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调查报告之走进福利院

2024-09-29

暑期实践调查报告之走进福利院(精选10篇)

1.暑期实践调查报告之走进福利院 篇一

有一天,我来到这里

——暑期社会实践之福利院

多少次坐在公交车上路过,终于有一次驻足在它的面前。什么颜色的大门,什么颜色的墙,这些显得不重要了,那时的安静却格外突出。走进福利院,这里有花,有树,有水,也有假山。我不懂到底是为了营造这样静的氛围而所以这样静,还是本来就这样静。

其实,“福利院”这三个字让我觉得又温馨又恐怖。

初见他们,几个小朋友便搬着板凳,拿着作业准备着等我们过去教他们读书,可是我们一开始还没告诉他们我们到来的目的,只是微笑着打招呼,可见他们是经历过多少次类似我们这样的大学生的拜访,又或者是多么地热爱读书才会如此自觉。

他们的判断失误了,我们的第一天是带给他们欢乐的,是来与他们交心的。一首《我是明星》用手语告诉他们——他们都是很棒的,一曲《爱我你就抱抱我》舞出了他们心里被人疼爱的渴望。不管是女孩的落落大方还是小男孩的羞怯,都让我感觉到了每个孩子都是需要受到保护的,也是应该要受到保护的。

其实,还未见到他们时,我就已经开始想象他们的容貌,他们的声音;也想象着他们会怕大家吗?会怕见到陌生人吗?我该怎样才能与他们更好地相处呢?他们生活的地方时什么样的呢?塑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呢?后来发现,这些都是不必要担心的,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很多纯真还是存在的。

她,圆圆的脑袋,胖嘟嘟的脸颊,大家都称他小小兵。见到她时,我确实是让自己忍住了不去捏她那分内的小脸,而是轻轻拍了她的头,听说只要多拍拍小朋友的脑袋,他们就会与你更亲近点。小小兵,一个来自出演电影的童星的名字这不禁让我感叹:长得那么相似的两个人,一个成为了明星,红了;一个却成了孤儿。人的出生是不能自己决定的,面貌也是不能决定的,但是快乐却是可以自己主宰的。小小兵说着“他今天吃了很多饭,我都没有吃饱,不要跟他玩”这样天真的话时,我并不为她这样拉帮结派而感到担忧,相反,我为她能够有这样

小朋友基本都会有的思想而开心。生活环境的不同,幸亏没有给她带来多么的大的迥异。

她,一头短发,很柔顺;一张脸,总是被笑占据。一开始教她学习时,我变可以感觉到她对语文拼音或者是对文字有多么的陌生,虽然反应有点慢、总是想不起字怎么写、不认识很多字,但是她还是面带微笑很耐心地听我讲,自己都有点佩服她的沉着了。

她说她是在开智学校读书,学习不好的才会去那里,这样的话被我一句轻猫淡写的“哦”敷衍过去了,因为我当时认为“开智”就像很多普通的学校一样,只是一个学校的名字而已,后来我才发现我的食物,我不该有的忽视。她的看护人员教她去吃饭时说:“她不是爱读书的人,她在开智学校念书,开发智力的。”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原来,如此。

但是我开始替她担心,其实她是爱学的,只是她学得比较慢而已;其实她是需要一个可以相信她、鼓励她、耐心指导她的老师的。

尾声

福利院,到底是温馨的还是恐怖的?

温馨吗?温馨。因为它给了没有家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让孩子们可以在保护下健康成长,还能够接受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独立的品质。毕竟,这个社会对于尚且年幼的他们来说,还是太陌生,太深不可测了。在这个城堡里,他们有着自己的世界,在爱心人士的关注下成长。所以,福利院还是给了他们家的感觉,给了他们团队的力量。说温馨,不过分吧?

恐怖吗?恐怖。因为福利院在一定程度上封闭了孩子们更多地接触社会的渠道,在这样处处都有严格规定的地方也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孩子天真的想法,孩子们的生活貌似有点被规划了。他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待在那个有限的空间里,外面的空气对他们而言是陌生并且可望而不可求的。用恐怖形容,也并非毫无根据吧?

福利院的每一幕都让我思绪万千:孩子们面对礼品表现出的欣喜,面对伙伴的失望做出的谦让,面对陌生人展示出的风采,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他们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想要一个美好的童年,一个可以玩闹的童年。我们总说童年就是

要玩,就是要开心,但是他们所能够得到的还是非常有限的。

我想说,在福利院这个很难顾及孩子成长各个方面(学习、与人接触等)所需的地方,更多是需要我们——中国的成员们。需要我们为他们献上一份爱心,伸出自己的一双手,让他们知道,其实他们并不孤单,因为我们都在他们身边关注着他们,看着他们一点一滴地成长,知道他们从一棵不起眼的小草顽强地成长成一棵苍天大树!

多少次的路过都只是在心中激起一点的涟漪,而一次真正的驻足,就足以心潮澎湃。看着他们,他们不能够更好,支援他们,他们会绽放得更加灿烂的。如果有一天你也路过,如果你不着急离开或者办某件,那也请你问候一声吧,他们,需要你„„

2.暑期社会实践之走进敬老院 篇二

姓名 刘艳华

实践地点

蓬源镇敬老院

一 蓬源镇敬老院简介

蓬源镇敬老院创建于2007年6月,由政府出资建成。坐落于蓬源镇石咀村,该院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28平方米。现供养五保老人40多人,居住在该院有20多人,管理人员4名。院内环境优美,远离闹市,特别适宜老年人居住。该院绿化面积较大,院内还栽种不少果树,老人们还自己喂养了很多鸡鸭,在院子里种上了各式蔬菜,基本上能实现自给自足。老人们互帮互助,相处十分愉快。在敬老院老人们拥有自己的文体生活,打牌、下棋、种菜等。老人们在敬老院生活十分幸福。

二 中国敬老院现状

“敬老院”称呼将退出历史舞台

今年全市半数镇(街道)敬老院将变身养老服务中心

昨天上午,天下着小雨,屠福根和王永根两个老伙伴闲来没事,在房间里聊起了各自的子女,越聊越高兴。在这家名为干窑镇福利养老服务中心的机构中,如今像屠福根、王永根这样的社会托养人员,占到了六成以上。而就在去年,这里还是一家集中供养五保、“三无”人员的敬老院。

