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的教学设计

2024-08-12

浅谈语文课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

1.浅谈语文课的教学设计 篇一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成果集

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开场”设计

扬州市邗江区杭集镇中心小学 薛方平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说明小学语文课的导入设计的作用,然后借用八则特级教师的导入设计并对其进行点评,以点带面,揭示导入设计的一般规律,最后简要说说导入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和避免的问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小学语文课也是如此,它是歌曲的第一个旋律,书法的第一处落笔,演戏的第一次亮相,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韦志成在《语文教学艺术论》中所说:“开讲,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那么怎样进行小学语文课的“开场”设计呢?请看几则特级教师的教学实例。

一、故事导入,设置悬念。

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在德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决定留德发展。他找了第一家公司,没被录取,找到第二家,人家也拒绝了他„„他找了25家大公司,都没找到工作。于是他去了一家小公司。他想,凭我这样的学位和才能,在小公司里干干肯定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那家小公司还是拒绝了„„ 同学们想一想,他为什么会被拒绝?(生略)

师:你们的想法也有道理。那个留学生就愤怒地问那个老板:“我一个博士难道在你这个小公司干还不够格吗?你们凭什么这样对待我?”,那个老板说:“对不起,先生,我们从网上资料查到你在德国乘公共汽车时曾逃过三次票,一个连蝇头小利也不讲诚信的人,怎么可以让人信任呢?” 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生略)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成果集

师:那么就让我们去看看小珊迪,去问问小珊迪,从他那里找找答案。

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精彩的故事能够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能集中起来,不知不觉地进入老师预设的情境中,从而顺利地展开学教互动。悬念的设计更能扣住人们的心弦,让学生迫不及待地产生学习的欲望。

二、紧扣课题,纵横开阖。

师:刚刚拿到课文,一起来读读课题。(齐读)第一个字就比较难写,跟着我一起写,一边数一数,如果你刚好数了12画,那么这个字,你不仅会写了,而且连笔顺也记住了。师板书,生数。

师:知道什么叫“鼎”吗?(生略)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些道理。大家见过这个东西没有?(师板画“鼎”)上面半圆形,还有些花纹,下面有三个脚。这就是古代用来烹调,用来祭祀用的鼎。今天我们要讲的并不是这个鼎,而是一个风景区:鼎湖山。(板书:湖山)知道在哪儿吗?看看课文。生:在肇庆。师:知道肇庆在哪儿吗?(板书:肇庆,教学“肇”)不过它古时候并不叫肇庆,而叫“端州”,古端州可不简单。它出产一样东西,叫端砚。文房四宝知道吗?(师简介“宣纸”“湖笔”“徽墨”“端砚”)不过作者可不是讲这个端砚,而是讲听泉。(板书:听泉)听泉,可能会是在什么情况下听的呢? 生:„„ 师:嗯,都有可能。现在请同学们回答问题,我提问,你们通过读课题来回答。在哪儿听泉? 在鼎湖山干什么? 在鼎湖山听什么? 生分别朗读回答,但没有突出。师:这样读还不行,没有语感,看老师的手势再回答,读。师做手势,高低起伏,生读得明显进步了。师:这样读虽然夸张了一点儿,但这却是训练语感的好方法。

课题只有短短的五个字,教者却安排了学字、议鼎、谈宝、朗读等诸多环节,做足了文章,但杂而不乱,形散神不散,件件都和语文密不可分,学生也享受到求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成果集

知的乐趣,不由自主地被导入到课文中去了。

三、视听结合,身临其境。

师:今天我们上一节活动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大自然和生活当中去找一找,听一听奇妙的声音。(板书:奇妙的声音)咱们先来看一段录象吧,看看录象中都有哪些奇妙的声音?放录象(大自然的景物,其中包括虫鸣鸟叫,流水淙淙等声音)师:说一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吧? 生1:我听到了小河流水的哗哗声。生2:我听到了蛐蛐的叫声。

生3:我听到了小鸟喝水的吧嗒吧嗒声。

生4:我看到一群小鸟在树枝上唧唧喳喳地叫,仿佛在讨论问题。

成熟的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大显神威,学生被带入了神奇的大自然,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增加了生活积累。优美的音乐,精美的画面,生动的影像,无一不可拿来为教学服务,就看你的内存多少和搜索能力了。

四、回忆生活,激趣导入。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的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生:春天来了,小鸟在空中飞舞,小草发芽了,小孩子在树下玩耍。生:春天非常美丽。

师:是呀,可是春天美在哪里呢? 生:小鸟在枝头在叽叽地歌唱。生:春天来了,鲜花盛开,绿草如茵。

生;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

生:柳树发芽了,露出嫩绿的叶子,看着这碧绿的柳枝,不禁让人想起贺知章的诗《咏柳》。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成果集

师: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他的诗,感受一下春天的美。

生齐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师:春天是美丽的,是诱人的,令人陶醉。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用诗文来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游园不值》。

教师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生活,勾起他们的美好回忆,渲染了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习描写春天的新诗做好了铺垫。

五、朗读入手,润物无声。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 生:(齐读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师:假如有人问:谁应该感到自豪才对?那个词要读重音? 生:(齐答)我。师:一起读课题。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我”读成重音)师:假如有人问:我应该感到怎样才对?课题该怎么读?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自豪”读成重音)师:假如有人怀疑:我感到自豪对不对?课题又该怎么读?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才对”读成重音)师:(擦去自豪)假如不用这个词语,课题可以怎么说? 生:我应该感到骄傲才对。

师:“骄傲”在这里就是“自豪”的意思。假如换上“自豪”的反义词,课题又可以怎么说?

生:我应该感到不自卑才对。

师:这样说就不对了。(众笑)把“不”字放句子的前面点,再说一遍。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成果集

生:我不应该感到自卑才对。师:这样说才对了。还可以怎么说? 生:我感到自卑是不对的。生:我不会感到自卑才对。

师:你们这样说都是对的。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法、说法就不一样。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多彩!看来,我们得好好学学这篇课文。

在教者的精心安排下,朗读成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谁不愿意参与进来呢?其实除了课题以外,课文的重点句、中心句都可以拿来一试。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际上是人的本能,教师要将这本能不断地放大、放大、再放大,千万不能为了应试而扼杀了学生的天赋。

六、激情语言,催人入境。

雪——这飞舞在天地间的白色精灵,它是自然界在冬季送给孩子送给农民的最美最好的礼物,也许你曾亲手去触摸它晶莹的身体,也许你曾精心去聆听它飘落的声音。也许你曾在它的怀抱里尽情地嬉戏,今天就让我们继续从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感受作家笔下的“第一场雪”!(课的一开始,屏幕上就是一幅“大雪飘飞”的图片)

情绪激昂的语言、生动优美的语言、寓意隽永的语言、触动心弦的语言„„都能激发学生的共鸣,使他们沉浸到所营造的情境中去。语文教师要掌握用语言来吸引、激发、调动、感化学生的技能,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七、谈话诱导,牵引无痕。

师: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我的名字叫“薛法根”(书写在黑板上)。念念老师的名字,有什么感觉? 生:感到很拗口。生:好象很生硬。生:不太好听。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成果集

„„

师:看起来,大家都不太喜欢我的名字。但我却感到很自豪,因为这个名字寄寓了我父母对我的殷切期望。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刘诗颖。师:一个悦耳的名字。生:金阳。

师:多么响亮的名字!生:晏阳天。

师:“艳阳天”?充满诗意的名字!你的生活天天都是“艳阳天”!

