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第一次捉虫

2024-10-03

三年级作文:第一次捉虫(精选17篇)

1.三年级作文:第一次捉虫 篇一

小鸡捉虫二年级作文

一天,阳光柔柔地洒在绿油油的草地上,鸡妈妈带着小鸡崽们去捉虫。小鸡崽们跟在妈妈后面,一边撒着欢,一边看着路边的奇花异草。到了一片沼泽地,鸡妈妈对小鸡娃们说:“孩子们,就在这里捉虫吧,记住,小心点!”小鸡崽坚定地说:“知道了。”

小鸡崽分散开来,有的东啄啄,西啄啄,好不容易找出一条肥嘟嘟的蚯蚓吃起来,有的一条也找不到,急得直叫唤,还有的实在找不到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只好去抢别的.小鸡找的……它们玩得好开心。

瞧,最有趣的要属这只小鸡了。你看,它找不到一条小虫子,就跳到鸡妈妈背上,对着太阳直叫唤:“叽叽叽,叽叽叽!”仿佛要叫天帝下一场虫子雨让它吃个够似的。

这时,“哎哎”,鸡妈妈开始呼唤鸡娃娃们了:36、37、38,怎么少了一只,原来,那只小鸡还在鸡妈妈头上叽叽喳喳地叫呢!小鸡们都到齐了,它们排好队,鸡妈妈领着它们回家了。

嘿,这真是一群可爱的小鸡!

2.三年级作文:第一次捉虫 篇二

一、“教什么”是否清楚

[课堂回放一]

教师执教语文四年级上册《电脑住宅》, 师生对话如下:

师:默读课文, 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 (默读后捧着《英才教程》回答) 课文是按照移步换景的空间顺序写的。

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去电脑住宅看看。

接下来, 师生围绕“电脑住宅里有哪些先进的设施”展开讨论, 直至下课。

[听后思考]

《电脑住宅》是一篇说明文。教学说明文, 要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课文的说明要点, 理清说明顺序, 要初步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我们回看教师的教学, 这节课要依托课文教什么, 教师清楚吗?显然不甚明了。教师用大量的时间和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什么, 在围绕课文内容打转;而课文是怎么写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并不去研究, 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内容, 而非教阅读。一篇文章在选入教材之后, 它的原生价值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它不再仅仅是一份传递信息的材料, 而化身为一个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会学生阅读方法的可依托的载体。这一变化, 提示我们教师应该在解读教材、确定教学内容时细细梳理:依托课文我们究竟应教什么?

我们梳理一下《电脑住宅》的教学, 至少应该落实几项目标: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什么。这既是在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也是在历练学生的概括能力。2.把握课文的说明顺序。如果梳理说明顺序之后, 再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也不失为一种概括内容的方法。3.初步了解作者在介绍电脑住宅的先进设施时采用的说明方法。4.运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电脑住宅的内部陈设, 学习并内化课文语言。以上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似乎只有第二条有落实;但是, 落实得又怎样呢?什么叫“移步换景的空间顺序”, 这篇课文是怎么“移步换景”的?学生明白吗?可以说, 此条目标, 教师只追求了一个标准答案, 至于课文每一段段首“方位语言”的提示, 教师并未引导学生关注。当然, 什么叫“移步换景”, 学生定是不甚明了的。这样看来, 这一节课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如此课堂显然是由于教师“教什么”不清楚使然。

[建议]

1.教师要研读课标中的年段目标, 将其具化、细化为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要清晰依托文本教什么?可落实课标中的哪些目标?如何落实?

2.教师要深入细致地研读教材, 要像沙里淘金般地提炼教材中的语言现象、语言规律, 启发学生发现、领悟、积累和运用。要思考这类课文可留给学生哪些规律性的东西和哪些发展空间?

3.教师备课要备学生。每节课都要思考:这节课学生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困惑是什么?兴趣点在哪里?可提升的是什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做有意义的“听说读写思”语言实践。且每一层面的训练都要目标明确, 任务集中, 面向全体。

二、“这样教”学生是否明白

[课堂回放二]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四年级上) “数学广角”“统筹安排的效率问题”的一次教学中, 师生对话如下:

师:请看一个码头卸货问题。观察这幅图, 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有三艘货船等待卸货, 讨论使三艘货船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 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

师:说得好!码头上同时有三艘货船等待卸货, 每艘货船等候的时间各不相同, 为了叙述问题方便, 我们给这三艘船编上号 (课件出示编号) 。想一想, 要使三艘货船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 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呢?小组讨论。看你们能设计出几种不同的卸货方案?要求方案不重复, 不遗漏。

接下来, 师生围绕六种卸船方案逐一讨论, 进行6次排序, 24次计算, 直至下课, 最后教师小结:安排顺序时, 依次从等候时间最少的安排, 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短。

[听后思考]

笔者并未有足够的专业支撑来赏评数学课, 但课堂上, 就一道题反复进行6次排序, 24次计算之后, 一部分学生已经烦躁难耐了, 他们热切期盼下课的神情令人质疑这节课的效率。一次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练习, 应该是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的内容, 为何一节课要经历如此繁琐的讨论分析, 最后却还需要老师抛出结论?问题出在哪儿?

笔者认为, 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这道题, 难道孩子们只有进行过6次排序24次计算之后, 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吗?他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验?例如5个孩子同时去打水, 有大杯, 有小杯, 按什么顺序打水等待时间最短?孩子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样的经历难道不可以迁移到解决卸船问题?或者, 我们今天只讨论卸船问题, 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先试错?列出他们认为的最佳卸船顺序, 并说明理由?在讨论中, 自然可以得出“为何从等候时间最少的安排”这一结论, 这样的练习才是学生真正的思维体操。教师固守在自己已经备好了的教案框架之中, 且备课时未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将其当作空瓶子, 从零教起, 才会出现如此保守、循规蹈矩的课堂。

[建议]

1.教师备课要备学生, 依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调整教学方案, 设计问题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启发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2.设计练习题要联系生活, 要启发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有用的数学。教材中的习题若贴近学生生活即用, 若远离生活即换, 更换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练习。

3.课堂要放手, 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组合作后, 能让学生汇报解析的, 教师应坚决放手, 不要做辛苦勤劳的“妈妈”, 最后培养出一批思维懒惰的孩子。

4.课堂要兼顾群体, 改进教学方式, 让学困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不放弃, 不抛弃。小学教育是普及阶段, 不是一味的“培优”, 要兼顾群体, 全面发展。

三、“怎么读”是否清楚

[课堂回放三]

