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综合实践教案

2024-07-20

民间艺术综合实践教案(共8篇)(共8篇)

1.民间艺术综合实践教案 篇一

艺术综合蛋的艺术活动教案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大小、色彩、形状不同的蛋壳。

2、课件——艺术家玩蛋

3、各色彩纸、瓷土、浆糊、等制作蛋的工具材料

活动指导:

1、复习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结合歌词,让幼儿明白蛋是生命之原

2、第一次表征:想用这些蛋壳要做什么?

3、通过课件欣赏艺术家的蛋艺术,(1)孟昭丽雕刻着美国42位历届总统头像的蛋雕。(2)俄国法贝热的9枚彩蛋。(3)各种复活节彩蛋。

4、再次表征:我们来设计蛋的艺术品

5、分组活动:

(1) 蛋壳拼贴画,

(2) 泥塑彩蛋

(3) 蛋壳

6、展示幼儿的作品,互相交流和欣赏。

活动实录:

1、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我们一起唱一首歌——小小蛋儿把门开。第一遍唱玩后,师:还有哪些小生命是从蛋中出来的?我们也来唱唱,(孩子们的表达各不相同,有的唱小鸭,有的唱小蛇、还有的唱恐龙、凤凰……)

子诚:小小蛋儿把门开,飞出一只凤凰来,漂亮的尾巴像朵花,呼呼忽忽跳起来。

……

教师:是呀我们都知道了,许多小生命(小鸡、鸭子、喜鹊、蛇)都是从蛋中出来的,因此我们称蛋为——生命之原

(教师从艺术为切入点,将爱、美、生命的人文精神很自然的融如其中,体现了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等多种教育关系相融合的生态式艺术教育理念。引发了幼儿对生命的讨论和关注)

幼儿:什么是生命之原?

幼儿:因为蛋是圆圆的呀。

幼儿:不对,是说小鸡,小鸭,喜鹊、大海燕、鸭嘴兽,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原来是从蛋中走出来,所以就叫生命之原。

幼儿:还有小企鹅、

教师:

2、教师:我们大家一起收集了这些蛋壳,他们是谁的蛋呢?

幼儿:鹌鹑、鸡蛋、鸭蛋

幼儿:他们有的大点、有的小点

幼儿:颜色也不一样。有的白的,有的花的,有的有点红,

幼儿:有的上面有些小点点。

教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收集的这些蛋壳有什么么想法?

幼儿:我想做一彩蛋,

幼儿:彩色的灯泡

苏裕:做游戏机

静怡:我想在蛋壳上面帖上翅膀,把它变成一只小蜜蜂。

牧义:彩色的气球。

璐茵:画上眼睛、鼻子、嘴巴变成可爱蛋宝宝,

……

教师: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艺术家是怎样表现蛋的?

利用课件让幼儿欣赏(1)孟昭丽雕刻着美国42位历届总统头像的.蛋雕。(2)俄国法贝热的9枚彩蛋。(3)国外的各种复活节彩蛋。与幼儿一起欣赏、谈论。

幼儿:哇。蛋壳上有人像,是谁呀?

幼儿:是死掉的人吧,为了纪念他们

幼儿:看起来有点透明,是用画的吗?

子彦:应该是用刀在上面雕刻的。

教师:对了,他们是42位美国历届总统,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他们雕刻在上面吗?

幼儿:因为他们都很了不起呀

幼儿:是要把他们放在上面,点香,给他们拜拜。

教师:是因为他们很都非常的杰出,艺术家将他们雕刻在具有生命之原的蛋壳上,就特别有意义。

幼儿:是美国人雕刻的、雕刻他们自己的

教师用很自豪的语气说:不,是我们中国的雕刻家孟照丽雕刻的。并把它献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希望中国和美国友好相处,希望世界永远和平。

幼儿:哦, 世界就不会再有战争。

(将爱祖国,爱和平的思想和幼儿的艺术欣赏融合起来,爱国精神、英雄主义便很鲜活的展现在孩子面前,孩子们自然就有亲切感)

教师:那你们想想艺术家怎样才能完成这样伟大的艺术作品。

幼儿:要特别特别的细心,因为蛋壳很脆很容易破的。

幼儿:先用笔在蛋上画好图,再用刀雕刻。

幼儿:要花很长的时间,精心的雕刻。

教师再出现一组俄国的艺术家的彩蛋艺术,

幼儿:太美了,它不是真的蛋壳做的。

幼儿:是用黄金做的,里面有一辆黄金的车

幼儿:还有一只小鸟

教师:是布谷鸟

幼儿:上面还有有钻石,珍珠。

幼儿:很珍贵的哦,

教师介绍:这是俄罗斯沙皇时代皇家珠宝设计师法贝热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彩蛋,在国外复活节时会用彩蛋做礼物送给亲人朋友,庆祝新的日子的到来。

3、教师:刚看了,艺术家的彩蛋,我们也来设计我们的彩蛋吧,

教师介绍三组提供的材料,让幼儿自主的选择,

重点指导,用蛋壳装饰彩蛋一组

教师再次围绕“你想做什么呢?怎么做?”这一话题,与幼儿一起互动,制作,支持幼儿完成自己的设想:子彦与瓶盖结合做彩色的灯泡,文红做了彩蛋娃娃,子诚在做了一个惊喜蛋,……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因为他们对蛋艺术的热爱,所以每一位幼儿都在精心装饰,表现方法也各有特色。在活动中也乐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文红不小心就把做了一半的蛋壳弄破了,其他的同伴赶紧帮他想办法,可以用彩纸做一顶帽子不就好了吗?丁丁做好的彩蛋滚到地上了,子诚马上说你用橡皮泥做的底座它就不会滚了。子峻则用一条彩带将彩蛋挂了起来。他们还自己把作品展示出来,有的说:这彩蛋很珍贵的,要写上我的名字,有的说:我这彩蛋上画有我自己,我要送给老师做纪念。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幼儿与幼儿、幼儿与老师、幼儿与材料的对话和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探究性的学习、学会了互相帮助,学会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使孩子们的创造性得以无限的发挥,是富有个性而开放的艺术活动。

2.民间艺术综合实践教案 篇二

【案例呈现】

《跳柴歌》是一首黎族歌曲, 教师在歌曲教学中以“跳竹竿”活动为载体, 从节奏、舞蹈动作入手开展唱、奏、舞等创造性综合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音乐课上从多种渠道了解黎族音乐,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及合作精神, 学生在歌曲学习中对黎族歌舞和文化习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师在上课之前用了跳短绳的形式开课, 接着播放了一首节奏欢快, 且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跳柴歌》, 并在背景音乐下继续跳绳。这下, 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 都争先恐后地想试试, 老师顺势用手风琴为学生们伴奏, 同学们在愉快的活动中找到了学习的快乐, 教师借用这规整的节奏使学生动作整齐划一, 为新课教学做好了辅垫。

紧接着, 老师请学生们把跳绳这一游戏换个花样来活动, 一对一, 面对面, 蹲在地下, 双手拉直绳子贴在地面上反复做开、合 (各两拍) 的练习, 教师有意识地从开合的绳子中间跳过去, 第一次出现跳“竹竿”的完整动作。此刻, 别说孩子们, 就连听课的老师也忍不住动动脚, 跟随音乐做动作。这时, 教师有意识地把热情高涨的情绪抑制住, 说道:“同学们, 为了更好地为跳竹竿做准备, 先让我们来学学《跳柴歌》吧。”此时, 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歌曲教学中, 教师用了普通话和海南方言来演唱歌曲, 并请学生选择土制的打击乐器 (柳壳、叮咚) 设计节奏、进行伴奏, 同学们以欢快的情绪边唱边击, 再次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满足。

接着, 在老师强调“竹竿”舞的基本舞步及动作要领后, 同学们便在教室里分组进行跳“竹竿”的游戏活动。此时, 美妙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孩子欢快的舞步融进了整个课堂中, 时不时还传来竹竿把同学的鞋子夹掉后, 孩子们喜悦、兴奋的笑声……

【案例分析】

在整堂课中, 都能从不同角度, 不同层面看到教师在教学中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运用, 短短一堂音乐课综合了各类艺术实践活动, 创新了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该课打破了以往以教唱为主的枯燥音乐教学, 把带本土特色的游戏活动、土制的打击乐器带到了课堂中, 这正是当前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活动经验为主题的学习。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是生活, 而不是学科, 人类是为了生活来学音乐。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是学生进行音乐文化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整堂课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近而拓宽了他们的音乐文化视野。

