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行路难

2024-07-30

李白 行路难(共7篇)

1.李白 行路难 篇一

行路难李白

篇一:行路难(三首全)李白、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行路难》三首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很多诗人均用过此题,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白的《行路难》三首。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阅读李白的三首《行路难》,应抓住一个中心主题、主调,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不断地从他的诗中流露出来。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目录:《行路难·其一》赏析、《行路难·其二》赏析、《行路难·其三》赏析。

【《行路难·其一》原文】

《行路难·其一》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注解】

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今存最早的《行路难》是鲍照的十八首。前人认为李白的《行路难》“似全学鲍照”。第一首乃取意于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一首。

2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食物。直:通“值”,价值。

3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4闲来两句: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5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济:渡过。飡:通“餐”。羞:通“馐”。直:通“值”。

【《行路难·其一》翻译】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行路难·其一》韵译】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行路难·其一》讲解】

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逐句理解:

(1)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2)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象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性格的人,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3)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4)最后两句诗人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诗人用“长风破浪”比喻其宏伟抱负,接以“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直爽!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

名句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行路难·其一》点评】

《行路难》是古乐府旧题,多写世路的艰难和离别的悲哀。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本想有所作为,不料只能做个御用文人,加上权臣贵戚的谗言攻击,终于在天宝三年被皇帝赐金放还,离开朝廷。组诗《行路难》就写在离开长安时,这是第一首。

友人盛情地为李白设下宴席,美酒佳肴摆了满桌。诗人本应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却因为政治理想破灭,使他食不甘味,于是推开杯盏,扔下碗筷,抽身而起,拔剑四顾,内心一片茫然。他想横渡黄河,因有坚冰封冻,不能实现;他想攀越太行,又因大雪封山,无法攀登。这是用自然界道路的艰险,象征仕途的艰险、人生的艰难。但失望之中总会有希望,他又想到曾经在碧溪垂钓的吕尚和做梦经过日月旁边的伊尹,这就表示对自己政治前途仍旧抱有希望。但是美好的憧憬毕竟不是残酷的现实,希望的渺茫不禁使他连声感叹歧路之多、行 路之难,不知自己何去何从?最后,积极入世的精神战胜了歧路徬徨的苦闷,他用昂扬激越的调子对前途作了乐观的展望: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巨浪,鼓满云帆,飘洋过海。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是情调的抑扬和形象的跳跃适应感情的发展变化。开篇对送别盛宴的描述,语言夸饰、笔势飞扬;到了停杯投箸、拔剑顾盼之时,情调顿时转低;待到冰塞河川,雪满太行,情调继续走低;随后的碧溪垂钓,乘舟梦日,则给人绝处逢生之感,情调也随之一转;后来诗人发出歧路徬徨的喟叹,情调则又转为低沉;直到结尾诗人自信必有远大前程,情调才升到最高潮。情绪的高低变化使得诗歌带有一种疾缓有致的节奏,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抑扬顿挫、气势如虹!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是短篇七言诗歌,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的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朋友对李白有着深厚的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的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诗人巧妙的运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刚刚慨叹,又恍然神游于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他也想拥有这样的待遇啊!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剧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何等的心情啊,是何等的激昂啊!想想也是,诗人多么想大展宏图,急于追求自己的未来。最后两句,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通过这样复杂的感情变化描写,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追求,展示了诗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首诗十分整齐,押韵,而且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增强了表达效果。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平仄的交替运用,前呼后应,层出不穷,节奏感强烈而优美。同时“行路难,行路难”的反复使用,不仅毫无累赘,反而增强了气势,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复杂的感情变化。总之李白的《行路难》像以往那样充满浪漫色彩,感情奔放豪迈,想象奇特丰富,风格飘逸自然。尤其显示出作者的高的思想境界,在反映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的同时,又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这是我们青年学生最应该学习的地方,我们在欣赏一首佳作时,更不能忘了从中学习一些重要的东西。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行路难·其一》阅读理解】

“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篇二:《行路难》李白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第9道题。(6分)行路难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

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

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3分)

9.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3分)

参考答案:8.(3分)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9.(3分)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篇三:李白《行路难》(其一)赏析

积极用世,执著追求

李白——《行路难》(其一)赏析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形容酒美价贵。斗:古代一种容量单位,一斗等于十升,十斗等于一石(dàn)。珍馐:名贵的菜肴。直:同“值”。箸(zhù):筷子。茫然:若有所失的样子。塞(sa):堵塞。垂钓碧溪:传说吕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pán)溪钓鱼,周文王外出打猎遇见了他,后辅佐周武王灭商。乘舟梦日边:相传商朝的伊尹在被商汤委以国政时,曾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边经过。不久他就受到汤的重用。歧路:岔路,大路分出的路。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南朝宋时宗悫(qua)少年有大志。他叔父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济:渡。

【译文】

金杯里的美酒,一斗要十千钱,玉盘里的珍贵的菜肴,也值一万钱。我放下杯和筷,不能下咽,拔剑起舞环顾四周,心里却茫茫然。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大雪遍布高山。闲来坐在碧溪边钓鱼,又想象梦中在日边乘船远航。行路难啊!行路多难!岔路多啊,如今身在何处?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正解】

天宝元年,42岁的李白在道士吴筠的推荐下奉诏入京,本想有所作为,不料只能做个御用文人,加上权臣贵戚的谗言攻击,终于在天宝三年被皇帝赐金放还,离开朝廷。组诗《行路难》就写在离开长安时,这是第一首。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于是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而面对美味佳肴,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曾经在宫廷中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却因为小人进馋而“赐金放还”,远大理想无法实现。此时坐在宴席上的李白忽然想起了吕尚垂钓的故事和伊尹梦日的情景,又增添了以后返回长安的希望,认为有朝一日会像吕尚、伊尹那样,在闲居之时忽然被皇帝重用,以实现“天生人我才必有用”的理想抱负。“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当诗人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感到很迷惘,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与矛盾,都闪现于诗人脑海中:今后的路又在哪里呢?

最后两句,于积淀之中的火山爆发一般,横空出世,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以及乐观处世的态度。

全诗集中表达诗人感叹人生中的坎坷,而又从中得到人生哲理,即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情怀。也从侧面突出他对压抑人才的社会的反抗,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感。

【抠字眼】停、投、拔、顾,写出了作者的忧郁与苦闷。在这里,对于“停”字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李白心情极坏,把酒杯摔碎了;第二种是李白苦闷忧愁,把刚刚到嘴边的酒杯又放下了。我认为第二种说法较为贴切。冰塞川、雪满山,借景抒情,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会有时,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以“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直爽!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15岁始作文。胸怀大志,豪爽自负,喜剑术。性格傲岸奔放,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约束;虽满怀才志,却不步科举入仕之途;蔑视权贵,尤其不把有权势的宦官放在眼里。他一生负志漫游,吟诗四方,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的诗继承和发扬了《诗经》《楚辞》以及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成为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内容上主要表现为祖国山川的热情赞颂;向往着光明和自由;对统治集团的蔑视和鞭笞。艺术上吸取了古乐府健美、真挚、明朗的特色,结合诗人豪迈不羁的个性,形成自己清新奔放、雄奇壮丽的独特风格。以古风为佳,变擅长五、七言绝、律。

【诗人小故事】 铁杵磨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幼年时便读那些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他一时读不懂,便觉枯燥无味,于是他丢下书,逃学出去玩。

他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他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专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没有察觉。

李白不知道老妈妈在干什么,便好奇地问:“老妈妈,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磨针。”老妈妈头也没抬,简单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认真地磨着手里的铁棒。

“磨针?”李白觉得很不明白,老妈妈手里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铁棒,怎么是针呢?李白忍不住又问:“老妈妈,针是非常非常细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铁棒呀!”

