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2024-06-13

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总结(精选19篇)

1.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篇一

******2010年中医药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按照我院2010年对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学习工作的要求,一年来,在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登封市2010中医药知识强化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院实际,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组织开展了2010对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划周密,准备充分

为保证我院中医药知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院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于培训前向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步骤,就培训相关事项在院职工例会上做了通知和安排,进行了充分动员;二是成立了以院长张青仁为组长,中医科长为副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并落实专人参见是级师资培训后,再从事本院的知识传授和讲解工作。

二、完成目标任务

本年一季度中医药知识培训参训人员包括本院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全部医务人员和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共有35名人员参加了培训,其中本院中医药人员8名,乡村医生27名,培训时间为5月19日10月19日,共2天,采取了以乡卫生院为培训点、集中学习的方式进行,培训所用教材为

运用祖国传统医学,预防和治疗农村多发病、常见病的知识。同时培训运用针灸、推拿、艾灸技术,为广大村民解除疾病痛苦。培训期间未发现应参训人员缺席现象,培训后的考核合格率为98%,全部参训学员培训合格。通过培训的开展,使我院中医药人员和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一)少部分乡村医生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培训积极性不高。

(二)基层中医药人员多为跟师学医出身,没有受过正规、系统化教育,往往理论知识底子薄,在培训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乡村医生不能完全接受、消化和吸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训质量的提高。

(三)对广大群众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

四、整改措施

(一)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搞好辖区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使乡村医生能为当地群众诊治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进一步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二)在以后的培训工作中,继续加大对我院辖区内乡村医生在岗人员培训工作的力度,将培训工作作为经常性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好,以提高乡村医生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和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争取培训项目资金,加强对中医中药卫生技术人

2.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篇二

中医药作为极具特色的卫生资源, 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类健康事业中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2011年中央财政为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安排专项资金达59.5亿元, 创建国以来新高。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是全社会关心的大事, 而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在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为此, 国家更是加大投入力度, 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的中医药教育体系, 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 实现了向现代化教育模式的转变, 并逐步形成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成就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但对培养中医药人才来说, 西式院校的教育模式存在致命缺陷——其问题突显, 如中医药人才西化倾向、中医基础理论薄弱、缺乏临床辨证思维能力、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之间未能良好衔接、教学与临床脱离等问题[1]。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谈中医药人才成长时指出“:当前, 一方面中医药教育在不断扩大, 但另一方面中医药人才在不断萎缩。”谈话一针见血地指出照搬西式院校教育模式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致命打击。如果不引起重视, 中医药事业将后继无人, 因此, 改革势在必行。

2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医药人才的成长有其特殊性和自身规律——概括为:读经典、跟名师、重文化、多临床, 因此中医院校教育不能照搬西医人才培养模式。要将西方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和中国传统医学模式有机结合, 既要体现现代高等教育的共性要求, 又要突出中医药人才的个性特色。

2.1读经典

中医药经典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圭臬, 构建了中医药学的理论框架, 涵盖了中医药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不读《伤寒》不知辩证, 不读《金匮》不知病源。可放眼现今的各大中医院校, 学生们手中捧着的并不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 而是英语书。学校要求中医硕士、博士的英语必须通过四级、六级考试, 但对医古文水平并不做要求。一些中医院校的教学本身存在重“西”轻“中”的问题。学生学的东西杂乱繁多, 中医的根基不扎实, 进入临床后便茫然了, 然后逐步“西化”, 最终弃“中”从“西”, 导致中医药人才匮乏, 从而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医院校必须立足经典教学, 它体现了将中医的理论基础统一化、精炼化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两大教学原则[2], 对培养学生掌握中医专业知识和形成中医临床思维有重要意义。传承经典也是为了更好的创新, 由科技部牵头制定、国务院16个部门共同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医药发展的“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项基本任务, 其中“继承”是为了保存、挖掘、认识、利用好中医先贤与经典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此基础上加以丰富发展、充实完善, 才会有中医的创新[3]。

2.2跟名师

师承是中医几千年来培养人才的传统模式, 以临证为本, 融理论教学与临证实践为一体, 于学术的耳濡目染、生活的点滴之间让学生感悟中医的深厚内涵, 感受名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同时, 名师的仁心仁术, 视病人之痛为己痛, 爱护病人, 为病人着想的言行, 能唤起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让学生掌握与病患交流的方式方法, 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医德风尚。跟名师, 一方面使得名医名家的学术思想、特色诊疗技术和个人临床经验得以继承;另一方面让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医德传统得以发扬。

将师承与近五十年来累积的院校教育经验相结合, 可以弥补标准化、统一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树立牢固的医德信念, 从而提高中医药人才质量。

2.3重文化

中医药学蕴含着中华名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大医精诚”不仅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而且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卓越的文明智慧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中医药的传承不仅仅是医学的传承, 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重视对文化的传承是中医院校教育不可或缺的。

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浅薄, 会导致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思维转型困难。中医院校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开设中医人文课程模块, 将中医经典课程和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作为主要内容。除了学习中医经典, 如《伤寒论》、《黄帝内经》等, 还应增加《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哲学基础》等课程。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 为系统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更有利于坚定学生的专业思想, 防止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中医的西化倾向。

2.4多临床

中医药学是从早期人类的自身实践开始的, 延续数千年而不衰, 其真理在于病人的实际疗效。临床实践是中医药学的理论根源, 更是其发展的核心。中医治疗疾病是通过对病患的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收集病患的症状体征等病史资料, 进行辨证论治。而现今中医院校的学生为考试所累, 整天埋头课本, 没有太多机会接触病人。不接触病人如何辩证, 更谈不上论治。有些中医药硕士甚至博士, 空有一身理论可面对病人就手足无措, 大文凭在手却抵不过一个江湖郎中, 这是我们中医院校教育的失败。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 学校在课程安排上需要做出调整——设置中医基本技能训练、临床各科技能训练、中医临床思维训练、中药辨识实地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 将教学地点从教室转移到医院, 按照中医住院医师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训, 并将实践教学的成绩纳入学生考核范围。只有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才能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走上临床。

中医院校教育要以传统经典为根, 各家学说为本, 医德文化为灵魂, 临床实践为生命线, 方可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读经典、跟名师、重文化、多临床等一系列措施, 是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进行的探索。

摘要:中医药的发展与进步是全社会关心的大事, 而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在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通过分析中医院校教育现状, 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跟名师、读经典、重文化、多临床, 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律。

关键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经典,师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友白, 刘跃光, 郭胜伟, 等.孟河学派传承模式研究及对中医教育的启发[J].中医杂志, 2012, 4 (7) :545-546.

[2]潘懋元.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144-148.

3.浅析现代中医药人才的医德培养 篇三

【关键词】中医药;医德培养;医德现状;重要性;建议

人们衡量一个医生好坏的标准,除了医术之外,医德也是非常重要的。医德就是从事医务工作的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中华民族的精髓之一的中医药学,在现代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受到了世界的认可,培养中医药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医德教育。

一、我国中医药人才的医德现状

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医德是非常重要的,古代那些具有高尚医德的名医,总是能够受到人们的赞扬,名传四方。中医药学发展到现代,医德依旧是人们衡量医生好坏的重要标准。

总体来说,我国中医药人才的医德现状呈现出来的态势是良好的。大部分中医药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涌现出了一大批舍己为人,不计功利的优秀中医工作者。但不能忽略的是,在现代社会之中,还存在着一小部分道德败坏的医务人员的情况。近年来,医患纠纷的话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此折射出当今个别医务人员的医德确实存在问题。

出现部分中医药从业人员医德败坏的状况绝非偶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因为职业的重要性,面临的诱惑更大,一些从业人员面对诱惑的抵制力不够,出现了医德败坏的现象。通过上述中医药从业者的医德现状分析,我们发现,开展中医药人才医德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医药人才的医德培养的重要性

医务工作者之所以能够受到大众的关注,关键在于医生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它所承担的是救死扶伤的重任。对中医药人才展开医德教育,能够让他们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医患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关系,就不会出现严重的医患纠纷事件,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来说意义重大。

对于中医药学生来说,他们接受医德教育,能够在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从事医务工作的“神圣使命”,从而更加热爱这个职业,学习相关课程的时候,也会更加地投入。而对于已经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人来说,具备良好的医德,能够受到他人的尊重,自己也会从中收获到更多的快乐。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道德教育,对中医药人才进行医德的培养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潜能,能够确保医务人员获取竞争优势。

三、现代中医药人才医德培养的举措

一是要将医德教育列入中医药学专业学习科目之中。学校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因此,对中医药人才展开医德培养,可以从各高校着手,将医德教育列入中医药学专业的学习科目之中,让医学生在学习专业科目的同时,直接接受医德教育。医德教育的相关科目不应该过于死板,要结合相关的视频资料,或者是医务人员的先进工作事迹,让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医德教育相关科目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医生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受到医德的魅力,立志将来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医务人员。

二是要注重医德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现代中医药人才的医德培养,可以跟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有很多的理念都是与医德相契合的,在对中医药人才展开医德教育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医药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名著,例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些内容都可以贯穿到医德教育之中,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学习者。

三是要加强医德宣传力度。对于从事中医药的医务人员来说,医院相关的部门,可以适时的展开医德宣传活动,组织相关的医德教育,宣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医学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时刻保持警戒心理,暗示自己要遵守医德,能够让医务人员在工作之中,抵制住不良诱惑,在诱惑面前,坚持说“不”。

