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2024-08-13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共16篇)(共16篇)

1.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篇一

徐州师范大学音乐系 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奥尔夫教学法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

系、年级 02 音 乐 教 育〈1〉

学科、专业 音 乐 学

学生姓名 甄 妍 妍

指导教师 孙 婕

2006 年 5 月 27 日 填

奥尔夫教学法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

02级音乐教育班 甄妍妍 02051034 内容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是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在对音乐的毕生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它是一种创造性的音乐教育,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情感。它强调通过对学生的音乐教育,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最终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普通音乐教育中存在着很多与奥尔夫教学法相违背的现象,有的教师只重视知识技能的教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则只是简单的传授单纯的知识而对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视而不见。这样不只是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效果,更严重的是会抹杀一大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广泛的吸收各种优秀的教学思想,并与我国的现实情况结合起来,把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水平推到新的高度。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 借鉴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是优秀教学体系的代表,它生动具体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最基本的原则,使学生在音乐中全面的发展自己。其中的教学原则和经验对世界各地的音乐教育者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基础音乐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仍存在着种种问题,有的音乐教师过分的注重音乐知识上的教授,把音乐的理论和实践截然分开,致使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这样一来,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便无从谈起。这一点与奥尔夫教学法的原则也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应该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和音乐文化,扬长避短,使我国的素质教育得到广泛的推广。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发展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年少时就对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并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少年时的奥尔夫兴趣广泛,表现出很高的创作天赋,曾写过一些歌剧和乐曲,这对他的教学法和教学思想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教育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24年,为了实现他创造新型音乐的想法,奥尔夫与他的朋友军特在慕尼黑创办了一所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即“军特学校”。从那时起,奥尔夫便开始了他在音乐教育上的大胆革新。在军特学校,节奏训练是重点,是其它教学内容的中心,通过节奏训练,使音乐和舞蹈动作结合起来,这也是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继承和发扬。

从1928年开始,奥尔夫在达尔克罗兹律动教学的基础上,继续探索音乐与动作之间的密切联系。他借鉴了非洲和印尼传统乐器的特点,制造出了一套用于合奏的打击乐器——奥尔夫乐器。奥尔夫乐器的发明是同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是相一致的,这套乐器充分体现了以节奏为教学中心的教学思想。它由打击乐器和音条乐器组合而成,既可以整体配套演奏,又能根据的需要自由搭配使用。具体地说,它们包括三角铁、指镲、碰铃、砂槌、铃鼓、等节奏乐器以及钟琴、木琴、钢板琴、音块等音条乐器。奥尔夫乐器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有着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如今这套音乐教具已经闻名全世界。

1930年,他与又与古丽特·凯特曼合编了《学校音乐教材》,此后陆续出版了五卷。这些教材发展和完善了他在军特学校时的想法,并把这些想法与儿童的身心特点相结合,运用于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中去。这套音乐教育教材的出版发行和运用,标志着奥尔夫的教育思想体系完全成熟。

特别是在1961年,奥地利的莫扎特音乐学院成立了奥尔夫教师培训中心之后,奥尔夫教学体系得到了更大更为广泛的的发扬和传播。奥尔夫乐器和一系列教材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关注,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在世界音乐教学思想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关注的是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卡尔·奥尔夫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音乐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人。”他的教学理念就是通过让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在音乐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道德。具体说来,奥尔夫教学法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的特点:

(一)综合性

奥尔夫认为,音乐、动作和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奥尔夫说:“元素性音乐永远不单是音乐本身,它是同音乐、舞蹈(身体动作)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必须由人们自己创造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

(二)美育性

美育在音乐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对智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奥尔夫教学法认为对学生进行美育,就是对感觉系统进行的训练。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渐进性

奥尔夫教学中的渐进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进行音乐实践,在他们感受、理解音乐的同时,轻松的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四)即兴性(创造性)

即兴性就是在人具备一定综合素质和感知能力的基础上,发挥人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奥尔夫教学法非常重视对学生即兴能力的培养,他明确提出:音乐教育重要的是学习过程,而不仅是结果。学习的结果,可能是粗燥、不完美的,但难得的是儿童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即兴性的精髓在于,即兴不仅是整个音乐教育的手段或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也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其他国家对奥尔夫教学法的借鉴与发展

如今,奥尔夫教学体系和教学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引起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学校音乐教材》被翻译成二十多种不同的文字,大量出版,特别是在日本、非洲和美洲都有一席之地并得到了富有成就的实施

德国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发源地,是受奥尔夫教育体系影响最为广泛的国家,他们把“培养学生情感”、“美化人的生活”作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与我国的音乐教育相比,德国的音乐教育更灵活、更具有个性化。此外,德国有着良好的音乐氛围,这样能使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文化环境中得到发展,自觉的吸收音乐的精华。

在美国,普通音乐教育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全面发展的人,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而不是培养音乐家,这一点正是与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完全一致。正如美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所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奥尔夫教学法从德国传入美国后,受到美国音乐教育界的认可。他们将此教学法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在教学中既吸取了奥尔夫教学法的精华,又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使之成为美国普通音乐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在苏联,“为了人的发展”是该国音乐教育的重要理念,人本主义也被教育界广泛的认同。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一表述恰恰符合了奥尔夫教学法的中心思想。二十世纪六七是年代奥尔夫音乐教育就在苏联有了起步,瑞霍·彼特斯在奥尔夫的观点上,形成了自己的度量节奏意识。

1962年,由于奥尔夫在的日本访问,奥尔夫教学法又掀起了一阵热潮。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日本的普通音乐教育有广泛的影响。他说:“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在日本音乐教育的目标中就明确的把 “领略音乐之美,培养音乐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使学生养成通过音乐体验充实日常生活的习惯和态度”等目标列入到学习目的之中。

四、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这种大的环境下,普 5 通音乐教育也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教育部门纷纷建立了音乐教育机构,并指定出一些法规,来指导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随着社会各界对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视,各类学校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此外,高质量的音乐教材也大量的出版,教学器材也得到了较广泛的普及。

但是,由于我国音乐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发展极其不平衡,我国的音乐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除了教学硬件上的差距外,在教学目的和方法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认识的误区。

(一)教学过程中仅仅是为了完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对孩子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是现阶段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一个好的教师教会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能力,而不只是学习内容的本身,学生应该是通过学习教材的内容,来提高探索、研究新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和结果,但是忽视了教学过程的作用和价值。普通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健全人的身心发展、完善人的思想品格,而不是培养音乐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才是难能可贵的。

(三)在教学上使用填压式的教学方法,导致了学生厌学的心理,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一些教师过分的追求教学结果,对学生进行强制填压,表面上看,似乎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实际上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害无利。奥尔夫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积极的学习。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五、我国普通音乐教育对奥尔夫教学法的借鉴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优秀的教学法之一,其中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的音乐课堂教学虽然已开始尝试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注重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是,在教学实践和教师的教学观念上还有待于改变。

(一)“音乐教育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奥尔夫认为,音乐只是作为一种 6 手段,其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达尔克罗兹、奥尔夫等音乐教育体系虽然出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在内容和教学形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他们都一致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我国,虽然很多学校和家长开始重视对学生的音乐教育,但是,他们在音乐教育的目的上还存在着一些偏见。他们误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而忽视了音乐教育最本质、最重要的中心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转变旧的观念和思想,把音乐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对人格的培养上,使音乐教育面向所有的人,而不只是针对想要成为“音乐家”的人。因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的途径之一,而美育又对智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音乐教育对人的智育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强调“一切从兴趣出发”。奥尔夫教学法提倡娱教于乐,用简单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奥尔夫教学法重视人的感受和体验,强调这种感受和体验应该在人主动的参加音乐实践的过程中自发地、自然地获得,每个人都能够而且应该在没有压力的愉快情绪中学到知识。这一点对于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教学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值得我们借鉴。

现阶段,大多数的教学设计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学的主要任务还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上课的过程往往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这就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甚至产生厌学等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顾及学生的感受揣摩学生的心理,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不要过分的注重教学的结果,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受。

(三)注重感知能力的培养。在讲授知识的时候避免枯燥的纯理论的学习,从感知入手进行教学,使学生直接的感受音乐,在音乐中获得发展;

这也是我国现阶段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有的教师把课堂教学的目标仅仅局限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忽视了学生能力上的提高。这样,学生就只是学会了书本上的死知识,很难自己去探索、发现新的知识,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也是很难立足的,因为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新能力、7 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因此,每一项教学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不能只是具备外在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

(四)在一定音乐基础上加强即兴能力的培养。他认为,在即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可以把他们塑造成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是有决定作用的。

创造性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和感性认识之后对学生的即兴能力进一步的进行培养。这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必需的。

面对当今世界如此激烈的竞争,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已成为竞争成败的关键。奥尔夫教学法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上有其独特而有效的见解和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能力为宗旨,再加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综合教学形式,不仅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高度赞誉,更深得少年儿童的欢迎和喜爱。它从培养人的全面人格的发展为出发点进行音乐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教育制度和学生的条件特点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借鉴时,应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对于国外音乐教育方法,我们既不能盲目崇拜、生搬硬套,也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每个教育体系有其侧重点,如果我们能够广泛地有选择地吸收其精华和优势,再结合我们的现实情况进行改革,扬长避短,必定能够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著.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2]傅利民著.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马东风著.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4]刘沛著.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5]缪裴言、缪力著.日本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8 [6]马东风著.音乐教育史研究[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7]谢嘉幸、杨燕宜、孙海著.德国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8]曹理著.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9]孙培青著.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于润洋著.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9

