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纠纷判决书是如何的

2024-09-25

劳动争议纠纷判决书是如何的(精选2篇)

1.劳动争议纠纷判决书是如何的 篇一

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与王均让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审民

事判决书

提交时间:2014-04-25

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3)南民初字第60178号 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贾琳,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于显东,男,系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职员。被告王均让,男,1962年1月24日出生,汉族。

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与被告王均让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原告不服南劳人仲案字(2012)第335号仲裁裁决书,于2013年3月1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于显东及被告王均让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诉称:原、被告不存在劳动关系,被告在与原告合作期间利用不当手段私造了一份收入证明(其中的内容为其自己填写,负责人、经办人的签字也由王均让代签,单位公章系违法偷盖),该证明中写明自2005年1月1日起,但被告2005年还在山东外运工作,这说明该份证明是虚假的、无效的,即使有效也只在当时对银行有效,因为企业的工资不会固定不变,而且该证明是应当出具给银行的,不应在被告手中。被告并非原告处正式员工,被告在原告处没有保底工资,只是根据其所做业务的利润按照50%的比例提成,只是原告对于中介人员的计算方法,被告还代表青岛人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其他公司签订合同,更说明被告不是原告处职工。原告已支付被告230000余元业务提成,被告还欠原告借款170000元及业务款等款项,原告无需再支付被告工资。现原告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诉至本院,请求依法判决:

1、原告不予支付被告工资127500元;

2、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被告王均让辩称:生效判决已确认双方于2006年10月至2011年5月存在劳动关系。被告的证据充分。青岛人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原告系同一法定代表人。被告在原告处的提成比例是50%,被告应得230000元的提成,因需买房向原告借款170000元,后在提成中扣除,被告只拿了50000余元的提成。12500元是被告欠原告的业务款项,该业务是被告揽的,但被告没有拿到该笔业务款项。

经审理查明:被告主张其于2005年从原单位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下岗后到原告处工作;2006年10月,被告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此后继续在原告处工作至2011年5月,原告将其辞退。原告认为原、被告之间系居间中介关系,被告为原告承揽业务,每完成一笔业务按比例提取一次提成,双方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查明: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为被告缴纳社会保险费至2006年9月。被告在原告处工作期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被告从原告处共计领取提成230000元。

原、被告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争议,被告向青岛市市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原、被告之间于2006年10月至2011年9月期间存在劳动关系。该仲裁委于2012年2月24日下发南劳人仲案字(2011)第753号仲裁裁决书,裁决:确认原、被告于2006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存在劳动关系。原告不服此裁决书诉至本院,本院于2012年8月16日下发(2012)南民初字第60145号民事判决书,判决:确认原、被告于2006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存在劳动关系。该判决书已生效。

后被告王均让(申请人)再次向青岛市市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被申请人):

1、支付被告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的工资500500元;

2、支付被告2010年、2011年双倍工资差额71500元。该仲裁委于2013年1月4日下发南劳人仲案字(2012)第335号仲裁裁决书,裁决:

1、原告支付被告工资127500元;

2、驳回原告的其他仲裁请求。现原告不服此裁决,诉至本院。

庭审中,被告称原告只支付了其在职期间的提成230000元,但从未支付其基本工资,并提交《收入证明》1份,用以证明其月收入情况。该证明载明“建设银行:兹证明王均让系我单位正式员工,并且该员工:„„;5已与我单位签订长年劳动合同,期限自2005年1月1日起至年月日止;(无固定期限)6月收入总计人民币11000元,其中工资收入为人民币6500元,其他收入为人民币4500元。„„2009年10月16日”,加盖原告单位公章。被告认可该《收入证明》上手写部分均系其本人所写。原告对该证据的真实性不予认可,认为证明的内容系被告所写,公章系被告自己加盖,其中记载的被告的入职时间2005年1月1日,当时被告还在山东外运工作,当时就月工资6500元不现实。原告称被告系其单位中介人员,只根据其所做业务的利润按照50%的比例提成,不领取基本工资,并提交《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业务利润分配规定》等证据予以证明。被告质证称,对原告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不予认可,其未见过上述规定,认可其按照利润的50%计提业务提成,但其应在领取基本工资6500元以外再领取提成。

