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精选14篇)
1.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一
我与地坛(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残疾后 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 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 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最后的常春藤叶
【学习目标】
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
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学习方式】设计若干问题,带着问题品读文本。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
2、体味作者质朴的语言,诚挚美好的感情,体悟其深刻的哲理。【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积极乐观和顽强的人生态度并受到教育。【教学难点】透过朴实无华的语言,领悟全文的深刻意义,并能谈出自己的切身体会。
鸟啼 【教学目标】
1、体会大自然中存在的生命意义。
2、体会劳沦斯对生与死的思考。【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教学目标】*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学习方式】采用文本研习的方法。【课时安排】预习1课时,研读1课时。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本文,了解主人公的战争遭遇,从而理解当时的战争环境。
2、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3、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破坏,体会本文的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本文的问题与主旨的关系。【教学时间】1课时
安妮日记(节选)
【教学目的】
1、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教学重、难点】1.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认识法西斯的罪恶。2.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教学方法】运用“问题探讨”方式进行学习。【课时安排】一课时
图片两组
【教材说明】《图片两组》选自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语文无所不在,能解读图片,了解其思想内涵是一种语文能力。本专题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图片两组》的学习方式是开展活动体验,结合品评记录战争主题的图片,感受战争中人的命运,理解世界人民祈祷和平的愿望。
【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图片解读,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2.通过画面和说明文字把握画面的内涵,理解摄影者的意图,比较、综合两组照片的内容,就“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说出自己的感受。3.学生通过活动实践,了解新闻图片的作用,学会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对图片进行鉴赏,为图片配写解说词。
六国论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学习重点】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学习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学习课时】 2课时
阿房宫赋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主旨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历史状况的关系,以便与《过秦论》进行比较;
2、了解赋的写作特点,并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一文体来表现主旨的;
3、学习积累有关的文言知识。【教学安排】3—4课时。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一些常识。2: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本词的写作背景。【教学重难点】1:分析、对比、归纳、感悟豪放词的风格特点。2: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设计指导思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属于“历史的回声”专题,这一专题的着眼点之一在于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人生感受。本文借观景所见,追溯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抒发自己的正确意见不被接受的抑郁激愤情怀。但是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因为这首词几乎全词用典,思想情感含蓄而深沉。为此,教学这首词,课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印发辛弃疾的有关生平资料以及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资料,使学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过程中注意诵读,从自由读到范读,再齐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在诵读中具体研讨用典的用意,从而达到理解词人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2、进行诵读,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
3、通过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重点难点】
1、探讨用典的意义;
2、指导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课时安排】一课时
落日
【教学目标】
一、了解新闻侧记的相关知识。
二、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三、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
四、尝试写新闻。
【教学重点】
一、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二、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一、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二、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一、预习课文,尝试完成课后习题。
二、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以及文章的背景。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导航】1.牢记历史,加深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2.学习新闻的特点和“倒金字塔式”的新闻结构。
【相关链接】1.关于背景知识请查看《阳光课堂》的文本导读2.新闻结构
新闻结构,新闻文体的组合形式。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但不是每篇新闻都具有这五个部分,有的新闻就没有导语和背景。常见的几种新闻结构是:
①倒金字塔结构 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新闻的最前面,随后按重要性依次排列其他内容。它的优点是能迅速地将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开门见山的告诉读者,一目了然,节省读报的时间。②金字塔式结构 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后面,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③菱形式结构 这是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因新闻的内容比较复杂,稻育种容纳不下,也不能概括表述,适于在主体中分段叙述。④车辐式结构 以一个中心事件或事物为纲,其他事实像车辐一样辐射出去。宜于报道比较松散的事件。⑤并列式结构 把众多主要事实并列叙述。适于报道事实各部分的重要性相等或相似的新闻,对见于公报式新闻。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朱自清,感受这位爱国知识分子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2.通过审美活动体验,能够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3.品味语言,感受意境,能够概括提炼出鉴赏意境美的基本方法。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个性化阅读鉴赏,能够初步实现对作品的多元、创新阅读。
【教学方法】1.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讨论相结合。
2.涵泳法、美读法为主兼用探究法对相关问题教学探讨。
【教学时间】2课时
听听那冷雨(之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⑴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⑵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⑶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二、过程与方法:⑴了解余光中的创作成就,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⑵通过反复朗读,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愫。⑵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金岳霖先生
【教学目的】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2.品味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教学方法】文本研习、自读探究
亡人逸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能力目标:借鉴细节描写进行写作训练。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细节描写这一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难点:在“不太感伤的断片”中,理解作者对亡人的愧疚与自责及深挚的、极度的思念之情。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细节描写及其妙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祝福
【教学目标】1.识记 A.关于《彷徨》 B.“烟霭”等词语2.理解.分析A.理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B.根据人物描写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C.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对主题的作用D.倒叙手法(复习)【教学课时】 二课时
边城(节选)【教学要点】1、(主)分析几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的人性美2、(次)分析本文的文化内涵
【教学法】运用探究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大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秋背景,对故乡人民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请问这位大家是谁?对,就是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苗族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今天,我们就欣赏他的小说《边城》中的片断。
一、简介创作动机:《边城》完成于是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作者的创作动是:
“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
二、简介《边城》的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李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的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房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房,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先自己阅读分析,然后,分组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同学典型发言,教师可作点拔。
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及其故事情节大意。2.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3.通过文章环境,把握作品的主题。
4.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教学重点】1.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2.掌握《红楼梦》人物语言含蓄美的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2.讨论分析法。通过讨论分析强化认识人物的出场反映的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了解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
【教学课时】三课时
2.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二
站在语文教师的立场上来看, 据我了解, 比较普遍的现象是, 更多的教师 (当然, 我也不能例外) 可能还是比较喜欢那些有一点深度的课文, 因为“有东西可讲”, 可供选择的方向较多, 回旋的余地较大;而对于那些相对浅显甚至“一看便知”“一读便懂”的课文, 很多教师感觉“没什么可讲”, 不知道该讲些什么才是, 可能觉得缺少讲的必要和价值, 即使有时硬着头皮去讲, 也自感颇为“乏味”, 于是有的便在课堂上一带而过, 有的甚至完全放手, 任由学生自主阅读。
的确, 有时在面对那些内容相对浅显、似乎“没什么可讲”的课文时, 我们确实处于讲还是不讲、详讲还是略讲的两难境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第二模块是“和平的祈祷”, 表现的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这一模块共收录了四篇课文, 其中就有具有世界影响的《安妮日记》 (节选) 。不久之前, 应邀去某市担任评选语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委, 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所选的教学内容就是这一模块中的《安妮日记》 (节选) 。于是, 在连续听了7位教师所展示的课堂教学之后, 我
筅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崔国明
有了一点感想, 也促使自己去思考、去反思:当我们面对那些似乎“没什么东西可讲”的课文时, 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我想, 我们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应该是“选点突破”, 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实, 从理论上来说, 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可能都需要有一个“支点”, 这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的“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也只有找到某一个适合而巧妙的“支点”, 才能撬动起整篇课文, 也才能带动整个课堂教学。在面对那些内容相对浅显的课文时, “支点”的选择可能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不能“精选点, 巧突破”, 那么, 在梳理文本内容时, 势必会流于面面俱到, 重点不清、难易不分的形式, 甚至还有可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沦为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和概括。
听到了这样的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为9则日记标上序号, 然后逐一浏览, 要求学生概括每一则日记所写的内容, 并找出每一则日记中值得品味的句子。课堂教学的流程显得异常呆板、波澜不惊, 陷入了一种“阅读———概括”“再阅读———再概括”的机械刻板的模式之中, 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即使是“品味句子”, 也依然没有摆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的怪圈。缺少了“突破点”的选择, 教学的内容必然流于泛化, 这样的语文课堂怎么能不“面目可憎”?
