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共13篇)
1.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篇一
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朱文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都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认真贯彻这一要求,必须在把握和分析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来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一、现状分析 我县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正面来看,主要有三方面值得肯定:,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良好。各镇(街道)及各行政村都较为重视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并将其纳入工作日程。特别是能充分利用基层党校这一阵地,对镇内的党员进行每年至少两次以上的培训。第二,支部活动较为正常。支部活动基本上都能按照要求定时开展,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第三,农村党员先进性发挥的载体设计较为有效。特别是“三先制度”、农村无职党员“两定两评”、党员联户等载体设计较被认可,并在实践中对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反面来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党员教育缺乏吸引力。党员教育手段相对滞后,支部内的党员老少不一,教育形式又较为单一,难以适应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的现实需要。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中,支委会、党员大会能正常开展,但党小组会和党课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从教育的效果看,流于形式的较多,一些教育与党员的思想实际脱节,缺少生动性和吸引力,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员的积极性。二是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还不够。党员在农村中的影响力在削弱,在群众中的威信在降低,讲话没有份量,作用发挥甚至等同于一般群众,这些既是
许多群众对党员的看法,同时也被大多数党员自己所承认。
二、主要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来自外部环境和党员干部观念层面的影响,又有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制约措施等方面的影响。具体地说,主要有:
1、外部环境的影响。日益开放的环境,对农村党员理想信念和思想作风带来新的冲击。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客观上把党员置于
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环境中。“窗口打开,苍蝇也会随之而入”。一些与党的基本思想有悖的意识形态,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就会乘虚而入。面对这样的形势,有些党员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思想作风、政治立场、行为方式上发生蜕变。特别是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党性认识模糊不清,党员在基层的模范带头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思想观念的冲击。市场经济平等自主,竞争求利的特点,对农村党员的价值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提出新的挑战。市场经济要求任何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必须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在经济活动中有充分的自主性,减少各种制约和运行层次。这对于强化人们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一旦等价自主原则渗入到党员政治生活,就会使一些党员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走向庸俗化,组织纪律观念淡化,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当前,农村党员务工经商已相当普遍,在政治生活中,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把市场经济等价自主的思想照搬过来,只要民主,不要纪律,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党员过组织生活,要误工补贴在农村已不是个别现象。同时竞争求利的原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中去,致使有些党员在商品、金钱、利益等物欲驱动和“随俗”、“从众”
心理诱导下,在政治生活、工作交往、人际关系中放弃党性原则。
3、方式方法的单一。基层党员教育工作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给改进党员教育方式、内容带来新的课题。农村党员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可以说是当前一个比较普遍性的问题。从客观上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增多,要召集全体党员进行集中教育,实际操作上有难度。而且近年来,上级布置的各种教育活动,如农村集中性教育,主要由镇(街道)一级负责实施,对村党支部往往只有任务要求,缺乏具体操作和目标考核,造成“上面热,下面冷”的局面,而且教育对象一般只抓到村干部为止,普通党员由于量大面广,很难涉及到,从而影响教育质量。从教育自身来看,对党员的专题教育少,以会代训多;形式多样的学习少,读报、读文件的多。许多农村党员反映,不少教育活动缺少一种吸引力和感染力,党员参加这些活动,更多的是从遵守组织纪律出发,感受不到参加后有明显的收获,在参加了一些教育活动后,思想上原先存在的困惑,特别是一些“疑点”、“疙瘩”,并没有得到解决。
三、对策与措施
1、科学制订教育计划。首先,在制订教育计划前要对党员队伍作一次全面调查,了解党员队伍现状,听取广大党员对教育的要求和意见,以此作为制订计划的主要依据;其次,教育计划要按制订,并分解到季度、月份,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要建立反馈机制,了解受教育党员的满意度和不足之处,不断加以改进,使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三,要围绕当前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农村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提前考虑,设计每次的教育主题,研究制订详细的教育计划,注重可行性和操作性,使整个党员教育纲举目张,方向明确,便于
实施。
2、合理确定教育内容。江**同志曾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使党员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献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带领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实绩的先进分子。”这是新时期党员教育的指导思想。依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当前对农村党员要进行四方面内容的教育:一是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学习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形势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当前尤其是要加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三是科技知识教育。大力加强农村党员科技和文化知识教育,帮助党员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带领群众搞好科技兴农和科技致富,有条件的可在课堂教育的同时,进行实地操作和现场观摩。四是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要加强理想和宗旨、党性和纪律、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教育,使广大农村党员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党员应具备的条件、职责
和义务,确定今后努力方向。
3、积极探索分层教育。按照党员身份、职业、年龄、文化等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党员实行分类教育。在个体和部分党员教育上,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即根据党员从业特点,努力做到“岗位不同,要求不同”。如对党员干部侧重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廉洁自律教育;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党员,侧重进行党的农村政策、勤劳致富教育;对企业职工党员侧重进行业务知识教育;对个私企业经营者党员侧重党的理想、信念、党员标准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教育;对外出务工党员侧重进行组织纪律、宗旨观念教育。根据年龄特点,举办农村老党员、离退
休党员读书班、座谈会。根据党龄特点,开办建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预备党员培
训班、新党员党的基本知识讲座。
4、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在形式上要实现“扬弃”,即在摒弃形式主义,继承党员教育好的传统形式和方法的同时,注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创造具有当前农村特色的新教育形式和方法,由强调集中统一转为灵活具体安排,由偏重系统灌输转为注重联系实际教育;由单一式教育转为多形式教育。主要可采用四种
方式:
(1)“三会一课”。这既是一种制度也是党员教育的一种传统形式,通过组
织生活和党课的形式,对农村党员进行教育。
(2)集中培训。利用基层党校、农函大,把党员集中起来进行封闭式教育,培训时间短则一二天,长则十多天。也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育,如开办有
线电视党校,开设网上远程教育。
(3)活动教育。通过开展以教育为目的的各种专题教育,使农村党员在活
动中接受教育。
(4)个别教育与自我教育。除常规性、大规模的教育活动外,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党员各自不同的情况,对党员进行个别教育,帮助党员明确党员标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党员进行自我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党
员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致富能力。
5、严格落实教育机制。坚持和完善四个“一”制度。即:每月开展一次“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学习传达上级精神和大政方针,讨论支部重大事项,交纳党费,开展为民服务,外出参观考察等。每次可确定一项或几项内容;每季度一次党课教育,可根据各地实际和当前形势确定教育内容;每半年一次汇报交流,由镇(街道)组织基层支部汇报半年来党员教育情况,收到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教育计划;每年一次总结评比,把党员教育列入支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理顺关系,解决党员教育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的问题。党员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党委各部门都担负着一定的教育职能。一直以来,组织、宣传、纪委三个部门都设有党员教育职能科室,由于没有理顺关系,工作中时常出现各自为阵,各抓各的现象,使基层党组织无所适从,或者只是唱“独脚戏”。把本来紧密联系的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割裂开来,既影响党员教育的效果,也影响了党员管理的效果。因此,要
制定切实可行的党员教育分工制度。从党员教育这一工作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出发,合理配置党员教育工作的各种力量和资源,由党委统盘规划,三个部门具体落实。组织部门侧重于党员的发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宣传部门侧重进行党的理论、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纪检部门侧重于党风党纪和组织纪律教育;各级党校充分发挥党员教育主阵地作用,搞好党员轮训工作,做到有分有统,密切配合,提高党员教育效果。建立党员教育的效益评价标准,搞好评估,提高教育质量。党员教育的效益评价标准是检验党员教育工作效果的客观尺度,也是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客观依据。当前在把握标准、搞好评价上,应处理好一对关系,明确三项内容,把握四个标准。首先要处理好政治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把政治效益作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评估的标准。其次要明确三项内容。从具体操作上看,可以从基层党员教育硬件设施,党员教育工作机制,党员教育实施情况三方面分解细则,进行评估;第三要把握四个标准。一是看党员教育是否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看党员教育是否促进农村的稳定;三是看党员教育是否有利于党员队伍建设;四是看党员教育是否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要把是否促进农村思想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作为检验教育成效大小的根本前
提。
2.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篇二
关键词:干部队伍建设,党的自身建设,执政能力
90年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风雨兼程走过了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 共产党始终以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安康幸福为己任, 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的基本国情, 科学把握中国社会在不同时期的复杂矛盾, 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功绩。
在这个历程中,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自身建设。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 党的建设都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一个法宝。尤其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的整体水平, 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发展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特别是领导人才的竞争。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取决于硬实力的雄厚, 还离不开软实力的支撑。人才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 干部是人才中的精英。
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中央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国策, 使大批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走上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围绕人才队伍建设, 党又确定了干部队伍建设“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2000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
