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精选9篇)
1.怎样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篇一
“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广州市协和中学 粟嘉
【教学设想】
小说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选考题之一,而小说鉴赏的着眼点正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小说必考的考点之一,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历年来也是高考小说阅读命题的热点。高考考纲对于人物形象有着明确的要求: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根据考纲的要求,就小说人物形象的考点,准备从人物形象的把握、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探究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意图几个部分进行教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够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结合文本分析,规范答题。【学情分析】
在高
一、高二阶段通过必修和选修教材的学习,学生对于小说的基本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基本能明确小说三要素和主题的关系。但在高三的综合测试中,学生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把握得不够准确,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准确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不知道在文本的什么地方去寻找答案,并且在答题中思路比较混乱,不知道如何规范答题。【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2、规范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的答题思路。
3、提升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紧扣主题,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复习《备考指南》P203 内容提要、P206 复习指引,梳理小说的考点,思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根据已复习的小说鉴赏基本知识,完成学案上文本研读1-3。
二、导入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叙事写人,以塑造人物形象观照人生世相。因此小说鉴赏的着眼点要摆在人物形象上,要看作品塑造了怎样的人物,用什么方法塑造的,人物有着怎样的个性,蕴含着哪些值得人们深思的有价值的东西。而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历年来都是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附:近年高考考题中人物形象分析题的命题方式
【2008广东卷】《河的第三岸》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2009海南卷】《孕妇和牛》 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2009浙江卷】《魔盒》 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2010山东卷】《骆驼祥子》 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010安徽卷】《无题》 根据小说第4—6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2011山东卷】《审丑》 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2010陕西卷】《保护人》 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012安徽卷】《邮差先生》 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2013新课标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三、文本研读
(一)学生展示文本1、2的习题答案,教师加以点评。
文本1:(2011全国课标卷)《血的故事》 “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文本2:《木笛》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二)小结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1、从人物的外貌、语音、动作、心理等细节去把握人物形象。
2、从情节发展中去分析人物形象。
3、要结合小说的环境去分析人物形象。
4、要关注小说中其他人对于人物的评价。
5、要结合小说的主题去分析人物形象。
(三)规范答题思路
人物形象:XX是一个XX(性格+身份)的人。
性格特点:(1)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2)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四、课堂演练
1、根据课堂所学的内容,学生互相修改文本3《老人和鹰》的答案。
2、学生展示并互评答案,教师加以点评。
五、布置课后作业:(2013全国新课标卷2)《峡谷》 附:
“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够掌握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2、能够规范作答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
二、课前预习:
复习《备考指南》P203 内容提要、P206 复习指引,梳理小说的考点,思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根据已复习的小说鉴赏基本知识,完成学案上文本研读1-3。
三、了解近年考题中人物形象分析题的命题方式 :
【2008广东卷】《河的第三岸》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2009海南卷】《孕妇和牛》 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2009浙江卷】《魔盒》 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2010山东卷】《骆驼祥子》 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010安徽卷】《无题》 根据小说第4—6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2011山东卷】《审丑》 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2010陕西卷】《保护人》 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012安徽卷】《邮差先生》 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2013新课标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四、文本研读
文本一:(2011全国课标卷)
血的故事
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作为现代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呢!这时,钱太太开腔了:“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咯”地笑了:“还管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这里还有段恋爱悲喜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
“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糟糕的就在秀鸾是台湾小姐。”彭先生接着说。“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有人说。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就是不许她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可是一年下来,我的愿望始终就没实现,有时看着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点心什么的。”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注】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什么病呀?‟„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说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五百块钱100CC,共需300CC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你爸爸是O血型的喽?‟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
“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血交流,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大家同声地说。(有删改)
(注)迭格:吴方言,意为“这个”。
【整体阅读】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题。
【习题】“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文本二:(2011•百校论坛第二次联考)
木 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一名是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竞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 “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整体阅读】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题。
【习题】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自主探讨】你认为应该如何把握人物形象? 文本三:(2013茂名市一模)
老人和鹰
老人住进城里后很不习惯,坐不是站不是,每天都不自在。一天,老人拿了锄头,去楼下开荒种菜。锄头是老人从乡下带来的,他才在小区的一块空地上挖了几锄,就被儿子看见了,儿子说:“您在干什么?”
老人说:“这块地荒着,我想种些菜。”
儿子说:“您以为这是乡下呀?”
老人说:“那我回乡下去。”
儿子说:“咱们乡下已被拆迁了,那儿现在是工业园区,您还回得去?”
老人何尝不知道这些,一想到乡下被开发了,他就神思恍惚。老人说:“城里什么都不好,不像咱们乡下,能种菜,养猪养鸡,乡下空气也好,咱们乡下有各种各样的鸟,天上还飞着鹰。”的确,老人经常在乡下看见天上飞着鹰。老人总坐在门口,抬着头看,看鹰在天上盘旋。看久了,老人的心便跟着鹰去了,也在天上盘旋,自由自在。到城里后,老人也经常抬头,但很多时候,连一只麻雀也看不到。
老人叹息了。
过后,老人更不自在了,每天都怏怏不乐的。这样,老人就出问题了,病了,住院了。等老人从医院出来,似乎更老了,走路都不稳。儿子很急,每天开导着老人,老人就是开心不了。
这天,儿子带老人去河边。快到河边时,老人忽然看到天上有鹰。
“你看到鹰么,在天上飞。”老人兴奋地跟儿子说。
儿子说:“看到了。”
老人说:“没想到城里也有鹰,它是从咱们乡下飞来的吧?”
“是吧。” 儿子说,“一定是!”
那时已是傍晚了,老人一直在那儿看着,直到天黑。
老人住的离河不远,为了看鹰,第二天他自己去了河边。“鹰!”还没到河边,老人就看鹰了,一只,两只,好几只呢!那些鹰一会儿在天上盘旋,一会儿往下俯冲。老人不走了,一直抬头看着。
一个孩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爷爷,你在看什么呢?”
“看鹰在天上飞。”
“那不是鹰,那是风筝。”
“胡说,风筝我还看不出来呀,那就是鹰。”
“我没胡说,那就是风筝,不信,到河边去看。”
到了河边,老人果然看见几个人在放风筝。他们也是老人,很矫健,在河边跑来跑去。
老人走到他们中间,“我以为是真的鹰在天上飞哩。”
“好多人都这么说。”
“你们怎么能把风筝放得这么好?”
“你也能。”
“我也能?”
“真的能,只要天天放,就能让你的鹰也飞在天上。”
老人这天真买了风筝,也是那种像鹰的风筝。
那几个老人,教他放,但他总是不会。老人有些灰心了,几个老人安慰他:“慢慢来,我们以前也是这样的。”
老人点点头。
这以后,老人天天到河边去放风筝,开始走得很慢,慢慢地就快起来了。后来,也能跑起来了。老人的风筝或者说老人想放飞的鹰,在天上盘旋着,往下俯冲着。老人开心极了。
一天,老人放飞他的鹰,天上又来了几只鹰,那是几只真的鹰!
“你的鹰引来了真的鹰了。”老人们跟他说。
“是真的鹰啊!”
“是真的!”
“肯定是我们乡下的鹰飞来了!”