“点”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抓手”, “选点突破”体现出的是教师的匠心。再者, 不选好这个“点”, 课文内容就不可能有“一纲”在手;没有“一纲”在手, 那课堂教学又何以能“纲举目张”呢?当然, 任何一篇课文可供教学选择的“点”绝非唯一, 但不管作何种选择, 都要力求“准”而且“巧”。此为所想之一。
其二, 面对一个13岁的小女孩在上一个世纪40年代所写的、表现“二战”时期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安妮日记》的节选部分, 我们该从中挖掘些什么内容来提供给现在已经16岁的高中生学习并以此组织我们的教学呢?我想, 这其中关键的可能还有一个“切入底线”的问题。面对类似的内容相对浅显、似乎“没什么可讲”的课文时, 如果我们的切入层次过低, 那么课堂教学可能就是在浪费时间, 重复劳动, 去嚼“已经嚼过的馍”。
如果抛开教材编写梯度的问题, 那么, 从年龄特征上来讲, 《安妮日记》似乎更适合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去学习, 但既然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那我们又该如何来处理呢?文章所描绘的“二战”的灾难也远离学生的生活,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面对呢?我想, 这就需要教师兼顾“课文”与“学情”, 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为课堂教学划出一条“底线”, 并沿着这条“底线”适当地“向上运动”;而低于这条“底线”的教学可能就是低效的, 甚至还有可能是无效的。
但是, 有教师却能独具慧眼。有位教师在处理文本、组织教学时, 抓住了安妮的思想有一种“与一个13岁小女孩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 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层面, 从“痛苦害怕”和“快乐期待”两个方面去解读安妮那一颗“血色天空下的童心”。窃以为, 这个“底线”抓得非常巧妙, 一“点”带两“线”, 抛开了许多本无须多费时间和精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基本能理清的纷繁的内容, 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思路显得非常顺畅。
其三, 当我们面对“没什么可讲”的一些课文时, 即使用传统的、像对待有一点深度的文章一样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可能也需要变一个角度, 换一种思维, 适当地去“经营”, 着力于“构思”, 力图通过“匠心”和“视角”给人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尽管我们反对一味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包装”, 但实事求是地说, 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应该有适度的“包装”的。契合教学内容的适度“包装”, 也是有可能使人“眼睛为之一亮”的, 而这对营造教学的氛围、吸引学生的目光、获取教学的效益无疑是有一定帮助的。
就如这次所听到的《安妮日记》的教学, 有一位教师就是以鲁迅先生的名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为课堂结构之“纲”来构思课堂、组织并实施教学:从文中看, 战争的悲剧性表现在哪里?假如你就是安妮笔下虚拟的倾诉对象“吉蒂”, 你从安妮身上看到了哪些“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战争是一场悲剧, 它也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那么, 从节选部分的内容来看, 到底要毁灭给谁看?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 这三个方面其实依然是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以及安妮对战争的思考”而设, 与其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并无明显的差别, 但我想, 如果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整个课堂教学, 那就应该是“巧”。
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 各有巧妙不同。但是在这里, 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 面对同样的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以及安妮对战争的思考”教学内容, 如果我们按照常规的教学思路来组织教学, 那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巧合的是, 这次听到了另一位教师执教的《安妮日记》, 就是如此来操作的:安妮笔下描写了战争带给人们怎样的灾难?安妮对战争又有哪些思考?这些思考寄予了她怎样的人生理想?
有比较才能区分高下。从这里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 一位教师善经营、巧构思, 所以整个课堂结构显得新颖别致, 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而从课堂教学的气氛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 教学的效果非常明显;尽管另一位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比较顺畅, 也抓住了文本的核心内容, 但由于没有用心经营, 而是“常规出牌”, 所以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反应来看, 教学的效益可能要稍逊一筹。或许, 不能不说这就是“包装”的功效。
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篇三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进入这个模块的最后一个专题——像山那样思考。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读导言。
学生大声朗读
师:从这段导言中我们知道本专题探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它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解说的呢?
生:大自然有很多美,我们要欣赏它。
生:人们可以在自然中体味人生。
生:如何与自然相处。
师:这三位同学回答地很好。这也是本专题三个板块的内容:谛听天籁——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感悟自然——在自然中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湖山沉思——思考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今天我们首先一同进入第一个板块:谛听天籁,去感受郁达夫笔下江南冬景特有的味道。(板书: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师:《江南的冬景》,从文章题目来看,作者写的是江南这一特定区域冬天的景象。为了突出说明这一点,作者选择了哪些地方与其进行比较。请大家阅读文本的第1小节,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很快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北国冬天,北国夏夜,闽粤冬天
师:(板书:北国冬天北国夏夜 闽粤冬天)这几组比较说明了什么?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看。
生:江南冬景与众不同。比北国冬天暖和、可爱,比北国夏夜更给人一种明朗的情调,又比闽粤冬天更像冬天。
师:其实我们通过比较,也只能对江南冬天有一个大体的感受,而江南冬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就让我们来重点研读文章的第5——10小节,具体感受这份与众不同的魅力。首先要解决的是:这几小节,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写了江南的冬景?
学生自读
生:植被、散步、冬雨、冬雪、旱冬。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散步不是。散步是由上一小节引发的联想,是为了说明江南冬天给人舒适的感觉。
师:大家同意吗?
大部分学生点头
师:那我们少数服从多数。(学生笑)
(板书:植被冬雨冬雪旱冬)
师:画家刘海粟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过郁达夫的散文:“青年画家不读郁达夫的散文,就画不了江浙的山水。”可见,郁达夫散文行文如一幅幅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文中这四幅画。
如何欣赏:
①给每一段文字取一个既优美又恰当的题目。
②每段文字中分别刻画了哪些景物?
③这幅画面表现了江南冬景怎样的特征?
操作步骤:分组讨论
①每大组同学按次序分别讨论一幅画面。
②每位同学先静下心,将这段文字反复朗读几遍,并把自己对前面三个问题的思考和体会用一段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③四人小组进行交流,选出取得最好的一个题目和表达最美的一段文字。
④最后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每个学生都很投入地朗读起来,并不时地在书上圈圈点点,随后在课堂记录本上快速地写着。接着四人小组热烈地讨论,有的小组还不时有掌声响起,也有的为了一个题目,为了一个词,一句话在讨论着,反复推敲着……)
全班交流
第一幅画:
师:同学们讨论得那么热烈,可见,已渐渐走进了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美景。谁先来为我们描画一下第一幅画呢?
生:(一生主动站起交流)风和日暖的午后,到冬郊去走走。你看到的将会是一幅明丽的江南冬景图:成片的雪白芦花昂然挺立,红叶迎风颤动,似乎在向过往的行人招手。乌桕树上点缀着雪白的乌桕子,小草虽然大都变成了赭色,根部依然带着绿意。江南的冬天不会使你感到冬的肃杀,反而会感到莫名的含蓄,那里的生机,仿佛在告诉大家春天快来了。
师:这位同学很敏锐地抓住了江南冬天植物色彩的特点,很好。其他同学还有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生:有。(一同学站起。)江南由于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即使已至冬至,依然有不败的芦花,火红的枫叶。草虽有赭色,但根部还带着绿意,可谓秋去花还在。不像北国的冬天,一入冬,立即冰天雪地,纯白得耀眼,安静得可怕,一片肃杀之气,没有一点生机,人们只能过着蛰居生活。江南的冬是春的前奏,依然会有丛丛绿意,仿佛预示着春天马上要来。不像北国的冬春两季完全是两个断章,似乎从来就没有任何关系一般。故我称这之为“春的前奏”。
师:(学生鼓掌)好一幅“春的前奏”啊!我不禁想到雪莱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闭上眼睛,感受到的是一幅鲜活而真实,与色彩单调而肃杀的北国冬景截然不同的明丽且富有生气的“春的前奏”图,你们感受到了吗?
(有的学生自然地闭上了眼睛,有的不住地点头。)
第二幅画:
师:好,当我们还沉浸在这一幅“春的前奏”中时,第二组同学早已等不及了,你们也一定有好的作品要奉献给我们吧!
生:(第二组同学)对。(大家鼓掌)
师:好,来吧。
生:我们小组的题目是:江村暮雨图。纯正的江南小村,清澈见底的小河从远处像一条丝带飘来。两旁的树木虽没有了绿意,却不失几分生气。几间小屋里人们正在闲谈,他们坐在一起,显得十分高兴。屋外下着绵绵的细雨,雨声和谈话声交错在一起,组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师:江南的冬雨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只是既然题目叫:江村暮雨图,“暮”字从你的文字中如何体现呢?作者又为何把冬雨放在垂暮?
(学生同桌讨论起来)
生:(同组另一同学站起,大家停止讨论。)文中写到“一味红黄”、“月晕”暗示天渐渐暗下,并写出了灯火的颜色和效果,显得很柔和,在屋外淅淅沥沥的微雨衬托下,给人一种很温馨,悠闲的感觉。而把冬雨放在垂暮,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整个环境的静谧。
师:从哪些细节可以感受到这份静谧呢?
