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游记作文

2024-06-30

初三游记作文(精选15篇)

1.初三游记作文 篇一

周六晚上,我终于到了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北京民俗文化胜地。那里的四合院、胡同风景十分有名,是一条非常有老北京风味的古街,曾是全北京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街。它同元朝一起落成,周围有十六条胡同相衬,难得一份古老!

我本要去那里寻得一份幽静——自己漫步在街上,街边儿,小孩儿滚着铁圈,老头儿下着象棋,远处国槐飘香……我畅想着即将呈现在眼前的景象。

走出地铁站,挤进入口。人真是不少!不过也不打紧,这么有名的地方,人多也正常。往前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面白墙,有几块胡同旧照嵌在上面,旧照上雕画的是古街往日的模样。

我挺高兴,便疾步向前,想看看实景。结果迎面扑来的是刺鼻的烤肉味儿与更加嘈杂的人声,更加汹涌的人流。我便安慰自己,幽静是寻不着了,能吃到些地道的`北京小吃,也不错啊!

顺着滚滚向前的人流,我尽力仰起脸来去辨认街道两旁的招牌。看着它们,我立即想起了以前去过的所有古镇———这里有凤凰古城的银饰店,有平遥古城的乐器店,有重庆磁器口的酒吧,有南京老门东的各种纪念品店,有成都宽窄巷子的大小饭馆……好一锅大杂烩!不过北京就是北京,不少小店儿都机智地挂着全北京最好喝的“酸梅汤”的显眼红字招牌,叫卖自己勾兑出来的饮料,这已是我见到的最富有北京味儿的地方了。

继续向前,我实在想立刻逃离这里!眼前的场景早已在别处看得烂熟。很久才遇上一座暂时未被商业化的魔爪撕扯得面目全非的四合院,门上面却写着“私人住宅,禁止入内”这种绝情的话,字下面还挂着明晃晃的大锁。这都是被逼的啊,他们住在这里,本和我一样,想图个清静。而如今呢?恐怕早要烦死了,恐怕就要搬走了,这最后一点北京味儿,恐怕就要没了!

夜色深了,远处传来几位老爷爷唱京剧的声音,这声音让我真切地意识到这里确实是北京。多年后,当这些人都不在了,当北京最后一批高楼拔地而起,老北京的民俗文化恐怕只能到“首博”去寻找了。

2.初三游记作文 篇二

今天早上,跟读三年级的儿子谈写游记。他说老师布置的作文是写一篇“游记”。我说:“这好写呀。”他不动笔,却在床上打滚。于是,我开始说教:“游记嘛,就是写某人游某地,记录下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这个某人就是你,某地嘛,就不好说了。要不,我们一起去“游”一次吧,去玩一转,回来就有写的了。”他还是在床上滚,说老师说过了,可以回忆以前游过的地方。

“喔,是这样吗?你就不想亲自去游一游?你看,春天来了……”“我不想出去。”“我们可以到南站的广场公园,那里花都开了。”“不去。”“要不到我们楼下去看看吧,院坝前那棵桃树开花了,红得很好看。”“不想去。”他这样顽固,我也没有办法。儿子从乡下到万州一所城区小学读书,已经三年了。他很少出门去逛,似乎对城市有很大的敌意,城市里的一切,在他来说就是用“钱”堆起来的,引不起他的好奇,甚至公园的花草也不能吸引他的注意。他更愿意在暑假里回到乡下,到原来居住的乡政府院里,找过去的小伙伴玩,要不就到老家的山林里、小河边去自由地摸爬滚打。看来为了他的游记,我们真的只有靠回忆了。

我进一步说教:“你就回忆吧。你游过的地方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乡下,公园,或者野外,风景名胜,或者乡土野趣,可以写你对自然美景的欣喜,也可以写你感受到的风土人情。那么,你到过哪里呢?好像我们游过西山公园,你还和老师同学们游过沱口瀑布吧?”他嘟囔着:“都写过了。”我沉吟了一会儿,轻声念叨起来:“那你还回忆得起马头吗?还记得乡政府院子里的那些花草吗?如果现在你再去看一看,会发觉它们都长大了。草都长高了,乱蓬蓬的,蜜蜂开始嗡嗡地飞了。我前些天看见手腕粗的花树,枝条很茂盛,树上开满了花,小小的五片花瓣,白白的,细看,又带粉红,不像桃花那样鲜艳,也不像李花那样雪白,有点像樱桃花。几个小孩在花下跑来跑去。以前,那里刚种下花草时,乡政府的叔叔阿姨们都盼望看到花坛里树叶婆娑,鸟语花香,可是几年过去了,现在,花儿寂寞地开着,小草寂寞地绿着,鸟儿寂寞地唱着,叔叔阿姨们,还有小伙伴们,却一个个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

儿子出神了。我知道,我呓语似的谈话触动了他甜蜜而忧伤的记忆。我说:“你回忆吧,随便写一点儿。”他下了床,拿出书包,坐到桌子边。我往他的作文本上望去,题目是“马头的春天”,接下来他写道:“我的心又飞回了马头,我要去抚摩那里的春天!”……

二、反思:

从上面的事例看来,作为一个家长,我教儿子写游记费尽周折,效果也不一定就好。同时,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我又有责任把游记类作文教好。而从学生方面来看,这无疑是一个难题。其难主要表现在:首先,孩子见识不够。农村孩子对城市不了解,什么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几近隔膜,反过来城市孩子对农村的风光民俗也甚少接触,让他们写自然景观他们也往往束手无策。其次,缺少情感的激发。面对老师给出的游记作文要求,当他们觉得没什么好写,没什么值得写的时候,会有被迫让他们写的感觉。再有,就是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怎么克服这些难题呢?我想谈谈自己以下肤浅的思考。

1、游记要“游”,让学生言之有物。

笔者30年前也是农村小学生,常在老师带领下游森林、看瀑布、访水电站,几乎每年春游,写作时虽是文笔稚嫩,却也能有的放矢。如今的小孩子,被以安全为由束缚在学校和家庭的小小圈子里,不能跟老师同学一起亲近大自然,欣赏风景名胜,走近人文景观,自然写作时就没有源头活水了。为此,强烈呼吁有关部门认识封闭孩子的严重弊端,把春游还给孩子,政府、民间协作保障师生出行安全,而不是因噎废食,剥夺孩子的权利,扼杀孩子天性。

