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认识(精选14篇)
1.对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认识 篇一
浅析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论文
1 坚持以法治矿,不断强化制度建设
安全管理制度是依法治企、严格管理、强化“双基”的根本。在过去几年里徐庄煤矿严格按照国家总局“八个加强、八个提高”的要求,逐项开展对标检查,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了企业管理行为。一是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根据上级要求对已经通过认证的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卫生三个体系进行全面整合,将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体系,重新制定了各岗位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及工作标准。二是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徐庄煤矿坚持把落实“两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先后三次进行修订和完善,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各部门的业务保安责任。三是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为规范应急预案管理,制定和完善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编制和发布了综合应急预案及8个专项预案。四是建立了管理人员下井及带班等制度。给各级管理人员下达了下井硬性考核指标,制定了管理人员下现场、反“三违”、事故联责处理、干部安全述职、领导带班下井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强化了现场安全管理。
2 加大系统建设力度,不断改善井下安全生产环境
坚持把“一通三防”、采掘系统、机电运输作为系统建设的重点,加大资金投入,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对井下各大生产系统进行优化和改造,努力为职工营造本质安全、稳定可靠的安全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一是坚持科技兴安,把完善安全生产系统作为技术攻关和改造的重点,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应用力度,逐步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提高了矿井整体安全水平。二是坚持安全高效,对制约生产的关键环节进行优化,对影响安全的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对增加工人劳动强度的瓶颈进行治理,进一步提升了生产系统的安全保障程度。先后完成了电牵引采煤机推广、煤巷锚网锚索支护新技术和钢筋树脂等强锚杆应用等项目。三是加大投入力度,从改造矿井系统和改善安全环境入手,选用生产效率高、安全性能好的装备,提高关键设备的可靠性,保障了系统安全。七年来,矿井先后投入1余万元,用于矿井安全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与改进项目,主要资金重点投在“一通三防”、顶板管理、供电改造、运输提升系统改造等方面。
3 强化隐患治理,及时消除事故萌芽
隐患是产生事故的根源。徐庄煤矿牢固树立“消灭一处隐患,就是防范一起事故”理念,按照“全面系统,突出重点”的原则,强化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排查治理防控,强化对管理缺陷的排查整改,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矿每月组织一次的的隐患排查,由分管矿领导牵头、各单位、部门技术主管参加,有针对、有重点地对薄弱环节、特殊地点、重大隐患进行分析、排查。矿建立了三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按照项目、措施、人员、时间、责任、资金六落实的`原则,所有A、B级隐患都建立完整的独立档案,做到隐患排查表、任务下达书、治理整改措施、跟踪治理台帐、验收表五对口,确保了存在隐患及时整治。在隐患治理上实施安全生产全过程动态预控,坚持区队干部24小时现场带班,矿领导、科室管理人员每天分中夜班对重点工程和边远地点进行动态循环检查,安全小分队不定期进行插班检查,重点检查现场隐患及排查出的隐患治理情况,对查出的所有问题均落实责任限期整改并复查,对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施工地点坚决停产整顿,确保将所有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有效地切断事故链,防止了事故的发生。
4 加强现场和班组建设,增强安全管控能力
班组是现场作业的主体,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徐庄煤矿坚持把加强班组建设作为有效控制零打碎敲事故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不断规范班组基础工作,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和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干部不违章指挥、工人不违章作业活动,增强了生产现场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一是加强班组和班组长的管理。建立健全16项班组管理制度,构建四级班组管理网络,严把班组长的准入关、培训关和任用关,强化班组长的安全量化考核,把考核的结果与个人任用、收入挂钩,提高了他们抓好安全生产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二是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坚持把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为安全工作的基础,以严把毫米关的精神,推行动态达标,坚持从严检查验收,加大奖罚力度,不断提高现场管理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三是深入开展“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干部不违章指挥、工人不违章作业”活动。把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转化为工作程序,对所有工作程序实行规范化管理,进行流程再造,规范每个职工的作业行为,把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三违”行为明显减少。四是加强现场调度指挥。推进数字化矿井建设,强化矿调度指挥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安全生产监测监控自动化,建成了数据、视频安全生产信息网络系统,并与中煤集团、江苏省局联网,实现了安全生产工况环境的全面、实时、有效监控,调度管理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5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安全文化是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手段。坚持把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作为规范管理行为和作业行为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开展安全理念教育、建立安全警示系统、加大安全培训力度等措施,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逐步实现了“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从违章冒险蛮干向主动规范自我行为的转变。一是积极开展安全理念教育活动。通过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理念成为职工的共识,促进了职工安全行为的养成。二是建立安全警示视觉系统。徐庄煤矿在工业广场、区队车间、井下场所建立安全视觉识别系统、安全警示标识,因地制宜地设立井下“安全教育园地”,使安全教育真正做到了进现场、入岗位、到人头。三是不断强化安全培训工作。坚持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区队长、班组长为安全培训的重点对象,把提高安全技能作为培训的首要任务,采取强制脱产培训、“级星制”、“名师带徒”等培训模式、严格教考分离等措施,提高了培训质量,收到了较好效果。
2.对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认识 篇二
1 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使教育培训工作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教育培训要对职工进行分类, 并且在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和手段上不断改进和创新。对新职工的教育培训我们做的不够, 应该加强, 不仅要提示其注意安全, 而且要告诉他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 怎样才能安全, 不安全的后果是什么;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职工, 可结合事故案例对其进行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和习惯性违章方面的教育等。对实体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应该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方面的教育。安全技术作业规程要克服千篇一律, 要结合作业地点环境特点及人员情况针对性展开。总之做到形式多样, 因人施教, 内容新颖, 方法灵活, 让职工喜闻乐见, 引起大家的共鸣, 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 从而收到好的效果。
2 强化制度的落实和考核, 使从业人员的行为得到规范
从规范职工安全行为入手, 抓牢人本行为。抓好四五级安全培训, 根据岗位要求, 干什么学什么, 考什么会什么, 培养职工岗位操作基本技能。抓好职工自学公讲, 由浅入深, 逐步推进, 引导职工由学到讲, 由“做学员”向“当教员”转变。
