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主要内容(14篇)
1.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篇一
新城铺小学课改发言主要内容
课改的实施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深化推广课改的进程中,我校加强校本培训,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全体教师人人上一节课改研讨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课改氛围,以阳光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促进课改的进程,并逐步摸索形成了“七彩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即“红色德育,橙色体育,黄色安全,绿色课堂,青色学生,蓝色教师,紫色艺术”七大教育版块。课改效果显著,近三年来,我校有16人在县评优课、素质赛中获奖,并有两位教师在市评优课、素质赛中获奖;有14位教师的论文获国家、省市县级奖励。我校09、10、11连续三年获县教学质量优秀奖,学校获县文明单位,县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县特色化学校。
2.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篇二
一、以新课改理念为主线, 创建和发挥教务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是课程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 教务工作必须站在最前沿, 研究精髓, 掌握理念, 改革程序, 超前运作, 调整课程设置、结构、门类和课时比例, 并设置研究、艺术、实践综合课程, 以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 还要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科学性和选择性。
二、全面执行新课标, 切实把学校总体部署落实到教务工作中
教务处是在校长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和开展、运行各项教学活动的中心枢纽, 教务工作必须围绕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计划,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贯彻和实施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 转变观念, 坚持与时俱进, 创造性地开展实验工作, 作好规划, 规范教材选用的程序和行为, 探索、建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督导考试评价制度, 对师资配置、教师工作量作出相应的规定, 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 相互支持, 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 完成学校所确定的目标任务。
三、大力实施新课改实验方案, 用教研、教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并以此作为教务工作的重点和核心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其生命是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研、教改, 教研组活动是教研、教改的重要渠道。教务工作就是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 提高认识, 改变过去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机械训练的现状, 积极进行课改的实践尝试, 主动承担课题项目,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提高和改进教学功能,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增强、教学方式改变、素质教育落实、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目标。
四、积极推进新课标的应用, 把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教务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宗旨
课程改革就是改革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学会做人,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
五、不断探索和深化新课改工作, 加强交流学习, 促进教务工作逐步完善
3.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篇三
一、拓展一:突出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把说课程教学理念作为说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树立“为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新课程教学理念在说课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说课时,应重视以下理念在说课过程中的运用: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等等。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课设计理念。
1.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设计相应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发展的独特平台,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思维习惯、兴趣爱好的学生的需要。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构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探究式课程教学模式。
3.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利用多媒体的简洁性和交互性,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变静态微观知识为鲜活有趣的宏观再现,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和求知的心理满足,以求得群体最优发展,并使个体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有所提高。
二、拓展二:诠释课程标准
说课,就是要把课标中的课程三维目标作为本课题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从课程论的高度驾驭教材和指导教学设计。因此,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是教师把握教学起点、制定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说课程标准,首先要准确把握好课标中的“内容标准”,分析行为动词所要求的层次要求,弄清行为条件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说课程标准还要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课程标准针对知识技巧内容二般有相应的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要认真分析“知识技能”与“学习活动”之间的联系,从实际出发,既可利用建议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活动,也可自行设计活动进行组织实施。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课程标准。
分析本节课涉及到的“内容标准”是:①简述细胞膜系统结构和功能;②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上述两条内容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标准”中的“简述”属了解性的知识层次水平;“举例说明”属理解性知识层次水平。
(2)结合“内容标准”及相关课程资源,教师应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二维目标上加以拓展。如通过尝试运用图示或文字描述各细胞器之间的关系等活动,体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对学生进行运动、发展等观点的教育;通过各细胞器在功能上的联系的教学使学生形式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三、拓展三:丰富学情分析
说课必须分析学生,对学生分析越准确、透彻、具体,教学活动安排得就越恰当,教学的效益就越高。新课程理念下,学情分析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基本内容有: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分析;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对教学中有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的分析等。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障碍分析往往容易被忽视。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并估计学生原有基础,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构建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课学生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备的基础:①细胞的化学组成;②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③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读图与绘图的能力。
2.学生新知识“生长点”:①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过渡延伸至细胞质知识的学习;②通过相关情境资料的展示比较总结出各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3.学生学习障碍分析:①结构相似的细胞器的学习;②对细胞器分工与合作的理解。这些障碍可通过列表比较、动画展示等方式得到排除。
四、拓展四:体现生成性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学目标落实的保证,也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前提。从宏观上,教学策略中首先要求创设适合于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使用适合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提供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措施来完成个体的认知建构。新课程理念下的认知建构不应是计划与静态的,而应是一个指导性的动态方案。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关系,预设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想和安排,生成是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课堂预设到课堂生成是教学理念的嬗变与超越。说课时,教师要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在阐述教学过程安排时,突出生成性教学策略,说教学环节时要适时地提出生成性问题的创设,从而给学生留有自主建构的空间与时间,为课堂生成提供平台。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生成性教学策略的应用举例。
片段一:通过科学家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H标记亮氨酸出现场所与时间关系的文字材料与图片的呈现,请学生分组讨论:分泌蛋白在哪里合成?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尝试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推断出各细胞器的功能?……讨论后,教师请代表上台交流,得出问题答案后,再动态展示分泌蛋白合成过程,完善学生的结论。这样,各细胞器相关知识就生成了。
片段二:利用角色扮演形式。通过学生趣味语言(各细胞器的功能称呼)描述各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或通过模拟制作形式,由学生设计制作模具饰物来完成各细胞器的相关内容的教学。
通过以上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预设,对学生的活动生成问题也进行了积极而充分的考虑,运用有弹性的预设,设计活动方案,如创设诱人思考的问题情境;运用角色扮演;制作模型模具等,充分运用生成性教学策略,为课堂上的生成提供了可能,以便实施过程中能更好地迎接教学中的生成。
4.十八大新党章主要修改内容 篇四
■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新的定位和阐述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性贡献。
■充实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成就的内容
党章修正案总纲部分第八自然段开头一句表述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强调,全党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其中,“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这次修改新增写的内容。
■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
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主要体现在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还体现在,根据党的十七大以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实践新认识,对总纲中相关部分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4个自然段充实了内容,并增写了生态文明建设自然段。
■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
党章修正案总纲部分对阐述改革开放的自然段作了充实,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作这样的充实,有利于全党更加充分、更加深刻地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
■充实完善了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
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党的建设基本要求中,强调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进一步强调求真务实,把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列作为党的建设第二项基本要求;增写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的内容。
