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康业建筑装饰

2024-10-24

上海康业建筑装饰(精选7篇)

1.上海康业建筑装饰 篇一

2010年度上海市建筑装饰行业30强企业”入围名单

上海大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中建八局装饰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世家装饰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东尼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上海东昌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室内装潢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正方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申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全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宏誉建筑装潢有限公司

上海宝立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室内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秋元华林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健尔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海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海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康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鸿立建设有限公司

上海新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蓝天房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嘉春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建三局东方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华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住总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美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海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新的排名是:

1、中孚空间装饰

2、申远空间设计

3、统帅装潢、4、百姓装潢

5、荣欣装潢

6、星杰国际设计

7、聚通装潢

8、春婷设计

9、同济装潢

10、全筑建筑装饰 上海万思装潢设计有限公司(装潢、办公室装潢、厂房装修)

2.上海康业建筑装饰 篇二

结构和特点

古建筑

上海的古建筑包括百年以上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古寺庙、古城镇等宝贵遗产, 现今有史可查的历史遗存的著名古建筑尚有70余处, 横跨元、明、清等多个朝代, 见证了历史沧桑。其古建筑具有上海历史文化的特定内涵和历史渊源, 如亭台、楼阁、城墙、拱桥、照壁、牌坊等纪念性建筑, 体现了上海古建筑的悠久历史、古老技术和独特风格, 在我国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有著名的龙华寺、静安寺、玉佛寺等佛教观庙;有著名的白云观、钦赐抑殿、城隍庙等道观;有著名的豫园、朱家角、七宝老街等古镇。

如今, 这些古建筑已经成为上海地理遗产、人文历史的经典景点, 作为宣传上海、开发上海的资源, 带来了商业化旅游热, 吸引了全国、全世界文人名士和游客流连忘返, 推动了上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点的快速提高。

老厂房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 其老工业建筑厂房是中国百年工业发展史的见证和标本, 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早期的工业建筑厂房, 主要是砖木结构的平房, 即采用中国传统的木架结构的单层厂房, 及后来大跨度的以砖墩承重的砖木混合结构的工业厂房建筑。然而在时间的冲蚀下, 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和陈旧。

上海有4 000多家老企业, 在改革、调整中, 有一部分破产拆除, 被新建筑替换;有一部分调整转型, 将闲置厂房租赁经营, 形成各种租赁业态。

在租赁厂房中, 有一部分经过装修装潢, 修旧如旧, 保持了老厂房、老仓库整栋建筑的“原始”面貌, 更具历史纵深感;并以历史内涵为发展载体, 搭建创意产业的平台, 借助于不可复制的人文历史而赋予新的生机, 注入新的产业元素, 为老建筑开发和保护寻觅到一条新路, 为全新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老厂房、老仓库的氛围, 现代化、时尚化的功能, 休闲、环保的环境, 吸引了国内外著名品牌企业入驻, 产生了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效应、经济价值与商业效应。

旧民宅

上海保存了一部分具有一定文物价值的古老住宅和多处名人故居, 具有充盈的文化遗迹, 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供人瞻仰参观, 主要分布在市区老城厢、松江、嘉定、青浦、浦东新区等地。还有很大一块为砖木结构正在使用的老式居民住房, 一是私人住宅, 主要集中在“下只角”和市郊;二是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与老工厂相对应的住宅, 分布在杨浦和普陀等区, 还有中西合璧的石库门等;三是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解放后的“两万户”住宅, 它以苏联集体农庄为样式, 以沪东、沪西为重点, 同时顾及沪南等工业区, 形成了多个公房、新村, 告别了棚户区、“滚地龙” (连人都站不直的窝棚) 。

据不完全统计, 上海有3层及以上的老式砖木结构民宅楼3.2万幢, 面积约746.6万m2, 住户数27.9万户, 人口86.6万人, 其中外来人口6万多人。按建筑类型分, 单元式约1万0 220幢, 通廊式约700幢, 围廊式建约300幢, 石库门约1万9 280幢。仅有一部楼梯的约2万2 740幢, 木楼梯的约2万4 150幢, 木走道的约1万9 970幢。一幢楼内住20户以上的约4 050幢, 住10户以上的约4 500幢。还有约8万5 510户住宅只有一部楼梯且为3层及以上的建筑。

薄弱环节

从古城寨两起火灾事故中, 我们看到极其相似的教训, 他们都是具有相同的以木结构为主体、突出特色文化名城的古建筑, 这些古色古香的、承载着厚重文化和历史的木头建筑, 都具有可燃、速燃, 且殃及一片的特点。细细分析上海老建筑的状况, 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防火安全的薄弱环节, 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隐患或明患。

耐火等级不高

上海的老建筑大多采用木质可燃材料, 经受不住高温和小火的考验。一个建筑一般使用周期是50〜100年, 而古建筑历史悠久, 经过了数百年自然干燥;老厂房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就是创意产业集聚园区, 它修旧如旧, 其基地完整建在老工业砖木结构的建筑内;旧民宅建筑结构简陋, 不少依然采用木楼板、木楼梯、木墙壁等材料。

消防设备不足

上海的老建筑由于历史的原因, 本来就缺乏消防设备、设施和水源, 在硬件上存在先天不足的弱点。尽管以后得到逐步改善, 增加了消防设备、设施, 铺设了消防水管, 但是由于长期埋在地下, 有的长达半个多世纪, 年久失修, 管径锈蚀变细, 又缺压力又漏水, 万一遇到火灾, 根本无济于事, 仅靠灭火器难灭大火。

电气管理不力

不少老建筑内的电气敷设已长达50〜80年, 线路荷载过小, 老化现象显现, 超负荷使用严重。特别是随着景点用电大量上升, 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家用电器日益增多, 出现了大量使用大功率电器, 两芯线代替三芯线, 电线老化龟裂、私接乱拉、过载发热、烧断跳闸等现象, 甚至因为负荷电量超额, 擅自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经常引起触电和火灾事故。

应急疏散不畅

老建筑区域建筑密度较高, 房屋成片相接, 整楼一部楼梯, 主要通道狭窄, 一些小区的主要出口不是安装了铁栅栏就是设置了隔离墩, 发生火灾后, 消防车无法开到现场而贻误最佳灭火时机。一些景点、景区人员集聚, 人满为患, 道路拥堵, 但警示标志不全, 疏散指示不明, 应急通道不足, 安全出口不畅, 应急疏散和施救能力受到影响。

