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双年展的色彩表达

2025-02-02

上海双年展的色彩表达(精选2篇)

1.上海双年展的色彩表达 篇一

《用装饰色彩来表达》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1.教材分析

《用装饰色彩来表达》是人教版初二美术的第三课,该课属“造型表现”领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和艺术中的装饰色彩;欣赏我国民间艺术作品,学习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感受装饰色彩的美感。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灵活运用装饰色彩创作装饰画。初中美术是一门注重培养造型表现的学科。学习装饰色彩,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和艺术中的装饰色彩感受的美感,艺术修养和审美的影城,都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本课来欣赏和表现。本课主要以“兴趣”为主要信息,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本科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2.学情分析

本课在初二年级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课程,通过批改初二年级的作业我发现美术课上的比较多的班级学生美术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绝大多数学生比较爱好学习美术,对教材知识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同学们会欣赏中外美术名作、建筑艺术等,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展了许多趣味性活动进行了简单的创作。这部分学生对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能力也十分强。

但是部分学生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原因也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本身对美术没有兴趣,由于兴趣的缺乏上课纪律也较差。2.老师方面,也有部分学科老师认为美术学习并不是很重要经常占课。3.家长的重视度也不高导致学生也不重视从而缺乏兴趣。由于每个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对美术课的兴趣,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理解差距也比较大。部分学生想象狭窄,缺乏表现力上美术课没有激情。但通过教学方式的调整以及对学生的了解过后“对症下药”,情况得到了改善。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问题,对美术的兴趣也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根据教室条件设计有趣的情景表演,让学生融入情境,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倡导学生开始合作学习。课上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加强小组合作,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二、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色及其在艺术和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利用装饰色彩进行简单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装饰色作品实例分析,了解装饰色彩的基本特征。通过应用装饰色彩进行简单的色彩设计联系,来把握这些基本特征。教学重点:了解装饰画色彩在造型和方法上的特点,运用装饰色彩进行创作。教学难点:能有创意地运用装饰色彩,表现出装饰色彩的特点及风格。

(二)教学过程

1.导入:课前准备好演示文稿以及导入视频,让学生欣赏导入视频《罗马街头彩绘》,回答问题:通过欣赏视频,你发现这些街头涂鸦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这些色彩具有很强的装饰性)2.讲授新课

主要通过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装饰色彩的应用来学习装饰色彩的特点:

(1)在演示文稿上给学生展示一张京剧猴子的图片和现实中猴子的图片,提问学生这两张图片有什么区别?京剧中猴子的色彩特点是什么。(京剧中猴子色彩大胆鲜艳,具有装饰特点)

(2)再给学生欣赏几组装饰色彩作品,通过观察,这些作品有哪些特点? 在书本上找出什么事装饰色,有哪些特点?

在演示文稿上展示:装饰色彩学习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不受物象实际颜色限制,涂色以平面为主,其色彩没有了自然界中的光源色和环境色,多利用色彩浓淡。冷暖、明暗互补等对比手法进行色彩装饰,充满想象力和装饰韵味。色彩的对比主要包括: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在学习四个对比之前给学生复习一下色彩三要素即:色相、纯度、明度)

(3)学习四个对比方式,分别在演示文稿上展示四个图片让学生分析运用了什么对比,并且这些对比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讨论然后举手回答。再一次学习四个对比:色相对比(色彩的相貌)、明度对比(色彩的明亮程度)、纯度对比(色彩的干净程度)、冷暖对比(色彩给人冷或暖的感受)。让学生充分理解认识这四个对比。装饰色彩的应用:

(1)欣赏书本上的《莲花飞天藻井》提问:1.《莲花飞天藻井》主要运用了哪几种颜色?(演示文稿:深浅红色为主,配以黄、白、黑绿、等颜色,色彩热烈,变化丰富,)2.分析《莲花飞天藻井》的色彩特点?为什么说它的色彩对比又和谐?这个问题比较,也是书本上教学标准的要求,可以让学生讨论,同时教师也要运用四种对比来引导学生。(演示文稿上显示:冷暖对比为主,降低纯度协调画面。)拓展知识:介绍藻井(藻井,是我国古代殿堂室内 顶棚 的一种独特做法。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 彩绘。其外形像个凹进的井,“井”加上藻文饰样,所以称为“藻井”。多用在 宫殿、寺庙 中的 宝座、佛坛 上方最重要的部位。)

(2)书本上的黎族漆器的欣赏,拓展知识:这类漆器是黎族人民的聪明智慧。漆器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在古代,很多地方都有许多精美的漆器,它们功能各异。漆器图多以日月星辰、山川湖泊、花鸟鱼虫等居多,表现手法质朴,色彩鲜艳。同时拓展一些彩陶的知识:远古人类很早就使用了简单的材料,用简单的图案来装饰他们的生活器具。可以说是装饰色彩的起源。这些作品非常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时间的话可以插入一些彩陶图片欣赏。(3)以黎族漆器和《莲花飞天藻井》为主,接着大概的欣赏分析书本上的海报招贴、布艺老虎、建筑等。提问学生:你们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装饰色彩的东西?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皮影艺术、剪纸、泥人......)

