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文化介绍

2024-08-27

中华民族文化介绍(12篇)

1.中华民族文化介绍 篇一

教学年级

初一1班

授课人

高文林

授课时间

-4-8

教学内容:

1,介绍我国民族乐器(竹笛、二胡为主);

2,欣赏:①梆笛、曲笛演奏的乐曲;

②民乐合奏:《翻身的日子》;

3,师生民乐合奏练习;

教学目的:通过对竹笛、二胡这两件民乐主奏乐器的介绍和欣赏,了解我国民族乐器悠久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力,进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及学习民族乐器的兴趣。

教学重点:笛子和二胡这两件民族乐器作为吹管乐器和弓弦乐器的`代表,它们的音色和表现风格。

教学难点:对所欣赏乐曲的切实感受与正确理解

教学用具:梆笛、曲笛、二胡、板胡、CD机、电视机VCD,打击乐器若干

二,弓弦乐器:

①, 二胡:《二泉映月》

《赛马》

②, 板胡:《白毛女》选段

《绣金匾》

③, 欣赏:《翻身的日子》

2.中华民族文化介绍 篇二

注:“选”指选择题, “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备考时, 注意把本专题知识与第一单元文化的作用、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起来。

2.考生要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 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中, 从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感悟中华民族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考生要关注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 学会运用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考点指津】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规模大, 存留丰富。

(3)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其中, 我国的文学艺术, 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古代,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②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各地文化各具特色又互相交融。③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 即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 即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 不仅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而且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历久而弥新。

(2) 中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②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 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 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辅相成, 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 无论什么时期,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 中华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7.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 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 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 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表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②新中国成立之后,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有:改革创新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主要措施) :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考点拓展:

弘扬民族精神为什么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所以, 弘扬民族精神, 就要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相互依存。民族精神只有反映时代精神, 才能使一个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时代精神只有与民族精神相结合, 才能生根, 转化为催生民族向上的不竭动力。

③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 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 弘扬民族精神就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统一起来, 并转化为我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高考回眸】

1. (2011·福建文综卷·27) “双百”人物 (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用自己的言行, 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 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 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 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凝聚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中的关键词“传承”“升华”可知,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历久弥新, A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D两项表述错误;C夸大了中华美德的作用, 表述不科学。

2. (2011·江苏政治卷·21) 历史上, 东北流行二人转, 南方流行越剧, 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 如南京的白局, 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 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 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 相互吸收 ②求同存异, 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 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 渐趋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知识, 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干中, “南剧北唱、北戏南演, 文化市场异彩纷呈”等信息, 体现了不同地域文化各具特色以及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吸收、渐趋融合和繁荣, 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为C。

3. (2011·山东文综卷·19) 2011年, 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活动, 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 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将我国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向世界, 增进世界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①④正确;②表述不科学, 且与题意不符;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4. (2011·海南政治卷·15)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④说法错误。答案为C。

5. (2011·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 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 (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 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 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 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 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 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 (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 , 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 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 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 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 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 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 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2) 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 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解析:本题是综合考查文化生活知识的主观题。第1问, 考生可从文化对人的作用以及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等角度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 要求考生提出建议,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 妈祖文化影响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 满足其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 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2) 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 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 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 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 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

【创新设计】

1.《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大风泱泱, 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 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 千古未绝者, 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中华文化

A.包容并蓄 B.与时俱进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2.2011年8月1日下午, 辽宁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援疆志愿者出征仪式在沈阳举行。来自全省40余所高校的125名赴新疆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 响亮提出“到西部去, 到基层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 正式开始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征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

①能促进青年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②直接提升了青年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能够快速改变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 (广东) 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4.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于4月14至16日在海南召开, 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 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

(1) 结合材料, 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2) “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被誉为助人为乐的道德楷模、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的郭明义, 是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 他“把雷锋的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 把雷锋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梦想”。“30年来, 我经历了很多, 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确:一个共产党员, 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需要任何理由!”在鞍钢工作的20年里, 他始终把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看做是为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心力的机会。在工作中他总能顾全大局, 甚至不分分内分外, 心里始终装着集体、社会和国家, 先公后私, 公而忘私, 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公德大义。同时在工作中他总是锐意进取、孜孜不倦、与时俱进, 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请用文化生活知识, 分析宣传郭明义的事迹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参考答案:

1.D 提示:“文明圣火, 千古未绝”“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 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B 提示:②不符合题意, ③说法错误。

3.B 提示: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由岭南文化的形成过程可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C、D不符合题意。