防火意识不强

商业的发展, 旅游的繁荣, 人口的流动, 租赁的多元, 居住的增多, 造成防火宣传教育跟不上, 特别是旧宅小区、租赁场所, 因房租低廉, 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员。一方面那里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占居多数, 管理比较困难;另一方面防火意识差, 火险隐患多, 出现了“三合一”“多合一”集中, 大量违规使用液化石油气等现象。

开发保护不严

旅游资源商业化、倾向性发展, 造成古寺庙、古城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被大幅增加的商业网点、浓重的商业气息所侵蚀, 导致建筑用途的改变和传统风貌的消退;同时游客流量饱和过量, 超过了承载容量的允许限度。尤其在旺季, 经常处于环境、氛围被污染, 古迹、建筑被损坏, 而且游客乱丢烟蒂, 场面拥挤、混乱, 防火问题严峻。

火灾防控措施

砖木结构的老建筑被认为是防火保护问题上的难题之一。古城寨两起火灾事故所暴露出的消防短板已成为普遍现象, 成为我们借鉴的深刻教训。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上海是国际大都市, 对砖木结构的老建筑应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从以人为本, 教育为先着手, 综合治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做到防消结合, 监管并举, 健全一整套完整有效的防火对策措施, 控制和预防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提升消防主体责任

老建筑的消防监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涉及各个责任主体、各个职能部门。

一要明确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岛市“11·22”事故现场抢险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 加强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人”“党政同责”和各级领导的“一岗双责”, 强化消防安全履职考核和绩效考核。

二要健全消防安全监管机制, 逐级落实公安消防、安监、区管委会、生产企业、租赁园区、社区街道、居委会、住宅户、经商户、承租户消防安全职责和责任制, 使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一位责任人, 并加强协管、联防整治, 实现火灾防控无缝链接。

三要建立健全单位各项消防安全责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 以及奖惩考核, 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把消防安全作为一项职责写入责任书和合同中, 明确责任, 增强责任心, 将老建筑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落实防火意识教育

只有提高老建筑住宅户、经商户、承租户和游客等各个层面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才能群防群治, 保证老建筑的消防安全。

一是由公安消防、安监、区管委会等部门在所管辖的范围依法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的法制教育和培训, 提高消防安全的责任意识, 掌握消防安全的管理知识, 做到单位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二是由生产企业、租赁园区、社区街道负责对承租户、经商户、住宅户和外来人员, 特别是公共娱乐、人员聚集和经营酒店、旅馆、商场等场所的人员进行全员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使其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掌握必要的、基本的防火知识和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 结合旅游旺季、季节变化的特点, 利用“11·9消防宣传日”“安全生产月”等法定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如张贴标语和导游讲解等提高、提醒游客、承租户、外来入驻等人员遵纪守法和注意防火安全的自觉性, 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

提高消防技防能力

砖木结构老建筑防火保护的难题, 不仅要从管理上给予落实, 从预案上给予加强, 还要从技防上给予解决, 从硬件上给予完善。

一是改善消防基础条件, 完善老建筑的消防设备、设施和水源。对老建筑密集区域、重要区域, 应合理布置或加密增设消火栓、消防增压泵等设备、设施系统, 并确保消防救灾的用水量和水压, 还可根据地理特点设置消防水池、水箱等。

二是增设老建筑简易喷淋、室内消火栓和报警装置。喷淋喷头应根据老建筑的特点选用喷雾和上喷、下喷、侧喷等多种形式, 覆盖各个角落;同时增配适用公共娱乐、人员聚集和经营酒店、旅馆、商场、居宅的灭火器, 以便把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三是健全火灾视频监控装置和消防网络系统, 加强队伍建设。应将监控装置和网络系统与公安消防指挥中心和管辖区域消防支队、企业或社区专职消防队连接, 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的防火监控, 以便及时发现老建筑火灾, 加速灭火联动快速处置机制。

改善防火安全环境

要针对古建筑、老厂房、旧民宅等老建筑砖木结构可燃的特点, 充分吸收传统和现代防火和灭火等方面的智慧、方法和经验, 提高老建筑防火性能和耐火等级。

一是对一些重要的木质构件, 应涂刷或喷涂安全环保、无毒无味、无污染的阻燃防火液、防火涂料, 使其渗透至木质构件内以提高耐火性能, 或附着其表面以增强防火性能。相互毗邻的建筑群, 应缩小防火分隔的区域和范围, 采用防火墙、封火墙等形式进行防火分隔。

二是用于居住的低层住宅和租赁房屋, 应将建筑的屋顶、天花板改用不燃材料;在木制墙壁、地板中添加不燃的阻热层;对房屋门和窗户雨棚应尽可能使用不燃材料, 以防火灾、烟毒上升蔓延。还可采用适用于墙面、楼地面的阻火带, 以满足阻火区域的耐火要求。

三是主要景点、景区和公共娱乐、人员聚集等场所, 应按规定设置应急通道和安全出口, 保持应急畅通无堵;安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 确保疏散启用可靠;标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标志, 以规范人的安全行为, 提醒人们注意防火、防止事故和应急疏散的方向。

加强源头自我管理

老建筑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就是要从源头上严格控制火源, 加强自我管理, 开展消防排查和防火巡查, 及时消除火险隐患。

一是加强明火安全管理, 严格液化石油气使用, 落实定置管理和防火措施, 选购正规途径的液化气, 确保安全附件可靠有效, 用火时有人照看, 人走时灭火关气。严格防火禁烟措施和寺庙香烛管理, 严禁危险化学品经营和烟花爆竹销售、燃放, 严禁违规明火作业。

二是加强用电安全管理, 电气线路一律采用铜芯绝缘导线, 穿管敷设, 线头进盒, 做好漏电保护、接地保护和防雷保护, 不得将电线直接敷设在梁、柱、枋等可燃构件上, 禁止私接乱拉电线, 禁止违规使用电炉、电加热等大功率电器, 禁止使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3.低碳建筑:上海远胜香港 篇三

在香港,私人屋苑因价格高企,少有低碳设计;商用物业的减排表现则较为乐观。政策推动尚需部门执行力到位,才可能启动低碳商机。

策划/主持:《沪港经济》执行总编唐晔

嘉宾

李杨:学者,上海资深财经评论员,供职于中欧工商学院。以下简称(L)

ALEX:香港资深传媒学者,财经评论员。以下简称(A)

上海建筑:奢华低碳风

低碳竞争是房地产业的主旋律之一。零能耗住宅的试验、绿色小区的建设、低碳生活的倡导,正在进入公众的视野。

在先知先觉的上海市场,朴素实用的江南民居传统与强调功能、科技含量的奢华路线,共同影响着开发商的营造思路,也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上海的低碳建筑样板

目前上海有哪些知名的低碳建筑项目?

