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2024-09-19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精选8篇)

1.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篇一

对外汉语教学

1.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汉教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是交叉学科。

2.汉教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汉语国际教育2008年列入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

3.第一语言: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从父母和周围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4.和第二语言: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应用语言学把一语之外的语言统称第二语言。)5.目标语: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6.习得: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获得某种能力。人的第一语言都是习得的。7.习得的阶段。5个。

前语言阶段1到2个月;单词句阶段1 1.5;双词句阶段1.5 2;多词句阶段2 3;复杂句和语篇阶段4 5。8.第一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7个)主体(幼儿和成人)、动机(生存本能和目的不一)、环境(自然环境和课堂)、方式(环境与语言结合和母语连结概念和声音)、教育者及相关因素(亲属和教师)、过程(不自觉到自觉和自觉到不自觉)、文化(母语文化环境和缺乏相应文化知识)。9.教学主体观。(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10.双体观认为,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

11.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语言学还应该研究人的交际能力,这个概念包括四个方面:合语法性、可接受性、适合性和可能性。

12.传统教学法的,语法——翻译法(18世纪,奥伦多夫)、直接法(20世纪,贝利兹)、全身反应法(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舍尔,强调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

13.编写教案(教案形式、教案内容、教案编写步骤)教案的核心部分是教学环节或教学过程。

14.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与流派: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它有以下重要概念:习惯、迁移与偏误。

15.迁移:旧习惯会对学习新习惯产生干扰。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会对他们学习其他语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叫迁移。有两种:正、负。

16.正迁移: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迁移,但第一语言的某些语言点跟第二语言相同时就可能出现。负:也叫干扰,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17.偏误:偏离目的语、不符合目的语规则的语言现象。18.二语习得专家艾利斯提出的对比“等级”

19.偏误分析的作用:深化汉语习得研究、促进汉教、推动汉语本体研究。20.偏误类别与原因:语际偏误(又称干扰性偏误或对比性偏误)、语内偏误(又称目标语规则泛化偏误、发展性偏误)、训练偏误、认知偏误(普遍偏误)、21.中介语及其发展过程。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标语的一种语言知识系统。它是逐步接近目标语的一种发展阶段。这一概念是由塞林格于1972年提出的。科德提到两种中介语连续体;重构型连续体、重建型连续体。

中介语有可塑性、动态性、系统性3个特征。

中介语的变异:社交情景变异、语境变异。见图3.2 22.可理解输入和:“i+1”原则:克拉申强调,二语习得依赖于学习者得到的可理解输入。

23.临界假说。10岁前,大脑的可塑性好,左右脑运作语言、10以后,大多数人的语言功能逐步转移到到左脑,语言学习的能力减退。

24.语言能力,有两类,第一类是认知/学术能力,如学习语法、词汇的能力和阅读理解、默写,自由写作能力,跟认知符号法学习相关。第二类是基本的人际交际技能,涉及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和语言使用能力,跟听说法学习相关。25.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26.认知策略:指学习者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特别是完成具体的课堂任务时的行为,是在对学习材料进行直接分析综合和转换等过程中采取的步骤或操作,具有操作加工或认知加工的功能。认知策略是用来理解语言和产生语言的,包括操练、接受、和发出信息,分析和推理、为输入和输出创造构架等。

27.交际策略的的定义:被看作学习者客服交际难题的方法,是指学习者因其第二语言知识有限而采取的一种表达方式。类型:缩减策略、成就策略、28.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是指学习者逐渐适应新文化的过程。文化适应模式的基本假设是:二语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而且一个学习者对目的语社会文化的适应程度将会决定他习得第二语言的程度。

29.语言普遍性假说。目标语的特征是否具有普遍性,会影响习得难度。大多数语言具有的性质,比很少语言具有的性质容易学。普遍语法、类型普遍性

30.课程设置,分为技能类和知识类,是教材分类的基本依据。前者培训交际技能,后者教授系统知识。技能类包括通用汉语技能和专用汉语技能;知识类分为语言知识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31.教材编写应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适合性原则、趣味性原则。32.语言测试的原则:针对性、可靠性(常用的方法有重测法和对等法)、有效性、实用性。3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个量完全相同时,是最理想化状态

34.汉语正东亚、东南亚的传播:秦汉时期汉语文字开始向外传播,并逐步形成一个“汉字文化圈”,主要包括现在东亚的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的越南。35.总体来说,汉字在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的传播大致有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用汉字记录本民族语言;第二阶段,为满足记录本民族语言的需要,改变一些汉字的作用、创造出特殊的汉字、如越南的喃字,日本的国字;第三阶段,依照汉字特点创造本民族文字。目前的情况是,日语,韩语、越南语中存在大量的汉语借词。在日本,日语还夹夹用2131个汉字和若干人名用字,每年举办汉字检定考试,受测人数已超过200万;800多万部手机中三分之二可以输入汉字短信。2005年2月9日,韩国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务文件和交通标识领域,全面恢复使用汉字和汉字标记,规定将目前全用韩语的公务文件改为韩汉两种文字并用。

36.创办专业刊物,成立专业出版社:1979年9月原北京语言学院的内部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改为正式出版刊物,成为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由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和北京语言学院共同创办的会刊《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9月转为世界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刊。这两个刊物是20世纪90年代语言类核心刊物

37.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1987年7月成立了由多个部委办组成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和该小组的常设机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

38.汉语测试的改进,HSK、商务汉语考试BCT,少儿汉语考试YCT

39.发展难度

40.两个教学阶段是指集中语音教学阶段和后语音教学阶段 41.带音法,已旧带新,以易带难。(yuzhchsh)

42.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汉字教学的方法,有“基本字带字”法、“建立汉字联想网”、充分利用“基本部件和基本字”,所有这些,都充分重视部件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以部件为基本点,以点带面,有系统的进行汉字教学。以部件为中心的汉字教学,成为对外汉字教学界的主流,教学实践也证明这是一种正确的定位。

43.所谓部件,是指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它又可分为成字部件和不成字部件两大部分。

44.文化教学的内容:一是对外汉语教学,也就是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二是文化课教学。语言课的文化教学和文化课的文化教学不同,这两门课性质不同,所承担的任务也不同。一般来说,对初级水平的学生实施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对中高级水平的实施文化课教学。45.汉字具有不同于世界绝大多数文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 表义和表音、书写系统的层次性、文字处理的特殊大脑机制。

46.口语教学原则,i+1.i代表学生已有的汉语水平,加一指略高于学生水平的语言输入。这样,i+1的输入对于学生来说是可懂的输入根据领会教学法,我们正是通过可懂的输入习得语言的。I+1可说是一般的外语教学原则。

47.词汇教学的目标:按照以上两个大纲,即前者的甲乙丙三级词汇共5253个,或后者的初、高两级词共5249个,可以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即,这5200多个词是初级、中级阶段汉语作为二语学习者学习词汇的数量和范围。也是初中级词汇的教学任务和目标。48.编写教案:

教案的形式多种多样。从详略分,有详细教案、简略教案和微型教案;从形式上,分为提纲式、问答式、列表式、叙述式等。教案的内容有:教学单元(注明使用的教材)、教学对象(班级、人数、汉语水平)、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数、教学环节或教学过程、补充练习及课堂活动、板书设计、作业及课外活动安排、经验和问题。

2.汉语交际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篇二

关键词:汉语交际文化;中国文化;对外汉语

一.对外汉语中的交际文化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总是会出现一定的偏误,可能是发音的偏误,语法的错误,还有一种就是与交际文化因素密切想关的偏误。有时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不了解我们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交际文化,所以可能出现一些错误。例如:他们可能会说“我有一个妻子”“今天下课以后,我要收拾我们房间,我要把我的衣服放我的衣柜里。”“你叫什么名字吗?”“什么是你的电话号码?”“你请教我”等这样错误的句子,这些句子可能在语法上都没有什么错误,可是在我们中国人正常说话的情况下却不这么说。究其原因,主要是外国留学生不懂得我们中国的交际文化。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者来说,他们由于不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时不能恰当的运用汉语,甚至造成一些误会,所以我们应该要将那些具有中国特殊含义的,在外国人与中国人交流过程中出现沟通障碍的,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作为汉语教学的切入点,把在语言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中国人的习俗、心态、道德观念的文化因素更好的教授给外国学生,使他们更好的学习汉语。

二.对外汉语中文化交际的表达方式

1.自谦尊人的表达方式

自谦尊人的表达方式从中国古代传承下来,也是中国人的文化礼貌。自谦称呼人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点是对自己必须谦虚,有的时候可以贬低自己。的二点是对他人一定要尊敬,有的时候可以抬高他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也是中国人的文化特色。因此,中国人在日常交际时,为了表达对他人的尊敬之情,常常说“见到您是我的荣幸”“久仰您的大名”等等。当客人夸赞中国人时,中国人总会说,“哪里哪里,过奖了”“不敢当”。明明写了一份很好的论文,作者可能在最后一句话中写到“耽误大家的时间了”这样一句贬义的话。有的西方人因为中国人有时候说话过于自谦,明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却不承认,认为他们很虚假,其实他们不懂得这样的说法就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交际文化。所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着重向外国留学生讲授这种“自谦尊人”的特有交际文化。这种自谦尊人的表达方式就是表现了中国人有礼貌,注重感情的交流,以情为核心的道德文化。介绍给外国留学生这种中国人特有的交际文化时,要把中国人与西方人在自谦和尊敬他人的道德观念上的差异告诉给学生,这样,就可以消除语言交际中的误会。