教师执教六年级课外阅读课《草房子》, 师生对话如下:

师:今天我们一起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 请同学们阅读作者简介, 了解曹文轩。

师: (生阅读后) 了解了作者, 下面我们来读第一、二章, 请同学们默读, 并划出好词佳句摘抄在本上, 一会儿交流。

(生自主阅读、摘抄, 约30分钟)

师:交流你摘抄的内容。

(生阅读汇报, 师不断肯定“很好、不错、继续努力”, 直至下课。)

[听后思考]

长期以来, 人们普遍认识到,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需要课内外结合, 甚至是三分课内、七分课外。但实际情况是, 教师普遍重视课堂教学, 忽视课外阅读。而如上的阅读课明显表现了教师在指导阅读时的“门外汉”和“不作为”倾向。说其是“门外汉”, 是因为教师完全不谙阅读的指导方法, 是在用大而化之的要求指导阅读。试问:阅读任何一篇文本, 是否都需要摘抄好词佳句?说其是“不作为”, 是因为课堂上学生依着老师要求汇报摘抄语段, 老师只是用“很好、不错、继续努力”敷衍应对, 没有针对性, 更无指导性, 缺失了教师点拨指导启发的职责。

究竟怎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首要解决的是兴趣, 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绝不是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 或严厉强迫的命令所能奏效的。应该让字字珠玑、句句墨香的图书本身吸引孩子。

[建议]

1.教师每天要读书给孩子听。“大声读给孩子听”是江浙一带学校正在实施的一个课题。教师每天利用半小时读故事给孩子听, 用娓娓的讲述吸引孩子们喜欢阅读。

2.教师要用有意思的“话题”和孩子展开讨论, 帮助孩子保持持续的读书热情, 启发孩子的思考走向深入。当然, 讨论的“话题”, 不能仅仅局限于解释文本, 更要具有思辨性。例如有关《草房子》的话题:你有没有类似主人公的经历?你怎样看待离别?主人公怎样对待离别?对你有什么启发?

3.课外阅读要上好“三课”, 即“荐读课”“推进课”“赏析课”。“荐读课”意在推荐读物, 激发兴趣;“推进课”可与每日的“教师读故事给孩子听”相结合, 把读书与讨论、指导读书方法结合起来;“赏析课”可以就读物的艺术特色、写作手法展开讨论, 帮助学生提升鉴赏力, 甚至迁移到习作, 从读学写。

3.三年级作文:第一次捉虫 篇三

班级:姓名:成绩:

字词百花园

一、看拼音,写汉字。(12分)

yúkuàichuānɡ liánhuánràoyǎnyìnɡ

yóurúshūsòngránshāo cídiǎn

jīnɡtāopāiànyì wèi shēn chánɡ

二、用“”画出加点字正确读音。(6分)

石径(jìnjìnɡ)山岭(lǐnɡ lǐn)转眼间(zhuǎn zhuàn)

白堤(dī tí)泛舟(fá fàn)河畔(bàn pàn)

三、给生字组词后,再换偏旁组词。(6分)

径( )冷()线( )

( ) ()( )

四、照样子,写词语。(6分)

银灰

层层叠叠

句段芳草地

打开课本,我们和聪聪一起学会查“无字词典”。(5分)

1. 看到“草长莺飞”这个词语,我就想起这样的景象:

。(3分)

2. 天空漆黑一片,突然,一道道闪电好似利剑一般,划破乌云,紧跟而来的是一声声雷鸣,真吓人啊!看到这情景,我便联想到了词语:(2分)

品读课文,我们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18分)

1. 我们先来到了的北大荒,只见天空 ,小河 ,原野。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 ”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5分)

2. 我们又在的西湖边走了走,看了看。月光下的西湖,又是另一番景象。夜幕初垂, ,,漾 。岸边的,宛如的银蛇在游动。(6分)

3. 我们还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美 。那里的天空湛蓝、,好像。有贴着,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有拉萨河畔,湛蓝的天空显得。(7分)

我们行走在秋的诗行里。(12分)

1. 我们学习了不少描写秋天的古诗,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是:(10分)

,。

,。

2. 我会用打比方的方法把秋天的叶子描写得更形象,更生动。(2分)

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

我们沉浸在快乐中。(10分)

1. 金秋十月,我们将迎来祖国妈妈63岁的生日。让我们走上街头,感受热闹的节日气氛;让我们走出家门,饱览祖国的秀丽风光。想象当时情景,可以用上这些词语来形容:(4分)

2. 同学们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请你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个有趣场面,或一处美丽的风景,写一段话,努力做到语句通顺、描写具体生动。(6分)

美文精品屋

小河

我是一条清清的小河。我不停地奔跑。我望着晴朗的天空,它给我穿上了一件蓝蓝的干净的衣服。

我跑过田野,看见了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迎春花,我又换上了一件鲜艳的花衣服。

我跑过果园,果园里的桃花开了,梨花也开了。春风把花瓣儿撒了我一身。我带着芳香的花瓣儿跑了很远,很远。

我跑过田野、山坡、果园,到处都听到歌声。我又带着歌声跑向远方,远方的小河也穿着鲜艳的花衣服,飘着香,带着歌声。我们拉起手向前跑啊,跑啊,跑……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

()的小河 ()

()的衣服

2. 从短文中找出两个描写颜色的词语:、(2分)

你能照样子,再写出两个吗?、(2分)

3.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3分)

我是一条清清的小河。我跑过 ,看见了;我跑过,看见;我还闻到了,听到了。

4. 小河看到的是 (季节)的美丽。你从哪儿知道的?用“”把这些句子画出来。(2分)

5. 小河一路奔跑,是那么快乐。它还会跑到哪里,看到、听到些什么呢?请你想一想,写一写。(12分)

4.第一次三年级作文 篇四

我走进卫生间,拿出杯子、牙膏、牙刷开始刷牙。我拿起牙膏在牙刷上挤了一些,就在嘴里使劲“捅”。我本想刷牙非常简单,可一捅,捅到了腮帮,我“啊”地尖叫了一声。妈妈焦急地跑过来问:“你怎么了?”我说:“我腮帮疼。”妈妈一看,接着说:“没事,要轻点刷。”我点了点头。

