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信息化调查

2024-06-28

卫生部信息化调查(精选17篇)

1.卫生部信息化调查 篇一

宁夏卫生信息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

摘要:根据宁夏信息工作调研情况,找出目前全区卫生系统对卫生信息的需求及卫生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大宁夏卫生信息工作的步伐,迎接西部大开发的挑战,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

关键词:卫生信息  信息需求  网络建设  调查分析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中,宁夏卫生信息机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迎来新发展机遇。为了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如实地掌握全区各卫生基层单位对卫生信息的需求与利用、微机的使用情况,为建设适合我区卫生系统的信息网络提供可靠的依据,奉厅领导的.委托,卫生信息中心特组织人员对全区22个县(市)上百家基层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情报调研。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应放在这次调研的首要位置。我们首先根据医药事业的特点和医学信息的发展需求,立足于本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调研提纲,围绕全区卫生部门各基层单位对卫生信息工作的需求等情况进行调研。

本次研究以全区的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医务专业人员为调查对象,以全区各县(市)医院、中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院、乡卫生院为单位,参加我们的研究对象人数共212人。其中48人是各县(市)卫生局局长、办公室主任、干事,他们基本上都是中专以上学历,年龄在30岁以上。显然,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为了避免问卷法那种认真填写者少、交回者少的现象,调查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

a.       口头直接调查。我们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下到各县、市卫生部、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防疫站、乡卫生院、当面直接询问、了解、摸底。为了确保调查得到满意的效果,在调研期间,卫生厅办公室又向全区各县、市卫生局下达“关于开展全区卫生信息工作调研的通知”。因此,每到一个地区,大家都主动、认真回答我们要了解的内容。

b.       组织小型座谈

[1] [2] [3] [4] [5]

2.卫生部信息化调查 篇二

武威职业学院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于2011年秋季开始招生, 截至2014年秋季, 累计招生391人。学院于2014年1月至9月进行了以“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认知程度”为主题的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为创建适用可行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准确进行专业定位、合理进行课程设置以及提高专业认知程度提供依据, 现介绍如下。

1 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1.1 调查对象

武威职业学院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全部学生 (含已毕业的49人) 和其他7个医学相关专业部分学生及家长, 武威市凉州区城区6个医疗卫生单位、3个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以及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

1.2 调查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等方法抽取调查对象, 并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 122份, 回收有效问卷1 044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0%。

1.3 调查内容

包括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定位、就业岗位定位、能力培养定位和课程设置定位。

2 结果

2.1 专业定位

认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属于卫生管理类的占17%、属于卫生信息类的占48%、属于计算机类的占18%、属于医学类的占6%、属于其他类的占11%。

2.2 就业岗位定位

认为就业岗位是病案档案管理的占40%、是医学图书管理及卫生信息检索的占18%、是卫生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的占28%、是卫生信息系统开发与研究的占8%、是其他的占6%。

2.3 能力培养定位

认为重点培养管理能力的占15%、重点培养应用软件使用能力的占16%、重点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如HIS系统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的占48%、重点培养信息统计与分析能力的占21%。

2.4 课程设置定位

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进行分类, 分析调查对象对各类课程重要性的倾向。其中, 认为应加强普通类 (如思政、高数、大学英语等) 课程教学的占18%、认为应加强医学类课程教学的占17%、认为应加强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占22%、认为应加强卫生信息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占34%、认为应加强工具类 (如卫生统计学、卫生法学、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等) 课程教学的占9%。

3 分析与讨论

3.1 加强社会宣传, 突出专业特色

高达83%的人认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卫生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综合专业, 融合了医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 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其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卫生信息系统网络管理与规划、电子健康信息管理与利用、卫生信息分析与决策能力。依据市场需求, 办出专业特色, 使每位学生至少有一项自己的专长, 在将来就业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优势。尤其要在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方面突出特色, 将就业单位的信息管理类科室“搬进校园来”, 创建一个虚拟的工作环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模拟、学习和体会[1]。

目前, 由于宣传工作不深入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方面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方向把握不好, 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理解上含混不清。所以需要加强社会宣传, 让社会认识、理解和明确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定位, 看到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这样才更有利于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发展。

3.2 强化实习实训, 明确就业岗位

58%的人认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会在医院病案室和医学图书馆从事管理和卫生信息的检索工作;36%的人认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将会从事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维护与开发研究工作;6%的人对本专业的就业岗位认识还比较模糊。本专业的就业岗位主要定位为病案管理、医药卫生信息的采集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和医学科技信息服务等。所以要加大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投入, 如建立HIS系统、PACS系统、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和药品出入库管理等实验实训室。学生毕业实习重点安排在医疗卫生单位的病案室、信息中心等岗位。

3.3 重视师资建设, 提升职业能力

69%的人认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应着重培养学生对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维护与开发和科研的能力;16%的人认为应加强对学生Office办公软件、SPSS统计软件等使用能力的培养。归纳起来, 就是培养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病案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统计与分析能力、以医药信息管理为核心的其他管理能力。但无论是病案管理还是其他医药信息管理, 都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之上的工作。因此,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2]。

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是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保障。一是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来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课程改革;二是拥有一支对就业市场有调查和分析经验的就业指导团队, 通过调查、分析就业市场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来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减少教学计划修订中的盲目性。

3.4 坚持理实教学, 深化课程改革

56%的人认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应将计算机类课程和卫生信息管理类课程作为重点, 注重病案管理、卫生信息检索、计算机系统维护等课程的设置, 加强医学信息系统等实验实训教学, 提高学生相应的能力。以“实用、够用”的原则适当开设普通类课程、医学类课程和工具类课程, 总体上, 应遵循能力训练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应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 适时、合理地进行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阮焕立, 孙统达, 周国祥, 等.高职高专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其岗位职业能力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32 (12) :1225-1227.

3.巴里坤县成人卫生调查分析 篇三

2007年3月对我县城、乡1000名成人进行了健康行为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镇、农村18岁以上成人1000名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式调查方法,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吸烟、饮酒、喝生水、不刷牙等情况。

结 果

本次调查的1000人中,应答合格者979人,其中男552人,女427人;城镇537人,农村406人。

城镇男性吸烟率为63.9%,農村男性吸烟率为76.1%(P<0.01);城镇女性和农村女性吸烟率分别为4.6%和1.4%(P>0.05)。吸烟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男性为农村高于城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女性吸烟率城镇与农村无显著性意义。不同年龄组吸烟率有所不同,18岁、30岁、40岁、50岁以上各年龄的吸烟率分别为63%,82%,74%,60%。吸烟率的线呈“抛物线”状。

男性饮酒率为56.9%,女性饮酒率为7.7%(P<0.01);男性喝生水率为5.3%,女性喝生水率为1.2%(P<0.05),饮酒率和喝生水率的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男性和女性不刷牙率分别为7.2%和5.9%,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讨 论

吸烟危害健康,已为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我国吸烟率男性为60%,女性为7%。本县男性为69.7%和3.5%,男性吸烟率高于全国水平,女性率低于全国水平。有报道认为,受教育程度高则吸烟率相对低,本次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相对高的城镇吸烟率低于农村,证明了这一观点。王氏等对1000余名工人的调查显示,吸烟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而我们的结果显示吸烟率高峰在30~40岁年龄段,与前者有所不同。

1979年国际酒药成瘾委员会指出,“酒消费有关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幸福和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也告诚人们,“喝酒越少越好,最好不喝”。本县男性饮酒率为56.8%,女性为7.7%,其中农村男性饮酒率达59.8%,可见,饮酒是本县一个严重的问题。女性饮酒率表现为城镇高于农村,笔者认为与城镇女性个人收入较高、思想相对开放、追求自我有关。

