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下载

2024-11-24

汉语词典下载(精选13篇)

1.汉语词典下载 篇一

20xx年修订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大量新潮热词因而备受关注,有人认为反映社会变迁,有人认为体现汉语活力,也有舆论质疑标准失当。我以为,汉语词典收录热词,承认热词,是对全方位社会变迁的反映。

《现代汉语词典》作为权威工具书收录新潮热词,代表社会和学术界对新潮热词的承认。此前这些词语已被广泛使用。融入生活,通过网络流传,汉语词典与时俱进的更新是对语言发展变迁的反映,更是对全方位社会变迁的反映。

语言本身就是描述社会世界的工具。语言是人用于表述想法而创作的发明,是对人思想的体现。杨丽萍认为人生来就是为了观察世界:“看一朵花怎样绽开,云怎样飘,河水如何流动。”人的思想是对世界观察之后产生的,又用语言表述。因而语言来自于对自然对社会的观察,语言的变迁便反映了社会的变迁,语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形式。

再者,新潮热词的出现源自网络科技的发展,词汇的丰富和新旧融合体现了社会科技发展和价值观念的改变。刘慈欣《三体》中描绘过一个幻想出的未来:“中英等各种文字随世界发展,一体化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形成一种全新的语言。”语言丰富,对新文化、陌生文化的接纳是观念的变迁,加入词典的接纳和承认是最隆重的赞美。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热词也源于其对生活的尊重。不拘泥于古制和规范,将生活中发展出的热词收入权威,是学术与生活的结合。周国平曾说:“一切的不平凡,最终都要回归平凡来衡量其价值。”热词出现在平凡的日常对白之中,而被权威所承认,足见其对生活的忠实反映。

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中有言:“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词汇语言文字这些由远古陪伴人类至今的东西,自然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它们从古来的过去踽踽而来,自然也是要向着那高远未来去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惟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镜子,与生活相伴同行。毕竟从“古老的过去”款款走来的语言本身,就已经是社会变迁的反映。

词典修订反映语言变化,语言变化反映社会变迁,一路走来,从未离开。

 

2.汉语词典下载 篇二

工具书, 平常查用, 要查的东西查到了, 不觉得它好, 要查的东西查不到, 就会觉得它不好, 至少觉得存在不足。我在出版社主要编文史方面的书, 离不开《汉语大词典》, 遇到的问题绝大部分都得到了解决, 一直觉得它是好书。前几天看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卷十五《宋金官印》条记所见一印, 有“宣差襄阳邓军稞税所成造”字样, 无年月。钱氏根据经验按云:“宋官印有‘宜差’无‘宣差’, 金、元皆有‘宣差’, 但金印当有年号, 而此印无之, 是必元初物矣。”钱大昕以擅考据著称, 我颇为相信他的判断。《汉语大词典》就在手边, 想印证一下。结果, “宣差”条有宋人孟珙《蒙鞑备录·奉使》:“彼奉使曰宣差, 自皇帝或国王处来者, 所过州县及官兵头目处, 悉来尊敬, 不问官之高卑, 皆分庭抗礼。”另一条书证是《续资治通鉴》记宋理宗绍定三年“挟蒙古李、宋二宣差以虚喝朝廷”云。修正或补充了钱氏的说法, 增加了对《汉语大词典》的信任度。前条书证云“彼”, 后条云“蒙古”, 正属钱氏所云金、元, 但时处宋代 (金与元, 元与宋, 年代都有交错, 所以不能排除宋) 。

自然《汉语大词典》也有缺失, 需要修订。我以为有三。

甲、书证非初始用例。如“睡觉”条, 所列为茅盾《子夜》例, 时代过晚。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十二:“我今依归和上 (引按, 即和尚) , 即从睡觉惊怖礼和上足。”隋闍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二六:“身心不安, 以是生疑, 忽然睡觉, 我应不久必失此处。”《太平广记》卷三八《续生》:“续生向夕来卧, 冬日飞霜着体, 睡觉则汗气冲发。”又宋周密《齐东野语·崔福》:“会夜大雪, 方与婴儿同榻。儿寒夜啼, 不得睡觉。”

又如“穿”的加衣帽于身义, 列宋梅尧臣 (1002—1062) 诗例, 偏晚。唐韩愈 (768—824)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自知短浅无所补, 从事久此穿朝衣。”照国外辞书学界以200年为一个语言年代的说法, 引《红楼梦》和引老舍作品, 可以算同一语言年代。但这两例, 都超过200年。我不赞成200年的说法或者做法, 如果用欧阳修的用例, 就不用苏轼的用例。作为辞书, 如能收列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六释“擐服”引晋杜预注《左传》云“擐, 贯穿衣也”, 卷一释“擐铠”引隋诸葛颖《桂苑珠丛》“以身贯穿衣甲曰擐”, 既可丰富释义, 又兼有书证作用。

再如“作业”同“作孽”, 录唐吕岩《绝句》。这一用法早见于汉译佛典, 如晋竺法护译《如幻三昧经卷》:“诸佛去作业, 觉者无所造。”北朝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若善若不善, 业果皆决定。自作业自食, 皆为业所缚。”

又“丢”的抛弃义, 引元曲《李逵负荆》“把烦恼都也波丢, 都丢在脑背后”, 偏晚。南宋杨万里《枢密兼参知政事权公墓志铭》:“公曰:‘尧舜之治道, 其要在命九官, 丢四凶。’”

“御河”, 《大词典》注为专供皇室用的河道。书证为唐王之涣《送别》诗和唐李频《黄雀行》按, 隋王通《中说·魏相篇》:“御河之役, 子闻之曰‘人力尽矣。’”此事, 《隋书·食货志》有两处记载:“长城御河, 不计於人力, 运驴武马, 指期於百姓, 天下死於役而加伤於材。”“开渠引穀、洛水自苑西入, 而东注于洛。又自板渚引河, 达于淮海, 谓之御河。河畔築御道, 树以柳。”河依隋炀帝意旨开, 与“御”有关, 当初开凿, 是为供隋炀帝游览, 但实指运河。书证既早, 意思有别, 宜列为义项, 至少在原释义下列出, 初始特指运河。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八“俗语皆有所本”项列一百多条, 《大词典》有与王氏一致或比王氏所列早者, 但也有较之晚者。修订时当据以检核。广搜例句是选取恰当书证的基础, 工作量甚大。好在古书不会增加, 可以穷尽。有一点特别提请注意, 搜集例句一定要选择良好版本, 尽量不用新整理本。新整理本有水平高的, 但也要加以核对。

乙、漏收。如“关心”, 唐慧能《坛经·般若品》:“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北齐书·李元忠传》:“元忠虽居要任, 初不以物务干怀, 唯以声酒自娱, 大率常醉, 家事大小, 了不关心。”而且后来“关心”成为常用词, 是必应补收的。《汉语大词典》有“扶风”、“冯翊”条, 没有相应的“弘农”条。这或许是扶风、冯翊有普通语词义, 弘农只有专名义, 因而不收。不过, 《辞源》都收录了, 《汉语大词典》收词的特点就是范围“大”, 也是需要收录的。

“极自”, 《太平经合校》卷九三:“夫天极自神且明而无上也, 尚常行道自苦, 日一周行。”南朝梁萧衍《断酒肉文》:“今出家人, 或复年时已长, 或复素为物宗, 啖食鱼肉, 极自艰难, 或避弟子, 或避同学, 或避白衣, 或避寺官, 崎岖覆藏, 然后方得衣过啖食。”而更多见于翻译佛经。晋·瞿坛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十六:“我夫人者, 昨夜梦在市中产, 又有四部之兵而见围绕, 生一男儿, 极自端正。”

“违诤”, 义为冲突, 诤讼。三国魏康增锴译《无量寿经》卷上:“所以世间帝王, 人中独尊, 皆由宿世积德所致, 慈惠博施, 仁爱兼济, 履信修善, 无所违诤, 是以寿终福应, 得升善道, 上 (生) [升]天上, 享兹福乐。”或作“违争”, 义同。三国吴支谦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上:“所以帝王, 人中独尊, 最好者何?皆其前世为人时, 作善信受经道, 布恩施德, 博爱顺义, 慈仁喜与, 不贪饮食, 与众共之, 无所匮惜, 都无违争, 得其善福, 寿终德随, 不更恶道, ”

“奉拜”, 义为参拜, 拜见。三国吴支谦译《撰百爱缘经》卷一:“佛便为王, 种种说法, 即于佛所, 深生信敬, 舍事天神, 心不奉拜。”《南齐书·萧遥光传》:“遥光字元晖。生有躄疾, 太祖谓不堪奉拜祭祀, 欲封其弟。”

“跪承”, 在下者敬重地行跪礼接受梳妆。唐李峤《为纳言姚璹等谢敕飞白书表》:“跪承宝貺, 仰戴琼文, 如披七曜之图, 似发五神之检。”《刺史书仪》:“跪承台旨, 不敢让陈。”

以上所举词语, 不能说偏僻, 编纂当时, 没有顾及佛典译文。中外经生翻译, 总会采用其时所用口语, 这一点值得词典修订乃至研究者注意。

丙、释义。“引光奴”, 释义有“类似今之火柴”语。如今七八十岁, 幼时生活在农村偏僻地区的人可能见过、用过这种叫“引光奴”的东西。它所以能引光, 一是本身有硫磺, 二是必须借助火源。这后一个条件是与火柴根本的区别。火柴是摩擦生火, 引光奴是借火源生光。在根本点上不同, 不能说“类似”。所谓引光奴, 北京叫取灯儿, 美术馆后街现在还有大取灯胡同、小取灯胡同, 吾乡山西也叫取灯儿。有了火柴以后, 穷人家买不起, 还用取灯儿。那时候, 管火柴叫洋取灯儿, 在取灯儿前面加一个“笨”字, 叫笨取灯儿。可比较“取灯儿”条:“削竹木成薄片或细条, 顶端涂硫磺少许, 用来点火, 叫‘取灯儿, 也叫‘发烛’。”比较好。

