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2024-12-05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14篇)

1.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一

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一限值的极限状态。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结构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在结构的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价,使所建造的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为达到这个目的,人们采用过多种设计方法。以现代观点看,可划分为定值设计法和概率设计法两大类。

1.定值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载、材料强度、几何参数、计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经验为主确定的安全系数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况下结构的荷载效应s(内力、变形、裂缝宽度等)不应大于结构抗力r(强度、刚度、抗裂度等),即s≤r。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我国和国外主要都采用这种方法。

2.概率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看作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统计为主确定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非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按概率观念来设计结构,也就是出现结构荷载效应3大于结构抗力r(s>r)的概率应小于某个可以接受的规定值。这种方法是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至7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已进入实用阶段。我国自80年代中期,结构设计方法开始由定值法向概率法过渡。

面向对象编程

使创建windows程序较为容易的关键技术是面向对象编程,或oop。这种技术可以创建可重用组建,它是程序的组成模块。

几个定义

控件 提供程序可见界面的可重用对象。控件的示例有文本框、标签和命令按钮。

事件 由用户或操作系统引发的动作。事件的示例有击键、单击鼠标、一段时间的限制,或从端口接收数据。

方法 嵌入在对象定义中的程序代码,它定义对象怎样处理信息并响应某事件。例如,数据库对象有打开纪录集并从一个记录移动到另一个记录的方法。

对象 程序的基本元素,它含有定义其特征的属性,定义其任务和识别它可以响应的事件的方法。控件和窗体是visual basic中所有对象的示例。

过程 为完成任务而编写的代码段。过程通常用于响应特定的事件。

属性 对象的特征,如尺寸、位置、颜色或文本。属性决定对象的外观,有时也决定对象的行为。属性也用于为对象提供数据和从对象取回信息。

5.设计主要内容

本软件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的框架的设计。毕业设计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1.平面钢架分析程序的改造

对结构力学教研室版平面钢架分析程序进行修改和补充。要求:

(1) 编写自动生成节点坐标和单元节点编号的程序,或以图形方式输入计算简图。

(2) 修改程序,使之适合多工况内力计算; (3) 根据输入、输出数据的特点,设计适当的人机界面。输出应可选的显示各构件端力和内力图。

2.编写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机构的构件设计程序

(1) 根据有关的规范,应明确计算的各种荷载(恒载、楼屋面活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的计算方法,在次基础上编写自动生成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点荷载和单元荷载的程序。

地震作用按底部剪力法确定。自振周期用经验公式确定。

(2) 计算各种荷载单独作用时框架各杆件的内力。计算结构存放在各自的杆端力(随机)文件中。

对竖向荷载下的梁端弯距进行塑性调幅。

(3) 在(2)中产生的杆端力文件基础上,分别计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下,梁、柱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结果存放在适当的文件中。

(4) 从(3)生成的文件中选出最不利组合,同时给出截面配筋。

梁、柱截面配筋的确定应考虑抗震设计的要求。

3.位移。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某点位变(线位移)或某线段方向的改变(角位移)。

4.挠度。构件轴线或中面上某点在弯短作用平面内垂直于轴线或中面的线位移。

(5) 部分编程较熟练的同学可根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规定,用auto-cad vba 绘制梁、柱配筋图。

5.成果形式

本毕业设计的成果应包括:

1.可运行的、并能给出正确计算结果的源程序

在存放源程序的软盘中,应至少有一个算例的数据文件,可在基本不需另外键入数据的前提下,显示正确地运行结果。

2.软件使用手册

这是为用户准备的关于软件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和其他必要的文字材料。

2.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为与国际接轨,工程界实行工程师执业注册,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师注册制度的质量保证,可以说专业认证实际上是直接为工程师注册服务的。目前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注册执业资格包括造价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等,因此,应建立与工程师注册配套的培养体系,而毕业设计作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重要一部分,可以说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总结,又是对其综合能力的检验,若想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工程师注册无缝连接,应对其进行改革从而满足行业需求。

2.工程管理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2.1毕业设计时间不足。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是对所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梳理,要求学生能够在毕业设计期间较系统完成相关内容,但毕业设计时间目前为第八学期共9周时间,有些学生在此期间由于有些面临找工作、实习等原因,没有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设计中,造成毕业设计时间不够充足。

2.2毕业设计学生学习能力欠强。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导致学生毕业设计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状态为被动承受者,根据指导教师安排进行毕业设计,缺乏学习积极性,不能够主动学习,而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期间还要承担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导致毕业设计质量有待提高。

2.3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能力有待提高。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指导教师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而目前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能力来看,多数教师专业能力较强,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故有待提高。

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设计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宗旨是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最后一阶段,是对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梳理与总结,更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3.1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遴选。毕业设计是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扎实理论基础,还应拥有丰富实践经验,为实现与注册工程师无缝连接,采用校企联合合作模式,聘用具有相关专业的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导师,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拟补专职教师实践经验欠缺的不足,积极鼓励年青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培养“双师型”人才。

3.2毕业设计选题。工程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项目决策、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等相关工作的人才,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图纸进行预决算,根据工程结构、施工现场等因素确定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程工期,因此,这些在投标文件中都能得到较好体现。

3.3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设计周期较长,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过程管理机制。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特点将毕业设计分为三个阶段:3.3.1准备阶段(收集整理材料)。根据近几年指导毕业设计情况,大多数学生容易忽视此环节,应加强对该阶段管理。熟悉工程图纸、相关定额、规范,清单计价文件等相关规定,为投标文件编制做准备。3.3.2投标文件编制阶段。投标文件编制阶段为毕业设计核心内容,大多数同学能够根据以往知识进行工程量计算、工程量清单组价、施工方案确定、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平面布置图等。但对工程预算软件不够熟悉,同时在运用软件进行工程量计算及计价时,由于对工程构造及施工工艺等知识点掌握不够透彻,造成丢项、漏项等情况时有发生,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重视度不够,缺乏学习主动性,对行业知识缺乏了解,因此聘请专业人士对毕业学生开设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需求,树立正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其次定期有计划的安排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辅导;最后根据工程特点及结构等成立学习小组,互相学习,锻炼学生团队能力。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加强投标文件编制阶段管理。3.3.3收尾阶段。收尾阶段为毕业设计成果形成阶段,也是毕业设计考核及评价阶段。建立科学合理评价机制,共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答辩评分、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四个环节组成。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平时表现、学习态度等综合打分;评阅人评分采用校企联合合作模式,评阅人聘请同行业专家进行打分;答辩环节答辩组由校内教师及校外专家共同组成,根据投标文件及答辩过程进行综合打分;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是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综合确定学生成绩,使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更具权威性。

结语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而毕业设计作为综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平台,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紧密结合行业需求,通过校企联合合作培养模式,提高指导教师理论及实践能力,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毕业设计改革,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高教论坛,2011.07.

3.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三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内容构成;改革方案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对各门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全面总结,是学生从单一课程的学习到解决整个工程问题的升华,是学生对已学知识融会贯通的教学环节,对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协调工作能力和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等方面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毕业设计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做好该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施工、监理或设计、造价等方面的工作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适应高职教学的特性和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好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值得深入探讨与思考。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试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和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方案。

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和内容构成的分析

(一)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基本上沿用传统的做法,即在最后一个学期集中8~10周的时间进行。其内容是要求学生在该时间段内完成某一多层民用(公共)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最后所取得的毕业设计成果往往只能达到以下层次:(1)建筑部分仅仅达到方案与扩初之间。(2)结构部分只能完成某一局部楼层的梁板设计或某一框架的设计。(3)结构计算采用手算。(4)施工图表达不完整。

这样的教学成果与实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存在很大的差距,学生只能初步地了解整个建筑物设计过程的皮毛,效果不甚理想。很多学生毕业时,对施工图特别是结构图的识读能力很差,远远达不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毕业设计内容的构成分析

从以往的毕业设计内容构成来看,整个毕业设计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建筑部分要求学生对某一多层民用(公共)建筑进行建筑设计。内容包括方案设计、构造设计等。与之相关的课程有《房屋建筑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结构部分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设计的建筑方案进行相应的结构设计。内容包括上部结构设计和基础设计。与之相关的课程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地基基础》、《结构抗震》、《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必要的建筑力学知识等。