老人说着,笑了。笑着时,老人一颗心也跟了鹰去了,也在天上盘旋,自由自在……
(取材于刘国芳的同名小说,有改动)【整体阅读】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题。
【习题】 结合小说内容,请简要分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预习时作答: 修改后作答:
四、【课后作业】(2013全国新课标卷2)
峡谷 阿城
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峡口处,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靠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到柜里。
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手指扇一样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
一刻功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节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
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
阳光已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布旗上下扭着动。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
1、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2、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怎样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篇二
分析文学作品, 要点之一就是分析文学形象, 创生性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多给学生生成的空间。过去的教学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简单化、脸谱化, 如把《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仅仅看成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段妇女形象, 把《雷雨》中的周朴园形象简单定位为冷酷、无情的家伙, 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 对人物形象定格化, 漠视了学生的自主阅读, 没有给学生提供创生性学习的舞台, 也不符合文学鉴赏的规律。我认为人物形象的分析不宜定格化, 而应客观全面分析。
一、文学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形象没有标准答案
美国作家海明威把文学形象比喻为“漂浮在水上的冰山”, 他认为, 形诸文字上的东西是冰山露出在海面的“八分之一”, 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如同冰山在水下的“八分之七”。这说明, 作品的深层意义, 作者一般没有直接说出, 没有形诸文字之中, 而是在作品的文字之外, 因而造成了作品的“未定点”和“空白处”, 即“意蕴”。这“未定点”和“空白处”需要由作者和读者共同来完成, 这就是文学的“模糊性”。文学的“模糊性”为读者的再想象、再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同的读者对“未定点”和“空白处”理解和想象是不一致的。再者, 作品一旦离开了作者, 便成了社会的产品, 而创作模式的异彩纷呈、主题的多元、情感的朦胧、形象的立体化, 又给我们解读的求异、创新提供了可能。所以, 任何标准、统一的答案都是不符合文学的鉴赏规律的。
二、读者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文学形象意蕴的差异性
“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就是因为阅读个体的差异性而产生了对人物形象的不同看法。鉴赏的过程, 饱含着发散思维、创新能力诸要素, 要求鉴赏者分析研究客观存在, 在已知领域中有突破, 在未知领域中通过推断产生新的发现。在这个阅读、创造的过程中, 读者的原有知识、个人体验、推断能力都各有不同, 各有差异, 具有极强的个性色彩和主体地位, 这就必然会带来分析评价文学形象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现象。所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就应当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 经常放手让他们讨论争鸣, 尽量撤去定格好了的框框, 允许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不同的分析, 而不应该用定格好了的答案去限制束缚学生的思维。如果忽视了这种个性差异, 把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统一”到标准答案上来, 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精神, 这不符合创生性教学的要求。
三、人物形象生活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人们对文学形象的不同评价
《城南旧事》中厚嘴唇的人“是个小偷, 是个坏人”, 但他本性善良、诚实, 只因社会不合理, 为生活所迫而做了违心的事。
《边城》中翠翠的老祖父是个忠厚纯朴的老船夫, 他关注翠翠的未来的命运, 想用自己的努力逃脱命运的摆布, 以使翠翠免遭她母亲那样和一个士兵相爱而遭受的悲伤结局, 所以心中始终隐藏着一股说不出的忧郁, 他只知大老天保来求亲, 不知外孙女的事, 弄巧成拙, 最后导致翠翠的悲剧结局, 老祖父是个善良纯朴而又弄事成拙的老人。
《红楼梦》中的辣姐———王熙凤, 在人们心目中是个心狠手毒的女人, 她的下场好像应了因果报应, 但今天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评价她, 她是贾府最优秀的管理人才, 她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 是今天我们所倡导和要学习。今天备受我们批判的封建家长制的代表———贾政, 在封建时代, 在贾府的男人群体中, 在贾母的心目中应是个好儿子, 他勤政爱家, 走仕途之道, 又洁身自好, 是个标准的好男人。
《差别》中的阿诺德和布鲁诺同样受雇于一家店铺, 但前者“青云有上”, 后者“原地踏步”。于传统评价人的标准来看, 布鲁诺可算是个忠厚老实、勤劳工作的优秀员工了。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公平”的待遇?原来老板让两人一起去观察集市情况, 结果是布鲁诺跑了三次得到的信息, 阿诺德一次就得到了, 还带来了许多有利的相关信息。差别不是外貌, 也不是勤劳程度, 而是思维方式和观察能力。阿诺德就是一个懂得思考的人:仔细观察获得大信息量, 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法。这就是在经济大潮的今天, 我们对人物评价的不同。
四、作者写作的背景、目的的不同, 决定了所塑造人物形象的差异性
鲁迅作品《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 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 就是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 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作者塑造了祥林嫂的形象。祥林嫂是一个勤劳、质朴却又深受封建思想节烈观、封建迷信影响被封建文化和冷漠的社会所拒绝的农村妇女的典型。本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批判封建文化。
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作品《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9世纪90年代末。当时, 俄国新的革命高潮正在酝酿, 沙皇当局强化国家机器来维持其统治地位, 俄国正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身处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有的害怕变革, 苟且偷安, 甚至甘心充当沙皇鹰犬。小说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就是这类人的典型, 他封闭、怀旧、胆小、多疑, 极力维护现行的秩序, 乐于告密并为自己的行为极力辩护, 在思想上、行动上把自己和沙皇反动的专制统治联系在一起, 压制着身边的人们, 全城人“都怕他”。这个“套中人”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恐惧。这是他可憎的一面, 但别里科夫为什么会成为“套中人”?是沙皇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为了揭露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 猛烈抨击沙皇专制制度。
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是作者“献给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曲赞歌”。陈奂生是农村转型时期农民的典型。他善良正直、勤于劳动而不善思索, 爱幻想, 易于满足, 时来运转, 即受宠若惊, 一身清白本色。作者用艺术手法, 塑造一个新旧交错、新旧交替的历史转折时期的农村农民的典型, 通过陈奂生的形象和命运深刻地概括出了新中国三十年来农民的命运, 展现了新时期农村改革进程中农民艰难前行的身影及其心理变化的全过程。
五、创生性教学要求多给学生生成的空间, 应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物形象
刘备、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传统教学中这两个人物是被神化了的人。刘备是“仁德之主”、“素有大志”、“远得人心”;诸葛亮是“神”, 是“贤、智、忠”的化身, 是备受后人称颂的英雄人物。但我们结合《三国志》可以看到刘备真实的一面, 刘备狡诈除吕布, 不择手段实现隆中对, “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 皆不克终, 远见其为人”, 十七次笼终人心的“哭”的策略, 更见其虚伪。诸葛亮北定中原的策略显出他的“短见”, 《失街亭》中让喜欢纸上谈兵的马谡驻守街亭, 导致街亭失守损失惨重, 显出了他用人不当的一面。
《项链》中的玛蒂尔德用十年的时光、十年的青春、十年的劳动偿还项链, 尽显了她的诚实、勤劳美德。《雷雨》中的周朴园整天要戴着面具生活, 三个孩子, 两死一走;两个妻子, 一痴一疯, 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分析, 周朴园也是一个悲剧的承受者。
多给学生创生性的空间, 让他们探究、生成, 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理解, 只要学生分析得合理, 我们都应肯定和尊重学生的见解。
六、历史人物不要娱乐化
对人物的评价, 应该从历史事实出发,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精神, 严肃、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 用事实说话, 艺术的虚构不能违背基本事实。肆意亵渎先贤, 推翻历史定论, 颠倒传统价值观念, 将历史“娱乐化”应引起高度关注。
有人称孔子是“怀抱理想, 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有人推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有人把梁山泊义士比附成危害社会稳定的恐怖分子;有人称刘备无义, 关公好色, 等等。凡此种种, 将历史人物娱乐化都是需引起注意的。
臧否历史人物, 既不能因循守旧, 又不能以无知的狂妄去妖化古人。
在这种创生性教学中,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不断探究学习中学生情绪高涨, 余兴未尽。发扬这种教学的优点, 让学生将探究精神运用到学习的方方面面, 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有成效。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革命”,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 是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挑战和考验。在分析人物形象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创生性学习的机会, 多引导, 肯定他们的成果, 语文教学应是让人兴趣盎然的课堂, 学生在这种教学中一定会开出智慧的花朵。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倡创生性的教学理念, 本文作者从分析人物形象不应定格化的角度实现“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的教学目标, 谈谈在小说教学中怎样贯彻创生性教学理念。
关键词:创生性教学,小说教学,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周卫勇主编.点击高中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高思源.评说《三国演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4]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
3.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常见题型 篇三
一、概括形象
外国小说斯坦贝克的《开小差》中,第一题就是“试概括文中斯莱戈的形象。”斯莱戈是个士兵,但他开小差当了逃兵,非常机智地抓住机会混在俘虏船上从战场地逃回美国家里。这一题的参考答案是:“斯莱戈是一个乐观、机智、果敢的开小差的美国士兵。”或者“乐观、机智、果敢的美国逃兵。”这就提醒我们不仅要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准确全面地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还可能需要对人物的身份等信息也进行判断,外国小说可能还需要根据文本找出国别,这样再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结论。而在做这篇阅读时,我们的学生不少会犯这样一个错误:斯莱戈是一个反面形象,因为他是个士兵,但他开小差当了逃兵,因此在概括形象组织语言时基本用的都是狡猾、奸诈等贬义词。其实是学生不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而是根据一般的生活常识和阅读积累来读这篇小说,没有读出战争的背景和文中的关键细节透露出的作者的反战倾向。因此要全面把握文本的感情倾向,正确解读主人公的形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
彭晓东的《抚摸那条船》中题目“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老李形象。”文本中老李是一个船夫,他孑然一身,过着清汤寡水的日子。一个女婴被遗弃在船上,老李含辛茹苦把她养大,小鱼儿长大后有了自己的爱情和家庭,还因三峡移民外迁了,老李不愿意走,与船相依为命老死。这样一个故事,加上一些细节描写,老李的形象就具体丰富起来,我们在概括时就可以这样表述:“老李是一个勤劳、生活艰辛,淳朴善良、热爱故土、坚守职业,有奉献精神的船夫。”
有的小说人物出现得比较分散,这就需要我们细心找出文中涉及到人物的语言,分别概括,最后整合起来。如2010年江苏卷高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溜索》,“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关于领队的叙述描写散见于文本第1段、第3段、第4段、第5段、第8段,每段文字都很少,一两句。我们就放进语境中分别概括领队的形象特点,最后整合要点:(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二、概括人物特点
