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及应用专(10篇)
1.计算机及应用专 篇一
江苏专转本计算机考试大纲
一、概述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硬件)
三、计算机软件
四、数字媒体及其应用
五、计算机网络
六、信息系统与数据库
七、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
概述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2、划分计算机时代:主要元器件
电子管->晶体管- >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类型:巨型、小巨型、大型、小型、工作站、个人计算机(微型机)
4、应用领域:
科学运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功能(CAD、CAT、CAM、CAI)、5、摩尔定律
计算机组成原理
1、计算机的逻辑结构:掌握计算机的5个组成部分(CPU、主存、总线、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及其功能。
2、CPU的组成3、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4、总线的类型
5、输入/输出设备
了解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
6、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掌握计算机指令的组成(操作码和操作数)、指令的类型(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移位运算、位与位串操作、控制转移、输入/输出等)、指令的执行过程。
7、PC机的组成了解PC机外观所见的部件、主机箱内的组成部件。
8、PC机常用的外部设备
掌握键盘、鼠标器的作用、组成、分类;了解扫描仪、数字化仪和条形码读入器等输入设备;掌握显示器、打印机、硬盘的作用和主要技术指标,了解其他的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包括绘图仪、软盘、光盘等。
9、计算机分类及性能评测
了解6大类计算机(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机、超级小型计算机、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的特点;了解个人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性能参数(CPU字长、CPU速度、主存容量与速度、Cache存储器容量、硬盘存储器性能、系统总线的传输速度、系统的可靠性)。
1、五大组成部分
2、CPU组成、指令、指令系统
3、内存储器:ROM(PROM、EPROM、Flash ROM)、RAM(SRAM、DRAM)、BIOS、CMOS、Cache4、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容量、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访问时间)、移动存储器、光盘(CD-ROM、CD-R、CD-RW、DVD、VCD)
5、总线标准: ISA EISA PCI6、总线类型:数据、地址、控制
7、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扫描仪
8、输出设备:显示器(CRT与LCD)、打印机、绘图仪
9、I/O接口:并/串行、USB、IDE、SCSI、PS/2
计算机软件
1、软件的功能和分类:了解软件的功能,掌握软件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每类软件的特点。
2、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层次结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3、系统软件:掌握操作系统的功能,了解常用的操作系统;了解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处理程序,包括汇编语言、常用的高级语言(C、Fortran、Pascal等)、汇编、解释和编译、编译系统的工作过程。
4、数据库管理系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结构。
5、? 计算机病毒
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病毒的特点,计算机染毒后常见表现,防病毒常用的方法。
计算机软件
1、常用操作系统
DOS(单用户单任务)
Windows(单用户多任务)2003server(多用户多任务)
UNIX(多用户多任务)
Linux、OS/22、语言分类
低级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分为:FORTRAN ALGOL JavaC与C++
3、高级语言基本成分
数据、运算(算术与逻辑)、控制(顺序、条件选择、重复)、传输(I/O语句)
4、语言处理系统
(1)解释与编译(是否生成目标代码)
(2)汇编程序、解释程序、编译程序
5、算法与数据结构
(1)算法性质:确定性、有穷性、能行性、输入、输出
(2)算法分析:时间代价和空间代价
数字媒体及其应用
1、数据的二进制表示和运算
掌握二进制表示和运算(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2、数制之间的转换
掌握二进制数据与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3、进制信息的计量单位:bit、byte、KB、MB和GB的含义。
4、数值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掌握整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了解实数的表示法。
5、西文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掌握ASCII字符的编码特点和常用字符的ASCII码。
6、中文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掌握中文信息存储的特点,GB2312国标字符集的构成、区位码和国标码及其关系;了解BIG5汉字编码、Unicode;了解汉字输入编码的概念和常用的输入编码,以及汉字输出原理。
7、图形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了解图像(image)、图形(graphics)的概念和特点。
一、数值信息
1、进制问题
(1)二进制的算术和逻辑运算
(2)进制间的相互转换(二、八、十六进制)
2、数的表示范围
(1)不带符号数(n位二进制)
(2)带符号数
原码、反码、补码
a.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都一样
b.补码的表示范围比原码、反码多一个
c.求负数原码、反码、补码的步骤
3、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尾数和阶码
二、西文字符的表示
1、ASCII
基本的ASCII字符集共有128个字符
96个可打印字符(常用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
32个控制字符
2、特殊字符的ASCII码
空格(32)A(65)a(97)0(48)
常考题型:比较ASCII值的大小;由一个字符的ASCII值求其他字符的ASCII值
三、汉字的表示
1、组成(7445)
第一部分:字母、数字和各种符号,包括拉丁字母、俄文、日文平假名与片假名、希腊字母、汉语拼音等共682个(统称为GB2312图形符号)
第二部分:一级常用汉字,共3755个,按汉语拼音排列
第三部分:二级常用字,共3008个,按偏旁部首排列2、94行94列
3、区位码、国标码和机内码(啊 1601->3021H->B0A1H)
4、文字的输入方式:数字、字音、字形、形音
5、文字的输出方式
字符形状的描述方法:
点阵描述(16×16)
轮廓描述
常考题型:区位码、国标码和机内码的转换;求点阵字符的存储空间;
四、图形图像的表示
1、图像的类型:bmp gifjpgpngtiff2、图像的存储容量
一幅图像的数据量可按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以字节为单位):
图像数据量=图像水平分辨率×图像垂直分辨率×像素深度/83、图像的压缩标准JPEG4、位图与矢量图(AutoCAD)
五、声音的表示
波形声音的主要参数
取样频率
量化位数
声道数目
使用的压缩编码方法
数码率(bit rate):指的是每秒钟的数据量,也称比特率、码率
数字声音未压缩前,其计算公式为:
波形声音的码率 = 取样频率 × 量化位数 × 声道数
压缩编码以后的码率 = 压缩前的码率 / 压缩倍数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三个要素。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掌握按拓扑结构、覆盖范围对网络的分类。
4、数据通信基础:了解数据通信的概念、通信模型、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常用的有线传输媒体。
5、调制解调器:了解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6、网络协议:了解什么是网络协议。
7、因特网:了解因特网是什么,它所提供的主要服务,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方式、个人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方式。
1、计算机组成若干个主机(host)