师:其实,每个名字后面都饱含着父母、亲人对你们殷切的期望、美好的祝福、无限的关爱。再来念念这个名字,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板书:雪儿)生:很美。生:很好听。

生:像雪白雪白的雪花一样。师: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生:这个名字很温柔。师:(惊喜地)感觉真好!生:谁会这么白呀? 师:你呀!(众大笑)。生:像一个女孩子的名字。

师:这是一只鸟的名字(众笑),是“我”为一只信鸽取的名字。“雪儿”是在我什么样的情况下来到了我的身边、进入了我的生活?请你打开书,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成果集

几乎每一位特级教师都有一套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本领,在亲切、融洽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学生胆量变大了,思维活跃了,情绪高昂了„„教学也了无痕迹地开始了。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想:我在借班上课,我要多准备几个与学生沟通的预案。长期坚持,一定会大有裨益。

八、广泛联系,为我所用。

师:(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认识这是什么吗? 生:是中国的地图。

师:(地图旁出示词语:祖国)读一读这个词。生:读词语“祖国”。

师:在我们祖国的东南方,有一个岛像一颗明珠一样镶嵌在东海和南海的浪花里,它就是(在地图中相应的位置出示词语:台湾)—— 生:接着老师的话读词语“台湾”。

师:人们常常把这个岛叫做——(出示词语:宝岛)生:读词语“宝岛”。

师:你能用“祖国、宝岛、台湾”这三个词说一句话吗? 生:台湾是祖国的宝岛。

师:说得很完整。想一想,还能怎样说呢? 生:祖国的宝岛是台湾。

师:这样表述不是很准确,祖国的宝岛有很多,比如: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台湾只是其中的一个。谁把这个意思说一说呢? 生:祖国的宝岛有很多,台湾是其中的一个。

师:很好,这样说就准确了。(还有学生在举手)你还能说吗? 生:宝岛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成果集

师:说得太好了!你说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自古以来,台湾就是我国领土中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定会回归祖国的怀抱。师:台湾在世界上有个美名,知道是什么吗? 生:蝴蝶谷。

师:你说对了一半,台湾因盛产蝴蝶扬名世界,所以人们称之为“蝴蝶王国”。就让我们到那里去看看吧。

语文学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与科学,与艺术,与社会,与劳动,与品德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与这些学科融合不仅不会削弱语文教学,相反会相得益彰,大放异彩。

正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教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小学语文课的“开场”设计尽可以做到千姿百态,摇曳生辉,但也要注意把握几项原则。一是短小精悍,不能喧宾夺主,一般为三五分钟;二是紧扣语文,不要旁枝侧叶,离题太远;三是自然和谐,与教学融为一体,不能牵强附会;四是收放自如,不能放任自流,脱离主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愿我们的语文老师都来精心设计“开场白”吧!(此文获江苏省蓝天杯论文评选三等奖)

2.浅谈语文课的教学设计 篇二

如果说成功的语文教学是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统一, 那么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更是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的完美结合。板书设计是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高度概括和提示。它能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地提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从板书设计中, 可以看出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的艺术构思。独具匠心的板书, 有助于学生有层次地掌握知识的体系;有助于学生做好笔记, 领会知识, 强化记忆, 启迪思维;还有助于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规范化的书写技巧的形成。因此, 设计板书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它既体现教师业务素质的优劣, 也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掌握了它, 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 也可以大大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本文谈谈语文课板书的设计。

一、板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 帮助学生感悟文章含蓄的思想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的文章思想内容比较含蓄, 学生不好理解。此时, 可通过板书予以标识, 启发学生通过文字的有机组合感悟内容实质。

2. 直观地展示课文中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往往比较抽象, 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课文中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若通过板书展示, 就能启示学生通过大脑“加工”, 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3. 清晰呈现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篇好文章, 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给我们以启发, 而且在表达形式方面也值得学习。因此, 板书设计不仅要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还要注意呈现作者的表达方法, 使学生受益匪浅。

4. 板书有示范和审美作用

课堂教学的艺术离不开具体生动、富有表达力的语言, 离不开基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断锤炼出来的教学组织能力, 也离不开直观、形象的优秀板书。板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书写能力, 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 如果教师示范不到位, 学生学得也可能不到位。特别是小学生, 他们正处于识字、认字的阶段, 教师的板书更应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 同时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精心设计的板书, 能使学生赏心悦目, 兴趣盎然, 活化知识, 对知识加深理解, 加强记忆, 是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

二、板书设计贵在“精心”

1.“精心”应表现在教师对教材的认知程度

任何一则优秀板书的产生, 都是教师对教材研究的结果。由于教材内容繁多, 教师不可能, 也没有必要把教材照搬到黑板上。如果这样做, 不但不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还会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因此, 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研究,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概括、抽象, 才有板书可言。如易门县龙泉小学的王丽梅老师设计的五年级教材《莫高窟》一文的板书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更是王老师诗意语文的诠释。整个板书着眼于课文的关键词语。她的板书如下:

彩塑精妙绝伦

18.莫高窟壁画宏伟瑰丽艺术宝库

藏经洞大量文物

这样的板书设计线索流畅, 字迹美观, 便于学生复述课文,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精心”还应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

必要时, 板书设计可以加入简笔画的成分, 这样做, 虽然增加了板书的难度, 但它直观、形象的特征表现是不言而喻的。如一位老师设计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板书, 采用的就是简笔画图示的板书。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 黑板上出现了海水、珊瑚、小山、海鸟、乌龟、贝壳、龙虾等色彩绚丽的卡通图画, 把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呈现在大家面前, 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教师要达到这一要求还需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 要注意审美观的灵活运用, 审美观的建立来源于教师的绘画基本功。教师要以优美的图画赢得学生们的心。

其次, 要注意画与文章意境的有机衔接。这里的意境是指人或物此时最能突出体现本身特点的动作或语境。

最后, 要注意语言表达与简笔画绘制过程中的时间间隔。边绘简笔画边用语言讲解, 这样可以消除学生们的厌烦心理,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绘制简笔画的时间不要过长, 寥寥几笔, 便勾出神情, 再配以简要的讲解。

3.“精心”应表现在启迪学生思维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现在板书中就是要求打破教师“一手包办”现象, 倡导开放与生成的板书。这样, 有利于学生拓展思路、开启心智, 利于师生关系的默契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如我在备课时, 就坚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与文本对话, 教学中, 关注学生的讨论, 让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与书写。让板书在动态中生成, 学生在合作中发展。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巧妙运用“内因启动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努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情感意向, 并捕捉“闪光点”, 启发“觉悟点”, 诱导“迁移点”, 抓住“巩固点”, 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 多一些表现和交流的机会, 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板书内容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 深挖教材, 把握重点

板书是学生掌握教材的凭借, 巩固知识的依据。因此, 教师的板书设计, 应在准确掌握教材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行, 要力求向更深层次奋力挖掘, 使认识达到更高的层次。设计板书应遵循教材的逻辑顺序, 紧紧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一般应抓住以下重点内容: (1) 能引导学生思路发展的内容, 如必要的标题、问题的衔接和核心点; (2) 能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内容; (3) 能引起学生产生联想、便于记忆的内容, 如对课业结构的提炼等。备课时应注意把握重点, 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难点, 突出特点, 在此基础上再设计板书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板书。

