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2024-09-22

青马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精选6篇)

1.青马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篇一

青马实践报告

这几个月来,通过对 “青马工程”培训课程的学习,从最初对青马工程一无所知到亲身经历,我加深了思想认识,提高了实践水平。具体说来,我更加深入的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应用,了解了我国国情及当今社会对我们青年一代的要求。

这期青马工程培训的课程丰富多彩,理论学习与事例拓展相结合。理论课程让我们接触到高校共青团工作,更深入走进马克思主义,使我们体会到青年的的责任,明白了青年的使命,是我们成长的阶梯。事例拓展使我们更近距离地接触到实践,更深刻的了解实践活动,培养了我们的行动能力。

首先,青年干部应明确自己成为干部的目的。是为其他同学服务,还是为提高自身的能力,又或是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呢?孙武学校长的报告中曾提出过,当年他为了做好学生干部甚至拒绝了进入尖子班的机会。因为他能明确自己的目的——为同学们服务,同时他也深入了解自己——在快班高节奏的学习与工作可能兼顾不好。这就给我们以启示——为什么做干部?怎样成为一个好干部?

其次,现在的学生干部普遍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注重工作而轻了学习。学生的本职工作首先就是要学习。本职尚未做好,何以言其他?学生干部应是学生中较为优秀的人,应是青年的骨干和带头人,应该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楷模,领导学习,文明习惯,创新等优秀的风尚,潮流。学生干部更应时刻把自己摆在各种考验的前端,引导广大青年走马克思主义之路,引导广大青年健康成长,引领学校及社会的优良新风尚,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同时,广大青年干部应具备追求卓越的品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质量及社会认可度逐渐降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受教育者也大众化,而其卓越指出更难体现出来。整日沉迷游戏者有,终日无所事事,混日子的有,而跑图书馆,跑实验室,讨论学问的却几乎是看不见了。大学已不像过去那般享有浓厚的学习气氛,人文气息,而越来越接近社会的浮躁的风气。所以。我们青年干部一代应带着深深的危机意识与使命感,着力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重拾追求卓越的品质与激情,从各方面塑造自己成为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从各项事业各方面努力做到更好甚至卓越。引领自己周围,引领校园重拾追求校园的风尚,成就更大批优秀的青年。

此外,学会与人沟通,工作上的交流是学生干部必不可少的一环。而能否很好的于其他干部与同学,辅导员的沟通也就决定了工作效率的高低。语言行为是体现人格魅力的重要方面。要做有魅力的学生干部,吸引一大批青年跟随,正如原大连市市长***,他以他十足的东方魅力与豪气把大连人凝聚在一起,把大连建设成为国际的魅力之都。个人的魅力作用是巨大的,我们青年干部也应完善自身向着魅力化领导方向努力。

经过这次培训,我得以重新的认识自己,定位自己,也深刻的认识自己的重担。这种重担一是发现自己的许多有待不断克服的不足与不断缩短的差距,这方面给了我重担,前进如逆水行舟,但是我会在这重担下寻到压迫的力量及决心,我更要以积极的热情,坚定的态度去正式自己,努力把自己提高。拜伦说,青年人满身都是精力,正如春天的河水那样丰富。我相信正是青年的自己那爆发的精力,隐藏的潜能。这重担又是当代青年肩负的责任与使明,以及青马工程的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担。这个重担是我们全体青年所肩负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明白这是重担又是使命,又是力量,我们当代的使命较革命前辈而言是幸福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面临这样的使命也将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这将不再为重担,是当下中国梦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重担是一个方向,指引航行的方向,引领未来的方向,一个坚定的方向。

青马工程时间是短暂的,但影响是长远的。青马工程所获的价值来源自己,你可以获得价值一分的收获,你可以获得价值一亿的收获,你只有不停地实践它,持之以恒,才会使之成为现实,在行动践行过程中的达到你所期望的价值。我们都应期待的是真心,有心,恒心的理论的学习、实践的行动之后的无价。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团结同学,要学会如何更好的和同学们沟通,做工作,要有一套自己的可行的方法。不能一意孤行,独断专行,要多多听取同学们的意见,要讲求民-主,同时也要学会权力下放和如何与自己的班委合作,做到和-谐的处理班级问题。从而为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学院做自己的一份贡献。从份发挥一名学生干部的热量,将自身的激-情传播和散发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自己身边的人也成为“青马人”。

高尔基曾说,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以短暂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我们青年大学生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所以,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坚持发奋学习,注重培育自己的品德,开拓视野,发扬“延安精神”,做一名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通过学习,我深感自己作为新一代青年学生和一名共青团干部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现在该做的就是树立雄心壮志,勇攀知识高峰,为中华崛起而发奋读书,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掌握各种本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2.青马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篇二

关键词: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海南骑楼,校本课程,人文素养,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在“建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的改革中首度增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互补性”,共同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提升。[2]因此,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研究与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是遵循这些课改理念、充分利用地域人文资源而探索研究与开发的课程。

一、课题产生

骑楼是海南城镇建设中颇具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南骑楼的典型代表。它与海口二中隔江相望,近在咫尺,不少学生就生活在其中或近邻,为开展“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

2010年,笔者从开发美术校本课程的视角切入,逐步发展成为“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发前期主要做了三项工作。

(一)调研学情

学生虽对骑楼建筑司空见惯,但对海南骑楼的文化、艺术价值却知之甚少,对海南骑楼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多无动于衷。