2游记要“有情”,让学生有写的冲动。古今中外很多优秀的游记文章,无不是缘情而发,情景交融。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充满早春的惊喜;郁达夫的《苏州烟雨记》散发出乱世中青年文化人的忧郁;普里什文的《鸟儿不惊的地方》,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渗透着作者对俄罗斯遥远而广袤土地的深沉眷恋;岛崎藤村的《千曲川风情》展示了这位日本作家对家乡土地风物和乡亲百姓的一往深情。孩子写游记,一定要诱发他们的情感,让其有写作的兴趣和欲望。

3、游记要有“技”,让学生有写的技巧。

3.初三作文教学方法指导探讨 篇三

关键词:初三作文教学;语文教学;综合素养

初三阶段即将面临中考,这一阶段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效果的好坏对每一位初中生在中考作文这一块的成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了解初三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时出现的问题,探析改善初三作文教学方法和效果的具体措施,以提高初三作文教学方法的水平和教学效果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三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时出现的问题

对于初中生来说,作文水平是其语文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语文考试的过程中,作文也占有很大的一个比例,但是对于很多的初三学生来说,在写作的过程中有着不少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有在写作时多数作文缺少一个鲜明的个性,缺乏创造力,这就如同人没有灵魂,必然导致作文失去应有的魅力;而在写作的模式手法上面又经常出现模式单一千人一面,语言上单调呆板,观念上面又老气横秋,非常不符合一个初中生该有的活力,对于作文的情感的把握往往也不够到位,显得非常的苍白虚假。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初中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学生整体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改进作文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

基于上述初三学生在作文写作时出现的问题,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一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的积累,帮助学生丰富作文的素材

在写作的过程中离不开形形色色的作文素材,而那些好的作文素材是需要通过学生自己不断积累和发现的,在这里就需要语文教师去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用心灵去发现和感悟。具体而言,课堂上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的阅读和吃透文本,积累一些经典优美的句子,促使学生写作时有词可用;课外就需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和多参加各种活动,以积累生活素材。

2.指导学生练笔,提高初三学生的文笔水平

对于初三毕业生来说,这一阶段的学习通常会出现学习内容比较多,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情况,这一特殊情况,就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项的写作技能文笔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素材的能力,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写作的技能,逐步提高其写作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帮助学生吸收各类问题和经验,通过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3.重视修改,通过辅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提升写作水平

在写作中,如何培养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帮助其重新认识、重新构思和思考自己的作文,是提升初三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学首先需要从实际出发,跟着学生的思路进行因人、因文的辅导。其次,需要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修改习惯,对于同类问题,做到集体辅导、修改,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问题所在;针对不同学生,还需要采取单独交谈,面对面地辅导,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加深学生印象。

总之,作文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加上初三阶段学生的任务重,时间紧,就给初三作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初三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初三这一时期和作文教学的特点,通过注重学生的积累,帮助学生丰富作文的素材;指导学生练笔,提高初三学生的文笔水平;重视修改,通过辅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提升写作水平三个方面着手,提升初三作文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月珍.大道至简,博采众长:初三作文教学中的借鉴模仿[J].科技资讯,2013(19).

4.游记作文600字初三 篇四

看过罗山春的秀,夏的荣,冬的峻,却从未赏过罗山的秋。于是,周末推掉了同学的邀请,收拾好心情,背上行囊,到罗山赏景去。

娴静的龙凤峡是罗山最美的一角。

自峡口往上石径幽远蜿蜒,石径两侧奇石峭立如削,却不乏生机,但有立足之处,便有柿树点橙,栗树苍翠,更有绿柏黄花红叶,凉风习习,馨香四溢。淙淙溪流如条条银链自山顶泻下,又沿石间流往山下,或急或缓:陡处成瀑,以石为底如纱如雾;凹地为潭,池底砾石清晰可见,至这秋时,这瀑这潭这水更显了一份隽秀与灵动。置身其侧,心驰神往,宠辱不关乎己,又自会有千般流连。

峡间行走是绝不会寂寞的。无论是亭间小憩,还是拾径而行,都可闻俊莺引吭、燕雀欢歌,风吹树动而窸窣,泉水击石而叮咚,戏童欢歌,墨客畅吟,没有一种声音不欢快,没有一种声音不自在,声声相和,在峡谷里九转回荡,如绝美的天籁之音随路而行,令人销魂忘情。

行在山间也是惬意的。可随行人鱼贯其间,也可自寻小径寻一方静处,或潭边戏水,或撑开画板席地写生,或拿着长枪短炮登险抓拍……行累了便席地而坐,因为这里的每一处山石都洁净如洗;口渴了便掬一口山泉,因为这里的每一汪清水都自然纯净!走在罗山,都各找各的乐趣,各安其事,互不相扰,每一个人的心绪都如秋天罗山这干干净净的空气,惬意至极,潇洒至极。

此刻,我才忽然秒懂了那些隐居雅士的情趣,或许正是如这秋日罗山般的自在,动了他们的心,才让他们抛了世俗,只安于享受这山林之乐了吧?

5.游记初三作文600字以上 篇五

出发了。大家一起走出校门,来到五六辆大巴车面前,车子十分高大,像块河马大般的“面包”。我才知道,是辆双层大巴。车子开了。车子启动发出“轰,轰轰”的声响。树枝上的树叶子从窗口刷过。我们等了好久好久,终于!到了莲情谷。刚进去的小路上对岸两旁开满了荷叶,荷花稀少。仿佛是一大片绿海洋,还散发着淡淡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

教管带我们先去做藕粉,先给我们碗,里面放了藕粉,一会儿又给我们一个盘子,里面有切好的红枣、葡萄干、许许多多的芝麻。我们在藕粉里放入高温开水,在一个劲地搅拌搅拌,搅成黏糊,再洒入红枣、萄干和“小黑点”。我马上把它吃得一干二净。

还有参观民俗博物馆,我看见许许多多的古物,还看见用石头雕成的人,瓷或泥雕成的人,还有铁雕的人。

我最难忘得是池塘冒险,我们一个接一个地踩上木桩。这时,人群里忽然发出了叫声,原来是娄银灵,上半身进了水和泥,浑身湿漉漉的,真狼狈。

我先踩着木桩跳过去,一不小心脚扑了个空,一只脚掉进土里了。要是前面的同学不拉我上来,我就会变成了一个“泥人”。我只好继续往前爬。我先爬网,这时,一个个“粉色物体”也正努力地向上爬呢。我只好从高处爬过,我终于到走独木桥了!我一会平平地走,一会儿加速跑。假如一不小心掉下去,就会陷入几十尺的泥沙。我小心翼翼,终于走完了。

6.我看西游记初三作文 篇六

草原,我梦中喜欢到那种地方去。可能是因为我本就向往那种生活吧!