2. 掌握情况, 有的放矢

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板书, 必须掌握学生的动态, 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3. 讲写结合, 相得益彰

板书内容设计必须与讲解紧密结合。课堂的板书只是条条框框, 它与教师的讲解是纲与目的关系。因此板书的内容不可能很多,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板书设计时, 应与讲述内容通盘考虑, 对写哪些内容, 什么时机写, 写在什么位置都应作周密合理的安排, 使板书与讲解互相协调, 相得益彰。

4. 主辅相随, 紧密结合

系统性板书与辅助性板书应紧密结合。系统性板书是板书的主体, 辅助性板书为系统性板书奠定基础, 二者相辅相成, 密切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5. 语言准确, 启发性强

板书的语言要确切、精当、言简意明、一目了然, 给人以凝炼之感, 能起到“画龙点睛”、指点引路的作用。

6. 内容完整, 条理系统

有些板书虽是在授课过程中不规则地间隔出现的, 但最后要形成一个整体。一堂课的板书, 应是对该堂课讲述内容的浓缩, 内容应完整系统, 以便学生在课后利用板书的章、节、目、条、款, 进行归纳小结, 收到再现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效果。

3.浅谈高中语文课的导言设计 篇三

【关键词】教学效率;导言设计

导言,就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本着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具体特点,精心设计一小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引导性话语,以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言如同剧的序幕,能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到具体情境之中,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导言不仅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使新课导入得更好,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导言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1.引起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注意,增强求知欲。新课或某一内容教学之前的教学语言设计如何,对上好整节课关系极为重大,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精心设计导言,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可以使学生产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起到组织教学,引起兴趣的作用。例如,笔者在讲授《再别康桥》时导入:古人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在古人的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去体悟和理解离别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别之情……这样的导入,自然而然,毫无雕饰,这样的创设,让学生乘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在文学的海洋中翱翔。

2.开启学生思维,诱发思考

教师的讲授、点拨、引导,只有伴随着学生积极的思考才能使学生有所得。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由何来?思由疑引起,有疑才有思。教师“须教有疑”。疑从何来?在于教师巧设疑点导言,能起到开启思维,诱发思考的作用。例如《门槛》一文中有这样的语句:“正面一道窄门敞开,门里一片阴森黑暗,高高的门槛前站着一位姑娘……”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含义,学生往往理解不够深刻。对此,我们可以这样导入:一道窄门,里面阴森黑暗,寒气袭人,门槛很高很高,一位俄罗斯姑娘却不顾一切,执意要跨进去,她心里想到了什么?

3.突出教学重点,画龙点睛

成功的解题式导语是教师为学生能直入课文“心脏”而铺设的一条捷径,它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通过导语,使学生迅速把握文章的重点,因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讲《故都的秋》时,笔者采用这样的导语:“秋”是中心词,“故都”是修饰语,限定了地点是北京,暗示了所写之秋是故都所特有的。这些特点就集中体现在课文的景物描写之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样的导入以简洁的语言,直接对标题作了解释,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了文章所描写的对象和主要内容,重点突出。

4.联旧引新,承上启下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向高级这一客观规律的,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按照教材内在逻辑关系,根据语文知识与技能的系统性,教师设计出新旧知识联系、承上启下的导言,就像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激发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又激起了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这样引入新课,既巩固了已学概念,又形成了知识迁移,使学生的思维很“平坦”地过渡到新知识、新内容上去。例如笔者在讲授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时,用这样的方法导入: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我们为毛主席所描绘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壮美,瑰丽奇特所陶醉,更为伟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因为有已学过的知识作铺垫,所以在进入新课时学生会感到很亲切,自然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二、导言设计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归纳总结的几种主要的导入方法。

1.复习导入法。联旧引新,有意识地抓住新旧内容之间的相似点或不同点,进行沟通、对比,以故引新,以旧启新,新旧相连。

2.故事导入法。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设计导言时,可讲一段精彩的故事,描绘一下故事的曲折奥妙之处,以将学生的心引进课堂。笔者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就给学生讲娥皇和女英的故事:她们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舜帝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病死在这里了。她们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泪流干了。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3.审题导入法。文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文题,可以看到作者写作的动机和构思的意图。通过释题,一开始就帮助学生由题目引入课文,由问题引入思考,可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

4.铺垫导入法。因为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对部分课文的背景不甚了解,若直接进入课文可能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先作些简要的介绍,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例如在讲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我用这样的导语作铺垫: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变成了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乎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之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三、设计导言应该注意的问题

导言是课堂中抛砖引玉的部分,因此导言的设计中应遵循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简单、明了、清晰。首先,导言要精简,要有明确的目的。导言是引言,应切中重点,根据教学的内容展开,切忌庞杂、繁琐、冗长。其次,导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教师设计导入新课的导言,不能脱离教学内容,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对于所设计的导言要做到具体、简洁,尽可能用精炼的语言说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此外,设计导言还要对学生有启发性。

4.浅谈语文课的教学设计 篇四

新课改精神,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师授生听”的传统方式,在课堂上尝试愉快教学。本文就愉快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浅谈几点意见。

一、创造一个优美环境,让学生愉快的学习

环境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青少年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行为、品德、思想的。要根据教育目的,学校、班级要有计划地设置、选择和加工优良而美化的环境。这不仅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秩序,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种标志。在优美的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精神焕发,有助于教师愉快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师生关系要是友好、平等、民主的师生面临的是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愉快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联袂演出,只有双方密切合作,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携起手来,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双方的积极性。有了感情倾向,并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是韩愈的。如果教师对学生不热爱,甚至见到学生就烦,师生在情感上不和谐,学生见了老师如同老鼠见了猫,对教师毫无感情。在思想上双方首先就不愉快,愉快教学还谈什么?

关键在教师,如果师生关系想和。教师应在师生间架起情感的桥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热爱所有的学生。学生只有意识到被尊重,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不管在什么场合,教师都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课堂气氛要生动、活泼的良好的课堂气氛与愉快教学的最佳效果分不开。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相一致、相协调才算好的课堂气氛。必须有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来实行教与学双方的认知、思维活动。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奔驰在知识的大草原,产生一种对崇高、悠扬而心旷神怡的美好境界的向往,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科学知识的群峰中饱享秀色,乐而忘返。

首先,课堂上应提倡教师微笑教学。微笑是创设和谐的、协调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

其次,教师应以满腔热忱来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态度端庄、情绪饱满,富有激情,语言亲切,并借助表情、姿势、眼神来辅助说话,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精神享受而喜欢听你的课。

再次,正强化的作用要善于发挥。是指运用肯定、表扬、激励、鼓动等手段这一心理学上的术语叫“正强化”,它可以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并发掘一个人的优点使之得到及时巩固、发展。语文课上经常使用正强化,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教师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和愉快的心情。还可故意设置障碍,造成疑虑,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争论,激励学生质疑问难,以及用挑刺、故事、幽默、表演等趣味性措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全面也,更深刻。

