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贫困学生的心得体会

2024-09-09

走访贫困学生的心得体会(15篇)

1.走访贫困学生的心得体会 篇一

为调动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朋辈辅导影响力,切实推进学院对学生代表培训工作的长期性,我们青马班学生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争做先锋的工作中心开展了学生代表“一对一帮扶”活动。此次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了解到学生代表的责任和义务。

帮扶对象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纪律松散型、成绩后进型、家庭贫困型和心理障碍型。这些困难生往往在思想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需要比一般同学更多的关爱和温暖。“一对一”帮扶活动就是通过我们与帮扶对象的“一对一”挂钩联系,让他们把我们当成知心朋友,我们才能更好的在互动和交流中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开展学生代表“一对一帮扶”活动,我们学生代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群众意识。这次活动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新时期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重大意义,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完成新阶段历史任务的重要保证,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这也就增强了我们搞好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另外,我们青马班学生在深入学习贯彻“____”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的同时,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我的感觉是,学生代表的先进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坚持和实践“____”重要思想上;再有就是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工作责任心。通过查找问题,细心帮助需要帮助的对象,我们更加看清了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认真整改,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看到在自己帮助下的同学有了更好的表现,无论是在学习成绩还是思想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内心也很高兴。

参与学生代表“一对一帮扶”活动的双方都表示希望此项活动应该长期的坚持下去,使之经常化、制度化,真正做到坦诚互助、定期反馈、互利共赢。只有这样,才会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同学即使得到帮助,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投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2.走访贫困学生的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对策

所谓高校贫困大学生, 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无力支付教育及其相关生活费用的学生, 或支付教育及其相关费用很困难的学生[1]。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收费逐年提高, 种种情况导致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总人数不断上升。据统计, 我国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已占在校生总人数的近30%, 特困生比例为10%—15%, 贫困生人数将近300万,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村[2]。以宿迁学院为例, 目前在校生1.3万人, 其中贫困大学生占到总人数的20%, 特困生占到了5%左右。贫困大学生大多性格坚强、吃苦耐劳、责任心强、踏实肯干, 但与此同时, 性格腼腆、少言寡语、过于谨慎、自我封闭、不善表达也是他们的明显特点, 往往成为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的“双困生”, 这一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特别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一、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形成原因分析

研究表明, 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在校大学生相比, 心理问题的发病率偏高, 其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 经济困境的束缚。

宿迁学院目前的办学机制为公办民营, 按现行的收费制度, 学生正常完成学业大致需7—10万元。这对农村家庭来讲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对城镇的部分学生来说, 因家长已下岗或正面临下岗的危险, 也同样十分困难。因此贫困大学生往往面临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一方面, 由于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如别人, 产生了样样不如别人的心理, 从而丧失了自信心, 对未来非常悲观。一位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终于明白, 我带进大学的, 除了压力和一身土气外, 还有先天不足, 这使我永远也无法融入到他们的世界中。”另一方面,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对外界环境过于敏感, 对周围所有人的言行都持怀疑、警戒态度, 内心深处有一种社交恐惧症, 从而导致了自闭。

2. 自我定位过高、心理落差过大。

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自己的家乡往往都是天之骄子, 具有一定的优越感。但当他们来到大学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 由于贫困地区教育条件的限制, 贫困大学生在知识面和对新事物的认识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现实与自我想象的冲突, 造成他们心理的较大落差, 进而产生消极的自我否定心理, 认为自己辜负了家人的期望, 产生了负罪感。某高校一名贫困学生自杀, 他在遗书中写道:“三年来, 我欠父母的太多了, 永远都还不完。”正是这种错误的自我定位使贫困生产生了自卑心理, 最终走上了轻生的道路。

3. 就业压力过大。

大多数贫困大学生上学的费用都是通过银行、信用社的贷款或向亲朋好友借债, 因此, 对于他们来说, 就业不仅仅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更是他们偿还接受教育所欠下债务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在目前我国本来就紧张的就业形势下, 找好的工作并不容易, 而贫困大学生腼腆内向、不善交际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很难在就业市场上让用人单位满意。如2006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率为62%, 低于平均就业水平86.85%[3]。

4. 救助措施不完善。

贫困大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帮助, 但是他们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同情与怜悯。许多社会团体、知名人士, 甚至一些普通的公民都通过多种形式对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加以援助, 但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当举动, 无意中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一位贫困大学生在文章中写道:“贫困生犹如珍禽异兽, 在校园里被人评头论足:‘他不是没钱吗, 今天怎么还吃鱼呢?’‘他不是贫困生吗?居然买了新衣服!’‘贫困生都是些骗取学校补助和学费减免的冒牌货!’贫困, 成了衡量一个人品行的砝码甚至罪证……我真想大声疾呼:‘我, 不是骗子!’”贫困大学生在物质上得受了资助, 本来是件好事, 但是由于这些不当举动, 使他们在精神上遭到了挫伤, 产生了自卑甚至厌世心理。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对策

社会和学校应该多方面创造各种必要条件, 努力保障贫困大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给他们多点关爱和救助支撑。

1. 完善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 切实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

经济上的贫困, 是高校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首先, 要进一步完善贷款制度, 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 建立高度发达的个人银行信用系统, 以有效降低贷款风险和贷款的交易成本, 降低学生的贷款难度, 从而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贷款力度。其次, 积极倡导民间的捐助活动。通过建立爱心基金会等方式, 鼓励民间企业家、爱心人士等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 或采取以工代金的有偿捐助形式, 学校组织贫困生与捐助单位签订合同, 毕业后可以到其单位工作, 以工资来偿还资助。再次, 由国家、省、市、学校设立助学金体系, 每月对贫困生的生活进行补偿, 为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提供保障。最后, 以勤工助学的形式帮助学生自助, 这不仅可以减少他们受助于人的自卑心理, 还可以增加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 增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 便于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宿迁学院在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 还注意规范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 维护贫困大学生的合法权利, 在与外单位合作时, 签订有效合同, 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贫困大学生急于工作的心理, 欺骗贫困生。

2. 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

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重点是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把经济救助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使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同时得到“脱贫”。首先, 在学校建立较为完善、详尽的学生心理档案, 通过对学生家庭、社会关系、在校状况等多个角度来了解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情况。其次, 开设高校心理教育课程, 由学校和心理专家共同从理论上帮助学生了解导致高校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因素及避免方法, 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自尊自爱、自律自重、自强不息, 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定期开展心理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具体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建立贫困互助小组, 将贫困大学生组织起来, 以聊天的形式定期进行交流, 类似的境遇可以使他们更容易相互敞露心扉, 将自己的困惑和抑郁倾诉出来, 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再次, 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宿迁学院在2005年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下设各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由专业人员负责心理咨询工作。同时, 建立了心理咨询网站, 开通了心理服务热线, 以避免学生因自卑心理而不愿接受心理咨询, 减少了他们对心理咨询的误解。社会服务系还在学校政策基础上采取适当措施, 增加咨询工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减少贫困大学生的顾虑, 使心理咨询机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同时建立了家长合作渠道, 通过亲情的温暖打开学生的心理空间。

3. 贫困大学生的自我调节。

社会与学校的努力对于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往往治表不治本, 真正可以让贫困生走出贫困的心理阴影, 归根结底还要靠他们自己。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蔺桂瑞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贫困生首先要学会接纳自我的独特性, 既接纳短处, 也接纳长处。其次, 要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说‘我能行’。第三, 要明白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 只有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 不苛求完美, 也不要抱怨身世。”这表明贫困大学生首先应该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不足, 正确认识和对待与其他学生之间在知识掌握面等方面所存在的差距, 承认差距存在的客观性, 而不是消极地回避它, 更不能将自己的贫困作为逃避现实的借口, 就此自我放纵。

总之, 贫困大学生的自卑自闭心理的形成, 有着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 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关心这些贫困大学生, 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自强、自立心态, 使他们不仅在文化知识、科学上成才, 同时成为人格健全、富于理想、勇于创新的人才。相信教育者对贫困大学生的爱护与帮助终将实现“蚕食桑, 而所吐者丝, 非桑也;蜂采花, 而所酿者蜜, 非花也”。

参考文献

[1]蒋宏宇.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人格发展培养策略[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08, (5) :80-81.

