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对小学生身体形态功能的影响

2024-12-27

体育舞蹈对小学生身体形态功能的影响(精选8篇)

1.体育舞蹈对小学生身体形态功能的影响 篇一

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中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摘要】:

本文探讨学校体育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体育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体育对于维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身体健康 体育锻炼 中学生 体育教学课程体系 心理素质 学生身体机能

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免疫功能,全面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能磨炼意志,培养自信心,提高抗挫力,陶冶美的性情,增强社会与适应能力。引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一宣传口号可肯定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体育锻炼的存在是身体健康的需要,身体健康能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本文探讨学校体育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体育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体育对于维护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高入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诸方面从未定型到定型、从未成熟到成熟的急剧变化时期,这

一 时期是一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外界的各种压力缺乏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常常产生矛盾和冲突,导致心理发展失调和不平衡,严重的则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正确认识并通过体育锻炼和参加体育团体活动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预防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科学的体育锻炼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创建良好的体育环境是中学生从事体育学习、锻炼的必要条件,它直接影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它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体育教学硬伺:设施上的改变,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先决条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学校对体育经费投入的增多,应有计划的改善体育场地、设施,为学生从事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把中、小型体育馆建在学校,以满足高校日益扩人的体育需求,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和利用率。另外,通过广泛的宣传,普及体育知识,开展趣味性、娱乐性强的体育活动,发扬体育传统,树立良好的体育风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建设良好的体育环境。

2)在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施上,内容设置既要体现出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展现当代中学生个性需求和时代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课程,又要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和能力的需求,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标准的考评体系。这种考核体系不仅要以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来衡量学生的体育素质,还要体现出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理念。这一点对于体育学习环境的改变和引导,对于体育创新的推行和贯彻尤为重要。

3)积极改进课外体育管理的方式、方法。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性鲜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普及、易开展的特点。课外体育活动包括两次眼保健操、早操、课间操、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等。每天开展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并有固定的时间、器材、场地和管理教师安排表,学校提供必需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学生的锻炼时间要求达到规定的出勤率。

2体育运动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

2.1体育运动能调控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认识情绪与健康的关系,调整自己的内心需要,做情绪的工人,体育锻炼具有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情绪直接影响健康。情绪无时无刻不在伴随和影响着人们。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认知发展、个性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积极情绪在身体健康方面能促进机体正常活动,提高免疫力,有益身体健康;中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以及对未来工作分配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2.2体育运动能提高智力水平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体育运动在有意和无意之中活化了右脑,强化右脑的形象思维功能,加开发右脑的智力。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与右脑的智力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教学是右脑智力开发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它能够开发参与者的聪明才智。

2.3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足指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心理特点和情感的综合评价,它是通过很多的自我感觉和评价组成的,包括“自我定位、“身体技能”、“身体自然条件”、“我的爱好取向”等。众所周知,体育锻炼会使人身体强健、精力充沛,所以坚持体育锻炼对于改善学生的身体表象和提高心理素质非常关键。因为身体表象和心理素质对评价学生的自我概念联系非常大,无论高矮胖瘦或男或女,其个体对自身不满意会影响个体的自尊心,使心情低落,进而产生不安的心理状态和忧郁症的发病率。有科研了作者研究发现,肌肉力量水平和个体的心理情绪的稳定性以及自信心成正相关,同时发现通过持续的科学的体育锻炼来加强力量训练,会使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加强从而使个体自我概念显著提高。

2.4体育运动能培养坚强晌意志品质积极进行科学的课外体育锻炼对身体锻炼更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现代体育的发展,被视为一种无烟的战争,这种战争不仅包含技术和战术的考验,更是意志品质的竞争。要获得竞争的胜利,就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斗志。体育锻炼的重要表现就是要经常练习,不断克服身体的客观条件困难,如自然环境变化、动作难度的变

化等以及上观条件困难,如心理害怕、机能承受能力等。学生通过长久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克服逐渐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并且进一步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3调节心理活动,陶冶美好情操 人的心理活动,其本质乃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会使人产生紧迫感、压 抑感,而紧张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又会使人产生疲劳感。健美训练所带来的形体美、姿态美的良好变化.他也使人变得活泼 开朗、朝气蓬勃。所以,健美运动是一种青春常在的运动,它可以调节人的心理活动,陶冶人的美好情操。

4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经常从事健美锻炼,能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各内脏器官的功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健美锻炼可使心肌增强。心脏容量增大,血管弹性增强,从而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血管的舒张能力,使心搏有力,心输出量增加。由于心脏的工作能力和储备能力都提高了,这就能承受更大的负担最。健美锻炼还能使血液中的红血球、白血球和血红蛋自增加,从而提高身体的营养水平、代谢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 力。健美锻炼对呼吸系统的机能也有良好的影响。健美锻炼还能提高消化系统的机能,同时,肌肉的活动可促使胃肠的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多,使消化和吸收能力得到提高,食欲增加。综上可见,健美运动能有效地增进人体 的健康水平,增强体质。

5提高神经系统机能,培养顽强意志品质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构成,而共最高指挥机关则是大 脑皮层。它一方面担负着管理和调节人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另一方面则维持人 体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健美运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调节下进行的。反过来,进行健美锻炼也能提 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水平。它能够提高神经过程的强度和集中能力,提高均衡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 有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健美训练中,肌肉经常要工作到极限,运动员要经常克服由于大运动量训练所带来的肌肉酸疼等疲劳感 觉和各种困难,长期的刻苦训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可以培养顽强的毅力,培养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疼痛、不怕枯燥的顽强意志品质!