一个通信子网
一系列的通信协议及相关的网络软件
2、计算机组网的目的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
实现分布式的信息处理
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网络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分: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简称MAN)
(2)按照使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
有线网,无线网
(3)按照网中各种设备互连的拓扑结构可分为
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混合型
(4)按照所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可分为
以太网、交换式局域网、标记环网、FDDI4、数据通信系统性能的衡量指标
信道容量
数据传输速率
误码率(error rate)
端-端延迟
5、多路复用技术:频分、时分、波分
6、传输介质
(1)有线信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2)无线信道:无线电波、卫星、微波、红外线、激光
7、计算机局域网
以太网:总线结构、广播方式、CSMA/CD8、广域网类型
X.25网、帧中继网、SMDS、ATM9、常用网络英文
介质访问地址(MAC)48位二进制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ADSL)
电缆调制解调技术(Cable MODEM)
统一资源定位器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网络扩展与互连所使用的设备
中继器(Hub)
网桥(交换式集线器)
路由器:
10、因特网
(1)IP地址的分类及格式:
(2)网址分类方案:
A类地址:用于拥有大量主机(≤16777214)的网络,只有少数几个网络可获得A类地址。IP地址的特征是其二进制表示的最高位为“0”(首字节 0~127)
B类地址:用于规模适中的网络(主机台数≤65534)。IP地址的特征是其二进制表示的最高两位为“10”(首字节 128~191)
C类地址:用于主机数量不超过254台的小网络,IP地址的特征是其二进制表示的最高3位为“110”(首字节 192~223)
(3)Internet在美国分为三个层次:
底层为大学校园网或企业网,中间层为地区网,最高层为全国主干网(如NSFnet,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etwork)。
(4)主机地址与域名系统:DNS(常用域名)
(5)因特网提供的服务(C/S、P-P、B/S模式)
电子邮件(E-mail)
文件传输(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远程登录(Telnet)
信息服务(WWW)World Wide Web
BBS,专题讨论,在线交谈,游戏等
11、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WWW:World Wide Web(环球网)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
HTTP:Hyper Text Transmit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P0P3:邮件接收协议
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
12、网络信息安全
(1)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2)数据加密
对称密钥加密:n个用户n(n-1)/2个密钥(DES、AES、IDEA)
公共密钥加密:n个用户n个私钥n个公钥(RSA)
(3)包过滤与防火墙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
1、信息系统类型
2、数据库系统
3、E-R图:方形、椭圆、菱形
4、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数据独立性
5、常用术语:属性(列)、主键、联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元组(行)
6、关系数据模型完整性
实体:主关键字不能重复或为空(NULL)(单个表)
引用:不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元组(两个以上的表)
用户定义: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7、关系代数
基本操作:并、差、广义笛卡尔积、投影、选择
并、差、交使用的关系必须相容
交运算可以由差运算表示
8、SQL(结构查询语言)
Select、From、Where9、软件危机
原因
(1)对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认识不够;
(2)软件不是物理产品而是一种逻辑产品;
(3)随着问题复杂度的增加,处理问题的效率下降,软件开发时间和费用随之增加。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
10、计算机集成制作系统(CIMS)
11、电子商务
(1)交易方式分类:企业内部、企业客户(B-C)、企业间(B-B)、企业政府
(2)网络类型分类:基于EDI(电子数据交换)、基于Internet、基于Intranet/Extranet12、GIS(地理信息系统)D-Lib(数字图书馆)
2.计算机及应用专 篇二
在工程实际中, 施工单位可自己做孔道摩阻试验, 减少费用, 而在现场施工中, 大多数人对孔道摩阻试验不够熟悉, 以致不能很好地进行孔道摩阻试验, 或对采集的数据不会处理, 针对此种情况, 下面简单介绍孔道摩阻试验的方法及简单计算。
1 工程简介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TJ-1标12#梁场承建北沙河特大桥上部结构无砟箱梁预制工作, 所生产的箱梁为32米无砟箱梁, 长32.6米, 跨度为31.5米, 宽12米, 梁高3.05米, 重约804.8t, 为单箱单室截面, 有27个预应力纵向孔道, 本次试验梁型为无声屏障曲线梁, 即二期荷载使用范围为120k N/m~140k N/m, 预应力筋布置数量情况如表1。
本次试验我们腹板采用了有代表性的腹板N3、N4、N5、N7、N8、N9, 底板N1b、N2b共8束钢绞线, 钢绞线的布置情况见图2。
初步分析:就孔道布置的断面情况分析看, 腹板孔道有平弯竖弯现象, 起弯的角度较大, 估计摩阻损失较大, 相较来说, 底板预应力束的弯起角度较小, 摩阻损失会比较小一些。
2 试验方法
因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线性特性, 所以试验采集的数据以传感器数据为准。
试验设备进场后, 在现场对用油表、千斤顶、压力传感器进行校核, 达到规范要求后方用于试验。试验采用一端张拉另一端固定的方法, 通过被动端与主动端传感器读数的比值来分析实际孔道的摩阻情况。读取时, 先读主动端, 再读被动端。主动端读数在显示器所显示的数据变化比较稳定后读取。摩阻试验的安装图示如图1。
2.1 预应力孔道损失理论公式研究。
后张法张拉时, 由于梁体内力筋与管道壁接触并沿管道滑动而产生摩擦阻力, 摩阻损失可分为弯道影响和管道走动影响两部分。理论上讲, 直线管道无摩擦损失, 但在施工时, 因浇注箱梁时对混凝土的振捣等影响使得管道并非理想顺直, 而是呈波形, 加之力筋因自重而下垂, 力筋与管道在工程实际中不可避免将有所接触, 而当有相对滑动时就会产生摩阻力, 此项称为管道走动影响 (或偏差影响、长度影响) , 表现在系数k上。对于管道弯转影响除了管道走动影响之外, 还有力筋因平弯或竖弯对管道内壁的径向压力所产生的摩阻力, 该部分称为弯道影响, 随力筋弯曲角度的增加而增加, 表现在系数μ上。直线管道的摩阻损失较小, 而曲线管道的摩擦损失由两部分组成, 因此比直线管道大的多。
2.2 管道摩阻损失的计算公式。
后张法构件张拉时, 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σcon—张拉端钢绞线锚下控制应力 (MPa) ;
μ—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管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 (rad) ;
k—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管道长度, 可近似地取该段管道在构件纵轴上的投影长度 (m) 。
根据式 (1) 推导k和μ计算公式, 设主动端压力传感器测试值为P主, 被动端为P被, 此时管道长度为l, θ为管道全长的曲线包角, 考虑式 (1) 两边同乘以预应力钢绞线的有效面积, 则可得:
两边取对数可得;
由此, 对不同管道的测量可得一系列方程式:
由于测试存在误差, 上式右边不会为零, 假设
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对k、μ求导可得:
3 试验结果分析
由测试数据可得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分析数据如表2。
由表2可知, N1b、N2b的损失情况较小, 相对来说, 腹板预应力束损失情况较小, 与预计结果相符。根据表1、表2的数据及上述公式可求得:k=0.0039, μ=0.4708, 与规范给定数据k=0.0012, μ=0.55比较。
另外需注意参数的取值问题, 与预应力的计算不同, 预应力张拉时, 一般是两侧对称张拉, 即两侧同时施加同样的力, 加之梁体对称, 情况基本一致, 所以只取一半计算就可以, 而孔道摩阻试验是一端张拉, 一端固定, 计算时的参数梁长、弯起角之和应取全梁。
参考文献
[1]赵少强, 别大华, 刘建伟.客运专线32米简支箱梁预应力孔道摩阻试验研究.铁道标准设计.