2.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篇二

自2012年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的文件下发之后, 对于从事音乐教育的笔者, 在面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上有教学的疑问与思考, 是基于艺术专业学生的传统音乐欣赏课程的改革还是有更好的创新满足这样的受众群体, 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在教学课程中尝试针对90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 将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久石让的音乐作品作为了一个欣赏特例,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主旨下, 遵从音乐原本性与本土化的内涵, 找到了新的教学突破口。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从创立到国内学者的学习应用已经有多半个世纪之久, 作为当代的音乐教育体系的一类, 其思想核心是“原本性”与“本土化”的音乐教育观点。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创新能力培养, 具有丰富的教学形式和个性的教学策略, 遵循原本音乐, 从音乐存在方式、存在特征上, 给予教学方法上更多的是让学生能够听到音乐的本身的启示, 而引导学生如何听到这样的音乐就是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本土化的最佳理解。

面对受众群体是高职学生的情况, 在心理成长上已经进入成年,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 结合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 侧重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自然发展, 重视学生的感知、思维、情感、想象、理解、欣赏、创造、语言等能力。从教育学角度出发, 教会学生如何思考,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 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一系列审美体验要求, 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欣赏, 参与到作品中, 最终提升审美能力。这都是面对这样受众群体的教学思考因素。

以“原本性”作为教育理念的出发点,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体系中映射出了追寻音乐本真性、培养学生创造力、加强教学开放性、综合性、突出人本性五个教育理念。

教学过程中奥尔夫的教育理念应用

1. 本真性

奥尔夫认为, 原本的音乐是与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并且是人们作为演奏者参与其中的。从这一点出发, 让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参与进来, 感受到创作者与表演者对音乐作品本真的诠释。在音乐教学中选取简单的音乐素材, 用简单的方法达到让学生明白的目的。

久石让的音乐作品伴随着90后孩子的成长, 耳熟能详, 在音乐素材上较为简单, 作为欣赏作品, 《在武道馆与宫崎骏一起的25年》音乐会, 是一部具有观看与聆听价值的现场交响乐作品。从教授内容上来看, 对音乐的两大分类器乐与人声也有很好的展示, 比如, 在乐队的编制、乐器的演奏技巧、乐器的音色特征、人声的分类等方面。音乐会第一部分作品是《风之谷的娜乌西卡》音乐合辑。开场作品以乐器定音鼓进入, 以纯四度旋律音程进入引子, 学生通过这样的音响效果表现方式, 联想到的画面是战争、祭祀, 情绪是庄严、紧张, 这是对全曲的一个铺垫, 是音乐作品要表现战争的一次音乐描写。让学生通过鼓这样乐器的音色特征直接感受到作曲者的用心安排, 参与到其中, 感受到音乐的表现内容, 找到音乐作品的本真。

2. 创造性

创造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点, 让学生遵从“原本性”的音乐表现, 并参与其中, 让自己的内心跟随音乐, 必然会流露出自己的情绪与感受, 必不可少地会加入自己的创造性因素。同一首音乐作品, 不同的欣赏者听到的音乐都有自己的感受, 表达出的音乐内容也会有不同或者趋近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 善于让学生学会聆听自己的内心, 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听觉感受, 比如各种感觉的描述、情绪的表达、画面的想象等, 都是对音乐的解读, 同时也是对他们创造力的激发。让音乐成为一种沟通心灵、直接参与人的内心体验, 这样的审美活动产生的审美愉悦, 是原本性音乐教育在情感体验方式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学生在聆听到音乐会作品时, 对不同乐器演奏有着不同的内心感受, 对于寻求音乐内容是一种本真, 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加入了自己的聆听创造力, 比如:行进乐队的运用, 学生的联想会回到曾经的中学时代;三拍子的音乐节奏型, 学生会有舞会、异国风情的理解;爵士乐节奏的运用, 会有酒吧、休闲之感, 这些种种对音乐内容的表述方式, 没有唯一标准, 却都在某种程度上趋近音乐本身的音乐内容, 只是添加了或多或少自己的想象力, 融入创造性, 形成作曲家、表演者、欣赏者三者共融于音乐中的画面。

3. 开放式

开放式教学也是奥尔夫思想的一个体现, 既要有本土性的本民族特色音乐, 同时又不局限于自己的文化特色, 而是走向世界, 创造属于自己的“本土化”音乐, 呈现出开放性。

这样的开放性为教学过程带来了丰富的意义, 久石让的音乐作品有着基于传统, 且又现代, 同时具有亚洲、西方音乐共融的多元因素。比如:《红猪》中的一段《一去不返的时光》, 由久石让亲自钢琴演奏, 充满爵士韵味, 这里爵士乐的节奏特点, 切分音的运用, 是久石让音乐中西方音乐的特色。《龙猫》片头《散步》、片尾《我的邻居龙猫》被称为日本人的心灵之歌, 是基于自己本民族文化的音乐创作作品。久石让音乐作品中包含丰富多元的开放性音乐因素, 能够增长学生见识, 也带给学生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指导意义。

4. 综合性

奥尔夫认为, 音乐教育应该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行为, 是包含了演唱、舞蹈、演奏、动作等一起进行的艺术行为, 正是这样的综合性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这样的综合性在音乐形式上就具有丰富性, 比如:《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开始音乐旋转激进, 上下浮动变化很快, 长笛的运用, 犹如鱼在水中游得灵活之感。这是该首音乐作为交响版音乐的前段引子, 第一段《深海牧场》, 合唱塑造大海的深远, 主题音乐用切分音又增添活泼之感, 很有丰富内容的寓意, 很有特色, 为后面音乐的展开塑造了背景环境。第二段《大海的母亲》, 林正子演唱, 表演了大海母亲的博大、大爱之感。她声音特色宽厚、深远。第三段《PONYO鱼的海》音乐一开始, 上下围绕单一音开展, 形成鱼群簇拥之感, 铜管音乐的加入扩大了这个场面的壮观。第九段是主题曲《悬崖上的金鱼公主》, 独唱的几位带领合唱团, 表演者做出动作跟随节奏, 童声演唱主题, 是对主题金鱼公主形象的塑造。整首乐曲欢快, 不同的演唱者形成鱼群不同年龄的声音层次感, 热闹、有趣、形象。这一曲音乐最大的特色在于运用不同的演唱者, 表现不同的音乐主题内容, 综合性很强。对于听者而言, 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作品的综合性表达, 可以开阔眼界, 丰富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

5. 人本性

奥尔夫认为, 音乐教育首先是对人的教育, 从人性发展的开端、从人之初的教育作起, 使人在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愉悦, 是突出人本第一位的理念。就这一点而言, 在久石让的音乐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他音乐的创作手法, 都是基于我们的生活, 源于自然, 是人性的体悟, 有着大量的人本色彩。

比如:《天空之城》交响乐, 是独有的一次带有行进乐队的交响乐版本, 其中第一首, 《天空之城拉普达》插曲《鸽子与少年》, 将少年的军乐队带入, 军乐队运用的一种情况就是青少年学生在中学时期学校生活中都会见到的乐队形式, 作曲家这样运用, 让听觉意识直逼每个人都经历过的青少年时期, 手法巧妙, 结合实际, 具有很强的人本特色。这些精心的安排, 无非就是作曲家希望与欣赏者达成共识, 内心形成交流, 通过音乐进而让审美体验得到愉悦与完成, 突出人的主体性。让欣赏者感觉到音乐源于生活, 又可以回到生活的感受。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启示

1.启发新的思维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让学生对久石让作品的了解, 包括乐器的了解、乐队的编制、乐器声音特色的原本性、节奏的快慢与剧情的推动、乐器演奏方法的特色、创作风格的朴实性、配器方法等环节, 进一步感悟他人如何创作、感知音乐, 学会聆听、思考, 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举一反三, 应用到对各门课程学习方法论的补充, 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本土化的典型体现。

2.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在教学环节中对学生内心体验的不断引导, 让学生跳出原有的思维范式, 以该门课程作为一个例子, 激发他整体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式的创新

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 对于基础音乐知识, 比如:器乐与人声的分类讲解起到了作品范例的作用,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不再是传统意义针对曲式、和声内容的作品内容鉴赏分析, 而更多的是倾向于人文意义的阐释, 从人性出发, 生命出发, 感受音乐的本真。同时与国家教育部的主导思想一致, 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富有创新性的新型人才相符。

总结

久石让是一位有着传统日本音乐特色又对西方音乐很有研究的音乐家, 该场音乐会作品有着非常典型的教学效果。作品中无论是对本民族的音乐集成, 还是运用西方音乐的表现, 在配器、和声、旋律、节奏、演奏技法等方面都有很充分的体现。选这样的作品, 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 感触到自己不再是听者, 同时也是作曲家、演奏家, 把握音乐的本真, 体悟音乐的综合性、锻炼学生的创造性, 这正是奥尔夫思想“原本性”的充分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9。