(二)确立主题

充分利用探究海南骑楼富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为课程载体,引领学生开展搜集与整理信息、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合作探讨和艺术再现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热爱社会,发展学生自主地认识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基本素养。

(三)编写教材

笔者在课题研发前期的调研中,对海口及海南其他地区的骑楼建筑街区景观及局部特色进行了大量的拍摄和写生,并在试教中供学生观赏、参考,激发学生深入探究与艺术再现海南骑楼的兴趣与热情,进而,师生共同搜集、整理出更多有关骑楼的新资料,创作出更多反映骑楼美的新作品。根据课程主题综合这些资源,笔者编写了供我校初中学生使用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材———《走进海南骑楼———由来、特色及其艺术再现》。此书中还收录了学生提供的大量有关骑楼的资料和艺术作品。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开展的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海南骑楼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特色、保护现状等,并学习对于海南骑楼进行艺术再现的基本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认识与艺术再现海南骑楼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丰富社会活动经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体悟从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与一般方法;通过对海南骑楼艺术特色的认识与再现,使学生巩固和发展美术表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以人文的、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海南骑楼,关注并参与社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活动实施

(一)准备阶段

1.形成课程共识。实施“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发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探究海南骑楼的兴趣与热情,了解课程将从海南骑楼的“由来”、“特色”和“艺术再现”三个方向开展探究实践活动。

2.建立活动小组。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主结合建立活动小组。其间,教师对小组成员结构的互补性、优化性进行初步评估,并提出小组成员微调的建议供学生参考。活动小组自选组长,自择探究方向,自定成员分工,教师只做参谋。

3.制定活动计划。各小组根据自择的探究方向制定活动计划,将总任务进行合理分解,并制定各分任务切实可行的活动内容、形式、时间、质量要求和人员分工方案。以此作为引领、督促、检查活动有序、有效开展的依据,促进活动顺利进展。

在前期准备阶段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笔者重点指导的环节是:活动小组成员结构的优化,小组探究方向的优选,活动方案可行性的评估,小组成员活动分工的合理性等。这些指导作用的发挥,旨在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

(二)实施阶段

以活动小组自择的探究方向为基础,以《走进海南骑楼》校本教材为指南,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海南骑楼的综合实践活动。

1.阅读校本课程教材《走进海南骑楼》。此教材是学生开展探究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南,不仅提供了海南骑楼的产生、发展、现状的基本资料、海南骑楼艺术再现的大量摄影、绘画示范作品,还设置了“实践与探究”栏目,以引导探究活动的深入发展。

2.搜集有关海南骑楼的各种资料、信息。通过查阅书籍、报刊和上网等了解海南骑楼的来龙去脉、建筑特色、艺术价值等,并对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形成文字或文件材料。

3.走访海口骑楼街区老居民。海口骑楼老街区是海南骑楼的典型代表。许多久居海口骑楼街区的老者对于骑楼生活的历史和现状有着很多宝贵的记忆、有趣的故事和深切的感受。走访他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鲜活的体现海南骑楼与居民生活关系的感性素材,增强了学生热爱海南骑楼的情感。

4.实地考察海口骑楼及其保护现状。学生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实地考察中山路、得胜沙、水巷口等海口市目前尚保留或修复得较好的骑楼典型街区,认识其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特别是街区景观所体现的海南地域风情,并通过摄影、速写等方法进行记录、抒发感受。同时,初步感悟骑楼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所在,并讨论以保护促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5.艺术再现海南骑楼的风貌与特色。这是“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内容。校本课程教材中提供了表现骑楼街区及其局部的速写、素描、水彩画及油画等众多画作与摄影作品,并提示了相应的欣赏与创作技能,为学生艺术再现海南骑楼的自主创作活动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6.合作研讨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进程中,提倡并指导小组开展合作研讨,及时整理活动所获的资料、信息,巩固阶段活动成果,协力解决存在问题和面临困难,推进活动深入发展。

在实施阶段,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小组活动进展状况,并及时进行具体指导。如走访调查,提醒学生注意态度诚恳、话语亲切、倾听耐心、记录认真等。又如,实地考察尤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问题。再如,阶段小结,指导学生整合、固定成果,并确认或调整后续活动方向、任务,以更好地达成预期目标。

(三)总结阶段

“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如不计学生课外自主活动约需18学时。对于活动的总结主要侧重三个方面。

1.关于海南骑楼历史、文化价值认识的深化。海南骑楼是适应海南地理环境、气候特点而创造的建筑形式,也是多元文化融合、交织而产生的文化遗存,热爱家乡、热爱海南就要热爱骑楼、保护骑楼,充分发挥骑楼在建设国际旅游岛中的作用与价值。

2.汇集艺术再现海南骑楼的学生作品。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创作了大量绘画、摄影、造型等反映骑楼风貌的艺术作品,也收集了大量反映骑楼历史文化、现状与保护的文字作品。总结阶段中,对这些作品进行再筛选,集中其中的精品进行欣赏、品评,从而促进学生拓展与深化对海南骑楼的认识。

3.总结、交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学生参与“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是多方面的。在认识上、情感上、调查方法上、社会经历上、合作学习上、艺术表现技能上,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通过小组、班级等不同的总结、交流形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分享收获,扩大成果。

