形式的保障。 还有的合同是村里的领导自行决定的,没有经过大家的讨论和认同,这种行为具有强制性,甚至一些村干部在土地管理中存在私心,自然而然地倾向于自己的亲戚或者是希望从中获取一定的利益,因此私下经营、非法承包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农民没有签订有效的土地承包合同无法保障自身的权益,因此容易引发诸多问题,给农村的和谐与稳定埋下了隐患。
(3) 经营权证的流程错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 》对于土地承包有明确的规定, 在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承包出去后,对方也就是承包方就会获得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并且承包双方要到县级以上的政府机构去开具土地承包经营证明,从而在法律上保障双方的权益。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政府机构并不是真正地按照规范的法律程序来进行办公,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 在确立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时候,往往根据双方的口头表述就进行了相关证件的办理,并没有深入地去了解实际情况,因此就难免留下一些纠纷的隐患。
2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改进措施
(1) 做好合同管理收集工作。 管理部门在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切实地提高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以及管理意识,使其认识到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在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土地合同档案的收集与管理,使其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转变。 收集之后,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要严格地按照国家制度以及法律的相关要求对其进行检查,对其中不规范的地方与双方进行协商、修改,切实做好合同的核查工作,从而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
(2) 提高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我国为了规范农村的土地承包过程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并要求农村的土地承包都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 因此为了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首先必须加强土地承包法的宣传,具体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比如说,可以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成小册子,以便于农民随身携带,还可以将一些比较重要的条例内容制成大的宣传牌,竖立在村里比较明显的地方,以便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农民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都熟知相关的法律规定。
(3)加强指导工作。 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土地承包也会经常发生, 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传统农耕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但是由于土地流转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又比较低,所以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不是很全面、彻底,导致整个土地流转的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琐碎的问题给政府机关带来了困难,使其无法进行细致地处理,面对这种情况,要想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就必须设立一个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 对土地承包合同进行管理,对农民进行指导,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使其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进行土地流转。
3结语
8.技术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篇八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349-01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要求标准不断提高,以计算机系统技术与网络应用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發展的各个领域都逐渐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无法避免的趋势[1].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重点掌握,不但能够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有用的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知识,同时能够让学生可以明白现阶段社会的高速发展已经无法脱离信息技术,让他们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将信息技术作为未来日常生活与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技能。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
1、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不足
在高中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重点都倾斜在数学、英语、语文等相对比较重要的学科课程,因为信息技术课程在高考中有所涉及,已经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加入到实际的教学任务中去。然而,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无法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具有同等地位,一般在学校中的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基本都是一身兼多职的[2].
2、教学课时的设置不足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的教学总课时应当在70——140个学时,相应的折算到每一周的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程每周要有2——4 个教学课时,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每周只有一个教学课时。在部分教学制度不严格的学校,每周只安排一个课时的信息技术都有可能会被其他科目的老师所挤占,安排上相对比较重要的课程,例如数学、英语、语文等。因为教学课时的严重不足,教师根本无法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课程教材的章节内容在这仅有的几个教学课时里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讲解效果,大部分老师只可以在开课的前几节课中象征性地讲述一些题外话,后面阶段直接安排学生自习。
3、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有差异
由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学生,从小就可以接触到计算机,可以熟练地使用各种计算机系统软件完成打字绘画等各种基础性的操作,然而另外一些学生因为家里没有计算机,能够接触到计算机的机会不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差异对老师的教学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枯燥乏味,在他们进入高中阶段之前,他们进入计算机机房关注的只是电子游戏或者看电影、网络聊天等,很少学生会踏踏实实地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3].