[2]高洁, 张薇.对高校贫困生自卑自闭心理问题的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5, 22, (4) :113-115.

3.走访贫困户心得 篇三

头顶圆盘,从早上9:00开始入户了解情况,一直到下午5:30才回到镇里,这期间衣服始终是处于透明的状态。一天下来,顺利走访了3村29户家庭,了解核实了基本信息,农村致贫的家庭,无外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因病致贫;二是,因残致贫;三是,因缺劳力致贫。

因病致贫。家庭成员中有重大疾病者,医疗费用拖垮一家的经济,影响了整个家庭生活状况。在交流的过程中,特地咨询了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现在的农村合作医疗还未能涵盖所有方面,对于重大疾病,只能报销极少部分的普通药品的费用,对于类似开刀费、治疗费、高等药物的使用等则不能报销,只能解决很少一部分的费用。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它积极作用的一面,迈出了全民医疗的步伐,要想真正的让农民朋友看得起病,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个人意见:大病治疗这方面需要加强,致贫家庭都是由于大病引起的,应该实行农村农户的大病统筹制度,国家应该在这方面的工作了吧?对于重大疾病者,不光是农村村民看不起,城市居民也倍感压力。

因残致贫。家庭中存在残疾人士,丧失劳力,从而失去主要生活来源,依靠他人照顾生活,拖累全家的生活。在走访这些家庭的时候,有的到现在都没有办理残疾证,在他们思想中,残疾证没用,不能得到一定的帮助,即使村干部为他们联系好医院、相关部门,村民都不去做鉴定。这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还没做到位。国家此类人较多,尚未逐一涵盖,致使部分残疾患者对其失去信心,在我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这需要国家的继续发展壮大,扩大救助范围,积极探索新渠道、新方式,以满足广大残疾患者的生活需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因缺劳力致贫。主要涉及单身老人家庭,子女分家,家中仅剩高龄老人生活,由于年龄过大,劳动力不足,只能种几分地,维持生活,子女每个月给的生活费也是少的可怜。对于这样的家庭,子女完全应该负主要责任,他们应该受到谴责,自己家的老人都赡养不了,甩手给国家,也不指望这样的人对社会有什么贡献。

在以上三种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每个家庭中都有年轻劳力在外打工,按理说可以负担家庭的部分开销,而恰恰相反的是这些年轻人在外不管挣多挣少,家里都看不到他们的钱,有的甚至还需要家里补助。为这些年轻人感到痛心,家庭生活已经窘迫,作为人子应主动承担一些责任,为家庭分忧。牢牢树立家庭的责任感,只顾自己的享受是万万要不得的。可能也是笔者的一概而论,也许他们在外确实没挣到钱,也许他们在外也同样辛苦......但我要说的,要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多分担。

4.贫困大学生走访日志 篇四

(2011年8月22日)

走访人签字:

王方杰宋代江

走访对象签字:

穆星佳

一、走访基本情况

墩尚团委为了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能圆他们的大学梦,团委书记王方杰、及穆庄村村官进行了走访。

8月22日,我们一行三人去了解穆星佳的家庭情况。走访中与其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对穆星佳的家庭情况、思想状况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贫困学子家庭情况

穆星佳父亲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家庭就靠低保和母亲劳动的微博收入养活家庭,走进她的家里,看到的是有点灰暗的房屋,里面很少的家具,都有些年头了。

三、贫困学子思想状况

走访时穆星佳已经到校报到,根据她母亲说,她的思想状况良好,村里面以为她开出贫困证明,准备申请助学贷款。走出农村。门前泥泞的小道,有着太多太多他们早出晚归的脚印,或许他们跟我的想法是一样的吧,要凭自己的努力,走出去。

四、走访活动的体会思考及对基层工作的建议

这些贫困学子都能体会父母的艰辛,除了勤俭节约,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要勤奋刻苦,勤劳、朴素、吃苦、好学是我对这次走访的准大学生的第一印象,随行的一位同志在回来的路上不断的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还可以建立跟踪联系卡及时了解这些大学生的在校情况,有哪些困难,及时帮助他们去解决。

(2011年8月22日)

走访人签字:

王方杰宋代江

走访对象签字:

孙茉莉

一、走访基本情况

墩尚团委为了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能圆他们的大学梦,团委书记王方杰、及穆庄村村官进行了走访。

8月22日,我们一行三人去了解孙茉莉的家庭情况。她没有在家,我们找到了她的婶子。与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对孙茉莉的家庭情况、思想状况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贫困学子家庭情况

孙茉莉母亲常年身体不好,常年服药。还有一个就读赣榆高级中学的弟弟,家庭就其父亲劳动的微博收入养活家庭。

三、贫困学子思想状况

走访时穆星佳已经到校报到,根据她母亲说,她的思想状况良好,村里面以为她开出贫困证明,准备申请助学贷款。走出农村。门前泥泞的小道,有着太多太多他们早出晚归的脚印,或许他们跟我的想法是一样的吧,要凭自己的努力,走出去。

四、走访活动的体会思考及对基层工作的建议

这些贫困学子都能体会父母的艰辛,除了勤俭节约,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要勤奋刻苦,勤劳、朴素、吃苦、好学是我对这次走访的准大学生的第一印象,随行的一位同志在回来的路上不断的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还可以建立跟踪联系卡及时了解这些大学生的在校情况,有哪些困难,及时帮助他们去解决。

(2011年8月23日)

走访人签字:

王方杰衡媛媛

走访对象签字:

庄楠

一、走访基本情况

8月23日,我们一行三人去了解庄楠的家庭情况。她没有在家,我们找到了她的爷爷。与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对庄楠的家庭情况、思想状况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贫困学子家庭情况

庄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年幼的弟弟属于留守儿童。常年跟着爷爷生活。具其 还有一个就读赣榆高级中学的弟弟,家庭就其父亲劳动的微博收入养活家庭。

三、贫困学子思想状况

走访时穆星佳已经到校报到,根据她母亲说,她的思想状况良好,村里面以为她开出贫困证明,准备申请助学贷款。走出农村。门前泥泞的小道,有着太多太多他们早出晚归的脚印,或许他们跟我的想法是一样的吧,要凭自己的努力,走出去。