其次, 《新课标》中提出要弘扬民族音乐,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大胆地在《跳柴歌》教学中, 运用海南的地方语言, 借用海南的土制打击乐器——柳壳, 叮咚, 及“跳竹竿”这一民间活动, 使学生了解了海南黎族的文化习俗及风土人情, 使之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同时, 教师还很好地把“兴趣”、“活动”、“合作”融进教学中, 从一些同学的“敲竹竿”到另一些同学的“跳竹竿”中不难看出, 同学们在活动实践中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群体”、什么是“合作”, 认识到只有很好的、完美的合作才能不被竹竿夹到脚, 也只有很好完美的合作才能让“柳壳”和“叮咚”发出的声音更加特别, 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真正陶冶自身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学们在表演打击乐器及“跳竹竿”中, 为了独特、与众不同, 都积极开动脑筋, 尽可能地想出更多的表演方法, 如:有个胖胖的男孩子, 在跳竹竿中转上几个圈, 结果因为动作不够协调, 被竹竿绊倒在地。虽然这次尝试没有成功, 但这小小的创新动作, 足以表现孩子们的智慧和勇敢。

此刻, 音乐已不仅仅是由几个简单的音符、节奏所组成, 而是学生们七彩斑斓的情感体验以获取音乐带来的快乐。笔者深信, 孩子们都会喜欢这样的音乐课。

【实践探索】

音乐课上的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的音乐艺术综合课程: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音乐艺术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音乐探究能力。学生在唱、奏、舞、戏等多种渠道教学中接触音乐, 参与活动, 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展各种音乐才能的机遇。我们从《跳柴歌》的案例中不难看出, 孩子们喜欢创造性、活动性、综合性并具有艺术实践性的音乐课。

“音乐课上的艺术综合实践活动”, 顾名思义, 就是在音乐教学中强调两大方面, 即:艺术的综合和实践性的活动。

艺术的综合, 就是教师在音乐课上恰如其分地将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姊妹艺术及体育、语文、史地等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综合起来, 成为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如体育可以运用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语文可以选用适宜的背景音乐为诗歌散文配乐, 烘托意境。在《跳柴歌》一课中, 教师在课堂上把海南黎族文化习俗及风土人情适时恰当地融合在音乐教学中, 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 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 而且拓宽了知识视野, 并以艺术化的方式促进了相关内容的学习。

实践性的活动, 就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活动, 它是通过有艺术价值、学生能力范围内的趣味性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使之感受音乐, 表现音乐。它强调更多的是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 而不是追求研究的结果, 所以活动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如在《跳柴歌》一课中,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跳绳”再过渡到跳“竹竿”的游戏活动;请学生选择土制的打击乐器 (柳壳、叮咚) 为歌曲设计节奏、进行伴奏等活动, 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了音乐的节奏, 结合音乐的旋律、结构, 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音乐的美感, 掌握所学的知识, 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解放了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模式。

音乐课上的艺术综合实践活动, 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还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积极态度, 在提高学生基本的艺术实践能力, 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时, 还初步养成了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让我们的学生在音乐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中健康、快乐、和谐地发展吧!

参考文献

[1]王安国, 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陈剑侠.“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校本化、系列化研究[EB/OL].Http://xxyw.jyjy.net.cn/Article/ShowArtic Le.asp?ArticleID=943

3.民间艺术综合实践教案 篇三

摘 要:本文以综合性艺术院校在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切入,围绕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机制、健全评价机制、强化激励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同时就落实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的保障措施,即建设“双能型”教师创新团队、完善教学经费和教学设施保障、创建具有良好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等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综合性艺术院校;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相关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高校提出的要求。因此,近年来吉林艺术学院积极发挥自身特殊优势,着力探索综合性艺术院校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深入实施和推进创新型艺术人才培育工程,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批高素质艺术人才。

一、发挥综合性艺术院校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特殊优势

我国的高级艺术专门人才是由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和非艺术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共同培养的。近年来,教育、文化系统对艺术人才需求的调研显示:国家及地方文化发展繁荣最急需的是两类人才,即大批基层文艺部门、单位所需的综合文化艺术素质较高的“基础性艺术人才”和一定数量的面向文化和艺术专业领域的创新型甚至是领军人才。前者可由“大众化”的艺术教育(即所有招收艺术生的学校)培养;而后者则主要由“精英”艺术教育(即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和少量艺术专业办学水准较高的非艺术院校)来培养。

我国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主要由综合性艺术院校和单科性艺术院校两部分组成。与非艺术院校相比,艺术院校在艺术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专业艺术人才培养质量、艺术教育教学设备和设施条件、展览演出和艺术创作的平台和环境氛围、以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为核心的师资队伍、高层次的艺术创作与展演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有利于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成长和成才。而综合性艺术院校与单科性艺术院校相比,还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比较齐全,如在专业建设上,吉林艺术学院现有41个本科专业中就有33个为艺术类专业,几乎涵盖现行本科专业目录的所有艺术类专业;在学科建设上,学院已经实现了全部5个艺术类一级学科省级科研创作平台的全覆盖,对校内任一艺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都能形成多个艺术学科专业的有力支撑,形成多个艺术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嫁接、渗透、互补,从而使培养的创新型艺术人才综合艺术素质更高,在艺术人才市场上更具独特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二、建立综合性艺术院校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有效机制

机制主要是指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就是协调统一整套孵化和培育创新型艺术人才的政策、制度,使它们能够科学、严密、高效和系统运行的方式,它以提高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效果和效率为主要目标。根据已有经验,有效的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过程必将带动高校各种教育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它一定是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完善的过程,也一定是艺术人才发掘创新潜质、激发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极大释放的过程。

1. 更新教育理念

从20世纪末起,国家明确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此后伴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高等学校的重视,一些知名高校将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但是与其他学科门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相比,艺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确有些滞后。主要原因是作为专业教育主体的艺术院校对此重视不够,尤其缺少先进的理念、有效的机制、得力的措施作保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这对艺术院校加强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是一个良好契机。艺术院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创新创业、互联网+教学”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就是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材施教就是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达到基本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前提下,对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艺术创新潜质的学生,营建更加浓郁的学习和创新创业氛围,设定更具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并给予特殊的指导和政策支持,促其脱颖而出,成为拔尖创新之才;自主发展就是给学生更多展露自身艺术潜质和才华的机会,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可实行“一人一案(培养方案)”促其充分张扬个性,发挥聪明才智,尽快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创新创业是国家对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对于以创意、创新、创业实践和弹性就业为鲜明特征的高等艺术教育而言,这更应成为持续深化的理念;互联网+教学,是指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它使学习者可以轻而易举的在线学习国内外名校开设的优质网络课程,它也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空间等诸方面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选择途径,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2. 优化课程体系

为使具有艺术创新潜质的学生拥有广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艺术专业知识,较强的艺术实践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原有课程体系应进行调整和优化:一、二年级夯实文化基础知识并扩展艺术专业基础知识,强化综合文化和综合艺术素养的积累,专业知识的学习突出以艺术理论指导相应的专业实践;三年级主要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力求在创新环境中推进学生打破专业界限的自主学习,课程体系突出艺术创新和实践动手环节;四年级重点突出与社会形成互动的项目和创新成果,充分考虑每个学生课程个性化的差异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针对性指导和引导,强调科研创作课程的教学属性,强调课堂空间的开放性和延展性,承担社会项目和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中开展教学,用艺术创新实践的“实战”检验理论学习和教学的效果。要精选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特别要对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予以更新,使其既能呈现某艺术专业领域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又能反映该领域最具前沿性的发展和动态,要增加针对具体实际问题和社会项目的案例,把“互联网+”的理念注入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拓展思路,大胆进行创新实践,使学校教学与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后的“实战”结合得更为紧密。

3. 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教师根据各专业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不同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意创新和艺术思维、师生互动的研讨式、参与式、探索式、案例式、开放式、现场示范式、项目小组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师生平等交流和相互学习,促进教学相长,教师在艺术专业教学中就可以更直接感受自己的教学效果。在吉林艺术学院设计类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施“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主要依托是校企合作育人、社会设计项目带动和按照行业生产要求、企业用人特点建立工作室机制,校企合作机构直接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把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企业的真实案例、生产项目和流程、先进的管理手段融入培养过程,将学生的艺术实践成果、作品的水平和质量等作为考核培养效果的重要标准。在表演类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构建当代戏剧教学新的演剧教学体系框架,具体措施包括深化“以展演带动教学,以创作深化教学,以竞赛促进教学,以实战检验教学,教学、创作、展演、竞赛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戏剧工作室制、带班制、演出小组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依托戏剧工作室、小戏小品创作团队、戏剧影视实验教学中心,构建集课堂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于一体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等。

强化以制度为牵引的教学改革。如吉林艺术学院实施了“艺术实践学分”制度。各教学单位根据各专业教学目标分别制定“艺术实践学分”,即学生在校内重要演出、参赛获奖、艺术创作、学术研究和承担社会项目等艺术实践方面所要达到的最低学分要求。对列入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则规定了更高艺术实践学分要求。通过“艺术实践学分”的实施,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分为杠杆管理机制的形成。