4. (1)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2)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 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统, 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5.①“一个共产党员, 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需要任何理由”, 这充分体现了郭明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具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高贵品质。宣传郭明义的事迹, 有利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②始终把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看做是为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心力的机会, 同时在工作中与时俱进, 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等, 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操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宣传郭明义的事迹, 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宣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 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④宣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有利于鼓舞千千万万的人们, 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

3.中华民族文化介绍 篇三

【关键词】文化自信 民族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 弘扬 创新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248-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将坚持文化自信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论,概括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基本要求之一,并将文化自信称之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之所以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是因为文化的存在形态及其影响人心所独具的特点,是因为中华文化之于中华民族每一分子所共有的意义,也是因为我们的文化蕴含着我们所选择和探索形成的道路、理论、制度所发的“初心”。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背后”更深层的依据。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在文化问题上所具有的一种积极精神状态,它体现为观察、思考和推动文化发展进程中对于优秀传统的礼敬、直面世界的从容、开创未来的坚毅。高度的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能够在文化上有新创造的精神底气,是一个民族能够走向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必备条件。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厚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

诸子百家,异彩纷呈。琴棋書画,绵延古今。传统文学世代相传,影响深远。传统节日彰显民族礼仪习俗。中华诗词浩如烟海,璀璨夺目。中国戏剧异彩纷呈,历久弥新。中国建筑世界惊叹。汉字汉语形简意赅无与伦比。传统中医中华瑰宝。宗教哲学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民间工艺无与伦比。中华武术变幻莫测博大精深。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民风民俗、服饰衣冠彰显民族特色承载民族精神。花鸟虫鱼、赋予诗情画意戏陶冶情操;动物植物赋予精气神寄托美好希望。古玩器物美轮美奂叹为观止。饮食文化精美绝伦。传说神话寄托美好希望。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5000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独特的自然环境、经济制度、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积淀而成的,不仅以经典文献、风俗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而且也以独特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贯彻,是民主的、自由的,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的,而不是象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圣经》文化,和现在《古兰经》文,是强迫的。用现代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借助科学上的发现和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细致地表述,使其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世代相传。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世代相传。

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走向世界。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三、大力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下转254页)(上接248页)神命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要堅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改进创新网上宣传,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人民所了解认同践行。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应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把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从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底色和底气。积极传播中华文化,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世界对中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7-1.

[2]王保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党智慧》[N].学习时报,2015-05-13.

[3]《厚植中华民族奋力向前的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16-07-19日.

4.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篇四

维吾尔族通常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和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周围,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开封、郑州等地。

维吾尔族的民俗习惯可谓多样化。维吾尔族待客很有讲究。如果来客,邀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点心,然后再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端上桌,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饭后,由张着领作“都瓦”收拾完餐具,客人才能离席。

维吾尔族的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喜爱牛肉和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是羊肉抓饭、包子、油条等。另外,维吾尔族还喜爱茯茶、奶茶。

5.中华艺术宫高端讲座介绍 篇五

欧洲有一个说法:过去人们把“城门”和“教堂”看成国家形象和实力的象征;在当代,“飞机场”取代了“城门”,而“博物馆”取代了“教堂”。欧美诸国重视发展艺术博物馆,恰因为艺术品最能反映一个民族在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积淀与创新、独立与包容,亦即所谓“软实力”,这与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至为相合。近年,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事业发展很快,但在观念与经验上与国外同行相比,尚有不小差距。本系列主讲人2004年、2008年两次访欧,对巴黎、柏林、慕尼黑、德累斯顿、维也纳、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马德里的50余所艺术博物馆作了全面考察;2010-2011年赴哈佛-燕京访学,到访全美重要的艺术博物馆40座,行程跨越东、中、西部。本讲座除直观体现三次考察艺术博物馆所得到的讯息、见闻和感受,更深入浅出地讨论了“博物馆学与艺术博物馆”、“博物馆与美术史”、“欧美博物馆收藏的不同起源”、“作为博物馆的美术馆”、“博物馆与特展”等相关问题,最终落脚于讨论艺术博物馆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和艺术院校及艺术教育在其间的作为。

总标题 缪斯的神坛 — 欧美艺术博物馆概论

第1讲 从卢浮宫三宝谈起:博物馆与博物馆学

第2讲 沿塞纳而行:艺术博物馆的类型

第3讲 博物馆岛的变迁:博物馆与美术馆

第4讲 哈布斯堡的背影:艺术博物馆与皇家收藏

第5讲 大师的踪迹:博物馆与艺术史

第6讲 新大陆的收藏:美国博物馆的兴起

第7讲 策划博物馆:博物馆的规划与特展

第8讲 博物馆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中国

董捷,黑龙江宁安人,1980年生于浙江杭州。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长期随导师范景中教授从事中国古代艺术史、版画史研究,代表成果有《明清刊〈西厢记〉版画考析》、《明末湖州版画创作考》等,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曾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0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提名,是2010-2011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艺术史专项”访问学者。在中国美术学院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艺术史》、《晚期中国美术史研究方法与个案》、《艺术博物馆概论》等课程。