4、信息技术的师资力量较差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国社会对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具有一定的要求标准,这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积累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标准。面对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同样需要不断发展,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更新,教师的能力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大多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仍然是比较传统的老师,教学方式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对于新技术的学习掌握存在不足之处,这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对策
1、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提高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直观认识对信息技术教学应当有一个系统全面的直观认识,不能受到传统模式的升学教育观念所限制,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能够通过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并非是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4]。为了能够实现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应当从两个方面来着手分析,一方面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学习工具,将信息技术和日常阶段的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有效地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是需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交流学习过程中的实际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系统学习促进学生进行主动的自主学习。同时,应当注重专职教师的能力培养,学校需要为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基础条件,不可以因为信息技术的教学课程不在高考的考试范围之内而直接忽略信息技术教学。
2、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实行分层化教育
教师应当充分地认识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在教学课程开展之前,老师需要通过基本形式的测试与访谈等各种方式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摸底调查分析[5].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组,将接触过计算机并且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分成一组,计算机使用较少、基本操作存在困难的学生则成为另外一组。教师根据具体的分组情况来确定适当有效的课程教学计划,比如在“Flash 动画制作”这章教学中,对于计算机能力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老师可以提出“制作出具有观赏性的小影片”的教学任务,对于计算机能力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老师可以提出“掌握Flash 制作动画的基本方法,设计出简单的动画”.这种分层化教育的方法有利于克服由于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从而形成的教学困难。
3、灵活运用课程教材
课程教材的作用是辅助学生学习的载体工具,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合适的学习内容,比如现阶段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中没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概述,例如Word 文档的实际应用,然而Word 文档在学生未来阶段的学习与工作过程中都会有非常大的实际作用,老师可以适当地增添部分相关应用知识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当做到灵活地运用教材、重视教材,充分有效地运用好教材,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4、认真设置练习,加入竞争模式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地设置课后练习,从而能够实现对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的加深巩固目的,在练习的设置过程中需要注重多元化的分布特点,除了可以设置部分选择、填空、简答等各种基础题型,能够适当地加入部分需要进行动手操作的题目,比如“运用Excel 表格计算班上各位同学的平均成绩”,“使用计算机为自己设计一个简洁大方的个人名片”,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学校可以适当地组织举办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种趣味比赛,为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够适当地增加部分奖励机制,以利于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9.技术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篇九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世界各地的不稳定因素和未知风险都将深深影响到我国企业的发展。一个企业要想在发展上占得先机,必须尊重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有序地开展人力资源的培训、使用和调剂,同时尊重人的精神需求,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物尽所用,协同发展。然而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依旧存在各种问题,其中有共性问题,也有国有企业和家族企业存在的个性问题[1].本文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其有效的对策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1.1 旧观念市场广泛 我国人力资源的管理发展比较缓慢,受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存在不公平关系,领导与服从的管理方式长期占主导地位。工作过程中高度集权,领导者不重视下级的需要和感受;下级为了领导满意,容易去揣摩领导的想法,而很难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
1.2 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 企业讲效率重效益,企业的管理者注意力过度集中在生产领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不够。许多企业领导层单纯地认为人才就是技术型人才,这批走了会有另一批人代替,而不注重综合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样就阻碍了企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人才的作用日渐凸显,但是由于企业中相关管理制度相对落后,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发展与有效流动,人才的能力潜力难以发挥。人本主义的理念并没有被企业落实到经营管理中,人力资源远未得到优化配置。
在我国长期的文化以及社会背景下,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管理理念有待提高。
1.3 薪酬激励机制不健全 人力资源同其他资源不同,需要得到有效的回报。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能有效带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10.技术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篇十
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 13111103 张阳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国防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国家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从个体来说它是个人安身立业的根基,从整体来说是一个民族、国家存在的基础。通过几周的学习,我了解了国防的基本概念、基本的军事思想,明确了我国所处的战略环境,学习了一些军事高技术,以及部队的一些条例和规定。军事理论内容是众多的,我深知学习只是浅尝辄止,但对于个人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却有着很大的帮助。当前我国处于和平时期,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全面增强,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然而现在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当中缺乏信仰、危机意识不强,中国人的爱国情感在日益安逸的生活逐渐淡化与消磨。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国防教育对现代的大学生很有必要,这不仅对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重塑中国人的内心、增强爱国意识也十分必要。下面将从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当前军事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方面的不足、建议和方法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国防教育是指整个国家范围内对公民所进行的国家安全防务教育,也就是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在全体公民中灌输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提高保卫祖国的各种素质的活动。在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以及进行军事训练,是全民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重要一环。军事理论课是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的必修课。军事理论课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行为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纪律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等院校中搞好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不仅仅是建设强大国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需要。培养国防意识,至关重要!