施工图绘制要求学生按照规范要求把建筑、结构设计成果用施工图的形式表达出来。与之相关的课程有《制图》、《CAD》、《計算机辅助设计》等。

从毕业设计内容构成和教学环节的分析可以看出,整个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本科教育方式的一个压缩版。

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专业的细分,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向的将是多样的建筑工程工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阶段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构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在毕业以后很快地适应所面临的不同工种的需要,以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因此,有必要把毕业设计做得更深、更细,使学生能够把握建筑工程的整局,提高识读施工图的能力,使掌握的知识能够直接指导具体的实际工作。

对于学制三年的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在比较紧张的时间内完成比较深入的毕业设计内容,按照传统的做法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通过对毕业设计内容的分析,按照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在教学中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对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要求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就可以突破传统的“本科压缩型”的毕业设计教学方式,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每门课程、课程设计的目的仅仅是为满足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的,很少考虑到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连续性、互补性。局部独立性较强,整体性较差,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良好的连续性、系统性和整体意识的训练,工程整体观念模糊。

笔者根据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制中的课程特点,剖析课程设置和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体会,对毕业设计教学和相关课程提出“分解融合”、“整合提高”、“汇总完善”的教学改革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毕业设计教学效果。

(一)分解融合

该阶段是把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提前分解到各个相关课程中,消化解决毕业设计的部分内容,即毕业设计向前延伸。同时也让学生在各个课程的学习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从而使各个课程的教学环节形成连续性和系统性,即以毕业设计的内容为基线贯穿整个学制中各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局部学习中逐步建立和培养全局观念。具体做法如下:(1)在《制图》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建筑和结构图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抄绘、测绘、阅读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为施工图绘制打下基础。(2)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把毕业设计项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和课程设计中,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建筑方案的设计内容。在课程学习中着重掌握建筑构造和各种细部构造,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识读实际工程的施工图,对建筑施工图的表达初具概念。(3)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结构抗震》等课程中,让学生带着建筑方案进入结构课程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解决结构的布置,掌握结构概念设计以及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构造要求,掌握最新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识读能力,为最后的结构设计打下基础。(4)在《地基基础》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项目中的地基基础问题,掌握常见的基础设计方法。(5)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主要解决有关建筑和结构设计软件应用的问题以及绘制施工图的方法。

在各个相关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较多地阅读与实际工程相应的施工图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要做好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还必须做好同各学科教师的沟通工作,在课程设计中加强辅导师资力量,才能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整合提高

在所有课程结束后,同样集中8~10周左右的时间对学生所做的项目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整合,并从施工图设计的角度对项目进行提高。(1)用2周左右的时间对建筑方案进行细化加深,使之达到介于扩初和施工图的水平。其中包括方案的细化、构造的明确以及装修材质的确定等相关内容。(2)在建筑部分基本完善的基础上,指导教师从全局的观念对学生进行辅导,深入讲解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用2周左右的时间,采用电算的方法解决结构计算问题,同时整理必要的电算资料。

(三)汇总完善

在前述基础上,利用3~4周左右的时间汇总建筑、结构的设计成果,进行建筑、结构的施工图绘制。该过程可以让学生重新阅读同类工程实际的施工图,有比对性地绘制施工图,从而使毕业设计的成果进一步完善。

当然,要切实保证做好毕业设计工作,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软硬件条件:(1)有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2)有建筑CAD辅助设计软件,结构CAD辅助设计软件。(3)有可供学生上机的电脑机房。(4)有国家颁布的与现行建筑工程相关的《规范》和《规程》以及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图集等相应的技术资料。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可以采用项目目标化管理方法,只要安排合理,措施到位,完全可以将毕业设计做得更加完善,从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建筑结构有比较完整的概念,具有较强的识图读图能力,能够更快地适应将要面临的建筑工程各个工种的需要,实现教育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学相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关罡,郝彤.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与毕业设计训练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4,(4):117-119.

作者简介:

叶腾(1964—),男,福建安溪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工作。

4.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四

建筑装饰专业与建筑设计专业的区别

建筑设计和家装设计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行业,虽然他们有着共同点,那就是都有一定的美学要求。建筑设计主要是从事的是建筑物的外部造型设计,美观要求不同于室内(虽然美学原理是向通的),更倾向于体量之间的组合,而且建筑设计要求有更多的工程技术和建造知识,如还会涉及到许多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许多方面,这些都是建筑师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所以建筑设计难度较大,需要进入高等院校专门进行学习才行,因为它不是纯美学的设计。也就是说你如果只具备了良好的美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用一定的工程技术才能把你的设计变为现实。而且从从业的角度来看,建筑师是必须经过国家专业考核才能从事这项工作的,要取得国家认证的一级和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才能做建筑设计,也就是说,才能在图纸上签字。所以事实上,建筑设计无论从难度上还是要求上都更加严格和难一些。我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你若是一个没有经过高校建筑学专业训练的人,可以说你几乎无法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但是你却可以从事家装设计。你若是准备进入大学学习的人,你可以填报建筑学专业,经过五年的专业学习,你才能够学会建筑设计,然后从业几年后,国家有具体的规定,你才能考注册建筑师。因为建筑涉及到安全问题,所以国家控制得很严格,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设计的。

5.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篇五

现代远程教育

专 科 实习报 告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学生姓名

1503

建筑工程技

201502010658

学习中心 云南爱因森科技专修学院奥鹏学习中心【39】

2017年 4 月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 3

一、前言 ········································································································· 3

二、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 ········································································· 4 1.干缩裂缝及预防 ······································································· 4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 4 3.沉陷裂缝及预防 ······································································· 5 4.温度裂缝及预防 ······································································· 5 5.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及预防 ························································ 6

三、裂缝处理 ·································································································· 7

1、表面修补法 ············································································ 7

2、灌浆、嵌逢封堵法 ··································································· 7

3、结构加固法 ············································································ 7

4、混凝土置换法 ········································································· 7

5、电化学防护法 ········································································· 7

6、仿生自愈合法 ········································································· 8

四、结 论 ········································································································ 8 参考文献 ···················································································· 8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摘要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关键词 混凝土

一、前言 裂缝 预防 处理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很多工程的失事都是由于裂缝的不稳定发展所致。近代科学研究和大量的混凝土工程实践证明,在混凝土工程中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钢筋混凝土规范也明确规定[1]:有些结构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在施工中应尽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产生,使结构尽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尤其要尽量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二、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

1.干缩裂缝及预防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干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二是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三是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四是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五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二是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三是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四是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潮湿的

草垫、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五是在高温和大风天气要设置遮阳和挡风设施,及时养护。

3.沉陷裂缝及预防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二是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三是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四是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五是在冻土上搭设模板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4.温度裂缝及预防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当水泥用量在350~550 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70℃左右甚至更高)。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实践证明当混凝土本身温差达到25℃~26℃时,混凝土内便会产生大致在10MPa左右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

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

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二是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450kg/m3以下。三是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四是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五是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在传统的三冷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风冷新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六是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七是高温季节浇筑时可以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八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与结构尺寸相关,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越大,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九是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通冷水或者冷气冷却,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十是加强混凝土温度的监控,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十一是预留温度收缩缝。十二是减小约束,浇筑混凝土前宜在基岩和老混凝土上铺设5mm左右的砂垫层或使用沥青等材料涂刷。十三是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十四是混凝土中配置少量的钢筋或者掺入纤维材料将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5.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及预防

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拌和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离子,这些离子与某些活性骨料产生化学反应并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而体积增大,造成混凝土酥松、膨胀开裂。这种裂缝一般出现中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间,一旦出现很难补救,因此应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主要的预防措施:一是选用碱活性小的砂石骨料。二是选用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三是选用合适的掺和料抑制碱骨料反应。

由于混凝土浇筑、振捣不良或者是钢筋保护层较薄,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使钢筋产生锈蚀,锈蚀的钢筋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胀裂,此种类型的裂缝多为纵向裂缝,沿钢筋的位置出现。通常的预防措施有:一是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二是混凝土级配要良好。三是混凝土浇注要振捣密实。四是钢筋表层涂刷防腐涂料。

三、裂缝处理

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抗渗能力。因此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表面修补法,灌浆、嵌逢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以及仿生自愈合法。

1、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2、灌浆、嵌逢封堵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

