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给军工企业、民营企业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2024-09-21

军民融合给军工企业、民营企业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精选3篇)

1.军民融合给军工企业、民营企业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篇一

军工企业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新时期新阶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经济强国的战略选择。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很大比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

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因此,“军民融合”之路也就成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工企业落实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性任务。在“十二五”发展中如何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军工企业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落实。军工企业坚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涵

军工企业坚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军。将富国和强军的目标融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兴工业化发展道路的伟大进程中,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其关键是利用统筹兼顾的方法,统筹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 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五项基本要求”,即:着力精干军工主体、扩大协作配套范围;着力完善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着力培育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要求的市场主体;着力健全有机协调、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最终实现军工企业坚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实现“五大发展目标”,即:基本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互通、互动、互补;基本实现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在财政投入、税收政策、市场准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公平化,军品市场退出制度健全完善,军工资源开放共享;培育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装备竞争性采购、集中采购、一体化采购工作稳步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武器装备发展的产业基础明显加强。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的军民结合取得了显著进展,军工行业完成了由比较单一的军品结构向军民复合结构的战略性转变,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民用工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格局 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军工企业贯彻国家“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政策,按照国家和行业对军工企业的战略定位,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以各自军工技术特色为主的多层次业务框架。军工科研生产能力已有2/3转向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有10多万项军工技术转为民用。国防科技工业已能生产50余大类,约1万种民用产品。这其中,年销售过亿元的民用产品近200种,过10亿元的近20种。2008年1-6月份,军工企业民品产值同比增长30%,占全部产值的比例达到74%,创下历史纪录。

尽管如此,国防科技工业要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军民融合”发展目标,把国防科研生产植根于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之中,充分利用军民两种资源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2 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至今还程度不同存在军民结合产业支撑不足,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机制运行不畅,政策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不适应新时期武器装备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当前制约军民融合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因素,大致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领域中军民技术双向流动机制不健全;军工企业在军转民发展过程中,基本维持的是一个军民分离的工业模式,军工企业内部,军民品只在制造层面利用军工制造技术实现工序间 融合,而在科技研发层面还是分离的。由于军民技术缺乏双向流动机制,即使在企业内部,军民品科技资源、科技成果,也无法实现全面共享。

军用技术标准与国家技术标准不通用,非军工企业技术进入军工企业与军工技术融合存在程度不同的障碍,在军民融合转型中对非军工企业形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竞争,同时也制约了军工企业利用民用高新技术开展科技创新。

二是在军品科研生产及订购中军工企业与非军工企业之间缺乏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军民融合转型中对二者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影响和制约。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惯性,又缺乏市场推动机制,部分军工企业在军工科研生产领域程度不同仍存在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意识和优势地位,在军民融合转型中保持了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这对军工企业经营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十分不利,甚至带来青蛙效应,危害显而易见。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也在影响着军民技术融合,随着军、民产品界限的日益模糊,一些军工企业正在从事的工作,非军工企业也在同时进行,这无疑将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2.3 军工企业在军民融合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政府将陆续推出与之相衔接的政策,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如立足国家工业基础,扩大协作配套范围,通过动态调整优化,加强科研生产条件建设;改进军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修订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并 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参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创造条件;改革现行军品税收政策,按照公平、高效的原则,对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企事业单位执行统一的税收政策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向传统的军工科技生产体系发出了强烈的改革信号,表达了国家建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军工科技生产体系的决心和信心。军工企业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改革浪潮中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机遇与挑战。

军工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将面临来自市场的冲击。国家面向社 会建立开放式发展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格局,打破了军工企业自我封闭、一股独大的局面。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在各个领域形成和积累的科研和生产及技术优势,将如滚滚洪流冲开传统军工科技生产体系的堤坝,涌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军工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将面临来自市场机制下的竞争和冲击,在转制改革、军民融合发展中步伐较慢的军工企业将面临重大打击,有的甚至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军工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在战略转型中同时也面临诸多机遇和巨大的市场空间。由于军工企业多年来自成体系,自我封闭,远离市场,有一段时间曾出现“搞导弹的不如卖鸡蛋的”尴尬局面。随着军民融合战略转型的深入发展,军工企业的经营在不断融入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将获得来自多方面的市场机遇,多年来集聚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将得到释放和发挥。在带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市场机制的推动与非军工企业将建立起 技术联盟、产业联盟,促进军工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使企业的经营效益获得质的提升,完成军民融合战略转型中的蜕变,进而实现产品产业的转型升级。军民融合战略转型中军工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3.1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核心能力建设