(一)概括人物的整体特点
2013年全国卷阿城的《峡谷》属于散文化小说,其关于人物形象的题目是“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本篇小说不仅写到骑手的语言、动作、神态,还写到了骑手的肖像,题目问的是特点,那就应该包括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因此最后概括出来的参考答案是:①外形:相貌不凡,身体强壮,肌肉结实,有着质朴自然的力与美;②举止:一人一骑,独行于峡谷中,虽山路崎岖,但因骑术高超而从容沉稳;③性情: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拘生活小节,粗犷而有野性。这样的题目需要全面关注人物,才能全面地概括出人物的特点来。
(二)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2013年全国大纲卷老舍的《马裤先生》中“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本题考查的就是考生分析鉴赏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要想准确地对小说人物形象进行理解概括,具体方法就是“听其言,观其行”并结合文中的侧面描写,全面准确地分析概括。这篇小说也写到了马裤先生的穿着打扮,为什么在组织答案时没有这个要点呢?因为题目问的是“性格特点”,而外在特点不属于“性格特点”,因此参考答案就是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③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三)概括划线句体现的人物性格
2012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邮差先生》是一篇散文化小说,其涉及到人物形象的题目“文中两处划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第一处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这句话有部分学生理解得很离谱,因为他忘记了关注上下文语境,上文“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学生写给家长们的信会是什么内容呢,“催饷”就告诉我们是要钱,学生向家长要钱,家长要忙三四天了。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可见邮差先生善良,替人着想。因此参考答案:“第一处,善解人意,替人着想,热心体贴”;第②处“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因此第二处参考答案:善于自责,心地善良,乐观开朗。
因此,在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一类题目时,一是审准题目要求,虽然都属于人物的性格特点类,但每一篇小说的题目在遣词用语上会有细微差别,而这细微差别正是出题的关键,如果审题不准那么答题自然会容易偏差。二是要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放在大环境和上下语境中准确理解。
4.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篇四
记叙文是初中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而编入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叙事性散文,还是小说,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支撑。那么,如何分析并把握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文中的人物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感受人物的思想性格。
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鲜活无比的,这种生命的活力源于各种生动的描写:外貌描写呈现的是人物的外在形象;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刻画的是人物的内在性格和思想。只要牢牢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深入分析,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就定能把握住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例】
„„最后,带着叹赏的舒心,他扔下刮刀,就象一个男士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样,温存关怀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分析】
句中,一个“扔”字传神地刻画出罗丹大功告成后的无比兴奋的心情;而后句中的“披”、“蒙”二字则又生动地再现了罗丹对自己作品的珍爱;最后“又转身要走”表明罗丹工作时的忘我和投入,他完全忘记了站在自己身后的 “我”。由此,罗丹专注于雕塑艺术并力求完美的忘我精神就让我们了然于心了。
二.联系上下文,关注作者的整体运思,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的人物,是作家源自灵魂深处的感情人格化的产物,他们支撑着整个小说的故事和主题。这些文学人物形象之所以能超越不同民族、穿越时间隧道、震撼人们心灵并最终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完全在于作者的精心塑造。因此,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关注作者对作品及人物的整体运思和表现手法,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例】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二,三,四„„”(《七根火柴》)
【分析】 对于这段话,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它表现了无名战士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追问:它到底是如何表现出无名战士的这种精神和品质的。恐怕学生就说不太清楚了。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前文中有关无名战士的一段描写: 他倚着树根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贮满了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像一块黑毡糊贴在前额上,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答答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无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的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这段描写,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奄奄一息、濒临死亡的人物形象:即使身子半躺在污水中,也没有丝毫的力气来挪动;粘在额角上的头发、顺着脸颊流下的雨水,他都无力去拂一下。要知道,雨水顺着脸颊流下的滋味是极其难受的,就像虫子在脸上爬行。然而,当他看到卢进勇时,却要“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 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无名战士使出最后一点力气做出的这番举动,意在告诉卢进勇:我交给你的是七根火柴,你可要一根不少地如数交给党组织。这样,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不仅跃然纸上,同时也会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脑海和心田。
三.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品读人物的言行表现,感受作品的人物形象。
文学源于生活却又超越了生活,她是生活的集中化、概括化与典型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生活中的典型,他们是我们中的某一类人物的缩影,他们也和常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因此,我们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千万不能把文学和生活决然地割裂,而是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真正走进文学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便于更加感性地认识并把握这些人物形象。
【例】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迫不及待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欧·亨利《二十年后》)
【分析】 这是描写通缉犯鲍勃的一个精彩片段。文章借助于人物的动作描写,揭示了人物细腻的内心情感。首先,“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一个“叼”字,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惯抽烟者。按照常理,等人是最心焦的,男性一般都会用抽烟来打发时间,可他却没有。这只能说明:他怕香烟的微弱火光引起他人的注意。
5.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篇五
第一,从了解、熟悉小说故事情节人手。
小说主要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展示人物性格和表现中心思想的。例如契可夫的《变色龙》是通过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五次变化的情节来展示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性格,进而塑造出一个活灵活现的沙皇走狗和变色龙形象的。周立坡的《分马》就是通过分马、换马这两个故事情节来塑造以郭全海为代表的善于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的大公无私的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和老孙头那种既拥护土改又不愿牺牲个人利益的、需要进一步团结教育的广大农民形象的。由此看来,我们只有先熟悉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小说中人物的性格。
熟悉情节,要理清小说层次结 构,了解作品的中心事件、主要矛盾,以及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全过程。例如,在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要了解“拳打”这一情节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作者是以时间为 序展开情节的:鲁达在酒楼听金氏父女血泪控诉是“拳打”的原因,也是故事的开端;救助金氏父女逃出 虎口是故事的发展,也是“拳打”的 准备;打死镇关西伸张正义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拳打”的中心情节;镇关西毙命、鲁达巧妙脱身这是故事结局,也是“拳打”的结果。
层次结构理清了,内容熟悉了,就为我们分析人物形象打下了基础。第二,把重点放在分析人物形象上。
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小说《老杨同志》通过老杨同志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刻画了一个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密切联系群众、注重调查研究、政治眼光敏锐、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优秀农村干部形象,说明只有在老杨这样的共产党的好干部带领下,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才能顺利开展,农民才能真正获得翻身解放。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才能表现文章的主题,反映社会生活,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是阅读小说的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要抓住作者精心刻画的主要人物,抓住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进行认真剖析。例如阅读《孔乙己》,可以抓住主要人物孔乙己前后不同的外貌、神态,抓住“窃书不为偷”等满口之乎者也的语言,抓住“排”、“摸”、“罩”等传神的动作„„认真剖析,就可以知道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原本善良,是一个“品行却比别人都好”的下层知识分子。在封建文化熏陶下,他热衷功名,养成了好喝懒做、自命清高、轻视劳动的坏毛病。因为不会营生,又不能进学,不得不偷窃,而被丁举人打折腿,直至麻木死去,成为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作者通过这些典型的刻画,既无情揭露和控诉了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又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第三,借助环境来体味。
人物活动离不开环境,阅读小说也应该借助环境来品味小说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意图。《在烈日和暴雨下》作者渲染了烈日的酷热和暴雨的凶猛。用自然环境衬托了祥子拉车生活的痛苦。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对“护官符”的介绍,是属于社会环境的描写。“护官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巨大财富和权势,点明了四家连络有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这张“符”是封建制度的缩影,是贾雨村徇情枉法的背景。了解这一社会背景对我们理解小说反映的封建社会官官相护共同鱼肉百姓这一主题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比较也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方法。阅读小说,我们可以把相近内容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可以单项比较,例如《孔乙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都有描写“摸”钱的动作,孔乙己“摸”出四文钱说明他穷困潦倒、频临绝境,鲁达“摸”出五文大钱说明他倾其所有、豪爽侠义,而李忠“摸”出二文钱说明他吝啬小气。也可以综合比较,例如把《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从人物性格、形象特征、表现手法、作者意图等方面进行比较,这样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小说的意境。
总之,欣赏小说,熟悉情节是基础,剖析人物形象是重点,体味小说环境是帮手。同时抓住重点,运用比较的方法,认真剖析,反复品味,再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就会把握小说的真谛,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达到认识社会生活、获得艺术享受的目的。
二00五年五月十三日
如何阅读小说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用填空的方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
(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面对这种试题,我们该如何下手呢?
