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分析维度

2024-07-26

企业管理分析维度(共9篇)

1.企业管理分析维度 篇一

“自恋”的五个精神分析维度

1、自恋:力比多的投注,快乐为本

这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自恋,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舒服一些,开心快乐一些,所谓的“冷暖自知”,这是自恋的动力学特征。弗洛伊德比较重视这个维度,重视动物本能,所谓的“性驱力”;弗洛伊德把自恋分为“原发自恋”和“继发自恋”。原发自恋是指力比多投注于自身,这是新生儿的自恋特征,比如吸吮手指、性自慰等,通过自体刺激而获得快乐,不与他人形成人际互动关系。在后续的正常发育过程中,力比多逐渐地离开自身,投向妈妈的乳房等外部对象物。如果力比多外部投注时受到挫折,重新返回自身,就叫做“继发性自恋”。这是弗洛伊德对于“自恋的动力学”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2、自恋:眼睛、理性、客观、自我意识,误把自身当作“他人(客体)”

弗洛伊德也曾经引用水仙花的故事,来说明自恋的这层含义。神话传说中,古代有一位英俊少年,爱上了水中自己的倒影,终于有一天,他要跟水中的倒影融合,扑进水中,被淹死;死后,水面上开出了一束美丽的水仙花。这个故事的含义是:人类把自身当作是“别人”、“对象物”、“客体”去爱,与客体的自身融合。每个人所爱的是客体的自己,而非主体的自己。当人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认识自己,更多的使用眼睛去观察自己,而非用身体去感受自己时,人把自己当作客体去爱,比如,自从那片树叶开始,人类发明了衣服,从此,人类爱衣服超过爱自身,很多人即便自己吃不上饭,也要买件漂亮衣服穿给别人看,死要面子活受罪。一旦人把自身当客体,爱上客体的自己,人就会忽略了主体,甚至是失去了主体的地位,形成假性自体,人生变成了一场人格作秀。人类进化到今天,人类的智慧发展了,理性增加了,具有了超强的自我意识,每个人心中都形成了关于“自体的表象”,人的主体地位让位于心中的客体表象,主体虽然也存在于心中,但是主体自然受到了客体表象、理性等的压制。自恋的这一部分特点,曾经是弗洛伊德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后续地发展出客体关系理论的观点。

3、自恋:自我中心,把“他人(Others, object)”当作“我的(Mine)”,把“我的”当作“我(I,subject)”

人类的肉身,本来只有一百多斤。每个人以身体为界,可以区分自身与他人。但是,人类自从进入社会群体生活以来,每个人“以人为镜”,通过他人的存在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人的心灵,已经超出了肉身的界限,把身边的“他人”也当作是自我存在的依据。比如,人们经常会说“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家乡,我的同学朋友,我的孩子,……我的学历,我的工作,我的房子,我的汽车,我的财产”。每个人都倾向于把自己当作“坐标原点”,认为地球和他人是围着自己转的,把身边的人和物当作是自我的外部延伸或者是自我的附属物。这种“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经常表现为把“他人(Others, object)”当作“我的(Mine)”,把“我的”

当作“我(I,subject)”。一旦人类发展到这一步,人类已经远离了人自身,主体被客体所替代,形成了自体客体(self object)。这时,个体往往会对他的这些“自体客体”(他人)强求,强求他人必须跟自己一样,围着自己转;否则就会失去“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存在感。自恋的这层含义,属于“自体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恋概念,尤其是自恋中的“夸大的自体”。

4、自恋:把“别人”等同于“自我”

人的潜意识“初级思维过程”,经常是忽略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性。只要是能够产生同样感受的不同事物,人们宁愿在潜意识里当作是同一类、同一种事物。当人们“以人为镜”地认识自己时,经常会忽略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别人跟我是一样的人”(投射、镜映移情的心理机制),缺少区分自身与他人边界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个人意愿、好恶投射给别人,认为别人肯定跟我一样,具有同样的想法、同样的感情、相同的需要和愿望。人类的这种“将心比心”的能力,是产生共情的潜意识心理基础。

从前有一位有钱人,花大价钱买了一只名贵的鸟,有钱人喜欢喝酒,就给鸟喝酒,自己喜欢吃肉,就给鸟吃肉。这样喂了三天,鸟就死了。这个有钱人,就是“自恋”的人,他把鸟等同于自己,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个人喜好投射给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对待鸟,不注意区分鸟和人的差异,结果就会导致鸟的死亡。有的妈妈,经常会像这位有钱人那样,把个人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自己喜欢唱歌,就给让孩子去学唱歌;自己喜欢跳舞,就让孩子去跳舞,而不管孩子是否真正地喜欢这些。

孔子说: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己之所欲,亦不能施之于人!”

5、自恋:割裂好自体与坏自体,理想化自身与他人

在婴儿早期阶段(分离-个体化阶段),当婴儿的欲望和需要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时,婴儿对于现实中的妈妈就会感受为“坏妈妈”,同时,婴儿会在内心创作、想象出一个“好妈妈”的形象,并期望着好妈妈的出现。这是婴儿遇到挫折时的“理想化防御机制”。在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婴儿也会把自己理想化,把自己想象为一个最乖、最可爱的“宝宝”。在这个婴儿发育过程中,如果婴儿能够得到好妈妈持续稳定的呵护、共情和及时响应,那么,婴儿就能够逐渐地将“好妈妈”与“坏妈妈”整合,也能把“好宝宝”与“坏宝宝”整合,并把“理想与现实”整合,并逐渐地形成“区分幻想与现实的能力”、“区分自身与他人能力”,使自己仰望理想,又能立足于现实,发展自己的实际能力,脚踏实地地、快乐地去生活。

如果在“分离-个体化阶段”,婴儿没有得到妈妈的持续呵护、共情和及时响应,那么,婴儿就会一直处在“好自体”与“坏自体”的割裂状态,其在内心保持着“好妈妈”、“好自身”的幻想,而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强烈的弱小无力感、无价值感、被遗弃感,有着对自己的“坏自体”的强烈憎恨与自我贬低,反向形成“好自体”,并理想化地去强烈追求这个“好自体”。婴儿可以一直使用这种理想化的心理防御机制,一直持续到成年,构成他“过度理想化的人格特征”,这样的人经常会对赞美成瘾,认为“自己的筐里没烂杏”,自己什么东西都必须是好的,必须超过别人,压别人一头,强求自己达到自我理想的程度,强求别人必须把我看作是 “十分完美的人”。

在人际互动中,这样的人,往往会把“好自体”留给自己,把“坏自体”投射给他人,经常是在显示自己比别人好,显示自己的优秀,对赞美成瘾,经常会在人际关系中贬低别人、剥削别人,指责别人多么的糟糕和差劲儿。这一部分心理活动,属于克莱因所说的“分裂-偏执(P-S)位态”。

为了让自己达到“完美的境地”,往往需要“头悬梁、锥刺股”地虐待自己,削足适履,让自己受苦,自我虐待,让自己达到“理想自我的状态”。如果自己能够达到这种自我理想的状态,就会沾沾自喜,但是,很快就会觉得自己仍然不够优秀,仍然会有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存在,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为此而忐忑不安,甚至是“羡慕嫉妒恨”。如果达不到这种“十分完美的状态”,立刻就会变得自我贬低,自我憎恨,自我攻击,自残自伤,甚至自杀。其内心无法整合处理“理想自体与现实自体”之间的冲突。

在强求自己达到“十分完美”的过程中,还会对他人进行强求,强求他人认同自己的想法,强求他人赞美自己。如果别人不顺从,甚至不相应,就会对他人产生愤怒,并进行贬低和攻击。即使别人顺从了他的强求,他也会贬低他人,压别人一头,认为别人劣等,不如自己完美。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剥削、压制他人。

例如,有一个中年女人,对着镜子问“我是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当镜子告诉她“还有一个小姑娘比你更漂亮”时,她就会愤怒地派人去杀害这个小姑娘。这个自恋的女人,内心很没有同情心,缺少共情能力,缺少跟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尽管她表面上显得自己很阳光,很牛,很自信,其内心深处却被不安、恐惧、嫉妒的酸楚所占据。

受“自恋理想化”的推动,无论把自己想象成“最美丽”、“最有能力”或者“最有道德感”,所有这些“自我理想化”的共同特点是“委屈自己,讨好别人”。严重时,表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

关于自恋的这一层含义,属于“自体心理学”中的“自恋理想化的移情”和“自恋移情的愤怒”。

小结:健康的自恋

无论从“快乐”层面来说,还是从自我意识、客体关系层面来说,或是从“夸大的自体”、“理想化的自体”方面来说,人类是普遍自恋的。那么,健康人与病态者相比,在自恋方面,有哪些根本的区别点呢?