又如“蒜钵子”条, 原释:“方言。大蒜的根。如:拳头有蒜钵子大。”大错。所谓“大蒜的根”, 即蒜头, 大家都见过, 长得很大的, 也未必有成年人的拳头大, 而说“甲有乙大”, 所借喻的物体一定要比被喻体大, 而且要明显大, 才用比喻, 如果喻体不比被喻体大, 哪怕是同样大, 是不会用以比喻的。其实, 蒜钵子, 就是捣蒜的钵子, 是通用语, 算不上方言。现在城市炊具店里还有卖的。大多形如中号陶瓷饭碗, 敞口, 径十几厘米左右, 较瓷碗厚实, 须经得住蒜锤捣, 蒜锤也是瓷质。我们家乡是深筒状的, 陶瓷质。深筒状比敞口状的好, 蒜屑不易蹦出。另有捣干辣椒的钵子, 也是深筒状, 捣时辣椒细屑不易飞出, 钵和锤都是铁质。

有的属于释义不明, 知道的知道说的是什么, 不知道的看了还是不明白。如“羊肚子手巾”条, 原释:“毛巾。形如羊肚, 故名。”“肚”有上声、去声两读。读去声“肚 (dù) 子”指腹部;读上声“肚 (dǔ) 子”, 指胃。“羊肚”或“羊肚子”, 指羊的胃, 杀了羊之后, 取出胃, 除去残留的食物, 把里面翻过来, 洗净, 作为食品。羊胃内壁有一个个突起的须状物。传统的旧式手巾 (毛巾) 是平板式布, 只是织制时按照手巾的尺寸, 在“块”与“块”之间只留经线, 不织纬线, 以便按“块”剪开;大致在“块”的两端, 织一些别色 (多为蓝色) 纬线。新式手巾在形制方面的主要特点是, 表面有一个个突起的线泡泡, 形状像羊肚 (dǔ) 子, 所以有这样的名称。我小时候还是用旧式手巾, 就是买, 也比羊肚 (dǔ) 子手巾便宜。年轻人用羊肚 (dǔ) 子手巾裹在头上, 当时算一种时髦。有一本讲中国民俗的书说:“为什么叫羊肚子毛巾呢?因为毛巾白白的, 毛茸茸的, 就像羊肚子一样。” (丘桓兴《中国民俗采英录》) 词典释义当然不能写这么多, 也不能这样写。最简单的是给“肚”字加注上声。

义项的确立, 自须有书证, 并参考相关训释并加判别。《大词典》“檖”释作“顺”, 书证是《淮南子·齐俗训》:“伐楩枏豫樟而剖棃之, 或为棺椁, 或为柱梁, 披断拨檖, 所用万方, 然一木之朴也。”高诱注:“檖;顺也。”有书证, 并有古注, 应该确定无疑了。问题是这个“檖”本身是“遂”误字, 因上文“棺椁柱梁”等从“木”, 有的版本误加“木”旁而写作“檖”, 《大词典》没有核对版本, 便据不正确的版本列为义项。而所引书证是一个孤例, 即有一部分版本作“檖”, 另有一部分版本作“遂”。《大词典》辵部“遂”释“顺”, 列有多个书证。

还想说一下“保”的释义。《汉语大词典》“保”没有列“负幼子于背”义。“保抱”第一义项释为:“抱在怀中。《书·召诰》:‘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 以哀吁天。’”但是“保”的古文字字形义是负子于背。这里解释“保抱”, 实际只顾及“抱”, 而把“保”撇开不顾, 做了复词偏义的解释。现代文字学家唐兰根据所见古文字重新加以解释:“负子于背谓之‘保’, 引申之, 则负之者为‘保’, 更引申之, 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 许君误以为形声, 遂取养之义当之耳。”《汉语大字典》“保”字条影印《父丁簋》与《癸爵》的金文“保”字字形, 很明显的是大人负子于背的图像。现在楷体的“保”字, 右旁中的“口”, 原来是小儿圆形头;一横, 原来是上伸的两臂;下面是双脚。经过楷化, 与“呆”字相同了。上引《召诰》记载西周初年召公向殷商遗民讲述纣王统治时期百姓怨苦出逃的情形:“保抱携持”四个不同的动词连用, 表示四种动作, 互不重复。与古文字字形相印证, “保”的意思是在背上背着。今天编工具书, 充分吸取研究成果甚为重要。

全书按繁体字排列, 释义用简体字。引古书用繁体, 引现代人著作用简体。鲁迅的书是用繁体字写的, 最早也是繁体字印刷, 引用均作简体。这可以不算缺失, 但作为问题, 请修订或者重编者研究。以鲁迅作品为例, 当初是繁体字本, 在以繁体字为字头的工具书里, 应该引用繁体字本, 而不应该引用汉字简化以后的排印本。即使是用繁体字新排的古籍, 也难免有错。常见把“余嘗曰”、“郁李”、“其大如斗”排成“餘嘗曰”“鬱李”、“其大如鬥”一类情况, 名牌专业出版社出的书里也曾看到过“监察禦史”。

编辞典是苦差事。需具有广博知识而不计较名利, 不嫌枯燥寂寞者为之。

附记:2008年应《陇东学院学报》之约撰写此文。刊出后陆续有增改, 成为半新半旧稿。相宇剑《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 (黄山书社, 2012) 列二千馀条。无与本文重复者。

3.“飞”来的汉语词典 篇三

其实,班里有十七八个同学家里有汉语词典,我第一次统计时,他们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可随后都没见拿来。我私下一打听,很多同学说得很直接:“又不是人人都有,拿到班里大家乱用,坏了谁赔?”“拿了也白拿,又没什么奖励!”“我爸说,法不责众,大家都不拿也就算了。”……

我决心“曲线救国”。

周一,早早地,我把家里的汉语词典偷偷放到讲台上。第一节语文课,我快步走进教室。孩子们一边疑惑地看着那部厚厚的大词典,一边看看我,有的还窃窃私语。

“啊!哪位同学贡献出的这个大宝贝?”我故作惊讶,“请这位同学站起来!”

同学们都用目光前后左右扫描。

“哈哈,这位同学还不好意思呢,那我们就不为难他。来,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无名英雄!”我带头鼓起了掌,孩子们笑了。

我拿起词典,有意识地一抖,两张粉色的小纸片轻轻散落出来。

我弯腰捡起纸片,读出声来:“给同学们的一封信!”

孩子们侧耳倾听。

“同学们,这是我十岁生日那天远方的姑姑特意送给我的。说真的,一开始我的心思也和大家一样,舍不得把它拿到班里。后来,听了老师的话,我明白好东西是需要与别人分享的。我想起了《巨人的花园》。因为巨人不懂得分享,他的花园里整日充满寒冷和萧条,他的生活也就注定无聊、无助而孤单——是他的自私挡住了春天的脚步。我们生活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只有大家团结友爱,我们才能成长得更加健康、快乐!

“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比如自私自利,也进入了我们的校园。来,让我们手拉手,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献出一部字典、词典开始,向不良社会风气宣战!——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小不点”

教室里一片静寂。从孩子们的眼神里,我能读懂他们的内心。

事情并没有结束,接连几天,孩子们一直在寻找那个无名的“小不点”……

现在,讲台上、图书橱里,一本本字典、词典、课外读物,甚至还有备用墨水、钢笔,摆放得整整齐齐,随时供同学们使用。

4.汉语词典高中作文 篇四

汉语素来以其广博精深、内涵丰富闻名,《现代汉语词典》这样的权威汉语工具书理应体现汉语的这一特点。汉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词典应做到能够恰当阐释中华文化、体现汉语特色。收录词语时,就应当考虑该词是否能体现汉语内涵丰富、含章蕴曜的特点。“给力”、“神马”、“有木有”这样的词语,虽然近年来多为人们所接受,但其语言平庸乏味、内容贫瘠,虽然能传意却缺少了汉语传神的部分能力。只因其简明、流行,就不对其内涵加以甄别地收入词典,未免有些贻笑大方。

既能雅俗共赏、又有深刻内涵,这应成为我们选择词典所收录的词语的标准。如果一个词语含有深刻意义,却过分晦涩难懂,是不可能得到广泛使用更不可能起到传播中华文明之火的作用的。而如果一个词意思简便明白,却如“有木有”等词一样肤浅粗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内涵,也只能盛行一时而难登大雅之堂。权威汉语工具书,是汉语学习的标杆、汉语标准的制定者,如果连《现代汉语词典》这样的权威工具书都丢失了这条原则,国人怎能学好规范的汉语?

如果我们的权威汉语工具书丢失了雅俗共赏、内涵丰富这两个标准中的任何一个,其结果都将是颠覆性的。例如二十世纪初期“五四”运动掀起了使用白话文、摒弃文言文的浪潮,就是因为在当时,人们平常交际往来、日常口头用语皆为白话,做文章、写信时却要使用冠冕堂皇的文言。之乎者也矣焉哉,繁琐不堪,不仅不便于使用,而且阻碍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步伐,因此遭到抛弃。反观今日,“有木有”、“蓝瘦香菇”等无聊、无谓的新潮词语席卷网络、大行其道。遍地皆是因其恶搞性、娱乐性流行起来的热词,令诸多中年、老年人感叹“看不懂年轻人的世界”。仿佛凡事娱乐至上、内涵反为下品,谬矣!