3.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篇三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我国钢琴教育教学;启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最早来自于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这一音乐教学法得到了整个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可。在教学形式方面体现为:语言、旋律、动作表演以及教育方式等的全面教育。是将音乐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拓展,将音乐教学巧妙地同舞蹈、表演以及语言等联系起来,它突破了陈旧的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音乐演奏技巧与乐章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育与培养,这其中更加强调学生的核心地位,注重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主体性。现阶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已经被引入到各种类型音乐教学中,对于推动钢琴音乐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钢琴教育教学的启示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被引入到音乐教学当中,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多启示,给予了他们更多的教学灵感,创新了教学方法,然而在钢琴教学方面的启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塑造。很多学生在学习钢琴时单纯重视听觉的感受,满意于无杂音、错音,旋律节奏正确,却忽视了思想的聚焦、情感的感知与动作的配合等等,这样就使得其钢琴演奏缺乏声势,甚至黯然失色,影响了钢琴教学质量,在奥尔夫综合能力培养观念的驱动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必然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2)激发创新才能。传统的钢琴教学学生地位相对被动,学生的潜能和灵感难以被激发出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法,这一教学理念也应该成为钢琴教育教学的启示,其中即兴创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它注重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特别是那些相对年幼的儿童,天生具有本能式的反应,心底有无限的灵感和创作激情,教师应该明确这一点,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特征与精神世界,尊重他们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3)挖掘人本性潜能。兴趣是人生成功的真谛,传统的钢琴教学方法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忽视了不同学生的特质,没能从兴趣角度培养学生。奥尔夫教学法则关注了这一点,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主动去弹奏、表演、动作、歌唱等等,尽情地陶醉其中抒发自我情感,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积极的人生情感,这些都应该为钢琴教学提供借鉴。

(4)打造原创经典之作。奥尔夫教学法的一大精髓就是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它鼓励学习者主动去思考、探索、创新,打造出属于自己原创的艺术作品,彰显出自身超凡脱俗的特色,这样的音乐教学法应该为钢琴教育提供启迪性的思考,钢琴教育教学要继承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带领学生自主去思考、创新,使学生创作出属于自身的钢琴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鉴赏力,全面优化学生的音乐素质与才能,使钢琴教学更加深入人心,为更多的学习者创造灵感。

2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钢琴教学

(1)融入素质教育于钢琴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语言与动作应用、乐乐器演奏、听力培养等等。总的来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积极全面的教学法,试图培养一大批音乐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人才。這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理念对现代音乐教学启发很大。在实际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全面、力求广泛,参照所学曲目特点从多个角度、多个目标进行知识拓展。例如,美学、文学视角,艺术文化视角,历史赏析角度等等。通过旁征博引来让学生沐浴在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作品涵义,一旦学生掌握了足够的音乐之声,具备了深厚牢固的音乐基础,就具备了一定钢琴演奏功底,就能够演奏出更好的钢琴曲。所以,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下,钢琴教学也伴随着知识传授与文化熏陶,并非单纯的钢琴弹奏方法与技巧的训练,而是需要钢琴教师的引导与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2)不断优化完善教学体系。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已经形成了相对健全、完备的教学系统,因此钢琴教育教学工作也应该擅长学习和借鉴这些方法,并巧妙结合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极其教学经验,不断优化完善现代钢琴教育教学体系。要想确保钢琴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发展,钢琴教师就要行车全面教学理念,也就是一方面要向学生讲授钢琴演奏技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钢琴演奏技巧,另一方面也要善于针对音乐作品本身进行深入分析。例如,曲目创作背景、内容特征以及演绎风格等等都应该是钢琴课程学习的对象,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曲目,利于学习,同时试着让学生对比学习不同时代的知名曲目,通过对比学习、深入探究,学习才能有所认知、有所鉴别、有所收获。试着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如新的演奏技巧产生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水平给予提示,让学生自行练习弹奏,然后教师再给出正确示范,这样学生通过对比、鉴别分析就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新的弹奏方法。

(3)寓即兴创作于钢琴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本身就包含即兴创作思想,它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自由发挥、情感的即兴宣泄已达到创作作品的自然呵成,这种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它不仅能够增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激情,而且也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才能的发挥。因此,钢琴教师也要善于利用这种教学思想,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思想空间,革除传统的全盘托出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提示、引导、激发等策略,让学生去自由创造、主动发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鉴赏才能。从演奏特点、曲目节奏特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形态表演等都应该由学生去自行创造,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总结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一种经过教育工作者实际运用证明的科学的音乐教学法,应该被我国的钢琴教育教学所采纳,钢琴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吸收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科学理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参考文献:

[1]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姚艳秋.再谈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J].中国音乐教育,2010.

[3] 李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科苑,2010.

[4] 石翠花.推动钢琴教学科学化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4.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篇四

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仅具有高智商以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强健的体魄。在教学实践中,音乐活动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其他活动所无法替代的功效。

原因有三:

其一,正如叶圣陶所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音乐为人类所共同理解,能产生共鸣。

其二,音乐艺术能陶冶情操,为古今中外有识之士所认可。

其三,喜爱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音乐对于幼儿的健康心理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利用音乐自身的感染力,培养幼儿大胆、活泼开朗的性格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对于任何人都有巨大的感染力。英国诗人马.普顿尔说过:“音乐的力量能驯服凶猛的野兽,能使恶狠的野猪收敛怒容,能使雄狮火气顿消,对着歌声洗耳恭听。”因此,有人说“音乐是天使的演说”。我们常常听到孩子们游戏、散步时,本能地哼着歌;也常能看到刚会站立的婴儿听着音乐扭动身体,手舞足蹈.这些也都表明孩子天生是喜爱音乐的.我班有个叫方方的幼儿,他爱动脑筋、但很沉默。而邻居给他的评价是这孩子很会讲,大楼里没有一个大人能说得过他。由此看出他与别人交往没有障碍,他在园的沉默只能说明他怕生、内向。让我惊喜的是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他唱了一首很难唱的成人歌曲,声音虽小,但是音准、节奏都无可挑剔。从此,我常要求他唱歌给我听,这也成了他和我之间特殊的交流方式。逐渐地他与我交流不困难了,可是遇到别的老师,他又同以前一样不说话了。于是我常常带着他去给其他老师唱歌,让他逐步大胆起来。就这样,在音乐课上他开始主动要求唱歌给小朋友听。两年以后,他已完全不同于以前了,虽然不是班内最活跃的孩子,但是与刚入园时已是判若两人,不仅能同小朋友正常相处,还能在班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是什么使他改变了?我想这是音乐特有的感染力,使他成为一个大胆、开朗的孩子。

二、提供单独表演的机会,确立幼儿的自信心

音乐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孩子们的喜好也各不相同,在活动中就可以看出孩子们的个性。当教师要求小朋友来单独表演时,总有那些自我感觉特好的小朋友强烈要求表演,其实他并不比别人更出色;但也有一些幼儿总是怕老师叫到自己,其实他并不比别人差。针对这种情况,每次音乐活动我总是留出几分钟给小朋友大胆表演。斌斌小朋友年龄偏小,学什么都很慢。请他回答问题总要小朋友帮忙;大家合唱时,他总是嘴巴张得大大的,其实歌词与嘴形完全不符;让他单独表演最多只会唱一句。无形中小朋友有些看不起他,他自己也觉得不行。可当他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之后,却把其中的主题歌一遍又一遍地唱给他妈妈听。每当我弹起《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曲子时,他总是伴着琴声,动情地唱着这首歌。这使我认识到,每个孩子的心灵就象一把锁,只要有适当的钥匙,总能叩开孩子的心扉。当我了解到斌斌喜欢跟着录音机唱歌,而且学会了好多歌曲时,就把所教过的歌曲、歌表演等录制成磁带,给他开“小灶”让他边听边学。我还在班里经常为他提供单独表演的机会,并与小朋友们一起鼓励他。听到斌斌能唱完整的歌,小朋友们也很奇怪。渐渐地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在音乐活动中成了班上最活跃的一分子,就这样,音乐使一个并不出色的孩子自信起来。

三、采取集体活动的形式,形成孩子的合作意识

我们平时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常采用的是集体教学的形式,唱歌时齐唱的时间多,演奏乐器时各种乐器合奏的时间多,舞蹈时集体舞居多。这就要求小朋友要有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在合唱时,我常会在小朋友的歌声中,听到那些特别响亮的但并不优美的歌声。细细的问来,各有其原因,有的想以自己唱得响来表示学得认真;有的想以此来引起老师的注意;有的认为唱得越响就越好听„„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把他们杂乱的歌声录下来,放给他们听,然后向小朋友说明:一个人唱要声音响些,而合唱音量就得控制,大家都放开声音唱,就会显得很吵。

在对幼儿进行指导之后,我又把他们合唱的声音录下,把两次录音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自己去比较。渐渐地,孩子们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合唱并不比独唱容易,自己唱时要听着琴声,听着别人的声音。大家协同一致才会唱出美妙的歌声。

四、开展音乐游戏,形成幼儿的规则意识

音乐游戏可以说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音乐活动,它不仅有优美的旋律,还有一定的情节,它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具有趣味性,但要玩好音乐游戏却不容易。如音乐游戏《小兔采蘑菇》,讲的是小兔采了蘑菇后帮助小猪和小松鼠的事情。大家都喜欢扮小兔,而游戏要玩就必须有人扮小兔、小猪、小松鼠,如果大家都去表演小兔,那么游戏就玩不成。游戏中各种动物的表演还应随着音乐来进行,小兔的音乐出现了而小松鼠抢着去表演,这样也违反了游戏规则。因此我在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时,经常强调规则,只有遵守了规则才能交换各种角色,小朋友才能扮演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在音乐游戏中,让幼儿知道应该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遵守一定的规则才会得到快乐,五、创设良好的音乐活动氛围,促进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音乐是情感艺术,幼儿只有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开展活动,才能充分地感受到美。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从硬环境来说,为他们提供相应的道具场景;从软环境来说,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尊重他们,从不因为孩子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而责难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方式,让每一首歌、每一个舞蹈、每一个游戏都充满吸引力,让孩子们轻松地接近艺术,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美。

5.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五

1、通过律动游戏,感应听辩节奏快慢。

2、认识时钟,知道有长针和短针。

活动准备:

音乐CD、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奶奶告诉宝宝:当长针和短针都走到十二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了、宝宝盯着时钟,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教师提问:你什么时候会不高兴呀?你不高兴是怎么样呢?