1、健康人能够区分自身与他人,而非“自我中心”。把自己和他人都当作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个人所具有的独立意志;在尊重自己的同时,也能够尊重他人,能够平等尊重的去与他人共情;给自己足够自由自主的空间的同时,也能够给别人以足够的自由和自主空间,能够看到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并能够尊重这种差异,能够做到不把个人意愿强加于他人,能够做到“君子和而不同”。

2、健康人能够区分理想与现实,即使心怀理想,仍能立足现实,特别是当理想无法兑现的时候,仍然能够不怨天尤人,能够安居乐业地生活。而非“自我强求”、“自我贬低”、“自我虐待”、“自我攻击”、“强求他人”、“攻击他人”。

3、整合“好客体”与“坏客体”,整合“好自体”与“坏自体”,好人与坏人,不再是两个人,而是同一个人,是同一个人的两个方面。能够接纳自己的“坏自体”,能够不再把坏的自体投射于他人,在人际互动中,不再投射性认同地去把别人互动成坏人,不再去贬低他人,最终,能够自我接纳,整合“好自体”与“坏自体”。

4、健康人能够冷暖自知,能够在塑造自己、满足他人的同时,也能够尊重自己的主体需要,既把自己当客体,也把自己当主体,在内心能够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灵活统一,能够以现实有效的手段,达成自己的愿望,满足主体的需要,让自己快乐地生活。“即使在这个世界上,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能快乐幸福地生活下去”。

2.企业管理分析维度 篇二

一、现行《合伙企业法》的条文表述可以更为精确

现行《合伙企业法》的一些条文表述还不够严谨, 逻辑处理存有瑕疵, 故应做出相应矫正, 使其精确到位。下举两例予以说明。

(一) 以法律保护主体的称谓为例

现行《合伙企业法》第1条规定:“为了规范合伙企业的行为, 保护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制定本法。”经过分析可以发现, 现行《合伙企业法》在立法宗旨中虽申明了对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却遗漏了债务人、质权人等利害关系人, 未对他们的合法权益保护做出开宗明义的规定, 而这些利害关系人在该法第二章第四节中被统称为“第三人”。毋庸置疑, 一部法律的立法宗旨应对保护主体范围做出明确界定, 而不应有所疏漏, 如《合同法》在立法宗旨中将“合同当事人”列为保护主体而未只强调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或许是受到《个人独资企业法》立法宗旨 (受保护主体范围为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 与《公司法》立法宗旨 (受保护主体范围为公司、股东和债权人) 的影响, 《合伙企业法》立法宗旨将保护主体界定为“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债权人”, 遗漏了其他利害关系人等“第三人”, 百密一疏。所以, 立法者应将“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写入《合伙企业法》的立法宗旨, 同时, 这种做法亦应为其他法律借鉴。

(二) 以责任承担形式的界分为例

现行《合伙企业法》第2条第3款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 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众所周知, 有限合伙企业可以只有一个普通合伙人。在这样一种正常的情况下, 法律怎么可能要求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呢?因为他缺乏可“连带”的对象。但如说现行《合伙企业法》中没有条文对普通合伙人承担的是无限责任还是无限连带责任做出区别规定, 却有失公允。《合伙企业法》 (1997) 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第57条第1款曾规定:“对合伙人本人执业行为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引起的合伙企业债务, 该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对于该规定, 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审议中提出:“如果‘本人’是一个合伙人, 就不存在连带责任问题, 如果‘本人’是数个合伙人, 才应承担连带责任, 所以, 这款规定不够清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研究认为, 需要对该款区分一个合伙人和数个合伙人的不同情况做出规定。据此, 法律委员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将这一款修改为:“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 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 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最终法律委员会的这一建议体现在《合伙企业法》建议表决稿第57条第1款中并获得审议通过。但令人遗憾的是, 现行《合伙企业法》只是在第57条中对普通合伙人承担的是无限责任还是无限连带责任做出了区别规定, 至于其他条文 (如第2条、第39条、第53条等) , 则未做出类同处理。

二、现行《合伙企业法》的内容结构可以更加完善

现行《合伙企业法》的一些制度设计还不够精细, 显得预见性不足, 致使某些现实社会关系得不到法律对位调整。因此, 我们应找到问题所在和潜在问题, 设计和完善相应的调控机制, 完善现行《合伙企业法》的内容结构。下举两例予以说明。

(一) 以入伙人知情权的保障为例

现行《合伙企业法》第43条规定:“新合伙人入伙, 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 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订立入伙协议时, 原合伙人应当向新合伙人如实告知原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对照来看, 该条将原《合伙企业法》规定的“原合伙人应当向新合伙人告知原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修改为“原合伙人应当向新合伙人如实告知原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强调了原合伙人向新合伙人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使诚实信用原则进一步具体化, 明确了立法原意。应当说法律考虑的看起来很周到了, 但白璧微瑕, 实践中仍存隐忧。法律虽然赋予了原合伙人如实告知义务, 也规定了告知内容, 但是法律在告知的形式和举证上未作规定, 也没有设定相应的责任条款。这样一来, 法律规定的原合伙人对入伙的新合伙人的告知义务就很难落到实处。例如, 在丙加入合伙企业时, 原合伙人甲、乙向其口头告知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事后丙发现甲、乙所言非实, 意欲解除入伙协议并请求甲、乙赔偿其所受损失。但是,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 丙应对其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而这对他是极为不利的。所以, 法律欲使原合伙人的如实告知义务真正落到实处, 新合伙人的知情权得到切实保障, 就应在告知的具体形式、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至于具体操作, 可以在原条文的基础上“一改一增”。“一改”, 是对现行《合伙企业法》第43条第2款做出适当修改, 内容为:“订立入伙协议时, 原合伙人应当向新合伙人书面如实告知原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并对告知情况是否属实负有举证责任。”“一增”, 是在现行《合伙企业法》第五章《法律责任》中增设一条 (如第×××条) , 对原合伙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后果做出规定, 内容为:“原合伙人违反本法规定, 在新合伙人入伙时未向其书面如实告知原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给合伙企业、新合伙人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 以有限合伙人的嗣后责任为例

现行《合伙企业法》第91条规定:合伙企业注销后, 原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我们知道, “合伙企业是典型的人合企业, 其与其他企业形式的重要区别就是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根据权利义务一致性原理, 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 普通合伙人可依法分得利润, 获取经济利益, 同时也应依法分担企业亏损, 承担企业不能清偿的到期债务, 即承担无限 (连带) 责任。所以, 根据本条规定, 合伙企业虽已不复存在, 但原普通合伙人仍应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承担无限 (连带) 责任。经过审视, 我们会发现现行《合伙企业法》第91条遗漏了一类责任主体——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有限合伙人。在实践中采用有限合伙形式的风险投资企业大多在合伙协议中约定, 为收回投资, 有限合伙人可以在入伙前几年多分利润或者独分利润, 而普通合伙人少分或者不分利润。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研究后认为, 考虑到有限合伙企业的特点, 立法应对其利润分配办法做出更为灵活的规定。根据现行《合伙企业法》第69条的规定, 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 有限合伙企业不得将其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言外之意, 根据合伙协议的特别约定, 有限合伙企业的两类合伙人在利润分配上可以在特定时间内不求一致, 甚至普通合伙人完全不分利润。但该条规定并未允许有限合伙企业对其亏损分担“另有约定”。由此可知, 对于有限合伙企业而言, 尽管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承担的责任形式有所不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 他们对合伙企业债务, 均应承担责任。现行《合伙企业法》第89条规定:“合伙企业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和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以及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 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进行分配。”根据权利义务一致性原理, 原合伙人如在合伙企业注销前分得一定剩余财产, 就没有理由不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承担责任。如此看来, 有限合伙企业注销后, 对于其存续期间所负债务, 原有限合伙人也应视情况予以承担。综上所述, 合伙企业注销后, 原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或者无限责任, 原有限合伙人基于权利义务一致性原理, 也应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责任, 这种责任当然为不波及其个人自有财产的有限责任。具体说来, 合伙企业注销后, 对于其存续期间的负债, 原普通合伙人 (包括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特殊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 应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原普通合伙人为两个以上时所担) 或者无限责任 (原普通合伙人为一个时所担) ;原有限合伙人应当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分配的剩余财产承担责任。基于为两类合伙人承担债务设定共同的前提条件, 理顺条文内容的逻辑关系, 修改后的现行《合伙企业法》第91条应为:“对于已注销的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 原合伙人如为普通合伙人, 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或者无限责任;原合伙人如为有限合伙人, 以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分配的剩余财产承担责任。”

摘要:时势变化决定了我国《合伙企业法》在2006年进行修订。经过近7年的运转, 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对我国合伙企业的存续发展发挥了积极调控作用。但客观而言, 该法的线条与轮廓仍嫌粗略, 需要在理论探究和实践验证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完善, 以使其条文表述更为精确, 内容结构更加完善。

关键词:合伙企业法,修订,再完善

参考文献

[1]沈宗灵.法学基础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331.