我骑着马儿奔腾在广阔的草原上,手执长鞭,前面正是我喂养的马群。那匹跑的最快的是我的马儿带回的一匹野马。我本想赶走它,但它好像就是我本就喂养了很多年的马崽,每天都粘着我。或许这只马在族群中是一个异类吧!于是我接受了它。

我没有为它起名字。因为我觉得,这么优秀的马儿,什么名字都配不上它。平时,只一个口哨,它就到了我的身边。我每天都骑着它们中的一只,和他们奔驰在这大草原上,感受风给我的快感。

有时,我会坐在马上,看着写着这世间千奇百怪的书。

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先看了中国的古典名着。我看了《西游记》,知道原来动物还可以修炼成妖怪,那我的马儿会不会在哪一天修炼成一个妖怪,然后找到许多妖怪来吃我呢?应该不会吧,我平时对它们那么好。是的`,不会的。

西游记还说,有一只法力通天的猴子,叫孙悟空。还有一个比孙悟空还强的神仙,叫什么二郎神,他有三只眼睛。我想,他是因为眼睛多,看破的孙悟空的法术才会战胜孙悟空的吧!恩,一定是这样的。

孙悟空还有一个师弟,叫做猪八戒。书里说他有一个人的身子,但却是一个猪脑袋,书里说,他只有孙悟空的一半法力,但是平时好吃懒做,所以法力连孙悟空的三分之一都没有。但是,我关心的不是他的法力。当我每次经过猪棚的时候,看着我养的小猪猪的脑袋时,我就想到了猪八戒的脑袋。猪八戒的脑袋如果吃了,是和猪脑袋一样的味道吗?或许,是那样的味道。

他们还有一个小师弟,是一个老实人,什么都要问师父和师兄们的意见。师父总是为他解开许多难题。大师兄因为爱玩,所以总是没正经的回答他的问题。这都不算什么,最可恨的是猪八戒,他总是以回答问题骗小师弟为他做事。小师弟叫沙悟净。虽然老实,但是书中说他长得凶神恶刹,所以我就不是很喜欢他,只是为他在那一队中受到的不平等遭遇感到不平而已。但原,沙悟净能变得聪明一点。

最后,我才想起了他们的师父,书中说,他是一个面貌极其俊美的人,不过,可惜的是他是一个和尚。但这并不影响有人喜欢他。像那个女儿国国王啊,琵琶精啊,都很喜欢他的。嘻嘻,怎么和尚都有人喜欢啊,书里不是说中国古代的女人都有许多规矩么。真是让人想不通。不过,如果和尚如果还俗了,很多女人多回为了他打架吧!好像忘了说了,和尚叫唐僧,很简单、实惠、好笑的名字呢!

今天就看了这一本书。叫《西游记》。西游记里还有什么了,再慢慢的往下看吧!对了,我好像还做在马儿上。

7.初三游记作文 篇七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训练,点线结合,有序化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也是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很多热心钻研的老师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提出指导写作的多种见解。在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学, 尤其是作文训练往往陷入无序状态。笔者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 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作文训练教学思路, 实施效果较为理想。

聂恰耶瓦说:“作文的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对思想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 通过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一方面可使学生掌握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用词、造句的技能;另一方面, 可使学生掌握观察、想象、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智力技能。”此言是点线教学的依据。

点, 指分散在平时的点滴训练, 或点滴灵感的积累, 或点滴好词佳句的积累, 或点滴篇章结构的感悟; 线, 是作文训练有计划地按照考场作文要求及规律分步进行大作文训练。点线结合作文训练就是把片断练习和大作文的整体训练结合起来, 把基础训练和应试能力提高结合起来。

一、“点”的训练

第一“点”:课内点, 即课内阅读的拓展延伸, 仿写有特点的结构 (句式、构思……) 、语言 (用词、描写、修辞……) 等, 进行提纲或片断仿写。

如《孔乙己》一课, 既可以学习它用成人的眼光站在小孩子的角度观察生活的视角写作, 又可以学习它“白描”进行对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方法。

再如《紫藤萝瀑布》一课, 可以训练仿写它的写景角度、层次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课内点的训练, 每一课都可以进行, 因为课本都是编者精选的文章, 无论在内容、结构, 还是语言、写法上都有其独到之处。仿写时根据学生情况, 选取最易操作的点, 在作业本上练习。

第二“点”:课外积累点, 即课外名句、名段、名篇的积累及仿写, 是分散到平时的零散的片断练习。

鲁迅谈写作时曾经说:“从前文学家教人笔法章法, 练字练句, 也大致着眼在语言的完美上。他们对自己的和他人的口头语言虽不措意, 可是所讲文字之理实在就是语言之理。从前有些人看不起这种讲究, 以为这是支离破碎的工夫;他们有个不二法门, 就是熟读名文, 读着读着, 自己顿悟。他们的想法未免朴素了些, 然而他们的路径并没有错。熟读名文, 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工夫, 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讲究, 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就可以养成习惯, 使语言不期然而然近于完美。文, 是由于多看和练习, 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因此, 零散的记和写实在是写作的必备基础。

由于初三学生课业紧张, 积累的训练可以见缝插针, 利用课前或课后5分钟背诵教师指定的内容, 如冰心的《繁星》《春水》、泰戈尔诗集、《汪国真诗集》或《论语》等国学经典及分类型的名人名言。教师最好自己天天在小黑板抄录, 以示重视, 且有学生专门负责, 小组提问, 六天一轮, 星期天复习巩固记忆。如此, 学生的语言积累基本功逐步提高, 记忆力也会逐步加强。积累的同时, 一星期可以选取有触动的点, 写三篇仿文, 灵感到来时养成随时动笔的习惯。

第三“点”:课内外结合, 是规划有序的小作文训练 (就一个小主题写一段话或写几段话) 及主题日记写作。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有这样一段话“在复杂的情况之中, 我们逐渐看清了一点:对于语言表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几乎完全忽视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对于语言表达, 特别是书面的, 也就是写的训练, 是跳跃式的, 跨越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段落。一般写的教学只注意两头, 一头是词句, 一头是成篇的文章。实际上在语言表达中, 段落是极关重要的。无论是说或是写, 一串连贯的句子构成一段话, 是一篇讲话或一篇文章的组成部分。一段是一篇的具体而微。几乎可以断言, 能够写好一段, 一定能写好一篇。反之, 连一段话都说不利落, 一整篇就必然更加夹缠不清了。”由此可见, 小作文的训练是大作文的必经之路。