二、听辩快慢

教师敲小铃铛,让幼儿分辨第一次敲得快,还是第二次敲得快?

三、听辩节奏

1、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时钟的歌曲,听一听音乐中什么是第一快?什么声音是第二快?什么声音是最慢的?

老师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各种动作表现(叮当、滴答滴答)

2、教师手臂模仿长针短针做时钟造型,幼儿一起模仿。

3、引导幼儿说说还可以用身体那些地方来表现?

集体学一学。提醒幼儿句尾拍手或跳三下。

4、配对游戏

老师介绍生活用品或图片,并说明两种物品的关联性。

5、游戏书

老师逐一出示图中的相关的物品的好伙伴

6.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篇六

活动目标:

1.感知音的强弱,以丝巾为媒介进行表现。

2.在熟悉音乐结构和乐曲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掌握音乐的强与弱,并进行表演。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丝巾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1.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丝巾)别小看它,我的丝巾在音乐里会跳舞哦!我们一起来听听看2.幼儿听音乐。

二、音乐分析--提问:谁来说说看,音乐中的丝巾从头到尾跳的舞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讲述进行动作创编--提问:听上去感觉很有力的这部分音乐你的丝巾怎么来跳舞?出示图谱除了做这样的动作,同样有力的音乐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跳?(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各自做各自想做的动作)--提问:播放轻柔的音乐(方法同上)出示图谱总结:听上去很有力的部分是音乐的强,听上去很轻柔的部分是音乐的弱。

三、一起来条丝巾舞1、丝巾准备好,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丝巾舞,注意强弱的区分。(幼儿分别根据图谱展示)3.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有力的部分由谁来演合适(男孩子),轻柔的部分呢?(女孩子),好!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反复游戏数次结束。

中班奥尔夫音乐《快乐的丝巾舞》教学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在上一天进行了试教,部分环节在黄老师和学科组长的指导下有了调整和改动,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教师的引导语恰当,对幼儿的情绪调动很到位。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太注重个别儿童的发言,忽视了对其他幼儿的关注和表现,这也是作为一个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担心没有举手的孩子会回答错问题,导致教师无法顺利的展开下面的教学环节,影响教学展示的效果。其次,这节课如果能增加形象的图谱,对于幼儿的记忆和表现会更有帮助的。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奥尔夫音乐快乐的丝巾舞》这篇文章共2115字。

相关文章

《中班公开课教案《好朋友》》:中班公开课教案《好朋友》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激发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公开课《好朋友》教案吧。

7.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篇七

一、幼儿合作能力现状

合作是一种社会互动和学习的主要形式与途径, 是否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及能力将决定儿童能否顺利融入团体和社会。因此, 在幼儿园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幼儿培养合作意识, 形成合作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家庭独生子女较多, 孩子不愿意与他人合作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同时也发现幼儿特别喜欢听音乐, 并愿意跟着音乐律动, 音乐教学将会是幼儿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内容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提出的。他认为, 音乐教学不只是单纯的唱、跳或打击乐器这种单独的音乐教学, 而是一种融音乐、动作、舞蹈、语言、游戏、创作及其他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体系, 强调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综合发展。尤其是对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有比其他音乐更显著的优势。奥尔夫强调人的“原本性”, 即人是在大自然环境中构成自己的最原始状态, 自然状态的本性。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中, 极其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及参与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内容

1. 朗诵训练:

可以从字词、姓名开始进行节奏朗诵教学, 例:|筮筮| (张玲) 、|筢筮| (蒋圆圆) 、|筢筢| (欧阳华燕) 。在这方面, 我国有大量的成语、格言、歇后语可做素材进行教学。幼儿还可以进行嗓音的声响游戏, 用嗓音模仿声音, 用嗓音讲故事, 扮演不同的角色, 这样能提高孩子的交流合作能力。

2. 结合动作:

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包括声势, 身体各部位的动作, 再加上身体的造型活动, 配合游戏, 形体表演, 乃至与即兴的民族民间集体舞结合起来等, 将这些内容交叉、柔和就可形成新的内容与教学。幼儿可以通过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动作与音乐配合。

3. 器乐教学:

乐器教学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参与社会生活时的自我把握能力, 发展与他人合作能力,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培养情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是音乐教学功能的重要体现和组成, 也是器乐教学社会功能的体现。在乐器演奏时, 幼儿必须注意指挥, 学会管理自己, 同时要兼顾与别人的合作, 该响的时候要敢于“出来”, 不该突出时要努力使自己的声音与别人融合得当, 音乐的传递要不露痕迹。

4. 听力训练: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中的听力训练, 以开放式的观念, 在听力训练内容上, 更强调从对音乐诸要素到音乐的结构、风格、主体内容、音乐思想这样一个大结构系统中组织。

5. 节奏训练:

奥尔夫音乐在其音乐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原本的音乐”, 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 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亲自参与, 甚至自行设计, 即兴表演。这种表现产生自纯粹的内心需要, 即是一种本能, 而能够把语言、动作、音乐融在一起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节奏训练是教学的入门先导, 也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

(二)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特点

1.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 教学里面综合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图画等。

如《安提戈涅》就是集歌词、说白、舞蹈和舞台艺术为一体, 其中大部分是节奏性朗诵, 有时加入一些短小的乐队伴奏, 乐队固定低音的冗长伴奏为快速重复音符的朗诵提供了节奏性背景。

2.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渐进性的教学, 音乐教学是通过经验、探索、创造才通往认知的。

幼儿在掌握音乐节奏时, 先从自己的经历开始, 自己的名字, 好朋友的名字, 慢慢地过渡到儿歌、童谣, 再到较复杂的歌曲。

3.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创造性的教学, 创造力是孩子与生俱来最丰富的潜能, 它将会随着年龄增加而递减, 甚至骤减。

所以要能够把握孩子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来设计教学,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故事的开头是“一天早晨”, 幼儿把这句说成“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一个下雨的早晨”都十分具有创造性。

4.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团体性的教学, 在教学活动当中, 老

师是一个活动的引导者, 他设计活动让孩子能够即兴创作, 并且能够通过音乐活化自己, 与他人和谐相处, 进而一起合奏。在演奏乐器时, 幼儿在注意指挥的同时学会管理自己, 要兼顾与别人的合作, 该响的时候要响, 不该突出时要努力使自己的声音与别人融合得当。

5.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音乐开放教学, 以开发学生音乐想

象力,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培养合作能力为导向, 建立一种以合作性等为特征的培养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 使课堂各方面都具有开放性。例如, 奥尔夫尝试建立较大型的多声部即兴演奏, 在一个几小节的固定音型上, 先是个别人拍掌, 然后逐渐增多, 先由一个固有的独特节奏引导, 然后又退却、自我补充或在恰当的时候休止, 这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在演奏中强化合作能力。

(三) 奥尔夫音乐教学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

运用奥尔夫音乐原理就是运用它的原本性音乐教育原理, 它是与动作、语言乐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需要人们亲自参与的活动, 因此需充分发挥教师、幼儿、家长的主动性, 形成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家长与幼儿、环境与幼儿的互动关系, 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使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 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运用奥尔夫音乐原理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过程, 就是培养幼儿合作认知、合作情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统一的过程。

1. 激发幼儿兴趣,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 如何培养幼儿对音乐和合作的兴趣呢?首先要让幼儿认为这是一件有趣的事, 激发幼儿尝试的欲望。在活动中孩子们不需要懂任何乐理知识, 而是从亲身的体验中感受音乐。比如在《春天》的音乐游戏中, 老师让孩子随意走动, 目的是掌握孩子走的频率。根据孩子走的速度敲击鼓, 请孩子听鼓声走, 在走的过程中孩子在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 歌词“春天”“地上”“树上”“花儿”都是四分音符。老师以提高一倍的速度敲鼓, 孩子自然会跟着这个速度小跑起来, 这是孩子在体验八分音符的时值, “天气多么好”“长出小青草”“小鸟喳喳叫”“花儿开得多么好”是八分音符。奥尔夫就是这样从人类最常见、最普通的走跑跳开始, 训练孩子的节奏和合作能力的。通过身边普通的事例激发幼儿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 从而使幼儿喜欢与同伴合作, 对与同伴合作保持一种持续的兴趣, 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奠定基础。

2. 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愉悦, 培养幼儿的合作情感。

合作情感, 主要是指儿童具有一定的合作认知水平和自觉的合作行为, 能按一定的合作认识评定自己或别人的行为, 在合作中产生高兴、偷快、不安或憎恶的情绪体验。换言之, 合作情感是儿童对合作的爱憎、褒贬的态度, 是合作认识的外部表现形式, 是形成合作行为的重要因素。无论是自己打击乐器还是在听音乐与小伙伴们游戏, 当孩子在敲、打、唱、听、玩的过程感到开心快乐时, 那么孩子就爱敲、打、唱、听、玩, 渐渐合作能力也就提高了, 而且通过这样的形式, 幼儿敢于表现自己, 增强了自信心, 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 正确选择学习内容, 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合作行为在儿童身上具体可表现为:分享、协商、谦让、友爱、关心等。幼儿的合作能力的培养一直很受重视, 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中, 这一点恰恰是非常欠缺的。奥尔夫的合作是多种多样、灵活变化的, 是需要沟通的, 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如两两合作“拍报纸”的游戏, 两人面对面站着, 一起听节奏或唱歌, 一个幼儿双手拿报纸, 并按节奏变换报纸的方位, 另一个同学有节奏地“跟踪”敲打报纸;再如两两玩“我有一头小毛驴”的游戏, 一名幼儿扮演“我”, 另一名幼儿扮演小毛驴。我们要激发幼儿的合作兴趣, 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指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技巧, 为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4. 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

