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教学课程(精选8篇)
1.诗歌的教学课程 篇一
从诗歌的三要素来探讨诗歌教学
聂国根
(浙江省义乌市第五中学)
摘 要:诗歌的三个基本要素:语言、意象和情感,而情感是诗歌的基本特性,其他的都是为抒发情感服务的。当前诗歌教学存在着对诗歌的语言、意象和情感的条分缕析,这严重损害诗歌的意境美。高中诗歌教学的重点应定位在对诗歌情感的感受和体会上。
关键词:诗歌教学;诗性;语言;意象;意脉
三千多年的历史,诗歌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礼记・经解》曰:“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长久以来,品诗对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等优良美德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品读与感悟古诗的词、情、意,已成为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可是,如今部分高中课堂的诗歌教学,只是简单地对诗歌条分缕析、“说文解字”,完全忘记了“诗无达诂”之训,忘记了对诗歌声情并茂的吟咏,使得本应该青春飞扬、充满情意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毫无诗意。而作文考试时又要求不能写诗歌,更是扼杀了学生对诗的兴趣,让语文诗歌教学的诗意荡然无存。
诗歌有三个基本要素:语言、意象和情感,而情感又是诗歌的基本特性,其他的都是为抒发情感服务的。因此,为尊重诗歌的情感属性,教师对诗歌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诗歌感情的感受和体味上,再结合诗人创作的背景,诗人所处的时代和诗歌本身的表达来确定教学的具体内容。对深刻、含蓄的诗歌,就需要通过品读诗歌语言来揣摩诗情;对意象鲜明的诗歌,就应该抓住意象来把握诗情;对内容丰富、蕴含多种情意的诗歌,就必须理清楚诗的意脉,弄清诗情的各种变化,才能准确地理解。本文尝试从紧扣诗歌的情感,从诗歌的语言、意象、意脉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真正有效地进行诗歌教学。
一、在品味语言中去体悟诗歌的情感
有些意义深刻的诗歌用语含蓄,往往不直接表达情意,在品读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掌握练字品意的方法,重点扣住有表现力的字词细细研读,这样才有可能体悟诗的情感。
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用直来写孤烟,用圆来描绘沙漠里的落日,其“圆”和“直”这两个字,既写了塞外大漠的壮观与空旷,又表达了诗人孤独与寂寞之情。《登鹳雀楼》里“更上一层楼”的“更”字,一方面,指登楼动作的连续不断和永不停止,另一方面,也比喻追求人生价值的永无止境。
这首词只有抓住“更”的含义,情感才容易品出。特级教师于某也曾说:“诗歌教学应当从品味诗歌的语言入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诗歌所表现的深层含义。”在品读杜甫的诗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杜甫诗歌的语言表现力,于老师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春望》相结合来教学,她解读说,前一首诗,一个“狂”字,将这饱满的感情、腾飞的思绪和失地收复的喜悦写尽了。而“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两句,只用“从”“穿”“下”“向”四个词,就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期盼回家的热切和欣喜若狂的感情。
二、在品味意象中把握诗歌的情感
在中国古代诗词文论里,意象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古人认为意为内心的情思、象是客观的外物;内心的情思需要通过客观的外物来表达,即象其实就是意在现实世界的投影。英国诗人艾略特说:“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物象、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这些都是表达特别情意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出现在诗词里的意象都是诗人内心情思的投射物,我们在品读诗词、把握诗人的情意时,就要特别注意那些典型的诉诸感官体验的物象。
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中的“藤、树、鸦、桥、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天涯、断肠人”等十二种本不具有鲜明情感色彩的意象被作者剪辑,根据诗人自我的情意加以组合,就传达出了空旷、孤寂的情感和游子的思乡之情。又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将“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等意象拼接组合,形成了一种朋友离别之时依依不舍的意境。从“象”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景,但从“意”的角度来品便是“别情”。当逐渐消失在“碧空”中的“孤帆”远去时,作者对友人的那份不舍的别情油然而生。
一些表达特定情趣和意蕴的意象反复在古典诗词里出现。比如,表达作者对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焦虑时常出现“日暮”“夕阳”“秋天”“流水”等意象;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时,常使用晶莹的冰雪;寄托依依惜别之情时多以折柳来相赠;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时,餐风饮露的蝉必不可少;而乌鸦因叫声难听、形象不美,常用以叙写荒寂之景、表达凄清之情。要理解古典诗词的情意,读者积累这些有着鲜明的代表意义的`意象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懂得了诗人往往用意象表达诗情,读者就应该通过意象来理解诗情。
三、在梳理意脉中理解诗歌的情意
从字意来说,意脉指的是文章写作的意旨脉络。着名学者傅庚生曾言:“首宜求其旨意,次必寻其脉络,然后乃可以探骊得珠也。”中国古典诗词里,有些诗歌意蕴丰富、情感复杂多变,品读的时候,教师就要告诉学生注重诗的写作文脉,在理顺文脉的基础上去把握诗词内在的情感关系。
比如,《水调歌头》一词,上阕前四句,作者借用神话,在问天问月中,一方面,描绘了一幅永恒美满的生活图景,另一方面,又隐喻作者谪居一隅的凄凉处境,形成了人与月的对比。在这种对比中表现情感脉络:歆羡神往―恐寒止步―人间起舞。后来三句承上启下,作者由对天与月的追问,到在人间翩然起舞,由对世间的不满到怡然于这世上。其情思变化之关键,在居于高处的“不胜寒”。下阕“转朱阁,低绮户”,从动态写月,表达世间月的阴晴圆缺,从而引出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感慨。
提出“视界融合说”的伽达默尔曾指出,要让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达到最佳的境界,就必须使学生的阅读体会与文本的意蕴相融合。由此,在教学古典诗词时,只有注重对语言的揣摩、意象的把握和情感的体味,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诗人的情意,达到与诗人的共鸣,从而提升读者的审美情趣。
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对诗歌的学习,其实就是潜移默化地和诗人一起体验人生的喜、怒、哀、乐,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喜爱上诗歌,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多彩的内容和充满诗意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纪入。文艺学与语文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曹雪芹。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相萌萌。于漪老师的诗歌教学艺术[M]。聊城大学学报,2006(05)。
★ 诗歌-《欣赏》
★ 我从远方回来诗歌
★ 你来诗歌
★ 诗歌欣赏《我需要写诗》
★ 诗歌欣赏之我想
★ 来吧,来我的梦里诗歌
★ 我是来体验和欣赏的散文
★ 诗歌欣赏:等待
★ 诗歌诗词欣赏
★ 英语诗歌经典欣赏