6.云南民族村导游词介绍 篇六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市南6公里,占地亩。云南民族村南临浩瀚的昆明滇池、北望历史文化名城昆明,西靠著名的昆明西山风景旅游区,湖光山色秀美无比。云南民族村内将要为云南的26个民族各建一个村,并配以民族团结广场、民族歌舞演出厅、云南民族博物馆、民族蜡像馆等,它是云南民族的一个缩影。走进云南民族村,只见村舍错落有致,云南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园中有园,村外有村,千变万化,五彩纷呈。而且到处花红柳绿,碧波粼粼,笙歌不绝,舞影婆娑,被人们誉为“人间仙境”。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鸟语花香,自然人文景观与民族风情和谐地融为一体。

云南民族村拟建25个少数民族村寨。同时还建有民族团结广场、民族歌舞厅、风味食品城、宿营娱乐区等一批集观赏、游乐、度假、水上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配套设施,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和爱好。

从云南民族村大门进去,可以先去歌舞厅看定时演出的云南歌舞,再去游览傣族村。这是风情最浓、最美的旅游村寨之一。里面种满了热带和亚热带植物,一幢幢精致典雅的傣家竹楼点缀其间。有干栏式的民居楼、泼水亭、佛寺、泼水广场等57个傣式建筑物,展示了云南傣乡建筑之精华。村中雄伟的白塔叫“波中塔”,高23.6米,是按1:0.9的比例仿云南德宏州盈江的允燕塔建造的。40座小塔簇拥着高高的主塔,365个风铃铃声悦耳动听。云南傣味楼还供应傣味菜肴。云南民族村内的大理白族村是其中最豪华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雕梁画栋,彩绘丹青。另有三塔、洱海、蝴蝶泉、本主庙等风光旅游名胜缩影。白族艺术馆内展出的蝴蝶,是中国最大、珍品最多的一处蝴蝶馆,价值极高,不可不看。大理石珍品馆内奇石琳琅满目,令人大饱眼福。另外定时有大理白族歌舞表演,还可以品尝到三道茶和美味的白族佳肴。彝族村太阳历广场,中间竖有一根观测时辰的石柱,雕有12生肖的石刻,通过石柱的日影来观测时辰,生动地再现彝族古老的太阳历。巨“虎”则表现了古代彝族人民的图腾崇拜。另外有土掌房、舞蹈等场景可供观赏。云南民族村的其它的民族村寨亦各有其特点。

在云南民族村旁,有一个目前全中国最大、最好的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该馆由陈列馆、科研办公楼、藏品库和手工作坊等组成,陈列馆共有十六个展室,六千多平方米展出面积以及一个演示作坊和画廊,收藏品达十二万件。建筑群前有一个宽阔的广场,是群众大型联欢的好去处。纵观整个云南民族村,是集云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旅游风情、建筑艺术、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生活环境为一体而建设的,并且全部都是招收云南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青年来服务和表演,使人感到不仅内涵丰富博大,园林风光优美迷人,而且真实亲切。加上结构巧妙,布局美观典雅,形成了一个江南园林式的民俗大观园,置身其间,的确使人犹如进入仙境一般。

7.中华民族文化介绍 篇七

优秀传统文化为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营养, 同时也为我们厘清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提供了方法。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国内研究缺失的民族始祖文化体系提出见解, 以期得到行家指正。

一、中华民族问题的核心是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和谐、促进民族团结意义重大。然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结构和功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 有些认识还比较模糊甚至有偏差。因此,有必要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结构和功能,使之正确、有效地发挥凝聚人心、振兴中华的作用。

(一)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诸种误读

由于种种复杂因素, 人们关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认同的认识还存在诸多误区,其中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种:

1.把中华民族等同于炎黄子孙,这种简单等同客观上把不认同炎黄子孙的少数民族排除在中华民族之外。改革开放后,有些部门为了与广大港台同胞和海外华人联络感情,加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努力构建“大中华”的概念,一些提法如“华夏子孙”、“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等在各级政府活动和宣传媒体上逐渐活跃起来。当把炎黄子孙等同于中华民族时,一些少数民族就会本能地对“中华民族认同”产生抵触。因为有些少数民族中有不少人认为历史上的“炎黄”只是中原汉族人的祖先,“炎黄子孙”、“华夏民族”、“龙的传人”都指的是汉族。