5.汉语词典下载 篇五

陈林森

91轿车

【轿车】(P638)供人乘坐的、有固定车顶的汽车:大~/小~。

对轿车作解释必须使用实质定义。实质定义必须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最常用的下实质定义的方法是“属加种差”。“属”就是被定义概念最邻近的上位概念,“种差”就是能将被定义概念和其他同属概念相区别的特有属性。但是《现汉》对“轿车”的定义中,“汽车”并不是轿车的最邻近的上位概念(应当是客车或乘用车),“供人乘坐的、有固定车顶的”两个属性更不能将轿车跟它的同属概念相区别。就是说,对轿车的定义不能区分轿车和其他类型车辆(客车、其他乘用车等)。比如大型客车、公交车也符合这个定义。“供人乘坐”可以区分客车和货车,但不能区分轿车和其他客车。我不知道“有固定车顶”的说明有何作用?客车不都有“固定车顶”吗?部分货车也有固定车顶。国际标准组织1977年版《道路车辆、车辆类型术语和定义》,将汽车分为两大类:乘用车和商用车,乘用车指9座及以下的轿车、旅行车、越野车、多用途车、专用车等,实际上就是“小型客车”。商用车包括客车和货车,主要是营运车辆。按这里的规定,轿车就是普通乘用车,即9座以下、不具专业用途的非营运车辆。轿车是中国特有的名字,从词源上说是从古代的轿子发展而来,意思含有坐得比较舒服,坐的人比较少,有时是车主或乘坐人身份的象征。港台地区也有叫“房车”的。现在国内通常把车上有家庭服务设施、主要供旅游用的轿车称作“房车”。此外,大轿车、小轿车两个例子也差强人意,如果用“豪华轿车”“桑塔纳轿车”等做例子可能效果更好,更容易使读者建立轿车的形象。以下是轿车的新定义:【轿车】普通乘用车的中国名称,即9座以下、不具专业用途的非营运小型客车:豪华~/桑塔纳~。

92、教育

【教育】(P640)①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②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说服~。

(1)①不够简洁,可改为:对社会后备成员进行培养,主要指在学校对各类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这是“教育”的动词用法。《现汉》试图列举各个年龄层次,以适合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各层次教育的需要,但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义项①应包括研究生教育,而研究生中可能有一部分“人到中年”。近几年放宽了对报考大学的年龄限制,以至于少量老年人也跻身于受“教育”的行列。这类人要不要概括进来?用“各类学生”就避免了这一尴尬。

(2)加一个义项:②指教育事业或教育产业。这是“教育”的名词用法。

(3)原义项②改为③,同时要作修改。“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不是教育而是指示、命令,教育不是要求对方具体地做某件事或不做某件事,而是改变人的思想,使明白道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总起来说,义项①所说的“教育”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年龄层次所需要进行的培养活动,目的是使其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义项②(现改为③)所说的教育是根据需要对一部分社会成员所进行的帮助、培养、改造、提高的过程,如对犯错误的人所进行的教育、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党的`知识的教育等,目的是使其提高思想认识,有所进步。这两种教育的对象、方式、目的都不相同。应当利用解释文字让它们的主要区别被揭示出来。

该词的释文修改为:【教育】①对社会后备成员进行培养,主要指在学校对各类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她受过高等~。②指教育事业或教育产业:发展民办~。③用事实和道理说服人,使提高认识:通过这一活动,他受到了深刻的~。

93、阶层

【阶层】(P641)①指在同一个阶级中因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分成的层次。如农民阶级分成贫农、中农等。②指由不同阶级出身,因某种相同的特征而形成的社会集团,如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分子。

《现汉》对“阶层”的解释不符合我国变化了的形势。在过去的中国语言里,阶层一般是指阶级内部不同等级的群体或处于不同阶级之间的群体。而现在中国学者更多地使用“阶层”的概念,用来说明我国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有别于从前在政治上“划阶级,定成分”的做法。在古代,等级、阶级、阶层没有严格区别。古代所谓“阶级”,就是指社会上的身份等级。在中国古代,阶级既指官位俸禄的等级,也指社会礼制所规定的等级秩序。那时,“庶民”和“大夫”是对立的两大阶层,在“民”中又划为“士、农、工、商”四个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等多个等级。马克思创立了阶级斗争学说,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在阶级斗争激化的19世纪以及随后的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说得到迅速传播。在中国,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夺取政权的指导思想。但在取得政权以后的较长时期,阶级斗争被简单化、扩大化了,制造了很多人为的“阶级矛盾”。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利益分割方式的多元化,传统阶级的不断分化,新兴阶层不断出现,特别是社会中间阶层(也被称之为“中产阶级”)的崛起,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原有的阶级分析方法已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传统的“阶级”概念逐渐淡出,而代之以“阶层”的提法。就是说,对中国社会的分析,不再是划分阶级,而是进行社会分层。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根据社会各个群体对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将全体社会成员划分为十个社会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今天,根据占有土地多少、受剥削程度大小把农民再划分为贫农、中农等已经毫无意义。

因此,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对阶层的义项试作如下调整:【阶层】根据各社会群体的经济利益和资源占有的关系而划分的不同层次,如社会管理者、经济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服务人员、工人、农民、无业人员等。

6.汉语词典下载 篇六

对陈复华主编《古代汉语词典》阙失之商榷

陈复华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词典>,虽然内容丰赡,但是就其释字、释词的`义项以及对古文籍常用词的收入来说,仍有一定的阙失.这里提出,以就教于方家.

作 者:贾文丰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郑州,450008刊 名:学术交流 PKU CSSCI英文刊名:ACADEMIC EXCHANGE年,卷(期):“”(10)分类号:H109.2 Z32关键词:陈复华 古代汉语词典 义项 常用词 阙失

7.第二版《汉语大词典》编纂启动 篇七

据中新网消息, 时隔18年, 中国第一部特大型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再次起步, 正式启动第二版的编纂出版工作。按照计划, 《汉语大词典》 (第二版) 将于2015年开始出版, 2020年完成, 全书将分25册约6000万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汉语大词典》 (第二版) 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编辑委员会执行副主编陈昕表示, 大型品牌工具书只有不断修订与完善才能保持生命长青。《汉语大词典》在近20年时间里, 无论是语言、社会、科学技术都发展迅猛, 第一版存在的不足也逐渐显露, 修订工作势在必行。2010年出版了“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汉语大词典订补》。《订补》共330余万字, 新收与订正《汉语大词典》 (第一版) 词条三万多条。按照计划, 《汉语大词典》 (第二版) 将于2015年开始出版, 2020年完成。全书将分25册, 约6000万字, 配备更为完整的《附录》和《索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出任《汉语大词典》 (第二版) 的主编,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担任工作委员会主任。

8.评《汉语熟语英译词典》 篇八

熟语是成语、谚语、歇后语与惯用语等的总称,是一个民族通过长期的语言实践提炼出来的具有固定结构和形式的短语或句子。它既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浓缩。汉语熟语源于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多来自神话故事或历史典故,往往借助某些直观鲜明的形象来表达一定的比喻意义,以达到劝诫、忠告、讽刺或幽默等效果。除了运用鲜明的形象,大多数汉语熟语还具有前后对称、音节和谐与韵律优美等特点。恰当地使用熟语,可以增强语言的美感和感染力。因此,如何在忠实传达汉语熟语语义的基础上尽量保持熟语的鲜明形象、丰富联想及和谐韵律,就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正是考虑到汉语熟语及其英译的特点,尹邦彦教授在其《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前言中提出其译释的原则是:“条目的释文力求切合汉语语义,尽量保留汉语色彩,同时符合英语习惯。”这一原则在其词典的译释中具体体现为直译、意译和加注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同时尽量提供多种译文。下文拟从其译释原则出发评述该词典的特色与存在的不足。

一、特 色

《汉语熟语英译词典》借助多种翻译方法,提供多种译文,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汉语熟语。

(一)直译、意译和加注相结合,不同译释风格相得益彰。

《汉语熟语英译词典》大量使用直译、意译和加注相结合的方法。

1.直译:对于由字面意义就可领悟出其隐含意义,或者和英语习语在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及隐含意义上都相同或相似的汉语熟语往往采用直译的方法。这样处理不仅能保留原汉语熟语的表达方式,还能最大限度地在英语译文中再现原汉语熟语的比喻形象和修辞色彩。如“丢面子”译为“to lose face/to be disgraced”,无论在用词和所要传达的隐含意义方面,汉语熟语和英语习语之间都具有共同之处,读者更容易理解、接受。

2.意译:由于人们的文化传统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地理条件等不同,对很多具体事物的体验也不尽相同,各民族间,甚至同一民族不同社会群体间,在隐喻使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在语言表达上也得到反映和体现,许多汉语熟语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具有对应形象和喻义的表达。同时,大多数汉语熟语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很多情况下也难以用直译法体现。为了确保读者能准确理解汉语熟语的意义(尤其是其比喻义和隐含义),《汉语熟语英译词典》在以直译保留原熟语形象的基础上,大量采用意译法。意译法虽然难以全面体现汉语熟语的文化特色和具体形象,却能简洁明了地反映出熟语的隐含义、比喻义。如在“八字还没有一撇the first stroke of the character bais not yet visible——Nothing has been done so far”中,因为原熟语中所使用的形象为汉字“八”,英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形象,所以《汉语熟语英译词典》首先通过直译保留其汉语熟语形象,后用破折号带出其意译部分,体现了原熟语的隐含义——一切都尚未开始。