上述事实,有原、被告的陈述,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及南劳人仲案字(2012)第335号仲裁裁决书等在卷佐证,经当庭质证,足以认定。本院认为:根据生效法律文书(2012)南民初字第60145号民事判决书及庭审查明的原、被告之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本院认定,原、被告于2006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被告主张其工资形式为“基本工资+提成”,原告从未支付基本工资,仅支付所揽业务的全部提成230000元,并提交《收入证明》予以证明。该《收入证明》虽加盖原告单位公章,但该证明载明的内容均为被告本人自己书写,载明的被告的入职时间及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均与事实不符,载明的日期为2009年10月16日亦不能证明被告在此日期之前的收入情况,且该证明系向银行出具的证明,被告亦未提供其他证据与该《收入证明》予以佐证,故本院对该证据的效力不予采信。庭审中,被告自述原告从未向其支付工资,原告仅按照被告所揽业务利润的50%支付其提成230000元;原告认可被告所称的计提业务提成的比例和形式,并称被告在原告处没有保底工资只是根据其所做业务的利润按照50%的比例提成,原告亦从未向被告支付基本工资。对此,本院认为,原、被告之间的劳动关系存续近5年,原告从未向被告支付基本工资,被告亦未提交证据证明在长达近5年的时间里向原告索要基本工资,而是仅仅按照其所揽业务利润的50%领取了提成,应视为被告认可原告向其支付工资的形式即仅按照被告所揽业务利润的50%支付被告提成工资,现被告仅提供《收入证明》主张原告欠发其基本工资,证据不充分,本院不予采信,对于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主张不予支付被告王均让工资127500元的请求,本院予以支持。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六条、第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不予支付被告王均让工资127500元。

案件受理费10元,由原告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徐 勇 人民陪审员

王晓菊 人民陪审员

胡娟娟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日 书 记 员

柳 琳

2.劳动争议纠纷判决书是如何的 篇二

法规繁多分散为法律适用带来难题

2002年8月8日, 《南方周末》以《谁有权把16名记者列入“黑名单”?》为题报道了中国新闻史上一起闻所未闻的事情:兰州市公安局8月1日致函兰州晨报等六家媒体, 以“个别记者违背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性的原则, 损害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 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由, 提出“鉴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 今后以上16名记者再不宜到公安机关采访, 各分、县局和市局机关各部门将不予接待”。这则报道在新闻圈立即引起震动。人们对兰州警方如此大规模地封杀记者、并且封杀令不是按正常渠道 (宣传或新闻出版部门) 下达表示震惊和疑惑, 直觉告诉我们, 公安部门肯定存在侵权行为, 但直觉仅仅是感觉, 不是法律。

对于这样一个新闻纠纷首先面对的就是法律适用的问题, 即适用什么样的法律法规作为判决的依据。由于我国没有成文的系统化的《新闻法》, 在法律适用方面就会带来相当的难度。笔者检索了2010年版“中国大法规数据库”, 通过“分类检索”检索到的“新闻出版”方面的部门法规就有425篇, 颁布日期从1951年6月到2009年11月, 横跨半个多世纪 (最早的是原政务院秘书厅于1951年6月13日颁布的《政务院秘书厅关于严格遵照统一发布新闻的通知》, 至今有效) 。其中包括司法解释、规定、意见、行政决定、通知、批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保障体系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 、公告、说明、批复函、简章、方案等14种体例。其颁布部门有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宣部、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工作小组、财政部、公安部、国家版权局、国家计委、对外经贸合作部、国家工商局、海关总署、文化部、统战部、对台办、劳动人事部、广电部、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国家科委、国家标准局、国家物价局、政务院秘书厅等, 涉及行政、司法两大部门22个机构, 但没有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似乎所有的政府职能部门都能对新闻出版事业指手画脚, 这也就不难理解兰州市公安局宣传部颁布《关于个别记者涉警曝光失实情况的函》, 剥夺16名记者采访权的事件。令人尴尬的是, 面对这样的侵权事件, 面对浩如烟海纷繁芜杂的新闻法规, 我们一时半会还真不能对号入座、找到适用的法律条文, 而要对包括新闻法规、行政法规在内的多种法规条例细嚼慢咽, 仔细琢磨, 看看能否沾上边、能否适用, 必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我国的各种案件判决中, 新闻官司的法律适用问题是最复杂的。且看前些年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审理世纪星源诉《财经》一案中有关法律适用的一段判决词:“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0、64、12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106、120、130、134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0条, 《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的解答》第6、7、8、10条的规定, 判决如下……”新闻立法的分散性给法律适用带来的麻烦可想而知。