对于小作文训练, 在教学中, 我规划了十四个主题:

(景物描写) 借景抒情中景物、记叙中景物烘托; (人物描写)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声音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 (事件写作) 一件事、多件事;简单的说明、简单的议论。

每一个主题中, 先教给学生方法或要求, 然后当堂练习。如:“景物描写”的教学。

先以歌曲《送别》导入, 引出借景抒情文章的特点、写景文章的特点:用恰当的角度观察、用优美的语言抒写、用白描的手法勾勒、用出色的细节添彩、用深邃的思想指引。

然后分别解说, 先举例子, 再总结方法。

例如:“用恰当的角度观察”———

名家名作:青色的微光在东方弥漫开来, 银线像一个巨大的染坊, 晨雾像挂在空中的千条待染的白纱, 缓缓地摆动着, 开始染上淡青, 接着又染上了橙黄, 一眨眼, 橙黄又变成了浅浅的玫瑰红, 再一眨眼, 又缀上了无数细碎的金片, 太阳君临湖上, 变幻着奇异的色彩, 雾帐迅速被风收卷到远远的天边去了。雪白的天鹅端庄地在水面上滑过, 一群长嘴小翠鸟在水波上扇动着透明的翅膀, 它们吱吱叫着寻找被浪尖抛出水面的小鱼……

———白桦《晨雾》

同龄人佳作:溪水淙淙地流着, 哗哗地唱着, 咚咚地跳着, 一刻也不愿停留。途中有拦路的石头, 她一点儿不怕, 一下子跳上去, 击起千万朵银花, 如飞花溅玉般散落。草地上, 野花儿上, 野果儿上, 全都沾上了晶莹剔透的珍珠。阳光稀稀疏疏地落下来, “珍珠”更显得耀眼。

———《溪水让我陶醉》

师生共同总结写作特点:运用了“嗅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及修辞使描写生动形象。

接着, “我来试一试”环节, 学生试写片断描写:窗外的白杨

要求:

A.至少运用“嗅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觉”中的两种。B.200字左右。

最后, 进行下一项学习。

对于主题日记, 是与小作文训练同步的。每一个小主题, 对应时期为相应的主题日记。讲完写景技巧后, 一个星期的写景观察日记, 学生提高的很快。

总之, 通过三“点”结合的点滴训练、不懈努力, 以期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写作基础, 滴穿写作的大石。

二、“线”的训练

余华在谈论写作时写到:“当你丰富的情感在一种训练有素的叙述技巧帮助下表达出来时, 你会发现比你本身所拥有的感情更加集中、更加强烈, 也更加感人, 技巧在某种程度上是帮助它, 也就是为自己的情感建造一条高速公路, 两边都有栏杆, 把不必要的东西拦在外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世间事莫不如此, 作文训练当然是有规律可言的。每周一次的作文课, 我总要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技巧性知识。分为以下八章:第一章:审题与拟题、第二章:立意与炼意、第三章:运思与选材、第四章:布局与谋篇、第五章:开头与结尾、第六章:语言与表达、第七章:卷面呈现、第八章:亮点设计 (细节、情感)

对于这些章节, 精心备课, 精作课件, 精选练习, 精批细改。做到每堂课必有收获。

如:“审题与拟题”———

先讲整体审题:

然后就常见的四种考题形式进行基础训练;如: 命题作文的审题, 先讲方法, 紧接训练:

(一) 抓题眼、关键词, 明确重点

文有“文眼”, 诗有“诗眼”, 当然题目也有“题眼”。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中揭示意义, 体现中心, 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 就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

(1) 文题是一个词或两个词。

第一种:文题是一个词, 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如:《生日》、《告别》、《变》。此类题目是命题者有意藏头去尾, 使题目带有较大的自由度也增加了审题难度。

技法指导:此类较宽泛性的标题, 审题时可用“填补标题法”即在原题目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条件, 题旨就会显露出来, 从而化大为小、化难为易。譬如题目《风景》, 如果用填补标题法审视, 在原题目前面加上“大自然的”、“小院的”、“学校的”等新条件, 使题目相应成为《大自然的风景》、《小院的风景》、《学校的风景》, 题目意思更明白了, 文章就容易把握得多了。

运用填补标题法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补充的条件一般指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越具体越好。以便补充题目后, 能从小处着眼, 可以以小见大来写;否则, 就适得其反了。如前面说的《风景》但若补充成《祖国的风景》, 题目仍很宽泛, 写时就不好把握了。

②补充的位置可在原题目之前或之后, 但不得擅自改变原题目, 只能在草稿纸上或心中进行填补, 切不可改变题目。

③如果命题者没有附加要求 (从现在中考趋势来看, 淡化要求、鼓励创新) , 补充时可以使原题以写人为主, 也可以使原题以写事为主, 如《生日》可以填补成《“小不点”的生日》或《生日宴会上的突变》。

④千万注意!虽然添加新因素, 但中心词还是题目。

练一练:

试一试, 用“填补标题法”在下列题目前、后添加新因素, 化大为小。

第二种:文题是两个词的, 要理清关系, 明确限制。

(2) 文题是一个短语。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文题是偏正短语的, 在短语中起修饰作用的定语或状语, 往往就是“题眼”。如《课余生活》

“第二种:文题的中心词是并列短语的, 虽然修饰词是题眼, 有限定的作用, 但也不能忽视并列短语的并列作用, 切不可厚此薄彼, 从而造成审题失误。

第三种:以动词为核心词的, 文题是动宾短语的, “题眼”往往在动词上。

(3) 文题是一个复杂的句子。

如:《我不只是一个角色》、《多想告诉你》、《总想为你唱首歌》

技法指导:如果文题是一个较复杂的句子, 寻找题眼时往往要全面考虑, 明确概念之间修饰、限制等各种关系。

另外, 要关注文题中的副词、数词。

如《又见枝头吐新芽》、《其实很简单》、《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今天真好》等。

(二) 品“提示”

同学们在考试时, 千万不要放过命题要求, 尤其是粗体字排印的文字, 这是命题者对学生的重要提示, 这些提示性的话, 或启发考生打开思路, 或指出题目的意义, 或限定选材的范围。因此, 碰到这类题目, 首先就要仔细研读、揣摩这些提示语。