四、结语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对于医务人员的医德要求始终不变,对中医药人才开展医德的培养,对于个人、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孙志刚.运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美德加强现代医德建设[J].宁中医学报,2004(6):44-45

4.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总结 篇四

为较好落实《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要求,使本科室护士能够掌握中医基本知识、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为病人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和健康指导,结合我科实际情况,自2015年年初开启了骨三科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计划,不知不觉,年尾将近,圆满完成计划,现将一年总结如下:

一、中医基础知识学习方面

1、认真学习了《二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和《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2、组织学习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规范》,重点学习单病种护理常规。

3、每位护士都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培训,及完成了护理人员西学中的100学时。

4、每月一次中医护理常规知识的学习和每月一次的中医理论知识考核,人人过关,人人掌握。

5、每月的护理查房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进行,提高了护理人员辨证施护的能力。

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面

1、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了科室开展的中医适宜护理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如:中药封包、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等的功效、适应症、禁忌症,并运用于临床。

2、隔月一次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人人过关。

3、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抓落实,每月的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广泛开展。每天开展的中医操作占总人数的75%以上,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良好。

三、专科专病中医特色培训方面

1、强化学习了本科室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骨科专病护理常规,护理人员熟练的掌握相关知识。

2、护理人员能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及中医专病常规的知识为患者提供中医药特色的康复知识和健康指导。

3、每月按时完成本科室单病种病历份,病历的书写要求体现中医特色优势。

四、存在的不足

1、低年资护士对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落实不到位,辩证施护的能力有待提高。

2、护理文书中中医特色体现不够明显,中医专业术语的运用不够。

5.2012年中医药培训工作总结 篇五

2012年中医药培训工作总结

2012年我院中医药培训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就医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急需中医药人才。按照年初制定的中医药培训计划,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培训工作,取到了显著成效。现将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切实加强领导

为切实搞好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成立了以分管业务副院长为组长的中医工作领导小组,对我院的中医药培训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并成立了中医管理科,具体负责培训工作,从组织上保证了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明确了相关职责,做到了培训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具体事务有人办,将培训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为了将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医院制定了中医药培训计划。根据2012年初制定的中医药人才培训计划,对培训的对象、方式、重点内容、管理、考核办法、时间、经费等进行了安排。做到了通知到人,有签到册、记 1

录、讲稿等。

三、集中培训,以会代训。

5月29日组织中医专题培训,我院医药人员共有23名,其中中医药人员11名,村卫生站人员48名,其中中医药人员11名,按计划应培训71人,实际培训71人,培训率为100%。

培训主要内容:

1、重点人群中医健康保健方案及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

2、中成药临床运用指导原则;

3、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运用指南;

4、中医体质辩认识与调养;

5、中医适宜技术中的针灸疗法、艾灸疗法等。

培训结束后,进行了有关知识理论测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同时,卫生院中医科成员定期到村卫生室督导,加强对村卫生站中医药指导,对中医药人员进行业务指导、质量检查等指导临床实践和技术操作;举办培训班和学术讲座。本我院通过乡村医生每月例会制度,举办了9次中医药人员集中培训和2次中医药学术讲座,通过学习使大家了解了现代中医理论及技术的发展,掌握了用西医诊疗手段配合中医辩证施治进行诊疗活动,使我镇中医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2012年我院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工作时间与学习培训时间冲突的矛盾。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工学矛盾,常出现因单位排班上的问题没有参加学习培训。

2.部分村卫生站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参加培训学习不认真,学习流于形式,并有缺席现象;有些人员不愿意学习,不愿了解当前医学科学和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趋势和中医的发展方向,对现代中医药新知识疏于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3.2012年是我县进行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复评工作年,我们要在2012年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扬成绩,总结成功经验,并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强广大中医药人员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合理安排好工作时间和学习培训时间,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并积极培养青年中医药技术骨干和中级职称以上中医药人员,使我院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全镇中医药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6.2009年中医药知识培训总结 篇六

回顾2009年对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培训工作,我们秋渠卫生院持之以恒贯彻落实建设学习型医院、培育学习型医生的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努力扩大农村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牢固树立“培训是医院的长效投入,是发展的最大后劲,是医生的最大福利”。一年来,我院圆满完成了2009年中医药知识培训工作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工作情况

2009年共举行培训50课时,参训23人。培训课程主要集中为以下几类:一是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基本要求(国中医药发[2006]15号);二是河南省中医药局编印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各市辑印推广的适宜中医药技术项目;三是周口市卫生局下发的《周口市乡村卫生人员自种自采中草药临床应用指南》。

二、培训工作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1、2009的培训工作与22008相比,从培训项目数、举办培训课程次数、接受训练的人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增长。

2、建立制度性培训体系。以往,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制度,培训管理幅度和力度很弱,培训意识差,培训工作开展十分困难。今年

质量管理部投入大量精力,在总结了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优化培训管理流程,完善教育培训制度。重点加强了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项目审批流程,在多次征求意见后,全面提培训工作的制度化管理。

3、不断改进培训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培训形式缺乏创新。只是一味的采用“上面讲、下面听”的形式,呆板、枯燥,提不起学员的兴趣,导致学员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培训效果。

2、原则性不强。不能严格执行培训纪律和有关规定,对违反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按章办事,这是导致培训纪律松懈、秩序较乱的主要原因。

3、内部讲师授课技巧普遍不高,有待提高,制作课件水平不足,自主研发课程能力有所欠缺,所以,以上需要改善,进一步规范内部讲师管理,提升内部讲师授课水平,推行内部讲师认证,真正打造一支合格称职的内训师队伍。

三、改进措施

1、作好培训基础工作

培训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各种困难,还需要我们的不断总结和及时调整。在具体工作流程上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在管理制度上还需要多方面补充。还要进一步加强培训资料的收集和培训器材的配置,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

2、建立培训资源网络,进一步丰富企业培训资源。

为了较好的满足培训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课程,培训讲师,配置合适的培训资源,我们必须要取得大量及时、准确的培训信息,扩大培训业务联系,建立起自己有效的培训资源网络。特别是要积极与比较强势的县级医院保持好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及时掌握前沿的动态信息,调整思路。

3、重点建立一支富有实践经验,熟悉中医药知识的讲师队伍

培训需求的多元性和培训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建立一支富有实践经验,熟悉中医药知识的讲师队伍就变的越来越重要了。培养起自己的内部讲师队伍,首先大大节约了医院有限的培训经费,其次,为公司培养了一批熟悉中医药知识的讲师队伍,再次,也可以在广大医疗人员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培养乡村医生的自主学习思想。

7.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篇七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建议和意见

大家也都知道,培养有开拓性的人才是创业教育的目的,只有具有开拓性,才能为社会提供优秀合格的人才。众所周知,就是普通的教育体系也应该包括目标体系、教学体系以及实践体系和支持体系,应用到创业教育体系也同样适合,甚至要求更高。所谓创业教育,其实就是把重心转移到实践上的教育体系,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力求学生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能有自己的优势。

一、中医药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中医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以下是在创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意识薄弱

创业活动需要创业意识的驱动,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调查结果来看,发现中医院校学生创业热情并不高,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缺乏创业的能力和素养,除此之外,他们还知道,创业是存在风险的,自己不确定能否有能力处理。忧虑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我看来,这种忧虑之所以存在,和中医药院校学科单一、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和归属感较强、职业规划单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创业教育形式和实践模式存在缺陷

就现实情况而言,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形式和途径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种,第一点,开设创业指导课。二是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比赛。三是开设创业讲座和论坛交流。四是参加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项目。五是建立创业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式创业教育。而这些远远不够,中医药院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优势,逐渐探索自己的创业教育模式来改善存在的不足。比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它采用“两仪四象八卦模式”来开展创业教育,用必修课和辅修课学到的内容作为理论支撑,综合考虑了“支持因素、激励因素、指导因素和评价因素”四个方面的因素,建立“理论知识模块、案例分析模块、专家专题讲座模块、实践模拟模块、比赛练兵模块、选择性实习模块以及跟踪指导和评价模块”八个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模块。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及师资队伍

就现在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总体来说,大多数院校只开设了《创业学》《创业基础》等通识课,并不能涵盖创业体系所需要的全部内容。所以,不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讲,中医药院校创业教育都有待提高。就师资队伍方面而言,中医药院校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有学生就业工作指导教师和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师、管理类教学的教师。而这些教师并不是专门研究创业教学的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力所不及的时候,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照本宣科、脱离实际,对学生来说,这是极为可怕的。

二、改善中医药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意见和建议

(一)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育的内容是由创业教育的目的确定的,而创业教育的目的也是制定教育效果评价指标的出发点。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有两个,第一点要培养出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第二点就是,通过培养创业人才,从而向全社会传播创业创新的理念,营造创业创新的氛围。创业教育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创业思想的传播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上,而不仅仅是培养专业化的创业人才。

(二)构建创业教育实践的内容体系

一个完整的实践内容体系大多包括实验、实习、实训和实践。中医药院校的创业实践内容应该包括课堂实验、课外实训、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四个层面。中医药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实践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课堂实验。第二是课外实训。三是社会实践。四是创业实践。这四项内容相互配合,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创业素养,在按着步骤实践的过程中,其实就是真实的创业的过程学生不断的得到锻炼,不断的成长,以助于以后有勇气面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的中医药院校,在清楚认识自身的特点以及优势的基础上,主动联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创业孵化体系,旨在倾力扶持有中医药创新项目内涵的创业活动,为知识型创业加砖添瓦。另外,从学校角度来说,为师生创业提供有力的校园支持环境是学校应尽的责任,这对于各方来说都是有益的事情,另外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产业界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技术是创业教育必须要考虑的事情,没有技术,即使在创业初期能站稳脚跟,但到最后,发展极有可能会显得后劲不足。只有实现产学研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我们的目的,三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实现中医药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而且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只有不断的适应市场,根据市场不断调整,中医药的发展才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三)构建多元的支持体系

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不仅需要政府、高校的支持,也需要社会和企业的支持。校园环境支持。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资金帮助;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鼓励学生创业;社会要支持学生的创业实践,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好的成长土壤;企业要配合政府的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另外,也需要相关企业提供实践所需要的场所。

参考文献

[1]张宇,和薛.对创新创业教育“14580工程”的初步研究——以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为例[J].科技信息,2013,(8):102-103.