2.以保持和传承中华文化为标准,把中华民族的范围从中国境内公民扩展到海外华人。这就无形中把加入美国、加拿大等其他国家的华人纳入中华民族的范畴,以至于当我们倡导“全体中华儿女团结起来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西方国家便高度警觉甚至抵制,似乎中国人要在世界范围内搞大民族主义。

3.将中华民族概念虚化。为避免出现上述尴尬,有人将中华民族内涵模糊化,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性地使用这一提法, 或者直接把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等同于中华文化认同。过去,我国民族理论话语体系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叙述有些语焉不详。改革开放前的30年,国家治理是用“阶级共同体”建构替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改革开放后,“阶级共同体”认同瓦解。1989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这一提法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在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中,中华民族认同也开始得到提倡,但“中华民族是什么”一直不甚清晰。在许多学者看来,由于“中华民族”原意指汉族,中华民族认同隐含着某种汉化, 所以我国意识形态话语中的中华民族认同也显示出某种动摇不定,甚至底气不足的情形。

4.主张废除中华民族概念,以公民共同体认同替代中华民族认同。持这种观点的人或者不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或者不认同中华民族国族化。他们认为,中华民族是政治共同体不是文化共同体, 不具有民族学的意义。换句话说,中华民族是虚拟的,不是实体,因而不在民族理论关注的视野内。有学者认为, 如果把这种政治性的术语引入到民族学或民族理论中,会引起话语体系的混乱。比如,有学者认为,由于“民族”一词已被约定俗成地理解为生物性和文化性的人们共同体,用“中华民族”涵盖公民共同体含义存在太多困难,所以应放弃使用“中华民族”一词,改用“中华人民”指称公民共同体。还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原意就是汉族,中华民族国族化实际上就是汉化。因而,在民族理论话语体系中引入中华民族认同, 实践层面很容易导致民族政策有用多数民族意志同化少数民族的嫌疑。还有学者认为,民族国家建构已经过时,民族国家的替代物只能从摆脱“民族”的“公民”切入,也就是废除“中华民族”概念 ,建设公民国家,用公民国家替代民族国家,用公民认同替代中华民族认同。

(二)怎样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

我们认为, 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两层含义:作为公民的共同体和作为文化的共同体。

1. 中华民族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共同体。中华民族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和未识别民族成分的拥有中国国籍的全体中国公民,不仅包括56个民族,还包括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确认的未识别民族成分的人口约65万, 以及1000多名加入中国国籍的外裔中国人;不仅包括大陆范围的中国公民,也包括港澳台、侨居国外的中国人。因而,中华民族应该是包括今天56个民族在内的、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所有民族及其海外华侨的统称。这里有两点需要明确,一是中华民族不包括原来拥有中国国籍、现在加入其他国籍的华人,这些人有的生活在国外,有的可能生活、工作在中国境内,虽然他们心向祖国,但已经不拥有中国国籍,他们在公民意义上不属于中华民族成员。与此同时,过去是外国籍的,只要加入中国籍、成为中国公民,就是中华民族成员。

从公民共同体的角度讲,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首先是构建中国公民共同体认同,即对“全体中国人享有中国公民权利、履行中国公民义务”的认同。无论是汉族、少数民族还是外裔中国人,无论是在大陆、港澳台还是在国外,只要拥有中国国籍,都平等地享有中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 应当履行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华文明是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各民族都对中华文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把汉族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 忽略少数民族文化的贡献是错误的; 把少数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缺乏认同,也是错误的。中华文化应该包括三部分:一是从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凝练出的价值共识, 这是中华文化的内核,在当代表现为团结统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等,其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凝练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领、统摄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要精神纽带。二是文化载体———汉语作为中国的通用语言文字,已在客观上成为连接全体中华民族成员的纽带。三是丰富多彩的地域和表层文化形式的交融与共享,诸如各地区、各民族节庆、婚俗、礼仪文化习俗等的交融与共享。

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结构上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无论是作为人的共同体还是作为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都是“多元一体”的。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仅从56个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看,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多元一体”。作为人的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多元”指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民族多元,“一体”指的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是中华文化 的“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多元”表现为各民族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一体”表现为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逐步交融、整合形成的中华文化共性。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体, 也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交融的共同体,如果将56个民族个体或文化内容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抽离,中华民族概念就只能是空洞的政治口号,不具有凝聚力。2015亚洲博鳌论坛的主题是“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民族的56个子民族首先更应该是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