四、教学节奏要扣人心弦、善于调控

杰出的乐师总是十分讲究节奏和旋律的美,使之驻足凝神,屏气入境,以此抓住听众的心。也应象乐队的指挥一样的教师,要在课堂上善于调节,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愉快教学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节奏,不能过慢,否则断断续续,学生感觉不到完美,也不能过快,否则感觉不到乐趣。既有“小弦切切如私语”,又有“大弦嘈嘈如急雨”,还要抑扬顿挫,以此紧扣学生心弦。

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做到快慢适度,有节奏感,扬顿挫,疏密相间,抑起伏跌宕。“大辩论式”的语言,“机关枪式”的语言,会对学生大脑细胞产生超荷刺激,从而产生厌烦心理。这是心理学研究表明的。调控教学语言的速度,教师还要按不同作品的基调,内心情感强烈或感情鲜明时,语速就要加快;内心情感变化平缓或感情色彩灰暗时,语速要减缓。做到有波有澜,抑抑扬扬,有时娓娓道来,像涓涓而去的溪流,有时慷慨陈词,像飞流直下的瀑布,给人以无穷美感。这样才能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吸引学生,激发其兴趣。

五、多媒体教学手段要灵活地运用

在语文课堂上利用音像、挂图、电教设备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具,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在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下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是中学语文教师在实践的证明,它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尤其是电教媒体的多媒体教学,能一改传统沉闷的课堂面貌,增强语文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直观性,有助于实现“轻负高质”和实施愉快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生的兴趣大增。可以说,给中学语文愉快教学带来勃勃生机的就是多媒体的灵活运用。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运用愉快教学,能使学生更有趣、更有效地学习语文,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得到实践上的应用,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向无限的课外活动延伸。

参考文献

【1】吴小蓉《情感语文——对比中寻真谛》《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7年第7期

【2】杨似萍《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充满魅力》网上论文集2009年3月

5.浅谈语文课的教学设计 篇五

摘 要:智慧启迪智慧,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运用的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具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新意识;语文教学;鼓励;开放教学;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抓住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素质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创新教育呢?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环境“活”,激发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闲暇出智慧。”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创造力。由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精心营造宽松氛围。

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与学生平等相处,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易于知识的创新,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教育”,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真正把学生当做一个自主的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具有巨大潜能的人来对待。因此,学生们有发问的权利,有说“不”的权利,有不同于他人的权利,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并且我经常给学生创造“钻空子”的机会,时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地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新活动。

教师还要把“微笑教学”带进课堂。一堂课教师柔和的语调、期待的目光、亲切地抚摸、关注地倾听、激励的语言好似一条条情感的纽带,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沟通更加顺畅;教师的信任、鼓励、欣赏、赞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产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精神环境。事实确实如

此,我在课堂上巧用“微笑艺术”,使学生们在宽松的气氛中,敢想、敢说、敢做、敢创新。

(二)巧妙创设创新情境。

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学生的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另辟蹊径的本能,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感染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兴趣和刨根问底的欲望。从而将“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要。

二、技巧“活”,发展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正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关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制,根据教学情况,教师适度的引导和巧妙的点拨,既能保证语文课堂顺利的进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新性,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不着痕迹地启发学生并由此展开文章的阅读活动,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创新思维。

(一)相机而动,巧引导。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还要在“善导”

上下功夫。

在教学《最后一片叶子》时,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是由于作者巧妙的运用了铺垫法,使得结尾初看令人意外,因变幻莫测,始料未及而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这种写法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妙笔,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想象的空间,我在设计这段教学时,有意挖掘这段结尾,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过程,由此引发想象:贝尔曼对待乔安西、对待休易的态度及变化,以及他如何冒雨在墙上画了一片叶子的过程等。这样,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经验,补上这段“空白”,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趁热打铁让学生仿写本文的结尾,小组互评。又如《背影》一课,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学生根据课题找出题眼,大胆发问:“作者为什么用背影作为题目?背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背影又代表了什么?”如此一来,教学指向清晰明快。

在引导过程中,我注意时间和分寸的掌握,既不喧宾夺主,又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

(二)实时而为,妙点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的引导要注意适时和适度,而点拨则讲究巧妙性和启发性。

如《山行》一诗中,学生在赏析“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时,都认为“霜叶”用得好,但好在哪里,一时说不上来。我见此情景,巧妙一点:把霜叶改成枫叶来比较体会?学生通过对比联想:

枫叶,除了颜色上的艳丽,还有怎样的美?有的就学生补充到: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的考验,经霜不凋,遇寒更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又如《草地夜行》的最后一段,文字含蓄,余味无穷,是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提出问题:课文开头写小战士饥饿疲劳,走路只是一步一挨,后来他既没有休息,也没有吃东西,怎么会“迈开大步”向前走呢?这个疑问的产生是由于对课文的前后联系缺乏连贯的思索。我通过点拨,提醒学生注意这种联系,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学生通过思考,疑问便迎刃而解。随后老师一语作结,使学生的认识更深一层,这样的点拨,真可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点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对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主体“活”,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从哪里来?它来自于学生的探索。来自于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是学生“动”起来的具体表现。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方能逐渐成为他自身品质的一部分。

(一)积极鼓励主动探究。

学习是一项以个体参与为主要形式的认识活动,没有学习主体的参与,教学工作很难有所成就。语文课堂要广泛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而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他们通过独立的学习活动,面对同样的问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交流机会,在互动、互助、沟通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创造的火花。

(二)注重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语言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他们敢想、敢做、敢说的创新精神,我在课堂中开展实践活动几乎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从写一两句话的感想到续说、续写课文;从根据课文绘画到表演课本剧;从提建议到写调查报告;从办壁报到做导游等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锻炼技能,从而挖掘潜质,掌握创新的本领。

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培养创新,可以扼杀创新”,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的精辟论述。它警示我们必须把实施创新教育放到战略的高度,要坚决杜绝压制思想,扼杀创新的行为。我将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继续在激活课堂教学,勇于开拓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自觉从整体的教育目标出发,审视和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行为,真正挖掘所有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金子”在这里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6.浅谈语文教学的特点 篇六

语文与其他注重抽象思维、需要冷静思考的科目不一样,语文课堂讲究的是热烈,要的是一种激情——老师的、学生的。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是文学性的,而对文学的理解是要形象思维,是要一定的形象想象力。小说也好,诗歌也罢,得要用想象去填补作者所勾勒或暗示的空间, 对作品进行再创造。再创造就会给语文教师带来广阔的空间,在求新的过程中,语文教学才枝繁叶茂。从这看来,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可归纳为一个字——“活”。老师“活”,学生才能“活”,学生“活”了,才能把整个语文教学搞活。我们很难想象一节沉闷的语文课会有多大的收效,会有多少学生喜欢语文。有些教师自认为自己的知识也够渊博的了,也尽心尽力的了,教室也非常安静了,上一节课下来,嗓子也几乎吼哑了,为什么总是收效不大,学生依然不爱语文?其实,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意语文教学的特点——“活”。那么怎样去搞活语文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活”这个话题。

一、对教材的处理要“活”