高校国防教育可以唤起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国防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国防意识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国防教育内容是有关国家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和民族荣辱兴衰、生死存亡密切相关,“多难兴国,殷忧启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变化与国防形势、国家安全系数、国防教育有着最直接的联系。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变化规律可以看出,越是在和平时期,越要重视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励。而要持久地保持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就应从强化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大学生国防观念入手,坚持不懈地开展国防教育,不断加大教育力度,深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特别是在当今中国与世界联系愈发紧密的情况下,更要加大国防教育力度,让广大大学生明确我国国防面临的严峻挑战,不断激发我们的忧患意识和殷殷爱国之情、拳拳报国之志。
高校国防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居安思危,激发民族危机感。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战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这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聚精会神搞好经济建设。但是,“和平之树”的繁荫也给社会投下“安逸”的影子,容易使人滋生和平麻痹思想,消磨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部分大学生由于有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缺乏艰苦生活的体验,抱有天下太平的思想,对国家前途命运没有一种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或是偶尔想到也认为事不关己。纵观影响世界的安全与稳定的因素,我国国家统一、领土主权完整以及其他重大民族利益问题上仍然面临巨大的现实威胁,特别是在当今美国重返亚洲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居安思危意识,既能搞经济,又能固国防,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可以使
他们了解国情,使大学生正视综合国力的现实差距,提高忧国忧民的意识,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不再把振兴中华当作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把它融入日常的学习、工作之中。
国防教育效应可以转化为国家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国防教育实质是爱国主义教育,是民族责任感的教育,我们进行的国防教育必然涉及到民族发展史,遭受外来侵略的苦难史,这都将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大学生树立牢固、正确的国防观,形成人人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良好社会风气,这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兴旺发达的重要前提。高等学校开设军事课程,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当今世界霸权主义泛滥、强权政治横行、“台独”势力依然存在,宗教矛盾、恐怖活动有增无减,高技术局部战争接连不断,使我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与挑战。因此,通过军事课程的学习, 进一步使我们懂得国防与国家的关系,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爱军学技、勤奋成才、报效祖国的赤子热忱。
(二)当前军事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方面的不足
①课堂内容容量过大,难以保证爱国主义的渗透。在当前的军事理论的课程中,面临着学时短任务重的现状。一个老师往往要在二、三节的时间内把一章五六节的内容讲完。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而且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十分的不利。何谈对爱国主义的渗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有限的时间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难免打折扣。
②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新意,缺少时代气息,脱离现实。课程的名称虽然为军事理论但是对学生爱国主义的培养还是要结合现实的、新鲜的实例为好。现行的教材修订时间过长,几年内未曾更新,自然无法很好反映当前最新的军事变化和我国战略思维,对学生的爱国教育也只能停留在过去式中。同时这些课程内容对学生来说现实意义不大,与生活接触不多,专业性又过强。教材又以理论为主,没有生动的实例为支撑,爱国主义的培养只能是“空中楼阁”。
③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当前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学习时间较短,老师往往教学方法程序化、单一化,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学手段缺少创新等问题。虽然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有多媒体设配进行辅助教学,可这是远远不够的,多媒体教学带来是对学生教育的过度平面化。而且传统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学生的情感特征,不能满足他们不同情感需求,难以激发、调节其情绪机制,很难对其情感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达不到情感渗透的效果。
(三)建议与方法
①优化整合课堂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的效率。时间紧、任务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精选教学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中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传授部分知识,同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的爱国主义才会是具体的,对学生的触动也才会是最大的。还要保持教学内容有较高的起点,既要让学生切实掌握有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知识,又要让学生认清加强国防建设的重大意义和自己肩负的责任,培养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当然这样也给学生留下了课下学习探讨的时间跟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行动脑思考以达到进步的效果。
②定期修订课程教材,增添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当前的军事理论课程并没有专门的章节讲述爱国主义,只是通过讲述具体军事理论知识进行情感渗透,只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增添专门章节,从理论和实践具体分析什么是爱国主义,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军事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较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独自的特点,主要是因为他的某些内容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在教材的编写修订的过程中、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追踪和关注教学内容中的新动向,及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力求把学生最关心的世界热点、最新信息、最新学术动态引入课堂,使教学内
容前卫、鲜活、精干,让军事理论课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最新的实例,以案释情。只有这样在真实的情况,才会有最真实的触动,也才能达到弘扬爱国主义的效果。
③改进教学方法,将情感教学融入高校军事理论课。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学既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军事课教学一定要改革传统的教师教材加粉笔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探索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老师充分备课的前提下,提倡教学过程中就热点问题,加强师生讨论与交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如讲授打击“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意义时,可以就台海局势现状,可以利用翔实资料对比分析前苏联解体给人民带来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危害,介绍在防止“台独”上所作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斗争,让学生互相探讨发言,启发学生深刻认识“台独”分裂祖国的危害性和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从而达到统一思想和统一认识,取得较好的教学和教育效果。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尝试交互式教学法,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宽松的气氛,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11.技术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篇十一
关键词:MIS;HIS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4-0000-01
Shortage in 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Fu Wen
(Chongq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lege,Software Engineering Department,Chongqing401331,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computer technology,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represent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man society is moving from the industrial age stride into the information age,there is growing emphasi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s well as on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 country,a region of high and low level of in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measure of its level of modernization and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In the past 40 year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for the enterprises to improve management,enhance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play a role,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MIS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conomy.Despi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but there are some shortage.