2.称谓的表达方式

称谓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我国的称谓文化比较复杂,因此这也是汉语学习者不容易掌握的内容。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另一个难点就是汉语称谓,汉语称谓除了有社交称谓和社亲属谓之分外,面称和背称之分,通称和敬称之分,还有狎昵称呼和亲昵称呼之分等。有些称谓的应用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就非常的不好理解了。例如:我们会在姓氏的前面加上“老”这个语素,“老王”“老李”“老张”,遇到这些情况有的外国人就不懂了,在他们看来,他们也不老呀,也就是40多岁,为什么要叫他们“老~~~~”,这对他们来说很困惑,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外国的学习者们不明白中国所特有的文化。中国人喜欢在人的姓氏前面加上“老”这个语素,是表达一种尊敬的情感。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向外国的学习者们讲授中国特有的称谓交际文化,使他们能够充分的了解汉语的称谓交际文化,在语言交际中能够顺利使用。

3.以委婉词达意的表达方式

崇尚和禁忌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一个民族心里特征、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的一种表现。因此,产生了用委婉词达意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或者是为了礼貌道德,或者是为了避凶就吉,人们不自觉地进行各种避讳。例如人们把“死”这个词,用“走了”“去世”“誓死”“向马克思报道”等词来表达。再如人们不会说直接说某个人是“瘸子”,而是说成“行动不方便”等。许多人把“上厕所”说成“解手”和“方便”等。外国的留学生很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表达方式来表达意思,同时,还可能由于不了解其中的意义而导致很多的误解。因此,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向外国学生介绍这种用委婉语表达的方式,一定要将民族避讳的心理及禁忌的习俗介绍给外国学生,这样就不会造成在语言交际中的误会,有助于外国留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

三.结语

对外汉语的教学是针对外国学生的教学,而汉语交际文化是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是的难点。外国的学习者们很容易由于不理解汉语中的交际文化而在使用汉语时产生偏误。所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讲一些具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在当今社会上普遍使用的交际文化,从而生留学生们能够准确的理解汉语交际中的文化,使他们不再对中国人为什么这样称呼人,为什么喜欢自谦尊人等产生误解。只有这样外国的学习者们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汉语,才能够更好的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先亮.交际文化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3]余云龙. 中国传统交际礼仪[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4]关世杰.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胡文中.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

3.对外汉语教学读书笔记 篇三

姓名:林飞飞

专业:语言学集运用语言学 学号:20130308 本次读书笔记是在我在阅读北京语言大学几篇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硕士论文后选定的一篇。我认为这篇论文能够在总结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作者所研制《初级汉字表》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很值得借鉴,《初级汉字表》对对外汉语汉语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题目:对外汉语教学《初级汉字表》研制

摘要:本文在总结对外汉语教学界有关《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大纲》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研制《初级汉字表》的科学依据及其字目选取的标准,并且详尽描述了研制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步骤“ 《初级汉字表》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即四年制对外汉语专业一年级与此相当的非学历汉语教学阶段”《初级汉字表》是笔者在分析对比现有各类字表的基础上,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并进行适当的联想添加而成的“《初级汉字表》共选用了950个常用汉字”笔者认为如果初级阶段的学习者能认识这950个汉字,就能满足基本的阅读和日常生活需要,并为进一步学习汉语字词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还从语义的角度分析了《初级汉字表》的收字情况,结果表明《初级汉字表》的字目构成可以基本满足初级阶段教学用字的需要”另外,为了检验《初级汉字表》字量的合理性,笔者还针对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进行了识字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初级汉字表》的字量是基本合理的“

内容摘录

●汉字常用字的统计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古代常用字的统计研究 二、二十世纪前期的常用字统计研究 三.二十世纪后期的常用字统计研究 四.二十一世纪到现在的常用字统计研究 五.近几年汉字定量研究的新进展

在《中国语言调查报告(2007下编)》中,公布了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三年的汉字使用情况与现行规范字表的比较结果:

这些统计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6年中,中国社会的语言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与5现代汉语常用字表6相比,2005年有357个字,2006年有331个字!2007年有334个字是/一级常用字0中所没有的,与5现代汉语通用字表6相比, 这些数字分别变成了506!517!654“从连续三年的差异字中独用字的比较可以看 出,这三年来媒体用字情况之间的差异远比他们与现行规范字表的差别小”这些调 查结果反映了现代汉字和汉语词汇使用现状,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提 供了具体珍贵的资料“

● 汉字常用字的选字理论

作为理论性的研讨,有关常用字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常用字的定义;

多数学者将常用字的定义表述为/社会上常用的,具有一般知识的人在日常的各方面交往中经常要用的

二常用字的功能;

关于常用字的功能,则多数表述为:为学习汉字提供一个/覆盖面广而功能多

样(高家莺等,1993)的字集,主要是识字教学用字(苏培成,1994),用于教学是常用字的基础功能之一

三常用字的确定, 包括字量和字样 的确定;学者们对常用字字量和选字原则的认识比较一致:一是频度,二是使用度(或分布度),三是构词能力,四是常识

四常用字的特征”:

费锦昌(1988)将常用字的特征总结为三点:一是/很多能独立记录一个词,绝大多数又是记录复音词的基本成分“,二是/大多本身既是一个独立的字,又是另外一个字的组成部分,即常说的构字部件”,三是笔画/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现代汉字学》从文字学和社会应用的角度进行概括,把常用字的特征归结为:能产性!稳定性!时代性!简易性(书写趋简)“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说,常用字是各时代用字的核心,它所包含的内容是汉语用字的基本集”因此,它的第一特征应是稳定性,其它特征都是附带而来的(王敏,2007)“

●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概说

改革开放以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一直飞速发展,为了有效地指导我国汉语水平考试和对外汉语教学,使这个学科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目标迈进,有关部门陆续制定过一些标准和大纲,《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大纲》是衡量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测试所使用的总标准。

《大纲》在前言中指出其主要用途是: 1.作为我国初等,中等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初!中等)8和高等汉语水平考 试〔简称HSK(高等)8的主要依据“ 2.作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的重要依 据” 3.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参考“ 4.作为编制汉语水平四级通用字典及其它辞书编纂的框架范围”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研制方法:采取以量化统计(分布和频率)为基础,辅以主观定性(专家联想干预)的办法研制而成“。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相关研究: 第一方面:讨论《大纲》词汇量问题的” 第二方面:有些是关于《大纲.中字词关系的处理的 第三方面:针对《词汇等级大纲》的内容的“ 第四方面:相当大一部分是讨论《词汇等级大纲》收词标准及其体例规范等细节问题的” 第五方面:从方便教学的角度,对5大纲6从词类的角度进行专项研究的 第六方面:针对的5大纲6制定原则展开研究的“

● 对汉语字词关系的基本认识 《马氏文通》中的提到的/字是可以充当句子成分的,作者还根据分布条件(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和功能,对/字进行了分类”此时的/字是一个语言单位而不是文字单位“。

章士钊(1907)在《中等国文典》里指出:/词是由/字到/句的中间单位

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出版了,他认为字词的关系是:/词就是说话的时候表示思想中一个观念的语词”二,有时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如-人,!-马.!-红,!-来,等“有时要两个字以上组合起来才成为一个词,如-鹦鹉,!-老头子,!-便宜.!-吩咐.等”文法中组织句子,分别词类,是把词作单位;不问它是一个字或是几个字,只要是表示一个观念的,就叫做词“黎氏更注重词的意义,指出只有有意义的字才能称为一个词”可以看出,在词观念萌发的时期,学者们的字词观念存在诸多不同,但是己经有学者开始从意义上着眼来探讨词的问题了

“●

”随着语言的演化,有很多单音词变成了不能独立活动的语素(不成词语素),字词关系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一个汉字仍代表一个单音词(成词的单音语素):如,天!地!人!山;一个汉字代表一个不成词的单音语素:如,民!击!危;一个汉字代表不同的词:如,花,(鲜花)!花(花费): 两个或多个汉字代表一个词:如,巧克力!奥林匹克!蜻蜓“ 综上,字!语素!词的关系可以简述为:语素是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现代汉语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词是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活动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也与别的语素组合为合成词”。汉字是记录汉语里语素的符号,汉字可以只对应一个单音词,可以既对应单音词又对应合成词的构词语素,也可以只对应不成词语素“也就是说,字和词是以语素为连接纽带的”。

由于有了语素作为中介,汉语的字和词在形音义诸方面都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在现代汉语中,多数情况下,一个字就是一个语素” 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绝对多数