四、研发成果

(一)学生收获

学生在开展“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社会活动经验,并且在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为载体的学习中加深了对海南骑楼的认识,增强了热爱家乡、热爱海南的真挚情感。

(二)成果分享

在学校艺术节上举办“走进海南骑楼”主题展览,展示师生的绘画、摄影、造型等表现海南骑楼的艺术作品,与全校师生分享活动成果,获得广泛好评与共鸣。

(三)出版教材

笔者编写的《走进海南骑楼——由来、特色及其艺术再现》校本课程教材,2012年2月由《建筑与环境》杂志编辑部出版,2013年8月由香港的建筑与城市出版社再版;2013年5月海南电视台风范栏目报道了该教材出版信息。

(四)参赛获奖

1. 2012年12月,《走进海南骑楼》校本课程参加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一届“真爱梦想杯”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荣获特等奖。2013年2月27日《中国教师报》刊登了上述评奖信息。

2. 2013年10月“走进海南骑楼”参加海南省教育培训研究院举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说课比赛,获二等奖。

(五)课题立项

2013年12月“走进海南骑楼———由来、特色及艺术再现”研究获得批准成为海口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市级课题(立项编号HKX12514036)。

3.湖南青马实践报告 篇三

在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发动对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的进攻,为保存实力,党中央决定开始新一轮的战略转移,即转战陕北。在撤离延安及整个转战陕北的过程中,毛泽东利用陕北有利的地势地形,指挥了多次重要战役,如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歼灭战,并在战斗中灵活运用“蘑菇”战术,促进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 榆林学院201x年“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带领青年一代见证老一辈革命家转战陕北的艰苦与胜利,从而领悟转战陕北精神的真谛,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的先进军事思想为我军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句格言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表现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关键的一点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本文试图结合陕北地形分析与探讨在转战陕北这段历史中的重大战役,证明毛泽东军事思想在转战陕北期间的丰富与发展。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 毛泽东军事思想就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历史经验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1]本次转战陕北历程自延安出发,经清涧、绥德到佳县,瞻仰了毛主席转战陕北期间在各个县的伟大事迹,“蘑菇”战术以及“最小的司令部指挥全国最大的战役”等等,彰显了毛主席伟大的军事思想及指战能力,也促进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此期间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发展与完善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19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35年遵义会议前,毛泽东军事思想伴随“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以及“十六字诀”的游击战争的基本作战原则应运而生;从遵义会议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党的艰苦岁月促进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建国以来的和平建设都促使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与完善,并逐步走向成熟。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18日,迫于国民党的威胁,党中央决定撤离延安,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转战陕北的伟大历程。毛泽东军事思想在转战陕北的过程中,一方面有效地指导了转战陕北期间的重大战役,另一方面毛泽东军事思想也在转战陕北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与发展。

二、“撤离延安,以退为进”的转战背景 1947年春,蒋介石向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动 “重点进攻”,当时国共兵力差距悬殊,毛泽东审时度势,做出了战略决策:暂时放弃延安,运用“蘑菇”战术,把敌军拖在陕北,消灭在陕北,以支援全国其他战场作战,由此开始了转战陕北的征途。 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在指挥作战期间,又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在实践过程中,毛泽东不主张生杀硬拼,而倡导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也体现毛泽东以退为进的战略指导方针。在转战陕北前夕,毛泽东分析敌我实际情况,综合双方在兵力、兵源和装备三方面的差距,提出对策:借力打力,巧用敌军力量来消灭敌军,通过争取国民党中一切可争取的力量来拓展兵源,装备落后不可怕,“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即取之于前方,用之于前方,并采取缓兵之计,即转移主力军,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拿一个延安换一个全中国”的预言,暗示国民党占领延安才是其失败的真正开始,站在历史的巅峰,史实证实了毛泽东的预言。 战略转移,却始终不离陕北,其主要原因就是利用陕北险要的地形、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在战争中回旋地区大等有利条件,保障队伍的安全。撤离延安,以退为进的转战背景,是历史的无奈之举,也是危机中的灵活之变。 三、三战三捷,“蘑菇”战术的运用 在转战陕北的过程中,我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兵力差距悬殊,以两万多人消灭二十多万敌人,硬碰硬,就相当于拿鸡蛋碰石头,怎么碰怎么烂!这就离不开正确作战方针的指导,从实际出发,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因此我军采取的办法就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先打分散孤立的敌人,后打集中强大的敌人。采用灵活的“蘑菇”战术,以我军为磨心,牵敌人,磨敌人,让敌人围着团团转,等他疲劳了,饿饭了,再寻找机会歼灭它。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歼灭战都是“蘑菇”战术在转战陕北期间的典型运用。