①对事件的完整叙述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②在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二、揣摩人物形象 题型;①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 ①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②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1、重视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类题的答题步骤: 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2 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①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出现问题: ①.缺要素
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原因分析: 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
三、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在中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三种: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六方面进行思考: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 2.暗示社会环境;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4.营造气氛,渲染气氛; 5.推动情节的发展。6.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7.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四、挖掘作品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在中考阅读测试中,常见的题型有: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6.怎样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篇六
小说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借助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并和时代精神相应和。因此,鉴赏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提高小说阅读鉴赏能力的关键。现结合初中语文版教材里面的一些篇目来谈谈如何教给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典型环境的具体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人在一定环境中生存、活动,事件也总在一定环境是发生、发展。所以小说通常通过典型环境的具体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1.小说通过对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性格,这种自然环境可以由作者来描写,也可以通过小说中人物的眼睛去观察。如鲁迅的《故乡》开头对故乡萧条景象的描写,衬托出“我”的悲凉心情。
2.小说通过对社会环境的描写显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孔乙己》以咸亨酒店为中心的社会环境描写,不但自然而巧妙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而且形象而又深刻地揭露了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二)通过小说精心设置的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的性格。
人物性格支配、影响着故事情节的进展和情节的发展,同时,人物性格又通过情节获得具体的显现。例如,《空城计》中司马懿如果不是深知诸葛亮善用伏兵之计,他也就不会退兵了,反之如果诸葛亮不是深知司马懿生性多疑,他也就不会冒险用“空城计”了,那样“空城计”的情节也就无法产生了。由此可见,“空城计”的情节发展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发生联系后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才说把握好故事情节能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又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当鲁达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虽然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却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老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李忠不爽利地只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鲁达的慷慨大方,重义疏财的性格就在这事中体现出来了。
(三)掌握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形象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情感交流的媒介。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来描绘他所处的时代,寄予他所领悟的生活哲理,读者要通过人物形象来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质。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通常情况,作者刻画人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点,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二十年后的闰土肖像描写:“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得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里的肖像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旧中国广大农民所经受的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种种重压,感受到他们身心所忍受的无限的痛苦与摧残。
2、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行动描写与语言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对话的具体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写方式。动作描写给读者鲜明的视觉印象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知、生动化;语言描写则易表现行动所不易显示的细微情感、态度等。总而言之,行动和语言两种形式密切配合,相得益彰。例如《范进中举》中写胡屠户的贪婪相:„„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里通过胡屠户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3.心理描写。小说家在刻画人物的时候,用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的。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其实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和外露,要准确而深刻地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就要把人物的外部形态与内心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心生》17自然段的心理描写,表现京京对朗读课文的渴望,以及他纯真的童心和执着、倔强的性格。20、21两自然段心理描写,写京京想念乡下的爷爷,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京京对父母的不满意,对乡下爷爷的思念之情。23自然段的心理描写,由万卡的小女伙伴想到妮儿,表现京京对乡下小伙伴的怀念之情,充满伤感和无奈。24自然段的心理描写,又一次表现京京对朗读课文的极度渴望。27自然段的心理描写,表现京京对老师的意见和难受的心情。51自然段的心理描写,表现京京想举手念课文却又担心老师不喊他,同学嘲笑他的矛盾心情。59自然段的心理描写,表现京京朗读时的内心起伏,现实和小说《万卡》在京京的心里已经是真实和虚拟交融了,京京悲凉的感情世界也全面呈现在读者眼前。正是这些直接的和间接的心理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京京的心理历程,使人物形象刻画得真实、丰满。
7.辛夷坞小说中人物形象浅析 篇七
1、谢桔年
谢桔年在《许我向你看》中一出场就以淡然平静的姿态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她的童年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庭影响,造成亲情的残缺,家庭温暖的缺失,成长带给她的是隐忍,能让她感受到温暖的是和巫雨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谢桔年与巫雨是彼此的镜子又是彼此的影子,同病相怜的境遇,缺乏被爱的情感,让两个人紧紧依靠在一起,但彼此却得不到救赎。
张爱玲说过 :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不过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聪明之人,就在扇子上面略加点染成为一枝桃花 ;愚拙之人,就守着看一辈子的污血扇子。谢桔年撞得太猛烈,以至于在牢狱中度过了自己的青春。谢桔年的隐忍是她成长环境对性格的造就,她选择独自面对与承担一切,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屏蔽着周围的一切,还好因为非明,她没有这样一味地固执下去,而是最终给了自己一个放赎的机会,给了韩述一个希望,也给了自己不美好的人生一个可能的开始,让读者有了一丝温暖的期望。
2、韩述
韩述是《许我向你看》中的“暖男”,他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的奋斗造就了他是一个自信自强的王子形象,但在他与谢桔年的感情交往中他算是一个失败者。他一心想成为谢桔年生命中那个最重要的人,但世事难料,他成为了一个罪人,他一手造成了谢桔年的不幸开始,摧毁谢桔年心中的幸福,却还霸道地想用一切来补偿谢桔年,却得不到任何补救的机会。
执着是韩述人生经历顺畅的一种不屈服, 他本是一个高傲的人,但却在情感上经历着沉痛和无奈,一个暖男的形象生生被“爱”纠结,反倒让这个人物看起来更真实更丰满,更贴近生活。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但在别人的生命中,不过也就充当个过客罢了,所以无论是谢桔年,还是韩述都是别人的过客,谁也不例外,这样看来,故事的最终,作者让彼此相忘于江湖,应该也是一种对情感的释怀。
3、司徒玦
可爱的司徒玦是《我在回忆里等你》的女主人公,她善良、天真,敢爱敢恨,勇往直前的个性是辛夷坞小说中难得的几个阳光女性。司徒玦原本是一个高傲的公主,拥有令人羡慕的家境,良好的学识,当爱情来临时,她不顾一切地追逐,主动出击,放下高高在上的优势,接纳了即将来临的一切不可能。然而,软弱的姚起云改变了司徒玦的命运,司徒玦的强大与姚起云的怯懦形成了反差,司徒玦的大气与姚起云的自私造就了不同的轨迹。当司徒玦死心塌地信任着姚起云时,爱情给了她一个彻底的背叛,当司徒玦面临众人的怀疑时,姚起云却在质疑和猜忌中选择了放手。
一个懦弱的姚起云让司徒玦经历了人生的蜕变,爱恨的转换,让她经历亲人的抛弃和背离,最终明白爱情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平等的信任和彼此的理解,因此司徒玦在明白这点后,最终收获了自己的幸福。
4、姚起云
《我在回忆里等你》中的姚起云,卑微的出身、寄养的经历、懦弱的心理造就他严重的不安全感,他对司徒玦的爱显露出迷恋、胆怯、顾虑,又时刻小心翼翼、担惊受怕,这种走在尖刀上的爱,让他获得快感,又心生害怕,这是他性格上缺乏自信的表现。面对着人见人爱、高不可攀的司徒玦,姚起云犹如“小偷”获得珍宝一般,他既不相信司徒玦也不放过自己,特殊的身份和经历让他从出场到落幕都带着被人看不起的烙印。一声脆生生的镯子撞击声,是俩人此生情感终结的拐点,是司徒玦情感付出的一个终止,是姚起云惩罚自己的起点,他走不出自己的牢狱,即使后来他无比思念怀想着司徒玦,不愿错过任何一个与司徒玦有关的讯息,那也不过是自己卑贱情感的可怜期待。
