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七

2024-10-13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七(精选9篇)

1.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七 篇一

第一章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立意

立意的含义:

应用文写作的目的性:

1、阐明写作者的主张、观点、意图。

2、下达指示、传达政策、布置工作、通知事项。

3、传递信息、交流情况、总结经验。

应用文的主旨:应用文的主旨就是写作者(或个人单位)通过全篇内容表达出来的贯穿全文的写作意图、观点和公务活动的行为意向。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文的主旨是写作者通过全篇内容表达出来的贯穿全文的写作意图。

2、应用文的主旨是写作者通过全篇内容表达出来的观点。

3、应用文的主旨是写作者通过全篇内容表达出来的公务活动的行为意向。

应用文的立意:立意就是确立应用文的主旨。立意是写作者酝酿、斟酌的过程,主旨就是立意的结果。主旨在应用文写作中的地位决定了立意的重要性。立意直接影响主旨的质量优劣和成败。

立意的特点:

1.客观性:立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确立的主旨是作者从现实生活、工作实践等客观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是具体材料中产生的。

2.主观性:立意所确立的主旨虽然来自现实生活,出生于全部材料中,但它的形成又自始至终受作者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统一的产物。

3.观念性:立意所确立的主旨是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是作者写作的核心意图。

4.时代性:立意所确立的主旨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与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等密不可分,也是与人民群众所关心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分不开。

立意的要求:

1.准确:是指应用文主旨要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客观事物的真实性情况,符合客观规律,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态度和要求,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并能经的起实践和实验。

2.深刻:是指应用文在主旨准正确的基础上,抓紧矛盾的关键环节,揭示客观事物的深层本质,阐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使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内涵。

3.鲜明:是指文章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十分明确,毫不含糊;对问题的知识,对事物的评价,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求什么,应该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4.集中:是指一片应用文一般只应有一个主旨,材料使用,谋篇布局,表达方法,遣词造句,都要为突出主旨服务。

5.新颖:是指应用文主旨所反映的作者思想、观点、主张、意见、不落俗套,有自己的独特性,给人以新鲜醒目之感。

立意的依据:

1.具体工作的需要:应用文的写作往往都是出于某一具体工作的需要,不管是主动写作还是被动写作。

2.客观实际需要:社会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单位、集体与国家之间,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利益冲突,作为总结和指导具体社会实践的应用文章,确立应用文的主旨时,必须根据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自觉服从全局的、长期的利益需要。

3.以材料为基础:一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应用文,总是要正确回答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提出的某些问题。

立意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1、对比筛选:材料具有客观性和多义性,对材料所蕴含的意义要去要全面把握,然后加以

对比筛选,摒弃其中一般化的,平庸肤浅的意义,择取其精辟、独到,最有价值的意义作为

主旨。

2、分析归纳:对所获得的材料要进行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鉴别和筛选工作,然后进

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深入分析。

3、集思广益: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认识问题也往往有所局限,这就需要集思广益,因此

要实地调查,集体讨论,也可以主动征求他人的意见,尤其是领导者的意见。

4、选准角度:任何事物都是多侧面、多层次的,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发生事物的不同特

点、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谋篇

谋篇的含义:是指作者组织材料,设计、安排结构的过程。通常,谋篇又叫安排文章的篇章

结构。

谋篇的内容

一、材料的组织

1.材料的含义:材料是指为写作而搜集。准备的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资料。

原始材料:平时有意识采撷和积累而未写入文章的材料,称原始材料。

资料:可以为应用文写作服务的那些文书、档案、报刊、图书、文献材料,称为资料。

(1)、材料是提出问题的依据

应用写作过程,就是作者通过思维活动对各式各样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综

合加工,进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主旨依靠材料加以说明和支撑

应用文作者总要在文章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见,拿出具

体的办法和措施,而这些,都要有充分合理的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

2.、材料的搜集

占有材料,多多益善。占有的材料丰富、充分,认识才有可能达到与之相应的广度与深

度。

(1).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作者在深入生活、工作实践中亲自观察、体验、感受和经历所得到的第一手材料。

间接材料是作者从现成的书面文字材料和别人转述的材料中得到的又称二手资料。

(2).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

(3).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

(4)具体材料和概括材料

具体材料是多指反映局部问题、个别事例、特殊情况的个别性材料。

概括材料是指反映全局的问题、整体概貌、一般情况的综合材料。

3、搜集出来的方法

(1).观察与体验。

观察就是在思维的参与下,对事物进行游牧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

体验是置身于事物所处的环境之中,身体力行,从生理、心理方面深层次的体察事物,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各方面的联系。

(2).调查研究。

即使指综合运用观察、体验、查询、阅读等手段,采用开座谈会、个别访问、现场了

解、蹲点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所需材料,从中探求事物的性质、特点和规律。

(3)积累、查阅资料。

内容包括报刊资料、图书资料、档案文献资料,单位、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各种书面

文字质料,各种文件、法规汇编、统计报表、音像资料,个人笔记、日记等。

4、材料的选择

(1).以主旨为中心:材料与主旨有直接对应的关系,要选择那些能有效说明主旨的材料,根据主旨需要决定材料的数量、类别和详略。

(2)鉴别真伪,选取真实准确的材料:要严格符合客观事物的原貌和实际情况。不能杜撰、也不能夸大或缩小、还要能从本质上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而不是一些偶然现象。

(3)挑选能反映事物本质与特点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和强大的说服力,能

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我们又把这种材料称为典型材料。选择典型材料时,要注

意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多和少的关系。二是主要观点和次要观点的关系。三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四是一般和典型关系。

(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所谓新颖材料,一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二是虽非新近发生却为新近发现而鲜为人知的事实;三是虽为人知因被变换视角而具有新意的材料;

新颖的材料,是具有新鲜性和感染力,能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5、材料的组织

(1).要主次有序:直接说明表现主旨的重要材料,应置于主要核心地位;配合或间接说明、表现主旨的材料,应置于次要。

(2).要详略得当:骨干材料、核心材料,要注意详尽;过度材料、交待性材料或意义有所

重复的材料要相应从略。

(3)要归类使用:所谓材料的组合,即根据材料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将材料归类使用。

二、结构的安排

1、结构的含义:“结构”这个词,原来是建筑学中的术语,指建筑物的骨架或内部构造。后

人借用来称文章的组织构造,又称谋篇布局。

应用文的结构内容包括:一是确定文章的基本格式。二是安排好正文的组织结构。

结构具有两方面的作用:(1)可以根据主旨的需要,把全部内容纳入恰当的结构形式中,使主旨得到正确体现,材料有所依附,文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2)可以按照作者的思路,把观点和材料加以适当地组织,使文章有条理、有层次,纲举目张,和谐有序。

2、结构的特点:(1)格式化:应用文实用性的特点,决定了应用文文具有固定的、惯用格

式,这就是结构的定型性。(2)单一化:由于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已经定型,哪一种文体如何

写,都有一定的程式,较少的变化。比之文学作品的结构要稳定、单一得多。(3)条理化:

应用文的实用性决定了文章结构的条理性。(4)严密化:一篇好的应用文,应该做到结构严

谨,格式统一,组织周密,转接自然。

3、结构的安排:写文章必须讲究结构,因为只有按照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加以精心的组织,妥帖的安排,文章才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前后连贯、主旨鲜明,才能有好的表达效果,使文章发挥应有的作用。

开头:文章的开头千差万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表明行文目的、援引行文依据、表

明成文程序、概述基本情况、提出问题等。

结尾:结尾是文章正文主干部分的自然延伸 和归结,是对全文的收束。从形式上看,主要有固定结尾和自然结尾。

应用文的结尾又几种形式:

1.总结式:在结尾对全文进行简要概括,增强读者对文章完整的认识,加深对文章的理

解。

2.强调式:在结尾对文章主旨加以强调说明,以引起读者重视,便于贯彻执行。

3.呼应式:在结尾照应开头或题标,一方面,可进一步揭示主题,另一方面,可增强文

章的完整性。

4.请求式:在文章结尾作出请求主送机关对所反映的情况、问题作出答复的意思表示,这种结尾一般出现在格式固定的应用文中。

5.倡议式:在结尾配合主旨表达,提出要求,发出倡议、号召,增强文章感染力、号召

力。

6.展望式:在结尾着眼未来,对今后的工作前景作出展望。

层次:又叫意义段,它是应用文章思想内容的有序体现。其层次间的结构形式不外乎有

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主从式等几种形式。

段落:段落也叫自然段,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应用文的段落表现形式有两种:条款

式和提行式。

条款式:以数字符号标明条款项目,秩序清楚,内容一目了然。

提行式:以提行式的方式显示段落。

过渡:过渡是承上启下衔接文字的一种手段。应用文的过度方式主要有三种,即词语过

渡、句子过渡、段落过渡。

4、结构的形式

常见的应用文结构的形式主要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条款是结构、一

段式结构。

三、谋篇的原则

1、服从文章主旨的需要:主旨是文章的灵魂、统帅,是作者的目的。意图的体现。

2、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部联系:应用文既然是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反应,那

么安排文章的篇章结构也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3、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文体不同,结构的样式和要求也会不同。

4、为读者着想:应用文是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大多具有特定的读者。

第三节语言

语言含义:是思想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使应用文文章内容得以完美表达的文字符号。

应用文语言的特点:

一 规范性:应用文语言应符合社会的、时代的、科学的语言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

是,应用文语言要符合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言标准。.文字必须用简化字

2.词汇必须遵守现代汉语普通话词语规范

二 专门性:应用文在长期实践中逐渐成为人们所沿用的规范性的语言。

1.事务性词汇:多数应用文都要用来处理事务,这就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用法较为固定的食物性用语。

2.专业术语:应用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它无法回避各行业的大量的专业术语。

三平实庄重:是指应用文语言的平直朴实。

应用文语言的要求

1.精确:所谓精确,是指语言形式要准确、恰当、无误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内容,用词

用语含义清楚,概念恰当明确,不产生歧义,不引起误会,无溢美之词,无隐恶之嫌。

2.正确:应用文语言的正确性,要求用词造句要规范,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律。

3.简练:简练是指文字简洁、明白。

4.平易:是指文章语言浅近易懂。

应用文语言的表达方式

应用文的写作过程中,当主旨已确定,材料已齐备,结构已安排好,接着就是运用语言

文字的手段以及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充分、具体、完美地表达出来。这个手段和方法就称为

表达方式。

叙述:又称记叙,是陈述事件的来龙去脉,记述人物的活动、经历、行为的一种表达方

式。

叙述有三个作用:一是在应用文中常用来介绍人物的经历和事迹,记述生产、工

作的过程。二是在论证中用来引述事实,提供论据。三是在说明中,用来介绍事物发展变化的形态,提供典型事例,以具体说明事物的特征等等。

叙述六要素:即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何果。

1.叙述人称:这是叙述人的立足点。叙述人称又第一人和第三人称之分。

2.叙述方式:叙述按叙述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3.叙述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1)叙述要客观:应用文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因此,表达事物时,要作客观的叙述,力求真实、准确,不带主观感情色彩。

(2)叙述要完整:人物的活动、事情的发生又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人物的成长、新事物的出现又一定的原因,事物发展到最后又一定结果。

(3)叙述线索要清楚:叙述线索是作者在叙述人物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脉络,它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想的反映。

说明: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阐述的表达方式。它具有解说、剖析事物的状态、性质、内容、成因、规律、关系、功能等作用。

1.常用的说明方法

(1).介绍说明法:就是对说明对象做一般性的扼要的解释,其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对所介

绍的对象有个概括的、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不是给对象严格的定义。

(2).定义说明法:定义说明是简明、准确的语言揭示某种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

(3).解释说明法:解释说明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4).分类说明法:分类说明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被说明对象分成若干类别,分别加以

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

(5).比较说明法:比较说明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又一定联系和相同点的事物,在某

些方面加以比较,使读者了解某事物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

(6).举例说明法:举例说明是选取某种事物、现象中最有代表性的实例,用以说明该事

物、该现象的共同点和共同规律的一种说明方法。

2.在运用说明的方法时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即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2).要注意表达的客观性。客观性即尊重客观存在,准确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

貌,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允许歪曲。

(3).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晰。准确、朴素、通俗易懂。

3.议论:一轮就是作者对某一问题、某一事件或某一事物进行分析、议论,已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议论三要素:论证:是运用论据证实论点的逻辑过程。

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

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和基本态度。

(1).议论的基本形式有以下两种:

立论:作者为证明自己中心论点的正确性,从正面加以论证的形式叫立论。

驳论:作者以反驳对方的观点为宗旨,证明对方的观点、主张。意见是错误的或片面的,叫驳论。

(2).议论的类型又以下两种:

述评性议论: 这种议论是通过对人或事物的叙述、评价来阐明观点,说明问题。主要的方法有先叙述后议论,先议论后叙述,边叙述边议论。

证明性议论:这种议论是通过论证得出结论。主要方法有:归纳论证法、演绎论证法、比较论证法比较论证法包括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喻比论证。因果论证法。

第四节修改

修改的含义:修改是立意的深化和继续,也是运用增、删、调、补等手段,加工初稿,完善文章的过程。

修改的范围

修改文章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在内容方面,可以从标题。主旨、材料方面进行修改;在形式方面,可以从结构、语言、以及行款格式、标点符号等方面进行修改。

1.标题的修改2.主旨的修改3.材料的修改4.结构的修改

5.语言的修改6.性款格式的修改7.标点符号的修给

修改的方法

1.出头梳理,理清思路2.注意细节,字斟句酌3.冷处理法

第二章营销类文章写作

第一节市场调查报告

2.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七 篇二

一、《基础写作》课程教学现状

(一) 教学理念陈旧

目前很多高校的《基础写作》的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20世纪的水平, 把教学模式固定为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三个中心”思想。虽然有些学校在教学中也采用了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但只是蜻蜓点水, 并未贯穿与整门课学习的始终, 也仅仅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讲授更加充实的作用, 还未实现真正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为目标指向, 让教学方式多元化。

(二) 教学过程单一

教学过程单一体现在教学过程仅为单纯的讲授, 缺少与之相应的练习环节、讨论的环节, 以及课后交流太少。有的教师即使安排练习也只是为了期中、期末的任务, 让学生们写一两篇文章。《基础写作》课的性质概括起来是一门不折不扣的基础课、工具课、实践课, 说明基础写作是一门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课程, 也是进行其他学科领域研究的课程。同时, 在进行许多社会活动时也都需要用到的一门课程, 就像不管我们在进行学术交流时, 还是进行工作的总结汇报, 都需要用到基础写作的基本知识与能力。但归根结底, 它是一门实践性质的课程, 学习这门课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只有反复的练习才能有成效。然而在实践教学方面很是令人担忧, 很少有比较全面、系统的实践教学安排。