从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入手, 抓牢人本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 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在安全责任落实、推行市场化安全管理机制、完善隐患闭合管理等方面继续创新。切实加大个人与单位联责考核力度, 实现由“从上往下抓”向“从下往上抓”的转变, 使安全生产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
3 科学管理突出“严”, 常抓不懈克服“懒”, 管理创新有“三点”
心理学认为, 人们对外界刺激的承受都有一定界限, 在特定范围内不达到一定程度, 不能发挥刺激作业;而刺激强度过大超出一定界限时, 则可能精神崩溃, 破罐子破摔。故在奖惩和安全教育时要注意一定的强度。安全管理中, 经济奖惩从严仅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 岗位职责、权利、纪律和人员配备等都应严格, 责任必须明确, 制度必须严明, 不能丝毫含糊和马虎。每个具体事件的处理都应责任明确, 在奖惩的同时, 要大抓典型, 造成舆论, 形成压力, 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大型煤矿人多事杂, 工作头绪多, 任务紧工作忙, 安全工作常易松懈。但是井下环境因素每时每刻都以自己固有的规律变化着, 或向安全或向诱发事故发展。井下从事生产活动的人的行为也不断影响它们, 或促使其安全, 或诱发事故。因此, 安全工作必须克服“懒”和“松”, 常抓不懈, 要形成稳定的组织系统, 壮大动态下的工作定期研究和定期过问, 对问题的处理必须树立发现问题马上处理的作风。只有这样, 才能实实在在地把安全工作搞好。
此外, 还应注意实施安全管理创新, 具体包括:
(1) 解决难点, 在完善管理流程上有所突破。积极运用科学管理手段, 以“流程顺畅、组织高效人员精干”为目标, 对安全生产经营等各方面进行流程再造, 准确定位职能, 清晰责任边界, 理顺业务关系, 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管理效能。
(2) 把握焦点, 在推进绩效考核上有所突破。制订“岗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着重抓好绩效考评工作, 实行“自下而上”的逐级考核, 准确评价基层党政一把手每月的工作效果及各单位、各部门运行状况, 按工作效果兑现工资奖金。确保做到一级考核一级, 一级对一级负责, 从而形成一套责、权、利相统一, 全员参与、全面考核,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绩效管理新机制。
(3) 抓好重点, 在加快信息整合上有所突破。全面搭建信息管理平台, 推进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重点的项目开发, 抓好井下管理人员“小灵通”管理, 建立工资查询系统, 以信息化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4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1) 安全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人本安全的目标, 深化安全理念, 提升安全素质, 营造安全氛围, 优化安全环境, 规范安全行为, 努力构建与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互促互进、协调一致、务实管用的安全文化体系。
(2) 管理文化建设。推进员工准军事化管理, 落实全员绩效考核机制, 推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细管理控制,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 班组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强化班组建设的新方法, 围绕安全生产、创建节约型班组、技术研发创新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强基固本,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 环境文化建设。抓好矿容矿貌建设、改善企业形象的同时,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努力做到发展依靠职工, 发展为了职工, 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 为职工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推动企业与职工的全面发展。
总之, 人是安全生产中的关键因素和决定因素, 在注重物的安全状态的同时, 更要注重人的安全行为因素, 人的行为需要通过教育培训, 规章制度的落实与考核以及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来规范和激励。如此, 才能使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推进实现煤矿的本质安全。
摘要:近年来, 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 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现煤矿本质安全, 人的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强化制度的落实和考核;严格科学管理, 常抓不懈;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 研究了人的因素对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的作用。
关键词:人的因素,本质安全,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晓旭.强化安全生产促进煤炭企业发展[J].煤炭企业管理, 2005 (8) .
3.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几点探索 篇三
【关键词】创建 本质安全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18-02
山东华恒矿业积极探索本质安全型煤炭企业创建工作,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底线意识和“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制度、敬畏岗位”的红线思维,围绕 “超前评价、方案量化、严格考核、安全确认”的思路,以“三提三减三化”建设为总抓手,构建 “13366”安全管控模式,将安全认识升华到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的高度,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
一、围绕一个中心: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保障职工生命与职业健康安全
強化职工培训教育,减少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塑造本质安全人;加大装备投入,减少控制设备失误,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优化采区布局和系统设计,创造本质安全环境,从硬件和软件上提高矿井抗风险能力,实现矿井安全和谐发展。
二、逐级落实主体、主管、监管“三个责任”,确保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全覆盖、无缝隙
一是主体责任。二是主管责任。三是监管责任。
三、强化三项管理
1.强化基层管理。坚持管理重心下移,突出抓好基层区队、班组和岗位建设。一是加强区队、自主经营体建设。二是深化班组建设。
2.规范企业管理。进一步强化“依法治企、以人为本”、“按制度办事”、“按流程操作”的三种意识不动摇。推行全员年休假制度,将职工劳动作业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降低职工劳动强度,积极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3.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一是加强风险防控。二是强化法律风险意识。
四、深化六项工作
1.科技治灾。一是在冲击地压防治方面。准确把握“布局合理、治理到位”两个关键,严格执行防冲设计,合理开拓布局,优化采掘布置,避免区域内采掘集中作业。二是在通防灾害治理方面。完善煤层自燃发火防治体系,落实综合防治措施,杜绝煤层自燃事故。加强高温热害治理,采用多种综合降温技术,抓好高温热害治理。三是在防治水方面。健全完善工作面、采区、水平、矿井四级疏排水系统和水文自动监测系统,确保系统可靠。
2.采掘提速。通过提速提效,保持平稳协调的安全生产秩序,减少井下作业人员,为超前治灾提供条件。
3.生产优化提效。一是牢树“三个”理念不动摇,即: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实现自己的安全自己管;管生产必须管机电,层层落实好机电管理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管技术必须管成本,各职能部门都联责效率和成本考核指标。二是稳步开展“三提三减”活动。围绕“管理信息化、系统自动化、岗位无人化”的目标,进一步优化开采工艺,提升装备水平,简化生产系统,减少井下岗位和作业人员。三是大力开展生产系统优化。优化辅助运输系统、优化通风系统、优化原煤运输系统。
4.开展三个专项整治。一是开展矿井依法开采专项整治。二是开展设备管理专项整治。三是开展质量标准化专项整治。
5.职业健康。积极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普查,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建立完善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坚决杜绝因噪声、高温、有毒有害而引发的职业病。
6.强化地面单位安全管理。全面落实《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面单位安全管理办法(试行)》,按照“责任一对一”的原则,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层层分解各类指标。
五、健全六个保障
2.制度保障。牢固树立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制度执行“三个不可商量”的原则,实施安全重奖重罚,按照“责任一对一”,逐级落实领导干部安全责任。
3.技术保障。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真正“让能干的人有舞台,让有技能的人得实惠”,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队伍。