老妈妈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细小的针。”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问道:“这么粗大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这时候,老妈妈才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

幼年的李白是个悟性很高的孩子,他听了老妈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心想:“对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脸都发烧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书房,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继续读起来。

泪别汪伦

李白非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长江南北,黄河上下。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几乎印满了李白的足迹。那些烂漫的山花发出一阵阵芳香,那些快乐的小鸟“啾啾”的叫着,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玩。一天,他收到一个叫汪伦的人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上写着:“先生喜欢游玩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请您来我们皖南泾县玩吧。”李白看了这封邀请信十分高兴,马上收拾行李就向泾县出发。可是到了泾县以后,李白朝四周张望了半天也没见到什么十里桃花,更别提万家酒店了。正在纳闷,一个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来说:“李白先生,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我就是汪伦。”汪伦接着便解释说:“我信里所说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个桃花潭,而万家酒店呢,是说有一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李白听了,哈哈大笑。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好朋友。汪伦邀请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时间,叫妻子做了好多乡喷喷的饭菜,还拿出了酿造多年的好酒热情地招待李白。他们边吃边聊,真是愉快极了。后来李白又到附近的几个朋友家住了几天。可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李白去办呢。所以待了几天后,李白决定要离开了。但为了不给汪伦添麻烦,李白并没有专门向汪伦告别,他准备悄悄地坐船回家了。谁知就在李白已经上了船而船正要开动的时候,汪伦赶到了。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来不及了。李白听到汪伦和村里的乡亲们手拉着手一边唱着为他送行的歌,一边用脚踏出节奏。李白又惊又喜,他没想到汪伦会和这么多村民一起来河边送他,这些老百姓对他实在太好了。他只觉得心头一热,眼泪差点掉了下来。就这样,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诗名叫《赠 汪伦》。诗的后两句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就算有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来送我的情谊深呀。”

这首送给汪伦的诗为什么会这么美好动人,为什么会流传这么广呢?因为它抒写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与普通人之间纯真质朴的友情。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李白能得到老百姓特殊喜爱的很重要的原因哦。

力士脱靴

李白过人的才华,使他成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所以就连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个怎样厉害的人物。于是唐玄宗下诏书请李白到皇宫来相见,一起商谈国家大事。听到皇帝召见,李白迈着大步,仰天长笑着走进皇宫,没有一丝拘束紧张的样子。唐玄宗看见李白仪表非凡,气宇轩昂,双目炯炯有神,就像一片朝阳升起在东方。通过与李白亲切的交谈,皇帝发现这个李白可真是不简单,他的知识如此渊博,无论问他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并能提出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呢。

唐玄宗皇帝得到这样一个值得夸耀的文人在身边,高兴得合不拢嘴,立即邀请李白留下来和他一起吃饭。当时,谁如果能和皇帝一起吃饭,那可是一件非常非常荣耀的事。更何况,皇帝还用满桌的好菜亲自招待李白呢。于是,有很多人羡慕李白,但也有很多小心眼的人嫉妒他。可李白才不怕别人嫉妒他呢,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潇洒狂放。李白喜欢喝酒,与他同一个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有一首诗曾经这样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首诗的意思是:“李白喝一斗酒就能作上百篇的诗,他倒在长安的酒店里就可以忽忽大睡。在李白喝酒的时候,即使是天子的召唤,他也不理,而自称自己是酒中仙。”

有一天,皇帝又召见李白,请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诏书。恰巧李白刚刚喝完酒,东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见站在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正在很不友好地盯着他。这个太监叫高力士,当时得到皇帝无比的宠爱,就连皇帝的儿子们也称呼他“阿哥”,王公大臣们也要称呼他“老爹”呢。高力士心里总想着:“我可是皇帝眼前的红人,谁敢得罪我!”所以他整天在皇宫里横行霸道,老欺负那些被他排挤的小官员。他发现皇帝喜欢李白,心里就很不舒服,还想着要找个机会整整李白呢。李白呢,其实早就看不惯这个欺软怕硬的太监了。于是趁着这天的酒性对皇帝说:“皇上,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您准不准?”皇上因为急着要李白写诏书,便着急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讲。”李白说:“我刚喝了点酒,因此无法像平常那样很恭敬地写文章。请皇上准许我穿戴随便一点,这样我才能把这篇诏书写得符合您的要求。”皇上想了想,摸着胡子说:“既然这样,我就准许你随便一点吧。”于是,李白伸了个懒腰说:“我穿的鞋太紧了,要换一双松一点的便鞋。”皇帝便立即叫人给他取双便鞋来换。李白趁机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脚一伸:“给我把鞋脱了!”高力士平时作威作福搞惯了,没想到李白会来个突然袭击。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高力士当惯奴才的膝盖便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竟给李白把靴子脱了。这一次,李白可给那些受高力士欺负的人出了口气,就连千百年后的人们听到这个故事也觉得痛快呢。

2.李白 行路难 篇二

关键词:翻译美学,诗歌翻译,“三美”原则

1 研究背景

美学是研究美和品位所构成哲学的一个分支,而翻译理论与美学的联姻无论是国内的研究还是国外的理论都拥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翻译理论与美学密不可分。在诗歌翻译过程中不仅要传达原诗的语义信息,还要再现诗歌的审美价值和美学特征。

李白作为盛唐文化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语言清新飘逸,音韵和谐自然,豪迈奔放中又不失浪漫色彩,其诗歌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许多翻译家。在国外,研究李白诗歌的学者包括Arthur Cooper,Florence Ayscough and Amy Lowell。在中国,李白诗歌英译的学者包括杨宪益、许渊冲和徐忠杰等。这些名家对李白诗歌的研究与翻译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

由于李白诗歌在中国乃至世界诗歌的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影响,国内外许多著名的译者进入这个翻译领域研究,但由于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翻译理论运用于诗歌翻译尽显不同特色。本文的目的是要进行深入探讨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从翻译美学的视角,以许渊冲诗歌翻译理论赏析李白《行路难》,由此指导理解和翻译中国古典诗歌。

2 文献综述

2.1 翻译美学

在方梦之主编的《译学辞海》中,翻译美学被界定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体的审美标准,分析、阐述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在充分认识翻译审美客体(原文)和翻译审美主体(译者)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剖析客体的审美构成和主体的翻译能动作用,明确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提供翻译中审美再现的类型和手段,以指导翻译实践。