L:2004年,总建筑面积达106万平米的德国风格现代化城镇——安亭新镇面世,通过集中式的能源站向整个新镇提供冷热服务:每套居住单元用温度控制器来控制室内温度,同时使用分户计量技术,准确计量用户能量消耗量,其号称一平米一年取暖的能耗仅相当于4~7升汽油(我国北方普通住宅一平米一年取暖能耗约为20升汽油)。

2005年,万科推出了它在上海的第一例节能项目——朗润园,宣称采用了20项节能环保技术;同年,“中鹰黑森林”的项目以19项“世界先进科技系统”名噪一时,号称是上海第一个具有“衡温、衡湿、衡氧”室内环境的住宅;2009年,朗诗绿岛“低碳住宅”高调进军上海;2010年,崇明陈家镇启动“生态城”建设,将于2020年实现全城的低碳无污染排放。

开发商的低碳地产是否步调一致?

L:虽然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然而,一拥而上的低碳地产实际上参差不齐。一些仅配置了外墙保温、中空玻璃等围护设施的项目,也号称“低碳住宅”。另外,在发达城市的低碳建筑设计、设备运用上,存在“贪大求洋”的风气。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典型用词还是“绿色地产”,会后各项目纷纷标榜“低碳”,其实,有的耗能比不提低碳的项目还高。

在政府引导T高歌猛进

低碳建筑的推行与政府推动有什么关系?

L:低碳建筑样板是中国政府参与国际合作的成果。i972年、1992年、2009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里约热内卢和哥本哈根召开了三次环境与气候大会。1997年京都议定书和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更掀起了两次全球“低碳新浪潮”。2010年初两会上,“低碳”一词崭露头角,及至上海世博会场馆,更是全球低碳方案云集。

政府积极推动的原因是,与其它行业相比,房地产业属“高碳”、高能耗。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成。存量建筑430亿平米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新建建筑的九成,其节能标准远远落后于欧洲,改进空间很大。

上海市的节能减排政策如何体现于建筑领域?

L:超级城市的节能规模令人咋舌。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上海大中型超市、便利店如果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

2008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选定了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世博会交流的灵感和样板,更推动上海城市建设的新标准和低碳挂钩。上海的新版本建筑节能条例明确提出,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要提高到65%。还将在新建建筑大力推广雨水回收、草坪式或花园式屋顶绿化、多层玻璃、强化自然通风与节能空调技术等,下一步将针对低碳实践区、低碳城区、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和低碳市政等方面制定更加严格的、约束性的低碳生态指标。

上海的节能减排指标分解到各区。2010年末的胶州路重大火灾,间接原因之一就是静安区政府,投入巨资对现有居民住宅楼进行外墙保温,结果保温材料成了罪魁祸首。

江南民居:从小窗户到晾衣杆

低碳建筑是否是横空出世的新生事物?

L:低碳建筑并非遥不可及。简朴的生活传统蕴含了低碳的精髓,就像停车熄火那样,根本不需要高科技。低碳建筑在传统民居古已有之。北京的四合院,南方的徽派建筑、西北的窑洞、东南的客家土楼……都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低碳建筑,它们根据区域气候环境,做到冬暖夏凉,以自然的手法实现低碳的梦想。

上海及周边传统民居是否适应低碳要求?

L:低碳建筑必须因地制宜。例如住宅朝向,北京冬日短,非常需要阳光,住宅往往坐北朝南,上海则受季风影响,偏东南15度上下是最好的朝向,光照最充足、风向最顺畅。

江南民居能够有效控制体型系数,减少暴露在空气中的建筑外表皮面积,降低住宅能耗。现代圆柱形、菱形、蝴蝶形及各种不规则的建筑构造,大面积凹凸在外的阳台和卧室、飘窗,不合适的窗墙均影响保温隔热,堪称高能耗的败笔。简而言之,墙要平一点,窗要小一点,风和阳光充足一点。上海晾晒衣服的“万国旗”,比起酒店式公寓体面的干衣服务,其实更为低碳。

奢华路线的背后:低碳产业链

相比于传统生活方式,当代低碳建筑的显性推动力量是什么?

L:虽然科技仅是低碳的支撑之一,上海低碳建筑正在与高科技、高价房的概念联姻。先进新风系统、地源热泵、辐射式调温以及贵重的建筑材料等最新低碳技术与设备,大多来自国外,国内技术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高舒适度、低能耗是一对需要把握的矛盾。主流的低碳科技追求“恒温、恒湿、恒氧、低噪、适光”,包括地源热泵系统、混凝土天棚辐射系统、外墙保温系统、置换全新风系统、屋顶地面系统等的供应商都将大有可为,国际通行的LEED认证甚至被认为是新兴市场的推动者,与商业利益紧密相连。

低碳建筑走“奢华路线”有何误区?

L:在低碳产业链的推动下,低碳地产存在着被误用、误导、滥用的可能。仅从开支看,业主可能面临高昂的运营维护费用。有一套“全副武装”的77平米住宅,每月物管费就要308元,制热费330元(制冷费390元),24小时(二次加热)热水65元,户式新风25元。

当前的低碳住宅多强调舒适度的提升,但是片面强调舒适度并非低碳本意。比如说,被广泛采用的“辐射式调温”相比“对流式调温”会让住户更舒适,其温度能够控制在20~26℃,湿度40~60%,声音35~45分贝,这些其实都是以高碳排放为代价的。当然,类似冬天取暖的地暖设备增加一些能耗无可非议。同样采用地暖,也有煤气与用电两种模式。由于上海电费普遍是阶梯电价,后者更受青睐。

标准与本地化:容积率高一点,能耗低一点

关于低碳建筑,国际标准是否适合上海乃至内地?

L:节能、低碳堪称当代显学。目前,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节能评价系统,主要有美国LEED(领导型的能源与环境设计)、日本CASBEE(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系统)以及中国公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无论采用何种标准,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方法,尊崇自然的精神,始终有助于开发商们实现低碳目标。E海的方方地产咨询机构推出“江南城市版的低碳住宅开发评价体系(《UHE系统》)”,可以视为低碳标准本地化的努力。

从整体上降低能耗,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变?

