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服务业统计意见

2024-08-14

统计局服务业统计意见(10篇)

1.统计局服务业统计意见 篇一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7]114号 【发布日期】2007-06-06 【生效日期】2007-06-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意见

(闽政办[2007]114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和《福建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全面客观地反映全省服务业发展状况,促进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省统计主管部门要根据全省服务业发展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服务业的家底与结构,会同有关部门从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出发,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核心,制定统一规范的服务业统计制度,突出反映服务业规模、结构、效益以及重点行业的业务活动情况,为客观评价服务业发展水平提供可靠依据。

二、实现服务业全行业统计。对列入全省服务业统计范围的统计调查对象所从事的服务业活动,要做到全行业统计。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方法。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行全面统计,对限额以下及个体经营户采用抽样调查。要认真解决交叉统计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督促,把目前大量交叉统计于第一、二产业中的服务业活动分离和反映出来。要促进部门统计尽快由系统内统计向全行业统计转变,把本行业中所有从事服务业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纳入统计调查范围。

三、强化服务业统计工作合力。服务业统计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统计,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负责建立服务业统计制度,组织、协调、指导服务业及部门行业统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服务业统计的技术支持,汇总、评估、公布服务业综合统计资料,及时提供服务业统计调查信息。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服务业行业统计调查,搜集、整理、审核、报送行业基础统计资料,建立与提供系统名录,切实加强对系统内外统计工作的协调与指导,规范工作流程,逐步实现本部门的全行业统计。

四、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领导。建立服务业统计联席会议制度,由省统计局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交通厅、省林业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等部门参加,负责全省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协调。同时,要建立部门统计巡查制度和责任考核制度,对部门统计工作开展定期巡查,以部门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为重点,加大对部门统计工作的考核。各地也要加快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加大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支持力度。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实本部门统计力量,强化对管辖和对应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指导,加强对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审核、评估,建立完善规范的统计报送制度,切实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附件:福建省服务业统计范围及部门职责分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六月六日

附件

福建省服务业统计范围及部门职责分工

全省服务业统计范围是:在我省行政区划范围内所有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及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其他行业中从事上述服务业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全部从事服务业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个体经营户。凡属于以上范围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都有法定义务接受和配合统计部门的调查工作。

根据服务业统计制度规定和各部门职能定位,按照“统一制度、部门分工、各司其责,集中核算”的原则,各有关部门开展服务业统计的职责分工如下:

1.省交通厅:负责提供道路、水上运输业及其港口装卸搬运业统计数据。

2.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负责协调提供铁路运输业统计数据。

3.民航福建监管办:负责提供航空运输业统计数据。

4.省邮政管理局:负责提供邮政业、邮政储蓄统计数据。

5.省通信管理局:负责提供基础通信服务业和增值通信服务业以及专网通信服务业统计数据。

6.省信息产业厅:负责提供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统计数据。

7.省经贸委:负责提供典当业统计数据。

8.省旅游局:负责提供商务服务业中的旅行社及公共设施管理业中的游览景区管理统计数据。

9.人行福州中心支行:负责提供银行业与其他金融活动统计数据。

10.福建证监局:负责提供证券业统计数据。

11.福建保监局:负责提供保险业统计数据。

12.省建设厅:负责提供城市公共交通业、管道运输业,房地产业中的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活动,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工程技术与规划管理,环境治理业中的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公共设施管理业统计数据。

13.省科技厅:负责提供研究与试验发展、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统计数据。

14.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提供地质勘查业统计数据。

15.省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海洋服务业和农业服务业中的渔业服务业统计数据。

16.省气象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气象服务统计数据。

17.省地震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地震服务统计数据。

18.省质监局:负责提供通过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及认证咨询机构统计数据。

19.省检验检疫局:负责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技术检测(指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对进出口商品质量、动植物等的检测、检疫服务活动)。

20.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技术检测统计数据(指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对药品检验服务活动)。

21.省测绘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测绘服务业统计数据(指从事各种测绘业务活动)。

22.省水利厅:负责提供水利管理业与农业服务业中的灌溉服务统计数据。

23.省环保局: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环境监测,环境治理业中的水污染、危险废弃物及其他治理统计数据。

24.省劳动保障厅:负责提供社会保障业、商务服务业中的职业中介服务、中等教育中的技工学校教育、其他教育中的职业技能培训统计数据。

25.省教育厅:负责提供学前、初等、中等、高等、其他教育统计数据。

26.省卫生厅:负责提供医院、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活动、门诊部医疗活动、妇幼保健活动、专科疾病防治活动、疾病预防控制及防疫活动、其他卫生活动统计数据。

27.省人口计生委:负责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活动统计数据。

28.省民政厅:负责提供居民服务业中的婚姻服务和殡葬服务,社会福利业,文化艺术业中的烈士陵园、纪念馆,社会组织中的社会团体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统计数据。

29.省新闻出版局:负责提供新闻出版业、知识产权服务统计数据(指版权转让与代理服务、著作权转让与代理服务)。

30.省广电局:负责提供广播、电视、电影与信息传输业中的广播电视传输服务统计数据。

31.省文化厅:负责提供文化艺术业、娱乐业与电影业中的电影发行和电影放映、租赁业统计数据。

32.省体育局:负责提供体育组织、体育场馆、其他体育统计数据。

33.省财政厅:负责提供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构、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群众社团,商务服务业中的会计、审计中介服务统计数据。

34.省民族宗教厅:负责提供宗教组织(指寺庙、清真寺、教堂的宗教活动和经批准的宗教组织的活动)统计数据。

35.省政府新闻办:负责提供新闻业统计数据。

36.省林业厅:负责提供环境管理业中的自然保护(除海洋与海岸系统保护区、地质、古生物遗迹保护区外)。

37.省工商局:负责提供季度登记注册企业基本情况。

38.省国税局:负责提供月度各项税收收入(其中:第三产业税收收入)。

39.省地税局:负责提供月度各项税收收入(其中:第三产业税收收入)、第三产业营业税收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软件业中的电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租售和商务服务业,其他行业)。

40.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负责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社会福利业、体育和娱乐业等。

41.省统计局:负责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国际组织,并负责整个服务业统计数据的集成。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2.统计局服务业统计意见 篇二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阐明了信息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5月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 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陈士能主任在庆祝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进行, 总社和联社在政府与企业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制定集体经济政策中的建议及协调作用、对集体资产的监管及维护作用等等, 显得更为突出, 我们面临着新的拓展机遇。他强调, 我们要加强自身建设, 进一步提高总社和各地联社的服务功能。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加强信息统计工作, 加快信息化建设, 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管理升级、服务升级, 是总社和联社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紧迫的任务。

信息统计工作是总社和各级联社对城镇集体经济发展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和条件。任何一项决定、一项制度、一项政策的制定, 决策的可行性和现实性都离不开信息统计工作。没有正确和详实的统计信息, 就没有科学决策。凭感觉、拍脑袋, 必然导致错误的决策。在这个意义上讲, 信息统计工作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没有信息统计工作, 就不能正确决策城镇集体经济发展大计。

信息统计工作是总社和各级联社对城镇集体经济发展进行科学管理的依据。我们要依据各项统计信息向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及时报告情况, 争取利好政策, 应对金融危机, 进行科学决策, 取决于统计信息收集的广泛性、全面性、真实性、可靠性和及时性。没有统计信息就不能正确把握城镇集体经济发展动态, 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正确和详实的统计信息会增强城镇集体经济政策制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只有依据正确反映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统计信息, 我们才能大力促进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