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3、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4、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5、电化学防护法

电化学防腐是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

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防护方法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适用钢筋、混凝土的长期防腐,既可用于已裂结构也可用于新建结构。

6、仿生自愈合法

仿生自愈合法是一种新的裂缝处理方法,它模仿生物组织对受创伤部位自动分泌某种物质,而使创伤部位得到愈合的机能,在混凝土的传统组分中加入某些特殊组分(如含粘结剂的液芯纤维或胶囊),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智能型仿生自愈合神经网络系统,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分泌出部分液芯纤维可使裂缝重新愈合

四、结 论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王铁梦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施工技术.2000(5).5-9

2、赵志缙

高层建筑结构工程施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何星华

建筑工程裂缝预防指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6.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篇六

首先先说一下画零件图时的心得和感受,周一拿到减速器、画板和一些测量工具,当天上午由孙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减速器内部构造以及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在讲解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上学期所学《机械制图》中的内容知识在这次实训中将会广泛的用到,于是回到宿舍后我将上学期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其中包括各种数据如何标注、查找数据的方法、零件图中应有哪几项数据、各种零件类别以及如何做好图纸版面设计。经过老师讲解和知识的梳理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此时实训的根本目的就是将大一时所学的《机械制图》这本书的知识有机的和实际测量进行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清楚之一点后,下午我将减速器里面的零件进行归类,将轴和齿轮进行分类编号,然后将老师给我们的参考书进行翻阅,通过示例图纸与实际零件进行比较明确我应该进行测量的数据有哪些,做到心里有数。到了第二天星期二今天我给自己的任务是测量数据,在别人看来测量零件是最简单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测量,如果测量不够精准的话,将影响后面的数据查询包括偏差、精准度、所测等级等,同时还会影响到图纸的绘制。我首先画的零件图是中轴,主要数据就是轴的直径,测量时还比较容易但在查询偏差时就遇到麻烦了,不知道使什么样的精度等级和配合等级,看书也是一头雾水,最后没办法只有向老师问询,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实训教师孙金荣老师她帮我解决不上难题并且在绘图上及时帮我纠正错误。通过老师的指导我顺利地完成了中轴零件图的绘制,我第二个零件图画的是斜齿有了前面的经验,斜齿画起来就比较顺手了,不过还是遇到了麻烦就是数据的计算和整理,因为斜齿的数据较多因此需绘制表格,虽然比较麻烦但认真看指导书后还是找的了一些门路,比如粗糙度与轴连接的地方精度要高一些并且通过精度等级很容易就查到了数值,在整个绘图过程中应该善于总结,才不会多走弯路。通过零件图的绘制让我认识到本次实训不仅任务量大并且还要细心对待每一个数据,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发现问题走向成熟。

画完零件图接下来要完成的便是装配图,在画装配你要对整体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才能选好图纸和比例,因为我们组的减速器并不算太大于是我便选择1:1的比例。在画之前要做好的是本组内部的分工,要有测量组,数据处理组和制图组,我在制图组中数据组将处理好的数据给我,然后就要一点点进行绘制这期间每动一笔都需要数据的支持不能凭自己的感觉去画,作为学机械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事求是,不可马虎。对于国标零件像螺钉、螺母以及轴承,就要根据所选国标进行筛选,通过表格形式将其列出。画完装配图后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累,往往重复的都是一个动作就是看数据划线、看数据划线,不过画完之后比较有成就感,以为每一笔都有自己的心血在里面很充实。

7.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七

毕业设计是工科类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专业理论课程可以起到综合运用和进一步强化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即将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实践阶段,是学生进行工程设计的一种尝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经历,是建立自信心的基础,是对就业及日后发展的一次重要的奠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据调查,学生毕业十年甚至几十年后再相聚,谈论起大学期间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毕业设计,可见毕业设计阶段对人一生的影响。目前,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单位主要有车辆制造单位、4S店、车辆保险公司、普通车辆维修厂、专用车辆维修维护公司、车辆配件生产厂等。通过和用人单位沟通,普遍反映目前车辆工程专业突出的问题是刚毕业学生的工程能力不足,缺乏实际经历,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信心,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尽快适应角色,这样增加了企业的培养成本和时间[2]。同时毕业设计题目老化,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学生主客观重视程度不够,兴趣不大,不能调动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从生产实际选择设计对象来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更大自由度选题、与企业技术负责人联合培养指导、增加毕业设计时间和建立开题、中期检查、绘图、整理说明书(毕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改进与实践

赵海军

洛阳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河南洛阳471023

ZHAO Hai-jun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摘要

本文介绍了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原因,提出了从生产实际选择设计对象、给学生更大自由度选题、与企业技术负责人联合指导、增加毕业设计时间等的方法和建立开题、中期检查、绘图、整理说明书和毕业论文、反复修改、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等监测制度。经过两届毕业生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毕业设计;车辆工程专业;选题;联合指导;实践

Abstract

Occurrence problems from graduate students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profession are introduced,and their reasons are analyzed.These methods and monitoring systems are provided,they include choice design object from practice,students selection subject more freely,combination instruct with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 charge,the systems are establishing the dissertation,intermediate inspection,drawing,sorting manual and graduation thesis,again and again modification,the defense or formal reply,and so on.After two sessions of graduates of the reform practice,good results

Key words

Graduation;Automobile engineering profession;业论文)、反复修改和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等监测制度的方法,对最近两届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了改进和实践。

1. 目前毕业设计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目前车辆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出现的问题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学生自身方面原因,也有培养单位原因[1]。学生自身方面原因主要有:学生做毕业设计的主动性不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习惯于模仿和照搬,思路不够开阔,表现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受到限制;学生在文献检索、外文资料的互译、写作及语言表达、制图方法和规则、计算机专用和通用软件应用等方面训练有欠缺;学生投入精力和时间不足。培养单位的原因主要有:毕业设计选题与实际联系不够,缺乏时代性和新颖性,有的甚至是指导老师当学生时的题目,造成学生丧失兴趣,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和往届学生的毕业设计得到,达不到任何锻炼学生的目的;有些指导教师的能力有限和责任心不够,缺乏实际工作经历和研究经历;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当然也有用人单位签约后,没有培养计划地让学生一味提前上岗,而没有认识到学生实践培养的系统性训练的重要性。这样,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做毕业设计的兴趣不大,做毕业设计敷衍了事,效果不好,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不能尽快适应角色,用人单位对毕业后学生的工作不满意,缺乏信心,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增加了企业的培养成本和时间。

2 毕业设计的探索

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能熟练掌握文献情报检索技术,获得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观察与判断,形成独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求学生具备工程设计能力,方案实施能力,计算机等基本操作与软件应用能力,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工程管理能力;还必须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掌握创新方法与创新技巧,并灵活应用于实际[2]。这样,对我们培养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当然,毕业实践环节与指导老师的工程实践经验的培养、灵活多变的设计对象的确定和对题目的双向选择、时间保证和设计过程监测控制度的改进密不可分。

2.1 指导老师工程实践经验的培养

指导老师在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上应多给学生介绍一些工程实际工作中的例子,使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有更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启发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积累大量的工程实践案例和经验。因此,需要培养一支工程实际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有助于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目前,由于高等学校对教师学历的要求,大部分青年教师从学校毕业后即进入高校工作,没有企业工作经历,也就没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积累,难于完全胜任毕业设计实践性强的毕业设计教学工作[2]。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比如暑假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由专业教师带队到汽车制造企业、4S店、车辆维修厂等单位进行社会实践,通过教师对现场实际问题的讲解和自身的所见所闻,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聘请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做专业专题讲座,介绍汽车行业新产品、新技术,具体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调试,使学生专业知识得到扩展的同时,拓宽教师对具体工程项目设计环节和步骤的认识,制造工艺流程和生产线的认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素质,增加自信心[3]。同时,也可以通过进行以实践性较强的学位硕士和学位博士培训,既获得了学位又得到了工程实际系统训练,积累工程案例和指导工程项目的经验,也可参与高校教师卓越工程师计划,踏踏实实在企业待上一段时间,发现工程实际中的确实存在的问题,思考和探讨如何解决。总之,指导老师经过专门训练,经历许多工程实践案例,才能提出适合毕业设计得更加结合实际的课题,从而让学生得到真正的训练。