“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后敬老院这个名字将会逐渐消失。”市老龄办主任李长清告诉记者。在现有基础上,今年全市50%左右的镇(街道)敬老院将拓展功能提升服务,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确保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前提下,向最低生活保障老人、高龄老人以及社会老人提供养老和护理服务,老年活动设施向社会老人开放。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所有镇(街道)敬老院的转型。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市老年人口总数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我市因此也成为全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仅60周岁以上的老人就超过了60万人。而这几年,随着农村进城(镇)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养儿防老”模式也逐渐被打破,很多子女无暇照顾老人。

“下午杨医生来给我打针是吧?知道了。”90岁的蒋红珍靠在床上休闲,这几天老人感冒了,不停地咳嗽。今年年初住进干窑镇福利养老服务中心后,她慢慢喜欢上了这里:一日三餐有人端来;生病有保健医生会到房间打点滴;寂寞时或到院里锻炼一下身体,或到阅览室看看书。来自干窑农村的屠福根今年86岁,儿子在家种果蔬,由于没时间照顾老人,前两年屠福根还不小心摔断了右腿骨,行动更不方便了,他说:“在这里一日三餐有人照顾,还有很多朋友,儿子放心,我也很开心。”

托养中心主任沈照琴介绍,在该中心,相当一部分自费托养的老人来自农村,大多数是行动不便或高龄的老人。由于嘉善县仅有两家托养中心,所以供不应求,目前中心能利用的床位都已利用起来了,但仍有不少老人排队等候。考虑到社会需求较大,今年干窑镇将扩建中心二期,列为政府实事工程,二期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届时能新增床位100个。

敬老院(home for the aged),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养老院。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主办,接收靠福利救济或低收入的老人。苏联的养老院,收养没有法定赡养人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家生活的老年人。养老院的全部费用由国家负担,个人还可以按规定领取原来享受的养老金或抚恤金的一部分。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五保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儿童则为保教),简称“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1988年,全国农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个县(县级市)在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办起了敬老院。入住敬老院的条件和程序

不同的敬老院入住条件不完全相同。以下仅供参考

入院须知与要求:

一、入住老人自愿入院。如退院则由本人及家属提出申请,子女及全家人同意方可出院。

二、入住老人及家属监护人员交身份证复印件一张、老人乙肝化验单,说明并无精神病、传染病。由老人监护人员与院方签申请表一份、协议书一式两份。

三、有精神病、传染病的患者不得入住。

四、院方提供被套、床单、枕套。入住老人需自带棉被、枕心、脸盆、毛巾、水杯、香皂等日用品及四季换洗衣服。其他多余物品,请不要带入敬老院。

五、入住老人不得将电器带入敬老院。若确实需要,经院方同意方可带入使用,全部费用(包括电费)由家属担负。

六、敬老院对老人提供流动服务与呼叫服务相结合。老人及子女若有增项服务,应该与院方协商。

七、入住老人如果不习惯院里生活,可以出院,费用按天数退还。收养对象

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许多地区还为优抚对象的孤老兴办光荣院,吸收符合条件的对象入院。敬老院贯彻集体事业集体办的原则,入院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等的供给,均由集体承担,统筹解决。贫困地区的敬老院,集体组织供给有困难的,由国家给予补助。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养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有的乡镇把敬老院办成老年人的活动中心,为乡、镇社区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

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促进敬老院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敬老院是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单位。敬老院以乡镇办为主,五保对象较多的村也可以兴办。提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兴办和资助敬老院。

第三条 敬老院坚持依靠集体,依靠群众,民主管理,文明办院,敬老养老的办院方针。

第四条 敬老院所需经费实行乡镇统筹,并通过发展院办经济和社会捐赠逐步改善供养人员的生活条件。

村办敬老院所需经费由村公益金解决。

第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敬老院工作的领导,把敬老院事业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 民政部门是敬老院事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敬老院工作的业务指导。敬老院的创办、撤销须经县级民政部门批准。第二章 供养对象

第七条 敬老院以供养五保对象为主。在没有光荣院的地方可优先接收孤老优抚对象入院供养。有条件的敬老院可以向社会开放,吸收社会老人自费代养。精神病患者、传染病人不得接收入院。

第八条 五保对象入敬老院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村办敬老院经村民委员会)批准,并由本人和敬老院双方签定入院协议。

符合规定条件的对象,入院自愿,出院自由。

第九条 敬老院供养的各类人员(以下统称供养人员)应当遵守院内的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物,文明礼貌,团结互助。第三章 院务管理

第十条 敬老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负责全面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二)组织制定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敬老院发展规划;

(三)组织发展院办经济,增强敬老院自身发展的活力,不断提高供养人员的生活水平;

(四)督促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维护供养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十一条 敬老院设立院务管理委员会。其职责是:贯彻落实办院方针、原则,审议院内重要事宜,检查、监督院长和工作人员的工作。

管理委员会成员经敬老院全体人员民主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成员中供养人员所占比例不得少于二分之一。

第十二条 敬老院的生活区和生产区要分设。搞好环境绿化,保持美观清洁的院容院貌。

第十三条 供养人员的饮食应当讲究营养、卫生,每周有食谱。

第十四条 供养人员生病,院方应及时负责治疗。有条件的敬老院应当设立医务室,建立供养人员健康档案。供养人员去世后院方要负责从简料理后事。

第十五条 适当组织供养人员进行学习,因地制宜开展适合供养人员特点的文体和康复活动。第四章 财产管理

第十六条 敬老院的土地、房屋、设备和其他财产依法归敬老院管理和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

第十七条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经费、物资、伙食、生产经营账目要定期公布,接受供养人员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监督。财会人员离职时,必须清查账目,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第十八条 五保对象入院,其财产交集体代管,生活用具可带入敬老院使用。五保对象去世后,其遗产按入院协议处理。第五章 生产经营

第十九条 敬老院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兴办经济实体,生产经营收入归敬老院集体所有,用于院内扩大再生产和改善供养人员的生活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二十条 鼓励供养人员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经营活动,并根据生产和经营效益给予适当报酬。

第二十一条 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敬老院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按有关规定给予优先和优惠。第六章 工作人员