我接着慢慢刷,生怕又捅到自己了。牙膏非常辣,刷着刷着,我的嘴里有一些白色的泡沫顺着嘴角流出来,我真像一位长着白胡子的老爷爷。

该漱口了,我倒了一些水在杯子里,端起来喝了一口,“咕嘟咕嘟”几下吐了出来,一些白色的泡泡也跟着吐了出来。我又漱了几次,吐出来一看,白泡泡没有了。

5.第一次三年级作文 篇五

“丁零零——”作文课的下课铃在不经意间敲响。巨大的铃声震得粉笔都掉在地上。老师宣布:“下课!”大家全部开始飞快收拾书包。我和钟钟早已整装待发,奔出教室门口。突然,钟钟放慢脚步,对我说:“宁宁,你陪我去一下洗手间,好吗?”我略略一思,这也是,天已经这么黑了,论谁也害怕呀!这么想着,我就答应了这个请求。

走廊上刚刚有清洁工洗刷过,十分湿滑,一不留神就摔个四脚朝天。我们十分小心翼翼地拉着手,步行在走廊上。“悉悉率率——”一阵拨弄声回荡着,吓得我和钟钟一个踉跄。抬头一看,呀!原来只是一阵晚风吹动了灌木丛。真是有些大惊小怪、草木皆兵了!

后面有了经验,我们沉稳了许多。什么巡逻老师过来巡查啊,或有人开门时发出的“吱呀”声,都不足以让我俩大惊失色了。很快,我们畅通无阻地到达洗手间。钟钟急匆匆地跑进去,我便一个人百无聊懒地站着等她。不一会儿,突然一声“嘎吱”把我弄得浑身一震,一个白晃晃的消瘦人飘出来,头发乱糟糟的,手里还端着个蓝悠悠的东西,那人看见脸色苍白、身着红衣的我,也吓得跟我一同尖叫:“哇呀——”

我们差点儿拔腿狂奔。但我稍稍冷静下来,喊:“钟、钟钟?”

“宁宁、宁?”那个人也颤颤巍巍地回应。

我定睛一看,呀,正是把蓝色外套脱掉了的钟钟嘛!真是欢喜冤家一头聚,我们俩不知是哭是笑。我走过去,说:“你的头发怎么乱蓬蓬的?”

“哦,”钟钟抚抚头发,解释道,“那是我上厕所的时候头发被冲水盖挂住了,起来的时候,头发一扯,便。乱成这样了。

这样闲聊着,我们便分手各回各家了。

6.第一次三年级作文 篇六

忽然,不知道谁拍了我一下,回头一看,程子雅说:“你完成作业了吗?”我不敢回答她真实的答案,所以抱着头边向前边大声说:“不知道、不知道,不要问我啦!”我隐隐约约地听见她说:“刘芯仪今天怎么怪怪的?”我心里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来到教室,老师笑眯眯地对我说:“刘芯仪,你的作业本。”我看到老师甜甜的笑,心里却很不自在。我小声地说:“我想起我有一道题错了,让我先改一下,您最后再收我的吧!”老师说:“好吧,可以。”我心里很不安。可我又记起了爸爸对我说的一句话:“孩子,做人必须要诚实,因为诚实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做人没有了诚实就没有了一切。”我鼓起勇气,对老师说:“老师,其实我没有写完作业。”

我还以为老师会批评我,可谁知,老师竖起了大拇指,“孩子,我看见你今天不对劲,就知道你没有完成作业。老师知道你第一次没有完成作业心里不舒服,不过你勇于承认错误,老师表扬你,回去把作业写完就好了。”

我听了老师的话,笑了。第二天,当我把作业交给老师时,老师又笑了。

没有完成作业的那天,是爸爸的话让我说了诚实的话。

7.三年级作文教学浅探 篇七

一、重视说的训练

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必将带动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由说到写,一直以来都是作文教学的最佳途径。特别是在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刚刚要转入书面作文阶段,更应该以“说”为基础,这有三大好处:第一,以说促写:第二,学生先口述作文内容,便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有利于提高作前指导的针对性;第三,由程度较好的学生口述,还能起示范作用。那么怎么进行说的训练呢?

首先,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一言堂的现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质疑、释疑、讨论等过程中,既锻炼思维能力,又畅所欲言;既保护他们的口头表达欲望,又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教师要紧扣课文的教学,设计“说”的训练。如:教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可进行复述课文的训练;教学《小摄影师》可让学生进行续编故事的训练;教学《一定要争气》可让学生进行想象性的说话训练, 说说窒第周接到成绩单之后与校长、父亲见面的情景,说说童第周成功地把青蛙卵的外膜剥下后,瞧不起中国人的外国学生的表现。学生边说,老师和其他学生边评,既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又及时针对学生思维条理较差和语言表达的不足给予帮助。

再次, 教师除了要充分把握基础训练中的说话材料进行训练外,还可通过组织讲故事比赛、“说说我的理想”的演讲比赛等,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空间,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写打下坚实基础。

二、指导观察、体验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娇纵,商品楼的住房格局,等等,使一部分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鸽子式的封闭生活,他们生活经验匮乏,缺少体验,对生活中的事情都以不经意的态度去对待,所以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说。针对这一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布置一定的观察作业,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 、试一试、摸 一摸、听一 听等全方 位地感受 生活。如:在教学基础训练2的作文《记一次家务劳动》之前,我预先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家务劳动,然后观察家里的人是怎么进行这一家务劳动的,最后自己动手做一做,又如,在教学《周 总理的睡 衣》时 ,我布置了 观察并实 践怎样缝 衣服的作业 ,一学生在 经过观察 后 ,是这样描 写“她的奶 奶为爷爷补衣服的情景的”奶奶林针线包中拿出针和线团,她先从线团上 扯下一段 线 ,把线头放 进嘴里 ,用唾液沾 湿 ,接着捏住线头,眯着眼睛,小心地把线穿过针眼在线的尾端打了个结……让学生与生活接近,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积累丰富的生活材料,必将为学生有物可言,写出真实的作文,打下良好基础。

三、重视练笔

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多练笔, 不仅要求有一定的练习次数,还要求每次练习有一定的质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靠平时的不断训练培养起来的, 可减少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练笔除了要抓好课本中的作文训练项目外, 还可结合阅读课文的教学,争取每课一练,让学生切实把说写结合起来。如:教学《晨读》时,我在学生学完第二自然段后,让他们暗中认定一个同学作观察对象,仔细观察他读书时的神态、动作,让他们模仿第二自然段用一段话说给同学听, 在师生共同评议后,再把这段话写成书面作业。