结合国家关于指导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方针政策,从企业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系统策划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发展思路。在企业“十二五”经营改革和发展中坚持“四个融入”,即:将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融入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中;将企业非战争军事装备发展融入军队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中;将国防动员应急能力建设融入企业科研生产能力建设中;将企业优势技术和产业发展融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建设中。

明确政策指引,落实政策措施,完善发展规划。合理设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做好分工布局。坚持科学统筹军民用科研、生产、试验能力条件建设,加速推进科研生产的信息化。在推进军、民用产业能力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军用科研设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民用科研设施服务与国防建设的作用,加快推进能力的兼容和兼顾;提高通用制造能力的柔性化水平,既满足民用产业的发展,又保障军品通用制造的需要,努力建设军民共用且适应军民两业发展的科研生产能力。实现信息化条件下能力资源的共享、共用,进一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3.2 加强军民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军工企业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统筹军民用科技资源,完善企业内部科研、技术领域的组织结构,明确组织内部职能之间和组织间的协调界面,理顺军民品研发与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大力推进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企业军民结合产业研发中心以及其他研发能力、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技术同源的民用产品,推动军、民用产业相关技术的双向转移,建立技术发展相互借鉴、科技成果相互转化、军民两业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

3.3 加强“小核心、大协作”军品科研生产体系建设

以企业发展战略为统领,以提升企业军品科研生产核心能力为目标,从产业发展、产品发展、技术发展等方面认真梳理、准确定位,抓住核心技术,重点投入,形成军民结合的柔性专业化生产能力,放开一般能力,把军品的通用生产制造能力寓于民用产业发展当中,退出无竞争优势、无发展前景、长期亏损的产品和领域,通过企业内部资源整合、企业重组改制或通过市场机制建立技术联盟、产业联盟引入社会资源,深化战略合作,实现通用生产制造能力的军民一体化,促进企业产品逐步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和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军民两业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军民融合战略转型中军工企业应采取的保障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军民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组织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做到“五个坚持”,解决“两个制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丰富实践,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需要出发,统筹谋划和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确保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三是必须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骨干,以非公有制经济为重要力量,使多种所有制经济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四是必须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调动发挥军地各级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包括军队、企业、科技、教育、人才等各领域在内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良好格局。五是必须坚持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机制,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解决思想观念的制约。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现实中,自成体系的思维定势和本位主义观念还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视野不开阔,行业壁垒,不善于利用组织和吸纳社会资源开展经营。解决利益关系上的制约。在军民融合式发展中,可能要触动某些既得利益者,产生某些利益摩擦。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生产领域,军工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将失去垄断地位。诚然,经济社会中的企事业单位同样也存在着自身的利益诉求。即使在企业内 部进行军民技术交流和转移,也会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

因而,企业必须建立一种协调问题化解矛盾的常效机制,才能将军民融合式发展引向深入。4.2 加强政策和制度保障

制定军民融合发展规划。精心制定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规划。军民融合式发展,涉及企业改制、整合重组、合资合作以及军民品科研生产等诸多因素。必须树立体系建设的观念,加强战略筹划和顶层设计,努力构建以需求牵引建设、以计划规范进程、以标准控制质量的科学管理模式。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融入企业“十二五”规划,落到实处,做到与企业“十二五”规划同规划、同实施、同检查、同验收。

配套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配套法规制度。对国家已出台的法规中军民融合的相关规定,加以细化,使之更具操作性。要完善需求提报论证机制,在我国其它行业和民营企业中存在着巨大的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要结合企业发展需要通过需求提报论证,诉诸法律、制定法规等措施予以整合,形成准入机制;制定军民品技术转移管理办法,形成军民品技术在企业内外双向流动机制,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发展;建立产业技术联盟机制,强强联合,融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之中,保持企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通过以上措施,使企业经营发展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要相机制定符合军民两用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消除军民融合发展中的管理冲突,提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效率。不断完善有利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工作机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在经营中达到信息对称,为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信息保障。完善绩效评估机制,统筹制定各管理领域融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军民融合发展规划执行、重大项目进展、综合效益发挥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以此为依据,加强奖惩激励,督导问责,促进工作落实。