(三) 学情现状堪忧

曾经在调查中了解到, 有的老师批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 上课氛围非常沉闷, 提出问题后学生面面相觑;学生课下不认真做练习, 敷衍了事。而有的学生也振振有词, 说能认识到《基础写作》课的重要性, 但是学起来没有什么积极性, 觉得对自己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不明显;也有学生认为写作是一个人的天赋秉性, 写作没有灵感就怎么也不行, 学的理论好像是空中楼阁一样虚幻, 用不到写作中去;另外, 还有学生反映教师讲课没有新意, 所用的材料陈旧, 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足, 认为写作课就是培养未来的诗人、作家的, 与自己不沾边, 上课时自信心不足, 甚至抱厌烦的态度, 无法将课程上升到就业、实用的角度去看待;二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 当前是一个网络时代, 很多学生在空闲的时间愿意去玩手机、打网络游戏、看电视剧, 书籍接触普遍很少, 加之高考压力, 大学之前没有充足时间去读书看报, 这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三是缺乏写作的习惯, 现在部分学生愿意在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发表几句话, 不愿意动笔写些东西, 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一直忽略了写作的重要性, 一方面是由于写作难度大、学习任务重。

(四) 考核体系不合理

据了解, 省内很多本科院校的《基础写作》课程的考核方式与其他课程并没有什么差别, 一般分为考查和考试两种方式, 考查课是通过完成一定的文体的作业来实现, 考试课主要是通过一张含有主观题和客观题的试卷。平时成绩加入一些考勤、课堂发言, 作业等, 完全由教师一人考评。

二、《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

(一) 更新教学理念

高等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支撑, 应用型高校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要体现高等学校教育的能力与素质培养的特点, 二要体现应用型高校的职业需求导向, 因此, 《基础写作》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理念, 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具体而言, 教师的思考应该由“教什么、怎么教”转变为“谁在学、学什么、怎么学”, 改变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理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现“教—学—练—课后交流”模式,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理论知识一般掌握为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三多”, 即多看、多想、多写。

首先, 在多看环节, 教师要指导学生“看什么”和“怎么看”, 这里的看什么主要包括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获取直接的素材, 以及阅读经典作品间接增长见识。让学生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 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和想象的能力, 通过阅读经典作品体会优秀作品的特质,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 在多想环节, 教师则要指导学生“想什么”和“怎么想”,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生活中的事件与现象, 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 还引导学生站在读者和作者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作品, 有利于学生文章构思水平的提高;最后, 在多写环节, 引导学生把积累的经验、收集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 以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为归宿, 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多看、多想、多写, 充分发挥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二) 丰富教学过程

按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 《基础写作》课程必须改变以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一人满堂灌的枯燥方式, 应该让教学的氛围更加情绪化, 同时结合讲+学+练+课后交流多样化的方式, 让教学过程更加充实。

1. 教学氛围情绪化

教师在课堂上营造情绪化的教学氛围往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度穿插影像资料, 调动多种多媒体资源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系统, 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化和生动化。如在讲授到诗歌写作时, 可以搜集一些顾城、汪国真的诗歌视频让学生欣赏, 也可以把歌词放在诗歌的范畴中,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置自学环节

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每学期完成某个写作专题的讲座, 各组成员分工明确, 或者寻找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 或制作PPT, 最后推举一位成员完成PPT的展示与演讲, 一学期下来基本每位同学都能得到锻炼, 不仅了解了写作相关的知识, 也提高了团队写作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 重视练习环节

写作课归根结底需要动笔去写的, 在课堂加入练笔环节非常重要, 而且要尽可能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可以设置如针对刚刚学习的诗歌环节, 让每位同学写一个自己姓名的藏头诗, 写完后在班级公布自己的作业, 并让学生互相点评。课堂时间时有限的, 教师也应当布置一定的作业, 作业的形式多样, 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 写一部小说, 最后条件允许拍成话剧;也可以让学生撰写课外读书笔记, 对方式和字数不做统一要求, 可以是提纲式、可以是摘抄式、也可以是札记式, 定期进行阅读交流;可以是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作业, 参与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 使学生在比赛中获益。

4. 加强互动交流

当前网络已经达到了普及的程度, 学生也更愿意使用互联网来交流, 所以除了在课上课下的交流, 可以搭建网络平台, 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方式, 让教师和学生针对课堂内容或写作训练时出现的疑问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互动。

(三)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如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以及自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下面笔者简单介绍以下几种教学法:

1. 讨论式教学

课堂讨论可以活跃课堂, 更能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教师可以设置话题讨论或者写作经历展示的环节。在学习理论文体时, 就可以围绕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出现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来开展话题讨论, 或者在讲授“想象和联想”时, 让学生对“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 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展开想象和讨论;教师和部分学生可以以自身的优秀作品为例, 讲述写作过程的心路历程, 对其他同学更有说服力。

2. 任务驱动式教学

教师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选出固定的组长或轮换做组长, 根据当时所学习的内容, 教师布置一定的任务, 让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来完成任务, 最后制成PPT由代表来上台演讲, 组员进行补充, 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最后老师进行总结, 开展自评+他评+师评的教学模式。

3. 自授式教学法

教师选取合适的章节, 让学生自己学习、备课、讲解, 最后教师对讲授的内容进行补充、评价和总结。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 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

(四) 完善考核体系

考核体系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应用型高校的《基础写作》课程应该改变传统的“一张试卷定终生”的方式, 用一套多元的考核体系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

这套体系应该重平时、轻考试。平时成绩应该多元化, 除了以往的出勤、作业, 还应该加入学生的课堂表现、阅读笔记、实践活动等。其中课堂表现还可以细化为课堂发言、课堂模拟考试成绩、课堂即兴练笔等内容;实践活动还可以分为参加相关赛事、发表作品和业余创作等方面, 考评体系包括自评+他评+师评, 综合得出学生《基础写作》的学期成绩。考试方式由原来的闭卷方式改为开卷形式, 弱化客观题目, 加大题目的主观性, 力求引导学生在立意、构思、表达和语言方面推陈出新。

三、总结

《基础写作》课程的改革是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必然结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普及, 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 从学生的学情出发,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从而实现培养目标。

摘要:《基础写作》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直接关系着新闻学其他科目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工作, 然而在应用型高校中该课程的教学目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从《基础写作》课程教学现状和教学模式立体化改革两个方面, 论述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基础写作,教学改革,教学现状,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江婉琴.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写作》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J].黄山学院学报, 2013 (08) .

[2]何国强.高职汉语专业《基础写作》课程建设的思考[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3) .

[3]李丽霞.基础写作教学改革探析[J].中州大学学报, 2008 (06) .

[4]杨芳.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高专《基础写作》教学策略初探[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学报, 2015 (06) .