■对部分条文作了适当修改
总结和体现党的十七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新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党章修正案对党员、党的干部和干部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要求。
第三条第一项第一句修改为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这样修改,有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三十三条增写了干部选拔监督的内容,第一款强调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第二款增写了党重视监督干部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更好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公道正派的用人作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强化干部监督,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5.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篇五
一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出台背景及意义
制度发布及实施情况
根据国务院医改工作统一部署,财政部会同卫生部等有关部门对医疗机构财务、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进行了重大改革,推出了五项制度,具体包括:
(1)2010年12月28日修订印发了《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
(2)2010年12月31日修订印发了《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
(3)2010年12月28日制定印发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财社[2010]307号);
(4)2010年12月29日制定印发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财会[2010]26号);
(5)2011年1月14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印发了《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会协[2011]3号)。
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审计制度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16个城市)执行;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自2011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
1、现行制度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
⑴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资产不实;
⑵会计信息不完整:基建账单独核算;
⑶人为机械的将医疗和药品分开核算,不配比的问题,管理费用分摊不合理;
⑷成本核算问题不明确:对象、方法、流程不明确,成本信息缺少可比性;
⑸科研教育收支核算不规范。
2、根据医改意见及实施方案的要求
(1)完善公立医院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2)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科学考评服务效率
3、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4、推进公共部门会计改革的需要
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主要变化
1、调整制度适用范围
⑴公立医院;
⑵不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⑶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2、增加财政预算改革相关核算内容
3、将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医院会计“大账”
4、取消修购基金和固定基金,突出权责发生制,全面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解决了净资产严重不实的问题
5、配合新医改,药品收支不再单独核算,合并医疗药品收支核算,且
药品按进价核算
6、完善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
这是一个改革最大亮点也是单位实际操作难点,以往成本核算主要体现在内部成本核算,经管科奖金核算时所采取的成本归集与分摊,财务是不搞成本核算,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提修购基金,造成收支不配比,本次新医院制度会计制度要求财务核算科室全成本,具体科室按制度要求划分为四大类: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实行三级分摊制,分摊参数可采用人员、工作量及服务量或占用面积等。
7、规范科教收支
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医院累计提取的医疗风险基金比例不应超过当年医疗收入的1‰-3‰,具体比例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医疗收入确认等的会计处理
8、改进完善会计科目体系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五大类共52个科目(旧制度共43个科目)
9、改进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改进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总表的项目及其排列方式
新增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及报表附注
要求作为财务情况说明书附表报送成本报表
10、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财务报告应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
医改文件:借助注册会计师,发挥CPA在审计监督中作用。
11、三级医院须设总会计师
总会计师是医院行政领导成员,协助医院院长工作,直接对医院院长负责。总会计师组织领导本医院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医院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
12、风险管理
医院原则上不得借入非流动负债,确需借入或融资租赁的,应按规定报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和财政部门审批,并原则上由政府负责偿还
大型固定资产购置、对外投资必须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三、目前财务配合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所做工作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1、完成全科人员(出纳除外)对新医院会计制度培训
2、按新制度要求完成了对会计核算、成本核算、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招标,目前正在实施(等会有工程师专讲),本周计划完成对全科人员系统培训
6.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篇六
一、语文求知欲的培养
所谓求知欲, 是指学生碰到疑问后想要解决疑问并积极追求更多相关知识的一种欲望, 家庭教育中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这种求知欲。那如何培养呢?培养的方式方法不一而足, 可根据家庭实际和学生认知水平实际, 以及学生所熟悉的环境实际来考虑和选择合适的方式。比如可以从孩子相对较熟悉的自然现象入手, 通过故事等方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引导他们了解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如四季如何变化、风雨雷电如何形成、山川地貌如何形成、月亮如何发光等。当然, 关于这些知识, 对于儿童而言, 不宜过于科学化, 最好结合一些神话故事来讲解, 如关于月亮的知识, 可结合关于“嫦娥玉兔”等神话故事来讲解。除自然知识外, 其他人类科技成果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飞机怎么飞起来的、火车怎么跑起来的、水怎么被抽到山顶上去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这完全可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热爱学习的态度、善于动脑筋、学以致用的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要做到抓好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抓好学习态度, 要经常检查孩子学习时是否专心、投入, 书写是否工整, 是否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 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是想法克服还是放弃, 有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如果没有, 一定要想法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二是要抓作业, 要观察孩子是否放学后自觉做作业, 不会的是弄懂后做, 还是抄答案或是直接问家长, 错题是否及时更正, 更正得对不对;三是要抓技能技巧, 要经常检查孩子写字的速度和规范程度, 词、句理解得是否准确, 作文格式是否正确, 内容是否充实, 语言是否生动, 情节是否合乎逻辑;四是要抓能力, 要检查孩子是否有复习、预习、记忆、思考、写作、心算的能力。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四点:一是家长要有耐心, 并且要细心,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家长要少说空洞、甚至连自己都做不到的废话, 因为家长是孩子一生中影响最大的老师, 孩子善于模仿, 家长要以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影响孩子;三是发现孩子好的学习行为要及时鼓励, 因势利导, 使之成为习惯;四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孩子学习时集中注意力。
三、语文家庭作业的指导
家庭作业可分为阅读教材的作业和实践活动作业。阅读教材作业如复习、预习;实践活动作业如各种书面作业、抄写字词、回答问题等。
在新课标语境下, 家长辅导孩子家庭作业时应做到这样五点:第一, 家长协助孩子把课外时间安排好, 制订出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第二, 引导孩子形成复习之后再做作业的良好习惯;第三, 培养孩子自主完成作业的好品质, 杜绝剽窃答案和依赖他人解决问题的思维;第四, 在孩子实在不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 家长认真了解和分析完不成任务的原因, 再据情况给予相应的辅导, 切不可直接说答案;第五, 在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阅读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孩子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 尤其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不要靠补课, 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 而是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家长在辅导孩子阅读时要做到:第一, 帮助孩子流利地朗读并理解文章内容;第二, 提高孩子的默读能力, 家长可逐步引导、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一篇文章, 然后询问细节, 考查孩子的默读效果, 这样可以促进孩子默读能力和速度的提高;第三,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家长要让孩子逐步学会分析文章的脉络、层次, 弄清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关系, 提高孩子谋篇布局的能力, 当然这一点难度比较大, 家长可以选买《新课堂》做参考;第四,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阅读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其年龄特点和文化程度, 低年级学生要偏向于趣味性的, 高年级学生可逐步提高深度, 否则会适得其反。
五、家庭作文的辅导
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语文综合素养的应用体现, 更是语文水平的检测标准。家长在家庭辅助教育中如何辅导学生的作文呢?这得分阶段区别对待。一段而言, 低年级段的学生作文主要是口述作文, 家长应注意引导孩子把事情讲清楚, 并通过若干故事为他们积累相应的写作案例;中年级学生初步尝试书面作文, 家长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书面词汇的积累, 并学会把心里所想准确地再现于纸上, 为此还有必要要求学生每日写观察笔记;高年级段为书面作文提升阶段, 家长应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素材, 学会选材和立意, 同时学会扩展文章和缩小文章, 通过类似练习深入把握文章的结构规律和主题呈现方式。总之, 家长要根据学生实际, 分阶段分程度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
7.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篇七
前期的李清照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无比热爱生活,感情执着缠绵,多愁善感的女子。这一时期她的词主要内容既有对大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出身高贵的少女、少妇风雅情趣,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对真挚爱情的表白以及别离相思痛苦。词的风格婉约隽秀、语言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动人,表现出一个封建社会才女的审美意识。并独树一帜,创作了“易安体”。
热爱大自然,讴歌大自然,是李清照创作的一个内容。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虽然写的是词人的一刹那的感受,但却写的那么曲折生动,形象鲜明,富有艺术力量。该词中写的是作者一天到溪亭游览,到日暮乘舟归去时,“误入藕花深处”的情景,在这首词中,词人使人、飞鸟和自然完全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新鲜、美好而又迷人的境界。它既以使词人“沉醉”兴高采烈而忘记回家,又能给读者清新愉快的感受。苏轼对王维的山水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价,我想这句话用来评价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不也是很贴切的吗?