生:(又一学生发言)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大家笑)我们从小就生活在江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天已垂暮,江南农村,人们早已回家,更何况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雨中。屋外惟有被微寒的濛濛冬雨浸润了的小桥、远山和那树枝杈桠的杂木树林还在那静静地享受着。门前泊了一只乌篷小船,在雨中独自摇摆。江南的冬雨洒脱却不失柔美,微寒却不失温馨,在这垂暮时分,灰白蒙蒙,整个儿给人一种朦胧之感。她的降临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飘逸的薄纱。这时最惬意的事莫过于躲在家中静静品味这份朦胧与细腻。或者两三知己,斟上酒尽情谈笑,任凭灯光与喧哗点缀屋外的一片静谧。环境的静谧,其实也是更好地展现了人心灵的宁静。江南的冬雨就应该是这样美,而我们生活的江南,也正是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
师:(学生和听课老师鼓掌)这真是一番灵魂的享受啊!此般如诗如画的境界,怎能不令人为之陶醉?怪不得作者在这江南微雨寒村中会发出如此感慨:“人到了这样的境界,自然得会胸襟洒脱起来,终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作者在这里还提到了一句诗,“暮雨潇潇江上村”,请大家看大屏幕有关介绍。作者的用意何在呢?
(幻灯片:唐五代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姓名,世上如今半是君。”李涉曾官至太学博士,颇有诗名。一天夜里,江上遇群盗,盗首问:“来者何人?”李涉随从答道:“李涉博士也。”盗首云:“若是李博士,吾辈不须剽他金帛,闻其诗名久矣,但希一篇,金帛非贵也。”李乃赠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
(学生思考片刻)
师:让我们想象诗人与绿林豪客相遇的场面,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肉横飞,人们印象中性格彪悍、暴躁的绿林豪客,此时也变得平淡温和了,而诗人也那么客气地赠诗一切是那么宁静而悠闲,这难道不是从一个侧面表现潇潇暮雨笼罩下的静谧江村迷人的魅力吗?
第三幅画
4.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四
一、基础验收
1.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因此他的呢帽的前沿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B.金先生是个单身汉,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
C.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的大哲学家。
D.金先生晚年深居简出。他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车的约好,每天蹬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大圈。
2.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作曲家多年积淀的质朴纯实与崇高宽阔的胸怀相,充满了纯朴的人性之美。②他对我有很深的,以致在我提出合理的建议时也常常反对。
③这些赠品都是他们
不舍得用,不拿给人看,一直藏在小包袱的最里层的。A.契合偏见
素来
从来
B.契合成见
从来
从来 C.吻合成见
素来
素来
D.吻合偏见
从来
从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的是()
A.中国女足0比1负于挪威队,无缘本届女足世界杯四强,这是个赛前就被许多人预测到的结果。实力早已今非昔比的中国女足面对排名世界第四的挪威队,失利应在情理之中。....B.刘经理果然是商场高手,很快就和外商谈好价格,签订了合同,完成了“凯利公司”的第一笔一锤子买卖。.....C.苏轼《和子由渑池怀归》诗的前四句说明了一个哲理。苏轼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如今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D.目前,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球,在各大新闻媒体上,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诸....如股市大跌、楼价跳水、工人失业等令人沮丧的报道。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给他画了几个青头菌、牛肝菌,一根大葱,两头蒜,还有一块很大的宣威火腿。——火腿是很少入画的。
B.联大有一次在龙云的长子,蒋介石的干儿子龙绳武家里开校友会,——龙云的长媳是清华校友,闻先生在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
C.除了文学院大一学生必修逻辑,金先生还开了一门“符号逻辑”,是选修课。
D.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广东粤通公司出口烟花爆竹储存爆炸事故,反映出烟花爆竹在生产、经营储存等环节和安全监管中存在重大隐患。
B.母亲为我赚学费的经历给了我一份温暖,不至于让年少的我继续自卑和惶恐。但是,对母亲的心疼却贯穿了我的生活,那份浓浓的爱我将在心底永远铭刻……
C.三十年的改革之路并不平坦,特大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和国内外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几多忧虑和担心,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焕发。D.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本应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可法国总统萨科奇却在中欧峰会的关键时刻,会见**,干涉中国内政,这对于金融危机是毫无益处的。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①美国著名画家麦克唐纳还根据基姆的描述,画出了万户飞天的插图。②因此这次实验,被6个世纪以后的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试图利用火箭升空的首次壮举。
③由于万户想象得太简单,风筝和椅子也不符合飞行原理,飞行试验最终失败是情理之中的。④基姆在《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引用这条史料后,引起了欧美各国火箭学者的注意。⑤但万户这种大胆而天才的技术构思,比后来俄罗斯有“火箭之父”称号的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提出的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的设想早了几百年。A.①③②④⑤
B.③⑤②④①
C.①④⑤②③
D.③⑤④②①
《金岳霖先生》课堂作业
1.A 前沿——前檐 2.B 3.C
5.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五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是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并且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可以到达千里之外。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可以横渡江河。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精神和智慧就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刀雕刻一下就停止,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用刀雕刻永不停止,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师说》
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有了疑惑却不跟随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
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通晓句子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跟从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但是大的方面放弃,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1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学习道理,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1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得知真理本来比我早。
1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 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只要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1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读书来帮助他们断句的,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
17、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1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人,君子们是不屑提及的,现在士大夫的智慧反而赶不上(这些人),多么奇怪啊!
《赤壁赋》
19、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面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
20、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任凭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2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舞动,使孤舟中的寡妇哭泣。
22、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我们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2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他面对长江畅饮,横握长矛吟诗,本是一世英豪,但是现在他又在哪里呢?
2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但实际上未曾消逝。月亮时圆时缺,但是始终没有增减。
2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从变化的一面去看,那么天地万物的变化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会停止。从不变的一面去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
26、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况且天地之间,事物都有各自的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拥有的,即使是一丝一毫我也不会取用。
2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东西。
《始得西山宴游记》
28、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
自从我成为罪人,我就居住在这个州,常常忧惧不安。
29、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那公务之暇,我就缓慢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玩。
30、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每天和那些随从登上高山,进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溪流,只要有幽泉怪石,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
3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意有所至,梦也同往。
32、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我)认为凡是这个州的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被我享受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3、望西山,始指异之。
(我)眺望西山,才指点着它认为它怪异。
34、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青山白水相互萦绕,外接天际,向四面望去,浑然一体。
35、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为类。
这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特卓立,与小土丘实非一类。
36、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这样之后才知道我以前根本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开始,所以(为了这次游览)写了这篇文章来记载它。
《六国论》
37、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因而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
38、不赂者以赂者丧。
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39、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40、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比较秦国(由于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争取胜得到的土地,它的实际数目多到百倍;
4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4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
4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终于落到全部覆亡的结局,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
44、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草去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4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坚守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
4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况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作战失败了而灭亡,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47、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以前假使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要跟秦国亲附,刺客没有出发,好的将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假若与秦国相比较,(结局)也许还不是轻易能判断的呢。
4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分封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来礼遇天下的奇才,(大家)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连饭都咽不下去了。
4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啊!
50、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自取下策而沿袭六国灭亡的旧例,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阿房宫赋》
5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通道架在半空,并非雨过天晴,怎么出现了彩
虹?
5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收藏的金玉珍宝,都是多少年、多少代,从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
53、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阿房宫中。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满地狼籍,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
5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
55、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函谷关被刘邦攻占,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5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六
苏教版必修2 [苏联]肖洛霍夫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二、学习方式:
采用文本研习的方法。课时:预习1节,研读1节。
三、教学内容:
1、导引: 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
2、文本研习:
(1)本文的情节波澜起伏,而这点是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内心活动变化展示出的,试作具体分析。
解析:在苏德战争中受伤被俘――冒险逃跑但被抓回――被派为一个少校工程师开车,找机会俘虏了少校,冲过火线,回到自己的队伍――从俘虏营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首先是得知家被德军轰炸毁灭。“可是过了两星期,却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家里没有回信来,说实话,我开始发愁了,东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着觉,各种古里古怪的念头尽在脑子里转动”,这是因为想念妻子,而邻居的信给他带来噩耗:他的家被德军飞机的炸弹摧毁了。索科洛夫的心情——“当时我没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 但是他还是想回家看一看。过去亲手建起的欢乐家园,现在的景象是“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索科洛夫的心情――“站了一会儿,感到穿心的悲痛。”)――把希望寄托在当了大尉和炮兵连长的儿子身上(儿子在战斗中成长,当上了大尉,索科洛夫憧憬着战争结束后的和平生活。然而,他等来的是儿子牺牲的消息,而且是战争结束的那一天。对儿子遗容的描写更让人感到悲伤。“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但现在躺着的,却是一个年轻漂亮、肩膀宽阔的男人,眼睛半开半闭,仿佛不在看我”,索科洛夫的心情――“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在战争胜利前夕,儿子却倒在最后的枪弹下,埋葬了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战争夺走了索科洛夫全部的希望,他最后一点小小的愿望也破灭了。索科洛夫的心情――他想忘却,可是伤痕是抹不平的,百无聊赖,他又开始喝酒,虽然是为了解解疲劳,也和他试图忘却人生不幸有关。)――巧遇凡尼亚领他当儿子,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夜里,他睡熟了,我一会儿摸摸他的身体,一会儿闻闻他的头发,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直给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索科洛夫的心情――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觉。他的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这个可怜的孤儿身上了,凡尼亚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义。)――收养凡尼亚后刚刚有点安宁的生活,却又出了事故(一次意外的车祸结束了在乌留平斯克的生活。在初春,索科洛夫带着孩子到外地去谋生。这就是索科洛夫的全部生活。九死一生,经历了战争磨难的索科洛夫是坚强的男子汉,但是最后一段叙述,说出了他的心灵世界――战争留下的精神创伤,不能忘怀)
以上曲折的情节,突出表现出人物命运的不幸。
(2)本文中,索科洛夫的命运是悲惨的在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经历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通过他的讲述能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吗?