1、改善情绪状态,2、提高智力功能,3、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4、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5、消除疲劳,6、治疗心理疾病。

6结束语

学生体育活动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手段,同时与自然力、卫生因素、身体条件、增进健康和体质、调节心理、丰富课外生活为日的的健身活动。学生要使体育锻炼充分合理地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健康,必须遵循科学的原理,讲究科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

[1]栾丽霞.大学生体育习惯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颜军.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学思考

[3]《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

2.体育舞蹈对小学生身体形态功能的影响 篇二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某大学女大学生30名, 平均年龄 (20±2) 岁。

1.2 研究方法

实验法:30名女大学生参加为期12周的体育舞蹈训练, 每天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进行1h华尔兹、伦巴练习, 以正常跳舞的方式, 以铜牌套路为练习内容, 控制心率强度在140次/分左右。

1.3 指标测试

干预前和12周干预后测量受试者BMI、心率、肺活量;取静脉血5ml分离血清测试血清甘油三酯 (TG) 、血清瘦素、血清脂联素。BMI采用韩国生产的Inbody3.2进行测量。心率按一分钟心率计算, 肺活量用肺活量计进行测试。血脂测试指标均采用日本产奥林巴斯Au400型分析仪。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受试者血清的瘦素水平和血清脂联素水平。

2 实验结果

经过体育舞蹈训练前后各项指标的对比可以得出, 训练后BMI、体脂百分比、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瘦素指标比训练前降低;肺活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脂联素指标比训练前升高。

3 讨论

3.1 B M I和体脂百分比变化

BMI=体重 (kg) /身高 (m2) , 它是通过计算人体身高与体重之间的比值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肥胖的一种方法。BMI和身体各项素质密切相关, BMI偏高主要影响学生的耐力、速度和相对肌肉力量素质下降, 对大学生血压水平也有负面影响, 且BMI水平与血压成正相关。体质百分比能够准确反应身体脂肪含量, 对正确评估肥胖有着重要的作用。经过12周体育舞蹈训练后, 所有受试者的BMI指数都有所下降, 与训练前比有统计学意义, 而与此同时体脂含量也下降。证明了体育舞蹈训练对维持人体健康是极其有益的, 既减轻了体脂肪, 又使BMI维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 说明体育舞蹈训练可以有效减少身体脂肪含量, 达到减肥的目的。

3.2 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肺机能的影响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 正常人安静时心率约为60~100次/分钟之间。心率是了解心肺机能最简单的指标。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 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 它反映了心肺功能。成年女子肺活量约为2500ml, 在正常范围内, 心率越低说明心肺机能越好。受试者训练后肺活量有明显增大, 训练前受试者的平均肺活量水平比正常值偏低, 但是经过训练后, 肺活量有所提升, 说明体育舞蹈对受试者的心肺机有良好的刺激效果。体育舞蹈的抬头挺胸直腰的正确姿势以及运动强度在锻炼肺活量中起了很大作用。

3.3 血脂变化

血脂是人体血液的重要组成都分, 是血浆中脂类物质的总称。血脂在体内是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而脂蛋白是可溶的, 可以随着血液循环运动到身体各组织器官, 以完成其生理功能, 可分为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高密度脂蛋白能够使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下降, 从而是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浓度降低, 促使脂肪中的游离脂肪酸供能, 因此有助于减少体内脂肪的含量。本实验结果表明, 血清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较训练前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升高。说明体育舞蹈锻炼能都明显改善女大学生的血脂情况, 有效的控制了受试者的血脂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加速肌细胞吸收血浆FFA的速率, 减少脂肪组织中多余脂肪, 降低血浆中甘油三酯的含量, 对改善血脂水平有良好作用, 从而使她们的血脂达到更健康的水平, 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4 血清瘦素和血清脂联素

瘦素是由肥胖基因编码, 主要由脂肪细胞表达的蛋白类激素, 在调节体重和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具有抑制食欲, 增加能量消耗, 从而减重的作用, 与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都有密切关系。脂联素在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类蛋白, 与血管病以及代谢综合征相关, 而且它的浓度与肥胖关系密切, 且浓度增加可能是有益的。