(4)再一次抓住重点装饰色彩不受物象实际颜色限制,在演示文稿上展示一副荷花的图片,并提取三个主要颜色,然后提问学生:如果现在把这些颜色拿走,让你给这荷花涂色并且要有装饰色彩的特点你会涂什么颜色?(让学生大胆想象最好能够说出运用了什么对比方式。)欣赏古今中外具有装饰色彩特点的作品:

(1)可以在演示文稿上展示敦煌飞天、日本浮世绘、经典的梵高的星空、和中国民间的年画等绘画作品试着分析他们运用了什么样的对比方式,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习这四种对比方式。(2)看完绘画可以在展示一些建筑作品,比如教堂的玻璃、威尼斯的彩色岛和中国的故宫,并且也分析运用了什么对比方式。(本课主要重点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学会分析这四种对比方式并且运用。)提问:这些作品在色相、明度、纯度、冷暖对比等方面有哪些特点?这些作品都使用了装饰性色彩、具有高纯度、象征性强、重对比的特征,其造型风格也很有装饰特色。(这是一个拓展题,看班级掌握情况决定要不要提问。)3.作业实践

1、运用装饰色彩创作一幅装饰画。

2、使用本课花卉模板或者老师提供的素材模板,任选一组敦煌藻井色彩做色彩设计练习。

(在艺术实践之前把课前准备的花瓶范画给学生看,弹药提醒学生尽量不要临摹,再给学生欣赏一些同龄学生作品,以及提示学生可以参考导入视频中落马街头涂鸦的图案。)

本课共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教授新课,有时间的话让学生画好线描稿,第二课时进行涂色,最后利用十分钟进行点评。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把日常生活和真实的生活环境作为教学的依托,让学生感受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艺术形式(装饰色彩),培养他们对艺术和生活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在这节课中,老师积极引导,注意学生参与活动的感受,利用“动手实践环节”,让同学们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动脑思考能力,这是本次教学中的亮点。最后留给学生的作业,给了学生广阔的平台,没有禁锢他们的思想,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符合受教者的年龄段,初二学生,有了小学和初一的学习经历,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初步形成,老师积极引导,放手让学生去做,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有利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老师也能及时了解同学的心理变化。

本节课也存在些问题,因为第一次真正站在初中课堂,有些紧张,课下做了很多功课,但是在讲的时候并没有发挥好。

1、知识点有些模糊,本节课重点是让同学们了解装饰色彩的特点和感知这些装饰色彩的美感和内涵,并能运用装饰色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那装饰色彩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也比较难理解,所以我觉得一开始并不应该直接用一些抽象画或者色彩来引入,应该用些具象,实物来引导,这样好理解。

2、我觉得讲课的内容最后还是应该回归到课本,毕竟课本是由专家们共同编撰的,上面的图片和内容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同学们都有教材,也能知道到底要讲什么,也能更好地配合老师。如果只是用课外知识来引导,不仅自己组织不到位,学生听的也会一头雾水。

3、侧重点不是很明显,所有的环节都太平均,没有把握好时间,“动手实践环节”虽然很出众,但是也占用时间太多,简单一些就好。

4、知识点连贯性不是很好,应为紧张,在课下组织的一些承接性的语言有很多都忘记了,所以显得知识点之间的过度僵硬。

第一节课,总是让人难忘的,想象着自己的第一节课,心里边还是很忐忑的,都有点坐立不安的感觉;但第一节课也总是很美好的,虽然其中包含了紧张,尴尬,甚至是难堪,但是至少我们能迈出第一步了,能够有勇气站在我们梦寐以求得讲台上,能得到同学们的回应,我们心中就已经很感动了。通过讲课,我们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专业知识还差很多,不能较好的组织课堂,不自信,好多问题。但是通过这样的实践练习,加上指导老师的点评与指导,我们也将会慢慢改进,取得进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的。

2.双年展的光辉遗产 篇二

总策展人泰伦斯?瑞莱在闭幕式上宣布,本届双年展有十二个项目同意在深圳延长各件装置作品的时间,“这是一个更加长远的建筑师与2011—2012深圳双年展的合作计划。这12个项目将会在深圳各处重新组装,加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位前迈阿密美术馆馆长和纽约现代艺术馆(MOMA)主策展人断言,这一过程对于本届双年展来说“十分独到,也是双年展盛事在深圳延续其生命的十分具有创新精神的方式。”

是的,联想到上一届双年展结束之时,斯洛文尼亚艺术家Marjetica Potrc等的五幅壁画最后不得不被覆盖的结局,今年的双年展堪称留下了一笔光辉的遗产。

除了看得见的,双年展“遗产”当然更包括通过展览延伸出来的观点及现象。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黄伟文认为:“其实每届发生过的展览,对城市都是一笔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矿藏资源。”

深圳双年展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激活功能得到了普遍认可。本届展览的重心回到了首届及第二届双年展主展場华侨城创意园,持续激活着产业升级转型的工业区,将区域内的旧厂房催生转化为设计和创意集中地。而市民广场上的《万花阵》开幕式上结合灯光、音乐及轮滑表演惊艳全场,该项目利用数千个橙色的安全锥激活了市民广场,这些“雪糕筒”展览期间成了市民在市民广场上最喜爱的玩具,“再创造”出各种图案,极大地延续和提高了这件广场公共艺术作品的价值。

双年展历来是见证新锐建筑师成长的平台,总策展人瑞莱通过《街道》、《超轻村》两个项目,向1980年的首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致敬。通过全球评论家与策展人的推荐而来的两个项目的18位建筑师,共同筑起深圳双年展这个国际新锐建筑师集中亮相的舞台。这中间约占三分之一的中国建筑师不遑多让的表现,代表着中国建筑师在同一国际舞台和游戏规则下的崛起。而居住问题特别是关于保障房/社会住宅的三个专题展《广厦千万?居者之城》、《住宅的使命——荷兰与中国建筑师为蚁族而设计》、《维也纳住房——革新的,社会的以及生态的》是本届双年展备受公众关注的亮点之一,除了各种设计创新的可能策略,保障房专题最重要是传达了一种建设热潮中的冷静思考、更加可持续的居住价值观和人居关怀。

上一篇:村支书换届述职报告推荐下一篇: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