我国于1988年成立了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确定农村和中小学校为该指导的两大重点。目前,我县农村有11%以上人口没有刷牙习惯,可见,居民口腔保健意识较淡漠,牙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4.卫生部信息化调查 篇四

现状

社会调查报告卫生300字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卫生工作现状社会调查报告X 月 x 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XX 带领部分常委会 委员和机关委室负责同志,先后到县卫生局及县人民医 院、县中医院等县级医疗机构和部分乡镇,采取集中听取 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卫生工作情 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组认为,县人民政府对卫生工作高度 重视,几年来,我县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 项目建设拉动了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今后进一步加快全县 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调查组建议本次 会议通过县卫生局局长梁时新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 《关于全县卫生工作情况的报告》。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高举项目之旗,加大卫生投入力度,卫生工作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县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紧紧抓住国家的 政策机遇,高举项目之旗,在前进中发展,在发展中提

高,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得到很大改 善。

自年以来,先后争取国烟项目、日援项目、国债项目 和国家拉动内需项目 17 个,项目资金达 830 万元,投入

建设资金达 2022 万元,先后实施了县医院住院部扩建工 程、县妇幼保健院住院部新建工程、15 个乡镇卫生院的 院房建设和设备添置以及 23 个重点村卫生室建设,卫生 项目建设覆盖面基本达到 100%。

如泉溪卫生院近三年共 争取项目资金 72 万元,医疗设备 30 万元,新添置了 B 超机、300maX 光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诊疗条件得到 了很大改善。

今年 6 月,2100 万元的县中医院整体迁建 工程也已纳入第四批国家拉动内需项目,项目要求今年 8 月份动工建设。

依靠项目建设的拉动,我县新增业务用房 面积达 21600平方米,使我县的医疗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大大提高了诊疗水平,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药就 医需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善用制度之力,加强医疗监管,探索了一条新农合 有序发展的新路子。

我县自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通过 不断总结探索,广泛宣传,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探索

了 一条新农合有序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乡镇实行了 “管办分 离”,乡镇合管站与乡镇卫生院实行了办公、经费、职责 “三分开”,理顺了管理体制。

二是建立了合管员异地轮 岗交流、绩效管理、合管员月会和轮训联审 “四项制度”,加强了医疗监管。

三是严格坚持基金管理、按月对账、公

开公示和接受监督制度,确保了新农合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合理、安全。

四是认真落实《查房制度》,有效遏 制了定点医疗机构放宽入院标准收治住院病人行为,防止 了挂床住院、空套农合基金的现象发生。

五是认真落实单 病种限价和例均费用量化控制措施。

几年来共扣除定点医 疗机构 万元的超标准费用,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的 不合理过快增长。

六是坚持了定点医疗机构初审、乡镇合 管站复审、县合管办终审复核的“三级审核”制度,严肃 查处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收费现象和收治住 院病人数与门诊卫生收入挂钩、处方量与住院医生收入挂 钩的“两挂钩”现象,有效规范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

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监管,新农合工作成效明显。

一 是参合率逐年提高,参合人数由年的 238439 人,达到年 的 274253 人,参合率达到 %,连续几年都排在全市 前列。

二是补偿水平明显提高,[JP4]年,我县住院补偿 率达到 %,[JP3]位居全市第一。

三是基金运行安全,节余适度。、年我县新农合基金总额为 万元,共支出 万元,结余 万元,确保了基金 安全与节余适度。

(三)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公共卫生 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几年来,县人民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坚持以上争项 目为载体,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以县人民医院为 主体总投资 152 万元的县级传染病区和总投资 140 万元的 县疾控中心疾病检测实验楼项目建设工程先后建成投入 使用,全县 18 个传染病发热门诊、19 个传染病疫情网络 直报点、15 个乡镇级预防接种门诊的配套完善,大大提 高了我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能力。

艾滋病、结 核病、目标疾病的防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全县无甲 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由年 /10 万下降到年的 185/10 万。

在今年我国部分地区甲型 H1N1 疫情蔓延的情况下,我县高度重视,及时做好防控疫情的 各项准备工作。

同时,县财政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 力度不断加大,艾滋病防治配套经费、结核病防治工作经 费、国家扩大免疫预防补助经费等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四)坚持中西结合,突出中医药特色,中医药事业取得 长足发展。

在中医药发展方面,坚持以中医院为龙头,以推广中 医药适宜技术为抓手,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促进 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5.卫生巾调查问卷 篇五

B.电视 C.户外广告牌 D.其它

2.您目前使用的卫生巾是哪个品牌(多选)*()

A.娇爽

B.护舒宝

C.ABC D.苏菲

E.七度空间 F.洁婷 G.安尔乐 H.其它__

3.你选择卫生巾产品的标准是?(多选)*()

A.过去的使用经验

B.朋友推荐

C.品牌的知名度

D.网上评价 E.价钱F.舒适度 G.包装 H.购买方便

I.试用装 J.促销员推荐

K.新品

L.店内活动(促销)M.近期是否有广告

N.其它__

4.你获知卫生巾产品信息的途径(多选)*()

A.电视广告 B.品牌网站介绍 C.店内活动 D,货架陈列 E.产品包装F.报纸杂志G.网上论坛介绍 H.朋友介绍 I.户外广告(车站,地铁站宣传栏之类)J.免费试用装 K.其它__

5.当你选择卫生巾时,最关注卫生巾的哪些方面?(选择3项)*()

A.长度 B.吸收能力 C.透气性

D,干爽度

E.巾身厚度

F.护翼大小

G.药用或保健功能H.其它__

6.您使用过七度空间卫生巾吗*?()(若使用过请回答6、7、8题,若未使用过请回答9题)A.经常使用 B.偶尔使用 C.没用过 D.没听过 7.您认为七度空间的品牌形象是?*()

A.舒适,安全 B.时尚,个性 C.优雅,文静 D.没听过 E.其它__

8.您界定卫生巾的舒适度的角度是*()

A.长度 B.吸水性 C.透气性 D.巾身长度 E.材质(棉质或网面)F.防侧漏 G.回渗 H.其他_ 9.您为什么会用七度空间的产品?()* A.包装精美 B,价格合理 C.产品质量好 D.广告吸引 E.个人喜好 F.其它__

10.您不使用七度空间的原因是?*()

A.不熟悉该品牌

B.有习惯使用的品牌

C,以往用户体验不佳

D.不符合自身形象

E.其它__

6.小区卫生调查报告 篇六

3月17日

调查地点:

小区

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

调查人:

陈欣然

镜头一:水

最近,我经常在我们小区周围观察,发现小区有一个人工大池塘。以前池水清澈见底,小鱼们在水里开心地游泳,但现在人们吃的用的垃圾等都扔在水面上,弄得水面乌黑乌黑的,脏极了!人们原来来到这里恨不得多吸几口这里的空气,可现在人们一经过这里就赶紧跑,因为真是太臭了。

镜头二:地面

我走到小区里,有小草、小花多的地方,都会觉得非常臭。原来是宠物狗和猫都会随地大小便。走着走着就能看见许许多多的垃圾在地面上。原来有的人把喝完的饮料、牛奶瓶子扔在路边,有的把面包等扔在地上,还有的人把烟扔在地上,看得让人很烦。

镜头三:空气

从家门走出去时,人们总是要捂着鼻子和嘴巴跑出去,原来是一些小孩子在草丛里小便,还有叔叔或爷爷抽的烟的味道,有时还有人在烧垃圾,尤其在早晨时最浓烈。总是使人感觉到恶心,想吐。但外面街道还是有新鲜的空气,因为外面有许多大树。