练笔,要让学生放开胆子,无拘无束地写。最好是能让学生设置一本日记本。老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把一天之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事物,用一段话写下来。练笔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鼓励、引导学生在每一次作文训练之后写后记。所谓写后记,就是让学生在作文讲评后,把自己受到的启发、得到的领悟,以及对评改的不同看法、疑问, 或想改写某些段落甚至重新构思作文等写在本子上。后记不拘形式、不限长短,可畅所欲言,鼓励写后记有三大好处:(1)督促学生认真阅读老师的批示;(2)让学生能根据老师的批语有针对性地修改习作,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3)便于师生之间进行反馈、交流。 如 :有位学生在后记中写道:希望老师能多念一些好作文给我们听:有位学生写道:自己通过读老师的批语,已经知道自己的标点符号用得很不好;更有多数学生针对自己某一句、某一段的不足进行修改,相信学生经过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作文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对于教师来讲,批改那一次次作文,已是沉重的负担,当然已没有时间批改学生的练笔作业,那么怎么办呢? 我认为有以下方法可用。

1.把学生的练笔作业收上来 ,教师通过浏览 ,把其中的佳作或较有代表性的反应普遍问题的习作,利用合适的时间,拿到班上评点,指出优点与问题,然后让学生互改自改。

2.让 学生把练笔作业拿出来 ,指名到台上诵读 ,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再进行互改自改。

3. 让 学生 把 练 笔 作 业 拿 到 小 小 组 中 交 流 、 讨 论 、 且 评 互改,教师通过听取各小组长的汇报,进行评点。

四、重视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一方面学生可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可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写作模式,开拓自己的写作思路,提高自己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这一点对于三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他们刚接触作文, 生活经验少,脑中积累的词汇也少。如果在此时未能及时补充营养,让他们觉得作文是一件苦差事, 则必然会从此让他们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针对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要求学生多读多背。教师可通过组织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其次,教师要时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并让学生把读到的妙词佳句或精彩片断,抄到日记本上。再次,教师要抓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的教学。在这节课中,教师既可拿出某篇文章诵读,全班同学就这篇文章进行探讨,说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又可让学生自带材料到班上阅读,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读了某篇文章的感受,或让学生把以前读到、记下的妙词佳句或精彩片断拿出来互相交流。

五、重视鼓励的作用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水平较低是必然的,此时他们就犹如咿呀学语的幼儿,更需要及时鼓励、肯定、引导,教师一定要处处留心,重视鼓励的作用,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因此,不论是作文训练后的批语,还是对学生口头作业的评点,或是对学生练笔作业的评议,等等,教师都应及时肯定其中的成功之处与闪光点,给予学生热情的鼓励或表扬,让学生的表达欲望与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

摘要: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就犹如打地基。地基打得好,建起的大楼结实耐用;地基打得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8.小青蛙捉虫 篇八

一yì只zhī小xiǎo青qīnɡ蛙wā從cónɡ池chí塘tánɡ里li跳tiào出chū来lái,坐zuò在zài荷hé叶yè上shɑnɡ,一yì边biān唱chànɡ着zhe歌ɡē一yì边biān看kàn风fēnɡ景jǐnɡ。突tū然rán,一yì只zhī小xiǎo虫chónɡ子zi飞fēi了le过ɡuò来lái。小xiǎo青qīnɡ蛙wā迅xùn速sù伸shēn出chū舌shé头tou,黏nián住zhù小xiǎo虫chónɡ子zi。它tā美měi美měi地de饱bǎo餐cān一yí顿dùn。吃chī罢bà,它tā和hé伙huǒ伴bàn们men唱chànɡ起qǐ了le欢huān乐lè的de歌ɡē:“呱ɡuā呱ɡuā呱ɡuā,呱ɡuā呱ɡuā呱ɡuā……”

小xiǎo朋pénɡ友yǒu们men,通tōnɡ过ɡuò观ɡuān察chá圖tú片piàn,我wǒ们men可kě以yǐ了liǎo解jiě到dào:图tú片piàn反fǎn映yìnɡ出chū的de地dì点diǎn是shì小xiǎo河hé中zhōnɡ或huò池chí塘tánɡ里li;图tú片piàn中zhōnɡ出chū现xiàn的de事shì物wù有yǒu荷hé花huā、荷hé叶yè、青qīnɡ蛙wā、飞fēi虫chónɡ和hé蜻qīnɡ蜓tínɡ。

我wǒ发fā现xiàn:荷hé花huā盛shènɡ开kāi,青qīnɡ蛙wā蹲dūn在zài荷hé叶yè上shɑnɡ。一yì只zhī小xiǎo青qīnɡ蛙wā在zài捉zhuō飞fēi虫chónɡ,还hái有yǒu两liǎnɡ只zhī小xiǎo青qīnɡ蛙wā在zài唱chànɡ歌ɡē。

老lǎo师shī告ɡào诉su你nǐ:把bǎ你nǐ观ɡuān察chá到dào的de内nèi容rónɡ,按àn照zhào“小xiǎo河hé边biān(或huò池chí塘tánɡ里li)——荷hé花huā(颜yán色sè)——青qīnɡ蛙wā(所suǒ处chǔ位wèi置zhì、捉zhuō虫chónɡ)——捉zhuō完wán虫chónɡ后hòu干ɡàn什shén么me”的de顺shùn序xù写xiě下xià来lái,就jiù是shì一yì篇piān完wán整zhěnɡ的de写xiě话huà了le。

9.第一次拔牙作文三年级 篇九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一次拔牙作文三年级,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次拔牙作文三年级1

在我童年的回忆里,有很多有趣的事,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

人长大了,就会掉牙。不,我要掉一颗牙。吃饭的时候,牙齿突然动了。一开始我并没有太在意,但是“老先生”连续折磨了我好几天,每天,每天都很早。中等。迟到使我难以进食。甚至睡觉的时候牙疼,让我坐立不安!

牙痛,牙痛,牙痛。这些话几乎成了我的日常口语。

虽然我不想被伤害,但我也不想让那个“守旧派”退位。每天下课后,我轻轻摇一摇,回家用筷子摸一摸.总之每个地方都要用不同的工具摇一摇,心想:这么多天下来,可能会让牙齿掉下来没有任何麻烦,但还是要多奋斗。/虽然我不喜欢,但是我尽力去敲出来。摇一摇,却依然不动。

几天后,父亲让我给他看我的牙齿。我刚张嘴就给它看了病牙。没想到,他突然伸出手,一只手抓住了牙齿。在我急哭之前,这颗牙光荣地被裁掉了。

第一次拔牙让我哭笑不得,难忘!