解析: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是感伤的,然而又流露出逆来顺受,几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朴实,在苦难中坚忍不拔,受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
(3)阅读本文可知:索科洛夫领养凡尼亚部分写得特别详细?这是为什么? 解析:这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变化的重要转折,是索科洛夫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契机。两个饱受战争创痛的人就像被飓风卷到一起的树叶,凡尼亚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
(4)索科洛夫用善意的谎言“骗”来儿子,请结合具体描写说说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解析:索科洛夫这样做是出于同情和爱。出于对家庭生活的向往。(5)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7.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七
关键词:苏教版教材,知识体系,人文性,工具性
韩雪屏先生认为, 广义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 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如字、词、句子的知识, 段与篇的知识, 语法、修辞、逻辑的知识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凭借理解或记忆获得的, 因而也可称为记忆性知识或语义知识。
“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用来说明学习者‘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实质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 主要用于对外办事实际操作, 因此也称为操作性知识、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从一定意义来说, 这些知识就是言语的技能或者有助于形成言语技能。程序性知识的掌握, 必将促进学生养成多种言语技能。
“学习策略, 指的是在学习情境中, 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如果对比于先前魏书生提出的“知识树”, 我们可以看出“知识树”尽管也呈现一定的体系, 但是仍然属于静态的、记忆型的知识, 也即韩雪屏先生提出的陈述性知识。而韩雪屏先生提出的知识系统不仅包含静态的知识, 还有动态的操作方法/操作系统, 应该说更为全面, 更为系统。我们以此来研究苏教版的知识体系构成。
苏教版教材没有采用粤教版、人教版知识链接的方式, 而是在练习题中以问题的形式和课下注释来强化知识体系。课下注释主要是文化常识和作家简介。而其他的关于字、词、句、修辞、表达技巧等知识借助练习题来传授的。
如果我们根据韩雪屏先生的知识体系进行分类统计的话, 可以统计出:
从上文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苏教版并不是不重视知识体系的建构, 而是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呈现———内化在习题中, 而不是像粤教版、人教版, 采用资料链接的方式。
2.苏教版选文呈现的知识体系并不是单单的静态知识结构, 还包括程序化的知识———操作技能的训练。但是苏教版缺乏构建策略性的知识。这也是其他几套教材欠缺的。
如果我们具体结合相应的习题内容:
例一必修一P44: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 如《劝学 (节选) 》中的“劝”、“绝”、“假”, 《师说》中的“说”、“相”、“传”、“贻”等。利用工具书, 了解这些词的义项, 看看本书的注释是否有道理。类似的词, 两篇文言文中还有一些, 请你再找几个出来。
本专题的文章都是谈读书学习, 论述的方法却大不相同。请你想一想, 这三篇文章的作者是如何有创意地表达各自见解的?课外选读名家名篇, 和本专题的文章作比较, 了解说理方法的多样性。
例二必修二P63
掌握一定的读图方法, 对理解图片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很有帮助。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两组图片取材、画面构成的认识, 归纳读图要领。
例三必修四P75:
在本专题的文体研习中, 我们接触了一些与古典诗文欣赏相关的词语, 如“起伏”、“才思”、“语次”、“意象”、“点染”、“叠字”等。还可举出一些, 如: (1) 衬托, 即通过描写景物来陪衬烘托情感。 (2) 缘情体物, 即本着自己的真实情感, 对景物细致地体察, 写出景物的特点。 (3) 婉转, 即通过转折、对比的手法含蓄地抒发情感。 (4) 理趣, 即在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中蕴含哲理和智慧。 (5) 典丽, 即在行文中注意运用典故, 修饰词藻。请从我们学过的诗文中, 找出能用上述词语鉴赏或品味的地方, 并注意在今后的学习中留心积累, 加以灵活运用。
…………
根据以上习题, 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
1.苏教版对知识的定义并不特别注重, 而是着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如例一中对说理方法, 并不局限于其定义, 而是能够说出“多样性”。
2.苏教版教材对知识掌握的要求是希望通过学生的自主归纳, 得出相应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并且要求能够灵活运用。
而且, 这种自主归纳是一种充分的信任状态———相信学生能够完全掌握或完全实现习题所要求的任务, 完成相应的目标。唯有如此, 才能灵活运用此前的程序性知识, 进而更深层地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此间学生出现一定的懈怠或失误, 那么学生的知识体系必定是不完善的, 甚至有部分是不正确的。
3.由于苏教版编排是话题单元的性质, 打乱文体顺序, 首重于作品的人文性、思想性等。那么, 由附着于此后的习题呈现出来的知识体系则必然是混乱无序的, 如例一所示。那么, 身陷于庐山中也必将不能识别出苏教版知识系统的真面目。如此, 反而不如人教版、粤教版知识链接的方式来得更为直观简洁、井然有序。
我们比照一下《美国高中第三册语文教材》 (《普能提斯厅文学教程》) 、《一个男孩和一个男人的故事》的课后习题。教材介绍了悬念的创作手法———描写既不确定而又危险性的细节, 既要回顾原文的创作手法, 又要求进行再运用———创作“悬念”。这样的知识体系循序渐进, 学生的学习也然扎实。
“学生的认知结构总是与教材的知识结构密切相连的。这种相互联系表现在, 一方面认知结构会对知识的摄取产生直接的影响:学生可以凭借良好的认知结构和这种结构的迁移不断获得新知识;而认知结构不完善则容易产生负迁移, 导致难以接受新知识。另一方面, 教材的知识结构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 生成新知识, 有利于知识的运用, 使学生建立精确的、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差的教材结构则恰恰相反, 容易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趋于模糊、混乱。”
综合各国母语课程, 在基础教育中, 总体取向是以语言知识为主, 以文学知识为辅。“考察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母语课程, 语言知识一般包括语法知识 (如词类、词组、词语功能、句子成分和句型) 、词语识别、拼写、语言组织、语言的变化更替、交际语言的背景知识等;文学知识则包括文本的类型、作品流派、文学风格等。”
谷公胜先生在谈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础性问题, 解释到:“教科书必须面向全体学习者, 从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高度出发, 为所有的受教育者铺设发展的阶梯。教科书要确立学科知识为本位的倾向, 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为学习者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科书不能以少数精英为对象而忽视全体使用者的共同需求。”我们可以看出, 必修教材的基础性体现为几个方面
1.全面性———面向全体的学生, 是全体使用者的共同需求;关注学科知识本位, 面向学生的全面素养。
2.可持续性。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八
仔细研究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练习系统,发现教材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一、练习类型分析
苏教版教材在课后习题安排了三种形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
文本研习主要是提供典范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
问题探讨主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侧重于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批判意识。
活动体验旨在引导学生围绕人文内涵专题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侧重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可以看出,文本研习指向的是文本,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问题探讨指向的是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理性思维,活动体验则指向的是活动,希望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
必修三53页文本研习:
1.在《品质》中,作者写格斯拉:“…………”作品中还有类似的描写,请找出来,并分析这些描写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关系。
2.格斯拉是鞋匠,老王是人力车夫,按世俗的观念,都属于“底层”人物,结合作品,说说两篇作品是把人物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描写的,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必修三69页问题探讨:
文章为什么要用较大的篇幅阐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作者是怎样清晰地表述这两个概念的?阅读文章,作简要的概括。
必修一29页活动体验:
这是一次虚拟的选择,实际上是作者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的追寻。结合你对文本的理解,简要概括作者决定取舍的理由。作者采用叙述心理测验过程的方式表达人生观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种类型都有对文本内容、写作手法的探讨。必修三53页文本研习要求探讨老王和格斯拉的“幸”与“不幸”,分析描写与感情传达的关系;必修三69页问题探讨,要求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了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必修一29 页活动体验要求概括作者取舍的理由——文本研习,分析心理测试过程的叙述方式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写作手法。可见,这些练习并没有体现三种练习类型的侧重点。可见,苏教版只是冠以“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不同的名称而已,有名无实。教材编写者应进一步厘清类型、完善其功能。
从内容上来讲,文本研习、问题探讨都是借助一定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或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或者文章的表现手法,只不过问题指向的角度、开放的空间程度不同而已。而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在文本研习过程中,有鉴赏能力,但也有探究意识的激发;而问题的探讨,固然有探究的意味,也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提升了鉴赏品位、水准。从其功能的角度来分析,三者名称虽然不一,但是最终都培养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他们掺杂在一起,难以厘清各自的具体职责。反而不如人教版必修教材的“探究·思考”来得直接明了。
二、“活动体验”分析
如前文所述,“活动体验”的最初目的是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苏教版教材编写的意图在于变革过去的能力训练为主线的接受式学习,此种学习方式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给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泼了冷水。活动体验试图改变这一情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大语文”的学习环境。如果说原来的语文学习仅限于教材研读、训练,新教材则要求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全程、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新教材观认为,教材不应只是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进行建构和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尊重师生对教材的能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是构建开放的、科学的和人性化的教材体系的基本准则。无疑,活动体验开拓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参与热情。