合作行为是合作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奥尔夫很强调打击乐的练习, 幼儿在玩打击乐器时就不能只顾一个人玩, 而需要分两组或多人合作, 共同配合完成一首乐曲, 大家配合的过程, 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例如, 《咳哟嗬咳 (回旋曲) 》中, 要求幼儿通过打击三角琴、小钹、高音铁琴、中音铁琴、玻璃杯琴、高音木琴、中音木琴、定音鼓、低音提琴等进行演奏。幼儿经过这样与他人商量、讨论的锻炼, 使合作能力大大增强, 了解与他人合作中会遇到种种问题。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三、分析与结论

8.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篇八

【关键词】幼儿钢琴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27-02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20世纪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以“原本性音乐”作为自己教育体系的标识,将自然、原始的因素融入到音乐中开展音乐教育,以节奏为基础,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戏剧结合进行综合、集体教学。注重音乐的原本性教育,让幼儿以最自然的方式参与到音乐的活动中,并充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注重实践,其基本核心是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强调从节奏入手,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戏剧结合,运用奥尔夫乐器、教材,采用“引导创作法”进行综合、集体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综合性。奥尔夫曾说“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独的音乐而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的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语言、动作、歌唱、演奏、欣赏、表演和创作等内容的综合教学。教学内容分为嗓音训练活动、动作练习活动、奥尔夫乐器演奏活动以及听力训练活动。常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如:拍手、捻指、跺脚等进行节奏训练,这是最符合幼儿天性的,接近幼儿生活的,不仅训练幼儿大脑的灵敏反映、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提高幼儿感受和体验音乐的能力,对幼儿的听觉力、感受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的敏捷能力、即兴表现能力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钢琴教学同样是一种综合的教学,教学的过程就需要说、唱、听、感受、表演、想象、甚至一定的文学修养,结合理解,处理、鉴赏、弹奏技术技巧、教师示范、讲解等,这与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在逻辑上是相似的。

(二)即兴性。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自然和最古老的音乐表现方式,是表露情感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即兴性是一种音乐教学的形式,主要让幼儿能够主动学习,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注重教学过程、感受而不是结果。让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发现和探索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让幼儿用最直接、最自然的表现方式去表达。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下的钢琴教学应重视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在即兴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及想象力,给幼儿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的教学氛围,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让幼儿感到学习的快乐。

(三)参与性。“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原则之一,让幼儿参与音乐活动并成为积极的、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音乐并不是单纯的演奏与聆听活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鼓励幼儿通过演唱、演奏、打击等音乐实践方式通过亲身实践和锻炼,去创作、去感悟、去理解音乐,将音乐回归到人本教育中,提升幼儿自身音乐水平,实现音乐教育的意义。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奥尔夫所提倡的音乐教育体系尊重幼儿的音乐习性,利用原本性音乐来刺激、鼓励、培养幼儿,使其参与音乐体验、钢琴演奏、音乐创作,逐步提升幼儿音乐水平及钢琴弹奏能力。

(一)“游戏化”教学中,开启幼儿原本性音乐习性

心智还未成熟的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就是游戏。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引入游戏,借助游戏的趣味性来开展钢琴教学,可以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开启自身原始的音乐习性,发现音乐的奥秘,增强学习钢琴的乐趣。让幼儿在游戏玩乐中学习,自主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探索音乐。“游戏式”钢琴教学符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原则,在幼儿钢琴教学中,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形式的与钢琴教学相关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幼儿钢琴音乐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学习动力。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下的幼儿钢琴教学,应当使用“开放式”教学的模式,即营造轻松的、自由的、开放的教学环境,鼓励幼儿运用各种自然、生活元素及想象来表达、处理、理解音乐,不要要求单纯的模仿,而是引导幼儿与教师共同学习,使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钢琴。注重钢琴学习的过程,使幼儿在钢琴学习中感受到钢琴音乐的美妙、提升学习钢琴的乐趣,逐渐喜欢上钢琴的学习。如对于喜欢“乱弹琴”创作欲望较强的幼儿,钢琴教师可组织幼儿聆听喜欢的各种声响,鼓励幼儿运用自己聆听到的声响进行即兴钢琴弹奏,并作指导,教师将幼儿弹奏的钢琴音乐录下来,让幼儿播放给家人或小伙伴听。这样,幼儿不仅能够体会到钢琴音乐即兴创作的乐趣,还能够得到家人或小伙伴的鼓励,从而更加积极的学习钢琴,并且也培养了对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三)“引导式”教学中,提升幼儿钢琴弹奏水平

钢琴弹奏是技术技巧能力和处理表达能力的综合,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开展引导式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倡导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及有效的引导。教师在钢琴教学中教授幼儿基础的弹奏要点,通过范例及启发性的引导鼓励幼儿探索,围绕教学内容采用提问、讨论,加入声势、动作、语言、听力训练等多种辅助形式引导幼儿,或将钢琴音乐与其他音乐相结合,或开展钢琴音乐实践活动等。引导式教学应以幼儿作为主体,教师要注意激发、引导和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发现、创造的意识,教师要善于引导,讲求实效,调动幼儿的思维积极性,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促进幼儿个性的充分发展,开发幼儿音乐智能、提升音乐处理能力,全面提升幼儿钢琴弹奏水平。使幼儿不仅能够掌握钢琴基础弹奏、技术技巧,还能够提升幼儿的音乐表达、处理、理解能力,为幼儿未来钢琴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在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今天,幼儿学习钢琴受到了家长的重视,因此优化幼儿钢琴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展开的幼儿钢琴教学,树立“诉诸情感,回归人本”的理念,注意将自然的、原始的因素融入到音乐中,如雨滴滴落的声音、动物走路的声音等,利用音乐原本性来刺激、鼓励、培养幼儿,借助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多种元素来开展钢琴教学,可以丰富钢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等,促使幼儿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演奏、音乐创作,提升幼儿钢琴弹奏水平。所以,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幼儿钢琴教学的开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9.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篇九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并能分辨出“狐狸”和“猎人”不同音乐形象的乐段旋律。

2、在教师引导下创编动作表现音乐,体验自由表现和创造的快乐。

3、激发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乐曲、玩具手枪。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合拢放开》

(为欣赏音乐做如下准备:

1、情绪上的准备:乐曲欢快轻松,调动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为感受乐曲作准备。

2、动作上的准备:律动基本上是手上动作组合,而需要幼儿创编的动作也基本是手臂动作,这样在动作上做了一个铺垫。)

(二)欣赏音乐,自由表现音乐。

(老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小乐段都按带着问题倾听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表现音乐的顺序让幼儿主动欣赏音乐、自由表现音乐,对于幼儿创编的动作不做统一要求,鼓励幼儿进行音乐创造,让他们感受活动的快乐。)

师:森林里有一只小狐狸,它可调皮啦,在大树中间跑来跑去,一会儿跑到这棵大树下,一会儿又跑到那棵大树后,这只小狐狸还非常聪明,看见猎人来了,它会赶紧藏好,当猎人走远了,它又会跑出来。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狐狸和猎人谁来了?

1、欣赏A段乐曲,表现猎人。

(1)听一遍:谁来了?小朋友知道猎人会干什么吗?谁来学学小猎人。

(2)猎人走几步就会开一枪,猎人可以怎样开枪?(不同方位)

(3)听音乐学做猎人。

2、欣赏B段乐曲,创编动作表现音乐。

(1)如果你是小狐狸,会怎样跑?

(2)用手指做狐狸,身体做森林,动作表现音乐。

3、完整欣赏音乐,老师小结,幼儿大胆做动作表现音乐。

4、分角色扮演

(1)老师做猎人,幼儿扮狐狸,进行音乐游戏。

(2)请个别幼儿做猎人。

5、创编活动

(音乐欣赏更侧重发展音乐的感受与体验能力,而不特别注重发展音乐的表演技能。所以幼儿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即可。)

(1)除了小狐狸,森林里还会有什么动物?(创编动作)

(2)猎人来了,小动物可以藏起来,也可以做一个“木头人”。(创编造型)

6、完整欣赏并表现音乐。

(三)谈话:音乐故事里的猎人没有打死小动物,生活中我们也要爱护小动物。动物音乐会开始啦,我们快去参加吧!

10.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篇十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即兴舞蹈,体验乐曲《库乞乞》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故事和图形谱,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3、让幼儿懂得爱学习的好孩子人人爱。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音乐《库乞乞》、图形谱、金色魔盒、小纸条、书本。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

有个小朋友叫鲁鲁,他一点都不爱学习,一上课就睡大觉。他成天想:学习有什么用啊,我想去找宝物,有了宝物就什么都有了。一天晚上,一位神秘的老爷爷出现了,老爷爷说:“我知道宝物在哪里哦!那个宝物在离这里很远很远的个山洞里,要到那个山洞需要爬过好几座山,还要爬好几级台阶。”鲁鲁很想去找宝物,就谢过老爷爷出发了。你们说,他能找到宝物吗?

二、感受音乐。

1、欣赏音乐一次。

答案等会儿再告诉大家。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这段音乐跟刚才的这个故事有关哦。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一: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听音乐时你想到了什么?

提问二:觉得这首音乐有几段?(幼儿思考)我们再来仔细听听。

2、欣赏音乐第二次。

师:我们再来听一次,这一次要请你听一听,音乐里说鲁鲁翻过了几座山?爬上了几级台阶?