研究发现, 肥胖者的血清瘦素比非肥胖者要高, 而且肥胖者的血清脂联素要低于非肥胖者。可能是因为肥胖者体内存在瘦素抵抗有关。本研究也发现, 训练前受试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偏高, 而经过体育舞蹈训练后在体脂下降的同时, 瘦素水平也降低。而脂联素水平在训练后升高, 说明体育舞蹈训练后有效的改善瘦素和脂联素的代谢, 对机体产生了有利影响。

4 结语

长期参加体育舞蹈锻炼能够有效减少女大学生的体脂含量, 从 (27.5±2.31) %减少到 (25.9±2.67) %, 同时能够提高心肺机能, 从 (2426.38±132.75) ml提升到 (2712.42±223.56) ml, 又能改善血脂代谢, 降低血清瘦素水平, 从 (4.28±0.64) μg/L降低到 (3.23±0.72) μg/L, 还能促使血清脂联素水平有所上升, 从 (10.23±2.97) μg/L提升到 (12.32±3.10) μg/L, 这一系列的变化证明了长期参加体育舞蹈锻炼对女大学生的身体机能产生了良好影响, 有利于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达到了真正减肥的效果。

摘要:本研究选取24BMI<27的女大学生30名, 进行为期12周的体育舞蹈训练, 每天训练时间。训练前和12周后分别测试BMI、体脂含量、肺活量、血清甘油三酯 (TG) 、血清瘦素以及血清脂联素。结果表明, BMI指数、静息心率明显下降, 肺活量明显升高, 血清瘦素降低, 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说明体育舞蹈锻炼能明显提高女大学生的心肺机能, 改善血脂水平, 给大学生健康带来益处。

关键词:体育舞蹈,血脂,瘦素,脂联素

参考文献

[1]蔡志霞.体育舞蹈训练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 28 (5) :120-123.

[2]王少春, 闻一平.不同BMI等级大学生间身体素质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7, 43 (5) :72-74, 93.

[3]李娜, 种金洛.体育舞蹈训练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1 (3) :33-35.

[4]张华单, 亚萍.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和姿态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 2006 (3) :45-47.

[5]尹士优, 张安民, 胡淑萍, 等.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3 (4) :124-126.

[6]周先进, 李程秀, 周兰, 等.体育舞蹈对绝经女性激素、血脂、免疫及骨密度相关指标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 2012, 34 (2) :34-36.

[7]李东锋, 杨汉东, 杨波, 等.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瘦素与血脂、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 2005, 21 (17) :1911-1913.

3.体育舞蹈对小学生身体形态功能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 广场舞    心肺功能    中年女性    身体形态

广场舞是舞蹈艺术中最大的一个子系统,广场舞是舞蹈艺术中最大的一个子系统,因多在广场聚集而得名,融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集体舞为主要表演形式,以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此舞蹈不单纯是民间舞,广场舞蹈应该以表演形式划分,而不应该从舞蹈种类上划分。舞蹈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把广场舞作为一个舞种作定义本是狭隘的)。广场舞在公共场所由群众自发组织,参与者多为中老年人,其中又以妇女居多。广场舞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是专属于人民群众的舞蹈,因为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不同,群体的不同,所以广场舞的舞蹈形式也不同。

在当代的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广泛流行,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广场舞深受欢迎。但是,目前对广场舞的研究及相应报道非常少。为了更有效地运用广场舞健身资源,能够很好地改变人体心肺功能及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更好地进行广场舞的锻炼,加强对广场舞的研究势在必行。

1.实验对象与实验方法

1.1实验对象

在报名参加这次广场舞实验的人数中随机抽出60名,年龄42—50岁,身高158±10.26CM,体重52.13±7.98KG,经过体检未发现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实验前后采用自身各项指标的对比,试验时间为期半年。

1.2制定的处方

对参与者进行每周4次,每次一个小时的广场舞锻炼。安排的时间是每周2、4、6上午的9点至10点钟,每次锻炼有专业的老师指导。

1.3实验数据的测定

60名锻炼者分别在参与广场舞锻炼的前后进行所需生理指标的测定(这两次生理指标的得来使用的是同一组实验器材并由同一实验员进行测试),并且按照《体育测量与评价》[1]中规定的方法和准则进行实验研究的。

60名参与者的安静时心律、肺活量及血压等生理指数都是在同一时间段进行测量得出的,都是进行三次认真谨慎的测量,取第二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指标。

1.4实验指标数据的处理

实验指标数据处理时采取用电脑进行数字指标的统计,实验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且进行T检验,P<0.05或P<0.01时为显著性差异。

2.实验结果

2.1广场舞6个月训练前后中年女性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

表1    6个月训练前后中年女性身体形态指数的变化对比

与训练前指标相比较,﹡P<0.05﹡﹡P<0.01。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60名参与者经过6个月的广场舞训练后,除了胸围没有变化之外,其他的各项指标与训练前比较都有明显变化(P<0.05或P<0.01),呈显著性差异。

2.2广场舞锻炼前后中年女性心肺功能指标的变化

表2    6个月训练前后中年女性心肺功能指数的变化对比(n=60 x±s)