语文教学经过同行们十多年的探索、改革,已基本上从传统的“满堂灌”中走出来,从“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中走出来,正走向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在这充满了朝气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可以从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特级教师的教案中,从各种优质课、公开课的实践中不难看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教材处理的灵活性。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优秀的文章,是供学生学习的一个范例。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也就是供教学所利用的一个材料而已。既然只是一个材料,那么就需要教师对材料进行再创造。教师不是一个传声筒,而是一个创造者。这个创造就是灵活处理教材。对一篇同样的课文,我们可以当作写作的范例,也可以当作训练学生筛选、整合的思维能力的范例,也可当作训练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的范例。譬如:上《我的空中楼阁》就把它当成作文课上,咀嚼那诗化了的语言;鉴赏课文的铺垫、衬托的表现力;也可当成训练学生筛选、整合的思维能力。“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教材处理活了,就可以给学生一种新鲜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每课照搬《教师用书》,天天让学生吃萝卜白菜,做到是好做,简洁、方便,但学生天天吃,会腻,会营养不良,会贻误苍生的。

二、教法要“活”

教师也可以说是一个导演。张艺谋有张艺谋的导法,冯小刚有冯小刚的导法,对一节课该怎样导?就要根据课文的需要、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安排。传统的“满堂灌”我们也不要一味反对,在传授知识时,在对一句或一段范例进行鉴赏时,“满堂灌”还是得要。对所肯定的“前桌与后桌的讨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擂台”、“ 男生女生的辩论”等等,热烈是很热烈,但也不能动辄如此,还得根据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层次来安排。比如我们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们的重点最好不在讨论上,而在于反复地朗诵,去体诗歌的意境,去体验诗歌的那种音乐美。对当前最流行的多媒体教学也不能一味捧为神灵,对它的容量大、涵盖宽、声情并茂,是肯定的,但也不能动不动就是小电影歌声音乐,热闹是热闹,学生到底获得多少东西?即便是山珍海味,你没时间也没精力天天去做呀,也只能是过年过节做做而已,再说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也只是一个梦。教师这个导演不好当:一要把课堂导“活”了,二要把学生的基础夯实了,三还要把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提高了。对作家不同的风格,对不同体裁、题材的课文所需要的教学方法要有不同的导法。把语文教师喻为“导演”是自诩,是有些攀龙附凤的感觉,倒不如说像一个厨师,把知识烹调成不同风味的佳肴,一把蕨菜可烹出“龙凤爪”。因此,教学方法单一不行,照方抓药不行,还得根据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灵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

三、教态要“活”

教态的“活”,可能是语文老师所独有的。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不可能像数理化老师那样去营造一种严肃而神圣的氛围,(如果真如此,那学生的兴趣会给冰封了)要的是一种激情,一种幽默风趣,一种美的熏陶,一种热烈的氛围。不是要求语文老师如此,而是课文注定要求你如此。比如:上《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严肃的,上《我的空中楼阁》是恬淡的,上《我与地坛》是沉重的,上《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飘逸的„„提问学生有时是严肃的,有时是风趣的。总之,语文老师的情态是随着课文、随着学生在流动。语文老师一站在讲台就进入角色,可能会手舞足蹈,会唾沫横飞,会黯然神伤,会眼圈发红,用自己的热情去营造一种氛围,去感染学生,去吸引学生。老师不但会“导”,还会“演”,像冯小刚能导《天下无贼》,也能在《功夫》里大喊一声“我是谁?”一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语文。因为语文是母语,语文的学习不只在课堂,还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看电视电影中,在看报刊杂志中,在听歌听音乐中,几乎无处不在啊。只要学生对语文感兴趣,爱语文,哪有学不好的?到处是他们的课堂。老师的教态“活”了,课堂也就生动了,也就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了。当然,要做到教态“活”是不容易。有时在家里的不快,或与同行闹些误会,或在单位受到委屈,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等等,都会影响老师在课堂上的情感,但是,你别无选择,既然你干了这一行,你面对的是渴求知识的学生,面对的是他们的未来。个人的荣辱得失算什么呢?走上讲台,进入角色,自己也“活”了。从以上看来,教师“活”了,学生才能“活”,学生“活”了,语文教学才能“活”。对一些时髦的教法一哄而上,争相效仿,不去辨证地对待语文教学,我认为是没有认识到语文的特点

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我们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得对这件事感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爱,有了爱,就会很容易地把事做好。很难想象,对某件事没有兴趣而做好的。作文也是如此。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孔子说:“知之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庸说贾岛推敲诗句的专注,杜甫那种“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痴迷,就是偶尔发表一两篇作品的人,也是业余爱好者。现在一些学生怕作文,一到作文课,老师布置完作文题目,下面就唧唧喳喳好一阵。他们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敷衍成篇,草草了事。语言枯燥,内容单薄,味同嚼蜡。就这样左一次地写,又一次地写,一个学期下来,把他们的作文都拿来比较比较,基本上还是原地踏步,收效甚微。老师批改的心血以及学生宝贵的时间,就这样付之东流。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怕作文。怕作文何来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

然而,学生的作文兴趣该怎样去培养,这是值得研讨的。

首先,与学生做笔友,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从“练笔”下手,培养他们多练,多写。“练笔”,即练语言,练篇章,作文的试验田。一星期一次,自由命题,内容不限,题材无禁区,只要是真、善、美的。“练笔”是让他们写出他们的所感所想所见所闻,让思维活跃起来。只有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才能谈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要的是老师在对学生“练笔”的评改上,要一改往日对作文优劣评判的做法,与学生“交心”,顺着他们的话题而谈,谈自己的看法,结为笔友。对他们在学习上碰到困难的苦恼,在交友上产生的疑惑,在家里与父母形成了代沟,在身体成熟后,萌发朦胧的情素,在获得成绩后的欢呼雀跃,在对生活的认识、感悟等等,老师在作文本上与他们分忧解难,与他们欢欣鼓舞。这样有两个好处:

一、在思想上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引诱”他们畅所欲言,有话可写,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这就好比网络上的“qq”,与学生拉近距离,这叫与时俱进。这样,学生乐意写,只要乐意写,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得到了培养。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生爱写,进一步还得培养他们写好。写好一篇作文,首先是有好的语言,而好的语言得需要培养。怎样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兴趣?老师尽量去创造一个好的氛围。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尽量避免口语,多用书面语言,在适当时可引些诗词歌赋,潜移默化地去感染他们,去陶冶他们。另外,不管是对大作文的评改,还是对“练笔”的“交心”,老师的语言应该文雅,给学生做一个榜样。这样还不够,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从学生的作文或“练笔”中去发掘闪光点,不仅仅关注作文好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关注那些作文差的学生,哪怕整篇作文只有一句,我也要把它摘录下来,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或做成ppt,在屏幕上播放、鉴赏,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造出好句子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学与用相结合。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现在的教材改革了,美文也多了,我们对课文除了做学生积累知识,训练思维,解题技巧等例子之外,要对课文中好的篇章做例子来进行仿写。仿写也就是模仿着写。它是一种练习,一种积累,一种熏陶。无论是文学家还是艺术家,在他们未跨进那高高的门槛之前,都会或多或少地去模仿他们仰慕者的形式。如书法家临摹字帖,画家描摹前人的作品一样,从事文学的也在他们成名之前有意无意地去模仿某家某派的东西。众采百花方能酿为蜜。下面是在我讲授舒婷的《致橡树》时,让学生所仿写的“练笔”,现摘录一篇如下: 致荷花