第一次拔牙作文三年级2

在我童年的回忆里,有很多有趣的事,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

人长大了,就会掉牙。不,我会掉一颗牙。吃饭的时候,牙齿突然动了。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然而‘老先生’一直折磨我好几天。每天早中晚都让我很难吃到好吃的。甚至睡觉的时候牙疼,鸡犬不宁!

“牙痛,牙痛,牙痛”。这些话几乎成了我的日常口语。

虽然我不想被伤害,但我不想让那个‘老卫兵’退位。每天下课后,我轻轻摇一摇,回家用筷子摸一摸.总之每个地方都要用不同的工具摇一摇,想着:日积月累,渐渐的也许会让牙齿掉下来没有任何困扰,但还是要多奋斗/虽然不喜欢,为了摆脱,几天后,父亲让我给他看我的牙齿。我刚张开嘴,给它看那颗病牙。没想到,他突然伸出手,一把抓住了那颗牙。只拧了一下,牙就光荣地裁掉了,我才哭出来。

第一次拔牙让我哭笑不得,难忘!

第一次拔牙作文三年级3

今天是我第一次拔牙。我的.牙齿很松。我妈妈想让我去看牙医。我不想,但我别无选择,只能听妈妈的。

到了那里,心跳加快,牙店很臭。医生问我和我妈:“哪颗牙松了?”妈妈让我张嘴给医生看,医生摇了摇说:“你可以拔了。”看牙医去了,心里美滋滋的。结果牙医拿来一个盘子,里面有钳子,棉花,麻药。我的心跳又加快了,我慢慢的开了口。我看了“啊”,很快就结束了。我看到了我可爱的牙齿,牙医帮我把棉花堵上了。

这次拔牙的收获是牙齿越松,痛苦就越少。

第一次拔牙作文三年级4

记得我七岁的时候,牙齿松了,像被台风打中的小树,吃东西很不方便,就决定去拔牙。

爸爸带我去了医院。我看到医生穿着白大褂,头上戴着一个聚光灯罩。他手里的一把大钳子在我眼前晃了晃。我大惊失色,心想:“大钳子就是钉子。可以用来拔我的牙吗?”我迅速从椅子上逃脱,躲在父亲身后。父亲和医生着急了,都来劝我,我还是被劝了。

我鼓足勇气,战战兢兢地坐回到椅子上,但还是害怕那把大钳子。我不得不闭上眼睛,张开嘴,好像要出事似的。然而,我还没来得及感受到疼痛,医生就说:“好的。”摘了一把棉球塞在他的牙缝里。

10.第一次烘焙三年级作文 篇十

人生有很多个第一次。如:第一次走路;第一次游泳;第一次骑自行车……但是这么多的第一次可能记不住那么久,但我的第一次烘焙可是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啊。第一次我和妹妹做的是蛋挞和香蕉酥,我先跟大家说说如何做蛋挞吧。

需要准备的工具有搅抖器、搅抖锅、一个蛋黄、适量的淡奶油和牛奶、还有蛋挞壳。工具准备好之后就动起手来,首先我把淡奶油和牛奶倒入搅拌锅,拿起搅拌器在锅中轻轻地搅拌,等搅拌均匀后,就加入一个蛋黄;如果想口感更好一点,可以加入一些糖粉和炼乳增加甜度;将蛋黄完全融入到里面变成米色后,就可以倒入蛋挞壳中,放入烤箱等上20分钟就完工了。

我们还做了香蕉酥,它的制作过程就比较简单。只要把切好的香蕉片裹在印度飞饼里,同样也烤上20分钟,香喷喷的`香蕉酥就做好了。

11.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十一

一、收集材料, 让学生有话可写

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是没有东西可写, 搜肠刮肚也挤不出点东西来, 正如俗话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 一个人头脑中储存的东西少, 生活素材过于单薄, 要写好作文也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学生年纪小、知识面窄这些客观因素的束缚, 促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要多想些办法进行教学。

首先, 积累材料, 让学生从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撷取, 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如三年级上册课文园地一, 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在教学中, 我结合综合性学习,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整理自己的房间、学煮面条、和小伙伴捉迷藏、画图画……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 我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做一些喜爱的游戏、活动。通过这些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兴趣的话题记录下来。我就以此为契机, 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要求边记录边整理资料, 准备和同学交流。让学生在玩中学写, 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也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空间, 充实了学生的习作素材, 习作训练充满轻松愉快的气氛, 使学生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带领学生到自然界去观察、感受、体悟, 启迪学生捕捉文思, 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要时常带领学生进入生活的五彩世界, 在亲身体验中有所感受。如三年级下册课文园地一, 写家乡的景物。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是到处存在的, 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在习作前, 我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附近的公园、景区……游玩, 用相机、小册记下自己觉得美的景物。因为有家长的指点, 学生的观察显得有目的性。当然, 作为老师, 我也没闲着, 用相机拍摄、录制景物, 再制作成课件。在习作指导时, 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素材, 又有课件的辅助, 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就下笔如有神了。这样, 既可避免作文课的单调、枯燥, 又能使学生逐步做到“我手写我口”。既让学生积累了素材, 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还发展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二、发挥榜样作用, 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

现在的小学生, 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由于生活阅历较为浅薄, 看问题较为片面, 缺乏深思熟虑, 遇事总是争强好胜, 决不服输, 你好我要比你棒, 于是我就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树立典型, 设立展示台, 印发优秀习作, 借助竞争机制,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作文教学中, 每一次写完作文, 我都会让学生互相传阅讨论, 组织学生点评, 从中推荐一些作文, 让他们认真抄写并贴在展示台上。由同学先评, 好的作文要写出简单的评语,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看法, 写一写评论, 大多学生从习作者字写得怎么样、语句是否通顺等方面去谈, 但也有些学生涉及其他内容。据此, 我再作详细评讲, 肯定他们的成绩, 于是, 好的作文就这样被学生基本确立了, 习作被选的学生很高兴, 他们看到展示台上有自己的习作, 心里增加了自豪感。没被选上的学生, 先是羡慕, 后来也想上榜, 那种欲望是十分强烈的, 学生都盼望着上作文课。可见, 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来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 这条路径是可取的。