第二十二条 敬老院的工作人员,由乡镇人民政府(村办敬老院由村民委员会)根据敬老院需要和规模进行配备。

第二十三条 敬老院院长由乡镇人民政府(村办敬老院由村民委员会)选派。敬老院其他工作人员采取合同制,实行公开招聘。其基本条件是:热爱敬老养老工作,有一定文化水平,身体健康,责任心强,吃苦耐劳。从事财会、医疗等专业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第二十四条 敬老院院长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比照乡、镇、村集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和职工的待遇确定。

第二十五条 敬老院应当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二十六条 敬老院对工作认真负责、热心为供养人员服务的工作人员应当给予奖励;对工作不称职的可以辞退;对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认真处理或报请有关机关依法追究责任。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七年三月十八日起施行。中国农村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有兴办敬老院的。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待遇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许多地区还为优抚对象的孤老兴办光荣院,吸收符合条件的对象入院。敬老院贯彻集体事业集体办的原则,入院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等的供给,均由集体承担,统筹解决。

贫困地区的敬老院,集体组织供给有困难的,由国家给予补助。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养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经常组织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有的乡镇把敬老院办成老年人的活动中心,为乡、镇社区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

三 走进蓬源镇敬老院

八月二十号,中午一点,我们五人连同其他志愿同学在学校北教学楼宣传栏处集合,出发前,我们集体合影了一张,让照片把此刻的岁月留下,飘扬的旗帜定格在温暖得太阳下,激情的召唤。我们迎着东方走向了蓬源镇敬老院,当我们经过长长的瑶湖大桥时,顿时感到天朗气清,心胸开达,充满了豪迈之气,我们每个人都忍不住用全身的力气大喊,仿佛自己的人生将在此刻开始走向成功。有一种雄心想与天工比天高的冲动,毕竟我们闯过独木桥的艰辛在此得到回报,尤其是段利鹏和张永环,他们疯狂的喊出心中的压抑气息。毕竟谁都努力过,谁都不太容易,此一刻我们彼此心意互通,都想为自己的人生拼搏一番。

一路上秋风习习,正值收割稻子的时候,一路的稻香,一路的鸟鸣,一路的歌唱,一路的热情,在阳光中弥漫。丰收的喜悦让罗占征唱起了他们家乡的民歌虽然我们听不懂他在唱些什么,但是我和冯文都在努力为他鼓掌,难得释怀一次,何不尽兴痛快呢?

走着、走着、一步、两步、三步……身边的208公交车不时得鸣笛,众多的轿车和长途公车仿佛都在为我们欢歌,终于在马路的一侧,在一座低矮的古朴的青灰色的房屋龟缩于此,在破烂的围墙内外,喧嚣与寂寞对比如此鲜明,让我不禁感叹,再怎样繁华的地方,依然还有角落里沉睡着孤寂与无奈。

走进蓬源镇敬老院,首先迎接我们的是院长,一个身材中等的中年男人,把我们带进敬老院,简单的交代活动事宜和要搞得劳动,接着陆续又有了很多老人,白发苍苍的、满脸忧伤的。还是我们的冯文同学懂事,毕竟大我们一点,一口一个爷爷奶奶叫个不停,叫的贼甜,在他的带动下我们也不再拘谨了,罗占征身材高大,一手搀扶着一个老爷爷另一手牵着一个老奶奶,这难得的镜头怎能错过。我赶紧卡擦一下,他跑不了了。我们几人派几个人去后院帮他们拔草前院打扫卫生,另外我和张永环以及其他同学,布置表演场景调试音响效果,此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将近一个小时得行程没有让我们得热情冷却。见到他们让我们更加坚定让自己带给他们一丝的快乐,在我替他们誊抄完一些重要的申请材料之后,罗占征以及段利鹏也从后院拔草回来。

接下来就是我们准备已久得文艺节目了,首先我们合唱了一首《歌舞青春》。个个唱得神采飞扬,反正再怎么难受得也不是自己,然后我们再一曲《夕阳红》奉献给各位老人,祝他们老友所乐。节目之后,我就拿着相机到二楼帮他摄影了当做留念。段利鹏和罗占征来了一个正步走,特别认真但是很搞笑,冯文和张永环来了一手军体拳,引着爷爷奶奶们哈笑不止。

节目完后,我们便于爷爷奶奶们促膝长谈,与他们共舞,其中有一个奶奶在舞台上一曲未了又来一首,始终不肯下来,弄一个台下一个想唱红歌得爷爷急了,老是张嘴又闭口。唉!人老心不老,或许在孩子们当中,他们的嘴角才会上浮。

有一个爷爷跟我谈了很久,谈他们得过去,谈他的现在,感叹我们现在的生活。他的生活让我们想得更多,明白了他人生的艰辛与悲惨。由于生活困境,病症毁了他的一切,由于发病,一把火他的妻子儿女都活生生烧死在他的眼前。他内疚终生,但是我们又能给他什么呢?爆竹声中,我们身后起了尾尘,每一个心中都有了一份沉重,在我走的时候,瞥见了墙壁上还有其他学校的团体的赠品。再回首,老人们都手拿我们赠送的礼品目送我们,眼中有一种光亮。

走了,他们的一生将要走完了,他们有太多的辛酸和泪水,我们的欢声笑语只能带来片刻的忘记忧伤。我们该做些什么?每个人都在深思。社会需要关注孩子一般关注他们。

3.暑期实践调查报告之走进福利院 篇三

——第三站“洛阳市儿童福利院”

在与福利院的孩子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对我们也逐渐熟悉了,竟然有了一丝依赖,这让我们倍感欣慰!

和大一点的孩子相处时,我们都尽量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与他们交流,尽量谈一些他们这个年龄段感兴趣的话题,当然时不时的我们也会给他们讲一些国家实事、新闻热点等,让他们不至于和我社会脱节。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呢我们就给他们将一些历史故事、英雄事迹等,让他们从小树立爱国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努力鞭策自己茁长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对于那些暂时没有劳动能力的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的脸上时刻挂着笑容,感受周围的美好,并努力激发他们的毅力,尽力康复。

在和他们相处的这几天里,我们都收获不少,我们知道了每个人都是残缺的,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他们的残缺比较大,那是因为上帝眷恋他们的芬芳。就算他们遭遇了再多不幸,他们永远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有一颗纯真透明的心。再看看那一张渴求知识的小脸,坐在宽敞教室身心健康的我们又作何感想?我们有机会接触他们可能一生都接触不到的各种新鲜事物,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是他们一生的渴求,我们难道不应该更加珍惜现在拥有吗?我们是幸运的,或者说我们才是不被上帝喜爱的,所以他不愿意多咬我们一口。

