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精选10篇)
1.夜雨寄北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 篇一
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到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落实到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树立全面的学生观、全新的课程观,不仅自己具有开放的思维,对文本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对诗词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训练他们的个性化的表达,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本节课我尝试运用唐诗素描的方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诵读诗歌,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欣赏古诗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享受诗词审美乐趣。
教学重点:
1、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2、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赏析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趣导入
播放武亦姝中国诗词大会夺冠短片。
(板书:课题、作者)
设计意图:以武亦姝中国诗词大会夺冠短片和优美隽永的语言创设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明确目标:
1、诵读诗歌,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3、理解诗歌,并有所感悟。
三、知人论世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曾任县尉、秘书郎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也是唐代诗人中的“三李”之一(李白、李贺)。他擅长律诗,绝句。所作诗歌典雅华丽,形象鲜明,工于比兴,深于寄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人传诵,他对后代诗人及词人的影响很大。主要名篇有:《登乐游原》《无题》《夜雨寄北》等。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了解背景,为解读诗歌做好铺垫。
四、夜雨吟诵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惆怅地)
巴山/夜雨/涨秋池。(降调、低沉地)
何当/共剪/西窗烛,(升调、充满憧憬)
却话/巴山/夜雨时。(充满温馨)
(一)学生自由诵读,要求咬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一读:学生自由读。
二读:提醒学生注意重音、节奏、韵脚。
三读:提示学生读出感情。
四读:和着背景音乐诵读。
(二)用歌唱方式演绎诗词
1、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2、播放视频,感受经典的`魅力。
设计意图: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五、夜雨诗意
1、小声读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
意译: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2、用自由活泼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改写,使诗歌具体化、形象化。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六、夜雨诗情
1、哪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句,自主思考后,在组内讨论交流,并派代表展示成果。
方法提示:手法+核心词内涵+抒情或言志。
示例:“君问”即妻子问;“未有期”是游子在答,即丈夫在答。彼此相隔一方,超越时空,足见夫妻感情是多么真挚。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亲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2、播放微课,学习诗歌艺术手法。
3、教师小结: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的孤寂和对妻子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组织汇报交流,四边互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字一句入手,品析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体会诗歌用词的巧妙之处。
七、雨中情思
1、以“雨”为题,来一场飞花令。
2、以“雨”为内容,来一次诗词分享。
活动设计: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描写“雨”的诗歌。
(设计意图:丰富积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八、课堂总结
1、四读古诗法
一是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二是吟诵诗歌,理解大意。
三是赏析诗句,挖掘内涵。
四是拓展延伸,理解感悟。
2、教师总结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站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吸吮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养分,我们凝聚着十三亿人民的磅礴力量,我们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新时代。正所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人生自有诗意,如果你也热爱诗词,就愿诗词常伴你的左右,让我们在诗词中找到最美好的自己。
设计意图: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
板书设计:
2.夜雨寄北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 篇二
1《夜雨寄北》原文及其英译文
1.1 对《夜雨寄北》的解读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是一首抒情诗, 全诗意蕴浑厚, 笔法含蓄。诗中第一、二句:“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作者借“君问”为由, 巧设“问答”, 突出一个“归”字, 把诗人内心苦闷、归心似箭的心情揭示得淋漓尽致。第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借用独特的视点“今宵—他日—今宵;巴山—西窗—巴山”, 使这两句诗在时空上反复对照, 以未来的美好来填补现实的惆怅、相思。
1.2《夜雨寄北》中的“未定点”分析
《夜雨寄北》一诗笔法含蓄, 意蕴浑厚。通读全诗, 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歌的文本中存在诸多“未定点”。首先, 从诗题来看:“夜雨寄北”在辞书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一说是此诗是寄往北方的妻子, 另一说是写给北方一友人的。其次, 从作品的内容来看:第一、二句的“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君问”也可理解为是“实问”, 即“你问”, 也可以理解为“虚问”, 即“自问”, 而非“你问”。“君”所指何人?两个“巴山夜雨”各指什么, 是实景, 还是虚景[4]?