7.卫生部信息化调查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周口市部分农村家庭及主要成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抽样方法。首先采用整群抽样从周口市辖区的村庄中抽取样本,再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抽取的样本中抽取967户家庭作为调查单位,每个调查单位中的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

1.2.2 问卷调查。以选择题形式自行设计调查表,表格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获取途径、卫生态度、饮食卫生、家庭卫生状况、个人保健知识和行为等[1]。共发放调查问卷2 854 份,回收2 854 份,其中有效问卷2 846 份,回收率为100%,有效回收率99.7%。调查前,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对调查员进行培训和预调查,调查过程中,由另派的调查人员随机复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3 实地勘察。对抽取的967 户家庭,由调查员进入现场实地勘察,结果与调查问卷一致定为有效。

1.3 统计学处理

用Excel 2003 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利用SPSS13.0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家庭卫生状况

2.1.1庭院结构。被调查的967户农村家庭中,仅有69户(7.1%)家庭庭院为前后结构,绝大多数家庭(92.9%)未分前后院落,结构配置凌乱,附属设施简陋,功能分区不清。

2.1.2厕所。均为庭院内建造的非水冲式厕所,结构简单,89.4%的厕所没有遮雨设备,地面未进行硬化处理,所有厕所均未配备消毒设施,67.8%的家庭不能对厕所进行定期清理,害虫滋生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严重[2]。

2.1.3 厨房。所有家庭厨房均为单独建立,平均面积20.5 m2,但设施较简陋,92.3%的厨房没有前后通透窗户,87.2%的无烟囱,95.6%的家庭生活垃圾不能及时清理,99.3%的家庭餐具未进行定期消毒。

2.1.4 饮用水。生活用水均来自于自行设计的取水设施,井深在15~40 m之间,该井设在农户院内,距离厕所等污染源不足30 m,水质波动较大,极易受到污染,且井水取出后不经过处理即作为生活饮用水。

2.1.5 垃圾。作为农业肥料的垃圾、粪便使用前,72.6%的农户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但仍有27.4%的农户未经处理即直接施入土壤,造成土壤的有机污染和生物性污染,成为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2.1.6 排水系统。所有家庭均未建设排水系统,常见生活污水积存,尤其是雨水季节积水横流,环境污染严重。

2.2 卫生保健知识和行为

调查的2 854 名(有效人数2 846)农村居民中,男女比例为1∶1.3;平均年龄(47.4±4.2)岁;文盲占22.4%,小学45.2%,初中23.7%,高中及以上8.7%。

2.2.1 卫生知识获取途径。农村居民获取卫生知识的途径结果见表1。

人(%)

人(%)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对卫生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获取卫生知识的途径较少,卫生知识面较窄。男性获取知识的比例高于女性(χ2=51.73,P<0.005)。

2.2.2 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对象中,初步了解卫生知识的男性占28.9%,女性占25.7%;较少了解卫生知识的男性占42.6%,女性占34.7%;基本不了解卫生知识的男性占28.5% , 女性占39.6% , 男性知晓率高于女性(χ2分别93.41,12.86,34.95,P<0.01)。说明农村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欠缺,农民对卫生保健知识的了解少,尤其是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女性了解更少,不利于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和居民素质的提高。

2.2.3 卫生保健行为。农村居民生卫生保健行为见表2。

调查结果提示,农村居民卫生习惯不良,促进健康的行为形成率较低,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发生率较高,除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χ2=2 642.18,P<0.001) 外,其他卫生保健行为无性别差异(χ2=2.45,P>0.75)。

2.3 对个人行为的态度

农村居民个人行为的态度结果见表3。

调查结果显示,日常卫生行为中,多数居民能正确对待较为常见的卫生行为,但对于垃圾分类存放、生熟分开、剩饭菜加热食用和餐具定期消毒等问题存在较多的认识误区,与李新伟等[3]的调查结果一致。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农村的基本卫生状况和农民的卫生行为、卫生态度令人担忧,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有:(1)农村地理位置偏僻,消息闭塞、信息传播慢。(2)居民学历水平偏低,经济较为落后,居民对卫生保健的认识和投入不足。(3)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滞后,基层医务人员认识不足,工作不到位,不能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4]。(4)卫生保健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低,社区宣传栏中有关卫生保健方面的内容较少。(5)政府对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步伐较迟缓。(6)人口流动的影响,使得较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家庭中留守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针对上述情况,建议:(1)加强领导,制定适合农村实际的相关政策,加大农村基础建设投入,规范农村卫生工作。(2)充分发挥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作用,完善乡村医务人员的筛选和培训网络,使他们真正承担起所在地区的卫生保健工作。(3)探索、建立投入少、普及快、易推广和效果好的农村健康教育模式[5],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传播卫生保健常识,并做到及时反馈和评估。(4)大力提倡和推广医务宣传队伍下乡活动,在为农民送医送药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卫生防疫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对百姓起到实惠、方便和快捷的作用[6]。(5)关注农村留守人员状况,不仅生活上给予照顾,更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卫生保健服务网络,加强思想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鼓励他们多接触、多交流和多学习,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改变他们的落后认识和不良习惯。

人(%)

摘要:目的 了解农村家庭卫生知识及卫生现状,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样周口市967户农村家庭及2 854名农村居民,采用填写调查表和现场查看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资料。结果 农村家庭卫生状况差、卫生知识获取途径少、卫生知识知晓率低、卫生态度落后和卫生行为不良。结论 通过加强领导,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完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强化健康教育,关注留守人员状况等方法解决。

关键词:农村家庭,卫生知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鲜加平.四川省马边县农村家庭卫生现状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2,20(4):308-310.

[2]魏海春,付彦芬.中国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卫生厕所无害化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42(20):4168-4170.

[3]李新伟,任愿,张钦.农村家庭卫生现状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7,33(11):114-115.

[4]崔丹,杜玉开.贫困地区农村家庭卫生服务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6(6):3-4.

[5]何云松,郭光萍,昆明.农村家庭卫生常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1999,26(9):45-46.

8.大安市学校周边地区卫生状况调查 篇八

【关键词】学校周边地区;食品卫生;卫生监督

为了解学校周边地区食品卫生,预防集体性食物中毒,我们于2008年10月,对大安市21所学校周边地区的食品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1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查了全市2所中专、9所中学、10所小学的校门外50米内饮食店75户,小卖店45户,食品摊点78户。按《食品卫生法》和创建“国标”规定内容,填写统一表格,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饮食店二证情况(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餐具消毒保洁情况,熟食间、食品仓库、环境卫生、防蝇防尘设施;小卖店主要调查二证情况及食品标识;食品摊主要调查二证及销售卫生情况。

2结果

2.1饮食店卫生情况查75户,71户有卫生许可证,占94.7%,4户无证,占5.3%,查从业人员548人,53人无健康证,占8.6%,超范围经营的有8户,占10.7%。提供的餐具大多数是一次性餐具,小餐具的消毒采用药物。大多数店面布局流程不合理,加工供应场所较小,功能分区不全,熟食间门敞开,无消毒水,而且里面放一些杂物。80%的店冰箱生熟混放,垃圾散放,洗净的菜着地放,洗碗池不专用洗蔬菜。10%的店厨房砧板发霉,苍蝇多,餐具保洁柜内放调料,食品仓库不专用。

2.2小卖店卫生情况查45户,42户有卫生许可证,占93.3%,无证3户,占6.7%。查从业人员108人,有健康证的94人,占87.0%,无证14人,占13.0%。查出超范围经营的食品(水果、散装糕点等)9户,占20.0%。主要经营品种为定型包装食品。抽查450件食品(每个店10件),“五标”不全的56件,占12.4%。过期食品19件,占4.2%。食品着地放,仓库、柜台食杂混放严重。