就让我们代替那些被上帝喜爱而多咬了一口的孩子,幸福的生活吧!珍惜现在的所有,用我们的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让他们也更加幸福。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对我们自身能力的一种锻练,不经考察了我们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精神、合作能力、领导能力,也考察了我们对实际多变情况的应对能力。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几个人分工合作,有的人负责招募志愿者,有的负责与福利院院方联系协商,有的负责制作条幅、旗帜等。

4.暑期实践调查报告之走进福利院 篇四

7月19日,矿大成教暑期社会实践团高平分队前往山西科兴前和煤业开展“心系十八大,共筑矿工梦”的调查问卷活动。

早上七点二十分,同学们坐矿上的班车到达目的地。虽然天公不作美。矿领导和员工对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团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在和接待办主任说明来意后,他对我们的活动表示赞成。

上午九点三十分,“心系十八大,共筑矿工梦”的调查问卷活动正式开始。此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宣传十八大,内容是了解矿工对“中国梦”的理解,以及新一代矿工的梦想及矿上医疗保险的普及情况。同学们按两人一组分好,站在办公楼前,将调查问卷一一发给矿工们。等矿工们填好,又一一讲调查问卷仔细的.收回。

下午三点二十分,调查问卷已经发放完毕。接下来同学们将这些填好的问卷进行汇总分析。下午五点,“心系十八大,共筑矿工梦”的调查问卷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向矿区劳动者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并获取基层职工对中国梦的新看法,新认识。

5.暑期实践报告之文印店 篇五

在大部分人眼里,数码文印店就是复印、打印,好像再多的其他功能都是累赘,我的朋友亦是如此,当和朋友说起我去一家文印店暑期实践,大家都觉得我选择了一个机械、无聊、学不到经验的单位。其实不然,之所以选择去文印店,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不管毕业后将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也好,企业也罢,在工作中对文印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比较强,很多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去到工作单位连基本的身份证复印、双面复印、扫描、缩印都操作不来,即影响工作效率也不容易得到领导同事认可。因此走上工作岗位前掌握这项基本技能尤为重要。其次,文印店的顾客形形色色,在与顾客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满足顾客需求,这也是一门大学问。基于以上两方面,我毅然决然的去文印店实习,我相信在这里我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8月1日,我穿了一身牛仔加T恤的着装来到陆良县金伦数码店,店里以绿色的色调为主,大概有七八个店员,各式各样的机器摆在店里。“店长,你好,我是前来暑期实践的小李。”店长说:“小李,虽然我们对暑期实践的同学没有严格的按照店里规定来要求,但是我希望你明天试着穿的正式一些。”听到这席话,看看店里其他人统一的着装,再看看我自己这一身休闲的样子,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是的,这就是我来到数码店上的第一课,着装打扮是别人鉴定我们的第一要素,服装是我们精神气质的体现,今天的我是这个文印店的一员,不再是一个快毕业的大学生,在顾客的眼里我是文印店的工作人员,在店长眼里我也是代表着这个店的形象的一员。工作了就得有工作的样子,这是对自身的一种定位。有时候点醒一个人,只需要简单的一句话,店长的这句话让我认识到工作和学习的差异,也认识到学校里老师反复强调的仪容仪表的重要性。

在店长的安排下,前一周我主要学习了解一些企业文化。用店长的话说就是只有了解那行的规则才能自由玩转。金伦数码图文是云南金伦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图文分公司的简称。云南金伦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是提供办公自动化全面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公司从2000年成立之始即以提高用户的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为使命,以创造更多的用户满意为已任,在创始人王黎女士的带领下,本着以质量开拓市场、以服务创造效益、以信誉树立形象的经营理念,由最初的三个人发展到五百多人的集团企业,已经成为省内办公自动化行业的龙头,成为国内办公自动化行业的经营典范。公司秉承“诚信、专业、高效”的品牌经营理念,按规模化、网格化的市场理念规范运作,全面提高制作及服务的竞争力,广泛服务于各型设计机构、水利、电力、交通、通讯、地产、国土资源、广告印刷业、医疗、旅游餐饮、军事、政府、企事业单位。

作为金伦数码图文连锁的陆良分店,店里经营严格遵循“十大统一、四大标准”,网络管理软件应用,更有效监督流程制作及规范管理。实行柜台式服务,隔断客户与制作区域的直接接触,保障客户资料的完整性、保密性。文件存储与拷贝有效管理,引入生产服务器,不与外网连接,只能调取数据,不能用硬件等进行复制,加强了文件保密安全性。金伦数码图文是规模最大最专业的图文图像输出机构及后期综合工艺处理机构,具有非常娴熟的制作人员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及技巧。在专业发展中,公司始终秉承“品质、成就价值”的品牌宗旨,为客户提供无与伦比的高品质数码输出服务。公司更在“网络化、规模化”的市场理念指导下,引领云南数码印刷与影像输出的行业旗帜,在生产设备上一直保持着市场领先的竞争战略。在以“发展、共赢”的品牌价值观指引下与所有客户共同进步。不断在网点、设备、技术、产品和服务上积极开拓创新,为客户提供最快捷、最专业、最满意的图形、图像输出产品,同时做到更个性、更便利、更贴心的一站式服务。

经过公司文化理念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为何一个数码文印店能成为全省文印连锁的龙头企业,一家企业的成长壮大需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行业准则,要想在行业里独树一帜就必须秉持特色、树立企业形象、建立企业文化。

后面三周的学习,主要是技术技巧方面的学习,如何操作单双面复印、如何选纸、如何连续多张打印、如何缩印、如何更改证件照背景、如何修改证件照尺寸、如何打印工程图纸等等。在为期一个月的实践中,我一共和同事完成了(之前写的数据加上)

掌握了文印方面的基本技能;在与各类顾客交流的过程中,学到了语言沟通的技巧,比如:如何了解顾客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如何与顾客协调、出现问题是如何沟通解决。

6.暑期实践调查报告之走进福利院 篇六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红色经典旅游景区的游览,了解那一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点滴滴的事迹,增加对那段光荣却有些悲壮历史的见识和体会,感受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那份豪壮,那番英勇,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感恩,使我们变得成熟,积极,乐观,去为将来自己的,祖国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