(教师边做动作边和孩子一起听音乐一次)

三、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教师:鲁鲁骑着马翻过了几座山?(教师先让幼儿仔细听再和幼儿一起听一起画出山的图片,有四座山)

提问:鲁鲁是怎样上山的?骑马的动作怎么样?我们一起来做做。

提问:鲁鲁爬过四座山,到山洞了吗?还要上几级台阶楼梯?

(再听一次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边听边画图谱)

终于到山洞门口了,要想进入山洞必须要说一句咒语。这句咒语是什么呢?

一起念几次咒语。

我们现在来完整地听一次音乐,看看鲁鲁去寻找宝物的过程。

1、老师和孩子一起走图形谱,引导幼儿用手指在自己身上做动作。

2、提醒孩子每爬过一座上,马儿要休息一下。

3、不知道鲁鲁最后找到这个宝物没有,你们想不想去那个山洞看看?(想)可是去那里要爬过很多坐山,上很高的台阶,还要说一句咒语,你们行吗?我们起立,来试试。

(听着音乐在原地练习一次,两到三遍音乐)

你们真厉害,看来到那个遥远的山洞是没问题了。我们的马每爬过一座山都很累,怎么办啊?

每爬过一座山我们就让马休息一会儿,稍微停顿一下再继续跑。

邀请听课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来玩游戏,做律动。

五、渗透德育教育。

提问:宝物终于找到了,它是长方形的,厚厚的,你们猜猜它是什么?(书本)老爷爷为什么要送书本给鲁鲁呢?还有一张小纸条,小纸条上写着:书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书中有很多的知识,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的本领。

现在,我们回教室去看这些宝贝吧。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11.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篇十一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学前教育;舞蹈教学

舞蹈是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人体结构姿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动态的造型艺术。它作为广受欢迎的学前教育课程之一,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奥尔夫音乐理念的核心在于倡导让幼儿与自然亲密接触,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其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观念,备受全世界诸多学前教育者的广泛支持。因此,将奥尔夫音乐理念融入学前舞蹈教育,是激发幼儿舞蹈兴趣,提升幼儿学习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 奥尔夫音乐的概念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

2 奥尔夫音乐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同时强调创造精神的塑造,在课堂上,孩子用蛙鸣筒模仿秋夜的蛙声,用腕铃描绘春江细雨,用语言与拍打肢体来演绎节奏,尤其一群孩子一起表演不同声部时,一部悦耳动人的交响乐就在孩子们中诞生了。奥尔夫音乐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给了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在课堂中还让家长参与课程,父母与孩子一道学习、表演,让课程更有乐趣和意义。

2.1 综合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绝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2.2 创造性

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象力。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2.3 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2.4 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其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挥的空间。从本土出发,中国的奥尔夫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为人们所接受。因此,各国的奥尔夫理念相同,却在具体内容上有所区别,不会使奥尔夫局限在某一时代、某一国家,而是持续创新,不断地发展。

2.5 从儿童出发

音乐不是精英人才的专利品,在七种智能学说里面,提到可以通过艺术渠道对人进行培养。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没有音乐细胞,没必要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这就大错特错了。艺术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和体验。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声带发育还不成熟,如果让孩子唱一个长音,他还唱不下来,有时出现唱歌唱不准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但他的动作发展已经成熟,听觉也是成熟的,因此奥尔夫最适于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节奏、韵律,了解音乐语言。

3 奥尔夫音乐理念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3.1 教学形式提倡“综合性”

教学舞蹈多元化,让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具有综合性的首要条件就是将教学舞蹈与其他领域课程相结合,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奥尔夫音乐不是孤立的,通常和美术、艺术、诵读和戏剧等相结合,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而结合了音乐教学的舞蹈理念,立足于幼儿园体系,恰当地与幼儿园的周计划主题相匹配,融于各种學科领域之中,舞蹈教学形式有多种途径,可以配合幼儿园选取具有地域位置特征的文化,同时可以让幼儿体会多元化的知识和文化,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学会更多的知识。

3.2 教学理念上遵循“参与性”

让幼儿自然的感受舞蹈,体会舞蹈,摒弃传统的观念和教学模式,没有过分的追求舞蹈动作技巧和柔韧度以及动作的单调模仿,幼儿不再是简单的重复动作,被动的参与者,而是主动的参与大自然,将身体与自然想融合,而是放松身心,将感受到的情绪与身体想融合,自然而然由内而外主动的参与者,让幼儿随声心动的感受最原始,最自然的肢体感觉,享受其中的乐趣并热爱舞蹈。

3.3 在舞蹈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式的技能训练 ”不可否认,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幼儿来说是最不可缺的,我们应当综合多种方法,促进幼儿在舞蹈教学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不仅要让幼儿融入自身的情绪体验,还要培养审美能力,在舞蹈和音乐中充分展现肢体动作,进而创新概念,幼儿的生活经验与舞蹈相结合,赋予舞蹈生动化,实不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结合自身的兴趣去查找一些舞蹈视频资料,然后再领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舞蹈理念,并积极参与到舞蹈创作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舞蹈技巧。

3.4 童谣、谚语、民歌和舞蹈相结合,体现奥尔夫的民族性

奥尔夫的教学活动大多都是采用家乡音乐作为舞蹈的基本材料,它的音乐与我国的很多歌谣节奏以及唱法及其相投,而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也是一本宝贵的财富,其中一些表面上形式简单、短小的民族音乐作品,却往往都是经久传唱,历久弥新的,如:歌曲《两只老虎》、《泥娃娃》、童谣《外婆桥》、儿歌《小白兔》、《大西瓜》,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等等,这些都是幼儿易于理解并且容易接受的领域。

奥尔夫音乐教育观念博大精深,教师应在以后的教学中,仔细领会其中的精髓,用以指导学前教学工作,努力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未来的、具有创造力、独创性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奥尔夫教学理念就是要求教师丰富舞蹈课堂形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舞蹈学习空间,将舞蹈与情感相结合,自主创新舞蹈,运用舞蹈技巧来展示舞者的思想,真正感受到舞蹈的乐趣与魅力,最终达到舞蹈教师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舞蹈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涂远娜.奥尔夫音乐理念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与实践[J].黄河之声,2015(10):51.

[2]王菊.论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高师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可行性[J].儿童音乐,2016(7):56-60.

[3]孙宏,李亚楠,王丹,等.基于幼儿园舞蹈教育现状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5(14):216-217.

[4]黃娟.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在高职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J].北方音乐,2014(14):176-177.

12.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篇十二

一、奥尔夫音乐游戏促进幼儿音乐智能的发展

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音乐教学活动的形式。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游戏富有创造性。

例如:首先通过学习演奏奥尔夫乐器, 使所有的儿童都可以亲身实践, 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在欣赏课的教学中, 学生不是被动地在欣赏, 而是随着乐曲的进行, 分声部演奏打击乐器, 这就好像是他们自己在演奏一样。这样, 他们不仅体验到音乐的美妙, 而且也了解了构成乐曲的各种音乐要素的特点和风格特点。

有节奏的念谣——有节奏的朗诵, 对发展幼儿的音乐智能有重要作用。节奏是幼儿最敏感的音乐元素, 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 是旋律的基础, 音乐学习应以节奏学习为起点, 并将其贯穿于教学的每一进程之中。奥尔夫教学法从朗诵活动开始, 进行语言节奏的体验, 到提取其中的“节奏基石”即最简单、最小的节奏型。所谓朗诵活动 (speech) 是奥尔夫教学法中最富特色的内容。把儿童的语言作为音乐发展的基础。从语言活动的组成、强弱、音高模式和节奏活动到歌唱 (旋律学习) 来学习概念。这对儿童来说是一个最自然的一个过程。2

奥尔夫说:“心中的喜悦, 是儿童生长最重要的因素, 而唱歌、跳舞、奏乐, 是启发孩子智慧的一种源泉。”3在这一点上, 奥尔夫的思想与中国古代乐教思想中“寓教于乐”、“乐者乐也”的观念是相通的。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和尊重个体差异性原则的基础上, 教师对音乐游戏的设计由简单到复杂。一般的环节设计是:念谣——歌唱——声势——律动——乐器演奏——角色表演等构成, 儿童的活动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感官到多个感官体验与表达的多样性的循序渐进原则, 自然进入全身心的音乐感性体验和表达。

二、奥尔夫音乐游戏能够发展幼儿的其他智能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发展音乐智能的同时, 也在融会贯通的发展其他智能。

第一、有节奏的念谣能促进幼儿语言智能的发展。有节奏的念谣增加了语言表达的趣味性, 有助于发展幼儿积极的语言表达能力, 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朗诵活动内容包括呼唤、儿歌、童谣、诗歌、格言以及词、词组等。

第二、律动能发展幼儿的身体运动智能和空间智能。律动符合幼儿对运动的需求, 用身体感觉音乐, 用身体造型和运动来表达音乐, 发展了幼儿的身体运动智能, 是幼儿身心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使音乐和运动之间互相补充。音乐用身体的动作来加以解释;身体的动作则富有乐感, 与音乐结合得非常协调。其目的就是更有效地利用听觉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发展其生而有之的音乐感。

第三、音乐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人际智能。音乐游戏的设计可以以发展人际智能为目的。例如在音乐游戏《国王进行曲》中, 排头的是“国王和王后”, 身后是两列“士兵”。不同的角色就有不同的情绪。当国王和王后时受人瞩目, 当士兵时配合他人。能够观察他人的情绪和体验自己不同角色的感受。在团体中自然地遵循参与、合作的原则。