[2]舒冠风,张犇.论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信息化建设,2015,(9):334.

8.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篇八

一、加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把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视和对民生的关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就是对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2加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医疗模式发展变化的需要

现代科学显示。人体健康和疾病,不仅受生物理化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深受社会制度、经济条件、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医学与社会科学是密切相关的。这就决定了中医药高等医学教育具有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双重性质。因此,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积极适应医疗模式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既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又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以及为患者提供人性化医疗服务的教育。特别是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没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哲学底蕴,就不可能孕育出祖国中医药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因此,加强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具有尤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加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祖国中医药学不仅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而且蕴涵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和珍贵文化遗产。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自然有传承优秀民族传统并发扬光大的历史责任。中医药的传统教育,自古有重视人文教育和涵养医德的传统,历代著名的医学家中,大多具有宽厚的文史哲人文功底和高尚的医德风范。唐代著名醫家孙思邈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要求医生在疾病诊疗中。应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以免伤及病人。中国现代外科奠基人裘法祖有句名言:“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这是要求行医者做到精益求精、德艺双罄。因此,加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推进中医药事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4加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胡锦涛同志指出:“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前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的中医药专门人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我们呼唤人类文明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我们就必须努力培养造就新一代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团队精神好、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二、加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当前,人文素质欠缺是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而医学生人文素质缺陷至少会造成两种不利后果:一是医学相对于其原本的目的渐行渐远,从而变得人性漠视化,变得越来越不关心人:二是人文医学本身的滞后将成为整个医学科学向前发展的瓶颈,从而制约医学本身的发展。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做出清醒的判断,切实改变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滞后的状况。

1更新教育观念,解决好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中的思想认识问题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真正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才能切实体会到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真正把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狠抓落实。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不少人在思想观念上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没有充分和清醒的认识,存在着思想上没有真重视、措施上没有真落实、实践中没有真行动等“失真”现象,直接影响到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质量和绩效。当前,受近代科技理性主义进步观及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在一些中医药院校中,仍有一部分师生不同程度存在重科技轻人文的思想倾向。因此,由片面重知识、能力到重全面素质培养的转变,首先应该也必须从思想观念上加以转变。各级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清醒看到时代发展对中医药高等教育和医学生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人文素质教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2改善课程结构,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好第一课堂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人文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利用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直接的人文知识教育,高速高效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三多三少”的情况,即专业课程多,基础课程少;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这就造成培养的人才类型单一,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综合人才的需求。因此迫切要求改善课程结构,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好第一课堂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必须从优化教学理念、教学计划、师资水平、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努力增强人文素质类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同时适当增加基础课、实践课、选修课的比重。在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公共必修课的基础上,应当大量开设包括人文、社科、艺术以及科技等在内的各类人文选修课。特别是传统文化类、哲学类选修课程的开设尤为,必要,因为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理性思维是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内化合一。是人对事物超越感性认识之上的理性思考,理性思维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主要是通过哲学层面的功能来加以培养的。

3开展社会实践,利用好第二课堂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如前所述。人文知识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基础,但人文知识并不等于人文精神。只有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文化熏陶,促使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才能真正提升人文素质。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了解国情民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把认知转化为指导行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说第一课堂旨在通过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系统传授,那么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则侧重于把这些抽象化的人文知识体系具体化并最终内化为人文精神,成为主体的自觉需要。因此,努力促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注重发挥两个课堂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互补作用,对于大学生掌握人文知识,形成良好的人文态度,从而最终自觉遵循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4注重养成教育,营造好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内化的校园人文环境氛围

9.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篇九

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修水县卫生局关于《修水县创建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实施细则》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我县乡镇卫生院的中医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推动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在修水县卫生局的领导下,修水县中医院2010年完成了对部分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全科医师的培训工作。

今年的任务主要是培训乡镇卫生院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内科、妇产科、儿科、外科等),参训人数为11人,培训时间为2010年4月至6月,理论培训4月8日至5月10日,临床实践5至6月份,在这三个月的学习时间里,参加培训的学员全面认识和学习了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并理论结合实际,在临床实习中得到了锻炼,学员们的最终考核合格率100%,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

我院领导一向对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的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在开展培训工作前由医务科牵头,召开了有关科室负责人会议,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提高大家对本次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医院领导要求各科室选派年资较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中医医务人员作为带教老师,制定各科临床医师的培训大纲,作好时间安排,提出培训目标、要求、方法和内容。对参加培训的乡镇卫技

人员上岗前都进行岗前教育,明确培训目标、要求、方法和内容,严明岗位纪律和考勤制度,并不定期进行查岗,做到有事请假,无旷工、违纪情况发生,要求受训人员参加医院举行的各种讲课、学习活动,教学相长,共同完成上级交给的培训任务。

通过培训学习,参加学习的医师初步掌握了以下内容:

1、全科医学相关概念和知识;

2、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卫生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3、预防医学基本理论;

4、掌握了社区基本诊查技能;

5、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

6、基本掌握了推拿疗法的技术要领;

7、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8、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9、妇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10、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11、眼科与耳鼻喉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12、皮肤病与性病的诊断和治疗;

13、传染病的防治;

14、急诊与急救知识。

经过这一期的培训,全体参加培训人员对中医全科医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全面的认识,中医临床诊疗技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而能够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修水县中医医院 医务科

10.xx年医药企业员工培训总结 篇十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医药企业员工培训总结

尊敬的各位同事

公司xx月xx日组织培训后,公司全体同事都撰写了培训心得,为节约大家宝贵的时间,现将各位同事心得体会中优秀的部分整理成文,以供分享。xx年xx月xx日

通过一天半的培训,我从张守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道理,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只要认准目标就要永不放弃,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命运。(唐倩)

接到xx年公司下达我店的任务,让我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和重担,从今天开始在店内与同事多沟通,少抱怨他人,服务好顾客,工作中找到自己不足的原因,做好每天每月的目标,工作计划,最终取得好的业绩,达成目标。(李加芳)

做人做事决定一生的成败。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即使取得一时的辉煌成就,最终众叛亲离,孤家寡人。只会做人不会做事,只顾八面玲珑,既浪费精力,浪费情感最终徒劳无益,索然无味。(王金祥)

换位思考,谁都不容易,你想上班,首先得有人给你一个平台,让你有工作做,工作干好了,自然有丰厚的回报。生活中千万不要和别人做比较,如果老是在讨论谁的收入高,谁在做什么官,权利有多大,他曾是我的同学或朋友,谁又怎样会享受,穿名牌,今天去哪儿旅游,明天去哪儿吃海鲜、野味,他有几套房子,价值多少钱的车,那么,你就会无名的发火、抱怨,会影响上班的积极性,别人怎样生活与我无关,我的生活我做主,我不玩这些我也活得很充实,我有信仰,我自信明天会更好!(李建琼)

通过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工作中敢于创新,用系统思维思考问题,同时带好自己的队伍,让工作全面发展。在过去的生活和工作中,由于自己不善于总结和学习,使得在工作中有比较、抱怨、评判等一些不利于工作的想法。通过此次学习,我会通过对比、总结、完善,全身心投入工作,使自己加快对职业化的迈进。(普文)

我知道,自己还有许多的缺点和不足,离职业经理人的条件相差甚远,但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自我的缺点,吸取他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循序渐进力争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尽最大的努力(郑凌)

昨天,已经从我们的生命中流走;明天,在我们的生命中还是个未知数;今天,才是我们应该把握和珍惜的时光……,懂得放弃,学会释怀,收获幸福,人生不能重来,人生也无法预知长短,但我们可以控制的是人生的内容,是人生的质量,是生命的品质,是生命的宽度。(王尹琼)

只有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把大脑积极灵活的动起来,树立积极的生活、工作热情,以平常心态面对工作及身边的人和事,加强自我素质的提高,把别人身上的优点聚集到自己身上,好好做事,好好做人。(杨晓利)

提升自我,就要有胆有识去超越自我,想人家想不到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杨正琼)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体会到,作为社会的一员,一定要先学会做人,然后才会做事的道理,要有感恩的心,知恩图报,珍惜现在,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的明天更美好。(杨琼)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员工,渴望获得更高的薪水,更高职位,更大成功。(杨艳)

通过这次学习,我要把今天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忘记昨天,不痴想明天。今日事今日毕,我要以真诚埋葬怀疑,用信心驱赶恐惧,我要让今天成为不朽的纪念日,化作现实的永恒。当我迈进新一天时,我有了三个新的伙伴:自信、自尊和热情。自信使我能够应付任何挑战,自尊使我表现出色,而热情是自信和自尊的根源。没有热情我注定要在平庸中渡过一生,有了热情,我将会创造奇迹。(陈元翠)