4.文化保障。通过教育、宣传、氛围营造等手段,建立以亲情文化、诚信文化、警示文化、行为文化为主的安全文化体系,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能力,使职工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5.创新保障。一是改革传统组织架构模式。二是深化全面绩效管理。
6.应急保障。一是要加强“六大系统”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专题培训和系统维护,加强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能力。二是加强专兼职救护队伍建设,做好应急物资储备。三是严格执行“调度员10项应急处置权”、“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员”和“大雨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等规定。
4.矿井生产本质安全化的论文 篇四
摘要:在煤矿矿井中,瓦斯灾害主要表现为瓦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瓦新事故的发生,不仅使国家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影响煤炭生产正常进行,如何控制和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是搞好当前煤矿安全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瓦斯灾害;控制和防止;方法
1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分析
瓦斯爆炸的发生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一是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二是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三是混合气体中的氧气浓度不低于12%。
2引起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
2.1思想因素
思想决定行为,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在于思想上认识不足。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就会造成投入不到位,或者设施设备投入到位,而随意减少瓦斯检查和管理人员,或使瓦斯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的工资低下。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就会出现漏检、虚报等。特别是在近两年煤炭行情利好的情况下,许多煤炭企业一味的扩大生产能力,增加煤炭产量,而不能够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安全第一”的观念淡化,因此思想认识不到位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
2.2技术装备因素
随着以高产高效为基本特征的集约化生产技术的采用。已有的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及装备已经不能有效地控制矿井重大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
①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体系;
②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缺乏相应的装备支撑;
③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特别是运用于集约化生产技术条件下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
2.3培训考核因素
随着监控技术升级,对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煤矿的管理人员知识更新,新技术新标准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强制性的培训和学习是提高员工素质,减少操作失误,发挥高新技术设备性能的关键。
2.4资金投入因素
在前几年,由于煤矿的经济效益不好,许多煤矿企业降低了安全投入,存在不同程度的通风系统及配套设施不完善、“一通三防”监测系统不完善和设备设施老化等问题。近两年煤矿效益好转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只注重生产投入,安全投入仍然存在严重不足,安全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2.5管理因素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多变。再加上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受到人的经验、知识和责任心的限制,所以管理因素也是瓦斯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
3防止瓦斯爆炸基本措施
从瓦斯爆炸条件看,氧气的浓度是引起瓦斯爆炸的因素之一,但在煤矿井下一般不存在氧气浓度低于12%的情况。因此,搞好瓦斯爆炸的防治措施体现在两个方面:严格监控矿井各区域的瓦斯浓度、杜绝火源和演习预案。
3.1控制方法
(1)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通风是排放瓦斯最主要的手段。做好通风安全技术管理是防治煤矿主要事故的先决条件和关键环节。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保证井下所有工作地点有足够多的风量将井下涌出的瓦斯及时冲淡并排放出井外,避免瓦斯积聚,所以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是防止瓦斯爆炸最有效、最基本的措施。
(2)搞好瓦斯抽放,降低煤层瓦斯涌出量,抽放瓦斯是防止瓦斯积聚的有效措施。随着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加深,瓦斯涌出量变得越来越大,通过通风的方法来使瓦斯的浓度降低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范围内,从技术和经济角度两方面来看,都是不合理的。瓦斯抽放不仅能够有效利用瓦斯,还能够降低煤层的瓦斯涌出量。实行瓦斯抽放是控制采掘空间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积聚。也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根本措施。
(3)加强瓦斯日常管理对于突出矿井,还应做好瓦斯突出预测工作。瓦斯日常管理是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瓦斯日常管理就是建立巡回检查瓦斯制度,就是要瓦检员不间断地下井检查通风情况和瓦斯的浓度,当发现局部积聚瓦斯问题时。要即时处理。
3.2监测方法
(1)人工检测检查,传统的使用光干涉瓦斯检查仪检查人员必不可减少,每班的瓦斯检查员不仅是沿一定线路定点定时检查瓦斯,而且可以沿途对监控设施的完好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比对光瓦和传感器数值,最大限度的降低瓦斯浓度超限的几率。
(2)瓦斯监控系统能够实现连续监测瓦斯,及时掌握瓦斯浓度的变化,同时也可能为事故应急救援决策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依据。人对瓦斯的监测是一个间断性的过程,有其必然的缺点,而事故发生的特点是一个随机性与偶然性相结合的统一体,这就决定了单纯依靠人来管理瓦斯,显然不能够达到控制瓦斯浓度的目的。所以,建立瓦斯监控系统,对控制瓦斯的浓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3杜绝火源是防止矿井瓦斯爆炸一个基本条件
要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在井下要杜绝一切非生产火源,严格管理和限制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火源、热源。
3.4演练瓦斯爆炸预案对预防瓦斯爆炸事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煤矿企业应当在“防救结合,预防为主”方针指导下,认真制定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并对其预案进行演习。制定瓦斯爆炸应急预案不仅有助于广大职工熟悉本企业的情况,而且能够指导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工作和事故的应急救援。通过预案的演习不但能够使广大煤矿职工掌握各种应急技能,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应变能力,而且还能够在演习的过程中发现瓦斯爆炸防治措施的不足,从而完善瓦斯爆炸措施。尽量避免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对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认识 篇五
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是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前提。人是生产实践的主题,人的行为对安全生产具有先决性。人的本质安全是实现矿井本质
安全的重要环节。就煤矿安全生产而言,人的行为不确定性是安全生产中一个极大变数,能否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关键在于人。要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本质安全创建的重要方面,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职工做到时时想安全、处处会安全、时时能安全。因此,要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技术素质,使职工在任何作业环境下都能按章操作,实现个体安全。
提高本质安全程度是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核心。本质安全不是美化、亮化,也不单是质量标准化,它是对煤矿安全管理的综合提升。因此,要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通过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抓好制度落实考核,深入抓好质量标准化创新,立足超前防范,建立预警机制,不间断地开展隐患排查工作,促进安全生产,