爱是要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才能生根、发芽、成长,即使是分开的两个人,只要有爱的种子在,爱就不会枯竭,一旦彼此失去信任,那么在一起的两个人就如带上了镣铐,走不出束缚就将是自掘坟墓,进入自己的悲痛圈地,姚起云便是如此。
8.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解答思路例析 篇八
一、小说人物形象的体现
1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方法。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2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通过对比衬托的手法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矛盾冲突
作者往往把人物置身于特定的情境或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从而使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分明。
二、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关注点
1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
如果文本中人物形象的身份、地位、职业等有明确的交代,往往需要在组织答案时首先予以指出。
2008年高考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第17题: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参考答案给的第一点是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指出了“母亲”的身份。2009年高考安徽卷《董师傅游湖》第12题: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参考答案给的第一点是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指出了“董师傅”的职业。
2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在分析人物性格时,一定要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人物的性格是多侧面、丰富的、立体的。在同一人物身上,可能既有一系列的闪光点,同时也会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会使人物形象显得更真实。因此在具体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必须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加以具体分析。
如2008年高考海南卷《二十年以后》第13题: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重视友情,信守诺言;②乐观开朗,心直口快;③企图逃避法律。前两点从优点方面来答,后一点则为缺点。这是优点为主也不乏缺点的例子。
3题目的分值
在做这一类型的题目时,还要注意题目的分值。题目的分值往往是答题的分点提示。一般来说,四分的题目参考答案是四点,五分的则为五点,六分的则为三点,也可能是六点。
山东卷第21题: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4分)参考答案四点:勤劳;朴实(憨厚老实、善良);上进(有生活目标、有追求、有上进心);真诚自然(不卖好讨俏)。又如安徽卷第11题: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5分)参考答案五点: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从容淡定。2009年宁夏海南卷《孕妇和牛》第11题第(2)小题: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参考答案为三大点:①具有善良、温婉等传统的女性美;②有责任心,做事认真;③对人生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4归纳要全面深刻
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整个小说文本加以体现的,而且往往在小说文本中没有现成答案,需要考生根据或直接或间接的描写予以归纳。一般来说,参考答案大多都能通过对文本具体细节的分析得出,但也要注意细节背后的一些潜在的或隐含的深刻内容。
如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第12题: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参考答案中“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这几点很容易根据文本归纳出,但“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则为文本细节背后所隐含的深刻内容,许多考生往往归纳不出,造成失分。
三、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解题思路
1整体感知,圈点勾画
先整体感知人物形象,明确人物是正面形象、反面形象还是中性形象。接下来圈点勾画和人物相关的细节、情节。
2由浅入深,揭示性格
由浅入深,从圈点勾画的细节、情节处归纳出人物的性格、品质,要特别注意细节背后的一些潜在的或隐含的深刻内容。如果人物在文本中出现的不是太频繁,只需先找出细节,然后归纳出对应的性格即可,
如2010年江苏卷《溜索》第13题: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6分)参考答案:(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3归同存异,逐条归纳
如果人物在文本中出现得很频繁,不同细节表现的人物性格特点有同有异,这就需要把相同的归在一起,不同的则一一保留,最后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逐条归纳,使答题显得有条理。
如2010年辽宁卷《洗澡》第11题第(2)小题: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文本中不招呼用车、讨价还价、不卖冷饮、自制橘子水这些细节、情节,都体现了主人公精明、节俭,有些小气甚至吝啬的特点,因天热不忍心再还价、想买两瓶冷饮、给小伙子橘子水喝,都体现了主人公心地较为善良、通情达理的特点,这属于归同;对小伙子的问话的想法及应答,体现了主人公敏感、细腻、谨慎、多虑的性格特征,这属于存异。经过归同存异,答案便可以归纳如下:①精明,节俭,有些小气甚至吝啬;②心地较为善良,通情达理;③敏感,细腻,谨慎,多虑。
4注意身份、复杂性格
性格归纳好后,再加以检查,如果小说中人物身份、地位、职业很明确,那么往往要在答案的开头部分予以指出。另外,如果人物性格具有复杂性,则要看看答案是不是仅仅从正面或反面予以归纳,只体现了人物性格的一面而忽略其他。如果人物的性格确实有另一面,则要依据具体的细节、情节归纳补充。
5再看分值,力求全面
最后看一下题目的分值,根据分值推断答案应该有几点。如果答案应该是四点的而自己只答了三点,则需要再回到文本,加以研读,进行补充。因为不能保证所概括的每一点都是有效的采分点,因而特别提醒考生注意根据题目的分值多答几点,以保证答案的准确率。
9.明清小说人物分析 篇九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吴用: “智多星”智取生辰纲,智取生辰纲,智赚玉麒麟,智取大
名府。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武松: “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一身虎胆,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沂岭杀四虎,打死殷天锡,斗浪里白条,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押送生辰纲,青面兽双夺宝珠寺。精
明能干、粗暴蛮横。
人物绰号归类
一是比为动物的:玉麒麟卢俊义,白花蛇杨春,插翅虎雷横,锦豹子杨林,入云龙公孙胜,鼓上叉时迁,白日鼠白胜,金毛犬段景住;
二是反映体貌的:美髯公朱仝,紫髯伯皇甫端,白面郎君郑天寿,青面兽杨志,赤发鬼刘唐,花和尚鲁智深、九纹龙史进、一丈青扈三娘,摸着天杜迁,青眼虎李云,矮脚虎王英,金眼彪施恩;
三是表示性格的:智多星吴用,神机军师朱武,笑面虎朱富,鬼脸儿杜兴,没遮拦穆弘,小遮拦穆春,拼命三郎石秀,活阎岁阮小七,母大虫雇大
嫂,母夜叉孙二娘,浪子燕青;
四是体现职业的:神医安道全,圣手书生箫让,行者武松,菜园子
张青;
五是提示兵器的:大刀关胜,没羽箭张清,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
平;
六是标明特长的:混江龙李俊,浪里白条张顺,神行太保戴宗,神
算子蒋敬,轰天雷凌振;
七是直接赞扬的:及时雨宋江,镇三山黄信,百胜将韩滔;
八是比做以往英雄的:小李广花荣,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病
尉迟孙立。
中考集萃
名著考查一向是中考命题的一大难点:考细了,毕竟是课外阅读篇目,有失公允;考粗了,读与不读结果一样——无非是考查名著的作者或历史地位之类。怎样取一个适中的角度相对客观准确地衡量考生真实阅读名著的情况呢?就这一点,2008年不少考区都在名著《水浒传》上动足了脑筋。
1、“老虎”为媒介,情节巧整合(2008年北京密云)《水浒传》中行者____(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___(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深受百姓喜爱;当及时雨____(人名)坐了梁山第二把交椅后,他接老母亲上了山,于是李逵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
创新视点:本题巧妙地将《水浒传》中两个与“虎”相关的情节缀连起来,整合为一段文字,未读过原著的考生对“武松打虎”和“及时雨”宋江也许耳熟能详,而对于地名“景阳冈”就不一定十分明晰了。(参考答案:武松
景阳冈 宋江
鲁智深,绰号①“________”(a.黑和尚 b.花和尚c.胖和尚),豪爽仗义,粗中有细,为救助落难女子,②______(a.大闹野猪林b.力伏众泼皮c.怒打
镇关西)。
林冲,绰号“豹子头”,③____(a.倒拔垂杨柳b.身陷高唐州 c.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忍气吞声,怀怒未发;④_________(a.血溅鸳鸯楼 b.手刃陆虞侯 c.智取生辰纲),雪夜上梁山,奋起反抗,英雄本色。
石秀,绰号⑤“_____”(a.拼命三郎b.神行太保c.托塔天王),艺高胆大,舍生赴义,⑥(a.枷打白秀英 b.孤身劫法场 c.醉打蒋门神),威震大名府。
李逵,绰号“黑旋风”,⑦____(a.斗浪里白条 b.毁金刚塑像 c.杀泼皮牛二),尽显粗野鲁莽;⑧_____(a.大闹高唐州 b.怒杀阎婆惜 c.义夺快活林),只因疾恶如仇。
创新视点:本题以《水浒传》为主要考查对象,着重考查考生对人物及相关情节的辨识判断能力。显而易见,选项之间的可混淆性主要是针对是否“真读名著”来设置的,同时试题以选择的方式考查并采用八选六的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因此,试题的区分度设计得恰到好处。(参考答案:①b
②c ③c ④b ⑤a ⑥b ⑦a ⑧a)
3、精心布局,考查情节
(2008年福建)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书。请从下列名著精彩片断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该情节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或感悟。
①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②武松斗杀西门庆
(1)精彩片断:___________(2)情节概述——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3)体验或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视点:未读过原著的考生对①至④四个情节可能也有耳闻,但如果要将其“起因”“经过”“结果”都表述出来,却是不读原著所无法做到的——本题的创新点即在于此。
(参考答案:以武松为例。(1)武松斗杀西门庆;(2)起因——武松杀了嫂子之后,就来到酒楼寻找西门庆。经过——武松将嫂子的人头往西门庆脸上一掼,西门庆吓了一跳,想跳窗逃走。武松跨步上前,与西门庆打斗起来。西门庆终不是武松的对手,只几个回合,就被武松摔到酒楼下,跌得发昏。结果——武松跳下楼,手起刀落,取了西门庆的人头。(3)针对所选片断来谈,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4、选择扩容量,细节验真才
(2008年江苏常州)下列说法中,对《水浒传》的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C.宋江和林冲率梁山众英雄在忠义堂排定座次,“智多星”吴用、“神行太保”花荣、“立地太岁”阮小
二、“小李广”戴宗等一百零八条好汉,依据所长,各就其位。
创新视点:本题一改名著选择题考查仅针对文学常识或人物形象的惯例,从《水浒传》中选取了四个相对详细的情节让考生判断其“准确性”,一方面扩大了考查的容量,另一方面将细节纳入考查,全面提高了名著考查的难度。