二、实习时间 2011年7月10号——17 号

三、实习地点 南京市雨花台

雨花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圣地,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和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一个集教育、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江苏省级纪念性风景名胜区。

四、实习内容 参观雨花台

雨花台历史知识调查

考完试我们一行人便前往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经过几天的参观,调查和学习,使我们深受教育、收获颇丰。

雨花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圣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和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却成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先烈英灵,党和政府决定在雨花台上建造一座占地面积达87公顷的烈士陵园。

从陵园北大门步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型烈士雕塑群像。群像由179块花岗石拼装而成,像高10.3米,宽14.3米,重达1300多吨,共塑造了9位烈士的光辉形象。雕像周围松柏常青,象征着革命烈士的忠魂永垂不朽。整座雕像气势磅礴,恢宏大器,让人顿时感受到革命烈士们那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沿群雕环陵大道向上,我们到达了矗立于雨花台顶的烈士纪念碑。该碑高42.3米,寓意为1949年4月23日南京城获得解放。整个纪念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个部分组成。碑额形如红旗和火炬,碑身正面为邓小平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北面为当代书法名家武中奇先生书写的碑文。在纪念碑前,前来参观的人们满怀崇敬之情,向先烈们默哀致敬,敬献花圈,庄严宣誓,表达无限哀思。实践队成员们也被庄严肃穆的情绪深深打动,纷纷在纪念碑前低头默哀,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敬和哀思之情。

最后,同学们来到了位于纪念碑南面的烈士纪念馆。其建筑面积达5900平方米,层面为乳白色琉璃瓦,外墙是花岗岩贴面,庄严肃穆,正门上有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横额的上方用花岗岩雕凿出日月同辉的图案,象征烈士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馆内陈列有620件烈士遗物、450幅珍贵图片和恽代英、邓中夏等128位烈士的事迹和文献资料。凝视着照片中一张张年轻的面庞,聆听着讲解员对英烈事迹的详细介绍,同学们纷纷感慨,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一定不能忘记烈士们为祖国和民族所做的一切。

从走进雨花台,到参观完烈士纪念馆。同学们始终被眼前的历史遗迹和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深深震撼着,同学们强烈地感受到,这次参观是一场不可多得、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课。先烈们那炽热的爱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视死如归的凌然正气,深明大义,舍小家,为民族的义举令人感慨不已,敬佩不已。参观完后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脑子里依然浮现着烈士们那坚毅的脸庞,那一个个为了新中国而奉献出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还有那一个个人们为了纪念烈士们而做的花圈。所以我们想做一个调查看看人们在参观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是否和我们有类似之处,而他们在来之前对这一段历史有怎样的理解,而在参观玩之后有有怎样的理解与体悟。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决定回去做一份调查表进行调查。

红色景区对现代人的影响调查表

1.您是第几次来到雨花台参观

A. 第一次

B.第二次

C.两次以上(如果您选得是A请直接跳到第五题)2.您参观完之后有何种感受

A.深受启发,感觉整个人都受到了洗礼

B.有些感想,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这一段历史,对逝去烈士的缅怀与崇敬 C.没啥感想

3.在您参观完之后您愿意带您的朋友也一同来参观吗? A.是的,非常愿意,一定要把他(她)们带来 B.看情况吧,如果他们愿意的话,不强求 C.没这个想法

4.如果您有孩子或将来有了孩子您认为这是教育孩子的好地方吗?

A.我有孩子,并且已经或准备带他(她)们来参观,我认为这对孩子的爱国教育大有益处 B.我有孩子,但不打算带孩子们来

C.我没有孩子,但将来我打算带他(她)们来参观 D.我没有孩子,将来也不打算带他们来参观

雨花台历史知识小调查

5.雨花台是中国_________的纪念圣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和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A.新民主主义革命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6.1927年以后,雨花台沦为_______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A.日本鬼子 B.国民党 C.军阀

7.大门内三面环山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座烈士群雕,雕像高_____米,宽______米,由179块花岗石拼装而成,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花岗石群雕。A.10.3 14.2 B.8.2 12.3

C.12.8 15.7 8.两侧的环陵大道可直达雨花台主峰,主峰上矗立着一块42.3米高的石碑,碑身正面镌刻着______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金字,背面刻着纪念碑文。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9.忠魂亭位于雨花台中心纪念区最南端,1996年由南京市30万共产党员捐资建造。为尖顶方形四门的钢混结构。“忠魂亭”三字由______题写。整体建筑由忠魂亭及其周边广场、思源池和忠魂颂浮雕构成。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10.自1927~1949年,约有_______革命志士殉难于此。A.8万

B.10万

C.12万

11.雨花台是一个约100米高、约3500米长的山岗,原名石子岗,相传在南朝梁代,有一个叫_______的法师在此讲经,感动了佛祖,霎时间天降落花如雨,从此改名为“雨花台”。

A.云光

B.悟凡

C.玄应

经过为期五天的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了我们想要的调查结果

两次以上 168%第二次 52 26%第一次 13266%去过一次去过两次两次以上

雨花台历史小知识正确率90%80%70%60%50%40%30%20%10%0%第一次参观第二次参观两次以上系列1

两次以上参观雨花台的感受深受启发, 8,15%深受启发有些感悟有些感悟, 44,85%

两次以上参观雨花台的感受深受启发, 4,25%深受启发有些感悟有些感悟, 12,75%

人们对雨花台的历史了解程度从45%

随着参观雨花台的次数人们的受启发程度加深

还有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受调查愿意让他们的孩子来雨花台参观学习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参观红色旅游景区能提高人们的爱国热情,使人们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生发出一些人生感悟,对未来的人生有更清楚的认识和规划。同时这也是作为教育下一代的良好方式。总的来说这次雨花台红色之旅使我们受益匪浅。

7.暑期实践调查报告之走进福利院 篇七

陶子心·博爱行 ——走进南京服务

二、活动背景

“南京晓庄学院博爱同盟”是在我校学工处指导下,于2009年6月7日成立的一个从事自助、助人活动的公益性学生团体,其主体是我校历届获得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资助的学生。本团体的宗旨是:传递社会关爱,锻造自强之才。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依托,宣扬陶欣伯先生以及江苏省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的博爱精神,为广大同学作表率,勤勉学习,立志成才,回报家乡,回馈社会。又是一年暑期实践活动开始之际,博爱成员怀着一颗陶子心和博爱的精神热切希望借此机会,展现陶子学风,以博爱心奉献社会,锻炼自己。