1.3《夜雨寄北》的四种英译文
《夜雨寄北》有多种英译文, Herbert A.Giles、Witter Bynner、许渊冲、张廷琛和魏博思、孙大雨等中外著名翻译家都对这首诗歌进行了翻译。该文所对比的四种译文, 即Herbert A.Giles译文 (以下简称Giles译) 、Witter Bynner译文 (以下简称Bynner译) 、许渊冲译文 (以下简称许译) 、张廷琛、魏博思译文 (以下简称张译) 。以上这四种译作能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 语言风格符合诗歌的特点, 较好地再现了诗歌原文的“时空视点”和“意象”。
2“译者主体性”在各译文中的彰显
对于“译者主体性”, 翻译界的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许钧认为翻译是一个“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积极对话, 而译者处于这个活动最中心的位置”[1]。查明建、田雨在《论译者主体性》一文中给“译者主体性”作了如下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2]。由此可见, “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原作品的理解能力, 二是翻译时的再创作能力。接下来的内容, 笔者将探讨译者在诗题翻译、再现原诗“时空视点”以及处理原诗“意象”等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彰显“译者主体性”。
2.1“译者主体性”在诗题翻译上的体现
上文已说到, 诗题“夜雨寄北”在辞书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对照四种英译文, 我们看到, 许译认为此诗是写给北方的妻子, Bynner译认为是写给北方一友人, Giles译和张译则对这一信息则取了模糊化处理。四种英译文在表层语义上的主要差别就是:诗人所“寄”何人, 译文所存在的差异体现在译者对于诗中“共剪西窗烛”的不同理解。“共剪西窗烛”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意象, 指夫妻在西窗之下秉烛夜谈。按此解释, 该诗所“寄”之人应是远在北方的妻子而不是友人。许译对标题采取了阐释式补译, 在构建连贯的语篇的同时, 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从忠实于原文这一原则来讲, 许译要比其它三种译文更能体现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的艺术再创造作用。
2.2“译者主体性”在再现原诗“时空视点”上的体现
《夜雨寄北》之所以会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原因之一就是李商隐在诗中采用独特的“时空视点”, “君问归期”和“未有期”在第一句诗中并置, 像电影中的蒙太奇一样, 让读者感觉“君”与诗人同时出现在这个特定的瞬间。第三、四句“今宵—他日—今宵;巴山—西窗—巴山”, 实现了时空的双重穿越,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四位译者对原作所存在的“时空视点”有着不同的理解, 并对之进行了不同的艺术处理, 产生了不同的译本。在Giles译中, 诗人的时空视点从此刻“You ask when I’m coming”回忆起那天晚上一起的雨“How the rain filled the pools on that night when we met” (过去的情景) 转移到将来某个晚上“when shall we...”, 再回到过去“recall the glad hours of that evening of rain” (重忆那天晚上的雨) 。原文中时间跨度为“现在—将来—回忆现在”, 而在译文中却处理成“过去—将来—回忆过去”, 译文明显拉长了原文的时间跨度, 颠倒了至关重要的时空概念。再看看Bynner译, 时空视点从此刻的“我”梦中的情景“You ask me..., I dream of...”, 再到将来期盼中的情景“When shall I be hearing your voice again...”。作为第一人称内视角的“我”又如何得知遥远北方的情形呢?译者在此巧妙地增译了“I dream of”, 以构建语篇连贯, 使译文读者读后如身临其境, 深切地体会到了诗人相思之深、盼归之切的心情, 极大地缩短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时空距离。然而, Bynner译中后两句采用将来进行时“when shall we be trimming...”“when shall I be hearing...”, 似乎“共剪西窗烛, 话巴山夜雨”等动作都能按预测如期发生, 这与原诗那“归期难定”的本意相去甚远。许译的时空推移是从今宵此地“It rains in western hills” (巴山夜雨) 至他日还乡“When can we trim by windowside the candlelight”, (共剪西窗烛) , 再追忆今宵“And talk about the western hills in rainy night” (巴山夜雨时) 。即“今宵—他日—今宵;巴山—西窗—巴山”, 这一视角推移与原文十分吻合, 忠实地再现了原文时空视点的推移, 成功地再现了原诗的艺术境界。