(一)青化砭巧布“口袋阵” “我们把拳头收回,等敌人把拳头打过来,把手指伸开来,我们再把拳头打过去才有力量”毛泽东用形象的拳头比喻来阐释战略战术,并主张避敌锋芒,诱敌深入,运用“蘑菇”战术,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思想。 在撤离延安时,毛泽东预见国民党军将急于寻找我军主力,便派一小部兵力把敌人的主力牵到延安西北的安塞方向,将我军主力隐蔽集结在延安东北一带,待机歼敌。路过青化砭,对其地形进行实地考察并发现,青化砭是一条南北三十里长的大川,咸榆公路沿着一条小河蜿蜒其间,两面都是连绵起伏的高山,像一条张开的口袋,适合打伏击。于是我军小部兵力按主席指示装扮成主力军,顺着延河两岸,向西北方向撤退,董钊得知此消息,就带领五个旅,紧追我“主力”,同时命令三十一旅所率兵马,经拐茆进驻青化砭,以保障其主力侧翼的安全。敌人的主力被我军派出的小支队牵到安塞城下,我军主力也在青化砭集结完毕,并详细部署军队隐藏在青化砭张开的口袋周围,隐蔽着新四旅,口袋已经张开,就等敌人往里钻。 敌人三十一旅由拐茆出发,向青化砭进发,敌军三十一旅全部兵马钻进“口袋”,独四旅在南封口,新四旅在北封底,口袋两旁隐藏于高山后的战士们冲入敌群,将其分散,各个击破,仅仅四十七分钟就结束了战斗,敌三师一旅全部投降,伟大的青化砭战役获大捷。

(二)羊马河磨道吆驴 羊马河战役是继青化砭战役后的又一个运用“蘑菇”战术取得胜利的战役。青化砭战役后,敌军主力由西东进,预备寻找我军主力决战。毛泽东一面令我主力到蟠龙一带隐蔽休整,一面派小股部队作“磨心”,牵着敌人继续“蘑菇”。胡宗南令董钊、刘戡带九旅兵力由延安向东扑来,我军七七一团率领两个营,向东开去,董、刘紧追不放。七七一团牵着驴笼嘴从延长、延川、清涧到瓦窑堡,敌军所到之处,粮草供应不足,士兵无力应战,还不断遭袭。同时,我军向晋南展开强大攻势主动出击,直接威胁胡宗南老巢的安全。胡宗南没有见到我军主力,于是让主力南下到蟠龙、青化砭休整,结果被我军重新赶回“磨道”,我军第一纵队于胡军尾部袭击后,向牡丹川一带转移,胡宗南错把第一纵队当做我军主力,带领九旅兵力向牡丹川进发,并让三五旅与主力会合,妄图南北夹击。岂知我军第二纵队等主力已在羊马河一带部署隐蔽下来,等待歼灭敌军一三五旅。 羊马河的地形和青化砭十分相似,也是两边两道山梁,中间夹着一条大路。敌军一三五旅分两路沿山梁向南行进,我军顺着一道道深沟围攻,董、刘主力已被我军拖住,无法抽身,我军以四个旅的优势兵力,分头截击,终于在六个小时后将敌一三五旅全部歼灭。“蘑菇”战术,以“拖住主力,歼灭分支”的方法削弱敌军的力量。

(三)蟠龙调虎离山计 蟠龙是敌人的战略补给站,存有大量的军用物资。敌人每次战后,都要回蟠龙补给物资,拿下蟠龙,不仅动摇敌军的信心,还使其因缺乏物资补给而无法应战,要打蟠龙,就必须“调虎离山”。 毛主席利用敌军寻找我军主力决战的心理,一面命令我军以少数兵力将敌主力诱往绥德,并装出一副给养困难、欲渡黄河的趋势,另一面令黄河两岸部队制造渡河假象,为我军集中兵力夺取蟠龙做准备。我军少数兵力扮演的主力摆开十里长的阵势“仓皇而逃”,敌人的九个半旅上当全力追击。敌军主力被我军少数兵力牵到绥德后,我军主力很快占领了直接瞰制蟠龙街区的集玉峁制高点,将敌军的物资补给转为我军的物资补给。

“蘑菇”战术以我军小部队带领敌军绕圈子,消磨其斗志,耗费其物资,最终在精疲力竭时,将其一网打尽。青化砭“口袋阵”、羊马河磨道吆驴以及蟠龙的“调虎离山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涵,将“蘑菇”战术运用到极致。四、转战陕北,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转战陕北的过程中,从撤离延安到三战三捷,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精神尽显于战略思想当中,一切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在什么实践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灵活机动,不拘一格,力争主动,利用敌军矛盾,各个击破,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有效地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 共军把握主动权,转战略防御为战略反攻,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歼灭战,期间配合阵地战、游击战,先打弱敌,后歼强敌,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利用陕北的有利地形,决定采取什么作战计划,因地制敌,瓦解敌军的力量。

在转战陕北期间,陕北的有利地形也成就了战争的胜利,成就了中国共产党,成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转战陕北实践小组的二次见证了陕北千沟万壑、沟壑纵横的复杂地形,为转战陕北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最终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转战陕北将理论更好地融入到实践当中,让我们见证主席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战略来战胜敌人,形成属于自己的一整套战略战术,最终促进毛泽东军事思想在转战陕北的实践运用中丰富发展。本次“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我们了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触点和灵感。

青马工程实践报告范文

青马工程实践报告按照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明办、河南省教育厅、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学联《关于组织开展大中学生暑期“三下乡”和“四个一”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通知》(豫青联字51号)有关部署,决定以省管高校为主,指定18所高校团委每校组建一支大学生骨干基层学校团建调查队作为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到高校所在省辖市所有的县(市、区)团委开展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暑期社会实践,任务是开展基层中学中职团建调查、中学校园周边安全环境调查和中学基层团干部成长路径调查三项工作。

为相应团省委号召,加强焦作市基层学校团建工作,我校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组建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基层学校团建调查团,各个成员分布到焦作市4个区、4个县和2个县级市共计十个地区,王超兴、沈兴成和陈东同学有幸作为调查团的一个单位小组,深入到焦作市博爱县各级学校开展基层学校团建调查工作。