2.2 国内外研究

追溯翻译与美学的联系,无论是国内的研究还是国外的理论都拥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翻译理论与美学密不可分。

2.2.1 西方翻译理论

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方译论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古典译论期,史称“希腊化”,主要立论于亚里士多德所著的《修辞学》和《诗学》;古代译论期(公元5世纪末—18世纪后期),这个时期的译论以文艺翻译和宗教翻译为特征;近代译论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末期),立论开始逐渐转向依据古典语文学和语言哲学;现代译论期(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也可称为“现代译论前期”,其标志是第一本科学语言学著作《普通语言学的教程》的出版。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直至现在,也可以说是当代译论期。

综上所述,沿着西方两千年美学译论史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西方译论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尽管翻译题材的广泛多样,但译论皆趋向“一”的旨归;第二,西方译论较早的从美学转向语言学立论,由感性走向理性的认识构式和构成;第三,西方翻译美学并不关注语言审美而是探讨扩及翻译美的本质、产生、构成和表现。

2.2.2 中国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与美学的联姻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这一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传统美学思想是中国翻译美学的底色。美学历史源远流长,早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老子就提出“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的主张。大约公元前520年,孔子创儒家美学,提出“诗言志”,“赋比兴”的讨论美学;公元前372年,孟子提出“仁义为美”,创立了以“仁学”为纲的儒家美学主张;荀子提出了文质兼顾、“美善相乐”论,发扬了儒家的美学思想。从中国的美学史上看,“美”与“信”、“文”与“质”是最古老而又始终一贯的命题。中国最早的翻译事业即佛经翻译就是以“文质之争”的主流命题为理论依据,及至玄奘提出的翻译标准“求真喻俗”也非常符合“文质统一”的功能主义的审美价值观。可见翻译美学从创立之初就没有脱离过古典哲学与美学的问题根源和命题内涵。

近代,对中国译论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严复在1898年出版的《天演论·译例言》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严复所谓“信”,是指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所谓“达”,是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充分地发挥译语的特长以求原意明显通顺;所谓“雅”,是指译文要古雅优美,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文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第二个对中国美学译论有重大影响的就是林语堂的译观。在林语堂看来,文字的表现在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五个方面。郭沫若则提出翻译创作论,他认为“翻译是一种创作性的工作,有时翻译比创作还困难”。1951年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将绘画美学移花接木于译论并付诸实践对现代翻译影响颇深。20世纪60年代中期,钱钟书从传统美学鉴赏的角度提出“化境”,标志着从“信、达、雅”以后我国翻译理论的突破性进步。当然在译坛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许渊冲的三美原则,他从中国古代诗学的视角提出“意美、形美、音美”。他主张意美是最重要的,其次是音美,形美是第三位的。

综上所述,中国翻译美学研究历经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渐趋完善与成熟,其理论基础更加坚实,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系统。

2.3 李白诗歌翻译的研究

李白的诗歌飘逸豪放,想象瑰丽,在中国乃至世界诗歌:的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影响。李白诗歌已被译成多种文字,仅英译而言,就不乏名家名篇。

作为18世纪的诗人、政治家Soame Jennyns是第一位翻译唐代诗歌的人,其中就包含李白的诗歌。在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李白诗歌英译出现了断层,直到Sir John Francis Davi出现,他翻译李白诗歌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一些成果却具有极高的翻译价值。在这一时期中,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李白其人及其诗歌。传教士Joseph Edkins是第一位发表这方面研究论文的西方学者。1888年,他在China Review发表了文章《诗人李白》。总的来说,20世纪前李白诗歌英译并不丰富,并且译者在挑选诗歌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20世纪开始,李白诗歌的英译进入了新的纪元,许多著名的译者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这一时期的译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主张将李白的诗歌译成自由体,其代表包括:Ez Pound,Obata,Witter Bynner等,而另一类则主张将李白的诗歌译成律诗,其代表包括:H.A.Giles and W.J.B.Fletcher等。

20世纪后期,关于诗歌翻译采用自由体还是律诗的争论仍在继续,翁显良是前者的发言人,而许渊冲是后者的代表人。翁显良主张将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成散文,许渊冲认为在翻译李白诗歌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原诗的韵律。这一时期由于许多汉语学者参与进来,李白诗歌译英译在中国更学术化也更严谨,徐仲杰和孙大雨是其代表人物。

3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

3.1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

许渊冲教授从事翻译就是为了实践他的翻译理论,他的理论著作《翻译的艺术》以及翻译标准都成为翻译世界璀璨的明珠。许渊冲教授对于诗歌翻译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译诗不是科学是一种艺术”,提出译诗的本体论“三美论”,即“音美”、“意美”、“形美”;译诗的方法论“三化论”,即“深化”、“等化”、“浅化”;译诗的目的论“三之论”,即“知之”、“好之”、“乐之”。

3.2 许渊冲的“三美”原则

许渊冲教授认为“译诗不是科学是一种艺术”,提出“三美”原则,即“音美”、“意美”、“形美”。“三美”的理论来源于鲁迅在《自文字至文章》中“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所谓“意美”指译文传达原文内容所产生的一种意境或联想的美;所谓“音美”指译文可以借用译语诗人喜见乐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还可以借助于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来表达原文的音美;所谓“形美”指在诗句长短和对仗工整方面尽量做到形似。许渊冲教授在多年的诗歌翻译实践中力求三者统一,但译诗不可能百分百传递原诗的音美、意美和形美,因此他主张意美是最重要的,其次是音美,形美是第三位的。

3.3 诗歌翻译的方法

“三化论”谈的是译诗过程中的变通问题。“化”取自钱钟书的“化境说”,即“文学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化”可分为三种,即浅化(generalization)、等化(equalization)、深化(particularization)。许渊冲关于英译唐诗的变通分为五种情况,翻译典故要变通,改译专门词语,改译原诗的观点、语气,改译原诗的词语,将对仗改译为散行。在英译唐诗时,许渊冲用“深化”、“浅化”、“等化”的译法,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用“双声”、“押韵”、“抑扬”的方法来传达原诗的“音美”;用英诗格律来传达原诗的“形美”。由此看出,许渊冲的译诗本体论“三美论”与方法论“三化论”紧密相连。

3.4 诗歌翻译的目的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渊冲先生将这句话应用到译诗上来。所谓知之(comprehension)就是使人理解;所谓好之(appreciation)就是使人喜欢;所谓乐之(admiration)就是使人愉快。知之是译诗的最低要求,能够使读者理解,了解原文内容;好之是中等要求,读者不仅了解了原文还喜欢;乐之是最高要求,此时译诗能使读者愉快。在译诗时能做到意美就能使读者知之、好之,如再能具备音美、形美,便能使读者乐之了。

4 李白诗歌翻译中的“三美”原则

4.1 李白与《行路难》

李白(701—762年),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给人以豪迈奔放的感受,被后人尊称为“诗仙”。诗作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行路难》三首皆是李白离开长安时所作,三年长安生活,让李白对朝中种种腐败、黑暗有了更多的认识。下面本文将依据许渊冲先生的翻译诗学理论“三美、三化、三之”分析该诗的英译。

4.2 意美

在《翻译的艺术》中,许渊冲提出“翻译唐诗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传达原诗的‘意美’”的想法。意美是指诗歌的深层结构美的构式与滋味,“意美”是译诗传神的首要任务。译者若能忠实原文并且传递其意境美感——意美,便是达到了翻译的最高境界。下文分以下几点讨论和鉴赏许渊冲先生《行路难》译文如何践行意美翻译的原则的。

4.2.1 意象

一首好诗,往往就是意中有境,境中寓意。在李白诗歌的翻译中,意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渊冲在翻译中竭力体现实践自己的翻译思想——“意美”的迁移,就是重现原文中艺术意象。李白在《行路难》中借景抒情,借“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绘出冰塞黄河、雪拥太行的艰难意境,抒发了诗人无奈痛苦的心境。许渊冲为了表现原诗的意美,这样翻译到:

I can't cross Yellow River:ice has stopped its flow;

I can't climb Mount Taihang:the sky is blind with snow.