在这些描写自然风光诗词中,词人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对作者感情的一种锤炼,表达了作者观察自然的典型心情和深刻的感受,
在李清照热爱大自然,讴歌大自然的词中,并不是孤立而单一的咏物。或者说,她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把咏物和抒情结合的一起,使咏物和写人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所咏之物,可以看到人的想性格特征。
2.南渡以后的创作
靖康之难以后,宋朝廷南渡,李清照也逃到了江南,沦为难民。这时,她的生活极为悲惨,国破、家亡、夫死。只身漂泊的艰辛,生活上无尽的折磨,给了李清照精神上很大的打击。从那时候起,她的思想集中表现在一个“愁”字上。为个人幸福的破灭而愁,为颠沛流离的孤苦生活而愁,更为深重的民族灾难而愁。因而这一时期她的词作的主要内容为感伤时世,悼亡思乡,忧虑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词的风格悲愤苍凉、沉郁凄苍,深深的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在李清照后期的词作中,她所抒发的那种痛苦的思想感情,从表面上看,这些痛苦似乎是属于李清照个人的,但当时烽火连天,哀鸿遍野,许多人都有着家破人之的悲惨境遇,东奔西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所以李清照在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凄惨的心境和痛苦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当时的社会和广大的人民联系在一起的。别林斯基在评价莱蒙托夫的抒情诗说:“这位伟大的诗人虽然谈的是他自己本身,虽然谈的是他自己,可是谈的却是大家——谈的却是人类。”别林斯基不仅说明了莱蒙托夫的抒情诗的社会意义,同时也揭示了一般抒情诗要反映现实,借描绘个性来反映人生的特征。而李清照的词作正是用一人之痛来反映万人之痛的手法来表达对南宋现实的不满,对往日生活的留恋,对故国故乡的怀念。
3.南渡前后内容和风格转变的原因
在李清照的《漱玉词》中,离别情绪的抒发占有相当重的分量,这其中包括闺情词,抒发姐妹间离别之情的词作等,而在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里,则更多的表现为国破家亡的凄惨心境和痛苦感情。对于咏物词来说,其内容在前期多为热爱大自然,讴歌大自然,后期多表现为晚年的飘零之感和家国之恨。在这些咏物词中,词人早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落,都隐约可见,其生活脉搏的跳动,在这里边都有所显示。
李清照的词作的风格以婉约著称,而又兼得豪放之长,尤其是她后期的词作,无论是反映生活的广度,抒发感情的深度还是艺术概括的高度性,都有突破性的提高,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易安体”,在词坛中独树一帜。
8.选读课文的主要内容 篇八
这篇讲读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本文具体描绘了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美丽的自然风光,介绍了大兴安岭为国家建设所作
《出的贡献,点明了人与山林的关系日益密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老舍先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建设者的崇敬之意。
《祖国,我回来了》 这个故事主要内容是:钱学森从小就十分爱国,他为了报效祖国,努力学习,当他学有所成的时候,动荡的社会却没有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于是,他留学美国。数年之后,他听说新中国成立了,就义无返顾地要回国,美国人为了不让他回国,使尽种种手段想要打消他回国的念头,最终钱学森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小抄写员》
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4个月来瞒着父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坚持抄写签条.虽然被父亲误解、冷淡,他依然坚持着.最后父亲终于知道了真相还原谅了他.。《城市之肺》
这篇课文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讲了树木花草对城市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城市之肺”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健康,说明了绿化城市的重要性。《军神》
主要内容是写刘伯承在一次战斗中被打伤了右眼,在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时他拒绝使用麻醉剂,因为他需要的是一个清醒的大脑来指挥千军万马,所以坚持不用麻醉剂。他忍着巨大的痛苦,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手术.《军犬黑子》
军犬黑子是吴若增写的一篇动物小说。讲述了一条威风凛凛的军犬,它叫做黑子,因为军犬训导员和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导致黑子性格大变,不再相信任何人,所谓“相信越大,伤害越大”。告诉我们,不要只顾一时开心,不计一切后果,凡事要学会“三思而后行”,要与动物和谐相处。不要瞧不起动物,动物也是很聪明的,不能伤了动物的自尊心。要学会相信自已。你对动物好,他也会对你好,你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他也会伤害你。动物和人一样,有着智慧 《看戏》
主要写了“我”在剧院观看由梅兰芳同志创作的戏剧。表现了“我”对戏剧的热爱以及对梅兰芳同志的深深敬意!
1《林海》主要内容:本文具体描绘了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美丽的自然风光,介绍了大兴安岭为国家建设所作出的贡献,点明了人与山林的关系日益密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老舍先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建设者的崇敬之意。2《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主要内容:钱学森从小就十分爱国,他为了报效祖国,努力学习,当他学有所成的时候,动荡的社会却没有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于是,他留学美国。数年之后,他听说新中国成立了,就义无返顾地要回国,美国人为了不让他回国,使尽种种手段想要打消他回国的念头,最终钱学森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小抄写员》主要内容: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减轻家里的负担,每天夜里12点偷偷起来帮父亲抄写签条。虽然忍受着学习下降以及被父亲误解的双重压力,仍然默默地坚持着。直到一本掉落在地的书使父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4《城市之肺》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在城市。空气的污染很大,城市的花草树木维护着空气的芳香。这篇课文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讲了树木花草对城市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城市之肺”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健康,说明了绿化城市的重要性。
9.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篇九
一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孔子最早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原则。可以说,在孔子的整个伦理思想体系中,政治伦理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注重道德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强调道德在治理国政中的重要作用,是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注:《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当政者以德为政,即在政务中坚持和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注重社会的道德教化,那么,就可以像北极星那样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自然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拥护。这里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为 政者崇仁尚德,以德治国,便可以产生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影响力,使民心归服,从而实现 整个社会的有序和稳定。孔子认为,道德与政治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对此,他曾多次作过比较具体的论述。他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注:《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如果能 以道德礼让来治理国家,那么治国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如果不能以道德礼让来治国,只是在口头上谈礼,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孔子还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注:《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使有治国之才,但如果缺乏仁德,虽然也能一时得到民心,但不会持久,总有一天会失去。因此,孔子强调在处理政务、治理国家方面,必须遵从一定的道德准则,重视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以及道德教化对维护整个社会稳定、和谐的意义。在孔子思想中,政与德是不可分割的。实际上,孔子所讲的政,本身已包含 有德的内容。他曾说过政者正也(注:《论语颜渊》。)的话,正即正直、公正,这本身就是道德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孔子以正释政,说明孔子是把治理政务同道德要求联系起