许多汉语熟语都涉及或蕴含历史典故、神话传说、风俗习惯、人名地名等丰富的文化信息,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如果采用直译法来翻译这类熟语,其中的典故、民族和文化信息常常会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采用意译法又很难形象地将原典故、神话或传统的文化内涵再现出来。这时,比较合适的翻译方法就是在直译和/或意译的基础上加注。

3.加注:加注法就是在译文中添加读者理解熟语所需要的文化信息和背景知识,这样既能保留汉语熟语的比喻形象和文化内涵,又能确保译文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用方括号引出加注的信息。如“一心不能二用”,编者将其译为“A man cannot spin and reel at the same time./No man can both sup and blow at once.[Used to mean that you can’t do two thinigs at one time.]”,正是“通过用直译(体现汉语熟语的风姿、结构、形式、意义)、意译(显示汉语熟语的喻义与引申义,符合英语习惯)和加注(阐述语用与文化信息,以加深理解与提高理解的准确度)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曾东京2007:223)。

(二)一语多释,设置参见,兼顾读者理解和空间节省

《汉语熟语英译词典》收词广泛,共收熟语6424条,涵盖了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各类语目。其词条来源也很广泛,引用及借鉴了经典的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神话中的熟语及各类成语、俗语辞典中的内容。经典之作使一些熟语表达广为人知,并赋予其一定的内涵;而借鉴和参考多部辞典则使《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中的语目更有代表性、权威性、实用性,更易为大众所接受。

有些汉语熟语语义相同,但构成上稍有差异。比如“茅塞顿开”和“顿开茅塞”其实是一个熟语,不能只收录其中之一,否则不便于读者检索。《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二者皆收,并将不太常用的“顿开茅塞”设为参见条,既方便读者查检,又节约了空间。

有些汉语熟语中所借助的形象虽略有不同,却用来表达相同意思。如“破碗破摔”和“破罐子破摔”,虽然分别借用了“碗”和“罐子”的形象,但都是用来表达“自暴自弃”的意思,对此,《汉语熟语英译词典》基本上也采取兼收并设参见的方式处理。

有些汉语熟语的英语译文不止一个,对于此类语目,《汉语熟语英译词典》在体例说明中明确其采取的处理方式为“凡同一意义有几种译法互相衬托时,对应译文不论是词、词组还是句子,一律用斜线‘/’隔开”。提供多种译法,既可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也使读者可以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表达形式。如“白日做梦”的译文为“to daydream/to indulge in wishful thinking/to build castles in the air”。

(三)提供相近英语习语表达,便于读者进行文化比较

不同民族在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也必然会在其语言中体现,形成各民族特有的文化色彩很浓的熟语表达。对那些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对应习语的汉语熟语,《汉语熟语英译词典》除了进行直译、意译和加注外,还尽可能提供具有相近喻义的多种英语习语形式,从而方便读者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习语表达方面的差异,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如:“抛砖引玉to cast away a brick to attract a jadestone—to spur to induce sb to come forward with more valuable opinions/to set a sprat to catch a mackerel。”通过对比,读者可以了解中英两国在物质文化方面的差别:中国很早就把玉当作珍贵物品,制作成多种饰物,而砖早在秦代就是很容易生产的建筑材料;英国则是一个岛国,历史上捕鱼和航海业较发达。

(四)语用信息和文化信息相辅相成

汉语熟语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浓缩,使用得当可以使文章添色、话语幽默,同样的语篇能够传达更多的信息。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汉语熟语)本身意义的比喻性使其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不相符;由于许多汉语熟语出自历史典故、文学作品,自然而然地带有感情色彩……”(张柏然2006),翻译或使用不当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让读者或听众误解,严重的还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这就要求“在使用时不仅要求理解其字面上的意义,还要理解其使用场合的关联意义,即应注意切合语境……”(张柏然2006),使语言的表达不仅准确,更要地道。另外,在实际使用时,“汉语熟语往往只充当句子的一个成分(有时独立成句)并与其他成分交融在一起,所以在对之进行翻译时要考虑到对应译文应在语言形式上与汉语熟语相对一致,力求语法正确、语义完整、逻辑清楚”(区少绵1995:947),从而更有利于使用者的语言产出。《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的编者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在进行英译时多采用对应语言形式进行译释,如“敬酒不吃吃罚酒to refuse a toast only to drink a forfeit—to refuse to accept sth as an honor but rather choose to have it forced upon one”,原熟语多用作动词词组,所以编者在进行英译(直译和意译)时,用相应的动词短语翻译。此外,《汉语熟语英译词典》还通过使用括注提供语义信息和表明语用场合。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其直译句后就用括号标注出:[Used to mean that a good reading is the guide to a good writing]。

二、《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的不足

当然,《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一些不足之处还望编者在修订时予以弥补。

(一)参见设置未能一以贯之

编者虽在其体例说明中称:“凡同义不同说法并能够互换的条目同列一起……前者称为主条目,后者称为副条目。副条目则另列条目,以参见的方式出现,不另示释义和例证。”但在实际编纂中并未能一以贯之地执行这个原则,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较常见的同义熟语屡被遗漏,另一方面则重复收录。

如词典中收录了词条“所答非所问”,却找不到同义且更为常用的熟语“答非所问”。中国读者当然知道这两个熟语表示相同的意思,在查检时不会有问题,但母语为英语的读者如要查找“答非所问”,岂不是无从下手?同样,词典收了“一个眼睁着,一个眼闭着”,却没有更简洁、更常用的“睁只眼,闭只眼”;收了“不亢不卑”,却没收“不卑不亢”,等等。这些熟语表达形式虽不同,但传达的意思基本一样,所以可按上述原则兼收并录,但应将其中之一设为参见条。这样处理,既能丰富词典的词目,方便读者使用,又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

如果说词典对某些常用熟语没有收录是宥于词典篇幅,那么对一些熟语的重复译释则有点令人费解了。如“软的欺,硬的怕”和“欺软怕硬”其实是同一个意思,但编者却将它们各自单独列条,而没有建立参见关系;“海誓山盟”与“山盟海誓”、“出头露面”与“抛头露面”、“从来好事毕竟多磨”与“好事多磨”等均属于重复收译,浪费了词典宝贵的空间。

(二)译释体例不尽统一

《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的译释基本遵循直译、意译、加注(或对应英语习语)的顺序。一般来说,第一句译文紧扣汉语词目字面,反映汉语熟语的形象与神韵;第二句译文则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反映词目的隐含义或比喻义。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让读者慢慢地由汉语熟语的生动形象过渡到地道英语的表达方式。词典这样处理是完全可取的。但是,有些条目的译释却没能做到这一点。如在“海枯石烂an oath of unchanging fidelity/when the seas dry up and the rocks decay—no matter what happens and for how long”中,把解说性的短语放在最前面,而把直译部分放到了后面;“履险如夷”这一熟语虽可直译,但词典中却没有给出直译句“to go over a dangerous pass as if walking on level ground”。这种体例上的不统一容易造成理解和使用上的混乱。

(三)熟语的语用信息和语义信息仍略显不足

前面也提到,熟语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浓缩,使用熟语时往往有一定的语义和语用限制。让读者了解这些限制,是熟语词典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中,某些词目的语义、语用信息却不太完整。如“按图索骥to seek a thoroughbred horse according to a picture/to follow up a clue to find sth/to follow up a lead to solve a problem.”中所给的三个英语短语都只是对该熟语的一个方面“按照某一线索去寻找”进行译释。其实,这一熟语还常用于贬义,比喻做事“拘泥成见,不知变通”(杨任之2004:843)。因此,应该在原有直译的基础上说明其贬义用法,即“to deal with/handle a matter in a mechanical way”。

(四)译释不当处仍有存在

词典中还有一些熟语的译释有误或不够准确。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译文为:“How can swallows and sparrows understand the flight of the swan and the wild goose?/How can a common fellow read the mind of a great man?”。《中国俗语大词典》(温端政1989)对该词语的解释为“鸿鹄,天鹅;志乃志向”。为了和原熟语的形象保持一致,应如实传达其语义,该熟语似可直译为:How can swallows and sparrows understand the ambition of the swan?

另外,词典中有些熟语的翻译有误,如“卖眼前俏to put up a show/to do sth for appearance sake”,似乎第二个短语应为“to dosth for appearance’s sake”或“to do sth for the sake of appearance”,此属语法有误。而像把“手无缚鸡之力”翻译成“as week as water”,恐怕就是排版和校对时的粗心所致了。

综上所述,编著者尹邦彦教授在参考译文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查阅了浩繁的译本和工具书,历经十余年编成的《汉语熟语英译词典》堪称成功之作。词典虽尚存在一些不足,也是创新过程中在所难免的。我们相信,经过修订,其质量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1.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英词典》编写组.汉英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2.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译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黄永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内涵.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3):41-43.

5.区少绵.谈习语翻译:学习《红楼梦》习语英译札记.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2):94.

6.王涛.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7.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009.

8.杨任之.古今成语大词典.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843.

9.尹邦彦.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0.曾东京.翻译学词典编纂之理论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223.