“黄河”、“太行”、“雪”、“冰”基本上是等化翻译方法,分别译为“Yellow River”、“Taihang”、“snow”、“ice”;原诗中“欲渡”和“将登”是肯定句式,而译文没有出现肯定句式,而用“I can't”来传递原文意思,肯定句转换否定句是等化的翻译,此处等化的翻译方法用于句子的重构,达到意似的效果;原诗中“雪满山”许渊冲并没有直译而是深化译成“the sky is blind with snow.”表明困难重重,人生道路并不顺利。许渊冲“三化”翻译方法的目的就是力求意义上的对等,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读者的接受性,达到“知之”、“乐之”。

4.2.2 典故

典故亦是一种意象,由对典故意象生成出审美意境。李白很擅长引经据典,他在《行路难》中就多处引用典故充实内容,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可译为:

Pushing aside my cup and chopsticks,I can't eat;

Drawing my sword and looking round,I stamp my feet.

原诗引用鲍照《拟行路难》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反映了李白内心的矛盾。一般来说,诗歌翻译很难翻译出文学常识和出处,典故用直译只能是“意似”而非“意美”,于是许渊冲用浅化的翻译方法取此典故的意思而舍其神,中诗英译的首要任务是传达原诗的意美,典故表意隐讳,意义丰富,翻译时是需要变通的,如果意义的表达和理解都存在问题,意美更是无从谈起。

4.2.3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感情更加丰富,画面更加真实。李白所作诗中擅长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和排比等,下面来看看在《行路难》中的修辞手法:

比喻(Simile),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常用as、as…as、as if或like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如:“大道如青天”可译为“The way is broad like the blue sky”。译者采用了深化的翻译方法,巧妙地加了一个“broad”,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愤慨的感情。诗人用对青天的广阔无垠表达心中的迷茫,而“broad”一词在这里正是起到使读者身临其境的作用。

夸张(Hyperbole),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热爱自由不满当朝现状为了表达他激昂的情绪,在他的诗篇中常常运用到夸张的手法,如: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Pure wine in golden cup costs ten thousand coppers,good!

Choice dish in a jade plate is worth as much,nice food!

“十千”和“万钱”就是夸张手法的体现,突出表现当时朝政腐败。许渊冲巧妙地运用等化的翻译方法,“ten thousand”与“十千”;“golden cup”与“金樽”;“Pure wine”与“清酒”,并在诗句末尾加上“good”“nice food”,运用深化的翻译方法直抒胸臆,让读者直观感受诗人借夸张手法表达的愤慨之情,达到意美的效果。

反问(Rhetorical questions),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如:“多歧路,今安在?”译成“Don't go astray!Whither today?”诗人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译者直接把原诗的陈述句“多歧路”变通为感叹句“Don't go astray!”正是运用了这一相对自由,变通了原诗中的语气,从而使译文变得更加生动。

反复(Repetition),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如:“行路难,行路难”译成“Hard is the way,Hard is the way”,这两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真地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译者应该充分理解诗歌的隐含意义,抓住诗歌的意境美才能呈现出具有意美的译文。

4.3 音美

诗注重抒情,音乐美实际上是指诗的格律和音韵节奏。许渊冲教授的译文注重韵律,文笔精练,保持了诗的效果且贴近原文风格,取得了与原文最大程度的等值。下文分如下几点讨论和鉴赏许渊冲先生《行路难》译文如何践行音美翻译的原则的。

4.3.1 韵律

中英文诗歌都存在韵律,根据韵律在一句中的位置不同分为三种不同韵律:押头韵、押中间韵和押尾韵。中英文诗歌中常出现押尾韵,尤其唐诗的要求更加严格,我们把出现在句末的音律叫作韵脚。李白擅长律诗,这首《行路难》也属于七言律诗。如:

“欲渡黄河冰塞川,(chuan)

将登太行雪满山。”(shan)

这两句诗体现的就是押尾韵,押的韵脚是an.

I can't cross Yellow River:ice has stopped its flow;

I can't climb Mount Taihang:the sky is blind with snow.

许渊冲在翻译时注意了韵脚的音节,“eat”和“feet”,“flow”和“snow”,体现他仔细推敲用词的准确,最大程度地展现原文的音美。读者在读译文时也可以深刻感受到发音的美感达到“好之”和“乐之”的目的。

4.3.2 头韵

在《行路难》中“大道如青天”这一句中“大”和“道”压的就是“d”的头韵,许渊冲在翻译时也将这一语言特色翻译出来“The way is broad like the blue sky”其中“broad”和“blue”压头韵。

由于汉语和英语存在文化背景的差异,所以要体现中国古诗词的韵律就需遵循许渊冲先生的“三化”从而达到音美的效果。

4.4 形式美

诗歌形式美的表现为对仗,即用语法结构基本相同或者相似,音节数目完全相等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一个相对立或相对称的意思。下文分如下几点讨论和鉴赏许渊冲先生《行路难》译文如何践行形美翻译的原则的。

4.4.1 诗歌形式和句式长度

古典诗词有多种形式,比如五言诗、七言诗等,但都十分讲究对仗工整和形式的美观。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这首《行路难》就是一篇七言杂五言的诗作,许渊冲的翻译虽没有保持与原文的句式长短,但寥寥数笔同样勾画出原诗的美感。例如: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I can't cross Yellow River:ice has stopped its flow;

I can't climb Mount Taihang:the sky is blind with snow.

原诗14个字,许渊冲用排比的手法保持译文的形式美感,对仗工整,虽不能与原诗的形美匹配但做到形似也实属翻译界的大师。

4.4.2 句法结构

句法结构是表现诗歌形美的重要因素,在古典诗歌中,每一句诗句都包含多种句法,诗歌的美感也因此显现出来。

排比(Parallelism)是一种平行结构,由结构和意义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平行并列构成,是为了达到修辞效果而循环出现的、句法相似的结构。在李白所作的诗篇中经常会出现排比的运用,给人以视觉或听觉的美感。在《行路难》中也有所应用: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I can't cross Yellow River:ice has stopped its flow;

I can't climb Mount Taihang:the sky is blind with snow.