二、 共同体认同的关键在于中华民族始祖文化体系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许多理论上的模糊认识、实践中的不当做法,根子都在于没有拿捏好分寸。”寥寥数语,既指出了民族工作领域存在的问题, 又切中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面对新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如何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拿捏好分寸”,无疑是民族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以下诸问题就是关于民族问题的“分寸”。

(一)民族平等必定产生民族共同体认同

众所周知,“多元一体论”是费孝通有关民族理论的简要概括, 包括两个向度:“从多元到一体”和“多元与一体”。前者论述了中华民族从分散到聚合、从多元到一体这一复杂而曲折的历史形成过程,为现代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提供了坚实的历史依据。后者则是费孝通对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维系多元一体格局这一现实问题的深沉关切和终身探索。

在费孝通看来,“多元一体”并非一个定型不变的结构,多民族间仍存在“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客观现实。“多元”与“一体”的张力在于,56个民族的自我认同似乎已经形成,而56个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却处于未完成、不稳定的状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从平等与认同的关系视角对之进行思考, 要达到民族平等,必须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政治平等与民族认同。民族政治平等是增进和建构民族认同的先决条件, 现实中的平等可以转化为不同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所感受到的深刻而平等的友爱, 这个问题我国已经在国家宪法中进行了确认。

2.经济平等与民族认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效率优先”的经济发展逻辑成为资源流动和配置的主导逻辑,民族区域差距一度迅速扩大。费孝通为此感叹道:“民族平等在政治上、法律上已经做到了。但经济上、文化上的差距却不是靠法律上讲平等便能轻易改变的。”

3.文化平等与民族认同。在某种意义上,文化自觉是一种尊重民族文化差异和多样性、平等对待各种文化的意识、胸怀和努力。当下部分民族关系的紧张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而少数民族文化在市场扩张和社会流动中所出现的边缘化危机,以及少数民族难以参与公共交往、平等对话所产生的挫折感则是引发民族矛盾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 只有实现民族之间全面的、真正的平等,才能破解“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困境,实现“多元”与“一体”之间富有张力的平衡,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二)建构涵盖中华所有民族的始祖文化体系

何谓民族始祖文化? 这个问题是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该民族的祖根依据, 是关于该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共同认定的民族始祖的神话传说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系统。民族始祖认同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建构涵盖56个民族的始祖文化体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科学工程。

笔者认为,完全实现56个民族与汉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平等,基于各民族的历史与现状,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尊重各民族始祖文化,却是抓住各民族文化平等源头的最佳方法,可以在短期内收到共同体认同的最佳效果。从根本上说,民族始祖文化体系承载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使命。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要求的是各民族的“共鸣”。科学上的“吸引力法则”指出:“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 会互相吸引而且引起共鸣。”民族和谐与民族文化认同不能靠施加压力或施予恩惠,而是靠国民形象的亲和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发展道路的吸引力而起作用的。为此,必须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在各民族传播中能够引起的“共鸣效应”。而拨动这一效应的正是在民族文化中构建科学平等的民族始祖文化体系。

1.民族文化与民族本身互相造就。钱穆先生说:“中国人创造了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创造了中国人。中国文化就在中国人身上。”

在民族形成初期, 核心部落的首要任务是将不同的部落、不同的文化整合在一起,形成共同的认同。如果对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民族进行梳理,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首先在政治、军事联盟的基础上形成民族, 然后由这个民族对不同的地域文化进行整合和建构。但这一系列文化行为的灵魂就是该民族的始祖文化, 这也正是民族始祖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真正原因。

2.民族始祖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础。现在多数人承认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共同的语言和始祖、血缘崇拜,这三者互相印证,就能构成为民族认同的核心。只要有这三者存在,所有民族的个体差异都没有关系。后来甚至简单到只要对民族始祖确信无疑, 民族的认同就会十分稳固。于是,围绕着上述这些核心内涵,很多被虚构的始祖传说、神话、宗教、礼仪、习俗及民族的核心理念就形成了。实际上,所谓民族的“共同始祖”存在于神话中,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多数民族成员却对此深信不疑,在这一点上,一些民众会被个别所谓的“民族精英”所利用,如“疆独”与“藏独”分子就是如此。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始祖文化体系的特征

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在一个“ 凝聚核心”。费孝通先生以其高度的概括力,将中华民族结构作了高层次阐发,将中华民族科学的定义为“多元一体格局”,但他同时认为, 一种理论的出现和成熟之间相距甚远。这只是经过多年探索和思考得到的一些不够全面的认识。在这种认识里,“中华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可以各得其所, 分属于不同层次的认同体”,尽管我们在语言中都用“民族”这同一个名词,但它可以指不同层次的实体。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同属于一个层次,他们互相结合而成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多元形成的一体, 是高一层次认同的民族实体。