2.2 灵活多变设计对象的确定和对题目的双向选择

为了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提高的需求,毕业设计题材应来源于:指导老师正在进行研究的或预研的纵、横向项目;联合指导老师的正在进行研究的或预研的纵、横向项目;工程现场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汽车设计大赛中有关汽车外形和汽车内饰及汽车结构的改进方面的题目。这些能通过毕业生毕业达到很好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总之,杜绝一切太陈旧的题目。根据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双向选择进行选题,用人单位若需要提前进入单位适应工作环境的,由用人单元指定技术负责人为联合指导老师,根据联合培养制度,签订聘任联合培养老师合同,联合指导老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定题目,但需要学校指导老师参与选题计划,保证难易适当,达到系统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学生能力目的,又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题目,可以是在研发部门从事产品设计、工艺方案制定,在设备部门从事设备维修、维护和改进,在汽车生产线上的改进,在工具部门从事工装、量具、刃具的设计和改进,在进出口公司或供应部门从事外协、外购件的改进方案,在销售部门从事售前或售后服务策略的制定,在汽车保险公司从事保险项目的策划等。总之,这些都需要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有些学生要考研、考公务员的,选题主要是指导老师正在进行的纵、横向项目,这样保证毕业设计地点主要在学校完成,还有一些没找到工作单位的或者就业单位不要求提前去单位的,选题可以是指导老师或者联合指导老师正在进行的纵、横向项目。当然,也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内容进行选题。这样实现了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零距离接触,具挑战性和创新性,增加同学们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的主动性,提高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而能最大限度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2.3 毕业设计的时间保证

现在普通高校的学制都是四年八个学期,第七和第八学期是大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关键时刻,也是整个大学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又是毕业生求职择业的高峰期,各种各样的招聘会、公务员考试、招聘考试一场接一场。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的增大,大部分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就业单位上,着手准备和参加各种招聘会、面试,从时间上难以保证毕业设计

的质量。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完成就业目标,一方面采取了各种方法和措施,四处联系社会用人单位,举办各种招聘会,一方面对学生外出找工作和参加面试大开绿灯,放松了学生毕业设计的管理,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滑[4]。为了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毕业设计应从第七学期中段约11月份底开始进入毕业设计,大多数学生已找到工作,这样第七学期的课程需提前结课,这样从十二月起完全进入毕业设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去企业做毕业设计,可以充分利用春节前后这个相对比较空闲时间进行企业实践,去发现实际问题,和现场联合培养老师详细讨论,再和学校指导老师充分沟通确定设计对象。这样到三月份大概开学不久,基本上能完全确定下毕业设计方案及初期计算等内容,进行开题环节,能完成不少于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到四月份进行计算、绘图,进行中期检查环节,完成不少于工作量的三分之二,五月份进行检验和修改、整理说明书(毕业论文)、反复修改和预答辩环节,总体完成,到六月初进行总结、整理,写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完成答辩环节,这样从时间上保证了选题的实践性和毕业设计的质量,把工夫下到平时,而不是到最后熬夜进行毕业设计,减少了出现错误的概率。而以往毕业设计都是从三月中旬开始,总共大约十四周至十五周,从两端时间中去除一些查阅、答辩准备等时间,真正做毕业设计的时间只有两个月,时间相当紧张,造成同学们慌张、错误多,甚至拷贝、抄袭多,严重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和效果。

2.4 其他注意环节

真正搞好毕业设计,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除了指导老师有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灵活多变的设计对象和对题目的双向选择、足够的时间保证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2.4.1 毕业生和指导老师都要对毕业设计有足够的认识

要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首先,必须得提高作为主体的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指导老师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从毕业设计对人的一生的影响的高度上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不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毕业设计中肯定是达不到要求的,只有这样经历才能建立自信心。其次,还需指导老师和联合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有足够的认真和重视。只有学生和老师共同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才有可能达到满意的目标。

2.4.2 毕业设计过程的一些制度

在毕业设计工程中,开题、中期检查、绘图、整理说明书(毕业论文)、反复修改和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等环节要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对毕业设计进行定期监控,保证毕业设计顺利开展。

2.4.2. 1 开题环节监控制度

毕业设计前期资料的查找和提出问题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对毕业设计之前所学习全部课程及资料的综合和筛选,通过这个过程的沉积和酝酿,才能明确设计过程和设计思路。具体实施过程还需根据问题和现实条件进行讨论,确定总体方案及一些重要细节,因此,指导教师需要查看学生查找的资料,把握设计方向,防止学生设计的内容出现偏颇,做到及时引导和纠正。从12月初正式开始至第二年的2月份,这样3个月后也即三月初正式执行开题,都是开题的准备阶段,时间充足,内容翔实,并尽可能细化,这样开题讨论更有的放矢,并且开题时指导老师或专家能针对每个人存在的问题提出确切的建议和以后的工作重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2. 2 中期检查监测制度

实行中期检查监测制度,主要对已做工作进行检查,还有那些问题需要解决,设计工作大体完成,检查是否存在问题,让后期工作有的放矢,不至于偏离方向,保证剩下工作顺利开展。

2.4.2. 3 绘图、整理说明书(毕业论文)、反复修改和预答辩监测制度

在绘图和整理毕业论文期间,要多查多看,指出学生设计的不足,尤其是对于细节上问题进行反复检查,通过指导老师检查,让学生及时修改并再次确认修改结果,采用本组同学互相检查的方法,对一些共性问题还需集中所带同学共同改正,直到满意为止。然后进行预答辩,一般在同一个指导老师的所有同学内部进行,或者两个指导老师一块进行,取长补短,让每一位同学都进行预答辩锻炼,其余同学和指导老师做评委,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体验答辩时的感觉,不至于直接进入答辩而太紧张,提高自信心,根据自身存在问题进行改正。

2.4.2. 4 毕业设计答辩监测制度

毕业设计的答辩是对学生大半年所做毕业设计过程和程度的一个考核,更是一种锻炼。为使成绩评定更加公平合理,应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加大创新题目评价分值,尤其是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是初步解决、较彻底地解决和彻底解决,还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大小。总之,要总体合理。

3 毕业设计改进与实践的结果与优点

采用上述毕业设计的改进方法对近两届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进行了实践,从用人单位、已考上研究生的招生单位和导师、已毕业学生及社会回访,效果显著,学生也比较满意,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提高了学校声誉。采用灵活多变的毕业设计的改进方法对学生是一种重要经历和锻炼,对指导老师也是一种经历,与卓越工程师和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培养遥相呼应,能促进学校科研、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满足学生和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吴亚兰,许伯彦,郑忠才,等.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探索[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26(4):407~410

[2]冯莉媚.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点探究-基于浙江省高校毕业设计的抽查结果[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1):15~17

[3]杨帆.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74(7):74~77

[4]刘长久.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7,12(6):24~29

作者简介

赵海军,工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教学和研究,研究方向为振动噪声控制、结构和流体数值计算及学科建设。

上接第140页

的教育理念要贯穿于小

3.3 因材施教的理

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文化背景、知识积累、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的名学员的特点施行切合个体在各自原有的基础展与提高。古今中外对度的论述。我国古代“因材施教”的主张证研究表明,只要提供有的人都能学会一个人西,为因材施教这一古了新的涵义。小班化教制相比,教员在深入地的同时,不仅可以扩大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可因材施教,进行全员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员全面而又有个性地发

3.4 学员主体的理

小班化教学以学归宿,不是要学员去适境,而是强调让学习环需要。比之大班教育,学员的学习活动为主,证配合、催化学员的学化教学的教学过程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以主动的;小班化教学的课堂谐氛围中,教员与学员间交往频繁,是一种新

3.5 个性发展的理

以学员为主体、化教学是小班化教学的教学,小班化教学既能异,根据不同学员的学情绪状态,给予不同的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又需求调整学习目标,保倾向。个别化教学是小教学的最重要特征。

3.6 全面发展的理

要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发展学说,要把学化建设相结合并赋予了员的发展与部队发展需小班化教学的根本宗员全面而富有个性的终目的,育人才是目的注学员对专业知识技能情感、意志、道德、行展。另外,有意识的专间的融合和综合性的课使小班化教学在促进学作为。

参考文献

[1]和学新.小班化教育的评论,2002,(1)