2.诗歌的教学课程 篇二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深深的感到, 没有哪一种文体比诗歌的教学效果更令人失望的了, 虽能诵读, 但欣赏水平不见提高, 学生甚至对诗歌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究其原因, 不过有二:一是诗歌语言难以准确理解;二是诗歌意象过于朦胧迷离。难怪古人早就发出“文之难, 而诗尤难”的感叹了。因此, 只有实现对诗歌障碍的跨越, 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知人论世, 跨越时代的障碍
诗歌作为文学作品里的一种, 其思想内容必定要打上时代的烙印, 任何时代的文字语言都承载着丰富的时代文化信息, 诗歌语言也不例外。学生之所以不能准确理解诗歌语言, 首先是因为这种语言所承载的一定时期的文化信息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相距已很遥远。所以, 他们首先要遇到来自文化层面的障碍。如唐诗语言就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禅宗文化、隐逸文化、庙堂文化、科举文化等。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化十分陌生, 就无法较为准确地理解唐诗的语言。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宿处今尚在”“仙之人兮列如麻”, 如果不讲以道家为代表的隐逸文化对李白的影响, 学生就无法理解这些语言的深层内涵。再如分析白居易《琵琶行》“坐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二句, 如果不了解唐代官制, 就不知道白居易为何着青衫, 不了解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对白居易的影响, 就不明白他见到沦落到江州的长安歌女何以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叹。
此外, 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 时代不同, 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 所谓“文如其人”, 其实, 诗也如其人, 绝大多数的诗人, 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知其人, 方能解其言”。因此, 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 还应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感情。如“诗仙”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 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 狂傲的独立人格, 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 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和精神风貌。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 在李白的乐府歌行 (如《将进酒》《梦游太姥吟留别》等) 和绝句 (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中, 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如中兴四大诗人之一陆游, 出生第二年就适逢靖康之乱, 可以说他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 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使他具有完全不同于李白、王维等人的创作环境, 因此他的诗作中的抗敌复国主题就尤为突出, 爱国情怀终生不渝, 直到临终前仍在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再如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 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 情趣相投, 感情甚笃, 共立下“穷避方绝域, 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1127年北宋灭亡不久, 赵明诚因病而故, 词人孤独一人, 生活悲苦, 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有散失殆尽, 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代, 晚年十分凄苦, 从而创作宋词名作《声声慢》, 词中所言愁绪千丝万缕, 若是不了解其所处时代及其身世则定然不能洞悉词中真意。
在进行古诗词赏析教学前, 带领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收集作者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 跨越时代差异所带来的障碍, 丰富学生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的认识了解, 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 为赏读作品打开第一扇门。
二、驰骋想象, 跨越意象、意境的障碍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 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客观的景物即“象”与主观的情致即“意”完美结合, 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比如竹、兰、菊、梅、柳、蝉、荷、月、笛、笙、箫等。
诗歌的意境借助一个个意象来传达,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道:“……其文章之妙, 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 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 写景则在人耳目, 述事则如出气口是也。古诗词之佳者, 无不如是。”由此可知, 意境是由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有机的结合而成的, “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 两者结合, 相辅相成, 虚实相生。它既包含鲜明生动的形象, 又包括了形象中蕴涵的发人深思的思想和令人激动的感情。“意”和“境”高度融合在一起, 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 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赏析诗歌的过程, 也就是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换句话说, 只有进入了诗的意境, 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一句诗, 六种意向罗列起来, 作者将凄清冷静的深秋景象与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紧密结合在一起, “意”与“境”浑然一体, 令人回味无穷。
陆机在《文赋》中描述诗歌的想象时说:“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 “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同样若想拜会作者, 实现跨越时空的交谈, 鉴赏诗歌也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诗歌的集中凝练性需要借助想象拓展, 诗歌的隔断跳跃性需要借助想象补充。意象和意境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 诗歌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来感受领略诗歌给我们描绘的情景交融而又空灵深远的艺术境界和氛围。
三、研读语法, 跨越语言的障碍