所以,一般情况下,学会一个汉字,就学会了一个或几个单音节词的形!音!义;学会一个汉字,就为学习理解由这个字参与构成的复音词打下了基础;学会了一个汉字之后,再学习由熟字构成的新词就比较容易了,例如:学会一个/灯字,不仅学会了单音词/灯.,也为学习/电灯!汽灯!油灯!车灯!壁灯!彩灯!华灯!红灯!绿灯!灯具!灯光等一大批由/灯字构成的复音词打下了基础;学了/电,学了/灯,/电灯这样的合成词便可以无师自通(李大遂,1998)“

● 《汉字等级大纲》的字量

《汉字等级大纲》共有汉字2905个(2864+41),包括甲级字800个,乙级字804个,丙级字590个!丙级字附录n个,丁级字670个!丁级字附录30个,具体情况见下表:

《汉字等级大纲》存在的问题

《汉字等级大纲》规定的字量,比留学生的实际掌握的字量高出不少 就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甲级字的字量(800字)也是不尽如人意的

● 《汉字等级大纲》的分级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这样的分级似乎过细”《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规定: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教学年级!HSK的关系是:

● 《汉字等级大纲》的字目调整也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有:357个字!2006年有331个字!2007年有334个字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前2500个高频字中所没有的”2005年有398个字!2006年共有388个字!2007年有396个字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前3500个高频字中中所没有的,高频用字的不同,源自于社会生活的变化,比如/驴!骡!锄!铲!犁!镰!秧!禾!秆!萝!筐!粪!浇0从2500高频字中退出,原因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日益远离我们的生活;/绸!缎!绢!袄!袍!薯!饺!糠。从高频字中淡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爹!姨!婶!侄0等亲属称谓词使用率减少,则可能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家庭!社会结构 发生的变化有关(王铁馄,2008)“如上所述,限于语料的范围,计算机技术的局限,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5常用字表6中的字目已经与当今社会的常用字有了出入,这 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和语言生活中出现的用字差异,进行相关研究,适 时调整!修订现行的汉字规范”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 教学内容必须与社会生活用字的变化同步“由此,5汉字等级大纲6的字目调整也显 得尤为必要”

● 《汉字等级大纲》的制定方法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5大纲6字词之间的数量比例来看,字词比例太低“ 《大纲》各级别字词对应情况具体如下: 其次,/由词到字的选字方法忽略了汉语中字词之间的特殊关系,没有体现出汉字(语素)的构特点”

● 《初级汉字表》选字的总原则

● 中国历代语文教育的识字量规定“

可以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语文教学,我国小学生基础阶段要求掌握的汉字的数量都在1500上下波动”虽然中国古代的语文教学与现代的语言教学不能相提并论,己经拥有汉语听说能力的母语学习者,和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也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母语学习者的识字量为我们划定了一个上限,也就是说,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如果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识字量要求超过了1500字,那么这个要求应该是偏高的“ ●对于掌握多少字基本可以满足一般人的书面交际(阅读和写作)需要这个问题, 经过历代学者的研究,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其中周有光的/汉字效 用递减率最具代表性:

也就是说,最高频的1000个汉字,在阅读和写作中的覆盖率是9006,以后每增加1400个汉字,覆盖率大约提高0.1“这表明,汉字总量虽然有八九万,但其中1000字是一个最基本的量,2400个字是一个最常用的量,3800个字是常用量”。

从现代汉字学研究中的频率统计的结果来看,500字是社会常用汉字的一个重要的数量,1000字是社会常用汉字的一个最基本的数量“ 简言之,1000字大概可以当作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初级阶段识字的一个基本量”笔者认为,初级阶段的的字量是不可能被确切预估的,借用周有光(1984)的话,只能实现/最佳逼近,所以,在这里,笔者并不预先规定《初级汉字表》收字的具体字量,只把1000字作为选取参照对象的数量的依据,把1500字作为《初级汉字表》字量规模的上限“

● 《初级汉字表》的定性

《初级汉字表》的定性,是指在定量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汉字的使用频率,构词能力,构字能力,部件的难易程度!笔画数等方面的特点,进而决定该字目是否应该被选入《初级汉字表》” ● 《初级汉字表》的内容

1《初级汉字表》应选取使用频率高的字 2《初级汉字表》应选取构词能力强的字

3《初级汉字表》应选取语言交际中的常用字。另外,《初级汉字表》要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字。

4《初级汉字表》应选取能体现汉字系统性的字

● 《初级汉字表》选字方案一

一《初级汉字表》选字所参照的字频统计资料 字表1:《现代汉语常用字频度统计表》 字表2《扫盲用字表》(国家语委,2003)字表3:关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用字的调查结果(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 字表4《汉字单字字频总表》(旦骏,2004), 二.选取社会一般常用高频字

三添加构词能力高的汉字及初级教材用字 四补充语言交际中的常用字和语文性词语用字 五吸收构字能力强的/部件字和常见的姓名用字

● 《初级汉字表》选字方案二

一,选取社会一般常用字“ 二.添加构词能力高的汉字和初级教材编写的基本用字” 三.补充语言交际中的常用字和语文性词语用字“ 四.吸收构字能力强的/部件字0”

●两种选字方案的比较

4.对外汉语语法 笔记 篇四

一、对象不同:

1)本体——中国学生

2)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外国人

3)教师用——对外汉语教师(2、3存在母语正负迁移现象)

二、教学内容不同:

1)重点和难点不同

语感问题

2)内容安排不同

教师:集中

学生:一般分散 3)内容深度不同

教师用的深度大于学生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一、语法单位: 句子 短语 词 语素

二、语法特点:P23(五点)

第三节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地位和方法

一、地位:P26(3点)

二、注意问题P27(3点)第三点:1)讲解词语意思

驾驶:开车(口语)开飞机、开船

2)课堂用语用简洁和固定也是必要的3)语法点讲解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方法:P29

一、基本方法 3个 基本教学环节:

带读和解释生词——带读课文——串法时讲到本课的语法点——某些功能词的用法——某一特定的句式——就课本上出现该例句展开讲解 Eg:你、我虚指

你+什么

我+什么——归纳法 造句——演绎法

你做什么、我做什么——归纳法 类比法:

交给学生句型或范句,通过模仿或替换练习让学生掌握技能。

二、语法规则的表述方法P29 1)文字法:最基本、最常用

2)公式法:用于某些固定结构和句式的表述

3)比较法:比较用法有相近和相似之处的语法点,比较法一般用于有一定语法基础之后。4)对比法:汉英对比慎重用 5)图表法:阶段性总结时可用

第二章

第一节 语素P31 吓一跳

恐吓

两个字是两个语素

第二节 词P35

1、定义

2、词的判定:1)能充当句法成分是实词

2)剩余法:不能充当成分,但提取句子成分后剩下的组成部分是虚词 3)扩展法:对词语内部展开分析

3、离合词P38

第三节 词的构造P41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

1)复合式:词根+词根(联合、偏正、补充、动宾、主谓)

其中,补充:a、补充型中的特殊形式(名量式

花朵)b、重叠式合成词(两个语素 星星)叠音词(一个语素 猩猩)

2)附加词:词根+词缀

后缀较多 a、n词性类后缀 b、非名词性类后缀

c、中缀“里”“得”“不”:傻里傻气

区别:吃得消 来不及(词)吃不饱 来得早(短语)

d、汉语词缀特点:

1)真词缀不多,类词缀很丰富

2)词缀中 3)词缀不但可以加在语素上构成词,还可加载短语中 4)类词缀构词能力强

第三章

词类(上)P54 第一节 概说

词类:词按语法功能分类,是集合概念。词性:(一类/一个)词所具备的语法功能

一、词的语法功能P55

1、能否充当句法成分、区分实词和虚词

2、实词小类:与实词的组合能力

1)与程度副词组合能力区分:动词、形容词

2)年、小时是量词还是名词?(加结构助词“的”

or

加量词)

3、虚词:能组合或附着于何种实词

时态助词:附着于动词后

介词:后接体(名)词性

二、现汉词的分类:P56 A、实词:体、谓、加

1、体词:主要充当主宾,一般不做谓语

2、谓词:主要作谓语,有时也作主宾

3、加词:不作主宾、谓,只能作修饰语。

B、本教材的词类体系

C、词的跨类问题:P58 1)兼类:词形相同,词义有关联,具有两类或更多词类的功能。2)同音词:词形同音,但用法不同,意义无关联。3)活用:临时性

4)借用:主要指借用量词

不改变词性

第二节

名词

(一)名词的语法特点P59 a、汉语名词没有(阴阳)性的分别,借用词汇手段表示

语法特点:

A、与词的组合能力:受数量短语修饰,不受副词修饰 B、词形变化:无单复数词形变化

C、句法功能:经常作主宾,一般不作谓语和状语

(二)1、专有

2、普通(可量数、不可量数)

3、关注名词的特殊类别和用法(方位名词、时间名词、处所名词)