参考答案:C(“神行太保”戴宗、“小李广”花荣)
模拟训练
一 填空
1、《水浒传》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小说。(施耐庵、元末明初、章回体长篇白话)
2、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______________》(《水浒传》)
3、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曾以一条弧线表示《水浒传》的结构。这条弧线以____________为起点,步步上升,至梁山英雄排座次到达顶点,此后便逐渐下降,至____________降至终点。(误走妖魔、魂聚蓼儿。)
4、《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____。(晁盖)
5、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______________。(吴用、智取生辰纲――花石纲)
6、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____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_____。(史进、九纹龙)
7、《水浒传》中的“智多星”是指哪一个人物?(吴用)
8、《水浒传》中共有_______将,天罡是_____人,地煞星________人。(一百零八、三十六、七十二)
9、补全回目:
(1)、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_拳打镇关西(鲁提辖)
(2)、梁山泊______落草,汴京城______卖刀(林冲、杨志)
10、“《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是________(人名)对《水浒传》的评价。(毛泽东)
11、《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_______,善射的是小李广________,善行的是神行太保______________。(时迁、花荣、戴宗)
12、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_____________。(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13、宋江在浔阳楼上倚阑畅饮,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又写了四句诗,其中的后两句是“他时若遂凌云志,____________________!”(敢笑黄巢不丈夫)
14、《水浒》中叙述了好汉_______“大闹野猪林”的故事。(鲁智深,或“鲁达”。答“鲁提辖”也可)
15、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16、根据《水浒传》1-40回的内容,完成下面题目。(答案字数不超过150字)。
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我赞美鲁智深的做法,他深深知道封建官府的黑暗与腐败,如果投案自首,等于自投罗网,绝没好下场。我也佩服杨志的为人,敢作敢当,不连累他人才称得起真正的英雄好汉。)
17、清代著名理论家、批评家金圣叹将《_________》、《庄子》、《离骚》、《史记》、《西厢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为“六才子书”。(《水浒传》)
二 综合
18、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达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例如:我赞美鲁达的做法,他深深知道封建官府的黑暗与腐败,如果投案自首,等于自投罗网,绝没好下场。我也佩服杨志的为人,敢作敢当,不连累他人才称得起真正的英雄好汉。(言之有理即可)
19、《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却同样义薄云天,请你举出两位能体现这种“义气”的英雄人物及其相应事例简单作答。
「(1)鲁达。鲁达义救金氏父女,拳打镇关西。(2)武松。武松为替施恩夺回店铺,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3)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4)宋江私放晁盖是“义”。」
20、《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哪几位好汉?各自的绰号是什么?
晁盖:晁天王;陆云龙:公孙胜;吴用:智多星;阮小二:立地太岁;阮小五:短命三郎;阮小七:活阎罗;刘唐:赤发鬼;白胜:白日鼠。
21、“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出与他有关的情节(四个即可)(吴用,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智取生辰纲、智取大明府、智取文安县、智赚玉麒麟。)
22、在山神庙里刚坐下,没喝上几口酒,便听见草料场那边必必剥剥地爆响。他从门逢中朝外一看,只见火焰冲天,草料场燃起了大火。他提了花枪,正待开门去救火,却听得有人说话:“„„便逃得了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会干事。”这段出自哪个故事情节?涉及到哪几个主要人物?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冲 陆谦)
23、“一个是沂水县成精异物,一个是小狐山作怪妖魔,这个是酥团结就肌肤,那个如碳屑凑成皮肉。一个是马灵官白蛇托化,一个是赵元帅黑虎投胎。那个学华光藏教主,向碧波深处显形骸;这个像黑煞天神,在雪浪中呈真面目。是玉龙搅暗天边日,黑鬼掀开水底天。”这段说的是哪一个情节?主要人物是谁?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李逵 张顺)
24、A 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1)文段中A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2)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他的另一个故事:
(参考答案:(1)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豁达明理、粗中有细等。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
一、“仁”的代表——刘备
1.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 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桃园结义 三顾茅庐 占领荆州
夺取汉中 建立西蜀
夷陵之战
白帝托孤
2.精彩片段
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三英战吕布(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赚城斩车胄)“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简析“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答:“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三十四回
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在宴会上,伊籍将蔡之害计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单骑速逃,蔡瑁随后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刘备挥鞭急呼,马忽似龙驹,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刘玄德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有人对刘备说:“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刘备为关羽报仇,率全国之兵讨伐吴国,兵败退守白帝,一病不起,诏诸葛亮等大臣到白帝,抚其背说:“我有先生相助而成就帝业。然而我甚浅陋,未采纳丞相之言而伐吴,自取其败,悔恨莫及。我死在旦夕,不得不以大事相托。”于是将遗诏递给诸葛亮,一手掩泪一手把着诸葛亮的手说:“先生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完成统一大业。刘禅软弱,先生以为可辅佐则辅佐,若不可辅佐,则请先生自为成都王。”诸葛亮听罢,手脚无措,流泪跪拜在地说:“臣怎敢不尽全力辅佐后主,以尽忠贞之节,死而后已呢!” 3.其他典型故事情节 刘备摔阿斗
赵云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日:“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二、一代奸雄——曹操 形象:面色惨白,目光锐利。
性格:奸诈狡猾 自私残暴 纵横恣肆 权谋机变 从容不迫 志向远大 飞扬跋扈 目光敏锐
情节: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官渡之战 许田打围 挟天子以令诸侯
梦中杀人 杀杨修 杀华佗 杀吕伯奢家
曹操献刀(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错杀吕伯奢(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最可恨的是,当他发现杀错人之后,并没有放过吕伯奢这一无辜的老人。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著名的京剧传统剧目《捉放曹》是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改编的。下面是京剧中陈宫唱词:“我先前自道他(曹操)宽宏量大,却原来贼是个无义的冤家,马行在狭道内我难以回马。”陈宫为何骂曹操“无义”?“狭道内难以回马”又为何事?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相关的情节。
【答案】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错杀吕伯奢家人,又杀死好心的吕伯奢以绝后祸。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便弃曹操而他往。
割发代首(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跣足迎许攸(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3.其他典型故事情节
割须弃袍
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
横槊赋诗
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众将好不威风。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横槊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梦中”杀人
曹操身居高位,怕被人暗害,便对手下说自己梦中好杀人,睡觉时,旁人不要靠近。一次睡觉时被子滑落,近侍替他盖上,他跃起杀了近侍,又躺下睡觉。醒后故意惊呼:“何人杀我近侍?”左右以实告,才假装悲伤,命厚葬之。
杀粮官王垕
寿春伐袁术时,曹操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用”,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用毫无过错的王垕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
三、“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
继承父兄基业(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决计破曹(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写到:“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演义》里曹操也说过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话。曹操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请简要叙述这一情节。[示例](1)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东吴(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一月之久,曹提多次进攻仍不能取胜,休战期间便去观察孙权军营,(2分)他从远处看到东吴将士纪律严明整肃,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2分)不禁脱口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1分)孙权遗书退阿瞒(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