我不要落后,我要超越自我,勇往直前。相信自己,战胜自己。(吉莉)

真正的比较不是与他人的比较,而是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的比较。(刘桂香)

人一定不要嫉妒,对生活要少抱怨,只要有阳光就会有希望。通过培训让我更懂得珍惜今天的人和事,对朋友、亲人、同事、爱人、孩子一定要多些宽容、包容、体谅和理解。我的心灵被打开了,很舒服,我听得很认真,很开心,在我的生命中有这样一次经历,谢谢!(张竣淋)

要抱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给我生命,并养育我长大,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感谢同学的帮助和关心,感谢公司给我工作的平台,并能在这个平台上继续接受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杨丽琼)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并创造文明。作为我们销售人员,我们制造的工具就是要有高超的销售意识,优质的服务意识,较强的团队精神,多做事少发牢骚。

影响决定生存与灭亡,特别是在信息化的今天。“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影响可以让一个集体飞黄腾达,也可以让一个集体灰飞烟灭。作为我们销售人员,要提高我们药店的正面影响,消除负面影响,这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所以说影响比改变更重要。

怀着激动与自豪的心情,我很荣幸地成为医院队伍中的一员。当然最难的不是工作的繁重,而是无形的精神压力,超负荷的精神压力。由于全医院甚至全社会都关注着患者的病情动态,对我们的工作既是鼓励,更增加了心理压力。...职业道德是什么?它是社会一般道德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一般道德在特定职业行业中的具体反映。道德是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一刻都不能离开的生活和工作准绳。

走出校门,带着对社会的好奇心,带着对工作的热情,走进了人生的第一个工作港湾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工作前,为了人我们这些刚从家庭和学校走出来,从小娇生惯养,事事不用操心的孩子们,能够尽早成长、能够明白自己的工作责任、能够成...通过培训,使我受益匪浅,认知了许多工作的盲点,学会了许多工作的技巧,掌握内训师必备的角色认知及必要条件,对今后的工作也充满了憧憬和信心。

xx年xx月,我参加了教育机构市场部新员工入职培训,参加此次培训的主要是市场团队新同事,以及实训中心新入职同事共50位左右。集团公司十分重视本次培训,董事长、总经理及各部门主管等集团公司管理层也都作为培训讲师,与我们进行了深入交...为了让新员工更快地了解公司、熟悉公司的各个业务,更好的适应工作,公司特地对我们新员工进行了为期5天的入职培训,充分反应了公司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

刚迈出校门不到两个月的我们在结束了省公司组织的于武汉电建学校的岗前培训之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培训。非常感谢公司给我们这次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感谢公司对我们新员工的重视,更要感谢这一个星期来对我们细心灌输的各位老师、领导。

我于xx年xx月来到康福药店工作,作为药店的一员,我工作努力,认真完成工作,努力学习,积极思考,工作能力有了逐步提高。现对工作做了以下总结:在药店工作期间,我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经营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法》、《高品质质...范文仅供参考

11.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篇十一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专业设置。近年来,学校依托行业优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专业进行整体规划,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一方面不断挖掘潜力,全力办好优势重点专业:一方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专业。目前,学校开设有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分析技术、药物制剂技术、化学制药技术、中药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10个高职专业。其中4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市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课程改革试验点。形成了以药物制剂技术、药学重点专业为龙头,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专业为特色,兼顾食品专业,辐射医药行业领域的专业群体。经过精心规划,学校的专业设置及结构日趋合理,由于紧贴行业需求,在服务江苏医药产业的过程中体现了强大的优势,学校始终保持旺盛的就业率,每年90%以上的毕业生留在江苏医药企业就业。较好地保证了全省医药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

二、以教学改革为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来促进教学改革。教师队伍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学校目前拥有专任教师1sO余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35%以上,中高级职称占65%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70%以上,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队伍力量,学校一方面加大内部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历进修、业务培训和教科研活动。定期安排教师到对口医药生产、经营、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习考察和顶岗锻炼,支持教师参加相关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或专业技能鉴定。一方面按照学校专业发展需要,积极引进一定数量的高学历优秀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并从周围高校和医药企事业单位聘用了16名客座教授。同时。改革人才使用机制,推行人才租赁制度。二是通过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考分离制度,并及时修订或制定教学管理文件,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三是通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校本教材建设推动课程改革。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建设。四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将企业引入学校,组织开展教学实训工作。五是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丰富人才培养渠道。目前学校与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开展的合作项目进展顺利,“中澳班”全面引进澳方课程体系,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并与加拿大多伦多药学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为学生、教师出国学习培训、拓展职业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以硬件建设为支撑,为教科研提供良好的条件。近年来,学校新建了2万平方米综合实训楼、400米标准化运动场、洗浴中心、学生食堂等一大批教学、生活设施,校园环境焕然一新。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还对校园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并将投入巨资建设体育馆和教学楼。目前,这两项建设已经得到上级批准。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另外,2008年起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设备添置,学校教学设备资产总值近4000多万元。实训基地规模、设备水平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称赞。为了改进教学手段。将所有教室改建成多媒体教室,同时扩建计算机教学中心、丰富馆藏图书,为教科研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12.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篇十二

随着我国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受到了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极大重视,特别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出台了《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提出全面实施中医药标准化战略,初步构建中医药标准体系的目标之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取得极大进展,中医药标准的发布量快速增长,引用频次增加,研究工作活跃,论文数量逐年递增,相对独立、完整的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形成[2] 。尽管如此,中医药标准的国际竞争却日益激烈,倒逼机制迫使国内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不得不加快步伐。

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离不开人才的保障,分析中医药标准化人才的形势、需求特点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将有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确保中医药标准化工作高效,优质地向前发展。

1 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从1990年第一部中医药国家标准颁布实施至今,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尤其是从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对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并付诸实践后,标准化培养培训活动有序开展,标准化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不断建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养了一大批拥有学术专长的专家和学术团体,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为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3]。

随着中医药标准化活动的逐步深入,中医药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医药行业也面临着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国际环境的挑战,对中医药标准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标准化工作涵盖的范围愈来愈宽,人才需求数量多且呈递增态势

当前,中医药标准化涉及的领域逐步扩大,涵盖了基础、技术、管理、工作等众多方面,对中医药标准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要求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者要有渊博的知识,既要掌握中医药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又要掌握标准化相关知识和技术;其次对标准化人才结构与层次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涉及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推广、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要求各种层次的标准化人才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要协调发展。

1.2 全球竞争的加剧,急需精通外语和国际标准化活动规则和活动能力的人才

随着传统医药巨大的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日益显现,中医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迅速普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传统医药的发展,已有许多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相关法案,对传统医药进行立法管理[4] 。日本、韩国及欧美国家纷纷实施了标准战略,开展了传统医药标准的研究制定,尤其是近来日本、韩国加快推进汉方医、韩医(都源于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工作,成立了标准化研究机构,设立专项资金,加大了对传统医学标准化人才的吸引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培训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将人才的培训和开发放在首要位置[5]。面对韩日抢先制定国际标准,与我国争夺原创权、话语权和主导权的紧迫形势,我国应重视和尽快开展国际标准化技术专家的培养,培养一批精通外语,熟知国际标准化活动规则且具备活动能力的人才,以应对挑战,适应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2 当前我国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实际需求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表现在:

2.1 中医药标准化人才总量太少

据统计2006~2009年,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项目研究的人员共计345人,尽管这不是从事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人员的全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太低,现有的中医药标准化专业人才总量太少,尤其是既掌握中医药的专业知识,又能够灵活运用标准化的技术和方法,将标准化与中医药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队伍建设尚未形成梯队[6]。

2.2 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方式单一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晚,当前从事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研究人员,主要是依托中医药标准化项目培养,即对参与中医药标准研制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标准化知识的短期培训,这种零散的、非体系化培训方式使得中医药标准化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需要。尽管部分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尝试开展了中医药标准化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试点,但数量极少,且尚未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

2.3 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健全

中医药行业对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缺少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结构的顶层设计及规划,缺少相应的政策和激励机制,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3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促进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刚刚起步,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应积极参考国内其他行业标准化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围绕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形势和需求,创新中医药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从标准化人才队伍的顶层设计、教育平台建设、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等方面齐抓共建,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复合型中医药标准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中医药标准化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保障[7] 。

3.1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的必要性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和锻炼一支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是实现和开展各项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必然需求。当前我国标准化工作步入快速发展之道,无论是标准的研究制定、标准的实施推广、标准的监督反馈都需要大量的标准化工作人员,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医药标准化队伍将有利于提高中医药标准制修订质量,强化中医药标准的贯彻实施,促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尤其是当前在日韩和欧美各国不断培养中医人才,纷纷努力抢先制定中医国际标准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作为中医的发源地,只有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占领中医药国际标准化阵地这一制高点,才能巩固和捍卫我国的中医药学术领军地位。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完善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评价标准,是优化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结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需求。只有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发展规律,立足当前、面向长远,满足国内、发展国际,健全体制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国际交流,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标准化人才队伍。

3.2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的主要任务

(1)开展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总结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从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机构、培养对象、培养方法等)和教学内容(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制定中医药准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方案。

(2)着力打造中医药标准化教育良好平台,开展教材体系及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形成院校教育和继续教育多方位培养的格局。

全面总结“十一五”中医药标准化教育培训取得的成果,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编写教学大纲和专用教材,将标准化理论、方法、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理论有机融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形成紧密结合培训教育对象和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实际的教材体系。