语言是诗的外壳, 由于诗的语言含蓄、跳跃、意象朦胧, 古诗语法又比一般文言语法更自由、更灵活, 也更难把握, 因而读诗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的“隔”。试看下面的例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2﹚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3﹚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4﹚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5﹚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如果不了解古诗中活用、倒装、省略 (不完全句) 等语法现象, 就很难准确理解以上诗句中的意思。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理解, 对“端居耻圣明”中“耻”的理解, 就必须掌握活用现象, 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为了表达的需要, 让一个词临时具备别的语法功能。在﹙3﹚﹙4﹚两句中, 显然又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 即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 调整了语言的表达顺序。“欲穷千里目”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欲目穷千里”;“竹喧归浣女”应为“竹喧浣女归”, “莲动下渔舟”应为“莲动渔舟下”。不明乎此, 这些诗句就很难索解了。在教学中发现, 语法障碍中困难最大的是古诗中的省略现象。本来, 在散文中也有省略, 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然力足以至矣,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就是一个省略句, 但这是个别情况。在古诗中, 不完全句是经常出现的。例﹙5﹚就是一个典型的省略句。若依散文的语言看, 这四句是不完整的, 但诗人的意思已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 清新得就像庾信的诗一样, 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 李白在江东。杜甫看到了暮云春树, 触景生情, 就引发起对甜蜜友谊的回忆来。古诗往往以最精炼的语言, 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驰骋文思, 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 所以许多结构非压缩不可。
此外, 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一般而言, 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对偶、通感等都很常见, 学生容易领会, 然而有些虽不常见但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就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 如互文。这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为了避免词语的简单重复, 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语, 如屈原《涉江》中“忠不必用, 贤不必以”;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 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 必须用简洁的文字, 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字而省略另一个, 所谓两物各具一边而省文, 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上句省略了“皎皎”, 下句省去了“迢迢”, 二者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啊!”并非牵牛星只遥远而不明亮, 织女星只明亮而不遥远。这类互文, 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 才能完整地理解它要表达的意思。
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首先把诗歌语言转化为散文语言, 并引导学生再现诗歌的形象画面, 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和情感表达后, 再通过必要的语法研读、举例分析, 努力让学生逐一突破诗歌语言上的多重障碍, 感受诗歌语言的自由、灵活, 其妙处就不言而喻了。
四、吟诵赏析, 创造审美的心灵感应
语文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 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 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 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中国当代诗人韩东说过这样一句话:“诗歌的美感完全是由个人的生命灌输给它的, 又是由另一具体生命感受的。”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 它都浸透了诗人的血性与灵性, 我们鉴赏诗歌就必须从诗作者这一创作主体层面进行剖析, 然后用客体——读者的心灵去解读, 这两个层面缺一不可。课堂教学过程应该凭借诗情的激发, 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反复吟诵诗文, 能以声音增强原作的力量, 加深对诗歌情韵、意境以及深刻意蕴的领会, 诱发通感, 产生共鸣。
诗歌的语言是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读起来朗朗上口, 听起来和谐悦耳。明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好的诗:“诵之行云流水, 听之金声玉振。”意思是说, 诗朗诵起来像行云流水一样流畅;听起来有如金声玉振, 发出十分美妙的声音, 铿锵悦耳。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首先要读出节奏, 读出语气;其次要读出韵律。在教学诗歌时, 不妨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诵读, 可以自由诵读或是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 还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 在班级大声朗读, 更可以开展诗歌诵读比赛。形式多样的诵读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诵读的热情读懂原诗, 反复吟诵还能使学生欣赏到其他同学在朗读中读出的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 使朗读者进入诗境, 品味其中的意蕴美, 深刻领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这样既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又能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那种感情, 激起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诗歌的学习如果缺少了朗读, 就如同一部优美的舞剧缺少了音乐。人们常说:“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这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往往可以凭借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去体会。因为诗歌具有极丰富的情感, 通过朗读学生能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当我们深切理解到诗的内容, 并被诗人的感情所激动时, 就能带着真情实感去朗读, 这就有助于再现诗中的形象, 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所有语体中, 诗歌语言是最讲究韵律节奏的。诗歌语言具有的结构美、音韵美、意蕴美, 没有其他的语体能够匹敌。音律的抑扬顿挫, 结构的匀称错落, 意蕴的含蓄隽永, 诗歌的语言映入眼帘, 一幅图画就悄然印入脑海。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中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歌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 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诗歌教学是美的教学, 它引领着学生走进美的领地, 领略诗歌语言美, 明悟诗歌语言生发的意象美和意境美。跨越诗歌的障碍, 以诗歌的美陶冶学生心灵, 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56.