原文中“黄河”与“太行”相对,“冰”与“雪”相对,“川”与“山”相对,“渡”与“登”相对。其中“黄河”、“太行”、“冰”、“雪”、“川”、“山”都是名词,“渡”与“登”是动词。许渊冲在翻译时保持了排比的对仗工整与平行,“cross”与“climb”相对,“Yellow River”与“Mount Taihang”相对,展现形式的美感。

重复(Repetition)在我国古诗词中起到强调作用,读起来节奏感明显也增加了气势。重复包括词语、句子和段落三种形式。《行路难》中就有重复出现的关键句子,如:“行路难,行路难”译成“Hard is the way,Hard is the way”句子的重复都是关键句,在整首诗中起到点题或是主题思想升华的作用,故译者在翻译时通常遵循原文。

中国古诗词大多是韵律诗,译者讲究译文的形美也是为了达到让读者“乐之”“好之”的目的,许渊冲先生的“三化”理论为诗歌翻译提供了参考。

5 结论

本文通过许渊冲“三美”原则的美学理论框架,对许渊冲英译李白诗歌《行路难》为例进行诗歌的解读和赏析,从全新的视角发现了李白诗歌所存在的美感,可以看出好的译文应该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尽管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等存在差异,但从诗歌的意象、音韵和形式三个方面所创作的译文一定具有艺术和文化价值。

中国古诗词讲究神韵,对译诗而言,尽最大努力传达出原诗的神韵,是所有译者追求的最高目标。许渊冲先生的译文独具风格,其诗歌翻译理论可谓独到前瞻,可实践性强。通过上面《行路难》英译本的分析,许教授的翻译方法论“三化”在中诗英译中为诗歌“意美”的表达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译诗时,他采取“三美”的原则,在语言的表达上重视与原作在意象、音韵和形式上保持高度统一,以“三化”的方法达到“三之”的目的,为诗歌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参考文献

[1]The New 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James.J.Y.L The Art of Chinese[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3]程永生.意美、音美和形美——许渊冲诗词翻译的理论和实践[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1-95.

[4]佟晓梅.论诗歌翻译的美感[J].现代语文,2007(4):127-128.

[5]关文义.论许渊冲翻译的“三美”[J].考试周刊,2008(32).

[6]邢影杰.许渊冲的翻译思想解读[J].今日中国论坛,2013(3):13.

[7]李谧.许渊冲的诗译“三美”说[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83-84.

[8]周蓉.李白诗歌英译历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5.

[9]张毅.从许渊冲“三美”原则角度论李白诗歌英译的美感再现[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10]许渊冲.李白诗选[M].许渊冲,英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4.

[11]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3):3.

3.欧洲政客行路难 篇三

可以说,奥巴马上任以来,一年一度的白宫记者协会晚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明星们的加入让这项活动变得更像是一个好莱坞红毯秀,因而对其批评之声已甚。晚宴设立的原意是为新闻业界人士提供一个和谐友好的氛围与总统共处,如今人们似乎更关心哪些明星到场、总统先生又说了什么俏皮话、晚宴后的派对有什么有趣的新闻,愈加有了不起的盖茨比举办的华丽晚会之风。

相比于年轻而充满活力、同时又享有最大限度地自由与最少的掣肘的美国,欧洲大陆就安分守己多了。经历了民主化进程的欧洲发达国家一直是全世界标杆,一千多年的王室制度在人民思想中留下的印记也许日益消失,肉眼少见,但是王权思想却仍然保有重要影响力。此外,欧洲二十多国中仍有不少是君主立宪制,如英国、西班牙、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安道尔、卢森堡等。这些国家的象征是历史久远的王室后代,即便政府首脑是首相引领议会,国家从上到下都对国王(或女王、大公)尊崇爱戴。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几乎统一地在政治上保持了严肃庄重的传统氛围。不管人民生活变得更加开放与世界接轨,政治家们都会竭尽所能地以正确的姿态维持政坛的稳定与制度。不论什么时候,打开电视机,节目里的总统、大臣、部长、议员都在一脸正经地参加各种会议、会面、外交活动、内政事务,新闻报道也永远是一丝不苟不偏不倚陈述事实,或者带着自己的立场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这自然是在传递给人民不加修饰的可靠性,从最大程度上获得支持,因此,与之相辅相成的是人民的监督角色与苛求态度。

在西班牙,上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严酷的弗朗哥专政之后,军事政变危急之际,当时的胡安·卡洛斯王子靠着自身的能力以及王室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扭转危局,使得国家平稳过渡到民主政体,2年前他的继任者费利佩六世进入人们的视线之后,也一直试图维持长久以来的王室形象。由于对贪腐现象的高度关注与担心,不论是王室还是政府领导人,在眼镜雪亮的监管机构和追求公平透平的人民面前都得小心翼翼地夹起尾巴做人,遑论放松准则去做出任何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娱乐化的举动。事实上西班牙皇室目前深受克里斯提娜公主与丈夫挪用公款和逃税丑闻的影响,这起案件仍在调查中,好在费利佩国王非常低调,尽心尽力地工作履行职责,在公共场合也谨之慎之。比此更为复杂的是首相和各政党领袖,身担政府公职,承载着选民对自己做出承诺的期望,他们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谋求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然而须知道阻且长,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得到似乎比支持者更多的批评声音。如果行差踏错,或是不端正态度、无所作为,就会让他们立刻落入深渊。西方人民的政治参与感普遍较高,他们是能随时“覆舟”的涌动之水。在西班牙社交网络上最为流行的就是各种对于政治领导人的讽刺之语,上一任首相萨帕特罗因为高失业率被批评多年,现任首相拉霍伊亦深陷受贿丑闻,这就是政治家们身上必须背负的沉重十字架吧。

欧洲其他国家情况与西班牙相似,民主土地上的各方制约因素太多,没有人能够拥有如美国人那样坦荡的心胸。英国和法国,是政治讽刺漫画的集中地,尤其是法国。这一传统起始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此后便常常用来讽刺揶揄本国和外国的王室、政客、警察、银行家等等。去年震惊世界的《查理周刊》编辑部被血洗的直接导火索就是该杂志刊登了调侃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法国总统曾被报纸嘲笑其私会女友,英国女王也多次被漫画出版物调侃。

这样的景象,成因复杂,既包括了历史、宗教政体因素,又与目前西方世界面临的经济、动乱等危机息息相关。总之,面对严峻的形势,保守又自傲的欧洲人是难以笑出来的。

所以当美国政坛上演一出出滑稽戏剧时,这边的欧洲国家正搬着椅子权当看笑话了。当然,今天的欧洲民众们已经远比从前心态从容也更包容了,毕竟美国的政治娱乐化是建国伊始便已存在的。最近这几年,最为出格贻笑大方又大出风头的政客非唐纳德·特朗普——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莫属了,他的神奇极端而且愚蠢至极的政论让全世界错愕不已,但是早有媒体出来安慰心灵受到伤害的围观群众了:1858年,林肯与道格拉斯为美国伊利诺斯州的联邦参议员席位进行连续辩论,题目是严肃得不能再严肃的“奴隶制度”,而且两人的精彩演说也因此载入史册,然而当时盛况堪比盛大游行。这场辩论俨如移动马戏团,所到之处人群蜂拥而至,逃离自家农场聚集在各个城镇上,乐队无时无刻地表演,礼炮声不停,人们在演讲人的幽默与夸张表演中欢呼、鼓掌,全是一副娱乐至死的劲头,尽管——如果你还记得——他们在谈论奴隶制呢。如此看来,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政坛如秀场早已见怪不怪了,只不过如今的广播、电视、网络将每一幅画面都记录下来输送到越来越多人面前。