加强师资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工作,从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行业内选聘高层次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培养和建立一支符合中医药标准化培训教育工作需要,以兼职教师为主体,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制定专兼职教师聘任办法,逐步建立专兼职师资信息库,实行分类、动态管理。

充分利用现有中医药标准化资源,从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标准推广应用基地和中医药院校中选取一定有标准化技术培训相关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单位,开展定点建设,形成一批中医药标准化继续教育基地,培养中医药标准化急需人才。

启动中医药标准化院校教育试点工作,培养中医药标准化后备人才。中医药院校学生是未来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在大学开设中医药标准化课程,着眼于培养青年学生的标准化意识,掌握标准化基础知识,待他们毕业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能自觉地创造性地加以应用。鼓励高校或中医药的研究机构在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培养层次上设置中医药标准化培养方向,或设立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博士后流动站,进行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人才培养。

(3)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完成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中医药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全行业的标准化意识。以建立高素质中医药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和强化标准化意识,普及标准化知识为目标,按照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方案的要求,制定人才队伍年度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

采用海外研修、访问学者、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等培养方式,培养精通外语熟知国际标准化活动规则和活动能力的中医药标准化人才。

举办国内标准化高级研修班,进行中医药标准化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训,培养既掌握标准化知识与技能又精通中医药专业知识,能从事中医药标准的研制、实施、推广应用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核心团队。

举办中医药标准宣传贯彻培训班,以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为契机,培训中医药标准化实施应用人员,使从业人员正确理解并掌握中医药标准,在工作中自觉地运用标准,并通过他们带动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标准化意识。

(4)加强人才队伍的管理,探索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结合现行人才评价体系和模式,研究在不同人群中实施标准化知识与技能测评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案。一方面,与中医药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可以促进中医药院校课程改革,加快普及标准化正规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与中医药从业人员职称晋升考试相结合,加强在职工作人员的中医药标准化知识培训,探索建立中医药标准化普及教育的长效机制。

建立拔尖人才选拔制度,鼓励中医药从业人员参与标准化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训,考核通过后进入中医药标准化专家库,优先参与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研究,从而调动其参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

设立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或基金,保证一定时期内长期稳定的投入,实现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优势,建立关于中医药标准化学习资源和培训信息的电子网络平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降低中医药标准化培训培养的成本,使中医药标准化教育培训投入发挥最大的作用。

4 总 结

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顶层设计是基础,培养方案是关键,适当的经费投入是保障,而中医药标准化教育良好平台的建立是中坚,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锻炼的中医药准化人才队伍将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科研和医疗机构,从事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借助该平台构成具有强大工作能力的有机团队,他们将是我国中医药标准化事业的生力军,必将促进我国中医药标准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S].北京: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

[2]李振吉,黄建银,徐春波,等.新形势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战略构想(上)[N].中国中医药报,2011-08-05.

[3]桑滨生,杨海丰,余海洋,等.中医药标准化发展回顾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8):675-67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S].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6.

[5]张东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亟待加强[N].中国中医药报,2011-03-11.

[6]赵臻,邓文萍,常凯,等.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10):902-904.

13.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篇十三

医药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企业内、外部客户的培训也必然有它的特殊性,比如除了常规的培训课程:企业文化建设、中高层管理人员管理技能、部门协作与沟通、岗位职责等通识类教育培训课程以外,生产性企业对内还需要安排GMP培训,商业性公司需要GSP等培训,医药产品危机事件全员应对与配合处理等医药行业类的特色课程。当然作为医药企业一般都会把培训的重点确定为销售人员及其管理者,在整个培训体系的全年计划中也是占有一个很大的比例,医药营销方面的培训课程更是有别于其他行业,有很强的专业性。

本文着重介绍如何为医药销售人员按进司时间的长短、所负责品种的类别、个人所处管理层级的高低、个人在公司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等方面来描绘他们所需要的培训课程。在此北京群英伟业医药营销培训公司培训师岳峰为医药行业HR们提出一些培训规划建议。

医药企业培训计划就是根据公司的培训规划制订的全年培训具体运作计划,它回答的是培训什么、怎么做、需要多少资源、会得到什么收益等基本问题。培训计划制订的工作内容很多,包括培训组织建设、项目运作计划、资源管理计划、预算、机制建设等。从满足医药企业经营需要的角度看,培训大致有四个方面的目的:长期目的,即满足医药企业长期经营对人力资源的需要而采取培训活动;目的,是为了满足医药企业经营对人力资源需要而采取培训活动;再次是职位目的,是为了满足员工能高水平完成本职工作需要对其职位所需知识、技能、态度、经验而采取的培训活动;最后是个人目的,是为了满足员工达成其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需要而由企业提供的培训。

培训计划的制定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原则一:培训计划必须首先要从公司的经营目标出发,培训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

原则二:更多的人参与,将获得更多的支持。

原则三:培训计划的制定必须要进行培训需求调查。

原则四:在计划制定过程中,应考虑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来适应员工的需要和个体差异。

原则五: 尽可能多的得到公司最高管理层和各部门主管承诺及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各项具体培训计划,尤其是学员培训时间上的承诺。

原则六:注重整个过程中的细节。

医药企业的培训计划具体到营销团队的培训计划和管理工作应该完成以下几个工作:

一、培训前阶段:

1、学员培训需求调查:

作为医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或培训组织者,还要做好培训前受训人员的需求进行调查,即根据培训的不同目的,展开培训需求调查。进行需求调查的最好方式就是拟定问卷。问卷的设计一定要简单,而且容易回答,激发被调查者的兴趣,此外,对于职位技能的培训,除了调查问卷外,还必须结合访谈,向各级管理者和他的下级进行调查,以分析绩效评估表、技能项目需求调查表、重点人群的抽样面谈的方式,确定销售人员及其管理者岗位技能差距和重点的技能培训项目。

另外,作为培训组织和策划者的你还应该清晰,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同一种培训,也不是所有的培训都适合同一个人,更不是所有人都有学习和培训方面的主动意愿。所以,在正式培训展开前,应该对自己的受训人员进行有关资质方面的评估,看一看到底哪些人愿意主动受训,哪些人有何种培训方面的需求,哪些人适合什么样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因症施药、因材施教,取得更好的培训绩效。比如,他们到底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培训?培训的课题、导师应该是什么类型的?他们对于培训效果的期望值是什么?但就内某专题的需求调查,应该就某一主题展开调研,过于开放、分散的反馈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内的某一次培训最好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展开会更具有针对性。

对于通过调查所得来的数据必须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估受训人员学习资质,总结差距和根源,也就是明确组织能力、员工素质技能与业务目标要求的差距;明确差距的根源及解决方法;明确通过培训可以解决的差距及培训解决办法。

制定培训解决方案,步骤有如下几步:明确方案涉及的培训项目;评估现有的培训资源、人手、资金、课目、师资等;确定培训重点项目和常规项目,确定培训工作的重点;确定出哪些培训课程自主开发,哪些外购或定制,最后确定自有师资的培养数量、培训系统的建设,作出培训计划和培训预算。

培训预算:对有固定培训预算的医药企业,大多以各部门员工数量或全年销售额定出一定的比例。常见的比例为总销售额的2%到5%不等。对新公司、新部门,或新进人员较多的公司,预算可以相对高一些;而平稳且有经验的公司,可相对低一点。但对多数医药企业来说,培训还是一个“奢侈”的消费,原因就是“经费”永远是短缺的。做为培训管理人员不能一相情愿地“制定”计划,一定要摸清底企业情况,采取“要事第一”的原则。

2、受训对象的细分:

医药企业与销售直接相关的人员从横向医药业务分工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OTC组类(药店超市等);医院组类;普药商务组类;销售管理人员;产品经理;内部培训师。纵向按进公司时间长短和所处层级可以划分为:新进员工、需进阶型员工、成熟深资历型员工。

3、将培训课程分类:

一般可以分为基础篇、技能进阶篇、实战提升篇。然后按照进入公司的时间长短逐级安排:根据医药企业的具体情况或安排内训,或送学员外出参加一些公开课,尤其是企业高层、产品经理大多可以通过参加行业内组织的公开课来完成能力提升,部分销售精英也可以通过外出参加某些公开课作为企业对他们的奖励。

4、培训计划的时间安排:

建议HR将营销人员的培训每年安排2-3次,每次1-2天,最好放在节假日之后,因为这个时候销售人员大多人心涣散,也是跳槽比较集中的时间段,企业通过组织集中培训,一方面提升他们的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培训调整大家的心态,回到自己的区域市场后象充过电的马达一样就会自动运转了。

5、培训公司与培训师的选择:

当医药企业确立了内训需求、学员细分和时间安排后,就可以选择培训公司和培训师了。现在医药行业培训专业公司不少,比较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沉淀下来的专做培训的公司和老师比较少,几个老牌公司主要精力放在了做咨询和EMBA教育。现在医药培训界有两类培训师队伍:一类是通过中介机构代理销售自己课程的老师,另一类是医药企业直接找到品牌培训师购买其课程的老师,两个群体应该说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医药企业在选择培训老师的时候,你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亲自和培训老师在电话里或在本地约见做个沟通与交流,你也可以提前设计几个培训里可能要解决的问题,问问他如何理解这些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询问他课程的结构和培训方案,问问他给哪些企业做过两次以上的培训等等,这时你就基本可以判断出这位培训师是否能胜任你们某次培训要求了。