2009年总社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提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必须加强总社信息统计工作, 加快信息化建设。开通总社网, 把加强总社信息统计工作与总社网站建设有机结合, 实现总社、联社、龙头企业的联网, 形成城镇集体经济的全国网络, 开创全系统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二、信息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总社和联社信息统计工作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运行统计工作, 重要信息报送工作和网站宣传工作。

1、经济运行统计

经济运行统计工作是指对我国城镇集体企业经济运行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应用工作。

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形成总社、各地区联社、企业三级统计体系。总社负责全国范围内集体企业的统计工作和统计信息的服务工作, 省和地市联社负责本地区范围内集体企业的统计工作和统计信息服务工作, 企业负责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和统计信息的服务工作。

我们要制定统一的《集体企业统计报表制度》, 规范统计指标体系, 指导总社、联社和集体企业的统计工作, 做好各类报表的收集、整理、审核和上报工作, 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信。逐步实现系统内重点企业的年报、半年报的统计工作。

2、实现信息网上直报

重要信息是指城镇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发展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情况, 如中央、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中央及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和批示的落实情况;重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重大经济运行态势和重大工程进展情况;主要工作动态;具有典型性、指导性的工作经验及带有倾向性、苗头性和预警性的情况和问题;各类突发事件和有关应急管理方面的情况以及重大社情民意等。重要信息报送是总社和联社把握城镇集体经济运行情况和了解企业发展状况的一条重要渠道, 是上下联系、左右沟通、及时反映各项工作的重要途径, 是指导工作、传达政令、交流情况的重要手段。

建立总社、联社重要信息报送体系, 逐步实现信息报送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通过抓住重点、跟踪热点、剖析难点、关注弱点、捕捉亮点, 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逐步建立总社、联社重要信息网络报送系统, 实现总社、联社、企业重要信息的网上直报, 及时捕获反映城镇集体经济领域的新举措、新成绩、新经验, 以及城镇集体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热点、难点、焦点信息, 做好重要信息的汇总工作, 加强重要信息的编报工作, 为各级领导同志了解情况、科学决策和及时解决企业困难做好服务。

3、开展总社网站宣传工作

我们要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总社、联社网站, 加强对城镇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的对内、对外宣传, 扩大影响, 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了解和支持。通过总社网, 实现总社-联社-企业互联网的信息传输, 同时利用各地联社、企业现有网站进行链接, 充分调动各联社、各企业网站的积极性, 发挥信息统计站和信息统计员的主观能动性, 优化资源配置, 整合力量, 在“联”字上做好文章, 加强总社与联社的沟通, 联社与企业的沟通, 企业与社会、与市场的沟通。大力宣传建国六十年来城镇集体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 促进联社、集体企业与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和合作, 促进城镇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实施方案

1、分步实施, 设立信息统计站。

计划从2009年起, 用三年时间, 到2011年, 在全国设置信息统计站500家, 使各省、地市和部分龙头企业都进入设站范围。2009年是推进这项工作的第一年, 设站目标为100家, 现有常务理事、理事单位作为第一批建站单位。

2、明确兼职信息统计员。

信息统计站由各联社和企业明确其隶属部门, 并确定总社兼职信息员。信息统计员必须熟悉本联社、本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有一定统计能力, 熟练计算机操作。

3、实行经费补贴。

按照市场运作机制, 总社将对信息统计站和信息统计员实行适当经费补贴, 以保持队伍的稳定, 形成长效机制。具体补助数额、发放办法由总社办与各省联社商定后公布实施。

4、设立专门机构。

总社办公室下设信息统计处, 负责信息统计和系统信息化推进工作。负责各地设站和统计员培训、管理。定期进行技术指导, 开展信息催报、汇编、上网等日常工作, 及时将总社机关信息向联社和企业通报。

5、落实设站方案。

总社办公室将在征求各地联社意见的基础上, 区别不同情况, 与各省联社共同商议设站方案, 通过建站工作和推进信息化来加强总社、联社、企业间的沟通, 共同营造团结合作的工作环境。

6、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制定重点集体企业统计报告制度和重要信息报送管理办法, 明确兼职信息统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和工作目标, 制定信息统计工作考核及奖励办法。

四、经费保证

3.聚焦服务业统计报表填报 篇三

坚持依法统计、数出有据

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各单位填报统计报表时应以相关统计调查制度为依据,严格按照制度中指标解释的要求进行,不能主观臆断,做到实事求是、数出有据。另外,财务状况统计表中各指标多根据单位的财务账表中相关数据填报,财务账表的建立、登记、结算等又必须严格遵守《会计法》的规定做到“四个相符”(即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因此,填报统计报表时,各表与账证还要核对一致。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企事业单位在年末往往需要对财务账进行审计调整,审计调整过程一般持续较长时间,若单位在统计报表截止日时审计调整尚未完成,这时应根据截止当日的相关财务资料填报统计报表。该统计报表虽与最终审计调整后的财务账表可能存在不一致,但这是客观时差造成的,不属于填报虚假数据。对此特殊情况,报表单位应将填报统计报表时的相关财务资料留备提供统计执法检查资料之用,并能提供其与最终财务账表的差额原因(审计调整的具体内容)。

牢记“法人原则”

服务业统计报表的基本原则是“法人经营地”原则,又称“法人原则”。当然,个别表种除了法人单位需要填报外,部分产业活动单位也要单独填报,统计制度中有相应的特别说明和要求。按照“法人原则”,法人单位应按照实际生产经营地单独报送独立法人的统计报表。若上报合并报表,那么,统计部门汇总后将出现重复,因此,即使存在控股关系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也皆应单独上报各自作为独立法人的报表。另外,有些公司往往存在下属产业活动单位,这些产业活动单位是非法人分支机构,按照“法人原则”,一般不能单独上报统计报表,为避免遗漏,他们的数据应并入其所属的法人单位一起上报。

不妨以下例说明:A集团公司下属B和C两个子公司,其中C公司有两个独立核算的主体,一个是公司本部C1,另一个是下属的分公司C2(非法人单位),那么,A集团公司应单独上报自己作为独立会计主体(独立法人)的统计报表,而不能上报合并了B和C两个子公司数据的合并报表,B公司亦应单独上报自己法人单位的统计报表,C公司应将C1和C2的数据汇总后作为法人单位C的统计数据单独上报。简而言之,“法人原则”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应仅上报本法人的数据(不能包含其他法人数据,不管是否具有隶属关系),同时又必须包含下属产业活动单位的数据。

正确区分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财务人员都知道,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事业单位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的报表,表中各指标都是时点指标;而利润表是反映单位在某一时期的收支状况的报表,表中各指标都是时期指标。

与此类似,统计指标也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其中大部分指标的分类与财务指标相同,但有几个指标例外,需特别注意,主要有:“应交所得税”、“应交增值税”和“应付职工薪酬”等,这几个指标在财务上都属于时点指标,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状况(“余额”),但统计上赋予了其特殊含义,作为时期指标处理,要求填报的是某一时期的状况(“发生额”)。由于填报财务统计表的人员多数是财务人员,所以有许多单位将这几个指标按财务口径当作时点指标进行了填报,造成了填报错误。笔者个人觉得如果将来这些统计指标能够更改一下指标名称,使之与财务指标有所区别,然后再赋予其与财务指标不同的含义,避免“名同意不同”,这样在客观上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看清计量单位,恰当进行转换