(模糊多数、确定数)不+们

(三)1、充当谓语P61

2、充当状语P62

3、名词的重叠P63

4、“们”的用法P63 1)用于人称代词后表示复数人称代词,“们”表示复数的后缀。

2)用于指人的名词后,整体构成短语,“们”是表示复数的数量助词。不用“们”的场合:

1)表示相对或互逆关系的指人名词后不用“们”。2)“们”排斥和确数成分词项

3)表复数不一定要“们”,“们”不是汉语复数的必须标志。1)——基于不同角度。相异——同质

夫妻们(错)兄弟们(错)——强调同质可以加,不强调则不可以

(四)名词的附类P64

一、方位词

a、16个单音及复合方位词(封闭)

b、语法特点:一般情况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要附在其他词语后

“上”、“下”用法的对称性分析

前提:语义的对称性——用法的对称性 A、对称性:

1)方位 例: 山上——山下

2)时间:(时间前段)

(时间后段)

“上”表示刚过去

“下”表示即将到来

例:上半度——下半度

3)排序:“上”表示顺序靠前,“下”表顺序靠后

例:上一个——下一个 4)等级:“上”表示等级品质高,“下”表等级品质低

例:上级——下级 B、不对称性:

1、“上”用法更多、更复杂 1)表事物表面:墙上 2)事物内部:书上

3)事物的某方面:工作上

4)表年龄词后,表时间:七岁上

2、“下”有类似用法,表节令词后:当下、时下

二、时间名词

1)分类

1、表时点和时间

2、表过去、现在、将来 2)语法特点:主、状、补语 3)时间的表达顺序,从大到小

近义词辨析

以后——后来(P67):某一时间之后,都可单用

(后来)只能单用 以后——可附着使用(那天以后)语义上:以后——过去、将来

后来——过去

三、处所名词P67

1、种类:A、所有地名、专有名词

B、表处所的普通名词

2、语法功能:单用、附着即可、作主宾、加介词后作状

3、处所语序表达:从大到小

第三节

数词P71

一、分类(基数、序数、数量数词:俩、三(指人)

二、辨析:两 一 二

第四节 量词P76

一、语法特点:不单用p76

二、分类:

1、语素构成:1)单纯(个、条、位)

2)复合(人次、车次、架次)

2、修饰对象:1)名量(个、条、位)

2)动量(次、回、番)

3、来源:1)专用(个、条、位)

2)借用(眼、捆、尾)

4、专用量词的小类(集体、个体)

三、辨析:点儿——些P77

1、数词的限制——肯定句可以用“一”,否定句“点儿”前可加半。

2、修饰对象(名、谓、可数与否)点儿程度上小,修饰可数,“一些”可修饰可数或不可数。

一点儿(补语)——有点儿(句法成分)点表程度(作状语)

四、量词小类 度量词:

货币、温度、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容量

复合量词:例次(实验)台套(仪器)、件套、吨公里、秒立方米

五、量词重叠

1、AA式P80

2、“一”AA式与AA式差别:(使用频率差别)1)主语:“每一”

一个个都撅着嘴 2)定语,表多,不作谓语

一阵阵掌声

3)状语,逐一,受双音x影响(节律控制)

习惯性说话

3、“一AA”——“AA”的条件限制P81

第四章 词类中

一、动词的语法特点P82

二、分类A、语义特征:。。

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心理活动动词、使令动词 “使”的归属?

B、更具带宾与否分类 C、据动词情状分类P85

三、动词的重叠、P87

离合词P38

第二节形容词P89

第三节区别词P95

第四节副词P96 专题:多用副词“就” 认知语法成就:

即:时间数量——关联——语气

就1:时间副词,表事情或动作即将发生或在很短时间内发生。Eg:他马上就回来。就2:时间副词,表示说话人认为时间发生得很早。

Eg:我六点就起床了。就3:关联副词,动作前后相承

eg:我看完电影就回家了。

就4:关联副词,复句后一分句关联前后。Eg:如果下雨,我就不去了。就5:范围副词,表限定 eg:我就喜欢游泳

就6:语气副词,加强肯定,表意志坚决

eg:你不要说了,我就不去了。时间副词:

就1就2 :初级,主观性,已然表很早,未然表间隔短。1)短时义副词、名词+就

eg:不远,一会儿就到了 2)时段词语+就

eg:我走路十分钟就到了。3)就+要

eg:就要下雨了。

4)表已然,“早”类词语+就,“从”。。+就

时点+就

Eg:其实我很早就知道了。

我从很小就认识他了。

我十岁就离开了。关联副词: 就3:初级,表动作之间的关1)动词性短语+就3+动词性短语

eg:下课就看电视

2)“一+动词性短语+就+动词性短语”

eg:一听就笑了。就4:初级,复句后一分句的关联

联 1)主语+动短语,就+动短语

eg:他想好好复习一下,就没有去玩。2)顺承,主语不同。

Eg:你刚走,他就来了。

3)使用成对的关联词,如果、只要、既然、因为。。就

eg:只要你有决心,就可以学好汉语。

就5:初级下——中级,表限定

典型用法:就+述宾/小句

非典型用法:就+像/这样

eg:月饼的形状就像一个月亮。就6:表语气(可删除)中级,加强语气 1)就+在/在于

eg:快乐就在生活之中。

2)就+动词短语 eg:吃药就可以,不用住院。副词“就”的偏误:

1)遗漏:eg:我们刚进屋,下大雨了(错)

2)错序

eg:昨天刚下课,就他来找我了。(错)

3)误加上

eg:要是我汉语学的好,我就倒想参加那样活动(错)

4)误代 eg:现在,北京的天气特别热,要是我去外边,我快累了,(就错)快出汗了

第五节代词P107

第五章

词类(下)第一节 介词P123

一、介词的位置

1)句首介词:关于。。

至于。。2)状位介词:替/叫/被/将/同/让

3)放句末:自/于+处所(来自哪儿)

4)放句首、状语:对于/为了/按/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沿着/随着 句子结构简单,则可以放在句中。

二、辨析近义介词用法:

1)结构: 经常组成什么样的结构

“由”经常搭配抽象意义,有相对固定的结构,eg:由。。构成/组成(从。。构成 错)“从”表示具体出发点,“在”固定处所位置。Eg:“从。。来/出来”(在。来/出来 错)

“在”常在宾语后带有方位词“里、外、上、下” “自”自。。以来/之后/之日起 “当”当。。的时候 “对”对/对于。。来说 “除”除了。。以外/之外 2)介词和其他词搭配

介词+名词(遵照、本着)介词+动词(跟、对)3)音节限制 当,在:表时间 4)语义功能

三、具体介词分析P125

第二节 连词P130 除连接性外,无其它修饰功能。

第六章 短语

(一)短语的结构类别

一、实+实

五种基本、三种特殊:连动、兼语、同位 量词和方位短语

二、实+虚 1)介词短语 2)“的”字短语

3)“所”字短语(所+v)4)比况短语:。。似的/一般/一样/般(等助词)

辨析P175

第七章 句法成分

第八章 句型和句类

第九章 句式——被动句专题

1、无标被动句

2、“被”字句 N1+被+(N2)+N+C 1)N1是生命体,不用“被”可能由受事变为施事 2)“被”字带有宾语,替换会导致宾语无法处理。3)N1非生命体,可以不用加“被”。

一、结构要求

a、主语是生命体,可能被误认为施事时需要用“被”字句。b、句中需要引出施事来,也需要“被”字句。Eg:他被香水熏的晕乎乎

C、谓语动词是单音节动词时,一般需要“被” Eg :东西被抢,他很伤心。

二、语用功能及语体色彩

a、“被”动句被动意味较强,多表示不如意,不情愿的事,无标客观陈述的意味更浓。b、无标——“被”字句: 口语——书面语

“被”口语对应词:“叫” “让” “给” “被、给”一般不加施事,“叫、让”一定要带施事

3、“由”字句 1)由介词“由”引出施事的句子(对应英语的被动语态)

2)由字句 和被字句 的区别 a、主语: 泛指/定指——定指

人事方面/这件事由他处理 这件事被他处理 b、补语的有无,可以没有——一般有补语或时态助词

问题由厂方解决——问题被厂方解决了。

c、施事:强调施事,一定要出现施事——不一定要

小说由他改编——小说被他改编了

d、谓语动词:没有“遭受”义的动词——负面词、表示遭受、遭遇和某些心理感知的动词

(任命、处理)中性词 此时可互换(由、被)

f、语义和语用的差别:主动性(中性)——中性、消极(被动性)

4、“是。。的”(可表被动)1)需要更多地表义信息 2)强调

5、被动义动词:遭受动词构成被动词

(一)什么是语义关系

语义关系是指隐藏在句法结构后面由词语的语义范畴建立起来的关系。语义关系跟句法关系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如:

①我不吃了

②香蕉不吃了

③鸡不吃了

这三例句法关系都一样,都是主谓关系。但其背后隐藏的语义关系是不同的,例1,“我”是动作的发出者,称为施事。例2,“香蕉”是动作的承受者,称为受事。例3,“鸡”可能是动作的发出者,如“鸡吃米”;也可能是动作的承受者,如“我吃鸡”。因此,例3是歧义的。可见,建立起语义关系的类型,就可以合理解释句法结构内部种种复杂的情况。

(二)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类型

动词跟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叫格关系,是各种语义关系的重点。名词可跟动词直接组合,也可靠介词引人,因此介词也叫格标记。名词性词语经常担任的语义角色有: 1.施事

指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可用介词“被、叫、让、给”引进。如:

他哭了。/进来一个大汉。/被狼咬死了。2.系事

指连系动词联接的对象。如: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了。/这个任务很重要。3.受事

指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可用介词“把、将”引进。如:

地扫干净。/我们战胜了敌人。/他把树砍了。

4.与事

指动作行为的间接承受者,可用介词“给”引进。如:

他们教我英语。/他捐给家乡一笔钱。5.对象

指动作的对象,也可用介词“对、向”引进。如:

我们学习雷锋。/他对孩子进行教育。/大家向老师敬酒 6.致使

指动作行为使动的对象,可用介词“使”引进。如:

我热了一碗饭。/我们要振作精神。7.结果

指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如:

我写了一篇文章。/妈妈蒸了许多馒头。

8.工具

指动作行为的凭借物,可用介词“用、拿”引进。如:

他在刻铜板。/胳膊上裹着纱布。9.材料

指动作行为使用的材料,可用介词“用”引进。如:

脸上搽了一层粉。/他在给庄稼施肥。10.方式

指动作行为进行的方法、形式。如:

钱存定期。/我们寄挂号。11.处所

指动作发生的处所或起点、终点,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如:

书放抽屉里。/回娘家。12.时间

指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如:

他回家乡过春节。/我的课请排星期五。13.目的

指动作行为发生的目的,可用介词“为、为了”引进。如:

出版社在催书稿。/他在跑材料。14.原因

指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用介词“因为”引进。如:

他在愁经费。/别计较他的话。

(三)名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类型 1,领属:我们的学校/弟弟的书包 2,处属:天上的云彩/室外的温度 3.时属:当时的情况/过去的历史 4.从属:厂长的秘书/同学的妈妈 5.隶属:兔子的尾巴/孔雀的羽毛 6.含属:蔬菜的味道/妹妹的脾气 7.质料:老虎皮的坐垫/杉木的扁担 8.来源:中国的留学生/四川的榨菜 9.种属:一等奖的奖励/四化的目标 10.相关:李先生的消息/爱情的传说 11.类属:金黄色的麦浪/人工的心脏 12.比喻:金刚石的性格/历史的车轮

(二)语义关系的解释力

1、同一个动词,与不同的名词性词语搭配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吃面条、吃大碗、吃食堂、吃低保 妈妈在包衣服、他们在包饺子、外头包牛皮纸、礼品包小包

2、同一个名词性词语,与不同的谓词搭配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例如: 买毛衣、织毛衣 打人、来人 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跟其他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月亮渐渐升起来了。妈妈高兴地点点头。

(一)语义指向的类型 1.补语的语义指向

第一,指向动词。

你砍快了,慢一点!我看完了《红楼梦》 第二,指向主语。我砍累了。我学会了滑雪。

第三,指向宾语。我们砍光了树再休息。他一连发出界两个球。第四,指向“把”的宾语。砍树把刀都砍钝了。他把牙都吃坏了。2.状语的语义指向

第一,后指中心语。血压急剧下降。我经常打乒乓球。

第二,前指主语。祥子青筋蹦跳地坐下。四凤胆怯地望着大海。

第三,后指宾语。花也很多,圆圆地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第四,前指介词“把”的宾语。我把王群满意地打发走了。师傅们把楼板纵横交错地堆放在一起。

3.定语的语义指向

第一,后指中心语。他昨天买了件羊皮大衣。我要好好地逛一逛美丽的西湖。第二,前指主语。他做了一个惬意的梦。我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

第三,前指述语。例如:陈小平看了一天的书。孙静在家等了一上午的电话。

(二)语义指向的解释力

1、有些句法结构的情况比较复杂,语义指向可以合理地解释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王冕死了父亲。苹果吃了三个。孩子被奶奶抱进了大门。奶奶哭瞎了眼睛。

2、一个句法结构中,语义上可能有多种指向的分析。我答对了两道题。

3、语义指向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释某些歧义现象。例如: 陈斌最喜欢游泳。

她又买了一件毛衣。→A.我买了一件毛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B.她已借了一件毛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C

.她已买了两件毛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

D

5.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篇五

一、两种方言,泰国大街小巷中的饭馆、店铺也常用汉字和泰国文字同时标注,汉字对泰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许多学生从小就认识了一些汉字,有的甚至学过写汉字,但都不是系统的学习,比较泰语文字和汉字,泰国学生跟其他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的留学生一样,觉得汉字是一个缺乏规则的画儿,初写汉字时不讲究汉字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方向和大小,只关注书写完成后的形似。在记忆汉字的方法上,泰国学生跟“非汉字圈”的学生一样,大多使用整体字形记忆的策略,多在词中记忆字,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会把“年龄”写成“年轻”了。这11位学生在我校上过单独开设的汉字课,他们对教学中讲解汉字笔画、偏旁和结构的教学方法非常能够接受,并认为这对他们记忆汉字有帮助。对于汉字故事,他们认为讲一些还可以,讲多了记不住,增加记忆负担。平常他们练习汉字的主要方式是抄写汉字,然后读课文或看电视字幕来复现汉字,因此他们认为不常见、不常用的汉字和形近字是最难记住的汉字。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泰国学生因为发音不正确造成汉字听写错误的比例很大,因此我认为在对泰国学生及其他“非汉字圈”华裔学生的教学在语音阶段就应该加进大量符合生活实际的语料,在照顾常用词的同时照顾常用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辨和发音的能力,认读和书写一些笔画较少又常见、常用的字,在汉字认知上通过“音”把“形”和“义”结合起来;第二,在学生的听说能力到了一定阶段后,利用汉字的频率原则及实用原则加大识字量,通过一些分析字形,讲解字理的办法强化识字,教学中强调笔画的方向、位置及相离、相连、相交的位置关系,强调笔顺规则,强调部件的学习与切分,结构的分类与书写顺序可以不作为重点,教学中同时注意“语”和“文”的联系,;第三,扩大阅读量,经过一段“强化识字”后,选择一些适合华裔学习者兴趣和需要的文字材料、声像材料(带字幕)来复现汉字,因为字形是字义的外在形式,也是通向语音与词义的桥梁,识字是阅读的前提,见得多了,分辨、理解汉字的能力就会增强。我认为这三点适用于所有对汉字氛围并不陌生的华裔学习者,抓住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有针对性的进行汉字教学,对他们汉语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推动。

6.对外汉语教学教法初探 篇六

一、以文化为依托,让留学生保持学习汉语的兴趣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外国人学习汉语,大多数也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兴趣,但是很多人在接触汉语后,就会觉得学习汉语很枯燥,失去学习汉语的兴趣。为了能使留学生们将其学习兴趣延续下去,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就应该投其所好,将中华文化与汉语教学结合起来。

(一)引领经典阅读,培养浓厚兴趣

在教授外国留学生汉语时,可以通过引导他们阅读中国古代、近现代的经典诗篇、蒙学教材等,这类作品一般比较简单易懂、脍炙人口。这样既可以让他们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吸引了他们的兴趣,使其学习了汉语。

(二)多角度认识汉字,让留学生领略到汉字的魅力

汉字是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学习汉字的书写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较为困难的一个环节。如何让留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不再感到枯燥,这就需要对外汉语老师的正确引导,让他们能感受到汉文字的独特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领读经典篇目,让留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抑扬顿挫之美。另外,在讲解汉字字形时,可以利用学习英语的方法来讲解汉字,例如英语单词“handsome”,可以将其分为“hand”和“some”,理解为“手一招来了一群人(小姑娘)”。为什么呢?因为“英俊”呀,所以“handsome”翻译成汉语就是“英俊”。同样的汉语也可以这样讲解,例如在讲解“聪明”一词时,可以讲解为“人只有做到耳到、口到、心到、眼到,而且要日日用、月月用,才能變聪明”。这样就不会让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感到无聊,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领略到汉字的魅力。

(三)课堂方式多样化,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了解了汉文化

作为对外汉语老师绝对不能与教国内学生一样,而是要变着花样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教授中国功夫、绘画、剪纸、太极拳、二胡、中国礼仪等,让留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教授留学生中国书法、快板、戏曲等,既可增加他们的兴趣又可提高留学生口语表达和汉字书写的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老师高高在上,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引经据典,下面的学生听得是一脸崇拜,心里却一片茫然、不知所云。最近几年新课标颁布后,课堂教学都进行了改革,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样的也要借鉴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了解和尊重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美国作家爱默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留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应该对留学生的这些基本情况有个充分的了解。就如不能同回族的朋友谈论吃猪肉一样,对其他民族的一些忌讳也要尊重,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与他们熟识,建立师生间彼此尊重、信任的情感。