但统合分析五册教材的活动体验,除必修五没有安排外,苏教版从必修一至必修四大概16处,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①研读课文,并能以批注等形式写出感悟、想法;②朗诵课内或课外的现代诗、现代经典散文及唐宋古典诗词等;③听录音,根据录音记录要点,并能讲出自己的想法;④组织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活动,并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访谈、辩驳。
可以看出,苏教版“活动体验”这一选文研习方式的出发点是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呈现出两方面的目的:一是加深对教材选文的感悟;二是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技巧。应该说这一形式,既体现了对旧教材的革新,又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不仅在于传统的对课文的研习,而且注重与时代需求的结合——强化“听、说”能力的要求。
但就活动形式这一层面而言,苏教版选用的形式仍然是传统的“听、说、读、写”活动,尤其是“听”、“说”这两个方面。因此,苏教版教材的习题系统“活动体验”形式并没有做到所谓的“丰富多样”,也没有真正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或者说只是为了突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或者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运用了“听、说、读、写”的各种形式。
王荣生教授将“语文实践”归为三类:①带有自然学习性质的、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活动;②对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潜藏着特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③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实践。因此,苏教版的“活动体验”习题主要内容就是王荣生教授所说的“语文实践”活动。希望借助这类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但是,如果拿苏教版的活动体验与高中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比较,我们会发现综合性语文活动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无论是从活动的开展、实施,还是评价,都有学生全程参与,在过程中既有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又有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塑造等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对来说,无论从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内容,还是活动的目标,苏教版习题的活动体验类型,则相对单一。
综上所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练习系统设计虽然努力创新,力图改变过去的练习模式,但是并未能达到这一目标,还有需要完善改进之处。语文教师在处理这些练习时应该有所取舍,有所增减,有所创造。
9.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九
[学习目标]:
1.理清情节结构,学习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 2.了解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学习重点难点]:
1.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2.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思考。[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五人墓碑记》中,张溥对五位义士的死作了高度评价,让我们重新理解了“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的含义。这五位义士,都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在世俗的社会中,他们根本不会引起人们注意的目光。然而往往正是这些普通人的良知与选择,奠定了社会的公正,使人类文明传统得以传承。
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一篇表现社会底层人物品质的文章。(板书课题与作者)
二、作者简介
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y,1867-193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三十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但一直到 1904年《法利赛人》出版,才引起社会注意。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这两组长篇小说通过对一个资产阶级家族兴亡史的描写,反映了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资产阶级走向堕落和腐朽的历史。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些英国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揭露了他们的丑恶灵魂。他的作品描述细致深入,语言简洁确切,笔调含蓄讥讽,表面看似冷漠,实则爱憎分明。与同时代的英国作家相比,他的艺术成就和批判现实的深度是比较突出的。但是他并不想触及资本主义制度。他认为把社会分成阶级是永远不变的生活规律,要改变社会制度是不可能的。第—次世界大战后的创作明显地反映出他越来越坚定地站到维护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去了。
高尔斯华绥还写过不少短篇小说,题材多样,内容广泛,风格也各不相同,描写的人物形形色色。《品质》(1911年)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篇。作者摆脱了向来充斥英国社会那种崇尚贵族绅士的阶级偏见,热情地歌颂了地位卑微的制鞋匠的高贵品质;对在工商业日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英国社会里小手工业者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小说故事平淡,语言朴素,通篇无惊人乏笔,然而就在平淡和朴素之中,蕴藏着强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作者着重刻划格斯拉兄弟如何把所有的感情倾注在工作上,因而结局只简单几笔,就足以激动人心。格斯拉饿死前精工细作了最优质的靴子一节,表现了劳动者对自己技艺的深厚感情,尤为感人。
三、学生初读作品,理清情节结构 讨论明确:小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通过“我”和鞋匠格斯拉的交往,介绍格斯拉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从“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到文末,写格斯拉在困境中仍然坚持做质量最好的靴子。
四、人物讨论:
用心
爱心
专心
1.作者是怎样来写出格斯拉兄弟手艺的高超的和人品的高尚的? 讨论明确:
⑴小说开始,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领略了格斯拉的手艺。作者细致地描绘橱窗陈列的样品,称赞格斯拉高超的制鞋手艺。“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我总觉得,做靴子,特别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简直是神妙的手艺”„„作者不吝笔墨,用最美好的话语来赞美格斯拉的手艺。
⑵先赞美靴子的制作手艺,后介绍制靴人。在看过靴子的样品之后,人们一定想知道格斯拉其人。作者在介绍格斯拉兄弟的相貌时有一些评点:“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由于勤苦在各方面都显得更瘦弱、更苍白”。人物性格已经部分地表现在这样的描述中,读者可以看出,这是个严肃认真、不擅交际的人。在这一部分中已经点出了矛盾:因为质量好(“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所以靴子经穿,人们也就不常到他的店堂里去。
⑶从介绍“我”和格斯拉的具体交往中,写出格斯拉的信誉好,靴子的质量高。从他接待顾客的方式来看,显然他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制作靴子上。他对自己的手艺有一种自信,对自己制作的靴子也有把握(“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⑷面对大公司粗制滥造的时髦靴子,“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其实,格斯拉有自己的愤怒,对那种不顾靴子质量利用广告销售的粗劣制品表示了鄙视。“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这是格斯拉发出的最有力度的批判。在大工业公司的垄断下,小手工业作坊的经营越来越困难。格斯拉的愤怒,不完全是因为大公司的垄断使他的生计出现困难,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大公司不顾信誉,生产不合格的靴子坑害消费者。对格斯拉来说,他如果“顺应潮流”,就得利用广告,就得粗制滥造,就得赶时髦,让人们不断地换靴子,不断地跑到他的店铺里来购买,以增加业务。但是格斯拉作为一个底层劳动者的良好品质在这里展现出来,他坚持一贯的做人准则,一直到生命的最后。
在大公司的挤压下,两年的时间,格斯拉的生意继续下滑,不得不盘出一间店面,而哥哥因此想不开,死了。又过了一年,“我”回到伦敦,仅仅不过一年的时间,生活艰难的格斯拉一下子老了许多(“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我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2.作者为什么对最后一次定货,写得很详细? 讨论明确:为人物的死作铺垫。
在一番对话后,格斯拉一如既往地为“我”量尺码;“我”在收到货后,又对靴子作了一番评价(“不论在式样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质量上,这些靴子都是他给我做过的最好的靴子”),这些铺垫之下,人物的命运就显得不可思议:格斯拉竟然饿死了。
隔壁店面的“年轻人”以知情人的身份说出的一段话道出了人物不幸命运的根源:他亲手制作靴子,不让别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时间;他用最好的皮革;他废寝忘食;他从不预收工钱,“经常断炊”„„ 3.人物形象小结:
格拉斯虽然穷困,但是恪守职业尊严。作为一个穷苦的鞋匠,格斯拉一生中只做一件事——制作靴子,他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死而无憾。社会风气的变化也是导致格斯拉生意下滑的原因(“人们好像不要结实靴子”),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风气?除了小说结束部分借“年轻人”的口说出了一部分原因,其他原因也不难揣测:在对待靴子问题上,他比顾客还要认真;他只注意靴子的品质,不追求时尚;他认为他是最懂得靴子的,可是顾客要的是时髦;他认为靴子的品质第一是经久耐穿,但是顾客也许喜新厌旧„„矛盾的焦点,也许就在于他太重视靴子的品质。
用心
爱心
专心
五、深刻的小说主题。
小说以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为背景,客观地描写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赞扬鞋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同时借这个形象,揭露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
六、小说的人物描写特点
1.小说塑造鞋匠格斯拉的形象,通篇用白描的方法,朴实无华。小说对人物肖像描写的两个特点:(1)把外表的形似与内含的神似结合在一起;(2)把描写的落脚点归结于人物精神境界的提示上。
对店铺的描写和格斯拉的对话,倾注了真挚的情感。在一次次的交往中,“我”对格斯拉充满了理解和同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不断地称赞他的手艺的同时,引导读者注意他的命运;而最好的手艺,最悲惨的命运形成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
七、问题讨论:
有人认为,制鞋匠格斯拉没有必要守着最好的手艺而饿死,应当“因时而化”,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点拨:当大工业生产冲击了传统手工业生产,鞋匠格斯拉面临生存危机之际,他仍坚守着做人的准则,制作最好的皮靴(“把靴子的本质都缝到靴子里去了”),他制作靴子,也爱他的劳动(“我们热爱靴子”),宁可饿死也不肯粗制滥造,表现了高尚的劳动道德。大工业生产提高了效率,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降低了产品的质量。格斯拉诚实,忠实于自己的职业,如果要求他为了生存“因时而化”,放弃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个人物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用心
爱心
10.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十
教学目标: 1.了解宋代文赋的特点。
2.如何把抽象无形的东西写得具体可感
教学重点:如何把抽象无形的东西写得具体可感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在摇曳多姿的行文中抒发天道无情、人生忧劳的感慨。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美的,春光灿烂,艳丽动人;夏天也是美的,热情奔放,令人回味无穷。那么,秋天呢?更是令人难忘的。在中国的诗句中,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哪些诗句是描写秋的。比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座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再比如马致远的《秋思》。那么,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又是怎样来写秋天的呢?