2.3“译者主体性”在处理原诗“意象”上的体现
诗歌的意象是图式化结构的, 因此充满了“未定点。同一意象经传译者传译, 因译者的认知视角不同, 往往会在再现原文蕴涵上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3]。《夜雨寄北》一诗中的前两句, 作者借“君问”为由, 巧设“问答”, 突出一个“归”字, 把诗人内心苦闷、归心似箭的心情揭示得淋漓尽致。而这一情感经由“雨”、“秋”两个意象的运用而愈加浓重, 因为“雨”、“秋”这两种意象在中西文化中常常带给人们孤独、离别和思念的情绪。Bynner译、许译及张译在译文中均保留了“雨”、“秋”这两大文化意象, 这一做法保留了原文的风味, 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而Giles只保留了原诗中“雨”的意象, 忽略了“秋”这个文化意象, 这大大削弱了原诗所渲染的羁旅之愁和不归之苦。在许译中, 我们看到, “秋池”这个意象被译为“pools in westernhills”, 意为巴山的水池, “夜雨”用了“autumn pools overflow”, “共剪西窗烛”译句中用了一个“can”, 巧妙地带出“trim the wicks”这个意象, 精确捕捉了原诗的意象神韵, 诗中要表达的情感意象“愁郁”以及对将来见面的“渴望”均得到很好的诠释, 诗中的情景仿佛跃然纸上。原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渴盼回到妻子身边的愿望。在这里诗人神思独运, 以“却话”二字为引线, 重复再现“巴山夜雨”四个字。“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话”是一个动作意象, 表示“说, 谈论, 回忆”。Giles将“话”译作“recall”, 本来是正确理解了“话”这个动作的意象功能了, 但遗憾的是, 当我们将“Ah, when shall we ever snuff candles again, And recall...?”回译成中文, 就成了“共同回忆……”。如此一来, 译文读者就很难体会到诗的前半段所渲染的孤寂之情, 也就无法与憧憬未来相聚时的愉快心情形成对比了。Bynner将“话”译作“hearing your voice”, “voice”是听觉意象, 在英语文化中给人以情真意切的联想。在此, 我们看到Bynner就是采用“视角转移”去诠释诗中的“未定点”, 这种灵活的译法充分体现了译者主体性。而许译及张译各将“话”译成“talk about”“talking about”, 虽保留了原文的动作意象, 但过于直白, 对原诗含蓄的风格有所损伤。由此可见, 译者在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时要有所节制, 否则原作经翻译后, 其艺术风格也随之流失。
综上所述, 在翻译过程中, 不同译者由于解读原文本的认知角度不同, 对同一作品的处理各有差异, 所体现出来的创造性也大不相同, 这既是原作可提供的多维认知视角的结果, 也是译者在传译过程中积极发挥“译者主体性”的结果。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分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原文本中存在的“未定点”入手, 通过对该诗多种英译文的比较分析, 探讨译者在诗题翻译、再现原诗“时空视点”以及处理原诗“意象”等方面是如何彰显“译者主体性”。希望通过以上析评, 能为译本分析及翻译批评提供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同时也能为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摘要:该文试从分析《夜雨寄北》原文本所存在“未定点”入手, 通过对该诗多种英译文的比较分析, 探讨译者在诗题翻译、再现原诗“时空视点”以及处理原诗“意象”等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彰显“译者主体性”的。
关键词:《夜雨寄北》英译文,未定点,译者主体性
参考文献
[1]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 2003 (1) .
[2]查明建, 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的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 2003 (1) .
[3]张保红.汉英诗歌翻译与比较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3.
[4]谢真元.唐诗三百首鉴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5]吕叔湘.中诗英译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6]钟来茵.李商隐爱情诗解[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7.