3.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七 篇三

【关键词】 修辞知识 初中语文 写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2-061-01

0

修辞知识是学习语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其中的修辞手法更是一项写作的基本技能,如果在语句中应用了修辞手法就会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作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在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也是相当高的。但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水平并不高,导致整体语文成绩并不理想。怎样有效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水平,已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者的重点研究的课题。

1.修辞知识在初中语文写作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几部,使多媒体教学走进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学生们接触的知识更加广泛,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但在修辞知识的应用方面,效果并不理想,有的学生应用的修辞知识时,就会出现语句不通顺、意思表达不清、使用不当等等问题,这不仅不会提高写作的质量,还暴露出了修辞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缺陷。此外,学生不能在写作过中恰当的使用修辞知识与教学的教学有着一定的联系。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知识也在更新变换,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职人员首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接受、学习新的知识与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对标准课程大纲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强调修辞格的使用,其它修辞知识也应进行普及。总的老师,当前初中生语文写作整体水平不高,与教师教学以及学生自身学习方面有着很大的关系。

2.修辞知识在初中语文写作中的应用策略

2.1修辞知识的教学要根据学生吸收、消化的能力,有进度的开展

教学过程是双向的,主要指教师传授知识以及学生接收知识两个方面。在老师讲授修辞知识的相关内容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也不是每个年级阶段的学生都能理解。所以,修辞知识的教学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方说在学习《致女儿的信》这篇文章时,初一、初二的学生只要学习里面生字以及词语的意思,能够区分出文中的什么地方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准确地理解文中段落意思就已经达到了教学大纲中的标准要求。像文中的“可是,他們无法向他解释,上帝勃然大怒”这句话,初一、初二的学生只要明白这个地方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就足够了。但初三的学生不仅要知道这里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还要清楚的了解将人的情感“勃然大怒”具体应用到上帝身上这一修辞手法的使用。因此,初中语文写作过程中,应对不同层次对修辞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进行写作的教学,这样才能循序渐进的培养初中生语文修辞能力。

2.2善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们修辞语言的积累

多媒体教学能够实现情景模式的再现,能恰到好处的增强学生们对修辞理解与使用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结合,是当下语文教学的新的趋势。比方说可以播放比较有影响力的,受同学们喜欢的《唐山大地震》来进行教学。这是一部以真实背景为题材的电影,还原了2008年那场大灾难,能够真实的位同学们呈现当时的场景,能够加深同学们的感受。当影片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就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应用修辞手法的语句进行描述,或者然同学们写一篇观后感,写作中要求应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们在写作中修辞手法的能力。

2.3仿写、改写与创造相结合的方法

一直以来,仿写、改写与创造相结合的方法,是学生们在写作中应用修辞手法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现代语文写作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法。老师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通常会在学习过后,将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找出来,然后以固定的句式的形式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们进行造句或者仿写句子。像学习《春》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将“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作为例句,让学生们以这样的格式,并应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句子。这样不仅能够有利于学生自身掌握修辞知识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自身语言表达及创造能力的提高。

2.4创新作文改评方式

在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水平过程中,创新改评方式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当前比较有成就的改评方法就是老师评改与学生评改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指当学生完成一篇文章后,先让学生自行评改,标注出文章应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并对自己的文章做出评价,然后再交由老师评改,老师评改主要是在学生评改的基础上进行,对学生修辞应用不当的地方进行及时指正,并给出正确的建议,对文章的亮点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修辞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达到了作文评改的最初目的,深受广大学生与老师的喜爱。

4.应用文写作的写作基础 篇四

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1.掌握结构的含义应用文的结构,是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有序安排,是客观事物条理性在文章中的反映,为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2.了解结构的作用结构好比文章的骨架,是安排文章的具体形式,是将材料化为文章的手段之二。结构是表现主题的手段,是准确表达主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引导读者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向导。写文章只有找到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主题和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1)使文章言之有体。应用文大多有较固定的结构形态,它是人们在长期写作实践中经过选择,逐步找到的最适合表现某种内容的最佳形式,也称之为“程式”。如简报、书信和行政公文类文书,具有相当固定的`惯用格式。

(2)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眉目清楚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使文章言之有文。精心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二、安排结构的条件

1.了解思路的含义及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文章结构的两重含义中,总体构思是具体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总体构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有序”,是指对材料的安排要有次序,这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是安排结构的条件。

1、思路的含义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路线,是作者在头脑中梳理、组织内容材料的过程和结果。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自身条理性的观察、理解。

作者思路清晰,结构必然有条不紊;作者思路不清晰,结构必然紊乱。经过选择的材料,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准确鲜明地表现既定的主题。

2、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写作构思阶段,作者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确立主题,选择好材料,并进而考虑如何表达主题和如何安排材料,由此逐渐形成一条清晰、连贯、独到的思维活动路线——思路。此时,文章的大体框架已在作者的头脑中“闪现”出来。等到作者用书面语言把思路表达出来时,文章的结构也就具体安排好了。因此,作者思路与文章结构的关系极为密切。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思路是形成结构的基础和内核。结构是文章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要使结构完整、严谨、匀称,动笔前,就需要作者匠心独运,形成清晰、连贯并具独创性的思路,进而“外化”成纲目清晰、严谨周密的结构。但是,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决不是对其原始形态的简单搬抄和复制,而是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主观创造。因此,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思路。思路开阔而有创见,文章的结构就新颖独特;思路狭窄而落俗,会使文章的结构板滞僵死;思路紊乱,文章的条理就必然不清;思路松散,文章的结构就不可能严密紧凑。

(2)结构是思路的体现和反映。结构是思路的外显形式和文字载体。思路严密清晰,文章结构才能完整、严谨、清晰,主题才能得以准确地表达;思路紊乱、疏漏和闭塞,文章则会逻辑混乱、言而无序、首尾不能圆合

了解锻炼思路的基本要求及锻炼思路的方法

(1)注意思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之清晰、周密、连贯。清晰,指展开思路要有顺序、有层次,同时对材料要加以区分和归类。周密,指思路要周到、严密,没有疏漏和缺损,不要顾此失彼,自相矛盾。连贯,指思维活动过程及其表达不仅要注意外在的次序,而且要处理好各个意思之间存在的衔接、并列、转折、因果、总分等内在联系,做到气脉贯通、流畅。

(2)注意思路的灵活性、独创性,使之活跃、开阔、敏捷。活跃与开阔,是指思路的开展要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多向探索,使之灵活、新颖而富有个性。敏捷是指思路的展开、梳理直至成型这一过程应该灵敏、迅速,使文章结构紧凑、气势流转而顺畅。

(3)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是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二是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应用写作主要靠逻辑思维,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认识规律。

5.应用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篇五

一、应用文分类

依据是否具有法定性(即法定效力),将应用文分为公文类和事务类两类。

1、事务类文书—指机关处理日常事务常用的,且不在法定公文范围内的文书。

常用事务性文书有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述职报告、工作方案、提案、讲话稿、演讲词、解说词、制度、章程、规划、办法、细则、公约、守则、大事记、会议记录、编者按。

2、公文—指我国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和行政管理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按照国务院2001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994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同时废止),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有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如果按行文的不同方向来划分,公文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以上13种公文中,请示和报告、议案是上行文,函是平行文,意见是通用文,其他的8种都是下行文。

3、事务类文书与公文两者相同点和不同点

⑴、相同点:功能相同、格式相近,都为公务活动服务,有相对固定的规范格式。⑵、不同点:事务性文书不具有法定效力。权威性、规范性弱于公文,这是两者主要区别。

二、格式要求

应用文的主要结构一般分为三部分:文头、主体、文尾。其中主体部分又大致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和成文时间等。

1、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项组成,如《国务院关于坚决稳定市场物价的通知》,其中“国务院”是发文机关,“关于坚决稳定市场物价”是事由,“通知”是文种。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行文的主要对象,主送机关位于标题下方,正文上方,要顶格写。

3、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基本内容要在这一部分表述。总体来说,大致包括开头、主体、结语。主体是主要交待文件事项和要求的部分。

作为正文的结束部分,“特此通知”、“特此公告”、“遵照执行”、“希参照办理”、“妥否,请指示”、希望号召式、自然收束式。

开头一般是发文的目的、根据和原因,说明文件的重要性。一般有:

⑴根据式:即引述一定的法律法规,或上级文件精神、领导指示为制文根据,通常用“遵照”、“按照”、“依照”、“根据”等词汇开头,以此来说明文件的权威性,增强说服力。见例文一:

⑵目的式:即明确说明制发文件的意图、目的,一般用“为”、“为了”等词汇开头,以强调重要性。见例文二

⑶原因式:即交待事实基础,说明制发文件的原因,以强调发文的必要性。见例文三:

4、发文机关

发文机关即落款、署名,是公文的法定作者,一般以机关全称写在文尾的右下侧。现规定可写可不写,以公章代,写则要写全称。

5、成文时间

成文时间是指文件签发、通过或成文的时间,一般写在发文机关的下一行,居于所在行的右侧。

三、内容要求 要求内容全面,具体明确,层次分明,突出重点,注意内在的逻辑。

四、语言要求

风格庄重严肃,不能用方言、俗语、口语,不能用感情色彩过于浓烈的语言。例文四:

2、使用规范用语

应用文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定型化、规范化的词语用法,并用约定俗成,成为习惯,例如:兹定于、鉴于、现经、责成、特此通知等。

3、常用条款句式

公文在表达主张,提出要求,制定方法、措施时,常常要分条列项,使用条款句

式,从而使句式条理清晰

见例文五

五、其他要求

1、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见例文六:

2、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见例文七:

3、公文送负责人签发前,应当由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确需行文,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公文格式是否符合本办法的规定等。

4、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就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见例文八:

5、附注:公文如有附注,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见例文九: 见例文十:××2012年度安全工作计划(扫描件)

6、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见例文十-:

7、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的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

六、常用的9种文种的使用及基本写法

(一)通知 通知写作特点

1、下行文:可用来布置工作、传达指示、告知事项、发布规章、批转文件、任免干部。

2、通知写作结构(1)、标题:一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齐全;

二是事由+文种;

三是仅是文种。见例文十二(2)、正文—由缘由、内容、要求等部分组成

①、缘由要简洁明了;

②、内容要具体明确、条理清楚,体现通知的政策性、权威性、原则性; ③、要求要切实可行,便于受文单位可操作。结尾填上发文机关名称、成文日期

3、通知注意事项:

⑴勿给不相隶属的机关发通知。如与其有关联应用“函”或在发通知中“抄送”。⑵勿将向公众告知的事项发通知。应用“通告”。

4、通知分类;从常用的通知看,可分为四类:批转通知、转发通知、传达通知、任免通知 ①、批转通知:

用以批转下级机关公文。就是对被转发的公文作出同意或原则同意并要求有关单位遵照执行或参照执行的。批转性公文只是在上级机关转发下级机关公文时才能使用,如:例文+三

××字{2012}33号《关于转发考核监察部落实集团会议精神会议纪要的通知》

应用“批转”

②、转发通知:

用以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转发机关不受等级限制,只要符合有关规定都可以使用转发通知。转发通知的特点就是“转”字,转发时可以要求下级执行或参考,还可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要求或补充规定。注:正文须标注“被转发机关+标题+文号”。见××字{2012}32号:《关于转发总裁工作报告和主席重要讲话的通知》未标注转发机关,应加“××集团”

③、传达通知:

用以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主要有:

A、印发规章制度:××字{2012}35号《关于印发公司管理架构及各部门管理职责的通知》

B、要求下级周知或办理,如启用印章通知,成立、调整、撤销机构的通知,依据上级精神对下级提出要求的通知等。见××字{2012}60号《关于做好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字{2012}52号《关于成立标准化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C、会议通知:经常使用的:见例文十四: ④任免通知:

见××字{2012}17号《关于××等同志职务任命的通知》

(二)、报告

1、定义

报告是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的文种。

2、分类

各种会议的工作报告,包括领导的述职报告,这些都不属于正式公文的报告。正式公文的报告常用的主要有三类:①工作报告、②情况报告、③答复报告。一般应用较多的是情况报告和工作报告。

3、情况报告与工作报告的区别

“情况报告”是针对“情况”的,一般在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某种情况、某一问题、某项活动,或工作中某些方面状况时使用。它包容广泛,一切可称为问题或情况的对象均可纳入“情况报告”范围,如宏宇公司《关于加快盐化工基地物流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工作报告”是专就“工作”而发,必须与工作相关,是就本单位主管业务范围内的事项,提出建议、措施或新的规定,并报请上级机关知晓、批准或解决。它范围比情况报告小得多,如××字{2012}40号《关于对700t/d超白太阳能玻璃生产线进行安全验收的的报告》。

4、报告的内容和结构 ⑴、情况报告的基本内容 ①陈述基本情况→②指明存在的问题→③提出解决的对策:

例文与点拨:见例文十五:

⑵、工作报告的基本内容 ①汇报工作进程→②反映工作问题→③提出工作意见见例文十六:

(3)答复报告

对上级机关查询、查办、催办的事项做出专门的回复时,使用这种报告。这种报告要求迅速、及时、准确、简要,有时一两句话即可,答复事项指针对所提问题答复的意见或处理结果,既要写得周全,又要注意不要节外生枝,答非所问。见例文十七

5、撰写报告有关要求

(1)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2)报告不能夹带请示事项。见例文+八:

(三)请示

1.请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⑴必须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

⑵请示的问题必须是自己无权作出决定和处理的。⑶必须是为了向上级请求批准。2.请示的分类

根据请示的不同内容和写作意图分为三类:

⑴请求指示的请示。见例文十九 ⑵请求批准的请示。见例文二十: ⑶请求批转的请示。见例文二十-:

3.请示具有以下特点:

⑴请示事项一般时间性较强。请示的事项一般都是急需明确和解决的,否则会影响正常工作,因此时间性强。

⑵、应一事一请示,只宜请求一件事。

⑶、请示事项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⑷、请示事项要写的具体、明确、条项清楚,不能出现不明确、不具体的情况,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

⑸、一般主送一个机关,不得多头主送,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在请示的同时又抄送下级机关。

(6)、应按隶属关系逐级请示,一般情况不得越级请示,如确需越级请示,应同时抄报直接主管部门。

⑺、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即“请示”不能主送领导

⑻、标题: 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县人民政府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开展春节拥军优属工作的请示》

⑼、结语: 应另起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请求批转和转发的请示:应附完整的工作方案。⑽、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标题写明发文机关的,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成文时间应用汉字小写全称如:××××年××月××日。

4.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⑴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导、批准,上级接文后一定要给予批复;报告则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供上级了解情况。为上级提供信息和经验,上级机关接文后,不一定给予批复。

⑵请示内容具体单一,要求一文一事,必须提出明确的请求事项。报告内容较广泛,可一文一事,也可反映多方面情况,但不能在报告中写入请示事项,也不能请求上级批复。请示起因、事项和结语缺一不可;报告行文较长,结构安排不拘一格,因文而异。

⑶请示涉及事项是没有进行的,等上级批复后才能处理,必须事前行文,不能先斩后奏;报告涉及事项大都已过去或正在进行中,可以事后行文,也可以事中行文。请求时间性要求强,报告时间性要求一般较差。

⑷批准性请示,上级未作出答复前,呈文单位无权安排和办理;批转性报告在上级未作答复前,呈文单位即可进行安排和部署。5.对请示的评改 见例文二十二

(四)计划

1、定义

计划是对近期内要做的某一具体工作做出的安排,如《2012年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计划》。

2、内容和结构(1)内容

其内容通常包括:⑴指导思想、工作目标;⑵主要任务;⑶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的措施三部分。

(2)结构

计划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见例文二十三:

4、计划例文评点 见例文二十四

(五)方案:

1、内容一般包括“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内容、工作安排、工作要求” 等。

2、见例文二十五:

3、例文评点二十六:

(六)总结

工作总结的写法及注意的问题

工作总结一般由标题、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1、标题。总结的标题大体上有两类构成形式:一类是公文式标题;一类是非公文式标题。公文式标题由单位名称、时间、事由、文种组成,如《××村2008年度工作总结》、《××镇2008年党建工作总结》,有的只写《工作总结》等。

2、正文。总结正文的结构由前言、主体、结尾组成。

⑴、前言。即正文的开头,一般简明扼要地概述基本情况,交代背景,点明主旨或说明成绩,为主体内容的展开做必要的铺垫。

例文二十七:

⑵、主体。这是总结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包括做法和体会,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等。这一部分要求在全面回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刻、透彻地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条件、做法、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和教训,揭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回顾要全面,分析要透彻。

不同类型的总结,内容有所侧重,全面性总结其主体包括两个层次,①即成绩和经验,②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于一般的工作总结,重点放在成绩和经验上。

见例文二十八

⑶、结尾。可以概述全文,可以说明好经验带来的效果,可以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或改进意见。见例文二十九

总结全文见例文三十

(七)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一般是下行文。

通报的写法及范文

1、通报的写法:

⑴标题:①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②事由+文种:如××{2012} 62号《关于9月20日氮站停保护气及氢气事故的处理通报》

⑵、正文:

①、表扬性通报:①概述先进事迹,②对其意义和经验进行简要评议和说明,然后写明表扬决定,最后提出希望和要求。见例文三十-

②、批评性通报:①写清楚错误事实,②分析错误事实的根源和教训,③写明处理决定,提出希望和要求。见例文三十二

③、情况通报:①写明通报的原因和目的,②对有关重要精神或重要情况进行具体传达或说明,③提出希望和要求。见例文三十三

⑶通报例文评点:见例文三十四

(八)、会议纪要

1、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的区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

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2、会议纪要的写法:

⑴会议纪要的概念和特点 ①会议纪要的概念

会议纪要是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它是根据会议的宗旨,按照会议记录、会议文件材料和会议的活动情况综合加工整理而成的反应会议基本情况和主要精神的纪实性文件,它的作用是“上呈下达”会议精神,交流情况,指导工作。

②会议纪要的特点。

1)纪实性。会议纪要是记载会议基本情况和主要精神的,它必须据实写作。会议未涉及到的问题不能写;会议在研究问题时如果意见不一致,应些多数人的意见,或者把几种意见都写上,不允许凭空杜撰。纪实性是会议纪要的生命。

⑵纪要性。会议纪要不是把会议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问题无一遗漏地写出来,而是把那些主要的情况和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决策意见写出来,是摘其要而纪之,切忌面面俱到,堆砌材料。

⑶约束性。会议纪要一经下发,便要求与会单位和有关人员遵守、执行。在这一点上,与决议基本一致,只不过比决议的规定性、严肃性程序低些。

二、会议纪要的结构和写法。会议纪要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它有三种写法:一是由机关名称或会议名称加文种组成。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会议纪要》;二是由会议内容加文种组成,如《关于研究黑龙江三江平原农业开发问题的会议纪要》;三是正副标题法,如《对比反映差距,差距说明潜力——××市六个棉纺织厂厂长座谈纪要》。

2、正文。会议纪要的正文一般包括三部分

1)开头。一般要写明会议的要求,包括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主持单位,与会人员及会议的议题等。有的还可以写出会议议程或概述会议总的情况。要求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2)主体。写会议上反映的情况、研究的问题、做出的决定性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措施等。对会议上的主要情况,要写明会议主要做了什么事,要求尽量精炼简要,对会议的主要精神,要多概括出与会人员对会议议题的主要看法。写作时一般采取综合反映的办法,在每段的开头用“会议指出”“会议认为” “会议决定”“会议强调”“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形式把会议的主要精神高度概括,准确无误地反映出来;会议议定的事项可根据其内容确定写法,内容较多的采取分条列项的写法,力求做到条理清楚,具体明确。

3、结尾。写会议号召,或突出会议的意义,还可写明主办单位对贯彻会议精神的一些要求。有的会议纪要没有这一部分。

4、落款和时间。可写在文尾的右下方,也可写在标题之下,用括号括上。

三、注意事项:

1、六要素齐全。时间、地点、主持人(或主持单位)、参加人(代表或单位)、议题、决议。

2、要条理化。用综合概括式把众多意见分类整理后再分项写。

3、注意语言的准确简洁和习惯语的使用 见例文三+五

四、例文评点:见三十六

(九)、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是当事人记录会议情况以供备查的一种文体。

1、一般会议记录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

2、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会议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

3、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二字,如中途休会,要写明“休会“字样。见例文三十七

4、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的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

6.应用写作基础知识 篇六

 应用文的含义: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为办理公私事务、传播信息、表达意愿所使用的具有惯用格式的实用性文体。 应用文写作的作用:1)管理、指导作用2)沟通、协调作用3)宣传、教育作用 4)凭证资料作用..如果把主题比作文章的灵魂,材料比作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应用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叙述、议论、说明。

 求职信:求职信是个人向单位,部门谋求工作,请求聘用时使用的一种专用文书,用书信的方式介绍和推销自己.区别:求职信是在不知道用人单位是否需要聘人的情况下自荐求职, 应聘信是在获知用人单位公开招聘职位的情况下自荐求职。

 写一封求职信. 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是机关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根据上级部署的任务和实际情况,为了完成某些或某项工作任务而事先拟定明确目标,制定出具体措施和行动步骤的一种书面文件。

.计划正文的前言:背景、目的、指导思想、总目标。

主体:任务要求、方法措施。

结尾:发出号召,表示决心。

 计划是一个大的概念,规划,纲要,打算,安排,设想,方案,要点等都属于计划的范畴,主要体现在适用时间的长短、适用范围的大小和内容详略上的要求不同。

 打算/安排的异同:同,时间短异,打算内容粗略,安排具体部署. 设想/规划的异同:同,时间长异,设想只是想法,不一定实现.规划,定方向,定规模,目标明确,会一步步实现. 方案:内容单一,任务单一

 计划的作用:

1、明确目标,指明方向2.提高效率,保证成功

3、加强管理,规范制度4.衡量成绩,检验工作

. 工作计划的特点: 预见性、指导性、可行性. 工作计划的标题由

1、单位 + 时间 + 内容 + 文种组成.