11.张柏然.汉语熟语英译词典·序.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9.汉语词典下载 篇九

1哀嚎—哀号2.瑷珲—爱辉3按语—案语

4.叭儿狗——巴儿狗5.疤瘌——疤拉6.白茬——白碴——白槎——白楂

7.班白——斑白——颁白8.班驳——斑驳9.班配——般配

10.版筑——板筑11.版型——板型12.舢板——舢舨

13.包谷——苞谷14.孢子——胞子15褓姆——保姆

16.暴光——曝光17背不住——备不住18.背晦——悖晦

19.背理——悖理20.背谬——悖谬21.悖时——背时

22.比划——比画23.毕恭毕敬——必恭必敬24.筚路蓝缕——荜路蓝缕

25.辩白——辨白26.辩辞——辩词27.辩正——辨正

28.摽榜——标榜29.标志——标识(部分词义相同)30.禀承——秉承

31.拨浪鼓——波浪鼓32.菠萝蜜——波罗蜜33.擘画——擘划

34.菜籽油——菜子油35.仓促——仓猝

36.仓皇——仓黄——仓惶——苍黄(匆忙而慌张)37.草帽缏——草帽辫

38.册叶——册页39.汊流——岔流40.搀杂——掺杂

41.掺兑——搀兑42.掺和——搀和43.搀假——掺假

44.铲除——刬除45.长川——常川46.徜徉——倘佯

47.惝恍——惝怳48.唱工——唱功49.剿袭——抄袭

50.潮呼呼——潮乎乎51.车把式——车把势52.彻底——澈底

53.撤销——撤消54.称心——趁心

55.呈正——呈政(敬辞,把自己的作品送请别人批评指正)56.承上启下——承上起下

57.惩一儆百——惩一戒百——惩一警百58.重茧——重趼

59.重五——重午(旧称端午)60.重振旗鼓——重整旗鼓61.抽绎——绎(引出头绪)

62.踌躇——踌蹰63.出谋划策——出谋画策

64.出类拔萃——出类拔粹——出类拔群

65.揣摸——揣摩66.喘吁吁——喘嘘嘘67.串联——串连

68.疮痍——创痍69.醇厚——淳厚

70.绰约——婥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71.词典——辞典

72.词令——辞令73.词讼——辞讼(诉讼)74.词藻——辞藻

75.词章——辞章76.瓷漆——磁漆77.瓷器——磁器

78.措辞——措词79.搭档——搭当——搭挡80.搭茬儿——搭碴儿

81.搭讪——答讪——搭赸82.答理——搭理83.答腔——搭腔

84.答词——答辞85.打把势——打把式(练武术;繁殖手舞足蹈)

86.打冷战——打冷颤(因寒冷或害怕身体突然颤动一两下)87.打战——打颤

88.耽搁——担搁89.担心——耽心90.淡泊——澹泊

91.淡然——澹然

92.导板——倒板(戏曲唱腔的的一种特定板式,一般作为成套唱腔的先导部分)

93.倒霉——倒楣94.倒腾——捣腾95.悼词——悼辞

96.道砟(zhǎ)——道碴(chǎ)(铺在铁路路基上的石子儿)97.德行——德性

98.灯芯——灯心99.滴答——嘀嗒

100.底工——底功(基本功夫,多只戏曲表演技艺等)

101掂斤播两——掂斤簸两(形容过分计较小事

102.调(diào)侃儿——调(diào)坎儿(同行业的人彼此说行话)

103.调转——掉转(改变成相反的方向)104.掉包——调包 105.掉换——调换(彼此交换)10 6.跌宕——跌荡107.跌跤——跌交 108.喋血——蹀血(血流满地)109.叮咚——丁冬110.丁宁——叮咛 111.叮当——丁当——玎珰112.盯梢——钉梢

113.丁是丁,卯是卯——钉是钉,铆是铆114.顶针——顶真 115.订单——定单116.订婚——定婚117.订货——定货 118.订阅——定阅119.订户——定户120.斗拱——枓拱——枓栱 121.逗趣——斗趣122.逗留——逗遛123.遁词——盾辞

124.婀娜——妸娜125.贰心——二心126.发憷——发怵(胆怯;畏缩)127.发奋——发愤(决心努力)128.发人深省——发人深醒 129.发扬蹈厉——发扬踔(chuò)厉(之意气昂扬,精神奋发)

130.酦酵——发酵131.幡然——翻然132.烦乱——繁乱 133.繁杂——烦杂134.繁言——烦言135.反照——返照 136.吩咐——分付137.愤愤——忿忿138.风魔——疯魔 139.风瘫——疯瘫140.夫唱妇随——夫倡妇随141.敷衍——敷演 142.伏辩——服辩(古时之罪犯服罪认罪的供状)143.服输——伏输 144.服罪——伏罪145.辐辏——辐凑146.俯首贴耳——俯首帖耳 147.讣闻——讣文148.附会——傅会149.复原——复元(病后恢复健康)150.复信——覆信151.覆辙——复辙151.高才生——高材生 152.疙瘩——疙疸153.咯噔——格登154.咯咯(响)——格格(响)155.隔三差五——隔三岔五

156.槅扇——隔扇(在房子内部起隔断作用的一扇一扇的木板墙,上不一般做成窗格子,糊纸或装玻璃)

157.耿直——鲠直——梗直1 58.工架——功架(戏曲演员表演时的身段和姿势)159.工力——功力(功效)60.功成名就——功成名立——功成名遂

161.功夫茶——工夫茶162.钩针——勾针163.勾心斗角——钩心斗角 164.孤负——辜负165.轱辘——轱轳——毂辘166.骨董——古董 167.固步自封——故步自封168.故伎——故技

169.锢露——锢漏(用熔化的金属堵塞金属器物的缝隙)

170.呱哒——呱嗒——(形容清脆响亮的撞击声;因高兴不起来而板起脸;说话【含贬义】)171.呱呱叫——刮刮叫172.瓜蒌——栝楼(一种植物)173.诖误——罣误(guà)(被别人牵累收到处分或损害)

174.归根结底——归根结蒂——归根结柢175.闺蜜——闺密

176.瑰伟——瑰玮(品质奇特;文辞华丽)

177.滚边——绲边(在衣服、布鞋等的边缘特别缝制的一种圆棱形的的边)

178.过载——过傤(超载,超负荷;把一个交通工具上装载的东西卸下来,撞到另一个交通工具上)

179.虾(há)蟆——蛤蟆180.含糊——含胡181.含蓄——涵蓄 182.寒碜——寒伧183.号啕——嚎啕——嚎咷184.号哭——嚎哭 185.浩渺——浩淼186.呵斥——呵叱

187.合饹——饸饹(hé le)(中国北方最常见的面食吃法之一)188.和事老——和事佬 189.贺词——贺辞190.喝彩——喝采191.黑乎乎——黑糊糊

192.黑压压——黑鸦鸦193.横眉怒目——横眉立目——横眉努目

10.汉语词典下载 篇十

《现代汉语词典》标「书」词研究(上)-兼谈与古语词、历史词、旧词语的区别

<现代汉语词典>第3版共有5570条作了标示的书语词,其中“整词标示”的多音节词共2348例.将它们放到真实语料中去检测,发现大多数书语词的`频次相当低,有的甚至为零,显示它们已渐渐退出了现代汉语的范畴.与书语词相关的主要有口语词、古语词、历史词、旧词语.辨析书语词与它们的关系,对正确认识书语词将起到重要作用.文章还对改进书语词的标示提出了建议.

作 者:苏新春 徐婷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361005 刊 名:辞书研究  PKU英文刊名:LEXICOGRAPHICAL STUDIES 年,卷(期):2007 “”(1) 分类号:H1 关键词:书语词   词汇系统   古语词   历史词   旧词语  

11.《现代汉语词典》的担当与责任 篇十一

《现代汉语词典》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工具书之一。《现代汉语词典》作为最权威的一部通用词典,它的每一次修订都受到国人的极大关注。而这一关注的结果是,我们发现其修订越来越频繁了,增收新词的幅度越来越大了。字典词典当然是要與时俱进,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但过于频繁的修订增补到底好不好,这也值得商榷。

笔者认为,“词法、语法大于宪法”,《现代汉语词典》作为一部官修辞书,代表的是国家的语言文字规范和国颁标准,不能轻易做大幅度的增删修订与调整。许多所谓的新词,在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难以预测其生命力、表现力的情况下,过早地收入词典,可能会影响到国家语言文字的严肃性,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造成被动与不便。“字典”、“词典”,不是“句典”、“语典”,被收录的首先应该是个字、是个词,是那些构词能力极强的基本词汇,应该是语言的“元件”而不是“部件”。如果把一些现场组装特征非常明显的非固定短语和临时性组合收录进来,国民就需要以记忆代替思维,学习的负担就会加重,而对另外一些可以等量齐观的词语来说,也显得不够公平。

按照常规理解,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新词的出现,一方面是来自于国家的法令、法规、文件等,也就是说来自上层;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基层,来自社会公众。来自上层的新词,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必须得到普遍的尊重和无条件的遵守,可以相机收入新版词典;而来自基层的新词,则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检验,经得住推敲、有生命力的、能被社会公认的词语,才可以收入新版词典。如果随便哪个人、哪个圈子的人自己生造一些词语,大家都不认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一段时间,没多少人响应,造词者也就丧失信心了,相关词语也就凋零了,没必要收入词典;如果我们等不到它自然凋零,急不可耐收录了,那就是一种失误。当然,这个尺度比较难以把握,必须有个科学严谨的程序来筛选认定。

此次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一次性收录了3000多条新词汇,可谓规模空前。但这些新词汇是否真如有关专家所说的,遵循了通用性、生命力、表现力的原则呢?这很难说,起码有些词是不符合这几条原则的。