3.多维度的艺术形式分析 篇三

1.艺术形式在感官生理上的直观反应

花开花谢、潮涨潮落,松子的层叠、树叶的脉络(如图1),自然形态是艺术形式的本原,人类耳濡目染于大自然,从漫长的历史进化中炼就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视觉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视觉反应首先基于生物本能,形态特征直接为视觉所感知,就像味觉对于甜与苦的反应一样。艺术形式有一部分是对自然形态的提炼,反映了某种自然规律,适应了人的视觉生理,因此不需要借助知识判断和大脑联想,也不需要联系社会意义,而能够直接产生直观效应,这是一种纯粹的、基础的层面。比如到了秋天,树叶因自然规律变黄、变红,与原有的绿叶交相辉映,形成色彩的渐变,一簇簇相互叠压,这种自然协调感可以用于艺术形式,使人们从视觉直观上感到的舒适,心情也会随之变得美好。在这一层面,形式以自然属性同人的生理本能相适应,有感官的愉悦,也有本能的排斥。

远古时代的人类的自然环境是优美的:美丽芬芳的花草漫山遍野,羽毛艳丽的鸟禽嬉戏争鸣,形色斑斓的贝壳布满海滩,星彩闪烁的宝石点缀山涧,结构有序的动物骨骼遗留荒原。这些美好的景物刺激人们的感官,使其产生陶醉、舒适的愉悦心理。先民从大自然中获得了审美艺术灵感,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他们对于艺术形式的探索,有可能只是本能需求,他们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之谈,一切都有待探索与发现。他们需要特定的视觉造型以便他们更好地记录生活,没有任何杂念的艺术形式,很纯粹。

早在新石器时代出土的螺旋纹陶器(如图2),便是先民们对于艺术形式的早期探索,没有参考图样,直接取材于自然,他们对于艺术形式的美感追求,大部分取决于视觉的直观感受,在自然的运动与 人的生物节奏中寻找一种和谐。人有共同的生理机能和适应性,又有 基本相同的生存环境,于是就可能有约定俗成的共同感受,这是形式效应的共同基础,可以探索形式感的基本特性与组合规律。

2.艺术形式在生活体验中的综合反应

为什么我们可以分辨出色彩是素雅的,还是庄重的?为什么我们可以感受到暖色发热、冷色发凉?为什么我们可以体会到厚重物象的凝重感和烟与柳的轻柔感?这是视觉生理与生活经验的交融与互动,这样的形式感,表面上是一种直观感受,实际上融入了“预先”介入的视觉经验,是将观察所得到的同以往经验相结合的过程,竹叶画单不画双便是如此,长期积累的视觉经验是形式感的基础。在生活体验中提取艺术形式,这是一种形式关系在视觉心理上的综合反应。

当眼睛看到火的红色时,皮肤同时会感觉到热。当尝到青果的酸涩时,又使酸味同青绿色有了某种心理联系。同样是纹样,青铜器的纹饰使我们看到了厚重感,而唐朝的卷草纹我们看到的却是轻柔。颜色似乎有温度,声音似乎有形象,冷暖似乎有重量,这些生理机能与生活经验使不同的感觉之间发生关联,有时还可以互相替代,这是生活体验、视觉记忆与眼前所见相结合的产物,物有所通,心有所感,用现下的一个词来表示那就是“通感”。在现代修辞学中,钱钟书先生首次用到了“通感”的概念。其实追溯到中国古代,通感便在古人的诗词中喜闻乐见。唐代的杜牧《秋夕》中“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夜色怎么会和凉水一样呢?其实,这完全是靠人的五官通感去感受的,因为冷的色调和冰凉的水给人的感觉是一致的,因此诗人抓住了这样的感觉,给人以立体的感受。

阿恩海姆曾说过,艺术家“眼前所得到的经验,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从一个人毕生所获取的无数经验当中发展出来的最新经验。”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感情深沉、内敛,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别样感受,那是因为作者在品尝一块点心和一口茶时突然感到的,它激起了主人公童年时代在某一城市休养时的特殊印象;席勒在创作时,他的桌子上永远放着一个烂苹果;巴尔扎克穿上僧侣长袍便有了高涨的创作激情。诸如此类,每一位艺术家在创作时都有自己独特的刺激物,新的艺术形式是原有的心理经验同眼前所感知物象相融合的结果。

3.艺术形式的社会化表现

为艺术形式注入社会意义,便是艺术形式的社会化,其中包括社会、政治和时代特点等社会化变异因素的影响,形式本体的作用常常只能是一种关联物、一个触发点、一个容纳附加内容的载体,社会内涵是通过形式特征的关联得以表现,或者是以一种符号的形式来表现艺术形式。艺术形式的社会化会使人们更加注重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意义,它是形式的身外之物,形式的象征意义不是由形式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而是由外因赋予的,这里的艺术形式要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外部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说明。社会赋予的意义需要在历史中形成,必须得到社会的共识,而不是艺术家主观捏造出来的。如果抛开各种社会联系,任意创造主观上的形式观念,有可能既扭曲了形式效应,又曲解了社会意义,所以必须从理论上加以鉴别。

中国古老的民间以谐音流行起来的传统图案,当时的人们赋予其吉祥如意的传统观念,祈求生活的美好,这里的艺术形式只是民俗的载体,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追求与期盼。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民俗心理的一种视觉外化,图案艺术形式所折射出来的民俗心理和审美情趣表达了当今民众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生活,同图案本身的特征没有过多的联系,是社会所赋予的。如民间的“早生贵子”、“年年有余”(如图3)等一些动人的说法,都是通过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象征意义。“早生贵子”分别代表着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这些随处可见的物象在人们的口中变成了情感表达的吉祥观念,祈求多子多孙、福泽延绵的美好愿望。而“年年有余”就会使人们将“鱼”和“余”联系起来,金鱼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这是民间以谐音的方式赋予它独特的文化背景,用金鱼这样的具象表达同每家每户丰衣足食、年年有剩余这样的说法联系起来,这样的艺术形式表达,使老百姓达到了心理的平衡与满足,是完整与美好的有机结合。

艺术形式的社会化具有不稳定的因素,出于外因考虑,形式会随着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变化,形式的社会意义会不断被刷新。十字架标志(如图4)在不同的时期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在古老的年代十字架被认为是一种刑具,因此在西方文学中,一般用十字架来表示苦难。后来十字架与基督教耶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了基督教的标志。现在十字架成为中立、人道主义的标志而广泛为医疗事业所采用。同样的艺术本体表现形式,却因时代特征的不同而改变了其中蕴藏的内涵,这里的形式被指定为某种意义的载体,外形与内涵没有直接联系,由社会赋予其意义。

形式的社会化感受是复杂的,对此,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形式自身确定的规律性可言,更多的性质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也可以称之为形式效应的社会化延伸,在这一层面上,可以探索艺术的社会心理问题和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诸多问题。

总结

我们生活在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中,艺术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伴随物,必然与生命感受和生活体验息息相关。形式之所以具有艺术价值,是因为它源自于生命的有机体,来自于自然的规律。形式效应的领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众说纷纭的领域,它是连带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综合反应,它们相互作用,形成整体,但相互之间的关系又有明确的界线。

研究形式效应的三个层面,是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对于艺术形式的评估和感知,是需要一个具有规律性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想要创造出美的艺术形式,就必须注重理论基础性建设。艺术理论要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大众,服务于艺术实践。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一个强大的视觉文化时代,对于艺术形式的研究,不是一个人,一件作品就能解决的事,需要更多的艺术理论家不断探索寻其规律,建立恒定的理论,在现有基础上对于实际问题不断研究和发现,使其逐步完善。对于艺术形式的多维度研究,符合形式审美和形式创造的实际状况,为我们探索设计形式的规律提供了合理的思路。正确认识艺术形式的本质,对形式创造与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4.营销管理的三个维度 篇四

先来谈站在企业的角度看营销,也就是营销的第一个基础,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主要就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我们应该做什么,才能吸引消费者的选择。STP和4P的变化无穷,如果能深刻掌握这两个方面,你就能对营销变化无穷和出神入化。一切尽在你的掌握之中。STP是站在营销战略的角度去认识营销,4P一般情况下是站在战术的角度去认识营销,但是也可以说是站在战略的角度去认识营销。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STP)。就是制订了一个方向,产品、价格、渠道、促销(4P)就是完成战略的六脉神剑。4个要素可以形成无穷无尽的组合。营销管理的根本是解决了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有可能使顾客产生购买?产品质量我做的好一点,顾客可能会产生购买;价格低一点,顾客也可能产生购买;渠道购买方便一点,顾客也可能产生购买;促销,给顾客实惠,也可以使顾客产生购买。这就是《营销管理》的作用,使你做出可能产生顾客购买的手段和措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确如此科特勒的4P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以快卖品为研究对象,它并不适合像汽车、工业品、大客户的管理。但他肯定是现代营销的旗帜性管理思路后期的4C(注重客户关系)、4R(客户管理纳入内部)、4E(工业品配套首选)等理论都是从4P中汲取精华来细分不同行业而提出的新理论。(见笔者《营销管理中的厚德学》)

客户需求是什么?25前孔丘已经指出了营销的核心即“儒”――-满足客户的需求,

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从两方面表现,其一主动地仁”-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二是被动的“仁”-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站在消费者的需求的角度去分析。我们认为的不一定是消费者心里所想的,我们认为消费者会喜欢的,消费者不一定喜欢;我们认为消费者不喜欢的,消费者反而可能喜欢。消费者是最难琢磨的。但是也是必须要琢磨的。消费者到底是如何产生购买的,他购买的决策的过程是如何做出的。他的心理特征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中,4C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去解释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顾客的欲求与需要、顾客获取满足的成本、顾客购买的方便性、沟通。这是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的根本因素。顾客想要的是什么?要得到想要的我要付出什么?我怎样才能更方便的得到我想要的东西,顾客怎样才知道我的产品是最好的。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就会知道消费者到底是咋想的,我们所做的是否能满足消费者所需要的。

我们知道我们做什么客户可能产生购买?我们也知道消费者是如何购买的?但是我们知道这些顾客就可能购买吗?还不一定。因为,我们不知道别人是否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也不知道别人是如何理解消费者的购买过程的。当我们不知道这些的时候,我们就不能确定消费者就会一定购买我们的产品。这就要站在竞争的角度认识营销。我觉得竞争是营销的根本,如果没有竞争,还需要营销吗?对于竞争这个基础的研究当前主要是波特竞争理论,也就是他的竞争的五力模型。再一个就是竞争的三种战略,差异化,低成本、集中化战略。这就是目前竞争战略的认识。当然在竞争中,有以强胜弱的,也有以弱胜强的。这些都是研究的课题。