三、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活动目的:展现陶子良好精神风貌以及博爱心

活动意义:

1.发扬我校老校长“知行合一”精神的例证,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的实证,在服务中,宣扬了行知精神。

2.传承陶欣伯陶爷爷的博爱精神,发扬陶子风采。

3.传递爱心,构建和谐社会氛围。

4.锻炼学生能力,以己之力奉献社会以及表达对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的感恩。

5.发扬晓庄学院学子风采,展现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以及传扬慈善精神,加强 大学生社会责任,让同学们全方位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同学们的实践能力。

活动目标(地点):社会儿童福利院,地铁龙眠大道站以及百家湖敬老院。四﹑活动时间

2011年07月03日—2011年07月10日

五、活动宣传

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自制的宣传板、横幅、“博爱同盟”博客以及网络西祠讨论版,扩大宣传。在福利院,地铁站以及敬老院进行沟通了解各地方人群需要,进行讲解宣传。

六﹑活动开展及注意事项

(一)策划准备阶段:

1.召开小组会议,讨论注意事项。

2.熟悉乘车路线,及活动地点周边环境。

3.各种物品准备工作,责任到人,明确分工。

4.活动前安排工作,熟悉活动内容。

5.各种活动所需物品提前准备,列好详单。

6.分组工作,后勤工作,通讯工作,服务设施预备,秘书记录,等详细分工协作。

8.农村教育之我见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篇八

年月日至月日,我随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亩,住户面积亩,户人家,口人,其中党员名。村固定资产万,村每年平均收入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周村长自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其中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原创: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

周家村之所以富裕,关键在于和韩国合作的亩高效田,其实这对村里既是一笔客观的收入,又是一种劳动力的利用。韩国人出种子,出技术,村里出劳力,出土地,收获后,韩国人回收所有果实和种子,付给村里的报酬只是收益中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还规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种,否则将受重罚。原创:这完全是一种劳动力的欺骗,可是以我们的知识就是无法掌握其中的技术关键。而我们为了这笔可观的收入,还必须甘受韩国人的这种技术欺骗,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试想如果村里有这么一批农业知识相当丰富的人才,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韩国人的技术,从而为我们自己所用,那时所有的收益都将归我们自己所有。村里将远比现在要富裕!

9.暑期实践调查报告之走进福利院 篇九

——记九华山旅游学校暑期招生

资源环境与旅游系08资环一班滴水和尚

大二生活转瞬即逝,进入大学让我慢慢的感觉到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开始走向成熟,开始思考自己的工作与人生,渐渐的也有一些压力;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开始着手实践,暑期我在九华山旅游学校的招生工作中学到了不少社会经验。

炎炎夏日烈日当头,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激起了我要努力工作的决心。想通过招生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任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自己所用,被社会所认可,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事情和书本上的案例与差距。转眼间,假期就要过去,暮然回首,不能不感慨光阴似箭的无奈,当准备收拾心情重整出发时,发现原来匆匆的假期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充实。

经过了整整一个月的招生生涯,现在的我对于“您”这个称谓不再陌生,当别人称呼我“您”时,没有了昔日的逃避与羞涩……有人说跑业务的是太阳底下的职业。虽然我的兼职也只是沾上咯“招生老师”的丁点边,可我分明感受到这四个字给我带来的豪迈感。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工作,让我接触到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种技巧是需要长期的练习的。以前工作的机会并不多,使我跟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有时甚至冷场,这是很尴尬的。在青阳做招生工作的时候,因为宣传的是学校的办学优势,与别人谈话的时候就方便多了。而且我负责的是庙前镇和柯村

两个地方,因为临近九华山这个旅游大市场,当地人还是能够认识到导游这个职业的优势,所以宣传上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如何与家长、学生沟通,推广学校的实力,在同等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较。使家长和学生都能够接受你的恶意见和建议,同时和组员之间的沟通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人与人合力去做事情,做事的时候都会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耐心、虚心的听取和接受。

在社会上要有自信,自信不是盲目的自夸,而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在多次的面试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在社会上,你可以没有工作经验,重要的是你要证明你自己有信心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社会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次、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这样别人才认为你能行,相信你当然也相信你所宣传的学校。

在社会重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临近放假的时候,想到暑期出去工作,自己就犹豫了,觉得困难挺多的,没有什么社会经验,而且学历不足等等原因使自己觉得自己很渺小,自身的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几次的尝试就是为了让自己克服内心的恐惧与胆怯。如学校招生老师教导我们的“在社会上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知识犹如人体血液,要不断地在工作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我在工作中也体会到,刚开始因为我们对工作的性质不明确,对其他同等学校情况不清楚,就没办法给家长和学生做比较。后来我就花时间专门搜集青阳二中、合肥当代、黄山茶校、安庆实用等,列出一份表格,对各学校的收费,环境,师资,就业做一一比较,以后下去跟家长沟通的时候就有数据说话了。

假期工作期间,正是因为学习了如何与人交往,如何环卫思考,主动与别人交谈,让自己的交际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如招生工作全部按老师培训传授,不经过实践,则很难有效的和家长和学生进行沟通。当我和第一个学生通电话宣传学校时,才发现有很多重要的细节需要自己去注意,去纠正。

实践让我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当前,我们缺少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是不尽相同的。在大学期间,我觉得多与社会接触,多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多了解你将会面对的种种问题,为以后发展和继续深造都是很有益处的。当然,也要摆正勤工助学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切不可因为打工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荒废人生宝贵的大学学习时间。打工只是学习生活的一种补充,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10.暑期社会实践之实践报告 篇十

关于学习北川精神的实践报告

 主题:学习北川精神,积极面对人生

 时间:2010年7月4日——2010年7月13日

 地点: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

 组织者:东华大学阳光公益服务队

 参与者: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09级的十名同学

 摘要:北川精神,是在“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地震重灾区——北川地区展现出的时代精神。她是指北川地区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帮助下进行生命救援、灾后安置、灾后重建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其基本内涵:“爱岗敬业、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她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在今天,研究学习北川精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学习北川精神,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磨砺自身的意识;对于社会来讲,北川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北川精神,亦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可行途径。

本文将分为两部分:

1.2.北川精神的形成和内涵; 学习北川精神与大学生锤炼

 关键词:北川精神、成长、坚强

 正文: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是一部辉煌史,也是一部多灾多难史,一部痛史。中国人看似柔韧,实则强悍,实在是因为中国梦所酿造的伟大的中华族精神。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北川羌族自治县成为此次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而北川县的人民,以他们的自救、自强,将残酷的灾难改写成伟大的精神之诗,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北川精神。我们这里所说的北川精神,是新时期,由“5·12”特大地震灾害触发的,伴随着北川人民抗震救灾、恢复重建而体现出来的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的一种时代精神。她不是单一的,而是体现在北川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她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两年后的今天探究北川精神,从小处说,可以进一步加强北川精神的影响力,教育我们大学生不忘国家灾难,勇担民族责任,更加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我国新时期的建设当中。从大处说,北川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新时期新条件下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抗灾因素的不屈精神,研究并学习它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和“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它对我们同一历史条件下的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亲身走到北川中学板房区,走到满目疮痍的北川老县城,走到两年前那场虽然我们许多人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却日日关注的受灾、救灾地点。我们实践团来到这里,面对着这昔日遭受重创的土地,我们不得不想起两年前那凄惨的、感人的一幕幕。身临此地,我们分明感到在当时那一切的背后,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那就是“北川精神”。在这里通过走访了解,又真实地感受到了这种精神。

“北川精神”:抗震救灾时期党组织的迎难而上、万难不屈精神!

“5•12”特大地震使北川县1931名在职在编干部损失466名。然而中共北川县委、县政府临难不惧力战天灾,组织全县幸存干部群众英勇救灾。5月22日,震后第10天,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临时办事处在安县安昌镇挂牌成立,开始在临时办事处工作。北川的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干部群众在大灾面前不弯腰、不退缩,构筑起摧不倒震不垮的“北川精神”。

“北川精神”,就是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精神。震后1小时县委县政府就在县城旁边的一处空地上成立了露天办公的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北川精神”,就是党员干部不怕死不怕苦连续作战精神。地震发生时县委书记宋明正在赶往绵阳市开会的路上,发现震情后马上掉转车头赶回北川,冒着坍塌的巨石抵达北川中学,指挥抢救学生。“北川精神”,就是化悲痛再战斗、重建家园的精神。山崩地裂灾难临头,北川县党员干部不哭泣不落魄,不怨天不尤人,披星戴月投入抗震战斗。民政局长一家15人遇难,陈家坝党委书记父母妻儿全部身亡,却忍着悲痛坚守一线。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就是这样一个个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在无法联系到上级组织的情况下,迅速组织群众展开救援行动,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得以保存,使国家和社会的损失降到最低。

勇敢的北川人,坚强的中共北川基层党组织,璀璨的“北川精神”,我们从你身上读出了 “天行健,自强不息”永远战斗精神,一种万难不顾一往无前的民族精神。而我相信,这种精神是植根于北川人民群众中的,是真正的“北川精神”。

“北川精神”:北川中学师生的坚强乐观精神!

“5•12”特大地震发生时,北川中学的师生们正在上课。剧烈摇动的教室让他们在短暂的恐慌后意识到地震来了,于是都赶紧往教室外跑去。不同的是有的人跑出来了,有的人却没有。在最危险的时候,男生们扶着因为过度惊吓而腿脚发软的女生先向外走去;逃出来的女生则抱着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临时扮演起母亲的角色。这是由灾难所激发的互助精神,是先人后己的英雄精神,是北川精神的具体表现。实践队队长是在北川中学经历过这场地震的,她只对我们描述了一句,她当时是从三楼跳下来的,而一二楼的很多同学甚至连这个机会都没有就永远留在了教室······

后来,长虹集团的救援队首先到达这里。北川中学的师生们才被转移到位于绵阳的长虹职工活动中心,后转移到长虹培训中心,在足球场上搭建起了帐篷临时居住。队长说,当时他们是几十个人住一顶帐篷,但是在巨大的灾害面前,这已经不算什么了。看着她的表情,似乎在这里更多的回忆是关于师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度难关的经历。后来,在这里的板房校区建好了,北川中学的师生们才得以有稳定的住处。但是这里的教室是狭小、闷热的,他们就是拥挤在一间间这样的教室里上课的;这里的宿舍是简单、拥挤的,没有电风扇,却是十四个人共住一间,除了床已经没有多大的生活空间;这里的食堂是不同寻常的,不提供餐具,学生自己携带饭盒,除了残疾学生都没有座位,自己找地方用餐。这样的生活在我们这些外人看来是无法想象的,但他们确确实实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两年。

然而,留给这里学生最多的回忆却不是苦难,而是坚强,是感恩,是共度灾难的团结互助,是党和国家对这片土地真真切切的关怀。从队长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尽管她只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却比她在北川中学其它五年的回忆要多得多,温馨得多,宝贵得多。

这里的每一间教室里,都挂着那四个字---“多难兴邦”,它在艰难的环境中发出光芒,这是对灾难的抗争,也是对北川精神的精彩阐述,我想这里曾经的每一个人都会从这四个字中获取力量。教室的外面挂满了北中学子的“自创格言”,例如“有了暴风雨才知道彩虹的美丽,有了大灾大难才知道爱的温暖” “当海水蒸发成水蒸气后,他不会四处飘散,他会凝结成水珠,然后又回到水中,因为他懂得感恩,因为他要用自己的未来,换取海水的更加绚丽多彩” “把汗水变成珍珠,把梦想变成现实”,这其中既有对国家,对党,对社会的感恩,又有对梦想不懈追求的坚强与执著。校园里的宣传板上是“5·12”地震时温总理来学校亲切视察慰问的画面,还有震后残疾同学们自强不息参与校园艺术节文艺表演的照片。

在宿舍区,每一间寝室外都挂着自己的名字,如“羌魂”“博雅斋”“雅竹轩”“色彩生活”等,虽然每一个都不相同,但是表达的却是同一个心境,是对这里生活条件创造者的感恩,是对生活的乐观心态,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这是他们在这里所看到的生活,与我们看

到的相同却又不同。队长给我们讲述了当时的一些故事,有的是意义非凡的时刻,但更多的是同学之间的趣事。其中一个就是,他们在高考临考前自主复习的时候,拆下窗户横在旁边的阴沟上,当做桌子,人就搬一把椅子坐在阴沟里,忍受着太阳的炙烤、蚊虫的叮咬,认真学习。而就这样的条件,还是同学们向老师们争取来的(一开始老师不让同学们拆窗户的),既改善了教室的通风条件,又不用忍受夏季板房教室内的高温。这一方面体现了这里的学生没有学习条件、创造条件学习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北川中学师生,不惧灾难,笑对生活的乐观心态。这就是北川中学师生的精神,是北川精神!