[2]TB10002.3-200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计算机及应用专 篇三
关键词 计算机 学前教育 基础知识 操作技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电子设备。自1946年2月15日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到2012年这短短66年的时间里,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1946年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达30吨、运算速度每秒钟仅为几千到几万次的笨重计算机到今天运算速度每秒达几亿次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轻便型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无不深深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属于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范畴,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将来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我们逐渐迎来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春天。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建700所公办园,到2020年,全省将有1000所乡镇中心公办幼儿园,就2011年我省新建30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贵阳市三年内将新建和改建70所公办园,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使市场对幼儿教师需求巨大,预计到2020年底,我省将缺幼儿教师4.67万人。而如今学前教育专业不仅在幼专开设,而且很多中等、高等职业学校甚至高校都开设已久,因此,幼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目前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欲望过低,实际操作技术不够扎实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对象的现状与分析自上世纪90年代高考制度改革以来,绝大多数成绩较好的初中生把上高中考大学作为第一选择,只有成绩较差、升学无望以及问题学生才进入中职学校继续学习。这些学生的分数往往极大程度上低于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学习能力低,且自主性较差,又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行为规范。选择进幼专,一是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踏入社会还为时尚早,给孩子找个地方管管。二是幼师好找工作,时耗低,花钱少,见效快。这造成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虽然我校近两年招收初中起点的二年制大专生,今年我校与贵阳学院联合办学经省招办按照今年贵州省考试中心划定的大专录取分数线第一志愿录慢高中起点的三年制大专生400人,占今年校本部招生人数的63%,但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当前农村乡镇中学计算机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善,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较少,更谈不上学习系统的计算机知识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掌握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城市的学生接触计算机机会较多,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例如上网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等,但基础知识仍然与教学目标相差甚远,且每个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都不一样,想获取知识的欲望、程度自然也各不相同。而且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动机已存在显著差异,一年级学生因刚踏入校门,对这个城市和学校都感到陌生,对学校的学习方式不太适应,也没有升学压力,课余时间较多,也没有过多的就业压力,所以学习动机较弱。随着对环境的适应,以及各种资格鉴定考试的出现,二年级学生要比一年级的学习动机强。三年级学生则要面对就业的压力,为工作四处奔走,学习时间较少,学习动机有所下降。针对当前的教学对象和现状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程自身的特点,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该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探讨1.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涵盖的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但这些知识不能完全满足于实际应用,应根据需要添加一些新的知识点,而且应将计算机发展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以及这个领域相关的新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中。因此,需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紧扣教学大纲,因材施教,突出重点。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再按照以往的老教学方法,可能由于学习内容过于简单,学生容易达成教学目标,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大量的研究证明,中等程度的难度水平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最为有利,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因此,为了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提升教学内容层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2)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重在实践,计算机知识更新很快。故教学过程中那些陈旧的或淘汰的知识不能篇幅过重,而应插入一些比较贴近现实的或比较前沿的新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动态,而且可以激发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些學习任务,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做出一些以往很期望但自己又不能实现的作品。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地摸索,掌握要领,深刻理解每个操作的含义。教学过程中,每一堂课的内容都要上机操作进行练习、巩固。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应细化,分阶段进行详细讲解,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成功的体验和感受。(3)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俗话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才能浇灌学生的一碗水。这就要求教师的基本功要扎实,才能应对和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得到调动,学生才能参与课堂并积极进行探索,主管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更高的成就感。这有利于学生追求真理,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习动机布鲁纳认为: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习和研究的东西感兴趣,有了兴趣,愉悦的心情就会油然而生,从而全神贯注,积极钻研。教师只有紧扣教学内容,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课堂教学中巧妙导入新课程,让学生有跃跃欲试的心理,学习动机才能得到有效激发。当然,在计算机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水平也应当控制在学生可以达到的范围,这样能够有效引起学生共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应不拘泥于一种或某种,变化无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计算机的好处和重要性,从而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远远不如高校的学生,他们往往仅凭感觉来感知外部事物,课堂上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投入注意力,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即使老师再怎么强调内容的重要性,他们也无动于衷。一堂课下来,老师的付出与学生的收获不成正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围绕学生的兴趣点,从课堂内容和形式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学效果。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发学生的深沉学习动机。3.