Keywords:MIS;HIS
面对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逐渐演化为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生态系统以及战略联盟等之间的竞争,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不仅需要降低整体组织的运营成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还需要有效地整合组织内外的资源、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和持续的创新。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要实现这么多的目标,仅仅依靠组织人员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面对着这样的情况,企业开始转向对信息的探索与追求,而在这信息爆炸与信息发展的时代,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成功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所谓MI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信息系统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企业中的位置也越发重要,尽管信息系统在飞速的发展,但始终还是存在着些不足,下面我就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作讲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硬件价格的下降,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已势在必行。远程医疗、电子病历和文献电子化搜索都向我们展示着数字化的魅力,有人甚至预言,不久的将来, 软件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会聚集在医院信息系统开发这个市场上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目前,医院信息系统(H IS)网络已成为医院现代管理水平的象征。全国各大医院都非常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正在(或准备)投入资金建设新系统或改造原有的旧系统。然而在已结束的“2000年中华医药网络信息大会”上,医学领域的信息专家们对医院信息化的现状并不抱乐观态度,他们认为,虽然信息建设在医院越来越重要,但离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医院还很远。
主要存在很多不足:
1.医院管理者认识不够,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没有纳入到医院发展的思路上。目前我们很多医院院长还在讨论是否应该建设HIS,HIS是否具有经济效益(发达国家早已度过了这个阶段,HIS已经成为医院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这种观念滞后的原因有主观的:因为信息系统是一个有很高技术的领域,不容易理解,自己不懂。更主要的是在我们国家医院信息系统在大部分医院还只是单项应用的局部网络,很多网络在设计上存在着很多弊端:
(1)设计上没有采用主流技术,没有做好网络规划,没有很好地从高层次上对院内网格的目的、技术、构架进行定位。
(2)选用技术原理虽先进但还处于发展中的网络技术,没有考虑网络技术的可升级性、兼容性,随着应用负荷的不断增加和服务器配件的老化,服务器负载能力达到极限时,出现更新的浪费和困难。
(3)网络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估计不足,造成重复建设,设备利用率低,覆盖面窄。
(4)应用对传输数据的时间敏感性和突发性认识不足,缺乏安全管理。
(5)系统的非标准化,导致在信息共享,系统集成方面的严重困难。
(6)系统规划和软件设计与医院实际情况不相符。一些IT公司不懂医院内部结构,软件设计人员不懂得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很多情况属纸上谈兵。
(7)不注重培养自己的计算机开发维护队伍,日常简单的维护也由软件开发商来完成,影响了日常维护的响应时间和服务质量。
正因为这种网络的不完善性,使医院管理者看不到网络给医院带来效益,相反庞大的建设费用和维护费用让管理者在是否建设医院信息化的决策中举步不前。今后发展正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所以说中国的医院信息化(CHIS)还处于医院信息化的初级阶段,真正把产业推动起来最少还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而且在这十几年时间还会反复。
总之,信息技术如春风一般,为新经济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更为传统企业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改造与整合是今天所有企业艰巨的使命,为了生存与发展,为了企业的明天这是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已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信息化已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双翼。在信息化的世界中,企业将与新经济一道比翼齐飞。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我国医院信息化系统(HIS)的发展与思考[J].医疗设备信息,2004,4:43-44
12.技术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篇十二
一、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现状及不足
(一) 矿产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国家政府机构改革以及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完成, 我国基本确立了国土资源管理上下一致的组织机构, 实现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矿业管理部门的一整套管理体系, 但在管理运行过程中, 逐步暴露出管理体制的若干不足之处:
1、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过分依赖政府控制, 对社会力量吸纳不足, 各方面力量对政策的号召响应不积极, 削弱了行政职能的效力;
2、垂直管理乏力, 上级对下级的编制、资金无法行使有效控制职能, 导致中间管理环节左右为难, 地方行政力量配置差强人意;
3、矿产资源管理职能配合不足, 矿权管理、储量管理分归不同部门, 每个部门各行其是, 无法全面了解资源的储备、勘探、开发状况, 不利于责任划分和综合管理, 降低了工作效率;