L:首先,上海商品房设计普遍贪人,动辄100多平米的两房户型,增大r能耗;其次,有必要从实际出发,提高建筑用地的容积率,减少单位家庭的资源占用和能耗。

现状是,很多人在24小时中央空调环境中还要开窗透气;有新鲜空气却打开空气净化器;住在二楼三楼,上下都乘电梯……广泛采用的集中供热、制冷技术、新风系统,使得建筑能耗急剧上升,美国式的生活方式被效仿需要巨大的能耗。

内地房地产开发流程也有诸多待改进之处。毛坯房交房时大量房门、浴缸、坐便器转眼被砸毁。据称,单单全国每年敲墙砸洞造成的浪费就高达3000亿元,平均每户装修的建筑垃圾达到2吨。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经表示,我国每年新建建筑的平均寿命只能维持25~30年,低质量的产品明显加大了能耗。

香港建筑:减排寸步难行

在香港,约63%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发电,而建筑物能耗占总用电量8%。因此,香港要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就必须从减低建筑能耗入手,而绿色建筑和低碳经济是最有效的方法。

有见及此,香港环境局局长邱腾华表示,政府将大幅减排,到2020年把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水平上降低五至六成。

今朝有酒今朝醉

虽然政府有减排目标。但是从目前来看,本港私人屋苑甚少有减碳的设计,最多也只是停留于环保露台及平台花园。为何本港的低碳建筑寸步难行?

A:在讨论问题之前,先得看看本港市民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衣食足,知荣辱”,现时本港最热门的问题是天价楼房,大多港人还停留在是否有片瓦遮头的最低要求方面,哪还顺得上建筑物是否低碳?港人考虑的是楼房的售价及租金——能买到面积、价钱及地段皆适宜的,已是万幸,节电省水根本没有什么人理会,或者说无力理会!低碳建筑当然好,可惜的是本港楼房供不应求,楼盘一推出,大家便争先恐后买楼,以防楼价进一步升温。

从理论来说,低碳建筑在设计、建造和应用这三方面,都是极其值得推广的,这种建筑物省电,能应用大自然的资源,没有排放化石燃料,如果发展成熟的话,还可以制造能源,如加设太阳能设施、进行雨水收集等。可是在香港,一来因为楼市供不应求,二来由于成本过高,因而始终未能普及。

所以,颇有趣的是,本港有一“环保建筑大奖”,2010年度大奖得主分别是罗湖惩教所重建工程及秀茂坪南邶,前者是颁给在囚人士,而后者则是公屋的低收入住户。至于低碳私人屋苑,可谈论的例子不多,由新鸿基兴建的元朗采叶庭可说是其中代表作,但也只是停留在起步阶段,如停车场多个采光及通风口、自选冲厕水量及太阳能照明系统等。不过整体而言,低碳建筑在香港并未成风。

企业减排未成气候

相对于住宅用楼宇的减排寸步难行。商用楼宇的减排成效如何?

A:香港用电最多的是商业建筑物,例如写字楼、商场、酒店等。如果这些主要用电的行业,例如地产商会或酒店业1办会等,携手合作减排,将会对整个香港减排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有些跨国公司的总部,可以做一个领头羊的角色去落实减排,起到标志性的作用。

香港做得比较好的企业是太古集团——太古集团会在旗下的楼盘和商场做减排。还有一些商会,如香港工业总会等,也开始实行在行业内减排,例如出版小册子,或推出免费碳审计划等。不过,即使做到这些,香港仍然落后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

例如新加坡,政府会致力于推动低碳建筑,订立政策令企业更换新的节能减排设施,同时亦有一些罚则,要求企业或行业在一段时间内达致减排目标。减排是需要政府和行业一起落实的。政策带来的商机

据说港府最近也出招推行减排,包括制定《建筑物能源效益条例草案》。强制实施建筑物节能减排;拨出4.5亿元,推出建筑物能源效益资助计划等,这些新措施会带来新的商机吗?

A:正因为政府和行业一起推动低碳,这也间接发展出了一些碳审计、能源审计的公司——它们详细指引企业,订明企业减排目标和方法:统计企业内碳排放的源头、能源排放源头,以逐步落实减排。这类公司的职能是帮助企业评估碳排放,从而为他们度身订造减排目标和指引,为企业环保之余,亦能节省成本开支,而节省的电费,审计公司可以分一杯羹。这些行业在欧美等地非常流行,由私人公司分担政府的工作,以减轻政府的支出。

需要留意的是,现时制定能源减排方案的是环境局,而消耗能源最多的是建筑物,这涉及到发展商和发展局,环境局能否有足够力度和发展局合作或沟通,令人生疑。如果有一个跨部门的委员会协调两局的合作,应能全方位提升能效。

港府的底牌:将问题推到内地

刚才谈及港府现时的减排方案,的确会为本港带来商机,听说,港府为减排,正考虑在广东设核电厂供电到港?

A:政府在刚刚推出的《气候变化咨询文件》中表明,香港未来10年用电需求,有一半来自核电。但文件没有说明这些核电是来自广东还是香港,不过坊间都认为,未来10年,政府会沿用大亚湾核电厂的模式取电——即电力公司直接在内地建核电厂,然后输电回香港。这个模式对香港政府来说,是最简单方便的,政府最多只是兴建由广东至香港的地底或架空电缆,资金、项目内容等都交给电厂。

我对这个模式的态度是很有保留的,把香港的减排假手于核电厂,是下了一个很大的赌注。因为许多环保团体都说,对于香港,最长远、最快捷、最有效的减排方法是节电,只要政府有很好的机制和政策,鼓励大家从源头开始节电,我们就不用额外增加用电需求,香港便不需要在内地取那么多核电。

港府对于减排的最大盘算,是透过购买在内地生产的核电来达到减排,将一切问题推到内地。这方法当然立竿见影,但真的可以一了百了?背后的问题是短视。

4.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 篇四

监理单位发现施工单位不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施工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改正;施工单位拒不改正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民用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设计文件应当包括符合规定要求的建筑节能设计内容。

第十五条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对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建筑节能设计内容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及时出具审查报告。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中的建筑节能设计内容应当由审查人员签字,并经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盖章确认。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不得出具虚假的审查报告。

经审查通过的建筑节能设计内容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原审查程序重新审查。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委托符合资质条件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节能建设工程材料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并对建设工程进行现场实体检测。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当按照建筑节能标准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实时录入本市建设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检测完成后,通过信息系统出具检测报告。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不得出具虚假的检测报告。

第十七条 市建管办和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查看检测资料、现场抽查、组织比对试验等方式,对节能建设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市建管办应当对本市建设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定期公布节能建设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状况。

第十八条 施工单位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节能建设工程材料。

市建管办和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节能建设工程材料进行现场抽检。抽检时,施工单位应当如实提供相关资料,配合现场取样。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组织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应当包括建筑节能专项内容。竣工验收合格报告中,应当有建筑节能验收的相关内容。