2.军民融合给军工企业、民营企业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篇二

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时至今日, “供给侧改革”一词作为经济领域的热点词汇, 早已在媒体的渲染下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它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根本性转换。“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 供给侧改革就是指从供给这一端来进行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解决经济增长的“近忧”问题, 而把眼光放长远来看, 要解决长期的“远虑“问题必须依靠供给侧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 以供给、生产端为着眼点, 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推进经济发展, 以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也是发展的一条主线, 将在“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将处在一个突出位置上。具体而言, 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方面入手, 采取降低税负、简政放权、扩大市场准入、减少生产和交易成本等方式, 推进技术、人力、知识等领域的要素升级, 逐步改善企业经营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以实现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创新经济增长点的目标。

二、供给侧改革给建筑企业带来的挑战

在建筑行业全面适应新常态, 迎接供结侧改革的背景下, 未来整体行业发展速度将趋于合理化。数据显示, 投资与消费对于GDP的贡献率已经呈现出变化, 投资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已经不再是第一大动力源。这将为严重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的建筑业带来巨大的挑战。自2013年以来, 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增速连续下滑, 从2015年起增速继续下滑已逼近负增长区域。国家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和债务高企的困难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建筑企业正面临的巨大困难。

1. 企业现金流恶化

从2014年起, 建筑企业的发展困境就已经逐步显现出来, 部分建筑企业在资金链断裂的泥淖中难以走出, 已经出现了倒闭、破产的苗头。2015年10月,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前三季度国民经济发展数据。数据显示, GDP同比增幅6.9%;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建筑业总产值117947亿元, 同比增幅2.3%;全国建筑业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2.6%, 经济学家预言中国建筑业的寒冬期已然来临。

造成建筑企业现金流恶化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从内部来看, 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范畴和方法上区别于其他企业, 因其具有流动性强、生产周期厂、涉及面广、牵扯环节多等特点, 一个工程项目从信息的获取到投标, 最终到履行, 所经历的时间跨度很长, 更加增添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 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导致运营水平受限;在资金管理环节上, 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 财务监督控制水平不足, 项目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越来越大, 造成企业经营成本过大, 影响经济效益的提升。

同时, 建筑行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也从一定程度上恶化了企业的现金流动。例如各类保证金众多, 占用企业过多资金;整个产业房地产库存积压过多导致现金流难以周转。在融资方面, 受政策限制, 建筑企业寻求银行贷款难度日益增大, 而进行民间借贷融资的成本又过高, 导致企业在资金来源方面也遭受困难。

2. 人口红利几乎消失

劳动力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多年来, 我国建筑业一直发挥人口红利的优势, 管理水平低下, 建造方式落后。我国劳动力人口比例在2010年达到峰值, 此后渐渐回落, 人口红利开始消退。近年来, 建筑企业出现的用工荒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这也意味着建筑行业的人口红利期已经告一段落。数据显示, 2015年之后, 我国作为主要劳动力的20~64岁人口数量开始减少, 从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曲线与人口的关系来看, 出现“人口拐点”很可能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受到最大影响的就是房地产业。建筑企业作为房地产业的上游, 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与用工荒一同而来的是刚需荒, 人少了, 房多了, 库存量同步上涨, 需求萎缩、房价上涨速度放缓, 也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3. 去库存压力加大

对于已经经历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期对于中国房地产业而言, 现在已经进入从高速增长到平稳发展的过渡时期。事实上, 随着黄金十年的结束, 高涨的存量房, 成为不少建筑企业的梦魇, 特别是对中小型建筑企业而言。这类建筑企业由于资质的原因, 大部分项目都在三四线及以下的城市, 而这些城市的消化能力本来就有限, 中小型建筑企业自然难以抵抗各方的压力。