(二)对外汉语课堂中应当以鼓励为主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留学生本来就因为担心犯错而不善于表达,这时,作为对外汉语的老师就应该以宽容、赏识、激励、期待等积极的情绪,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驱动力和积极性。例如,提问时可以采用平等的、商量的语气“某某某,你来试一下好吗?”另外,除言辞性鼓励外,还可以加入适当肢体动作,让他知道你对他的回答感兴趣,你是认同他的。例如,在留学生回答问题时,适时地微笑、点头以示赞同,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更积极地回答问题,更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有意识地提高语言点的重复率

语言学习过程要经历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四个阶段。因此,教师在教授留学生时,一定不能有厌烦情绪,要像教初学说话者一样,多次重复。例如,开始上课时就固定地说“就要上课了”,快下课时就用“就要下课了”表达,这样多次重复,留学生逐渐也就懂得了“就要……了”的用法。另外,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对于学生来说的重点和难点,对这些重难点要多次重复讲解。

三、创建学习小组,有效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现在中国基础教育相关决定中也提到要合作学习。这一理论同样可以应用到对留学生的教学中。教师遵循“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将留学生按照兴趣爱好、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分组,提议他们在同组交流时尽量使用汉语,这样可以增加更多人的锻炼机会,也让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表现或与老师有距离的同学有机会练习口语。同时,组内选出一名汉语各方面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做组长进行帮助和监督,并把组内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这样老师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课上或者课下,我们可以组织各小组之间的汉语学习竞赛,增加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内课外并重,营造汉语学习的第二课堂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如果只是学在课堂,那么是很难学好的。正如陆游所说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因此,要想使留学生学好汉语仅仅依靠课堂语境是不够的,还需要营造丰富多彩的第二语境课堂,做到既读万卷书,亦行万里路。

(一)丰富课外生活,创设第二课堂语境

为了丰富留学生的课余生活,可将课余生活与学习汉语相结合,设立汉语角、汉语影视剧社团,组织汉语朗读比赛、汉语歌曲大赛、汉语识字比赛、汉语书法大赛等。在这类轻松、自主的活动中,使留学生们消化课堂内容,巩固汉语学习效果。

(二)充分利用社会大语境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运用,作为对外汉语的老师就必须引导留学生从汉语学习课堂中走出来,融入到社会中去。在华留学生比在他们本国学习汉语的一大优势就在于他们有一个真实而非模拟的语境,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鼓励留学生从他们的小圈子里走出来,主动与中国人进行交流。另外,我们可以与其他专业(如汉语言专业)的老师进行沟通,组织学生进行联谊活动,让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互相学习,实现双赢。

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起步却不是很早,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笔者也仅是就对外汉语教学的冰山一角进行了开凿,还有很多方面,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等需要我们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者们继续探讨,尽管任重而道远,我们依然要披荆斩棘努力前进。

7.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篇七

0944612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学分:2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预修课程: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内容简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视为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开设的选修课,本课程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演进、教学理论、特点、教学规律、总体设计、教学原则、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和测试方法以及一般的语言教学规律和各种教学理论、方法,并把文化因素、语用规则纳入对外汉语教学的范畴之内,从而使从事这一事业的有关人员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掌握其教学规律和方法,最大可能地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率。

教材及参考书: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吕必松著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刘珣主编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7年出版

8.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篇八

一、总论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96年解释;99、02、03年填空)(2)任务:研究——

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 ②教学的全过程;

③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④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3)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9年填空)2.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①初创阶段(20C 50’s初—60’s初)汉语预备教育:

a.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周培元、吕叔湘负责业务工作;邓懿、王还等6人授课。

b.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该班调到北大,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c.1960年9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6年问答)

②巩固和发展阶段(60’s初—60’s中)

a.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b.1964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c.1964年暑假,越南政府派来2000名留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扩展到23所。d.1965年暑假,北语为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22所院校举办了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e.1965年下半年,北语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

1962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开始了汉语教学节目。f.1966年,文革,教学停顿。1971年,北语被撤消。

③恢复阶段(70’s初—70’s后期)

a.1972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首先接受200名坦桑尼亚、赞比亚学生。b.1972年10月,北语恢复,1973年秋开始接受留学生。④蓬勃发展阶段(70’s末至今)

a.1987年7月,组成“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b.现在全国有300多所高校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c.20世纪70’s下半期开始是对外汉语教学确立学科时期。(98年选择)学历教育:1975年,北语试办四年制“汉语言”专业本科(留学生为对象);1986年,北语开始招收现代汉语专业外国硕士研究生;1997年,北语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以及带有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博士。d.学科建设

1978年,第一次提出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来研究。1983年6月,正式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1984年12月,“对外汉语”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e.学术机构

1988年,“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从“中国教育学会”中独立出来。1987年,成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首任会长朱德熙。f.刊物

1979年9月,《汉语教学与研究》在北语正式出版。(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

1987年9月,《世界汉语教学》,转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刊,季刊。(96年选择)1987年,北语创办了以外国留学生为主要阅读对象的《学汉语》。g.师资

1983年,北语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1986年,北语、北大开始招研究生。1997年,北语建立博士学位点。(2)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

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01年选择)①初创阶段(50’s初—60’s初)特点:

a.重视系统的语法、词汇教学。

b.以语法为主线,但同时强调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强调“四会”能力全面发展。c.培养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

1958年,正式出版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96年选择)

②改进阶段(60’s初—70’s)特点:

a.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强调实践性的原则。b.提倡“精讲多练”。c.采用“相对直接法”。

d.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注意学以致用。1971年,出版《基础汉语》(黄皮书)。③探索阶段(70’s初—80’s初)特点:

a.对实践性的原则再认识。

b.打破旧的、脱离实际的科学系统,代之以符合实践性原则的新的科学系统。

c.引入了剧情教学,提出“听说领先”,形成“以听说法为主,结构为纲,兼顾传统方法”的综合教学法。具体措施:

a.试验分课型,听说、读写分开。

b.改革精读课,加强听力、阅读,改名为“综合技能课”。1980年《基础汉语课本》 以常用句型为重点。④改革阶段(80’s至今)特点:

a.引进“功能法”,提出结构与功能相结合。

b.根据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与特点,提出“先读写,后听说”。c.按照语言技能分课型。

d.对本科课程教学法有全面、科学的研究,90年代提出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e.对教学活动进行了科学化、规范化的研究。(全国制订教学大纲)1981年出版《实用汉语课本》。(是第一部吸收功能法优点的教材)(99年选择)(3)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的发展 ①教学理论的研究

A.开始于50’s—60’s初(十年初创阶段)1953年,周祖谟发表《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第一篇论文)(01年选择)1958年,《汉语教科书》出版。(我国第一套对外汉语教材)特点:

a.一开始就注意把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与对本国人进行的母语教学区分开来,探索第二语言教学路子。

b.在重视掌握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同时,强调四项技能的基本训练,强调对语言的实践和运用。

B.60’s初—“文革”之前

总结建国以来的教学经验。

1964年,钟 著《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79年发表)。特点:提出一系列对外汉语教学原则。

a.“精讲多练、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性原则。b.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的直接性原则。

c.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学以致用原则。

d.“语文并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阶段侧重的主要教学原则。

…… C.70’s

特点:着重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a.在论述具体教学问题时,较多受到听说法、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b.把实践性原则定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教材编写中进行句型教学试验。c.在语言技能训练方面听说和读写作为两类课进行了分开教学。D.80’s开始,真正从学科建设的高度进行教学理论研究。a.进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宏观研究。

b.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展开了全面的研究。c.对教学法原则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d.提出用不同的方法训练不同的语言技能。E.90’s以来,理论研究深化。

逐渐引进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相邻学科的理论成果。

几个概念的区别

1.“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区别 第二语言(03年解释术语)

第二语言教学包括(00年术语解释): ①中国人学外语; ②少数民族学汉语;(01年选择)③少数民族学外语;

④外国人学中文(即对外汉语教学)

……

2.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不属于对外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外国华侨的汉语教学属于对外汉语教学。因为少数民族同属中华民族,同属中华文化。外国华侨在国外出生、成长,受外国文化影响,同中华文化有巨大差异,会造成汉语学习、运用的障碍。3.“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的区别 ①目的不同

语言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不是讲授语言学知识,所以应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培养交际能力,而不是大量讲理论。②教学内容 语言学:

A.学习语言四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规则,保证正确性。(96年填空)B.学习语言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的使用规则——语用规则,以保证语言的得体性。

C.学习言语技能:听、说、读、写。要掌握言语技能,主要是掌握语言要素;言语交际技能受语用规则、语言规则制约。

D.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和语言使用密切相关的文化要素;国情。③教学原则:语言教学应生动、有条理,理论联系实际。

④教学方法:语言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教师适当总结、归纳规则。

⑤教学技巧:……

语言教学的教学原则:

①正确处理言语要素的传授与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关系,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

②正确处理语言的形式结构教学与语义结构教学的关系,语法—语义—语用相结合的原则。③正确处理语言与文化、语言知识与言语要素的关系,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④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和编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加强重复,螺旋式提高的原则。⑤强化学习环境,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的原则。

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原则。

二、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相关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

(1)普通语言学基础理论

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2)汉语语言学基础理论(98年填空;03年填空)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规律是由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一般教育规律等共同决定的。(98年填空)(3)与语言学相关的跨学科分支学科理论

A.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把语言放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从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中探究语言变化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从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中考察社会生活的某些倾向和规律。

B.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习得、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理论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结构。

社会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

心理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的(心理)过程,过程是如何使结构去实现功能的,语言是如何被感知、理解和产生的。C.语义学

应用语言学(98年解释术语)2.心理学

(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同心理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98年选择)(1)跟语言学习相关的心理学基本概念 A.注意

a.定义:注意是人们对外界作用于感官的信息刺激做出的选择性反应。b.注意有一定范围:指人在一瞬间内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

c.注意具有稳定性: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或知觉指向相应内容上的时间。d.注意的分配:人在进行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同时注意不同对象的能力。B.知觉

a.定义:是将感官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有组织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b.知觉的组织性:将输入的刺激组成有意义的整体。

c.知觉的整体性:由知觉的完整模式补充或解释部分(不完整)的感觉。

d.知觉的恒常性:指对于熟悉的物体,不管它的透明度、颜色、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变化,在知觉中的映像始终保持不变。

C.记忆(第二语言学习策略 02年解释术语)

a.定义:指知觉到的信息被编码、转化、联系、储存、复述、回忆以及遗忘的加工过程。b.记忆编码过程:人脑将感官接收的信息转化为神经系统可传递和贮存的代码,信息代码化为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结节”储存于记忆库,人脑可根据需要从记忆库中提取编了码的信息来复述或记忆,但也可能因长久不提取而遗忘。

c.短时记忆:以听觉、视觉编码;长时记忆:以语义编码。(03年填空)D.遗忘:与记忆相对,是一种普遍和自然的联系。易迅速遗忘:机械学习的材料未及时复习。

不易遗忘:有意义学习的材料,一般概念和原理。防止遗忘:改进学习方法,适当安排复习。(2)语言学习跟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 个体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A.认知风格:个体对信息加工的方式。(学习风格的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96年解释术语)a.场依存性:看待事物往往倾向于从宏观上着眼,从整体上审视。

场独立性:看待事物常常倾向于以微观为基点,善于对每一个具体信息做出分析和辨认,而较少受整体背景影响。

b.沉思型:深思熟虑,谨慎而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错误较少。

冲动型:遇到问题急于作答,常常出错,元认知和记忆水平不高。c.容忍倾向:易于接受概括性广的类别,能兼收并蓄。

排他倾向:易于接受概括性小的类别,有时会拒绝与他想法不一致的内容。B.情感因素

a.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和力量,其中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

外国人学习汉语动机:掌握工具、升学、深造、研究、不明确。(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01年 解释术语)

b.态度: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应,是情感上的好恶以及因之而采取行动的倾向性。(积极、一般、消极)3.教育学

(1)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①底层结构:跟第二语言教学有关的客观条件。②基础结构:有关理论和一定的教学经验。③主体结构: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选择)、课堂教学、测试。(教学活动四大环节 96年填空;99年填空)

A.总体设计:分析各种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并选择最佳教学方案。B.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主要依据。

C.课堂教学:是全部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实施检验总体设计的内容。(01年选择;02年选择)

D.成绩测试:不但是对课堂教学的检验,也是推动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④上层结构:指教学原则。一方面是总体设计的一项内容,反映教学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教学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指导全部教学实践活动。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00年填空;96年填空)

20世纪50’s末、60’s初,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 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②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③学习应是解决问题、创造和发现式的活动; ④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

为什么要区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03年论述)1.第一语言习得(1)语言习得

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和方法。(2)儿童习得母语时,主体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特点与活动方式的基本特征 A.生理特点:儿童1—5岁是生长发育时期。

B.心理特点:是借助于实物、实情建立概念,形成思想与思维能力的过程。

C.社会环境:有自然的语言环境,而且沉浸于其中,父母与家人用照顾式语言与其不断地进行交际。

D.活动方式:通过交际,进行反复模仿、记忆、应用,达到熟练的程度。简述儿童第一语言学习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02年论述)(3)儿童习得母语的基本过程的理论解释 ①刺激—反应论

是行为主义理论的解释。代表人物:华生(早期)(98年选择);斯金纳(后期)

理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的,是后天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反应后的刺激)的模式而获得的,是后天形成的一套习惯,因此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外部的环境条件是十分重要的。②先天论

是心灵主义的解释。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理论: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受遗传因素所 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D)。(01年解释术语:LAD假说)

“普遍语法”:即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当儿童接触到具体语言时,就会不断地通过假设—验证的演绎过程对“普遍语法”的参数进行定值以形成具体语言的规则系统。

认为后天环境的作用是次要的,只是起了触发语言机制和提供具体语言材料的作用。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才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③认知论

代表人物: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01年填空)理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④语言功能论

代表人物: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

理论:语言是交际工具,儿童习得语言就是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大脑功能侧化有关键期,错过很难弥补。(01年填空)2.第二语言学习

对外汉语教学与我国第二语言教学有何异同?(02年大问答题)(1)第二语言学习的定义

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

(2)学习第二语言时,主体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特点与活动方式的基本特征

①生理特征:已过了青春期的成年人,发音器官、肌肉已经定型,模仿能力差些,大脑已经定型,智力发育健全。

②心理特征:已有大量概念,具有思维能力,已经有完整的第一语言系统,借助于第一语言来学习第二语言。

③社会环境:有、无语言环境两种情况。

④活动方式:以课堂学习为主,进行反复操练。(3)第二语言学习的基本过程的理论解释 ①对比分析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 拉多 1957年提出

理论: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形成的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已产生了迁移的作用,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最难掌握,相同或类似的地方较易掌握,因此主张对两种语言进行语音、语法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不同点,对不同点加强教学。四步骤:描写、选择、对比、预测。(01年填空)对比分析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影响。(00年论述)②中介语理论和篇误分析

篇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00年选择;02年填空)代表人物:美国 塞林格 70’s初提出 中介语: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语、文、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99年解释术语)中介语的特点:

A.是一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系统,可以作为一种交际工具。B.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地向目的语靠拢。

C.中介语的存在是由于偏误产生的,要掌握目的语,就要慢慢减少中介语的偏误。D.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其中一部分进而形成僵化。失误与偏误(00年术语解释)中介语理论的研究目的:

(1)可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习得规律。(2)能了解学生偏误产生的原因。A.母语的负迁移。

B.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泛化”(98年解释术语)C.文化因素的负迁移。D.交际策略的影响。E.学习环境的影响。③输入假说

代表人物:美国 克拉申 70’s提出 理论:

A.习得语学习假说

认为成人有两种获得第二语言的方法:潜意识的习得;有意识的学习。其中习得是首要的,学习是辅助性的,而且交际用的语言都是习得来的,学习来的语言不能用于交际。B.自然顺序假说

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规则有一个共同的顺序,教学时按顺序教学习容易,顺序打乱对学习造成困扰。C.输入假说

人们通过对信息的理解,吸收可理解的输入语言知识,“i+1”。D.情感过滤假说

输入的信息没有全部被吸收,因为有情感的因素被过滤掉了。3.第二语言教学跟第一语言教学比较 简论第一、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性特征。(98年大问答题)(1)起点不同 第一语言教学: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教学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以及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第二语言教学:由于学生不具备最起码的言语能力,教学要从教目的语最基本的发音开始,要从教说话开始。(2)第一语言的影响

由于第二语言学习是在第一语言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可以产生正迁移,也可能起负面的作用。充分利用正面影响,预防或排除负面影响,是第二语言教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一语言教学不存在类似问题。正迁移(99年解释术语)迁移与泛化(98年解释术语)负迁移(03年解释术语)迁移(02年解释术语)(3)文化冲突

由于语言本身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学习第二语言自然也要了解、学习、掌握第二语言的文化。第二语言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结合语言教学进行相关文化的教学,扫除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第一语言教学中不存在此问题。

(4)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对象的学习目的不同 第一语言教学:对象是儿童。

第二语言教学:相当部分是成年人,目的多样,使得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影响到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 1.总体设计的任务和作用(1)总体设计的定义

第二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是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00年填空),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环节成为一个相互衔接的、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2)最佳教学方案的选择——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99年选择)

要取得语言教学的最佳效果,就要遵循第二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根据各种特定的条件,充分研究其共性和特殊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应解决各种普遍性矛盾和特殊性矛盾的最佳教学方案,把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一起来,把教学需要和各种客观条件统一起来,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3)教学环节的衔接