费孝通先生特别指出,“汉族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后来,他进一步提出:“许多群体都参与了这个‘凝聚核心’的发展过程。”这就把“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的涵盖面从汉族扩大到了中华民族的其他群体。 对于如何理解“中华民族”这个延续几千年的文明和政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费先生这个观点在理论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费孝通先生晚年描绘了人类文化多样性与共识性相统一的图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人类大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生态更是如此。

2.“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的动态历史原则。“多元一体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对中华民族静态的正确描述。 但基于理论本身的需要,人们似乎还需要对此进行更加全面、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还需要对中华民族动态的描述:一个民族内部交往与互动原则的描述。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内部交往与互动原则,是基于历史上的交往与互动的经验的; 这一经验原则,就是“和而不同”的历史原则。这既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真实写照, 同时也是现实共生的动态原则。

3.“政治一体”和“文化多元化”下的民族认同关系。 针对多族群国家的内部结构框架,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出“政治一体,文化多元”的设想,以强化作为政治实体的“民族”和国家, 并把族群逐步地引导到主要代表不同文化群体的角色之中,把族群关系用“文化多元主义”的思路来引导。

形成多元一体格局经历了从分散的多元到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 这个核心就是经过2000多年不断发展壮大、融合了众多其他民族的汉族。汉族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汉族遍布各地并大量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 汉语逐渐成为许多民族的共同语言,由此形成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疏的网络,这个网络正是多元一体的骨架。由于汉族的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 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

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行不悖,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高层次的民族实质上是一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 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 从而获得这一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国特定条件下多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几千年的密切交往中,共同的地理疆域、共同的历史使命、共同的传统文化使56个民族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复合型民族———中华民族,因此也必然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传统。

4. 民族始祖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核心。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必然应有与之特征相应的民族文化, 这一民族文化不是文化碎片的大杂烩,而是56个民族文化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但截至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高度融合的民族文化认识非常浅薄。更为紧迫的是,我们应该寻找到化解民族文化中不利于国家认同的因素和使民族与国家能够协调、共生的道路。

在文化研究领域,总的原则应该是:在尊重民族认同的同时强化中华民族意识。要不断建构同质性的国民文化, 这是一种新的文化认同体系, 它必须体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过度强调民族认同,会减弱国家的凝聚力,影响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过度强调国家认同,不尊重民族特性,会导致少数民族不满。因此, 要在保有各自民族认同的同时, 把国家作为最高的认同和归属层次中的最高单位。

三、 中华民族始祖文化体系传承的本质是再生产

文化传承不是文化传播, 是指文化在一个人们共同体(如民族)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 这个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使人类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

(一 )文化再生产是文化得以延续的唯一原因

布尔迪厄是当代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社会学家和文化理论批评家, 是文化再生产理论最杰出的代表,他最早提出“文化再生产”这一概念。目前,文化再生产理论已经成为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

经济学上把循环往复的生产过程称为物质再生产, 文化传承这种周而复始的延续过程也可比作一种再生产,即文化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各环节有所不同, 文化再生产可分为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四个环节。文化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创作的成果是作品, 作品经过生产环节转化为产品,通过传播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最终进入文化消费。消费既是终点又是起点,人们在文化消费中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能够激发创作灵感,创作出更多原创性作品,使文化再生产周而复始、延绵不断。

(二 )始祖文化的传承属于文化 “再生产 ”范畴

1. 始祖文化再生产是各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过程。始祖文化的传承促成本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增强并对自身不断进行完善。

作为个体的人只有不断地习得该社会所属的群体文化,才能为这个群体所接受。人的社会属性以及文化和社会群体的差异性,使人与文化有机结合的过程即个体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人的文化习得行为主要在民族群体内部完成, 所习得的也主要是本民族的文化, 这种史化的适应和认同是同步的; 二是人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通过双重机制实现的,即人缔造文化,文化又缔造人。人在适应生存环境缔造文化时,不断注入主体意识而使文化个性化、民族化;文化在缔造人时, 又不断地对社会的个体注入社会的群体意识而使人社会化、群体化。正因为民族始祖文化传承是一个能动的社会历史过程,每个民族的社会内部又都存在着这样一个能动的传承机制, 所以民族始祖文化才能在共同体的精神维系、民族性格的塑造、社会结构的构筑与整合等方面发挥巨大的能动作用。