提高安全生产装备水平是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有效途径。多年来的安全管理证明,单凭“高压”与“严管”换不来安全,提高机械化水平、推广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为职工创造宽松、舒适的作业环境是实现本质安全的最有效途径。要始终把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装备水平作为本质安全创建的重点,使职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容易出现危险因素的环境中解脱出来,提高生产现场的安全可控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坚持安全与生产的协调发展是促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创建的重要保证。不能就安全而抓安全,更不能片面地强调生产而忽视安全,离开安全谈安全只能是空谈;片面强调安全,不管生产就是教条。在实际工作中只有把本质安全创建融入到日常生产组织的过程中,实现二者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6.对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认识 篇六
2012年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工作计划
为使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工作更具体化、操作化,努力实现矿井标准化达标工作,在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化。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2012年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为总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紧紧抓住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积极稳妥的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岗位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安全投入,加强现场管理,技术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全员整体素质,完善预警、预报、预控机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安全工作水平。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精神,围绕安全工作中心,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工作措施,抓好基层和基础工作。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重在落实,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减少轻伤事故总量,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伤以上事故,促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发展。具体为:
1、消灭死亡事故;
2、杜绝重大设备事故;
3、杜绝重伤事故,轻伤事故率控制在0.3人次/万吨煤以下;
4、深入开展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5、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安全工作任务。
三、具体措施
(一)、明确责任、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各队组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新的一年里,建立自上而下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网格化管理平台。为强化我公司的日常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采取定责任区域、定监管人员、定监管任务、定管理制度。做到层层落实、层层负责,各区队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明确上至队长,下至班长、组长、特种工等所有管理人员在内的管理区域、责任范围,并将各队网格化管理体系上报安质部、生产部,各队组在队部公示。
(二)、细化管理、强化现场监管力度
进一步加大现场监管力度,我们深知只有紧盯现场随时发现隐患,制止三违,及时消除存在的问题,才能保障安全生产。所有我们要做到超前防范,不留死角,实行奖罚分明。将安全处罚进一步落实到每个员工个人,并与公司季度安全奖励挂钩,一经发现违章现象,取消季度安全奖励,严重违章,性质严重造成后果的,将取消劳动合同。
(三)、严格执行领导下井带班制度
为提高“解决问题在井下,工作重点在现场”的安全管理理念,全面落实领导下井带班和现场指挥制度,做到“工人三班倒、班班有领导”,公司每班至少有一名部级管理人员带班下井,深入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并与工人同进同出,及时发现和组织处理重大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到区队和班组。做到干部
在一线指导,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措施在一线落实,形象在一线树立,业绩在一线创造。(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制定安全培训大纲,按大纲计划、要求落实日常安全培训、全员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复训、主要负责人复训及新工艺、新设备、新岗位、新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职工安全风险及防范能力。
(五)、搞好安全月活动、安全文化建设
6月份根据 “安全月”活动的安排部署,公司制定“安全月”活动方案。以“安全月”活动为主题,印发安全宣传单、举办各种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字幕、班前会等形式,进行安全文化、安全知识、事故案例等内容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宣传,逐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努力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创造和谐、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六)、继续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7.对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认识 篇七
1.1 思想认识问题
安全工作与每个员工有密切关系, 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 取决于每个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 成本核算、计件工资已遍及多个岗位, 效益观念与日俱增。为追求眼前利益, 就会出现偷工减料、设备“带病”运转、购买使用劣质材料以及摧残性使用机械设备等现象, 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所以, 思想认识错误是影响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技术装备问题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保障。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不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预先探测危险因素, 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用工, 从而避免或减少伤亡事故。然而我国不少煤矿还在使用明令淘汰的工艺和设备, 煤矿重点攻关课题的研究速度缓慢, 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也不够大, 这是影响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关键。
1.3 用工制度问题
煤矿企业多种用工形式并存, 人员组成比较复杂, 特别是井下生产一线人员, 大多是农民协议工、成建制农民工, 人员稳定性差。这些人不同程度地存在临时思想, 只重视工资收入, 不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 技术素质和安全素质差, 事故应变能力不强, 这样的生产人员不可避免地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1.4 “三违”问题
在“安全第一”方针指引下, 我国围绕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也相继出台, 然而, “三违”现象却屡禁不止, 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大敌, 这已被无数血的事实所证实。究其原因, 主要是“三违”者存在几种不良心理:一是侥幸心理。侥幸是最大的隐患, 是培养习惯性“三违”的温床。二是麻痹心理。麻痹心理容易使人将重大的隐患看成小问题。三是惰性心理。图省事, 怕出力, 得过且过等惰性心理存在于部分人心中。四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极易造成集体“三违”和习惯性“三违”。
2 对策
2.1 强化法规意识
煤矿生产条件的特殊性和工作环境的复杂性, 决定了安全生产的艰巨性。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是落实党的“安全第一”方针的具体体现, 安全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和企业的形象, 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搞好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依法办矿的原则,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强化法规意识, 做到知法、懂法、守法。①认识上要到位, 思想上要重视, 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正确处理安全、生产和效益的关系;②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做到有章可循, 依法从严治矿;③加强学习, 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反“三违”、反事故、查隐患、保安全活动, 用典型事例教育人, 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法规意识、安全意识, 提高干部职工防范事故的能力, 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2.2 培育职工的责任心