调研活动通过座谈调查、访谈对话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根据调查数据,结合访谈材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分析,形成了基本调研报告。

一、当前博爱县基层中学中职团建及周边安全环境基本情况1、博爱县中学中职团建工作的基本情况此次调研涉及到博爱县30余所中学中职(其中有4所由于特殊原因,没有联系到相关负责人),在校学生2.3万余人,其中团员人数约1.4万,占总人数的60.8%。全县30余所中学团总支下设380余个团支部,是一支团结协作、与时俱进、朝气蓬勃、开拓创新的年轻队伍,充分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但26所学校中无一所拥有专职团委书记,都是兼职。28岁以下青年教工数175人,其中青年教工团员数159人,占青年教工总数的90.9%。团员活动阵地数大概有40个,相对不是很充足。经费基本上都是靠自筹或自创,几乎是没有行政拨款。“推优”入党数不足10人,比例较低。2、博爱县中学中职校园周边安全的基本情况在调研的26所学校中,其中有19所在大门口建有视频监控,占总数的73.1%。各个学校目前装备的警用装臵主要是警棍、强力手电筒等。每所学校门卫人员的数量1—4个不等,其中有22所学校门卫的年龄超过35岁(大多是50—65岁之间),占学校总数的84.6%。调研学校的共同特征是:基本没有校车,门口小商小贩屡禁不止,在学校500米以内有网吧无证营业等等。

二、当前博爱县基层团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整体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基层团建也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新变化。目前,该县区基层团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基层团的组织建设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共青团活动阵地不足,不能满足共青团员的需要,原有的阵地也没有得到巩固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部分地方、领域正在逐步丢失,功能逐步丧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经济、社会组织不断涌现,我们的团组织还没有来得及往这些新的领域发展,阵地拓展不够,对这部分组织的青年缺乏引导。例如县城周边古人文景点、焦作博物馆等等,而这一部分对青年团员思想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二是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不强。存在着有领导班子却无团员青年、无活动场所和经费、少团日活动的现象,基层团干部兼职现象非常普遍,开展团工作的精力难以保证,兼职分散了团干部的精力,使基层团的工作大打折扣。基层团组织均没有固定活动经费来源,几乎全部依靠自己筹款,要确保正常运转都很困难。三是基层团干部学历不等,年龄相差太大,业务素质良莠不齐。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博爱县共青团干部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只有4人,不到团干部总数的15%,30—35周岁的占55%,35周岁以上的占30%。团干年龄偏大,对共青团工作往往缺乏激情,更缺乏创造性和开拓精神。与此同时,团干受训机会少,加上团干自身学习不够,导致了团干部业务知识和工作水平参差不齐。调查表明,大多数基层团干部有热情但缺少经验,二者不能有机统一,严重影响到基层团工作的开展。

三、博爱县团建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的原因分析结合博爱县团委建设实际情况和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认为,目前博爱县共青团工作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有该地区团组织内在的多方面的客观原因,更与整个社会大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调查表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基层团建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各级团组织基础建设不到五,活动阵地建设不健全。调查中发现,县直属学校100%都配有专门的团的工作办公室和活动阵地,但在各个乡镇学校,由于学校的办公阵地建设有限,大部分都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场所,这就出现乡镇学校团组织有组织无阵地,有班子无场所的情况。另一方面,团干部兼职现象比较普遍。基层团干部兼职现象非常普遍,各级团干部兼职比例高达90%,这就使得开展团工作的精力难以保证,兼职分散了团干部的精力,从而使基层团的工作大打折扣。

基层团组织活动经费严重不足,没有固定活动经费来源,除了少数学校团的活动经费有专项拨款外,其他几乎全部依靠自己筹款,要确保正常运转都很困难,严重影响到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从而主观观方面来说,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成为当前制约基层共青团工作发展的主要障碍。

部分团干部由于年龄问题,思维比较狭隘,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对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的领悟和接受能力不强,习惯于按过去的老办法行事。使得各级基层团组织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不强。一方面,在应对内外环境变化上,当前,自身还没有很有效的办法,工作方法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部分团干部对从事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短期行为和形式主义严重,主动性不强,对于开展团的活动,应对团工作中的新问题,被动应付了事的多。

这些,都制约了我社区基层团建和青年工作的有效开展。2、校园周边安全方面的不足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校园安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门卫年龄过大(基本上都超过35岁);校内摄像头较少(有的根本就没有);部分教学楼存在安全隐患(有的甚至已经是危楼)等等。

四、对博爱县基层团建及校园周边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针对当前博爱县共青团工作的现状,我们小组认为,各级团组织既要看到当前问题的严重性和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团建和青年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又要增强做好全县基层团建和青年工作的信心,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更好的改善校园周边环境,为此我们建议:

1、积极探索基层团建和青年工作新途径,延伸青年工作手臂。鉴于我社区当前团组织设臵和工作的现状,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展一些偿试工作。进一步增强我社区青年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共青团“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热情支持共青团工作,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