[2]罗晴,张仲豪.对我国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艳,令维军.对全国开展望[J].考试周刊,2011,(

作者简介

韦文亮,男,1974年10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中队,广西柳州市,545005

参考文献

[1]吴亚兰,许伯彦,郑忠才,等.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探索[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26(4):407~410

[2]冯莉媚.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点探究-基于浙江省高校毕业设计的抽查结果[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1):15~17

[3]杨帆.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74(7):74~77

8.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八

[关键词]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邵莲芬(1974- ),女,河南驻马店人,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教学;马长波(1975- ),男,河南洛阳人,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河南驻马店463000)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1-0148-02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完成四年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一过程既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 也是对教师四年教学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的检查。本文结合黄淮学院近几年的实际情况,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近几年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及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分析,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毕业设计选题。(1)模拟课题与实际工程存在距离。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内容主要采用模拟课题的形式,即课题大多是由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训练要求而从实际工程图纸中杜撰出来的假想题目,由于受到工程量大小等因素的种种限制,常常使模拟课题与实际工程之间存在差距。这样就使毕业设计局限在就事论事、纸上谈兵的状态,缺乏工程意识训练,图纸脱离工程实际,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2)选题空泛,难以深入。从笔者接触到的毕业设计来看,多数题目选得过大且难度过高,过多地考虑长远性,难以在毕业设计教学阶段完成任务。这样势必影响学生取得成果和完成设计,降低学生对研究的决心和信心。

2.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参差不齐。毕业设计要求指导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程阅历。部分学校不少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工程设计的训练不够,基本功不扎实,因而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3.毕业设计评价。以往的考核是对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学生的学习态度、设计成果、答辩情况的笼统考核,进而评定出优、良、中、差,缺乏针对性,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设计水平。由于是集中一次考评,学生根本没有改过的机会。此外,更难以控制个别学生抄袭、蒙混过关的现象。

二、教学设计改革的措施及对策

(一)科学选题,提出毕业设计选题指南

1.选题的指导思想。应尽量做到完整、综合、理论联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创新,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设计任务量要饱满,难易要适度,要有合理的进度安排,且保证有阶段性的成果。

2.选题的原则。应符合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毕业设计的题目应考虑培养目标的要求。

3.有利于综合能力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因此选题不能太窄,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在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手工绘制工程图,同时还要求利用Auto CAD或天正建筑等绘图软件进行计算机绘图,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计算机绘图能力;鼓励学生在手算基础上利用计算软件进行电算;在毕业设计中使学生注重新型建筑材料的利用、新规范的应用和结构计算方法的演变;考虑到一部分学生即将从事道桥工程方向的工作,我们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加入了桥梁设计题目。总之,设计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交通领域、桥梁领域和土木工程领域等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计算机软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

4.因材施教。毕业设计的选题应贯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即根据每个学生自身不同的特点设定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课题。毕业设计课题大约可以分为工程设计型、产品开发型、实验研究型三种类型。而一般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已保送或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一般可结合指导教师的课题从事研究工作,完成研究型毕业设计,培养和挖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潜能,同时也可尽早地完成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渡。第二类为已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或正在联系接收单位的学生,他们可结合就业实习,在用人单位或校外其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这类学生完成的多为工程设计型。第三类学生将在学校进行规范、系统的学习和训练,选题可以是工程设计型、研究型、产品开发型等多种形式。

(二)毕业设计选题指南的确定

专业教研室作为组织、管理、指导本专业毕业设计的功能单位,应及早组织相关指导教师拟定毕业设计题目,编写毕业设计提纲,并由院系成立的专家评审小组对题目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提出毕业设计选题指南,让学生和教师自主进行双向选择。

(三)导师的遴选

1.指导教师的资格与职责。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指导教师应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水平和质量,鼓励聘请校外专家担任指导工作。为了保证学生掌握与实际工程贴近的设计、施工方法,首先,指导教师不但要有高深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搞得了设计、下得了工地;其次,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要体现教学互动原则,既要认真负责,定期检查,在关键问题上把好关、作好导向工作,又要对学生放手锻炼,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

2.建立严格的指导教师遴选和评估制度。从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出发,彻底消除论资排辈的现象,使每一位指导教师都能够站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这样一个高度,正确对待毕业设计工作。对年轻指导教师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同时以拓宽年轻教师的思路,提高其带教水平为目的,适时地邀请一些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专家举行讲座。对老指导教师,定期对其教学实践进行考核,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评估,对于责任心不强,自身素质较差,指导水平较低的教师,相关管理部门要敢于进行批评,向其提出警告甚至停止其指导资格。这样在逐步扩大指导教师队伍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能上能下的运行机制,同时提高了指导教师质量,优化了指导教师队伍结构。

3.毕业设计的评价。(1)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功能。毕业设计作为工科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其在四年本科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成绩评定工作做得好,会营造学校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成绩评定工作做得好,可以真正发现毕业设计工作中,乃至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进一步做好今后学校的毕业设计工作,乃至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2)构建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原则。针对性:根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评价要求;导向性:围绕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虑毕业设计应达到的要求;设计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相结合的原则,重点突出、导向明确的原则,简明性与可操作性原则,通用性与兼容性原则;现实性:从大多数院校实际情况考虑,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专家组评价相结合及模糊判断的评价方法,力争较准确、较完整地提供毕业设计质量状况的信息,以利于各院(系)加强毕业设计工作;科学性: 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遵循教育规律,符合现代化教育管理的要求。(3)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模块构成。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价体系由三个评价指标,15个评价要素组成。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素的内涵见149页表。每一个指标评价等级标准分为A,B,C,D 四个等级,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为使评价工作简单易行,评价标准中只设计了A级和C级,符合A级标准的定为A级,符合C级标准的定为C级,介于A级与C级标准之间的定为B级,低于C级的标准定为D级。

三、结束语

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的毕业设计质量,全面提升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努力探索,才能为国家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土木工程的专业人才。也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科学的改革,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素质和技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从钜,梁炳钊,蓝才武,苏初旺.努力抓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高教论坛,2003(5).

[2]陈岳林.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3(5).

[3]邹永松,徐天茂,杨锡阶,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探索与实践[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胡圣军,郑长成,吴晓,等.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5(1).

[5]李文磊,林卫星,刘士荣.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中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5).

9.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九

1.自主联系实习申请表

2.自主顶岗实习协议书

3.顶岗实习鉴定表

4.顶岗实习任务书

5.顶岗实习实习日志(写满四个月),月总结(写满五个月)(要求直接写在顶

岗实习手册上)。

6.顶岗实习报告(要求: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A4纸打印装订。要求:有封

面,封面上注明姓名、班级、指导教师。电子稿答辩前由班长收齐统一上交)

7.毕业成绩评定表(每人两份,答辩时由班长统一到教材科购买,不允许涂改)

8.毕业设计成果(以实习单位工程为例做一套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字数3万以

上,页数50页以上,打印装订好,答辩时主要针对毕业设计成果内容进行提问。电子稿答辩前由班长收齐统一上交)

9.就业协议书(盖实习单位章印)

注意:

1、顶岗实习承诺书离校前以班级为单位上交;

2、指导老师和学生参考顶岗实习手册的在顶岗实习的平台上进行有关信息的输入;

3、指导教师按12月、1月、2月、3月、4月五个时间段进行过程控制(下达任务通知、答疑);

4、顶岗实习协议书、顶岗实习鉴定表上面的章印必须一样;

5、学生按学号进入校网站首页上的顶岗实习的平台,第一步要修改人个资料、完成顶岗实习联系书、任务书、报告书及实习公司维护四个表内容的输入;

6、要求学生每周登陆一次,确保各项任务能通过顶岗实习的平台及时传达到,学生有任何关于顶岗实习的内容都可在顶岗实习的平台上向指导老师反馈;

7、顶岗实习手册要上交;

8、学生答辩时用两个牛皮袋(如果装订成册的可以不需要牛皮袋,要有封面)装好上交答辩:一个牛皮袋里装顶岗是的一套内容,一个牛皮袋里装毕业设计成果(施工组织设计、图纸)。

10.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十

关键词:道路工程;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科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55-02?摇?摇?摇