目前,统计报表中的有关财务指标多取自企事业单位会计账簿或报表,由于企事业单位会计上使用的金额单位是“元”,而统计报表的金额单位多为“千元”,个别填报单位忽略了金额单位的不同,误将会计账簿或报表中相关数据直接摘抄到统计报表中,导致相关统计数据虚增了一千倍。

将金额单位为“元”的会计报表数据转换为金额单位为“千元”的统计报表数据时不免要进行四舍五入。将“合计数”和每个“其中数”分别四舍五入后,等式有可能不再成立,如16500元+51800元=68300元,而将每个数据直接四舍五入后会出现:17千元+52千元<>68千元。“资产合计”、“负债合计”等指标的其中数有很多个,这种情况可能更加突出。为保持等式成立,有的单位将每个其中数四舍五入后求和,将该“和”作为“合计数”填报,这样就可能导致与原合计数指标直接四舍五入后的数值相差较大,这是不正确的。因此,这种情况下应进行必要的人工调整:在保持直接四舍五入后的“合计数”不变的情况下,人工调整四舍五入后失真较大的“其中数”指标。如上例,“16500元”与四舍五入后的“17000元”(17千元)差500元,“51800元”与四舍五入后的“52000元”(52千元)差200元,显然16500四舍五入后失真更大,所以将其进行“反四舍五入”处理(进行与“四舍五入”相反的操作),处理后数据为16千元,这样,16千元+52千元=68千元;同理,对于“16400元+51200元=67600元”,简单四舍五入后“16千元+51千元<>68千元”,应调整为“17千元+51千元=68千元”。

前已述及,服务业统计报表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报表涉及不同的计量单位,除了“千元”之外,还有“人”、“万人”、“户”、“万户”、“吨”、“万吨”等,上例是由“元”到“千元”的四舍五入处理,其误差最多也就几百元,但是如果由“元”转换为“亿元”、由“吨”转换为“亿吨”呢?四舍五入处理误差将变得较大,统计部门对各单位数据汇总后的宏观数据误差将更大,所以,实务中一定要看清计量单位,需要技术处理的要按上述方法正确处理,不能随意进行。

做好会计制度与统计制度的衔接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有:《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1月1日起施行)、《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小企业会计制度》(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新准则”)等。目前,这些会计制度的内容相差较大,而我们的统计制度是统一的,其中只有一套报表,并没有与这些制度对应的多套报表,因此,在填报统计报表过程中应严格根据单位自身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对应填报统计报表中的相应指标。

按照新准则的规定,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年初存货及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净额,即扣除相应的减值(跌价、坏账)准备填列。填报统计报表时亦应填报相应的净额指标,故可以从财务报表中的相应科目中直接取数(当然不能简单地从这些指标对应的明细账或总账中直接取数,因为其未扣除相应的“准备”)。而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固定资产原价、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净额等科目在会计报表中皆单独列示,填报统计报表时,就不能简单地根据名称从财务报表中的相应科目中直接取数,应当从扣除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净额项对应取数,以此类推其他相关指标。

另外,《企业会计制度》中“营业外收入”与“补贴收入”皆为一级科目,而新准则中取消了“补贴收入”科目,相应内容在“营业外收入”科目中核算(也可理解为“补贴收入”变为“营业外收入”的二级科目),填报统计报表时应注意此处不同。

综上所述,服务业统计报表中指标众多,内涵丰富,填报过程中应深入理解把握,严格按指标解释口径进行正确填报,坚持有据可依,实事求是,全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编辑:单之卉 / 邮箱:szh@bjstats.gov.cn

4.金融统计工作安排意见 篇四

一、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金融统计制度,保证各项金融统计制度全面、准确落实。一是提高认识,积极组织和督促xx各县支行和各金融机构认真做好2011年金融统计制度的培训学习和贯彻落实,准确领会新金融统计制度的内容和要求,确保各项金融统计制度的全面落实和准确执行。二是加大协调,结合xx会计、统计制度变化的新要求,努力做好与会计、支付结算和国库等相关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保证各级xx统计数据的规范采集和及时、准确报送。三是强化监控,严格执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认真做好对涉农贷款相关统计数据的监测、评估,进一步统一涉农贷款统计指标口径,规范统计行为,准确采集和报送涉农贷款数据,二季度正式披露辖区涉农贷款有关统计数据。四是严格制度,督促xx各县支行和各金融机构准确理解和执行《xx省金融机构贷款按实际投向区域专项统计制度,建立和完善相关信贷台账和统计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报送和编制辖区金融机构贷款按实际投向区域专项统计报表。五是严格按照金融统计制度要求,结合实际我市新增农村合作银行业务的规范统计工作,保证全省金融机构统计数据的连续性、可比性。六是精心组织,按照xxxx中心支行和地方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业务指导与培训,积极协调、组织xx各县支行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做好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单位名录、基本信息、财务报表等资料的搜集、填报,努力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中有关银行及相关金融业经济普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保障重点,全力以赴做好金融统计双轨并行工作,保证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工作顺利进行。一是精心准备,全力完成新系统上线前全市金融统计涉及报送数据的信息初始化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督促xx各县支行统计人员尽快掌握和熟悉系统操作及业务处理。二是按照xx总行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和协调xx各县支行和各金融机构应妥善安排人力,顺利开展2011年1季度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双轨运行工作,做好新老系统的数据源和报表等内容的一致性核对,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新老系统的平稳过渡。三是积极协调和督促xx县支行和各金融机构,努力做好双轨并行期间各项金融统计工作,密切联系,及时向xxxx中心支行反映双轨并行期间的各种情况,保证全市金融统计双轨运行工作规范进行。

三、夯实统计基础,努力做好金融统计各项基础工作,确保各类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一是严格统计数据报送规定,按时、准确地报送各类金融统计报表,坚决杜绝漏报、迟报、拒报等违规现象的发生,确保全市金融统计信息数据汇总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全面提高金融统计数据报送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二是继续做好辖区内“金融机构货币信贷统计月报”以及“专项统计报表”等基础性报表的编制工作,充分满足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和各金融机构以及xx有关部门的信息需求。

三是积极协调与地方劳动保障部门、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继续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助学贷款、房地产贷款、中长期贷款按行业分类等专项统计指标的核对力度,不断提高专项统计报表质量,为决策部门和其他需求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专项信息。xx各县支行要高度重视专项统计数据的核对与报表编制,本着审慎的原则做好对外披露工作,以确保辖区金融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四、强化依法统计管理,保证各项金融统计工作高效开展。各县xx和各金融机构要认真学习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金融统计管理规定》等统计法规,进一步增强依法统计意识,不断规范金融统计行为,保证全市各项金融统计工作正常高效开展。