我感觉,像“团购”、“博客”、“微博”、“播客”、“愤青”、“碰瓷”、“云计算”等词语,既有时代特征,表义又比较明确,是可以作为新词收录的。而像“限行”、“摇号”、“北漂”、“房贷”、“医保”、“医改”、“首付”、“网聊”、“跟帖”、“贪腐”、“买官”、“卖官”、“述廉”、“维稳”、“群租”、“醉驾”、“酒驾”、“代驾”、“爆堵”、“高管”、“产权证”、“电子书”、“自驾游”、“自助游”、“潜规则”、“傍大款”、“吃回扣”、“封口费”、“地沟油”、“垃圾食品”、“文化产业”等词语,都是一目了然的、可以顾名思义的词组,是不需要解释的。既然不需要解释,当然也就不需要作为新词专门收入《现代汉语词典》。如果这样的词也可以收录的话,那我们的《现代汉语词典》得有一米多厚,国人需要理解的东西少了、需要记忆的东西多了,学汉语也就更难更累了。

《现代汉语词典》不是《辞海》,不能大批收入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调节税”、“廉租房”、“两限房”、“非公制经济”、“社会保障基金”、“存款储备金”、“后工业化文化产业”等词语的含义应该由相应的政府文件和学术著作来解释,尽量不要让通用词典去解释。有些词语是小范围的,相当于术语或行业语,如“爆仓”、“唱多”、“唱空”、“抄底”、“换手”、“挂单”、“老鼠仓”等,也不该由通用词典来解释。如果将词语收录解释到这个层面,那么我们的《现代汉语词典》也就变成了《百科全书》。

有些词语应用并不普遍,如“捷运”、“达人”、“香蕉人”等;有些词语只是一种诙谐的说法,如“宅男”、“宅女”、“蚁族”、“月光族”等,这些都需要假以时日进行检验。有些词语是歧视、侮辱一个正常职业的,如“狗仔队”等说法,也不适合以国颁词语的形式被官方化。当然,这还包括此次没有被收入的,被某些人群无端恶意“绑架”的、被市井社会粗俗化的一些常规词语,如“同志”、“小姐”等。对此,权威机构不但不能推波助澜,而且要以权威的姿态正颜厉色对这一恶习表示蔑视,切实还原语言文字清白,净化语言文字环境,捍卫语言文字尊严。

至于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PM2.5”、“CPI”、“PPI”、“ETC”、“ECFA”、“FTA”、“NBA”等等,被认定为“现代汉语词语”就直接说不过去了。确实,这些字母组合我们常用,但常用的未必就得进入我们的《现代汉语词典》。阿拉伯数字也常用,罗马数字、英文字母、希腊字母、数学运算符号都常用,有的也能找到完整准确的现代汉语意项,难道这些都需要被认定为现代汉语词语吗?顶多在辞典后边增加个附录就够了。

12.《汉语大词典》“饥困”一词商榷 篇十二

关键词:饥困,饥饿,饥饿困顿

竺法护《生经》有“饥困”一词,似为“饥饿”义。而《汉语大词典》收“飢困”“、饑困”两词,皆释为“饥饿困顿”。又《汉语大词典》中“困顿”有三个义项,其一为“艰难窘迫”;其二为“伤痛乏力”;其三为“疲惫”义。综合来看,《汉语大词典》“饥困”的释义与《生经》中此词语义相悖。

《生经》中用例如下:

1.举国皆往,乃解取食,得免饥困,国遂还复,丰熟如故。(《生经·佛说梵志经》,T3—107b)

2.布施如是无有休息,谷米遂贵,天转旱酷,不复降雨,所种不收,人民饥困,乞者日滋。(《生经·佛说总持经》,T3—91c)

考察词义,我们必须联系上下文。这里有必要交代下这两个例句的背景。例1 背景为某国家三年没有下雨,粮食歉收,国王担心人民死尽,便许愿死后变成大鱼。绝食七日后死去,转生为大鱼,人民食鱼肉得活。纵观文意,我们觉得例1 中“饥困”似乎释为“饥饿”义为好。况且,前面有“人民饥饿”,又有“乃解取食”之语,两相照应,似乎“饥饿困顿”中“困顿”的三个义项和此语境关系不大。唯有“艰难窘迫”稍有关联,但不如“饥饿”义与文义贴切。

例2 处于《佛说总持经》的开头部分。原文为“时国饥馑,米谷踊贵,人民饥饿,乞者众多,无以可供。……人民饥困,乞者日滋。诣王宫门‘:仓廪虚竭。’”(T3—91c)

对比之下,我们发现,与例1 一样,例2 的语境也是“人民饥饿”。例2“饥困”后,又有“仓廪”(粮仓)之语。从逻辑关系来看,应为:人民饥饿→去王宫乞讨→粮仓内粮食不足。似乎此处的“饥困”也是“饥饿”之义。

查阅其他语料后,我们发现在文献中有大量“饥困”可以看作“饥饿”义。如:

3.南阳文氏,说其先祖汉末大乱,逃去山中,饥困欲死。有一人教之食术,遂不能饥,数十年乃来还乡里,颜色更少,气力胜故。(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一)

“饥”与“饥困”相对应而言,意义应相近。

4.虢州玉城县黑鱼谷贞元中,百姓王用业炭于谷中,中有水方数步,常见二黑鱼,长尺余,游于水上,用伐木饥困,遂食一鱼。(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二)

5.“想歌阑宴罢,小生饥困了。不免冲席而进。饿鬼不羞?”(汤显祖《牡丹亭》第五十出)

在下文又有“说他饿的荒了,要来冲席”之语。“饥困”与“饿的荒了”相对,意义应近。

6.家贫,食不足,每炊将熟,即諓諓数钺过,父怒而逐之,其母子得饱食。钺饥困,匍匐道中。(《明史》卷二九七)

这些语料中“饥困”一词,从语境来看,似乎释为“饥饿”较好。且例3 与例5 所属文中有“饥饿”义的对文,更可证“饥困”为“饥饿”义。

此外,我们有两个异文可作“饥困”有“饥饿”义的铁证。

7.罪人报曰“:我等饥困,亦不自知为从何来?”尔时狱卒,即以热铁丸,强令使食。(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T4—636b)

8.“狱卒来问‘:汝等来此,欲何所求?’报言‘:我饿。’狱卒即捉扑热铁上,舒展其身,以铁钩钩口使开,以热铁丸着其口中……”(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佛说长阿含经》T1—122a)

两者讲述同一个故事,一个用“饥困”,一个用“饿”,不难看出“饥困”即是“饿”义。又:

9.“京师饥。东海王越羽檄征天下兵,帝谓使者曰‘:为我语诸征镇,若今日,尚可救,后则无逮矣。’”(《晋书》卷五)

10.“京师饥困日甚,太傅越遣使以羽檄徵天下兵,使入援京师。帝谓使者曰‘:为我语诸征、镇,今日尚可救,后则无及矣!’既而卒无至者。”(《资治通鉴卷》卷八十七)

司马光以“饥困”改写“饥”,异文对照“,饥困”为“饥饿”义甚明。

即使《汉语大词典》中引用的《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尔若出国,至他境界,饥困之时,乃可取食”一例,从语境来看,似乎“饥饿”义比“饥饿困顿”义更合语境。《百喻经》原文为“:会值其夫,聘使邻国,妇密为计造毒药丸,欲用害夫,诈语夫言‘:尔今远使,虑有乏短,今我造作五百欢喜丸,用为资粮以送于尔,尔若出国至他境界,饥困之时,乃可取食。’”(T4—552c)

前有“用为资粮”,后又有“取食”之语。从原文看来,似乎此处强调的是“饥饿”之义。

又有方言为证,山东方言中至今仍有“饥困”表示“饥饿”的用法。《汉语方言大词典》中解释“饥困”为“< 动> 饥饿”,并举了《聊斋俚曲集·富贵神仙》中一例“:出了大汗,到了五更里,觉着饥困,便叫店主来,对他说想饭吃。”[1]1319

从语义、对文、异文、方言四方面来看“,饥困”有“饥饿”义无疑。

既然“饥困”为“饥饿”义,“饥”亦有“饥饿”义,则“困”在“饥困”中似是不表义语素,那么“饥困”应为偏义复词。但是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偏义复词。许多学者探讨过偏义复词情况,李运富讨论了“难易、生死、寒暑、兴亡”[2]128等例,杜纯梓论证了“得失、利害、缓急”等例,并认为它们有“临时性和非稳固性属性”[3]72。王卯根也讨论了“质的、车盖、车马”[4]41等例。从他们的例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偏义复词使用频率较小。“饥困”不然,不仅本身使用广泛,而且其构词语素之一的“困”可应用于多个偏义复词(如危困、衰困、困急等)。“困”与朱庆之所说“具有特别强的与其他词组相结合使其由单变双的能力”[5]138的单音节实语素类似。我们把“饥困”归为特殊的偏义复词正是出于这一考虑。“饥”是“饥饿”“,困”为“艰难窘迫”,从概念上讲“困”应为“饥”的上位概念,“饥”仅仅是“困”的一种情况,且“饥”是对“困”的解释与说明。在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大背景下,以具有包容关系的“饥”与“困”组词,偏指描写详细的“饥”,是符合偏义复词的构词理据的。

虽然偏义复词“饥困”有“饥饿”义,然“饥饿”义并不能解释全部的“饥困”。如:

11.为人懒惰,无有计校不能生活,坐散财尽日更饥困。长者以其女故更与资财,故复如前遂至贫乏。(晋法炬、法立译《法句譬喻经》,T4—602c)