企业自身,客户需求、竞争对手,这是营销的三个基础,我觉得也是营销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的灵活的多变,必然带来战略、策略的多变。必然带来认识的多变。而且每个要素的又可以分成多个要素,这就构成了无数不同层次的要素的组合,每一种组合,必然是一种战略,必然是一种策略。这就是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战略和策略。把握这三个要素和三个要素内部各要素的变化的方向、变化的程度和各种组合的方式特点,我们就能更清楚的认识营销。

5.企业管理分析维度 篇五

点燃非公企业发展“动力引擎”

**区按照“抓党建强民企”的工作思路,结合非公企业自身实际,以打造“党建沙龙”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把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硬支撑”,着力推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上台阶、提水平。

建强“红色堡垒”,提升企业底蕴“厚度”。为企业搭建互动平台,建立沟通渠道,通过“党建沙龙”互相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共同探讨新时期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政府相关部门给予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政治、经济、资源、信息等方面帮助,逐步形成了以“新、奇、快”为特点,联系实际紧密的“党建+”沙龙模式,增加接触项目的机会,接触人才的机会,接触新思想的机会。

培育“红色基因”,淬炼企业队伍“纯度”。“党建沙龙”开展党建专题活动,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带来效益,增强非公企业主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开展政企专题活动,安排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以现场交流、互动讨论的形式听取企业沙龙成员意见,解答企业提出的问题。开展培训专题活动,针对全区企业的需求和共性问题,做“企业与法制”、“商务礼仪”、“企业文化”、“营销策划”“品牌战略”等方面的专题指导讲座和培训。通过3项专题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实现党建与企业“同频共振”。

6.企业管理分析维度 篇六

摘要:班级干部是班级能否建设和管理好的关键和核心。班干部的选拔是干部团队建设的第一步,班干部的科学管理和任用是保证班级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标尺,班干部的培训和发展是班级工作创新的核心力量。

关键词:班级干部 选拔和任用 创新工作

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辅导员,摸索中度过了自己带班的第一个学期,回想这段时间的工作,紧张而充实,虽然顺利完成,但又显得杂乱无章。利用假期梳理自己的工作,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对学生干部团队的认识。

一、关于干部的选拔和任用

班级干部是班级能否建设和管理好的关键和核心。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有自己的班干部队伍,如果单靠辅导员一个人的力量去管理一个甚至多个班级的话,工作量大不说,而且可能造成无法顺利完成正常教育教学任务,因此需要学生干部的大力配合。我自己带的六个班级,三百多名同学,不说工作是否能创新是否能发展,仅仅是日常琐碎工作都让人无法抽身,因此,一支高效能干的班干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在的许多学生干部往往因经验、耐心、能力等原因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尤其是从中学到大学一种学习模式和管理模式都大相径庭的转变,这不仅会影响班级工作的质量,而且容易挫伤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如何通过一些措施使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健康成长,打造一支高效的大学班干部队伍,便成为辅导员不得不思考的一个课题。

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根据自己的经验我从以下几点着手考虑: 第一,作为新生辅导员,在新生入学阶段,选好第一批临时班委尤为重要。大一新生刚入校的时候往往是辅导员最忙碌的时候,因为这时候既不认识班上的学生,又没成立班委,事事要亲历亲为,既要做好学生报到的组织工作,开好新生的第一次见面会,趁机多了解学生,又要处理好新学期开学的相关安排。很多新生刚入校,面对偌大的校园,班上的同学都不认识,不知道电话号码,怎么通知?这么多千头万绪的事情,辅导员的压力可想而知,这时就急需组建一批临时班委来协助工作,而且通过这段时间临时班委的表现,可以为今后组建正式班委作铺垫。怎么来组建呢?一般来说,大一进校的同学参与班级事务的热情都是很高的,班上百分之八九十都愿意来协助辅导员当班干部。那么此时我们应该设定一定的机制来选拔负责人。在报到的两天一定要多观察同学们的表现和个人意愿,着意培养负责人,帮助我们顺利开展军训工作。我是经过一轮选拔机制和简单的面试暂定负责人,既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又选择了具有一定能力的同学。

第二,正式班委的组建,做到民主集中和老师指定相结合。大一过了一个月之后,就要开始组建班级的正式班委。竞选的时候,辅导员先要给全班同学说清楚各个班干部的工作职责。辅导员可以重点鼓励临时负责人中比较优秀的同学积极参加新班委的竞选。班干部的选拔,辅导员一般采取两种方式:民主集中和辅导员指定,这各有优缺点。民主集中方式的好处是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比较信任的同学担任班干部,这样的班干部群众基础好,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同学比较信任,但是不好的是同学选出来的有些班干部,一般是自己的“好朋友”,是靠拉选票上去的,本身责任意识不够,能力不强。辅导员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挑选出思想正派、责任意识和能力强的同学胜任班干部,但是往往不能服众。最好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是辅导员在学生民主选择基础上再进行权衡。先由同学民主推荐出一些候 选人,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再根据他们的气质特点,安排好合适的职务。

二、关于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养

第一,在选定学生干部之后,一定要注意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养。管理的是他们作为班级带头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方法,培养的则是他们作为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能力。要让班级干部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和关注,同时感受到作为干部身上双重的责任和力量,促使其严以修身,以自身作为榜样,全面发展。

第二,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和锻炼。一方面,对已确定下来的班干部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维护其形象,帮助他们在同学们中树立威信。另一方面,加强教育,使他们懂得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获得同学们的信任,只有密切联系同学,关心爱护同学,才能获得同学们的拥戴。一些简单的事情学生干部能处理好的事情,就尽量叫学生干部去完成,让他们独立完成,从中获得经验教训,把他们推到工作第一线,给他们提高施展才华的机会,但放手不等于不管,而是辅导员要在事情中途和最后的时候注意检查和总结。当我们发现问题时要及时纠正,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辅导员要帮助班干部分析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提高工作能力。对已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尽量化解矛盾,并应让班干部认识到错误的根源,从中吸取教训。

第三,加强培训,多指导和教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指导,给他们讲解各部分的工作要点。激发班干部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工作效率,明确各班干部的职责,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人人参与管理,个个进入角色。班会上让班长主持班会;自习课上,让纪律委员来管理课堂纪律;教室里,由团支书带领全班同学参加团组织活动;体育课上,体育委员把队伍排得整整齐齐,动作一致、有力,充满青春活力。但是,辅导员还要多指导、多督促、多鼓励才行,以帮助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教会干部正确协调同学关系;教会干部正确处理公私矛盾;教会干部正确选择工作方法;教会干部正确把握工作时机。

三、关于学生干部团队的发展和创新

要想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性,团队合作与管理也不容忽视。要让班干部明白,班级建设并不是某一个班干部单独建设,而是全体班干部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的团队建设。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应该主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针对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任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探索未知,发现问题,发展创造能力。如通过参加社会调查活动,有助于了解和掌握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需求;通过生产实践,有助于发现现有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在现实条件下遇到的新挑战。为寻找“创新点”,确立“创新选题”创造条件。通过亲自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与深化。在科研中提升知识。一方面要坚持实践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实现多侧面、多领域锻炼;另一方面要强调实践的创新性,提高实践的层次。每一次实践不能只简单地重复过去,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过去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才能有所创新。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对每次实践活动的利用率,注重在群体实践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团体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四、辅导员对学生干部的行为领导艺术

首先,应该加强情感关怀。有的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每遇到学生干部违纪时往往从重处理批评或处罚,认为可以借鉴成人管理模式,对领导违规从重处罚能树立正气,教育群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干部本身就是奉献于群体学生,往往是受气不讨好。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出错是正常的。如果因为有错要比别人付出更大的代价,恐怕干部队伍的稳定就难以维持,也会被个别学生所利用。学生干部一般都是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辅导员很自然地对他们寄予厚望,所以往往采用较高的标准要求。然而,这些学生干部未必都是全才。他们要面对各科任课老师,怕难以应对好,而一旦有问题,就会使辅导员失望,甚至讽刺挖苦,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干部的教育和班级的稳定。每当学生干部有学习、生活、工作等问题时,辅导员要最大可能地理解他们、帮助他们,采用鼓励、交流、分析、建议等人性化方式,让专业老师或学生给他们个别补课、谈心、出谋 划策等,促使他们在工作和纠错中快速成长。相信他们会把辅导员的良苦用心转化为学习工作的动力。班干部之间要加强联系和沟通,不仅是同班同年级同学院的,而且包括专业课老师及上级团学干部成员交流。

其次,注重和学生干部谈心,讲究方式方法。要注意倾听学生干部既是协助辅导员的助手,又是辅导员开展工作依赖的对象。对待学生干部更应该关心、关注,关注他们工作上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情感、心理、人际问题,并注意倾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人都是渴望被认同、被关注的,尤其是学生干部更希望得到辅导员的肯定。一旦他们从心理上认同了你,就会更积极努力地工作,积极完成交办的工作。所以,平时,辅导员在关心学生干好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多关心学生干部的业余生活,拉近和学生干部之间的距离。

