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读后感(9篇)
1.《杨梅》读后感 篇一
今天在老师深情讲解下,我们学习了《萧山杨梅》这一课。我觉得我的心好像被阳光照着一样温暖。
本文通过两件事回忆了“我”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金老师。一件是金老师很注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另一件事是金老师指派“我”和另一名同学帮他整理图书,在整理之后,他请我们吃萧山杨梅,感谢我们帮他整理图书的事。
读完后我一直在想:多么好的老师啊!金老师用他诚挚的教悔,开启了学生的阅读之门,用他的理解与尊重,引领学生在书籍的宝库中探索世界,摸索人生。这时,我想起了教我们一、二年级的杨老师。读一年级的时候,我们都不会识字,杨老师就给我们讲故事。二年级的时候,我们会识的字多了,她就在我们旁边走着,遇到我们不会认的字,读不懂的句子就给我们讲解是什么意思。
我希望各位老师能像金老师一样关心爱护学生。
2.学生日记:采杨梅 篇二
一到马山,看见路边有三三两两的人手时拿着“上山采杨梅”的牌子。我们就近问了一个人,他说:“杨梅都是自家种的,你们可以到我家园子里去采。”我们跟着那个人来到了一座山下。这座山很高,但满眼都是翠绿的树木。哪有什么杨梅?我心想。那人把我们领到了他家的园子门口。一开门,只见满园子的杨梅树上都镶嵌着一颗颗像玛瑙般的杨梅。我看了,不禁咽了咽口水。那个人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这些杨梅不酸,你们尝几个好了!”我踮起脚尖轻轻地摘下一颗深紫色的杨梅,放在嘴里一嚼。呀!说得没错,还真好吃,真甜呀!于是,我提了个小筐,随便找了棵树,开始了我的采杨梅行动。呀!不好,我由于用力过猛,把杨梅都挤出了红艳艳的汁水,我的手都变成了红的了。我忽然觉得脚上痒痒的。一看,原来脚上都是蚊子包,还有几只花蚊子在旁边飞呢!不管了,还是采杨梅重要。刚才的只是个小插曲,现在我又要开始了我的采杨梅行动。
3.摘杨梅 篇三
我们先准备好工具DD篮子,然后,再上山。到了山上,我看见满树的杨梅像一个个小灯笼一样,挂在枝头,好看极了!在树上刚长出的杨梅是浅绿色,慢慢地就变成了浅红色的,然后就变成了火红色的,再变成红里透黑。
我摘下一颗浅红色的杨梅,触摸了一下发现有很多凸出来的地方。我仔细观察,发现这颗杨梅有虫子,便去问妈妈:妈妈,这颗杨梅上怎么有虫子?妈妈回过头,看了一下,回答了我:这个是杨梅虫,不用怕,树上都有,拿掉它,杨梅是可以吃的。我有些半信半疑的。我闻了闻,感觉它味道很酸,但是为了尝出味道,我便拿掉了虫子,吃下去了。呀,真的很酸!我的嘴巴酸得都闭了起来,眉毛也皱了起来,愁眉苦脸的。妈妈看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不灰心,继续摘,摘了一个红里透黑的杨梅,我尝了尝,发现这个好像已经烂了,有点软塌塌的感觉,很难吃。我暗暗想:杨梅好难吃啊!
这时候,我就有点没有兴趣了。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继续摘吧,你要挑黑黑的`,那才会甜。我点点头,再去摘一颗小的,它的颜色十分的黑,闻起来不是这么的酸,于是我吃了下去,发现这颗特别甜。然后我就按这个方法,摘了很多又黑又小的杨梅给妈妈尝。妈妈不住地赞扬我眼睛亮。
4.摘杨梅作文 篇四
星期六清晨,我还在睡梦中就被二姑的电话铃声惊醒了。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吃过早饭就坐着汽车出发了。爸爸驾着汽车离开喧闹的小县城向老家岩塔头村驶去。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目的地。
一下车,我就看见村子前面云雾缭绕的大山。大伯告诉我,我们家的杨梅树就在半山腰上。我和爸爸,还有小姑、二姑在大伯的带领下,踩着泥泞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杨梅林。“恺恺,你看,那就是我们家的杨梅。”大伯说。我顺着大伯所指的方向一看,只见一棵棵杨梅树舒展着狭长的、绿色的叶子,活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撑在山坡上,为大山遮风挡雨。树上挂满了一个个又大又红的杨梅,那样子真是诱人。
看到这诱人的景象,我迫不及待地提着篮子跑了过去,伸手抓住一颗杨梅,用力一拉,杨梅就被我捏成了糊糊,鲜红的果汁顺着我的手指缝流了出来。于是,我又去摘第二个,这次由于用力过猛,把树枝上的另外几个杨梅也弹了出去。树上那一个个淘气的杨梅好像在嘲笑我。我又急又气,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小姑看见了,语重心长地说:“恺恺,你一只手夹住树枝,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把杨梅果摘下来。”小姑一边说一边给我做示范。接着,我按照小姑的方法去摘,果然成功了。不一会儿,我就摘了一小篮杨梅。大人们都表扬了我。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我们终于把杨梅摘完了。大家也累的满头是汗。但看着一篮篮鲜红的杨梅,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5.摘杨梅作文 篇五
为了摘到更多更好的杨梅,我们一大清早就赶着去摘杨梅。清凉的晨风,温和的阳光,啼鸣的大公鸡,戏水的鸭子,还有农村那最自然的森林气息,我不禁陶醉了。
在半山腰上,有几株可爱的小杨梅树,正朝着我们招手呢!杨梅树是野生的,前几天刚被人们采走了一些,在低处,只留下一些呈青色的,或青中带点儿红的杨梅。我有点儿遗憾,因为我不会爬树。在树冠附近,有一大串一大串的,红得发紫的杨梅,正向我扮着鬼脸,格外诱人。
正当我望着那杨梅,奋力吞着口水时,小表弟一个箭步,抢先爬到了树梢上了,骑马似的骑在了树枝上,只听他咂吧着嘴,意犹未尽地舔舔舌头,嘿!他嘴边沾满了紫黑色的汁,也来不及擦,整一个小花猫儿脸一样!