四、走访活动的体会思考及对基层工作的建议

这些贫困学子都能体会父母的艰辛,除了勤俭节约,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要勤奋刻苦,勤劳、朴素、吃苦、好学是我对这次走访的准大学生的第一印象,随行的一位同志在回来的路上不断的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还可以建立跟踪联系卡及时了解这些大学生的在校情况,有哪些困难,及时帮助他们去解决。

(2011年8月23日)

走访人签字:

王方杰衡媛媛

走访对象签字:

庄宝祥

一、走访基本情况

二、我们一行三人去了解庄宝祥的家庭情况。他没有在家,我们找到了她的奶奶。与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对庄宝祥的家庭情况、思想状况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贫困学子家庭情况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跟奶奶住,家中房屋低矮破旧,全家收入不多,全家聚少离多。

三、贫困学子思想状况

走访时庄宝祥外出打工未回,根据她奶奶说,她的思想状况良好,平时经常帮忙干家务,在校与同学相处融洽。

四、走访活动的体会思考及对基层工作的建议

通过这次走访我感觉到像这样的对贫困生的捐助活动是很有意义的,一方面让人感觉到来自党和社会的关怀,另一方面也鼓舞了这些贫困的学生,让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基层组织是国家执政之基,力量源泉、所以做好基层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多费一点精力去关注弱势群体,我觉得应该多组织这类的活动。

(2011年8月23日)

走访人签字:

王方杰姜亮

走访对象签字:

王荣

一、走访基本情况

8月23日,王镇长和我去了解王荣的家庭情况。与王荣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对她的家庭情况、思想状况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贫困学子家庭情况

父亲患有严重夜盲症,天色稍晚,就无法看到事物,需要有人带领才可行走。母亲做过三次手术,花费大量钱,其家中子妹过多,家庭困难。

三、贫困学子思想状况

走访时庄宝祥正在打扫卫生,根据与她交流,她的思想状况良好,勤俭节约,不畏困难,励志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同时王荣打算入学后勤工助学来贴补家庭。

四、走访活动的体会思考及对基层工作的建议

5.走访贫困学生的心得体会 篇五

我们采取自由结合原则,由班里学习成绩优秀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自愿结成对子,进行帮扶活动。“一对一”让帮扶的同学更有了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断的鞭策他们,上课更认真地听讲,做好笔记,以便能更好地帮助被帮扶的同学并督促他们。而被帮扶的同学则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并且有了动力,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学习当中,课堂表现明显进步,不再玩手机、讲话或睡觉,做作业也不再草草应付了事。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课后结对子经常结伴到图书馆、阅览室或教室等场所一起学习,复习功课,做作业等,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结对子正是借鉴了这句古语,让两人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携手共进。“一对一”帮扶活动,同学们体会到了互助的乐趣,意义非凡。让大家携手为促进学院的学习氛围增添灿烂的一笔。

活动总结:

6.探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篇六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解决对策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和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 他们自我定位高, 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 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稳定, 因而会引发许多的心理问题。随着高校在校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 贫困生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高校的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一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何谓贫困生?目前尚无定论。学者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定义不尽相同, 论述繁简不一, 但都包含下列几个共同的方面:一是认为贫困大学生无法缴纳学费, 二是认为贫困大学生无法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 三是认为贫困大学生生活费用低, 难以达到当地最低的生活标准线。[1]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大学学习和生活期间, 他们不仅身负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 而且承受着一定的心理负担,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业进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1. 自尊与自卑并存。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非常自尊自爱的群体, 但是, 他们的自尊心比一般大学生强烈得多, 心理上太敏感。总是认为别人对他另眼相看, 受不了别人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轻视。新的环境, 诸多的反差往往容易使得贫困大学生, 尤其是刚进入高校时, 心理上极不适应。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 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家庭教育明显比大城市的差,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这些大城市的天之骄子有一技之长, 或能歌善舞, 或能说会道, 参加各种比赛频频获奖, 所有的这些都让他们羡慕不已, 相比之下更显得自己的寒酸和肤浅, 从而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2. 意志坚强与忧郁、焦虑并存。

贫困大学生长期经受磨炼, 意志比较坚强, 能吃苦耐劳, 绝大多数都愿参加勤工俭学活动, 都决心努力学习, 自立自强, 成功成才。但是, 经济压力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尤其是他们对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认识不足, 会让他们对大学生活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不愉快情绪。长时间的自卑容易使一些贫困大学生慢慢变得抑郁, 渴望摆脱贫困、改变命运, 但一时无法挣脱生活的困境, 使得这些贫困的学子在抑郁之外又增添了焦虑。

3. 自立与依赖心理并存。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不幸, 令他们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 他们相信贫困既不是错误也不是耻辱, 相信除了经济外, 其他方面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因此他们大大方方地与人交往, 不回避贫困, 十分努力地学习, 积极地参加实践活动, 锻炼自己, 如争取做学生干部, 课余或假期主动地加入勤工俭学的队伍中, 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挣到下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等。有些贫困大学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济问题、锻炼了能力, 还因学习优秀获得奖学金。这些学生表现出了突出的自立能力。但有些贫困大学生, 在面对贫困时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觉得世界很不公平, 而且缺乏战胜贫困的勇气和毅力, 指望政府、社会和学校资助他们, 希望好心的人们帮助他们, 把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 久而久之, 形成依赖心理。这种依赖心理与他们先前所具有的那些“自立”的精神、性格产生很大的矛盾和冲突。

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成因

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都会给贫困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使他们产生心理问题。

1. 经济原因。

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 经济原因是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经济上的困难常常会影响贫困生的生理素质。贫困大学生一般来自农村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 他们缺乏必要的营养, 有的贫困大学生因此患上严重的生理或营养性疾病, 影响学业、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 更加剧自卑、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经济问题也间接地使其产生其他心理问题。

经济上的困难, 影响贫困大学生新需要的产生和提高。马斯洛需求层次指出, 人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 基本需要满足后才能产生成长需要, 而成长需要对基本需要有导向作用。[2]然而, 贫困大学生面临的最迫切、最实际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温饱, 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当其他大学生忙于树立和提高自己的理想信念、抱负水平而产生新需求时, 贫困大学生却为生计而发愁, 他们的动机、理想, 因为贫困可能停留于较低的、具体的、实在的层面。这些问题随着贫困的不断催化, 又会进一步发展, 从而导致对个人各方面发展的约束, 使贫困大学生在所有同学中处于落后位置和边缘地带。

经济的贫困, 还会直接影响一些贫困生的价值观念。有的贫困大学生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关注贫困, 思考如何摆脱贫困, 常常由于强烈的生活体验而对物质过分追求和看重, 进而价值观变得急功近利。特别是当他们发现努力结果与期望目标有较大差距时, 往往归之于经济的贫困, 从而怨恨家庭的贫困, 父母的无能, 进而产生对社会、对他人的怨恨、冷漠, 甚至影响生活态度, 要么自暴自弃, 要么极力掩饰自己, 掩饰内心的自卑。

2. 文化因素。

贫困大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弱势群体的文化氛围之中, 形成了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贫困并不一定产生消极, 但贫困文化中存在着某些负面因素, 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 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等。