当前, 世界各国的竞争日益激烈, 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党员干部。我们党要成为具有强大执政能力的执政党就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贯彻党管人才的原则, 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原则一起抓, 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这其中党政干部, 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新世纪、新形势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与民主革命时期一样, 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们党的事业能否成功, 在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仍然是决定的因素。这是我们党执政多年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
进入新世纪, 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 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风险和考验大大增加;随着社会生活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等多样化的发展, 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较大的冲击, 尤其是我们的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念等会受到种种影响和冲击, 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 保证党员干部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上的纯洁性、组织上的严谨性、作风上的廉洁性便是当务之急、时代所需。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 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头脑,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各级党员干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 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 决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目前, 我们干部队伍建设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但是, 也要看到, 我们干部队伍中也有部分同志在新环境中立场不坚定、思想不纯正, 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作风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始终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引起高度重视。
(三)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确保党的执政地位和伟大形象的需要。我们党是执政党,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怎么样, 直接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怎么样, 决定了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牢固, 决定了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怎么样。从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到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 频频落马的政府高官以及因贪污腐败导致身败名裂的党员干部, 对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 以及党的形象造成了极其败坏的负面影响。因此,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 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四)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关键内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 是顺利推进各项改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2005年,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 党中央决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7年, 党的十七大在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中, 曾明确提出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2009年,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可见, 我们的党是善于学习的政党, 善于进取的政党,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建设学习型政党, 提高党的先进性的题中之意。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党的事业成败, 事关“十二五”发展全局。因此, 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就必须全面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 思想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 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 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党的思想建设, 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提高全党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 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工程, 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紧密结合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新任务, 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二) 组织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 选作风好的人。注重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 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而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 坚持党员标准, 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提高党员素质, 增强党员党性,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党员管理教育, 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及时地清除腐败分子, 妥善处理不合格党员。同时要重视培养、吸收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分子入党, 特别要加强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工作。
(三) 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问题的实质是党性问题, 党性决定作风, 作风反映党性。因此, 可以说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作风直接反映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要真正做到密切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关系, 就必须要很好地解决党的作风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
一个政党, 取得政权不易, 巩固执政地位更难。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 不可避免地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某些影响;历史上产生并遗留下来的一些腐朽落后的东西,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也依然存在。这些都必然反映到党内来, 征服党内的意志薄弱者。在这种情况下,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四) 制度建设。
党的制度建设就是把长期以来党的领导工作中和党内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概括, 形成党的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党内法规、条例、规则等党的制度, 并狠抓贯彻落实。其作用在于调节党内关系, 指导党内生活, 规范领导行为, 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党的制度建设, 关系到党的正确路线的制定、巩固和发展, 关系到党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关系到全党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党的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 是衡量无产阶级政党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五) 反腐倡廉建设。
古语说, 廉则政清, 政清则民服。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 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 更加注重治本, 更加注重预防, 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
三、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效果怎么样, 关键在于具体措施落实的怎么样。
(一)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
一个伟大的政党, 离不开伟大的理论武装。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关键。
2005年,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 党中央决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 广大党员积极参加, 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2009年,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面临着国内外形式新变化新特点, 更是需要用科学理论来武装我们党员干部的头脑, 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近年来, 我国贪污腐败干部一波接一波, 治理一批, 出现一批, 归根结底是没有真正地学好科学理论, 用好科学理论。有数据显示, 截至目前,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000多万名, 比上年净增近228万名。以后, 这个数目还会增大。如果干部的思想“不干净”, 作风“不端正”, 对频频出现的贪污腐败官员不严惩, 那么我们整个的干部队伍建设只是空谈而已。
因此, 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头脑, 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克服腐败作用非凡。
(二)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 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全面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 小平同志将干部“四化”方针作为“长时期, 至少是到本世纪末的近二十年内”抓紧的四项工作之一。
1992年春, 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又强调指出:“中国要出问题, 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 要注意培养人, 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 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 (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强调: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 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也是我们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
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继续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 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
然而, 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展开, 经济迅速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极大提高, 干部“四化”方针越来越突显其局限性, 这就需要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面临新任务、新情况要对其做出新认识。
(三)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
领导班子建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党的十六大提出, 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 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 (2)
首先, 要强化理论学习和培训。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 必须着力完善好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头脑, 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认识世情国情省情,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把理论的力量变成党员干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自觉带领群众促进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省的实践力量。
其次, 进一步完善考察、选拔、考评办法, 严格把好干部的“入口”、晋升关。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 必须全面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等原则。要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坚持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结合起来, 把肯定干部的大节与具体分析所谓“小节”问题结合起来, 并探索对被选拔干部实行一定的试用期等制度, 逐步形成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防范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效机制。
最后, 强化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突出抓好制度的执行。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 着重要研究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制度的执行。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 特别是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 提高党委解决本级班子存在问题的能力。要通过严格管理, 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 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水平, 逐步建设起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实现。
参考文献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出版社, 2010年.
④邱巍.对干部“四化”方针应有新认识.当代社科视野.