[2]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3]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诗歌教学的秘密 篇三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先后被授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十杰”教师, 江苏省名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阅读诗歌
就是要学生透过诗歌的内容与形式,与那个理想中的“人”相遇。果能如此,诗歌阅读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读者便与那个“人”有了心灵的默契,便有了精神的沐浴。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丰富内涵与细腻情感,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诗歌阅读带给人的无限美感,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因此,诗歌教学难就难在这个无法言说的美感上。你可以在阅读或朗读中感受它的美,却很难分析鉴赏出美的秘密。有的时候,你教了,诗歌就失去了那份独特的美。不教,似乎更好。就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而言,笔者以为秘密就在于“由言到象、到意、到情、到人”的多重转换,把握了其间的关联,也就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看到诗歌语言形式背后的那一道道迷人的风景。而教学,似乎也可以变得更加简单一些。
第一,口中有“声”。诗歌之美在于其语言形式,律诗的整齐给人一种对称之美,平仄、韵律给朗读带来一种朗朗上口的节奏之美;而词的长短句式,又不乏错落变化之美,节奏韵律更加富有变化,可以随时吟唱;现代诗则在形式上更加自由,语序排列往往出人意料,读来美不胜收。生活中常常有人误将“春色满园”记成“满园春色”。何故?不懂古诗的平仄音律。通过诗歌平仄的规律,就可以判断是此句应是“平”起“仄”落,自然就知道是“春色满园”,而非“满园春色”。这样的教学,融古诗平仄教学于朗读之中,学生的读就有了可靠的知识垫底,就有了底气,读来自然更有韵味。
第二,目中有“象”。阅读诗歌,就是要能将诗歌语言所描写的景与物,通过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结,转化成一个个可观、可感、可亲、可近的图像、画面。这个转换的过程需要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非简单地多媒体课件呈现。如果教师常常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替代学生的阅读想象,无异于剥夺学生对诗歌形象之美的权利。
第三,心中有“情”。就抒情诗而言,抒发的是什么情?用什么抒的情?情与景、与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都是关乎“情”的阅读与感悟之义。《游园不值》中诗人对春天生机与活力的赞美之情,借助一“关”一“出”的矛盾,造成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感染每一个读者。事实上,抒情诗所抒发的情,一般都能从诗句中触摸得到,而难以企及的却是如何抒发的奇妙构思以及字词的锤炼功夫,所谓的“品味”和“涵泳”,应在于此。
4.诗歌教学中的朗读教学反思 篇四
诗歌教学中的朗读教学反思
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语文教学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学生朗读的训练,这对暂困生对本文内容、情感的`理解也具有一定的帮助。《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在教学中,让朗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感受蕴含其间的浓浓乡情。教师要进行朗读指导,读出节奏,读出语速语调,读出感情,使学生与诗人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思乡爱国之情产生共鸣。
5.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篇五
沈建强
内容提要:新课程理念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先进教育思想,诗歌以其精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韵律般的节奏在文学教育中发挥着极大的价值。中国作为诗的国度,加强诗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文化品味以及各方面能力,形成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乃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 诗歌教学 价值
新课程理念指导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中学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炼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如果能用于教学,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受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和考试有关的内容理所当然的作为了教学重点,与考试关系不大的或者是无关的语文内容渐渐被疏远,考试纲要上对诗歌的要求只是简单的了解和识记,而在作文中出卷老师往往会注明,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有的考生大着胆子写了诗歌,虽然内容挺不错却还是只得到了很低的分数。于是诗歌教学课堂上,老师蜻蜓点水,对诗歌意境的赏析也是浅尝辄止,学生只要会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课余读书活动,也是很少选择或者不选择诗歌作品;作文训练更是难以寻觅到诗歌的踪迹。久而久之,学生们的想象力、诗意般的语言能力等都会停滞不前,甚至还会退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给予正确的引导,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积累名言警句,开发语言能力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艾青说:“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其用语不落俗套的清新,描述不加修饰的平淡,词藻、文采、情思上的绚丽,意在言外的含蓄,言简意赅的简洁,正体现了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
诗歌教学,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课程理念是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基本途径是重视阅读,重视积累,重视优秀古诗文的诵读。诗歌语言常常出奇制新。诗歌教学,带领学生去感悟诗歌语言的精妙之美,感受诗歌语言的推敲之美。例如,一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去触摸语言,去玩味语言。一个“剪”和“理”,就足以让学生引发无限的思考。麻丝可以剪和理,离愁也可以剪和理吗?诗人为什么不说“忘不了”、不说“想着烦”呢?如此这番的思考之后,学生对语言自然有了自己的认识。推而广之,学生会用这样审视的眼光看待他周围的语言现象,对语言感悟力的提高是毋庸质疑的。
诗歌教学,丰富学生的语汇积累。经典的诗句,引起的不仅是心灵的共鸣,也成为学生经久不忘的语言素材。思念亲人时我们常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劝慰自己;送别朋友时我们常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安慰友人;遇到挫折时我们常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鼓励自己。盛赞少年有为,我们可以借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夸奖老人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又可以借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感谢母爱伟大,我们又会马上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以,有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诗歌教育,正是在诗意的感悟中,让学生永远铭记住了那隽永的语言,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诗歌教学,影响学生的用语风格。诗歌语言,是文学作品中语言是最为精练的,好的诗歌都是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好的材料。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作品,语言风格、语言艺术也各不相同。或优美婉丽,或放纵恣肆,或雍容典雅,或朴素自然。周从在自己的诗中,表现出很强的语言创造力。她笔下的春天是“躲在小树上/荡秋千”的春天,她笔下的春雨是善解人意的春雨,所以它“四处张望落下的地方”,还可以“落在美梦中”“让美梦成真”; 她笔下的雾可以“铺在地上/让夜睡觉”;她笔下的知识是“一走就是几十里/好远的知识呀”。如此生动的语言,是童心的自然萌发,是诗性的语言模式,它体现了最本真的语文学习。