《华盛顿邮报》懂得调侃自己:欧洲人要被我们逼疯了。不过,其实近十年,一直紧绷的那张欧洲面孔也逐渐松动,偶尔露出狡黠的笑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便是其中一例。按理来说,英国作为几百年日不落帝国,虽说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地位已大不如前,但是依仗着背后的深厚传统与根基以及全球闻名的高傲,对美国这个后辈是有不少意见和些许轻蔑的,推特上就有一个著名的假的女王账号借此做文章: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美式英语,只有英语,和错误。所以常常会被人揣测:果然还是拉不下脸像美国人一样逗趣吧。

而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政治形势瞬息万变,放眼望去任何一件事都是蝴蝶效应的结果,也可能会是将来任何一件事的蝴蝶效应之起因。旧世界的超级大国与新时代的世界强国之间,互相影响自然不可避免。所以你看:英国女王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时和007演员空降会场,过了一把电影瘾,又在上月与哈里王子在公益广告中毫不示弱地迎接同样出镜的奥巴马夫妇的“挑衅”,表现幽默亲民。只不过,在欧洲范围内,顺应时代发展的轻微改变,大约是“点到为止”,要是像山姆大叔那样,可就太任性了。

4.《行路难其一》李白诗鉴赏 篇四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对李白的深厚友情。“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都是渲染朋友为李白所设的饯,行之宴的丰盛与隆重:不仅酒具,杯盘珍贵,酒菜也很值钱。“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这时却“停杯投箸”不能饮,足见内心的不平静,继而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诗人空怀一片报国之心,非但不被皇帝任用,反被“赐金还山”此情形不也是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显示着不甘消沉之心。“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添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然而当他的思绪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

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入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重树信心与豪情。“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

5.李白行路难优质课课堂实录 篇五

一、导入,诗化诗仙形象

师:同学们,说起唐诗,不能不提到李白。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 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杜甫曾在《饮中八 仙歌》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 酒中仙。”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 扉。 (板书:行路难 李白。)

二、诵读,把握感情波澜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并准备在全班朗诵。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

(一生读,师带头鼓掌,全班掌声。)

师:字正腔圆,掌声是同学们对你的赞赏。但我觉得句与句之间的停顿应该还可以再长一 点。

(一生主动朗读课文,全班掌声。)

师:我觉得节奏有点小问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师模仿学生读书。)

师:这种节奏和表达作者心情的节奏不太吻合,作者这时心情是比较郁闷茫然的,所以读时主要用四三节奏来读。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师范读。)

生1:听您朗诵《行路难》,仿佛感觉老师就是李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谢谢,我多么希望能将李白约出来,在这堂课上和大家见见面。

生2:我觉得老师读出了感情的变化,特别是诗的后半部分读得很有气势。

师:你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学生,注意到了这首诗情感的抑扬。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注意结 合书下注释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历程。

(生自由读诗歌及注释。)

师:在“花间一壶酒”之中,在“举杯邀明月”之时,在意气风发之际,在愁苦无助之刻 诵读李白的诗歌,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力量。谁愿意再来朗读一遍。

(一生朗读,全班掌声。)

师:情感比较到位,请你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的?

生3:一开始是说不出来。

师: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不着急。这首诗是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天宝元年, 李白被征召入京,受到皇帝重视,一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将大展雄图。但没等到他“功成” 便被“赐金还山”,实际上就是被皇帝下令驱逐出朝了。在朋友为他送行的离宴上,他写下 了这首诗。现在,你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一开始诗人是怎样的心情?

生3:应当是特别忧愁、苦闷,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板书:苦闷。)

师:好,感觉出来了。那接下来呢?

生4:接下来写作者想要渡过黄河,却被冰川堵塞了;想登上太行,却被大雪封住了。这 应当充满着无奈。

师:感觉越来越好。其他同学愿意接着说吗?

生 5:我觉得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以姜太公和伊尹自比,仿佛 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可以看出诗人在苦闷之后仿佛又找到了方向。

生6:接下来又感到道路崎岖,不知道身在何处,迷惘无措。

(板书:希望 迷惘。)

生7:最后,他很自信,认为还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伟大的抱负。

(板书:自信。)

师:这首诗歌短短的82 个字,生动地表达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 盾。情感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内容变化纵横,百步九折。在悲愤中不乏豪迈之情,在失意中仍满怀信心。

(师完善板书成波浪状,“苦闷”、“迷惘”在波谷,“希望”、“自信”在波峰。)

师:请大家再次诵读全诗,感悟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和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

三、玩味,叩击诗人心扉

师:在唐朝,视诗歌质量为名誉的诗人们是很注重“诗眼”打造的。一般来说,“诗眼” 往往是诗人苦吟锤炼的结果,本诗的诗眼是——

生(齐):行路难。

师:“难”在何处?面对困难,又会如何?抓住诗眼,可以抓住人物心理,可以挖掘主题 内涵,可以品味诗歌艺术。我们就围绕诗眼“行路难”,用“从___的诗句中,我读出了 一个___的李白”来说话。

生1: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诗句中,我读出了一个面对行路难,忧 郁茫然、不知何去何从的李白。

师:是啊,对于“嗜酒见天真”,“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李白,面对如此盛宴,本应豪饮, 此时此刻他却举起酒杯又放下,拿起筷子又抛开。老师把这句换成“胸中惆怅不能食,眼中 无路心茫然”,你们看行吗?

生2:我觉得缺少对李白当时忧愁和迷惘的细腻刻画,显得大而空洞。 师:此句妙在借用动词捕捉意象来刻画渲染。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注意处理好这些重音, 语速慢些,语调低沉些,体会此处的情感。 (生齐读句子。)

生3: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我读出了乐观豪迈的李白也有愁苦之深 的时候,可见现实之难,行路之难。 师:这里以黄河、太行隐喻人生之路上的艰难险阻。在受诏入京,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时,却又被赐金放还,这不正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吗?

生4: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我读出了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李 白。

师:这句诗怎样理解?

生4: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师:这是用典,是指用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来说话,表达自己的心意。既是一种手法, 也给人以美感,真正的含义是诗人希望有机会得到赏识,被委以重任。

生5:老师,我还觉得“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一句在全诗结构上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

师:好,有眼光。“欲渡黄河”遇“冰塞川”,“将登太行”逢“雪满山”,诗人似乎只能赋 闲了。心境茫然中,忽然想到了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姜 尚和伊尹,这才有下句对政治理想的执著追求。

生6: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中,我读出了一个壮志难酬、仰天长叹、慷慨悲歌的李白。

师:“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两句在句式结构上与全 诗有些不大一致。要不,我们试着给改一下?