作为特殊群体的记者, 职业权利缺乏法律的明确保护

我国的新闻记者的权利逻辑地包含在宪法之中, 但并非具体的明文规定。比如记者的言论自由源自《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到底有哪些更为具体的表现形式, 一旦受到何种侵犯将受到何种惩罚却没有界定;新闻记者具有舆论监督的权利, 也是从《宪法》第4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推断出来的。显然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律并不适用记者的专业化工作, 一旦在新闻纠纷中新闻记者的权利受到侵犯, 法律不能为记者提供强有力的砝码予以保障。兰州“限制采访”事件暴露了新闻记者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无法可依的尴尬现状。现实中记者往往为“无冕之王”的花环掩盖, 使人们淡忘了鲜花背后的泪水, 在很多新闻纠纷中均存在过分强调记者的义务而忽视其正当权利的偏颇。此外, 在当前我国的新闻纠纷官司判决中, 还存在习惯权和法定权的矛盾。比如我们常说的“知情权”, 在德国, 早在1949年便将其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加以确认和保障, 使之成为法定权。在我国也常提“知情权”的保护, 但底气往往不是那么足, 因为我国宪法并未明确将知情权列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虽然在《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选举法》中都出现了有关知情权的法律规范, 但知情权还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法定权, 知情权还需要通过法规条文的逆向推定来确认。这些都造成了在很多新闻纠纷中记者不能挺直腰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公众利益不一定高于个体利益

在我国的新闻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 “公众利益高于个体利益”是一条公认的原则。笔者以为:利益主体涉及的人数多的利益并不天然地比利益主体涉及的人数少的利益重要。比如当一名新闻记者看到一女青年要跳河自杀时, 他是阻止其自杀呢, 还是站在一边把“准备自杀———正在自杀———自杀成功” (显然这更吸引观众) 的完整过程拍摄下来, 满足观众的知情权呢?毫无疑问, 记者应该阻止女青年自杀, 因为她的生命权比十亿个人的知情权还要重要。由于利益的性质不同, 利益的受损对利益主体造成的后果不同, 造成公众利益不一定高于个体利益。

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渊源, 我国一直流行着“舍小家保大家”的道德价值观, 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遵从的是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兼顾, 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服从”不是“牺牲”, 就是说个人利益可以做“适当让步”, 而不是完全抹杀。这一点在为数不多的案例判决中已得到确认。且看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对世纪星源诉《财经》一案的判决词:“人民法院必须兼顾公民、法人的合法权利的法庭保障, 与新闻媒体所承担的宪法责任顺利实现的平衡。既要承认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新闻侵权不可避免, 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的合法权利造成损害, 新闻媒体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绝不能以牺牲被告为代价, 又要考虑新闻媒体传播新闻的活动并非一般民事活动。除了考虑受害人的利益以外, 还必须考虑新闻传播活动直接体现宪法权利的严肃性。确定新闻媒体承担民事责任的范围。”媒体即使在行使舆论监督的职能时, 也不能以完全或较大程度地牺牲个体利益为代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任何组织, 没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公众也不能凌驾于个人之上。