2、加大对青年团员培训的力度。多组织有团建方面经验的人才下到基层学校去开展有关团建方面的讲座破除制约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思想观念,减少兼职现象发生。要高度重视团员和团干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借助现有的教育活动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团员青年培训活动。当前,特别是要积极推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通过举办学习讨论活动,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思想解放的氛围,通过破除畏难心理、守旧心理、封闭心理等不良思想观念,激发我县青少年奋发有为精神状态,增强追赶先进的锐利斗志,敢于突破常规,迎难而上,突破难题,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共青团工作发展新局面。

3、确保一定的共青团工作经费。各相关部门应按有关政策要求,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完善共青团阵地建设。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共青团阵地建设,增加阵地数量。4、加强校园周边安全建设。各个学校应该增加校内摄像头监控数量,聘用年轻保安,年龄最好在35岁以下;政府应该及时拨款建设新的教学楼,杜绝危楼在校园出现,把校园建成最安全的地方;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及时查处涉及校园及周边的治安案件,随时注意发现学校在安全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公安局应加强上下学时段和校园周边重点部位的巡逻盘查力度,并保证随时有民警在岗等等。五、实践总结或体会:通过两周多深入焦作市博爱县中学中职的调研,总体来说,博爱县中职中学团建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形成一定影响力,聚集了一大批团员青年。

但在某些方面依旧存在一些的困难和问题,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提升团建工作整体水平,各个方面就会步入正轨,对团员教育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此次调研,自身感觉组织这样的调研非常必要。不近对基层团组织,这给基层团组织切实反映自身困难的一个平台,对于个人来说,是了解基层建设的重要契机,也给我们一次接触社会的一个重要平台。

自我认为个人成长需要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一是汲取知识,二是感受生活。在校园我们努力完善自我,用知识包装自己,而到现场、入社会,找感觉,对一个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种深入基层,深入社会的社会实践,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学知识、写文章、搞科研就难免隔靴搔痒、言不及义。对于我来说,初步认知社会、了解基层是参加这次调研活动的最大收获。调研过程中博爱县各级领导对于我们这次调研很重视。所到之处都能够明显感受到各个学校对于我们这次调研活动高度配合。

他们从调研问卷到调研访谈都做了精心准备,主要负责人亲自接待。过去我们常常缺乏自信,认为我们自己无权无腿(下属机构),担心人家不配合、不接待。总是顾虑重重,不敢走出去。通过这次大规模的调研活动,我感觉到,我们的一些担心是多余的。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应该认识到我们自身的价值,树立应有的自信。这次调查研究,我能够明显感觉到,基层团建同志希望通过我们的渠道向团省、市委及省、市政府反映制约当地团建发展的一些实际问题。最后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机会,感谢博爱县各级团组织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4.青马班第四组实践活动策划书 篇四

信息工程系青马班

社会实践活动

主办单位:信息工程系团总支学生会

承办单位:信息工程系青马班第四组

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爱心支教

二、活动目的:

1、利用大学生的知识资源服务社会,丰富中小学生的文化生活。开阔寒门学子的视野,对其人生的态度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丰富大家对农村的认识,让同学们发挥个人的才能,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培养同学们吃苦精神和奉献精神。

2、希望能够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活动。让更多的社会先进人士对贫困地区的学生伸出援助之手,优化农村教育设施。

三、活动时间:

2011年10月17日

四、活动地点:

石岭东风村

五、活动人员:

信息工程系青马班第四组所有成员

六、活动内容:

1、对东风村的中小学生进行数学、英语和语文的辅导,也可以邀请当地的其他个年级的学生前来享受免费辅导学习,我们将尽心辅导。

2、我们将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收集各方面的资料,为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动提供帮助。

3、活动结束后我们将进行全面宣传,呼吁社会各界支持农村教育,为发展农村教育寻求最大的社会支持。并尽力为贫困的农村孩子寻求资助。

七、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1)通过组员讨论,决定本次实践活动内容。

2)与东风村书记联系,希望支持我们的工作。

3)做好策划书在交由系部审批,通知队员做好前期准备并做好安全宣传工作。

4)准备让他们能够接受的内容、活动以及教授的方式。提前3天整理出来,并筹备所需物品。

5)成立安全小组,负责活动中大家的安全问题及处理紧急情况。

2.活动期间

1)到时在学校报栏集合2)负责人带领小组人员一起到达活动地点,并与书记做好交涉工作。

3.后期工作

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记录的过程及经历、总结活动的优缺点,从不足中吸取教训,把优点继续发扬广大。

八、注意事项:

1.本次活动由主要负责人负责好本次活动的安全问题,过马路要严守交通规则,若出现问题,应及时与组长取得联系。

2.活动途中及活动过程不得有不文明的现象,不得损害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广大群众中的形象,从而为以后开展活动提供保证。

3.活动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务必冷静处理,听从组长指挥,在学校里不能和同学们发生冲突,不能挑起事端,同学们发生争执时要主动上前调解,保证我们在学校里的时候没有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信息工程系青马班第四组

5.暑期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篇五

姓名:李赫铭

学号:5702114118

班级:材料144

暑假期间,原本打算参加学院的井冈山支教活动,但由于一些原因最后没有去成。回家后找到一份家教工作,通过近一个月的教学实习,使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这一个月的家教体验,培养了我的实际教学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是迈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一个暑假,为了使这个漫长的暑假过得充实,为了对这两年来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作一个除期末考试以外的另一个侧面的检验,在这个暑期中进行了一次家教实践活动。