4. 健全评价机制

对创新型艺术人才的评价应侧重于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技能和创新学习能力的评定,并以此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艺术教育是发掘和塑造艺术创造能力的实践活动,在对创新型艺术人才进行评价时,所有的考核指标应准确对应高等艺术教育的根本特点,体现出对艺术人才培养规律的基本把握和理解,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特质差异,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强调专业表达能力,建立一整套适合艺术类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模式,发现和挖掘学生多方面的创新潜能。它主要应包含的内容与环节是:以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为目标,构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与评价机制,凸显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确立艺术人才创新潜质的多角度评价考核制度;确立有利于创新型艺术人才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挖掘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成果;建立开放化创新型艺术人才创新成果资源共享平台。

5. 强化激励机制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有效的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因此,艺术院校必须进一步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吉林艺术学院为创新型艺术人才培育开辟了“绿色通道”。主要包括:(1)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根据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不同特点,因人制宜确定培养方案,建立导师或导师组制度,培养方案的内容确定结合每一位创新型学生的艺术潜质、发展定位、专业优势等要素进行,培养方案在导师或导师组指导下完成。(2)创新型艺术人才按所在专业或专业群定期举办成果汇报会。每学年,将上年度的获奖、展演、参与各类项目的优秀作品以舞台表演、展览的形式进行现场汇报。(3)实行创新型艺术人才奖学金制度。每学年对创新型艺术人才创新业绩突出者以奖学金的形式进行奖励和鼓励。(4)实行创新型艺术人才参赛、展演、深造、参与学术项目资助制度。(5)遴选创新团队。以创新型艺术人才为核心,以艺术学学科门类相关专业学生为成员组成创新组,相关专业或专业群根据创新组自身的专业特色和活动特点进行专项培养。每个创新团队人数不超过6人,且所含创新型艺术人才人数≥总人数的40%。每个分院可申报1~2个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参加比赛、展演、学术交流等活动享有资助政策的支持等等。

三、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支撑条件和环境氛围建设

1. 建设“双能型”教师创新团队

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要积极引导和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养成创新性格,提高创新能力,使教师保持浓厚的探求知识和研究问题的兴趣,善于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敢于标新立异超越常规,敢冒风险;不怕困难,锲而不舍,培养自己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毅力;不盲目从众,不迷信权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有较强的自信心和持久的进取心,保持创新的愿望和激情。学校应该把“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纳入教师的考评体系,有计划派出骨干教师去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深造,定期到著名艺术团体、文化产业进行实战锻炼,引导教师主动积极地提升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由于艺术院校兼有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技术教育双重特点,突出表现为应用性、技艺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特点。因此,建设既能教学又能展演的“双能型”师资队伍就显得特别重要。与非艺术类院校一样,重视教师教学发展、专业化水平培训提高的同时,要特别关注艺术专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通过持续建设,打造一支能够胜任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教师——美术师(演员、设计师、摄影师等)“双能型”师资队伍。

2. 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经费和设施保障

“十二五”以来,吉林艺术学院通过不断投入和重点建设,大幅度改善学生校内艺术专业实习、实训、实践环境和条件,特别是学校创建了一批层次较高的教学科研创新实践平台,如面向全校各艺术学科的教育部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长白山文化产业与艺术创作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艺术研究中心;面向戏剧与影视学和设计学两个学科的数字媒体与动画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面向艺术学一级学科的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经构建起国内同类艺术高校中最先进的艺术教学、科研与创作硬件资源。另外,学校的“数字化精品校园规划”的全面实施,大大提高了网络教学的整体水平,为创新型艺术人才部分课程的异时、异地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为互联网+教学构建了保障平台。

3. 创建具有良好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除了各个学校都普遍开展的校园活动外,吉林艺术学院发挥自身优势,每年都举办各类艺术节。此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成果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和展现。艺术节坚持和体现开放办学,所有演出和展览完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让艺术走进生活,普通市民和艺术爱好者可以走进校园,亲身体验高雅艺术,得到艺术的享受,经历艺术的洗礼,让更多的人了解艺术院校,了解艺术节,感受艺术的魅力,在培育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同时,使艺术节“原创、融合、开放”的理念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很好地展示了学校作为高雅艺术殿堂的独特魅力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 2011.

[2]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R]. 2015.

[3] 郭春方. 发挥综合特色和优势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14(18).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综合性艺术院校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IA140313)的阶段性成果]

4.民间艺术综合实践教案 篇四

第二单元  秋天

课型:艺术综合课

一、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通过对诗词歌赋、美术绘画、音乐艺术的鉴赏,使学生学会运用简单的艺术表现方法,亲自参与艺术实践和艺术表演。

情感目标:感受三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诗词歌赋、美术绘画、音乐艺术所表现的秋天,从中领略艺术的无穷魅力,继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美好心愿。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了解艺术是相通的。

难点:找到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结合点,并且要做到简单易懂。

三、       教学理念

本课时运用情境设置法和感受鉴赏法而较大力度地安排了学生的探索与实践,旨在让学生在了解艺术是相通的同时,提高对艺术的感知、鉴赏、技能、创造、表现、交流等能力,从而达到艺术表现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

在围绕“秋”这个主题的艺术讨论、感受与鉴赏中,力求学生能够同时轻松、快乐地获得表现“秋”的三种艺术形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秋”的`文化内涵,形成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同时培养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力求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水彩颜料、调色盘、清水

白卡纸

五、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及方法

-

设计意图

--

(一)、关于“秋天”的讨论

秋天的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欣赏图片集――秋天的大自然。

-

带领学生进行“秋”的思索,

集中注意力,直观地感染“秋”

的气氛,导入新课。

--

(二)、感知与鉴赏

1、a、展示画《林晚》

b、播放三段不同的音乐片段

《思乡曲》片段  小提琴独奏

《秋叶》  片段  单簧管演奏

5.五下综合实践教案 篇五

一、揭穿骗术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诈骗、拐骗未成年人的常见形式。

2.能够辨别不法分子的诈骗、拐骗活动,保证个人人身、财产安全。

3.学会遭遇诈骗、拐骗的一般应对策略。活动重难点:

1.能够辨别不法分子的诈骗、拐骗活动,保证个人人身、财产安全。

2.学会遭遇诈骗、拐骗的一般应对策略。活动准备:

收集未成年人遭遇诈骗、拐骗的典型案例,归纳诈骗、拐骗的一般手法。活动过程:

一、教学引入

1.阅读“案例聚焦”中小婷被骗的案例。2.小组讨论:小婷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 3.说说身边发生的类似情况。

二、了解诈骗、拐骗的常见形式。

1.观看媒体信息,分析行骗利用的工具、发生的场合、常用的手法等。2.思考除了书上的给出的行骗方式,还有哪些常见的诈骗或拐骗形式。

3.总结诈骗、拐骗的主要手法。

三、识别生活中常见的骗术。

1.阅读“火眼金睛”环节内容,小组讨论哪些是骗人的。2.在班级范围讨论各种情况的真假,并说明理由。3.根据上述讨论得出容易受骗的原因。

四、“我们在行动”活动1:制作《揭秘魔术》小报。1.为制作小报制订计划、包括步骤、进度、分工等内容。2.收集有关诈骗或拐骗的资料,并予以分类、整理。3.展示小报。

五、“我们在行动”活动2:本校学生被骗小调查。1.确定调查目的和具体的调查计划。2.实施调查。

3.整理调查结果,得出本校同学被骗的方式、原因及财产损失。4.根据调查结果为本校同学提出防骗建议。

二、防骗有妙招

活动目标: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各种常见骗术的基础上学习一些防骗常识。

2.学习财物被骗或拐骗后的应对措施。活动重、难点: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各种常见骗术的基础上学习一些防骗常识。

2.学习财物被骗或拐骗后的应对措施。活动准备:

收集针对各种诈骗、拐骗的应对方法以及常见的错误做法,并配合相应的案例。活动过程:

一、教学引入。

1.阅读“案例聚焦”中的案例。

2.思考并讨论:案例中芊芊的做法有哪些是值得借鉴的?哪些是不可取的?

各组代表发言,说明本组讨论结果。

二、了解防骗常识,学习受骗后的应对方法。、1.观看视频,回答老师问题。

2.根据课前收集的有关诈骗或拐骗儿童的案例,思考:防骗有哪些注意事项?财物被骗或被拐骗后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3.对照课文内容,看看哪些内容是之前没想到的?