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效果大量研究表明,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都不如二年级学生的高,这说明学生在入学初,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够深入,只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对本专业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如果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将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中,故教师扮演的这一角色尤为重要,上课时不只是强调“努力学习”等抽象的词语,而是给学生设置具体的目标,越详细越好,引导学生达到这些学习目标。使他们不在盲从,增加学习动力。4.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进成就型学习动机如果学习总是没有成就感,学生将会失去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动机下降。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成就感,他们就会获得学习的信心,自己愿意继续接受新的挑战;相反如果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成就感,他们就会失去信心,就失去了继续学下去的勇气。所以成就感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巨大情感能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中。难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各章节知识的递进性、连贯性的特点,精心备课,选择基础性强、实用性强及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学生的经历来进行启发,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知识难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大,而且很贴近我们的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应设立一至三个教学重点或一个难点,把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来讲,直至学生理解和掌握,然后再辅以大量的练习使教学内容当堂得到巩固和应用。5.创设竞争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大量的研究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立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适当的良性竞争对学生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好的激发,创新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课堂内,教师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相互交流,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教师在实时地加以引导和回归课堂。课堂上对那些学习积极性高、作业完成好的同学,教师进行表扬并将作品展示给其他学生,让他们提出问题。这可促使学习好的同学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这样将很快形成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相互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我们要善于抓住关键点和教育时机,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和热情的激发。比如,学生对文字输入不感兴趣,但这又是他们学习计算机知识所必备的技能,可组织一次文字输入比赛,全班同学一个不落,人人参与,看谁的速度快。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互不服输,相互赶超,不仅熟练了电脑键盘和文字的录入,而且毅力和面对困难应难而上的精神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课堂外,学校应该多举办一些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比赛和展览,如网页制作大赛,Flash制作比赛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总之,我校计算机教师不要拘泥于一种或某种教学方法,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设法提高计算机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和继续学习的动力,使幼专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不但学有所用,而且形成自己独有的专业特点。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吴文虎.谈IT职业教育.计算机教育,2006.
[3]温志.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分析.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4.计算机及应用专 篇四
需要指出的是, 尽管目前仍缺少用于直接指导满堂支架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规范, 但是在铁路公路的施工现场, 技术人员在大量工程实践的基础上, 已经将满堂支架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与客运专线连续梁的施工中, 并形成了大量文献。鉴于目前满堂支架设计的实际情况, 笔者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工程设计的相关经验, 总结提出客运专线连续箱梁满堂支架设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目的是为满堂支架的设计计算提供指导, 方便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相关计算作业。
1 满堂支架设计的计算内容
满堂支架设计计算的对象主要包括为模板、支架、基础和地基四个部分, 下面分别给出这四部分需要设计计算的内容。
(1) 一般情况下模板宜优先选用胶合板和钢模板, 模板按照受力工况应分别验算其强度和刚度;
(2) 现场支架结构常用的立杆为Φ48×3.5钢管, 按照受力工况应分别验算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 根据地基土的不同情况, 应设计选用经济合理的基础形式, 并进行基础结构承载力方面的设计和验算;
(4) 根据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 进行地基处理和设计, 主要进行地基强度和变形方面的验算。
2 计算单元
客运专线箱梁满堂支架法的一般截面形式如图1所示, 现场施工箱梁底模多采用木模板, 模板刚度较小, 因此当浇注混凝土时, 作用在梁底支架上的荷载分布是不均匀的, 腹板位置支架承受的荷载较大, 翼缘位置支架承受的荷载相对较小, 腹板之间的支架承受的荷载介乎上述两者之间。
便于分析起见, 模板、支架在设计计算过程中假定混凝土为理想流体材料, 材料颗粒之间不存在剪应力, 这个假定对于一次浇注完成的箱梁是恰当的, 因为混凝土尚未初凝, 应力重分布现象不明显;对于两次浇注的箱梁, 先浇的混凝土底板已经初凝, 具备了一定的应力重分布能力, 上述假定会有一定偏差, 但总体来说底板初凝形成的应力重分布对于支架受力是有利的。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箱梁自身的结构承载力也不断增强, 支架模板承受的荷载也随之减弱, 直到模板拆除, 承受的荷载变为零。
根据上述混凝土的理想流体材料假定, 图1所示的箱形截面支架法计算, 可以按图2所示的三个计算单元 (腹板、腹板之间、翼缘) 分别进行计算和校核。下面结合哈大客专跨沈北大道连续梁进行具体计算。
3 设计步骤
跨沈北大道连续梁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 其结构形式如下:纵向立杆间距除中墩3.6m范围内加密为30cm, 其余按60cm间距布置;横向立杆间距除箱梁腹板所对应的位置处间距按30cm布置, 马道部分按120cm布置外, 其余按60cm间距布置。
水平横杆底板以下按照120cm步距布置, 底板以上按照60cm步距布置, 为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在每四排纵向立杆和每六排横向立杆设置一道剪刀撑, 每4.5m高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综合考虑该跨连续梁的结构形式, 在中墩的位置最重, 以下对支架刚度、强度、稳定性必须进行检算。钢管的内径Ф41mm, 外径Ф48mm。
断面积A=π (D2-d2) /4=3.14× (4.82-4.12) ÷4=4.89cm2
转动惯量J=π (D4-d4) /64=3.14× (4.84-4.14) ÷64=12.15cm4
回转半径i= (D2+d2) 1/2/4= (4.82+4.12) 1/2÷4=1.58cm
截面模量W=π (D4-d4) /32D=[3.14× (4.82-4.14) ]÷ (32×4.8) =5.08cm3
钢材弹性模量E=2.1×105MPa
钢材容许应力[f]=170MPa
荷载计算单元分别以图2中计算单元1及计算单元2作为荷载计算单元。
3.1 计算单元1
3.1.1 钢筋混凝土梁重
W混凝土=hpρ钢筋混凝土=1.305×26÷0.3=113.1kN/m2 (钢筋混凝土梁重量按26kN/m3计算)
3.1.2 支架模板重
(1) 模板重量 (内模未计)
(2) 方木重量
=0.42kN/m2 (方木重量按8.33kN/m3计算)
(3) 支架重量
根据现场情况以8m高支架进行检算:
(理论重量:3.0m立杆重量17.31kg、2.4m立杆重量14.02kg、0.6m横杆重量2.82kg及0.3m横杆重量1.67kg)
3.1.3 人员及机器重
W人员机器=1.0kN/m2
3.1.4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3.1.5 倾倒混凝土时冲击产生的水平荷载
荷载组合:
W总=113.1+0.62+0.42+2.77+1.0+2.0+2.0=121.91kN/m2
计算单元1中单根立杆受力:N=121.91×0.6×0.3=21.94kN
3.2 计算单元2
3.2.1 钢筋混凝土梁重
W混凝土= hpρ钢筋混凝土=0.62×26÷0.45=35.75kN/m2
3.2.2 支架模板重
(1) 模板重量 (内模未计)
W模板=hpρ模板=0.025×24.99=0.62kN/m2 (竹胶板重量按24.99kN/m3计算)
(2) 方木重量
=0.32kN/m2 (方木重量按8.33kN/m3计算)
(3) 支架重量