二、自由朗读课文
下面我们先从头至尾把文章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同时思考一下,文章哪些自然段是直接描写秋天的
三、研读课文1-2小节
先一起回答哪些自然段是直接描写秋天的 1-2 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的什么?秋声 先一起把这一段齐读一遍
找找看,在这一段中哪些词是描写秋天的?
这些词写出了秋声的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用哪些方法来写出秋声的这些特点的? 比喻 本体是秋声,喻体是 如果说第一段是写的秋之声,那么第二段写的又是什么呢?讨论一下,如何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这一段从表达方法上看又可分为两部分哪两部分? 从“秋之为状---余烈”是描写,后面是议论
从字面上看第一部分是写秋之状,怎样来写秋之状的呢?色 容 气 意 这四个字里面又体现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秋之意是什么?神韵 由形到神的过程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在写秋之状,接下去作者写道:“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可见作者写秋状其实是为了写秋声的由来,写出了秋声什么样的特点?(悲)古代杀人犯处斩,大都放在秋季,称之为秋后处斩。如果说第二段前半部分是在写秋之状,那么后半部分就是在议秋之心,突出秋心的肃杀 再一起把第二段朗读一遍
小结:第一段写秋之声,突出其悲的特点,第二段写秋之声,交代悲切的原因,后半部分议秋之心,突出肃杀之气
那么第三段写的又是什么呢?
先看 写的是什么--议人生 发表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叹?
感叹为追逐一时的功名,而落得心力交瘁,华发早生。联系一下欧阳修的生平对于自然之秋的这种肃杀之气,古人也有种种说法,如《礼记》:“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 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 称秋气为义气,《礼记》云:“孟秋之月,征不义,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可见在古人心目中,早已把秋与杀戮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作者又列举了哪些跟秋有关的例子? 秋 义 刑官 兵象 阴阳五行
五声六律 肃杀寂寥
四、研读课文第三小节
面对充满肃杀之气的自然之秋,作者又会产生怎样的人生感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齐读文章第三小节。
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另一种认为“同以往的许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无失意的惆怅,又无身世的感伤,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
你认为哪一种观点能够成立。也可以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欧阳修的作品来谈一谈。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是欧阳修的一种超然情怀,但这种超然不同于那种从容地面对现实,襟怀旷达的人生态度,而是历尽沧桑之后的一种透悟一种淡泊的心境。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欧阳修的生平。
投影: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多年,29岁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夷陵;39岁再度因参与“庆历新政”被贬滁州;48岁那一年,又被宦官诬陷,几乎出知同州。他本来体弱多病,40岁就白发萧疏了。虽然自至和元年开始结束贬谪外放的生活,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这篇53岁时写成的《秋声赋》流露出了这种希望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
《秋声赋》作于嘉佑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3岁,是他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了对秋声的描绘。文章开头,作者简捷直人地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图景:欧阳修晚上正在读书,被一种奇特的声音所搅动。这简捷的开头,实际上并不简单,灯下夜读,是一幅静态的图画,也可以说,作者正处于一处凝神的状态中。声音的出现是以动破静,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不禁去倾听它,同时,也就惹动了文思。这样由伏到起,在动静的对比中,文势便蓄成了,有了这种文势,下面的文章便仿佛是泉水涌出,自然流泻。接下来,是作者对秋声一连串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作者通过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这也就回答了作者闻声惊惧和感叹的原因。
第二段是对秋声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首先,作者概括了平日观察所得,运用骈偶句式和铺张渲染的赋的传统手法,抓住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然后,是对秋气的议论。“丰草”四句,作者把草木在夏天和秋季作对比,通过对比,指出草木之所以摧败零落,是秋气施加强大威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议论又进一步展开。“夫秋,刑官也”到这一段结束,作者吸收前人种种说法,又运用骈偶句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这是宇宙生成的哲学思考,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为下文进入本文主题起了铺垫作用。
第三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伤。这一段,作者 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
第四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呜,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结尾处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j。
欧阳修在宋仁宗嘉佑占四年(1059)春天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这时的欧阳修,在政治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在《秋声赋》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献。注重骈偶铺排以及声律的赋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内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矫揉造作,已经走向没落。欧阳修深明其中之弊,当他的散文革新取得了成功之后,回过头来又为“赋’’体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即赋的散文化,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这些特点也使《秋声赋》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译文】
欧阳先生我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声,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好像金属相互撞击。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听不到到任何号令声,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恍然大悟,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什么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秋天的情景是:它的色调凄凄惨淡,烟霭飘散,云气密集;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秋风未起时,绿草彼此争盛,丰美繁茂;树木葱茏青翠,令人心旷神怡。然而一旦秋风吹过,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象征着用兵,它在五行中属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凡万物过了繁盛期,都会走向衰败。
11.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十一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苏教版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全5册)古代诗歌选文进行宏观的分析整理。从编写思想、选文内容、专题结构等方面出发,宏观的分析古代诗歌选文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浅薄的建议和思考,以期提升古代诗歌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苏教版 古代诗歌选文 系统性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进行诗歌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诗歌教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必要途径,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对诗歌的选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古代诗歌选文情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指出“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册共选12首古诗文,分别为必修二2首,必修三1首,必修四8首,必修五1首。就所选诗歌的时代看,选择的是战国、唐、宋、元四朝,尤其是注重对唐宋时期名家名篇的选择,共占选文的四分之三,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这是对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就选编的内容来看注重对名家名篇的选择,所选的古诗文很好的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古代诗歌常识,使学生能够阅读浅显的古代典籍,同时,按专题编写古诗文,体现了诗歌教学的人文性。从新的文化视角出发来理解古诗文,赋予古代诗歌新的时代意义。如将《离骚》编排在“殉道者之歌”专题下,分属“号角,为你长鸣”板块,拟通过专题让学生充分的发掘诗歌中蕴含的时代价值和人文精神。 2.古代诗歌选文存在的问题 2.1摒弃四言诗 诗歌体式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本文以诗歌的句式作为分类的标准。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普通高中到目前为止共有六套教材,在这六套教材中只有苏教版摒弃四言诗的选择,未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选入教材。虽然四言诗在后来逐渐走向了衰落,但是其对诗歌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2未形成整体 就诗歌的选编朝代而言,苏教版古代诗歌选文直接从先秦两汉时代跳跃至唐代,未编选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如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这些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就诗歌的发展史而言,这一时期诗歌的发展,对唐代诗歌也有重要的影响。唐代律诗(近体诗)形成之前的所有的诗歌都称为古体诗,古体诗的内容和形式都对近体诗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古体诗的“缺席”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完整的诗歌发展历史。 3.对古代诗歌选文的建议和思考 3.1重视诗歌发展史,编选各个时期的名家名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指出“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就要求教材在选文时注重诗歌的发展史,通过精选各个时期的名家名篇,引导学生掌握诗歌发展的整个脉络,了解诗歌发展的历史,以及诗歌的风格和流派,使学生形成对诗歌这种文体的整体性的认识。如,可以在选文中增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家名篇,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诗歌的特点以及其在整个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3.1调整古诗文编排位置,适当的集中编排 按主题进行单元的编排是苏教版教材最大的特色,这样可以充分的体现教材编排的人文性特征,但是这样的编排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时下颇有好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去了国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以必修三为例,在“殉道者之歌”这一主题下选编了屈原的《离骚》、普希金的《致西伯利亚囚徒》以及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的时空跨度很大,古今中外混杂在一起,这样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屈原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以及其人格对后代的诗歌以及诗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建议和中国诗歌进行有机的整合,让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古代诗歌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总之,教材的编写是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的,苏教版古代诗歌的选文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旨在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调整,使教材更好的服务与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文学院)
12.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十二
对此句的理解,各种资料说法不一,有“谁在哭?”“谁为他哭?”“谁是同情的人?”“在为谁哭?”和“谁让你们哭的?” 等,每种说法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我们如果把它放到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来看,可能认识会更清晰一点。事件的起因是“周公被逮”,“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来抓人的“缇骑”对着众人说了一句“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最后发展成“吴之民”“噪而相逐”的“吴民之乱”。众人为什么无法忍受?是因为役吏“谁为哀者?”这一句话;役吏为什么说出这样一句话?因为众人在哭着为周公送行。 那么,此种情形之下,役吏会说出什么样的话并惹怒众人呢?依据上下文则不言自明。再者,比较而言,只有“(我看)谁在为(他) 哭?——不许哭”更能显示役吏的强横和霸道,也更符合当时的情境。同样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谁可使者?”和《鸿门宴》 中的“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与此局势局相同,意思当分别为“谁可以出使(秦国)?”“谁替大王想出这个计策的?”