2.3食品摊卫生情况校门外50米内的摊点98%无卫生许可证,查78户摊点,从业人员大多数为下岗职工或无业人员,共103人,只有18人有健康证,占17.5%。全部为流动摊点,早、中、晚出现在学校门口附近。主要经营品种有盒饭、煎饼、油条、炸鸡翅、茶叶蛋、包子、豆腐脑、饭包、炒货、烤肠、冷饮等。全部露天经营,大多数采用流动车辆,无固定门面,无上、下用水,无防蝇防尘设施。盛放食品的容器用具不洁,食品生熟不分,餐具洗涤为两盆水,大多数有反复使用现象,餐具不消毒。操作人员个人卫生普遍较差。有的摊点设在垃圾箱附近,环境差,苍蝇多。

3讨论

学校周边地区的食品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从以上调查结果看,学校周边地区是一个食品卫生薄弱区。饮食店无证经营、从业人员无证上岗、超范围经营及卖过期食品,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它反映出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在该地区未深入进行。首先是对学校只加强了集体食堂的管理,忽视了个体营业;其次是经常的卫生监督少,往往是在与学校配合检查时监督一次,甚至一年内也不监督一次;三是工商、税务部门划片经营,定点定位差,没有加强取缔学校内、外的食品摊点;四是监测采样、索证以及罚款较少,致使摊主无视《食品卫生法》的管理约束,且大胆经营。一些店主只为了赚钱,卫生意识较差,法制观念不强。食品摊点是无固定经营的流动大军,逢检查就回避,检查一过又返回原地,无防尘防蝇设施,餐具不消毒,个人卫生差,无健康证,经营最混乱,管理难度最大。

4建议

9.环境卫生调查报告 篇九

为贯彻文明卫生的战略部署,按照环境卫生的具体要求,**社区于2011年6月24日至7月11日对辖区范围内*****片进行了调查,总的来看,环境卫生工作有喜有忧,但形势不容乐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卫生现状

我辖区****范围从******至昌新路段,辖区住户大约200多人。据调查显示,*****周边多为个体户,大中型企业约3个(******、*****、******等),个体户约一百多家,店面门前环境“三包”实行较好。但******绿化带卫生问题严重,绿化带内垃圾成堆,管理和清扫难度极大,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二、******卫生现状

*****目前管辖三个小区(****、****、******)住户大约300多人。*******周边多为餐饮服务行业(阿隆海鲜坊、光华佬骨头煲、COCOTIME咖啡厅等等),店面门前环境“三包”基本落实。阳光大道环境卫生问题依旧需要重视,主要存在问题有:

1、绿化带卫生问题同样严重,绿化带随处可见垃圾,清洁员难 以清扫,环境卫生严峻。

2*******江滨公园嬉戏人群较多,环境卫生难以保持全面清 洁,公园内生活垃圾乱丢。

3、滨江公园内垃圾桶未全面覆盖,垃圾清洁不够及时。

4、*******边堤塘(*****至*****)垃圾丢弃,堤塘垃圾无专门人员大面积清洁。

5、*****小区东面垃圾清理不净。基本的公共设施造成“无人管理、无人问津”恶性循环,其中的喷泉多年未喷水,垃圾丢弃随处可见,木质凉亭骨架腐蚀严重,花木多年未修建,花岗岩广场地面破损严重。

*****街道****社区

10.农村卫生厕所调查报告 篇十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共10个行政村,我镇农村户厕主要适宜类型为水冲卫生厕所。截止到2050年8月底,现存农村户厕12519户,其中水冲卫生厕所10175户、水冲非卫生厕所1102户、卫生旱厕615户、传统旱厕627户,和无厕所144户。共计12663户。

二、农村改厕工作存在的问题

因为我镇长年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多,常驻人口少,为推进改厕增加了不少难度,通过调研发现,我镇农村改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镇村推进改厕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户认识程度不够。三是宣传引导缺失。

2、施工质量不达标。前期改厕质量要求不高,反复维修导致群众看不到改厕的优点好处,导致群众不愿意改,不想改。

3、管理使用不规范。一是农户使用不规范。二、没有积极引导农户如何使用卫生厕所

4、监管不到位。没有严格按照县级改厕文件的要求推进改厕工作,基本是按照县里下达的奖补指标购买厕具后,分配到相关村(社区),村里联系施工队伍集中安装。而乡镇在改厕过程中,只发挥了“二传手”的作用,没有派业务人员盯靠在改厕一线,缺乏对各个施工环节的有效监管,直接导致改厕设备质量低、材料不合格、施工质量不达标。

三、下一步打算

1、提高思想认识。“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改厕是对传统观念、传统生活方式、环境建设的深刻革命。各村社区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农村改厕,特别是镇改厕办、村委会要切实担负起推进农户改厕的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沟通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狠抓任务落实。切实完成县级下放的指标。

3、抓好人员培训。改厕工作要有“明白人”,尤其是镇村两级要培养一批熟悉改厕流程、掌握技术标准、明晰使用方法的“明白人”。

4、强化质量监管。为杜绝改厕材料质量不好,建设质量差!采用统一招标的方式公开竞争,同时镇改厕办组成督察小组对产品和建设质量进行督察。

5、建立管护机制。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建立农村无害化厕所管理运营机制,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逐步建立起卫生厕所长期有效管护。

11.卫生部信息化调查 篇十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大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3人以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2]。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也是体现政府职能水平的重要方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主要是指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具体表现为预测预警、监测控制、监督管理、事件预防、信息收集分析、科学决策与快速反应、应急保障、紧急救援与医疗救治和事件综合处置能力等方面[3]。而其中各级医院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防治机构和最先感知部门,医院应对能力将直接影响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成效。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现状

1997年以来,上海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并已进入了体制创新的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承担常住居民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 “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外,同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在2003年SARS的防控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迅速掌握社区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一手资料,发挥街道、机关团体、医务人员和家庭的群体优势,在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方面构筑起了三道防线,为SARS防控工作的胜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4]。作者所在的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先后2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升,在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社区居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2009年4月份,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出现了快速上升的趋势,上海也出现了大量输入性病例,严重威胁着广大市民的健康和安全。中心从完善组织管理、加强预检分诊、病例筛查和登记、快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控制、加强重点场所督导检查、广泛深入开展健康宣教、开展重点人员流感疫苗免费接种等多个环节入手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和传播,顺利完成了27名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其中电话随访4名,居家医学观察17名,集中医学观察6名,未发现续发病例,完成8名轻症病例的居家医学观察和随访,切实保障和维护了广大社区居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秩序。

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以及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时有报道。但是研究者的关注点多集中在二、三级综合性医院,对于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网底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角色职能以及相关的能力建设往往被忽略。这也导致了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虽有显著的提升,但是在工作实际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能力建设相对落后,组织、人员、财政保障相对不足。

2)医务人员识别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缺乏规范可操作性强的预案系统。

4)人员培训、实战演练不充分,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等。因此立足社区医院应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能,进一步提高社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夯实区域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显得尤为重要。

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对策

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来结合世博会安全保障、甲型流感、手足口病防控等工作实际,从以下4个方面探索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3.1 建立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指标

中心通过人员访谈、现况调查等方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估。在此基础上按照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要求,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层次性、灵活性和动态性原则,借鉴其他省市和地区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的经验,从应急组织协调机制、应急预案系统、信息监测预警报告、应急人员、应急物质储备、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等6个一级指标和19个下设二级指标入手 [5],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相应指标建立后,中心结合应急处置工作实际,不断完善和修订,逐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2 建立一套规范可操作性强的预案系统,定期评估修订