培训师应该根据企业现有产品特点和营销模式、营销团队特点、目前经营状况,对企业进行诊断咨询,立足于企业经营现状,设立某培训主题和培训内容模块提纲;经过与医药企业人力资源和企业高管层确认和沟通后,为培训老师其提供准确、完整的第一手信息,以便于更恰当、更精确地为医药企业量身定做出培训课程课件。

另外,谈判技巧告诉我们:要的越多你将得到的也越多。所以你可以不断地向培训公司或培训老师提出一个接一个的要求,比如要求增加培训增值服务内容,常见的培训增值服务有练习作业布置与点评、现场分析会、专家会诊、附送培训时段、晚上课外辅导或接受营销难题咨询等等。

二、培训中完善阶段:

在具体的培训执行、也就是课堂上,医药企业的培训负责人最好派人做现场跟进。培训正式展开前,可以由一名导言人先上台,介绍本次培训项目的背景、目标、培训老师,以消除受训人员的心理障碍,使培训课堂的气氛一直处于可控的状态。培训负责人和其他工作人员要在培训师讲课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做记录,课间了解受训人员的反馈意见,并及时与培训老师沟通作出调整,鼓励受训人员把自己的问题粘贴到问题收集板上。企业方还有责任和义务为受训者的互动参与创造条件,比如,设计游戏和角色扮演类的互动,准备奖品,安排茶点时间,鼓励自由发问等等,都是鼓励参与的好方法。

三、培训后绩效管理:

培训绩效管理是一个典型的过程化管理,必须依托在对系统流程进行管控的基础上,应该以过程管控的方式来达到培训的绩效,在系统流程管控过程中涉及的常用工具主要有:

■ 培训需求调查表

■ 培训内容设计调查表

■ 抽样调查分析表

■ 培训现场管控一览表

■ 人员签到考勤表

■ 课后效果、满意度调查表

■ 培训绩效基准评价

■ 培训绩效分析报告(有时可用到鱼骨图)等等。

培训绩效评价主要集中关注培训前、中、后的服务质量,以及参考受训学员的评价意见如何。因为受训者是培训项目的接受主体,也是培训绩效的评估者与受益者,所以医药企业的HR或其他培训组织者在培训后应该鼓励受训者表达自己的感受。

至于医药企业的外部客户的培训70%可以由医药企业的内部培训师、销售经理、产品经理、销售代表为客户完成,内容可以偏重于本公司的理念、文化、产品介绍、基础技巧类课程等等,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加强对医药企业内部培训师的培训和演练。30%的内容可以通过外请专业的培训师来帮助完成,内容可以偏重于如何经营他们的公司;或如何带好他们的团队;或行业政策分析及展望等有深度的课程,还可以通过这些培训师从第三方的角度把企业不便讲出的东西讲出来,比如对商业公司和个体代理商可以讲讲如何实现双赢合作;串货危害;个体代理商对企业忠诚度与绩效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要接受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等等话题。典型的课程有:《医药商业公司如何做好新农合医药市场》《医药商业公司医院销售主管的药房销售实战训练》《药店店员待客技巧---如何留住进店的每一位顾客》《连锁药店店长经营管理及市场促销策划技能提升》《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区域医药代理商》等等。

14.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篇十四

培训制度、保障措施和培训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蒙中医人才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基层医疗机构蒙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与措施。

一、重要意义

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诸因素中,人才始终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这一系统工程,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计划,是加快蒙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具体措施

(一)营造良好环境

1.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和政策保障,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用人机制,规范人才聘用、聘任管理工作,建立院内专家库,实行人才的动态管理。

2.注重现有蒙中医药人才的使用,发挥专家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注重发挥老专家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制订蒙中医药人才培养与技术团队建设规划,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知识及技术培训和专业技术研修活动,巩固和壮大蒙中医药标准化技术队伍规模、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重视和加快技术专家的培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适应蒙中医药迅速发展的需要。

(二)人才培训方案

1、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积极参加本科、专科的在职培养。

2、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够资历医生积极参与省级、市级人才高级研修班和学术交流培训。

3、充分利用我院名老蒙中医资源,以基层医疗机构蒙中医医疗技术骨干为对象,组织建设好师带徒传承工作,培养后备蒙中医药人才力量。

4、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现任科室主任进行专门学科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专业技术,向全市学科带头人方向发展,并充分发挥他们在科室业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5、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主治医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专业技术,向全院学科带头人方向发展,在科室业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

6、我院积极组织学术讲座活动,外聘专家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及由本院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讲,做好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及其它专业初级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一般技术工作。

7、我院每月进行蒙中医药知识培训一次,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蒙中医药技术人员来我院参加培训,年末根据培训内容组织考核,考核不合格者,进行补考,直至补考合格为止,使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三、经费投入

1、从全年业务收入中拿出0.2%作为基层医疗机构蒙中医药人才培训基金,支持有关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

2、师承工作中,由医院向各名蒙中医师发放特殊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

〇一〇年九月一日

15.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篇十五

特色中药, 辨病加减, 不懂中医, 也能学会。以中医带徒方式, 口传手授, 临床为主, 保证让每个学员胜任临床诊断治疗工作, 每天有病人见习。同时讲授开设专科的运营策略, 广告策划, 以及怎样运用法律法规保护我们自己的特色药物及规范经营。学员有病免费治疗, 欢迎带病人验证疗效。

一、培训内容:特色中医中药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椎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痛, 骨质增生, 肩周炎, 筋骨麻木等风湿疼痛类疾病, 跟骨痛、网球肘、腱鞘炎等治疗技术方法。

二、免费试药:发送详细通讯地址 (必须是医疗机构) 姓名短信至150 9898 8883, 注明“免费试用药物”。电脑登记, 只寄一次。

三、疼痛治疗综合技术高级培训班——同期班永久免费再学

1、刘吉领中医特色风湿疼痛高级培训班——每月11日报到, 12-13日上课, 讲授全部治疗技术和药物用法, 实习时间不限, 学会为止。主要学习内容, 临床诊断、治疗、实习、操作, 同时开设疼痛影像课和专科门诊营销课, 全部学费5000元。

2、浅筋膜松解疗法培训班——讲授不用激素、麻药, 以浅刺针松解浅筋膜为止痛、止麻、止眩晕治疗方法。学费4000元。每月13号报到, 14-15号上课。

3、全息三针疗法培训班——讲授对消化系统疾病, 脑血管后遗症, 神经性头痛, 顽固性高血压, 内分泌失调有独特治疗方法。学费3000元。每月15号报到, 16-17号上课。

四、秘方转让班:

刘吉领中医特色疼痛专利技术转让班——传授全部秘方, 临床实习操作, 亲自动手制作加工药物, 全部秘方转让费3万元。需提前预约。

珍藏版《古今名医秘验方大全》, 一套二本一千页共300元。一书在手, 拜遍古今名医。方方精华, 现在有多个培训班做的广告都是这本书上的处方。

500G全国最新医学培训资料、视频, 1800元。

培训学校:东方中医药研究会培训学校实习医院:刘吉领中医类风湿病医院济南惠民中医医院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济微路128号

联系人:刘吉领老师 手机:15810181888 15098869886免费电话:400-0091-168

办公室:0531-55508906 QQ:9181889网址:www.liu jiling.com也可百度:刘吉领

邮购先发短信至手机15098988883, 说明品种、规格、数量, 收到信息后即可回复。

16.新环境下高校医药人才培养之思索 篇十六

关键词:医药行业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医药行业处在良好的发展机遇期[1]。但由于医药行业多、小、散、乱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医药行业整个的结构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再加上药品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这种形势,对医药行业说来既是一种发展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既是行业发展的高速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更是风险的高发期。

一、 行业人才需求特点

近年来,伴随新医改的不断深化及各项利好政策的驱动,西北地区落后的药品流通和医疗服务现状正在发生迅速改变,二线城市的医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强大的人才需求正在被拉动,行业的迅速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出来[2]。从当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医药行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人才需求点[3]:

1 对研发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国家一系列医药制度和政策的出台与规范,药品生产及经营的“薄利时代”已经来临。普通药、大路品种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往那种单凭好的销售政策就能做好市场的时代将逐渐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还必须要有本企业特有、专属性强的新产品来作为营销的坚强后盾。因此,这就要求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广泛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快速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最新知识、技术的能力,有敏感的信息接受和消化能力,有创新性思维,否则研发出的产品不是因不适应市场需求销不出去,就是因技术含量低而易于仿造,难以形成拳头产品。

2对技术全才的需求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当今时代,任何高科技成果无一不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晶,医药行业更是如此,生物医药、分子生物学、生命科学等新兴领域需要掌握多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出这类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已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十分突出的问题,这一需求已经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深层次变革。许多国家的教育界已纷纷摒弃了过分专业化的教育模式,把高等教育转移到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轨道上来。

3管理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外资医药企业与药品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我国民族医药面临的生存压力大大增加,过去单纯的生产型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竞争需要,向经营型转变是大势所趋,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复合型医药经贸人才。他们不仅必须掌握扎实的药学基础知识,还要对临床醫学、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加以学习,更需要掌握实际的企业管理、资源运作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医药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 当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一,传统的医药科学教育模式中学科交叉少、课程设置单一,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对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在药学领域的渗透、应用估计不足,导致生物技术产业化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第二,理工类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重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轻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弊端,导致当前社会对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评价是“高知识、低文化”,甚至部分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在社会环境的冲击下,出现了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

第三,我国传统的药学教育体系中,侧重于化学、工艺类等课程方面,而新形势下竞争必需的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经营管理类课程涉及较少,因而培养出来的纯药学技术人员往往难以胜任医药企业的经营与贸易工作,这样不仅容易贻误市场机会, 有时甚至危及企业生存( 前些年我国医药行业 Vc 危机就是一例) 。