2、时间 + 内容 + 文种

3、内容 + 文种

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把计划改为规划. ××大学二○一二年招生工作规划.把二○一二年改为2012,规划改为计划. 第一季度××公司关于销售计划.改为:××公司第一季度销售方案.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人们对某一时期或某个方面的工作加以分析、研究、肯定成绩、找出经验、发现问题、吸取教训,将工作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掌握工作规律,用以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一种应用文.。

 工作总结正文的前言:有关背景、工作概况、总成绩、总目标。

主体:工作成绩、经验体会、存在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作总结的作用:

1、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指导工作

2、积累经验,探求规律,提高认识

3、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带动全局工作总结的特点:自我性(总结的人称一般都用第一人称)理论性。总结的种类: 工作总结、经验总结、科学实验总结、个人总结.。总结标题写法的种类:公文式 :单位名称 + 时间 + 内容 + 文种文章式 :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即主要经验、教训)新闻式 :由正标题、副标题构成(正标题——概括总结内容。副标题——补充说明单位、时间、内容、文种)。工作总结的结构式种类:纵式结构(按时间顺序)横式结构(按内容性质)纵横式结构。工作总结的五种材料:整体材料、典型材料、背景材料、对比材料、数字材料。调查报告有四大类型 : 反应情况调查报告、介绍经验调查报告、揭露问题调查报告、研究探讨调查报告。调查方式: 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方法: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考察、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设置问卷)。行政公文:简称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行政公文的特点: 作者的法定性,效力的权威性,内容的政策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体式的规范性,制发和处理程序的规定性(发文程序: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收文程序: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行政机关的公文主要有13类: 命令、决定、公告、通知、通告、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行政公文的分类:上行文。下级机关先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和部分会议纪要等; 下行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如命令(令)、决定、意见、知和会议纪要等;平行文。平级机关或不隶属的机关之间往来的公文。如函、部份通知和会议纪要等。我国密件分为三级:绝密、机密、秘密。(特急一天、急件三天、一般文件)行政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行政公文眉首,又叫文头.由发文机关标识 公文份数序号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紧急程度 发文字号 签发人 红色反线等组成.发文字号包括:发文机关代字 发文年份 该年的发文顺序号 行政公文的主题词一般用3~5个.请示的特点: 单一性、超前性、行文方向的上行性、期复性。 ××县重建税务所办公室的请示报告(把报告去掉)××税务局,城建局,国土局,物资局:(去掉,改为税务厅)我县所属的××区,××区,××区三个税务所,因受灾被洪水冲毁,现决定重建三个区税务所办公室三幛,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用作办公室和职工宿舍共需资金50万元,扩征土地3亩,钢材××吨,水泥××墩.(去掉扩征土地3亩,钢材××吨,水泥××墩)特此报告(报告改为请示)××税务局(印章)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报告的种类: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通知的特点:使用的普遍性、行文方向的多样性、明确的时效性。通知的种类:发布性通知、批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告知性通知、会议通知。通报是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一种行政公文. 通报的特点:告知性、教育性、典型性、及时性。通报的种类: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函的种类:商洽函、询问函、请示函、答复函、告知函。函的写作要求:

1、行文的目的要确定、具体;

2、一函一事;

3、用语得体,恳切朴实  关于请求解决我校进修教师住宿问题的函 ××大学教务处: 为了培养师资,提高教学水平,我校拟派×名教师到××学校进修学习. 据悉贵校宿舍宽余,恳切希望予以大力支持与帮助,如能解决这一问题,我校住宿的几名教师可为贵校做些辅导和批改作业等义务工作. 盼复××市××学校(公章)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广告词的特点:

1、突出商品或企业的名称特点

2、简练易懂、富有节奏感

3、求新创异、具有吸引力

4、扼要易懂、充满传播力

5、有较强的可读性,趣味性(通俗易懂、简洁明了、耐人寻味)赏析的一般角度

1、形式特点(注意修辞)

2、内容特点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商业广告的特点

1、功利性

2、艺术性

3、真实性

7.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七 篇七

小学语文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用语言文字来展现自我表达情感的需要,是对世界及生活的认知和体现,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现阶段经常出现这种现象:一提到写作,学生就会感觉到头疼,感觉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大脑中一片空白,没有素材可写,或者即使头脑中有素材,却不知怎么组织语言来表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引入写作策略这个话题。

二、写作策略

所谓的写作策略是指写作主体对与写作行为有关的一切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它讲究写作的方式方法,讲究写作的技巧等,以达到最有效的沟通交流的目的,由此可见,写作策略是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对写作策略知识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我们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写作策略知识培训,不断丰富小学生的语文写作策略知识,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快速提高。

三、写作策略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 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写作策略不仅教给学生如何写作,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素材,对这些素材该怎么去描写,采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又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做到言之有物,解决学生在写作时觉得无事可写或对事物描述不具体的现象发生。如,在描写“春天”这个话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树木发芽、河水融化等来描写,同时可以采用排比、拟人等手法,从而表达自己喜爱春天、热爱大自然之情。

2. 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过程是十分枯燥无味的,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写作策略知识的讲解,即通过语法结构、句型结构和文章结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促使学生自身写作水平的迅速提高。

既然写作策略知识对学生的写作有着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写作策略知识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四、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写作策略知识的指导

只对考试中的重点题型进行练习,考什么就培训什么,因此,学生不能正确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 很多教师对写作策略知识的教学不够重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写作策略的教学没有足够地重视,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写作策略知识的讲述过少,使学生无法掌握写作策略知识,更别提在写作中灵活地运用了。有些教师认为小学生根本听不懂写作策略知识或者认为讲述这些知识会使整个课堂变得枯燥等,因而不重视写作策略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写作水平进步比较缓慢。

五、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示范作用来进行写作策略知识的传授,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我们都知道,现阶段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充分的考察,层层筛选挑拣出来的,每篇课文都运用了高超的写作策略,并且十分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贯穿写作策略知识,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增长写作策略知识。以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为例,作者是采用什么写作手法来描写小露珠的呢?通过这些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来表达作者什么的感情等,教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学会灵活地运用。

2. 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换位思考,往往很难描述除自己以外的人物心理等,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在学习五年级《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为了体会“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编话剧,然后在课堂上表演,通过表演既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又可以让学生体会“给”者与“拿”者两个人物的心理是怎样的,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从而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写作策略知识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加强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桂芝.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问题与提高策略[J].文学教育,2013(7).

8.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七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重要性;应用状况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何提升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已成为各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就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进行探究,分析写作策略的重要性,并阐述写作策略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一、写作策略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小学生对语文写作都不太感兴趣。因此,小学生的写作状况并不乐观,大多数学生不能运用写作策略進行写作。写作策略运用的状况,对学生作文水平具有关键性影响,有效地运用写作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加强对小学生写作策略和写作技能的培养,能帮助他们将写作策略运用在写作中,制订作文计划,观察生活,进而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状况

1.直接提出的写作策略的应用状况

(1)提纲策略

提纲策略是写作的首要阶段,即将自己的想法进行构思,并用简单的框架表示出来。既可以在心里构思,也可以进行书面表达。提纲策略用于写作的构思阶段,在进行写作时,教师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提纲,并满足层次性的要求,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写作,有利于写作思路的展开。例如:作文题目是《我最喜欢或崇拜的人》,那么,教师要引导学生列出简单的提纲,首先要定位自己喜欢谁,然后再根据喜欢的人物列出提纲,从观察过程中,发现每个学生进行构思的时间很长,但只要能列出简单的提纲,学生就能根据提纲的内容进行写作,就不用花费时间去想,只需要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语言、词汇的运用上即可。

(2)草稿策略

草稿策略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打草稿,不必在意书写的是否工整,将文章的大概内容进行描述后就可以进行修改,最后誊写到作文本上。每次写作时间,学生都会打草稿。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也会直接提出草稿策略。草稿策略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他们的思路往往不畅通,生字词把握不准,要改动的地方很多,因此,草稿策略就很好地规避了这一问题。

2.营造氛围策略的应用

写作教学时,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例如,当学生写春天的田野时,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特点,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思考所有和春天的田野有关的内容,并形成初步的概念。接着让学生将自己想到的内容进行整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对事物进行一定的归纳,要对写作素材有自己的看法,并结合自身的看法将所思所想付诸笔端,让学生在情境化的氛围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而写出丰满的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3.写作方法的应用

写作方法是写作策略中比较直接的方式,例如《我最喜欢的一个人》,这个题目要求对此人的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描写。因此,教师要将如何描写人的语言、神态等的写作策略教给学生,学生只有掌握了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才能塑造该人物身上发生的典型事例,保证内容的充实性和丰富性。

本文介绍了写作策略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几点写作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状况,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借鉴经验,以提高写作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红霞.写作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3(22).