三、参与生活、阅读, 扩大写作空间

学生的生活方式是十分单调的, 几乎是“两点一线”, 生活在这种封闭的圈子里, 是激发不出学生的写作热情的。三年级下册课文园地五, 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在习作教学前, 我就引导学生结合综合性学习, 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还让学生从《智慧背囊》中找出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做好摘录, 让学生把相关的素材读给父母听, 并请父母提出意见。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教学中, 我还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和阅读中接触的相关文章。大部分学生都能把事件有条理、具体地写出来。有的学生还想到爸爸妈妈每天要上班, 回家要做这么多的家务, 还要关心爱护自己, 是多么辛苦啊。表示今后要努力学习, 帮做家务, 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正是从亲身的体验中去获得这一感受的。可见, 引导学生五官开放, 心怀激荡地感受, 在一个情、声、色、味俱全的世界里获取种种形象, 从而来丰富感受, 强化感受,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提高写作能力。

教写作文就如同教做一道好菜, 必须有充分的材料准备, 对用餐人的喜好和菜色的属性有所了解之后, 再按照各种材料的入锅先后顺序和时间控制, 最后再加以装盘, 才能做出一道精致味美的好菜。总之, 作文教学要积极、有序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 积累材料, 培养他们善于体悟自己天真心灵中激起的波澜和吹皱的涟漪, 捕捉自己稍纵即逝的闪光的跳动, 激发起写作热情。

参考文献

12.第一次购物作文三年级 篇十二

当我气喘吁吁地跑到小区里的超市时,抬头一看,哇,好多种商品。“糖呢?”我嘀咕道。与家乐福不同,超市没有有序的划分,商品摆放的一塌糊涂。根本不可能找到糖。

看到一个女售货员阿姨站在那里,心想,我该不该问她?我有点内疚。只觉得脸上发烫。当我看着旁边的镜子时,它看起来像一个红苹果。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问问这个阿姨。

于是我走过去问:“阿姨,你知道糖在哪里吗?”“先一直往前走,然后向左拐,它就是右边的第二排。”阿姨回答。

我赶紧跑,按照阿姨的指导,很快就找到了糖。于是我拿起一个包,直接去收银台。“三美元五分。”收银大叔对我说。我拿出一张5元的钞票递给我叔叔,他还给我1元5角。

我拿了糖,拿了零钱,走回家。边走边想:今天的收获不小。我不仅买了糖,还教会了我去尝试一些我没有大胆去做的事情,否则我学不到任何东西。

回到家,我妈夸我能力强,说我亲手买的糖一定很甜。我的心像一朵鲜艳的花一样美丽。

13.第一次购物三年级作文 篇十三

我便和妈妈上车了,虽然已经走远了,但我还是对妈妈说想吃烤肠。

走到超市门口,妈妈把车停下来,回头对我说:豆豆,回家妈妈做烤肠给你吃,但是要由你自己去买一根美好火腿肠。”我紧张急了,说:“妈妈我害怕。”妈妈对我说:“别怕,妈妈就在车上看着你进去,有不明白的可以问超市里的阿姨,也可以再回来问妈妈。”

在妈妈的鼓励下,我鼓足勇气走进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货架,真叫人目不暇接,我看了第一排货架,没有,便转到第二排货架看,就在最下面发现了许多不同口味的火腿肠,我仿佛听见一种口味的火腿肠在对我说:“快来看我,我是玉米味的,玉米是粗粮,有助于消化,好吃极了!”我看中了那根火腿肠,拿起它仔细地看起来,算了算过期时间还很早,它的样子又矮又胖让我直流口水。我拿起它来到收银台排队等待结帐。

14.小学三年级作文常见问题解析 篇十四

小学生之所以会觉得作文无话可说, 常常咬着笔头半天, 写不出一个字, 原因有二:第一, 生活面太窄。如今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是爸妈的心肝宝贝, 小孩摔一跤, 都会全家跳一跳, 所以只要有可能, 家长不会让他们有一点点的冒险, 接触的生活面当然也就小;学校就更强调安全了, 基本上取消了曾经的春游、秋游, 即使是学校运动会, 没有买人寿保险的学生都不能参加比赛。第二, 年纪小, 对生活的感悟少。有很多事物, 即使看到了, 也不知道可以写进作文, 没有意识到身边那么多的事物都是作文素材。针对这些情况, 解决的办法有:

1. 在课堂上引进多媒体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较感性, 对彩色的画面、生动的音乐都很感兴趣, 在作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 播放漫画、动画片、生活短片、生活知识片等, 能够重现生活, 使学生展开想象, 比相对苍白的口头表述要有更大的吸引力。虽然这个办法有诸多好处, 可是它毕竟不是生活本身, 所以只能作为补充手段。

2. 延伸学生的课堂

仅限于课堂的作文教学, 只能是闭门造车。要让学生把离开课堂以后的生活, 也纳入作文素材的积累范畴, 比如走读生上下学在路上的所见、每天和家人相处的所感等。《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 对第二学段 (3~4年级) 学生的习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1.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些内容从何而来?不就来自学生的周围吗?

3. 在可能的范围内, 扩大学生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面

建议家长在假期的时候, 多带孩子“离家出走”, 这个“出走”可远可近, 可以到森林、大海、草原等去接触自然, 也可以到乡村、公园、甚至工地附近, 去观察社会。带着小孩出去的时候, 千万不要事先布置任务, 以免给他带上心理压力而导致厌烦情绪, 就只是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去蓄积素材。另外, 在安全范围之内, 还必须让小孩有一定的自由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时间, 这时候的他是最自然最放松的, 所看到想到的都发自内心, 一旦表达出来也是最有灵性的部分。

这几个解决办法都是为作文作材料方面的准备, 必须遵循两条原则:愉快原则和吸收原则。只要他愿意去看、去听、去闻、去接触, 不要勉强他表达出来, 除非他自己想要这么做。

二、要解决的是怎么写的问题

有了足够的作文素材, 再学一些作文技巧, 基本上就能够毫不困难地写成完整的作文了。在苏教版三年级的作文训练编排中, 内容有:写人 (介绍自己) 、写事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自己的课余生活、自己学会的本领、父母对自己的爱、编写故事、编写童话故事) 、写物 (自己选或画的秋天的画) 、写景 (家乡的景物、家乡的环境) 、写地 (自己去过的或者想去的地方) , 另外还有观察日记、我国的传统文化、自己的发明等。范围虽然很广, 可是万变不离其宗。不必使用多复杂的方法技巧, 就能写好。

面对所有“无话可说”或者“有话不多”的作文问题, 总的来说有一个化解办法:细化。细化的意思就是把一个大整体给分裂成无数的小局部:

1. 写人写物

只要教给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人可以从上到下、写物可以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写具体内容的时候做好两个选择: (1) 从所有可写的部分中选择, 比如写人可以从头顶的头发, 一直写到脚底, 不可能什么都写, 所以就要选择其中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部分来写。比如用细长的眼睛表现人物的温柔, 扁鼻子表现普通、不出众, 粗糙的手表现勤劳等。 (2) 在第一个选择之上, 对所选材料安排一下详略, 哪一点给人印象最深、最能表现人物, 就写得最多、最长, 反之就一笔带过。写物写事与此类似, 区别在于写物要注意突出物的特征, 写事要注意表现做事人的性格。

2. 写景写地写情

写景写地应该在写人写物的方法基础上, 带上写景, 因为所有的写景、地都不是最终目的, 都只是一个手段:通常为了抒情, 所以在所有的景物中可以挑出来的景, 是为表达一定情感服务的, 而三年级的写景作文情感, 一般表达的都是喜爱、热爱之情, 因此所要写的景物只要是自己喜爱的就行, 然后按照最喜爱到一般喜爱, 由详到略一路写来, 就能娓娓而谈。

三、对作文的情感问题

解决了以上两点, 第三点“讨厌写”基本上解决了, 这只是基本上。因为还有的小孩有内容、也会方法, 就是对作文有抵触, 那就要针对具体原因来解决:如果是不喜欢课本的安排, 可以放宽松一点, 只要写人、写物或写景就行, 不必一定要写自己、写熟悉的人的事或是家乡的景。既然作文的目的是喜欢和学会写作, 就不必拘泥于现有的教条, 教材仅是一个达到目标的载体。

小学生作文教学努力的结果, 就是想让孩子们喜欢写作、学会写作, 能够写出好文章。孙子说:“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了解了小学生的心理, 顺着这一条心灵之路, 想要达到目标终点, 可以使用的方法就很多了, 可以步行, 可以乘车, 可以骑马……笔者只想到其中一点, 斗胆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李新农.《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5.第一次做饭-三年级作文 篇十五

我很好奇,妈妈为什么可以用自己的双手一下子可以做出这么多美味可口的菜呢?于是,我也想尝试一下我做的饭菜。

一天晚上,妈妈约了一位阿姨明天去逛街,这时我心里想:哟,哟,哟这么快机会就来了!晚上,我早早订上了闹钟。第二天,闹钟早早把我叫起来,我又把妈妈叫起来:起来了!起来了!快迟到了!妈妈起来了,我让妈妈快洗漱,去逛街。妈妈走后,一个邪恶的计划诞生了!我要做饭,我要像妈妈一样洗菜,洗刷刷,洗刷刷我用水龙头把菜刷。洗完菜后,我来讲一讲我的邪恶计划,邪恶计划一:切菜,弄米饭。邪恶计划二:炒菜。邪恶计划一,开始。切菜,我像妈妈一样,一手扶菜,一手拿刀。那些菜好像正在鄙视我说:“哈哈,小屁孩你以为切我们那么容易吗?你来切我呀!”我说:“等着吧,把你切成片。”果然,像那些菜所说,想切它们并不容易,我稍稍一走神,就把手给切破了!呜呜~我贴上了创可贴,这次经历以后我更加打起了精神切菜。一眨眼,这么快就到10点了!心想:没事,反正还有3个小时。我打开了电视看了起来,抬头一看,10点半了,我急急忙忙弄了米饭。邪恶计划一总算结束了!邪恶计划二:炒菜。我把炒菜的锅盖打开,开始炒菜。我先弄了一点油,又把菜放了进去,味极鲜,盐,糖都放了一点,一尝还没熟。于是,我盖上了盖就打开了电视看电视,根本忘了这锅里的菜还在热着。于是,我看呀看,看呀看。突然,我闻到了一股糊的味。心想:肯定又是楼下的老大娘在烧垃圾吧!我关了窗,可是还有一股糊味。怎么回事?不是已经关窗了吗?我继续看电视,播着播着台,看到了一个关于做饭的节目。我突然想起我的菜。No~我大叫一声,隔壁的奶奶闻声而来,我说没事,关了门。我就跑去了厨房一看,已经有烟了,我关了开关,打开盖子,差点把我呛死。我把菜倒入盘子。把厨房收拾了一下。令我高兴的是米饭还算成功。我把米饭盛入碗。这时,妈妈也回来了,一进了门,就看见了一个糊菜和两碗米饭,我让妈妈尝了好不好吃,妈妈慢慢吞吞的说:“好~吃”我也尝了一下。不到一秒,就到厕所吐了。妈妈哈哈大笑。我又尝了一口米饭,米饭也很硬并不成功。我告诉了妈妈我的邪恶计划,妈妈再一次哈哈大笑,我也笑了!

16.第一次三年级作文 篇十六

首先学的是蛙泳。第一步学漂浮和换气。看看盈盈碧绿的池水,我不禁跳了下去,‘扑通’身上没有了夏天的焦热,但换来的却是我的瑟瑟发抖。我努力漂浮在水中,上下晃动着头,用嘴呼气,可不一会儿便沉入水中,教练一把把我揪了出来。我看那些老学员,一个个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的在水中嬉闹着,便下定绝心一定要把游泳学会。虽然我每天被冻得嘴唇哆嗦,牙齿打颤,但是我仍没有害怕,经过教练的指点,几天后我终于学会了游泳。

我虽然学会了,但我们还没通过考试。从学游泳那天起,我就对这考试望而生畏。这一天,考试的时间到了,我来到池边先用脚试探了一下,根本没底。我迟迟不肯下水,老师见状就用手猛地把我推入池中,我措不及防落入水中,恐惧让我拼命打水、挣扎,却丝毫不起作用。教练突然朝我大喊道 “我是怎么教你的,只要会了,就不要惧怕”!这句话似乎像一副镇静剂扎在我的心上。我先漂浮,尽力去稳定自己,之后我在二米一游了几圈一点也不再害怕了。

17.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策略 篇十七

关键词:起步,策略,兴趣

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写作的门槛, 掌握的词汇不多, 认识的事物不丰富, 普遍存在怕写作文、怕作文写不好、作文无处下手等问题。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整个作文教学的关键的环节。这一时期的作文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今后的全面发展。如何引导三年级的学生会写作文、乐于写作呢?针对这一课题, 笔者谈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的反思及指导策略。

一、当前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习作教学模式陈旧。

《新课程标准》在习作部分对中年级段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表明中年级阶段的作文只是练笔, 练习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但实际习作教学中, 教师仍存在着限制习作字数、结构, 圈定习作范围的现象, 学生在教师限定的圈子里写作, 思维受到了束缚。