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施工和销售现场,根据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将该项目的节能性能、节能措施、保护要求予以公示。

新建民用建筑销售时,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合同中载明建筑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措施和保护要求、保温工程保修期等相关内容。新建民用建筑交付使用时,建设单位应当在建筑使用说明书中载明以下内容:

(一)建筑围护结构体系及相应的保护、维护要求;

(二)建筑用能系统状况及使用要求;

(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状况以及相应的保护、使用要求。

市和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在建设单位申请房屋销售和交付使用时,应当对销售合同和建筑使用说明书是否载明建筑节能内容进行审核。

第二十一条 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市建筑节能规划和降低施工能耗的总体目标,组织制定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的施工能耗标准,作为考核施工单位降低施工能耗的依据。

施工能耗标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

第二十二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降低施工能耗的规章制度,明确节能目标和计划,并分解到所负责的各建设工程项目中予以落实。

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时,应当明确降低施工能耗的相关技术措施,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能耗符合施工能耗标准的要求。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能耗数据台帐,并做好本单位降低施工能耗的数据分析报告。

第二十三条 市建管办和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施工单位降低施工能耗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第二十四条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向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施工能耗报告,由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汇总后送市统计部门。

市统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施工能耗信息。

第二十五条 改建、扩建建筑涉及建筑围护结构或者建筑用能系统的,应当执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中新建建筑的规定和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第四章 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

第二十六条 本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理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既有民用建筑分类节能改造;鼓励既有民用建筑在节能改造时,设计、安装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第二十七条 市房屋管理、机关事务管理、商务、旅游、教育、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既有民用建筑的有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将调查分析报告送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

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建筑节能规划和既有民用建筑调查分析报告,制定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计划由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组织实施。

既有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计划,由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会同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十八条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未达到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应当进行节能改造。

鼓励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节能改造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

第二十九条 住宅小区综合改造、房屋修缮或者公共建筑装饰装修享受政府补贴的,应当同步开展建筑节能改造。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强制性标准,明确节能改造措施和费用。

前款规定的建筑节能改造措施应当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三十条 实施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的,应当制定节能改造方案,优先选用建筑外遮阳、门窗改造、幕墙抗热辐射等经济合理的节能技术措施。

第五章 民用建筑节能设施维护和能耗监管

第三十一条 对采用建筑节能措施的民用建筑进行装饰装修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损坏建筑围护结构保温系统、建筑用能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等设施。

第三十二条 民用建筑产权人应当对统一设计、安装的建筑节能设施进行日常维护,确保设施完好。发现建筑节能设施被损坏达不到节能标准的,民用建筑产权人应当及时予以修复或者更换。

对共用建筑节能设施,应当纳入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和维护的范围,并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第三十三条 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或者既有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的,建设单位应当同步安装与本市建筑能耗监管信息系统联网的用能分项计量装置。

前款规定的建筑产权人或者使用人应当确保建筑用能分项计量装置完好,并按要求传送相关能耗数据。

第三十四条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产权人或者受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定期向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应当包括上一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及分类明细、节能管理的相关制度、采取的能源节约措施及效果。

第三十五条 市和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能源审计等方式对民用建筑运行能耗情况进行检查,建筑产权人或者受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予以配合。检查结果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向社会公布。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运行能耗检查由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应当将检查情况抄送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

经检查认定为能源利用效率低的建筑的产权人或者受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健全节能管理制度,落实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六章 激励措施

第三十六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在节能专项资金中安排建筑节能资金,用于下列活动:

(一)奖励优于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民用建筑示范项目;

(二)住宅节能改造等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推广;

(四)推进建筑节能的其他活动。

建筑节能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条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节能改造费用应当列入本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并按照财政预算严格执行。

居住建筑和公益性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由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第三十八条 民用建筑节能项目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国家规定,对民用建筑节能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第三十九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及民用建筑示范项目等。

第四十条 建设工程中需要采用没有相应标准的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由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专业机构等进行技术论证;经论证符合节能要求及质量安全标准的,可以在该建设工程中使用。

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技术条件成熟的,可以按法定程序纳入地方建筑节能标准。

第四十一条 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做好合同能源管理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并在本市建筑能耗监管信息系统上为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企业发布信息,提供服务。

鼓励社会资金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投资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的,建筑节能服务机构可以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享受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融资服务等。

第四十二条 鼓励建设单位根据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保和节能运行管理的要求,建造优于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绿色建筑,申报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一)违反第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未安装规定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或者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的,或者擅自变更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建筑节能设计内容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未在建设项目施工或者销售现场公示建筑节能信息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设计单位未按照民用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或者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的,由市建管办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有关规定,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出具虚假审查报告的,由市建管办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三万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撤销对审查机构的认定。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建管办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建筑节能标准进行检测的;

(二)未将检测数据实时录入建设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的;

(三)未通过建设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出具检测报告的;

(四)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施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一)违反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使用不合格的节能建设工程材料的,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未采取措施以致施工能耗不符合施工能耗标准的,可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未按规定建立施工能耗数据台帐或者做好数据分析报告的,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九条 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市建管办、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实施行政许可或者行政处罚的;

(二)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或者包庇、纵容违法行为,造成后果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条例中有关用语的含义:

(一)民用建筑,是指非生产性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包括住宅、办公楼、学校、商店、旅馆、医院等;

(二)工业建筑,是指生产用的各种建筑物,包括车间、生活间、库房等;

(三)城市基础设施,是指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包括道路、隧道、桥梁、轨道交通、供排水、园林绿化、水利、港口等建设工程;

(四)大型公共建筑,是指单体建筑面积在二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

(五)能效测评,是指对反映建筑能源消耗量及其用能系统效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计算,并给出其所处的水平;

(六)见证取样检测,是指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试验人员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在施工现场从检测对象中抽取检测样品,并送至具备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活动;

(七)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第五十一条 鼓励农村村民个人建设住房和临时建筑采用建筑节能措施。

5.上海康业建筑装饰 篇五

2017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

主办单位: 联合国人居署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建筑学会

协办单位: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 承办单位: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

执行单位:东浩兰生集团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展会时间:2017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

展会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上海市崧泽大道333号)展会面积:50,000㎡

展会负责人:毕静(经理)手 机:137 6191 3790 展会介绍

“世界城市日”是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首个国际日。它来源于上海世博会的精神遗产,并以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总主题。“世界城市日”的设立激励人类为城市创新与和谐发展而不懈追求与奋斗。

为了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与《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若干意见》的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府《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本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沪委发〖2016年〗13号)文第41条:“依托世界城市日,开展国际城市建筑博览会”的具体要求。