[7]陈植愕.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3.夜雨寄北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 篇三
那么,历代诗人是如何追求如此崇高的艺术境界的呢?从创作构思的过程说,明代李广华的观点是具有代表性的,他在《广谐史序》中提出了“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见解。“虚者实之”,即化虚为实,将思想感情用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表现出来,使人获得审美享受。这与钟嵘的说法是一致的。“实者虚之”,即化实为虚,化形象为情思,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获得审美趣味。这与司空徒的理论是相通的。诗歌创作的完整过程是“虚者实之”和“实者虚之”的辩证统一。虚实交融、彼此相依,孕育出了艺术的生命体,并蕴含着丰富深远的“韵外之致”。
所以,古典诗歌教学要因“实”悟“虚”,以品味艺术形象为途径。感悟“韵外之致”为重心。朱熹说:“读书之法,既先得它外面的皮壳子。又识得它里面的骨髓,方好。”歌德也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若以两位名人的读书经验论之于古典诗歌的解读,“识得它里面的骨髓”、“看到纸的背面”,正是感悟其中的“韵外之致”。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古典诗歌的艺术形象何以能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并进而感悟“韵外之致”,获得审美趣味?探讨这一问题,接受美学理论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这种理论认为,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只是由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构成的“纲要性”、“图式化”的结构。它召唤着读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文本的未定性以确切的含义,填补文本中的意义空白使其具体化,从而生成文本的意义。“深厚丰富的空白和不确定性是经典作品必备的素质”,因为“作品包含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越多。读者便越深入地参与作品审美潜能的实现和作品的艺术创造”。而读者各自有别且不断变化着的认识水平、文学艺术素养、文学审美情趣、阅读经验乃至生活经历、主观倾向性等——接受美学称之为期待视野——制约着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清王夫之《诗绎》),正是这种见仁见智的发现,使得经典文本能够生成无限丰富的意义,并因之有了长久的甚或是永恒的生命力。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其艺术形象是“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创造成果,“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必然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它召唤着读者参与其意义的建构,而使得古典诗歌能以有限的形式反映无限丰富的生活,“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外之致”由此生成。
然而,对古典诗歌又并非可以随意解读、无限衍义。钱钟书先生说:“夫诗自是文字之妙,非言无以寓言外之意。水月镜花,固可见不可捉,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印潭,有此镜而后花可映影。”能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必然“自是文字之妙”,即言语运用之妙,也就是言语形式之妙。“学生对课文的创造性感知活动毕竟是要建立在课文自身独特的言语形式之上,它必须要受制于课文自身所呈现出的意义指向。”解读文本过程的实质“是学习者以言语形式为舞台”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文本的言语形式对解读其意义有着指向性、制约性和规定性。
综上分析,把握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心,必须立足言语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艺术形象蕴含的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未定性以确切含义,填补意义空白使其蕴意具体化,从而无限生成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从中不断感悟古典诗歌的“韵外之致”。现以李商隐《友雨寄北》教学为例,从品析诗歌的“言语形式之妙”人手,试作简要说明。
李商隐早年关心政治,先得牛党提携,后承李党赏识,并娶李党王茂元小女为妻。至牛党执政,他因之一直遭受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之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李的一生历尽政治、生活、爱情的种种不幸。令诗人晚年不堪回首。忆初恋有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飒飒东风》);悼亡妻则有诗句“背灯独共余语香,不觉犹歌《起夜来》”(《正月崇让宅》);回首一生,更有千古名旬“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其不能承受的孤独、惆怅之痛,令人感叹,催人泪下。李的作品中最为人传颂的是他的爱情诗,其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夜雨寄北》则是其代表之作、千古绝唱,一般认为是李羁旅巴蜀时写给妻子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通过典型化艺术手法,以一问一答概括夫妻之间的切盼与无奈,以少总多,言外有意,创造了“笔所未到,意有所忽”的意义空白。李与妻子王氏一往深情,这有诗人另作为证。