三、奥尔夫音乐游戏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奥尔夫音乐游戏的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尊重幼儿个性、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奥尔夫教学法的“原本性教育理念”正是让幼儿亲自参与、亲自体验, 通过语言、动作、舞蹈让人们全身心都投入的一种教育理念。这个理念的一个核心宗旨就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奥尔夫说:“一切都是幻想”。只有在幻想中我们的思想才能挣脱现实的束缚, 我们的创造力才可能打开。为了更好把学生心中的音乐创作出来, 奥尔夫发明了“奥尔夫乐器”, “为做音乐的人同时开了一个新的天地——简单而绝不简陋、简单而同样丰富 (富有艺术表现力和可塑性) 的器乐演奏。”

奥尔夫乐器是无需技巧准备的, 大部分奥尔夫乐器属于打击类节奏性乐器, 无论儿童是否有音乐才能, 都可以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操作, 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幼儿用身心对乐器控制, 使用“工具”来表达情感。通过幼儿亲自参与的演奏, 会使幼儿在充满游戏欢乐和对自我控制中感受音乐, 表达音乐, 促进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人本主义思想在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中的直接反应, 就是他首先从人性发展的开端、从人之初的教育做起。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纯的音乐, 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 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 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4参与是感受孩子的心灵, 满足孩子想当主角的想法, 让其展示自己, 受人关注, 人人都有当主角的机会时, 人人也都有当配角的机会, 在音乐游戏中孩子是快乐的。即使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 在人人都要当主角的过程中, 也会觉得自然自己也要当主角, 受人瞩目, 能够提高其表达自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进其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引自卡尔·奥尔夫、古尼尔特.凯特曼合编.廖乃雄译注.节奏——旋律练习.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人本教育札记》第62期, 第31页。

13.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篇十三

(1)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塑造。很多学生在学习钢琴时单纯重视听觉的感受,满意于无杂音、错音,旋律节奏正确,却忽视了思想的聚焦、情感的感知与动作的配合等等,这样就使得其钢琴演奏缺乏声势,甚至黯然失色,影响了钢琴教学质量,在奥尔夫综合能力培养观念的驱动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必然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2)激发创新才能。传统的钢琴教学学生地位相对被动,学生的潜能和灵感难以被激发出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法,这一教学理念也应该成为钢琴教育教学的启示,其中即兴创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它注重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特别是那些相对年幼的儿童,天生具有本能式的反应,心底有无限的灵感和创作激情,教师应该明确这一点,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特征与精神世界,尊重他们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3)挖掘人本性潜能。兴趣是人生成功的真谛,传统的钢琴教学方法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忽视了不同学生的特质,没能从兴趣角度培养学生。奥尔夫教学法则关注了这一点,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主动去弹奏、表演、动作、歌唱等等,尽情地陶醉其中抒发自我情感,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积极的人生情感,这些都应该为钢琴教学提供借鉴。

(4)打造原创经典之作。奥尔夫教学法的一大精髓就是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它鼓励学习者主动去思考、探索、创新,打造出属于自己原创的艺术作品,彰显出自身超凡脱俗的特色,这样的音乐教学法应该为钢琴教育提供启迪性的思考,钢琴教育教学要继承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带领学生自主去思考、创新,使学生创作出属于自身的钢琴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鉴赏力,全面优化学生的音乐素质与才能,使钢琴教学更加深入人心,为更多的学习者创造灵感。

2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钢琴教学

(1)融入素质教育于钢琴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语言与动作应用、乐乐器演奏、听力培养等等。总的来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积极全面的教学法,试图培养一大批音乐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这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理念对现代音乐教学启发很大。在实际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全面、力求广泛,参照所学曲目特点从多个角度、多个目标进行知识拓展。例如,美学、文学视角,艺术文化视角,历史赏析角度等等。通过旁征博引来让学生沐浴在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作品涵义,一旦学生掌握了足够的音乐之声,具备了深厚牢固的音乐基础,就具备了一定钢琴演奏功底,就能够演奏出更好的钢琴曲。所以,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下,钢琴教学也伴随着知识传授与文化熏陶,并非单纯的钢琴弹奏方法与技巧的训练,而是需要钢琴教师的引导与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2)不断优化完善教学体系。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已经形成了相对健全、完备的教学系统,因此钢琴教育教学工作也应该擅长学习和借鉴这些方法,并巧妙结合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极其教学经验,不断优化完善现代钢琴教育教学体系。要想确保钢琴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发展,钢琴教师就要行车全面教学理念,也就是一方面要向学生讲授钢琴演奏技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钢琴演奏技巧,另一方面也要善于针对音乐作品本身进行深入分析。例如,曲目创作背景、内容特征以及演绎风格等等都应该是钢琴课程学习的对象,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曲目,利于学习,同时试着让学生对比学习不同时代的知名曲目,通过对比学习、深入探究,学习才能有所认知、有所鉴别、有所收获。试着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如新的演奏技巧产生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水平给予提示,让学生自行练习弹奏,然后教师再给出正确示范,这样学生通过对比、鉴别分析就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新的弹奏方法。

(3)寓即兴创作于钢琴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本身就包含即兴创作思想,它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自由发挥、情感的即兴宣泄已达到创作作品的自然呵成,这种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它不仅能够增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激情,而且也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才能的发挥。因此,钢琴教师也要善于利用这种教学思想,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思想空间,革除传统的全盘托出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提示、引导、激发等策略,让学生去自由创造、主动发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鉴赏才能。从演奏特点、曲目节奏特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形态表演等都应该由学生去自行创造,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总结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一种经过教育工作者实际运用证明的科学的音乐教学法,应该被我国的钢琴教育教学所采纳,钢琴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吸收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科学理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参考文献:

[1]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姚艳秋.再谈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J].中国音乐教育,2010.

[3] 李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科苑,2010.

[4] 石翠花.推动钢琴教学科学化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14.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篇十四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用一句话概括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它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其间。原本性音乐是接近自然的、源于生活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原本性音乐形式简洁,它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 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

1、从人的音乐本性出发(每个人都有音乐的本能,每个

人天生都是喜欢音乐的)。

2、以节奏为基础。

3、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戏 剧结合进行综合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原则:

1.综合性——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不仅仅是用嘴唱、用耳听,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2.即兴性——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达到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象力的目的。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奥尔夫音乐教育还注重培养“情商”。通过视、听、触、嗅,能最大限度地 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

4.从本土文化出发多元文化教育——奥尔夫教育思想和教学法是开放性的,它鼓励和启发人们自己去创造。中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结合了本民族文化如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等因素。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具有通俗性,人们更容易懂和接受。

5.自生命开端的——音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智能,音乐是人人需要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在挖掘人人俱有的潜能,是在开发和培养、发展这个天性。音乐不是精英人才的 专利品,是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和体验的。

通过为期三天的学习,让我对奥尔夫有了一个更为深切的体会,之前只是听说当我真正接触时,才发现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我们现在所有音乐活动的一大飞跃,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通过小中大班的 展现,让我深刻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贴近孩子的音乐。他通过老师的一个引导,主要在鼓励幼儿能够大胆自主的创造,没有局限性,体现了幼儿是“一切活动的主体”的理念,从现在的“寓教于乐”逐渐转换为“寓乐寓教”让孩子在感知表现中体现美与快乐。从小班开始就是一条扯不断的线紧密相连,训练幼儿能听口令看指挥,能都使用目光、表情、姿态动作与同伴交流等,让孩子初步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到了中班就要求孩子能够自觉体验创造性,能够分辨音乐中高低

快慢 强弱的变化,到了大班就要求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人团结合作默契感,并能根据音乐节奏,丰富自己的动作,并能用乐器进行演奏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有明显的特征: 一

具有完整的独特体系。

我们今天了解的奥尔夫教学法,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从理论原则指导思想到教学法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奥尔夫的教学中比如说走,走要求有不同的走法,还要走出音乐感,与音乐的情感吻合,所有体动作要求都有音乐性。

综合性、创造性、即兴性。

他融合了语言、动作等相关内容,所以奥尔夫以一个人局限的东西特别综合的概括了所有的一切活动,要求幼儿能自主的去创造发自内心的乐感动作。

15.奥尔夫英语音乐教育的应用性研究 篇十五

教育是我国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采用有效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但原先我国的“教学方法多以句型训练、语法翻译、以汉语来讲英语的字母、单词、句子的老一套为主,教学趣味性差,不太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所以教学效果欠佳”[1]。目前,中国正大规模地推广一种新式的音乐教学方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该方式将枯燥的音乐教育音乐化、情景化,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儿童的潜能,开发儿童的右脑,同时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旨在寓教于乐。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是音乐教育的主流,可以说这是一种十分成熟的创造性教学方式。前人的研究表明,幼儿英语教育音乐化是可行的,能够广泛地培养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英语语音的敏感度,但并没有明确地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我将该教学方式应用于儿童英语教学,实践后取得了异常出色的效果和成绩,有效解决了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适合在中国大范围推广。我主要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在英语早期习得中的作用,以及把奥尔夫教育中的优势运用到儿童英语早教中去。