很多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仍会带有其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 但大学校园的主流文化观是积极进取、乐观开放、善于合作、热情向上的, 贫困大学生在这两种文化冲突中产生激烈的心理碰撞, 往往行为标准产生分裂, 出现心理失衡现象。如, 贫困大学生渴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然而由于家庭等原因, 部分贫困大学生缺乏信心, 抑郁寡欢, 担心因经济窘迫招致别人的嘲笑和鄙视, 因而又有相当的自我封闭性。

3. 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可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中看出。首先,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 家庭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和对子女的教育方式, 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特点和心理素质。例如, 有的贫困家庭父母在生活压力下, 容易心态不平衡甚至产生病态心理, 这都会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 导致子女产生心理问题。这些不良的心理特征会使贫困大学生表现出自卑、冷漠、多疑、人际交往羞怯等。其次,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直接影响。贫困大学生渴望与教师、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 但同时又深受这种交往的影响。学校不仅有班级这种正式群体, 还存在同乡会等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能满足大学生交流感情, 沟通信息, 相互感染, 寻友结伴等方面的要求。但大学生中存在互相攀比、请客吃饭等不良校园风气。有的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窘迫而不能融入其中, 不能在这些非正式群体中找到心理归属感, 再次, 社会大环境也会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上世纪80年代也不乏贫困大学生, 但大多数人都能坦然面对, 而今天却有很多贫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与社会大环境的改革和变迁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高等教育改革和收费制度的全面实施, 社会上贫富差距较之于计划经济时代有着明显的扩大。贫困大学生不仅要为巨额学费操心、忧虑, 还要为社会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带来的相对贫困在心理上承受压力, 更要为自主就业而四处奔波。这些, 都加剧了贫困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生成。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对策

造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而解决方式也应该是多渠道的。总的来看, 应该坚持精神培养与物质帮助相结合, 外界支持、引导与自我调试相结合的原则, 建立起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 以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上、心理上彻底摆脱贫困。

1. 开展人格教育, 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贫困观。不少贫困大学生将贫困归咎于父母的无能, 命运的不公平。诚然, 学生的贫困既有社会的原因, 也有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影响。但同样是大学生, 许多发达国家大学生上学的费用都是依靠自己打工资助, 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父母的收入无关。大学生自筹经费上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全面实施和学分制的普遍推行, 大学生勤工助学更是势在必行, 而且也变得可行。因而, 学校和教师要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同时, 还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格教育, 要强化他们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意识, 克服自卑情绪,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可定期开展免疫性教育, 有意识地关注贫困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利用广播、校报等媒体大力宣传贫困大学生中学习刻苦、成绩突出的优秀大学生。举办评选先进等活动, 使贫困大学生从同伴身上受到鼓舞, 从而激励他们客观勇敢地面对困难和现实, 恰当全面地认识自我, 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强化坚强向上的人格品质。

2. 物质资助与心理关怀相结合。

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经济资助是必不可少的。目前, 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机制一般由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等制度组成。这些资助机制基本保证了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但只能暂时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 很少能起到其他作用, 甚至可能助长贫困大学生的依赖心理、自卑心理, 因而学校应鼓励学生自强自立、奋发成才, 应强化激励机制, 鼓励学生参加勤工助学, 使贫困大学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 进行精神脱贫, 帮助他们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同时, 教师还要多给予贫困生心理上的理解和关心。相对于经济贫困, 心理上的困扰是隐性的, 如不能帮助他们解除, 贫困大学生也难以成才。学校和教师在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物质资助的同时, 也应高度重视从心理上解困, 多提供助学机会, 创造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班级、寝室、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友善互助功能, 消除贫困大学生的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

3. 个别帮助和全面关注相结合。

尽管很多教师不遗余力地帮助一些贫困大学生走出经济和心理的双重负担, 但个人力量是有限的。贫困生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因而还需要社会的有效支持。有研究认为, 社会支持是影响应激反应结果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 它具有减轻应激反应的作用, 与应激引起的身心反应呈负相关, 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正性生活体验和正性的情感就越多, 负性情感、负性体验就越少, 焦虑等心理障碍的症状也就越少。因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3]

社会支持包括进一步优化勤工助学的外部环境, 建立各种奖励制度, 给予贫困大学生经济支持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资助。地方政府也应从政策上、各种活动上关心扶助贫困生家庭, 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从而营造起一个全社会都积极参与的良好社会助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7.走访荣昌贫困山区 篇七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贫困山区的学生因为上学而历尽艰辛:有的凌晨五点就要起床,有的回家要走三个小时,有的连一本像样的课外读物都没有。今天,在炎炎夏日中,我们巴蜀小学四年级四班的同学在李老师的带领下,走访了荣昌县荷包镇中心小学——

坐了两三个小时车,我们到达了荷包镇中心小学。刚一下车,有几位同学便有点想吐,李老师见状,镇定地说:“你们连这点苦都受不了?要知道,贫困山区的儿童是要步行三个小时呀!”

经过了这段小插曲,同学们忽然想起了此行的目的——“同一片蓝天下手拉手”,了解贫困山区同学的生活。于是,我们连忙走进了学校。

我们直接走到了少先队会议厅。只见一面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奖状。回头一看,便是一块与我们上课时一样大的黑板,左边用隶书写着教师的“师德”,右边则用小楷写出了会议室的要求。我们陆续坐了下来,对面是这个学校的四名五年级同学。我们首先送上了礼物――几十本课外读物以及一对玩偶。那些同学们见这些书都是送给他们学校的,都高兴得不得了,脸上挂满了笑容,心中充满了甜蜜,一个个心花怒放,喜笑颜开。之后,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别与这四位同学交流起来。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忙得不亦乐乎。在交谈中,我知道了,其中的一位男同学的名字叫胡宁,今年十二岁了,勤奋好学。为了建立长久的联系,他还告诉了我给他寄信的地址。过后,我们又去参观了他们的教室。从窗户外往里看,我们一个个都惊呆了:只见那教室非常简陋,只有前后两块黑板、桌椅以及四盏日光灯,根本没什么电扇空调,更别说投影仪了。我们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只有会议室和教师办公室各有一盏破旧不堪的电扇。他们在这么差的环境中都能认真学习,更何况我们还有那么好的学习环境呢?

走出学校,我们又到了一位山村同学陈磊家中走访,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他们的这种人情使我感动。陈磊的父母在外打工,家里只有陈磊和她的婆婆以及两只小猫咪,而且,婆婆的脚上竟然连一双鞋子都没有穿。这房子好像是用一整块岩石凿出的。跨过高高的门槛,便是简陋的客厅:没有空调,没有沙发,也没有日光灯,只有一个电灯泡悬在客厅中央;往左走边是卧室,继续走又到了猪圈,猪圈旁边就是厕所,由几块扁石头拼成。在客厅往右走便到了小朋友的卧室。与客厅一样,中间悬个一盏小小的电灯泡,只不过多了一条连着风扇的电线。我看了看,他的房间里只有很小的一块地方可以空出来供他做作业。每天,他都要在昏暗的灯光下做作业,并且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就连期末考试考了第二名都觉得有愧于婆婆。令我惊讶的是,这位山村孩子竟然连集市上的矿泉水都没有喝过,当他拿到一瓶矿泉水是那样地激动,那样地开心,不知是谁又递给了他一瓶,他飞也是地跑回家递给了婆婆。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热情,善良,朴实的优秀品质!