三、情景演习。

1.小组讨论“火眼金睛”下几个情境的正确应对方式。2.各组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四、“我们在行动”活动1:创编防骗情景剧。1.根据手头掌握的材料确定主题。2.编写剧本。

五、“我们在行动”活动2:自救方法大盘点。1.收集拐骗儿童的真实案例。

2.归纳受害人脱险的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利弊。触电的预防与应对

一、远离高压线 活动目标:

1.了解高压触电的原理和各种案例。2.掌握避免高压触电的方法。3.提高安全意识。活动重难点:

1.掌握避免高压触电的方法。2.提高安全意识。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高压触电案例、实验的图片和相应资料。活动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观看高压触电的视频和图片。2.阅读“案例聚焦”中的案例。

3.交流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高压触电的新闻及案例,讨论导致触电的原因。

二、了解高压线的安全距离和避免高压触电的方法。1.学习课文有关内容。2.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可能导致高压触电的危险行为。

三、探讨哪些行为可能导致高压触电。

1.了解“火眼金睛”中的各种行为存在的触电隐患。

2.展开讨论,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可能导致触电的错误做法。

四、总结避免高压触电的方法。

根据案例,各组展开讨论,总结避免高压触电的方法。

五、“我们在行动”活动1:开展防高压触电行动。

根据“我们在行动”中的内容,班内学生分小组进行防治高压触电的漫画创作。

六、“我们在行动”活动2:开展“远离高压电”安全意识调查。班级同学组成调查小组,在教师的指导子啊进行高压电安全意识调查活动。

二、慎防家电变杀手

活动目标:

1.了解家用电器引发火灾或触电事故的原理。2.掌握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方法。3.增强安全使用电器的意识。活动重难点:

1.掌握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方法。2.增强安全使用电器的意识。活动准备:

收集家用电器事故的现场图片,家用电器漏电或起火的视频(或图片),收集部分家用电器的使用说明书,标注出其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观看家用电器事故现场图片,反映家电安全事故的危害。2.阅读“案例聚焦”中的案例。

3.交流收集到的家用电器事故发生原因的相关资料。

二、学习安全使用电器的注意事项。

1.观看家用电器事故的视频(或图片)找出其中的问题。2.学习“智慧加油站”的相关内容。

3.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安全使用电器的注意事项,是否还有遗漏。

三、寻找、总结生活中使用电器的不当之处。1.分析“火眼金睛”中安全隐患。

2.思考生活中自己或家人有没有存在电器使用的安全隐患。

四、“我们在行动”活动1:制作家电安全使用小贴士。1.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家电的常见误区。2.明确家电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家庭安全便笺,提醒家人注意电器的使用安全。

五、“我们在行动”活动2:创编安全用电歌。1.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安全用电注意事项。2.将这些注意事项以简练的文字进行概括。3.小组合作,创编安全用电歌。

4.各小组依次上台展示本组创编的安全用电歌,其他小组可提出改进建议。

5.全班讨论,评选出“最佳创编小组”。

三、触电事故巧应对

活动目标:

1.了解触电对人体伤害的机理。2.掌握触电自救和触电急救方法。3.学习救助技巧,提高防护意识。活动重难点:

1.掌握触电自救和触电急救方法。2.学习救助技巧,提高防护意识。活动准备:

收集触电自救和急救的演示图片和视频资料。活动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观看触电急救演示图片和视频资料。2.阅读“案例聚焦”中的案例。3.交流收集到的触电急救方法。

二、了解触电预防和急救方法。1.学习“智慧加油站”中相关内容。2.讨论触电预防和急救方法。

三、回顾触电处理过程,总结触电急救法则。

1.阅读“火眼金睛”,找出案例中强强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不当之处。2.讨论、总结触电急救的方法。

四、“我们在行动”活动1:调查身边的触电事故。

1.调查生活中出现的触电事故,并了解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和处理方式。

2.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思考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五、“我们在行动”活动2:触电急救演习

1.模拟触电场景,根据不同的触电情况,选择合适的急救方法。2.根据模拟情况改进操作方法,增进实际操作技能。利用身边的风

活动一: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活动重难点: 实验分析 活动准备: 小电风扇、布条、直尺、记时器 教学过程:

一、小调查

询问同学们调查使用效果好的电风扇的标准。

1、启动要快。

2、风量要大。

3、噪音应该很小。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2、小组开始实验 2人操作,1人记录,1人观察,再轮流

3、分析实验数据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用1个和3个叶片时,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4、评价自己的实验

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写在书上。活动二:神奇的风帆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风帆的知识。

2、知道风帆可以使船走得更快。

3、懂得如何投稿。教学重、难点: 风帆知识的收集。活动准备:

幻灯图片、风帆模型、信封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出示“征稿启事”

二、寻觅风帆宝库

1、哪里会有关于风帆的知识?

(1)出示一些有用的网址,让学生去查找资料。(2)找一些有关风帆知识的书。

三、整理收获

1、风帆百态

2、风帆助行

3、出示风帆的图片,让学生知道风帆助行的原理。

四、构思稿件

1、怎么投稿?

2、投稿的内容是什么?准备从几个方面来写。

五、如何修改稿件 同学互相交流。活动三:让小电珠亮起来

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式。

2、让学生学会连接电路。

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活动重、难点: 动手实验 活动准备: 小电珠、电线 教学过程:

一、了解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特点。

二、设计风力发电模型 要注意:

1、风力发电模型示意图

2、风力发电说明

3、风的来源及风力大小

4、操作场地和时间

三、演示并介绍开关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1、功能:用来控制电流的通断。当开关合上,电流可以从开关上流过;当开关断开,电流不能从开关上流过。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在一个电路中,要分别控制电路中两个小电珠的亮、灭,其方法是把两只开关并列地连接在电路里。英雄伴我成长

活动一:向英雄致敬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祖国近百年来蒙受了空前的耻辱,中华民族经受了深重的灾难,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2、知道千千万万的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的独立解放,为了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怀有民族自豪感。活动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激发他们对英雄们的热爱与怀念。活动准备:

幻灯、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英雄赞歌》配乐 教学过程:

一、出示通知:队员们做准备

二、表演节目

1、表演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2、全班齐唱《英雄赞歌》

三、幻灯出示有关英雄纪念碑的图片

1、观察、讨论:“你们明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意思吗?”

2、交流

四、采访计划

1、我想知道英雄的读书经历。

2、我想知道英雄在工作中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五、想一想

1、怎样与英雄取得联系?

2、通过提问能达到采访的目的吗?

3、将自己和英雄作比较后,我最想说的和最想做的分别是什么? 活动二:采访身边的英雄

活动目标:

1、通过采访英雄了解英雄的事迹。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动重难点:

指导学生采访身边的英雄 活动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选择采访对象注意:要采访的英雄在我们这个地区吗? 和他联系方便吗?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确定要采访的英雄是谁?

二、采访计划:征得采访对象同意后,列出一个详细的采访计划。

1、采访目的

2、采访地点

3、采访时间

4、记录工具

5、采访内容 要知道:

1、英雄的读书经历

2、英雄在工作中是怎样对待困难的。想一想(幻灯出示)

1、怎样与英雄取得联系?

2、通过提这些问题能达到采访目的吗?

三、归来话英雄:对采访记录进行整理。活动三: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活动目标:

1、学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2、学会设计问卷和发放回收问卷。活动重难点: 设计调查问卷 活动准备: 幻灯 教学过程:

一、确立调查内容 我们想知道的问题有:

1、小学生和初中生心目中的英雄是否一样?

2、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目中的英雄是否一样?

二、设计问卷

1、我们选择的调查对象是:,共人。其中,小学生有人,初中生有人,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2、根据调查内容,设计问卷。

三、想一想:怎么发放和回收问卷?

问题是否简单清楚?你和同伴能在几分钟内轻松回答这些问题?

四、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1、我们一共回收了份问卷。

2、我们根据问卷回答情况制作了“英雄人物榜”。3.还把男生和女生对英雄的看法分别作了整理。保护家乡的环境

活动一:家乡河流生态探察 活动目标:

1、了解河流的生态环境。

2、对保护家乡的河流提意见。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活动重难点: 设计探察方案 活动准备: 幻灯 教学过程:

一、确定探察方案

1、导课引出课题。

2、幻灯出示探察方案。

3、了解探察目的、时间、内容。准备不同的记录卡。

二、探察大行动

在探察活动中一定要几个人一起行动互相帮助,注意安全!拍摄小河环境照片,小组合作观察记录。

三、总结发现

对探察记录和照片资料进行总结。小河的水 小河里的植物 小河里的动物

四、保护小河的建议:

我们从长辈那里得知:十多年前,这条小河的环境情况是:我们认为,可能是人们的这些行为破坏了小河里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呼吁:。活动二:宣传科学施肥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农村农田施肥的现状,了解化肥和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比例;

2、使学生明确长期滥施化肥会对环境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科学、合理地施肥,既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又不破坏土壤的肥力。活动重难点:

总结科学施肥的要点,了解滥施肥的危害。活动准备: 幻灯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

二、师生交流,总结科学施肥的要点

1、观看幻灯(课件出示:乡村农田的施肥现状)