据最新数据显示, 到2016年6月为止, 全国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高达15263万平方米, 同比激增23%, 二三线城市商业用房等消化周期在50个月以上, 一些城市甚至达100个月以上。部分地区商品房销售增速甚至呈现负增长, 前几年楼市大热的情境已一去不复返, 不景气的房地产使建筑企业业务受到了极大挑战。

4. 营改增前景尚不明朗

建筑行业营改增正在稳步进行。从宏观经济层面上看, “营改增”有利于消除重复纳税, 优化产业结构, 能够降低企业税负, 增强企业发展动能, 推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但对于建筑企业而言, 税率从目前的3%营业税变为11%的增值税, 即使附加税率没有发生变化, 但由于税基的改变, 企业所要缴纳的附加税金额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动。

“营改增”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建筑企业税负率, 但在实际操作当中, 还存在着能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以及取得的发票可以抵扣多少税率的问题, 部分企业可能面临税负增加。

三、供给侧改革给建筑企业带来的机遇

1.“互联网+”助力建筑企业发展

在新常态下, “互联网+”的兴起搅动了从零售到金融等各个行业的神经, 建筑业作为传统行业如何在互联网浪潮中利用技术水平的提升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是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也受到了各方普遍关注。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建筑企业生产和管理当中, 可以帮助建筑企业利用互联网的海量数据进行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 使各种资源获取的便利程度大大提高。以往, 建筑企业的各类资质证件繁多且管理混乱、项目管理意识差、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制约着建筑企业的发展, 在互联网+的带动下, 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行业的各类信息将成为一大趋势。在互联网的帮助下, 精尖项目的建设成为可能。众多高大精尖项目的建设都有赖于BIM、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新技术的崛起, 通过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创新推动“互联网+施工”模式发展, 使得建筑企业的管理全流程都能够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整合。同时,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 为监管方式带来了突破性的影响, 通过数字摄像头和便携的移动设备, 完全可以实现对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监管, 全天候的观察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动态变化。

“互联网+施工”尚处于摸索试验阶段, 没有以往的成熟经验可以消防, 这就更需要广大建筑企业进行大胆探索, 积极创新思路和方法, 以智能化、数据化的技术手段为依托, 围绕发展目标, 建立起资源优化配置新网络。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带动企业与人员能力的提升, 必将成为建筑企业实现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战略升级的切入点。

2.“一带一路”拓展建筑企业外延

中国经济虽然面临诸多困难, 增长速度下降、国内需求减少、投资杠杆发力等问题凸显出来, 但同时也要看到城镇化和转型升级两大战略将为建筑行业带来的持续利好。从外围来看, “一带一路”战略的适时出台也让国内建筑业看到了新的曙光。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拓展海外市场, 对于提升我国建筑企业的业绩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前11个月, 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 投资额合计140.1亿美元, 同比增长35.3%。同期, 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2998份, 新签合同额716.3亿美元。伴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 国际化的战略布局也成为我国建筑业正在主动谋求的新增长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建筑及相关产业作为“互联互通”项目及“一带一路”国家产能建筑的建设者必将分得第一块蛋糕。

3. 相关制度完善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开启, 决定中强调指出, “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 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这对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 必然逼催建筑行业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在建设工程采用招标投标的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各类保证金的设置和整合上有所改进, 完善招投标制度、工程造价管理, 推进“营改增”合理调整, 大力整治乱挂靠的混乱局面, 为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可靠的依托。

四、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建筑企业应把吸收优秀人才作为发展重点

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已无需多言, 对于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建筑企业而言亦是如此。要想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素质必须依靠人力资源的支撑。当前, 建筑企业在用人方面尚不成熟, 人口红利的消退以及建筑工程以项目为单位的特点, 导致企业固定员工数量少, 流动员工数量多, 且大多数员工都是受教育水平较低、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 这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必须通过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不仅要提升管理人才的管理水平、拓宽发展视野, 更要从基础做起, 着力培养为数众多的普通工人, 通过扎实有效的培训把普通农民工培养成具有技术和经验的建筑工人, 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福利体系建设, 增加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为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 建筑企业应积极进行创新和转型