3.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篇三
一、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总体概述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党和国家有关廉洁从政的制度规定,实行严格的自我约束,正确行使权力,做到清正廉洁、克已奉公。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眼于教育和防范,充分运用正反面典型事例,强化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真正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坝。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方面,重点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纪政纪条例知识竞赛”和“党风廉政建设讲座”等活动。组织观看廉政电教片,使党员干部受到生动形象的遵纪守法和反腐倡廉教育;建立领导干部廉洁档案,组织领导干部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和“一岗双责”责任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对领导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采取诫勉谈话、廉政谈话、谈话提醒。对违纪违规案件进行严肃查处,并在党风讲评大会上党委书记亲自讲评,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从业意识。
二、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淡薄,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不够到位,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存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权交易和滥用职权等现象;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往往满足于制度定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制度执行不力;个别单位领导干部工作透明度不高,对群众关心的工资奖金分配、职工子女就业、干部任免等问题存在不公开或不公平现象,甚至存在截留员工工资奖金现象,民主决策不能很好地执行。少数干部民主意识淡薄,对“三重一大”有关事项个人说了算。
三、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价值观扭曲。一是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态,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在职期间不捞一把,下台后就沒有机会了;在这种心态作用下,他们由讲理想到讲薪饷,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为全家谋福利,由艰苦奋斗到贪污受贿。二是视权力为商品,存在权钱交易的心态,个别干部将手中的权力当成商品,作为等价交换的法码,进行权钱交易,有的利用掌管人财物的权力,收受贿赂心安理得,凭关系、重人情、拿好处办事。三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行贿、受贿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不会被人发现。
制度不健全。一是由于现行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监控上出现了一些死角,给一些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二是由于相应的制度跟不上,缺乏针对性,给一些违纪者钻了空子。三是制度虽然定了但没有真正有效执行。四是惩处力度不大。
班子内部监督乏力。党员领导班子廉洁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工作不充分,程序上不完善,只说成绩不讲缺点、象征性作自我批评,相互批评不能真正开展起来。尤其是对主要领导的监督存在上边够不着,下边不敢管的“两不管”现象。
四、做好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对策
抓思想源头做到“三个到位”。按照党的纪律要求,做到“三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必须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认真解决部分领导干部头脑中存在的轻视党风廉政建设的倾向,使领导干部认识到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其对党风廉政建设真正负起领导责任,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尤其是一把手要树立党风廉政主体责任意识。二是教育到位。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加强法规纪律教育。廉政建设重在治本,治本的主要途径在于教育。通过不间断的反复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法律上的综合素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自觉抵制权力、金钱的诱惑。三是自律到位。首先,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管钱、管物、管人的干部更要强化自律意识,使他们的价值观念定位在廉洁奉公的基点上。其次要不断加大党务公开、企务公开的力度,促进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利用双务公开网站,企廉网平台,对重要事项进行公开。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每半年至少向党员干部大会报告一次工作情况,保证党务公开扎实有效开展。
强化执纪监督检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预防腐败的关键,也是做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关键。一是要解决监督机构制约力的问题,逐渐缩小职务谋私的活动空间。二要改善监督手段,要变事后监督为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加强防范;三要加强党内监督,充分发挥廉政公示、组织考核、民主评议和测评、民主生活会的作用,不断提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严格内部检查机制,发现违纪问题及时查处,加大对严重违纪问题的打击力度,起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四是加大纪检监察系统的改革力度。充分发挥纪委监督执纪作用,立足“预警防控、及时整改”,有效应用好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纪委要聚焦主业,加大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真正做到“三转”。
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依靠制度预防和惩治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途径,要不断完善现有制度。必须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真正做到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我们主要采取坚持党员干部廉政预警防控机制;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制度;开展党风纪律双讲评制度;执行干部半年廉政公示制度。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证制度真正落实到位,从而使领导干部能够正确行使权力,更好地为人民造福。
总之,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学习,通过自我净化,纯洁肌体,才能达到出淤泥而不染。内因决定外因,外因是内因变化的结果。为此,我们也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内外结合,确保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确保领导干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作者简介
4.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篇四
多项措施
一、按照“分层施教、分类培训”的原则,确定党员干部培训计划。为建立“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分批分层次做好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一是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二是乡镇、街道党员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社长;三是村、社区中的其他党员干部以及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企业骨干等。制定近远期培训规划,计划年内把全县所有基层党员干部普遍轮训一次;计划通过五年时间,使90%以上的乡镇党政领导干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50%以上的乡镇党政正职具有大学本科学历;45岁以下的村党支部书记达到高中或中专学历,并有一批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全面提高全县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教育培训分为以轮训为主的普及型培训、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提高型培训和以掌握技术为主的技能型培训。
二、围绕“保稳定、促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为保持基层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真正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针对不同的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普及型培训主要是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市场经济、岗位业务等内
容的教育,结合开展进村入户送法律活动,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法制培训;提高型培训则根据远程教育的专业设置,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经济管理、城市规划、旅游经济等切合县内实际需要的专业的学习;技能型培训主要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实际,开展农业科技信息和实用技术知识培训,如结合“双带”活动,开展以如何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掌握农业网络信息技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内容的培训,使基层党员干部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
三、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注重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干部远程教育网络,按照“先锋工程”“五强”的要求,在坚持分级培训原则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努力做到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集中教育和分散自学相结合。一是抓好集中培训。建立远程教育农村教育点和利用县委党校主阵地,分期分批抓好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规定乡镇领导干部每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村党员干部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二是分散培训。延伸学习阵地,利用远程教育农村教育点和开设电视教育专用频道,共享现代传媒教育资源,根据需要制作教育内容,利用农村党员电教网络向农村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传输信息。三是学历培训。一方面通过干部远程教育进行学历教育,学员通过网上注册、选课,统一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并达到
学分者发给国家认可的学历文凭及学位证书。另一方面,县委党校开设学制三年的农村管理专业大专班,学习对象主要是村干部。去年,经过入学考试,有223名村干部将参加农村管理大专班学习。四是“菜单式”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供各类实用便捷快速培训,实行自主选择。
5.如何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篇五
2011年5月29日人民网强国论坛清泉为镜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当前,要狠刹四种不良风气:贪大求洋、追求豪华、过度消费、不注意节俭的奢靡之风;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脱离实际、做表面文章的浮躁之风;贪图享受、贪图钱财、贪图美色的贪占之风;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跑要之风。切实增强三种意识,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在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要从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着手,学习要“深”,要突出重点,把握实质,学以致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查摆要“真”。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摆问题真实具体,定措施切实有力。整改要“实”。要针对查摆出的各种问题,采取真实有效的措施,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执纪要“严”。要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等,以严明的纪律推动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面貌要“新”。要通过扎实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努力实现素质有新提高,形象有新改变,工作有新局面。
6.加强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建设13 篇六
从政者,当养“三力”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12-4-15 9:35:37
当前,全国市、县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已基本完成,省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随着换届工作的完成,一大批干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承担更繁重的任务,人民群众充满期待。那么,新时期领导干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担负起历史重任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培养“三力”。
首养坚强的政治定力。政治定力不仅是一名有作为者必须具备的政治品德,也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政治智慧,体现着为政者的执政能力。我们党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就是强调“德”的首要地位,而政治品德又是所有品德中最重要的。讲政治品德,首先是要爱党爱国爱人民。要把个人的命运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对党忠心耿耿,对国家鞠躬尽瘁,对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其次,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世界观管总,人生观是动力,价值观是取向,领导干部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同时,要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牢固树立“廉洁是福”的理念,始终做到:予我之物不多求,无我之物不苛求,身外之物不必求。