(生思考讨论。)

师:有没有改好的?说说你是怎样改的? 生1:行路难啊行路难!多歧路兮今安在?

(师生大笑。)

师:我觉得这同学改得不错,句式和前面一致,整齐得多。大家感觉怎么样?

(生讨论,交流,思考。)

生2:改句虽然形式上整齐了,意思也差不多,可是感觉语气和感情好像没有原句强烈。

师:不错,你能从语气和感情方面发现问题,语感非常好。那谁能结合原文具体地说一说, 为什么原文的语气和感情更强烈呢?

生3:请大家注意标点符号,前面用了两个感叹号,强烈地感叹行路之难;后面则是用问号,有质问和诘责的意味。

(全班掌声。)

师:多聪明啊!善于捕捉细节,从标点符号入手来感悟情感。还有谁要补充吗?

(生沉默。)

师:大家可以从句式特征来体会表达效果的异同,这一点以前我们提到过。回忆起来了吗? 长句和短句的表达效果?

生4:短句字数少,简洁有力;长句字数多,适合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

师:你说得很好。我们再请一位同学对以上几位同学的发言作一个系统的.总结,完整地来 说说为什么改句不及原句好。

生5:原诗不但运用了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而且还注意到短句的表达效果和标点符号 的运用,这些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一致的。

师:你说得很好。此时的李白,为了自己的梦想终于来到君王侧,然而只如昙花一现般, 还没来得及华美灿烂就凋谢结束了。他向苍天诘问: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朗读时,语 调先扬后抑,语速先快后慢,顿挫错落有致。

(师深情朗读该句,生热烈鼓掌。)

师:这首诗中有一个千古名句,你从中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生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相信:总会有一天,我还要乘长风,破 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我从中读出了一个面对挫折却自信豪迈的李白。

师:是啊,这个句子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勇往直前的画面。它表现出海阔天空的意 境,是作者壮思飞扬的理想境界的描述。因此人们评价说它是“千古雄句,激荡人心”。这样的句子已经流传在我们现在的书面语中,流传在口语中,流传在广告中,流传在我们写文 章的引用中。你认为怎样朗读,可以传达这样的情感? (生朗读最后两句,师生掌声。)

师: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李白,一个迎风傲岸的李 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微笑的李白。这肖像,神采奕奕,形神兼备,焕发 着美的理想光辉,为其折服,令人难忘。盛唐这沃土养育了他,他也充实了盛唐的气象。让 我们再次走近李白,去诵读他的美丽华章,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师生齐诵全诗。)

四、拓展,延宕诗歌意蕴

师:离开长安后,李白仍关心国事,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十三年后,安 史之乱爆发,李白怀着恢复国家安定的志愿,加入了永王李磷的幕府,却因此获罪并被流放。 这时李白已经五十九岁,但他仍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流放归来后,李白一度准备参加李光 弼的军队,但中途忽然得病,未能如愿。两年之后,李白在当涂去世,时年六十二岁。可以 说,李白的一生都与失败交织在一起。我们的未来不会一帆风顺,或许当我们在成长的路上 遭遇失败时,可以拿李白的诗句来勉励自己—— 师生(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师: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对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 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渴望建功,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 蒿人”;翰林遭贬,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 丘”,“一生好入名山游”。他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未停下脚步,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 有时”!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吧!但愿这节课能够用李白的诗歌和大家共勉,更希 望同学们爱诗读诗,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在不利和困难中百折不挠。”

6.李白 行路难 篇六

《拟行路难》是南朝文学家鲍照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一组诗歌,共十八首,内容并非一事,但在思想情感上常常表现悲愤不平之情,在艺术风格上比较一致,具有“文甚遒丽”的特点,亦即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在七言诗方面对唐代的作家特别是李白颇有影响。高中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中选取的是其中第四首(泻水置平地)。课前,我作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进入分析鉴赏的环节,围绕单元目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鉴赏方法的领悟和落实,以问题的形式采取比较鉴赏的方法设计整个课堂教学的结构,突出学生的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在交流讨论及反馈点拨中实现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更高的目标是课堂氛围的热烈和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与高质量。应该说,这节课的设计,从整体上遵循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沿着课前的设计思路对学生加以引导,也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课上第一个同学的展示发言就打乱了我所有的课前设计、教学步骤和鉴赏期待。在我的教学预设中,古诗词鉴赏朗读成诵环节之后,一定是设置围绕教学目标的问题情境,问题设计一般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目的是使学生不要产生畏难心理,渐入佳境。可是恰恰就是我认为非常简单、不会也不应该出现问题的地方,学生出现了答非所问甚至让人啼笑皆非的情形:

师:初中同学们已经学过李白的《行路难》,我们这节课一起鉴赏鲍照的《拟行路难》。“拟”是仿照的意思,《行路难》是乐府旧曲,请用所学知识,结合课前预习,“以意逆志”揣测一下,“行路难”一类的诗将抒发怎样的思想情感?

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这是课堂上第一个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高中生主动回答问题是难能可贵的,然而面对这样一种回答结果,我感到格外不是滋味。从初中到高中,我们一直践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可事实是太多的学生连起码的常识都不能准确掌握,“全面”从何谈起?“提高”如何落实?我们该怎么办?一瞬间,我想过要严厉批评,因为问题如此简单,何况注释有明确的说明;但是当我注目眼前这个学生时,他是那样地阳光,那样地真诚,微笑着仿佛在期待老师对他的肯定甚至嘉奖。此时此刻,我有些于心不忍了,我心里产生从未有过的耐心与好奇,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肯定地回答,根据是什么。

在全班同学的哄闹声中,我走近他,微笑着问道:“为什么呢?能不能举出具体的诗句加以说明?”学生脱口而答:“能,李白《行路难》诗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可以说明。”

是啊,谁又能说不是呢?前两天自己在给期考同学写寄语不就信手拈来,写的正是这两句话吗?李白浪漫的诗情,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通过这两句诗表现得淋漓尽致。青春年少,如花岁月,风华正茂,充满理想的学生们又怎能不记得这样的名句,怎能不被这种勃发向上的情感所感染而铭记于心呢?他们没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受,更没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经历,一旦问题的情境触动内心的记忆,他们的思维永远会倾向美好的记忆。此刻,我释然了,瞬间我做了个决定,我不知道这节课会上成什么样,但不管怎样,我要把这节课交给这个积极真诚的学生,让他尽情地展示,享受属于他的“积极向上”带给他的课堂美好。于是有了下边的问答:

师:李白的“积极向上,充满自信”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在哪里?你能结合《行路难》的具体诗句谈谈看法吗?

生:李白的乐观自信特别难能可贵,因为这首诗大量的诗句是写他人生道路上遇到的艰难和心中充满的不平之情。在遭遇挫折时依然不失去向上的追求和信心,尤其了不起。

此时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们的谈话仍在继续:

师:慷慨不平的愤激之情在鲍照的《拟行路难》中有没有体现?能再结合具体诗句谈谈吗?