二、培养审美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为历代读者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非常适宜。学习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情感美、意境美、节奏美,在优美的诗歌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真情美: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陆机在他的《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也说:“诗者,吟咏性情也。”艺术中的情要真,真情才能铸真景,我们今天在阅读那些洋溢着真情的伟大诗篇时,无不感到这种真挚的情感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愉悦和震憾人心的力量。“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人对于离别是很动感情的,送别是郑重其事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是情真意切的典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四海之内有了知心朋友,就是远在天边,也还是像近邻一样亲近,息息相通。人远,但心近,表现了朋友间不拘形迹的真挚感情。这种与朋友的送别情怀远远超出了世俗之常情。“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不要在分别的时候,像青年男女般啼哭,让眼泪沾湿了佩巾。这也是诗人自已情怀的吐露,更显得情深意长。
读过艾青的作品我们无不被他那篇对土地的赞歌所折服,“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真实朴素的两句诗,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结。句中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但这种抒情基调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和人民悲苦生活的回应,是感情极度热切的反映,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
意境美:“意境”即是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溶与统一。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只有景物附丽,才有依托。景和情是诗歌的孪生兄弟,优秀诗歌在景和情关系的处理上,总是和谐默契、相得益彰的。正如朱光潜所说:“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称情,这便是诗的境界。”
如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惟有“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必须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圆”“直”二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达了诗人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于广阔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又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采菊东篱,本无意于旁迂他涉,只是在无意之间“悠然”看见了南山,联系下文“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万物自由自在。各得其所。物来动情,意与境会,便从眼前大自然的景色中体味出一种悠然自乐之趣,感情上得到了极大的欣慰与满足。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节奏美:诗歌的节奏美就是指在诵读时悦耳动听,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的音乐感,黑格尔说:“至于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章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谓富于意象的富丽词藻还更为重要。”诗的节奏是适应舞蹈和吟唱需要而形成的,它是人的生理节奏和生活、自然节奏的统一,人的情感的起伏、波动和生活节奏的张驰决定了诗的节奏。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开篇入声陡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
又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第一节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第二节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如同《诗经》中一唱三叹的诗的结构,音节和谐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发挥想象力,调动形象思维
想象力是文学艺术的翅膀,文字如果不是靠想象,只是白纸黑字没有意义,而诗歌的想象力尤为重要,因为诗中的世界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客观世界,他们总是经过诗人有意无意地改造,并投上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感情色彩,要理解诗人的感情,需要发挥想象力,才能进入诗中的世界。高尔基说:“只有作家描写的一切历历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能够从个人经验,个人积累的印象和知识出发,“想象”出作品可提供的画面、形象、人物和性格,而且对这些有可补充的时候,作家的作品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打动读者的心。”可见,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何等重要。
发挥想象,体验诗歌画面美。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尤其是那些描写景物的诗,更是把景色描写得美轮美奂。如崔颢的《黄鹤楼》,首联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空余”二字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的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二句作者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篇小令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学生每读一句都会想象出一幅画面:枯萎的蔓藤、僵老的古树、无精打彩的乌鸦,呈现一幅败落凄厉的背景画;潺潺的流水、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充满安谧与生机的图画;荒郊古道上一匹精疲力尽的瘦马冒着凛冽的西风在踯躅而行;日暮途穷,一个羁旅之人在悲哀地仰天叹喟。这种诗情画意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和再创造的余地。
发挥想象,体验诗歌内涵美。
要进入诗的主题,教师就必须善于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在“苍苍竹林”中传来“ 杳杳钟声”,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灵澈“荷笠带斜阳”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那位伫立目送的诗人是什么心情?诗人形象令人遐想不已。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想象,很快就知道了诗的一些内涵: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触动诗人的思绪,诗人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而且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和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