一是各县xx要认真履行依法统计管理职能,建立辖区规范、有效的日常考核管理机制,通过坚持不懈地对辖内金融机构日常金融统计数据报送的质量、金融统计信息沟通交流和金融统计组织管理等情况的考核管理,加大对金融统计数据的非现场监测和检查,积极促进和规范全市金融统计工作,从根本上保证金融统计数据的质量。二是认真落实《xx省金融统计人员备案制度》,各县xx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建立辖内金融机构的统计人员备案制度和信息库,实现对金融统计人员的动态管理,真正落实统计岗位a、b角制度;各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备案制度,及时对金融统计工作人员进行报备和信息更换。今年是全国、全省数据集中的关键一年,各县xx和各金融机构要确保统计人员的稳定性,切实保证全市金融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各县xx要认真履行金融统计监督职能,从本辖区金融统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金融统计现场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金融统计检查程序,增强金融统计监督检查实效,切实加强对辖内金融统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金融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五、增强服务意识,保证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后金融统计信息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做好金融统计信息披露工作。一是充分准备,采取积极措施,完善和改进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双轨并行期间和数据集中系统正式上线后各项金融统计信息服务工作,正确认识和合理处理数据集中对现有金融统计工作造成的影响,保证各项金融统计工作连续、有效开展,金融统计信息服务工作不受任何影响。二是继续以“精品”意识做好各层次金融机构货币信贷统计月报、金融统计快报和专项统计报表等各类金融统计资料的编制,向本行领导、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各县xx提供优质金融统计信息服务。坚持按季度和分别在《xx金融调研》和《xx市统计年鉴》等刊物上,定期披露xx市金融机构本外币、人民币、外汇信贷收支统计、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统计、金融机构贷款累放累收等进度数据,进一步扩大金融统计信息披露范围,努力提高金融统计数据的透明度,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金融统计信息产品。三是以“中国xx内联网xx市中心支行网站”为平台,及时披露相关金融统计信息,并及时做好统计信息维护和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金融统计信息服务的实效性、便捷性,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用户和需求主体对金融统计信息的实际需求。四是各县xx一定要按照xx兰中支和xx市中心支行有关金融统计信息披露、交流与共享的相关制度规定,结合辖区金融统计工作的实际,建立和完善辖区分层次的金融统计信息披露与共享制度,全面推动金融统计信息在地方政府综合经济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有序交流与共享,更好地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四是继续完善2011年建立的xx市(1949-2011)经济金融数据库,全面仔细核查已入库数据,保证一致的经济金融统计口径。认真审核填制2011年全年经济金融数据,并将xx市所辖五县一区经济金融数据全部囊括入内。使调研人员能够及时完整地查阅所需各类数据信息。

六、充分挖掘和整合信息资源,积极开展各种有特色的金融统计分析和统计制度调研。一是在做好日常统计工作的基础上,注重总结、分析辖区内经济金融运行规律和货币信贷变化特点,拓宽信息数据的搜集面,深入挖掘货币信贷变化的原因,采用计量经济学数据模型等先进的专业分析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金融统计分析质量,积极做好金融统计信息的挖掘和成果转化工作,为各级领导、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金融运行第一手信息资料。二是依托“中国xx内联网xx中心支行网站”做好统计工作动态反映。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国xx内联网xx中心支行网”覆盖范围广、信息传递速度快和信息容量大的优势,加快金融统计信息成果的转化,及时编写和发布优秀的统计分析和调研成果,促进全市金融统计的业务沟通与信息交流,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逐步提高金融统计人员的分析水平和调研能力。三是密切关注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统计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经济金融发展和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比如结合金融统计制度改革和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制度研究,对《现金收支统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进行更为深入的调研,为金融统计制度改革提供一些修改意见和参考信息。

七、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全市金融统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针对新形势下金融统计工作对金融统计工作人员提出的新要求,我行将根据金融统计业务发展和金融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围绕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和金融统计制度改革等重点内容,结合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后新业务知识增加较多、对不同层次统计人员要求不同的具体特点,积极创造条件,继续加大对全市金融统计工作人员有关经济金融理论及金融统计新业务、新技能、新知识的综合培训,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全省金融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5.统计局服务业统计意见 篇五

各村民委员会,乡各相关部门:

为科学有效地组织开展我乡的统计工作,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党委、政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会议精神要求,认真贯彻统计工作的会议的精神,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增素质,树形象,创先进”的工作要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现根据我乡实际情况2011统计工作安排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统计机构。

乡党委政府确定了专人负责统计工作,并由乡长分管统计工作。各村都配备了专门的统计人员,负责第一手资料的收集,上下联动,认真学习《统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按时参加有关统计业务培训,依法办事,保证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更好的推动我乡的统计工作的发展。努力做好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录入审核工作,确保人员、经费、地点三落实。

二、规范档案管理,健全农村统计台帐。

加强统计资料管理,避免统计数据资料丢失,定期将各类统计资料整理归档,保证资料完整。建好报表盒、资料盒、法规盒,严格资料保管制度。

三、完善报表制度,提高数据质量

1、建立制度,进一步完善统计基础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基层统计台帐制度。更加完善农业分村报表制度,逐步提高基层统计的规范化水平;二是完善“发、送、收、催、查”制度。为确保统计数据及时、准确,根据《统计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每月对不能按时上报统计报表的给予送达、签收、催领、催报、查询等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统计报表的及时性。

2、强化管理,提高报表规范化程度。保证统计报表是统计数据采集源头。为提高基层报表质量,我们要将基层统计报表的收集、审核作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好,一是抓好收表工作,二是抓好报表的审核,尽量把差错消灭在基层、在源头,大大提高基层统计报表的数据质量。

3、加强统计数据评估。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为努力搞准统计数据,要从基础数据、基层报表入手,进行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二是搞好统计数据的衔接。采取科学有效的监督控制措施,围绕农业生产、农业总产值、畜牧生产、规下工业产值等几大主要指标,加强数据的衔接工作,以充实可靠的数据依据反映我乡经济结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做好月度数据与年报数据的衔接,防止出现数据徒升骤降的现象。

四、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增强全民法律意识。

一是进一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把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作为全局的工作重点来抓,做到人人学法、懂法

并能运用法律知识向企业宣传按时如实上报统计资料的重要性。二是协助区统计局对统计违法案件的调查,对拒报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的企业予以查处,促进企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断提高企业按时上报统计资料的法律意识,自觉维护统计法律法规的尊严,有力地促进依法治统的进程。

2011年统计工作将在认真贯彻落实统计会议精神,深化改革,完善统计体制,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统计执法力度,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健全数据评估制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质的服务水平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推进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附:**乡2011年统计工作考核办法

二0一0年二月一日

附:

**乡2010年统计工作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我镇统计工作水平,强化统计基础建设,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使统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为**乡各村。

二、考核内容和分值

(一)业务学习(10分)

1.村支书和村主任检查和督促统计报表(2分),看记录。

2.统计人员业务学习(8分)。看学习记录。

(二)基础工作(20分)

1.统计资料归档(8分)。统计资料做到及时整理,立卷归档。报表填写完整(包括:单位名称、指标数据、单位负责人、填表人、填表日期、盖章等)

2.正常业务经费实行实报实销(2分)。

3.会议出缺席情况(10分)。准时出席各种统计工作会议每缺席一次扣 1分。

(三)统计报表(70分)

1.按时报表(10分)。每迟报一次加1分。

2.报表填写完整(包括:单位名称、指标数据、单位负责人、填表人、填表日期、盖章等)(40分)。未盖章一次扣3分,无村别扣2分,无填表人或负责人签字扣2分,填报时期错误扣2分,报表内容不全扣4分。