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总结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培养科学的逻辑思维模式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各高校对毕业设计也非常重视,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大学里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如学生已经找到工作而不太重视,平时不做,最后按照其他同学的成果“照葫芦画瓢”,只求答辩通过,又或者是毕业设计选题不太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下面就我校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一、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我校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第5周到第16周,由一名教师独立指导4~6名学生,一周安排辅导的时间不少于2次。一般是给定1:2000的地形图、交通量、自然地理条件、材料供应以及路线起终点、设计车速等,让学生进行一阶段的施工图设计,设计成果包括说明书、设计图纸(包括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涵洞、路面结构和特色设计等)以及相对应的表格,另外还包括施工图预算、文献综述、翻译等内容。对于所有设计图均要求在坐标纸上手工绘制,并再用计算机绘制出图一套。完成后,分小组进行答辩,学生进行挂图或用幻灯片的方式答辩。

1.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优点。我校道路工程专业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实践,实施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①毕业设计选题四年内不得重复。如果是连续多年重复,很多学生就会修改甚至拷贝以往学生的设计成果,造成毕业设计失真。而四年内不重复设计图纸,这样学生抄袭的概率微乎其微。②交叉评阅,综合评定。为了使学生的答辩成绩更加客观和公正,采用指导教师评阅、其他教师交叉评阅和答辩小组评定三部分组成最终的毕业设计成绩,其比例为50%、20%、30%。而且如果有一方给出不合格,这名学生的总成绩也为不合格,实行一票否决制,避免了个别教师的主观性或者是学生答辩临场发挥不好导致成绩低下等现象的发生。③常规设计加特色设计。在平、纵、横、涵洞等常规设计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特色设计。如没有特色设计,学生的成绩最高不超过“中”。特色设计由学生根据个人即将面对的工作性质和兴趣爱好自己选定题目,如安全设施设计、绿化设计,又或者是施工组织设计等。因为有成绩限定,特色设计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对今后学生参考工作后也有积极的作用。④优秀毕业设计公开答辩。对于指导教师和交叉评阅得分均为优秀的学生,不参加小组答辩,直接进行公开答辩,使答辩成绩更加客观公正,也会促使学生更加认真、仔细。

2.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不足。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致使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①教辅模式的局限性。实行单个教师独立辅导多名学生的教辅方法,虽然这样做明确了责任,但也存在单个教师专业知识面欠缺的问题,如勘测设计的老师对路线比较熟悉,路基路面的老师对路面结构、挡墙比较熟悉,所以很难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指导。②学生过分依赖计算软件。目前道路设计的一系列过程均可以软件实现,很多学生为了减少工作量,先用软件实现,再抄描手工图,而不是自己计算。而且在软件应用时也不求甚解,致使很多设计细节错误甚至和原设计要求有较大差异。③学生出勤率较低。很多学生在辅导时间内不能参加,当然也有单位实习、找工作等原因,但有一部分同学平时不做,最后2周左右时间内突击完成,往往是参考别人的成果或找人代笔,当然也是错误很多。④设计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找到工作的同学应付毕业设计,只求过关;找不到工作的同学忙于应聘而不安心做毕业设计。另外,在教辅的过程中,也存在不注重引导学生思维,就毕业设计而设计,完成图纸了事,很少去深入地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毕业设计的目的

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点:①科学逻辑思维能力。这点尤其重要,这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不具备这种能力,就没有方向、没有方法去思考面临的问题。②专业基础能力。毕业设计是对以往专业课的总结、融汇和运用,不论毕业后是从事管理、施工、监理、检测等工作,都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能力,一个工程的设计图纸如果了解得不够深入,必然会造成工作上的被动。③查找文献能力。遇到问题应该知道通过什么方式去解决,在哪里可以找到参考的相关文献,如何查找,怎么做到更全面、严谨等。④绘图能力。包括手工和计算软件,手工绘图就需要掌握核心的专业知识,各种曲线在图纸上如何确定;计算软件如何使用,各种参数的设置,遇到错误怎么修正等。⑤沟通、合作能力。这点在将来的工作中非常重要,个人的能力是局限的,如何充分地整合资源、高效地完成任务是将来要面对的问题。⑥写作能力。往往理工科学生对这点不重视,但在将来的工作中会应用很多,如施工日志、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等,通过毕业设计中的文献综述、毕业设计说明书等内容进行训练提高。

三、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改进建议

针对我校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管理模式中的不足,结合毕业设计的目的,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1.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要解决什么问题,目的是什么,问题的构成、要素、达到目的有什么方法,如何评价结果,如何改进等。这个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毕业设计阶段,在毕业设计之前让学生思考设计的目标是什么,如在符合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舒适、安全、节约、环保等,知道这个目标之后,在选线的时候就要考虑怎么做才能使得设计方案更符合目标,高填深挖不符合节约、环保的目标,应尽可能避免等,当然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每个目标都最优,还要有个平衡、协调的过程。又如在涵洞设计时,要让学生明白涵洞的作用是什么,设置的原则是什么,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以往有些学生的图纸上,地面线在涵洞出水口以上,根本就无法排水,这样的涵洞设计即使各部分细节设计得再完善,也没有价值。有了科学的思维能力后,设计时就可以考虑得更全面、客观,从而避免出现这样的根本性错误。

2.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和研究,和设计院的设计人员相比在具体项目设计上还是缺少经验,设计水平还是有差距,所以对于指导教师,学校应积极地鼓励或者是给予政策支持,让教师到一线的设计岗位上去实践,当然也可以去项目管理、监理岗位等,毕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的问题不一样,这样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就可以贴合实际,游刃有余。还可以聘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校外人员与在校老师一起指导毕业设计,对于双方以及学生都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机会,在理论和实践上可以更好地融合、贯通。

3.提升专业实习锻炼。如果对工程现场、工程结构不熟悉,在设计时就会感觉很抽象,很难入手。一方面在以往相应专业课时加强专业训练,以便和毕业设计相衔接,如在小桥涵课程中,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提供对应的地形资料,进行涵洞和小桥的设计,设计深度要求相同,这样在毕业设计时很快就可以上手;另一方面在毕业设计前的现场实习时,要让学生全面、详尽地了解施工现场,认真检查实习报告,对于学生的疑问,尽可能对照现场实物进行解释。让学生感受施工单位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要尽量做到多与施工技术员沟通。另外,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时,教师应准备多种图片、视频或动画等资料,包括内部结构,学生遇到疑问时,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问题所在,更方便理解和应用。

4.多方式多手段进行指导。实行教师联合指导,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根据毕业设计的进程分别进行重点辅导,实行几个不同专业老师一个小组的模式,可以克服单个教师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各自的学术专长,学生的受益也更多。另外,目前实施的方式只是指导教师在固定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答疑,很有可能出现学生有问题时找不到教师,而没有问题时刚好是见面时间。所以,指导教师可利用校园局域网、Internet上的专设BBS以及E-mail甚至视频方式在特定的时间接受学生的咨询或接收学生传过来的设计图,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回复。

5.实行阶段任务答辩。为了避免学生出现前期不干,后期突击的现象,应实施阶段任务答辩,每个阶段的答辩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就可以有效促使学生认真地对待毕业设计的每一个过程。具体可以分平、纵、横断面;涵洞、小桥;挡墙、路面;施工图预算等几个阶段,分别由相应的专业教师负责阶段答辩。经过几个答辩回合后,在最终答辩的时候学生的设计成果会更加完善、规范、合理,答辩时的准备也会更加充分。

本科生毕业设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一个综合的教学过程,持续的时间长,遇到的问题多,各高校也在不断完善其管理模式。通过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改进建议,目的是使我校道路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升华所学专业知识,进一步健全自己的科学逻辑思维模式,能够较为独立地解决工程中的问题,毕业后在相应的岗位上可以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永平.公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104-106.

[2]蒋建国,郭志坤.关于道路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的思考[J].中国教学与研究,2010,(41):78-79.

[3]吴旷怀,包秀宁,李燕枫.道路工程方向毕业设计多元化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5,(4):70-72.