儿童双语教育被认为是能启发儿童,开发儿童智力,帮助儿童树立另一种世界观,最终儿童成长为国际性人才的有效教育手段。而如何让孩子们习得英语也是我国一直在摸索的。国内儿童双语教育市场各式各样,有中国教师主持,亦有外国教师主持;有各类兴趣班,亦有各类辅导班;有亲子教育,还有家教式教育。但林林总总的教育方式普遍存在着英语环境严重缺失、语音标准化困难、母语控制强、儿童兴趣缺乏及“哑巴”英语等问题,这些问题正在挫伤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使得很多儿童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反思我国儿童英语教育的现状,总的来说,无非是两类形式。其一,过于强调语言习得。部分教育模式仍长期使用以单词、老师上课一字一句解析学习英语的陈旧模式,忽视了学生对英语及音乐的热情和环境对他们学习的影响,忽视学生在通过游戏音乐学习英语的兴趣及吸收的能力。其二,过于强调兴趣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传统模式是单纯地教唱英语,强调音乐性,缺失音乐的律动性、情境性。学生主要是模仿着老师的发音等,很被动。这类教育短期内,学生有一定的兴趣,但长期则无法提高语言习得能力,即学生只是简单地学会唱英文歌而已。这样单一的兴趣培养因为语言习得的缺失而丧失了长效性。在这两类教育中,更具有负面影响的是,无论家长还是教师均一味地追求出成绩,严厉地对待学生,若学生不能达到期望就将受到不公平的对待。由于每个人在学习能力方面有着很大差异,就我国原有的课程目标来说,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离老师的预期目标很远,于是他们自然对英语教学敬而远之,教师也无能为力。这正阻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步伐,导致每个人都学过英语却一直停留在初期阶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的,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完全获得知识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元素性”音乐教育,“元素性”包含了音乐的入门各要素,又包含音乐作为一个人自生生态平衡、人格全面发展的不可缺的因素这一重要原则。[2]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是旋律和节奏,而是儿歌等不同艺术形式的有趣的游戏。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声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音乐教育体系。它与传统的教育方法完全不相同,因为这其中把音乐融入了教育中。奥尔夫特别强调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学生“动”起来学习音乐,然而,这和我国音乐教学有很大的出入。卡尔·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课堂上,教师的音乐引导会让学生沉浸在欢乐的游戏中,他们不知不觉地接受着英语氛围的熏陶。“奥尔夫音乐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小朋友们在音乐游戏中无意识地学习英语。这不仅不会让他们对学习有不开心的印象,反而会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提高不少,培养孩子的认知、体格及语言能力、韵律节奏感,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对英语、音乐的热爱。

“幼儿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3]。“奥尔夫英语音乐教育法”则是将“奥尔夫音乐教育”应用于儿童英语教育之中。“并且大部分儿童的模仿能力较强,在听到一个新的句子或词之后有一个几秒中的沉默期,这之后便能基本准确地发出听到的音”[4]。这个教学方法的应用,综合考虑了儿童的生理构造、儿童心理学、二语习得等各个领域所提出的儿童英语教育存在的现状和提出的问题。在该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以下五点是特别需要引起教学者注意和重视的。

1. 合适的音乐

根据语言习得的图式理论,奥尔夫音乐英语教学法中,首先要选取的就是节奏简单、具有重复性、耳熟能详的音乐。所以英文歌曲的选择应该为经典儿歌歌曲,歌词不必太难,只需要有几个关键词的出现就可以了。《快乐游戏》这本教材即具有以上特点。教材中的英文歌曲音乐动听,层次分明,在美国风行几十年,家喻户晓。在一遍一遍重复的音乐下,孩子会不自觉地跟着节奏拍手,会跟着音乐哼唱。儿童的学习能力是无法忽视的,只要他们重复几遍就可以完全记住音乐的旋律。旋律熟悉后,英文的词汇和句子马上就会习得。

2. 相符的游戏

“对于幼儿来说,玩耍和游戏都是他们积累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方式。在玩耍中快乐成长,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和能力”[5]。如果孩子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法真正融入英语学习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不仅强调好的音乐,更强调好音乐的参与性,即游戏和情景。因此,在教学之前,应设计好本次与音乐相符的游戏动作。比如一首简单的英文歌曲《Follow Me》,可以设计了七个动作(包括拍手、小花、兔子、翻手腕等),让小朋友一边哼唱一边跟着做动作。这些动作都是比较简单的,在平时小朋友们上幼儿园的时候也会接触到。一开始只有手或者脚的动作,一会以后换成难度稍大一点的手脚并用的动作。游戏中,大多数小朋友可以在几次重复之后一边唱一边跟着老师做动作并且在重复的单词“follow me”上声音比较清晰明亮,从而使他们在游戏中明白“follow me”的意思。

3. 变化

儿童注意力集中问题也是儿童教育中一个很难攻克的课题。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变化是吸引儿童注意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儿童的注意力大概只能集中半个多小时。一旦教学时间过长,孩子就会坐不住,并且可能使教学场面变得混乱。所以在教学之前,必须让小朋友们做好各项准备,比如上好厕所,尽量中途不出现各种突发状况。一旦中途停止教学很有可能会无法再次上课。音乐虽然可以吸引他们,但重复会让他们觉得乏味。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游戏和情景启发则是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有效手段。

4. 重复回忆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无疑,这在儿童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在每次上课前及上课后都应重复弹奏一下以前学过的歌曲。小朋友们一听到熟悉的音乐就会自觉地唱起来,这不仅可以让学过的英语单词更加牢记,还能帮助小朋友们纠正可能错误的发音。在一次一次的重复中,小朋友们可以不用音乐起调就自己唱出歌来,这时就可以不再重复前面的歌曲了。

5. 乐器

现在国内英语教育正在大力宣传“多媒体”设备,强调电脑、电视、触摸屏的应用,甚至在很多教学中,大家都是直接放录音,但有些设备播放的歌曲模糊,反而对孩子造成错误的指导。这样的教育手段完全不符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宗旨。电子设备的应用固然有其优势,但恰恰是儿童心理所不喜爱的。儿童喜爱可以直接触摸到的、能自己实践的教具,所以在“奥尔夫英语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选择用钢琴或者吉他来伴奏。这样一来,好处显而易见。其一,音乐不会失真。儿童的音乐分辨能力得到提高。其二,儿童的参与性提高。孩子们能直观地看到老师弹琴的样子,对音乐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老师甚至可以鼓励孩子进行触摸弹奏,同时强化教学内容。其三,因材施教。器乐教学方式是真正考虑到儿童习得能力的一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速度得到控制,并随时根据孩子的习得程度进行调节。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压力大大减少,能轻松地跟上老师的节奏。

在实践教学中,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对改变我国儿童英语教育的现状及我国教育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缺乏兴趣培养的英语教学的状态大有裨益。音乐是属于右脑习得记忆的,英语却是左脑记忆,右脑记忆很早就是公认的最佳记忆。“奥尔夫英语音乐教育法”正是利用了人类的生理习得功能,同时结合语言习得教学法、儿童心理学等,旨在让孩子在轻松愉悦地环境下进行有效的二语习得。

参考文献

[1]廖道胜.论中国幼儿英语教育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S3) .

[2]刘云松.浅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的认识[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4) .

[3]王丽红.儿童音乐心理学浅说[J].大舞台 (双月号) , 2008 (02) .

[4]张晓晴.当前中国儿童二语习得现状[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8.

[5]李妲娜.奥尔夫教学法 (Orff-Schulwerk) 在中国[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5 (03) .

16.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篇十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当今世界上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学体系之一,对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尔夫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将学生的音乐技巧和音乐天赋发挥到最佳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将奥尔夫教学法融入到教学,对发展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学事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本质有着很大的区别,它强调的不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是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让音乐教学“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具体来讲,就是让学生摆脱枯燥的课堂一对多授课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自身的感性音乐充分发挥出来,以快乐的形式利用语言、乐器、歌唱、舞蹈等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法。

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优势。传统的音乐教学教师是作为知识传授主体进行授课,奥尔夫教学法老师只是课堂的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这种教学方法将音乐从枯燥的课程回归到音乐本源的情感特性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将教学任务巧妙地贯穿到教学课程当中,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先进的音乐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对学生音乐天赋的引导和挖掘,还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更轻松、快速、稳固。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1. 节奏和语言。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将语言引入音乐教学,语言对于音乐节奏和意境的掌握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汉语作博大精深的语言系统,昂扬顿挫本身就是朗读的基础,汉语发音有着自然的优美和节奏性。将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内涵引入到汉语朗誦中,通过朗诵的过程提取节奏基石,不仅为课堂教学增加了趣味性,打击乐器所奏的优美旋律,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汉语朗诵过程中必然会带有韵律,这种韵律结合着打击乐器的音乐具体表现就是旋律的形成。节奏和旋律作为音乐教学的两大重要任务,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任务。

2. 音乐与形体动作。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动作包括反应训练、体操练习、动作练习、动作组合和动作游戏。使用音乐将动作进行联系,能起到增加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作用。将音乐的节奏、旋律、音高用具体的形体动作表现出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基本属性的理解,还能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抽象性较强的音乐这与现实性强的形体动作相结合,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3. 乐器与音乐。利用简单容易学习的乐器促进音乐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特色之一,这些乐器一般都不需要专门的乐器演奏训练就能够掌握。将这类乐器始终贯穿课堂教学始终,让学生能够和乐器进行更亲密的接触,不仅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乐器对音乐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单乐器的学习和掌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自信心,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同声部、不同音高乐器的协同演奏,还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得到拓展和提高。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音乐教学新课标的联系。音乐新课标的中心内容所体现出的理念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教学优势的基本体现之一。我国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我国音乐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国外先进音乐教学理念进行了一定的吸收和借鉴,与传统的音乐课程标准有着很大差别。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刚好契合了我国音乐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义务音乐教育领域的运用,对我国音乐教学改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我国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新时期的九年义务音乐教育应该以“感受与鉴赏”、“表现和创造”、“音乐与文化”几大要素为基础,充分加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演奏能力、歌唱能力、音乐创作能力、音乐表演能力。这些培养任务都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学成果的基本体现。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到新课标的音乐教学体系当中,不仅对达成教学任务有帮助,还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当前的音乐教学模式,从而使新时代的义务音乐教学达到国家和社会的要求。

上一篇:民用爆炸物品使用报告下一篇:优秀司法所材料武邑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