6.统计局服务业统计意见 篇六

统计工作是进行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统计数据是推进科学发展、改进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统计法律法规,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强化统计基础建设,创新统计方式方法,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为进一步提高统计水平,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促进统计事业健康发展,现就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统计改革创新,加强统计基层和基础建设,着力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提升统计工作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奠定坚实的统计基础。

(二)总体要求。按照“依法、全面、客观、及时、高效”的要求,坚持依法统计,扩大统计工作覆盖面,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提升统计工作信息化水平和统计监测、分析、预警水平,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二、进一步完善统计设计管理工作

(三)建立健全统计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国家统计制度规定的各项工作,加强对新兴行业和新兴业态的研究,建立并完善反映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情况的统计调查制度,努力做到统计制度全覆盖。选择部分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地区组织开展制度改革创新试点,总结经验后在全省推广。规范和完善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统一统计分类标准,严格执行与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相关的基础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加强基础数据匹配性、科学性、真实性的分析与评估。建立地区生产总值核算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中的重大问题。

(四)推进统计调查方式方法创新。鼓励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采用中介代理、服务外包等方式实施统计调查。积极推动统计生产方式变革和统计调查流程再造,着力推进基本单位名录库、企业一套表制度、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和联网直报系统等“四大工程”建设。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各级工商、税务、质监、民政、编制等部门要在定期向同级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提供本部门管理的单位名录变更信息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推进部门间信息联网,及时动态维护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各级政府要统筹协调工商、国土资源、税务、房产管理、统计等部门,研究制定将规模较大的个体户转为企业、将无照个体户转为有照个体户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能存在的统计数据瞒报漏报问题。

(五)积极开展统计科学研究。充分发挥统计科学研究在统计工作中的前瞻、引领和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大统计科研投入,充实研究力量,支持统计科研院所和科研基地建设。统计科学研究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统计改革创新的前沿问题开展研究,为完善统计制度、组织统计调查、开展统计监测评价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进一步加强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六)充分发挥统计分析和预警功能。积极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和国内外重大事件等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认真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及时反映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和亮点,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动向。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分析预警,要特别关注订单、消费、出口、信贷、价格、能耗、物流、就业等数据资料的变化情况,及时反映经

济运行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为决策提供预警服务。

(七)扎实做好统计监测评价工作。及时跟踪监测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建立健全面向发展方式转变、产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经济、工业强县、生态文明、文化产业、服务业重点行业等的统计监测制度,并组织开展相关评价工作。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适时调整统计监测重点,完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八)科学开展统计指标比较应用。根据省委、省政府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和工作要求,及时组织修订、调整和完善主要指标地区分类比较方案,提高指标比较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及时提供省政府对各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地区分类比较分析所需要的统计资料。

四、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和基础建设

(九)着力加强部门统计工作。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要将部门统计工作纳入政府对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要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明确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职责分工,协调各部门建立“资源互补、信息共享”的统计工作机制,指导各部门开展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承担部门统计职责的部门要设置统计机构,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明确统计工作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特别是具有全行业管理职能的部门,统计基础工作应达到“五有”标准,即有一名分管领导、有一个责任处(科)室、有一张健全的组织网络、有一支统计专业队伍、有一套全行业统计制度。

(十)切实加强县级以上统计机构建设。严格落实《统计法》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规定,确保县(市、区)政府统计机构单设。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新单设的县(市、区)统计局统计力量。根据国家直属调查队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地方统计调查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整合和加强各级地方调查队建设。进一步健全省市县社情民意调查网络,加强各级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切实加强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统计机构建设,各产业集聚区要健全统计机构,加强统计人员力量。县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应设置统计职能部门或同级统计局派出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统计人员。

(十一)充实县级以下统计工作力量。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县级以下统计机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的统计机构,县(市、区)统计局可以探索在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建立统计分局。各乡镇(街道)要建立统计工作机构,配备或聘用与所承担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统计工作人员,健全统计工作网络,县(市、区)统计局要加强对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组织、指导与考核等工作。加强行政村(社区)统计组织网络建设,明确专职统计人员负责行政村(社区)统计工作,研究建立行政村(社区)统计人员劳动报酬制度,提高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积极性。

(十二)加强企业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要重视企业统计基础建设工作,要求企业认真履行《统计法》规定的职责,配备相应的统计人员,或委托统计中介机构代理完成统计调查任务。统计从业人员应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加强统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出台措施确保统计从业人员每年完成不少于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学习。要组织企业开展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指导、监督企业健全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为如实填报统计数据提供依据。开展企业统计数据诚信认证,各级政府对企业创牌、奖励等应先行组织企业统计数据质量诚信认证,由有资质的统计中介机构出具审核报告,并经过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认可。

(十三)积极培育和发展统计中介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统计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支持,完善统计规章制度,为统计中介机构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鼓励统计中介机构在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统一指导下参与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鼓励各地、各部门以服务外包方式委托统计中介机构承担专项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任务。统计调查服务行业协会要加强统计中介机构自律管理,指导统计中介机构发展。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对统计中介机构的管理。

五、进一步加强依法统计

(十四)切实强化依法统计意识。各级政府和部门领导干部要带头贯彻执行《统计法》,支持统计机构、统计从业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职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统计工作。统计弄虚作假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典型的违法案件要予以通报、曝光。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要结合普法教育和各类普查、大型调查工作,扎实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统计调查对象和统计从业人员遵法守法的意识。各级行政学院要将《统计法》列入干部教育学习内容,提高各级领导依法统计意识。

(十五)加大统计执法工作力度。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县级以上统计局内设机构中可增挂统计稽查机构牌子。抓好统计执法工作常态化管理,实施统计巡查、统计执法大检查、统计稽查和统计执法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多形式执法制度,不断提高统计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健全统计执法监督机制,规范执法程序,严格执法管理。各级监察、法制等部门要积极配合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发挥各自力量和优势,共同做好统计执法工作。

(十六)加强统计工作监督管理。加强统计分类标准管理,确保国家制定的统计分类标准执行到位,避免出现“数出多门”或“一门多数”情况。加强统计制度管理,各单位开展地方性统计调查必须依法向当地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申报审批,防止产生重复调查与交叉调查现象。未经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审批擅自开展统计调查,被调查单位可以拒绝填报,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要依法查处。未依法建立统计调查制度的指标,不得纳入各级政府的规划或计划目标。加强涉外社会统计调查管理,确保统计调查合法性。加强统计调查数据发布管理,由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统一对外发布重要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有关部门确需对外发布的重要数据应及时报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备案。

六、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组织保障

(十七)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支持统计部门开展工作,增加机构人员编制,充实统计力量,使统计工作条件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统计部门信息化建设、统计科研以及统计普查、大型调查、抽样调查和重点专项调查等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予以保障。

(十八)积极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各级政府要将统计信息化工作纳入本地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保证建设资金投入。要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统计机构信息网络、计算机机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向乡镇(街道)延伸,为企业联网直报和数据处理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推进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平台和联网直报节点建设,确保国家和省统计局对企业原始数据的实时抓取与全过程有效管控。推进统计数据库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水平。增强信息安全管理和系统运维能力建设,切实保障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各级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要加强对部门和基层单位统计信息化建设相关业务的指导,提高统计信息化工作整体水平。