来看待的,也说明了孔子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及其表率作用的重视。孔子在提出政者正也后接 着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注:《论语颜渊》。)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注:《论语子路》。)这些,都反映了孔子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及其品行的重视与强调。《宪问》载: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这里,孔子之所以赞赏南宫适,并称其为君子,就是因为南宫适想到并提出了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的问题。这也体现了孔子在治理国政方面重德不重力,提倡为政以德,崇尚道德教化的思想态度。从为政以德的原则出发,孔子倡导德治、仁政,反对暴政、苛政。孔子曾说过苛政 猛于虎(注:《礼记檀弓篇》。)的话。在孔子看来,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注:《论语尧曰》。)。《颜渊》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他反对用暴虐、残酷的手段治理国家。孔子还主张推行 王道,即以仁义治天下,以道德来治理国家。《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国迭兴,更为伯(霸)主是以孔子明王道。也就是说,主张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首先就是由孔子所倡导的。当然,孔子在倡导德治、仁政的同时,并不完全反对刑罚,相反,他充分肯定了刑罚的社会作用。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注:《论语子路》。)可见,孔子所反对的是刑罚不公正、不得当,他反对独任政刑,迷信政刑,对百姓不先进行教育便加杀戮。在孔子那里,德治是行政的主要手段,而刑罚则是辅助手段。孔子还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注:《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在审理诉讼案件方面自己同别人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希望通过道德教化消除争讼。正因为如此,在行政的宽与猛的问题上,孔子既主张宽政,认为宽则得众(注:《论语尧曰》。),同时也不否认猛政的作用。他说:善哉!政宽 则 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注:《左传昭公二十年》。)孔子主张宽猛相济的统治方法,以宽政得众,又以猛政纠正宽政可能带来的弊端,以此达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孔子不但倡导德政,而且还主张以德导民,要求为政者注意社会道德教化,并把道德教化视为治国之本。当冉有问孔子既富矣,又何加焉时,孔
子回答说:教之。(注:《论语子路》。)这里的教,不仅是指文化教育,而且主要的还是指伦理道德方面的教化。《述而》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即德行,它作为一个实践范畴,包括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在内;忠即忠诚老实、诚实为人等道德品质;信主要是指讲究信用、诚实不欺,它与忠一样也是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范畴;文虽然主要是指文献知识,但也包括为人处事方面的道德知识和能力,以及在道德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和仪态风貌,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注:《论语雍也》。)就包含这方面的意思。孔子希望通过道德教化,使社会各 阶层的成员普遍形成和具备良好的品德,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面貌和道德风尚。这也是孔子思想以及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孔子对道德教化与政令刑罚的不同社会作用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论语为政》。)孔子认为道德教化比政令刑罚 还重要,以法制禁令引导百姓,以刑罚统一其行动,百姓只是畏罪而不越轨,却没有羞耻之心,而以道德引导百姓,以礼制统一其行动,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并且自觉地遵从一定的 社会规范和规章制度。在这里,孔子指出了道德教化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正是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孔子把对人们的道德教育以及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培养,作为其教育的中心内容。在孔子那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以人伦,培养为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士或君子。这也正是孔子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把握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对于全面理解孔子的整个伦理思想体系有着 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在孔子伦理思想中,包含着一套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可以说,关于道德规范的理论,构成了孔子伦理思想的主体内容。
(一)仁。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注:《论语卫灵公》。)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注:《论语里仁》。)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注:《论语卫灵公》。)他甚至还说:当仁,不让于师。(注:《论语卫灵公》。)由此可见孔子对仁的高度重视。我们认为,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孔子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原则。樊迟问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注:《论语颜渊》。)还有一次孔子回答说:居处恭,执事敬,与 人 忠。(注:《论语子路》。)子张问仁时,孔子回答:恭、宽、信、敏、惠。(注:《论语阳货》。)等等。可以说,孔子 提出的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都是仁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同时又都可以归结于仁。在孔子提出的爱人、忠恕、孝悌、礼、让、中庸、信、义、宽、敏、恭、惠、勇等道德规范中,始终贯穿着仁的思想和要求。所以我们认为,在孔子提出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中,仁是一个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范畴和概念,或者说,孔子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就是仁。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仁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是人们处理各种道 德关系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它贯穿于孔子伦理思想的全部内容之中,也鲜明地、集中地体现着孔子伦理思想的本质和特点,其他的道德规范以及具体道德关系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都是这个基本原则的补充、展开和具体表现。
(二)爱人。爱人是孔子关于仁的道德原则的理论基础和第一要义,也是人们在实践仁的过程中的首要的指导思想和道德要求。在孔子看来,以爱人作为人与人之间 关系的纽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可和谐融洽;如果整个社会都建立在爱人的基础上,那么社会自可安定太平。樊迟问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注:《论语颜渊》。)他还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注:《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注:《论语学而》)。爱之,能无劳乎?(注:《论语宪问》。)《乡党》载: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些都反映和体现了孔子的爱人思想。后来孟子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仁者爱人(注:《孟子离娄下》。)。《吕氏春秋爱类》中的一段话也表达了这 个意思: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人。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要做到仁,就要爱自己的同类,即爱人。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爱人是仁的灵魂和内核,也是仁的根本之所在。可以说,爱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 的一项基本的道德规范。这一道德规范,也充分体现了孔子伦理思想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孝悌。孔子十分重视孝悌之道并把孝悌看作仁的本源和基础。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论语学而》。)在孔子那里,孝悌是指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具体地说,孝是指后辈对前辈的孝顺,用以维系宗族中纵的关系;悌 是指平辈中年龄小的要尊敬兄长。孔子正是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骨肉亲情出发,推及其宗族,要求尊敬长辈,厚
待亲友,并由宗族关系推及泛爱众。孔子提出: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注:《论语学而》。)他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孝悌,把孝悌等道德品行的修养放在第一位,而把书本知识的学习放在第二位。关于如何做到孝悌,孔子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就孝来说,孔子认为,首先,要善事父母,承担赡养义务,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注:《论语学而》。)。为了能及时照顾和事奉父母,还要做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注:《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注:《论语里仁》。)其次,要服从、继承父母的事业与志向。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注:《论语学而》。)他还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注:《论语里仁》。)第三,不但要在生活上照顾和赡养父母,还要关心其精神生活的需要。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注:《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对父母只养不敬不是孝。所以,孔子所讲的孝,不仅是指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而且还包括对父母的爱戴和尊重,包括对父母精神、心理、情感等方面需要的关心和满足。
(四)忠怨。孔子从仁这一根本道德原则出发,还提出了忠恕的道德规范。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注:《论语里仁》。)。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什么?曾子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 而已矣!(注:《论语里仁》。)从忠恕的内容和要求来看,忠恕作为一项道德规范,是仁的道德原则的进一步发展和展现。忠恕的基本要求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朱熹说:尽已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注:《论语里仁》。)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忠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首先,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注:《论语雍也》。)。其次,要做到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注:《礼记中庸》。),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卫灵公》。)。第三,要具有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精神。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注:《论语颜渊》。)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注:《论语公冶长》。)此外,忠恕还有忠诚、信实、宽恕、容人的意思。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来说,忠恕反映着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宽宏大量、友好相处的愿望和品格。忠恕的道德要求,对于中华民族诚实不欺、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等传统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五)礼。孔子所讲的礼,既是一种规章制度,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孔子关