[2]郭士荣.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策略[J].才智,2013(36).

9.中职应用文写作基础 篇九

写作训练是掌握技能的必经途径,所以,要掌握应用文的写作,学生必须多练。因此,作为《应用写作》课的科任老师必须要掌握一套激发学生愿意甚至喜欢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技巧。

一、兴趣与写作的联系

(一)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有稳定的指向、倾向,并具有向往的心情。如对书法感兴趣的人,不论是现场观摩即席挥毫还是观看电视上的书法讲座,都会全神贯注;在日常的谈论中,对书法也会津津乐道;对报刊杂志上有关书法展览和比赛,也总是予以极大的关注。

由此可见,要使学生喜欢应用文的写作,我们作为老师的,就是要想方设法使他们对应用文的写作产生兴趣。

(二)兴趣与需要的关系

兴趣和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对有关事物予以关注,也就是对有关事物发生兴趣,不仅反映已有的需要,又可产生新的需要,不断探究,并在需要的基础上激发动力,去做好或完成感兴趣的事情。

需要对于兴趣的产生是直接的,而应用文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的文章,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经常用到,所以,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就不愁找不到写应用文的需要。学生一旦对应用文有了需要,也就对应用文的写作产生了兴趣,那学生怕写应用文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激发学生进行写作兴趣的种类

激发学生对应用文的写作兴趣,按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学校实际的需要

《应用写作》是一门应用性行极强的学科,即使在学校读书期间也可能经常用到。在一个学期里每个阶段都可能会用到一些应用文。一般来说,开学初估计要用到的应用文有计划、规章制度、通知等;学期中可能遇到的有:申请书、演讲稿、广播稿、新闻、调查报告等;期末可能用到的有求职信、总结等。读书期间运用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最感兴趣和最容易掌握的,所以,作为《应用写作》的科任老师,应该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学生要写好这类文章,争取得到好的结果这个心理需求,学习和掌握所学的`应用文。

(二)社会现实的需要

社会上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新事情新情况,这些新事情新情况有些是意义重大,如汶川大地震、中国的奥运会、神舟飞船上天、爱国人士保钓行动等大事可以写成新闻;有些社会上的事情与学生有直接的关系,如有关禁止中小学生进入某些娱乐场所的通告、青少年犯罪的通报等,都可以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三)学生家庭的需要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一个家庭不管是贫穷的还是富裕的,都会经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都很有必要用到一些应用文,从而获得较大的利益和保障。如果一些比较富裕的做生意的家庭,可能要写的应用文将会有:广告、合同、法律文书、请柬等;比较困难的家庭也可能要用申请书、感谢信等。不管哪一种情况,老师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帮助学生,为家庭提高经济效益,创造幸福和谐的生活,。

(四)学生自身的需要

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也会很多时候要用到应用文,如入学时学生干部竞选,可以学习演讲稿的写作,提高竞争能力,为班级、为自己写计划,做好一个学期的打算;一个学期里可能有的活动如演讲比赛、田径运动会、晚会,这些活动就可以写演讲稿、新闻稿、解说词;期末如果是毕业班的学生,就要引导写求职信,以期通过有创意、水平高的求职信,谋得一份好工作。

(五)创设情境的需要

应用文虽然也被称之为实用文体,但并不是所有的应用文在学生的读书时期都可以用得上。实际上,《应用写作》这本教材里,有很多文体学生在读书期间是用不上的,如公文的大多数文种、经济应用文、涉外应用文等,对于这些文体,科任老师只能创设一定的环境和情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之不写不快,这样同样能达到训练写作,巩固和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目的。

三、激发写作兴趣的运用

学生对写作训练有了兴趣,这只是写作训练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的一步。但要学生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的效果,还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

(一)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时机,

人们常说,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学校、社会、家庭、学生个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有应用文等着去写的,所以,我们做老师的就要做个有心人,把握好每一种文体练习的机会。

1.对于写学校需要的应用文,科任老师接到上课任务后,就要了解在一个学期中,学校、班级要开展什么活动,需要那些文体,做到心中有数。

2.对于写社会需要的应用文,科任老师要像抓小偷的警察一样时刻竖起耳朵,及时捕捉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然后把材料发给学生或者引导学生何如获取材料,最后要求按要求进行写作。

3.对于写家庭需要的应用文,科任老师应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后,就布置学生,关注自己的家庭需要,如有需要写的及时提出来,让大家一起写,把写得最好的应用文交给他的家里。这样,学生得到了锻炼,需要应用文的学生家庭又得到了一篇质量较高的应用文,真正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4.对于写学生需要的应用文,方法与第一点差不多,只不过写作的目的而已。第一点的写作目的是为集体,这一点所说的写作目的是为个人。

5.对于创设情境而写的应用文来说,就不需要把握什么时机了。这种教学方法,不受现实的限制,更能发挥老师的能动性,只要老师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趣味性以及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的角度出发,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就可以说已经成功了。

(二)要根据需要调整上课的内容

应该说,绝大部分的应用文的文体都不会与上述五点需要同步,科任老师应该把需要用的文体调前或者推后来学习,然后按照学校、社会、家庭、学生的需要指导写作,由于所写的文体与学生的需要关系密切,学生一定会仔细听,认真写,从而达到学好应用文的目的。

(三)要做好指导工作

对应用文的教学,并不只是引导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就行了,在教学中,首先要上好应用文的文体知识,然后指导学生认真审题,特别是指导好学生运用所写的文体知识,选取有用的材料进行写作。这个方面很重要,指导得好,学生就会觉得应用文并不难写,就会有兴趣写下去,指导得不好的话,结果也会相反,从而大大地影响应用文的教学效果。

(四)注意反馈信息,不断总结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把需要写好的应用文用到需要的地方之后,科任老师要时刻注意学生所写的应用文的效应和反响。例如是学生为自己写演讲稿的,就要了解学生的演讲是否成功、是否获奖。是学生为自己写求职信的,就要了解他们的求职是否成功,是为班级写规章制度的,要向班主任了解有没有采纳;是为家庭而写的法律文书,就要了解有没有帮助打赢官司;写的广告是否提高了经济效益;为社会而写的动态新闻稿件是否得到广播或发表等等。对于取得好结果的,要及时给予总结,找出成功的地方,便于今后继续发扬,取得更大的成功;对于失败的应用文,也要找出失败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辙。

四、注意事项

运用上述方法进行应用文的写作教学时,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 兴趣与强制结合

兴趣这个东西,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激发,种种文体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一些启而不能发的学生或者难以激发写作兴趣的文体,做老师的必须实行强制的措施,强调写作的要求和交文时间。这样,才能达到全班步调一致的整体效果。

(二)方法交叉运用

以上五种激发学生进行写作的方法只是为了说明清楚而分开说明,并不是每一种文体只能用一种方法,有时候,同一文体可以用两种甚至几种激趣法。例如,写经济合同,既可以是为自己写的,也可以是为家庭和社会某些企业而写。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引导,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更大,写作就会更积极,写作水平也就提高得更快。

(三)注重训练实效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绝对最好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兴趣的方法不是唯一,相信除了本文所列的方法意外,还有很多好方法,只要在实际训练效果明显的,就应该采用哪一种(包括本文没有列举的)。

上一篇:毕淑敏散文好词好句下一篇:三下乡面试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