8.走访贫困户扶贫日记 篇八

今天是我和接对帮扶的贫困户陈元龙约定,看新房屋基平整的日子,老陈是五台乡红场村二组贫困户,年前座谈时,就一再提出,房子住不成了,得重建。我鼓励他重新选址,并将政策做了说明。

一大早,我和同事驱车30余公里来到村里,又步行去新房选址的地方,走了不到10分钟,就听到轰鸣的机械声,同去的村干部告诉我,那是老陈请的挖机,在清除场地上的碎石和土方。

“得亏领导帮忙操心呀!”,老陈老远看到我,赶忙迎上来,说些感谢的话。我回应到:“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好政策!”

“算了下没,建起大概得多少钱?”我和老陈现场攀谈起来。

老陈告诉我,平整屋基,加盖起和装修,估计得12万元左右,还强调总得装修一下再住进去。我支持他适当装修一下是必须的,还表扬他是村里第一个动工建新房的贫困户,老陈听了很高兴。

“都五六十岁的人了,遇到党的好政策,我得积极配合,虽然国家有政策,我自己也想办法拿点钱出来,把新房搞气派点!”听老陈这么有信心,我点头表示赞许。

随后,我又和老陈在屋基四周转了一圈,就猪栏、厕所的位置作了个初步规划。

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我又和老陈坐下来,问他房屋盖起后的打算。老陈告诉我,盖新房不耽误种庄稼,另外再搞点养殖,猪栏建好了,买两个小猪娃儿喂,再养个百把只鸡子,一年收入个8000块钱不成问题。我连忙称赞老陈有头脑,并又重复发展养殖业的政策,老陈开心的笑了。

不知不觉攀谈了个把小时,我得再去看另外一户,正要起身离开时,发现老陈头部受了点小伤,我问他怎么回事,老陈告诉我,拆旧房时不小心被瓦片砸到了。我赶忙又坐下来,提醒老陈建新房一定要注意安全,个人的安全,施工人员的安全都得注意,房子建起了,生产生活也要注意安全。老陈非常感谢我的提醒。

9.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引导 篇九

一、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消极心理特征

贫困大学生身上往往具有很多优秀素质:他们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生活独立性强;他们有责任感, 勇于为家庭分忧解难;他们具有强烈的使命感, 勤奋好学, 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的环境;他们节俭朴素、品德高尚、以诚待人、谦虚谨慎。但是, 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由于贫困大学生在努力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 还要承担因家庭经济困难所致的生活压力, 所以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着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自卑封闭。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情感, 是对个体得失、荣辱强烈关注的一种心理体验。其表现为对自己能力评价过低, 怀疑自己, 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 担心得不到别人尊重的心理状态。这是很多贫困大学生身上表现出的一种较明显的心理特征。学生管理工作者细心观察可以发现, 有些贫困大学生每天默默无闻、独来独往, 很少与同学和老师主动接触。其实, 不是他们没有沟通的愿望, 而是源于他们的自卑心理。因为来自贫寒的家庭, 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与丰富多彩的都市文化相差太大, 这些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感到极度不适, 总觉得自己在其他学生眼中低人一等, 在很多方面不如人。这些使得他们变得非常敏感, 情绪极易受到外界影响。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愿意多接触其他同学, 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以逃避的方式避免自己自尊心受挫, 所以他们经常郁郁寡欢, 自闭一隅。

不善交际。众所周知, 人际交往能力不是天生的, 它需要人们在实践中锻炼形成。很多贫困生缺乏的就是人际交往锻炼。一些贫困大学生因为自卑封闭, 自尊意识很强, 所以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交际困难。个别贫困生甚至表现出胆怯恐惧的心理, 在老师面前感到手足无措。

焦虑不安。心理学认为, 焦虑是个体在预期面临原因不明的危险时产生的一种紧张或局促不安的复杂情绪。一些贫困生认为自己在个人交际等方面不如别人, 因此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 希望以优异的成绩来重新找回自尊。他们强烈渴望早日改变自身命运, 改变家庭困境。另外, 他们忧虑自己在学校的消费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 担心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的来源无着落。同时, 一些贫困生忧心自己的前途, 他们为了减轻家庭经济的负担急于想走上社会挣钱, 但就业形势的压力又使他们感到焦虑。

二、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消极心理的诱因

一些贫困大学生出现消极心理,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 校园非主流文化环境是部分贫困大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诱因之一。进入大学后, 他们生活在新的环境中, 其中除了以学习为主流的文化氛围外, 还有其他校园非主流文化环境, 比如追逐社会时尚等。这些会给贫困大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 这部分学生既感到自卑, 又具有过强的自尊心, 所以他们很容易产生对社会、金钱的偏激态度, 如果情绪过激, 很容易酿成大祸。

第二, 他人对贫困生的不良态度往往会加剧一些贫困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在大学校园里, 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对贫困生缺乏同情和理解, 甚至嘲笑讽刺, 这让一些贫困大学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 社会上“以钱取人”“以钱待人”的不良风气往往会给这部分学生带来心理暗示, 造成消极影响, 这些容易使部分贫困大学生产生不满情绪, 甚至会使他们产生“仇富”心理。

第三,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很多贫困大学生产生焦虑情绪。一些贫困生考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到好工作, 帮助家庭改变贫困状态, 所以他们在就业现实中一旦碰壁, 往往会想不开, 认为自己前途无望, 拖累了家庭。所以, 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特别关注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健康的良性引导

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表现实施动态观察、分析。心理问题按其程度的区别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心理问题, 即自己不能进行自我调节, 需要专家给予指导解决;心理障碍, 即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必须求助专家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心理疾病, 即不能正常化生活, 如出现幻觉、幻视、幻听等症状;精神分裂症, 这就需要住精神病医院强制治疗。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密切关注有心理问题倾向的贫困大学生, 关注他们心理上的细微波动, 预防他们出现心理问题。同时, 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寝室长的作用, 密切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及时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解除他们心中的困惑。努力构建信息快速流通和反馈的立体动态网络, 是对贫困生心理问题实施动态观察、分析的有效方法。

要对贫困生实行物质资助和精神帮助并举。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资助体系, 实施贫困助学工程。例如高校可以用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奖学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国家奖学金等渠道和措施, 针对不同贫困大学生的特点, 各有侧重, 互相补充, 从而构成较为完整的经济资助体系。在对他们进行物质资助的同时, 高校更应该强调对他们进行精神帮助, 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 帮助他们摆正心态, 引导他们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特别是辅导员, 更应该用心去温暖贫困生的内心世界, 为他们及时排忧解难, 让他们感到爱与关怀。

要营造健康积极的学习、生活氛围。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对贫困生来说尤为重要, 同学的关心更是远远重于金钱的资助。大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 所以营造一种健康积极的学习、生活氛围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大学里, 有一些学生对贫困生存在着歧视等不良态度, 他们对周围的贫困生不是主动地给予关心帮助, 而是冷嘲热讽、不屑一顾, 甚至不愿意和贫困生来往。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以身作则并努力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真诚理解、共同成长的理念, 使对贫困生的不良态度无立足之地, 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不仅能得到经济和生活上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支持, 培养其健全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要用榜样和典型来引导贫困生形成积极心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 都应注意树立贫困大学生自强不息、努力成才的典型。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自立自强的好榜样, 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 营造“不问出身, 只问进取”的积极氛围。社会上的新闻媒体也应该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角度出发, 对优秀贫困大学生的先进事例进行报道,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使贫困生从榜样的身上得到启迪, 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要积极地引导贫困大学生转变自身观念。首都师范大学蔺桂瑞教授说:贫困生要学会接纳自我。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贫困大学生的成长也是这样。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努力引导贫困大学生转变自身观念, 让他们充分认识自我, 帮助他们寻求自身的突破。贫困大学生自身的观念转变才是解决他们心理问题的根本。所以, 高校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让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 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理解人生的真谛, 转变陈旧观念, 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成刚.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初步探讨——对渝西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7, (5) .