中心立足社区应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能,自2010年起对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进行了梳理和补充,形成了1项总体预案、2项工作制度和13项工作预案,预案的重点内容是急性传染病疫情的现场处置,这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遇到最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是保证预案能够取得理想处置效果的关键[6] ,因此中心成立了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应急预案评估小组,定期对预案内容的全面性和预案的可操作性进行评估,并对预案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全面性的评估内容指预案内容包括工作原则、疫情发现与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急接种、现场控制措施、健康宣教、事件进程观察、事件解除报告等要素。预案的可操作性是评估预案在日常工作中的实践指导作用以及需进一步完善改进的地方。

3.3 提高医务人员识别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医务人员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体,他们识别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直接影响到能否快速、准确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中心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对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现场处置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况等情况进行了了解和调查,参考国内外相关评价指标选择和确立的方法,筛选出本中心医务人员识别和报告突发事件能力的影响因素指标,包括基本情况(下设年龄、工作时间、学历、职称、健康状况、学术任职等二级指标)、知识结构(下设基本认知、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等二级指标)、实践与技能(下设专业技术、培训演练、参与经历、沟通协调等二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下设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整了中心应急处置队伍人员的结构和组成,进一步提高了应急队伍的现场处置能力,逐步建立起了一支稳定并具有战斗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

3.4 加强实战演练,建立对演练过程的考核评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能的局限性,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情况并不是很多,这就很容易造成医务人员对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要求的淡忘,因此尤其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这也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增加应急演练的真实性,随机性和突发性,使应急处置队伍熟悉和掌握类似事件的处置要求,同时加深对相关预案的了解[7],并及时发现预案的不足,为应急预案的改进和完善提出建议,使之更有效地指导突发事件的处置。

中心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较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先后组织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世博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紧急救助演练、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和病媒生物应急控制现场演练等。同时组织考评小组和参与演练的医务人员对每一次的演练效果进行评估,考评小组侧重对从疫情发现与报告,直至现场处置结束,撰写调查报告的每个处理环节完成质量进行评估(表1)。演练人员则侧重于从自身参与的角度来评价通过演练得到的帮助和提高,并发现其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具体评估内容包括演练目标的实现、演练内容与质量、演练内容与个人工作的相关性、演练过程的时间节点把握、应急处置人员的组织协调、演练过程的总体评价等,评估等级分为“差、不足、尚可、好、很好”五个等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中心通过这几年来的努力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逐步建立健全了应急保障机制,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也不断提高。但是随着近年来上海举办各类国际赛事不断增加、输入性传染病和一些不明原因疾病等的不断出现,使社区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面临着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因此今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仍要坚持将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纳入中心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针对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改进完善,确保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持续的提高和发展,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宋瑞霖,主编.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问答[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117-134.

[2]宋瑞霖,主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问答[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143-157.

[3]张文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12(2):1-3.

[4]庞连智,蔡静芳,施永兴.社区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角色智能及对策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5):562-563.

[5]徐枫,傅人姣,袁家麟,等.社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9):19-20.

[6]龚卫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及预警警示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14(6):41-43.

[7]卢慧敏,姚宗蓓,殷良.上海市卢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适用性分析与初评[J].上海预防医学,2010,22(2):112-114.

(收稿日期:2011-9-2)

12.卫生部信息化调查 篇十二

关键词: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盘县,调查

众所周知, 艾滋病 (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引起的严重免疫缺陷的性传播疾病, 临床以淋巴结肿大、厌食、慢性腹泻、体重减轻、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起病, 逐渐发展至各种机会性感染、继发肿瘤等死亡。目前国内艾滋病流行特点为:流行范围广, 疫情上升明显, 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其传播方式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经。随着我国HIV感染人数逐年迅速增加, 孕妇及儿童的感染率也逐年增加, HIV/AIDS已走进家庭, 据研究表明, 在未干预情况下, 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达到15%~50%。因此开展对全县已婚育龄妇女进行HIV自愿咨询与检测, 防止HIV/AIDS在家庭中的二代传播极有必要, 根据卫生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试点实施方案》, 笔者对本地区2006年1月—2011年12月HIV感染母亲及所生婴幼儿进行随访,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资料均来自于本地区的37个乡镇卫生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的育龄妇女HIV自愿咨询与检测的月报表。

1.2方法

孕妇HIV自愿咨询与检测, 使用HIV抗体初筛试剂筛查阳性者, 再次将HIV感染母亲的血清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中心做进一步的确证实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于45天以后作早期HIV核酸定性, 采足跟血, 常规消毒足跟外侧缘, 用一次性采血针刺破皮肤, 弃第1滴, 取3滴分别滴于干血滤纸片上, 血斑3个, 每个血斑直径>8mm, 待自然晾干 (约3~4h) 后装袋, 快递邮寄省CDC艾滋病确证中心, 作HIV核酸定性。12月龄、18月龄取静脉血5mL作HIV抗体检测。

2结果

2.1人口学特征

本地区HIV感染阳性孕妇共19例, HIV感染母亲年龄在21~34岁, 平均25.4岁, 文化程度为小学至初中, 多为农民、无职业的低收入人群。

2.2分娩方式

13例自然阴道分娩, 6例剖宫产。

2.3婴儿出生情况

婴儿出生体重在2 500~3 500g, Apgar评分在8~10分。

2.4母亲及新生儿抗病毒药物应用情况

HIV感染母亲孕前及孕期检测出HIV感染, 孕期及分娩期应用抗病毒药AZT (300mg/次, 2次/d) +3TC (150mg/次, 2次/d) +LPV/r (400/100mg/次, 2次/d) 8例;临产时初筛HIV阳性, 分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AZT+3TC+单剂量NVP (200mg) 2例;产后确认HIV感染, 未应用抗病毒药物9例。新生儿于出生后 (6~12h内) 尽早开始应用抗病毒药物, 新生儿应用抗病毒药物为AZT, 剂量为1.5mL/次 (15mg/次) , 2次/d, 用药时间为4~6周, 无漏服。新生儿应用抗病毒药物14例, 新生儿未应用抗病毒药物5例 (4例12月龄、18月龄HIV抗体检测阴性, 存活;1例HIV抗体未检测, 死亡) 。

2.5婴儿HIV核酸定性

18例HIV核酸定性, 14例阴性, 1例阳性 (于2011年12月14日患腹泻死亡) , 3例作HIV核酸定性等待结果。1例未作HIV核酸定性患腹泻死亡。

2.6婴儿喂养方式

18例均为人工喂养, 1例为混合喂养。

2.7婴儿生长发育监测

婴儿生长发育分别在1、3、6、9、12、18月龄进行体重、身长、心肺、全身淋巴结等检查, 体重 (参照WHO 0~36个月年龄体重表) 、身长 (参照WHO 0~36个月年龄身长表) 均在正常范围内, 无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者。

2.8疫苗接种

婴儿均接种乙肝疫苗 (0、1个月、6个月) , 其他疫苗均未接种。

2.9儿童健康管理

HIV核酸定性为阴性, 待3个月再复查一次, 12月龄、18月龄复查HIV抗体仍阴性者转为正常儿管理;早期HIV核酸定性为阳性, 立即再次复查, 待12月龄、18月龄复查HIV抗体仍然为阳性转为HIV感染者管理。