看到小表弟吃得那么欢,大伙儿急忙一个接着一个,不等站稳,就爬向果子,果子一到手就往嘴里扔。我开始心动了,终于准备爬树了。
我小心翼翼向前移了移,双手抓紧树干。第一次,我的脸不小心蹭着了树。反复试了几次,终于成功地爬到了树上,大快朵颐了一番!虽然,杨梅还没泡过盐水,甜中带点酸,但吃起来,却胜似冰糖,咬一口,汁水从舌头上,到肺腑,再流遍全身,我们吃得满脸都是深紫的杨梅汁,不小心,衣服沾到了汁,也顾不上去擦。
6.萧山杨梅的课件 篇六
(1)组词: 籍() 初()()
阅()() 兼()()
(2)理解词语:
遨游:漫游,游历。
领略: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作者回忆他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切的怀念、感激之情。
三、浏览课文,观看插图,说说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1、注重鼓励我们课外阅读。
2、整理图书吃杨梅。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观察生字字形,记忆字形:
“遨”:敖+走之旁
“兼”:笔画记忆
“初”:衣补旁
3.指导写字:
“籍”:上下结构,左下“耒”,右下“昔”
“兼”:笔顺是先写两竖再写撇捺。
“初”注意部首
“沧”最后两笔是横折勾,竖弯勾
[教师在学生自学、互动的基础上给予辅导]
五、作业: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
出示杨梅图。
杨梅大家都吃过。“在众多的杭州水果中,我常常想到萧山杨梅。”
[板书:萧山杨梅]齐读课题
“常常”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经常、时常
[意在理解文中词语,丰富学生词语的积累,]
这是为什么呢?打开书自读第一自然段。
——带来一丝温暖,想起一位老师。
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作者四年级时的语文金老师。
二、整体感知:浏览全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金老师的哪些事?
——鼓励课外阅读;整理图书吃杨梅。[板书:鼓励课外阅读;整理图书吃杨梅]
[意在使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学文探究:
1.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读读金老师的外貌。
——瘦瘦的脸和深咖啡色的中山服。几十年了,至今记得,印象很深。
感觉金老师会比较严肃。
2.默读第三、四自然段。
我从金老师口中第一次听到“课外阅读”这四个字,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直到如今。金老师是怎样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
——把课外阅读当语文作业布置;因人施教,个别辅导。
⑴金老师把我引到一个新奇的天地,让我结识了外国老师和小学生,又跟着冰心女士遨游天涯海角,去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
理解词语:一个新奇的天地;遨游天涯海角;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
——金老师引导我们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指导朗读。看第一幅插图,想象我们读书时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自读;指名读;评读。
从鼓励课外阅读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关心学生。[板书:关心]
3.自读第五、六自然段。在作者回忆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反复读一读,想想体会到什么?
⑴校园十分安静,只有窗外的蝉鸣陪伴着我们默默地忙着。
理解词语:“十分”“只有”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你能用上这两个词说一句话吗?
指导朗读。试着读一读体会在只有蝉鸣十分安静的校园中边整理图书边读书的感受。
⑵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深红色的杨梅,笑着说:“吃吧,尽量吃吧,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
理解词语:“尽量”“最”这两个词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金老师善于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说明他尊重、爱护学生。
指导朗读。读出金老师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
同桌互读;指名读。
⑶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惟有这一次吃得最开心,最惬意。颗颗杨梅,又甜又有点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
理解词语:“又……又”“一直”“都”这些词语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表面是说杨梅的好吃,更深的含义是金老师请我们吃杨梅这件事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指导朗读。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我们吃杨梅时的那种惬意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自读;指名读;齐读。
[意在通过对重点词语、句子的品读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从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爱护学生。[板书:爱护]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质疑:读完这一段话,你有什么问题?
[意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为什么四十多年了,再也没见过金老师,“我”却发出这样的`呼唤,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从中你体会到“我”对金老师有着怎样的情感?