漫长的暑假生活,激起了我要参加暑假社会实践的决心,说老实话这个想法早就在学期结束之前就有打算了。回想当初刚跨进大学校门的那天我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独立自强的新一代好青年,我要学会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现如今我终于骨气勇气抓住难得的机会接受挑战,我想只有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才能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和认知这个社会,以前的我只是一株生活在爸妈这两棵大树之下的小树苗,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只有阳光和雨露。然而现在我长大了,自然要寻找自身与外界的差距,检验自己是否能够融入这个复杂而庞大的世界。

家教,也就是做老师给学生辅导学习,一般都是一对一的辅导。曾经,对这个职业也有过憧憬,所以,对于一份这样的暑期工作,我个人是很满意的,因为它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的,而且我对自己也是很有信心的,以前暑假在家的时候,我就会教自己的表弟,虽然这并不正规,但至少能让我收获一定的经验。自信是好事,但我也知道,这毕竟是我第一次正式地以家教老师的身份去教别人,所以我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有了期待,但是,每当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它跟我们想象中的还是有出入的,有时候甚至有很大的差距。就拿我们的这次经历来说好了,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兼职工作并不是那么的容易,辗转了三四个,不得不放弃,最后在同学的介绍下,找了一份家教的工作。

我的辅导对象是一位五年级的女学生,辅导的主要科目是英语,兼语文和数学的暑假作业辅导,我先跟家长通了个电话,进行了初步的接触与交流,并且了解了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在去学生家里试讲之前,我在网上特地查找了一些家教活动中的注意点以及难点,还有就是家教学生的不同类型以及采取的措施。而且,我也事先了解了小学英语课程设置的一些特点,对五年级的英语课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天我就带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去进行了第一次的试讲,对于试讲的结果,家长还是比较满意的。然后我跟家长进行了更深入的交谈,也跟我的学生有了第一次的交流。这样的接触之后,我了解到,其实她的其他几门功课还是蛮好的,对英语,主要是没有兴趣,而且基础比较差,加之父母的期望又很高,从而造成了自我放弃。回来以后,我就针对这个情况在网上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对这样的学生,最重要的就是鼓励与支持,增强她的自信心。我相信,有了自信,兴趣就会产生了。

通过我对学生的了解,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方面:第一,英语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文化背景不清楚;第二,面临着会读不能听、会写不会读,能听写、不会读音标,发音不准确或乱读的情况;第三,单词储备量不够,或者是已经基本达到要求,但对单词不能灵活运用; 第四,学生们基本上能够掌握字词的意思,但用词造句的能力有限,形近字容易混淆;第五,语法知识缺乏,许多时候根据主观意愿答题;第六,英语阅读存在误区,容易受生词或句式的影响;第七,写作结构不清,用词不当,语句多为简单句且杂乱无章。

这些问题涉及到英语学习所强调的是听说读写能力,除此之外,成绩是衡量教学的重要指标。但是英语家教每次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同时保证成绩的大幅度提高,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我的作法是根据学生的弱点对症下药,重点对学生欠缺的能力进行训练。开的课程是:语音,写作,语法,习题课。

语音:每天花10分钟时间,教学生读音标,再听写重要单词。在一个月的期间内,虽然不能大幅度提升英语成绩,但是,我的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大大提升,兴趣是关键所在,我相信,有了兴趣,一定会越来越好。

转眼间,很快就开学了,现在再来回顾这个结束的暑假,这次难忘的家教经验,还是会有很多感触。我觉得暑期家教对我自己是很好的考验,能锻炼口才,加强与人交流的能力,也是对自己知识的肯定。同时,通过见识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学会怎么做人、与人相处,提早适应社会。而且,大学生做家教得到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贴补,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价值能得到社会肯定,增强我们进入社会的信心。

6.青马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篇六

广东省阳西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97年, 现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由于学校校本培训不到位, 再加上阳西县位于广东省西南落后地区, 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少, 导致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落后, 难以适应新时期高中德育特别是新课改的要求, 制约了德育的实效性。一方面, 学校德育满足于明理说教, 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水平上, 缺乏对地方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 以致学生对家乡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名胜、名人知之甚少, 无法触及学生内心世界, 德育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 由于学校是新建的, 急于得到社会的认可, 过于追求教学质量, 对升学率过于偏爱, 结果是重智育轻德育, 忽视了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忽视了发展学生的道德能力。

为此, 提出本课题研究, 试图通过开发和利用地方实践活动资源, 拓展德育渠道, 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 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其实效性。这不仅是提高德育实效性, 改进我校德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也是开发阳西县丰富的实践活动资源、贯彻落实德育政策法规的需要。

二、界定问题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实践活动资源”这一概念, 广义的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演示等, 也包括课堂外的参观、调查、访谈。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教育基地等, 都是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我们这里讲的实践活动资源特指地方特色的实践活动资源, 即是富有地方性、特色性的实践活动资源。实践活动资源不等于德育资源, 前者除包括后者在内, 还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演示, 包括在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中撰写的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因此, 前者比后者的内涵更加丰富。如果说德育资源是课程资源, 那么实践活动资源不但重视开发课程资源, 而且重视开发学生资源, 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德育的主体性。

三、拟定行动计划

1. 申报设计

时间:2009年2~4月。达成目标:成立课题组, 通过专家、学者的指导和论证, 搜集文献资料, 拟定课题研究初步方案, 对课题申报进行设计。

2. 实施研究

时间:2009年5月~2011年2月。达成目标:培训参加研究的教师, 撰写、修正课题研究方案, 实施研究方案, 进行研究实践, 取得中期成果。

3. 总结阶段

时间:2011年3~7月。根据实验目标,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撰写报告和论文, 邀请领导、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本课题研究分为以上三个阶段, 目前进展到中期研究阶段。