(与训练前指标相比较,﹡P<0.05﹡﹡P<0.01)

由表2可以清晰看出,60名中年女性安静时刻心率从训练之前的84.29±4.3次/分钟降到训练之后的82.4±6.2次/分钟,进行前后对比呈显著性差异(P<0.01);6个月训练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训练之前尽行比较也呈显著下降(P<0.01);經过6个月的广场舞训练之后,安静时刻的肺活量和安静时刻的呼吸频率与训练前相比较也有了有显著性变化(P<0.05,P<0.01)。

3.综合研究分析

中年女性进行广场舞锻炼6个月后,大腿围度、体重、腰围尺寸等指标都有显著性变化(表1),由此可见广场舞的训练可燃烧掉体内多余脂肪,同时可以增加体内脂蛋白脂酶活跃程度,同时此训练可以使体内的多余脂肪和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渐降低,这对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提前预防有良好的作用[2][3]。

人体在不断运动时,机体内的三磷腺苷水解为二磷酸腺苷及磷酸,并且释放出大量能量,给运动提供大量能源,其他能量物质则通过各种代谢途径分解供给,以保证磷酸数量的恢复。氧气充足时(中等运动强度),二磷酸腺苷通过糖、脂肪氧化释放的能量重新合成三磷腺苷;机体在大强度运动时磷酸则由磷酸肌酸生成乳酸放的能量重新合成三磷腺苷。同时,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多,脂肪供能的比例逐渐上升,最多可占总比例的70%—90%。此外,人体进行有氧训练时,肌肉主要是通过利用氧化脂肪酸获取更多能源,脂肪就消耗得快。运动强度逐渐递增时,脂肪消耗比例也会随之减少。因此,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的广场舞训练对中年女性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

通过本次试验可以看出,实验前后所测的指标除胸围之外均有显著性变化。

经过6个月的训练肺活量有显著性提高,安静时刻呼吸频率有所下降,这说明广场舞锻炼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同时使呼吸深度得到增加、增强,提高肺的通气量。心率是有效评价人机体健康的最重要指标指数之一,其指标越小表明心脏的泵血功能越强。同时,人机体的血压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对于保证身体各个器官的系统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血压也是检查和评价人体机能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4.结语

通过本次试验研究可以看出,长期坚持广场舞的训练可以减少体内储存的多余脂肪,改善、提高参与者的身体形态,保持良好体形;同时能提呼吸系统的功能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及综合运动能力,提高免疫能力,增进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材编写组.体育测量与评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82-146.

[2]傅力.运动与脂代谢的研究进展.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7,16(1):42-45.

[3]蔡蕾,陈吉棣.运动对预防大鼠高脂血症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4):314-316.

4.体育舞蹈对小学生身体形态功能的影响 篇四

体育舞蹈对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及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对河南工商行政管理广播电视大学体育舞蹈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体育舞蹈是增加学生交际机会,提高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扩大社会交际面以及实现女生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它对女生自身修养和素质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它也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作 者:翟玉喜 ZHAI Yu-xi  作者单位: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广播电视大学,河南,开封,475004 刊 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UOH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年,卷(期):2009 8(5) 分类号:G834 关键词:体育舞蹈   女生   身心健康  

5.体育舞蹈对小学生身体形态功能的影响 篇五

1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男性大学生20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身体柔韧素质指标主要有立位腰后屈、俯卧抬臂、坐位体前屈、纵劈叉的百分比;身体形态指标主要有身高、体重、胸围、腰围、大腿围、小腿围。

1.3 研究方法

1.3.1 实验法

以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男性大学生20人为研究对象。年龄18~23周岁。持续9周的习练, 每周2节课, 共计18学时, 每堂课时间为90分钟。瑜伽课的内容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制定的。上课时间在上午十点正常授课时间进行, 每次课分4个部分, 第1部分以瑜伽调息、热身、活动关节为主的动作进行习练20min, 第2部分以瑜伽朝见太阳的拜日十二式为主的习练15min, 第3部分以瑜伽的体位法动作习练为主5 0 m i n, 习练基本动作 (树形的姿势、向前弯曲的姿势、舒展胸部的姿势、麸子形的姿势、蝙蝠形的姿势、鸽子形的姿势、蛇形的姿势、蚱蜢形的姿势、弓形的姿势、犁形的姿势、鱼形的姿势、用肩部立起的姿势) ;习练健身美体动作 (健胸式动作有:丰满式、金刚座后仰式、扩胸呼吸式、骆驼式、仰天式、英雄式;瘦腰式动作有:三角伸展式、加强三角伸展式、扫地式、横月式、腰躯转动式、转躯触趾式;紧腹式动作有:上起坐式、上伸腿式、船式、蹬车式、弹簧式、船头式、推展式、十字摆腿式;美腿式动作有:单腿伸展式、开腿式、单腿旋转式、细腿式、鹭鸶式、“V”字平衡式、蹲式、天鹅式) , 第4部分以瑜伽休息术为主的习练5min, 习练前后分别对参加瑜伽习练的男性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及身体柔韧素质的主要指标按体育测量与评价中规定的方法和细则进行测定。