根据现场情况以8m高支架进行检算:
=1.87kN/m2 (理论重量:3.0m立杆重量17.31kg、2.4m立杆重量14.02kg、0.6m横杆重量2.82kg及0.3m横杆重量1.67kg)
3.2.3 人员及机器重
W人员机器=1.0kN/m2
3.2.4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3.2.5 倾倒混凝土时冲击产生的水平荷载
荷载组合:
W总=35.75+0.62+0.32+1.87+1.0+2.2+2.0=43.56kN/m2
计算单元2中单根立杆受力:N=43.56×0.45×6=11.76kN
由计算单元1、计算单元2及现浇连续箱梁结构计算得出以下结论:支架设计中计算单元1所在范围内模板支架受力最大, 为本梁段范围内支架薄弱点。
3.3 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1) 立杆强度验算
式中:安全系数k≥1.3;支架钢管设计抗压强度[f]=170MPa;钢管有效截面积A1=489mm2;计算单元对立杆的压力N=21.94kN。
(2) 立杆稳定验算
由于横杆步间为1.2m, 长细比:λ=L/I=1200/15.8=76, 由此查稳定系数表得φ=0.6758, 则
Nmax=φ1A1[f]=0.6758×489×170=56.18
N<Nmax
结论:立杆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
3.4 纵向方木强度和刚度验算
支架中纵向采用100×100mm方木, 验算时按下式计算。
(1) 纵向方木弯曲强度验算
式中:q1= (113.1+0.62+1+2+2) ×0.3=35.616kN/m
[σ]—方木设计抗弯强度, [σ]=14.5MPa;
M—方木所受弯矩。
(2) 纵向方木刚度验算
式中:f—方木挠度。
结论:纵向方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3.5 横向方木强度验算
支架中采用100×100mm横向方木, 验算时按连续梁计算。
横向方木强度验算
当按两跨连续梁计算时:
当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时:
式中:F—纵向方木作用在横向方木的集中荷载, 即
F=ql×l1=35.616×0.6=21.37kN;
M—方木所受弯矩;
[σ]—方木设计抗弯强度, [σ]=14.5MPa。
结论:横向方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3.6 地基承载力验算
立杆下底托为15×15㎝钢板, 再下为20㎝混凝土硬化地面和40㎝碎石垫层, 底托下力按45°角扩散, 则混凝土硬化地面底面受力面积扩散到每边长15+20×2=55㎝, 地基承载力为21.94×103/ (0.55×0.55×106) =0.073 MPa, 即73kPa。通过地基处理可以达到要求。
4 结论及建议
上述客运专线连续梁满堂支架计算方法还已成功应用于哈大跨彰桓公路和沪杭客专跨闽申路、跨洞泾港、跨六磊泾等连续梁的施工中, 计算结果经济安全。结合工程设计的实践, 在连续梁满堂支架的设计中以下经验可供参考:
(1) 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一般每2~4排横向和纵向立杆应设置一道剪刀撑。
(2) 立杆间距模数一般为50mm, 常用步距有600mm、900mm、1200mm等。
(3) 考虑到脚手架钢管和扣件在周转实用过程中的磨损和锈蚀, 设计中立杆轴向承载力不宜超过30kN, 容许应力不宜超过175MPa, 否则应考虑加密立杆。
5.计算机及应用专 篇五
电影在一片旖旎的风光和赚人热泪的爱情故事下,很大程度地忠实反映了阿特丽克斯·波特小姐(1866—1943)的一生:她是西方享誉盛名的童书系列“彼得兔的故事”的作者与绘者,少女时代便已展现了对自然与艺术的浓厚兴趣,擅长素描写生。1893年,波特为友人生病的孩子绘制了长达八页的图画故事信,这是“彼得兔的故事”的开始。随后,她借回这些信,加以扩充后于1901年自费出版。1902年在费德里克·沃恩出版公司的建议下,她将插图改为彩色后重新出版,从此风靡全世界。而对于漫画角色的推广她也不遗余力,从初期就相继推出相关的墙纸,瓷茶具,小人像,杰米玛水鸭玩偶和木制小兔,造就了世界第一个儿童品牌,为后来风行全球的沃尔特·迪斯尼和哈里波特品牌作出了成功的典范。根据2001年12月美国《出版商周刊》的权威统计,至当时为止,《彼得兔的故事》系列已经销售了9380,274套,排在儿童图书畅销榜的第一位。在美国著名的亚马逊书店,该书也稳占1900~1950年最佳儿童图书的第二名。
如前文提到,此拍场出现大量波特的作品,共计32件。包括波特所作插图的早期版本、亲笔签名贺卡、签名信、彼得兔及汤姆猫造型瓷玩偶等等,并且平均估价较高。波特俨然成为本场拍卖会的主打歌,包括这一场次的海报,亦是来自波特一张非常经典插图:《兔子们的圣诞节》(LOT 290)。
在这张152mm×152mm的插图上,几只参加完圣诞派对的兔子纷纷吻别穿衣准备离开,“画这种拟人化的兔子”,评论家霍布斯(Hobbs)指出:“需要作者具有非常扎实的解剖学功底和对动物的细致观察,才能如此生动地把兔子的肌肉和皮毛质地成功结合。”(见霍布斯《阿特丽克斯·波特——艺术家与插画师》,2005年)。
价钱方面,《兔子们的圣诞节》插图系列,每张初步估价在4万至6万英镑左右。2002年彼得兔诞生100周年时,同样在苏富比拍卖行,初版的《彼得兔的故事》一书最终拍价为1.2万英镑;到2004年佳士得拍卖行,《彼得兔的故事》已飞涨至4.78万英镑。而此次拍卖上,仅仅是估价高于1万的波特的拍品就有八件之多。整体价钱如此之高,版本的罕见是原因之一,如《兔子们的圣诞节》插图系列之中,描绘兔子们到达派对地点的一幅(LOT 288),就是首次由波特的兄弟Bertram Potter提供出来。还有部分估价1万以上的拍品,是波特未完成的水彩作品,由于某些原因,这些作品在付梓之前被要求作出修改,因此这些原作便成为从未展现于世人的沧海遗珠。
值得一提的是,同为才绘双全的童话女作家J·K罗琳也有少量拍品出现在此场拍卖会上,这位炙手可热的女作家2007年年底以接近两百万的天价,拍出一张手写加手绘的新作《诗翁彼豆故事集》内页,风头一时无两。但此次拍卖会上,来自罗琳的估价闯入1万以上的拍品只有一件——三册一套的私人占星手册(LOT 330)。一山不容二虎,重波特而轻罗琳,对拍品的数量及含金量稍作概览,便可揣摩出苏富比这场拍卖会的主打战略。
虽然儿童读物及插画作品占据了半壁江山,但估价最高的拍品仍属传统文学的范畴。
估价第一名的是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打字稿(LOT 216),以10万英镑起拍。所拍的文献属于《芬尼根守灵夜》第二卷第三章的两个章节,上面带有手写修订的笔迹(来自乔伊斯的密友、顾问兼临时打字员保罗·里昂PaulLeon)。
众所周知,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是他声望最高的意识流作品,而他个人却坚持认为《芬尼根守灵夜》才是最能充分表达他个人思想的心血。这篇巨作通篇用梦呓般的语言组成,暗合《圣经》、莎士比亚、古代宗教、近代历史、都柏林地方志等等,喻示爱尔兰乃至全人类的历史、全宇宙的运动。该书创作于1922年至1939年,历时十八年,评论界皆视之如天书般难解,但却一致承认此书从20世纪60年代起便对当代文学创作和美学理论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此书绝大部分的手稿、打印稿以及校印稿如今均被公立图书馆以及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收藏,只有相当稀少的部分存留在私人收藏家手上,自1976年以来,只有另一份《芬尼根守灵夜》打字稿于佳士得拍卖行上出现过(佳士得拍卖行1976年2月18日拍出,拍品编号LOT 215)。
除了重要及罕有以外,这份打字稿估价如此之高的原因还在于其研究价值。“乔学”专家大卫·海曼(David Hayman)指出,《芬尼根守灵夜》第二卷中“小酒馆”这段,是最长、最考作者技巧的部分,对于某些读者来说,它还是全书最有意义的一段。在结构上,乔伊斯构思得相当精彩,堪称全书戏剧冲突最复杂的关键章节。研究者可以通过比对这份打印稿以及手写修订的文字,找到乔伊斯在作品中设置大量晦涩暗语之前,文字及思想变迁的重要脉络,这份字稿件无疑是文学史上一份极有意义的文献。
有意思的是,一个和乔伊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朋友,也同时在本场拍卖会上扮演另一个重要角色,他就是意识流小说及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代表作《等待戈多》)。1928年贝克特在巴黎认识了影响了他一生的乔伊斯并成为其助手,其间他为乔伊斯尚未定名的作品《芬尼根守灵夜》的系列评论撰写了一篇论文。文章标题相当古怪:《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其中的圆点代表作家之间间隔的世纪数)。但人们研究这篇文章常常是为了寻找贝克特日后成为天才的线索,而不是考虑其对乔伊斯作品的阐述。
本场编号Lot185的一份拍品,便是贝克特的一系列信件。估价排名第三,5至7万英镑。这是33封写给爱尔兰演员马特里克·马奇(Patrick Magee)的信函,主要内容均围绕着他专门为马奇所写的独角戏《克拉普的最后一盘磁带》(1956年)展开。他以剧作家的身份对马奇的表演提出诚恳的建议和鼓励,在书信之中他们还讨论了戏剧、演员及表演等问题。这批信件似乎从未被撰写贝克特传记的作者提及,对于研究贝克特的学者来说很有可能是全新的资料,此外这批信函还提及了很多《克拉普的最后一盘磁带》初次公演时的一些逸事,同时又丰富了戏剧史的研究资料,可谓贵得物有所值。
6.计算机及应用专 篇六
为进一步强化各类非正常情况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石武客专安全顺利运营,9月2日上午,郑州铁路局在石武客专郑武段进行高铁动车组列车故障模拟和应急救援演练。这次演练采用的车型是CRH380AL高铁动车组列车,演练的主要项目有:高铁动车组列车因空调失效,接触网断电应急处置;高铁动车组在高架桥上发生事故,危及旅客安全需组织疏散救援的应急处置;高铁动车组列车晚点的应急处置;高铁动车组发生旅客伤、病须临时停车抢救的应急处置;高铁动车组列车发生重大疫情的应急处置等五个科目。(来源/张德洪)
To further strengthen targeted and operability of the various types of non-normal conditions contingency plans to ensure the safe and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passenger dedicated highspeed rail EMU train,the morning of September 2, Zhengzhou bureau hold high-speed railway EMU trains fault simulation and emergency drills.
Bureau dispatching, Zhengzhou Passenger paragraph, Zhengzhou Station, Zhengzhou East station, Zhengzhou locomotive depot, Zhengzhou Bus Depot, Zhengzhou Railway Police Department and other units of more than 200 officers took part in the exercise.