“饥困”与“贫乏”对举,而且从语境来看,两者意义相近。则“饥困”应非饥饿之义。

12.而白王言:“今我此身,不计苦痛,但忧父母年老目冥,从今饥困,无人供养耳。”(元魏吉迦夜、昙曜译《杂宝藏经》,T4—448b)

“饥困”若是“饥饿”义,当是短暂过程,不可能长久(几个月甚至几年),而文中说话者将死,担心父母无法得食生存,于是说“自今饥困”,似乎强调的时间颇长,我们认为此处是“饥饿”义的可能性较小。

13.王即出猎,驰马逐兽与众相失,唯与长生俱处山三日,遂至饥困,解剑授长生,枕其膝眠。(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T3—5c)

语境中并未提到寻找粮食,但是“处山三日”又让人不得不考虑此时二人是否已处于“饥饿”状态。而两人处境却也是艰难,所以,从文中我们不能判断“饥困”是强调此时二人饥饿还是被困三日后处境艰难。

这些例句中的“饥困”似乎不仅是“饥饿”义,而是既“饥”又“困”“,饥”与“困”两个语素都表达一定的意义,《汉语大词典》的“饥饿困顿”义似是符合此种情况。但是这些情况下的“饥困”,更像两个形容词组成的并列短语。董秀芳认为复合词要符合“词汇完整性原则”,并提出了四个具体的要求。“B.复合词的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C. 词的组成部分不能单独与其他成分组成并列结构……”[6]26而在文献中,不仅可以发现“饥困”内部插入其他成分的例子,而且“饥”与“困”可分别与其他语素组成并列结构。如:

14.譬如有夫妇二人,唯有一子,爱念将养,欲度旷野崄道难处,粮食乏尽,饥饿困极,计无济理……(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第十五,T02-102b)

15.时王太子,答诸臣言“:我于无数生死之中,或在地狱、畜生、饿鬼,更相杀害,火烧汤煮,饥饿困苦,一日之中,不可称计……”(吴支谦《撰集百缘经》卷第四,T04-219c)

16.尔时人民,摄身口意,敦从十善;众邪恶疫,不敢侵近,饥羸困乏,瘦悴无力。时五夜叉,来至王所……(元魏慧觉译《贤愚经》卷第二,T04-360b)

董秀芳谈道“词汇化的第一步就是顺序固定”[6]140。但从“饥饿困顿”义的“饥困”来看,其语序并不固定,“困饥”同样可表示“饥饿困顿”义。如下:

17.时人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安世乃上疏陈均量之制,孝文深纳之。(《北史》卷三三)

18.迁主客给事中。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安世乃上疏曰……(《魏书》卷五三)

另外,古汉语中“饥”与“困”一直都可单用。“饥”的用例如“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汉书》卷二十四上)。“困”的用例如“若沈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三国志》卷三十七)。

“饥”、“困”皆可单用,且“饥困”的意义在语义上等于“饥”加“困”。语义既能够逆序表达,又能以其他短语形式表达。所以“,饥困”表示“饥饿困顿”义时,看作是并列短语较好。

13.汉语词典下载 篇十三

以下仅就翻检所得, 对《词典》义例相左的若干条目提出商榷, 同时顺及义项失收、今译不妥、引例偏晚偏少等其他问题。

【差】副词, 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 表示具有一定程度。可译为“稍”、“略”、“比较”、“大致”等。[1] (P48)

汉魏以下, “差”表示程度, 可以兼表高低, 有“稍、略”与“甚、很”之别, 进一步虚化, 又可以在否定句中加强语气。[2] (P55-58) [3] (145、202) 《词典》只收有“差”表示程度低的用法, 引证时未加细辨, 也就在一种用法下杂糅了三种不同用法的例子。所举10例中, 只有例 (1) “差贤一等尔”、 (4) “则皇是其差轻者也”、 (8) “惟晚唐诸子差近之”、 (9) “而又余年差长”中“差”表示程度低, 可译为“稍”、“略”, 而例 (2) (3) (5) (6) (10) 中“差”表示程度高, 例 (7) 中“差”加强否定语气。

例 (2) 《汉书·赵广汉传》“诚令广汉得兼治之, 直差易耳”, 是为政清明、往者莫及的京兆尹赵广汉面对左冯翊、右扶风的乱治而生的感慨, “差”表程度高, 才与上文“京兆政清, 吏民称之不容口”、下文“为京兆尹廉明, 威制豪强, 小民得职”等协调贯通;例 (3) 《后汉书·吴汉传》“吴公差强人意, 隐若一敌国矣”是夸赞吴汉威严稳重, 其才能足以系国家之安危, “差”应是“殊, 甚”之意, 言程度高 (2) ;例 (5) 《世说新语·言语》“撒盐空中差可拟”, 是“善言玄理, 文义艳发”的谢朗针对叔父谢安“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应声作答, 轻率之中足显自信, 得意之情跃然纸上, “差”自然以理解为“很, 最”为上 (3) [2] (P56) ;例 (6) 《南齐书·虞愿传》“此郡承虞公之后, 善政犹存, 遗风易遵, 差得无事”, 是后人对晋平太守虞愿仁爱、清廉的褒扬, “差”释“很, 甚”于义方安;例 (10) 《明史·袁崇焕传赞》“崇焕智虽疏, 差有胆略”是一个转折复句, “差”若表程度低, “智疏”、“有胆略”就成了并列关系, 无从适应先抑后扬的文意语势。

例 (7) 《梁书·王亮传》“耳目所接, 差非风闻”, “差”与否定副词“非”连用, 表示对情况的全面否定, “差非风闻”即完全不是传闻。“差”的这一用法始见于魏晋六朝, 他例如:“魏讽、曹伟, 事陷恶逆, 著以为戒, 差无可尤。” (《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裴注) “一日有期, 差不为疑。” (《周氏冥通记》卷2)

《词典》指出“差”用作副词, “表示具有一定程度”, 译为“稍”、“略”、“比较”十分准确, 而以“大致”今译却有失允当。现代汉语中, “大致”用为副词, 既可以表示一种约略的情况, 也可以表示一种不很肯定的推测、估计, 分属范围、语气次类, 不宜用来说明程度副词“差”的语义特征。

【独……与 (欤) 】固定格式, 由副词“独”和语气词“与”前后呼应构成。在句中用作谓语, 可译为“难道……吗”、“怎么 (这样) ……呢”等。[1] (P109)

《词典》没有具体说明“独……与”中“独”的功能, 不过语义上今译为“难道”、“怎么”, 加之解说单音节副词“独”时也只谈到表反诘一种疑问用法, 由此可以推知固定格式中的“独”当是就加强反诘语气而言的。准此以论, 所举三个例子, 只有例 (2) “然则治天下, 独可耕且为与”与解说一致, “独”加强反诘语气, 相当于“难道”, 而例 (1) (3) 中“独”为另一用法。

例 (1) 《孟子·梁惠王上》“今恩足以及禽兽, 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独何与”是孟子对齐宣王不把怜惜禽兽的心“推及”百姓而实施仁政的质问, 例 (3) 《柳河东集·乞巧文》“卒不余畀, 独何酷欤”也是祈巧者对司巧天孙不加眷顾的诘责, “独”所在的是以疑问代词“何”代替未知内容、要求对未知内容作出回答的特指问句, “独”旨在加强追究语气, 相当于“究竟, 到底”, “独何与”、“独何酷欤”可译为“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到底为什么 (这样) 残酷呢”。《词典》失收, 请广其例:“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 (《庄子·徐无鬼》) “汝常与子胥同心合志, 并虑一谋。寡人兴师伐齐, 子胥独何言焉?”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独”还以惯用词组“独无”的形式在是非问中加强推询语气 (4) , 这一疑问用法也为《词典》失收。例如:“子木曰:‘夫独无族、姻乎?’对曰:‘虽有, 而用楚材实多。’”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子言是也, 其赏罚独无名字邪?’‘不及。勤能壹言, 不敢复重。今唯天师大开示之。’” (《太平经》卷35)

【宁】副词, 用于谓语前, 作状语。二、表示反诘。可译为“难道”。[1] (P391)

“宁”在秦汉魏晋时期的疑问用法, 因所在语境而一分为二:在反诘问中加强反问语气, 在是非问中加强询问语气。《词典》只及反诘用法, 例 (1) “宁力不胜、智不若耶”、 (2) “王孙宁可以让邪”、 (4) “宁忍执之乎”、 (5) “蒋济宁有此事”、 (6) “天子宁有种邪”皆其例, 例 (3) 则非。

例 (3) 《汉书·霍光传》“又闻民间讙言霍氏毒杀许皇后, 宁有是邪”, 据记载, 毒杀许皇后乃太夫人所为, 霍光并不知情, 故有此问, 而后太夫人“即具以实告”, 可知其中“宁”是有疑而问, 在是非问中加强询问语气。《词典》失收“宁”的这一用法, 例 (3) 遂窜入反诘用法之中。“宁”加强询问的用法西汉已见, 东汉已相当成熟, 世俗、宗教文献中不乏其例, 如:“爵问挺曰:‘钓宁得乎?’挺曰:‘得。’” (《论衡·验符》) “‘真人宁知之邪?’‘唯唯。’” (《太平经》卷35)

“宁”加强反诘的用法, 《词典》例 (2) (4) 引《史记》、《后汉书》, 可补东汉例:“子视吾之仪, 宁类愚者也?何言之鄙也?”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我当为十方人作桥, 令悉蹈我上度去。我有是愿, 宁当复与人共诤耶?” (《道行般若经》, 8-464b26 (5) )