1.3.2

运用对比评价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

2 结果与分析

(1) 瑜伽对男性大学生身体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 男性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9次课18学时的瑜伽体位法课程锻炼后, 18学时的课程前与整个课程结束后分别对受测者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被测者的体重、体脂百分比和体脂重量等身体成分均在不同程度发生了变化 (表1) :体重平均下降1.5kg, 体脂百分比平均减少2.3%, 体脂重量平均减少1.7kg。由此可见, 瑜伽运动是一种科学的有氧运动, 不仅能调节全身, 还能增进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体位法是在呼吸的配合下, 通过拉、伸、弯、扭、叠、折、仰、屈、提、压、倒立等各种动作, 有效地刺激身体的不同部位, 带动内脏的扭动和挤压, 产生对脂肪、肌肉和内脏的深度按摩、刺激和激活, 由内而外强化身体各部位功能。舒压消疲、缓解疼痛、唤醒脊椎、强壮内脏、改善体质、消除多余脂肪, 调节内分泌, 加快脂肪的摩擦燃烧及加强体内新陈代谢的速度, 从而产生减肥减脂的效果。

(2) 瑜伽对人类身体形态美的影响主要是指人体外形, 四肢、躯干的匀称、和谐和健美。这种理想的美好形态不仅是女生们的追求, 也逐渐成为了男性选择瑜伽运动的直接动机。实践证明, 瑜伽体位法是塑造形体的有效手段之一, 具有对整体和身体局部目标的明确针对性。处在18~23岁这一年龄段的男性, 身体基本定型, 正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然而, 这一时期的男性身体形态比例失调, 上肢单薄、下肢粗短, 主要表现在肩窄、胸廓小、腹部和大腿脂肪层堆积、臀部宽厚。所以对男性大学生来说, 塑造一个健康、健美的形体是极具吸引力的。体位法练习是瑜伽运动中十分重要的手段, 它不但能通过拉、伸、挤、拧、倒立等各种姿势, 起到对内脏器官的自我按摩作用, 还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良好运行, 调节人体内分泌, 强化人体生理机能, 美体塑形, 延缓机体衰老和保持靓丽的容颜。在瑜伽课程中, 作者选择了体位法, 针对性地对胸部、腰部、腹部和腿部进行了的动作体位法习练 (见表2) 。体位法锻炼后的大学男性学生的形体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绝大部分指标比训练前有显著差异 (P<0.01) 。胸围平均增加1 cm, 腰围平均减少1.5cm, 大腿围平均减少0.5cm, 小腿围平均减少0.5 cm。这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瑜伽习练, 有效防止了男性大学生腰、腹、大腿、小腿4围的体脂增加。还有效矫正了男性大学生不正确站、立、行、走的身体姿态, 培养了自然展胸立腰、端庄挺拔的身形。胸、腰、腹部是男性展现形体美的重要部位, 瑜伽锻炼可使男性塑造健美的体形和举止风度。

(3) 瑜伽对男性大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影响表3显示, 经过9周瑜伽体位法锻炼后, 男性大学生的身体柔韧素质各项指标都要好于习练前, 尤其是立位腰后屈向后弯曲平均增加了23度达到35度、俯卧抬臂平均增加了16度达到26度、坐位体前屈平均增加了9度达到了17度, 这三个方面均有了显著性提高。分析表明, 身体的每块肌肉、每个骨节及内脏器官都可以通过瑜伽中的牵拉、伸展、挤压、拧转等动作姿势得到完全地锻炼;其次, 练习者的力量 (尤其是腿部和腰腹力量) 和身体控制性的有氧耐力都可以通过瑜伽练习中注重呼吸、力量和动作的配合、动态与静止的控制得到提高, 由此可见, 通过瑜伽的习练不仅能提高人体的柔韧素质, 还能共同提高其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因此, 经常进行瑜伽锻炼可以对身体的各项素质有良好提高及健壮体格的作用。

3 结论

(1) 经过瑜伽习练, 体脂百分比和体脂重量等身体成分均发生了变化, 体现在体重下降, 体脂百分比减少, 体脂重量减少, 尤其是在胸、腹部脂肪燃烧上较为明显、因此瑜伽运动对于减少男性大学生的体重和体脂等有促进作用。

(2) 瑜伽对于人体形态有一定的塑造作用, 在瑜伽的习练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力量瑜伽动作, 可以有效地提高了人体肌肉的含量, 从而达到增强胸部的肌肉含量和腰部消脂作用。

(3) 瑜伽习练中还有许多拉伸延展性的动作, 这些动作可以使得人体的柔韧性得以加强, 特别腰部弯屈、肩部伸展性等动作, 通过持续习练, 身体柔韧素质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总之, 瑜伽能使身体的成分更加合理, 身体平衡性、身体控制能力等身体综合素质更好, 更有效的促进人类的健康。

摘要:通过调查分析20名男性大学生参加瑜伽课习练前和习练后的身体形态与身体柔韧素质状况, 证实瑜伽运动可以改善男性大学生的身体形态与身体柔韧素质, 促进生长发育, 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瑜伽,男性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柔韧素质

参考文献

[1]何倩倩.健身美体瑜伽[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 2003, 7.