7.企业管理分析维度 篇七

本文通过对创新相关文献研究, 首次提出基于三力作用下的企业创新管理五维度整合模型, 拓展创新管理相关研究, 并通过四川移动的创新管理实践验证该模型, 为企业创新管理提供借鉴。

1 相关研究回顾

创新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包含诸多因素, 例如文化因素、组织因素、制度因素等, 随着创新管理的日渐重要, 相关研究越来越多。诸多研究显示, 当前与企业创新管理相关的研究大多呈现出管理多要素全面整合的特征, 这些要素包括动态能力、组织、文化、制度等多个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

林萍[3]认为动态能力对创新有积极影响, 资源对创新没有直接作用, 必须通过动态能力对创新起作用。在超竞争环境下, 仅仅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是不够的, 企业必须拥有动态能力, 不断更新和重构资源和能力才能获得动态和持续的创新, 并按照具体的组织活动将动态能力分为感知环境、资源整合、知识吸收和利用、组织柔性、风险防范等五个方面[4]。在组织创新过程中, 组织学习至关重要。组织是一个不断创造知识的实体, 组织学习是指组织知识基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5];组织学习的结果会导致知识、信念与行为的改变, 最终强化组织创新与成长的动力[6]。企业只有通过组织学习, 才能促进知识创新和发展核心能力, 并充分认识和利用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发展机会。我们认为, 影响创新的动态能力由环境洞察能力、创新变革能力、组织学习能力构成, 其中:环境洞察能力在于识别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 确定创新的方向和主题;创新变革能力主要是创新理念的塑造, 以及创新的规划和设计、实施推动和管控, 创新变革能力将贯穿整合创新过程;组织学习能力主要是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创造能力。

Scott S和Bruce[7]提出创新行为决定模型, 指出领导力、工作团队、直觉型与系统型问题解决方式以及创新的心理氛围对创新至关重要。Amabile[8]提出高创造力的组织环境包括组织激励 (文化和共享愿景) 、领导激励、团队支持、充分的资源、挑战性的任各、自由的氛围。冈德林[9]研究了美国3M公司的创新机制, 认为一个多种新因素互相促进的总体工作环境包括实现商业化的技术创新路线、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战略定位、历史价值观、分权式组织架构以及激励创新的制度。Tucker[10]提出创新管理的五项原则, 包括创新必须成为企业信条 (推进创意到实践的全而有效的方法) 、创新必须全而实施 (创新成为每个部门的职责和运作方式以及对创新的衡量) 、创新是有组织和系统的。王永安等[11]通过对企业的研究得出企业价值观是影响创新过程最根本的因素。杨百寅等[12]分析了浙江省数百家高科技企业的创新管理数据, 发现领导者创新意识确立、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制度完善、研发机构设立、研发经费投入以及产学研项目合作是企业推进创新工作的主要方式。

在总结上述观点的基础上, 以动态能力为理论基础, 结合企业创新实践, 归纳出4个方面的创新关键要素: (1) 创新的理念与文化; (2) 创新的机制与制度; (3) 适应创新的组织和人力资源; (4) 创新的合作与协同; (5) 创新的支撑和保障。动态能力通过对创新要素的影响进而实现企业创新的成功。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对案例企业的深入研究, 构建了基于三力作用下的企业创新管理五维度整合模型, 并分析其作用机理。

2 三力作用下创新管理五维度整合模型构建

2.1 创新管理整合模型构建

根据已有研究先建立一个初步的理论模型, 通过对样本公司的调查研究再修正理论模型, 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是经验学派的研究逻辑之一[13], 本文也采用这种方法。

基于影响企业创新动态能力的构成、创新管理关键要素的分析和逻辑推导, 初步构建基于三力作用下企业创新管理五维度整合模型。该模型包括:环境洞察能力、创新变革能力、组织学习能力三力作用下的理念与文化、机制与制度、合作与协同、组织与人力、支撑与保障, 如图1所示。

2.2 整合模型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企业创新不是单一因素单独起作用, 从整合模型来看是三力作用下创新要素综合作用同时包含不同程度的交叉混合。该模型强调理念与文化、机制与制度、组织与人力、支撑与保障4个维度, 这在企业中相当普遍;三力为企业创新的重要维度, 这在企业实际创新活动中得到体现;最后, 把合作与协同引入到模型中, 认识到合作与协同在企业创新中的支撑作用。

整合模型强调各维度之间的关联性, 这些关联是企业创新实现的重要保障。第一, 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是企业具备与经营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动态能力。通过对企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政策的深刻洞察, 形成公司创新的方向和主题, 最终使公司的资源、能力和外部环境紧密适应, 动态能力的作用体现在创新的全过程。第二, 创新理念与文化塑造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创新理念与文化的深入人心, 创新往往缺乏彻底性和持久性, 组织固有的理念与文化也是企业创新中最大的阻力之一。第三, 机制与制度是创新的核心。没有机制和制度, 尤其是激励机制, 难以激发创新热情和调动企业员工创新积极性;没有制度的保障, 就不能将创新工作有效执行。第四, 合作与协同是企业创新的延伸。企业创新是系统工程, 仅仅靠企业是无法完成, 且企业的资源有限、发展路径依赖都会影响创新, 合作与协同创新是未来创新的方向。第五, 组织与人力、支撑与保障是企业创新成功的保障。企业创新需要有组织保障, 没有针对企业创新的专门组织, 就不能将创新工作落到实处;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企业也无法创新;同样, 没有管理运营、制度建设、资源配置等支撑与保障, 企业创新必然失败。第六, 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 需要运用不同的功能活动把动态能力和创新要素连接起来, 最主要的关联活动是组织学习和创新举措执行。企业只有通过组织学习, 才能促进知识创新和发展核心能力, 并充分认识和利用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发展机会;同样, 没有创新计划、执行、控制、反馈的闭环执行体系, 创新工作不能有效实施。具体关系见图2所示。

3 三力作用下的企业创新管理五维度整合模型的例证

作者对四川移动创新管理的复杂过程及影响因素做了深入考察, 运用三力作用下的创新管理五维度整合模型, 本文从四川移动创新管理客观实践展开分析论证。

3.1 研究方法

3.1.1 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方法尤其适合用来观察和研究企业发生的系列性 (longitudinal) 变革[14], 因此, 我们基于前面提出的研究问题, 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 从具体考察成功的案例入手, 遵循案例研究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Eisenhardt) [15], 在验证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三力作用下的企业创新管理五维度整合模型, 解答本文提出的问题并给出有意义的结论。

3.1.2 案例选择

本文选择四川移动创新管理案例出于以下考虑:首先, 电信行业属于高科技电子信息产业。高科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其高度的动态性, 即技术的不断革新, 产品和服务不断发展升级, 产业边界不断模糊, 落后产业和厂商不断被淘汰。其次, 四川移动通过实施创新战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2012年, 四川移动获得的创新成果包括管理、技术、业务服务创新成果400余项, 在集团公司、信息产业部创新评比中荣获20多项大奖。再次, 从数据可获得的角度来说, 本文作者参与四川移动的咨询项目研究, 有原始文件、档案记录、深度访谈、会议研讨、直接观察5个方面的优势, 能够接触到四川移动创新管理实践, 这有利于研究者全方位的考察问题, 使这些材料相互印证, 结果更为准确, 更具有说服力和解释力 (Yin) [16]。

3.1.3 数据收集

本文作者曾参与多个移动企业的咨询项目, 具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并与相关领导、中层干部、基层员工深入交流, 也具有第一手可贵的资料;同时, 也收集了国内外关于企业创新相关资料, 并为保持研究的及时性, 也在ICT行业相关网站收集了国内电信行业高层领导的演讲、经营分析报告等关于创新管理的二手资料。多层次多数据的资料收集方法所形成的三角验证, 增强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Jick) [17]。

3.2 案例分析与发现

3.2.1 创新环境洞察能力

创新首先始于对创新必要性的充分认识和对企业面临经营环境的深刻洞察。四川移动认识到未来随着通信业务普及率不断增高, 将会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需求日益个性化、互联网企业对电信商业模式冲击等诸多问题, 例如米聊、微信等互联网新应用对运营商短信、语音业务带来强大冲击, 运营商日益边缘化、管道化, 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重塑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因此, 四川移动在2003年就积极推进创新管理工作,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 探索建立创新管理机制, 营造创新文化, 着手塑造创新型企业。截止2008年, 四川移动形成了由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制度、组织架构、人才培养、创新的支撑与保障等构成的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

3.2.2 创新变革能力塑造

创新变革能力是企业创新的助推器, 贯穿于创新的整个过程。创新变革能力通过创新规划设计、创新实施的传导影响对创新产生推动性作用。四川移动创新变革能力塑造主要是创新团队的洞察力、决策力、推动力和整合力4个方面。

洞察力方面。四川移动通过预判电信行业未来演进趋势, 分析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在创新实施中识别企业问题, 形成创新的纠偏机制。如, 考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服务模式的改变, 2005年四川移动就提出通过电子营业厅的建设, 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创新企业服务模式, 提升服务新利润区, 拓展个性化服务渠道, 突破新业务发展模式。

决策力方面。企业创新的决策力同样体现在创新的全过程。是否实施创新、创新的方向、如何规划与设计、如何实施与管控等, 无不需要决策力;是否实事求是地深刻洞察外部环境、决策是否科学, 是关系创新成败的大事。如, 考虑到客户需求日益提升和行业边界日益模糊, 四川移动鼓励全员创新, 积极响应客户需求, 提出创新商业模式和价值链运营, 拓展行业价值链, 建立与价值链各方公平、开放、共赢的合作关系。