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以下简称“城博会”)作为上海市住建委标志性的品牌活动。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筹备下,上海国际城市建筑博览会将紧紧围绕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两大关键词,在“世界城市日”这个平台上,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来展示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阶段性成果,打造专业类高层次国际性“精品”城博会,使之成为上海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一张新的“名片”。

2017第三届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以“城市治理,开放创新”为主题,以当今世界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的前沿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材料技术与产品为展示交易主体,皆在打造一个为实现国内外城市管理者、市场、企业间的良好互动,促进技术交流、贸易洽谈、交易合作的国际性平台。

展示范围

一)城市环境保护与新能源利用:

1、水污染治理:污水/废水处理、沉淀/分离装置、搅拌器/格栅/过滤器、重金属去除、面源污染治理、材料药剂、膜与水处理、海水淡化、加药消毒、油水分离与气浮设备、曝气设备、中水回用、给排水与泵管阀、二次供水与智慧水务、下水道系统、雨水收集利用、洪水防控,过程控制及自动化;

2、大气污染治理:工业废气回收治理、烟气除尘、脱硫脱硝、室内空气净化、新风系统、除

石漆,彩色饰面砂浆,新型功能涂料,墙体装饰材料,门窗幕墙,建筑防水,原材料、部品件及机械设备,阻燃材料;

2、房屋系统板块:旅游休闲房屋,新农村建设房屋,主题公园,储能箱,石油特种,房屋系统,集成配套,木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配套,旅游休闲篷房,庆典活动篷房,广告展示篷房,仓储物流篷房,军用特种篷房,篷房配套;

3、建筑舒适系统板块:环境控制,净化治理,功能材料,检测仪器,洁净技术,空调清洗,科研成果,暖通类产品及技术,空调类产品及技术,智能控制类产品及技术,通风类产品及技术,建筑新能源类产品及技术,建筑给排水类产品及技术;

4、装饰建材及设计板块:意大利品质家居,别墅及高端建筑建材,别墅及高端建筑智能系统,别墅及高端建筑舒适系统,别墅及高端建筑休闲健身产品,别墅及高端建筑环境艺术,别墅及高端建筑室内装饰类;

5、建筑施工技术板块:模板系列,脚手架系列,各种高空施工技术平台,混凝土技术与装备。

(五)城市绿化园林

1、园林设计:园林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花园设计、别墅设计、居家园艺设计及施工;

2、花园家具:花园与庭院设施、家俱及用品系列:花园、庭院、户外、公园、小区、别墅用各款木、铁、铝、藤、竹、玻璃、大理石、花岗石等休闲户外桌椅台等;

3、景观装饰:庭园用品及景观雕塑装饰品系列:各类装饰护拦、铁花、喷泉、花盆、花篮、伞座、蜡台、假山、喷泉、园林景观、园林雕塑、景观灯饰及灯具照明设备、人造草皮、凉亭、光棚流水瀑布、仿山水石、地面图案铺砌等;

4、施工技术:绿化苗木、花卉、造型盆景、草坪及屋顶绿化和施工技术;

5、园林雕塑:园林防腐木及防腐木结构、塑木、木屋、木雕、摆饰和用品,园林石景、雕塑、观赏石;

6、园艺材料:户外铺装、绿色建材(屋顶、地砖、立面等)、生态环保装饰材料(涂料、膜、室外娱乐设施等)。

论坛安排(暂定)

1.“气候适应性建筑”论坛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规划与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 2.“固废利用”论坛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绿色建材专业委员会 3.“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修缮”论坛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绿色住宅专业委员会 4.“绿色建筑与健康环境”论坛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专业委员会 5.“大数据时代的智慧节能”论坛

6.上海康业建筑装饰 篇六

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自近代源起以来, 经历了老式石库门建筑和新式石库门建筑两个阶段。由于受历史环境、社会现实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石库门建筑无论在风格、结构, 还是装饰元素、材质等方面都经历了多次演变, 进而发展为中西建筑文化混合的产物, 并成为上海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

一、石库门里弄建筑的由来

关于石库门的名称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古代帝王宫庭有五门 (路门、应门、皋门、雉门、库门) , 诸侯宫庭则有三门 (路门、雉门、库门) , 以示等级礼制, 类似于天子九鼎八簋、诸候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的中国古典礼制。宫室最外之门, 无论帝王还是诸侯宫庭, 都称为“库门”。而石库门建筑多选用石料制作门框, 并有典型的黑漆木门, 因此有“石库门”之称呼。

另一种说法是:沪语中把一种物件包、套、收束在另一物件之外叫“箍”, 例如“箍桶”、“箍盆”。俗语把这种出现在英租界里用石条“箍门”的房屋, 叫做“石箍门”, 后因宁波、绍兴语言口音“箍”“库”不分, 而讹为“石库门”。

两种说法相比, 前者较为学术, 后者更为市井。石库门建筑是伴随里弄街坊而出现的。关于“弄”, 很多外地人不懂其义。“弄”的辞书释义为:建筑物间的狭窄小路。吴方言称小巷为弄堂, 也称“弄唐”。祝允明《前闻记·弄》“今人呼室下小巷为弄……又呼弄唐, 唐亦路也”[1]。

最初石库门建筑源起的背景是1853年小刀会起义和1860年太平天国东征, 江浙富绅、沪上华商纷纷涌入租界, 由于租界内住房紧缺, 英商便腾出空地在今广东路、福建路和河南路一带建造大批廉价木板房以出租牟利。为节约用地、多建房间, 木板房采用伦敦联排住宅的毗连形式 (如图1) 。

有资料显示, 1853年一年不到, 便建成800多幢这样的板房, 到1860年, 板房数量更是达到惊人的8700多幢。这也是英租界里最早的商品房。因为市场极大, 很多洋行干脆放弃原来商贸, 直接改行做起了租界内的房地产生意, 获得巨大利润。一时间“新筑室纵横十余里, 地值至每亩数千金。”

二、近代石库门里弄建筑的演变特点

上海开埠后, 1854年租界当局与上海道台订立的《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中即有规定:华人在界内租地赁屋, 由中外业主分别禀明领事官和府衙, 经查视无碍才准其居住;如在界内建屋, 不得选址于洋房左近, 选料禁用蓬、蒿竹、木材等易燃材料, 施工不得阻碍道路。从1853年租界华人计500人到次年激增为2万人, 1862年达到50万人, 增长速度惊人。1854年英领事阿礼国 (R.Alcock) 焚烧洋泾浜沿岸 (今延安东路) 华人临时木板房来驱赶华人, 因遭到租界内大小地产商强烈反对而作罢。