11.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十一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也是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综合运用四年来所学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实际训练, 既可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也为进入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领域工作奠定基础。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力的发挥, 也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1]。本文针对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导师制的教学改革, 围绕着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这一主题, 开展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问卷调查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1 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截止到2014年年初已有7届毕业生, 在学院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历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良好。但是由于我院成立时间相对较短, 加上近几年学院发展快、招生多造成师生比过小, 大学生连年扩招导致就业形势严峻等新情况的出现, 使得毕业设计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毕业设计选题面狭窄, 其中约80%的学生从事的是多层框架结构或施工类的毕业设计, 且以“命题式”的设计题型居多, 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提供详细的毕业设计任务书, 里面明确了设计内容以及进度安排, 学生普遍感到脱离工程实际, 没有积极性和创新欲望;

2) 就业影响及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本科阶段的第八学期, 已经顺利签约的学生中, 有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只要成绩合格, 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就万事大吉, 根本没必要在毕业设计上花太多时间和精力。部分没找到工作的学生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 根本不能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做毕业设计。而少数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准备研究生面试和复试工作, 也牵扯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这些方面或多或少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3) 毕业设计管理和监控不到位, 虽然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中明确了对学生的日常考勤和过程管理, 但毕业设计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参加招聘会、面试、复试等原因不定期缺勤, 使得考勤制度流于形式。而且, 由于毕业设计周期长, 期间指导老师还有其他教学和科研任务, 有时对毕业设计管理和监控不到位, 也使学生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成果无法得到保证。另外, 师生比过小造成指导老师全面逐个辅导时间不足、毕业设计考核方法不科学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

针对上述毕业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三年, 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行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导师制的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主导作用, 积极引导和全面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 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为了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工作, 结合笔者参与的南京工程学院教改课题, 对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四年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呼声, 为教改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2 毕业设计情况问卷调查和分析[2]

2.1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设计

本次毕业设计情况问卷调查共计13个问题, 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实施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导师制的必要性、对学生工程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帮助程度、对提高毕业设计整体质量的认可程度;调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课题类型、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和工作地点;从学生角度调查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具体指导次数、指导过程、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调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与指导老师的互动情况以及认可毕业设计的重要程度。2014年6月初, 针对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四年级学生, 我们共发放问卷调查表格200份, 回收200份, 回收率达到100%, 调查统计情况如表1~表4所示。

2.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由表1知, 8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实行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导师制, 83%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对于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帮助大, 85%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对于提高毕业设计整体质量帮助大, 说明实行导师制是成功的, 应该继续坚持下去。

毕业设计题目恰当与否, 直接关系到以后的毕业设计进度和毕业设计质量。由表2可知, 毕业设计课题类型遍及设计、施工和管理类, 符合土木工程专业的社会分类需求, 充分体现学校“学以致用”的校训, 毕业设计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总体适当, 大部分学生能保证毕业设计进度要求。从表2中可以看出, 有69%的课题属于“真题真做”, 有31%的课题属于“假题假做”。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意识和成就感, 我们鼓励“真题真做”, 尽量避免“假题假做”。表2中还显示, 有18%左右的学生感觉毕业设计难度和工作量偏大。对于基础薄弱和能力一般的学生, 指导教师可在满足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下, 对复杂实际工程适度简化, 精简毕业设计内容, 不至于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 挫伤其积极性。另外, 从表2可以看出, 有近1/3的学生希望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鉴于校外毕业设计能近距离接触实际工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学院也大力鼓励并积极创造学生校外毕业设计的机会。

由表3可知, 绝大多数指导老师认真负责, 指导及时, 采用“启发式”方式循循善诱, 帮助学生处理和解决毕业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能够全面胜任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导师工作。不仅如此, 调查中还发现许多指导老师工作之余还对学生的就业和思想动态等各方面进行关心和指导, 最后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绝少部分指导老师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 或者指导人数过多, 或者责任心不太强等因素, 导致其在毕业设计中指导不及时、不到位, 这方面学院要深入进行调查, 找明原因, 对症下药, 以求最大程度地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

加强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表4表明, 大部分学生重视毕业设计, 能经常和指导老师进行互动, 合理安排时间, 其毕业设计能满足正常进度要求, 但也有23%的学生因为找工作、研究生面试、遇到问题卡住等种种原因导致进度落后, 所以学生应更加积极主动地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而不是被动消极地“等、靠、要”, 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表中还显示,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毕业设计是走上工作岗位前一次系统的职业培训, 对其帮助很大, 很重要, 特别是认认真真从头至尾做完毕业设计的学生, 感触颇多, 认为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系统复习与历练,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绝好机会, 因此收获很大。

3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探索

针对毕业设计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学院在导师制的教学改革基础上, 从改进选题、合理安排时间、加强过程指导、开展校外毕业设计等方面着手, 进一步推进导师制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工作,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全面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3.1 改进毕业设计选题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选题要密切结合实际工程, 鼓励“真题真做”, 尽量避免“假题假做”。为了保证人手一题, 指导老师要积极开动思维, 多方位多渠道搜集课题, 可以与地方设计院或施工单位合作就实际工程项目进行选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就业去向拟定课题;可以结合指导老师的科研方向和实际项目拟定设计或研究课题等等。选题要求专业知识全面、工作量饱满、实践应用性强, 要切实做到与培养目标、工程实际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

3.2 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3]

毕业设计为期16周, 时间安排紧张有序, 为了减少学生刚开始的茫然无措, 更快更好地投身到毕业设计工作中, 可以将毕业设计的任务安排提前至第七学期末, 期间安排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 指导老师提前向学生发放毕业设计任务书, 向学生讲授具体的任务和要求, 学生可以利用假期认真思考, 积极准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前期准备工作充分, 后面遇到研究生复试、参加招聘等等事情时才能从容应付, 不至于影响毕业设计的进度以及质量。毕业设计不提倡“前松后紧”和“前紧后松”, 要求“前紧后紧”。

3.3 提高指导老师综合素质

毕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指导教师必须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胜任。我院近年来补充的师资力量大多是名校的博士或外校引进的教授, 综合能力较强。为进一步加强整体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还积极采取多种措施, 将富有工程经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组成教学梯队, 对青年教师实施“传、帮、带”;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相应的执业资格考试, 承接纵横向科研项目;派遣教师去校外建筑设计院、建筑公司、监理公司等挂职锻炼, 提高他们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只有全面提高指导老师的综合素质,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毕业设计的高质量。

3.4 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始终如一实行“导师负责制”, 指导老师对设计进度、过程管理、质量要求等方面提出明确规定和实施细则。如毕业设计期间必须明确指导的时间和地点;制定详细的考勤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 明确奖惩条例;指导老师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的毕业设计阶段成果等。为了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实施从选题—过程—成果三位一体的三期检查制度。初期主要检查学生的选题和开题。选题在双方互相选择和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开题则检查学生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拟定的技术路线和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可行;中期主要检查学生的设计进度和阶段成果是否和任务书一致以及后期的进度安排等;末期则重点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汇总、评阅答辩过程记录以及后期的成果展览和工作总结等。

3.5 鼓励学生开展校外毕业设计工作

因为校外毕业设计能近距离接触实际工程, 使毕业设计理论联系实际,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 我院大力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在校外开展毕业设计工作。一方面学院多渠道与社会上相关专业的企事业单位合作, 为学生积极创造合适的岗位和机会;另一方面, 利用已经签约学生和相应单位都愿意提前接触的契机, 学院也鼓励学生去签约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工作, 以缩短工作磨合期, 为将来更快适应工作打下基础。需要注意的是, 校外毕业设计必须实行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工程师联合指导制度, 重视管理力度, 以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形成良性互动。

4 结语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 我们的毕业设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表现在毕业设计过程认真严谨, 工作量饱和, 计算书和图纸完整规范, 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等。但是, 教改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比如可以加大土木工程专业相近学科间的交叉指导, 由不同学科的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做出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高水平毕业设计;巩固和加强校外毕业设计教学基地建设, 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正式规范、互惠互利的校外教学基地;加强指导老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让工程实践经验匮乏的老师去设计院、施工企业挂职锻炼等。如何进一步提高南京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的毕业设计质量, 使南京工程学院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需要不断探索, 勇于实践, 只有这样, 才能贯彻学校“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才能为国家输送更多更好的土木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

摘要:针对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土木工程专业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导师制的教学改革作了研究, 围绕着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这一主题, 开展了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问卷调查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罗臻.提高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3 (19) :123.

[2]卢瑞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调查与剖析[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2 (1) :96-98.