——他一定又鼓励和指导一班又一班的学生由课外阅读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
让我们也饱含着对金老师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的情感再读这一段。
四、课外延伸:
在众多的课外书中,金老师最早让“我”阅读的两本书是什么?
——《爱的教育》《寄小读者》
请同学们找来读一读,我想你一定从中有所收获。然后我们可以一起交流读书体会。
[意在拓展学生视野,课内外有机的结合]
7.摘杨梅话题作文 篇七
我听说仙居杨梅比本地杨梅好多啦!不但颗粒大,而且味道甜。于是,我吵着让爸爸去仙居摘杨梅。谁知爸爸不假思索就答应了。还笑嘻嘻地说:“叔叔昨天已经约我们三家人,去仙居摘杨梅呢!我们决定明天下午两点出发,在那里宿营,第二天一早,上山摘杨梅。听到这个消息,我欢呼雀跃起来,心里甭提有多高兴。
7月3日下午两点,我们一大群人,兴趣盎然,坐着自家的汽车去仙居。一路上穿过许多条随道,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行程,到傍晚时节才到目的地。
第二天早上,我们就向杨梅山进军。那天天气炎热,知了在树上一个进劲地高声歌唱,太阳像火球似的高挂在天空。一下车,我们迫不及待地直奔杨梅山。不一会儿,就来到杨梅林。只见一簇簇红玛瑙似的杨梅挂满枝头,在绿叶的衬托下,可爱极了。
爸爸拎着小蓝子,急不可待地打头阵摘起杨梅来,我也拼命跟在他后面。果然,不出所料,仙居杨梅颗粒大,像乒乓球似的,红得鲜欲滴,紫得黑红发亮。妈妈说::“黑紫色的最甜。”它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黑珍珠似的发出光来。我忍不住了,伸手摘了颗黑紫色的,往嘴巴里送。“扑哧”一口咬下去,那汁水红里带黑,甜甜的,从牙根一直流到舌头,喉头啊!我不由地喊了起来,好甜哪!旁边的爸爸,叔叔他们也和我一样,一颗接一颗直往嘴里塞。一会儿工夫,杨梅汁就染红了我们的双手。
越在树顶上的杨梅越黑也越甜,叔叔们像猴子一样往树顶上踩,我也跃跃欲试,顺着枝条往上爬,果然又大又黑的杨梅挂满枝头。我大叫:“爸爸,快来吧!”话音刚落,一脚踩了个空,险些掉了下来,还好,我一把抓住树枝,终于站稳了。我小心翼翼地爬下树,一看,脚划破了皮,可我一点也不抱怨。
8.杨梅作文 篇八
这时那卖杨梅的女人,手上已捡好了一巴掌上好的杨梅,硬要往我手里塞。我连连推辞,人家好不容易摘下又送到城里来卖钱,我怎好白吃?看看母亲,母亲说就拿着吧,我只好收下。
杨梅不成熟时极酸,熟了就酸里带甜,味道实在可爱。我从小就吃杨梅,大人说,也要把梅核吞下去:
一,杨梅性热,多吃不宜,梅核性凉,可中和调节;
二,梅核可助畅通肠道。
9.摘杨梅作文 篇九
当我打开车门看到杨梅林的时候惊呆了,原来不是一座山也不是一片,而是一座山连着一座山都种满了杨梅,看都看不到边,在林场的入口还立着巨大的广告牌“万亩杨梅林基地”,看来我的想象力还不够丰富啊!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像一只小鹿放归山林似的,提着小篮蹦蹦跳跳就往杨梅林里钻。
我冲到一棵长满杨梅的树下,东看看西找找开始仔细挑选起来,这个个很大可是不够红;那个红得发黑了可是个太小,看半天都没有满意的,还是继续往高处爬吧!这棵树的叶子又密又浓,从外表看没什么果实,可是站到树底下观察里面藏着不少又大又红的杨梅。我伸手去摘,结果一拉树叶上的雨水淋了我满头满脸,我和妈妈尖叫着跳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狼狈样,哈哈大笑。我把杨梅塞进妈妈嘴里,她笑着把她摘的塞进我嘴里。哇,这杨梅真甜啊,红红的杨梅汁流进嘴一直甜到了心里。
尝到甜头就有了动力,我像开足了马力的机器,一会儿踮脚尖伸胳膊一会儿缩到树底下。眼睛不够用看着哪一个都很漂亮,挑花了眼。小篮子很快就被我和妈妈装满了,身上湿湿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我心满意足地和妈妈坐在树下的石头上,你一颗我一颗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朋友们分散在山上,到处是欢声笑语还有好听的小鸟唱歌。
【《杨梅》读后感】推荐阅读:
摘杨梅生活散文06-20
错过了杨梅时节12-24
杨梅作文500字12-26
我喜欢杨梅作文09-24
杨梅桥小学推普周小结01-20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分析12-22
小学生作文:故乡的杨梅500字10-07
杨梅镇中心学校四月份安全工作小结07-12
雷雨读后感-读后感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