建筑企业必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解决“怎么生产”的问题, 首先企业要从自身研究起, 从内部发力, 正确识别自身的发展环境, 认清自身的局限性和增长点, 以此为根据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扎实落实项目责任制, 这也是当前新常态、新形势下传统建筑业转型的迫切要求, 要努力保持稳中有进, 实现调速不减质、量增质更优。

3. 建筑企业应多元互通实现资源整合

目前各地“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 跨国投资规模约524亿美元。一般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为2—4年, 投资项目多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建设, 辐射范围涵盖东盟、南亚、西亚、中亚、北非和欧洲, 总人口约46亿 (约全球2/3) , GDP总量达20万亿美元 (约全球1/3) , “一带一路”项目未来发展一片利好。建筑企业若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抓住机遇, 建立多元互动平台, 从粗放型、分散式的传统产业向互联网现代化产业进发, 促进不同企业的信息互通、产业互补, 创新一体化管理, 形成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市场化建设运营为产业整合发展模式, 利用与会企业的国内外产业项目资源, 对接各地投融资平台和建设项目, 加快推进建设步伐, 将会为未来企业的长足发展注入强大的力量。

五、结论

供给侧改革为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但有挑战就有机遇, 建筑企业应从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 从产业结构、人力保障、自身建设和相关制度等方面入手, 加快企业的创新转型, 实现资源整合, 共同迎接挑战。

摘要:2015年以来, 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 经济增长持续下行, CPI持续低位运行等“新常态”日益凸显, 为适应这些变化, 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横空出世, 这是国家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变化的重要举措。作为改革开放后市场化发展较早的行业之一, 建筑业也是目前地方保护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 当前在面临着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行业粗放发展粗放、产能过剩日趋严重等不利因素的背景下, 建筑业都存在着调整供给结构的显著需求, 未来或将成为供给侧改革的主力军之一。在推进供给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关头, 具有改革意识的先进建筑企业应抓住机遇, 及时跟进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革新, 推进建筑行业市场化改革, 实现从要素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跃迁通过转型升级, 提质增效,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激发新动力, 促进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新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建筑企业改革,结构性调整

参考文献

[1]贾康, 姚余栋, 黄剑辉, 等.“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 (6) :12-21.

[2]王梦飞.从“供给侧”看建筑业结构性改革[J].山西建筑业, 2016, (5) :14-15.

[3]《工程建设与设计》编辑部.供给侧改革来袭建筑业驱寒迎春[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 (4) :8-12.

3.军民融合给军工企业、民营企业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篇三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统计工作;机遇;挑战

2012年12月,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第一次正式解读了“大数据时代”,并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对统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和世界竞争机制创新的关键性因素。大数据时代不仅给企业统计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需要每一个统计人员认真思考和应对。

一、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统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竞争的广度和深度,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方面。对于企业内部流程来讲,企业可利用相关数据分析结论对各个运营环境进行优化,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将业务流程和决策过程中的潜在价值挖掘出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对于企业外部营销来讲,企业可全面地、精准地分析大量的客户数据,或者利用第三方数据分析平台,了解客户消费心理和行为,科学预测销售,实现互动营销和精准营销,进而提高营销的水平。现阶段,各行各业中均产生了以数据分析为竞争优势的企业,不仅有百年品牌(如宝洁),也有网络新秀(如谷歌),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与他们灵活运用数据分析不无关系。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统计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其一,统计工作变为企业管理的基础,系统、科学、量化的管理即将变为现实,企业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其二,企业将面临着严峻的数据竞争,统计工作如何促进组织的优化、企业如何合理利用数据资源便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面对大数据,谁挖掘多,谁使用的准,谁的效率就高,谁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其三,数据安全成为统计工作的重点。统计工作要注重数据安全的管理,一方面,商业机密的泄露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客户资料的外流会引起各种法律道德风险。其四,统计管理思维的转变尤为必要。拒绝新技术新思维、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的管理理念必然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其五,构建信息体系和培养数据分析专业人才十分紧迫。