仅仅是一场风也罢,偏偏是这样永恒;仅仅是一场梦也罢,偏偏又是这样逼真。阳光照着你的笑脸,清波映着你的倩影。微风告诉了我你幽幽的芳香,轻抚你,倾听你天真的歌吟。我却不是宽厚的荷叶,遮掩你,给你一片梦的宁静。我只是一颗水塘里的星星,那么接近,却又是那么遥远,一眨不眨地注视着你,有的只是真诚。(何嘉)

这篇“练笔”语言之流畅,意境之优美,如果对作文没有兴趣,是不可能有此笔力的。在大事地宣传、表彰、刺激下,学生的写作兴趣高涨。有的模仿课文,有的从课外阅读里去模仿优秀之作。比如有的仿写李煜的《虞美人》:“高中生活何时了?欢乐知多少。兴趣爱好全被封,我已不堪回首题海中。欢声笑语已不在,只为大学改。问声欢乐几时有?独木桥下水悠悠。”再比如,在我讲授了一篇文言文《水》时,有的学生就模仿此篇文言文。如下: 山

夫山者,人之美质皆有也。山,木深而密,潜万物而不露,似让;树茂而盛,舍己而及生者,似仁;广荫远绿,似博;蓊郁而避己,似谦。端坐不倚,似正;定而不移,似意;纳浊而吐新,似善化;万物聚于其而不噪,似坦。是以智者见崇山定观焉尔。(赵一蓉)

我们不提倡写文言文,但对提高语言的简练也是一个好方法。

7.浅谈语文课的导语设计 篇七

关键词:语文课,导语,兴趣

伴着新课改的这几年教学, 感觉老师们总为上一节课的开头发愁, 特别是时逢大小的听课场面, 苦于这节课的导语怎么导。事实亦确如此, 因为成功的导语, 如同深深拉开的大幕, 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有如乐章的序曲, 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 引导着学生竟相登堂入室。在此作为一名普通语文老师的我想表述一下自己的相知浅见, 谈谈语文课的导语设计。

一、“闲聊”导入

课堂教学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闲聊”, 可直接进入正题, 但若能适时地把“闲聊”巧妙地引进课堂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例如, 我在讲“说明文”时, 由介绍人的相貌入题, 进而转到说明的关键。我在课一开始“闲聊”道:“同学们, 你们上学回到家里, 如果家长问起, 给你们上课的那位老师是什么模样?假若有个傻学生这样回答, ‘这个老师嘛, 每只眼睛上面都有眉毛, 脸的中间是鼻子, 鼻子下面是嘴巴, 头部两侧各有一只耳朵, 他五官不缺, 四肢齐全……’”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 教室里已经笑声不断,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他说的全是废话。”“他没有抓住人物的特征来说。”我很快肯定了学生的发言:“说得很好, 我们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说明事物。”“闲聊”导入让人感觉到轻松且愉悦, 同时也聊得有知识、有水平、有深度、有品位。

二、架桥铺路

在讲授《孔乙己》时,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 据鲁迅的朋友孙伏园先生回忆, 鲁迅在自己创作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为什么他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具有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形象的?深入理解课文就能得到解答。再则, 过去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 莎士比亚写的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 易卜生写的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孔乙己》描绘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究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

这样的导语, 学生听后, 急于想找到正确答案, 探求知识的欲望被燃起, 积极性高涨, 自然会取得异乎寻常的学习效果。

三、欲扬先抑, 情境渲染

例如, 在讲授《七根火柴》时, 我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 小小的火柴, 我们生活中天天用到, 再平常不过了, 几角钱一盒, 七根火柴, 更是不足挂齿。然而, 你们可曾想到,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 在红:军经过荒无人烟的草地时, 就是这七根火柴, 散发了多少热, 放出了多少光, 具有何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看作者谱写了一曲怎样感人肺腑的悲壮赞歌!

再例如, 苏国榜老师在教《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一诗时, 设计了如下导语:“同学们, 有人向往繁华的都市生活, 而有人却倾心于淳美的田园风光。是啊, 都市的繁华固然令人向往, 然而那片绿色的田园, 那安静和谐的村落, 那轻柔袅娜的炊烟, 那绿树掩映的农舍, 那淳厚古朴的乡情, 不也令人陶醉吗?古往今来, 多少诗人曾描绘过它。讴歌田园生活之美好, 抒发田园生活之情趣, 并以此为主要创作题材大量纳入诗篇的是谁呢?好, 我告诉大家, 他就是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这一首诗。”

这两则导语, 一是欲扬先抑, 一是情境渲染, 把学生带到特定的环境和内容中去, 唤起学生的切身体验, 激起浓厚的欣赏情趣, 从而做到“轻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四、即兴演讲

例如, 一位老师讲授白居易的《卖炭翁》时, 恰值雪后大晴, 这位教师走上讲台即兴发挥道:“同学们, 断断续续, 飘洒了近一周的雪花停止了。今天, 阳光灿烂, 天气晴朗, 在我们看来这是很美的。但是, 一千多年以前, 有一个穿着十分单薄的老人却不喜欢这样的好天气, 他总是希望大雪纷飞, 朔风凛冽。他为什么会有这样反常的心理呢?请大家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 那老人就是这篇作品中的主人公。”几句真实而发自内心的独白, 给同学们造成悬念, 激发兴趣, 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8.浅谈初中语文课教学的“尺度” 篇八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年来,教育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给沉闷的语文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转变教育理念、转变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处在教育改革前沿的语文课堂就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已成为语文教师众望所归。那么教者应该把握哪些“尺度”呢?

一、目标把握需要一个尺度

教师对初中三年的教材整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要有一个通盘考虑,把各个阶段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小目标,在每一堂课中去实施,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渐进式过程。在实现阶段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对教材把握应该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尺子”,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首先根据设定的目标,衡量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和期望状况。不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难免在课堂做重复工作,有时甚至抑制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空泛内容,教师要寻找突破点,降低理解的难度,特别注重寻找与学生切身体会相关事理做铺垫。最后,分析学生掌握知识所需要的先决技能、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是随心所欲、随意而为、千篇一律的模式,应该有选择、有分辨、有侧重、有针对地实施课堂教学,在教师分析目标、学生实际、课堂实情的基础上实现预设的目标,防止盲目拔高,脱离学生实际的枯燥说教。

二、给知识一个尺度

语文课要落实知识层次的要求,立足文本,明确每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学习要获得哪些知识,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大一部分教师生怕传授知识遗漏,生怕知识没有讲全面,面面俱到,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未能突破,结果面面不到,一堂语文课“散”而“乱”。再者,教师对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没有明确的界定,本不应该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教师却花费大量时间,课堂效率低下。

三、给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个尺度

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前提,也是激发创造思维的前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基石,因此教师在语文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出现的价值观的偏差,教师要选择适宜的方式予以矫正,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学生个体体验不能超越价值观的底线。例如:学生在阅读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后,只感悟到父亲在攀爬铁路时违反了交通规则,学生对至纯的父子之情的漠视,这样的“感悟”说到底违背了选文终极目标,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这种“感悟”大加赞赏,势必造成学生怪诞、偏激、离奇的思维和想象,学生的情感体验失去应有的尺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心中要牢牢地抓住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把尺子,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是一味迁就学生,教师应该因势利导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价值方向,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活动设计也需要一个尺度