[2]马荣.12~16岁优秀女游泳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初步分析[J].游泳季刊, 2007 (2) .

[3]瘦身美体瑜伽训练[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4 (35) .

[4]廖玫.瑜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6 (3) .

[5]张蕙蓝, 白忠言.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6]王曼.瑜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分析与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7 (4) .

6.体育舞蹈对小学生身体形态功能的影响 篇六

一、影响人体形态的基本因素

人体形态是一种有着先进的细节功能的复杂现象。一个人的形态的一般用骨架、肌肉、胖瘦来定义。由于时代的进步, 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 人们外出, 工作、学习都以开车为主。加上不合理的饮食, 导致人身体形态发生了不健康方向的发展, 例如, 血压的增高, 脂肪的堆积, 都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威胁。

动感单车运动的运动时间为45-60分钟, 长时间的进行有氧运动, 可以使身体的脂肪大量的燃烧,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健身运动的行列中去, 动感单车运动不仅具有明显的减脂强身效果, 而且更是给平常生活工作压力大的人群一个很好的减压放松机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 各种各样原因引起的肥胖, 体弱等表现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人体形态的协调与三围的指标越来越被重视, 这些都是外在美的重要体现。

二、影响心肺功能的基本因素

心肺功能是人体心脏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气的能力, 而两者的能力又直接影响全身器官及肌肉的活动, 故此十分重要。

人体全身均需要依靠氧气, 以燃烧体内储存的能量, 让它们变成热能, 器官及肌肉得到热能才能活动。氧气由肺部吸入, 故肺部容量大小及活动次数便很重要;而心脏则负责把氧气, 透过血液循环系统送到各个器官及部位, 故心脏跳动的强弱会影响血液的流量。因此, 心肺功能是包括了血液的循环速度、心脏跳动的强弱、肺部的容量及次数。而要量度心肺功能, 最好便是进行运动测试, 因为人体运动时对氧气的需求量十分大, 故最能考验心脏及肺部的活动能力

1、动感单车对肺功能的影响

对于呼吸系统而言动感单车运动能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久力, 进而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由于增强了呼吸肌的力量, 扩大了胸廓的活动范围, 使充满气体的肺泡增多, 因而肺活量增大。肺活量的增大, 反映了肺贮备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强;而肺活量增大, 意味着在每次呼吸时, 都能吸取更多的氧气, 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呼吸潜力增大就可以满足身体各器官的需要。当然大脑也就得到足够的氧气, 使工作时不易出现疲劳现象。有研究显示:锻炼后无论是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显著上升, 说明有氧运动的锻炼对最大摄氧量有显著效果。有研究显示:中老年妇女的呼吸功能明显减退, 肺泡融合, 间隔萎缩, 肺组织弹性降低, 氧弥散功能出现障碍, 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 体力活动后气促。同时研究发现, 中老年妇女经过5个月锻炼后, 客观指标锻炼前后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在健身操运动过程中, 扩胸运动起了作用, 健身操练习可增加中老年妇女肺组织的弹性, 延缓因活动不足而加重的肺泡老化过程;同时增加呼吸肌肉的力量, 胸廓的活动和呼吸的形式, 使肺通气量增加, 提高机体的呼吸功能。

2、动感单车运动对心脏的影响

(1) 窦性心动徐缓。动感单车运动是长时间小强度运动可使人体安静时心率减慢, 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窦性心动徐缓现象被认为是机体对体育锻炼的适应性瓜赆率的下降可使心脏有更长的休息期, 以减少心肌疲劳。

(2) 每搏输出量增加。经常参加动感单车运动的人无论安静和运动状态下, 每搏输出量均比一般正常人高。特别是在运动状态下, 每搏输出量的增加就更为明显, 这种变化使人本在体育锻炼时有较大的心输出量, 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三、结论

1、通过动感单车, 增强了呼吸肌的力量, 扩大了胸廓的

活动范围, 使充满气体的肺泡增多, 因而肺活量增大, 吸氧量明显增加, 能有效增强心肺功能。

2、动感单车运动是长时间小强度运动, 可使人体安静时

7.体育舞蹈对小学生身体形态功能的影响 篇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南宁市第十三中学2013年度体质测试成绩不合格者56名 (男20名, 女36名) ,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28名 (男10名, 女18名) 和实验组28名 (男10名, 女18名) , 实验组按照制定的运动处方进行为期10周的锻炼, 对照组除不做运动外, 学习和生活习惯与实验组相似。实验前后测试身体素质指标和心肺功能指标。受试者均健康状况良好, 无运动禁忌症 (见表1) 。