7.计算机及应用专 篇七
控制线路的平顺性是高速铁路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保证高速列车安全、可靠、舒适运行的前提。路基与不同构筑物之间的刚度差异造成了后期线路运营时的不均匀沉降,从而破坏了轨道的平顺性。在我国的相关规范[1,2,3]中规定路桥(涵)过渡段所采用的结构形式。但是路基与桥(涵)之间的刚度差异造成的工后沉降使倒梯形过渡段的上表面出现拉应力,甚至开裂等破坏。同时小型机具在桥台后 2 m范围内进行碾压作业很难保证过渡段的压实质量,使得路基过渡段在运营阶段累积沉降量增加,影响高速铁路的运行舒适度。本溪站路基施工分为既有线改造施工及新建线路施工,高速场路基工程在普速场改造完成后开始施工,结合现场环境因素,本工程难点及重点之一是路堤与桥涵过渡段的施工。针对路基过渡段不均匀沉降问题,本文以沈丹客专本溪站高速场路基工程为例,着重强调路基填料类型选择对路基过渡段的影响。
1过渡段路基填料
1.1 料源选择
沈丹客专本溪站高速场桥台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采用掺入5%水泥级配碎石填筑,基床表层以下倒梯形部分采用掺入3%水泥的级配碎石填筑。级配碎石料源主要为隧道出碴,经 PE2500×1000型鳄式破碎机及分筛设备系统加工成大粒径、中粒径、小粒径和石屑四种规格的石料。
1.2 填料性能指标
级配碎石中最大颗粒直径≤40 mm,粒径大于 1.7 mm的集料的洛杉矶磨损率≤5%,粒径大于 1.7 mm的集料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12%,粒径小于 0.5 mm的细集料的液限≤25%,其塑性指数<6,碎石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粒径小于 0.5 mm以下的细集料中通过 0.075 mm的筛分含量<66%,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4]。
1.3 碎石配比
取上述碎石进行筛分颗粒分析,分析结构见表1。根据颗粒分析结果,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制。通过多次试配研究,最终确定的级配碎石混合料比例为 0~5∶5~10∶10~20∶20~40=5∶3∶3∶2,配制结果见表 2。
2过渡段施工控制
2.1 级配碎石拌制
级配碎石采用级配拌合站集中拌制。不同粒径的碎石和石屑等细集料隔离,分别堆放。熟料拌合用水量以击实试验来确定,级配碎石击实情况见表3。根据表3可知,级配碎石击实最大干密度2.18 g/cm3,最优含水量 6.7%。含水量偏高或偏低时,均会影响压实质量,因此在级配碎石拌合时应严格控制加水用量,并考虑熟料在运输、摊铺过程中造成的损失,拌合生产中,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值 1%左右,使级配碎石掺5%水泥运到现场摊铺碾压时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2.2 填料摊铺
过渡段基床底层厚度为2.3 m,基床表层为0.4 m,过渡与相连的路堤按一体同时施工,先进行结构物附近级配碎石的摊铺,结构物附近级配碎石采用小型夯具夯实。再进行大型碾压设备碾压区级配碎石的摊铺碾压。填筑采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摊铺填料。振动压实机械压实,压路机碾压为先静压1遍+弱振2遍+静压 1遍。桥台背后回填使用渗水土分层填筑,填筑厚度为每层20~25 cm,均匀压实,密实度达到不低于最佳含水量密实度的90%。碾压时,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大于 40 cm,做到无死角、无漏压,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在桥台背后不少于桥台高度加2~3 m的范围填筑,采用压路机压实,大型压路机不能到达的部位,用小型压路机、液压式冲击夯夯实,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桥台背后回填与相邻的路堤和锥坡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填筑。并按设计做好两侧纵向和横向排水,避免水从结合部渗入路基,造成病害。
填筑前向压路机司机做好技术交底,司机必须掌握熟悉碾压的起讫范围,压实遍数,压实速度。为控制好分层厚度,在过渡段两侧四角立4根标尺,标尺上划出明显的每层填铺厚度并挂线摊铺。
2.3 过渡段数据采集
过渡段在施工过程中每层检测两点压实后的厚度,采集数据经处理得出过渡段填料(级配碎石+5%水泥)平均松铺厚度24 cm,松铺系数平均值为 1.17。在过渡段工艺性试验施工过程中,对过渡段填料(级配碎石+5%水泥)压实指标进行了现场检测,其数据统计如表4。
注:*表示过渡段第3d检测时由于掺5%水泥级配碎石强度较高,无法测得K30。
3结论
采用强度高、变形小的级配碎石进行过渡段的填筑,并进行充分压实的过渡段路堤,可使得路基过渡段压实参数远远大于规范要求。利用级配碎石作为填料减少过渡段沉降差的设计方案意图明确,材料性质可靠、易控制,刚度与变形均匀过渡,可以在高速铁路路基施工中大面积应用。
摘要:随着高速铁路的全面建设使得对路基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高。路基与不同构筑物之间的刚度差异造成了后期线路运营时的不均匀沉降,从而破坏了轨道的平顺性。目前有多种方法降低路基过渡段沉降差异,本文主要以沈丹客专为例,着重论述级配碎石作为路基过渡段填料的应用。
关键词:客运专线,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沉降
参考文献
[1]TZ212-200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S].
[2]铁建设[2007]85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S].
[3]铁建设函[2005]754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S].
8.计算机及应用专 篇八
1.1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多媒体课件概述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迅速,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多媒体果件应用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正在尝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仅提高教学质量,还扩大了我国的教学规模,新型的教育体系已经奠定了我国高校教学的基本改革方向,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技术应用,己经成为我国新时期教学改革趋势,对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起着极其巨大的作用。
1.2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多媒体课件开发的重要性
目前,普通高校在足球专选课理论课上的教学还是通过传统的教师教授方法,以口头表述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粉笔、黑板、画图等方式讲授足球理论课中所涉及的基本动作、技术规范等理论知识。然而,由于教师年龄、身体素质和教学能力等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学生很难理解与掌握足球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难以将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技术性动作进行足球实训演练。教师讲授的术语过于抽象,课堂活跃性不高,学生的兴趣也难以得到激发,很难真正掌握足球的战术知识。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课件的模式上课,传授学生的足球理论知识、战略技术、规范动作技术,传授准确、标准的技术性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足球运动技能。这样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的足球理论课单一的授课模式,增强学生学习足球理论知识的兴趣,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得教学重难点简明扼要,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开发高校足球专选课的多媒体课件刻不容缓。
2 课件的开发过程
2.1 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课件内容,明确开发目标
依照普通高校传统的足球专选课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学的实际情况,解析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总结了本课件的设计目标:以体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理论作为指导,侧重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足球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基本的战术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基本的裁判规则知识等,力求大幅度提高足球专选课的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足球专选课的多媒体教学目标具体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以辅助课堂教学为主,有利于发挥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以达到教学目的。
(2)以光盘为载体,利用计算机在多媒体教室教授足球理论课。
(3)设计最佳教学课件,做到在教学内容上循序渐进、条理清新,重点明确。
(4)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功能,在展示形式上实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操作上做到易于操作,便捷简单。
2.2 课件素材的准备与制作
2.2.1 课件的整体结构
根据本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目标要求,确立网络多媒体课件的信息功能框架:足球基本技术部分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重要知识点等具体信息。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准备和制作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过程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课件教学内容具体包括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数据。使用FlashMX将这些信息数据分类筛选,通过编辑、加工、后期制作,最终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
2.2.2 课件的具体知识点内容
本多媒体课件通过对高校足球专选课的教学大纲和主要教材作为编制依据,参照多媒体软件的设计要求以及足球专选课的主要教学目标,确定足球理论基础知识的主要教学内容,通过了解并调查足球专选课学生的现实学习情况,调整、制定更合理、更完善的教材内容,分析、确定该多媒体课件的重点教学内容以及主要基础知识点。通过归纳分析,本多媒体软件主要的知识点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现代足球的技术特征:技术与速度相结合,技术与意识相结合,技术与意志相结合,技术与即兴相结合。
(2)踢球技术:踢球技术动作结构分析,脚内侧踢球、脚背内侧踢球。
(3)接球技术:接球技术动作结构分析,脚内侧接球、胸部接球等。
(4)运球技术:运球技术动作结构分析,脚内侧运球、脚背正面运球等。
采用设计流畅的网页链接进行浏览和页面的流畅跳转,体现出该多媒体课件的选择性和条理性,以及简易操作性,使得任课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学习教材内容。
2.3 文本、图像和视频的制作
2.3.1 文本的制作
文本是通过文字和各种专用符号表达的一种文字形式的信息,它是多媒体课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2.3.2 图像的制作
图像在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中占有较大比例,它是多媒体教学表达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用扫描仪将数码照相机拍摄的照片及教程参考书中的图片扫描保存的图片,数码相机拍摄下来的路线和视频中的路线转化为图像;同时还包括在网上复制的知识点的图像与视频。
2.3.3 视频的制作
首先是动画方面的制作。动画是指多幅静止图像的连续播放,所产生的运动效果,这部分素材是本课件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部分,主要通过FlashMX和3Dmax等相关软件进行编辑以及处理。