二、臣闻求木之长者
对此句中的“长”字,人教版和粤教版都读作“zhǎng”,意为“生长”,而苏教版的注释作“ cháng”,意为“高”。撇开事理之类的因素不说,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从语段的整体结构和意义上去把握,则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开头三句,作者用两个比喻“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中心,而这三句又构成排比,从排比的结构形式上来看,第一句中的“长”是与后两句中的“远”和“安”相呼应的。“远”和“安”为形容词性,因此,“长”也应该是形容词,作“高”讲比较恰当,只不过,这三个词在这里都带有动词的特征——“长得高”“流得远”“治理得安定”。
三、将崇极天之峻
对此句,苏教版教材课文下面的注释为:“推崇皇权的高峻。 极天,天之极处,这里指至高无上的皇权。”而在其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的译文中,却将这一句翻译为“应推崇追求最高峻的皇权”, 后一种译法也常见诸种参考资料,这是把它当作了定语后置句式。 到底哪一种更加合理些呢?我们来看一下文本:“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以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仔细阅读,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段文字是从三个层次来说的:国君的位子很重要;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对得起这个位子;不这样做的话不行。第二层两个句子使用的是典型的对称句式,由后一句来看,“无疆”修饰“休”,反过来却不行,则“极天”修饰 “峻”为好,而不能作为定语后置看待。再有,将“极天”解释成“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似乎不妥。“极天”一般有三种理解:1. 至天; 达于天。唐·杜甫《秋兴》诗之六:“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2. 指天之极远处;远处。清·姚鼐《登泰山记》:“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3. 满天,到处。明·屠隆《彩毫记·展武相逢》:“遍地烽狼,极天戎马。”而从前文的“积德义” 和后文的“厚德”等来看,这一句翻译成“应追求最高境界的德义” 更恰当。
四、虽在下愚
这一句,苏教版教材课文注释,将“下愚”解释成“最愚昧无知的人”,配套的教参读作“虽 / 在 / 下愚”,译为“我虽然最愚昧无知”,而不少参考资料却将这一句读作“虽 / 在下 / 愚”, 翻译成“虽然我(很)愚昧无知”。其实,从语义上来看,“我最愚昧无知”并没有体现出注释中的意思,且与“我很愚昧无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孰是孰非?让我们来推敲一下文本:“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明哲乎?”从这一段的语意来看,表达的是“即使是处于下愚(最愚笨)的人”,(也)“知”道“源不深而望……德不厚而望国之治”(的道理),“(更何)况是明智睿哲的人呢?” 这样,才能更加凸显这一道理的尽人皆知、这一做法的必要必须。 而且,从该段文字的前后内容来看,魏征从始至终,都没有把说话的方向对准某个具体的人,他指向的都是不确定的人,如“思国之安者”“人君”。因此,将该句读成“虽 / 在下(我)/ 愚”,是不妥的,在前面加上“我”,也纯属画蛇添足。
五、以戏弄臣
对该句,苏教版教材课文没有注释,配套的教参译文作“以此来戏弄我”, 读作“以 / 戏弄 / 臣”,而有的参考资料则读作“以戏 / 弄臣”,意为“把它给弄臣嬉戏”。如果我们从《廉颇蔺相如列传》第四节文字看,事情的过程是:秦王得璧大喜——取回和氏璧——指斥秦王无理无信。如果我们细看,则会发现,他指斥的话句句呼应开头秦王见相如的情景。“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呼应“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礼节甚倨”呼应“秦王(得璧)大喜……左右皆呼万岁”,“得璧,传之美人”呼应“传以示美人”,“以戏弄臣”呼应“及左右”, 最后得出“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邑”(呼应“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的结论。这样看,“戏弄我”就显得不太恰当,且从秦王君臣的表现来看,“戏弄”之说也显得有点牵强。
摘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几篇文言文中,有几处词句的理解一直存在争议,一线教师往往摸不着头脑,比较纠结。笔者以为,课堂上,教师可以呈现争议,以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至于更加专业化的考究,则可以留待以后有趣于此或有志于此的同学。而在课堂上,作为语文老师,要做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学会依据语句或语段的整体结构和语意、语气甚至全篇的关联、照应去推敲,力求准确把握。下面就这几个词句来具体说明。
13.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十三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实际情景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从中体会由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2.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找到数学知识规率,从而在实际生活问题中数形结合的应用以及计算机在数学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从中体会由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通过等与不等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难点: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
2.教学方法:诱思引探教学法
3.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复习:一元二次不等式axbxc0(a0)与相应的函数yaxbxc(a0)、相应的方程22ax2bxc0(a0)之间有什么关系?
12x232.解不等式:(1)x3x4;(2)x2x30;(3)(x1)(xx30)0;(4). x11x22223.归纳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1)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2)解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3)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结合不等号的方向画图;(4)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二、研探新知,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例1(教材P69例2)用一根长为100m的绳子能围成一个面积大于600m的矩形吗?当长、宽分别为多少米时,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最大?
解:设矩形一边的长为x(m),则另一边的长为50x(m),0x50.由题意,得x(50x)600,2即x50x6000.解得20x30.所以,当矩形一边的长在(20,30)的范围内取值时,能围成一个
2面积大于600m的矩形.
用S表示矩形的面积,则Sx(50x)(x25)625(0x50).
当x25时,S取得最大值,此时50x25.即当矩形的长、宽都为25m时,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最大.
例2(教材P70例3)某小型服装厂生产一种风衣,日销货量x件与货价p元/件之间的关系为
221
p1602x,生产x件所需成本为C50030x元,问:该厂日产量多大时,日获利不少于1300元?
2解:由题意,得(16002x)x(50030x)1300,化简得x65x9000,解之得20x45.因此,该厂日产量在20件至45件时,日获利不少于1300元.
例3(教材P70例4)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我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个限速为40km/h的弯道上,甲、乙两辆汽车相向而行,发现情况不对,同时刹车,但还是相碰了.事后现场勘查测得甲车的刹车距离略超过12m,乙车的刹车距离略超过10m,又知甲、乙两种车型的刹车距离s(m)与车速x(km/h)之间分别有如下关系:s甲0.1x0.01x2,s乙0.05x0.005x2.问:甲、乙两车有无超速现象?