曹操起兵进攻东吴,双方对峙于长江两岸,僵持不下。时近开春,江水上涨,曹营不少已经进水,兵卒叫苦连天。曹操已经有些退兵的想法,但一时骑虎难下。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封信,先是指责了一番曹操,然后暗示曹操要趁回避江水上涨撤兵,果然曹操即刻退兵。《西游记》是在明代后期的神怪小说热潮中出现的,以生动的形象、奇幻的境界、诙谐的笔调怡神悦目,启迪心志,是部不朽的著作。
《西游记》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其中每个人物都刻画出每个人的不同特点,构成了《西游记》整本书的主要框架和故事发展的深入。四个人物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缺一不可,他们的人物性格无疑是整本书的点睛之作,让读者眼前一亮,意犹未尽。
首先是唐僧的人物形象,唐僧是来源于唐代的玄奘取经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演化而来的。贞观三年,他为追求佛家真义,前往天竺,历经百余国,费时17载。取回梵文大小乘经论律657部。这一非凡的壮举,本身就为人们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唐僧这一人物形象渐渐衍生开来。小说中的唐僧由于父母凄惨及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僧这个人物形象又有正面意义,也有负面影响。在正面意义上看,首先,他胸怀天下,惠及人民百姓,百姓疾苦他都看在眼里,大有“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为此他愿意亲身前去遥远的西天取真经来惠及天下苍生,并在一路上歌功颂德,宣扬佛法和亲民敬君的思想。其次,他具有足够的勇气。还在寺里的时候,他的众多徒弟就劝他西天路途遥远,路上多有妖魔鬼怪,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他大义凛然的表示已发了弘誓大愿,一定要去取真经。这里便可以看出唐僧的勇气确实可嘉,因为这时候他毕竟还不知道会有孙悟空等徒弟的护送,他也愿意只身前往。再有,他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他并不像悟空他们那样具有本领和多年寿命,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类,但是他却能做到面对无数妖魔鬼怪和去西天路途的遥远与艰辛的时候没有想过要放弃也没有后悔,这该是多么坚忍不拔的精神啊。他心地善良,在路上看到蚂蚁也不忍心踩上去。他正直不阿,取经途中女儿国国王看上他的英俊外貌,给他数不尽的荣华富贵让他留下来他也不为所动。在美女和金钱的诱惑下他依旧能始终如一,一心向佛,这该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但唐僧这个人物形象也有着不少的负面影响。他个性懦弱,贪生怕死,缺乏超越的理解。虽然满怀理想,但是本身却无任何能力,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只能坐等他人援助,毫无办法自救。他过于善良仁慈,不能明辨是非,人妖不分,好坏不分。特别是三打白骨精那一段,自己毫无主见,听信猪八戒谗言,多次把明辨是非的悟空赶走,等到被妖怪抓了才后悔把悟空赶走。所以我们从书中可以频频看到唐僧的口头禅:“悟空,救我。”从此看来,唐僧这个人物形象其实不是什么圣僧,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凡夫俗子,不能片面的评判这个人物的好与坏,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我们都能从吴承恩笔下看到那个精彩的唐僧。
其次,我们来看看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的人物形象。书中一开始就写了孙悟空是吸取天地精华的神石中孕育出来的,使得这个人物更具有神奇色彩。之后描写的他的一系列故事更是有声有色,从灵石中诞生、拜师学艺、成为花果山美猴王、获得定海神针、官封弼马温、偷蟠桃偷仙丹、大闹天空、八卦炉中逃出,直至最后被压在五行山下。遇见唐僧之前的前七回绘声绘色的描写了孙悟空的这些故事,使得书中人物更具有传奇色彩更令人期待,这些经历使得孙悟空获得更强的本领,更为下文的斩妖除魔埋下伏笔。纵观整本书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的几个特点。
一、天性烂漫。他是天地灵气孕育而生的,可谓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所以更是不会有人教他礼仪教他生存的道理,他靠自己摸爬滚打而渐渐长大,自然也就保存了他天性的淘气,这些就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他今后的反叛,率真,崇尚自由的特点,他是依靠自己而生存的,从很大意义上来讲他不过是个淘气的孤儿罢了。
二、求学好问,不求甚解。虽然他淘气,但是对于求学上他又能一丝不苟聪明伶俐。他历尽艰辛,独自漂洋过海,历经八九载,学会了讲人言、行人礼,跋山涉水,看透了人世间的追名逐利,最终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菩提老祖为师,并领悟菩提祖师在头上敲三下即是三更时刻前往学习,最终历经近20年习得金丹术、地煞术,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之本领。
三、率性而为,追求自由,藐视权威。即使他在菩提祖师那里学得一身本领,也难改他的本性,他不受任何势力的束缚,任意妄为。他大闹龙宫取得定海神针做为武器,并捣乱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大闹天空和篡改生死簿也体现了他崇尚自由,敢于斗争,不屈服于势力的权威的特性。在这些斗争过程中,无一不体现出他的率性而为追求自由,这成为了他第一个人生奋斗阶段的历程。
四、具有鲜明的爱憎之心。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浓厚的感情。在车迟国,他解救了无辜的五百名和尚,并把妖怪扮的国师除掉;在比丘国,他救出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的性命,并制服了白鹿精;他在凤县郡中帮忙求雨造福那里的百姓„„等等,我们都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善良,爱憎分明。
五、尊敬师傅。无论受了多大的委屈,唐僧怎么的错怪他,他也不会离开唐僧回到他的花果山过逍遥的生活。一次次的被唐僧念紧箍咒赶走,他也总会一次次的回到唐僧身边保护他去西天取经。
六、智慧超凡,才学卓绝。纵使他拥有过人的本领,他也不因此沾沾自喜,粗心大意。他能够在异常复杂的情况下敏锐地发现疑点,寻根究底,揭穿妖魔的伪装。他善于观察了解,经常找当地山神土地查询情况,或用火眼金睛观察动静,或变成小飞虫到敌人内部去探听虚实。他还善于运用各种巧妙的战术来战胜妖魔,或钻进妖魔肚皮,或变成妖魔的亲友,或夺取他们的法宝,或捣毁他们的巢穴。他总是无往而不胜。总之我觉得孙悟空这个形象是非常成功的,他表现了古代人们丰富的斗争意识,超群的智慧和追求信念的这一理念。
接着,备受争议的就是猪八戒这一人物形象。他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府。因调戏嫦娥惹怒玉皇大帝,幸亏太白金星求情,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成了一只野猪,修炼成精,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在高老庄抢占高家三小姐高翠兰,被孙悟空降伏。受到观音菩萨的指点而成为唐僧的二徒弟。他是作者吴承恩着力塑造的喜剧典型。他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但他又拥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其实在西游记里他的形象最接近普通人,他唠叨埋怨,他并不是一心想去西天取经,整天想着分散伙饭而自己能得到多少利益,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他就只想着溜之大吉。他还有着强烈的私心,去化斋的时候他总想吃得最多,自己没吃之前是不会先考虑到师傅的。他贪图美色,热衷荣华富贵,见到美女总忍不住上前搭话,在女儿国时也在拼命劝阻师傅要留下来享受荣华富贵不去西天取经。但他也能吃苦耐劳,脏活累活差遣他去干他也愿意为之,虽然多有抱怨。他勤恳憨实厚道,在二十回中“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师徒们遭遇黄风怪,八戒一钉耙把虎怪的头颅筑了九个窟窿,首次荣立战功。在今后的日子里,八戒往往能成为开路先锋,起到一定的作用。他贪吃、贪睡、重财、好色,但其实这也是人所拥有的秉性。他原本是天篷大元帅,作战勇猛,只要力所能及,他一定会亲历前往,最值得肯定的是,虽然他被妖怪擒拿,他也不会屈服投降,破口大骂要妖怪叫他“猪爷爷”。虽然他自私自利,但能顾全大局。猪八戒在很多时候都是先顾及自己的利害关系,但是那些脏活累活,比如背尸体,挑行李这些孙悟空不愿不屑干的,都是由猪八戒来承担。他虽然懒惰,但也算能吃苦耐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猪八戒这一喜剧形象更给书中增添了色彩,虽然他有众多的秉性,但是由于这更于贴近常人的习性,所以我们也并不觉得他讨厌,相反会觉得他更可爱更真实。
最后,来说说沙僧的人物形象。他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玻璃盏,惹怒王母娘娘,幸亏赤脚大仙求情,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牵马。沙僧这个形象向来是不被重视的,可是实际上,沙僧是一个具有个性的艺术典型。沙僧一向被认为是个毫无主见,缺乏个性而具有奴性化倾向的可有可无的人物。其实不然,沙僧形象并非可有可无,他不仅是一个具有个性化的典型人物,而且还是作品主要人物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他在这个取经团队中具有独特性,和而不同。他不仅和师徒保持着和睦融洽的关系,而且还在不停的调解师徒之间的矛盾。一路上,猪八戒总在困难的时候嚷嚷着要分行李,他也总是积极制止,坚持西天取经的原则。他又是一个淡泊名利之人。在取经过程中斩妖除魔,孙悟空图名不图利,猪八戒图利不图名。只有他,心无二念,既不为名,也不为利,牵马挑行李,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只为取经。他老实忠厚,处处为唐僧着想。沙僧就是这样一个貌不出众行不惊人的人物,他有强烈的责任心,取经就一定要能取到。他没有太多的抱怨,兢兢业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默默无闻,信守承诺,自食其力。因此沙僧的形象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他是唐僧的贴身侍卫,孙悟空的好帮手,西天取经队伍中的粘合剂。他奉献的是合作的团队,是和谐的社会。
所以纵观《西游记》全书,这一系列主要人物都具有他们的不同特点,缺一不可,取长补短,创出不朽的篇章。
红楼梦
贾宝玉:反抗封建道德,但又趋于消极。
林黛玉:才华横溢,尖酸刻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薛宝钗:端庄从容,随分从时,城府极深。王熙凤:泼辣爽朗,为人狠辣。
一、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三、王熙凤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淫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又因此遭到嫉妒。
四、贾探春,贾政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香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第五十六回中的探春,以处事的果断干练显示出了她卓超的才干,而宝钗的嬉言却引出了她政治性的言论,真是叫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
五、薛宝钗
薛宝钗在《红楼梦》中份演着重要的角色。她是封建各种礼束的守卫者,并且自身深受其害。她在家中与人关系甚好,受众的喜爱。她的性格中有王熙凤为人的圆滑,林黛玉小心和与贾宝玉完全对立的封建束缚的思想。
六、刘姥姥 封建、贫穷、可笑的形象通过作者的笔墨,全部体现出来。
七、晴雯
晴雯乃贾府内又一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他天生的叛逆,直率,任性以及无所忌惮的言辞给读者呈现出了又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晴雯并未因为宝玉是她的主子而谦虚,忍让他的无理大骂,而是以理辩驳。
八、平儿
《红楼梦》里丫环最漂亮的,还得是平儿,由于她被贾琏收了二房,所以地位也就不同于别的一般的丫环了,但她的出身低微这个事实却一生也抹不去,这也就决定了平儿在大观园中的地位不会太高。
平儿天资聪慧,可偏与王熙凤成主仆关系,则显得有点儿“小巫见大巫了”,不过在日常事务处理上,平儿可是帮了凤姐的大忙了,所以说王熙凤对平儿也挺好。平儿还是比较善良的,当贾琏在外面沾花惹草,勾搭上尤二姐后,王熙凤假惺惺的去把尤二姐接回来,却在背地里使坏,使二姐已经成形的胎儿堕掉了,二姐也不堪忍耻辱而自缢身亡,在这期间,贾府里唯一对她好的便是平儿了,一直对他百般照顾,还把好死时将要交给贾琏的二百两银子一文不少的交给了贾琏。平儿在贾府没落后出家为妮,一生遁入空门,从此与世俗无缘,唉,平地儿啊,可怜,可悲,可叹的平儿呀!