又如郭沫若的《静夜》,诗人由月光流星联想到了天河,又由天河,想象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诗人首先想象着天河海雾模糊,再想象天河的岸边有鲛人,又想象鲛人在对月流珠。这需要发挥想象力,运用联想和想象,调动形象思维,才能体会诗人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体会该诗的清幽典雅,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
四、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都是未雕之璞,我们的教育必须使之成玉,即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诗人独特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这些人文情感因素影响着一代代人。小说家金庸说:“让孩子背诵古诗文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现在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作品对中学生进行情感人格培养。
培养学生炽热的爱国情怀。著名学者杨叔子先生曾指出:“我们对青少年、大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要有中华魂,要有民族根,而中华诗歌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就是爱国主义。”在中学诗歌教学中有很多爱国的诗歌,这些诗歌充分展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怀。
文天祥在临刑前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用自己的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范仲淹自幼立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理想,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爱国忧民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诗人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片赤子深情。
培养学生不屈的意志品德。意志是学生自始至终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坚强的毅力去克服、去解决。诗歌语言,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李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他的乐观,自信。尽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行太行雪满山”,现实和理想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诗人仍然执著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屈原《离骚》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了诗人虽身处污秽时代,却坚持九死不悔,永远求索的伟大精神。孟子身处逆境,不仅仅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肉体上经历折磨;更有“苦其心志”,在精神上历经磨砺;“空乏其身”,使其无所依;最终“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学生体会到:古人遇到挫折尚且能如此,今人更应敢于面对人生风雨和命运挑战。
6.浅议高中诗歌教学的弊病 篇六
睢宁县树人高级中学
郭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也存在一些弊病。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在这里做出分析,以希望引起同行的注意。
一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厚此薄彼”
所谓教师“厚此薄彼”是指相当多的语文老师重视中国古代诗歌的教学,忽视中国现代诗歌、外国诗歌的教学。我们先看看《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述。必修课程目标中提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①选修课程的“诗歌与散文”部分也提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不论是必修课程的目标还是选修课程的目标,都表述为“中外文学作品”。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严重地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教中国古代诗歌。他们的理由很简单:高考只考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高考考什么,教什么。这折射出当前诗歌教学中的一大问题:我们的教师太急功近利。语文教学,特别是诗歌教学,是拒绝急功近利的做法的。我们不能因为高考不考中国现代诗歌、外国诗歌而忽略它们。“我们的目标是育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而今,为高考而教,那就错把手段当目标,违背了育人的规律、教育的规律。”③此话诚然。阿尔卑斯上山谷中的标语牌上有这样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看到这句话,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二 无视学生的“原初体验”,贴标签式的教与学
在诗歌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首先,老师花大量的时间去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思想主张,诗歌风格等,由此总结出一套固定的“知识”,如言李白必称“飘逸豪放”,言杜甫必称“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等;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些“知识”去读诗歌,去鉴赏诗歌。乍一看,这样的安排并无不妥啊,可仔细想想,问题还是有的。学生带着老师介绍的这一套“知识”去接触诗歌,无形之中就会先入为主。这样就会造成思维的固化,形成贴标签式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哪里还会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呢?哪里还会有自己的思考呢?这是很不好的做法。比如以后万一碰上杜甫李白们的“另类”诗歌,学生怎么办呢?
为避免这种贴标签式的教与学,较为妥帖的做法是: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④是对学生的尊重。“阅读教学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首先是一节课(或一篇课文)教学过程的启动,应该从学生的阅读感受出发。”在教学中,老师应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当学生有了自己的原初体验后,老师再对其原初体验加以引导。学生的原初体验可能是“朦胧的”、“不真切的”,所以老师有必要加以引导。这个时候再适当的引入“相关的知识”。学生将自己的“原初体验”和老师介绍的“相关知识”放在一起做验证比较。
笔者在教柳永的《雨霖铃》时,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再让他们说说这首词的内容及情感基调。学生说出了他们的“原初体验”:作者柳永写的是自己与恋人分手这件事,抒发了离别时的感伤之情。应该说学生的认识还没有到深层次。于是,笔者抛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加以引导:这种情感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男女青年恋人分手时的伤感之情?学生陷入了深思。这个时候,笔者引导学生看柳永的相关资料,展示了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的研究成果:柳永由于儒家的传统和仕宦观念,故总是不能放弃仕宦的道路,但又得不到施展,一生流离辗转,面对官场的黑暗,被迫同所爱之人离别,为了微薄的利禄到处奔走,因此他内心有很多悲慨。„„这样,我们才能体会柳永所写的羁旅行役之词不仅情景真切,同时又有极深的悲慨。⑥带着这些,再一次引导学生深入诗歌。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原初体验,又通过
⑤
②合理的引入相关知识、资源引导学生,使学生的原初体验更真切。这就避免了那种贴标签式的教与学。
三 “审美体验”的落空、变味