2、师生交流课前所查找的图书资料。

3、师生共同总结出科学、合理施肥的要点。

三、了解滥施肥的危害 结合所查找的资料自由论谈。

四、调查农田用肥现状

1、开展实际走访活动。

2、师生交流,小结我国农田的用肥现状

3、了解农户的一些困难和希望。

五、编写广播稿

根据对科学施肥的学习收获和村里农田用肥的现状,确定广播稿中要写的内容。

六、思考:农户对目前农田用肥的收效是否满意?村里农田用肥的现状对农业生态环境是否有不利的影响? 活动三:我是环保特使

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我是环保特使”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村里生活垃圾堆放的现状,拟定并提出改变现状,改善环境卫生的措施,最后能详细列出利用基金改善环境的大致预算。活动重、难点:

针对村民随意丢垃圾的现状,分析并制定出现实的解决措施。活动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象,了解垃圾堆放、处理的现状,发现垃圾的地点,垃圾的主要成分。

1、通过看录象,记录村里生活垃圾的堆放情况:

2、了解村民目前处理垃圾的方式:(1)剩饭菜用来喂猪,有的直接丢到路边;(2)烧掉麦秆和稻壳。

二、针对目前的现状,谈谈自己的想法

要改变村民随意丢弃垃圾的现状,可以采取这些措施:

1、每户设一个大的垃圾桶;

2、把已有的垃圾集中填埋,让地面变干净。

三、走访村委会 分析措施:

1、不现实的措施:

建立垃圾填埋场需要非常大的投入,在村里建造不大可能,可考虑改建垃圾中转站。

2、可以进一步考虑的措施:

为每户配备一个垃圾桶,鼓励村民定点投放垃圾。

四、做预算

将可行的措施综合起来,做一个预算。

垃圾桶:单价元,本村农户总数:户,总费用:元。清运垃圾山:人工费:元,运输费元。建造垃圾中转站:元 宣传费用:元 总计:元

五、填写申请书(略)

教师指导写申请书:把村里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你的改善措施、预算都写进申请书!

六、课后思考:

1、如何使基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做更多的事?有没有节约的余地?

2、哪些措施相对更重要、更迫切? 生活中的塑料

活动一:认识塑料 活动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塑料,了解什么是塑料、塑料从哪里来、塑料有哪些特点、有哪些种类„„ 活动重、难点:

了解塑料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幻灯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找找家里的塑料)

二、说说的塑料的优点和缺点

1、将塑料和木头、金属、玻璃等材料相比,有什么优点? 不容易碎;更轻便;色彩丰富、造型多样、方便携带;

2、有什么缺点?

有的塑料有毒;塑料的应用范围不广;不够结实。

三、进一步认识塑料

1、塑料的定义:

2、塑料的种类:

3、针对塑料的缺点,科学工作者正在尝试作一些改进:

四、展示交流

1、观看幻灯,展示生活中的塑料

2、宣传和交流:

(1)把有关塑料的知识作成网页,供大家浏览;(2)出一期以塑料为主题的板报,供大家观看。

五、全课小结: 填写学习单 活动二:自制泡沫盆景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活动重难点:

动手制作泡沫盆景 活动准备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节课活动主题

二、绘制盆景草图 学生讨论、交流

1、山水、陆地、岛屿怎么摆放在盆景里最好看?

2、用哪种颜料上色?

3、陆地和岛屿分别用什么颜色?

三、绘制盆景

1、制作材料:泡沫塑料、颜料、深底的盘子、胶水

2、所需要的工具:美工刀、画笔

3、主要制作步骤:

(1)用美工刀刻出大小不等的几座山,并削平山的底部;(2)制作房屋;

(3)划分山水、陆地、岛屿的比例;(4)确定摆放位置(5)固定并用颜料上色。

四、美化盆景

五、展示、欣赏成果

六、全课小结,思考:

1、不同景物的大小比例安排的是否合适?

2、屋顶用什么材料制作效果比较好? 活动三:“限塑令”有效吗?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

2、通过提倡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帮助人们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履行环保义务。活动重难点:

制定措施,使顾客愿意购买和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活动。教学准备: 幻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活动要求

二、开展活动

1、向顾客调查,了解顾客对这项环保措施反应冷淡的原因。

2、针对原因,列出解决措施:

(1)不了解可降解塑料袋的措施:把本月定为超市的科普节;在超市里广播有关知识;购物送知识宣传图册。

(2)不知道超市在卖这种塑料袋的措施:加大宣传力度。

3、整体策划:

经过谈论交流,确定措施。

4、填写活动策划书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 活动形式: 详细说明: 经费预算:

四、活动小结(略)人类共同的南极

活动一我的南极探险之旅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南极,教学中设计的“我的探险之旅假想”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活动重难点:

了解探险途中的困难,开展“我的探险之旅假想”活动。教学准备: 录象、幻灯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师:南极是如今世界上唯一没有国界的土地,早在1986年,我国上海的一名中学生和北京的一名小学生就登上了南极洲,在这块神秘而又美丽的白色大陆上留下了足迹,心动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次模拟的南极之旅吧!

二、揭示课题并板书

三、了解南极 幻灯出示世界地图

1、让学生找一找南极洲的位置。

2、了解南极的环境 地貌: 天气: 居民: 交通: 动物:

3、提供相关网站:中少网

四、追随探险家的足迹

师:探险家在征服南极的道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

1、播放录象

2、总结资料:(1)探险队的一般组成。

(2)探险家的准备:特制的保暖服(3)探险家们要面对的考验:冷的天气

五、开展“我的探险之旅假想”活动 我的探险经过假想:登上南极 出发时间:我看到了: 前往方式:

我选择的同伴:我的感想: 我们的形成: 遇到的重重困难:

六、活动小结:填写学习单

七、课后思考:

师:根据对南极环境的了解,这些探险假想合情合理吗? 活动二:企鹅娃娃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企鹅的特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2、通过开展设计、制作玩具——企鹅娃娃这一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活动重、难点: 设计、制作布绒娃娃 活动准备: 视频展示台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作为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要完成绒布娃娃的制作,让小朋友和你们的企鹅玩具交朋友,你想做怎样的企鹅娃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企鹅。

二、探究新知

1、了解企鹅

教师出示一些企鹅图片,通过视频展示台进行展示 师生共同交流企鹅的特点。

2、确定自己想做的企鹅种类

3、设计、构思(1)构图

(2)确定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3)探讨基本制作方法

4、制作绒布企鹅

按照一定顺序制作企鹅身体的各部分

5、让企鹅更完美

对比,看看我的企鹅还有什么缺点?

三、活动小结

四、课后思考 活动三:人类应不应该捕捞南极磷虾

活动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磷虾,明确捕捞磷虾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学生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活动重难点:

针对人类应不应该捕捞南极磷虾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以正方参辩 活动准备: 幻灯 活动过程:

一、引言导入

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人类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南大洋的生物资源更是非常诱人,南极磷虾的蛋白质含量高大60%以上,人类应不应该捕捞磷虾?今天我们班就围绕这个话题组织一次辩论赛,我们将以正方参赛,快做准备吧

二、为开展辩论活动做准备

1、收集材料,准备辩词

收集整理出可以作为我方论据的内容

2、进行整理,完成辩词

3、推敲反方可能会拿出的论据

4、商讨、拟定对应的反驳依据

三、开展模拟辩论

四、辩论赛场

五、总结活动 农田里的故事

活动一农民的好帮手——农具 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调查、采访、交流介绍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农具、了解农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活动重难点:

认识农具,了解农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你们见过农民是如何翻田地、播种子、收谷物、晒谷物的吗?他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农具帮忙完成这些工作,也许你们对农具还比较陌生,现在就分组到村里开展采访活动,认识各种农具,然后在班上作一次介绍交流。

二、确定要采访的问题

三、走访农户 采访记录单 采访目的: 采访对象: 采访时间: 采访地点: 采访内容:

四、补充收集信息

整理获得的信息,补充收集信息。

五、汇总与交流 经验介绍交流会

六、活动小结 活动二:农事谚语知多少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季节、天气的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搜集了解农事谚语,理解其具体含义,并按谚语的不同作用进行归纳总结。活动重难点:

搜集农事谚语,理解其具体含义并按作用分类、归总。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二、认识二十四节气

1、请教科学老师,对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含义、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并完成表格:阴历月份节气阳历日期节气含义

三、搜集农事谚语

用哪些办法可以搜集到谚语呢?

1、可以上网查。

2、可以问一问有经验的老农。

3、还可以从节气、植物的变化和动物的活动等掌握农谚。

四、整理归类

介绍交流各自找到的农事谚语及其具体的含义,然后按谚语的不同作用进行归总。

1、预告天气类的:

2、预告农事类的:

五、“实战”体验

现在恰巧处于()节气,我们决定到田地里去看看如谚语所说的饿农民们辛勤忙碌的场景。活动三:野外观蛙记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认识青蛙,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制定观蛙计划;

2、通过活动,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为拯救可爱的绿色的小青蛙开展一些宣传保护活动,向社会发出倡议书。

3、通过活动树立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活动重难点:

制订出观蛙计划,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发出保护青蛙的倡议。活动准备: 录象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课

青蛙有“庄稼卫士”的美名,你也许书上、电视里看到过不少有关青蛙的介绍,可是却未必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过青蛙吧?不如趁着青蛙活动比较活跃的时节,开展一次野外观蛙活动,走进小青蛙的生活世界吧!