(三) 挖题蕴

题意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表层含义, 还应借助联想, 找其字面背后隐含的某种深刻意义, 把握题目的引申意义或象征意义。

如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用“莲”象征君子的庄重正直、冰清玉洁、自尊自爱的品格。《初升的太阳》, 我们根据它的引申意、比喻意、象征意、类比意等方面构思确定新的写作意象, 作文才会有新意。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我们将彩霞撒给黎明……”“初升的太阳”其象征意义———有奉献的精神。

(四) 审要求, 明限制

文题后都有一个“注意” (有时是写作“要求”) , 对写作做一些限制, 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 这些内容自然不能忽视。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称、内容等提出限制, 规定范围的, 我们自然也不能忽视。

8.初三游记作文 篇八

一、教师要加强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保证学生作文训练的时间

在初三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误认为在最后阶段进行对学生的作文训练不仅费时费力,还不容易取得成效。所以在这最后一年的学习中,许多教师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上,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作文训练,导致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首先需要教师加强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思想上认识到初三阶段作文训练的重要性,并加强对学生的作文训练,保证训练时间。

作文训练是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重要路径。在初三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作文教学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如在初三上学期,教师可以集中安排学生对写作文体的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和第五册的语文教材保持一致,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为其下学期的强化训练奠定基础;在具体的作文训练时间安排上,教师还要保证每周一到两次的作文训练课,并在每节课的教学中为学生布置一些写作的任务,保证学生都要完成一篇作文;而在初三下学期,教师要根据几年来中考的作文题目类型和具体的教学任务有重点地进行作文巩固训练,从而保证学生作文训练的时间。

同时,在作文训练课的开展中,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等有效的教学方式来为学生的写作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提出或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帮助他们进行及时、有效地解决,以提高作文训练的实效性。

二、加强对学生写作的指导,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作文训练不是盲目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效训练。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在科学指导学生写作的基础上,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生活作为写作的主要素材来源,对于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和提高学生作文的真情实感有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让他们在自身的情感体验中加深对生活和人生的理解,从而增强他们作文的感染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作文指导的科学性,以提高学生作文训练的效率。如在作文训练之前,教师可以先通过社会热点的分析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欲望;在作文训练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写作前的全方位指导,引导他们对作文题目和要求进行深度的分析,帮助找出作文写作的主体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多读一些《时文选萃》《智慧背囊》等书籍和一些生活时政类的报纸,以更好地为他们的写作积累素材,促使他们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有效地把握作文写作的中心思想,对他们的写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逐渐掌握题目分析的基本规律后,教师还要通过为他们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来加强他们的写作训练,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

三、积极进行不同写作文体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中考作文偏重于对学生记叙文写作的测试和检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写作文体的分开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使学生加强对不同文体写作技巧的把握。在作文教学的课程安排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形式在初三的上学期重点训练学生议论文和说明文的写作,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规范。在下学期的前半段时间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说明文等其它文体的写作,而在后半段时间再进行具体的集中训练。通过作文教学课程的合理安排能够促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从而促使学习效率的提高。

系统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基础和源泉,是衡量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重要路径。初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功底,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的传授,以帮助他们建立更为丰富和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学生对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的掌握是完善其知识体系的重要方式,反过来,知识体系的丰富与完善又可以促使学生文字驾驭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学生作文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仅包括不同问题的写作技巧,还包括表达方式和叙事手法等熟练运用。如表达方式的运用作为学生进行写作的基本功,对于作文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不同文体的作文教学训练融入相关表达方式运用知识的传授,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提高对不同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能力,促使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增强作文训练的针对性,促使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

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常常采用大容量、高强度的写作训练,这种方式不仅会使学生学习压力增大,还会挫伤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要改变这一教学现象,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中考作文考题的研究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积极进行作文教学的有效设计,从而增强作文训练的针对性,促使应试能力的提高。

9.关于写游记的作文500字初三 篇九

我们开车向张家界出发,途中看见了许多连绵不断的山峰。车到一个大拐弯才真正拉开了景区的帷幕。一座座山峰似乎比天还高,山上的树林郁郁苍苍,一幅生机勃勃的样子。

我们穿过了大门,眼前如同一幅栩栩如生的画,我们往里走去,我们看到一座桥,上面传来了许多的叫声。我们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座玻璃桥,它建在山的腰上,所以有许多游客感到十分害怕。我们听工作人员的话,从玻璃桥上走了过去,我和妈妈过去时吓得魂都出窍了。

我们又继续往里走,走到了一个有猴子出没的地方。这时前面有一个讲解员正在向游客说曾经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来这里游玩,走过猴区时竟然有一只猴子向他敬了一个礼。他心想:我莫非把猴子演神了不成?他又接着往前走,竟然所有的猴子都对他笑,对他招手。讲解员讲到这,一个“小偷”把我的食物抢走了。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猴子把我的食物抢走了。

10.初三游记作文 篇十

明显陵应该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特殊的一座陵墓了。在其中永远躺着的是嘉靖皇帝的亲爹。嘉靖当上皇帝的时候,恭睿献皇帝早已以王侯的礼仪葬在这里好几年,但嘉靖以原坟冢漏水为由,以皇帝的礼仪为恭睿献皇帝重修了一次坟墓,并与其母慈孝献皇后合葬。王陵与皇陵围成一个“8”字型,构成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陵两冢”。前两天,我和表妹趁着爸爸出差,顺路来到钟祥游览明显陵。

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阳光照在明显陵入口的大红门上,显得格外慵懒而又堂皇。门口有一个圆形的大水塘,一圈至少得有两百米,太阳的倒影在水中依然耀眼,两个太阳把整个入口的水都晕染成橙黄色。检了票,进了大门,三座对称的拱桥跨过水渠,的确似长虹饮涧;这条水渠又从左右两边绕到高大的柏树后面向前淌去,水是静的,分不清哪边是上游,哪边是下游。原本我以为这高大的`红门就已经是陵墓的入口了,却不曾想这的确仅仅是个入口,远处另一座金黄的房屋正在阳光中闪闪发光。过了这间屋子,就是下马碑,高耸得与百年前植下的松柏并肩。抬头,是入云的松柏石碑和在晴空下随波逐流的云朵;低头,石质小路经过百年的变迁已经破损不堪。沧海桑田,弹指瞬间。当年一挥手江山动摇的帝王,如今只剩了这一路的残损的石头,还有闪烁的光芒。