2. 民族始祖文化传承是民族权利和义务的传递。人类社会组织和结构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民族文化(特别是本民族的始祖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精神文化传承的社会维系。现代宗教学、民族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家庭、氏族结构的进化和发展,与图腾崇拜、禁忌的传承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父权社会、宗法制度又与祖先崇拜有不解之缘。更为重要的是,民族始祖文化传承还通过对社会个体的权利和义务的确认、调整, 实现对社会群体的约束和控制,实现社会组织结构的生产和再生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民族始祖文化传承是权利和义务的传递。

3. 民族始祖文化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利于民族认同和内聚。民族始祖文化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 构成民族认同感和内聚感的核心。

始祖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 也是构成民族的核心要素; 民族始祖文化的传承则是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只有通过民族文化的传承, 才能实现这种维系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 民族共同体的再生产才不会中断; 更为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深层次结构构成文化的核心,这核心联系着民族的深层次心态结构和认同意识,同时也联结着这深层次心态与意识。只有通过民族文化的心理传承,才能使这些民族的核心要素有机地融入每一个成员的深层意识中,也才能使民族文化的精神维系化作一种稳定而持久的、自觉的民族认同感和内聚力。所以,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深层次心理传承,是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内在动力。

始祖文化传承按文化的构成形态可以分为语言传承、行为传承、器物传承、心理传承等传承形式, 其中心理传承是最强烈、最持久、最深刻的文化传承,是各种传承形式的核心和中枢。民族始祖文化之所以能成为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维系, 之所以能铸就并塑造民族的性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4.民族始祖文化传承是一种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的历史过程, 文化在民族成员代际间作纵向的传递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人类适应生存环境的综合成果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能动要素,文化在传承并有机参与社会的整合中,自身又受到两种无形力量的制约: 一是文化的生成机制,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文化心理背景。这些既是文化产生、形成的条件,也是文化存在、发展的基础,并在发展中制约、决定着文化的类型和发展方向, 只要这种外在的环境和文化生成机制不变,这种约束将长时期起作用;一是社会的运行机制,包括社会的传统力量、人的心理定势、社会结构要素的有机组合等。文化既有机地参与这种机制的运作和社会整合,必然要接受这种机制对文化的结构、类型所作出的质的规定和稳定发展的要求, 保障人与环境的适应,文化模式与社会的衔接和统一。这两种与文化既制约又依存的力量, 最终使文化的发展具有类型和模式化的特性和要求, 具有生物学中基因和根的属性。正因为这样,民族文化传承,文化在该民族共同体内的代际间传递过程,就是该民族的“文化基因”通过心理传承在各社会成员中作纵向复制的过程。这就是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呈现稳定性、完整性、群体性和延续性的根本原因。

因为有文化基因的纵向复制, 才使得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始终沿着一个方向、一个轨迹运行,并经过传承形成文化传统。而经过传承积淀而成的文化传统又成为该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和基本要素 , 有机地参与文化的再生产再复制。正因为这样,人类文化的发展才一脉相承, 一代与另一代的文化有极大的相似性,即使随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迁、发展,也仍能看到其“根”的存在。

8.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 篇八

我国自西汉把“文”与“化”两个字组合为“文化”一词,足见其历史久远。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各种事物有章有法,非常“美好和谐”地聚在一起就是“文”,用这种“美好和谐”去规范各类事物就是“化”,“以文化之”,自然的人化,即文化。文化是人的人格及生态状况的反映,文化的核心是人。人创造了文化,人延续着文化,才使我们知古通今。

世界上曾有过四大文明古国,就是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能够延续至今的只有中国文化,这是人类的奇迹也是中国的骄傲。《易经》、《诗经》、洞窟壁画、唐诗宋词、元曲戏剧、小说杂耍、手工技艺......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印记的文化瑰宝,历经几千年风雨,不因世事更替而稍有褪色。中国有着五千多年优秀文化传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和谐”。《周易大全》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灵魂。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得以延续,得益于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自立自强精神,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不断调整适应,吐故纳新、求生存;不断改变、改革、创造、创新,求发展。血脉不断,灵魂永存。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一是历史性、二是群体性、三是影响性。我们的祖先创造华夏文明,历经多个朝代和几千年岁月,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包容和谐的精神血脉是不会断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他的文化是多元的、多彩的,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借鉴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同时,对于国外的优秀文化也不排斥,也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吸收精华,营养自己。因此,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有华人的地方和华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都有中国文化的明显印迹。走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华人足迹、没有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当然,在中华大地上,中国文化的影响更是涉及众多领域,甚至于每个角落,如吴越文化、湘楚文化、闽粤文化、齐鲁文化、华夏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等。