推动力方面。创新管理团队的推动力, 尤其是高层主管, 主要体现创新过程中对创新具体实施举措的推动;通过创新实施举措的计划、执行及过程管控, 体现在驱动事情进展、创新实施、创新过程问题解决。如, 在创新实施过程中, 四川移动设定企业创新的参考路标, 明确规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时间节点、执行标准等, 省公司和市公司上下联动制定创新滚动规划, 以此来推动创新。

整合力方面。企业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业务模式再造、组织与人力资源、支撑与保障等内容, 涉及到部门之间、省公司和分公司之间的协调一致。创新的整合力是实施创新的关键, 主要体现在创新的引入与推广管理, 让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如, 四川移动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及创新经验交流, 包括科技年会、创新成果推广会、创新平台等。

3.2.3 组织学习能力提升

四川移动组织学习能力打造主要通过学习型企业建设、核心人才储备两个方面。

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 搭建起基于员工胜任力模型的课程体系, 鼓励员工通过学习增长知识、提升才能。每年举办各类培训1 000多次, 通过网上教学、送外培训、彩信课堂等多种培训形式, 实现培训层级化、常态化和便利化, 以提升员工队伍的专业性和职业化水平。

在核心人才储备方面,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干部培养方针, 针对公司人员特点着力培养年轻干部, 建立起“职位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动态用工制度, 加强领导人员后备队伍储备, 省、市公司之间管理人员进行横纵向交流和轮岗, 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3.2.4 创新文化与理念塑造

理念与文化是创新工作的引领, 只有创新理念与文化深入人心, 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创新。四川移动创新理念文化塑造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

第一, 理念先行。一是塑造四川移动创新理念, 明确创新的愿景、目标和实施举措, 提出了“原创是创新、学习是创新、应用是创新”的创新观;二是建立理念文化的宣贯体系, 包括理念文化宣传、创新绩效考核管理、标杆打造、创新评奖管理4个方面, 积极推进创新文化理念的落地建设, 通过内刊、研讨、会议等形式进行创新理念宣贯工作, 使创新的愿景、内涵、目标、路径等在公司上下取得一致。

第二, 制度保障。文化理念的深入人心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加以落实。在管理上, 四川移动在对原有的理念文化组织学习和实施同时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补充, 制定了适合创新特色的理念文化制度, 对创新管理组织、创新提案、创新项目、创新成果的引入与推广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严格规范。

第三, 以人为本。四川移动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依靠员工、关爱员工、激励员工的原则, 对员工个人创新活动的评估采用个人创新积分的方式, 员工个人创新积分采用累计加分、上不封顶, 每年年终将参考个人创新积分排名情况授予“创新标兵”和“创新先进个人”等称号, 同时员工个人创新积分将作为员工职级和绩效评先等活动的参考。

3.2.5 创新的机制与制度建设

机制与制度是促进组织创新达到最佳状态的支持系统, 是企业创新管理关键, 通过制度确保创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 确保创新工作得以有效执行。四川移动早在2003年为了鼓励员工创新就拟定了创新激励管理制度并一直在完善, 最终形成包括创新项目注册申报、验收管理, 创新成果注册申报、鉴定、推广申请、推广过程管理, 创新成果年度评选, 创新绩效考核、个人积分管理, 创新评审专家及评审管理, 创新专利管理等创新管理系列制度, 如表1所示。

3.2.6 创新组织与人力资源

组织是创新工作落地的保证, 人才是创新的重中之重, 只有培养人才并调动其积极性, 企业才能更好地实施创新。

在创新管理方面, 四川移动采取三层组织管理模式, 第一层为创新管理委员会, 是创新活动的最高决策机构, 下设创新管理办公室作为创新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 负责创新工作的整体规划;第二层为省公司企业发展部, 是创新活动的归口管理机构, 其专职的创新管理员是创新活动的总接口人;第三层为各创新单位, 是创新的主体和推广应用的主体组织, 包括省公司各部门和各分公司, 其创新管理员是本单位创新活动的接口人。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 主要通过常态化的创新管理培训, 将创新理念深入贯彻到每位员工思想意识中去, 让员工意识到开展创新工作不仅服务于公司KPI战略, 也有力支撑集团专业考核, 同时对个人职业发展具有良好帮助, 由此促进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驱动员工创新。

3.2.7 创新合作与协同

企业资源的有限性, 加之企业长期发展的路径依赖和思维固化往往成为创新的阻碍, 而且企业创新是系统工程, 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 单独依靠一个企业、一个部门根本无法完成, 必须要进行合作与协同。四川移动在创新管理过程中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一方面以各业务单元、职能部门为单位, 按照项目管理模式充分与集团公司、省公司各部门、各分公司从管理领域、技术领域、服务领域、业务领域等多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 走联合创新之路, 提高合作项目深度与广度;另一方面, 与合作伙伴合作进行协同创新, 如与华为公司合作, 以更好地开展创新工作。

3.2.8 案例企业创新支撑与保障

四川移动的创新支撑与保障主要体现在创新资源配置保障与组织保障。创新资源配置是实现创新的保障。在2008年, 四川移动建立创新奖励基金和创新发展基金, 鼓励全员开展创新, 以创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同时为部门单独预算创新活动经费并专款专用。在组织保障方面, 为更好地实施创新, 四川移动形成创新管理委员会、企业发展部、各创新部门构成的三层组织管理架构, 同时为了使创新能够最终落地, 各业务单元, 班组层面都设置专门人员负责创新管理、组织、协调以及与创新相关的培训、信息收集等工作, 确保创新工作有效执行。

4 小结

8.企业管理分析维度 篇八

【关键词】高中有效教学 视频分析

从已有的研究看,从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的角度出发,可将有效教学界定为: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若运用层次解构的界定方式,有效教学则可从表层、中层、深层三个维度界定,即它是一种教学形态,教学思维,教学理想和境界。有效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对于有效教学这么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目前已有的研究内容仅停留在其定义、原则和模式的水平上,对于其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体现出来,没有具体实际的可操作性论述,对现实教学的指导意义不突出;另外,有效教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为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较少有视频分析法。因此本文采用视频分析法,即选取若干段适合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学课堂教学的视频,研究其中有效教学的构成要素。

观察一堂课是否有效,有许多方法。比如观察教师是否研究并理解学生,教学目标是否明晰,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恰当,教师是否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是否促进了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等。而本文将视频分析的维度重点放在观察视频中教师是否创建了促进学习的环境,教师是否研究并理解了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如何等问题上。

教学环境无疑是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外在条件。一个促进学习的环境能为学生学习锦上添花。首先,是需要安全的教学环境。允许冒险,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质疑;让学生学会从错误中学习,不会因错误而受到责骂或讥讽。如果顺利地建立这样安全的环境,那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将不断受到激励,而不会因感到自卑而导致教学的无效。其次,教学是否有效,在于是否创建了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提供高效学习所需的一切帮助;建立合理的课堂规则和程序,保证学生的任务时间;组织并提供广泛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进行认知示范,让学生学会思考;精心设计支架,并在适当时候撤去支架,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只有通过以上方式,学生才能学会主动学习,学会有效地接受和运用所学的知识。第三,有效教学还需创建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他们有适当的高期望,给予学生理智上的挑战。过分高的期望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而过低的期望也会使学生失去向上的动力。因此,在有效教学中,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至关重要的,给予适当高的期望,学生才能在教师辅助下,自身成长中越飞越高。

同样的,教师是否能正确研究并理解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深入地研究学生,关注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研究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需要、能力水平、智力类型与学习风格。其次要移情地理解学生,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尊重并欣赏不同的观点、价值观和信念,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偏好,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再次教师要差异地适应学生,将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确保最低标准时,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精心设计多种类型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渠道,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供一种适切性的教学。最后教师必须积极地期望学生,信任学生,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与长,向学生传递对他们成功的信心和积极的期待,给予学生鼓励与帮助,保证他们达到教师的期望,要更多地关注努力与进步,不过分强调成绩与位次。

针对教学环境和教师的研究理解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本文选择观察分析《死亡诗社》这部影片。影片中有不同环境产生影响的对比,也反映了教师研究理解学生的重要性。

最后,在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本文也着重观察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即师生间的问答和课堂中的讨论。提问是一种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提问必须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形成新的认识,让学生可以自由灵活地提取它来建构新的知识。讨论也一样。讨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教材或教学内容,就某个问题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言语信息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给学生以一定的讨论时间,让学生之间先有一个交流探讨的过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针对师生互动这一点,本文选择观察分析《皇帝的新装》语文课堂教学视频,以及《屈原列传》语文课堂教学视频。在《皇帝的新装》语文课堂教学视频中,师生间通过提问的形式的互动充分,并在问答中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知,从而更好地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而在《屈原列传》语文课堂教学视频中,教師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讨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师生、生生的相互交流中帮助学生发表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形成学生自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并促进教学。

参考文献:

[1] 吴元红, 中小学课堂教学视频分析方法研究[J]. 2007, 北京师范大学.

[2] 王旭卿, 职前教师教育中的视频案例教学分析[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9(2): 27-30.