一个煤矿职工, 如果缺乏责任心, 他便会应付工作, 敷衍塞责, 不懂装懂, 留下漏洞, 埋下安全隐患或者直接引发事故;如果缺乏责任心, 他就会心存侥幸, 凭经验、想当然, 降低标准, 出现失误;如果缺乏责任心, 他就会忽视生命的价值、人生的珍贵, 不懂得生命高于一切、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 不理解安全是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基石。所以, 培养员工的责任心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 打造本质安全人、创建本质安全岗, 必须培养干部职工对同事、对家庭、对企业、对社会的强烈责任心。
2.3 加强区队和班组建设
区队、班组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和关键所在。区队、班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是引发安全事故频发、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要从现场小事、细节抓起, 积极推行“系统描述”、“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工作法, 让每名员工对生产现场各个环节、各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要进一步完善值班、跟班、安全自保互保联保、现场安全隐患排查等实用性、针对性强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要充分发挥安全激励机制的作用, 继续深入开展以实现安全生产为内容的争创评比活动, 切实把以“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全矿”的安全工作思路落到实处。
2.4 强化管理措施要灵活
加强安全管理还需要采取灵活的措施, 因时、因地、因人, 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①因时是指在季节更替时期, 容易引起人们生理的变化, 或情绪不稳, 或急躁冲动, 这些隐患不及时消除, 就会引发安全事故, 这就需要和职工多交流、多沟通, 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 必要时进行家访, 对不放心的职工进行停工培训, 进行心理干预和安全教育, 待其心理稳定后, 再让其上岗。②因地是指根据不同的作业环境, 开展专项治理。如斜巷运输就要加强“一坡三挡”和提升运输系统的检查;采掘工作面就要加强顶板控制制度的落实;突出危险区域就要重点落实“四位一体”防突措施等。③因人是指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对人的管理, 不同的人要区别对待。如:新工人上岗时间短, 所学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正处在实践检验阶段, 遇到实际问题容易盲目乐观、认识不到潜在的危险;而老工人上班时间长, 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都有一定的积累, 这些人会因犯经验主义而发生事故。针对不同的人, 教育和管理的方式方法要有所不同, 因人而异, 灵活掌握。
2.5 强化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意识
①坚持安全教育责任化。要明确班组长为班组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全面负责班组安全教育工作, 并与其工资、奖金挂钩。②坚持安全教育科学化。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内容, 要与典型事故案例相结合, 不断剖析事故根源, 做到举一反三。③坚持八小时之外安全教育。班组长要注意观察生产中的细节, 如有的职工下班后不好好休息, 打牌、酗酒, 在上班时就会无精打采, 对安全工作放松警惕, 因此不能忽视对这类职工的教育。
2.6 强化安全培训, 提高安全技能
加强区队、班组安全技术培训是矿井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安全管理对培训也很重视, 但有明显的局限性, 为培训而培训, 效果不太理想。因此, 在抓区队、班组安全技术培训方面, 要在主动加强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等常规性教育培训的同时, 借助安全活动努力提高职工的整体安全技术素质。积极推行“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现场帮教”等灵活的安全活动, 认真学习安全规程、施工措施及法律法规知识, 并在重要的安全知识方面反复考试, 强化职工记忆, 提高职工掌握安全知识的整体水平。
2.7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装备水平
煤矿灾害事故的发生与技术装备水平有很大关系。例如:我国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数目和瓦斯突出的强度、频度, 将随着开采深度的延深、开采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多。突出危险预测预报的最大意义在于准确找出和划分煤层突出危险性区域, 既节省防突费用, 又使防治措施更具针对性。而现有监测技术还不完善、不全面, 难以预先得知灾害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波及范围, 也难以预先制定和执行有效预防灾害的措施, 使得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事故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国家应该在此领域投入充足的力量去研究相关理论, 并开发有效产品。加大科技投入, 提升综合机械化水平是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一项重要措施。
2.8 规范安全行为, 遏制“三违”现象
各级管理干部必须履行自身岗位的安全职责, 不断提高安全洞察力和安全技术素质。干部要牢固树立强烈的安全责任心、责任感和安全忧患意识;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 并对发现的“三违”现象进行有效制止;不论何时、何地, 无论出现何种情况, 都要坚定不移地做到一切为了安全, 一切服从安全, 一切保证安全。要严格落实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对那些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差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 把安全意识牢固、责任心强的干部选拔上来, 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使职工明白什么样的操作行为是规范的, 不规范就要受到惩罚。强力推行“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操作法, 以杜绝操作失误, 遏制“三违”现象发生。
3 结语
8.对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认识 篇八
一、创建目标和任务:
验收总得分900分以上,且质量保证体系中通风专业达到一级,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企业形象、调度、9个专业中8个达到一级,风险预控系统的8个系统得分达到系统分值的90%以上。
机电系统:
机电、运输质量保证体系得分达到一级,风险预控系统得分达到系统分值的90%以上。
由机电矿长负责领导和协调,由机电科和监控中心等部门具体负责,全面负责全矿机电管理的本质安全型建设,提升本矿的技术装备本质安全化水平,按照长治市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要求实现供电系统的升级改造、提升运输系统的升级改造和健全防排水系统。
生产系统:
采煤、掘进、调度质量保证体系得分达到一级,风险预控系统得分达到系统分值的90%以上。
由生产矿长负责领导和协调,由生产科等部门具体负责,全面负责全矿采掘工作的本质安全型建设和质量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避难硐室等救生系统。
通风系统:
质量保证体系得分达到一级,风险预控系统得分达到系统分值的90%以上。
由总工程师负责领导和协调,由通风科等部门具体负责,全面负责全矿通风系统的本质安全型建设,保证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完善矿井通风系统信息化监控,建立健全防尘系统,健全防灭火系统,地测防治水:
质量保证体系得分达到一级,风险预控系统得分达到系统分值的90%以上。
由总工程师负责领导和协调,地测科和防治水科等部门要按照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要求全面负责本矿基础资料的收集完善以及防治水工作的管理。
安全管理和企业形象:
质量保证体系得分达到一级,风险预控系统得分达到系统分值的90%以上。
由安全矿长负责领导和协调,由安全指挥中心等部门具体负责,全面负责本矿的隐患排查、安全培训和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企业安全管理运行机制。监督本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面达标,监督安全生产措施全面落实,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应急
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平台的建设,努力提高本矿应对事故灾害的能力。
新村煤业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项目及职责分解表
山西新村煤业有限公司
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责任体系及职责