如《无题》:“照梁初有情,出水知旧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诗人写王氏美若出水芙蓉,是颇知名的美人。她善解人意,关心丈夫,体贴入微。尤其是末一联“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梦溪笔谈》云:“弹棋,今人罕为之。有谱一卷,盖唐人所为。棋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王氏以弹棋为隐喻,棋局中心因相互争夺而难以弹之,言外之意是劝丈夫别接近政治中心,那里是非最多。李只身滞留巴蜀,不得而归,只感“万里峰峦归途迷”(《凤》)。一对恩爱夫妻,久久相离,彼此牵挂,其酝酿积蓄于心中的千育万语,怎一问一答了得。其中,诸如问候,寒乎?饥乎?安乎?忧乎?极富不定性。还有其妻子的形象、因何“未有期”等,这些都是意义空白。教学中通过必要的背景铺垫,引导学生想象妻子的百般问候、千般叮咛和深情诉说,赋予未定性的“问”字以具体确切的内容,填补其中意义空白,这是第一层。在这里诗人写妻子的问候,也可以看作对面着笔、反客为主的笔法,即运用想象虚写对方。实写自我。其感情抒发曲折有致,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这种笔法在李诗中是常见的。且看他的《摇落》,全诗借摇落萧瑟的秋季,抒写自己对京城妻子的深挚思念,末二句:“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却通过想
象写远在京城的妻子王氏。意思为遥知妻子思念自己,泪洒衣襟,与当年分手时一模一样。虚写妻子泪洒沾襟,乃实写自己望穿秋水。思断柔肠。所以还要引导学生推测“未有期”的种种原因,再揣摩诗人怀想着妻子急切的问候、反复的叮咛和一声声诉说,归心似箭而又无可奈何、无限惆怅的内心世界,这是第二层。
“巴山夜雨涨秋池”,缘情写景,融情人景,借景抒情。用巴山、夜、雨、涨秋池几个极富不定性的意象层递组合,创造了大量的意义空白。“巴山”隐言羁身穷山恶水,刘禹锡曾云:“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夜”,似说黑暗笼罩,实见心中阴霾浓厚。“雨”字一出令人顿感凄凉,再点“秋”字,又厚增一层哀愁。此为言不尽意,立象尽之,化虚为实,化情思为景物。句中又下一“涨”字,实乃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范唏文《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化而虚之者一字耳”。一个“涨”字令人想见诗人独处巴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夜间秋雨渐渐沥沥。声声入耳;点点滴滴。都在心头。秋池凉水涨而渐满,心中愁绪积而愈深。衷情生哀景,哀景更生哀情。
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曾说过,自然界就是一座象征的森林,它的万事万物都是和人类的心灵相对应的。这实际上是说,自然界的客观即文学世界中人的心灵的语码和符号。我们对文学世界中一泓清溪,一脉高山的解读就是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洞悉,就是填补自然界象征意义的空白。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赋予不定性的意象以细致生动的形象,感受黑暗笼罩、凄凉弥漫的氛围。其次,细心揣摩景物的象征、暗示、比喻意味,如连绵的秋雨与不尽的愁绪,夜雨涨满秋池与悲凉溢出心头,等等,升华诗歌的艺术形象,丰厚诗歌的艺术蕴含。再次,想象诗人的形象,尤其是夜不能寐的心理和行动,填补化实为虚创造的意义空白。在此过程中感受黑夜挟着凄风冷雨淹没着诗人的情景,感悟诗人满腹的哀情愁绪和无限的孤独凄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通过幻想未来抒发当前的真情实感,未来与当前虚实相生,幻想与现实回环比照,成就了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因而感情的抒发也就更加迂回动人。诗人幻想回到京城,在夜深人静之时,红烛摇曳之下。与妻临窗而坐,如胶似漆,倾诉思念。“何当”隐含了急切难耐、倍受煎熬的渴望;“却话”深蕴了充溢心头、铭心刻骨、急于倾诉的思念。团聚的温馨。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欢乐的憧憬,而诗人却只能真
实地处于孤寂凄凉的现实之中。“巴山夜雨”重出递进,幻想中的温馨将现实的凄苦比照得曲折委婉,含蓄隽永,动人心魄。因而,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诗人幻想中西窗剪烛、共诉衷肠的动人场景,赋予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以具体内容和意义;再揣摩“共剪西窗烛”的温馨与“巴山夜雨时”的凄凉之间的矛盾,充分想象诗人的心理活动,体会诗人充满温馨(倾诉“巴山夜雨时”孤独凄凉中的思念也是一种温馨)的虚幻感受,使矛盾生成的意义空白含义具体化。最后,再将这些与其不幸的现实处境整体比照,使学生沉浸于强烈反差构造的艺术空白之中,涵咏玩索,切己体验,深刻感受诗人不堪承受的惆怅无奈、孤独凄凉之痛。
对《夜雨寄北》的品析,当然会因人而异;教师对“未定性”和“意义空白”的教学选择。也会各有不同。举例的用意仅在于为把握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心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策略。
4.李商隐《夜雨寄北》阅读答案 篇四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参考答案
1.点名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2.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3.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4.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北方(长安)。
5、李商隐的诗歌艺术成就很高,特别是他的咏史诗和描写爱情的““无题””诗,影响很大。
6、 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这首爱情诗描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5.《夜雨寄北》赏析 篇五