3讨论

HIV/AIDS母婴传播是可以通过干预手段而被阻断的, 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产科干预+人工喂养的综合措施, 可使母婴垂直传播率降低, 所以及早诊断和有效的干预是预防HIV/AIDS母婴传播的关键。因而提倡做好婚前、孕前、孕产期保健, 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开展艾滋病的知识宣传教育, 号召自愿咨询和检测血HIV抗体, 以便早期诊断。对已确诊的HIV感染者, 应将HIV感染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告知孕妇, 让孕妇知道HIV感染二代传播的危险, 选择是否人工喂养可以完全杜绝HIV通过母乳传播给婴儿的可能, 是最安全的喂养方式。混合喂养可能因为进食其他食物或饮料导致婴儿腹泻和肠道损伤, 使病毒更易侵入婴儿机体。在母亲可接受的、可行的、可负担的、可持续的和安全的情况下, 可选择人工喂养, 医务人员及其家人要为人工喂养提供喂养和营养支持及关爱, 4~6个月时合理增加辅食, 注意在食物转换过程中的质和量, 防止过量或供给不足给婴儿带来的危害。因此, 提倡人工喂养, 避免母乳喂养, 杜绝混合喂养是婴儿期母婴传播的关键之一。

总之, 家庭是HIV/AIDS母婴传播最适宜的温床, 要遏制艾滋病母婴传播, 必须忠于性伴侣, 避免高危行为发生。

参考文献

13.学校食品卫生调查问卷 篇十三

1、学校食堂是否对外承包()A、是B、否

2、食堂是否有学校领导专人负责监督检查并记录()

A、有、并有记录B有、但无记录C、无

3、食堂是否有卫生许可证,健康证()A、有B、无C、不全

4、食堂管理人员是否经过卫生知识的培训()A、是B、否

5、食堂选购食品时主要关心()

A、价格低B、包装好C、质量好D有合格证E、其他

6、食堂最常去的购买食品的场所是()

A、集贸市场B、商场C、超市D、食杂店E、小摊点F、食品连锁店G、其它

7、食堂是否有饭菜留样制度()A、有B、无

8、何为饭菜留样制度()A、饭菜原料留小份备查

B、烧熟的饭菜留小份备查C、不清楚

9、对于食堂就餐,您最担心的环节是什么()A、原料的新鲜程度

B、饭菜加工中的卫生C、餐具的卫生D、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

10、您觉得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措施如何()A、好B、一般C、不好

11、校园内是否有小卖部()A、有B、无

12、校园内小卖部是否有卫生许可证、健康证()A、有B、无

13、小卖部是否有出售三无产品的现象()A、有B、无C、不清楚

14、食堂和小卖部采购食品时是否索要有效合格证()A、是B、否

15、在学生食品安全方面,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3

A、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问题B、有毒有害物质高残留问题C、食品过期变质问题D、散装食品卫生问题E、其它

16、当前有关食品安全知识方面,您最需要的是:()

A、食品安全相关法律B、食品营养知识C、食品贮存知识D、食品添加剂知识E、食品贮存知识F、儿童食品安全知识G、其它

17、学校为学生提供何种饮用水()A、桶装水B、学生自带C、开水

18、学校为师生提供何种生活用水()A、学校自备水源自来水

B、自来水厂提供的自来水C、井水

19、学校生活用水是否经过检验()

A检验合格B、检验不合格C、末检验

14.卫生部信息化调查 篇十四

根据上级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为更好的制定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对我院辖区内的11处卫生室及57名乡村医生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摸底调查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组织成立调查组:调查组成员以副院长===任组长,一体化人员及相关科室人员任组员,充分了解调查的内容及一般知识。调查过程中对村卫生室的性质、房屋设备、医疗环境,执业人员的个人信息、执业类别、收入及补助情况以及业务能力等各项内容进行了认真、真实的调查,并逐项填写有关内容。

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乡医水平参差不齐,职业素质偏低;医疗设施、设备落后;无菌观念太差;消毒效果不好。大多数乡村医生的知识技能较为单一,仅通过短期培训、考试、注册登记,服务水平较为薄弱,虽有长期从事实际工作的经验,但缺乏正规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在卫生服务中,诊疗不规范、功能不齐全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乡村医生待遇低。乡村医生普遍工资较低,乡村医生很少有养老保险,因此,正规医学院毕业生极少到村卫生室工作,而不少乡村医生一旦取得相关学历或执业资格就会立即选择离开基层。

三、乡村医师积极性不高。乡村医生普遍存在收入低,风险大的问题,因此,乡村医生缺乏职业吸引力。农村公共卫生经费少,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鉴于发现的以上问题调查组大致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加强乡村医生系业务以及职业道德培训,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以及业务能力,目前我院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正在进行中。

二、通过定点帮扶,使乡村医生掌握丰丰富全面的技术,配备高压灭菌器材,大力推广使用杀毒效果好的消毒剂。

三、完善制约激励机制,制定政策合理解决乡村医生报酬,充分调动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卫生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做好定期检测工作,打击非法野医野药,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

15.卫生部信息化调查 篇十五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村民委员会公共卫生联络员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责任医生具体从事卫生监督协查工作情况。

1.2 方法

通过三级农村公共卫生网络, 对社区责任医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同时根据《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实施方案》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中卫生监督协查项目制定统一调查表, 对湖州市三县两区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和社区责任医生进行现场抽样调查, 每个县 (区) 分别随机抽查两个乡镇, 共抽样调查村公共卫生联络员60名, 社区责任医生42名, 并对卫生监督协查工作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卫生监督协查

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卫生监督协查任务主要是开展食品卫生、医疗机构等协助管理。经调查, 60名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均为村妇女主任等村干部担任, 都是新从事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多数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对政府加强农民家庭宴席管理表示支持, 掌握一定农民家庭宴席管理的要求。60人中有53人掌握本行政村农民家庭宴席基本信息, 比例达88.3%, 2007年农民家庭宴席819户次、6 991桌, 其中100人以上家庭宴席352户次;60人中有21人开展申报备案和上门指导, 占35.0%, 共申报备案176户次, 上门指导186户次, 指导率52.9%;医疗机构管理60人中有58人掌握本行政村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比例为97.7%, 2人2007年本行政村发现非法行医窝点6个, 向上进行了报告。

2.2 社区责任医生卫生监督协查

社区责任医生卫生监督协查任务主要是开展农村饮用水、食品公共场所卫生、职业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机构等卫生管理。

2.2.1 社区责任医生基本情况

截止2007年, 湖州全市社区责任医生2 770人, 其中男性1 756人, 占63.39%, 女性1 014人, 占36.6%;年龄<50岁1 242人, 占44.8%。50~59岁965人, 占34.8%, 60岁以上563人, 占20.4%;本科学历12人, 占0.4%, 大专学历180人, 占6.5%, 中专学历1 346人, 占48.6%, 高中及以下学历1 232人, 占44.5%;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66人, 仅占2.4%, 初级职称1 006人, 占36.3%, 无职称 (持乡村医生证书) 1 698人, 占61.3%。社区责任医生存在“一高两低”现象, 即年龄高、学历低、职称低。

2.2.2 农村饮用水协查

调查的 10个乡镇都建有乡镇自来水厂, 42名责任医生中, 34人能正确填写本辖区饮用水人口状况, 占80.9%, 但了解水源类型的只占71.4%, 了解水质消毒方式的占26.2%, 主观认为集中式供水水质好的59.5%, 水质一般28.6%, 不清楚11.9%。调查显示社区责任医生对饮用水卫生知识普遍缺乏。