9.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篇九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功能,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点;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这一理论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一个特点是:突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起来,揭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说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主要的功能和最根本的任务。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那么,富裕就一定是社会主义吗?不一定。富裕、生产力发达不一定就是社会主义。还要看与其相配套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单纯地、一般地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也有这个本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不同。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二个特点是:突出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方面的根本目的,揭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本质区别。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首先讲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然后紧接着讲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方面的根本目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毕竟是一种理论。理论要靠人的实践,才会显现出价值。理论也往往会与实践脱节,与实际有差距。理论也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但是现实中我国的生产力依然存在被束缚的现象。东西部的差距在扩大,城乡之间的差距在扩大,底层民众的收入在下降、购买力在下降,腐败依然十分严重,“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就业率较低,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当今的重要问题,也是重要的矛盾。
今天的中国更需要公正与平等。公正与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公正与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准则。没有公正与平等就没有社会主义,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一碗水要端平。”这句俗话说明在中国民间普遍存在公正与平等的理念和思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要端平中国这碗水。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人才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单方面增长,不只是生产力的单方面发展。不能为了生产力的一时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也不能为了生产力的一时发展而破坏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生产力也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不发达和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扩大之间的矛盾,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10.打造本质安全型高突矿井探析 篇十
1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塑造本质安全人
安全文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约束和指导企业员工安全行为的价值理念[1,2]。企业员工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参与者, 安全文化建设所实施的内容、理念等都是以企业基层员工为核心。因此, 安全文化建设的主导是人, 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塑造“思维安全、行为安全”的安全本质人来塑造安全管理型企业。
1、提高管理层执行能力:
进一步加强“一岗两责”责任制, 落实管理层安全执行力考核细则, 设立安全督查机构, 施行“分区、分片”监察制度。要求区队以上干部定期进行安全述职, 对于发生的事故, 由矿领导和安全督查组组成事故调查组, 探明事故发生的内在因素, 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处理。实施由基层负责人直接负责安全隐患处理制度, 并以书面形式向上级主管负责人复命。通过这些具体措施, 既能提升安全生产条件, 又能对员工进行监督。
2、规范基层员工行为:
基层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是生产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利润的创造者。六矿从理念灌输、渗透入手, 利用多种宣传促进安全文化在基层员工心中扎根、生长。 (1) 加强对基层员工的引导作用, 利用安全文化建设学习《企业文化手册》、《安全文化手册》等对基层员工进行统一思想, 形成安全文化意识; (2) 进行目标激励, 把“推进安全生产、构建幸福矿区”作为目标, 把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相融合, 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企业发展规划, 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推动企业朝本质安全型发展。 (3) 加强工人操作技能和突发事故处理能力, 对新工人实施导师带徒制度, 对同一队、组工人实施“安全互保”, 做到有奖罚同受。 (4) 结合OPM管理制度, 建立全方位管理体系, 制定每名工人的职位说明和作业标准, 广泛推行“手指口述”和“岗位描述”操作法, 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员工的第一行为准则。
2 加大安全投入, 确保矿井安全发展
1、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 矿井瓦斯急剧增大, 巷道支护日渐困难。
为了搞好安全工作, 六矿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成立了重点头面检查组, 派专员深入工作面进行监督管理。近年来, 六矿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制定和研发了适应于六矿地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有效解决了困扰六矿安全生产的诸多问题。
2、“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企业的安全发展不仅需要一流的工人, 还需要先进的设备。
六矿加快设备更新率, 敢于应用新设备、新工艺, 在省内首次自主安装了长2800余米的多点驱动胶带输送机, 省内首次在工作面回风巷使用防爆柴油无轨胶轮车, 国内首次运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无人化”综采设备, 采用二次负压降尘技术、“倒回支架”、“高支架整体搬家”等新工艺, 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发挥先进设备优势, 又能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条件[3]。
3 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本质安全型矿井管理就是通过预控为核心, 点线面的、全过程的、集体全员参加的安全管理, 做到人员具有安全思维和行动、设备先进、系统简化、管理合理, 最终实现“人-机-环-管”的统一, 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鉴于煤矿系统的复杂性, 考虑到安全管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从多角度管理学出发, 构建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管理层次和四种管理保障机制, 亦可称为“内圆外方”管理模式。“内圆”突出了不同管理层次的核心地位和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 “外方”则注重保障机制的必须遵循性。
安全管理体系中:决策层处于最核心地位, 对各项安全管理做出决策, 是创建安全管理型企业的主导;管理层位于第二层次, 主要对于决策层做出的决定进行执行, 其执行能力决定管理的成败;基层员工位于第三层次, 是各项管理指示、措施的直接实施者。三个层次人员关系既有从上至下垂直管理关系, 又有从下到上的反馈关系, 三个层次人员思想和行为上的统一是保障安全管理工作成功的关键[4]。
3 结束语
鉴于高突矿井管理的复杂性, 需要多种保障作用: (1) 安全文化保障, 只有健全完善企业安全文化, 提高员工安全管理价值观, 才能使员工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管理制度保障, 制度是保障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载体, 良好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开展安全工作的保障; (3) 安全监督管理保障, 针对高突矿井这一复杂生产系统, 必须加大监督力度, 设立专门监督工作部门, 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 (4) 安全创新管理保障, 注重职工创新能力, 重视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 促进安全管理系统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黄军利.安全文化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影响性分析[J].煤炭工程, 2007 (6) :107-110.
[2]陶伟.基于“三个本质”建设的高突老化矿井安全管理析[J].中州煤炭, 2009 (6) :112-113.
[3]冯万君.精细化管理在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中州煤炭, 2009 (8) :136-137.