明显陵真的很大,而且同所有的中国建筑一样,非常讲究层次感。就像大观园,进门一定要有那么一块石头让你看不见,才有了层次感。明显陵的层次感就体现在它的一道又一道门。走过下马碑,是成双成对的石头雕塑,从动物到神兽再到文武臣子,一个个仿佛眼中有不灭的光芒,即使已经被风霜雨雪磨平了棱角。过了这些石雕,又是三座拱桥,还是同样的小渠绿水,一水三桥,静静地长流于此。然后又是长长的两边种满了高大柏树、铺满了风化石子的路,随后又是三座拱桥。拱桥的前方是一个圆形的池子,比入口的要略小一圈,据说入口的水池与这个池子底下相通,因此无论是雨是旱,这池子永远不会涨落。里头养了一大群鱼,五彩缤纷,绿色的池水被鱼鳞染成了仲春的草原。

这水池坐落于一个广场之上,再没有树木遮挡。几步台阶走进内城,一副衰败模样。当年农民军占领钟祥放出的那把火,晕染了天空,把所有人双眸映得火红。内城不大,两边各有一个小亭子,左边是嘉靖写给他父亲的祭文,右边则是写给他母亲的。从刚走过的几步台阶一直走到内城主楼,地面都是浅浅的白,润滑而柔软。细细揣摩,才能看出原来是汉白玉。整个内城即使阳光照射,也同汉白玉一样,静谧无言。已经是五点了,斜阳照在碑文之上,画出阴阳分割的斜线,好像把石碑斩断。

好像阴影中的百年前和阳光灿烂的现在。

好像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帝国和此刻光芒中美丽的中华。

再进主楼,最后一道门了,再后面,就是坟冢。主楼是全木质结构,早已在大火中离去,如今我能看到的是重新修建的,少了年代感,显得格格不入。二楼只有一个巨大的石碑,又是嘉靖写的祭文。石碑正对入口,从二楼的天台可以望见来路,遥远而沉寂。远方天际线的城市只是淡淡的一抹灰,不属于古代的这里。

恭睿献皇帝和慈孝献皇后的坟冢特别大。原王陵漏水,是个椭圆形,直径112到125米,皇陵则是正圆形,直径101米。围墙十分高大,把我们和古树托到了一个高度。坟冢里有众多高大的柏树,有的目测我都抱不住。我们说,这东西“一砍好多天,一卖好多元,一判好多钱,一关好多年”。走了一圈下来,半个小时已经悄然逝去,日头已经浅浅地够到了远方山峦的尖尖。

回去的时候,再回头望一眼明显陵,依然是那么庄严肃穆,好像我们从未来过。千百年来多少人来过这里,也没有留下足迹,只有岁月用它的刻刀一笔笔塑造了属于过去的气息。

11.初三游记作文 篇十一

一、《西游记》与《地心游记》幻想特点的相同之处

东西方这两场奇妙的旅行带我们穿梭于人神魔三界,行走在地心之中。尽管两部作品是东西方不同文化环境的产物,但是在描述客体以及叙述游历过程的幻想手法上仍有相似之处。

(一)描述客体的超现实性

在超现实的世界里,超前的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吴承恩与凡尔纳在书中为我们构建了两个亦真亦幻的神奇世界。在《西游记》中有着各色各样的妖魔鬼怪、人神仙佛,“形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魔对立的二元世界。”[1]《西游记》里有自成体系的以玉帝为首的神界和以如来为首的西天佛界,以及总是各自为战的“小妖怪们”。他们不是主角,却是唐僧师徒取经路上不可或缺的:“小妖怪们”总是半路杀出劫走唐僧,而那些神佛总是在他们师徒四人处于危难时显露真身法相,使出高超的神通帮助他们化解危难。

而在《地心游记》的神奇世界中有仍然活着的史前生物,有科学无法解释的奇怪现象。前往地心的旅途仿佛是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另一个位面——与世隔绝、黑暗而危机四伏的空间。李登布罗克教授在进入地心后,发现了一片海域,他们自制了木筏继续他们的旅行,他们看到了岸边高耸入云的“蘑菇森林”,目睹了海洋中恐龙的战斗,最后经由火山口安全地回到地面。这样,他们的地下之旅实际上变成了回到过去的旅行。

(二)游历过程的奇幻性

对于过程比结果重要的游记来说,游历过程中的幻想显得尤为重要。《西游记》中有会“七十二变”、拥有金箍棒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妖精们——白骨精、蜘蛛精、老鼠精……能腾云驾雾的“神仙大大”们,而取经旅途中的“九九八十一难”则集中体现了这场旅行的奇幻性。取经并非易事,对于“肉体凡胎”的唐僧来说,这十万八千里的旅途是对他佛心的考验:有掳走他想吃他肉的男妖精们,有看上他那副“细皮嫩肉”的皮囊,想与他成婚的女妖精们,还有“神仙大大”们为他特别设置的考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以至于取经路上“多峻岭陡峰穷山恶水,少坦途大道悠闲之路”。[2]而这最后一难尤为可笑:在唐僧师徒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后,观音在检查唐僧的“受难簿”时发现仅有八十难,尚缺一难,即命揭谛,“赶上金刚,还生一难者”。[3]于是,就有了后来老鼋将他们师徒四人抛到通天河里去,打湿了经书之事。

通往地心的道路没人知道有多长,但李登布罗克教授仅凭一张不知从何而来的羊皮纸上的记载就收拾行囊,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地心游记》中大量讲述了教授一行三人在寻找地心的过程中发生的刺激场景,虽然最终并没有像萨克努塞姆一样穿越地心,但这场奇幻的路途还是给李登布罗克教授和阿克赛尔以震撼——莫名的光源、一望无际的古怪海洋、体型庞大的植物群、古生物的遗骸、仍存活着的史前生物……种种不可思议构成了惊险的地下世界,艰难的探险旅程往往会给读者一种真实讲述的感觉,将读者带回现实。在给人探险的奇幻感觉中又穿插着回归实际的真实感。亦真亦幻,难以捉摸。

二、《西游记》与《地心游记》幻想特点的相异之处

在这两本游记中,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表现得也很明显,就幻想特点这一角度来看,它们都有各自强烈的个性与色彩,在深层次的解读中体会得更加深入。

(一)《西游记》的独特色彩

中国古典四大小说之一的《西游记》,作为一本神魔小说在中国家喻户晓,目不识丁的老人和呀呀学语的孩童都能讲出一些情节,这与它本身浓厚的喜剧和童话色彩是分不开的,而在大众娱乐欣赏之后,其本身对于现实的讽刺与不满也逐渐被人发现并研究。