【身】副词, 用于动词前或谓语前, 表示动作行为由主语代表的人亲自施行。可译为“亲”、“亲自”、“亲身”等。[1] (P498)

“身”的副词用法十分单一, 例 (1) “取妻身迎”、 (2) “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4) “而身攻岐山”、例 (5) “臣请身自督战”, 无论单用“身”还是复用“身”“自”, 都是强调行为动作由动作者自己直接发出。不过, 例 (4) “身七十余战”中的“身”却并非这一用法。

例 (4) 《史记·项羽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十岁矣, 身七十余战”, 《词典》以“身七十余战”为“难懂的例句”, 附有译文“亲身经历七十多次战役”。译文固然突出了“亲”表亲自的功能, 却有增字为训之嫌。实际上, 古汉语中“身”有动词用法, 相当于“身体力行”、“亲身经历”, 例中“身”即该用法。他例如:“尧舜, 性之也;汤武, 身之也;五霸, 假之也。” (《孟子·尽心上》赵歧注:“身之, 体之行仁。”“身君子之言, 信也;中君子之意, 忠也。” (《淮南子·缪称训》) 高诱注:“身君子之言, 体行君子之言也。”

【殊】副词, 二、用在否定副词“不”、“无”、“未”等之前, 表示否定的程度达到某种极限。可译为“根本”、“一点儿”、“绝”、“完全”等。[1] (P527)

“殊”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程度达到某一极限, 引申之, 则在否定句中表示否定的程度或范围达到某一极限, 从而传达一种彻底否定的语气。[2] (P491) [3] (P215) 《词典》先后分列两种用法, 显然注意到了二者之间的源流关系, 不过, 《词典》泥于“殊”的程度用法, 把语气用法仍然描写为“表示否定的程度达到某种极限”, 并未明确“殊”加强语气的基本功能, 失于含混而未得其实。此外, 这一用法中与“殊”连用的“无”, 既可能是副词, 也可能是动词, 《词典》一以“否定副词”概括, 不无偏颇。比如, 例 (8) 《李清照集·金石录后序》“殊无分香卖履之意”中的“无”, 就是一个有无动词。

据目前调查, “殊”加强否定语气, 多用于“不”“无”、“未”前。因所接否定词否定内容的不同, “殊”也表现出的细微的功能差别:“殊”与表示单纯否定的“不”“无”连用, 只表示全面、彻底的否定, 例 (1) “殊不知此”、 (2) “殊不见人”、 (4) “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6) “帝殊不晓”、 (8) “殊无分香卖履之意”中“殊不”、“殊无”就是“根本不”、“完全没有”的意思;不过, 有别于表示单纯否定的“不”、“无”, “‘未’是一个否定历程的否定副词, 当‘殊’用在‘未’前, 即表此历程毫无变化, 故有持续之义。”[2] (P492) “殊”、“未”连用, 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未成状态的持续, 相当于“尚未”、“还没有”。《词典》对“未”的特殊否定内容及其对“殊未”语义、功能的渗透失于审察, 将“殊未”与“殊不”、“殊无”混同不分, 义例也就不免对不上号。

例 (3)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庾信:杂曲三首》“鲸灯落花殊未尽, 虬水银箭莫相催”, “未”表已然否定, “尽”只是一种迄今未成而持续不断的状态, 受其影响, 加强否定的“殊”与“未”组合成“殊未”, 自然以理解为“尚未”、“还没有”为上, “殊未尽”与“莫相催”也正相呼应。例 (5) 《全唐五代词·冯延巳:更漏子》“云杳杳, 树依依, 离人殊未归”中的“殊未”, 也宜作如是解。

当然, 随着“未”在实际使用中由已然否定向单纯否定的功能嬗变, 抑或人们对“殊未”中“未”否定已然的时间性的忽略或淡忘, “殊未”脱落时间因素而专一加强语气否定的用例也偶或一见, 例 (7) 《苏舜钦集·游山》“及还城中居, 城人殊未知”即此, 他例如《文始真经·鉴》:“譬如今日, 今日而已;至于来日想、识, 殊未可卜。”例中“殊未”犹“殊不”, “殊未知”即“毫不知”, “殊未可卜”即“根本不能预卜”。

剔除“殊”、“未”连用强调未成状态持续的例子, 《词典》在“殊不”、“殊无”强调否定用法的举例上, 先引《战国策》《吕氏春秋》, 次引《李太白全集》, 可补汉代例:“太子殊无意于五人者, 不得已于皇后, 强应曰:‘此中一人可。’” (《汉书·元后传》) “其人殊不晓其价, 反形是摩尼珠言:‘其价能与一头牛等不?宁可贸一头牛。’” (《般舟三昧经》, 13-907b6)

【已】副词, 三、用于形容词前, 表示程度之甚。可译为“太”、“过”等。[1] (P711)

“程度之甚”是一种模糊说法, 程度高、至极、过分皆在其中。“已”兼表程度高、过分[3] (P139) , 根据今译“太”、“过”判断, 《词典》释文仅及程度过分之用法, 而例 (1) “昊天已威”、 (2) “不已重乎”、 (3) “君刑已颇”、 (4) “吾得仲父已难矣”、 (6) “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中的“已”皆可据此明义, 唯例 (5) 之“已”扞格难通。

例 (5) 《汉书·霍光传》“光每朝见, 上虚己敛容, 礼下之已甚”, 言昭帝对于权倾一时的霍光的谦恭, “礼下之已甚”中的“已”不宜理解为“太”、“过”, “已甚”就是“很重”, “已”表示程度高。他例如:“其行甚疾, 无以为验, 当与陶钧之运, 弩矢之流, 相类似乎?天行已疾, 去人高远, 视之若迟。盖望远物者, 动若不动, 行若不行。” (《论衡·说日》)

“已”表示程度过分多见于先秦, 东汉偶有用例, 也多采旧籍。《词典》例 (4) (6) 引《韩非子》、《韩昌黎集》, 可补汉代例:“使性善, 孔子恶之, 恶之太甚, 过也。‘人之不仁, 疾之已甚, 乱也。’孔子疾宰予, 可谓甚矣。” (《论衡·问孔》)

【亦】副词, 用于谓语前, 在句中作状语。六、用于反诘问句中, 加强反诘疑问语气。可译为“又”、“岂”、“还”等。[1] (P724)

“亦”是秦汉时期比较流行的一个疑问副词, 可在多种疑问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词典》收有“亦”在是非问、反诘问中加强疑问语气的用法。在引证反诘用法的7个例句中, 除例 (3) “亦不足吊乎”外, 其余各例都出现了与“亦”配合使用的疑问代词。

“亦”和“奚”“何”“安”都是提问、助疑手段, 二者配合, 既可在反诘问中加强反诘语气, 也可在特指问中加强追究语气, 到底是哪种用法, 取决于上下文。具体说来, 例 (1) “亦奚益于胜败哉”、 (4) “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 (5) “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6) “亦知穷愁安在哉”、 (7) “去亦何难”中, 疑问代词已失去通过提问寻求称代的功能, 无疑而问, 意在否定, “亦”与之配合, 反诘语气有所加强。

例 (2) 《列子·天瑞》则不然。隐者林类“少不勤行, 长不竞时, 老无妻子, 死期将至”却“拾穗行歌”, 子贡对此心存疑惑, 他的“亦有何乐”不是直接对“有乐”的否定, 而是实实在在的有疑而问, 而林类“少不勤行, 长不竞时, 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 死期将至, 故能乐若此”的回答以及下文进一步的说明, 也不是反诘问所需要的。由此可知, “亦有何乐”中“亦”不表反诘, 而是在特指问中加强追究语气, “亦有何乐”相当于“难道有什么可高兴的吗”、“到底有什么可高兴的呢”。

【曾】副词, 用于动词或谓语前, 作状语。四、表示动作行为从来如此, 一直都是这样。常与否定副词“不”或“无”连用。 (一) “曾不”连用, 可译为“从来不”、“从不”。[1] (P816)

“曾”与否定词连用, 既可以从时间上对一定时段内某一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全面否定, 也可以撇开时间、范围等具体因素, 强调一种纯粹的语气否定。[3] (P209、210) 《词典》只及全面否定时间段的用法, 例 (1) “曾不吝惜去留”、 (2) “曾不留心文案”、 (3) “曾不遗漏”、 (4) “曾不事农桑”皆得证其义, 而例 (5) 却是个例外。

例 (5) 《因话录·卷二》“刘敦儒事亲以孝闻。亲心绪不理, 每鞭人见血, 则一日悦畅。敦儒尝敛衣受杖, 曾不变容”, “尝”表示一种经历, 可以针对过去某一时点或时段而言, 不过, 上下文中, “敛衣受杖”相对来说只是一种非持续而可反复的短暂行为, “尝”只能表示时点, “尝……曾不……”中的“曾不”也就不宜理解为“从来不”、“从不”, 而是强调全面、彻底地否定, 相当于“毫不”、“一点儿也不”。他例如:“庄公死, 子般弑, 闵公弑, 比三君死, 旷年无君。设以齐取鲁, 曾不兴师, 徒以言而已矣。” (《公羊传·闵公二年》) “臣闻忠信者, 所以自为也;进取者, 所以为人也。且臣之说齐王, 曾非欺之也。” (《史记·苏秦列传》) “今王曾莫悔悟, 悖心不移, 逆谋内溃, 自子鲂发, 诚非本朝之所乐闻。”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9

[2]董志翘、蔡镜浩《中古虚词语法例释》,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4

上一篇:上半年超声影像科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中英语说课稿《This is my s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