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选择)、课堂教学、成绩测试。

教学对象、目标、内容、原则四者保持一致和统一,就能使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4)教学人员的分工

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考察,这样就有纵向的衔接、连贯和横向的协调、总体设计在确定教学对象、目标、内容和原则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使全体教学人员明确教学的全过程以及自己在动中的地位、分工,明确自己承担的任务,从而能自觉地担当起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协调好与其他教学人员的任务2.总体设计的程序和方法(1)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

①自然特征:年龄、国别、文化程度、第一语言文化与目的语及文化的关系。②学习目的: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临时目的。③学习起点: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

④学习时限:依据学校的教学制度而定或依据学习者的特殊要求而定。(2)确定教学目标

①使用目的语的范围:使用目的语的领域及范围不同时,教学内容也应不同。②目的语水平的等级:指培养学生达到目的语水平的哪一个等级。(3)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指标

总体设计既要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又要规定每一项内容的指标。如:词的数量;听、说、读、写四项分技能要等等。

(4)确定教学原则

①语言要素:言语交际技能之间的关系。做法:

A.以语法结构为纲编排教学顺序,以语言要素为中心组织语言材料。——听说法

B.以语法结构为纲编排叫顺序,以言语技能训练为中心组织语言材料。——听说法的改进 C.以功能项目为纲编排教学顺序,以言语交际技能训练为中心组织语言材料。——功能法

D.以语法结构为纲编排教学顺序,以功能项目和言语交际技能训练为中心组织语言材料。——结构—功能法 ②言语技能训练的方式(99年术语解释)方式:

A.综合训练:在一门综合课中贯彻语言要素、语用规则、文化背景知识的综合教学以及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B.分技能训练:开设专项技能训练课。

C.综合训练和分技能训练相结合:开设综合课的同时开设专项技能课。③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方式

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96年解释术语)方式:

A.以结构为纲,兼顾功能。B.以功能为纲,兼顾结构。

C.以话题为中心,注意结构和功能的结合。D.以情境为中心,注意结构和功能的结合。E.纯功能方式。

④语言要素和语言知识的关系

总体设计要处理讲不讲语言知识和如何讲的问题。⑤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汉字教学的基本立场是:以简化字为规范汉字。在汉字教学中要考虑语素教学。⑥目的语和媒介语的关系

要处理是否用媒介语解释、对比、对译以及何时用的问题。

⑦语言要素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关系以及“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关系 ⑧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上述八方面内容的选择依据:

①学生的特点以及由此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②对语言教学规律的认识。(5)规定教学途径

教学途径: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去的途径。内容:

①教学阶段:划分依据: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尤其是要达到的目的语等级,可划分为初、中、高三大阶段,再分②课程设计:

A.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B.是联结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C.是针对特定的教学类型和具体的教学对象,参考课程类型制定课程设置计划。③周课时和总课时

(6)明确教师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

了解自己所承担的工作的性质、特点,明确自己的工作与其他教学任务间的关系,协调好相关教学工作。

五、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00年选择;03年选择;02年选择)衡量课堂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标准是什么?(99年论述)1.课堂教学的性质和地位

(1)性质: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也是帮助学生学习交际的场所。

(2)地位:是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其他环节都要以课堂教学的需要为出发点,适应和满足课堂教2.课堂教学的要求(1)对教师的要求

①教师必须全面展示和传授计划内的教学内容。②教师必须使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的内容。③教师要给予学生的模仿以正确的引导。

④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记忆的条件,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学生记忆。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交际的气氛,创造交际的条件。(2)对学生的要求

①理解:理解所学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目的语的第一步,也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成的首要任务。②模仿:学生要尽量利用课堂教学的有利条件,充分地进行模仿操练,同时要把握模仿的正确性。③记忆:学生要尽可能利用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来帮助记忆。

④运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课堂操练和课堂活动,以达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目标。3.课堂教学的设计(结构)(1)教学过程(2)教学单位

(3)教学环节:开头、展开、总结

(4)教学步骤:一个教学环节可分为若干个教学步骤。4.课堂教学的技巧(02年解释术语:教学技巧)(1)教学单位程序的编排 ①开头

方式:A.复习旧课;B.检查预习;C.复习旧课和检查预习相结合。②展开:学习新课(朗读课文→句型练习→回到课文)三步骤: A.展示:用体势语演示,让学生感知(一边做动作,一边把句子讲出来;一边说句子,一边用图片展示动作;实物B.讲解 C.练习

a.模仿或机械性替换

b.半机械性、有意义的练习,促成记忆 c.运用

(也可以先练习、后讲解)

③总结:A.画龙点睛;B.提问方式帮助学生总结;C.引导学生总结的基础上修正。④布置作业

在课堂上如何进行符合趋向补语的教学?请举例说明。(00年论述)(2)交际性练习的组织 要点:

①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选择适当的语境和话题。②根据话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练习方式。③进行话题练习时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语。

错误纠正基本点:A.纠正常犯的错误;B.纠正带有普遍性的错误。语境练习(03年术语解释)

课堂教学中怎样组织交际性练习?(00年论述)课堂上怎样贯彻“以学生为中心”?(03年论述)(3)课堂秩序的稳定

教师主观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此来吸引学生,同时融洽师生关系,身体力行,以积极的态度影响学生。(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①教师应自始至终掌握全场。

②选择话题时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③要注意提问的质量,要经常提一些能促使学生思考的问题。④对程度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5.教案的编写

(1)教学内容、结构、功能。

(2)教学目的、要求。如:列语言点。(3)教学重点。

(4)教学时间的分配:应大量用于练习。(5)教学步骤。

其余历届考题: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1.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96年)

第二语言教学:由于学生不具备最起码的言语能力,教学要从教目的语最基本的发音开始,要从教说话开始。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的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99年)3.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02年)4.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03年)5.简要说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目的。(01年)

6.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6年)答:①语言是交际工具,教语言就是要让学习者掌握这个工具。②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

③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之间联系密切,人员交流往来越来越多。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二)建国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1.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实用汉语课本》。(99年选择)

2.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70年代末。(98年选择)3.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世界汉语教学》,该刊物为季刊。(96年选择)4.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对外汉语教材是《汉语教科书》。(96年选择)

5.《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周祖谟。(01年选择)

6.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是《汉语教科书》。(01年选择)

(三)相关理论基础

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98年)2.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历来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98年)3.应用语言学。(98年)

4.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一般教育规律等共同决定的。(99年)

5.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交际策略。(00年)

(四)语言学习跟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

1.学习风格的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96年)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两种方式。①场独立性:…… ②场依存性:……

2.(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五)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1.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部教学活动可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选择)、课堂教学、测试评估等四大环节。(96年)

2.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选择)、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四个环节,其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99年)3.课堂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00年选择)4.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01年选择)5.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课堂教学。(02年选择)6.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03年选择)

(六)“以学生为中心”

1.如何理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02年)2.课堂上怎样贯彻“以学生为中心”?(03年)

答:①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困难,确定教学重点。

②最重要的是“精讲多练”,以学生活动为主。

③启发式的教学、发现式的教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3.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96年)

4.对外汉语教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采取尊重的态度。(96年)5.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学理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研究的重点在“教”和“学”之间更加重视学。(00年)

(七)第一语言习得

1.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是方法是习得。(01年)

2.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01年)

3.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这种假说称为语言功能假说。(01年)4.“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01年)

(八)第二语言学习

1.第二语言。(00年;03年)2.中介语。(99年)3.失误与偏误。(00年)

4.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00年选择;02年选择)5.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01年选择)

6.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四个步骤。(01年)

7.赛林格(L.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是指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是由第二语言学习者创造的语言系统。(02年)8.第二语言学习策略。(02年)

9.对外汉语教学与我国的英语、日语等外语教学有何异同?(02年)10.对比分析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00年)11.为什么要区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03年)

答:①这两种学习方法是客观存在的,成人有这两种学习方法。

②要研究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利用语言习得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九)第一、二语言教学比较 1.迁移和泛化。(98年)

2.简论第一、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性特征。(98年)3.正迁移。(99年)

4.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99年)5.迁移。(02年)6.负迁移。(03年)

7.简述儿童第一语言学习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02年)

(十)总体设计

1.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96年)言语技能:即听、说、读、写的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受语言规则制约——保证言语的正确性。受语用规则制约——保证言语的得体性。

……

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是选择最佳教学方案。(99年选择)3.言语技能。(99年)

4.设计教学环节要能够体现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00年)

(十一)课堂教学

1.在课堂上如何进行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请举例说明。(00年)

例如:拿过来、走上去、坐下来、走进来。用体势语、图片(画楼梯表示上来、下去、上去、下来)

2.课堂教学中怎样组织交际性学习?(00年)(吕书P113)①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选择适当的语境和话题。

②根据话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练习方式。例如:问答式、陈述式、描写式、辩论式。③在进行话题练习时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语。方法:对话、会话、看图说话、分角色表演。3.教学技巧。(02年)

上一篇:母亲节送花寄语精选语录下一篇:论手机充电器的工作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