1.喜剧与童话色彩浓厚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与妖魔鬼怪之间的斗智斗勇是其最为精彩的地方,而孙悟空与猪八戒之间产生的一些喜剧性冲突也使得人物表现更丰满立体,孙悟空的古灵精怪与猪八戒的蠢笨愚钝形成鲜明对比。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有这么一段“‘呆子,你与这家子做了女婿罢。只是多拜老孙几拜,我不检举你就罢了。那呆子道:‘胡说!胡说!大家都有此心,独拿老猪出丑。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饿鬼。那个不要如此?都這么扭扭捏捏的拿班儿,把好事都弄得裂了。”[4]孙悟空在戏耍猪八戒,调侃他有色心没色胆。还有在书中一些小妖精的名字上也表现了浓厚的喜剧色彩,如,奔波儿灞、灞波儿奔、精细鬼、伶俐虫等,这些叫起来有趣的名字更给《西游记》添上了许多趣味。

有的学者指出:“孙悟空的喜剧精神正统一为童话的游戏性。”[5]整个西行的旅途对于孙悟空来说不过是一场游戏。孙悟空七十二变,能变小虫子钻进妖怪的肚子里戏耍,也能变大好几倍顶天立地;能变成妖怪手下的一个小妖精,也能变成妖怪的母亲,这般变幻无穷如同一个顽皮的孩童在玩过家家。而且在书里的一些妖魔鬼怪大多天真单纯,经常被孙悟空耍得团团转。也正是《西游记》幻想的童话色彩浓厚,才愈发凸显出孙悟空自由不羁的性格特征。

2.现实色彩的不时显露

“借幻写真”是《西游记》的突出特点,在吴承恩构建的幻想世界中时常会透出一些世俗人情。“所以他笔下的天地人三界无一不是黑暗腐朽透顶。”[6]比如在途经车迟国时,国王昏庸无能,被三个妖道所蒙蔽;比丘国的国王要取千名小儿的心肝做药引,十分狠毒:一路上师徒四人遇见的黑暗现实不胜枚举。甚至到了西天,这里也不是净土,如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中唐僧师徒历经磨难到达终点,取经时竟被阿傩尊者索取人事:“有些甚么取经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1](P1139)当他们发现传与的经书是无字经后闹上灵山,如来几句轻描淡写的话显然是为属下的过错遮掩:“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4](P1141)作为西天佛界的最高统治者竟然如此纵容手下腐败,和明代现实中封建朝廷的黑暗有什么差别呢?

(二)《地心游记》的个性化表现

凡尔纳作为西方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其写作风格独树一帜,在他的代表作《地心游记》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对于科学的尊重以及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

1.西方世界科学性的突出

“这篇小说充满了科学技术知识细节,最终成为一部宏大的象征主义叙事,凝聚成了科幻小说的主要文本策略。”[7]在书中充斥着大量的专用术语:板岩、片麻岩、云母片岩、恐兽的臼齿、沉积地层、无烟煤、硬鳞目、盾头科、翼鳍属……而且对于一些地质活动现象还给出了“科学”解释。虽然在凡尔纳小说中到处都可以感受到科学的存在,但它们毕竟不全都是事实,现如今《地心游记》中被证实错误的科学观点也有很多,可是我们不能否认书中合乎科学的想象。凡尔纳的地理探险小说中没有深刻的情感和冲突,只有突出的科学专业性,往往给人一种真实可信的感觉。

2.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欲

19世纪末是世界探险热的时期,当时世界上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经被发现涉足,考古学和地质学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于是凡尔纳的小说利用了人类欲望的潜意识,即地球上也许还有一些神秘的地方有待发现。”[8]凡尔纳将世界合理地框架化,在那个时期满足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于客观世界和文化探索的需要。所以在《地心游记》中大部分的内容都给予了探索进入地心道路的描写以及在地心中与自然危险搏斗时的场景,对于地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凡尔纳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三、总结

综上所述,幻想是《西游记》与《地心游记》的主要写作手法,在这两本中外名著里幻想特点有其相同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这两个幻想世界的神奇尚未被完全发掘,想深入了解吴承恩与凡尔纳的内心世界仍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这两部游记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能加强想象力,开发大脑智力,学习更多的科学原理,学会辨别验证科学原理的真伪,不盲目听信所谓的“科学”。对于这些游记的研究更能激发起我们的探险精神和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促使我们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向自然。

(论文指导教师:王菊艳)

注释:

[1][2]何锡章:《幻象世界中的文化与人生——<西游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刘荫柏:《刘荫柏说西游》,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4]吴承恩:《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5]林庚:《西游记漫话》,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胡胜:《正说西游记:神与魔的世界》,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

[7][8]马小悟译,亞当·罗伯茨著:《科幻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初三《西游记》读后感800字 篇十二

《西游记》里面给我们展示的是人性,是对生命的渴望、是对爱情的追求、是对理想信念的执着。

生命诚可贵,对长生的渴望是从古到今皆有之事,上到秦始皇派五百童男童女到海上仙山求长生不老药,中到《西游记》所述,诸如孙悟空学道,非长生不老术不学;众妖精想方设法吃唐僧肉、吃童男童女;孙悟空等偷吃仙丹、蟠桃、人参果;和尚道士苦练清修望成正果等无一不为长生而设。为了不死,人类可谓费尽苦心。直到今天追求长生还在延续,食疗、运动,养生,破译长寿基因的秘密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生命固然可贵,但爱情价更高。为了爱情可以放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西游记》中不乏其陈,先是天蓬元帅为了爱情被罚下凡,错投猪胎,再而更多的是为了与唐僧结合而付出代价的痴女。有愿以倾国之富相授的女儿国国王、有月宫私自下凡的玉兔,更多的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一相情愿的女妖。爱情的东西在书上是永恒的主题,古有牛郎织女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今天不是还有杨振宁和翁帆的忘年之交。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死在爱情的陷阱中,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纣王为妲己残害忠良,顺治帝为董小婉五台山出家,现代_包养_,淋淋种种数之不尽。哎!