(十九)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统计工作专业性强,各级政府应配备懂经济、熟悉统计、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干部到统计部门任职,各级统计局应在统计部门领导班子职数中增配总统计师。根据中组部和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系统干部管理的有关规定,各地调整统计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职务时应事先征求上级统计部门意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关心统计干部的教育、培养与成长,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要加强统计队伍素质管理,加强统计人员培训教育,加大教育培训投入,提升统计队伍整体素质。

7.市场需要统计咨询服务 篇七

我国统计咨询服务, 是从1984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提出大办“开放式”统计开始的。各级统计部门大力加强统计分析, 积极参与决策, 努力发挥信息库、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了向社会开放统计, 逐步建立了对外服务的统计信息咨询机构, 中国统计信息咨询中心就是于1984年11月筹建, 1985年5月经国家劳动人事部批准成立、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随后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重要城市逐步设立咨询中心或公司54个, 工作人员1000多人, 已形成全国性的统计信息咨询服务网络。此外, 还先后涌现出了北京丰凯兴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湖北襄樊通宇经济技术事务所、中南财经大学市场调查与咨询中心等一批民营统计信息咨询服务企业。1989年统计信息、咨询、监督整体功能的提出和1993年统计工作社会化、国际化、产业化、商品化的提出, 有力地推动了统计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1995年1月29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发《统计信息咨询服务管理暂行规定》, 更是我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管理走向规范的显著标志, 是我国统计咨询服务业走向有序的重要开端。

二十年来, 我国统计咨询服务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 为党和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 为企业微观决策和经营管理出谋划策。随着统计改革的深入发展, 广大企业统计工作人员, 逐步将统计的服务方向转向企业决策和管理, 努力发挥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各级统计信息咨询中心和民营统计咨询机构, 也都以企业为主要目标市场, 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综合统计信息、专题调查报告、市场营销策划、经营管理决策方案等, 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为外商进行投资咨询及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国统计信息咨询中心与日本新日铁、日棉公司、美国贝恩公司、通用电器美国公司、澳大利亚国际羊毛局、韩国双龙公司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建立了广泛联系。

4. 促进统计改革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统计咨询服务, 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 促进统计初步改变了单纯为上级报送统计报表的状况, 扩大了服务领域, 提高了服务水平, 并开始与国际标准接轨。

5. 促进并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开展统计咨询服务, 对统计人员素质的要求, 比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得多。它要求统计人员掌握经济理论、方针政策、管理知识, 熟练地应用统计方法和现代手段, 既要有较强的统计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还要有较强的公关能力。许多统计人员在统计咨询服务的实践中受到了锻炼, 得到了提高, 为进一步发展统计咨询服务业奠定了基础。

我国统计咨询服务业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现在仅仅处于初创阶段, 远远还没有全面展开。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非商品化 (即事业性) 咨询服务开展面很窄, 总的情况是上级比下级开展得好, 政府统计比企事业单位统计开展得好, 大多数企事业单位至今尚未开展统计咨询服务工作, 单纯为上级报表的情况没有多大变化, 统计咨询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正因为这些企业统计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所以近几年企事业单位的统计力量被大大削弱了。

2.各级统计局所属的统计信息咨询中心, 目前主要是提供信息, 承接一些专题调查项目, 而决策咨询、企业管理咨询、生活咨询等领域还很少涉及。咨询用户多数是外商, 国内用户所占比重很小。中国统计信息咨询中心现在的用户95%是外商, 国内的用户也多是“三资”企业。

3.民营统计咨询机构还只是少数, 而且步履维艰。咨询业于19世纪末诞生于英国,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展为现代咨询业, 70年代咨询业完成了全球性发展的历史使命。我国咨询业是从1978年开始起步的, 其中工程咨询业、科技咨询业发展较快, 统计咨询直到1984年才开始起步。

二、统计咨询市场分析

统计咨询服务从1984年起步, 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为什么还停留在初步阶段呢?关键问题是潜在市场很大, 现实需求不足。

我国统计咨询的潜在市场是非常大的, 无论宏观决策、微观管理、招商引资、人民生活, 都广泛需要统计咨询。例如微观管理咨询, 在发达国家, 95%的企业向咨询机构咨询, 而我国向咨询机构咨询的企业, 还不到2%。现在的亏损企业中, 多数存在着管理不善的问题, 通过管理咨询是能够使这些企业扭亏增盈的。再如投资咨询, 外商来华投资, 大多数要委托咨询机构调查研究, 反复论证。而我国很多企业投资办项目, 没有经过咨询, 往往出现盲目建设, 重复建设, 有的效益不好, 有的造成损失。如果国内投资项目有30%向咨询机构咨询, 我国咨询人员就得增加几十倍。

为什么统计咨询的潜在市场大而现实需求不足呢?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

1. 社会咨询意识淡薄。

现在大多数企业愿意花钱请客吃饭, 不少企业愿意花钱做广告, 而很少有企业愿意花钱买点子。这种咨询意识与信息化、民主化发展程度有关, 许多人还是习惯于经验管理、长官意志。就无偿的统计咨询事业而言, 当前机关、企业领导人主动向统计部门咨询的也不是很多。

2. 受制于社会现代化、科学化发展的程度。

按照现代科学决策程序, 谋略与决断应该分开, 首先要由智囊机构拟定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并经过充分论证, 然后由决策者从中选择满意的方案。但现实中很多决策没有建立这种决策程序。

3. 现阶段统计咨询服务的种类不多, 质量不高, 不适合社会需要。

往往推出的咨询产品, 就是统计年鉴、计划检查、分析报告之类的东西, 这些产品满足不了用户的咨询要求。

三、大力创造统计咨询市场

创造市场就是挖掘潜在的市场。统计咨询市场是非常广泛的, 但重点是企业管理咨询和政府决策咨询。发展统计咨询服务, 必须以企业管理和政府决策为重点, 采取有效措施, 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

1. 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 明确咨询在决策体制中的法定地位。

无论政府决策, 还是企业决策, 都应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 即:确定决策目标——智囊机构拟定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决策者选择满意的方案——方案实施、信息反馈。拟定备选方案, 可以是政府内部和企业内部的有关职能部门, 其中包括统计部门, 也可以是社会咨询机构。所以咨询机构在科学决策程序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决策可能带来效益, 也可能有风险, 坚持科学的决策程序, 支付一定的咨询费, 就能够增大效益, 减少风险, 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制度、法律等形式, 逐步建立这种科学的决策程序, 明确咨询的法定地位。这样就能从根本上启动咨询市场, 为社会造福。

2. 加强咨询宣传, 增强社会咨询意识。

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 要大力宣传咨询业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 在先进企业的报道中, 要反映咨询的重要作用。

3. 加速统计改革, 发展统计咨询事业。

现在统计咨询服务的主力仍然是非有偿服务的政府统计和企业统计, 这与统计咨询以企业管理和政府决策为重点是一致的。发展统计咨询服务, 当前还必须以发展统计咨询事业为主, 逐步实现统计咨询商品化, 这样有三个好处:一是发现现有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作用, 容易见效;二是可以扩大统计咨询的影响;三是为发展统计咨询服务业造就人才。为此, 当务之急是加速统计改革, 推动企业统计切实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搞好咨询服务, 政府统计除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外, 也要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并加强对企业统计咨询服务的指导, 树立先进典型, 总结推广经验, 解决企业在统计咨询服务过程中的问题。