1869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加强了对事故频发的临时木板房的管理, 又通过颁布《上海洋泾浜北首租界章程》拆除了大批木板房, 代之以砖木结构住宅。1870年前后, 上海开始出现砖木立帖结构的里弄住宅, 即所谓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 (如图2) 。其单体平面及结构, 采用“三上三下”式, 即正间带两侧厢房 (如图3) , 中为天井, 楼下正中是客堂, 东西两厢房, 且有前后厢房之分。客堂后是楼梯, 再后为厨房。整幢建筑为封闭式, 高墙厚门, 建筑面积在100m2左右, 迎合了中小有产阶层大家庭的居住需求, 因而发展迅速, 不久便纵横成片, 形成规整街坊。

史料无从考证第一幢石库门里弄住宅为何时、何地、何人所建, 但典型的老式石库门住宅应以1872年建筑的兴仁里为最早, 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兴仁里, 位于北京东路以南, 宁波路以北, 河南中路以东, 占地20亩, 主要由24幢三开间两厢房和五开间石库门住宅组成, 都是二层结构, 各类住户加店铺计57户。1980年石库门住宅被拆除后原址上修建了一批6层建筑, 仍叫兴仁里。

在石库门建筑的历史里, 有老式石库门住宅和新式石库门建筑之分。其中老式石库门住宅建筑还分为早期石库门和后期石库门两个阶段。

早期石库门住宅建筑大体出现在1870年到1908年期间, 受江南传统民居风格的影响较大, 整体建筑中随处可见中式元素, 如格栅、雕花漏窗、美人靠栏杆、中式格子门、封火山墙等。

后期石库门住宅建筑因为出现于1909年到1919年的十年间, 受西方建筑的影响更大, 砖砌发券、牛腿、柱头、栏杆、柱式、门窗装饰、扶梯均采用西洋风格的细部装饰手法。此时的石库门建筑单开间户型逐渐增多, 三开间两厢房和两开间一厢房逐渐减少, 单体空间面积减小;装修简化, 用砖墙承重结构取代了立帖式木构架结构;门头装饰也少用砖雕和传统花鸟图案, 而以时兴的西方古典式山花或简约的现化派几何图样取代;不再采用费时费工的石雕工艺, 而用錾假石或水刷石装饰。这样的调整特别适合以小家庭为单位、量入为出的经济型青年住户。这类业主多出身于江南封建传统家庭, 对中式元素的审美已经厌倦, 转而欣然接受西化的思想和装饰符号;加上面积减小致使租金下降, 一度深受还在奋斗创业的近代上海新移民阶层的喜爱, 而得以广泛建造 (如图4) 。

20世纪2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 (如图5、6) , 后来也称改良式石库门里弄住宅, 改原来“三上三下”为单开间和两间一厢结构。1910年到1930年还出现过广式里弄住宅, 多为广东籍职员和日侨家眷居住, 因外观很像广东旧宅而得名。

随着人口的飞涨, 地皮紧张, 上海的居住房屋长期供不应求, 而原址建筑已然十分拥挤, 密度极大, 所以要增加住房面积只能通过对原来石库门里弄建筑的胡乱搭建来应付。拥挤混乱的石库门里弄已成为上海一景——“七十二家房客”的狼狈生活和密不可堪的起居空间。直到上世纪30年代后期, 老式石库门住宅才完全让位于建筑等级和装修标准更高、卫生设备齐全的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到上海解放时, 全上海居住房屋面积为2360.5万平方米, 而石库门里弄住宅就占到52.6%, 共计1242.5万平方米, 成为上海百姓生活的主要居住形式。

三、石库门的西式建筑装饰元素

老式石库门的立面装饰大抵是:山墙多采用传统马头墙, 或产生于福建民居的观音兜山墙和荷叶山墙形式;门头多模仿江南民居的仪门样式, 挑檐下砖雕极其精致, 多用花鸟图案;门框条石采用花岗岩和宁波红石, 门楣、门框间往往饰有四字横批, 或为吉祥用语或为宅第名号;黑漆大门用原木制成, 厚实安全, 石过梁两旁有刻花石雀替, 与江南民居石条门罩相仿;白粉墙、黑色蝴蝶瓦屋面如常所说“粉墙黛瓦”, 色调清雅、明朗, 完全是江南民居的浓郁风情。

1912年以后, 新式石库门多采用人字屋架和人字山墙, 顶部做水泥盖顶, 前期有过观音兜巴洛克式山墙盖顶的过渡式样, 之后出现纯粹西方样式和几何形水泥盖顶, 或是简式线脚装饰的山墙盖顶 (如图7) 。

由于新材料的产生和使用, 这时石库门住宅几乎已经不用条石边框、上槛和雀替, 而采用砖砌门樘过梁或钢筋混凝土门樘过梁, 再用錾假石、汰石子作表面仿石肌理。门框横楣上采用西洋石发券纹饰, 有希腊式三角形山花, 也有罗马式半圆拱山花, 还有巴洛克多角形和曲线形山花。如上海尊德里石库门的立面, 石雕雀替被条石边框取代, 砖雕希腊式三角形山花, 雕工精美, 具有罕见的艺术韵味。有些新式石库门住宅建筑还在条石边框柱上直接采用西方古典柱式, 较多采用爱奥尼亚柱式, 只不过比例、型制不求精确而显随意。如上海新闸路557弄石库门建筑的西式柱头 (如图8) 。

此外, 新旧材料的更迭也给石库门结构形式带来自然变化。混凝土楼板代替木材楼板;水泥地坪取代木地板;冷摊瓦、青红瓦代替了粘土蝴蝶瓦;原先的石条框柱被水刷石、錾假石等新的人工仿石工艺取代;墙面的纸筋石灰粉变成了机制红砖、青砖、石灰勾缝的清水墙面, 也有用水泥粉刷和汰石子粉刷的;原先的立帖木构架的木材承重、砖墙填充的承重结构被砖墙承重和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代替, 使阳台更安全、更牢靠;还大量出现罗马式瓶形栏杆之类的西洋符号。

新式石库门住宅除山墙和山花装饰外, 比较有代表性的装饰部件就是出现在弄堂口“过街楼”的立面装饰。由于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出现, 使得两排房屋之间出现稳固的连接空间, 楼下为弄堂人车通道, 楼上为起居空间, 因其出现在弄堂口常用作弄堂立面装饰重点。通道顶面多用拱券造型, 以各种西洋花饰和线脚来装饰, 工艺也多为錾假石、汰石工艺, 也有方形直角造型。两侧古典柱式或希腊式或罗马式, 但多为爱奥尼亚柱式, 拱券立面上镶砌长方形匾额, 匾额通常是里弄名称, 且多为书家名作。匾额下还有线脚装饰表示建筑年份的小匾。