10.贫困户走访民情日记 篇十

我来到马吉米桥上,用摄像机拍摄马吉米村的变化。这里正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要不了多久,这里将会是美丽新家园。

在返回工作队驻地时,我看到一个缓慢的身影,一手拄拐杖,一手提口袋,步履蹒跚地前行。这个身影我很熟悉,他是村里的百岁老人,也是村里少数会说汉话的老人。有时在乡街上会遇到他去买菜,他总是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老人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当我们问老人有什么困难时,老人却拉着我们说:“我没有什么困难,政府已经对我很好了。我身体好,村里还有很多身体不好的老人,你们应该多帮帮他们。”

老人行走得很慢,我走快两步搀扶住老人,询问他要去哪里。老人见到我,脸上绽开了笑容,拉着我的手说,他特意送只鸡过来给我们扶贫工作队,说我们为村里做事不容易,要吃好点。听到这话,我感觉到似乎有块灼碳卡住了喉咙,是感动、是责任、更是一股一股无形力量的鞭策。

11.深入走访贫困户精准再精准 篇十一

虎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05-08

为做好2018年扶贫工作,5月4日虎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扶团队来到耕农村19户帮扶对象家中再次开展精准扶贫活动。

在走访慰问过程中,帮扶人员对每一户都嘘寒问暖,详细了解他们生活、生产状况和有无存在的困难。

贫困户刘广建患有脑血栓后遗症,本身就家境贫困,妻子孙文美2017年患上哮喘,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当了解情况后,帮扶人官延铎中医主任医师,针对她的病症开了十副中药送到她的家中,用中医疗法对症治疗,极大地缓解了哮喘的症状。孙文美热泪盈眶的拉着官大夫的手说“感谢社区,感谢党!谢谢你们一直来看我,没忘了我!”

增收一直是贫困户难解决的大问题,在细心询问贫困户对自己家庭发展的打算和要求后,中心决定帮助他们解决卖难问题,中心倡导职工预定今年秋季贫困户家中自养的鸡、鸭、鹅、大葱、白菜、酸菜、瓜果等;并批量购买鸡雏、菜苗为他们提供增收渠道。

中心本次走访为这19户贫困户都预约了免费体检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体检项目包括血21项、尿11项、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腹部彩超等。

12.浅谈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十二

一、高校贫困学生概念

所谓的高校贫困生就是指在国家所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中存在着一种基于家庭的困难而难以支付日常教育经费的学生, 具体而言就是高校生基于完成学业的目的, 需要在此过程中支付由此而产生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衣服费、交通费、日常用品费等一系列的费用, 但是家庭的困难境况使得一部分有能力支付教育费用的高校生发生暂时性支付困难, 另外一部分高校生无力支付教育费用, 前一种高校学生即是一般困难生, 后一种类型的学生被称为特困生, 二者都归属于高校贫困学生的范畴。

二、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 心理健康问题

1. 进取动力十足但是目标模糊

高校贫困学生往往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与结果上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在过程中, 高校贫困学生会以昂扬向上、积极乐观、奋力进取的精神来完成自己的学业, 以求尽快改变自己与家人的命运, 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受到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 更难以抵御金钱的诱惑, 为在短时间里改变自己经济上的窘境, 往往会因一时盲目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改变业已树立的远大理想, 一旦出现挫折, 势必就会导致高校贫困学生迷茫和困惑。

2. 对外交流愿望强烈但是自卑心理作祟

自卑心理是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自卑心理是一切心理障碍的源泉, 其导致的危害影响十分深远。

一是自我的封闭。对于高校贫困学生而言, 经济上的拮据、物质上的匮乏始终是其无法逾越的障碍,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 虽然想结交更多的朋友, 希望向别人坦露心声, 但是却囿于自卑心理的存在而拒人于千里之外;二是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形成受阻。经济上的弱势使得高校贫困学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也不愿意得到他人的同情与帮助, 久而久之, 就会使得自己成为大家眼中的异类, 由此而导致的知识面狭窄、特长缺乏就成为代表性的特点, 这不但使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 而且还不利于自己以后的成长。

3. 伦理思想“反叛性”与行为的“分离化”

一般来说, 处于贫穷和苦难中的高校贫困生更能够理解到生活的本质意义, 并能够体会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由此构成了他们优秀品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 高校贫困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 一些高校贫困生放弃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追寻, 而是致力于对现实物质利益的推崇,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观念。这一群体以自我为中心, 排斥与他人的合作, 有意淡化群体归属, 在追求个人独立人格过程中, 往往会对具体的问题做出自己所认知的道德判断。例如, 有些高校贫困生以贫困作为得到社会、个人的资助的资本, 只求得到不求付出, 诚信与感恩理念的缺失令人担忧。

4. 坐等靠思想与消极行为并存

一些高校贫困学生基于家庭的困难而出现等靠思想, 其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不思勤奋学习获得奖学金, 不想依靠勤工俭学缓解生活上的压力, 而只是想通过获取别人的同情而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 并把获取的帮助认为是理所当然, 缺乏回报社会的理想, 一旦遇到暂时性的困难, 就怨天尤人, 或以退学相威胁, 自暴自弃, 最终将会贻害无穷。

(二) 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

1. 家庭经济贫困

对于高校贫困学生来说, 家庭经济贫困是其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生活在边远山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的高校贫困学生, 往往会因为家庭生活来源有限、家庭子女多、遭受到无法预料的意外灾害等情况, 而使得家庭经济水平急剧下降, 这也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冲击, 从而导致自卑、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2. 自身心理弱点

一是综合评价体系的改变。相对于中学来说, 大学阶段的综合评价体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 对英语口语、计算机的使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要求使得来自农村或是边远地区的贫困高校学生原有的优势尽失;其次, 兴趣特长、社会活动、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都被纳入到一个高校立体的社会评价体系之中, 贫困高校学生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处于劣势, 使之心理产生不良的反应。

二是心理敏感度高。心理敏感度高是高校贫困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 在社会变革、环境变化过程中, 高校贫困学生一方面在尽力维持自己极其脆弱的生存状态, 另一方面又要时刻面对随时到来的经济危机, 这就使之始终处于一种惴惴不安的生活状态之中, 敏感度高的心理使之对外界的帮助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