二、企业统计工作应对大数据时代的策略

1.明确统计工作的重点

分析现阶段形势而言,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获得最大化利益依然是其最终目标。企业需要积极面对市场,基于市场需求开展相关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企业还应该实时掌握市场动向,根据市场变化优化调整企业财、物、产、供、销等活动。在这一发展需求下,科学调整服务方向,确定统计工作重点。

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统计工作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企业统计工作内容、统计预测、统计分析必须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基础,切实发挥统计的作用与优势,为企业制定准确的发展战略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进而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其二,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统计工作必须逐步从传统的报表型统计方式向综合信息型转变,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更好地信息服务。其三,根据市场经济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企业统计工作应尽快从专业型统计向综合信息型统计转变,从生产型统计向生产经营型统计转变,促使统计工作完全参与到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企业提供各种有效数据信息,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

2.建立健全统计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统计工作机制,企业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其一,健全统计机构。企业应基于宏观和微观经济分析报告,企业合理分析和预测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科学设置统计机构。其二,规范数据采集。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应高度重视数据采集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应借助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构建生产、储存、物流、交易为一体的标准化数据采集体系,使企业各部门能够交叉验证统计数据,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其三,构建大数据管理制度。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统计工作不再是单纯地数据样本抽取处理,而是广泛收集、重点处理分析与有效管理。所以,企业应尽快构建大数据管理制度,制定相对应的数据统计规范标准机制,确定科学的统计方法,更好地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

3.完善数据体系

首先,企业必须尽早构建起适应大数据时代和市场经济环境的统计数据体系,对传统统计工作中重复、繁琐、失去效用的指标予以清理,构建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态的指标体系。其次,根据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企业还应综合运用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专项调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方法,更好地弥补定期、全面统计工作的缺陷。再次,基于企业统计岗位设置、工作职责、信息传递、统计报告等与统计工作相关的内容,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的规范性,构建起功能齐全、可操作、准确、迅速反应企业生产经营现状的统计报表制度,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与真实性。第四,企业对数据发布形式进行完善,确保统计数据始终处于共享、流动、公开的状态,更好地满足大数据时代企业的要求和社会大众需求。最后,企业要加强数据的安全管理,在合理使用数据的基础上,保护各种数据的存储安全,确保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4.加强信息化建设与队伍建设

首先,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購买和引进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设施,并在各部门间构建局域网,便于你能够迅速、及时地传递、反馈和交换统计数据信息,从而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其次,企业应加强对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构建一支熟悉掌握统计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统计分析能力、科学预测能力的复合型统计人才队伍,从而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工作的要求。

三、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工作具体案例——以某航运公司为例

大数据时代下,某航运公司积极挖掘和思考“大数据”的应用,并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为“大数据”的应用寻找契合点和突破点——构建了客服管理系统,并设立了独立的大客户服务部门。某航运公司的收入2015年突破了10亿美元,超过了同行业其他企业。

该公司客服管理系统由客户需求-客户服务-服务评估-创造需求等环节构成。各流程环节中均利用到了数据统计分析,为其客户管理工作提供了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前端客户需求根据潜在客户进行有效管理,主动参与市场投标,对潜在客户进行全面跟踪调查,并调取客户信用情况,对合格客户分析其需求与企业运输网络匹配状况,分析潜在用户转化率指标来评价客服前期效果。客户运输服务过程中根据大数据搜集逻辑,广泛收集和整理客户和客户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数据,科学整合信息流、货物流和资金流,基于客户市场地位、地区差异进行针对性、差异性、个性化管理,构建起全面的客户服务资料库,根据客户出运量指标和利润贡献指标对其实施分层管理,全面评价服务。以客户服务资料库为指导,增强对实时客户问题的响应效率和处理水平。后期,根据客户资料库分析客户,并结合企业将来运力规模运输网络发展战略,向客户提供几种合理的运输方案,对客户需求进行有效满足,增强客户忠诚度。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如何挖掘数据价值,促使数据“发声”,促进企业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而企业统计工作,作为企业面对大数据时代的“第一线”,应牢固握住数据脉搏,主动改革,迎接大数据的挑战,这也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陈哲.大数据背景下的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思考[J].厦门科技,2015,06:40—42.

[2]凌花,黄福高.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信息化建设,2015,11:68—69.

上一篇:php岗位职责下一篇: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