诗歌的教学离不开“体验”。《课程标准》也有多处提到“体验”。“在语文教学中,体验不应单纯是教育学概念,还应包括心理学美学层面的理解。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课堂中的体验其根本应该是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指人在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审辩中所达到的精神超越和生命感悟,一种极为强烈的人格、心灵的高峰体验。”⑧在诗歌教学中,老师应该想法设法激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到诗歌之中,对诗歌进行领悟、体味和咀嚼,来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感。成功的审美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能让学生与诗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振,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学生自己也能构建起自己的“人文世界”。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接触诗歌,深入诗歌,要让学生去亲历诗歌鉴赏过程。这样,才有可能成功地获得“审美体验”。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则引入大量的图片、动画和一些影视资料而完全抛开诗歌。还有一些教师则是从狭隘的应试角度出发,以肤浅的讲解,密集的解题训练代替学生的体验过程。笔者的一位同事在教杜甫的《登高》一诗时,给学生放了三节课的《百家讲坛》(主讲人为北师大的康震教授)。光碟放结束了,诗歌也就学完了。学生没有深入到文本之中,没有对文本进行领悟、体味和咀嚼,也就谈不上审美体验,丰富情感,建构自己的人文世界,充其量是知道了康震教授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落空了。还有一位女教师也是教杜甫的《登高》。她在引导学生体验杜甫的孤独之感时,则说了这样的话:“你们看,‘鸟飞回’就是一只鸟在空中盘旋。作者杜甫看到这一只孤独的飞鸟,能不想家吗?这就体现了杜甫的孤独感。”听课老师愕然。学生也是一头雾水。以密集的解题训练代替学生的体验过程的例子笔者在这里就不列举了。这些错误的做法导致学生审美体验的落空、变味。“长此以往,学生与有生命的作者、与作品中丰富复杂的生活情感世界越疏离、隔膜,而审美体验会越来越钝化。美,在迟钝与浮躁中流失。”⑨
注:①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③于漪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课程教材教法》2009.6 ④⑤朱斌、黄厚江 《阅读教学: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 《中学语文教学》 2009.1 ⑥叶嘉莹 《北宋名家词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 ⑦尤立增
《语文教学“体验”什么》 《中学语文教学》2009.7 ⑧http://baike.baidu.com/view/3386123.htm
⑨雷冬梅
《美,何以流失——兼谈文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中学语文教学通讯》 2010.5A
7.诗歌的教学课程 篇七
一、巧用教学手段使学生乐读
(一) 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一首好的诗歌可以海纳百川, 不仅内容丰富, 而且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诗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天地。这里有“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的无限亲情;也有“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咽”的凄美爱情;也有“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的浓浓乡情;也有“忽闻岸上踏歌声,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拳拳友情。这里有“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宁静;也有“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丽;也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奔放;也有“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雄壮;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等等, 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至关重要。或是将诗歌的内容, 结合时代背景, 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或是以诗化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教师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渲染, 不仅填补了诗文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 更造成一种特有的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 真切地感受到深藏在字里行间的深邃隽永的思想和委婉复杂的感情。
(二) 现代传媒的形象性
中国自古有“看景不如听景”一说。“听”可以引发学生无限遐想, 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 强化学生的感悟力。所以恰当的、适合情景的音乐是诗歌教学中理想的教学手段。它可以营造一种特定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歌美妙的境界。在一曲《秋日的私语》中感悟《再别康桥》那淡淡别离的忧伤;在一曲班德瑞的《蓝色天际》中感受《纸船》那厚重博大的母爱。每篇诗歌都是一幅含而不露的中国画。诗中一组组优美的意象构成一幅幅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的美丽图画。《再别康桥》中的金柳、青荇、彩虹、长篙、星辉让学生浮想联翩。多媒体课件图画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走进诗歌, 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画面, 可观可触可感, 也能够使课堂趣味横生。此外, 学生听声情并茂的朗诵能使他们在优美的乐曲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的艺术魅力。如在《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中, 我在屏幕上先后放了几张切合诗境的图画, 有喷薄的日出、蔚蓝的大海、茂密的森林, 再加上富有激情的朗诵, 整首诗不用讲, 感情一泻千里, 学生听完之后感情把握得很到位, 并且受到一种爱国热情的艺术熏陶。
(三) 模仿练读, 读出韵味
欣赏诗歌一定要让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在课堂响起来。学生一遍一遍地读, 教师加以指导。朱熹先生曾说:“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朗读应注意重音、语调、节奏、感情。重音处理的好, 才能准确地表达情意。高音显得响亮, 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深, 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 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升降, 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读《再别康桥》“轻轻的”应平淡、柔和, 能够走进那种轻柔、淡淡的离别氛围中。读《纸船》中“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累叠的”这句应深沉, 充满激情。许多学生读到这儿, 眼中噙满泪花, 母爱的伟大让人潸然泪下。诵读的节奏应着眼于全篇。感情轻快的用快节奏, 感情忧郁的用慢节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 知识才会融及人的精神世界。”诗歌是作者内心感情的宣泄, 情绪的抒发。读者要欣赏理解它, 只能用“心”去聆听, 去感受。总之, 读诗应做到“两多两少”。多一些诵读, 少一些分析;多一些情感投入, 少一些冷眼旁观。这样读诗多了, 就会逐渐积累对诗歌的感性认识, 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二、运用各种形式使学生乐学
(一) 开展活动, 寓教于乐