4、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未能达成良好的协调关系, 导致统一双线管理名存实亡, 未能发挥国土资源管理机构的整合效能, 严重影响了土地与矿产的综合利用, 对矿产权业主权益造成损害, 影响了市场化运作;
(二) 矿产资源管理机制不合理
矿产资源开发是一项关系复杂、牵扯广泛的经济活动, 需要照顾到各级政府、矿产企业和其他相关机构等各方利益, 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 然而现有资源管理机制无法实现良好的关系协调, 在上下级政府利益分配、政府部门之间的配合、政府与社会机构的协作、矿产企业自我约束等机制中, 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 要正常行使矿业权, 需要涉及到土地产权、林业权, 居民私人权益以及地方环境保护工作, 这些利益背后的各级权力部门需要在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最优目标, 获得相关操作权力的前提下, 参与矿产资源的生产经营。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矿产资源被多方力量争夺插手, 最大利益被多个利益集团瓜分, 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矿产企业的运营维艰。
(三) 矿产资源管理法制不完善
自建国以来, 我国颁布了有关矿产资源管理的一系列约束性文件, 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 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 但这些法律制度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来看, 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矿产经营实际的需要。例如矿业权转让规定带有过多的计划经济色彩, 不利于矿产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流转制度的深化改革, 也限制了其市场方向发展的公正有序;矿产开发监督管理不到位, 各部门权责不清, 实践中容易引发冲突;环境防治问题得不到有效重视, 缺乏相关法律制约, 对矿产开发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结合不能进行有效监督。
(四) 矿产资源管理手段不先进
我国矿业管理受到计划经济时代体制的禁锢过深, 在管理手段和方式上较为落后, 主要表现在政府宏观管理的力度不足, 缺乏必要的市场调节手段, 对实现矿产资源产业战略性调整未能完善规划, 缺少产业政策和金融手段的调节。另外, 企业内部管理方式单一, 领导机构内部体系不能紧密结合市场经济体制, 与国家经济发展要求上存在一定距离。我国矿产企业受到政府部门管辖已久, 在企业管理和自主经营方面偏于被动, 管理方法过于传统粗放, 手段较为落后乏力, 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的需要。在科技管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水平低下, 管理队伍素质整体有待提高。
(五) 矿产资源市场建设不及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矿产资源的发展也要走市场竞争的道路。然而我国矿业权市场发展缓慢, 建设滞后, 还处于“发育不良”的起步阶段, 严重阻碍矿产资源管理国际化、市场化的脚步。
首先, 市场主体不明确, 政企利益过分紧密, 职责不分。由于受到经济利益驱使严重, 各方利益集团均在矿业团体中有所参与, 暗箱操作时有发生, 职能部门重复冗沉, 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腐败行为的高发;
其次, 矿业市场结构和功能的欠缺, 相关要素组织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缺少资金、劳动力、材料、技术的补充, 对工程咨询、招标代理、质量认证等现代工业管理手段一知半解, 相关法律机构寥寥无几;
再次, 缺乏有效的市场运行规则。市场交易十分混乱, 价格体系不合理, 非法竞争层出不穷, 市场审批、矿产品买卖等行为都缺少有力的监督和制约, 不能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作用, 严重影响了矿产业的健康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改革的对策与出路
(一) 完善管理体制
1、整合土地、矿产资源管理机构, 强化矿产资源统一管理职能。
通过学习发达国家有效的资源管理制度, 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矿地一体, 以地管矿”的管理方式, 依据我国矿种分类和分布状况, 实施资产化管理, 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我国特色的矿产资源控制体系。
2、完善管理组织体系, 加强行业协会和服务机构的建设。
利用行业组织在企业竞争中对冲突的协调功能, 逐步实现有序竞争, 并维护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合法权益, 开拓更广泛的市场。专业的服务性机构尤其是评估机构的建设, 有助于为国家资源战略调整提供技术支持, 更是完善矿产资源管理监督的重要手段。
3、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使之在宏观调控中切实发挥作用。
当前政府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的问题, 需要努力实现角色回归, 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协调、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之中来, 合理设定权力边界, 明确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各级社会组织的关系, 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 并与之达成合理合法的合作协调关系。
(二) 健全管理机制
矿业资源管理机制的健全应当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 健全协调机制, 保证政府、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良好关系, 共同构筑政府社会共同治理模式, 提高产业整体实力,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第二,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吸收各界业内精英代表组成监督管理委员会, 克服政府一言堂弊端, 形成更加符合民意、民主科学的产业政策;
第三,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加强法律手段, 促进资源利用的合法性。通过对监督、评估部门的工作促进, 实现矿业管理的高效公正, 形成完善市场氛围。
(三) 加强法制建设
法制建设是矿产资源规范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在市场经济环境趋势下, 应从立法执法两方面分别强调矿产资源管理的规范性。