1.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与本研究相关的期刊、图书资料, 主要了解有氧运动、身体素质及心肺功能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实验法

训练时间为3次/周;90 min/次。周一进行综合训练 (以有氧运动为主) 。周三以锻炼心肺功能为主 (以健身跑、健身操为主, 锻炼强度为70%~80%的最大心率) ;周五以力量训练为主 (锻炼强度以12RM为主) 。

(3) 测试方法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实施办法要求进行测试和评定成绩。

①身体素质指标, 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握力、立定跳远。测量所用器材为TSN100系列学生体质测量仪器。

②心肺功能指标, 台阶指数所用器材为TSN100-TJ系列台阶指数脉搏测试仪。心肺功能测试指数所用器材为意大利COSMED肺功能测试仪, 肺活量 (VC) 、每分最大通气量 (MVV) 、用力肺活量 (FVC) 。

1.3 数据统计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检验方法为独立样本t检验, 对结果用 (X±SD) 表示, P<0.05表示差异显著, P<0.01表示差异非常显著。

2 实验结果

2.1 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注:同组内, 与实验前比较**表示P<0.01;同时间点, 与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注:同组内, 与实验前比较**表示P<0.01;同时间点, 与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1) 10周有氧运动对男高三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表2数据显示:男高三学生10周有氧运动后, 同组内和同时间点, 实验组较对照组握力有显著的提升 (P<0.01) ;立定跳远, 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2) 10周有氧运动对女高三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表3数据可以看出, 女高三学生10周有氧运动后, 同组内和同时间点, 实验组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P<0.05) 。

2.2 心肺功能测试结果

(1) 10周有氧运动对男高三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

注:同组内, 与实验前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同时间点, 与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表示P<0.01。

注:同组内, 与实验前比较**表示P<0.01;同时间点, 与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表示P<0.01。

根据表4数据显示, 男高三学生10周有氧运动后, 实验组FVC、VC、MVV及台阶试验得分显著高于实验前 (P<0.05, P<0.01) , 其中VC、MVV、台阶试验得分较对照组相显著升高 (P<0.05, P<0.01) 。

(2) 10周有氧运动对女高三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

根据表5数据显示, 女高三学生10周有氧运动后, 实验组FVC、VC、MVV及台阶试验得分显著高实验前 (P<0.01) ;FVC、VC、台阶试验得分较对照组也显著升高 (P<0.05) 。

3 讨论与分析

有氧运动有着强度小、运动持续时间长、总消耗大的特点。长期进行有氧运动有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的有氧代谢。它能增强呼吸系统功能, 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 促进神经系统发展, 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起到调节人的心理和情绪的作用。

3.1 10周有氧运动对高三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进行身体素质测量是对高三学生的上、下肢肌肉力量、身体协调能力和身体发育水平的客观评价。立定跳远是测量人体下肢肌群爆发力;握力是测量上肢肌肉力量;体前屈则是测量身体柔韧素质。表2和表3数据研究显示:10周有氧运动的实施, 是全面、有针对性对高三学生身体素质进行系统的训练, 其训练主要集中在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和耐力素质上。经过训练身体素质在总体水平上有较大的改善, 各项指标明显增强和提高。特别是男高三学生握力有显著的提升;实验组女高三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提高较显著 (P<0.05) ;而且实验组女高三学生的仰卧起坐和坐位体前屈提升均较明显 (P<0.05) 。说明有氧运动对提高高三学生的身体素质较明显。男子的各项分析指标的P值均为P<0.01, 女子的各项分析指标的P值均为P<0.05, 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分析其原因是: (1) 通过有氧运动能有效提高学生力量和柔软素质, 以及身体活动的协调能力。 (2) 实验组前期经过4周的训练, 身体机能慢慢适应初定的训练方案, 身体素质各指标略提高。这时, 应根据男女生不同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运动方案, 逐步增加运动负荷量。

3.2 10周有氧运动对高三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

心肺功能的指数是客观反映人体健康的状况重要指标, 肺活量则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最具代表性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表4和表5数据研究显示:10周有氧运动的实施, 是全面、有针对性对高三学生心肺功能进行系统的训练。使学生的生理指标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明显增大, 心率明显减慢, 肺通气功能明显得到改善与提高 (P<0.05, P<0.01) 。其原理是:有氧运动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呼吸和动作的协调配合, 并不断改变胸腹压使呼吸器官的功能得到改善, 从而提高肺通气的功能。实验组实验后, 男高三学生和女高三学生的台阶试验得分及男高三学生的VC、MVV和女高三学生的FVC、VC非常显著高于实验前, 变化均为 (P<0.05) 。

其原因是: (1) 高三学生肺活量比实验前有显著性提高, 说明有氧运动使高三学生呼吸肌收缩力量加强, 肺功能与实验前比较有显著性提高。这是因为有氧运动使呼吸肌力量增加, 肺组织弹性得以增强, 呼吸系统功能得到改善, 因而提高了肺活量。 (2) 有氧运动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呼吸和动作的协调配合, 因此在运动中通过不断改变胸腹压使呼吸器官的功能得到改善, 从而提高肺通气的功能。 (3) 有氧运动过程中, 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每搏输出量增加, 使心率减慢。

4 结论

10周有氧运动后高三学生肺活量比实验前有显著性提高, 说明有氧运动使高三学生呼吸肌收缩力量加强, 肺功能与实验前比较有显著性提高。这是因为有氧运动使呼吸肌力量增加, 肺组织弹性得以增强, 呼吸系统功能得到改善, 因而提高了肺活量。因此, 10周有氧运动运动能改善体质较差的高三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6.