再养过硬的业务能力。领导干部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打造过硬的业务本领,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勇于创新,使自己不至于陷入“本领恐慌”的困境,避免“能力不足”的危险。提升业务能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求准、求细、求严、求新。求准就是理解意图准,掌握情况准,反映问题准,处事站位准;求细就是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马虎,熟事不大意,生事不盲目;求严就是高标准、严要求,办文办事都要严谨细致,得体得法,规范有序;求新就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善于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总结工作规律,实现自我超越。凡早也是干、晚也是干的工作,一定要尽早干;凡主动也是干、被动也是干的工作,力求主动干;凡可干可不干的工作,尽可能去干;凡冷淡也是干、热情也是干的工作,要热情地干。
还要培养亲和的人格魅力。大凡真正有作为的领导干部,不仅有坚强的政治定力、过硬的业务能力,还具备亲和的人格魅力。领导干部只有在群众中形成亲和的人格魅力,才会转化为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亲和的人格魅力从哪里来?笔者认为,要多点公心、少点私心,要明白“搞一次特殊就损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一片民心”;要多点谦和、少点傲慢,同志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要多点包容、少点计较,要容人之异、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切忌心胸狭窄,斤斤计较;要多点感恩、少点抱怨,凡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给过帮助的,都要铭记在心,报答恩情;要多点揽过、少点争功,有了失误多想想自己的责任,多说一个“我”字,有了成绩多看别人的力量,多说一个“我们”。
7.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篇七
总体来看, 我国农村基层干部为农村经济发展及社会事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依然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 整体素质偏低, 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文化程度不高及年龄结构老化。从村“两委”成员知识结构来看, 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村干部比较普遍, 小学文化程度的也不占少数, 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凤毛麟角。较低的文化程度和较大的年龄, 严重影响了新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接收与更新。另一方面部分村干部更替不快, 老的村干部在经验丰富的同时也存在经验办事、创新不够的问题。加之相当多的村级干部任职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培训, 任职后的继续培训也跟进不够, 造成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远不能适应农村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
第二, 工作方法简单, 驾驭全局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服务手段相对弱化、工作方法不够新颖, 引导带动能力较弱、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等方面。部分村干部缺乏农村实用技术以及市场经济、金融、法律、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不能为群众提供需要的信息、技术、项目、市场和销售等方面的服务, 尤其在开发新产品、引进新项目、推广新技术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不强, 服务带动作用不够, 同时也有不少村干部沿用原有的工作方法, 不能很好地用经济规律指导本村工作, 不能很好地用示范、引导、服务的办法推动工作, 也不能熟练地用法制的手段解决工作中的阻力和障碍, 工作方法、领导水平与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第三, 干部作风不实, 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具体表现为工作纪律涣散、方法简单粗暴、民主意识淡薄、廉洁自律意识有待提高等方面。少数村干部受生产生活条件限制, 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生产或经营项目上, 把管理村务当作兼职, 工作随心所欲;个别村干部作风软、散、拖, 对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也存在部分村干部遇到问题只看表面现象, 缺少理性思考, 不做深层次分析, 工作态度冷、横、硬, 处理问题简单粗暴。还有部分干部习惯搞一言堂、家长制, 缺少正常的民主气氛, 缺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激发民力的能力。同时, 也有少数村干部不能严于律己, 在处理村务上优亲厚友, 甚至假公济私。这些都会造成群众的抵触情绪, 致使干群关系紧张, 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第四, 待遇差出路少, 工作积极性不高。长期以来,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等种种原因, 许多地区村干部的待遇普遍偏低, 有些地方村干部在岗时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甚至久拖不决, 退下来后待遇更是无从谈起, 一方面繁重的工作任务与较低的工资待遇“不对等”, 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另一方面, 养老与生活保障的欠缺, 使农村基层干部感到后顾有忧。同时, 农村基层干部提拔任用较少, 很难成为国家工作人员, 这些都是影响其工作热情的主要原因。
第五, 农村人才外流, 后备力量缺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 造成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外流, 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以“老、少、病、残”为主的村庄, 使村级组织选人用人的视野和空间受到限制, 村级领导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凸现。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 要努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现状, 着眼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 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目标任务。现阶段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必须首先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指导思想, 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党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针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要在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保障、作风转化、管理考核、后备培养等六个机制上寻求突破。
第一, 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机制, 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干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首要的是解决好选人用人的问题。一是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 切实选好配强村级组织领导班子。扩大公推直选, 拓宽选人渠道, 特别是积极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村干部利用他们文化科技知识丰富、改革创新意识强等优势, 参加农村“两委”班子的换届选举, 使一大批有文化、有朝气、对群众有感情的大学生村干部走上农村“两委”领导岗位, 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二是以建立面向基层一线、服务科学发展的干部培养链为目标, 加大城乡干部资源双向流动, 全力打通农村基层优秀干部成长进步的绿色通道。三是以统筹城乡人才资源为目的, 促进人才向农村流动, 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人才市场体系。打破区域、行业和部门的人才壁垒, 创新载体, 搭建平台, 建立健全城乡贯通的农村人才流动机制。
第二, 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从整体上看, 现在村干部主要缺的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真本领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好思路。因此, 对村干部的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为导向, 把村干部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 全面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要坚持和完善干部培训制度, 合理制定培训规划和计划, 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任职资格培训和专业培训、岗位培训, 着力提高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 使他们很好地担当起组织和领导农民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重任。要加快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 一方面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创业, 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选送现任村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学历教育, 大力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知识结构, 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与此同时, 要改进村干部教育培训形式,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培训村干部, 力戒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
第三, 建立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在经济待遇方面, 要着力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报酬集中统一发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进行补助补贴的“双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双制度”, 保证村干部工作有合理待遇, 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同时, 要积极探索有效模式, 可采取由市 (县) 、乡、镇 (街道) 财政筹措资金的办法, 发放离职村干部生活补助, 并设立特困村干部救济基金, 解决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活之忧。在政治待遇方面, 要建立从村干部中招聘国家公职人员制度。一是继续执行好在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二是重视从优秀村干部中培养、选拔乡、镇 (街道)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三是对特别优秀、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 采取“升职不挪位”的方式, 可提拔为乡、镇 (街道) 行政副职领导干部。四是重视从乡、镇 (街道) 和市直机关下派到村任职干部、选派到村任职大学生的使用, 对工作成绩特别突出、深受群众拥护和上级组织肯定的, 及时提拔任用, 以增强农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
第四, 建立健全作风转化机制, 使农村基层干部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要实行“五坚持五不准”的基本要求, 即坚持实事求是, 不准虚假浮夸;坚持依法办事, 不准违法乱纪;坚持艰苦奋斗, 不准奢侈浪费;坚持说服教育, 不准强迫命令;坚持廉洁奉公, 不准以权谋私。要在加强学习、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上下工夫, 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增进团结上下工夫, 在改进作风、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上下工夫。要加强宗旨教育、政策法制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 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政策水平、法律意识, 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努力做到“按章办事”, “依法治村”。要使农村基层干部不断转变工作作风, 改进工作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教育, 使农村基层干部注重调查研究, 听取群众意见, 反对强迫命令;注重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思想引导;注重脚踏实地, 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注重发扬民主, 充分发挥一班人的作用;注重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杜绝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
第五, 建立和完善后备队伍培养机制, 努力培养一批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建立一支优秀的后备干部队伍, 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要着眼于村级班子长远建设, 着眼于强化培养、备而能用, 按照“选苗子、压担子、进班子”的步骤, 切实解决村级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在选拔方式上, 要坚持村推荐与乡镇考察相结合, 坚决防止村级组织随意指定现象的发生;在标准确定上, 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 注重村级后备干部的知识化、年轻化、能力化, 加快推行“大学生村官”工程;在选拔对象上, 要注重从复退军人、回乡青年、务工经商者等当中选拔, 并把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与此有机结合起来;在培养使用上, 要坚持认真培养、敢于使用的原则, 把村级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总体计划, 有重点地安排后备干部到乡、镇 (街道) 站所任职, 到急、难、险、重岗位锻炼。同时, 还要坚持备用结合, 当村干部出现缺额时, 及时把培养成熟的后备干部充实到村干部岗位上来。