于礼的论述很多,他说:不学礼,无以立。(注:《论语季氏》。)上好礼,则民易使也。(注:《论语宪问》。)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注:《礼记乐记》。)他还提出约之以礼,并认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注:《论语泰伯》。)。由此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与强调。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规范的礼,其核心是正名,即要求名正言顺。而正名的具体内容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注:《论语颜渊》。)。即君要有为君之道,臣要有为臣之道,父要有为父之道,子要有为子之道,这样才符合礼。孔子从密切人们的伦理关系出发,认为社会成员都能遵守一定的礼,才能达到改善人们的社会关系,求得社会安定和谐的目的。所以孔子强调人们的一切言行都要合乎礼的要求,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要义以为质,礼以行之(注:《论语卫灵公》。)。孔子还提出:礼,与其奢也,宁俭。(注:《论语八佾》。)孔子认为,人们在遵循礼的要求时,要注重礼的精神,而不是它的繁文缛节。孔子的这一思想是有重要意义的。任何一种道德规范只有在人们自觉自愿地加以遵循时,才能对人们的行为真正起到规范和制约作用。
(六)义。义也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道德规范。孔子关于义的论述很多,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注:《论语宪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注:《论语述而》。)、见义不为,无勇也(注:《论语为政》。),等等。在孔子伦理思想中,义既是一项重要的 道德规范,也是仁人君子应具备的一种道德品质。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注:《论语里仁》。),君子义以为上(注:《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质(注:《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仁人君子要懂得大义,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义的要求。具体说来,遵循义的道德规范,一是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如君臣之义(注:《论语微子》。)、使民也义(注:《论语公冶长》。)等,就是这方面的意思。《礼记礼运》中 提到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这里的十义,也就是正确处理十个方面的人际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在义利观上,孔子是重义轻利的。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孔子主张舍利求义,他所 讲的见利思义、见得思义(注:《论语宪问》。)都说明了这一点。能否做到见利思义,见义勇为,直 接反映和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
(七)信。信是孔子伦理思想中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这一道德规范主要是要求人们在 与人相处、对待工作等方面,要做到诚实不欺、讲究信用。如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注:《论语学而》。)信则人任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注:《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 有信(注:《论语学而》。)等等,可见孔子对信的高度重视。《颜渊》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这里,孔子把信看得比兵和食还重要。孔子认为,人们 只有遵守信的道德规范,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使自己的行为取得满意的效果;否则,如果不讲信用,虚伪欺诈,就会寸步难行。他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注:《论语卫灵公》。)孔子言而有信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 重要的影响,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八)中庸。在孔子伦理思想中,中庸是人们在待人接物中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道德规 范。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注:《论语雍也》。)孔子不但把中庸看作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而且还将其提到至的地位。中庸这一道德规范要求人们的言行要允执其中,保持在无过无不及的理想状态。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注:《论语子路》。)狂即狂妄,狷即拘谨,是两种对立和品格。人们按照中庸的道德要求去选择自己的行动,就应当不狂不狷,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注:《论语八佾》。)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注:《论语尧曰》。),温而厉,恭而安(注:《论语述而》。)。《中庸》中说:君子 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孟子也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注:《孟子尽心上》。)人们在待人接物中遵循中庸的道德要求,言行举止要无偏无颇,执两用中,做到适得其中,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也只有这样才能在道德活动中比较好地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九)恭。恭作为一项道德规范,主要是指言行举止端庄严肃,为人要温厚和善。孔子 多次讲到恭,如其行己也恭(注:《论语公冶长》。)、居处恭(注:《论语子路》。)、貌思恭(注:《论语季氏》。)与人恭而有 礼(注:《论语颜渊》。)等等。这里都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适度,要和善稳重。要使自己的举止言行达到
恭的要求,就要反对花言巧语、行为轻浮。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注:《论语学而》。)巧言 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吾亦耻之。(注:《论语公冶长》。)孔子还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注:《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要做到端庄和善,而不巧言令色,就要以礼来加以约束。
(十)宽。宽即宽厚、宽容之意。孔子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注:《论语八佾》。)他还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和。(注:《左传昭公二十年》。)这里所说的宽,在伦理道德意义上,也就是指待人宽宏大量的意思。曾子说:以 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注:《论语泰伯》。)曾 子所说的吾友,多数学者都认为是指颜渊。曾子所述的两若、两问反映了颜渊 的 谦虚品格和博大胸怀。特别是犯而不校,则充分说明了颜渊待人的宽宏与宽厚。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注:《论语公冶长》。)也反映了孔子对伯夷、叔齐宽以待人、为人仁厚的心胸、器量的肯定与赞扬。孔子关于宽的道德要求,与爱人、忠恕等道德规范的要求是一致的。
(十一)敏。敏即聪敏、勤敏之意。孔子多次讲到敏,如敏于事而慎于言(注:《论语学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注:《论语公冶长》。)、敏则有功(注:《论语阳货》。)、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也(注:《论语述而》。),等等。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规范,敏要求人们对待学习和工作要勤勉努力,而不能懒散懈怠。所以,当宰予白天睡觉时,孔子气愤地斥责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注:《论语公冶长》。)。孔子认为,只有以勤敏的精神对待学习和工作,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将 一事无成,因此,敏不但是一项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素质。
(十二)勇。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注:《论语宪问》。)《中庸》对这一思想作了进 一步的发挥,并把智、仁、勇称为天下之达德。孔子所讲的勇即勇敢、勇猛之意。在孔子伦理思想中,勇与仁、义是联系在一起的。他说:仁者必有勇。(注:《论语宪问》。)志士仁 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注:《论语卫灵公》。)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注:《论语阳货》。)从这些思想观点出发,孔子主张见义勇为,在关键时刻要敢于挺身而出,舍生取 义。除以上主要内容外,孔子还提出了其他一些伦理道德规范,如温、良、俭、敬、刚、直、毅、木、讷等等。如前所述,在这一系列道德规范中,始终贯穿着仁的精神。孔子在回 答子张问仁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矣。其具体内容即恭、宽、信、敏、惠(注:《论语阳货》。)。他还说:刚、毅、木、讷近仁。(注:《论语子路》。)由此可见,孔子关于伦理道德规范的理论和学 说,都是围绕着仁而展开的。明确这一点,对于理解和把握孔子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是很有帮助的。