其次是音频方面的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音频素材主要包括:通过语言增强文字和画面所要表达的知识点,起到辅助说明作用,使得课件更加丰富,教学过程更加简易明了;通过背景音乐对画面内容、教学知识点起到恰到好处的衬托作用,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及环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最后是课件整体视频的制作。视频素材在多媒体课件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适当的视频课件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表现力,提升学生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真正学到足球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本课件的视频素材主要选用专业运动的规范技术动作和比赛中运动员的典型技术动作。
2.4课件的总体制作和后期完善制作
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内容都制作完之后,需要再通过FlashMX和3D来完成整个课件的整体制。制作内容包括整个多媒体课件的开头及结尾部分,每章节要点的页面设计以及整个多媒体课件的整体风格规划,页面的换转,以及文本格式的统一等。本课件的理论知识包括足球运动概述、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足球运动的基本战术和基础知识,以及足球裁判规则的基础知识,保证各个章节知识点清晰、完整,结构层次分明,操作使用简单方便。
课件总体制作初具模型后,由具备专业化水平的专家,包括计算机专家以及足球教学专家对多媒体课件进行评价和审核,并在班级中使用,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再行修改完善。当课件调试完成后,对课件的所有内容进行打包,刻录成光盘,转换成每台计算机都可以执行的文件,保存成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3 足球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应用
3.1 将足球多媒体课件实施于普通高校的足球专选课
将足球多媒体课件应用到具体教学过程,选取班级进行多媒体课件教学实验,采取普通班和实验班进行教学实验应用测定。
(1)在进行教学实验前,通过调查了解,选择两个水平相差不大的班级作为实验对比班级,确保两个实验班的水平差异化小,这能有效降低实验结果的误差,保证教学实验的准确性。从而制定出准确可行、合理完善的实验计划。
(2)在教学实验过程中,实验班主要采用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教学,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分别实施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普通班则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授课方式,教授学生足球理论知识。要求普通班与实验班有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以及同样的教学进度。
(3)根据实验后期统计分析发现,教学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普通班的学生成绩,而且课堂气氛比普通班活跃,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
为了全面了解实验班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该课件的看法和兴趣,实验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大多数学生对课件的教学效果持肯定意见,并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3.2 足球专选课多媒体课件应用的建议归纳
(1)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开发丰富、精彩的足球多媒体课件软件来作为高校足球专选课的授课软件,同时依照足球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目标要求,区别传统理论教学授课方法,以先进的多媒体课件技术进行信息化时代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足球基础理论知识。
(2)本课件通过体现计算机多媒体的功能,充分展示了足求基础技术部分理论知识的教学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足球基本技术知识教学内容掌握的程度,才能真正运用到实际足球体育活动中。
(3)本多媒体课件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较低,可以再好地使用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要求,使得各个普通高校都可以投入使用,开展多媒体足球专选课。
(4)本多媒体课件主要由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教师传授,授课主体是教师,授课对象是普通高校的足球专选课学生。
4 结语
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不但可以改变普通高校体育足球专选课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对图像进行了完整演示、分解慢放、重复播放,向学生提供大量规范、直观化的标准技术动作示范,效果比单一的传统教学手段更显著。同时还优化了教学过程和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教学要求,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正确标准的动作概念和清晰的动作示范,有利于学生受到多重感官刺激,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摘要:文章通过对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分析该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具体过程,总结了将该多媒体课件应用到具体教学课程上来的方法和经验。通过多媒体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对足球专选课的兴趣,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足球专选课的基础理论知识。
关键词:足球专选课,多媒体课件,开发,应用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R].北京:教育部,2009.
[2]陈德敏.足球——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杨一民,何志林.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9.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及应用 篇九
【关键词】计算机 软件技术 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19-01
一、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中的不足
1.软件产业核心技术匮乏
我国目前的软件技术开发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研制的初期,无论是开发能力或者是应用能力相对较低,特别是缺少自主创新技术,创新产品极度匮乏,造成我国的软件产业在全球的软件生产开发中位置偏下,研制的新产品质量水平较低。产品质量的无法保证,究其原因是我国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最前沿技术的研发仍然还处于尚未研制阶段,出现了空白。
2.软件顶尖人才的缺乏
目前,我国软件行业的研制工作者大部分属于基础性人才,众多高端设想无法实现。由于软件顶尖人才的缺乏,导致我国的软件开发领域要想取得突破,向更深领域扩展,遇到了较大难题。并且,软件专业人才的资金投入也会相应提高。
3.软件产业研制环境影响
在我国以往的计算机技术研制过程中,研发人员往往更加注重硬件的开发,而忽视了软件的开发,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投入的人力,比例严重失衡。我国的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还经常遇到盗版、非法竞争与利益诱惑等不良现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这一系列原因导致软件企业技术研发过程中投入的“三力”不足,软件开发优良环境就无法形成,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大大降低,发展空间自然也就无法提升。
二、计算机软件开发方式
1.软件生命周期方式
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该避免盲目性,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开发。软件生命周期法是软件开发可以采用的方式之一。软件生命周期法将软件的每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区分,每个阶段的准备和结束都需要按照各阶段的严格要求。软件生命周期一般维持时间为6个月,也就是6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该根据遵照相关要求标准,更具实际研发情况进行调整等,完成计算机软件的开发。
2.原型化方式
传统的生命周期方法要进行严格定义以及预说明,并要求用户与软件开发人员在开发刚开的时候就要对系统整体功能及信息需求有全面、准确、深刻的认定。倘若用户提出的软件目标没有相应的输入或输出需求,又或者是开发商对于系统的适用性和人机界面的形态难以确定,此时,开发人员就可以采用原型化方式,通过对该研究阶段的研究,来确定软件本身需要满足的要求。在此期间,开发人员还要注重对各方面的评审,继而进入修改阶段,直到最后顺利完工,满足用户需求。
三、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具体应用
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之一。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是为了让计算机技术服务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应用最普遍的工具,使用者不需要具备较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应用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还是应该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决定。计算机软件开发还应该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于全过程,让软件技术功能与实用得以体现。
四、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方向
1.网络化方向发展
网格化形式是网络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为互联网发展迅猛,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联系日益紧密,网格化发展必然会成为日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为更多的居民提供便利与服务。
2.开放化方向发展
开放化发展主要是指软件源代码开放与软件产品逐渐开始标准化,软件技术的开放化发展能够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促进行业内人员的共同进步,使得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促进软件行业的不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与应用空间。
3.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人工智能化的社会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软件技术也会随着该方向发展,如果人工智能软件研发成功,将会是软件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
五、结语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变化,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加强,人们解决问题、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扩展,各种高技能手段不断满足人们需要,这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计算机软件开发如果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运用,将会加快我国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建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高质量产品,提高办事效率。除此之外,今后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还要加强知识技术的创新,还有与用户实际需求的贴合度,从多个方面推动计算机软件开发产业能够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清华,周文军.软件开发人员应该掌握的几种编程语言 [J].科技资讯,2012.