十二金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
十二丫环:晴雯、麝月、袭人、鸳鸯、雪雁、紫鹃、碧痕、平儿、香菱、金钏、司棋、抱琴。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十二儿:庆儿、昭儿、兴儿、隆儿、坠儿、喜儿、寿儿、丰儿、住儿、小舍儿、李十儿、玉柱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七尼:妙玉、智能、智通、智善、圆信、大色空、净虚。七彩:彩屏、彩儿、彩凤、彩霞、彩鸾、彩明、彩云。四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四宝:贾宝玉、甄宝玉、薛宝钗、薛宝琴。四薛:薛蟠、薛蝌、薛宝钗、薛宝琴。四王:王夫人、王熙凤、王子腾、王仁。四尤:尤老娘、尤氏、尤二姐、尤三姐。四草辈:贾蓉、贾兰、贾芸、贾芹。四玉辈:贾珍、贾琏、贾环、贾瑞。四文辈:贾敬、贾赦、贾政、贾敏。
四代辈:贾代儒、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善。四烈婢:晴雯、金钏、鸳鸯、司棋。
四清客:詹光、单聘仁、程日兴、王作梅。四无辜:石呆子、张华、冯渊、张金哥。四小厮:茗烟、扫红、锄药、伴鹤。四小:小鹊、小红、小蝉、小舍儿。四婆子:刘姥姥、马道婆、宋嬷嬷、张妈妈。四情友:秦锺、蒋玉菡、柳湘莲、东平王。四壮客:乌进孝、冷子兴、山子野、方椿。四宦官:载权、夏秉忠、周太监、裘世安。文房四宝:抱琴、司棋、侍画、入画。四珍宝:珍珠、琥珀、玻璃、翡翠。
一主三仆:史湘云--翠缕、笑儿、篆儿。贾探春--侍画、翠墨、小蝉。贾宝玉--茗烟、袭人、晴雯。林黛玉--紫鹃、雪雁、春纤。贾惜春--入画、彩屏、彩儿。贾迎春--彩凤、彩云、彩霞。
《红楼梦》一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写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落史,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另一主人公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
她的内心世界似难捉摸,但也常常将其显露于外。若宝玉“得罪”了她,她便生气,泪水涟涟,甚至为他而生病。表面上这样,其实内心仍是挂念着他,借口去看他。宝玉一病,她为之而伤心,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礼教道德的约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终在宝钗出阁之日郁郁而死,没能了却自己的心愿。
曹雪芹深爱他笔下的林黛玉,爱她的一切,爱她的笑和泪,爱她的喜与悲。正是由于这种刻骨的爱,才使他将黛玉对宝玉的一段痴情演绎得美丽异常,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反封建礼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淫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又因此遭到嫉妒。
小说中性格鲜明的人物足有数十个之多,如和蔼的贾母,干练的探春,温柔的袭人,可怜可爱却尖刻厉害的晴雯,憨厚善良而又不入流的刘姥姥······总之,大到皇家贵妃,小到丫头村妇,全书中的人物,各具个性。难怪鲁迅先生赞叹《红楼梦》中“都是活的人物”。
贾宝玉是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那些循着这个教育路线培养的老爷少爷们是那样的庸陋可憎,他对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那些围绕着他,各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启蒙老师。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庭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忌家族的利益。他爱林黛玉,因为林黛玉的身世处境和内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蕴了生活环境里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动、使他亲爱的客观与主观的特征。他和林黛玉的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反之,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成为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思想性格的主要的支持力量和推动力量。这个以叛逆思想为内核的爱情,遭到封建势力的日益严酷的压迫。按曹雪芹原来的安排,林黛玉将泪尽而逝,贾宝玉将在她去世之后与薛宝钗结婚。薛宝钗的性格和婚后的生活使他彻底绝望,他终于弃家出走,回到渺茫的虚无之中。
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并不是一开始就定型了的,作品着力描写了他性格发展成长的历史。他生活在罪恶腐败的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地沾染着一些贵族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这些坏的东西和他性格中好的倾向并存着。但随着生活中他所见闻的重大事件给予的刺激和教育,随着他在卷入现实矛盾时精神上所受的挫折和打击,他的思想品格里一些腐朽恶劣的东西就慢慢减少了,清除了,他的叛逆思想性格渐渐坚定了,成熟了。他对待身边的女孩子们的态度,同情和亲爱始终是主导的方面,但在最初也带有一些腐朽、邪恶的成分。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飘零、身为贵妃的姐姐内心的悲苦,使他开始认识到在男女关系方面尊重与玩弄、纯洁与腐朽、美好真挚与罪恶虚伪的区别,从此他对两性关系逐渐表现出严肃态度,对自己所在的社会表现了深一层的反感。他曾以为天下女孩子的眼泪都要送给他。他爱林黛玉,但遇着温柔丰韵的薛宝钗和飘逸洒脱的史湘云,却又不能不眩目动情。为着他感情的游移不明,林黛玉以血泪和生命对他不断地施加影响,使他从苦痛的体验中逐步摆脱社会势力和贵族恶习对他的纠缠和吸引,使他的性格趋于纯化,头脑趋于清醒,思想感情趋于稳固与坚定。
此外,丫鬟的品格和遭遇也影响着他,使他领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他对女孩子们一般是温存和顺的,但在初期有时也暴露出一些暴戾作风,撵茜雪,踢袭人,训晴雯等的事所遭到的父亲的毒打,经历了这一系列事件之后,他不但永远抛弃了打骂丫鬟的行为,也使他的叛逆思想大为加强,认识更加深刻。从此他对被压迫、被糟践的女孩子的同情体贴之心,更为深切周到、无微不至;而且在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命运认识加深的基础上,对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史湘云,对于晴雯和袭人、麝月,心里有了亲疏的区分。以这种思想认识为基础,才有“诉肺腑”的情节,他对林黛玉的爱情从此成熟巩固,生死不渝。
【怎样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推荐阅读:
编导人物形象分析范文09-29
父亲的病人物形象分析06-14
高老头的人物形象分析07-07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分析08-16
小说《边城》翠翠的人物分析07-19
《水浒传》——扈三娘人物形象分析06-15
怎样写语文卷面分析07-09
古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分析导学案解读11-05
互联网行业运营:数据分析是怎样的?07-30
记叙文怎样描写人物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