9.知识维度分类详解 篇九

修订办法将布卢姆原有分类中“知识”类别中的具体指标单列为一个维度,同时依据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增加了元认知知识。所以,修订分类中的知识维度有四种水平,依次是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具体共有11种子类别。

(一)事实性知识

事实性知识(factual knowledge)是学习者在掌握某一学科或解决问题时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术语知识(knowledge of terminology)。这是指具体的言语和非言语知识与符号(如语词、数字、信号与图片等),也是人们在沟通交流时必须用到的知识。2.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knowledge of specific details and elements)。这是指事件、地点、人物、日期、信息源等知识。这些信息往往可以从一个更大的情境中分离出来。

(二)概念性知识

概念性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是指一个整体结构中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表明某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如何加以组织的,如何发生内在联系的,如何体现出系统一致的方式,等等。概念性知识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类别与分类的知识(knowledge of cla-ssification and categories)。这类知识同术语与事实在具体要素的数量及联系上有明显区别。例如,某一具体故事中的“情节”和“情节”作为一个类别,含义是不一样的,后者更为概括。分类与类别构成了原理与概括的基础,同样也成了理论、模式和结构的基础。

2.原理与概括的知识(knowledge of principles and generalizations)。这类知识是在大量的事实和事件集合的基础上,对类别和分类的内在过程与关系作出说明,对各种所观察的现象作出抽象和总结,十分有助于描述、预测、说明或确定最适宜的最相关的行动及其方向。3.理论、模式与结构的知识(knowledge of theories,models and structures)。将原理与概括的知识用有意义的方式加以整合,以体现某一现象、问题或学科内在一致的联系,这就是理论、模式与结构的知识。它们是最抽象的知识。例如,不同的化学原理形成了各种化学理论。

(三)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是“如何做事的知识”。“做事”可以是形成一个简单易行的常规联系,也可以是解答一个新颖别致的问题。程序性知识通常采用一组有序的步骤,它包括了技能、算法、技巧和方法的知识,统称为“程序”。程序性知识还包括了运用标准确定何时何地运用程序的知识。

如果说“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代表着“什么”类知识;程序性知识则关注“如何”类知识。换言之,前者关注“结果”,后者看重“过程”。同元认知知识不同,程序性知识一般都是同具体学科挂钩的,当然也反映了具体学科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科学学科的程序性知识和社会学科的程序性知识相去甚远,两者之间可迁移性甚少。程序性知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体学科技能和算法的知识(knowledge of subject-specific skills and algorithms)。一般来说,这时指步骤规定或者灵活,但结构基本规定(即一种答案)的知识。像整数运算的方法就是一种算法的知识。要特别指出,运用程序性知识的结果常常是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例如,“2+2=?”是整数加法运算的知识,答案“4”则是事实性知识。

2.具体学科技巧和方法的知识(knowledge of subject-specific techniques and methods)。具体技能与算法的知识通常是结果固定的,而具体学科技巧与方法的知识,其结果却是开放的。这类知识主要反映了这一领域的专家是如何思考及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关注其结果。例如,对一个最初不是以数学问题呈现的问题如何“数学化”就是一例。

3.确定何时运用适当程序的知识(knowledge of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when to use appropriate procedures)。这类知识同以往的经验以及自己同他人的比较之期望有关。专家在解决问题时不仅要知道如何去做、做什么,同时也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运用程序。他们依据准则来帮助自己合理决策。这就是说,专家的知识是“条件化”的。例如,具备确定采用哪一种写作体裁(议论文、说明文等)的准则的知识。

(四)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metacognitive knowledge)是关于一般的认知知识和自我认知的知识。虽然不同的研究者观点各异,术语有别(如元认知意识、自我意识、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等),但是都强调了元认知知识在学习者成长以及发挥其主动性中的地位。元认知知识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策略知识(strategic knowledge)。这是有关一般学习、思考和问题解决策略的知识,涉及不同的学科。具体策略可以分为复诵、组织和精细加工。当然,还有在计划、监控和调节认知活动中有用的各种元认知策略,像建立目标、核对答案、重读文本等;另外还有问题解决和思考的一般策略,特别对非良构问题来说有启发作用的策略,像手段—目的分析法、倒退法、爬山法等。

2.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包括适当的情境性和条件性知识(knowledge about cognitive task,including appropriate contextual and conditional knowledge)。不同的认知任务要求不同的认知方式,也要求不同的认知策略。例如,再现任务比再认任务更难。除了培养不同的学习与思维策略之外(如何运用的程序性知识),同时也要发展相关的条件性知识,即知道何时以及为什么运用这些策略的知识,这就是认知任务的知识。3.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这包括了解自己认知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也包括了解自己什么时候不知道什么以及采用什么样的一般策略去发现必要的信息。除了认知上的自知以外,还有动机与情感的自知,例如自我效能感、对完成任务与达成目标之间关系的感知、个人的兴趣、价值观与完成任务的关系等。

二、认知过程维度分类

当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一般将学习的业绩分为“保持”(retention)和“迁移”(transfer)。因此,如果教学与评价的主要意图是“保持”教材内容的话,那么,这一认知过程就是“记忆”;相反,“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与“创造”则是与“迁移”相联系的。综合布卢姆原有的分类学精华以及其他一些新的分类办法,修订方案提出了从记忆到创造六个类别共19种具体的认知过程。

(一)记忆

记忆(remembering)是从长时记忆库中提取相关知识。这一认知过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可以是四种类型知识中的任何一种或者其不同的结合。记忆知识对意义学习和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记忆”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识别(recognizing)。这是从长时记忆库中找到相关的知识与当前呈现的信息进行比较,看其是否一致或相似。识别的替换说法可以是“确认”(identifying)。2.回忆(recalling)。这是指当给予某个指令或提示时,学习者能从长时记忆库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回忆的替换说法可以是“提取”(retrieving)。

(二)理解

理解(understanding)可以被看成是通向迁移的桥头堡,同时也是最广泛的一种迁移方式。不管是口头的、书面的信息还是图表图形的信息,不管是通过讲授、阅读还是观看等方式,当学习者能够从教学内容中建构意义时,就算是理解了,即学习者在对将要获得的“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产生联系时,他就产生了理解。更具体地说,新进入的信息与现有的图式和认知框架整合在一起时,理解就发生了。鉴于“概念”是认知图式与框架的基石,所以,“概念性知识”为理解提供了基础。“理解”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解释(interpreting)。这是指学习者能够将信息的一种表征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征方式,如不同语词之间的转换、图表转换成语词或反之、数字转换成语词或反之、乐谱转换成乐音等等。解释的替换说法可以是“转换”(translating)、“释义”(paraphrasing)、“表征”(representing)和“澄清”(clarifying)。2.举例(exemplifying)。这是指学习者能指出某一概念或原理的特定事例,它同确定其特征(如“等腰三角形两条边必须相等”)以及运用该特征选择或建构具体事例(如“五个三角形中哪个是等腰三角形”)有关。举例的替换说法可以是“例证”(illustrating)和“例示”(instantiating)。3.分类(classifying)。这是指学习者能够识别某些事物(如某一事例)是否属于某一类别(如概念或原理)。分类能够查明既适合具体事例又适合概念或原理的相关特征或范型。如果说“举例”是从一般概念或原理出发,要求学习者找到相应的具体事例;那么,“分类”则是从具体事例出发,要求学习者找到相应的概念或原理。分类的替换说法可以是“归类”(categorizing)和“包摄”(subsuming)。4.总结(summarizing)。这是指学习者能提出一个陈述以代表已呈现的信息或抽象出一个一般主题。总结同构建信息的一种表征方式有关。总结的替换说法可以是“概括”(generalizing)和“抽象”(abstracting)。5.推断(inferring)。这是指学习者能够在一组事例中发现范型。当学习者能够从一组事例中发现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从而抽象出一个概念或原理时,这就表明其能作出推断。推断过程涉及在一个整体情境中对各个事例作出比较、发现范型并创造出一个新的事例来。推断同“应用”中的一个具体认知过程──“归属”也不完全一样。例如在阅读一篇故事时,归属带有查明“言下之意”的味道;而推断则带有找出“言外之意”的性质。推断的替换说法可以是“外推”(extrapolating)、“添加”(interpolating)、“预测”(predicting)和“断定”(concluding)。6.比较(comparing)。这是指查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客体、事件、观念、问题和情境等之间的异同。比较包括了发现要素或范型之间的意义对应性。比较的替换说法可以是“对照”(contrasting)、“匹配”(matching)和“映射”(mapping)。7.说明(explaining)。这是指学习者能够建构或运用因果模式。这一模式可以从正规的理论中推演,也可以依据经验或研究得出。一个完整的说明包括阐明某一系统中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它们之间如何发生变化等等。说明的替换说法可以是“建构一个模型”(constructing a model)。