三孔子不但提出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而且总结并提出了一套关于道德修 养的理论和方法。强调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修养,并注重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孔子伦 理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也是孔子伦理思想的又一突出特点。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否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有仁德 的人,关键在于能否自觉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正因为如此,孔子特别强调人们在道德 品质方面自我修养的功夫。孔子明确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注:《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人的本性本来是相近的,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来习染的不同,才有了差别,甚至相去甚远。这就是说,人并不是生来就善或生来就恶,人的或善或恶,是后天形成的,主要是社 会环境的影响和个人主观努力的结果。这就揭示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道德修养的方法问题,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道德修养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孔 子在回答子贡问仁时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注:《论语卫灵公》。)强调了修养方法的重要性。孔子所提出和阐述的道德修养方法,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博学、慎思、笃行三个方面。在孔子伦理思想中,学、思、行是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第一,强调博学,注重对有关道德知识的学习。如前所述,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因为后天习染的不同才有了较大的差别。所以,他主张通过学习,来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论语为政》。)他认为如果只是读书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无所得;同样,如果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误入歧途。读书学习是掌握道德理论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如果只有对高尚的道德品质的追求和向往之心,而不努力学习,那么,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曾向学生讲授自己修订的《六经》,他说: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 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
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注:《礼记经解》。)在孔子看来,人们通过对《六经》的学习,可以形成温柔敦厚等一系列道德品质。他还进一步指出,一个人如果不广泛地学习道德知识,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还会养成愚、荡、贼、绞、乱、狂等不良品质。因此,要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注意广泛的学习。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如果广泛的学习古圣遗文,再用礼来 约束自己,就不会有背离仁道的行为。他还说:做官的学习了,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就会循规蹈距(注:《论语阳货》。)。他的学生子夏进一步指出,君子学以致其道,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注:《论语子张》。)。这里,把做官与学习、提高道德修养联系起来了。孔子重视学习的思想是很有见地的。这一思想对今天人们的道德 修养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特别是在今天,科学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思 想意识、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许多道德现象、道德问题,需要我们以新的目光加以审视,用新的道德准则去进行评价。要使自己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就需要努力学习,不断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理 论 水平以及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能力。第二,提倡慎思,主张通过内省和自讼改正过错。孔子多次讲到思,他认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问题上,都应注意思考和反省。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 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注:《论语季氏》。)人们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人们事事处处对自己的言行都要深思熟虑,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社会的道德规则;不仅如此,在行为发生之后,还应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道德,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道德上的评价,错误的要改正,正确的要坚持。通过这种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注:《论语里仁》。)看见贤人,就应该向其看齐;看见不 贤 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看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毛病。曾参是孔门弟子中善于反省的,他曾对自己提出如下要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论语学而》。)由此可见,孔子及其弟子是非常重视内省这一修养方法的。孔子还说:内省 不疚,夫何忧何惧?(注:《论语颜渊》。)在孔子看
来,在进行道德上的自我反省、自我检查时,如果没有发现什么过失,也就没有什么忧愁和恐惧了。自讼作为对自己已经产生的过错进行自我批评、自我责备的方法,比内省更难做到。所以孔子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注:《论语公冶长》。)内省和自讼,都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道德上的自我反省,这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孔子认为,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所以要通过反省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内省和自讼的目的,就是要把检查出来的过失加以改正,弃恶从善。他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注:《论语卫灵公》。)过则勿惮改(注:《论语学而》。)。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注:《论语子张》。)在孔子看来,人人都可能出现过失,发现过失而不改正,才是真正的 过。只要正视过失,及时改正。所以孔子把别人知道自己的错误,并能给自己指出来,看作是一件幸事。当然,孔子所讲的内省、自讼是有其特定的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以仁为核心的一套伦理道德规范。并且他所主张的内省、自讼也主要是一种和实践相脱离的闭门思过。因此,从其内容和要求来说,这与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道德修养 是根本不同的。但是,作为一种修养方法,却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第三,主张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在道德修养问题上,孔子不但十分重视学,而且还 特别注重行,即把所学的道德理论和道德知识付诸实践。学和行的统一,也就 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孔子在讲到对自己的评价时曾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 吾未之有得。(注:《论语述而》。)他认为,就书本上的学问而言,自己和别人差不多,在身体力行、躬身实践方面自己还没有达到君子的标准,实在没有什么心得。在孔子看来,行是比知更为重要而且又更难做到的。道德修养的目的不但是学或者通过学而获得知,更重要的是行,是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庸》曾述孔子之言说,力行近乎仁。
所以孔子又特别强调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注:《论语公冶长》。)从听其言而信其行,到听其言而观其行,反映了孔子对躬行实践 的高度重视。孔子还教导他的弟子要讷于言而敏于行(注:《论语里仁》。),把行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还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注:《论语为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注:《论语宪问》。),等等。孔子在道德修养问题上身体力行的主张,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直有着非
常重要的影响。
10.《吕氏乡约》的主要内容 篇十
德业相劝
德业相劝包括“德”和“业”两个方面。“德”的具体内容包括:“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童仆,能肃政教;能事长上,能睦亲故;能择交游,能守廉介;能广施惠,能受寄託,能救患难。能导人为善,能规人过失,能为人谋事,能为众集事。能解斗争,能决是非;能兴利除害,能居官举职。”
“业”的具体内容包括:“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妻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朋友,教后生,御童仆。至于读书、治田、营家、济物,畏法令,谨租赋,好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皆可为之。非此之类,皆为无益。”
朱熹增补了如何相劝的方法:“右件德业,同约之人,各自进脩,互相劝勉。会集之日,相与推举其能者书于籍,以警励其不能者。”
过失相规
过失分为“犯义之过”、“犯约之过”、“不脩之过”三类。
“犯义之过”分为六条:“一曰酗博斗讼(酗谓纵酒喧兢,博谓赌博财物,斗谓斗殴骂詈,讼谓告人罪恶、意在害人、诬赖争诉、得已不已者。若事干负累,及为人侵损而诉之者非)。二曰行止逾违(逾礼违法,众恶皆是)。三曰行不恭逊(侮慢齿德者,持人短长者,恃强凌人者,知过不改、闻谏愈甚者)。四曰言不忠信(或为人谋事,陷人于恶;或与人要约,退即背之;或妄说事端,荧惑众听者)。五曰造言诬毁(诬人过恶,以无为有,以小为大,面是背非,或作嘲咏匿名文书,及发扬人之私隐,无状可求,及喜谈人之旧过者)。六曰营私太甚(与人交易伤于掊克者,专务进取不恤馀事者,无故而好干求假贷者,受人寄託而有所欺者)。”
“犯约之过”分为四条:“一曰德业不相劝,二曰过失不相规,三曰礼俗不相成,四曰患难不相恤。”
“不脩之过”分为五条:“一曰交非其人(所交不限士庶,但凶恶及游惰无行、众所不齿者而已,朝夕与之游处,则为交非其人。若不得已而暂往还者非)。二曰游戏怠惰(游谓无故出入,及谒见人止务闲适者;戏谓戏笑无度,及意在侵侮,或驰马击鞠而不赌财物者;怠惰谓不脩事业,及家事不治,门庭不洁者)。三曰动作无仪(谓进退太疎野,及不恭者;不当言而言,及当言而不言者;衣冠太华饰,及全不完整者;不衣冠而入街市者)。四曰临事不恪(主事废忘,期会后时,临事怠慢者)。五曰用度不节(谓不计有无,过为侈费者;不能安贫,非道营求者)。”