[2]王智慧, 彭春政.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成分及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 (1) :44-46.

8.体育舞蹈对小学生身体形态功能的影响 篇八

济南市60-69岁健康老年人168名。随机分成实验组(N=86)与对照组(N=82)

2、研究方法

对照组不参加任何专项运动。

实验组健身快步走:用polar表和计步器(全部佩戴计步器)监控运动中心率和步频涉频90-120步/分,靶心率95-120次/分)。运动时间60分钟,其中准备活动5分钟,整理活动5分钟,靶心率运动时间50分钟,5次/周,共12周。锻炼前一周进行所有指标测试,锻炼结束后一周再测试一次。脂肪含量采用Omron电子脂肪测量器HBF-306进行测试。

3、结果与讨论

3.1、健身快步走运动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1)锻炼后上臂围减小。

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锻炼后上臂围(上臂紧张围和放松围)显著减小,原因可能为:健步走作为一项典型的有氧耐力运动,对全身脂肪都有消耗;健步走要求锻炼者伴随步伐两臂交替摆动高于心脏水平线位置,对肩关节及上臂肌群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受试者上臂紧张围和放松围在锻炼后减小,说明上臂的脂肪有所消耗;而肌肉体积(围度差)无明显增长,可能由于运动周期较短及健步走运动中上臂的运动强度有限。

(2)锻炼后腰围、臀围减小。

本实验受试者锻炼后,腰臀围均明显减小。实验结果说明健步走使腰腹部脂肪减少,增强了肌肉力量。这种减小是因为机体在长期有规律的锻炼中利用脂肪的能力相对于利用糖的能力提高了,可通过减少体脂对抗伴随腹部肥胖的代谢紊乱。

(3)腰臀比无明显变化。

本研究锻炼后WHR无明显改善,可能有以下原因:1)锻炼后,实验组腰臀围都有减少,减少比例基本相等导致比值变化不大;2)受试者腰臀比大多处于正常范围内,健步走的影响相对不明显;3)12周的锻炼时间相对较短,健步走对改善腰臀部脂肪的效果还没显现。

3.2、健身快步走运动对身体成分的影响

(1)锻炼后体重下降。

本实验受试者锻炼后体重下降了1.26kg(P<0.05),占锻炼前的1.89%。通过实验组锻炼前后体重均值和FAT%均值,可粗略算得锻炼后减掉的脂肪重量1.02kg。可以推断:体重减轻主要是由于腰腹部脂肪消耗所致,健步走对老年人减重有良好作用,尤其是对腰臀部的锻炼有明显效果。

(2)锻炼后FAT%、BMI下降。

本实验锻炼者健步走后,FAT%和BMI明显下降。从激素调节机制分析,健步走是一种全身运动,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系统变化,血浆中抗胰岛素如儿茶芬胺、胰高血糖素、生长素、糖皮质激素等浓度升高,抑制了胰岛素分泌,随着运动时间延长,促使脂肪水解过程的限速酶、甘油三酯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及柠檬酸合成酶活性增加,这些酶与脂肪的摄取、活化和动用有关,加速脂肪水解。整个过程中,机体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体温增高,使运动后的新陈代谢高于运动前,持续1h-2h甚至更长,这也是体脂减少的原因。

4、结论

(1)12周健身快步走,60-69岁老年人的体重、臂围、腰臀围、BMI及FAT%显著减小,说明健步走能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使锻炼者保持体形,减轻下肢负担,提高代谢水平,起到很好的减重减脂的功效,在老年健身中值得推广。

(2)健身快步走是一种深受老年人喜爱且健身价值较高的有氧运动。锻炼时可根据自身状况随时调整运动量和强度。

参考文献

[1]李辉,李可基,张宝慧,有氧运动训练与脂代谢关系研究的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2).

[2]赵之心.大步走的锻炼价值-社区健身指导手册[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王松涛.王安利,王正珍等.不同强度健步走锻炼对老年男子身体成分和血脂影响的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5).

[4]迟化,朱粟文.身高增龄性下降与身高关系的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6,16(3).

[5]周北凡,武阳丰,赵连成-等.我国中年人群向心性肥胖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

上一篇:庆祝六一国旗下讲话稿下一篇:优秀学员评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