第六, 建立和完善管理监督机制, 规范约束农村基层干部从政行为。要把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就必须在健全制度、强化监督约束、规范工作行为上下工夫, 切实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建立村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定岗定责, 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 评议考核制、离任审计制等管理制度, 促进规范化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村务、财务公开制度, 增强透明度, 加强群众监督。二是严格党内组织生活, 加强党内监督。三是强化群众监督和农村干部违纪举报机制, 把好加强农村干部作风建设的第一道关口。四是坚持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每年对农村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 并反馈评议结果, 对评议较差的有关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同时, 进一步完善纪检、组织、信访、司法等部门间的工作联系, 及时通报情况, 加强协调与配合, 对基层干部进行监督和检查。此外, 还要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 逐步形成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监督网络, 保持思想作风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总之, 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 我们应找准症结, 理清思路, 着眼于“选、培、激、评、育”等各个环节, 积极探索出一套“选得准、留得住、干得好”的运行机制, 为农村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
摘要:我国农村基层干部为农村经济发展及社会事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依然存在一些亟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要在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保障、作风转化、管理考核、后备培养等六个机制上寻求突破。
8.谈党员干部如何加强作风建设 篇八
一、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作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反四风树新风,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党的先进性建设,影响到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具备良好的作风是经受考验,成就事业的强大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对照党章规定的八项义务,中央八项规定,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认真查找和纠正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决克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抵御消极腐败现象,保持清正廉洁。要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不做表面文章,遏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消极腐败现象。不陪吃陪喝、不进私人会所,这些不正之风不仅会消解改作风的已有成效,影响改作风的最终实效,也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党员干部要自觉做到常学习、常思廉。学习是立身之本,进步之梯。毛主席曾言:“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常思廉,用党纪国法给灵魂和心灵,勤洗澡,洗大澡,用道德品质给思想和觉悟,勤治病,治大病,走好群众路线,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工作实了,作风也就实了。
二、加强作风建设要淡名利,严于律己
淡漠名利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修养要求。在工作中渴望职务提升快一些,荣誉获得多一些,福利待遇好一些,是人之常情,但更多的时候是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个人主观愿望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果每个人都一味从个人愿望出发,名与利一时得不到满足时,就乱猜疑,闹情绪,发牢骚,看什么都不顺眼,心理逐步变态或扭曲,最终导致个人行为偏激,以至心浮气躁,不思进取,影响工作,影响职工群众的情绪,必将影响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加强作风建设,要快乐生活,安心学习,满怀激情地工作。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无论任何时候,始终摆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严格遵守党章,牢记党的宗旨,时刻做到严于律己,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把握住自己,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上,充分体现出党员干部良好的精神境界、道德修养、综合素质。党员干部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树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牢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在思想上尊重职工群众,政治上代表职工群众,感情上贴近职工群众,行动上深入职工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坚持职工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职工群众疾苦急于一切,职工群众呼声重于一切,解决好职工群众实际困难。做到刚正不阿、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襟怀坦白、表里如一,坚持与不良风气做斗争,让职工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维护党员干部良好形象,维护党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
三、加强作风建设要重细行,防微杜渐
古人云:“祸患常积于忽微”。事物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即使是所谓的突变,也蕴涵着诸多量的积累。一个人作风有问题,往往开始于思想,思想有问题,不能和党的方针政策、上级会议精神保持一致,没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思维、工作思维、生活思维,导致学习意识不高、思想道德滑坡和生活上的腐化,不重视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小节问题,以为吃吃喝喝,打打麻将赌点小博,收受礼品都无关大雅,助长了不良作风,脱离了职工群众。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现实生活中,党员干部与谁交友将会影响到自身形象和作风建设:与良友为伴将永远受益,而与恶友为伍将抱憾终生。因此,要更加谨慎交友,冷静交友,要多交诤友,不交谗友;多交善友,不交恶友;多交学友,不交玩友。有德者,惜细行:常从细微处做起,点点滴滴不放过。有德者,重细行:常由微细处察起,分分秒秒不懈怠,为的是,滴水穿石,由微见著;怕的是,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重细行,提修养,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把握住自己,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上能够守住底线,切实做到慎独、慎欲、慎微,才能防微杜渐,永葆“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能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实质内涵,把为民务实清廉融入到具体工作中,融入到为人民服务中,才能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9.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九
录入时间:2008年01月16日
-----------沙县自来水公司党支部董宝麟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基层党务干部是党的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大力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并以此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建设一支与新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笔者就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以下探讨:
一、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较好的加强,绝大多数基层党务干部能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基层党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党建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党建工作中切实发挥了骨干和中坚作用。在看到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取得进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来衡量,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部分基层党务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政治素质方面,有些基层党务干部理论根底还比较浅,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基层党务干部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对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科学理论研究学习的不深,理解的不透;部分基层党务干部理论思维水平低,不能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思想、指导工作、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规律;有的基层党务干部工作不思进取,作风心浮气躁,生活贪图安逸,对党建工作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甚至个别基层党务干部感到“搞党务工作要求高、难度大、待遇低、发展机会少”,不安心工作,想找“路子”跳槽。
2、在能力素质方面,一些党务干部缺乏复合型的知识和能力,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不相适应。近些年通过在职学习等继续教育,基层党务干部整体学历虽有所提高,但由于部分基层党务干部忙于事务、疏于学习,新知识的补充和更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有关政治、法律、科技特别是市场经济新知识知之不多,知识面偏窄、能力素质偏低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的党务干部知识结构“单一”,除了自身的党务工作,不熟悉本单位本部门其它业务工作,党建工作不能围绕中心“转”,常常是“自转”和“空转”;一些基层党务干部思想上因循守旧,碰到新情况,遇到新问题,总是照搬老经验,套用老框框,既不想新思路,也拿不出新办法,工作始终处于徘徊状态;有的基层党务干部整天忙于各种
事务,不注意对工作做前詹性思考,工作总是处于被动应付状态,适应不了党建工作的新变化。
3、在业务素质方面,少数基层党务干部不精通所从事的党务工作,与新形势下基层党务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基层党务干部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不熟悉,对党组织的职能作用不了解,工作中即找不准方向,也把握不住[FS:PAGE]重点;有的基层党务干部对党建理论、党建知识特别是应知应会的知识不熟悉,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新规定不明确,工作中既不能继承传统,又缺乏创新;部分党务基层干部缺乏调查研究能力,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拿不出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又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有的基层党务干部既不善于说服教育群众,缺乏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既又不善于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缺乏号召力和感召力,致使一些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尽管目前各级、各类网络包括党建网已建立起来,但相当一部分基层党务干部信息素养偏低,无法享用网络信息自动化带来的快捷和便利,还在依靠传统的方式收集、处理、整合信息和处理日常工作,缓慢的工作节奏,明显跟不上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高效快捷的要求。
4、在管理素质方面,主要是一些基层党务干部教育管理的能力还不够强,与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不会管理。一些基层党务干部不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党员队伍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知道党员的管理如何定位,不知道该“管”什么,怎么去“管”,工作缺乏主动性。二是不愿意管。有的基层党务干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识不强,认为党员领导干部多,大都具有较高素质,自觉性比较高,严格管理没有必要,把严格管理看成是可有可无、与已无关的事;三是不敢管。有的基层党务干部不敢按党纪党规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对领导干部怕打击报复、怕穿小鞋,对下级怕罪人、丢选票,对同级管理怕伤情面、影响关系。
二、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有些部门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淡薄,认识不到抓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纳入不了党组织工作规划,排不上工作日程;有的部门不按《条例》的规定配备专职党务干部职数,对基层党务干部随意裁减。一些基层党组织由于专职党务干部人手不够,一些工作常常因此而无法开展;有些部门对党组织建设漠不关心,党组织多年未换届选举也不督促,致使党建工作多年打不开局面。
2、基层党务干部缺乏全面系统的教育培训。一是教育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一些部门在对基层党务干部的知识和能力素质结构现状缺乏系统的分析,教育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二是教育培训标准要求过于笼统,对不同层次的基层党务干部教育培训标准没有区别,效果不明显;三是教育培训教材落后,内容陈旧。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基层党务干部培训教材。四是教育培训渠道、形式内容比较单调,与新形势的要求差距较大。目前党务干部教育培训主要是输送到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进行政治理论培训,培训的的形式主要以传统授课辅导方式为主,培训渠道和内容的单一,难以满足培训目标需求的多样性,培训形式的单一又使效率难以提高。
3、基层党务干部成长进步的机制不够健全。有的部门党组织不重视对党务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党组织专职副书记任期届满多年,也不能及时进行轮岗交流。
一些部门在基层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的提拔、使用上不能一视同仁,有的基层党务干部各方面都很优秀,却长时间得不到提拔,推荐使用的机会明显小于其它岗位的干部,这种体制上和工作上原因造成的不平衡现象,对多数基层党务干部的心态产生消极的影响。有的部门把基层党务部门当作安排照顾性岗位,在选择安排基层党务干部时往往习惯把那些年龄偏大、工作能力不强、其它岗位无法安[FS:PAGE]排的人放在基层党务工作岗位上,致使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素质常年难以提高。
