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打一成语(共8篇)(共8篇)
1.《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 篇一
1、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巉岩壁立,万仞摩天,纵横奔驰等词语;
2、学习“摘抄”这种读书方法、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体会课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4、通过课文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哺育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体会作者对母亲河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文中形象、优美的语言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的感受;
2、品读、积累好词佳句,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出示自学提示
1、导入:大家都听过李白的诗《将进酒》的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本文题目即表现黄河的大气磅礴,气概豪迈雄壮,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体会《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恢弘气势。(板书课题)
2、师生共同确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的生字、词语;
②初步理解课文。
③课文从哪几方面写黄河的磅礴气势。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内容
出示自学提示: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扫清文中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想一想作者都写了在什么地方所见到的黄河,给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3、浏览课文,将课文分成几部分。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从哪几方面描写黄河的磅礴气势?(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1---3题,小组讨论4题
三、汇报交流,提出问题
1、小组内分段读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小组长汇报自学题3、4题。
3、学生质疑,预设
①在刘家峡看黄河有哪些雄伟壮观的景象?
②巉岩壁立,万仞摩天等词语是什么意思?
……
四、师生释疑
1、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解决,教师补充。
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五、课堂练习
1、填空(必做题)
在地面上看黄河:____ 的黄河令我失望, ____ 的黄河展示了雄伟壮观的景象。
在飞机上看黄河: ____ , ____ , ____梦幻一般。
2、根据课文填空(选做题)
这些乌云先是从下面向上喷射, ____ ,又___ ,化成茫茫____ ;一卷卷 ____ ,被阳光照得闪亮,又____ ;乌云白雾,____ ,如____ ,如____ 像是 _________ 直耸高空,巍然不动。
六、总结全文
黄河的雄伟神姿令“我”震撼,令“我”惊讶,是辽阔无垠的西北高原的土地孕育了这样一条雄伟而美丽的河流。让我们赞美黄河,赞美苍莽的大地母亲,赞美我们的祖国。
板书设计:
黄河之水天上来
地面:直耸高空
磅礴的气势
飞机:梦幻一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加深认识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领略了黄河的磅礴气势,请同学们谈一谈脑海中的黄河。
学生自由畅谈
2、这节课你还想了解黄河的哪些特点呢?
3、师生共同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围绕目标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课文从哪几个角度描写黄河的磅礴气势?小组讨论
2、自主学习生字词,交流识字的方法。
3、摘抄好词完成书后的练习。
学生围绕自学提示自学
三、交流、汇报
1、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小组出代表汇报自学提示第一题。
四、检查效果,课堂练习
1、填空(必做题)
qì pò jīng yà yáng yì bǔ yǜ
( ) ( ) ( ) ( )
tiào wàng shān luán mó gu fǔ shì
( ) ( ) ( ) ( ) 2、归类积累词语(选做题)
①写三个描写天气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三个描写黄河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三个描写山峦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找一个比喻句、一个排比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业
1、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仿照课文描写黄河的写法,写一个片段。
六、总结
谈本节课收获
板书设计:
黄河之水天上来
平视 直耸高空
仰视 万仞摩天 磅礴的气势
2.黄河之水天上来打一成语 篇二
这篇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了黄河磅礴的气势,壮丽的景观以及对两岸的恩泽。在抒发对黄河之爱的同时,还警醒人们要爱惜黄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教学目标:
了解黄河的自然情况,感受黄河的美丽景观。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进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以朗读感受黄河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用空间与时间顺序来介绍事物的方法。学写解说词。
教学构想: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的结构层次。要引导学生感受拟人句比喻句的作用应该把爱国情思迁移到环保进而引入亮点教学:教育爱护母亲河,关注生存环境。
教学准备:
黄河及其环境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黄河吗?请交流黄河的资料。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是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中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之为“河”。河水经黄土高原,遂成黄色,故得名“黄河”。
黄河全长5464千米。从源头的涓涓细流,沿途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成千上万条溪川,形成每年平均约480亿立方米水量的滚滚洪流,一泻千里。他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由此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其间,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风光绮丽的崇山峻岭,有广阔无垠的肥土沃壤,有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有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有历史悠久的三大文明古都,有丰富的物产和地下宝藏。整个黄河流域,生息着1.1亿各族儿女。
2、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河之水天上来》。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交流字词。
汩汩gǔ 北麓lù 湍急tuān 穿梭suō 塑造sù 枢纽shū 气势磅礴pángbó 沟壑hè 步履lǚ 积淀diàn 清澈chè 繁衍yǎn
2、再读课文,交流探究:
(1)你认为本文哪一部分最精彩,为什么?
(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黄河的?
(3)面对黄河目前的状况,你有什么感想?
(4)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你能找出并说出它的作用吗?