李商隐(约812年或8—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李商隐与李贺一样,都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
6.夜雨寄北-教案 篇六
①:选自《李义山诗集》。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
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泌阳)人。唐代诗人。
这首诗是寄给友人或妻子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友人或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②:泛指巴蜀之地。
③:再。【诗的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还没有定回来的日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秋雨涨满水池。什么时候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体裁是 七言绝句
注解
1、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友人。
2、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
3、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巴蜀之地)
4、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5、共剪西窗烛:指在西窗下伴着烛光(促膝倾谈)。
6、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
7、却:副词。还,且。表示轻微的转折
作者的介绍:
李商隐(813年—858年),男,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与李贺一样,李商隐也善于写梦;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在李商隐的诗中,这两种境界水乳相溶,借梦寻得对痛苦人生的解脱,借梦寻得灿烂美丽快乐的人生。如“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牡丹》);“十年长梦采华芝”(《东还》)等。
李商隐的诗固然是诗苑奇葩,文也是文囿异卉。他的诗情真意切,绵邈曲折,散文却峭直刚劲,独出机杼,锐不可当,驳尽世俗定见,直抒胸臆;工本章奏则典丽公整,才情富瞻,不受文体所限而善于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文的金科玉律。
《李商隐全集》以清人冯浩的《玉溪生诗集笺注》三卷、冯浩详注《樊南文集》八卷、钱振伦钱振常兄弟笺注《樊南文集补编》十二卷汇合成全集,并删除笺注而成,内容全而篇幅不长,价格较低,并在书后附以李贺诗集,适合有一定古文基础而又喜爱晚唐诗文的读者阅读。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7.思念的诗句——《夜雨寄北》 篇七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或写给友人)。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夜雨寄北》作者简介
8.《夜雨寄北》的想象美 篇八
读者在文学鉴赏中少不了审美想象,因为审美想象可以把人们未曾接触或经历的事物综合成完整的形象;可以让人感受生活,探索人生;可以让人加深对艺术作品意蕴的理解,增强审美感受,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下面,我们来看看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的想象美。全诗如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富有想象力的诗作。从整个诗歌来看,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虚写。
诗歌首句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君问归期”,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回答是“未有期”。也就是说,我回家的时间没准儿。妻子盼望着丈夫回家,可丈夫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家。这对妻子来说,是多么的失望;对丈夫来说,又是多么的辛酸。而诗人又采用了反向的写法,明明是自己对妻子的思念,而反说是妻子思念自己。这样写,不但说明诗人时时刻刻思念着自己的亲人,而且比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表现得更为凄凉与辛酸。接着第二句写眼前的景象:“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诗中,“巴山夜雨”写的是自然之景,是眼前的状况,但其中的“秋”字却表现出诗人心中的悲凉与忧愁。这“悲凉与忧愁”就如同淅淅沥沥的夜雨下个不停,装满着整个心房,与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中所表现出的举目无亲的孤独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羁旅他乡的诗人并没有接着描写内心的忧愁如何深重,他转而写道“何当共剪西窗烛”,什么时候能够“共剪西窗烛”?诗人盼望着团聚的那一天。这时,诗人的思维发生了变化,对团聚充满了憧憬,并想象着团聚的那一天,“却话巴山夜雨时”。也就是说,要尽情地说说今晚的“巴山夜雨”,说说此时思念家乡亲人的心里话。诗歌的最后一句回应了第二句,但要注意的是,前一个“巴山夜雨”侧重于自然环境描写,突出表现了秋日的夜晚下着淅淅沥沥的夜雨,也可以说是诗人为表现自己的情感设置的环境;而后一句的“巴山夜雨”,却蕴含着诗人在“巴山夜雨涨秋池”的那个晚上的思念之情、羁旅他乡的忧愁,以及仕途坎坷的辛酸。“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想象使诗歌由写惆怅又突破惆怅,写希望的幻灭和希望的重燃,情感在时空中交错发展,最终得以升华。特别是诗人在充满着美好的想象中,给读者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白”。这一“空白”不但吸引读者,引发读者的想象,激发读者的情感,而且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羁旅他乡时凄凉的心境,以及内心的至情之美。