四、行动的实施

1. 搜集地方实践活动资源, 挖掘德育素材, 编写德育校本教材

我们对阳西丰富的地方资源进行调查、分析, 并进行筛选、归类, 将其分为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自然资源、美食之乡、地域特色等方面。在此基础上, 我们依据不同的教育目标, 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 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 如《阳西经济》《阳西历史》《阳西文化》《阳西风物》等。

2. 整合实践活动资源, 加强德育实践基地建设

在调查、分析我县实践活动资源的基础上, 经过充分的论证, 我们对德育基地进行归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地方民俗文化教育基地、旅游文化教育基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在德育基地的建设中, 我们首先确保“基地式德育活动”的常规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其次以主题式教育作为学校开展“基地式德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促进校内德育活动与校外德育活动相结合;最后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基地式德育活动”的成果,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丰富体验, 加强自我教育。

3. 深入社会实践, 开展德育体验活动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我们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 结合学校整体的教育计划, 以体验活动为基本途径,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德育实践活动, 注重寓教于乐, 突出思想内涵, 强化道德要求。为此, 我们开展了“阳西种植业”“阳西传统产业”“阳西文化”等社会实践和调查, 开展了清明节瞻仰烈士陵园、国防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

4. 结合地方实践活动资源, 进行学科渗透

课堂是德育的主渠道, 我们结合人文性比较强的历史、政治、语文等学科, 整合地方实践活动资源, 进行德育渗透。

5. 以实践活动资源为载体, “发表”体验成果

所谓“发表”体验成果, 是指在以实践活动资源为载体的各种教育活动中, 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运用言语、文字、美术、PPT等方法发表、展示诸如政治小论文或心得体会、电子文稿、手抄报等成果。展示成果的主要途径有课堂展示、黑板报、广播等形式, 有的还入编校本教材。学生发表成果的进程, 本质上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展示成果, 有利于把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的道德认识和所思、所想、所悟表达出来, 是德育认识由知之到深化、升华的过程, 也是学生自我教育向同伴教育、个体教育向集体教育转化的过程。

五、行动实施的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 本课题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成果。

1. 初步探索到利用地方实践活动资源提高德育实效的方法

课题组积极探索利用地方实践活动资源提高德育实效的方法。

(1) 开发地方活动实践资源, 并使之教材化、课程化, 彰显德育特色。统一的课程设置, 难以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我们在充分调研、开展教育实效调查的基础上, 开发、利用地方实践活动资源, 开发了《阳西历史》《阳西文化》《阳西经济》《阳西风物》等校本课程, 使实践活动资源与德育有效整合, 并将其校本教材化、课程化, 使我校德育有别于其他学校, 形成自己的德育特色。

(2) 初步探索到利用地方实践活动资源提高德育实效的方法。经过一年多的研究, 我们初步探索到利用地方实践活动资源提高德育实效的方法, 如加强德育实践基地建设, 深入社会实践, 开展德育体验活动;结合地方实践活动资源, 进行学科渗透;以实践活动资源为载体, “发表”体验成果。

2. 转变德育工作方式, 初步提高了德育的实效

(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提高德育实效提供了前提条件。我们在对课题成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进行有关转变工作方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方面的教育。经过一年的实践,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德育中, 教师发扬民主精神, 不再是德育知识的主导者和灌输者,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面增多了, 初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提高德育实效提供了前提条件。

(2) 结合地方实践活动资源, 开展行之有效的自我教育活动。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为此课题组通过以地方实践活动资源为载体, 组织德育系列体验和发表学生体验成果等活动, 充分实现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积极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课题开展一系列德育体验活动, 最明显的是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变化。通过对我县工农业的调查, 让学生接触社会, 充分了解乡情、民情, 认识到家乡经济发展与珠三角经济相比, 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家乡资源丰富, 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势头。开展这样的活动, 一方面, 落实了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爱乡教育, 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经济建设的参与意识和振兴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85%的同学表示, 待大学毕业后, 决心用所学的知识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 投身家乡的经济建设。另一方面, 有助于学生道德知识上升为道德观念, 内化为道德行为, 做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3) 课题理论成果初见成效, 课题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为提高德育实效提供重要的保证。《德育科研, 论证先行———“活用实践活动资源, 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课题论证报告》《论地方德育基地的建设》获阳西县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多篇论文获二等奖、三等奖;《践行新课标理念, 创新德育教育———以乡土资源为载体的体验式教育模式的尝试》获广东省教育学会年度论文评选三等奖;论文《德育体验, 因为实践活动资源而精彩》《论地方德育基地的建设》在《中小学德育》杂志发表。除此之外, 我们还完善了课题组例会制度、课题组岗位职责制度与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制度, 制订了课题培训计划, 还编制了《阳西县第一中学德育课题管理手册》, 完善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这些理论的探索、制度的建设, 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和提高德育实效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3. 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念, 促进其专业发展

在课题研究中, 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转变了教育方式,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对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 德育教育不再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水平上,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体验活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边关系中生成德育知识。

上一篇:2019年行政工作规划表下一篇:整理入党材料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