从立法角度, 明确国土资源部的宏观调控职能, 确立矿业管理部门的指导地位, 补充矿产资源经济战略的内容与规划, 完善相关权限制度, 突出矿业权划分、流转、使用的合理合法原则。
从执法角度, 重视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的执法基础, 兼用多部门联合的执法形式, 分别从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检测三个环节全面实施, 认真贯彻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手段, 健全责任追究和有效监管系统, 强化对不合理行为的控制力度。
(四) 创新管理方式
面对我国较为落后的矿业结构布局和管理形式, 我们应当改变过去单一行政管理手段, 加入市场调节力量, 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结构布局, 吸收国内外优秀先进的资源管理经验方法, 加快提高战略性管理水平, 可尝试采用以下创新手段:
1、加强经济政策、产业金融、财税手段的实施力度, 提高市场调节的可控性, 通过政府公共财政扶持来带动企业资本和社会资金的进入, 发挥市场引擎作用, 辅助市场调节规范矿产业发展走向;
2、加强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学习, 利用信息化建设完善矿产资源网络管理建设, 形成矿产资源开发数据库和全国矿产资源管理信息高速公路, 以国土资源部信息终端为网络中心, 实现由中央到地方、由机关到矿区、由政府到社会的全面化开放网站, 实现资源的信息化有限共享;
3、建立环境保护配套制度, 提高矿产开发利用率, 杜绝粗放开采行为, 依靠科技力量进步, 保证矿产资源长期持续有效利用, 增强全民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责任感, 树立矿产危机意识;
4、培养大中型矿业集团, 集中产业资源, 提高企业竞争实力。通过对地区、矿种、能源的整合,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保证资源高效供给, 并随之调整相关能源政策、战略、生产与消费的研究, 维护国家能源独立经济体系;
5、推行绩效管理模式, 利用监督、评估系统的上报数据, 对年初制定的工作规划进行考核, 分析年终业绩报告, 对企业执行项目进行绩效评估, 分别从财政、科研、工艺、市场等角度, 确保管理效率的逐年提高, 结合现代人力管理制度完成当前矿产业人才队伍的整合和培养。
(五) 加强市场建设
矿产资源市场的正规建设, 成立在产权明晰、流转顺畅、审批规范、行政合法的基础上, 因此, 要确保审批依法进行, 严谨对审批环节的擅自增设或私自转让;规范产权获得形式, 在鼓励各界资本进入的前提下通过市场竞争方式获得。积极培养产权市场的独立公正、规范运作, 鼓励中介机构、行业协会、评估机构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 大力发展市场化的矿业生产要素群体, 使交易行为实现公开、公正、公平。同时, 要严格维护正当矿业秩序, 保护产权人权益, 督促其履行法定义务, 打击非法行为, 调解纠纷矛盾, 致力于建立政府、社会、环境、资源各方面稳定共进的和谐局面。
三、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经过几次大的改革, 在开发利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然而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势时刻对产业格局调整和管理水平提出着更高的要求。因此, 顺应时代趋势, 改善管理思路, 是提高矿业资源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国家经济战略, 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 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此, 我们应当依据不同种类矿产资源的特点和经济产业利用开发的形式, 来合理规划资源管理, 对症下药完善不足, 实现大国矿业稳步、持续、绿色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 为了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 资源管理工作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形势, 符合矿产资源经济地位。本文通过分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形势, 面对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 提出了改善不足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矿产资源管理,现状,不足,对策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和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2]、刘天祥.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探讨[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 2001 (9) .
[3]、刘欣.构建新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J].国土资源通讯, 2004 (9) .
[4]、魏晓平、付兴方.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界定[J].中国矿业, 2001 (5) .
[5]、袁怀雨、刘保顺、李克庆等.尽快实现向资产性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的转变[J].中国矿业, 2003 (12) .
[6]、王大操.国土资源工作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J].国土资源, 2004 (1) .
[7]、吴尚昆等.矿产资源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发展与展望[J].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 2004 (2) .
【技术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推荐阅读:
浅论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论文12-29
高校物业管理不足问题汇报09-10
质谱及相关技术在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进展12-31
工程资料管理方面重点08-16
加强管理方面如何改进11-14
企业管理方面论文11-21
煤矿行政管理方面论文12-28
城市管理方面调研报告01-17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07-05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