2.2.3 食品、公共场所卫生协查

42名责任医生中39人基本掌握本辖区食品、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基本情况, 占92.9%, 本次调查区域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共571家, 建档496家, 公共场所63 家;建档 60家, 总建档率86.5%, 2007年无食品、公共场所“五病”调离人员。42人中33人建立本辖区农民家庭宴席信息登记报告本, 占78.6%, 2007年调查区域内举办农民家庭宴席429 户次3 617桌, 其中100人以上家庭宴177户次, 开展申报备案233户次, 上门指导252户次。食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历史较长, 而且与群众生活直接相关, 平时卫生监督人员下乡监督检查时社区责任医生也陪同进行检查, 因此对食品、公共场所卫生比较熟悉。

2.2.4 职业放射卫生协查

42名责任医生中35人基本掌握本辖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单位情况, 占83.3%, 能正确填写职业危害行业的13人, 占30.9%, 正确填写职业病危害因素的11人, 占26.2%, 调查到区域内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数88家, 建档76家,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312人, 2007年共组织职业健康体检267人, 体检率85.6%。2007年未发生职业病危害事件。农村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数量较少, 社区责任医生一般都是本地人, 对企业情况比较了解, 但由于职业病防治专业性较强, 多数社区责任医生不了解职业危害行业和职业病危害因素。

2.2.5 学校卫生协查

42名责任医生中34人掌握本辖区学校的基本卫生情况, 占80.9%, 其中12人所在村没有学校。本次调查范围内共有学校30家, 建档22家;其中中学1家、小学10 家、托幼机构19家, 共有学校食堂14家, 其中已取得卫生许可证14 家、饮用集中式供水食堂9家、饮用自备水食堂 5家;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共有63人, 已取得健康证63 人。 学校卫生一直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 每年至少开展监督两次以上。

2.2.6 医疗机构协查

40人掌握本辖区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占95.2%, 调查范围内共有医疗机构40家, 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40家, 共有执业人员119人, 其中取得执业医师资格11人,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17人, 乡村医生资格89人, 其他2人, 今年共报告传染病18例, 非法行医窝点3个。

3 讨论

浙江省自2006年启动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 村公共卫生联络员从无到有, 以医疗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逐步转型为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的社区责任医生, 对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农民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卫生监督协查对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和社区责任医生来说一项是全新的工作,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社区责任医生重医轻防的思想依然存在, 参与卫生监督协管还有一个意识逐步转变的过程。二是农村卫生监督知识欠缺, 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大都是村干部兼职, 以前没有从事过卫生监督协查, 社区责任医生由乡村医生转型而来, 对照《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考核细则 (试行) 》和《考核评分办法》分三大类12项目45条细则, 多数人有一定了解, 但理解不深, 掌握不全面, 对相应卫生监督专业知识也较缺乏;如所有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和责任医生对农村家庭宴席卫生比较重视, 但对场地卫生、进货要求、加工卫生、碗筷消毒等要求都回答不全, 起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指导作用。三是社区责任医生队伍年龄结构老化, 专业水平较低, 年龄高、学历低、职称低, 与新时代下的卫生监督协查工作已不相适应。四是农村卫生监督协查工作的到位率、及时性、有效性不够, 工作落实轻重不一。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对农民家庭宴席比较重视;社区责任医生对医疗机构、学校卫生和食品公共场所卫生比较掌握, 一方面, 社区责任医生原来多数是乡村医生, 主要从事医疗服务, 另一方面食品等国家法律法规已实施了多年, 因此比较了解, 而职业病危害单位、农村饮用水对社区责任医生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 还需要进一步落实。

村公共卫生联络员一般都由村干部担任, 对本行政村情况比较了解, 且在当地有一定威望。社区责任医生大多由当地原乡村医生转型而来, 把卫生监督协查工作纳入联络员和责任医生工作考核, 是对卫生监督网底的有效补充, 有利于卫生监督在基层的开展和落实, 使卫生监督工作真正能到村到户。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以下几点:

第一, 转变观念, 落实责任。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一项崭新的工作, 要加强村联络员和责任医生的宣传教育, 进一步转变观念, 把以前的医疗小卫生转变到当前公共大卫生上来, 要明确工作目标, 强化责任, 确实贯彻落实农村公共卫生项目。

第二, 强化指导, 加强互动。农村卫生监督协查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充分利用农村公共卫生项目这一平台, 主动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 要列入年度监督计划, 做好监督、指导、服务;要加强与村公共卫生联络员、社区责任医生的相互联系, 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村联络员是行政层面, 主要是了解和提供有关信息, 在社区责任医生和村民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社区责任医生是业务层面, 从事具体业务工作, 通过两个网络, 确实落实农村卫生监督工作。在安吉县调查的2个乡镇, 社区责任医生和村联络员进行每季1次例会制度, 形式比较好。

第三, 加强培训, 提高素质。联络员为村行政干部, 责任医生大多是乡村医生转型过来, 要加强人员的农村卫生监督具体工作业务培训与指导, 提高卫生监督专业知识水平, 熟悉与掌握农村家庭宴席、医疗机构、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管理等基本工作要求, 确实起到指导与服务的工作目标。

第四, 培养人才, 充实队伍。要积极创造良好社区卫生服务机制和环境, 坚持教育、培养和引进相结合, 健全完善社区责任医生准入和退出机制。要积极引进专业院校毕业医疗卫生人才, 使人才能留得住, 用得上, 逐步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医疗卫生知识全面、扎根基层的优秀社区责任医生队伍。目前湖州市和湖州师范学院合作, 招收农村应届毕业优秀青年实行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定向培养计划, 是一个很好的人才培养机制。

16.卫生部信息化调查 篇十六

[关键词] 手卫生;教育干预;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 R18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5-0114-02

为了有效促进小学生洗手行为的依从性、提高手卫生执行率、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我科从2012年3~6月对我市某小学五年级123名学生手卫生状况进行了手微生物检测,在采样后对他们进行了手卫生知识及行为的教育干预,调查干预前后手卫生知识及行为的改善情况,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年3~6月选取昆山市花桥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患有手部皮肤病的学生不入选,年龄11~13岁,参与研究的三个班级学生126名,以班级为单位便于行为教育干预实施操作。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学生手卫生知识及相关知识调查问卷(经专家信效度检测),共20题38个选项。问卷以100分为满分,75分以上为良好,50~75分为一般,50分以下为差。评估教育干预前后学生手卫生知识的知晓及六步洗手方法执行情况。

1.3 培训内容

由疾病防控科专职人员对学生进行标准洗手方法操作示范,讲解手卫生对健康促进的重要性和手卫生知识内容教育。

1.4 评价指标

在教育干预前后分别对学生的手卫生情况采样监测手细菌的指数。采样方法: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细菌采样、接种与培养,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学生双手屈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2次采样。剪去操作者手接触的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 mL中和剂试管内,在采样后2 h内把标本送往我所检验科,监测培养细菌指数。采集时间:上午第一节课前及午餐前。

1.5 评价标准

细菌菌落总数≤10 cfu/cm2以及不得监测出致病菌为合格[3]。

1.6 统计学方法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次调查

发出问卷126份,回收有效率97.6%(123/126);干预前手卫生监测123人,干预后手卫生监测123人,有效率100%。

2.2 手卫生知识和正确洗手方法

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开展手卫生行为教育早期干预,学生对手卫生知识知晓率由21.1%提高至87.0%。正确六步洗手法合格率由16.2%提高至91.1%,手卫生行为逐步规范。

2.3 手卫生微生物监测情况

干预前后调查监测合格率由25.2%提高至84.6%,学生手污染情况明显改善。

3 讨论

3.1 对学生开展手卫生行为教育早期干预,提高学生对手卫生的认知

行为教育干预的作用:对学生开展手卫生行为教育早期干预,通过接受专业、系统的手卫生知识培训,可以提高学生对手卫生的认知,使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朝着预期方向发展。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干预前学生手卫生知识知晓率21.1%,针对以上这些因素,运用行为教育干预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手卫生知识重要性,教育干预后学生手卫生概念知晓率87.0%,效果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 < 0.01)。把卫生部下发的《手卫生规范》列为学生实习前期强制性培训内容,开展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