三、 创新医药教育模式以顺应行业需求

解决传统医药教育模式滞后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医药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优化专业类课程设置

在培养目标确定以后,深入研究各门课程在培养目标中的作用,理清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在课程设置上,按照加强通识教育、拓宽专业面向、实施分类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注重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2专业知识的传授要与药德、医药人文教育紧密结合

随着新科技手段层出不穷,人的异化和人性化发展向度的矛盾愈加突出,由此对医药学科的人文要求越来越迫切,尽快将人文情操、人文关怀、人文素养的培养融入整个医药学的教育里已刻不容缓。在美德等西方国家,医药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约占总学时的20%-25%,而在我国这一比例仅仅为8%左右。因此,高等医药院校一方面设置医药史、医药哲学、医药伦理和医药法学等医药人文学的核心课程,另一方面应设置通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等。“医药院校要将医药道德教育渗透并放之于一切课程教育中,并形成大德育教育的格局和范式来保证学生将来能真正成为有行业道德的人才。”

3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医药院校应构筑起由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个层次组成的医药实践教学体系和多环节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一,应注重课内与课外衔接,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改革和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二,应注重校内与校外互补,有意识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促使在校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能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职业技能,并在职场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第三,理论与实践结合,锻造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除了提供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多种实践途径外,极具医药卫生特色的现场实践是锻造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如为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提供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实践机会,让制药类专业学生直接参与相关企业的生产实践项目等等,这些对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干荣富我国医药市场现状及行业发展探讨.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3,(44):101-104.

[2]牟晓娟行业发展持续利好 医药人才需求强劲.中国医药报,2011,(6).

17.2010年中医人员培训总结 篇十七

2010年中医人员培训总结

根据三台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为了推进我镇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我镇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2010年我中心对中心所有专业技术人员,乡村医生进行了培训和讲座。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实施

一是切实加强培训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我中心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东塔中医药培训领导小组。为确保培训质量的顺利进行,成立了指导组,并明确了职能、职责和任务。

二是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确保项目实施有序、有效推进。

三是实施项全面培训,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结合我县农村中医药现状和实际情况,从2010年以来,以我中心为培训基地,对全镇各村医疗机构的中医及中医爱好者进行了培训,培训推广适宜技术项目10项以上,随后多次对全镇的13个村卫生站人员进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培训不少于4项的适宜技术。培训内容主要以《磁圆针治疗常见病》、《咳嗽的中医疗法》、《面瘫的中医疗法》等为主,并结合实际,选择性地增加了一些火罐、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期间严格实行签到考勤制度,培训结束后,由中心小组统一命题,对参培人员进行了考试、考核,我们已办培训班12次,培训人员达350余人次,通过培训使我县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达到80%。

四是发放实用的中医治疗器具,2010年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火罐、针灸针、艾灸盒、艾条等实用器具,通过培训后发给每个学员,以方便将实用的技术在基层推广。

二、困难问题

一是项目培训教学的教材、资料组织不够,尤其是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资料用具没有,尽管我们组织制作了部分中医药适宜技术基础、中医药传统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课件,但由于没有投影仪及笔记本工作还是显得很不够完美。

二是参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员欠缺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是培训的多,下去到现场指导的少,学员学完了以后能否很好的开展,并应运于临床这还是个未知数。

三、计划打算

为使我镇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更好地提高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技术

服务能力,对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有以下几点打算:

一是项目培训教学还应继续,我们将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村站进行临床实践培训指导。

18.论现代中医人才培养 篇十八

关键词:中医教育,人才培养,师承教育,中西医

2009年国家首次授予30多位多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者为“国医大师”, 平均年龄85岁, 仅有19位亲临颁奖现场, 其余均因体弱多病而缺席。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 陷入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近年来, 中医人才质量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国家正在不断进行中医教育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需求。通过继承和发扬古代中医人才教育培养的“闪光点”, “投石过河”摸索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是发展我国现代中医药事业的重要课题, 现分析如下。

1 古代医家的成才之路

1.1 师承教育

“古之学者必有师”, 历数古代著名医家诸如战国名医扁鹊受师于长桑君;西汉名医淳于意就学于公孙光及公乘阳庆等[1]。通过师承授受弟子可潜移默化先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 随时记录整理点滴心得体会, 集涓流而成大河, 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 出现历史上中医学术的争鸣和名医纷涌;重要的是能使名家可传、名方可使、名药可用, 以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1.2 世医家传

“医不三世, 不服其药”, 世医子弟从小耳濡目染, 知识经验均有一定的储备。再加“医者生存”大量祖传秘方或传男不传女等, 使集几代医学精华于一身的大家辈出, 但也一定程度限制阻碍传统医学的发展。南朝通释、道、儒教的陶弘景出生于世医之家, 对中国文化历史、哲学思想等均颇有造诣。他别具慧眼, 从人文哲学的高度和自然科学的总体视野来研究思索中医;其撰写的《本草经集注》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中国本草学。其他代表人物有明代医家薛己、张景岳、李时珍等。

1.3 自学成才

凭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勤奋努力成为医学大家。一类为“儒医”, 其学识丰富, 颇有文史功底和良好的自身修养, 具备学习的条件和环境, 其中不乏有家人和本人有疾之苦。代表人物北宋丹溪“自幼好学, 日记千言” (徐春甫) , 文章词赋, 一挥即成。因母病有志于从医;后因理学之师疾弃儒业医, 是一位先医后理再医的儒医。丹溪的理学经历, 对其医学思想的形成, 产生深刻影响。代表人物还有晋代皇甫谧、清代吴瑭等。还有出于个人兴趣或是抱着“不为良相, 当为良医”的志向, 如唐代孙思邈、明清时期王清任等。

《黄帝内经》道“非其人勿教, 非其真勿授”、“得其人乃传, 非其人勿言。”历代名医慎重择徒, 不仅传授知识, 注重学生智能、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还对其自身素质方面有严格要求。张仲景强调医学“玄冥幽微, 变化难极”, “自非才高识妙, 岂能探其理致哉”;阳泉曰 “非聪明理达, 不可任也”。“医者,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医乃仁之术也”, 可见合格的医学人才首先要有济世救人的高尚医德, 又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大道内化, 大医方能精成。得道不止于知道或闻道;最重要是将道内化其身, 才可在行医与生活处于自然状态。古今名医大家无不医术精湛、疗效显著、医德高尚、具有较高的声望与知名度。

2 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中、西医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模式在从不同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中形成与发展。目前, 中医大学生从小接受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培养模式, 其知识结构、教育方式与传统中医相比较, 不仅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的时代差异, 而且也存在着东方与西方类型的不同。改革开放以来,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遵循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 以期遵循中医学学科特点, 不断推进高等院校教育结构调整, 完善教育体制。

2.1 师承教育

由政府出面组织“一对一”拜师学艺开始, 产生如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等一系列现代高层次师承教育模式, 其培养目标是选择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通过理论和临床实践、跟师学习等方式, 整理、总结、继承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和临床诊疗技能, 从而成长为中医药理论扎实、临床诊疗技术精湛、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临床人才[2]。许多中医药院校也改革教学回归传统, 将师承教育纳入院校教育培养模式。开展师承 (导师制) 式人才培养模式试点项目, 即在总结师承教育、老中医工作室、“少年班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作基础上, 用师承方式进行中医药传统特色知识与技术的教育, 以积极探索出适用于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师承 (导师制) 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新途径。

2.2 中医本专科院校基础教育

中医本、专科院校教育是目前我国中医教育培养模式的主体部分, 其任务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3]。其标准化的培养方案、系统的理论教学内容、丰富的师资力量、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很好地适应了规模化、规范化培养中医人才的社会需求。经过本专科院校基础教育的中医人才由于基础文化素质较高、易于接受中医基础理论而成长较快, 较好地满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事业的需要。由于中医学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 经过5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医人才特殊的成才特点决定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不能照搬西医的教育模式。

2.3 中医毕业后教育

目前我国中医临床人才毕业后教育是针对住院医师进行的专业培训。主要临床科室轮转与专科相结合方式对职业道德、临床实践和专业理论进行系统培训, 是以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初级中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主治中医师水平为主要目标的一种规范化培训, 一般在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及其他医疗、科研和带教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医院进行[4]。在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全面临床能力的临床医师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中医继续教育

中医继续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医教育的继续和延伸, 对提高卫生队伍素质和卫生服务水平, 推动中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5]。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 已初步形成了医学研究生教育、在职进修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函授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体系。根据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学历提高类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性质继续教育。

(1) 学历提高类继续教育主要指中医学研究生教育, 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 是建立在中医学本科教育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教育, 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中医专门人才和发展中医学学科的双重任务。它包括攻读硕士学位和攻读博士学位两个阶段。鉴于临床中医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技能要求高等特点和发达国家医学人才培养经验, 中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分成两类:一类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主, 注重理论教学和科研训练;一类以培养临床实际工作技能为主, 注重临床思维和技能的训练。两者在培养目标、要求和知识能力结构上都各有侧重。

(2) 非学历性质继续教育是建立开放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 实现层次多样化、学习对象广泛化, 管理体制向着增强弹性、宽松化、灵活化的方向发展, 以完善中医在职人员知识结构、提升临床诊疗技能为目的。教育方式多采用进修教育、各类培训班以及学术交流会等。