二、想一想

1、在哪里容易找到青蛙?什么时候观察青蛙比较合适?进行野外观察要注意什么?

2、观看录象

3、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三、制定观察计划

1、要全面认识青蛙,应该观察青蛙的哪些方面?

2、制定观蛙计划: 观察目的: 观察地点: 观察时间: 观察方法及装备: 观察内容: 组员分工: 安全准则:

四、观蛙去进行野外观蛙活动,并填写观察记录

地点: 日期和时间: 天气情况: 参加人员: 观察到的情况:

五、观蛙归来

回顾、整理好野外观察的情况后,在小组交流后,谈收获和感受。

六、思考

1、从可行性、方便性等角度,选择观察哪些内容比较合适?

2、小组中每位成员都清楚自己的分工和需要做的准备吗?

2017――2018

学年五年级下册合 实 践 教 案

6.综合实践近视教案 篇六

1、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2、加强学生对近视情况的重视及预防。

3、通过制定预防近视方案及设计简便的预防近视器材并制作,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课前走访学校里不同年级学生的近视情况,了解近视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学生设计预防近视眼的简易器材。课前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自行准备材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提出的材料、塑料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初,先让我们来了解来自网上的消息。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而大学生中近视眼患病率达九成以上,数目惊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我国学生的近视眼情况形势严峻。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所关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小学生近视眼的情况,一起来——预防近视眼。

二、交流调查情况:

1、课前,同学们已经分小组就我校各年级学生近视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下面就请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交流。每小组派一学生代表交流调查情况。教师适时板书记录。(年级、近视率)

2、教师指导学生将调查情况整理成统计图表,并分析。(1)咱们同学调查的年级不同,人数不同,近视眼的人数也不相同,怎么进行分析?

(可以根据每一年级的近视率,画出1——5年级近视情况统计图,并对统计图进行分析。)

(2)学生在稿纸上画出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分析统计图,得出结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学生的近视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将一组统计图贴到黑板上,并板书箭头,表示逐年上升。)(4)学生交流近视原因分析:读写姿势、光线强弱、遗传、饮食等。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出示课件,补充其不足并总结。

3、请班级

一、两名近视眼同学上台交流自己近视眼的成因,以及近视眼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

4、学生用塑料纸模仿近视眼视物模糊,体验近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5、交流。

三、小组制定预防近视眼的方案或设计制作简易器材: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定方案、制作器材。教师参与并指导。

2、小组派代表交流,其余生可提出疑问或建议。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预防近视眼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还为此设立了“爱眼日”,你知道是哪一天?在6月6日来临前,你打算做些什么呢?

五、总结。

7.民间艺术综合实践教案 篇七

关键词:民办高校,实验教学,建设

0 引言

近年来,国内民办高校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并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一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已升格为民办本科院校,此类的院校一般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中,民办高校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对提升民办高校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民办高校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现状

由于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在管理与体制上与公办高校有所不同。在实验室的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不够科学规范,实验室的利用率没有充分挖掘,不能很好地服务学生。其次,实践教师队伍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实验管理人员与实验教师角色定位不清,没有真正介入实践教学环节。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不愿指导实践部分;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不够。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提升民办高校办学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关于艺术与传媒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构想

2.1 中心概况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与传媒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于2015年9月,隶属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依托影视系和美术与设计系进行管理。将动画、广播电视编导、美术学、服装与服饰设计四个专业的实验室进行合理整合,以服务福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支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体系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设计与传媒人才培养基地为建设目标,形成了跨学科、开放共享的现代艺术与传媒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实验中心可分为三大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实验平台、影视实验平台、工艺实验平台(如图1),下设功能各异的专业实验室:影视动画(机房)、动作捕捉实验室、定格动画实验室、演播厅、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录播实验室、影视传媒工作室、制作室、画室、雕刻实验室、服装工艺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

2.2 开放性体制的构建

2.2.1 开放式实验室管理

实施实验室开放,能够确保学生有更多的实验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科研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能够确保实验开出率,有效地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1]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省级艺术与传媒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实验教学中心坚持以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鼓励部分实验室按需开放。例如,影视传媒工作室是主要面向学生开放,通过模拟招投标方式,遴选优秀学生团队入驻工作室。入驻的学生团队对工作室拥有半年至1年的使用权。在工作室使用期内,学生拥有对工作室所有器材的优先使用权,如:单反摄影机、摄像机等器材。实验室管理人员做好贵重器材的日常管理、维护及借出手续。学生团队利用工作室平台通过专业教师指导,在工作室使用期内需完成指定项目任务,并定期验收,对工作室的作品成果进行考评。

2.2.2 开放型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本,突出实验教学的指导性和服务性原则,在时间、场地、设备及指导老师的配置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以保证实验中心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实验中心的录播间、录音棚等实验室面积较小,设备器材数量不多,不适合集体教学。对于此类实验室,实验中心采用集中教学与开放教学二者相结合。例如,针对《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影视录音》等课程,理论知识在正常教学中完成,实践部分则安排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根据指定的时间段,由学生通过学校CRP系统提前对录播间进行预约。预约成功后,自行到录播间完成实践作业。在使用实验室前,需由任课教师与实验管理人员协调好开放时间。在学生录制过程中,实验管理员需对设备的使用技巧给予指导。实验管理员对学生的指导工作给予认定一定的工作量。此项措施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实践与理论指导的深度融合。

2.3 实践教学工作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与传媒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要面向艺术类专业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艺术类学生个性突出,思维活跃,善于创造。因此,在专业课程中增加了不少实践课程。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艺术技能的提高。随着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三五”期间实施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的政策,各大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都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针对内涵建设,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采取了以下措施:

2.3.1 将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求教学示范中心面向的所有专业构建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计划,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以加强课程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企业共同编制课程标准。按照培养学生“以艺术素养为基础,以创意设计为核心,以制作技术为手段”的理念,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统筹开设实践类课程,各专业实践教学比例达到30%。

2.3.2 制定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求所有开设课内实验的课程均按规定制作《实验教学大纲》和考核方法,并要求学生提交作品,有关过程性文件资料需齐备、规范。实验教学大纲需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衔接。各专业的实验教学大纲根据艺术人才培养的能力、素质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合理设置实验项目。实训主要采取项目驱动、团队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实际项目案例,以实际企业组织的策划项目来驱动实训。根据企业项目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实训)课程。

2.3.3 竞赛平台的构建

艺术与传媒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坚持“以赛促学,以展促学”核心理念,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中心资源,打造学生学科竞赛平台。通过竞赛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促进艺术与传媒类实验教学改革。鼓励组织学生作业、作品参展、发表、参赛,如学生DV作品比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比赛、学生摄影作品比赛、展览等,在报刊、杂志发表的新闻稿件、新闻图片、广告创意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实验教学成果,都可纳入实验教学评价机制。

2.4 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实验教师队伍比较薄弱,以青年教师为主,实践手动能力较弱。但民办高校的实验管理人员,一般只从事设备仪器的维护及管理,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甚包括管理实验室的日常卫生情况,参与实践教学较少。但与任课教师比较,实验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硬件设备的熟悉程度相对较高,动手能力较强。针对这一特点,实验教学中心设置独立的实验类职称评定系列。鼓励实验管理人员积极参与教学教改研究,为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提供实践指导。将实验管理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构成一支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实验教学经验丰富、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的实验教学队伍。

同时,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艺术与传媒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影视传媒和创意设计2个教师团队,充分发挥本校现有双师双能型教师的作用,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同时选送教师下企业或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顶岗实践锻炼。专业群每年选派至少10名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或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双师双能型”教师等各类学习培训班。并将以上措施作为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逐步提升双师双能的教师队伍。

2.5 实践基地建设

加强民办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中心与福州广播电视台、福建省天狼星动漫有限公司等众多单位有着良好的联合培养合作关系,成为实验教学中心稳定的实习基地。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发展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研究,扩大对外联系,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除拓展校外合作企业,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校内也设立了福建云想服饰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发展而设立的全资子公司。通过校企合作,形成产学研合作反哺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实验教学中心的四个专业分别在服饰设计、时尚摄影、宣传片制作等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诚信、互惠合作的基础上,改革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教师将企业工作案例应用在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强化企业内涵教育。

3 总结

民办高校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改善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体制,规范实验教学,提升实验教师队伍,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等,对提升民办高校实践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与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成真正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高层次的实验教学基地和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培训基地,还需不断摸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伍顺比,颜春龙.民族院校现代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2]陈爱华.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03).

[3]孔鹏.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教学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6).

[4]司佑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3).

[5]李玉东,刘景艳,阎有运.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3).