3.2 多方协作加强学生手卫生的防控意识,改变不良手卫生行为

通过本次教育干预的结果,提示学校及行政管理部门不应忽视培养学生良好手卫生行为的问题,调查发现学生到校后,经过接触课桌、板凳、书本等,课间学生们进行做游戏、上厕所、课间餐等各种活动,手污染开始加重,所以课前污染轻于课后。学校及管理者应加强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学生的手卫生教育[1,2],国家教委增设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也作了多方面的宣传教育,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病从口入”、“以预防为主”等概念的认识还很模糊,自我保护意识差。因此,将手卫生培训相关管理纳入日常管理之中,制定具体可行的教育培训计划,加强学生的手卫生行为教育,使他们在学习期间就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3.3 落实手卫生规范有利于提高洗手和手消毒的依从性,建立良好手卫生习惯

监测中我们同时发现洗手的学生只是简单的用水冲洗一下,没有落实六步洗手法,但洗手消毒这一简单手卫生行为在临床执行起来却相当不易[3,4]。《一次性使用生活用品卫生标准》规定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手表面细菌菌落数应低于300 cfu/只手。学生手细菌菌落数超出医护人员标准2~6倍,学生手卫生状况已对健康造成威胁,必须引起家庭、学校及全社会的重视。为确保孩子的身体健康,除学校加强卫生管理、增加卫生设备外,学校示教室和洗手间等地方增加洗手设施,要求学生认真执行“六步”洗手方法,树立牢固的防护意识,使之成为习惯性行为[5]。本组资料显示,教育干预后学生手卫生监测合格率提高到84.6%,效果明显。

综上,手卫生行为应逐步规范。因此,我们认为教育干预对规范小学生手卫生行为是可行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朱慧兰. 加强医务人员洗手预防医院感染[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5):531.

[2] 韩黎,朱士俊,郭燕红,等. 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40-142.

[3] 杨晓丽,武新风,马长林. 手卫生依从性的防范与管理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3:320-321.

[4] 刘永平. 手卫生现状与干预策略[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9):105-106.

[5] 周细坤,陶宏坤.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及医院感染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9):2588-2589.

17.安置小区环境卫生状况调查 篇十七

生活是个人的,环境是大家的。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加快,以安置当地“农转非”居民为主的拆迁安置小区的数量和规模呈快速增加的态势。同时由于拆迁安置小区的居民构成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拆迁安置小区环境卫生状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为了更好的了解安置小区的环境卫生状况,2011年5月,我对扬子津安置小区兴扬苑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小区环境卫生的现状

安置小区安置房建设密度较低,整体环境优美,而且物业配套也较完备。基础设施配套上,封闭了围墙,安装了健身器材。附近有菜市场和社区医院。小区基本达到了“布局合理、格调统一”。

虽然安置小区建设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由于规划、管理以及“新居民”的素质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安置小区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亟需改善或解决。例如,随着土地的征迁,以前住惯了一家一院的农民住进安置小区密集型的楼房以后很不习惯,他们有的在公用地段放杂物,有的在绿地上开辟小路、停车,有的把家前屋后的绿地变成私家菜园;违章装修、装修建筑垃圾随意倾倒、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和功能对外出租、破墙开店、倚门设摊等违规情况较多,并带有群体性特征,等等。

二、社区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

1、安置小区绿化单调呆板,实用性不强。由于考虑到投资成本和管理等因素,小区对于中心绿地、组团绿地等公共绿地空间,以种植草皮及灌木为主;对于宅间绿地则以种植花草为主。缺乏高大茂密的树木,且没有特色,使安置小区总体感觉过于单调呆板。

安置小区绿地的功能之一,是为拆迁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成功的小区绿地布局,应根据合理的服务半径设置一定比例的小区公园、小游园、宅间小绿地、小广场供安置居民(主要是老年、儿童)户外活动。但目前安置小区中可供老年、儿童的活动场地太少。小区在绿地上只设立了一个小型健身场所。活动场所还是略微少了一些。小区内的绿化更多的只是起到了供居民观赏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功效。例如设置一些凉亭、座椅,供居民活动等等。

2、安置小区的居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居民自我约束能力差,没有维护公共财产的意识,毁坏绿化、乱建乱搭: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有些居民在小区内放养家禽,有些居民在草坪上停车,在树枝上晾晒,由于安置小区的居民均是征地拆迁安置的农民。他们虽然住进了整齐漂亮的安置房,从村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从住独门独院到住公寓楼房,身份和环境改变了,旧有的生活习惯却没有改变,但是,依然沿袭着在农村的生活习惯。现代文明意识有待提高,没有维护公共财产的意识,毁坏绿化、乱搭乱建;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种菜养鸡、门前屋后堆放杂物的习惯一时难以纠正。再之底层车库大部分居住着老人或外来人员,乱晾晒、乱堆放情况无法杜绝。

3、小区治安管理工作存在一定漏洞。小区保安安保不彻底,责任心不强,措施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保安在对来客登记、外来人员管理和外来车辆管理存在漏洞,经常不登、漏登,使许多陌生人得以进入小区,给治安工作带来隐患。加之小区居民对缴费停车、车辆入库工作有抵触情绪,治安自我防范意识又比较淡薄,以致 “三类”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居高不下。

4、小区主要配套公建布置不齐全,缺少中、小学、停车场等。

三、改善拆迁安置小区环境卫生的对策及建议

1、针对小区1)绿化模式单调;2)小区绿化功能单一问题,在寻求小区绿化模式的多样化和重新定位小区绿化功能的基础上,借鉴传统园林的精神,探索小区绿化的新思路,以创造更美、更好的住区环境。为了丰富小区绿化的模式,应首先从地方性及地方特色方面去思考。它包括地方气候、地方植被、地方形式等。小区绿化的功能本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创造空间,美化环境,为住户缔造良好的生活氛围,2)从生态、节能的角度出发,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林地与草地所覆盖的地面,其降温的效果是接近的,但林地的遮阴效果必须考虑进来,有资料表明:林地的遮阴效果可以使地面出现极度高温的时间延长2个小时左右。所以,小区绿化应该重视林地的作用。小区绿化还可以同自然通风结合起来考虑。由于高大乔木的阻挡,可以改变风的流向。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全年及夏季的主导风向选择植栽的位置和植配的种类,以获得夏季所需要的穿堂风或阻挡冬季寒冷的北风。

2、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素质。“农民变市民”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一场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革命。必须运用各种手段,强化提高他们的素质。一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提高村民素质,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真正使被征地农民安居、乐业,以生产方式的改变来带动生活方式的改变。三要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物业管理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收费标准以及入住后必须遵守的有关规定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广大市民正确了解物业管理服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小区物业管理有关规定,通过宣传教育强化居民自治的意识和主观能动性。逐步在广大业主中形成“花钱买服务”的共识,共同营造良好的小区生活环境。

3、加大物业管理力度

加强对物业公司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基本素质,掌握服务技能,明确工作职责,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特别是对拆迁安置小区做到保安、保洁、保绿,建立社区与物管定期有效沟通的管理机制,有时候要采取整体联动,形成合力,联合管理,及时现场发现、解决问题,把事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不等问题成堆以后再临时抱佛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不断营造舒适、整洁、安全的小区环境。

上一篇:知识竞赛及消防安全的策划书下一篇:市政道路设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