三是心理的自我封闭。高校贫困学生基于其经济方面的贫困而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 在心理上始终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 不愿主动与外界交流, 思维方式简单, 从而影响到高校贫困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诸多方面, 一旦遇到挫折和不幸就会一蹶不振, 极易导致自卑情绪的产生。

3. 资助体系不完善

当前, 在政府与高校的共同的努力之下, 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困难补助”和“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业已公共运作, 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但是由于这一体系建立的时间较短, 积累的经验不足, 使得问题不断。

一是比例偏少。高校贫困学生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 但是高校在审批的过程中, 偶以提高其认定的标准, 这就无疑将一般性的高校贫困学生排斥在外, 使之无法享受到“减、勤、助、补”的待遇;二是勤工助学岗位不足。在许多高校中, 固定或临时岗位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这使得许多高校贫困学生将目光放在了校外, 打工与学业有时所出现的冲突, 使之时刻处于紧张的精神状态中, 影响到了心理健康;三是重物质轻心理教育问题存在。目前, 高校在对待高校贫困学生问题上, 往往侧重于物质方面的救助, 虽然采取了奖学金、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杂费等措施, 但是后续的心理教育却并未及时跟上, 这使之往往产生依赖的心理, 却不能够激发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

4. 社会不良现象存在

在市场化经济的影响之下, 传统的思想文化被抛弃,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金钱为核心的势利文化, 金钱成为衡量人际关系, 以及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唯一标准, 这无疑对当代高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高校贫困学生本身就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 物质的贫乏使之感触很深, 基于此,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演变为对金钱的追求, 这也会使得高校贫困学生极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诱惑, 自己经济不宽裕、穿戴不时髦的现状不仅会导致心理失衡, 总认为被人看不起的心理障碍还会使自己产生自卑感和抑郁感。为改变自己的劣势经济地位而产生不切合实际的心理动态, 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 培养积极向上的认知观

认知观对于构建一个大学生健全的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的认知观就是指高校学生对自己, 以及周围环境的认知, 在此过程中, 个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积极向上的认知观会使得认知主体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 合理规划个人的未来发展, 从而使得自己的思想发展、行为趋向与外界保持高度的一致。对于高校贫困学生而言, 积极向上的认知观就是指高校贫困学生能够完整把握自身所处的经济状况的基础上, 正视现实, 以所构建的积极奋斗目标和时刻内省的良好习惯为导向, 评价自我、肯定自我、激励自我, 在明确自己在社会中地位的前提下, 不卑不亢, 不主观放大自己的弱点和缺点, 不贬低自己的整体评价, 客观面对自己的长处和自己, 从而促进自我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走向成功。

(二) 渗透健康人格教育

所谓健康的人格, 就是指一个人在发展的过程所应该具备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体心理倾向性, 以及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点的整体, 反映一个人具有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精神面貌, 健康人格的最终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基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人为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为教育尤为重要。

对于高校贫困学生来说, 灵活的头脑、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健康的身心、超前的思想, 健康、自主、创造、和谐的人格特征与素养使之为塑造健康的人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历经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的时候, 塑造健康的人格就极为必要。这是因为, 内外不良因素往往会影响了高校贫困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甚至会导致其心理障碍。因此,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自然渗透健康的人格教育, 不仅会使高校贫困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还会使不良个人倾向和心理特征得到矫正, 从而形成一种协调、健全和完整的心理。

(三) 开展挫折教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挫折教育就是正确面对挫折的一种积极顽强的情绪状态, 这种精神状态是人们基于某种动机的推动下, 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采取的主观性, 积极主动的行动, 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 一旦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 就会努力克服。

对高校贫困学生而言, 顺境固然重要, 但逆境也有助于成才。在挫折中也会磨练自己的意志, 挫折和磨难是人生另一种意义上的财富, 正确认识与对待挫折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以百折不挠、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为培养目标, 对高校贫困学生开展挫折教育将会有助于其成才。

高校贫困学生这一群体与高校普通学生相比, 既有共性, 也有其特殊性, 这些贫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上都身背双重的压力, 经历着我们所难以想象的痛苦, 他们不同程度基于经济的贫困而始终无法走出心理的阴影。基于此, 对高校贫困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从培养积极向上的认知观、渗透健康人格教育、开展挫折教育这三方面着手, 以促进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发展。

摘要: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的国民逐渐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 物质生活的水平与精神生活的质量都取得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毋庸置疑, 基于各种原因的存在, 收入差距的拉大, 以及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也直接导致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在高校, 贫困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家庭的贫穷而产生精神焦虑和抑郁, 害怕与人正常交往, 或人际关系不够和谐等心理发展上的障碍, 学习上困难较多等现实性的问题, 会对其日后的发展有所不利。对高校贫困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从培养积极向上的认知观、渗透健康人格教育、开展挫折教育这三方面着手, 以促进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发展。

关键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辉, 王国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5) .

[2]程科, 黄希庭.健全人格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结构初探[J].心理科学, 2009 (03) .

[3]魏萍, 宋宝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09) .

13.春节走访慰问贫困户工作简报 篇十三

春节临近,云路社区两委干部心系辖区困难居民,为让辖区内困难群众欢度节日,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问候,多方筹集资金,开展了一系列春节慰问活动,为辖区内困难群众送上新春慰问品与慰问金。

1月20日上午,社区干部一户一户走访慰问了重度残疾人、困难户、困难党员、空巢老人等,倾听他们的心声并详细询问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乐观生活,并送上慰问品致以节日的问候,祝福他们身体健康,新年快乐,使居民在寒冬感受到了社区这一大家庭的`温暖。

14.走访贫困生的简报 篇十四

政教处工作简报 按照任校长提出的“严格管理、热情关怀”的德育理念,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蜀城中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现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1月18日—19日,由校政教处、团委带队,高一、二年级组班主任及部分科任教师组成慰问组代表学校,分六个大组走访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实地查看和深入了解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

走访的两个天时间里,每走进贫困同学家庭,慰问组的老师都与家长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学生家境和实际困难,并仔细地向家长们介绍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情况,介绍了学校的资助、帮扶政策和在校学生的受助情况,及学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同时,向贫困学生家庭送上了慰问品,表达了学校对贫困学生家庭的关心和慰问。受访学生家长对学校老师的来访深表感谢并表示努力克服困难,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不辜负国家和学校的期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回报学校和社会。

15.高校贫困大学生档案的管理与应用 篇十五

一、贫困大学生档案的设计原则

1.客观性原则。贫困生档案要客观公正地反映大学生家庭的经济困难情况, 收集的档案材料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出学生家庭的贫困原因、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学生思想心理特征等, 从而为合理使用资助资源和有效开展贫困生思想教育提供依据。要注意审核生源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材料的真实性, 并且在入学之初依据客观原则, 尽快完成对学生家庭情况调查取证。要客观真实记录学生成长变化和心理状态。

2. 个性化原则。贫困大学生档案建立要充分体现学生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家乡风俗习惯等个性化特点, 遵循个性化原则, 建立贫困生档案, 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资助工作, 有针对性地进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3.动态性原则。大学生群体中, 贫困生资格认定需主要依据学生家庭经济生活情况而定, 因家庭成员生病所致巨额医疗费用开销、家庭遭受到自然灾害侵袭等突发原因导致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巨变的现象十分常见, 这就使贫困生性质或是程度具有动态变化特点, 因而贫困生档案也具有动态性, 需要管理者依据学生的阶段性成长、资助项目实施效果反馈、家庭变故等因素进行及时更新和维护。