学习诗歌往往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提不起兴趣。教师应开展一些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诗歌单元结束后开展诗歌朗诵赛。许多学生赛前精心准备, 赛时或激昂, 或哀怨, 或惆怅, 感情把握很到位。整个过程学生表现出来的高涨的热情和创新精神, 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二) 鼓励学生创作诗歌
诗歌教学应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能力, 让学生用笔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灵。当学生用或稚嫩或成熟的笔触去表达自己内心感受, 对问题的见解时, 当内心的诗篇写成之后, 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而这种成就感、满足感自然会进一步激励学生产生朗读诗歌、学习诗歌的愿望。
三、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乐背
(一) 持之以恒, 使学生想背
背诵诗歌对学生而言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要使学生有兴趣坚持下去, 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为他们创造诗歌诵读的时间、空间。每次早读学生读并赏析一首诗, 教师加以指导。学生久而久之形成争先竞背的好习惯。
(二) 变换形式, 使学生易背
教师采用多种方法, 如限时背、接龙背、据意背、据画背、抄写背、问答背等多种形式, 灵活而富有变化。只要运用得当, 一定能给学生带来更多背诵的乐趣。有些诗文, 学生虽然当时背下来, 但并不懂, 然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以及知识的丰富, 学生慢慢也就懂了, 诗歌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诗歌乃中华文化之瑰宝, 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 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源泉。在教学中,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水平, 一定要让朗朗的读书声重回课堂。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赵仲才.诗歌写作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8.诗歌的教学课程 篇八
诗歌欣赏音乐美节奏运用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才统称为“诗歌”。“诗”与“歌”自古就是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的,“诗”即“歌”,“歌”即“诗”。古代的《诗经》,极盛时期的唐诗、宋词、元曲,在当时就是为人们吟唱的歌曲,有的还颇为盛行,“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曲”,“凡有井水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古代如此,现代亦如此,我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也很重视现代诗歌的音乐美。诗歌的音乐美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优秀的诗歌十分讲究音乐美,席勒甚至认为,“诗歌里的音乐在我的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
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与韵律上。诗歌的节奏,就是一连串的声音的高低、快慢和停顿,相当于音乐的节拍,没有节奏,就没有诗歌。格律诗的节奏形式,五言的主要是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的大多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现代诗也是有节奏的,它的音节也是有变化规律的。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虽然句子长短不一,字数多少不等,但节奏鲜明,基本上是以三字为一顿,与歌曲的3/4节拍颇为相似。
此外,诗歌的音乐美还体现为韵律和谐。诗歌讲究押韵,即每句或隔句的最末一个字用韵相同或相似。选韵的不同,可以造成不同的音乐气氛,传达不同的情感。例如舒婷的《致橡树》,诗歌中的“你、己、曲、仪、雨、起、里、意、戟、离、息、依、里、躯、地”的韵脚为“ī”或“ǖ”,读音相似,发音显得绵长、细腻、清脆,恰到好处地表达出女性特有的柔和细腻的情感。一般来说,抒发高亢激昂感情的诗歌,常常使用响亮的阳韵(带鼻音的韵母),这种韵母洪厚响亮;抒发优美、细腻,或悲怆、凄楚的情感的诗歌,多用不太响亮的阴韵(不带鼻音的韵)。此外,诗歌常常运用章句重叠的手法,有的通篇重叠,各章对应的只换几个字;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叠;有的隔章重叠,重首重尾。章句重叠,回旋反复,犹如歌曲的旋律,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由于节奏和韵律,便形成了诗歌特有的音乐美,使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朗朗上口。
因此,在诗歌的欣赏与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熟悉诗歌的节奏与旋律,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旧体诗有格律,讲究押韵与对偶,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格律诗的音乐美。现代诗歌没有这些要求,现代诗歌形式自由,不拘一格,节奏丰富,变化多端,很难找到统一的格式与规律。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呢?我们可以借用歌曲的元素与形式来体会这种音乐美。
歌曲有鲜明的节拍,诗歌也是如此。以下以《再别康桥》为例,找出这首诗歌的节拍: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西天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歌的首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末章“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重章叠句,构成了诗歌的主旋律。这两个章节以双音词作为状语,诗句以六字句为主。其余各章节也多以双音词或三音节词作为定语或状语,如“轻轻的”“河畔的”“软泥上的”“榆荫下的”“悄悄的”,每一章节的诗句也是以六字句为主,因此可以以3字为一拍,套用歌曲的3/4节拍来吟诵,其中的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可以延长其中一个字的时长为一拍(在歌曲中用增值线“__”表示),或两个字合为一拍(在歌曲中用减值线“XX”表示),于是,这首诗歌的节奏可以用歌曲的简谱表示出来:
再如,诗歌《祖国·母语》: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我的母语/热血一般的黄河的波涛/我的母语/是群星一般的祖先的名字/我的母语/是春蚕口中吐出的丝绸古道/我的母语/是春鸟舌尖跳动的民歌中国/我的母语/是丁香凝结的雨巷/我的母语/是傲雪綻放的红梅/我的母语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我的母语/是划开天幕的雷电 /奏响黎明的号角/我的母语是一种链接/我的母语是一种文明/我的母语是一种财富/我的母语是一种骄傲……
在这首诗中,“我的母语”四字句回环往复,形成这首诗歌的主旋律,这个诗句可以2字为一拍,以2/4的节奏来演绎,或可以4字为一拍,以4/4的节奏来演绎。
由此可见,我们通过对诗歌的句子成分特点的分析,借用歌曲的节拍,来确定诗歌的节奏。
在把握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诗歌,就能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在朗诵时还可选用与该诗歌节奏以及感情相符合的配乐,达到“歌”“诗”合一的和谐。这或许就是诗歌给人们带来的一个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诗歌的教学课程】推荐阅读:
诗歌教学中的心得体会06-19
中学诗歌教学的误区及调控策略的研究10-27
我与诗歌教学06-14
《古代诗歌》教学课件07-16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浅析09-09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08-27
语文诗歌获奖教学设计09-22
现代诗歌教学调查报告06-23
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准备之现代诗歌06-23
幼儿园小班语言诗歌教案《梦》及教学反思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