(5)交流学习本文的感受。(本文由黄河的源头开始,分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全面介绍了黄河。)
三、课外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诗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2、让学生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和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布置一次展览。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小导游,为大家解说。
3、随着黄河输入下游的泥沙不断增多,在下游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地上悬河”现象,如河南省开封市。针对这种日益严重的情况,请你查找有关资料,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作业设计
写一篇关于黄河问题的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发源
黄河之水天上来 重要性
危机
解决措施
3.乖打一成语 篇三
【题目】:乖打一成语
【正确答案】:乘人不备
【拼音】: chéng rén bù bèi
【解释】: 乘:趁着,趁着别人没有防备干某事。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十二回:“这 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
【举例造句】: 他乘人不备拿走了证据。
【拼音代码】: crbb
【近义词】: 趁人不备、乘其不备
【灯谜】: 乖;货车
【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偷偷地
4.举重比赛打一成语 篇四
谜语解析: 举行比赛每一斤都很重要
谜底答案: 斤斤计较
斤斤计较[jīn jīn jì jiào]
【解释】: 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近义词:琐屑较量 锱铢必较
反义词:宽宏大量 毫不介意
【出处】: 《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气量小
成语造句:
1、不必太过斤斤计较,愿意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吃亏多了,总有厚报;爱占便宜的.人,定是占不了便宜,赢了微利,却失了大贵。
2、生活,其实是很美好的。不要再为邻里间的小事而斤斤计较,不要再为过往的烦恼而闷闷不乐,不要再为曾经的得失而耿耿于怀拉。把心胸放宽些,把心态摆平和点,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你会发现生活真的是挺美好的。
3、以后也要做一个大度的人,不斤斤计较。这样办任何事速度都会很快,可以化解一些矛盾,更可以使事情皆大欢喜。
4、心胸狭隘、鼠肚鸡肠、斤斤计较、命不久长。宽宏大度、心旷神怡、处事大方、长寿健康。
5、要和朋友斤斤计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所以交朋友时不应该斤斤计较彼此之间的差距,要以诚相待,取长补短。
6、在时间上争分夺秒是上进,在金钱上斤斤计较是堕落。
7、不要对小事情斤斤计较,连他迟一点点回你的电话都大发雷霆,他会觉得你不懂得体谅他人,不通情达理,没法跟你生活一辈子。
8、快乐的人胸怀宽广,不会斤斤计较,鸡毛蒜皮。
9、那个领导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而不顾全局的利益,真是惜指失掌,鼠目寸光。
5.1/100打一成语 篇五
【谜题】:1/100打一成语
【答案】:百里挑一
【拼音】: bǎi lǐ tiāo yī
【举例造句】: 对报名参军的`人挑选很严格,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拼音代码】: blty
【近义词】: 数一数二、凤毛麟角、出类拔萃
【反义词】: 比比皆是、俯拾即是、多如牛毛
【歇后语】: 剩下九十九个
【灯谜】: 1%
【用法】: 作定语;形容人才出众
【英文】: a top-notch (cream) of the crop
【解释】: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
形容人才出众。
6.四个虎头打一成语 篇六
四个虎头打一处心积虑
典故出处
《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近义词
费尽心机、想方设法
反义词
无所用心
英文翻译
deliberately pla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老虎。形容蓄谋已久。
成语举例:如此者处心积虑,已非一日。(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状语;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处,不能读作“chù”。
成语辨形:积,不能写作“极”。
成语辨析:处心积虑和“挖空心思”都有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的意思。但处心积虑强调“蓄谋已久”;而“挖空心思”则强调“花尽心思”。
成语谜面:虎头
造句
1. 匪徒在五分钟内劫了银行20万元,如此迅速,显然是处心积虑多时。
2. 他虽然经过处心积虑的策划,结果还是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3. 他处心积虑地盘算着把我出卖了,他好去过他的快活日子。
4. 这些坏人处心积虑地制造假药,坑害人民。
5. 封建势力下的地主日夜处心积虑地盘算贫困百姓。
6. 没想到你们这么不长进,老是处心积虑地想要分家产。
7. 他一直处心积虑,想多攒一点钱,早点儿自立门户。
8. 处心积虑地创造一些不好的生物是另外一件事情,无论这种生物的创造者是十几岁的黑客,还是某个无赖国家的恐怖分子。
9. 他为了谋取庞大家产,这些年来一直是处心积虑,从来都不曾有过放弃的念头。
10. 敌人正处心积虑地想分化我们,我们千万别中计。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四个虎头打一成语
2.元旦元宵捷报频传打一成语
3.千里通电话打一成语
4.哪吒不闹海武松不过冈打一成语
5.婚期定在元宵后打一成语
6.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
7.1256789打一成语:丢三落四
8.四个大字打一成语
9.最安静的时候打一成语
7.是:是:是打一成语 篇七
【解释】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宋·包拯《请救济江淮饥民疏》:“年亢旱,民食艰阻,流亡者比比皆是。”
【结构】主谓式。
【用法】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一般作谓语。
【正音】皆;不能读作“jié”。
【辨形】是;不能写作“事”,
【近义词】俯拾即是、比比皆然、举目皆是
【反义词】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寥若晨星
【辨析】~和“俯拾即是”;都形容为数很多;到处都有;有时可通用。但~可用于大的事物;如“建筑物”、“人”等;“俯拾即是”可用于地上的小东西;如“石头”、“贝壳”等;偏重在“很容易拾到”。
【例句】(1)你找彩色贝壳吗?海滩上~。(2)怒放的山花漫山遍野,~。
8.246810打一成语 篇八
谜底:无独有偶
解析:独:一个;偶:一双。只有双数,没有单数。意境就是:无独有偶。
【相关资料】
“无独有偶”这个成语出自《扫迷帚》,表示虽然罕见,但是不只有一个,还有一个能够成对儿(多用于贬义)。或者说事情不罕见且还有另外一个。
来源
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先生与这位老夫子,可称无独有偶。”
清·壮者《扫迷帚》:“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无独有偶。”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贬义指不止一个。
近义词
成双成对
反义词
【黄河之水天上来打一成语】推荐阅读:
《黄河之水天上来》优秀教学反思01-08
读《沧浪之水》有感12-31
邂逅泰国之水初一作文07-07
生命之水作文500字10-13
科学小实验之水结冰了08-22
郭沫若:唐风扬之水07-14
春节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看感悟08-30
小学生国旗下的讲话:珍惜宝贵的生命之水12-12
黄河颂原文07-12
黄河精神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