生:最后一句“吞声踟躅不敢言”表达的就是这种情感。

师:《拟行路难》中有没有积极向上的情感?为什么?如果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生:老师,我明白了,鲍照与李白生活的时代不同,两人的性格也不同,所以在诗中有不同的情感。

学生对大唐盛世印象深刻,但对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了解甚少,我作了简要的介绍,我们的交流还没有停止,因为问题还没有解决。

师:两首诗的感情主旋律是什么?假如让你选取一个乐府旧曲来表达这种情感,你会选取《行路难》吗?有什么启发?

生(恍然大悟):《行路难》乐府旧曲的题目启示我们,诗歌的内容一定与人生道路的艰难忧患有关,寄寓的情感也应多半是悲愤不平之情。

师:诗人如何表达这种情感呢?

生:鲍照通过比兴、反问的手法,而李白主要通过用典、夸张的手法来表达。

至此,看似是与一个同学的交流,是对一个问题的解决,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两首诗的比较鉴赏在不经意之间已经完成,单元教学要点“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就在解决这样一个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时得以落实。

我满意地点点头,学生带着一种满足、欣慰和收获感落座。

我忽然想到一位老校长曾语重心长讲过的一句话:“教师要让学生回答问题,一定是让学生满心欢喜地站起来,还要让学生很有尊严地坐下去。”我感触颇深。这节课学生的参与率一定达不到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要求,也没有可推广的教学模式,甚至没有小组交流讨论,但却不失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创新。当我们在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的创新,刻板地定义教学模式时,创新已远离课堂,远离教学。

真正课堂教学的创新应该首先是对学生个体生命意义的尊重。因为生命之树常青,而创新,是人的生命迸发出的最鲜活的最富有灵性的智慧的火花,它至真至纯至美,我们必须用一颗爱心去捕捉它,用心灵去呵护它,因为它可能在瞬间闪现,也许还粗浅,但却如此灿烂,如此可贵。

其次,课堂教学的创新应该在教学的生成中。课堂教学有模式,却不能唯模式。有人说,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精彩在于不同一般,在于不同过往,在于发现创新。因为课堂教学一旦预设化进而模式化,它又会成为一种新的传统,束缚教师进而束缚学生。在教学模式预设上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有“教”的出发点一定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思维千差万别,面对任何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不可能一致,那么课堂教学就不能唯模式是从。在预设的环节捕捉生成的细节,方显教学的智慧和创新的真谛。在这个意义上说,正是课堂上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灵活思维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创新的活力,创新在生成中实现,又在生成中升华。

第三,课堂教学的创新应该立足于“以学定教”。就古诗文鉴赏而言,易中天“品三国”式的风格,固然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在现阶段高考制度下,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恐怕还必须采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方法,从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开始,相机引导;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就不能单求讲解的精彩准确到位,更要着眼于阅读语感及思维的培养,更在意课堂上学生的问题是否能够充分暴露,教师是否能够及时了解、善于捕捉并巧妙地化解。当我们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来决定、设计、提高时,创新的课堂也相伴而生,在某种意义上,创新就意味着一种改进,一种完善,一种优化,一种发展。这样的创新是水到渠成的,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哗众取宠,因为“以学定教”时,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教师的“教”与其说是“教”,不如说是一种交流、帮助、引导,由学生暴露的问题起,直击学生的思维,直入学生的心扉,这样的课堂既紧张又充满挑战,既严肃又活泼生动,既有可感的收获又有生命的质感,既有预设的艺术又有生成的精彩,是丰满充实的又是彰显生命张力的。

7.李白 行路难 篇七

《知人论世之〈拟行路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的选修教材,它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第一单元的题目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容与主旨,围绕这一目标,介绍两种阅读诗歌的方法:“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这一单元共有十首诗歌,这一节课我定的题目是《知人论世之〈拟行路难〉》,意思是通过《拟行路难》这首诗歌的学习教给学生“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

我们在欣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材料,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与时代,把握他们的心灵历程与精神世界。因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另外,古代诗人尤其是一些大家的名作,往往还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与时代精神。我们要深入欣赏和把握其中的内容和旨趣,就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志与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否则,就只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像欣赏《拟行路难》时,首先要知道当时实行的是门阀制度,寒族士人普遍在政治上遭受到不公平待遇,这样才能深入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的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激,决不仅仅是鲍照的个人牢骚与私愤,而是有着深广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南朝刘宋时期文学家,在当时,门阀世族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虽较两晋有所削弱,但他们依然顽强地维护着本阶层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寒微的文人往往空怀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不得不在壮志未酬的遗恨中坐视时光流逝。即使跻身仕途,也多是充当幕僚、府掾,备受压抑,在困顿坎坷中徒然挣扎,只落得身心交瘁。鲍照出身寒素,自称“孤门贱生”(《解褐谢侍郎表》)无高贵的门第可资凭借。虽然年轻时即以诗为临川王刘义庆所赏识,但终不得志,一生中只做过诸如王国侍郎、县令、中书舍人、参军等一类的小官。尽管他的才华在当时已经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死后无传,可见其地位的卑微。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鲍照的拟作,多抒发寒门之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充满了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与抗争精神,代表了寒士的呼声。《拟行路难》其四就是其中的代表。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低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由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但满腔的悲愁岂能是区区杯酒所能驱散?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人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人将怨愤不平,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抗争,以及备遭压抑后无可奈何的矛盾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说学情

大部分学生对诗词阅读的兴趣不浓,欣赏诗词的能力停留在对诗词内容的感性认识这一层面,不懂得如何挖掘文本蕴含的深层含义,对欣赏诗词的方法所知甚少。这一节课,我将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方法——知人论世,提高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阅读诗词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拟行路难》的欣赏教给学生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围绕这一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2)了解诗歌的内容。

(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4)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带着激情走进课堂。

(2)突出教学重点,从《孟子·万章》中强调“知人论世”,从学生收集的材料汇总中强调鲍照生平,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深度与广度,强化“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

(3)诵读法,小组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培養学生抗挫折能力。

(2)准确把握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掌握诗歌的内容。

2.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教设备

四、说教法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拟行路难》的欣赏教给学生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首先激情导入,让学生带着激情走进课堂,接着介绍“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介绍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教师适当补充。分析诗歌时,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来领悟作品思想与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适时点拨,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与他的遭遇联系起来,通过“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挖掘作品的深度与广度。

在掌握了“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后采用“延伸拓展法”,补充相关诗词,提升理性认识,设计问题锻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赏析诗歌的能力。让他们在教学活动的参与中找到成就感,找到阅读的乐趣。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有力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说学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合作探究为辅。

课前,自读诗歌,通过工具书获取作者资料,帮助自己理解诗歌。

课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读诗歌,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挖掘诗歌内涵。

课后,学以致用,利用所学方法阅读其它诗歌作品,锻炼自己阅读诗歌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抱怨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可见机会之难求!在现实生活中,机遇同样是稍纵即逝,难以追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你能把握住吗?

【多媒体显示】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高考语文江西卷)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上一篇:有关七年诗歌下一篇:诈骗起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