10.计算机及应用专 篇十
一、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通”与“专”的矛盾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 “通”与“专”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学分制的改革进一步加剧了两者矛盾。尽管仍有不少争议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学分制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普遍选择, 且几乎所有高校都已经实行弹性学分制。应该说弹性学分制的实行整体上促进了通识教育的发展, 有利于各个学校在专业细分的背景下, 推出一系列通识课程作为选修课。总的来说, 近年来高等院校的通识类课程增长的数量十分可观, 但这样的增长却隐含着危机。
此外, “通”与“专”的矛盾还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矛盾上, 即事实上不论是学校管理层面还是师生层面, 都无法在理论上否认通识教育的价值与必要性, 但在实践上往往不重视通识课程, 教师参与通识课程建设的意愿较低, 学生也更愿意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在为就业而准备的应用型课程上。这些矛盾的客观存在也恰恰反应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 足以表明通识教育同样也为该类高校所必需, 但实践中却缺少有效有益的探索。
二、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如何实施通识教育
(一) 统一认识, 坚定信念: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融合通识教育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必要之路, 是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分化的结果, 片面追求高、大、全、通, 只会导致失败, 但如果一味追求其应用性, 则会偏离大学的本原目标, 偏离人才培养的实质, 容易导致人才的工具化。所以通识教育既可以作为专业教育的基础, 也可以有效弥补过度强调应用性带来的困境。
1.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坚实基础。尽管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像一对冤家吵个不停, 但通识教育最初是作为专业教育的必要补充提出来的。第一个把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帕卡德 (A.S.Packard) 教授在19世纪初提出, “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 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 一种尽可能综合的 (comprehensive) 教育, 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 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 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 学生一般最迟从高二开始文理分科, 到了大学又强调专业对口, 造成一般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而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不同于高职高专培养的技术型人才, 不仅需要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需要掌握因应市场变化而提出的复合型、创造型人才所必需的思维方法和一定的跨学科知识。这就有赖于通识教育为其提供扎实的基础。
面向全球市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需要重视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根本的意义, 在于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形成和思想感悟力的提高”, 有助于学生面对霸权文化的冲击, 不卑不亢, 尊重自我, 保护自我。
2.通识教育能弥补过度强调应用性而过度功利主义倾向的不足。新建本科院校往往立足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的功利主义常常为人诟病, 融入通识教育可以很好地弥补实用主义所带来的不足。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看上去错位发展, 分工明确, 各得其所, 但过重的功利主义倾向, 使学生缺乏全面的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 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职场中的很多困境直指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很多大学生非常薄弱的人文素养, 反映了自基础教育以来一直没有改变的过弱的文化陶冶;文理分科后过于狭窄片面的专业教育, 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够宽广, 学术基础不够牢固, 无法适应职场上新技术、新岗位的发展。此外, 近些年的大学扩招, 专业门类增长迅猛, 多数专业都是市场的产物, 但社会需求瞬息万变, 大学根本无法有效控制, 专业设置过于追随市场, 很容易变成明日黄花, 或造成热门专业容易生产过剩。
3.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既已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并推动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基础教育的改革, 但受到诸多诟病, 甚至连素质教育的内涵也始终无法摆脱争议, 而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本为大学的应有之义, 也受到了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极大冲击。一方面。“素质教育”本身是个很笼统的提法, 一般认为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 几乎无所不包, 则难以展开并落实。好在大家真正关注的是文化素质, 则直指中国大学重理轻文以及专业过于狭窄之时弊。文化素质的重点又是人文素质教育, 而人文教育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 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 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 这就与通识教育建立了共通的关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人, 大学也不是流水线, 不能简单按照市场需求制造标准化工具,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首要也要培养健康的人, 不必过早地过度地让学生面对职场的残酷。正如陈平原先生所言, “了解社会, 了解人类, 学点文学, 学点历史, 陶冶情操, 养成人格, 远比过早地进入职业培训, 要有趣也有用得多”。
(二) 课程先行, 全面渗透: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融合通识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通识教育应有适当定位和全面认识, 既不能把它放得过低, 认为可有可无、有形即可, 也不必把它捧得过高, 认为只有通识教育是在学生学有余力或精英教育才需要的形式, 而是把它作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需的基础, 制订恰当的具体的通识教育目标, 纳入学生的成才规划中。如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有基本的辨别和鉴定多元价值观的能力, 并能坚持自己的操守;能清楚地、批判性地思维和表达自己的思想;能自我控制,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并能独立自主的社会公民。基于具体的目标, 立足于本校实际, 开设多类型课程, 实行分类管理, 并把通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 推动教学改革, 以实现通识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统一。
1.分类设置多种形式的通识课程。关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国内已有大量研究, 并纷纷以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作为模板加以借鉴创新, 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建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方面仍缺乏具有推广价值的有益探索, 或过度追求通识课程的高层次目标而脱离实际无法落地生根, 或局限于应用性重形式轻内容。笔者认为, 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通识教育同样应该立足于本校实际,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展开, 形成特色鲜明、具有校本价值的素质类课程体系。
首先要整合利用学校既有优势资源, 充分调动各个教学单位的积极性,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素质相对较低的现实, 开设一些文化素质类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如人文社科类学院开设面向全校的“道德哲学”“历史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理工科类学院开设面向全校的“数学之美”“现代科技”“自然探索”“营养学”等;开设“人地关系”“城市设计”“人工智能”等跨学科课程。素质类课程以通识为导向, 注重文理渗透, 不断提高文科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理工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教学管理上, 学校职能部门一方面要保证通识课程的设置, 通识要对学生的通识课程选修提出明确的要求, 必要时可以推荐部分核心课程作为指定选修课, 并要求文科学生必须选修至少一门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
2.以通识教育理论为导向推动教学改革。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型, 不仅通过课程内容体现, 更重要的是通过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实现。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统整与学习情境的陶冶, 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不仅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 更重要的是营造学习的环境与氛围。探索和形成诸如探究式、讨论式、项目式、情境式等为主的以师生双向交流为特征的“参与式”教学方法;优选具有人格感染力的老师担任通识教育的主讲教师, 营造尊重生命、关怀社会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实现情感与人格的统一, 培养丰富的感情与健全的人格, 充实生活体验与生命的感应。通识教育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 使其在差异性中共同研究切磋, 加强学生对同龄人的了解, 并获得社会化发展, 同时也使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与变化, 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之外,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与学科专业特点, 推动学生体验性课程和第二课堂的建设。如加强以反映学科新成果、新趋势和新信息的学术讲座, 建设校内网络课程体系, 指导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以通识为导向的专题讨论、辩论和学术沙龙等。体验性课程则是可通过丰富多彩校园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熏陶, 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勤工俭学、感恩关怀等形式, 加强学生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体验, 培养学生的自爱与爱人的能力与习惯, 培养和塑造“完人”。
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 可以实行双导师制, 即在高校普遍实行的专业导师制外实行“通识导师”制, 为学生通识类课程教学、大学生涯规划、制定并实施全方位、全过程进行个性化指导, 落实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3.实施校内精英教育。自通识教育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后, 各高校纷纷加强通识课程设置, 并在院系专业化教育的基础上又开展精英教育, 以书院或学院的形式打破专业限制, 实施大类培养, 地方本科院校也纷纷效仿, 以“宽口径, 厚基础”为目标建立精英学院。根据高考成绩招收学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该注重挖掘该类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的需求, 给部分优秀的学生创造更好的机会, 同样很有必要设置汇聚校内优秀学生的独立教学单位, 既体现因材施教、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又可以把这样的学院或书院作为教学改革的实践基地, 引领学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
4.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和教师团队的建设。真正落实通识教育的理念对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该成立高层次的专门管理机构, 如“通识教育中心”、“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倡导通识教育理念, 并对通识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的管理。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 整合校内优秀资源, 消除学校内专业、学科界限, 制定一套有利于通识教育课程综合化发展和通识教师发展的制度, 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 推动学科间交流, 成立跨学科、多类型的教学团队;并推动教师改变原来的学科知识教学范式, 推动教师身份的转变, 使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应该对学生整体发展负责, 主动关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综上所述, 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战略主线下,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强烈的改革意识、创新的培养机制、扎实的工作举措, 通过整合全校优质教育资源, 优化学生培养方案, 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着力培养可持续发展、适应性强的素质导向复合型优秀人才, 为丰富和完善学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是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 对通识教育往往敬而远之, 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显得十分冷清。本文拟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此问题作深入分析, 并尝试探索可行有效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识教育,矛盾与融合
参考文献
[1]王德峰.“通识教育与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J].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 科学出版社, 2010, (4) .
【计算机及应用专】推荐阅读:
一级考试计算机基础及WPS Office应用模拟题09-25
2023年江苏省专转本计算机试卷(三年级)参考答案08-14
计算机应用笔记06-20
计算机系统应用09-04
计算机应用知识10-19
计算机审计应用11-18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08-15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08-18
计算机应用基础(二)作业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