另外, 关系到公众利益的舆论监督也不能以损害个别经济实体的利益为代价。有一个例子很老, 但很经典, 值得回味。2001年5月17日, 《山西晚报》刊载了题为《毛阿敏八成不来太原》的文章, 该文摘自《金陵晚报》:“毛阿敏在日本突患急性阑尾炎, 5月11日晚在东京一家医院进行紧急手术……按常规, 阑尾炎手术7天即可出院, 但毛阿敏身体实在虚弱, 日本医生要求她必须休息治疗20天方能出院。”在该文章结尾处《山西晚报》加了一句猜测性的推论:“而对山西太原歌迷来说, 期待已久的5月25日省体育场‘华夏之夜’大型明星演唱会上一睹毛阿敏风采的愿望恐怕也要泡汤了。”消息一出, 广大消费者纷纷退票, 尽管“华夏之夜”的主办单位太原市外国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在太原市阳光大酒店召集《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在内的山西省多家媒体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外企公司在新闻发布会上出示了由毛阿敏亲笔书写的“祝山西人民愉快, 五月二十五日相会在太原!”的传真件, 但仍刹不住歌迷们的退票潮, 最后毛阿敏如期而至, 但给主办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已无可挽回, 最终, 主办方一纸诉状将山西晚报社告上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 山西晚报社被罚赔偿经济损失87万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生产力要素已经不再局限于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方面, 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 成为一种信息经济。报纸等媒体作为当前信息的主要载体刊登的任何一则消息都有可能影响到生产、消费、流通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媒体的报道客观上既可能促使个体经济利益的实现, 又有可能破坏公平竞争的环境, 侵犯他人的经济利益。《山西晚报》一案中, 《山西晚报》“恐怕来不了”的预测显然带有替太原观众担心的舆论监督的意味, 但舆论监督不能以牺牲太原市外国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的个体利益为代价, 所以山西晚报社败诉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这样大胆的判决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实在是屈指可数。 (有人认为败诉主要是由于预测失误造成报道失实, 关于真实性问题, 笔者将在第四点中讨论。)

真实性原则不是万能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8条规定:“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 没有侮辱他人人格内容的, 不应认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由于有无“侮辱他人人格内容”比较容易认定, 转而报道是否真实就成为各方争论和责任认定的焦点, 真实性问题似乎成了评判报道是否侵权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事实上, 我们这个世界的无限丰富性告诉我们———真实性原则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首先, 真实的不一定就是合法的。比如对国家机密的报道, 越是真实的, 对国家安全的危害就越大。尽管是真实的, 但却是违法的。真实的也不一定就是合理的。改革开放初期, 有一些报纸刊登了很多真实的, 有见解、有深度的批评性报道, 但在那个特定时期是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利的, 所以邓小平同志对那一时期的批评性报道提出过强烈的批评。真实的更不一定就是道德的、积极的, 如果一张报纸刊登的全是凶杀暴力的新闻, 那么必将给公众营造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拟态环境, 对于青少年的犯罪也可能起到诱发的作用。以上种种说明, 即使是真实的报道也会存在损害公众利益、侵犯他人权利的可能性。

其次, 真实的报道一旦跟各种其他因素联系在一起, 就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侵权后果。尽管主观无过错, 但客观上给别人带来了重大损失, 依然要承担责任。上文提到的《山西晚报》的例子, 应该说《山西晚报》的报道是在从可靠的信息来源得到的事实的基础上, 得出的比较科学的推测, 决不是胡编乱造、道听途说, 况且报纸并没说毛阿敏一定不来, “恐怕”是表示担心的推测语气, 标题“八成来不了”也是符合一般的逻辑推理的, 所以《山西晚报》的报道是符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这种推测本身是无过错, 但是一旦和演出的商业活动联系在一起, 新闻信息就会转化为一种生产要素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没有演出, 这种推测也无妨, 但由于有演出的因素, 并且报社也知道客观上造成的后果, 自然要承担责任。所以判断新闻是否侵权的标准, 除了真实性原则以外, 还应将报道放入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去, 联系性原则是可以借鉴的。

上一篇:个人维稳工作总结下一篇:上公开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