过街楼山墙装饰一律是西方古典风格的建筑元素, 三角形、拱形、巴洛克断山花、水平式山墙均不乏范例。如上海懋德里的方形过街门楼, 锦云里拱券弄门造型均有精美山花雕刻 (如图9) 。

石库门住宅建筑立面的顶端还有很多开在阁楼之上的“老虎窗”, 功能是采光和通风。作为造型元素, “老虎窗”极大地凸显石库门住宅建筑立面效果 (如图10) 。“老虎窗”来源于英式建筑, 礼和洋行和慈安里大楼均有造型独特的“老虎窗”, 上海外滩近代建筑中的元芳大楼和字林西报大楼 (盘古银行) 顶楼所开“老虎窗”还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四、总结

上海石库门住宅是以江南传统民居的空间结构为蓝图, 改“单层多进”的传统特色为“多层单进”, 并把建筑平面面积向空中发展成为集约化住宅结构。石库门的单体平面与结构脱胎于我国江浙一带传统的低层院落式住宅, 而集群式的石库门住宅的联接方式则采用伦敦联排住宅的毗连形式, 可以说是中西建筑文化混合后新的产物, 并成为上海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

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的建筑装饰风格与上海近代“海派”建筑装饰风格是吻合的。因为上海石库门建筑产生于上海近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下, 并作为城市居民的重要居住建筑形式而长期存在, 与整个近代“海派”建筑的发展轨迹始终保持一致。因此, “海派建筑”建筑风格的具体特征在石库门住宅建筑中也有着极为普遍的体现:建筑形式中西合璧, 自由组合;建筑元素包罗万象, 兼收并蓄, 皆为我用;建筑符号深入生活, 成为市井文化;建筑装饰的虚浮与建筑设计营造的精明实效的矛盾统一。作为近代“海派”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石库门里弄建筑, 不仅见证了上海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同时也在我国建筑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不可磨灭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陈从周、章明主编.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编著.上海近代建筑史稿[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88

[2][美]罗兹·墨菲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6

[3]王绍周.上海近代城市建筑[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7.上海社区亭建筑的文化内涵 篇七

图1图2图3图4图1:摄于南阳花园,小区为浦东新区花木板块普通住宅。亭子全木构架,漆成栗色,古香古色,设计有坐凳栏杆,可供人们纳凉、休憩。亭子造型的突出特征是六角形的攒尖顶部,亭檐的坡度十分陡峭,视觉动感非常强,有展翅欲飞的动态。亭子的廊檐、栏杆等装饰也比较简单,是一个主要发挥建筑功能的场所,但同时还保留了中国古亭简易、典雅的风格。亭子由石阶而上,整个木建筑和周围绿荫环境自然融洽。图2:摄于绿洲康城,小区位于浦东新区康桥路,其景观设计旨在阐述“运动、人文、艺术和绿色环保”。亭顶是方攒尖式,亭子的式样做了抽象化处理,屋顶坡面是平面,顶饰也最简化,整体造型简单大方。从屋顶的木支杆结构看得出还保留了中式亭的基本架构元素,红色防腐木材质有中国传统富贵风格。岸边顺着一条石质栈道直通向木亭,周边绿树成荫。图3:摄于国际丽都城,小区位于南京西路黄金商業圈周边,建筑品质高。这个八角亭造型已经很欧化,攒尖的顶饰被金属顶盖替代,屋面使用了鱼鳞状盖瓦,下面是大理石质方形亭柱,相比一般传统古亭的求雅避俗,这个亭子显得霸气外露。亭子周边是人工湖山石,大块山石的堆积使得亭子还是被大自然包容成一体。图4:摄于瑞仕花园,小区地处古北新区。亭子最有特色的是在柱子间加上了半扇窗格,透过亭柱间,半窗之间有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别致秀丽。亭子的顶饰是楼阁形状,增加了一些双层宝塔的趣味。这个亭子近邻儿童游戏园,可见设计者对其使用功能的强调。在全木制小亭的外侧栽上一圈竹篱笆和郁郁葱葱的树丛,田园气息油然而生。

中国美学从对象与人的关系上将审美对象的风格分为“自然”和“雕饰”。自然风格指对象以其独立的形式让鉴赏者领悟到其浑然天成的风采。雕饰风格指对象在原质的基础上记过人为的精心构思与修饰,给人以美的印象。[3]这两种风格在上海社区的造园设计中都有体现。

自然意趣:中国传统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格外重视。自然的节奏与韵律,循环不息、周流不止的特性是自然生机的一种体现。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包含着其中所体现的宇宙大化的盎然生机和勃勃生机。[3]中式庭园的设计精髓就是要使鉴赏者能够随景而汇入到宇宙中。借通透山石、林荫花卉、云墙漏窗等元素,构成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4]园林艺术的自然审美特征往往与士大夫隐逸文化有着直接联系。和谐的自然景观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欣赏对象,而且还是个人理想乃至宇宙理想的寄寓。[5]

人工意境:约翰·伯格(John Berger)指出,我们在人造的事物面前所感受到的美正来源于我们在自然面前的审美感受。[6]在中式庭园的设计中,各种形状的门洞是常用的空间分隔元素,有椭圆形、圆形、扇形、六角形等多种形状,装饰性丰富的隔扇也在园林中被广泛使用,还有道路和小径旁的木栏杆等,这些富于变化的人造工艺在装饰建筑的同时,还增添了居住环境的趣味。中国古典园林的美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物的美,而是艺术意境的美。所有的建筑都要服从创造艺术意境的要求。[7]

上海社区的规划设计,正在经历一个文化探索与创新的过程。有一味地模仿西方、盲目大兴建设;也有融合本土传统,积极探求创新。但是如果为了商业目的简单甚至拙劣地抄袭,移植某个国家某个历史时期的形式特征,或者某个艺术大师的风格等,而忽略了当地居民的接受标准,那就是抛弃了最宝贵的东西——地域文化。社区环境设计既要满足人们广泛的审美体验标准,还要定位于上海文化、时代精神。参考文献:

[1] 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306.

[2] 陆一帆.美学讲义选载(8):第三章 壮美与秀美[J].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3844.

[3] 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9200,59.

[4]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37.

[5]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86.

[6] John Berger.An article in The Guardian[N].19851130:9.

上一篇:理想信念检查对照材料下一篇:二十周年同学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