4. 发展统计咨询机构, 培训统计咨询人员。

目前政府统计和企业统计作为统计咨询的主体, 只是暂时的, 当统计咨询市场充分开发之后, 政府统计和企业统计在人员数量、知识水平、经费开支等方面, 都适应不了咨询市场的需要, 必然要求发展实行有偿服务的统计咨询机构, 培养高级统计咨询人才。统计咨询机构应该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全面发展。统计咨询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在大专院校开设咨询专业或咨询课程, 一方面对现有统计人员进行培训, 还要注意充分发挥退休统计人员的作用。

5. 加强统计咨询理论研究。

现在统计咨询服务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缺乏理论指导, 只能在统计理论和咨询理论中找到一些有关的知识, 远远适应不了统计咨询实践的需要。统计理论工作者和统计咨询实际工作者, 应加强统计咨询服务经验的总结和统计咨询理论的研究, 尽快出版有关书籍, 同时统计刊物要多发表这方面的文章。

参考文献

[1]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第6卷第4期, 2004年12月

[2]辽宁经济统计, 2005年11月

8.统计服务没有天花板 篇八

作为一名统计人,我深深地为这位北京市民以及千千万万的被调查户的配合所感动,也更深深地钦佩一家一家入户的普查员们。在感动之余,我不由得想到,一句简单的亮明身份,也许就可以将紧闭的大门打开,一次规范有礼的入户,就可以极大地宣传统计人的形象。细节决定成败,这一句流行语,照样适用于我们的统计工作。统计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统计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没有天花板,都有着可以充分发挥、充分挖掘的空间。

注重细节,可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工作中的一个个数字、一张张报表、一次次调查,都包含着统计人的心血。细节,体现在统计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培训来讲,数据的基础是报表,而报表的质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填报人员对指标的掌握程度。对填报人员进行报表制度培训,就成为了统计人每年一度的盛会。有经验的统计人可以将报表制度、指标讲解得深入浅出,使填报人员能够很好地掌握指标填报的口径、含义及方法,而如果讲课人员本身对统计指标理解就不到位的话,自然达不到理想的培训效果,所以数据质量需要在平日填报过程中花更大的力气来保障。

注重细节,可以提高统计工作的形象。还是以人口普查来讲,人口普查,曾几何时,就等同于“查户口”,是一种强势的行为,而现在,人口普查,更多讲的是人性化服务,柔性普查,在入户这一环节上所体现出来的细节,是宣传统计人形象很好的契机。在入户中,笔者认为,我们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可以向一些企业的标准学习。世界最大的连锁超市沃尔玛有三条基本服务信条:1、尊重个人原则。努力做到最好;2、10英寸规则:任何一位职工,在顾客距离你10英尺(3米)以内的时候一定要问候;3、太阳落山原则:员工或顾客的任何要求必须在太阳落山前得到答复。在八户时,是否也可以向这些企业学习,从细节入手,制定符合统计工作的调查、入户准则,向百姓展现统计人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形象。

注重细节。可以为统计事业建功立业。统计系统是业务部门,平时的工作重点就是跟数据打交道,更体现我们关注细节的重要性。这不光光是在审表、汇总、撰写统计资料时对数据精益求精,还要求在日常的任何一个很小的工作中精益求精。细节,体现在接电话时,体现在解答问题时,体现在催报统计报表时,体现在执法检查时,体现在统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细节往往容易被忽视,重复单调的工作更容易使细节被忽略。

近几年,统计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社会公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直接体现在了对统计数据和统计工作的关注程度上,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统计人解放思想,破除思维定势,开拓创新,将小事做到完美,将规范落在细节。

9.统计局服务业统计意见 篇九

(宝应县射阳湖镇统计站)

宝应县射阳湖镇统计站始终坚持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威”的统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先后荣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二次、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省先进集体,2013年被省统计局授予首批“江苏省统计规范化建设示范乡镇”称号。连续五年统计工作在县考核中获得一等奖。其主要事迹如下:

致力构建服务平台

一是率先实行统计站实体化运作。2014年,射阳湖镇在全县率先发文任命了统计站长、副站长,并对统计站人员及办公地点进行明确,全县第一家在会计站设置专户,单独记账,独立核算,办公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先后投入7万多元对办公用房进行修缮,添置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设施。统计站现有办公面积100平方,人员4人,电脑6台,打印机2台。二是率先成立统计代理服务机构。2012年,在全县率先成立了射阳湖镇统计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开展统计信息咨询服务,服务于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扬州市第一家成立的统计咨询服务机构,2013年10月受邀参加江苏省统计调查服务行业协会成立大会。2014年12月成立宝应县宝诚市场调查服务有限 1

公司,公司主要服务范围面向全县统计服务对象。

举力拓展服务内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统计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射阳湖镇统计站一班人在做好常规统计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展统计服务内涵,扩大统计服务范围。一是积极参与经济发展规划和监测。统计站每月将从税务、工商、财政等部门收集的数据,整理成全镇经济完成情况表式报送镇领导,每季末召开季度形势分析会,各专业统计对季度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对未来形势作出研判,并形成统计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二是积极服务部门服务社会。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做到部门及社会公众需要的资料依法及时提供;依托统计代理机构,对部门委托的统计调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扩大统计工作的社会效应。三是积极服务企业发展。与镇国税、质监等部门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每年对镇域范围内的重点企业申报名牌情况进行排查,加强对申报材料中有关统计数据的审核和把握,主动对接和服务申报企业,确保企业顺利通过省市名牌的申报和复检。

着力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政府发文。为提升统计服务水平,连续6年,以镇政府办名义发文,出台各村(居)、单位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对各村(居)、有关单位的统计工作实行严格的考核,特别是在统计报表报送中,对数据质量进行差错登记,作为年终考核依据,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报酬、评优评先相结合,增强了镇、村(居)、企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二是建章立制。2

在“一合三统一”机制建立以来,射阳湖镇统计工作始终坚持“统一组织、分条实施、各尽其责、综合管理”的原则,全镇统计数据的收集、上报、公布,全部由统计站扎口负责。全镇重点调查和工作量大的统计活动,由统计站统一组织实施。建立统计数据采集审核报送、统计业务岗位责任等制度,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对各类报表的发放、送审实行登记制度,提高统计报表报送的规范化程度。三是网络全覆盖。在积极推进镇级统计网络建设中,射阳湖镇密切关注村级统计的信息化建设,镇财政专门划拨资金,为村级统计员购置了电脑及打印机,并全部接入互联网。通过近年来表格电子化报送的试点,目前全镇各村表格电子化报送实现全覆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统计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努力扩大统计影响

在政府部门中创优争先。射阳湖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境内水面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绿色能源的开发,鼓励对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一独特的资源,受到国内众多企业青睐。针对这一情况,统计站一班人主动请缨,对全镇全面的水资源进行普查,通过调查,摸清全镇水资源面积及概况,水资源所属权属及目前承包经营年限,形成了射阳湖镇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开发的建议报告,并建议镇党委、政府对风场资源、水面资源有序开发,这项工作在镇党委班子和基层站所中产生积极影响。目前由苏州保利协鑫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的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华能新能源控股有限 3