[6]吴世华,杨光明,王秋长,李一峻,程鹏,于丽华.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1).

[7]王芳,李平,郭兴启.依托实验教学中心平台促进第二课堂的发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

[8]杜玉霞.基于项目的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05).

[9]何根海,谭甲文.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04).

8.数学综合实践教案 篇八

1.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利用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求得头发的数量。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数据的取舍,并会较准确地估算。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团队合作、动手操作、探究、概括、推理等能力。教学难点:测量头皮面积、数出1平方厘米头发根数。学具准备:直尺或三角尺 教学内容:

一、故事引入:

因为阿凡提实在太聪明了,把皇帝的风头都给抢光了,皇帝就刁难他:“爱卿呀,天上的星星有几颗啊?”怎么问这样的问题呢,分明是坑人嘛。大家都为阿凡提捏了把汗,没想到阿凡提不紧不慢地说:“我的陛下,天上的星星跟您的头发一样多。您的头发有多少根,天上的星星就有多少颗。好一个巧妙的回答!皇帝哑口无言,也只有哑巴吃黄莲,有口说不出了。难道真的是要把皇帝的头发扯下来一根一根数吗?这个问题大家能帮助皇帝解决吗?

二、教学新课: 1.出示课题——头发有几根?

2.首先,同学们先来猜一猜,你的头发大概有几根,看谁猜得最准确? 板书:

1万、5万、10万、50万、100万、1000万、1亿„„,3.头发到底有几根,你觉得一根一根的数科学吗?我想你就是有三头六臂、花费九牛二虎之力,一天到晚不停的数,肯定会累得筋疲力尽,那么大家能想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吗?大胆地想:

生1:全剪下来数数毛孔就知道了,一根头发对应一个毛孔呀。生2:发明一种像银行点钞机一样的机器,过一遍就数出来了!4.师:这些好想都是想像中的,有没有更切合实际的方法?

生3:先把头发平均分成2份,然后再把其中的一份分成二等份,再把其中的一份分成二等份,依次类推,我们一共等分了8次,最后的一束头发大约有几根,我们就用这个数字□×2×2×2×2×2×2×2×2,就可以算出头发的根数了。

生4:先数出300根头发有多少面积(平方厘米),再测出有多少面积(平方厘米),就可以算出有几根头发了。算法是:假设300根头发有2平方厘米,共有400平方厘米,则有头发400÷2×300=60000(根)

生5:先数出1平方厘米有多少根头发,然后再测出发区有多少面积(平方厘米),就可以算出有几根头发了。

1平方厘米的根数×头皮面积=头发总根数

5.师:以上哪种方法最合适?请根据这种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完成阿凡提的问题。谁来先给自己组里分分工:(四人小组)

(1)选一人(女生)作为被数的对象,这个人要有耐力(坐如钟),不能动;

(2)另外两人选好头发:要选疏密恰当的位置,合作量好边长为1厘米正方形的头发,捏成一束,并仔细的数出来;

(3)再测量头皮面积,那怎么测量呢?我们学过长方形面积计算,只要把头皮分割成几块近似的长方形,再计算出总面积。(约600平方厘米)

(4)第四人作好记录,最后一起把他算出来。下面先由四人小组长分工,比比哪一组测量得最仔细、计算方法最适当准确。(动作快的组再换一位同学进行测量)6.学生测量,教师巡回指导。7.学生汇报——评出最优组

三、讲解头发的秘密(出示):

1.一个人的头发从儿童到成年人是逐渐增多的:30000-120000根。

2.正常人(成人)的头发大约十万根左右,头皮面积大约为7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约有150根头发。

3.每根头发的寿命长短不一,平均每根头发的生命期限大约是3年,正常人每日大约会掉下20-100根头发,如果较长时期内每日头发脱落的数量都超过100根以上,则说明有异常脱发现象,则应向医生求诊,找出大量脱发原因。

4.头发的生长速度是每天约0.4毫米,平均每月大约长1.2厘米,一年大约是10-15厘米。6-7月份生长最快。头发生长要吸收大量营养,有“痴人长发”一说,所以不要把头发养得太长了,否则你的脑营养会让头发吸完的。5.发根在头皮以下深度:4毫米。6.一根纤细的头发直径:45微米。

7.正常情况下:一根干燥的头发能被拉长30%,一根湿发能被延伸50%。8.一根头发单独能承受的平均重量为100克。9.一头头发可吊起两头大象:一个人的头发能承受12吨的重量,相当于两头大象的重量。当然,要用活人吊起大象的话,必须考虑头皮可以承受的限度。

10.不同人种的头发强韧度不同,亚洲人的最强韧,1根头发可吊起140克物品,欧洲人以111克次之,非洲人头发最脆弱,只能吊起70克。

四、教师师总结: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1、你能估计出我校有多少名同学吗?(每班50人,32个班,共1635人)

2、你知道自己人体中大概流动着多少血液?(人的体重约是血液的13倍)

小管家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背景: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及理财意识,做个节约型的小公民。

活动目标:

1、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巩固小数点加减法。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操作几交流的过程,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活动准备 :

1、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家中一周的开支情况记录下来,并完成如下统计表。

2、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设计意图]人人参与收集整理数据,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平等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中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教师:

同学们,人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消费,一个家庭也是一样,每天都有不同的开支,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我们班每个同学家里的一周开支情况。探讨开支的规律,学会做小管家。出示课题《小管家》

二、交流各家一周开支情况:

1、先在小组内交流

2、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其家里一周开支情况并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1)你是怎样得到记录单上的数据的。

(2)表中的“项目”、“金额”、“小计”、“总计”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 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巩固小数加减法,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表的制作。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会不同,体会统计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为后面谈意见和建议奠定基础。

三、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一周的开支情况教师: 如果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你打算怎样设计统计图。

1、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

(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统计图表样,也可向小组内同学学习绘制方法。)课件出示:()家庭一周开支统计图

2、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利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发现家里一周开支情况的周期性。发挥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降低差异,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展示、交流、汇报:

1、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制作好的统计图,比比看谁的作品最美观,选出来作为优秀作品展示。

2、对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同时说说你家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交流后由学生进行评价。(从制作的美观程度,及开支的大小,开支的项目上进行评价)

3、根据自己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估算本月的开支,估算结束后进行全班交流,并说说具体的估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

4、对各家的开支情况你有什么感受?你家的开支和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教师: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你有合理的建议吗?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获得自信的体验,获得发展,并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节约意识,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小结:

大家都谈得很好,要想日子过得好,就要合理开支,计划支出,只有这样才能收支平衡,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我们从小就应该懂得勤俭节约,不乱花一分钱。不浪费水电等地球资源,学会为全人类着想。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估算的本月开支向父母汇报,并针对如何节约开支这个问题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做一次家庭小主人,到超市购物一次,学会购物,学会理财。

小学四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梯形的初步认识》

活动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7册《梯形的初步认识》

活动目标:

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

活动学具:钉子板、铅笔、彩笔、直尺、三角板、橡皮、小棒、彩纸。活动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平行四边形)。

二、理解梯形的意义 首先出示一组图形

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征?

(1)看到这个名称你能想到什么?(板书:一组对边平行、四边形)

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四边形?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是四边形的?(2)动手测量.

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一组对边有什么特点.(3)抽象概括.

根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梯形吗?

小组先讨论,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出梯形的确切定义.(板书: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就是梯形。(4)反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梯形?

(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提问法、实物教学法,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走进生活,生活走进了课堂,学生对于)2.梯形的的特征和特性(1)教师演示

教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四边形,然后再出示梯形。让学生分组观察并讨论,教师引导出梯形的特征。

学生明确: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就不是梯形。(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动手,是否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3)归纳梯形的特性.

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梯形具有稳定性.(板书:稳定性,不变形)(4)对比.这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如河堤、渠坝等.)

3.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梯形的底和高。(1)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从梯形平行的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梯形的底.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几条高?它位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

使学生明确:从B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D点画高,它的底是BC.(3)画梯形的高

(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能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画一画等多种动手实践操作,亲身体验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不仅能在表象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通过小组合作与同伴交流,还能抽象出立体图形的特征,理解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现展了思维,从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巩固练习(关注每一个学生)

1、哪些图形是梯形,为什么。(如有分歧,可用尺检验)在这些梯形中分别指出上底、下底和腰,并画出高。

2、找出“小船”中的梯形。

用七巧板中的2块、3块、4块„„分别拼出不同的梯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3、在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你能有不同的画法吗?(可分成两个梯形或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4、用粗细、颜色不同的笔在长方形纸上画出不同的梯形,并记录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再画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记录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5、用两张长方形纸叠在一起,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用这两个梯形能拼成哪些图形?

5、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回想一下,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进行研究?