三、解决基层党务干部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必须按照“三个代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基层党务干部的选配、培训、考核和管理工作,并通过建立健全和落实相应的制度,形成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有效机制,采取以下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立和完善高标准的选人用人机制。选拔配备好专兼职基层党务干部,是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选好用好人,往往事半功倍。要通过换届选举、推行“一岗双责”制度等措施,配齐配强党支部书记、专兼职基层党务干部一要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鉴于基层党务工作人员明显减少、工作量显著增加,因此基层党务干部在素质上必须精明强干,工作上必须高效快捷,能力上必须一专多能。二是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就的把那些具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模范践行“三个代表”,热爱党务工作,大公无私,公道正派,善于密切联系群众,既有现代复合型的知识和素质,又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党务工作者,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三是要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要真正把群众公论作为选拔配备干部的标准,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措施,确实把群众威信高,自身形象好、作风过得硬的基层党务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2、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教育培训机制。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通过科学安排和严格培训,切实把基层党务干部培养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知识结构上,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在能力素养上,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在本职工作上,由“粗通型”向“专家型”转变。为此,一要强化学习制度。落实个人自学计划,突出重点,在系统化、规范化上下功夫,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改善知识结构。二要建立在职培训制度。本着“增新、补缺、提高”的原则,探索在职培训的新路子,通过讲座、短期培训、与院校联办在职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拓宽干部培养渠道。三是要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基层党务干部任职制度、教育培训考核制度、教育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等制度,强化基层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
3、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要求的基层党务干部考核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一要突出考核重点。要在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情况的基础上,注重对基层党务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特别要突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方面的考核。二要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在考核指标设置上,要全面反映基层党建工作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单项工作考核基层党务干部的政绩。三要把考核结果和选拔任用干部紧密结合起来。对考核优秀的基层党务干部,要列入选拔任用的范围,原则上同等条件下优先任用,确实把那些德才兼备、素质过硬、政绩突出的基层党务干部优先选拔到领导领导岗位上来。对考核不称职或其它原因难以履行岗位职责的基层党务干部,分别做出诫勉、调离岗位安排,切实走基层党务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路子。
4、建立和完善关心基层党务干部成长机制。广大基层党务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充分体谅基层党务干部的辛苦,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党务干部,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帮助基层党务干部做好工作。要制定和落实基层党务干部建设的整体规划,形成党务干[FS:PAGE]部交流、选拔和使用的有效机制。要积极争取上级党委的支持,对工作政绩突出的基层党务干部,要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建议给予使用提拔,切实调动基层党务干部的积极性。要强化重视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识,明确书记抓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职责,形成“一把手”抓“一支队伍”的有效机制,切实把建设高素质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工作落到实处。
10.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篇十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在迎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时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党目前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各种各样的,党内存在的那些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大家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这一指出进一步证实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此,本文站在党务工作者的角度先简单分析了新形势下目前党员队伍的现状,然后基于现状深入探讨新形势下提高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党务工作者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新形势 基层党员 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王雪飞,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岳林街道组织办。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288
近年来,尽管在党员的先进性教育过程中,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得到了大力推进,其教育时效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新形势下实际的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想信念还存在一些不足及问题,对党员的先进性及纯洁性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
一、党员队伍建设现状
(一)目前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归根到底要靠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保证和体现的。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员队伍诸多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三不”现象增多。“三不”是指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以上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工作。还有些党员因工作调动、居住地变更等情况造成“下落不明”。
二是存在隐形党员。在“两新”组织中,有些党员不愿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在基层组织党员摸底中发现,有的党员虽有流动党员证,但是不愿亮出自己的身份。说明这些隐形党员既不想失去党员身份,又不想参加党组织活动和发挥党员的作用。甚至有的党员认为参加党组织活动和发挥党员作用是件麻烦事,特别是异地参加组织活动需要请假,还会影响到自己的经济利益。
三是党员党性不纯问题。一些党员思想蜕化、理想信念动摇;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忽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在工作生活中丝毫体现不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缺乏应有的组织纪律观念,比如在修路征地中涉及个人利益时斤斤计较;在违法乱搭建的清违中不按规定执行等。个别党员对党的现行政策不理解,特别是下岗的党员同志,认为自己生活都没有保障了,当不当党员、参不参加党组织生活都无所谓。还有些党员在敏感事情上说一些煽动性的话,甚至在公开场合说一些明显不符合党员身份的话,在群众中影响很坏。
(二)在基层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
一是有些基层党支部书记认为,现在社会风气不好,党内存在一些与党员标准不相符的党员很正常。放松了对党员的要求和党性锻炼,再加上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认为现在是经济时代,对于党员在很多征地拆迁中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甚至利用信息和职务的便利,争取到比群众更多的利益是正常的。也有部分党支部书记认为当前农村最重要的工作是经济发展和新农村乡村振兴建设,对党建等务虚事务过于较真会分散工作精力。
二是个别党组织把关不严。把本来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入党,对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还没有高度重视起来,不关注对党员人选的发现和教育培养,不是未雨绸缪,而是坐等上门。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对入党人员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的深入考查不注重,把关责任不到位,结果把那些还不具备党员条件、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的人员发展为党员,让个别“抱有镀金心态、揣有升迁心思”的人混进了?h内,更有甚者出现“带病入党”的情况。也有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把党员指标当作拉票托请、人情交易的“筹码”,出现“人情党员”、“近亲繁殖”现象。一遇适当时机,这部分人就要暴露出本来面目。
(三)党员管理滞后
一是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出现了诸多新情况,而党员管理工作却不能与时俱进,特别对农村流动党员、“两新”组织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办法不多,使有的党员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比如上市企业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在2007年公司规模最大的时候党员人数达到八百多人,后来因公司转型、改制等原因,精减员工,党员人数也相应骤减,2015年公司的在职党员实际只有190人,但是很多党员因工作地及工作性质等的原因没有及时转接或落实党员关系,出现一定数量的“口袋党员”和“失联党员”。
二是党内监督乏力。当前党内监督意识不够强,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党内监督制度的作用认识不到位,认为它们是一些虚的、可有可无的规范,甚至视若“摆设”。有的党员干部将对自己有用的监督制度就为我所用,有利就执行,不利就变通,有选择地执行。对于容易得罪人的监督制度有的党员干部采用柔性执行,执行时搞一团和气、当老好人,对内部党员的错误言行容忍度偏高。在进行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时,常常是上级领导重视时、上级组织提出并要检查时就全力严格执行,否则走走形式、过过场,宽松执行,收效甚微。党内监督制度则严重弱化,使个别党员在偏离党员标准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二、原因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不够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全国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员的思想意识形态随着环境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必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组织虽然响应了上级党组织要求加强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号召,但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许多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对工作主次没有清晰把握,认为经济效益更重要,将党员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上级党组织的“任务”来完成。因循守旧,新兴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没有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二)基层党组织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中存在“三不”现象
一是“不愿管”。基层党支部成员中存在分工负责制落实不够好,相互推卸责任,不愿主动参与党支部内的相关活动,对发生的问题视而不见,甚至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不重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愿去研究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所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仍然凭着老经验、老套路教育管理党员,工作成效不大。
二是“不会管”。由于基层党组织换届等因素,导致部分党支部书记流动性较大、成长周期短、成分新、阅历浅、经验少,从而形成党务工作套路不熟、党员教育管理招数不够的普遍现象。对党的创新理论真学、真信、真用不够;统筹谋划、把握全局、组织领导能力较弱、破解难题能力较弱;不会运用组织生活制度加强教育管理,结果是管理工作不得力,思想教育不到位,导致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难解决,党员队伍建设无进展。
三是“不敢管”。写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存在的问题不敢理直气壮,不敢碰碰硬较较真,只求一团和气;有的对资格老、年龄大的干部党员不敢从严管理,认为与他们较真有碍面子;有的是自身形象不佳,廉洁自律意识不强,所以怕人揭短,发现问题也不敢抓。往往出现是遇到矛盾绕道走,有了问题交上级的现象。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
一是抓好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坚持用党的一系列科学理论来武装党员的头脑,从而来保证党员政治坚定、思想过硬。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创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组织党员对党章、党史和一系列党的科学理论进行系?y化学习。在学习型党组织的大环境下,通过勤学习,多读书,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