语文课堂活动是围绕课堂教学的需要展开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在于探究,在于体验,在于交流。作为课堂的一部分,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有特定的对象,必须科学而适度,必须忙而不乱。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语文课活动缺乏一定的限度,缺乏目的性,教师“稳坐钓鱼台”,学生漫天“飞”,课堂陷入失控的局面,师生互动成为生生互动;学生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独立思考,盲从别人的观点,随波逐流,对活动结果采取拿来主义,学生个体体验偏离活动的目标,学生与文本存在较大的视距差,教师对活动结果蜻蜓点水式的评价;学生活动的时间没有一个有效限度,随意性大,教师对活动时间、空间、对象的预设缺乏全盘考虑,对活动中出现节外生枝、出乎意料的情况没有充分的准备,所以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活动的时间;学生活动次数频繁,活动无价值可言。教师在活动设计之初要对学生知识、能力层次有清楚的了解,对活动分组人数以及人员的搭配心中有数,在语文课中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教师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渐次增加学习任务的难度,让学生“垫垫脚摸得着”,切忌超越学生知识、能力的教学活动的设计。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不是没有目的、没有一定“规矩”的课堂,语文教师应该把握好效能尺度和价值尺度,教师应该做到在课前、课中,在教学设计、知识传授、活动设计诸多方面有的放矢。

9.浅谈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 篇九

浅谈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语言艺术的语文教学不能称为高质量的教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准确,还应饱含激情,富有文采,适时幽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努力探求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魅力.

作 者:屈继南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卫生学校刊 名:中等职业教育英文刊名:ZHONGDENG ZHIYE JIAOYU年,卷(期):2010“”(8)分类号:G71关键词:语言 教学 艺术

10.浅谈语文课的教学设计 篇十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从未停止,对小学语文教科书删改问题的争议也从未休止。讨论语文教科书中课文的删改,既有教科书编写层面的意义,也有教学层面的意义。本文从教学入手,浅谈如何合理利用教材这一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教材;教学;阅读能力;开放性

课文的删改,有着一系列社会、教育的客观因素,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该如何对待当前这些方面的意见呢?其实,教科书本身的删改对学生的“学”并无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教师对教科书的合理“开发”,却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学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阅读产生“饥饿感”。

一、原文寓于教材,引发阅读兴趣

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以话题为中介,获得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用好教材,还要活用教材,更要适量创编教材。而对于教科书中选编或是改编的课文更是可以合理利用,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丑小鸭》的教学片断为例:

师:我们先来一起走进丑小鸭的“出生”(老师出示教材中的课文,学生读。)

“太阳暖烘烘的。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等它的孩子出世。”

师:课文是这样写的。译文又是怎样写的呢?(出示原译文)

乡下真是非常美丽。那时正是夏天,小麦是黄澄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迈着又长又红的腿在散着步,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

师:你读出了什么味道?

生:我觉得小鸭出生的地方非常宁静,非常美丽。

师:是怎样的美丽呢?

生:小麦是黄澄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

师:真好,你读出了一幅幅宁静美丽的图画。有一幅是小麦――黄澄澄的。一幅是燕麦――绿油油的。这“黄澄澄”,这“绿油油”,多美的叠词,多美的画面,这是生命的色彩,是暖暖的`,甜甜的。就这两幅画?

生:还有,“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远远看上去,像一朵朵大花点缀在绿色里呢!(老师点评“点缀”用得好。)

生:还有呢,“鹳鸟迈着又长又红的腿在散着步,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这鹳鸟很好玩,可以想象它迈着又长又红的腿散步的样子,还没完没了地说着埃及话,估计就它会说埃及话,所以喋喋不休地显示自己了不起。

师:在丹麦的传说中,鹳鸟是从埃及飞过来的,所以安徒生就想象他们这样说着埃及话。

窦桂梅老师将原文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她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善于抓住课内、课外知识的情感点,以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共鸣,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受到美的熏陶,更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

二、立足教材,适时拓展,激发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材只不过是例子”。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门工具,形成自己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内容,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所需,可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增补。

如虞大明老师在执教《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时,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他用“拓展阅读”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了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的梗概,更是激起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师:同学们,《金钱的魔力》节选自马克吐温的小说《百万英镑》,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老师建议大家去读读《百万英镑》整篇小说,你会明白得更多。

课件出示故事梗概:一对富豪兄弟打赌,哥哥认为一张面值百万英镑的现钞会给人带来无尽的财富;弟弟则认为因为无法找零而花不出去,那人肯定会饿死。富豪兄弟选择了身无分文、穷困潦倒的美国人亚当斯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做试验,并答应他完成任务后就可以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亚当斯欣然接受了这个无聊的任务。亚当斯无论去吃饭还是购物都会因衣衫褴褛而遭到人们的白眼。但当他拿出这张钞票时,人们都向他大献殷勤。于是,一幕幕精彩好戏上演了……

师:想去读读《百万英镑》的请举手。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关注马克吐温的其他小说。

三、以教材为基点,架起阅读经典的桥梁

经典奠基可以激发学生一生的文化向往。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也不能只停留在教材上,不能受课本知识的限制,而应以教材为基点,不断补充、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内容,架起阅读经典的桥梁。

如钱妮能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狮子和鹿》一课,在教学中,钱老师尝试大胆突破:以连接语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自然段意思,串联自然段意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拓读《鹿的脚和脚》《牡鹿》两个不同版本的寓言故事,从不同角度体会寓意,并学习更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自己的阅读体会。整堂课立足学生的认知起点,突破固有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实践证明,将丰富的大社会的知识融入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拓宽学生视野,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因此,课文,无论其删改与否,都应该而且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资源。

★ 开放性练习题的教学感想

★ 选择最重要的议论文

★ 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

★ 上大学,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 现代化的牧场教学反思

★ 有关语文重要知识点的

★ 现代化成果范文

★ 中国语文现代化理论再认识

★ 合理选择规划 阶段复习很重要

11.浅谈语文课的读文教学 篇十一

一、注重自身的情感培养,引导学生的情感流向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以人情。”确实,语文课的情境教育要通过反映生活各个方面的文章的教学,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更加清楚的认识生活,认识世界,不断完善自身,而作者的深情是蕴含和埋藏在作品里的,学生会因受到生活阅历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尤其是某些情感因素不明显的课文,常常会阻碍他们情感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努力捕捉教材里“文以情生”的“情”,捕捉他的细腻与不同。例如,同是朱自清散文。《绿》通过热烈、明快的笔调写明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激情;《荷塘月色》则以委婉细腻的笔调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与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的苦闷心情。此时,教师定会受其感染,然后用自己的激情去触动学生平静的心,使学生的心理从平静到波动,从激跃到亢奋,产生情绪上的激动,从而对他们进行是与非、善与忠、真与假、美与丑的情感教育。

二、创设情境,陶冶情操,品味语言

情感是在一定的情景场合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者描绘情景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而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正是为了是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从而揭示了情景教学的意义、陶冶情性、净化心灵,只有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学生才能受到熏陶,触景生情,从而唤起对课文的整体感受,以使他们去体味作品的动人之处,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