分析:根据汽车的刹车距离可以估计汽车的车速.
12000,解得x30或x40(不解:由题意知,对于甲车,有0.1x0.01x12,即x10x合实际意义,舍去),这表明甲车的车速超过30km/h.但根据题意刹车距离略超过12m,由此估计甲车车速不会超过限速40km/h.
对于乙车,有0.05x0.005x10,即x10x20000,解得x40或x50(不合实际意义,舍去),这表明乙车的车速超过40km/h,超过规定限速.
222
2三、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教材P71练习
四、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有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实际问题,在于理清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五、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六、板书设计(略)
14.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十四
王涧
按照本套教科书的设计思路,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分为循序渐进的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综合性的。本册属于其中的第二个模块,供高中一年级第二个小学期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一、编排特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设计新的课标教材。遵照这一理念,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建构了自己全新的编排体系。具体到第二册,有以下几个特点:
以“过程与方法”为主线,将教材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这四个板块既共同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又各有侧重。本册是在第一册基础上的螺旋式上升,阅读鉴赏的重点是抒情散文、古代诗歌、古代记叙散文和演讲辞。表达交流包括描写、抒情、记叙和虚构等四个写作训练和一个口语交际训练──演讲。梳理探究则既有成语、修辞等语法项目,也有姓氏源流、民风民俗等文化寻根类活动。名著导读实际上是课外的延伸阅读,因此也是过程与方法的一种体现。
始终如一地贯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本册高中语文教材将审美教育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文学作品占选文的四分之三,而且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注重传统文化,文言诗文和传统寻根内容比较丰富。而演讲辞之类的文章,既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也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与人生,拓展自己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大有裨益。
高中语文培训资料GAOZHONG YUWEN PEIXUN ZILIAO高中语文培训资料注重知识和能力。本册主要学习抒情、记叙和演讲等表达方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几种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内涵,学习它们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增强语感。对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另外,还要注意联系以前所学知识,梳理成语、修辞等语法规律和用法。
二、教学目标
阅读鉴赏
这部分包括四个阅读单元,分别为写景状物散文、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诗歌、古代记叙散文和演讲辞,每个单元四篇课文,共计二十篇课文。总的说来,通过这些阅读文章的教学,要达到这样三个目标:
(一)审美性目标
本册选取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中外抒情散文,有先秦南北朝诗歌,有古代记叙散文和传记。这些作品大都是经过时间和历史淘洗的名篇,无论在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堪称典范。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文学作品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途径。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要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品味和鉴赏,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能力。而文学作品,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以抒情散文单元为例,本册第一单元所选的都是一些写景状物散文,这些优美的散文名篇,从它们各自的角度,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令人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生的多姿多彩,从而激发起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像《诗经》《离骚》《归园田居》等传统诗歌名篇,之所以能代代流传,恰恰是因为它们抒发出了人类共有的感情,使后人读来仍能产生深深的共鸣。而且,从形式上来说,它们诗句优美,形式独特,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的伟大典范。读这样的作品,宛如进行一次愉快的旅行,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细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史传类作品,或记历史事件的波澜起伏,或记杰出人物的言行举止,记事波澜起伏,写人栩栩如生。学习这样的文章,一方面可以感受古人的才华品德,另一方面可以欣赏作品写人叙事的艺术,领略到叙事作品的生动传神。另外,文学作品在语言运用方面往往具有典范的作用,是中学生学习和揣摩母语的最好材料。
(二)探究性目标
通过阅读和思考,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严密性,成为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也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要目标。本册没有纯论述类文章,如哲理散文、文化随笔、社科论文等,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进行思想和思维训练的天地。实际上,在本册四个单元二十篇课文的教学中,都可以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思想深度的培养。如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既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也是作者哲学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在对自然的描摹后面,隐含着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
学习这篇文章,在欣赏优美的词句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精神指向,梭罗的自然观和他遗世独立的人格,相信同样可以给学生以深刻的启示。再如演说辞单元,虽属于应用文的范畴,但大部分演说辞都具有论说文的特点,是演说者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思想性和论辩性都比较强,阅读这类文章,往往可以引发学生对重大人生、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全文不仅洋溢着浓烈的感情,而且以严密的逻辑和无可辩驳的事实,表达了他作为一个黑人领袖对自由、平等、正义的向往。学习这样的文章,不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中的思想内涵,对作者“所有的人都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思想和非暴力的和平斗争方式,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讨论,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即使是文言文,也同样可以进行思想的碰撞和启发,如在《鸿门宴》中,就有这样一道思考题:“许多读者认为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你同意这个看法吗?写篇读后感,谈谈你的看法。”像这一类的题目,就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性目标
所谓应用性目标,是指通过与社会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实用类文章的学习,如新闻、演讲辞、传记、科普等,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本册要学习的应用文是演讲辞。演讲辞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古今中外许多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科学家都非常善于利用这种形式,发表主张,传播知识,争取同盟。本册的四篇演讲辞,涉及教育、政治、哲学、经济学、科学等不同领域,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比较紧密。学习这个单元,目的就是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增强他们适应现实的能力,同时也适应他们自我发展的需要。从类型上来说,这四篇演讲辞,既有就职演说,也有科学讲座,既有政治主张,也有教育理念,表达方式也各有侧重。学习这些文章,可以使学生掌握演说辞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学习演讲的技巧,掌握演讲的要领,大胆尝试,从而增强与人沟通与交往的能力。
表达交流
本册的表达交流包括四次写作活动和一次口语交际训练。它们分别是:学习描写、学习抒情、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学习虚构;演讲。每项写作活动都分为三部分内容,首先是话题探讨,提供一个或几个话题,引导学生进入规定的情景;然后是写法借鉴,围绕着本篇的话题,选取一篇文章或几个精彩片段,对其写法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以起到示范的作用;最后是写作练习,一般会提供四五个题目或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取。演讲是一次口语交际训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指导与探讨,主要提供一些演讲的技巧与要求,从理论上对要进行的演讲活动进行指导;二是实践与交流,包含四大项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通过这些活动,希望学生能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梳理探究
这部分包含三项活动,分别是“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所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每项活动包括各不相同的三项小活动,如成语部分的三个小活动分别为“成语的来源与结构”“成语的运用”“成语与文化”,而修辞则按照修辞的不同种类划分为三个部分:“语音修辞”“词语修辞”“语句修辞”。活动的特点和内容是划分的依据。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加强语文积累,梳理语文知识,在积累与梳理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团结协作、注重合作的精神。
名著导读
课外阅读活动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与语感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册的名著导读推荐了两部长篇小说,一部是中国现代作家巴金的代表作《家》,一部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家》属于青春型的写作,是一曲从真诚热烈的心里唱出的青春之歌,虽然在艺术上也许还不够圆熟,但它单纯、朴素、流畅,充满着激情,那充满感情色彩的词汇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形成了一种浓烈的感情和审美氛围,很能抓住读者的心。《巴黎圣母院》则是一部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具有浪漫主义特有的夸张与抒情特色,全书贯穿着作者强烈的激情和丰富的想像力以及深沉的人道主义思想。通过这些名著的阅读,希望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达到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目的。
三、教学建议
不同的板块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这里仅提几点建议,供广大教师参考。
抒情散文、古诗文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导他们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其次,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如感受形象,体味感情,品味语
言,通过关键语句的揣摩分析,深入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注意作品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等。还可以引导他们联系背景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另外,还可以结合课文讲解一些文体知识,如诗歌、散文、传记等文学题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古诗文的阅读则要注意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和虚词,重视诵读。借助于诵读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学会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演讲辞等应用类的文章,则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思想和社会内涵,增长见识,培养敏锐的思维和思想深度,并借助于文本了解其功能和基本格式。
表达交流重在学生自己的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善于采集生活中的浪花,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鼓励他们坚持每天写随笔、日记的习惯,以及通过图书、报刊、网络、音像等多途径获得有用的信息。
梳理探究重在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学生搭建一个活动的平台。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注意观察语言、文学与文化现象,善于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自己动手收集材料,学会深入思考,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推荐阅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0-18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08-29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翻译总结11-18
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必修06-25
高中语文《第1专题 第3课 雨巷》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06-23
【名师一号】2014-2015高中语文 我与地坛(节选)双基限时练 苏教版必修08-22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教案10-04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11-08
高中数学 《余弦定理》教案1 苏教版必修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