公司、上海电气,常州天合等三家合作开发的风能发电项目已签定合作协议。2014年度射阳湖镇统计站实现历史性的突破,首次被列为基层单位考核对象,在全镇34个基层站所考核中荣获第四名,并获得“文明单位”称号。在统计“双基”建设方面树品牌。射阳湖镇着力打造的现代化办公环境、健全的统计网络、完备的统计台账、新颖的学习园地等统计站实体化建设模式,得到扬州市统计局潘学元局长的高度认可和现场指导,2014年全市统计规范化工作现场观摩会在射阳湖召开,扩大了射阳湖在全市的影响。

10.服务业统计工作操作规范 篇十

一、主要工作任务

(一)修订与布置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二)按照国家统计方法制度的要求,组织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联网直报统计工作,指导监督调查对象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

(三)加强基层数据审核、综合数据质量评估,按时完成统计数据上报、提供、发布和反馈。

(四)做好统计数据的开发研究,对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撰写统计信息、统计分析和专题报告。

(五)及时更新维护服务业基本单位名录库。

(六)认真开展服务业专业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确保源头统计数据质量。

(七)督促指导服务业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二、调查内容及范围

(一)调查单位基本情况:辖区内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法人单位。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辖区内规模以上上述行业服务业法人单位。

(三)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辖区内“四上”企业法人单位。

(四)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情况:辖区内全部法人单位拥有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三、统计报表业务流程

(一)调查单位入库审批。

1.调查单位审批分为月度审批和审批。月度审批类型主要是当年新建投产(开业)企业,因改制、重新注册、合并或拆分产生的新企业,因改制、重新注册、合并或拆分退出的原企业,单位名称变更的企业等。审批类型主要是新建企业,申报时达到规模标准的企业,规模变动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主要信息(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等)变更企业。

2.市、州、县统计局名录库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对上报单位证照等申报材料是否齐全、规范,是否符合统计单位划分规定,是否重复申报等情况进行审核;负责联网直报平台企业信息资料的账实核对,并就平台中企业信息资料完整性、真实性进行重点检查。

3.市、州、县统计局服务业统计专业主要对上报单位申报专业资料是否齐全、规范,行业小类划分是否准确,是否达到规模统计标准等情况进行审核和确认。

4.省统计局对各市、州、县上报单位资料进行集中审核。对审核通过的单位及时上报国家统计局,同步完成电子审批流程,国家局审定后反馈已审批通过的调查单位名录。

(二)纳入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的企业(单位)要做好以下工作:

1.配备联网报送必备的硬件和网络环境,能按要求独立报送各种统计报表。

2.企业统计人员必须参加当地统计部门联网直报平台技能及服务业统计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熟练掌握平台操作技术和服务业统计基本知识。

3.及时下载安装企业身份安全认证,登陆联网直报系统时,必须使用数字身份进行安全认证,以保护企业上报数据的安全。

4.按照统计制度的要求及时、独立、准确上报统计数据。5.自觉接受统计部门的查询、纠错等工作。

(三)数据联网直报。1.基层表填写要求。

(1)严格按照湖北省统计局制定的《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统计范围、行业分类、代码、指标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时间要求等填报各类统计报表。

(2)指标填写完整齐全、真实可靠。反映法人单位“基本情况”的各项属性指标填写必须准确,不能出现空项。价值量指标的取数要做到表与表相符(统计表与会计报表相应指标一致),表与账相符(统计表与取自于会计账上的相应指标一致)。报表填写完毕,经核对无误,由填表人、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填写报出日期后通过联网直报平台报出。2.数据审核验收。

(1)县、市级审核验收步骤。

①平台公式审核。利用直报平台公式对所有调查单位数据逐条检查,遇到验收不通过,返回修改。

②人工检查所有的企业报表。根据本区域企业实际,对于与常规情况不符的数据进行核查——尤其重点审核龙头企业。

③利用直报系统汇总程序,汇总本地区分行业主要指标,查看本地区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从业人员、薪酬等指标的增速、总量,并与以往期别数据比较。

④主要指标间逻辑关系评估。企业或者行业、地区营业收入趋势和营业利润趋势是否匹配;企业资产负债率、营业利润率、人均营业收入、月人均薪酬等是否过大或过小,否则要说明企业具体情况。

⑤与经济水平接近的地区进行横向比较。将本地区主要指标汇总结果与相邻地区比较,差异过大要说明原因。

⑥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评估。将企业数据与行业平均值或中位数进行比较,对差异较大的企业说明具体情况。

⑦将审核验收情况、数据分析材料报送上级统计部门。(2)省级审核审核步骤。

①利用平台公式进行审核,重点查看相关说明。②对影响较大的企业进行重点审核。

③汇总全省数据,观察各指标总量及增长速度。④汇总分行业数据,观察各行业大类指标总量及增长速度。

⑤主要指标间逻辑关系审核。⑥各地区之间数据协调性审核。⑦利用相关部门的行政记录进行审核。3.综合报表数据质量评估。

(1)对汇总后的综合报表数据评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要按照同比、环比方法,对本级和下一级综合数据进行绝对量、增长速度对比;二是对相关表间、表内指标进行数据匹配性、合理性对比;三是对重要指标的增长变动分别依据经济发展形势做出科学、客观、合理的分析和评估。对不符合评估要求的数据要进行重新审查、询问及更正,对确有特殊情况的数据异动,要有文字说明原因。

(2)撰写数据质量评估报告,反映数据评估情况和评估结果。

4.统计数据上报。

(1)各类统计报表及相关情况说明上报前要送主管服务业统计专业领导审核,领导签发后上报。

(2)按照统计报表制度的上报时间及要求,及时向上一级统计部门报送统计数据。留档的纸介质报表数据要与上报的电子文件报送的数据一致。

(3)网络传输、电子邮件上报统计报表的文件名、上报格式要按服务业统计制度或要求严格执行,同时附报报表情况说明。

(4)报表人在报表报出后要及时与上一级接收单位联系报送情况,上一级报表查询期内报表人要坚守岗位等待查询,对上级查询的问题要尽快核查清楚,及时答复,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5)数据在上报后,如发现有问题,在允许修改期限内,主动向上级提出修改申请,重新上报正确数据。

四、数据提供、发布和反馈

(一)在规定时间内向下一级反馈有关分地区主要统计指标数据。

(二)对需经上一级统计部门审核认定反馈后方可使用的统计数据,待反馈后方可对外提供、发布和使用。

(三)按时向相关专业提供统计数据,依法向社会发布统计数据。

(四)按照统计资料保密的有关规定,做好保密工作。

五、统计资料开发利用

(一)定期撰写进度统计分析报告。根据服务业进度报表数据及时撰写月度、季度分析报告,为政府及社会提供准确的服务业发展变化等情况。

(二)开展专题统计调查分析研究,撰写专题研究报告。根据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关注的服务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形成调研报告,为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服务。

(三)及时撰写统计信息。每月月报、季报后,及时撰写月、季度统计信息,向当地党政领导、上级统计部门和新闻媒体报送和发布。

六、统计资料管理

(一)对各种统计报表和统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装订成册、归档,妥善保管。

(二)各种电子或磁介质统计报表、统计台帐和统计资料,包括基层企业原始报表、综合汇总报表、数据处理程序、各种统计分析资料等,要及时备份存档,有条件的应刻录光盘存档。

(三)建立统计资料保存、管理制度。统计报表、统计资料均应实行档案化管理,设置档案柜,明确责任人,做到卷内有目录,卷外有索引,有保存期限,分类清楚,查阅方便,保存完整。

上一篇:态度作文议论文下一篇: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