二是注重用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人生观来感染党员。革命人生观的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显得非常重要,不仅帮助党员解决好立身做人的基本问题。更能启发提高其觉悟,树立党员的慎独意识,调动党员内在的积极性,引导党员自我约束、自觉发扬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引导党员积极主动参加党的生活,通过党内生活锻炼党员,在党性锻炼中学会从思想上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经受住各种复杂严峻考验的能力。
三是创新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的主要形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综合运用传统教育方法和现代信息传媒手段提升党员教育工作水平,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辐射式的党员教育网络阵地集群,推进全媒体手段在党员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二)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实效性,提升党员教育的品质
一是以赛促学乐参与,在基层各党组织之间举行各种竞赛活动,各类竞赛的层层选拔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个党员同志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多举行那种“跳一跳”、“伸一伸手”就能够到的竞赛,确保基层的党员乐意接受并能积极参与。
二是用先进典型人物熏陶党员。推选树立身边值得学一学、可以比一比的先进典型,作为党员的引路标杆。激发党员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热情。借力“外脑”,邀请各类能人、贤人对基层党员开展培训,通过培训增能力。
三是搭建平台促成长。青年党员是基层党支部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要经常给他们压担子、练胆子,增强他们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让他们在基层亮身份、亮承诺、亮评定,在促进青年党员的健康成长和作用发挥的同时,也激发了青年党员所在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三)对党员设立预警机制
一是对党员的日常表现进行量化评估。从理想信念、组织观念、道德品质、服务奉献意识、工作态度五个方面确定党员的日常行为底线。从实际出发,按照本地普遍存在、党员广泛认可、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求,划定党员行为红线。并在基层党组织中制定合格党员的标准。
二是划设“党员责任服务区”。许多农村无职党员存在这样的抱怨:“在党不在岗,话也说不响”,“不是不愿干党的工作,而是党组织没安排”等等。多数农村党员认为自己无职无岗,有事不便管,有劲使不上,因此自我要求也不高,荣誉感淡化。针对这些现象可以为党员搭建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基层群众的平台。“党员责任服务区”的划设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划设过程中要做到四个全覆盖,即基层党员全覆盖、区域责任服务范围全覆盖、责任服务群众全覆盖、责任服务内容全覆盖。根据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按照一个党员一面旗的标准,让每一位党员履行起组织好群众、宣传好群众、凝聚好群众、服务好群众的职责,牢固树立自己的党员角色意识、先锋示范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在此项工作中既要明确党员的职责,更要加强对党员服务群众质量的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与基层党组织评定等挂钩。党员在责任服务区的活动表现作为党员一年两次党员考评的重要依据。
(四)严把党员入口关
俗话说,先天不足,后天难补。党员质量是党员队伍的生命线,发展党员过程中质量把关工作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要真正让每一面旗帜都鲜红、每一座堡垒都坚强。列宁曾经指出,党的大门只容能够经受考验的人进来,“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因此,把好党员“入口关”尤其重要。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坚持关口前移,严把入党准入关。各级基层组织在净化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过程中切实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管理,努力解决他们的思想入?h问题,增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生机活力。另一方面,建立发展党员责任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对在党员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组织和人员都必须明确工作职责,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对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小组负责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党(工)委有关考察和审核人员都必须明确工作职责,一旦在哪个发展环节出现问题必须追究相应组织和人员的责任。
(五)做好后进党员的帮扶促优工作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同理,后进党员会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向心力及整体的先进性。转优一名后进党员,可以在一大批党员和群众中产生影响;转优一批后进党员,则会在在成千上万名党员群众中产生良好的影响。
一是坚持落实党员标准,进行排查会诊。对照党员红线、底线、合格党员标准等,科学分类界定后进党员,这是为做好后进党员转优工作提供基础保障的需要,党员同志要避免认为这是给党员分三六九等,或是为了处置多少党员的思想。
二是坚持进行多措并举,活化转优潜能。根据后进党员的共性特点和个性需求,采取适当举措,通过座谈、个别交流等活动,帮助他们缓解心里的矛盾、消除思想的隔阂、理顺对党的情绪,树立学先进、赶先进的信心。激发自己的初心。
三是坚持结对帮扶,人人提升。通过“先进带后进”结对帮扶活动,开展个性化帮扶。比如对于那些组织观念淡薄的后进党员,建议由政治思想过硬、党性较强的党员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对于自身致富能力较差的党员,建议推荐各类技术能手对其进行帮教;对于那些法律意识不强的党员,建议邀请司法人员经常性做法律培训;对流动性较大的后进党员,建议或者通过微信、QQ等平台进行交流帮助,或者利用节假日的机会安排集中帮扶教育;党员只有找准了自己的坐标,找到了自己的初心,才能整体上提升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谢亚京、王明贵.论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2).[2]列宁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4.[3]唐顺利.入党积极分子坚定理想信念的路径探析.北京教育(德育).2015(10).[4]李娟、佘湘.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研究.理论探索.2012(6).[5]郑克珊.关于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科学化的几点思考.传承.2012(13)
11.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篇十一
一、“五种风气”是影响和制约党员干部队伍纯洁性和战斗力的突出问题
“五种风气”严重影响着党的形象,腐蚀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健康肌体,阻碍着转型跨越发展的顺利推进,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不满和社会各界广泛诟病。
一是宗旨意识淡薄。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可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尽力;有的对群众缺乏感情,干自己的事劲头十足,对群众的事则能拖则拖;有的缺乏正确的政绩观,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盲目追求速度,甚至以牺牲群众根本利益为代价来谋求一时一地甚至个人的发展;有的存在官僚作风和衙门习气,“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或者“脸虽好看,事却不办”;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深入基层去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而是习惯于坐而论道,夸夸其谈等。
二是懈怠思想严重。一些党员干部不思进取、不负责任、不愿作为、贪图安逸的低迷、涣散、沉沦的精神状态,反映出的是对政治的厌倦、理想的淡漠、事业心丧失、进取心退化等深层次的思想蜕变。有的躺在功劳簿上当“太平官”,患得患失不敢改革;有的面对风险难题当“葫芦官”,畏首畏尾不愿改革。民谚为之画像:“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山西省在去年“懒政怠政”专项整治风暴中查处了540名党员干部。
三是功利主义流行。在市场经济活动带来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影响下,一些人的价值观从精神的充实转为物质的满足,有些党员放松了思想改造,人生观和价值观日趋功利化。有的以“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为人生信条,不是“以民为本”,而是“以官为本”,一心保“乌纱”、谋升迁。
四是形式主义抬头。有的只注重工作的形式,不注重工作的效果,以会议贯彻会议,就文件落实文件,很少从实际出发抓工作落实;有的爱做表面文章,追求政绩,开展工作不考虑长远规划和大局利益;有的向上汇报工作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上级一旦要求实地察看,不是干瞪眼就是推三推四找借口开脱;有的只坐办公室听汇报,从不深入搞调研。
五是庸俗习气盛行。同事之间不称同志,却称兄道弟;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不是靠真理力量去感召人,靠理想信念去教育人,而是用哥们义气取信人,用封官许愿笼络人;一些干部不是搞五湖四海,而是大肆编织关系网,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义气代替良知,感情代替政策,利益代替原则,形成“利益共同体”;一些官员情趣低下,生活作风不检点,搞权色交易,以权换钱,用钱买色,色助官贪,导致色情腐败愈演愈烈。
二、“五种风气”形成和蔓延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原因
(一)历史文化层面的原因。西方腐朽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冷战结束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西化”,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使一些党员干部价值观扭曲,心态失衡,寻求刺激,贪图享受。同时,中国五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既有讲礼义、重廉耻等优秀文化,也有官本位、家长制、重人情关系等落后思想,人治重于法治、人情重于公理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使少数党员干部利己主义思想膨胀,工作消极,作风漂浮。此外,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带来民主、法治、竞争等理念,也使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滋生蔓延。
(二)体制机制层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尚不规范,利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资源配置和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比较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项目审批、资金划拨等权力过分集中,有的不公开、不透明,搞“暗箱操作”。新形势下,我們的制度设计还不够科学、严密和规范,执行不力,约束力不强。对违反制度的干部姑息迁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这在客观上助长了干部队伍中的不良风气。
(三)教育监管层面的原因。一是干部教育不够深入。对党员干部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教育缺乏常态化,有些教育没有触动思想、触及灵魂,未解决好入脑入心问题。二是管理不够严格。一些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松弛,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批评、不制止,甚至违反了纪律也包着护着,本可以通过严格管理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致使问题成风成堆。三是监督不够到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片面强调抓经济、抓业务,忽视党的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和社会监督。
(四)自身素质层面的原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部分领导干部出现不良作风和腐败行为,归根到底是他们自身素质出了问题。其根源一是学风不浓,轻学、厌学情绪严重。多数以任务繁重,工作压力相对较大,没时间为借口不愿学习。二是思想不振,得过且过、不求上进。
三、清除和纠正“五种风气”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强党性党风教育,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动摇。要牢固确立亲民利民的执政理念,真正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众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手上。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发挥民力,不搞浮夸虚报的假政绩,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把精力和财力集中用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来;要大力治“虚”治“假”,治“漂”治“浮”,力戒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杜绝热衷虚名、急功近利,切实做到知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工作的落实上。关键是要办好群众的实事、小事、具体事。要树立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越是担任领导职务,越要主动深入基层,接好“地气”。
二是匡扶选人用人正气,带动党员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要紧紧围绕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和综改试验区建设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使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提升。要畅通干部选拨任用的渠道,打破“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弊端,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德、勤、能、绩、廉”的全面、公正的综合评价和考核,将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工资增减、职务升降的依据,从而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进取的激情,彻底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三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保持风清气正的长效机制。要通过一些切实有效的制度来调动党员干部人人负责的精神,使之不敢躺在功劳簿上,靠老本吃饭;不敢谋取个人私利,靠权力发财;不敢阳奉阴违,靠钻营升官,以防止党内消极因素的滋长和积累,防止不良风气的蔓延和泛滥。在现实生活中,既要营造制度透明的“玻璃缸”,也要破除执行制度的“天花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流程再造,使干部不敢偷懒、不敢懈怠、不敢胡作非为。