11.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篇十一
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马克思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初学者往往认为,该论断真正揭示了人的本质,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最完整、最深刻的表述.本文则不以为然,而是试图从纵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来透视这一论断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从横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的三个层面: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的关系,来揭示人的本质丰富而完整的内涵,以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作 者:程平Cheng Ping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刊 名:铜陵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LING COLLEGE年,卷(期):2(2)分类号:A81关键词:马克思 人的本质 社会关系总和 劳动 需要
12.对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认识 篇十二
沈阳市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720万(市区人口485万)。有140余种工业门类,以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资讯、化工医药、食品加工为主要支柱产业。全市有2035户规模以上的大中型企业、26万户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300多万从业人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十分繁重。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的感到安全生产工作与安全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如果安全文化建设抓得不够扎实,最终会影响到安全生产工作的整体发展,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必由之路。
2008年,沈阳市安监局全面贯彻国家安监总局《“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和省安监局《关于开展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意见》,并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同“安全生产标准化”、“反违章”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力加强安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使之相互协调、同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8年沈阳市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呈现出事故总量明显下降、亿元GDP死亡率显著下降的发展趋势。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对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做法。
一、强化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安全文化”,是人类在劳动、生产、生活和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为避免意外遭受打击、伤害和碰撞所采取的普遍认同的办法、措施和经验,形成的有价值的行为准则,即:安全文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性决策。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安全发展,在理论上确立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理论,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
沈阳市安监局领导班子在全面深刻领会党的创建和谐社会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响应省、市号召,为全民打造安全大环境。局领导班子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包含安全宣传、教育、管理、法制、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和组织实施,涉及千家万户和全体职工群众,必须加强沟通和联系,努力建起安全文化网络体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发挥整体合力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在实施创建安全文化建设这项工作中,我们全面贯彻国家安监总局《“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和省安监局《关于开展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意见》,积极主动靠前工作,深入企业进行宣传,强化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得到企业对创建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工作中我们想尽办法助推企业把安全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推动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安全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沈阳市有2035户规模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有120户中直企业,许多企业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有雄厚的安全文化底蕴。我们一方面派人去厂里宣传企业创建工作的意义,另一方面进行创建工作调研,总结好的经验做法,用于指导全市各县区企业全面开展此项工作。正是由于局领导重视和部门、企业的大力协作使我们的创建指导工作少走了不少弯路,真正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法规规章援助,对企业创建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突出重点,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大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塑造全员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理念,摆脱以“事和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强化以人为本,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真正营造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境界,使安全管理迈上科学规范的轨道。我们做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部门,有义务对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创建工作进行服务和指导。在推进开展这项工作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分级选拔,共同推进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和省安监局《关于开展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意见》,加强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工作的领导,市安监局专门下发了《沈阳市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实施方案》,根据《辽宁省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标准》,结合沈阳市实际情况制定了《沈阳市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考核标准》,并于2008年6月成立了由沈阳市安监局陈建智局长挂帅的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全市的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的创建工作。同时,各区、县(市)安监局设立了创建领导机构,明确主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分别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具体创建工作方案,进一步量化、细化了创建内容和标准。市、县(区)安监局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培育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近百家,通过对企业的逐级选拔和推荐,最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沈阳铁路信号工厂、辽宁伊利乳业等五家企业作为 “辽宁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参选单位向省局推荐。
(二)指导培育,以点带面,全面展开
为使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得到有力的技术支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市局各业务处室加强对重点培育企业的专业指导,深入企业进行指导、咨询,解决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识别,事故隐患排查方法,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要点等。
沈阳铁路信号工厂始建于1937年,隶属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是国资委直属中央驻沈企业,在市局相关处室的指导下,该企业以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为着眼点,高效整合企业各种资源,强化基础管理,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坚持“始于宣传教育,终于宣传教育”的做法,最终促成了从“约束行为”到“形成理念”,从“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的质的飞跃,形成了“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关爱生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如利用每天班前5分钟的时间,通过广播站播放安全警示词,提醒员工时刻关注安全;以厂内安全生产动态、安全隐患曝光、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知识等为内容每月出版一期《安全生产简报》;利用前几年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编写《安全警示录》,组织员工进行了收看学习;邀请沈阳市安全生产专家对全厂中层以上干部、专兼职安全员、班组长等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开展专项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等。他们的一些做法对其他参与创建活动企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也是我市第一家通过考核推荐的省级安全文化示范参选企业,我局及时进行了推广。
(三)与“反违章”活动紧密结合,大力推动安全文化创建工作
我市从2007年起,开始在企业实施反违章活动,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三违”引发事故比例大幅度下降,并形成了“修订规程、学习培训、隐患排查、安全创建”的基本工作框架,全市企业在按照基本框架,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全员培训和安全文化建设。包括: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结合企业工艺、设备设施、材料、环境等的变化,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种安全制度、操作规程、企业标准等进行实时修订;强化全员培训,企业领导、安全监管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特别是加强临时工和新入厂工人培训;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和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责任人、措施和时限,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这些举措有力的推动了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的创建工作。