1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篇十二

在技校两年的理论学习,使我的知识面有了提高,技校的生活让我学会坚强,对建筑工程造价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体育委员和足球裁判的工作,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交流,学会了工作的态度。

在技校的学习与初中的学习不同,技校的学习是为了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而初中的学习是为了升学。所以在技校的学习,我变得更有自信。对专业课的学习需要多练,不能空想,我比以前增加了动手的能力。我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遇到许多挫折,面对着这些,我选择了勇敢去面对,而不是退缩。

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每个学期均拿到奖学金,荣获“学习积极分子”、“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等。这些源于我对学习的热爱,我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兴趣,特别是学习,没兴趣就学不好。我认为对专业课学习不应只停留在课本上,还应该多阅读课外书。所谓“学海无边”,学习不应只停留在课本上,应经常对市场材料价格做调查。施工技术和材料是不断发展的,只有不断关心最新施工技术和材料价格,才能学好专业知识。

在学习上,我认为对建筑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的知识面广了,涉及施工技术、材料性质、设备等方面的内容。学习专业课程,需要与实际结合,更需要认真的学习态度,细心、谨慎的性格。

在班上,我担任体育委员。在工作中,需要经常与班上同学交流,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我还是学生会裁判团工作人员,担任足球裁判。我执法了多场比赛,我比以前更有责任心和耐心,以及面对突然事件的果断决定。我经常利用放学及休息日的时间去锻炼身体,包括跑步,踢足球,打乒乓球等,运动能更好地舒缓压力,所以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13.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篇十三

1、什么是单位工程,什么是分部分项工程,请联系实际工程来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定义和具体作用(用自己理解后的语言叙述)?

3、一个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4、编写施工方案中主要应说明哪些内容?

5、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之间的关系?

6、组织流水施工时,一般主要应提前考虑哪些主要参数?

7、一般工程的施工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是什么(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图回答)?

8、按你毕业设计图纸上基础满堂开挖要注意哪些问题?

9、现场道路、水管走向及电路布置如何合理安排?

10、按你毕业设计图纸的内容,施工要选用哪几种机械?用在何处,位置放在何处较合理?

11、施工的技术措施主要指哪些方面?

12、工程的质量措施主要指哪些方面?

13、施工安全主要从那几大方面考虑?

14、文明施工一般主要看哪几方面?如何看待现场文明施工问题?

15、在编写施工组织设计中,为什么还要计算工程量,工程量主要用在哪几方面?

16、施工进度计划都表现在一张横道图上,一般横道图应标出那些内容?

17、评价一个施工方案指标有几个?

18、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

19、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

20、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21、如何确定施工流向?

22、多层民用混合结构一般分为那几个施工阶段?

23、什么是“开敞式”施工?什么是“封闭式”施工?各有何特点?

24、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是什么?

25、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原则?

26、施工平面图的内容有哪些?

27、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

28、拟定施工方法的要求是什么?

29、横道图的内容?

30、什么是最小劳动力组合、最小工作面?它们对组织施工的班组人数有什么影响?

31、从哪几方面检查和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的初始方案?

32、做好施工指标工作应注意什么?

33、什么是施工程序?

34、什么是施工顺序?

35、施工平面图中主要应考虑哪些施工机械的布置?

36、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37、怎样制定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38、施工进度计划的表达方式有哪几种形式?

39、横道图和网络图表示的施工进度计划各有什么特点?

40、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中计算的节点时间参数和工作时间参数各有哪些?

41、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虚工作的是怎么表示的,它的作用是什么?

42、在网络计划技术中,单代号网络图的是怎么样表示的?

43、网络计划的优化主要有那几方面?

44、在双代号网络图中,怎样根据时间参数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14.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十四

在生物工程的专业课程中, 《发酵工厂设计》综合性、专业性很强是在掌握基础理论、工程技能及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与该课程的理论部分相适应的教学实践环节—发酵工程设计课程设计, 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工厂的全局设计思考能力, 专业性的工艺、设备设计能力, 结合其它实习和设计经验, 完成工程学科的综合性基础训练[1]。

一、实施

因为学生在以前的外出实习中, 去过诸如食品厂、制药厂等发酵工厂, 对此类工厂有一定的直观了解和感性认识。所以本课程设计所选择的题目为:啤酒、谷氨酸、青霉素、红霉素四类工厂的平面以及工艺、设备设计。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我院教学实际情况, 我将本次课程设计教学分成以下几个部分来完成:

1. 任务布置

本次课程设计共两个班每班30人。4类题目, 每15人完成一类。每一类题目分成若干个小题目, 抽签决定每人题目。因为本课程设计理论教学时间只有一周, 且要查阅大量资料, 任务量大, 所以课程设计的题目提前两周通知每个学生, 提前着手查阅资料, 最后集中在一周内确定设计方案、进行工艺计算、绘图。

2. 分组讨论

课程设计的每个题目都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更需要每一组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基础, 将每一个题目分成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两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成若干具体的小项目, 由各部分小组成员单独完成。这样, 分工明确, 任务清楚, 又有利于相互协作。具体任务组成见图1。

在所有任务中简单的项目由一人完成, 复杂的由两人共同讨论协作完成。激发、鼓励每组学生之间充分交流, 这样才能将整个题目完成得更好。例如进行物料衡算时, 负责工艺计算的学生要与工艺设计的学生商量讨论确定相应的工艺流程, 否则当工艺流程不能最终确定时, 无法进行工艺计算的各个环节。

3. 任务的完成

整个大任务分成各个小项目后, 由各个任务的负责人之间讨论确定方案。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完成各自的任务了, 这需要查阅资料、运用以前学过的专业知识, 甚至需要查阅一些工程方面的工具书, 最后运用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完成设计制图部分。这一阶段,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 支持学生对新工艺和新设备、新理论的应用和构想, 发散学生的思维, 配合一些新兴工厂的实例开阔他们的视野。

4. 各部分整合

每个题目的各个任务分别完成后, 整合在一起构成整个题目。整合时每一大组的学生根据每个题目的特点从全局观念出发, 配合全厂的设计说明书, 对各自的任务进行局部的及时调整, 必要时, 还要全组成员共同讨论共同修改, 最终完成每个题目的设计说明书及全部的设计图纸。这一阶段, 重点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5. 考核评定

课程设计的考核评定比理论课程的考核评定有一定的复杂性, 理论课程的考核参考考试成绩, 参考标准答案评分, 而《发酵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每个题目都没有标准答案, 因为对于工厂的平面设计, 工艺流程方案的确定、设计, 设计图纸的制作等各方面条件的确定因每个设计者所考虑的重点的不同而不同。本课程设计的考核中设计说明书和相关图纸绘制占总成绩的70%, 学生在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参与情况占总成绩的20%, 以一个大组为单位每个学生向全组成员讲解自己任务部分的设计理念占总成绩的10%。最后三部分成绩加权构成每个学生的课程设计的总成绩。

二、总结

通过一周的课程设计, 在整个过程中针对学生来讲要达到:

1.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课程设计的完成使学生认识到要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只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 还需要大量实践的锻炼。

2. 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 切身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每一个题目的任务都需要全组学生同心协力, 共同讨论商量, 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来确定最恰当的结论。而且, 在社会活动中, 很多时候工作需要团队协作共同完成, 沟通与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很多情况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对自己的想法、做法要作一些及时必要的调整来适应大局, 同时也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

3. 课程设计的考核评定中有一项是让每个学生面对自己的组员阐述自己的设计任务, 设计理念。

这个过程考核学生的设计思路是否清晰, 表达是否完整, 可以锻炼学生的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 自我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多是十分重要的。

应用上述教学思想指导在我院进行课程设计教学, 从目前的效果看, 整个的设计过程是比较顺利的, 学生反响良好。因课程设计在我院生物工程专业开设不久,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觉得还有两点不足, 一是设计的时间上, 一周的教学时间比较紧张, 只能保证重点环节的设计工作, 这样造成整个设计的系统性、连贯性有所欠缺;二是学生缺乏将自己的设计思路与实际生产问题相比较的机会, 加之大量的新型设备和工艺广泛应用, 导致学校理论教学滞后, 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明显。如果在设计后期能过针对不同的设计的题目, 带学生去相关工厂比较, 这样就能使学生掌握的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 取得良好的理论学习结果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上一篇: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下一篇:志愿服务心得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