四是加大监督防控力度,让公共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一是强化制度监督。明确责任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切实实行责任追究制。以用好一人,鼓舞一片,罚对一人,教育一群的效力,保持干部队伍高效服务和廉洁自律,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二是加强自我监督。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提醒和约束。使他们正确对待社会交往,对那些搞“感情投资”、“公关”和不善之客,要当机立断、拒之千里;要择善而交,多与普通群众、先进模范、基层干部、专家学者交朋友;交友要有度,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能做的事不做,做到慎交友、交益友,防止居心不良的人从自己身上打开缺口。三是落实监督。要坚决查处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力求查处一案,教育一线,规范一片。
五是坚持以德修身原则,提升党员干部自觉奉献的素质。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领导干部做官、做事、做人,都要始终保持自省修德的操守。党员干部对待自己的进退荣辱利益得失要达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的从容气度和淡定心态。要把对人民群众的爱化为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道德情怀,既要敢于仰望天空,更要脚踏实地,勤政为民,勇于担当。要高高扬起共产党员这面旗帜,带头做守法公民,当道德模范,积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展示才能,贡献力量。努力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让我们的人民更加幸福。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财政局)
12.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篇十二
1 加强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重要性
基层政工干部是油田企业中干部队伍中的基础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能够增强企业内部基层职工的凝聚力, 使企业的全体员工劲儿往一处使, 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 从而使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而其首要问题就是要根据油田企业的实际情况, 通过不断地研究探讨和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的结合, 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案。为了企业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 就必须加强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素质建设, 以此来提高油田基层政工干部的工作能力。
2 近年来我国油田企业中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油田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的素质高低不齐, 严重阻碍了油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其自身的工作效率。由于油田企业在生产中, 工作任务较为繁重, 因此对企业基层政工干部自身的素质建设有所忽视, 使得企业基层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企业各项工作不能及时顺利的展开。同时由于油田企业中很多政工人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培养, 在工作过程中仅仅看重自身的利益, 严重缺少为企业增加利益的思想, 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不重视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在国家对企业改革的环境下, 企业之中的员工如同一盘散沙, 不适应新环境下的变化, 最终使得油田企业在日渐发展的国企改革进程中, 处于被动局面。
3 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目标
3.1 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首先就要求企业基层政工干部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思想品德, 对基层员工起到模范的作用。作为油田企业的基层政工干部, 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就要从自身做起, 在工作过程中树立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由于政工干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和基层员工打交道,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繁琐的事情要去解决, 这就要求企业政工干部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 在对员工进行说服教育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 以理服人。油田政工干部还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 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以身作则、严以律己, 和员工之间产生良好的工作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在基层职工中树立威信, 凝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2 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为了加强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素质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就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要提高政工干部的理论知识, 做好它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就要求企业重视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培养。首先就要严格跟着中国共产党的脚步走, 熟悉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基层政工干部要教育职工, 就要比员工具有更加广泛的理论知识, 通过自己知识面的扩展来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更好的处理员工之间的多种问题。同时政工干部还要注意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以此来促进和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教育工作的开展。
3.3 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
政工干部要有良好的语言能力, 在说和写方面都应具有很好地表达能力。在解决员工之间的各种矛盾或问题时, 以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 能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公平的解决问题, 使员工心悦诚服做到以理服人。在做基层员工的工作时应改善态度, 语言婉转且抓住重点;在基层干部整理汇报资料时, 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文笔流畅。同时由于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平常的接触对象是基层员工, 因此其能够要有建设和谐企业的思想,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 只有切身了解到员工的工作情况及思想问题, 才能对此有很好的解决方式, 从而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使油田企业各项工作的进行和顺利完成。
4 结语
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素质的提高, 能够提高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及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 推进油田企业中各项工作的进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通过加强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素质建设来提高油田企业的竞争力, 是目前我国油田企业首先要改善的。因此这就要求我国油田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尽快提高基层政工干部的素质, 以跟上国家对企业不断进行改革的脚步。
参考文献
13.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篇十三
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非常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本人在农村工作的情况,现就如何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一、突出一个“选”字,选准配强班子。作为一个村来讲,支部书记的作用举足轻重,是发挥支部战斗力的关键。实践证明,选好一个支部书记,就能带动一个好班子,这个村的工作就能上去;反之,支部书记弱,班子强不了,支部作用就难以发挥,工作也难打开局面,华西村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业绩,关键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首先必须把人选准,把班子配强,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级班子,特别是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任用能人,选好村官的思路应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广泛选拔村干部。一要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突破区域界线,从致富大户、民营企业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的能人等各类优质人才中挑选,真正选出条件过硬的村组干部;二要积极鼓励机关干部到农村任实职带头创业,使他们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头人;三要选拔大中专毕业生,退任军人进村任职;四要强化引导,大胆使用。对选拔任用的能人,工作中既要大胆使用,又要帮肤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充分发挥各人特长,在领导方法上,做好传帮带,使他们尽快适应新岗位,带领广大农民,尽快走上致富路。
二、强化一个“培”字,提高干部素质。农村干部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到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农村基层干部奋斗在农村第一线,他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克服文秘杂烩网困难,扎实工作,为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要看到,面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形势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明显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培训教育力度,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收入的本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解决农村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扎扎实实实施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干部任职资格培训制度,对新任职的村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提高村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同年终考核评比、奖励、补贴结合起来,激发参加学习,接受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习教育,使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得到新的解放,观念有新的提高,执政为民的意识进一步强化,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
三、推进一个“带”字,发挥示范带动。新的时期对村组干部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他不仅要求,村组干部办事公道,廉洁自律,而且要求村组干部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村组干部只有率先发展起来,才能产生影响力和向心力,也才能影响和带动其它群众发展起来。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推进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创业工程,大力培养“双强”型村组党员干部,不断壮大“双带”型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要坚持在“培”中“带”,在“带”中“培”,快速提升党员干部的致富技能和带富本领,帮助农民解决“想干不会干”、“想干不敢干”等问题,营造一种“一人致富不算富,全村致富才算富”的浓厚氛围。
四、着眼一个“实”字,树立良好形象。农村基层干部处于农村工作的第一线,他的一举一动,老百姓都看到眼里,记在心里,前些年,一些基层干部由于工作方法的欠妥,造成了干群关系较为紧张,损坏了干部形象。但是当前随着农村的发展和农民负担的减轻,这就需要我们基层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干事情,考虑问题,一定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从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树立威信。当前,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村党支部作风的有效发挥,但是,目前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对农村实行种粮补贴,草危房改造补助,医保补助等,作为基层干部要把国家赋予农村这些优惠政策办好、办实,同时,还要结合本村的实际,积极引导群众搞好富民增收,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和政绩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推荐阅读:
如何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层站点管理员队伍建设10-02
加强基层一线年轻干部培养的研究10-22
加强基层党校建设促进党员教育工作11-07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07-12
加强基层班子建设07-08
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基层干部个人心得体会07-20
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07-28
如何加强军队基层文化建设09-08
如何加强基层党的建设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