大人的爱情,我们小孩真读不懂。

比之生命和爱情,理想信念的价值是的,唐僧师徒历时十三年,经历无数艰难险阻方取得真经,让唐三藏始终坚持的信念有两点。一是与人为善,普度众生。不管是谁,违反了他的信念,都绝不允许,哪怕是自己在西天路上最需要的徒弟孙悟空;二是对君王尽忠,对国家尽力,为报答唐王知遇之恩,唐三藏在良心的驱使下,取经路途不敢贪恋富贵,不敢半分偷懒,取经后更是归心似箭。在历史长河中坚持信念之上的例子比比皆是,苏武牧羊不变节,伯夷、叔齐耻食周粟,朱自清不为五斗米折腰,他们和文天祥有着共同的信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除生命、爱情、信念外,《西游记》还给我们揭示了人性的贪婪自私,小到猪八戒耳朵里私藏银子,动则分行李,大到观音禅院的金池长老为佛衣,防火_,最终害人反害己。

13.海边游记作文300字游记作文 篇十三

啪啪、啪啪,一浪接着一浪的浪花扑卷而来,很有节奏地拍打在礁石上。远远望去,海和天空连接在一起,上面还有几只海鸥在轻快地飞翔,让我想起了一首歌:小螺号,滴滴滴吹,海鸥听了展翅飞……我一边唱着歌,一边像箭一样冲向金灿灿的沙滩。

看见前面一个小水坑里有好多小鱼,我们大家都毫不犹豫地捉起了小鱼。这些小鱼超级难抓,它们都非常聪明,我们一去抓,就钻到沙子里躲起来。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天的观察抓捕,我终于发现了诀窍,很快就抓了很多小鱼。

14.游记作文:西藏游记 篇十四

据说,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座宫殿,试想一下,要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拉萨市建造起这样一座雄伟的宫殿,是非常有难度的。布达拉宫凝聚了西藏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支撑起一片拉萨的天地。密密麻麻的两千多间房间将山体包围起来,翘角飞檐,从山底一直蜿蜒到山顶上。我抬起头,亲眼就能看到这座不凡的宫殿屹立在山顶,俯视正在瞻仰她的人们。

布达拉宫内,有红宫与白宫之分。白宫主要是用于历代**喇嘛举行重要的宗教仪式和政治典礼的地方。白宫有各种殿堂长廊,摆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都很漂亮,都是古代的名师画家作得画。红宫的建造,主要是为了安放**喇嘛的灵塔,还有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尺尊公主等人的画象,1000多幅。**喇嘛的灵塔都是用黄金做成的,上面还镶嵌了许许多多的宝石,金碧辉煌。我还看到,五世**喇嘛的灵塔最大,上面的黄金宝石最多,其中一颗是夜明珠,据说是从大象的脑袋里取出的一颗天然形成的宝石,光彩夺目,焕发着金光,有鸡蛋大小,镶嵌在黄金上。布达拉宫里面最不值钱的东西莫过于黄金了。

这座雄伟的不凡的宫殿,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将是我西藏旅行中第一样值得细细回忆的东西。我由此而对这座布达拉宫的美好浮想联翩… …

(二)大昭寺

佛前千年不灭的酥油灯,

是心底最真实的虔诚,

到这里,就知道什么是“神圣”了。

游完具有光辉历史的布达拉宫,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有名的寺庙——大昭寺。西藏处处都洋溢着教派的气息,而大昭寺则是各个教派汇总的地方,也就是一些教徒共尊的寺庙,大昭寺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今天能够亲眼目睹大昭寺的容颜,真是好荣幸哦!大昭寺的位置处于拉萨市中心,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地段,藏民有一个说法,就是“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传说,这座大昭寺是吐番王松赞干布为了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修建的。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现在被转供在小昭寺内。之后、大昭寺经常扩建,目前占地面积约为25100多平方米。

大家都知道八角街,因它是拉萨市最繁华的一条大街,八角街本来的街道只是专门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们将他称为“圣路”。现在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很多大片旧式的老街区了。但是提到“八廓街”,知道的人可能就要少一半了,八廓街其实就是八角街的原名。在四川话中,“廓”与“角”的发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误读成“八角街”了。后来这个漏洞越来越大,很多人顾名思义居然以为八角街是因为有八个角,故而才叫八角街的!

(三)尼洋河

上帝的眼泪,

最终汇成了涓涓溪流,

尼洋河,动人的不只是凄婉。

尼洋河,这个不太熟悉的名字,却是雅鲁藏布江一条主要的分支。我们包租的汽车行驶在路面上,海拔是越来越高,因为要翻过一个海拔为5013米的米拉山口 。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东西两侧地貌的重要界线。米拉山的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寒冷,东部地区气候温暖而潮湿,植物茂盛。翻过米拉山口后,再往东面走,就是尼洋河的河谷了。峡谷的这一段特别狭窄,而尼洋河却又十分宽阔,并且河水汹涌,像一个鲁莽的少年被激怒了,发奋要冲出峡谷。河水与山石的猛烈撞击,激起了洁白的飞溅的浪花,腾空而起,最后还是归顺于尼洋河的怀抱。我觉得尼洋河主要还是美在水的颜色,这条河里的水是碧绿的, 像一块无暇的翡翠。上游的水是翻滚激荡的,到了中游以下,河面已经变得很宽大了,水流也渐渐平缓下来,尼洋河最值得欣赏的一段,莫过于此了。

15.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初三作文 篇十五

格列佛误打误撞来到了一个岛上,仰头看天,看到了一大块陆地是漂浮在天空中的,他后来才知道这个叫飞岛国。一些人把他接到了岛上后,面见国王,国王热情地招待了他,国王有很多管理百姓造反地方法,使格列佛想去他们的首都---陆地上看看。格列佛参观了当地荒.唐地科学研究,但那些“不懂装懂”得科学家自己设置的实验都是不可靠的,有些甚至研究大便,使格列佛想吐。后来他又去了巫师岛,召唤了许多历史中的英雄人物。之后,格列佛很快离开了这个国家。

我们先来谈谈飞岛国中的这个国王吧,他们这个国家曾经跟陆地上的首都居民们打过架,国王只会用暴力解决问题,什么从空中弄扔石头呀,或把岛降下来压住居民呀……他都一一试过。再说说发生这地起义的根本原因吧,国王每月都会收沉重赋税,老百姓粮食供应不足,只好起义,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

再说说陆地上的“科学家“吧,他们以前从外地游学,回国后带来了一身臭毛病,并让百姓故意把家弄地破破烂烂,而自身搞的科学实验也一踏糊涂,什么大理石变软,怎样生不长毛的羊等,他们为了让自己变得有名,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真是可耻,只会对老百姓们造出更大的危害,。

看来飞岛国这个国家真是腐败不堪,也更突出了一个人的品行是多么重要!

上一篇:公司公文处理细则下一篇:莲花塘希望小学2013学年秋季学期学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