3 对现代培养中医人才的启示

通过对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回顾和现状比较, 结合中医自身的特点, 历览名医大家的成才之路, 虽有不同, 但还是有很多的共性。中医人才的素质水平是个体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 (主要包含家庭、学校教育环境、政府及其他社会因素) 赋予时代特征, 处于动态调整中;而最关键却是个体自身的勤奋努力, 包括较高的理论素养、丰富的临床实践, 以及兴趣、动机、意志、社会适应力等非智力性心理因素, 对素质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给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提供许多启示。

3.1 研读经典

中医经典《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是中医学的根, 正是其根正, 赋予中医学两千多年不竭的生命力”[6]。中医经典医著中蕴含大量原汁原味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方法。只有反复学习经典医著, 不断感悟、领会, 才能逐渐建立起中医临床思维模式, 树立中医的坚定信念。张仲景在《内经》制方理论的指导下, 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著成被誉之为“方书之祖”、“群方之冠”的《伤寒杂病论》。近代在中医领域有成就的医家无不重视四大经典的学习, 读熟、背熟, 还注重理论研究, 灵活运用。深刻领会和重点掌握相应的经典课程, 乃至在以后的临床实践及理论发展创新都将获益。邓铁涛等老一辈中医学家殷切呼唤 “大温课、重读典”, 这是根治中医学术滑坡的一剂良药。同时端正学风, 教学相长, 倡导感悟经典, 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7]。

3.2 早临床、多实践

虽然中医理论抽象和临证灵活, 中医学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经验的获得或理论的升华均建立于临床实践基础之上。临床实践中注重动手能力培养, 不断总结间接和直接经验。学生初步学习基础课程, 尽早进入临床, 并在临床见习、随师临证时增加临床课程。通过广泛接触病人, 加深疾病的认识和对各门课程的渗透理解, 激发其学习热情, 建立中医思维模式, 提高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施治的能力。

3.3 中西医结合 融会新知

中医要发展, 创新是主题。中医学许多理论与观点包含着现代科学的前沿研究内容。将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及医学先进技术相结合, 在继承中求创新发展, 敢想前人之未想。西医重基础, 中医重临床。遇到疾病应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分期与分型相结合, 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病理变化相结合, 药物传统效用与现代实验研究相结合。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 借鉴现代医学各种检验, 从宏观到微观地认识疾病。分清中西医各自的内涵和特点, 正确认识二者理论体系不同, 方法各异。中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西医所不能为的地方发挥作用, 努力使中医理念与发展变化的生活方式、医学模式相适应, 这样才能“大有作为”。

3.4治学严谨淡泊名利

严谨治学和正确科学思维是新时期高级中医人才治学做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厚积薄发、厚今薄古为治学常理。勤学求训、推陈出新, 即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 在具有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基础上, 批判性地吸收, 去伪存真, 综合判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 “医乃仁之术”是中国的传统医德修养标准, 也是现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医生本着为病人着想的思想,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审证明辨, 掌握要领, 药到病除。大多数名医成名不仅医术好还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因此, 以人为本、患者至上、以德为先, 树立“一切从病人出发”的观点, 才能提高中医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4结语

勿庸置疑, 现代教育为中医人才培养创造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平台, 大批中医人才充实到中医药事业的各个领域, 极大地促进了中医事业的弘扬和发展。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至善至美, 尤其在其发展过程中, 必然存在不少问题。广大中医工作者应该充分吸收古代医家的思想, 注重自身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客观认识自我, 借助多元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外部条件, 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人才, 为中医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赵红蕾.从中医师承教育看教育体制创新的另一种可能[J].理论界, 2010 (9) :169-170.

[2]王国强.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医学习中医重要批示发表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9 (1) :8-10.

[3]苏博, 刘鉴汶.高等医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42-278.

[4]严世云.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5.

[5]方华, 宋咏堂.继续医学教育对人才素质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 (20) :3199-3200.

[6]董正华, 赵天才, 杨轶.强化经典课程教学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1) :9-11.

19.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篇十九

【关键词】教学模式;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070-01

临床教学是临床能力培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至关重要的一部,如何把课堂上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尤其是把中医的望闻问切能力体现在临床实践中,是我们目前中医临床教学培训中需要密切关注的。

1背景

目前国内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向国际接轨,而目前医疗体制的完善跟不上医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尤其近几年来医患矛盾层出不穷,在这一背景下,目前国内临床教学实践也面临诸多困难。目前的医患关系紧张,患者的文化层次与医疗需求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强,很多患者不愿意给实习生操作的机会;再者目前的医疗法律法规极大限制了医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同时教学资源毕竟有限,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了临床教学实践的质量。

2PBL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不足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机密结合临床实践,并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其教学单位一般由8-10名学生和1名导师组成,以具体案例具体问题展开讨论。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师是充当导演角色,而学生是演员。教师起到的作用是主持、引导、点评的作用,而学生才是嘉宾和主角。通过场景模拟,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1]。

PBL是一种较为开放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课程内容的精髓,还需要兼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同时,PBL教学的成功开展,同样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上课前要准备大量资料,根据问题查阅国内外文献,课程中也需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通过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挖掘出问题的最佳结论。但是单纯PBL教学方式在相当一部分临床学生中较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从教师方面分析,目前大多有经验的临床教师缺乏对目前主流教学模式的认知,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而能赶上潮流的年轻带教医师又缺乏一定的临床经验。从学生方面分析,PBL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如果缺乏主观能动性和一定的知识基础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3TBL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不足

TBL是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是将一个大班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个团队,以团队为基础进行课前预习和预习测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团队练习与讨论,以促进学生利用团队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把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的一种教学方法。TBL教学思路的基本理念是:教师课前设计教学课程、设计评分方案,学生分组并形成团队,学生自学、课堂测验,团队讨论、跨团队讨论、各团队回应(组内、组间、各组同时),教师点评、精讲,组内、间互评。其考核是通过每次课堂表现、随堂测试成绩、团队内个人表现而进行综合性的形成性评价[2]。

这种教学模式优点是形式多种多样,既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体现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有经验的师资团队仍较为匮乏,完善的课程很难去有效安排师资力量,而且课时有限,教师课上所能传授知识点较少,学生在课堂上虽能积极发言,但很难形成对问题深入理解,难以真正将课堂上的知识点铭记于心;同时TBL课程无法做到对知识点系统化教授,而中医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培训,所以无法作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

4联合教学模式在中医临床培训的尝试

根据前期中医模块培训学生反馈及考核效果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内科常见病症的中医临床思辨能力较为欠缺,欠缺一定的临床诊治能力,同时对于常规体检、中医查体操作的手势不标准,缺乏对阳性意义体征的认识。既往中医经典模块培训采取讲座形式,共6次课,6个病症,每次课2小时左右,讲课老师都是我院的知名中医骨干力量,普遍具有专家或特需门诊经历,具备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每位老师讲课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讲课内容丰富多彩,较为贴近临床。这种传统教学方式虽然也能让学生学到相关知识,但是这种形式仅仅是作为一种“点的深入”,而没办法做到“面的覆盖”;更多学生直接接触大师级别的讲座无法做到深刻理解。

针对如上情况,我们对于我院临床医学院07七年制、09五年制的学生的中医临床培训模块进行了改革,采用PBL、TBL等联合教学模式:两次PBL课程(咳嗽、水肿)、两次TBL课程(胸痹、血证)、两次讲座。学生控制在20人左右,TBL课程一般将学生分为4组,配备1名高级职称指导老师,设计形式如下:提前1周布置好研究案例;问题准备(包括正反辩论题:如胸痹痹的病理因素中痰重要还是瘀重要,查找相关经典文献支持说明);学生演讲(包括学生制作PPT,主要目的大致理清胸痹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辩论;教师总结(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复习;胸痹的临床研究等)。PBL课程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组配备两名临床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设计形式如下:临床教学案例准备;谈论题准备;案例问诊-诊断-治疗启发式进程;教师总结(学生表现评价以及临床案例的分析)。两次讲座设计如下:1次以学生自主演讲为主(提前1周布置演讲题目,学生自由组队,查阅文献资料、搜集临床案例,制作PPT);1次演讲主要邀请我院优秀中医人才培训对象进行个人临床经验的分享。

5结果与展望

通过1年时间中医临床模块培训实践,经历了4轮不同学生的联合教学模式培训形式,针对于学生的出科考成绩与中医思辨成绩与其他培训模块进行同期对照,发现中医临床模块培训学生在出科考成绩上与其他模块并无明显差异性,但在学生的中医思辨考试成绩中能够体现出优势,同时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一定程度提高。

通过6次不同形式的课程,学生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通过问题引导,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其次,小班小组化的教学形式,加强了同学之间的联系,通过课堂上的辩论,促使学生们加强小组之间的团结协作,培养了集体荣誉感。第三,联合的教学模式一改以往枯燥的教学形式,目前多数学生还是有极强的个人表现欲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表达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制作课件能力等等),因為每堂课上不同特点学生的思想碰撞往往能擦出绚丽的火花,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3个月的课程结束后通过课堂测试、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的形式广泛收集学生对中医临床培训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得出结论: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使中医知识寓教于学、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提升了对于某些知识点的理解。

我们在中医临床培训的探索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将积极进行完善。首先是课程评价体系需要进行健全,包括学生个人能力评价以及团队的整体评价;其次就是PBL与TBL课程的教案需要进行进一步更新与完善,保证每一轮培训学生都能对新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避免教学案例重复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沁萍,陈向伟,李军纪.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应用的研究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1071.

上一篇:论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的重要性下一篇:语文汉语拼音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