2. 急功近利思想严重。

不少教师希望通过自己的秘法传授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在短期内发生质的变化, 以毕其功于一役。笔者经过调查发现, 在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让三年级的学生写出“像样”的文章, 布置学生抄写、背诵作文选上的一些范文;作文课上, 教师也不要费力讲解, “作文选”成为学生写作的法宝。

3. 不注重语言和素材的积累。

三年级的学生阅读量小、掌握的词汇少, 语言的积累不够丰富。广泛的阅读, 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 积累知识, 发展思维, 提高鉴赏能力。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进行表达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但这一要求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去。学生难以获得较多的生活体验。

4. 批改不及时, 不重评讲。

叶圣陶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式作文批改的弊病:“学生作文教师改, 跟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一样, 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批改完几十本作文需要较长的时间, 学生得过一二周才可得到教师这个唯一“读者”的意见:一个等级, 一个“阅”字或一些空洞的评语。对教师的批改结果, 多数学生只看个分数就把作文本子塞入书桌,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的指导策略

1. 兴趣是写作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因此,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首先, 上好第一堂作文课。进入三年级, 课程表上就郑重其事地排上了“作文课”, 学生觉得作文很神秘。由此上好第一堂作文指导课成了引起学生写作兴趣的第一步, 教师须得倍加重视, 精心设计。其次,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作文教学, 老师板书作文题目, 说说作文要求, 学生开始写作, 长期如此, 学生感到作文课, 枯燥乏味, 失去写作的兴趣。教学中, 教师根据作文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 写《秋天的校园》一文, 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仔细观察, 然后再写作;还可以降低作文要求,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三年级段的作文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过严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倦情绪。因此, 教师在习作指导时要少些限制, 少些要求, 要鼓励学生大胆选材, 大胆构思, 提倡自拟题目, 让其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如写《我的朋友》可以写人物, 可以写动物、可以写植物, 也可写想象中的事物和梦中的情景等。表达方式也可以自由,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让他们尽情地想象, 无拘无束地表现出自己的童心童趣。

2. 积累是写作的源泉。

古人说:“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可见,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在不断地积累中, 学生储备了丰富的语言和写作素材, 为小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源头活水。

(1) 丰富生活, 创造“源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要求习作教学必须回归生活, 以生活为本源。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 教师应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组织学生亲自去观察、体验。在学校里, 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班队活动, 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发现闪耀着心灵美的、光辉的人物和事件, 都能让学生进入“心有所思, 情有所动, 而后有所撰作”的境界。在家庭中, 让学生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关注家庭中大小事情, 也是丰富写作素材的一条重要途径。让学生走向社会, 走进自然, 去感受社会之博大、生活之艰辛;去感受大自然之神奇, 去探究奥秘, 去充实人生。学生有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作文也就有了“源头活水“。

(2) 博览群书, 积累语言。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阅读量小、掌握的词汇少, 语言的积累不够丰富, 因此, 写作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面和量都做出了要求, 要求学生广泛地涉猎书籍报刊, 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书。”广泛的阅读, 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 积累知识, 发展思维, 提高鉴赏能力。另外, 让学生博览群书, 从而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 而在阅读过程中, 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 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

积累语言的另一个途径是让学生诵读记忆古今中外经典之作。《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 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 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 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 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 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所以, 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晨读课、课余时间有计划、有梯度地补充背诵一些国学经典、诗歌经典、现代中外诗歌名家短篇, 如《三字经》、《唐宋诗词》等, 丰富学生的语言。

3. 片段练笔是写篇章的基础。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三年级学生写好作文, 必须要从小处着手, 也就是写好作文可从片段练习开始。片断较之成篇的作文, 篇幅短, 要求低, 可以是一段话, 也可以是两三段话, 可以不讲究开头、结尾, 可以没有文题……扎实地抓好三年级学生的片段练笔, 可以克服学生认为写作文难的心理障碍, 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进行作文基本功的训练, 掌握写段的基本技能, 为学生到高年级写整篇作文打下基础;发展学生的细微观察能力和“写具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学生多动笔、爱动笔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写整篇作文积累素材。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片断, 这就为今后写成篇的作文打下很好的基础。例如, 教学苏教版第五册第五课《北大荒的秋天》一文, 此文中的第四节构段方式是总分关系, 此段围绕着“原野热闹非凡”一句展开描写,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完此段后, 就可以相机进行一个片段练习:下课了, 操场上立刻热闹起来。长期如此训练下去, 学生以后写整篇作文不会再感到困难了。

4. 读写结合是写作的方法。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认识浅, 注意力稳定性差, 活泼好动, 模仿力强。因此, 习作教学就一定要与阅读教学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如作者是怎样观察分析事物的, 是怎样写具体的, 是按什么样的顺序写的, 在遣词造句、连句成段上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等等。例如, 在教《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 作者在写“北大荒的原野”时采用了“总分式”的构段方式, 教学时教师以这段为重点, 先让学生边读边标出:这段文字有几句话?说说每句写什么?是围绕那一句来写的?第一句与后几句是什么关系?然后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接着提供几个中心句, 如“花园里的花真美丽”、“我的铅笔盒很好看”、“下课了, 操场上立刻热闹起来”等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课后还可布置巩固练习:以“我有一个___的____”为总起句写一段话, 强化学生进一步掌握这种构段方式。如此长期训练, 使学生在讲读课上知道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更好些, 以便在作文时加以运用, 学生掌握了方法, 习作起来, 就能如鱼得水了。

5. 欣赏性评价可激发写作的热情。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心灵较脆弱, 心理承受力差, 爱表现, 好表扬。因此, 教师评价作文时要学会用一双孩子的眼睛,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三年级学生作文。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 要学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绩, 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评语做到能够触动学生的心弦, 诱发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 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 拨动它就会发出独特的音响, 要使孩子同自己讲的话发生共鸣, 就需要同学生对准音调。”笔者在学生作文本上常常会这样写到:“你的词汇真丰富!”“你能把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真了不起!”“你的比喻用得好极了!”“你的想象真丰富!”、“你这个句子写得太感人了!”“老师发现你的习作有了很大的进步, 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清楚楚, 还能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真棒!”等鼓励性的话语。让每个学生见到评语后, 都有成功感。如果学生习作中有不足之处, 教师在评语中也要恰当地指出, 用饱含信任与期待的语言给学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小心呵护小学生写作的热情。

总之, 如果教师能以多种作文指导策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 帮助学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 具有基础的写作能力, 就会为高年级段写整篇作文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人生经历感悟演讲稿学生下一篇:对中国近代史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