4.系统化原则。完善的贫困生档案建立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需要在一定人力、物力基础上, 有计划逐步建立。档案不仅要反映贫困生家庭境况、学习生活状态、心理状况、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变化, 更要形成对每一位学生全面综合的系统化评价, 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提供重要参考。

5.私密性原则。贫困生档案的部分内容是学生个人不愿为他人所知的, 涉及个人的隐私, 是出于对学校和老师的相信才被允许纳入档案材料中的, 而学校建立贫困生档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健康成长。因此, 有关贫困生档案具有私密性的内容, 在档案建立、管理、使用和学生毕业后的处理等不同阶段都要特别注意, 遵守这一原则。

二、贫困大学生档案管理

1.家庭生活情况证明材料。贫困生档案的建立, 应该始于学生入学军训期间, 注重在以下三个方面收集学生家庭生活困难的证明材料。 (1) 学生自述材料。即学生对本人家庭经济、生活情况的陈述, 包括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和主要经济支出情况, 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工作劳动能力、年龄、工作岗位情况, 家庭社会关系, 对农村生源的学生, 还应该着重说明家庭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耕地使用情况。在学生的自述材料中, 还应包括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规划, 进入大学后心理状态变化等一些与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2) 生源地政府出具的证明材料。包括乡镇或街道单位出具的学生家庭详细情况说明, 学生家庭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证明, 家庭成员患病影响劳动能力或是残疾证明, 家庭被列为特困户或重点优抚对象的证明等, 这些证明材料应该加以相应单位或部门的公章。 (3) 建档人对学生初步印象的陈述材料。在贫困生档案建立过程中, 档案建立者要通过与学生的接触, 对学生衣着、饮食、社会活动等有一个初步的评价, 通常可以据此判断贫困生的贫困程度。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评估和性格特点的了解。对了解到的内容, 及时做好详细的记录, 以构建对学生综合情况的陈述材料。

2.对贫困学生在校生活状况的动态更新。贫困生档案具有动态性特征, 在建立系统化档案过程中, 要注重对学生生活状况记录的不断更新, 才能提高档案的应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 一些学生家庭因遭遇到突发变故而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 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日趋完善, 各高校均已建立了“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补贴、社会资助”等项目门类齐全的帮扶助困体系, 及时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动态信息, 能够使贫困生受资助的机会得到优化。因此, 了解贫困生及其家庭基本情况, 从而对贫困生档案进行动态的更新, 是公平公正对待所有贫困生的重要体现, 有利于合理分配资助资金, 更有利于对贫困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其全面发展。对于贫困生档案进行的动态更新, 除了常规建档的渠道之外, 还可以从学生在校的消费情况、学生阶段性的思想变化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

3.学生性格特征个性发展的延伸材料。能够反映贫困生心理状态的材料。贫困大学生因其成长过程中家庭生活环境原因, 容易产生自卑、多疑、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 是高校大学生中心理危机易发群体。收集这部分资料归档, 有利于增强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实效性, 有利于预防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反映贫困学生职业发展意向的材料。可以说贫困生档案的作用就是为了保证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保证贫困大学生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多数贫困大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面临着扶持家庭, 偿还贷款的经济重任, 因此从贫困生个人性格特征出发, 建立完善体现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意向的档案, 能够保障贫困大学生如期顺利就业, 有利于贫困学生找到兼顾经济负担和个人发展的满意的就业岗位, 增强这部分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性, 逐渐摆脱贫困。

三、贫困大学生档案的价值与应用

1.促进高校资助体系更好发挥作用, 帮助贫困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为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保障。资助体系更好发挥作用, 关键在于体系框架内各个资助项目的科学运行。

各项资助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例如国家励志奖学金旨在奖励资助成绩优秀的大学生, 专业学科助学金是资助某一学科的贫困学生, 不同勤工助学岗位对参加的大学生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更好地发挥高校资助体系的作用就要对贫困生群体中的不同特征、不同情况的亚群体进行区分, 而贫困生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根据不同特征和依据划分学生范围。对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进而帮助贫困学生健康成长。

2.有利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预防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发生。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是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心理贫困”是高校贫困生面临的问题, 怨恨、猜忌、自卑、抑郁、人际交往障碍往往是贫困大学生的突出表现[1]167。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存在, 严重损害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影响着和谐校园的建设。

贫困大学生档案的建立和应用, 为能够从多方面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保障。根据档案, 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角度分析研究, 建立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解决本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体系和实践模式。通过对学生家庭贫困原因的分析, 可以开展基于家庭贫困原因的、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让广大贫困学生, 通过对致贫原因分析, 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掌握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根据贫困生档案中所体现的个性化信息, 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开展心理训练, 矫正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调节心态, 找回自信, 并且把因为贫困带来的压力转化为生活和学习的动力。从多方面预防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3.有利于开展大学生励志感恩教育, 引导贫困大学生构筑自信心。贫困生档案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开展励志教育, 构筑自信心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贫困生档案育人功能的体现。

贫困生档案完整真实地记录着一批批贫困大学生成长的历程, 体现着他们在困难面前, 坚守信念、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 这种带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事迹材料的归档, 是对贫困学生努力奋斗的一种肯定, 是一次无言的励志教育, 是对他们积累宝贵人生财富的褒奖, 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对他们将来的成长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贫困大学生档案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既是真实情况的记录, 又是为在贫困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典型示范教育模式提供素材。它把抽象的励志教育变成了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到的真实故事, 从而激起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共鸣, 引导人们学习、对照和效仿, 从而使对贫困生以典型示范教育模式开展的励志教育具有了形象、生动、具体的特点, 对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

4.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开展, 协助贫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贫困生档案, 体现着贫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性格特质、思想变化、心理素质、成长过程、家庭背景, 这为在就业工作中, 以学生个性为起点, 开展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提供了便利条件。

对于正在求职过程中的贫困学生来说, 初涉社会, 面对全新的外界环境以及求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因为不适应, 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这不利于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充分地表现与发挥自己的才能, 展示自己的实力, 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对此, 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成长历程的档案能够潜移默化地扮演好学生思想保护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帮助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减轻压力。目前, 贫困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特殊的矛盾, 就是未来需要承担的经济压力和个人职业发展意愿的矛盾, 除了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这一问题, 家庭和父母的意见对这一矛盾的化解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档案中的记录, 学校能够有计划地与贫困生家长沟通,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力促家校合力形成,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解决好这一矛盾, 协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就业。

贫困大学生档案的建立,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向度记载, 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熏陶器。全方位感觉, 成为学生体验文化的感染场[2]62。它除了能够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素材和载体, 更能够为其他教育方法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本文对贫困大学生档案的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 在此原则指导下, 进一步提出新时期贫困大学生档案的管理、价值及应用, 以更好地保证档案的育人功能,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档案管理,档案应用

参考文献

[1]冯蓉.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3 (2) .

上一篇:神医太子妃下一篇: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答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