综合实践四年级上册教学预案 第3、4课时

《大鱼和小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同色编和多色编的基本原理,能用编织的方法体现鱼的形状美、颜色美、花纹美。2.掌握编织的方法,熟练利用美工刀的技能。

3.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环保节能教育。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色卡纸制作鱼儿的技能。教学难点:掌握用美工刀做鱼身上划纹的技能。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话。师:同学们,看过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吗?说说这个动画讲的是什么故事,你最喜欢片中的什么鱼?

2.看《海底总动员》的片段。

3.: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来了海底的好朋友——鱼儿们。教师出示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鱼儿。

二、导探究,学会制作

1.觉得哪里最美?想一想,花纹是怎么做出来的?(教师引导各种颜色的纸条互相穿插在一起,形成美丽的花纹。)

2.制作步骤:a、画一条鱼b、剪下来c、裁出一条划痕d、穿插纸条e、装饰眼睛等 教师示范用剪刀剪纸条,用美工刀在鱼身上划出划纹、如何穿插纸条和装饰,讲解要领。3.板书制作方法的简要提示:画——剪——划——穿——粘

三、放手实践,体验乐趣

同桌两人合作,设计制作出一条漂亮的鱼!组内的作品展示在海底卡纸上。师:这是一片孤寂的海底,只有水草在飘动。请你们赶快做出美丽的鱼儿,让这片海底变得热闹起来吧!

四、作品评析,课外延伸

1.展示作品。师:你最喜欢哪条鱼儿?为什么?评出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制作奖。2.延伸:请同学们发挥你无穷的想象力,在课后制作一条与众不同的鱼儿,装扮自己的房间。教师出示可以用的材料:旧报纸、旧挂历等,并出示一些用不同材料制作出来的成品。3.总结:激励评价。

第4、5课

动物乐园 教学目标:

1.选择柔韧性较强的纸张,学习卷纸动物造型的方法;

2.掌握圆形卷折、椭圆形卷折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 上创造出新的卷折技术; 3.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他人,并对他人作品的特点进行评价。教学过程:

1.多媒体展示:卷纸贴画(是老师自己的作品)。师:这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 生:是卷出来的;

生:是纸卷出来以后贴起来而成的。师:(揭题)今天学习卷纸贴画。

师:请观察,老师的作品都是怎么样卷出来的?老师的作品都是怎样拼出来的? 2.动手实践:“牛刀小试”——我来卷个圆形。生:自主卷折圆形。

生:交流——从纸的头开始卷,卷出来的是实心的圆形。

——在手指上卷,卷出来的是空心的圆形。

——在铅笔上绕着卷,卷出来的也是圆形。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卷出来的圆形都不一样。你能卷出来什么样的形状? 生:压一压或挤一挤会变成扁扁的圆(师补充说叫椭圆)。3.实践活动:“超级变变变”。师:比一比,看谁卷出来的形状奇。生:动手卷折。交流展示。

空心圆折成三角;空心圆折成四边形;空心圆折成棱形;空心圆折成雨点形;纸的两头都卷成实心圆然后折成心形„„。师:(大加赞扬)

4.实践活动:“更上一层楼”——海星是怎样卷折出来?

师:大家已经会卷折各种不形状的图形了,那么海星是怎样卷折出来的? 生:动手实践——交流展示。5.把纸圈粘成卷纸贴画

师:怎样用较快的速度制作一幅美丽的海洋生物的卷纸贴画?在合作小组里讨论一下。生: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生:先分工制作,再组合成美丽的海洋生物贴画。

生:我们组认为:先共同讨论设计出贴画中要哪些生物,然后分工制作,再组合。师:指导方法——简单构图、卷折纸圈、贴画、美化。

6.实践活动:“大显身手”——小组合作制作美丽的海洋生物的卷纸贴画。生:小组合作活动。生:小组作品在班内交流。

7.作品评价:“展我风采”——评奖活动

师:设最佳作品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默契奖等。生: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的风采。生:共同评价。

8.课外延伸:还能卷折出什么动物不?

师:你还能卷折出什么动物、植物来?还能卷折出什么人物、建筑物? 在班级里举行一次卷纸贴画展。

第5.6课

缝布袋 教学目标:

⒈根据生活经验,探索缝制小布袋的方法。⒉掌握用平针缝制的技能。

⒊初步形成生活自理的意识,做生活小主人。教学重点:掌握平针缝制的技术。

教学难点:(1)缝制过程中两手的协调配合。(2)收针时的打结也是很难把握的。技术要点分析:

在小学阶段,关于手缝这一内容,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首先要落实穿线、打结这两个技能。一般情况下,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并把线的一端剪光,然后进行穿线。打结:关于打结的方法有许多,能达到效果便可,但要提示的是结的大小要根据布的密疏(或洞眼)所定。平针,虽一上一下看似简单,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左手拿布,右手拿针的缝制动作配合协调,也是需要强调的。

收针:要求不留下过长的线,这样才能使布袋收口紧密。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①课前展示“主题活动”——探索“平针”的奥秘。②生活中的“平针”调查。

一、展示情境,学生尝试。

①利用图片、课件或者教师直接示范,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想尝试的情境。②学生尝试穿结、打结。③反馈、小结。

④学生能者为师,再次尝试。

二、根据生活经验,探索布袋的方法。①按小组(异质分组)进行讨论。②反馈比较各种方法。③小结。

三、阅读课文,比较讨论 ①读课文,比较异同点。

②讨论最佳方法。(或者最合适的方法)(4)实践操作,巡视指导。(5)展示比较,学生演示。(6)再实践操作。(7)评价延伸。

第一课

问卷调查法

教学目标:

1.了解调查的基本方式:访问调查、座谈调查、问卷调查。2.了解问卷调查注意事项,学会利用问卷调查来收集资料 3.设计一份问卷调查表。教学的重点:设计一份问卷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提问 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老师,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吗?今天校长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我去了解同学们的早餐情况。该怎么去了解?谁能提供一些好的方法给我?

二、了解调查的基本方法

出示幻灯片:调查的基本方法:访问调查、座谈调查、问卷调查

访问又叫谈话法。这是一种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谈话直接收集材料的方法。例如,了解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业余爱好,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了解教师的教学经验,了解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等。

开座谈会,是由熟知情况和富有实践经验的人主持会议,依据事先准备好的调查提纲,向到会者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借以取得资料的一种方法。开调查会时,调查者和调查对象可以直接对话、共同研讨、互相启发、相互核实,使所取得的资料符合实际。参加调查会的人必须是对情况熟悉,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提供比较可靠的情况的,但参加人数要适当,一般以三五个、七八个为宜。同时要开有准备的会,要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对每一件事都要问清楚、问确切。

问卷又称填表法。研究者为了了解某些事实或意见,向被调查者分发印好的问题表格,要求实事求是地填写,然后进行回收整理研究。这是一种用书面形式进行调查的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问卷调查使用最多。

三、了解问卷调查表的样式 1.分发样卷,让学生观察

2.了解问卷调查的基本形式及其要点

⑴ 问卷说明也称引言,应包括调查目的、意义、主要内容、调查组织者、等。问卷说明一般印在问卷的封面或上面。并提出要求,如:请选出一个您认为最佳的答案。

⑵问卷题目。问卷题目是问卷的主体,问卷题目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如何,是调查成败的关键。问卷题设计主要有二种类型: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要求应答者提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回答.如:你认为学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请调查对象自己写出答案来。封闭式问题则由研究人员提供对该问题的若干种答案,由调查对象在这些答案中进行选择。主要的题型有:

是非题--问题的答案只有同意和不同意两种,回答者必须选择其中之一。

如:你认为一年级学习英语是否必要?

是()

否()

选择题--问卷的答案相互之间不是矛盾关系,只是类别、程度、数量的不同,回答者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答案,这是当前问卷调查中最常用的形式。选择题一般有等级式、并列式二形式。

等级式:各选答案是由具有等级意义的词汇或数字形式构成的问题。如:

你参加体育锻炼的经常性如何?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等级式常见的问答量级有: A.极好;好;可以;一般;坏;不知道。B.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C.有规律性;偶然;极少;从不。D.很喜欢;较喜欢;一般;不太喜欢;很不喜欢。E.非常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很不同意。F.很重要;重要;较重要;不重要;不知道。

并列式:备选答案是由等价的、各自独立的词汇构成的问题。如: 你认为你每天背诵英语的最佳时间是何时? A.早晨;B.早自习;C.中午;D.课间;E.晚饭后;F.其它。

填空题,它是在问题中留有一定的空白,让调查对象填写完成的问题。如:

你最希望开设的选修课是

问答题。它是允许调查对象充分自由作答的开放式问题。

如:请您谈一谈对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看法? ⑶问题与答案必须明了,而且有意义.

四、设计调查问卷《小学生的早餐调查》

五、学生展示,教师讲评

六、注意事项

1.选择最佳发放试卷的时间,选择乐意接受调查的对象,用礼貌和真诚感动调查对象,指导填写,保证每份问卷的质量。

上一篇:工程机械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名师六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