当学生懂得称赞美好的事物,抨击丑陋的东西,嘲讽可笑对象,哀悯悲惨命运时,实际上已经渗透了对世界的认识,获得了感知和判断生活的能力,这正是语文教育所期待的,如在讲述鲁迅的杂文《纪念刘和珍君》时,就渲染了一种悲愤的气氛。一开始就先展示作家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挥笔疾书战斗檄文的画卷,接着介绍时代背景和本文写作缘由,把它作为理解本文的钥匙,进入课堂气氛的前奏曲,然后用一种悲伤而饱含愤激的语调朗读一遍课文,把学生带入作品中那种特定的悲愤中,接着教师通过分析、讲解,让学生朗读并体味重点段落,使学生的情感投入到课文中去,从而激发他们对反动派血腥屠杀的极大的愤慨和对死难烈士的沉痛悼念。所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见,只有教师营造出一种教学气氛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才能收到思想教育和陶冶情操的双重效果。

三、加强诵读,积累语言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对字词句篇的理解也就逐渐深刻了。在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以读为主,强调读中品味,读中领会。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让学生通过读要表现出春草的鲜嫩,春花的灿烂,春风的柔和,春雨的轻盈的特点及人们迎春的欢愉感情,要用一种富于节奏的语调把春到来时,处处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展示在大家面前。如同身临其境。这样读了,那么其文章之美不言而喻。主题不言自明。再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对话很好的体现人物性格。通过正确的诵读,菲利普夫妇的冷酷无情、唯利是图,鲜明的人物形象便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理解的更准确、更深刻。这样,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品味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四、在朗读中提高说写能力

现代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在学生已有的口语水平上,学习与发展书面语,同时又促进口语的进一步规范化发展。一个人语言的发展主要由两种途径,一种是语言习得,是指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言语交际活动潜移默化的学会语言;另外一种途径是语言学得,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书面语作品所进行的系统的规范化书面语学习过程。可见课堂上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是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只要我们在语文课上多练习,给学生以锻炼的机会,使其逐步积累经验,其言语交际能力比能提高。这样心有所想,就能言而有序,时间久了时期积累了语言,再辅以写的训练,那么写作能力便也能随之提高。

五、诵读中培养创新意识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在读中想象,培养创新意识。如读《天上的街市》,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街灯与明星交相辉映的场景是什么样?“世上没有的珍奇”都有什么?让大家说,比谁想的奇,想得美;其次在通过语气语调表达情感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有人读的枯燥乏味,有人却读的声情并茂,其主要原因是在感情的支配下,語气语调的变化,教师及录音的朗读,会形成定势,阻碍学生个性发展。我们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只帮助介绍背景,理解内容等。每个学生都可读出自己的特色;再次通过朗读中的动作、神态培养创新意识。作品中动作神态的再现需要理解想象,这是一种再创造,朗读中加上动作神态,可增强朗读效果,使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这样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努力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12.浅谈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方法 篇十二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小学生是站在道德起跑线上的起点, 个人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 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将影响孩子们的一生。因此, 语文这门课在教育孩子的品质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将学生教育好。为此, 我们尝试了很多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常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1]。

一、民主讨论法

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民主讨论法。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开始根据本节课的主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在讨论的时候, 遇到问题可以随时问老师,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 主要是一个指导的作用。老师在设计、引导讨论的问题时, 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在这个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不能黑白不分, 乱讨论。让组内的各个小学生都要参与讨论, 每个学生都要表达一下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哪怕是错误的, 也要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非常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状况和人格特点。

二、故事讲解法

教师运用故事讲解法去上语文课, 这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 尤其是教师讲故事的神情, 如果更加可爱的话, 孩子们将会记忆深刻。故事可不是拿来玩的, 每一则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深刻的寓意, 要在讲完故事后, 让学生积极发言回答故事的问题, 明白不单单是听故事, 还要知道这则故事里面隐含的做人的道理, 紧扣教学的目的。这样做更加能使教学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 从而更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三、情境设计法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 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对教材的分析, 进行设置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设置的巧妙, 将会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不同的效果。让学生根据情境, 有如亲身经历的感觉, 进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加深对道德的理解, 知道该如何做事, 对于不正确的事实, 敢于提出反驳。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小学生, 尤其是在设计情境的时候, 教学情境要具有新颖性, 设计的内容最好是孩子们愿意看到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对于自己喜闻乐见的事物有热情, 更好地配合教学, 主动学习。

四、典型分析法

典型分析法也是在小学语文课上常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 主要是通过举一些优秀的伟人和英雄, 或者是周围做好事的朋友作为典型人物, 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 对他们的人品进行分析, 让学生听到、感受到的品德观念更加地形象化、具体化, 让学生感到这种品德可以学习, 可以相信, 可以敬畏。利用典型, 具有非常大的说服力,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自实践。比如学习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精神, 很多学生都能自觉地帮助别人,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现实演绎法

在语文课中, 有的品质需要通过具体的小品表演而实现, 利用角色表演法的时候, 准备好表演所需要的道具。这样可以将表演和艺术结合起来, 更加有感染力, 通过现实的小品, 学生对角色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亲身感受, 更加明白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哪些是错的。这种现实演绎法能够让孩子们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

六、社会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

人教版三年级有一课时是《马路不是游戏场》的内容, 这节课主要讲述了一些交通规则, 目的是使学生注重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一些交通规则, 并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甚至教育身边的人遵守交通规则。

(一) 社会调查法

对于交通安全这一课的学习时, 我们老师可以安排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让孩子们到社会上去调查, 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中队去进行调查, 通过大量的图片和例子, 给学生讲很多关于交通安全方面的规则, 让孩子们知道“红灯停, 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还要懂得违反交通规则可能会出现的不安全事故,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学会调查、学会自我学习的能力[2]。

(二) 案例分析法

最近几年, 马路上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特别是一些中小学, 每年都有几个学生发生不幸。归结原因, 主要是不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利用我们学校前面的一条马路, 与学生共同分析, 马路上不仅有车有人, 更多的是有建筑物。马路上车多人多, 尤其是到了下班的时候, 学校放学的时候, 更是拥挤, 这时候, 小朋友们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

案例片段一:

老师:今天是星期五了, 上完这节课, 我们就下课了, 大家就能回家了。

(学生听后, 非常高兴)

老师:下面老师给大家找了一段录像, 大家想看吗?

生:想。 (课件一:

(课件一:播放小学门前的场景, 公路上车来人往, 时有行人违反交通规则)

老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地方吗?

生:认识。

师:同学们, 你们下课后, 有多少人会经过这条路?

(生举手示意)

师:那么当你们过马路的时候, 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前后多看, 还要看红绿灯。

师小结:对啊, 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 车辆多, 车道就那么宽,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不少的危害。所以, 同学们下课后, 过马路的时候, 一定要左右观望, 在没有车的情况下, 才能顺利通过[3]。

上课前, 老师搜集了关于交通事故的案例。下面, 同学们自己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和同桌交流你遇到的交通事故, 说给他听。

综上所述, 老师在讲授语文课的时候, 要将这几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 根据教学内容, 适时调整教学方式, 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让学生们能很容易地接受教育, 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小实例, 学会如何做人, 如何注意身边的危险, 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善待周围的一些人和物。在潜移默化中, 教育孩子们茁壮成长, 这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袁春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10 (3) .

[2]王俊峰.农村小学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 2010 (1) .

上一篇:关心女朋友的句子 对女友关心的话下一篇:幼儿园庆“六一”大型亲子游园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