参观过北川中学的临时板房校舍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

王玉:和队友们一起漫步在这熟悉的校园,有太多的回忆涌上心头,有很多温情的画面浮现在脑海里。然而,总是觉得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忧伤,让我总想暂时脱离这个团队、一个人静静地待一会儿,静静地去感受······

周怡:当我们即将离开这里的时候,我悄悄的将泪水咽下,不是因为伤心,而是因为他们的坚强而感动,为党“以人为本”的治国方针而高兴。相信在未来漫漫的道路上,有坚强相伴,有梦想相随,有党的支持同行,北川中学的同学们一定会越走越远,用自己感恩的心去谱写属于自己的一分辉煌。

张晓波:我们所能收获的就是了解他们的不幸,学习他们的精神,宣传他们的精神,让灾难教会我们更多。

胡舒深:一切都很平静,默默地观看,默默地记录,希望此情此景能够常留心间,成为我们今后前进的动力。

冉芸: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与之相比我们更应该珍惜现有的生活,好好学习。

孟冉:虽然现在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当时的情况光是想像起来,就知道当时条件的艰苦。相信从北川中学出来的人,身上都有这种坚强。有些东西仅靠我们的想像是无法了解的,当我亲身来到这时,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种精神。

李安歌:这次参观,我体会到的是一种坚强,一种灾难后不屈不挠的坚强,体会到的也是一种责任,一种以艰苦学习成才为国为己任的责任。经过一次的参观,我感到我学到太多平日里学不到的东西,学到的这种东西在我内心久久澎湃,形成一种震撼,继而转化为思考,这是值得我珍藏一辈子的礼物。

陈楷:来到这里了解到北川中学的同学在这里的生活学习情况后,自己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灾难是无情的,但是同学们的表现却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坚强;在这里的生活是艰苦的,同学们能够坚强地走下来,他们是真正的强者,相信在未来的路上,这段经历虽然让人心痛,但也是一笔无穷的财富,为他们加油。

徐倩文:看着一座座板房宿舍区,看着北川学子自己命名的宿舍,看着孩子们在高考倒计时板上的留言,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流淌在心间。也许他们没有芳草茵茵的操场,也许他们没有鲜红的跑道,也许他们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许他们无法像东部发达地区的孩子们一样接受最先进的教育,但是他们一个个充满朝气,笑意盈盈,满怀信心。而这种乐观,执着的精神一定会引领他们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北川精神”:北川人民群众的自强不息精神!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由于与外界道路、通信的完全隔断,救援队来到这里还需一些时间。幸存的北川人民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悲痛中,而是在灾后果断开展自救,加快步伐拯救自己的同胞。没有专业的工具,他们就用最原始的工具,甚至用手去挖。这一行动大大减少了损失,挽救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生命。这是不屈不挠的北川精神的具体体现,这是自强不息的北川精神的历史见证!

当我们来到擂鼓镇时,代替这里救灾的忙碌场景的是遍布的如火如荼的灾后重建工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宁静的板房区。这里的房子是清一色的板房,每家似乎只有一间房,因为从外面可以看得出屋内的摆设都很拥挤,且一家接着一家,总感觉日子过得很窘仄。然而,当我们和这里的居民接触以后,发现他们并不悲观。我们进入板房区后,看见一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在热闹地嬉戏,看见心灵手巧的羌族女孩在一针一线地刺绣,看见淳朴勤劳的大叔砍柴归来,大娘淘米洗菜······这里的一起都是那么和谐平静,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我们来到这里,大叔大娘热情地主动与我们攀谈起来。言谈中他们并没有流露出无奈与痛苦,相反总是乐呵呵的谈着现在开始忙碌的生活。当我们问到,什么时候能搬出去时,他们说不知道,但相信一定会搬出去的,他们能理解政府的难处,迟一些日子无所谓。

团队成员深入板房区了解灾后的重建情况后也后很多话要说:

周怡:第一次近距离地与灾区人民接触。痛楚已经在他们内心留下了伤痕,也许还无法抹平,希望我们能用爱抚平他们心中的创伤,希望政府能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希望他们能笑对明天。

李安歌:地震是一场灾难,在他们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尤其是这些孤寡老人,现在独自生活,他们最缺的就是陪伴,孤独加之痛苦的回忆让他们的生活处于身心两重的煎熬中。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就是抽出时间陪陪他们,听他们倾诉,或者讲给他们我们的所见所闻,这样,不亚于给他们一座新房子,一顿好的伙食。关于灾后重建,不仅仅是物质,不可忽略的,还有心灵。

徐倩文:对灾难的叙述,他们显得十分平静,豁达。我们相信他们的乐观,执着,勤劳,一定会创造出一个新的擂鼓镇,一个崭新的四川。

王玉:我看到很多新建的和在建的建筑物,这一切让人觉得充满了希望,也很是期待。我相信,早晚有一天,当我再次回来的时候,这里会变得很美好的。

是什么让北川人们坚强地抵挡住了大灾的侵袭?是什么让北川人民重拾信心,积极投身建设?是什么让北川人民乐观面对困境笑对生活?是北川精神,是包含了“爱岗敬业、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北川精神。北川承载着的不仅仅有地震带来的伤痛,更有地震之后的坚强与重生,北川精神支撑着他们谱写新的生命篇章。

“5·12”留给人们的不仅是一个伤心的数字,更是我们民族的意志力,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念。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此时,这种补偿就是“北川精神”——废墟上的挺立!相信在未来漫漫的道路上,有坚强相伴,有梦想相随,有党和国家的支持同行,北川人民一定会越走越好,用自己感恩的心去谱写属于自己的一份辉煌。

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团队来到了北川,真正走进这一个受伤的地区。北川人民在灾难发生时表现出来的爱岗敬业和自强不息,在重建过程中表现出乐观积极的心态,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都成长了很多,相信我们在接下来的生活学习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因为我们感受到了那一份坚强,我们也会成长为真正的强者。

“爱撒北川,情系羌山”暑期社会实践队

上一篇:小学生心理辅导教案学习调节我的情绪解读下一篇: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