吕氏原文对如何相规仅简略规定为“书籍”(记录在案)和“三犯行罚”,朱熹则对相规的方法作了较细说明,以“出约”(退出乡约)代替了“行罚”,从而使其更具操作性和自愿性。“右件过失,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规戒。小则密规之,大则众戒之。不听,则会集之日,值月以告于约正,约正以义理诲谕之。谢过请改,则书于籍以俟。其争辩不服与终不能改者,皆听其出约。”
礼俗相交
礼俗之交分为“尊幼辈行”、“造请拜揖”、“请召送迎”、“庆吊赠遗”四类。
“尊幼辈行”即以年齿来划分相当于辈分的尊卑。因为乡约针对的是没有亲属关系和宗族关系的同乡,所以用长幼作为“准辈分”。以当事人的年龄为基准,分为五等:长于自己20岁者为尊者(相当于父辈),长10岁者为长者,上下不满10岁者为敌者(相当于自己),少于10岁为少者,少于20岁为幼者。
“造请拜揖”分为三条:一是节日谒见尊者长者的服饰礼仪,二是谒见过程的行为礼仪,三是道路偶遇的举措礼仪。
“请召送迎”分为四条:一是邀请之礼,二是聚会座次排法,三是敬酒与答拜之礼,四是送行之礼。
“庆吊赠遗”分为四条:一是吉凶庆吊的范围和人员,吉事相庆(冠礼、生子、预荐、登科、进官之类皆可贺,婚礼不贺但相助),凶事相吊(丧葬、水火之类)。二是庆吊的仪式、赠物规矩、行为方式、吊礼服饰。三是吊丧注意事项。四是遣使规则。
在礼俗方面,蓝田吕氏有专门研究,朱熹对庆吊细节有着大量增补。其用意在于以礼俗作为切入点重建乡村秩序,具体细节此处从略。对礼俗相交之事,朱熹规定由值月主持,“当纠集者督其违慢。凡不如约者,以告于约正而诘之,且书于籍。”
患难相恤
患难之事分为水火、盗贼、疾病、死丧、孤弱、诬枉、贫乏七类。
水火之灾,“小则遣人救之,甚则亲往,多率人救,且吊之”;盗贼之祸,“近者同力追捕,有力者为告之官司,其家贫则为之助出募赏”;疾病之难,“小则遣人问之,甚则为访医药,贫则助其养疾之费”;死丧之事,“阙人则助其干办,乏财则赠赙借贷”;孤弱无依,“若能自赡,则为之区处,稽其出纳;或闻于官司,或择近亲邻里可託者主之,无令人欺罔;可教者为择人教之,及为求婚姻。贫者,协力济之,无令失所;若有侵欺之者,众人力为之办理;若稍长而放逸不检,亦防察约束之,无令陷于不义”;诬枉之冤,“有为人诬枉过恶,不能自伸者,势可以闻于官府,则为言之;有方略可以救解,则为解之;或其家因而失所者,众共以财济之”;贫乏之困,“有安贫守分而生计大不足者,众以财济之,或为之假贷置产,以岁月偿之”。
朱熹增补了患难相恤的方法,“凡有当救恤者,其家告于约正,急则同约之近者为之告,约正命值月遍告之,且为之纠集而程督之。”
按照吕氏和朱熹的解释,加入乡约,意味着就承担了对同约之人的相帮相助责任。同约之间,财物、器用、车马、人仆,都要互通有无,互相借助。只有并非急用,或者借用有所妨者,才可不借。“可借而不借,及逾期不还,及损坏借物者,论如犯约之过,书于籍。”作为社会自治组织,即便邻里乡党没有入约,或有缓急之事,只要告知,亦当救助。如果不能救助,则转告同约的其他人为救助而谋划。对救助约外之人的善事,“亦书其善于籍,以告乡人。”
本来,吕氏在制定乡约时规定有罚则,犯义罚钱五百,不脩或者犯约罚钱一百,不同情节有加重或从轻准则。朱熹在修订时从自愿角度考虑,删除了罚钱规定,仅仅保留了“书籍”(记录)、规劝等举措。对如何按月聚会,如何“凑份子”,如何推举约正,如何轮流值月等事项,也有相应规定。朱熹在增补时,又添加了副正作为约正之助,并对宣读乡约、推举善行、纠察过失以及记录在案的具体操作流程加以完善,还把乡约与传统的乡饮酒礼、书院式学问讨论结合起来,力求使乡约能够落到实处。
11.巡查鸡舍的主要内容 篇十一
1 有害气体
对鸡危害最大的气体是NH3和H2S。由于氨的挥发性和刺激性强, 如果鸡舍有大量的氨气产生, 一进鸡舍就会首先感知。当嗅到氨的气味时, 说明鸡舍内氨气早已超标 (多数人认为鸡舍内氨气的最高限量为20×10-6) 。硫化氢比重大, 愈接近地面浓度愈高。为了解硫化氢是否超标 (最高限量为6.6×10-6) , 应在鸡背高处嗅闻才能确知。当鸡舍中出现以下情况时可判断空气中确有过量的硫化氢存在: (1) 铜质器具表面生成硫酸铜而变黑。 (2) 镀锌的铁器表面有白色沉淀物。 (3) 黑色美术颜料退色。另外, 用煤炉保温的鸡舍应注意人员和鸡的CO中毒。当以上三种有害气体超量时, 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例如适当加大通风量, 更换垫料等, 以减轻和杜绝对鸡的危害。
2 温度
对养鸡来说, 温度是至关重要的。要查验温度计上的温度和实际要求的温度是否吻合。如温度相差很大要立即采取升温或降温措施, 并要求管理人员把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3 通风
体验一下通风是否良好。尤其是在冬季气温低的情况下, 人们往往只注意保暖而忽视了正常的通风。通风良好时, 鸡只活泼好动, 舍内无异味, 特别是温度和通风都达标时, 会有一种舒爽的感觉。如果发现鸡无病打蔫, 呼吸微喘、异味很浓、灰尘弥漫, 说明鸡舍内通风极度不良, 应立即加强通风。
4 查粪便
查看粪便的颜色和是否有血便。一般来讲, 产蛋鸡的粪便稀软, 肉仔鸡的粪便呈条状。有些疾病可使鸡产生下痢, 如法氏囊病与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的粪便呈黄白色;鸡患新城疫时排绿色、黄白色水样粪便;舍内有血便, 鸡多数感染了球虫。当发现以上异常粪便时, 应找到排粪的鸡, 必要时给予剖检。
5 查湿度
查看湿度是否符合标准。湿度高微生物易存活, 如果伴有温度低时则更加重低温的危害。湿度低时则鸡舍干燥, 鸡易得呼吸道病, 尤其是雏鸡, 长时间干燥的环境可使雏鸡脱水、衰弱。因此, 要重视对鸡舍湿度的调整。
6 查死鸡数量
无论是雏鸡、育成鸡和产蛋鸡, 每天都可能有极少数量的弱鸡由于各种原因而死亡, 这是正常现象。正常情况下, 雏鸡死亡率应不超过万分之五, 育成鸡不超过万分之一, 产蛋鸡不超过万分之三。若发现死亡数量过大, 就应引起注意。要马上多剖检几只死鸡或送检, 以找出死亡原因。
7 查光照
产蛋鸡需要补充光照。应严格执行补充光照的制度, 需要技术人员监督执行;大多数肉仔鸡场在夜间执行间歇光照方案, 以促进肉仔鸡生长及提高饲料转化率, 这也需要技术人员检查执行。此外, 还要注意光照的强弱。
8 听鸡发出的声音
正常情况下, 鸡不会发出异常声音, 但在有些疾病, 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及鸡新城疫病, 病鸡会发出咳嗽、喷嚏和“呼噜”声, 尤其在夜间声音更为清晰。发现这些异常声音即预示鸡群已有传染病发生, 必须尽快确诊。
9 查鸡饮水与吃料的情况
蛋鸡耗料比较稳定, 如出现耗料下降, 或仅饮水不吃料, 可能预示鸡已感染了某些疾病, 要尽早查明原因, 及早治疗。
1 0 查免疫后的反应
12.爷爷的毡靴主要内容 篇十二
一篇好的文章会让人回味无穷,并产生许多感触。《爷爷的毡靴》就是这样一篇文章。
爷爷的毡靴已经穿了好久了。它一直伴着我长大。但是在我没出生之前,它到底穿了多久,那就无从知晓了。由于毡靴太“老”了,它总是破。于是,爷爷总是补了又穿,穿了又补。有一次,爷爷得了腿病,医生不让靠打鱼为生的爷爷下水打鱼。毡靴可帮了大忙,爷爷每天都穿着它下水打鱼。可是这样一来毡靴损坏的更快了。但是,爷爷很是顽固,他把毡靴冻结实了继续穿。不过,等春天来了,鞋上了冰化了,毡靴也就散架了。于是,爷爷把它给了鸟儿筑巢。
文中多次出现:“世间万物终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唯独爷爷的毡靴却永世长存。”这句话。()或许它就是文章的内涵。事实上毡靴也会消亡。毡靴的一生动用去温暖了他人。就算毡靴没了,它留给人们的美好印象却永世长存。从另一方面讲,毡靴给鸟儿筑了巢,等鸟儿用完了,他们就把它(毡靴)给了老鼠,老鼠用完了又给了泥土,泥土把它吸收了做了花儿的肥料。毡靴没了,但是它的贡献精神却永世长存。
13.《金色的脚印》主要内容 篇十三
光秃秃的`柞树林上边,露出冷清清的月亮。小狐狸孤零零地坐在窝里,仰起脖子嗥叫着。那是一种清脆的、悲伤的声音。
“光秃秃”“冷清清”“孤零零”,三个相同结构的叠词连续出现,刻画出孤清、悲伤、让人心生同情的氛围,这也是正太郎感受到的小狐狸所处的境遇。“嗥叫”是“大声叫”的意思,孤单可怜的小狐狸,仰起脖子,大声叫着,善良的正太郎敏感地觉察到它是无助地叫着“妈妈——妈妈——”,这清脆的、悲伤的声音,深深刻在了正太郎的心上,为下文正太郎对狐狸的救助埋下了伏笔。
第二句
只见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它嘴里叼着一只哆哆嗦嗦的鸡。
14.利用关键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篇十四
关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学段目标, 此目标从第二学段开始, 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则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故事的梗概”。这足以说明“包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内的概括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保证落实。而利用关键词语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把词语与阅读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使概括这一抽象过程更具语文味。
一、把握精确度, 让词语点石成金
并不是课文中所有的词语都能信手拈来让学生练习概括的, 这需要教师在精心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精确的选择。只有把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放大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它们才能变成闪烁的金子, 为学生所用。
1.选择关键性的叙述词语
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显示这些信息的词语要特别关注。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 景物的名称及特点的词语就成为概括这类文章的关键所在。
2.选择关键性的概括词语
这类词语或能概括所在段落的内容, 或能概括全文的内容。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狮子和鹿》可以选择“欣赏、抱怨、精美别致、狮口逃生、匀称、挣脱”等词语让学生进行概括。聚焦到这些词, 你会发现“欣赏”“抱怨”是从第三、四两段筛选出来的, 这两个词很好地概括了这两段的意思。“狮口逃生”是从第六段“眼看就要追上了, 鹿用尽全身力气, 使劲一扯, 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 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中概括出来的, 而“精美别致”“匀称”这两个词又是美丽鹿角的概括。
3.选择出现频率高的词语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是:“树”“鸟儿”“唱歌”, 概括出的课文主要内容必定少不了这三个词。
二、把控梯度, 让训练循序渐进
1.教师直接给学生关键词语让其练习概括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摄影师》, 教师直接出示“列宁格勒”“高尔基”“小摄影师”“胶卷”这些词语, 然后以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1928年夏天, (高尔基) 住在 (列宁格勒) , 接受一位 (小摄影师) 的拍照要求, 但是小男孩却忘带 (胶卷) 跑开了。 (高尔基) 还在等待他的到来。
把关键的词语填入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填空题中, 降低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 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在练习的初级阶段是值得尝试的一种好方法。
2.教师让学生自己去选用词语练习概括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 初读课文时, 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归类摘录活动, 经过交流, 出现如下表格:
这三组词其实已经提示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摘录, 学生聚焦这些词语, 有选择性地用上这些词语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通过对这些词语的重组, 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根据文本特点寻找或概括关键词语练习概括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 教师出示第一段1~3句话,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这几句话主要在讲什么?引导学生从几句话逐步精炼到一句话, 直至四字词语“天崩地裂”“天塌地陷”。到这里教师并没有打住, 她让概括出“天崩地裂”的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并指导学生在句子中找到关键词———“天”“地”, 圈出来, 告诉学生, 找到关键字, 可以帮助概括。用同样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用“水深火热”概括出了该段的后一部分内容。接着, 她让学生默读2~4自然段, 在交流反馈时再次引导学生由一句话逐步概括成一个个的词:“求神灭火”“造船救人”“上山找石”“炼石补天”。最后教师让学生用概括出的6个词语简单说说女娲补天的故事。
三、掌控力度, 让练习扎实有效
【案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狮子和鹿》教学片段。
师: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说得过于详细。) 把长话说短也是一种水平, 我们可以让关键词语来帮忙, 教师出示:“欣赏”“抱怨”“精美别致“”狮口逃生”“匀称”“挣脱”。我们一步一步来用上“欣赏”“抱怨”这两个词来说说课文前面一部分的内容。
生:鹿在小溪边欣赏自己的角, 却抱怨自己的腿难看。
师:真能干!运用关键词语, 说得又清楚又简单。后一部分呢?谁能像刚才那样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
生:美丽的角差点送了他的命, 难看的腿却让他狮口逃生。
师:现在我要提高要求了, 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鹿在小溪边欣赏自己的角, 却抱怨自己的腿难看。美丽的角差点送了他的命, 难看的腿却让他狮口逃生。
师:你用上这些词语, 说得很通顺。要是中间用上连接词, 就更连贯了。 (板书:起先后来)
生:起先鹿在小溪边欣赏自己的角, 却抱怨自己的腿难看。后来美丽的角差点送了他的命, 难看的腿却让他狮口逃生。
师:小朋友真能干!抓住关键词, 自己说清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也就初步读懂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舍得花时间, 对学生逐步提出要求, 在课堂进行扎实训练取得了实效。本案例中的概括指导包含着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学生说得过于详细, 教师出示关键词语分两部分让学生练习概括。第二层次:能把两部分连起来初步讲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层次:引导学生运用连接词说连贯。这个过程教师足足花了五六分钟, 这个看似奢侈的语言训练过程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的, 只有在教师的不断推动下, 学生的概括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四、掌握法度, 让呈现别样精彩
在课堂上直接出示关键词让学生进行概括不失为一种策略, 不过不能经常为之。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应该采用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 利用各种载体, 让关键词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学生的面前。
1.勾勒人物关系, 用词串连事件
【案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教学片断。
(在学生自读课文后, 找出文中几个神的名字:普罗米修斯、太阳神阿波罗、众神之王宙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指导学生读好这些人名的关键词语。)
师:普罗米修斯和众神发生了什么事?你能利用人名绘制简单的人物示意图吗?待会儿要请你看着图概括地说一说, 也可以在示意图上再注上一些有助于你概括的词语。学生自由绘制:
生: (看着图, 比较流畅地) 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拿取了火种, 众神之王宙斯得知后, 把他锁在高加索山上, 让他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 并派鹫鹰啄食他的肝脏, 但普罗米修斯并不向宙斯屈服。后来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
师: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示意图上摘录了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拿去火种”“锁在悬崖啄食肝脏”“救”等, 利用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继续交流)
师:在讲述事情内容时, 我们可以把不重要的信息简单地说, 这样可以让语言更简洁。老师也从课文中提炼出了一个关键词 (在人物关系示意图的箭头旁补上关键词:严厉的惩罚) , 现在, 请你看着示意图再来说一说。
生: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 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拿取了火种。众神之王宙斯得知后, 给了他最严厉的惩罚, 但普罗米修斯并不屈服。后来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
上述案例中, 教师让学生动手勾勒人物关系图, 清晰地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教师首先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人物, 这些人物的名称就是非常关键的词语。接着用人物关系示意图分清了主角和配角, 然后又利用学生从课文中摘录的一些关键词语梳理了主角与配角间发生的事件。在此过程中教师又从课文中精选了一个关键的词语“严厉的惩罚”, 使课文大意更加简洁。最后教师告诉学生, 勾勒人物的关系, 串连关键的词语, 就能很好地进行课文内容的概括。
2.描画故事情节, 用词归并画面
【案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教学片断。师: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老师在练习纸上简单地画了两幅画面, 在每一幅图的上面写上了关键词语:小鸟、大树、约定、灯火。请你选用这些词语说说这两幅画面的内容。
生:第一幅画面的主要内容是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 他们约好明年继续唱歌。最后一幅画面是小鸟对着灯火唱歌。
师:在这两幅画中间会出现什么画面呢?请四人小组先一起读课文, 然后合作用最快的速度绘制简图, 写上一些你认为关键的词语作说明。 (学生相继画出小鸟和树根、小鸟和大门、小鸟和小女孩的画面。)
师:请你用简单的话说说每一幅图画讲的是什么? (学生说) 你发现这三个画面有共同点吗? 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在一起, 组成一个画面, 变成图3, (教师在图上做归并的记号) 看看这个画面讲什么呢?
生:小鸟向树根、大门、小女孩打听大树的去向。
师:真聪明, 你把“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树在哪儿?火柴在哪儿?”也进行了归并, 并成”打听去向”。 (教师板书:打听去向)
师:我们把这些画面的内容组合起来, 利用这些关键词语就归纳出了全文主要内容。现在, 请你连起来简单说一说全文讲了什么?……
上述案例中, 教师充分利用儿童喜欢的简笔画形式, 形象地展示了故事情节。教师首先把关键性的词语写在故事情节图上引导学生概述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接着引导学生对所画的三幅图进行归并, 告诉学生遇到同类的事物、问题可以放在一起说, 并概括出关键词“打听去向”, 经过这一点拔, 学生的语言就简洁明了了。最后教师告诉学生, 描画故事情节, 用词语归并画面能更好地进行课文内容的概括。
3.绘制游览地图, 用词理清顺序
【案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
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呢?在文中圈画出有关词语, 并且和同桌合作完成一张游程图。 (学生自主学习)
师:完成了吗?谁来说说你的游程? (学生说, 教师指导。)
生:作者首先来到了金华城,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来到罗店, 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入山大约5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 走进去就来到了外洞, 过了空隙, 就到了内洞, 最后作者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师:你的游程图上注上了游览地点的词语, 讲起来就非常有条理了。那么作者抓住了景点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 在游程图上注明。
师:下面请根据自己再次完成的游程示意图, 利用你所摘录的关键词说说这篇游记的主要内容。
生:作者首先来到了金华城,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来到罗店, 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入山大约5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 走进去就来到了外洞, 外洞很宽敞, 过了窄小空隙, 就到了内洞, 在那儿欣赏到了双龙和石钟乳、石笋, 最后作者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师:你说的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概括游记的主要内容时, 我们可以用绘制示意图的方法去理清文章脉络, 同时把景物的特点进行简单的概括, 用简洁的语言串联起来。
上述案例中, 针对内容比较复杂的课文概括, 教师采用让学生绘制游览地图的方式,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首先让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的游程图, 在文中圈画地点的关键词, 并在图画上进行标注, 旨在通过整体感知, 帮助学生粗知文章大意,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次读课文, 再次完善示意图, 在图中继续标注关键词语。最后, 教师告诉学生绘制游览地图, 用词理清顺序, 就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钱梦龙老先生明确指出, 阅读教学要扎扎实实过“四关”:认读关、概括关、感悟关、探究关。就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而言, 这是中高年级语文能力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策略有许多种, 笔者在此文中只把研究的视角聚焦在利用关键词语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上。无论哪一种策略, 只有充分展开概括的言语实践活动, 才能化难为易, 层层提高, 也只有这样, 无法“出彩”的概括训练才会精彩。
参考文献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推荐阅读:
我对新课改的认识07-01
论文的主要内容12-13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论文09-08
新课改下的中学作文教学10-25
新课改给家长的一封信10-30
对新课改的几点困惑12-14
山雨课文的主要内容07-09
地球的故事主要内容07-09
新课改培训的学习体会和总结07-29
新课改的生物教学心得体会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