(三)应用

应用(applying)是指运用不同的程序去完成操练或解决问题,因而,应用与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完成操练是指这样一种任务,学习者已知如何运用适当的程序,已经有了一套实际去做的套路;解决问题是指这样一种任务,即学习者最初不知道如何运用适当的程序,因而必须找到一种程序去解决问题。所以,应用与两个认知过程有关。一种是“执行”,它涉及的任务是一项操练;另一种是“实施”,它涉及的任务是一个问题。在实施时,理解概念性知识是应用程序性知识的前提。1.执行(executing)。此时学习者面对的是一个熟悉的任务,所做的是执行某一程序。熟悉的情境为学习者提供了恰当的线索去选择程序,因此,执行更多地是与运用技能与算法相联系的。技能与算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其步骤遵循着固定的程序;二是只要正确地执行,其结果是一个预期的答案。执行的替换说法可以是“完成”(carrying out)。2.实施(implementing)。发生于学习者选择和运用程序以完成一个不熟悉的任务。因为要求作出选择,所以学习者必须理解问题的类型及适用程序的范围。所以,实施常常与其他认知过程(如理解和创造)综合使用。实施的替换说法可以是“使用”(using)。由于学习者面临的是一个不熟悉的问题,所以也难以立即知道哪一个程序是适用的,更重要的是,似乎没有单一的程序是完全适合的,或多或少要作出一些调整。实施同运用技巧或方法类的程序性知识有关。它们有两个特点:一是程序并非固定,而是一组有不同“决策点”的流程;二是正确运用程序时常常不存在单一的、固定不变的答案,尤其是在运用概念性知识时更是如此。在“应用”这一认知过程连续统一体中,“执行”程序性知识是一端,“实施”程序性知识处于中间位置,“实施”概念性知识则是另一端。

(四)分析

分析(analyze)是指将材料分解为其组成部分并且确定这些部分是如何相互关联的。这一过程包括了区分、组织和归属。虽然有时候也将分析作为独立的教育目标,但是往往更倾向于将它看成是对理解的扩展,或者是评价与创造的前奏。1.区分(differentiating)。这是指学习者能够按照其恰当性或重要性来辨析某一整体结构中的各个部分。区分同比较之间是有所不同的。前者要求在整体的框架下看待部分,例如苹果和橘子被放在“水果”这一更大的认知结构中加以区分时,颜色和形状都是无关特征,只有“果核”是相关特征。比较则被要求关注苹果的所有特征。区分的替换说法可以是“辨别”(discriminating)、“选择”(selecting)、“区别”(distinguishing)和“聚焦”(focusing)。2.组织(organizing)。这是指确定事物和情境的要求,并识别其如何共同形成一个一致的结构。在进行组织时,学习者要努力构建信息之间系统一致的联系。组织常常与区分一起进行。也就是说,先要确定相关的或重要的因素,然后再考虑要素适配的总体结构。组织的替换说法可以是“形成结构”(structuring)、“整合内容”(integrating)、“寻求一致”(find coherence)、“明确要义”(outlining)和“语义分析”(parsing)。3.归属(attributing)。这是指学习者能够确定沟通对象的观点、价值和意图等。归属属于“解构”的过程,期间学习者要确定作者的意图。如果要作出“解释”,学习者只要去理解材料的意义就可以了,但“归属”则要求超越基本理解去推断材料的意图或观点。归属的替换说法可以是“解构”(deconstructing)。

(五)评价

评价(evaluate)是依据准则和标准来作出判断。评价包括了核查(有关内在一致性的判断)和评判(基于外部准则所做的判断)。尤其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判断都是评价。

实际上,许多认知过程都要求某种形式的判断,只有明确运用了标准来作出的判断,才是属于评价。

1.核查(checking)。这是指对某一操作或产品检查其是否内在一致。例如,结论是否从前提中得出;数据是否支持假设,呈现的材料是否互相有矛盾等等。当核查与“计划”和“实施”相结合运用时,就可以确定该计划是否运作良好。核查的替换说法可以是“检验”(testing)、“查明”(detecting)、“监控”(monitoring)和“协调”(coordinating)。2.评判(critiquing)。这是指基于外部准则或标准来判断某一操作或产品。评判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评判的替换说法可以是“判断”(judging)。

(六)创造

创新(create)是将要素整合为一个内在一致或功能统一的整体。这一整体往往是新的“产品”。这里所谓的新产品,强调的是综合成一个整体,而不完全是指原创性和独特性。“理解”、“应用”和“分析”虽然也有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但它们主要是在整体中关注部分;“创造”则不同,它必须从多种来源抽取不同的要素,然后将其置于一个新颖的结构或范型中。创新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问题表征阶段,此时学习者试图理解任务并形成可能的解决方案;第二是解决方案的计划阶段,此时要求学习者考察各种可能性及提出可操作的计划;第三是解决方案的执行阶段。所以,创造过程始于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的“生成”,然后是论证一种解决方案并制定行动“计划”,最后是计划的“贯彻”。1.生成(generating)。这是指学习者能够表征问题和得出符合某些标准的不同选择路径或假设。通常最初问题表征时所考虑的解决路径有多种,经反复推敲调整,会形成新的解决路径。这里的“生成”同“理解”过程中各个认知子过程不完全一样。一般来说,理解所包含的各个认知子过程也都带有生成的功能,但往往是求同的(如领会某一种意思),而此时的生成却是求异的,要尽可能提出不同的解决路径。生成的替换说法可以是“提出假设”(hypothesizing)。2.计划(planning)。这是指策划一种解决方案以符合某个问题的标准,也就是说,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计划。计划的替换说法可以是“设计”(designing)。3.贯彻(producing)。这是指执行计划以解决既定的问题。贯彻要求协调四种类型的知识,同时也不是非得要强调原创性和独特性。贯彻的替换说法可以是“构建”(constructing)。三、二维分类框架运用举例

教育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同教育目的或宗旨(aim,purposes and goal)关系密切,在课程改革中又紧紧地同内容标准(content standards)或课程标准(curriculumstandards)联系在一起。但不管我们怎么称呼,教育目标在系统设计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简单地说,我们希望学习者学会的东西,既是教学的预期结果,也是教学的目标;而教学活动,像阅读教材、做实验、参观旅行等都是达到这一目标(目的)的手段。所以,教学活动不是目标。同理,测验本身也不是目标。

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对教育目标作出分类。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学坚持以学习者为取向,基于学习,重视了外部表现和可评价等特点,以此要求对预期的认知结果能作出陈述和评价。一个教育目标的陈述包括了动词和名词。动词一般说明预期的认知过程;名词则一般说明期望学习者所获得或建构的知识。请看这样一个实例:“学习者将学会区分(认知过程)政府体制中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如何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知识)”。其中,“区分”是属于认知过程中“分析”的一个具体类别;名词短语“政府体制中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如何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预期学习的知识类型提供了线索──“体制”是一个概念性知识。所以,根据二维矩阵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一目标就落在“分析”和“概念性知识”相交的方格内。

既然知识维和认知过程维构成了一个二维矩阵,矩阵内每一个具体结合就是教育目标指导教学实践的用武之地。用最简明的话来说,布卢姆认知目标修订的框架旨在帮助教师教学、学习者学习和评价者评价。假设我们有一个很笼统的教育目标或课程标准要求──“掌握欧姆定律”,我们怎么用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学来加以细化呢(可参见表1)? 表1 布卢姆认知目标修订二维分类及其应用举例

首先要考虑到这一学习任务所包括的知识类型有:事实性知识──如知道测量电流需要用到电压、电流和电阻等知识;程序性知识──如会用欧姆定律的公式(电压=电流×电阻);概念性知识──如“电路图”;元认知知识──如要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记忆方式和理解方式。如果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保持”,那么,可以检查“识别”或“回忆”四种类型知识的程度。例如,分别用哪三个字母来代表欧姆定律中的三个变量;回忆欧姆定律公式或回忆书本上讲过的电路图等。如果教学目标旨在促进“迁移”,那么,具体分类就可以是:(1)解释事实性知识──学习者能用自己的话来界定关键术语(如“电阻”)。(2)说明概念性知识──学习者能解释当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时,电路图中的电流量会发生什么变化。(3)执行程序性知识──已知电流和电阻,学习者能运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压。(4)区分概念性知识──学习者能确定在运用欧姆定律的应用题中的哪一个信息对决定电阻是必不可少的(电灯泡瓦数大小?电线的粗细还是电池的电压?)(5)核查程序性知识──学习者能确定在解决欧姆定律一类问题时,哪一种解决办法可能是最佳的。(6)评判元认知知识──学习者能选择一个解决欧姆定律一类问题的计划,判断其是否与现有的理解水平最相吻合。(7)生成概念性知识──如果一个电路图中电池容量大小不变,学习者能生成几种增加电灯亮度的方式。表1新的认知目标分类学,是对将近使用了近半个世纪的布卢姆等人的分类学的全面修订,主要面向教师,面向教学实践,将学习、教学和评价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其一致性。我们相信,这个新的分类体系,对课程编制、教育测评、教师培训、教育技术开发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实现布卢姆在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40年的回顾》中撰文所表达的一个最大心愿:“加深对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解、提高教育目标分类的有效运用”。[3]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笔者按照布鲁姆知识(学习内容)的类型的分类方法,把本节的学习内容划分为事实类知识和概念类知识,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选择对应的教学方法。事实类知识:该类知识的学习流程是:“回忆[联系旧知识][组织]新知识归纳知识结合新旧知识解决问题再认、强化记忆”。教学过程扼要描述如下:使用熟悉的案例“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引导学生回忆及联系已有知识,经历分析过程,归纳出“信息资源管理目标”,使用思维导图对前面部分学过的内容进行小结。

概念类知识:该类知识的学习流程是:概括辨别运用。教学过程扼要描述如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归纳出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概念),然后,通过辨别网上信息资源的几种组织方式并说明其特点,完成对信息资源组织方式的学习。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上一篇:关于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效率的几点做法及反思下一篇: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中考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