(四)加强宣传,创新载体,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多年以来,沈阳市安监局始终把安全生产宣传作为从源头上强化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总结宣传工作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新形势、新要求的有效宣传方式和途径,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为创建工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依托各类载体,为开展创建工作导航。2008年我们充分利用《中国安全生产报》驻沈阳记者站的优势,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新闻,大力宣传各级在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上的经验做法,舆论引导企业开展创建工作。2008年,在《中国安全生产报》上共发表新闻报道60余篇,沈阳市地方电视台、报纸等媒体相关报道1600余篇,沈阳电视台滚动字幕滚动播出300余条,在《沈阳晚报》出版安监专版12个整版,沈阳安全生产网共上网各类信息5624条。
2、与主流媒体密切协作,广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多年来,沈阳市安监局与国家、省内多家媒体紧密配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宣传的广度与深度。如:建立《中国安全生产报》驻沈阳记者站;与沈阳电台《市民您早》栏目合作,每天插播安全警示用语,在新闻110直播室每周设置“安全警示案例”栏目;与《沈阳晚报》联合,每月制作一期安全生产专版,报道反违章活动、案例分析、安全知识、企业先进典型事例、曝光各类违法活动等,这些栏目深受广大读者听众喜爱,企业从中受益匪浅。
3、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包括:组织十万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安全生产月万人签名活动、安全生产专场文艺演出、农民工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安全生产知识演讲、征集安全生产文章及摄影作品、安全生产知识有奖答题、送安全生产知识下基层、安全生产知识短信传递,各企业、施工现场、商场、社区等公共场所悬挂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全市出租车电子屏滚动播出安全用语等活动,全方位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提高广大市民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3.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 篇十三
1. 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 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
《反思教育》 (下面简称报告) 面对世界新的挑战, 提出教育应负的责任和教育的变革, 提出要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教育。总的精神如报告导言中说的: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 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在教育和学习方面, 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 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 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 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 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 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报告提出未来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报告强调经济发展必须遵从环境管理的指导, 必须服从人们对于和平、包容与社会正义的关注。报告认为, 人文主义方法可以让教育辩论超越经济发展中的功利主义作用, 应对全球学习格局的变化。
教育和学习要超越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 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要将通常受到歧视的那些人包容进来, 包括妇女和女童、土著人、残疾人、移民、老年人以及受冲突影响国家的民众。这将要求采用开放和灵活的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法。由此, 报告提出, 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
2. 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
关于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的理解, 报告在最后一章作了详细的解释。我认为有这么几层意思:
一是教育的人文主义精神。报告强调教育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教育要尊重生命、尊重公正、平等, 使人们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报告提出:“根据当前形势重新审视教育权。”指出:“国际发展讨论常常会将教育作为一项人权和一项公益事业。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 并且有助于实现其他各项人权。”这意味着国家要确保尊重、落实和保护受教育权, 除了提供教育之外, 还必须成为受教育权的担保人。报告批判了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报告认为, 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报告说:“教育的经济功能无疑是重要的, 但我们必须超越单纯的功利主义观点以及众多国际发展讨论体现出的人力资本理念。教育不仅关系到学习技能, 还涉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 而这在多样化世界中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 应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
二是强调教育的共同利益。报告认为, “共同利益”可以定义为:“人类在本质上共享并且互相交流的各种善意, 例如价值观、公民美德和正义感。”报告认为, 共同利益的概念超越了个人主义的社会经济理论。共同利益不是个人受益, 而是一项社会集体努力的事业。在界定什么是共同利益时, 强调参与过程, 知识必然成为人类共同遗产的一部分。指出, “要在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应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这意味着知识的创造、控制、获取、习得和运用向所有人开放, 是一项社会集体努力。报告批评了教育私有化, 并为知识的私有化趋势担忧。报告说:“教育是社会平等链条上的第一环, 不应将教育出让给市场。”教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 国家要确保教育权的落实。
三是强调多样性、多元化。报告认为, 共同利益的含义必须根据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关于幸福和共同生活的多种概念来界定。共同利益有多种文化的解读。因此, 在尊重基本权利的同时要承认并培养关于环境、世界观和知识体系的多样性。教育作为共同利益应该具有包容性。因此, 必须探索主流知识模式之外的其他各种知识体系, 承认并妥善安处其他知识体系, 而不是将其放在劣势地位。这里指的是各种社会、民族, 特别是弱势群族的文化知识体系。
这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过去人们总是用工具理论来解释教育。教育要么是作为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的工具, 要么就是作为经济增长的工具, 缺乏对教育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缺乏教育对人的本体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教育的确离不开政治和经济并要为它们服务, 但教育更是人的权利, 同时只有个体人得到发展, 才能为政治经济服务。
3. 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式
报告认为, 面临当前的社会挑战, 学习方式需要改变, 要重新定义学习的概念。学习可以理解为获得信息、认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学习既是过程, 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果;既是手段, 也是目的;既是个人行为, 也是集体努力。学习是由环境决定的多方面的现实存在。报告批评当前国际教育讨论张口闭口谈学习, 但“主要关注的是教育过程的结果, 而往往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关注结果, 主要是指学习成绩”, 而忽视了“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面对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变革, 教育要帮助人们改变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同时, 报告认为, 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 需要采用开放和灵活的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式。
过去, 把教育理解为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和有组织的学习。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都是制度化的。但是人的许多学习是非正式的。“我们在生活中学习到的许多知识并非有意为之。这种非正式学习是所有社会化经验的必然体验。”所以要重视非正式学习。
报告提出要“反思课程编排”, 强调人文主义课程和多元化课程, 反对一切文化“霸权”、定型观念和偏见, 把课程建立在跨文化的基础上。
当今世界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消息和知识的途径、交流方式。报告认为, 数字技术为表达自由创造了更多机会, 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关心的重大问题:个人信息涉及隐私和安全等重要问题。需要用法律和其他保障措施来防止数字技术的误用。“在这个新的网络世界里, 教育工作者需要帮助新一代‘数字国民’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应对现有数字技术乃至今后更新技术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4. 学校教育和教师不会消亡
在数字化、互联网时代, 学校和教师起什么作用?会不会消亡?报告的回答是否定的。报告提到, 现在有些人认为, 由于电子学习、移动学习和其他数字技术提供了大量学习机会, 学校教育没有前途。但是报告认为, 正如富尔报告和德洛尔报告中说的, 虽然知识的来源改变了, 人们与知识之间的交流互动方式也改变了, 但正规教育系统变化缓慢。因此, 报告认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没削弱。学校教育是制度化学习和在家庭之外实现社会化的第一步, 是社会学习 (学会做人和学会生存) 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不应只是个人的事情, 作为一种社会经验, 需要与他人共同学习, 以及通过与同伴和老师进行讨论及辩论的方式来学习。”这一段话, 既说明学校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又说明当代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不是个人埋头读书, 而是需要与同伴和老师共同学习。
当然, 数字化、互联网大大拓宽了学习空间, 给以课堂为中心的学习带来挑战。报告介绍了慕课 (MOOC) 和移动学习的方式和特点, 但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教育机构转向混合、多样化和复杂的学习格局, 实现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 让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机构与其他非正规教育经验开展更加密切的互动, 而且这种互动要从幼儿阶段开始, 延续终生。
14.对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认识 篇十四
加强全方位安全管理实现矿井本质安全
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工作的保障.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有力支撑.作为新建投产的现代化矿井,山东临沂矿业集团新驿煤矿在投产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通过加强安全管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职工的`业务素质水平、行为规范均得到很大提高,使矿井走上了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推动了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作 者:焦士荣 作者单位: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驿煤矿刊 名:中国煤炭工业英文刊名:CHINA COAL INDUSTRY年,卷(期):“”(12)分类号:X9关键词:
【对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认识】推荐阅读:
对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10-09
第五课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教案10-07
本质安全汇报材料06-29
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研究思路10-15
对构建和谐婚姻的思考10-19
依托信息化平台提高本质安全化管理10-29
论自由的本质07-06
四个全面的本质07-03
作文教学本质的回归07-04
意识的本质学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