总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首蕴含着艺术“空白”的佳作,极具深沉而开阔的审美艺术意境,表现出空灵之美。同时,读者在审美鉴赏时,运用想象遨游在诗歌的意境之中,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动人情怀。
拓展:
9.夜雨寄北优秀教案 篇九
一、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二、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在这里面不仅留下的诗篇浩如烟海,其中更是名家辈出。我想这其中大家最为了解的应该就是李白与杜甫吧。其实,除了这两位之外,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其中就有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的有待600余首。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友人(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友人(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二、学生朗读,教师进行评析。
这个步骤意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为深入学习此诗做好铺垫。
(要读出诗中的情感,如蕴含其中的郁闷、孤寂、思念和伤感。)
三、在评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读,教师范读。接下来进行分析诗歌。
1、翻译全诗。
2、分析诗歌。
问:读完诗歌,你的眼前出现了几个形象?
10.夜雨寄北 《论诗》教案 篇十
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一)填空:
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李商隐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何时能够_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_再_;[话]:_回叙_
3、《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问答
1、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2、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同,前一处是实写眼前场景,后一处是虚写想象中和妻子团聚后烛光下共话当日巴山夜雨的情景。
3、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4、成语“剪烛西窗”源于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5、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6、下面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地憧憬。
D.“ 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乐的谈话材料。
《论诗》赵翼
原文: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一)填空
1、解释词语
才人:有才华的诗人 风骚:文学才华
2、此诗要旨在于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而非贬低李杜诗篇的杰出成就。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二)问答
1、“至今已觉不新鲜”这句话有人认为是故意贬损李杜,说说你的理解。
“不新鲜”并不是贬低李杜,而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的角度说的,读者需要创新,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作品。
2、联系整首诗的意思来看,作者是要表现什么样的诗歌创作的主张?
作者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
3、有人说,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①“万古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②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4、阅读赵翼《论诗》这首诗,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A.前两句是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口传诵,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已觉得不新鲜了。
B.后两句是说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
C.诗人认为李白、杜甫的诗也有其时间的限制,流传一阵后就没有生命力了。
【夜雨寄北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推荐阅读:
夜雨寄北李商隐课件11-07
李商隐《无题 其四》翻译赏析06-13
哭李商隐原文及赏析10-05
李商隐《赠荷花》翻译及赏析10-10
相思,相思李商隐,相思的意思,相思赏析08-23
李商隐咏史其二原文及赏析10-07
明日,明日李商隐,明日的意思,明日赏析11-12
江上,江上李商隐,江上的意思,江上赏析10-24
李商隐:贾生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