前面我们说了,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是寄托着人的理想与情趣的人格化事物。比如,石头在山上的存在就是大自然的一块石头,但一经人手,加以人格化的加工,赋予人的理想创造,就有了“石文化”,石雕、石器,进而有了石头精品的“玉石文化”,名贵玉石价值连城。茶叶长在茶树上,就是大自然中的一片树叶,经人之手加工、饮用,就有了茶文化,一棵深山岩石上的茶树甚至有“大红袍”的皇家身分。也有了茶经、茶道,还有茶品即人品之说。总之,万事万物附以人格,文以载道,传播开去,影响深远。我国的近邻大量使用汉字,延续儒家文化就是一证,尽管他们把中华文化拿去申遗,竭力证明自己的“正宗”,也是徒劳,抹不去从母亲体内带来的“胎记”,更加证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当然,外来文化也会影响中国文化,好的我们吸收,对不好的东西,我们也要有免疫力和抵抗力,西方的“文化侵略”也不可小视。

毛主席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发展的根基,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有先进文化的支撑,也必然伴随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昌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中华文化再振雄风,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成为中华民族腾飞的坚强翅膀。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的起点、落点、方式都是人们正在思考并努力探索的,现代与传统交替的历史时期,文化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与国人肩负的使命和迈出的不懈脚步。

9.中华民族文化介绍 篇九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通过我们学习了“民族”你对民族深情是不是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你能来说说吗?

你们可真棒,又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部分知识吧!

二、语文天地练习。

1、摘录笔记

本单元教师对学生的摘抄应该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而是让学生把课文中新的词语积累下来,并进行自学.

2、聊一聊各个民族

全班一起来汇报自己的情况,并让学生对都了解什么.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

3、开卷有益:

做客喀什

(1)默读全文。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在小组里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词语,比一比谁读得多、谁读得正确。

(2)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说一说

(3)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4)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抄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4、金钥匙大家写完文章后,都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修改它们呢?

丁丁告诉我们:"我愿意把自己的文章给别人看,让别人给我提出意见.

咚咚告诉我们:"习作写完后,我自己愿意大声的朗读,能发现不通顺的句子,还能找到不清的地方让学生们说说自己还有什么合理的方法.

5、读一读出示:

语言是花苞,行动才是果实;

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

维吾尔族谚语

想要找到珊瑚和玛瑙,

就得下到大海里;

想要找到宝石和碧玉,

就得翻过万水千山

裕固族谚语

老师给学生介绍一下这两个民族.

从句子中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在小组里施行合作的方式完成.

对于有困难的字词教师可以加以指导.

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谚语吗?

作业设计:

1、熟读《开卷有益》

2、背诵两句谚语.

第三、四课时

(习作略)

10.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篇十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特征是突出的地域性。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自周秦以来除个别分裂割据时期外,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一政治机构。因而,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体系之中,既有源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作为主体,也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补充,相得益彰。中华传统市场早在数千年前就与异国文化开始了交流。汉唐时代,中国文化是相当开放的。在许多方面,中华民族的祖先曾非常勇敢地、毫不犹豫地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并加以改造,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从意识形态方面看,中国接受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这是世界主要文明体系之间的最大规模的交流之一。从艺术方面看,中国大量吸收了沿丝绸之路传来的异国音乐、舞蹈,并使之中国化。“胡琴”是中华民族乐器中的重要代表,但如同其名称所示,它原来是外来品。从饮食、服饰、民俗等方面看,中国所吸收的异国文化内容也十分惊人。与此同时,中国也将自己的文化向外输出,如造纸等四大发明、丝绸与瓷器等工艺制作等,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传统文花的许多精华,如中医、气功、武术等,至今仍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是文化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需要加以专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若干文化的交流必将进一步扩大,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华文化,必将以崭新的资态迈进未来的世界文化体系

之中。

11.中华民族文化介绍 篇十一

“……序列阳春,万物竞生,惠风和畅,羲皇子孙,谒祖宛丘之侧,龙的传人,寻根淮水之阳……”

浩浩春风,巍巍羲陵。龙都淮阳,盛世龙腾。2月23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的日子,这天,应着千年的古老“约定”,备受全球华人关注的2012(壬辰)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大典在河南淮阳县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羲皇子孙齐聚太昊陵庙,和祖先深情“相拥”,又一次拉开了为期一个月的传统“二月二古庙会”的大幕。

三皇五帝淮为首,太昊伏羲第一人。据史书记载,大约在6500年前,太昊伏羲氏率领部族从西部甘肃天水沿黄河东迁而下,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以其圣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并取各部落图腾的特色组成了新的图腾——龙。龙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龙的传人”便由此而来。太昊伏羲氏也因开创中华远古文明之功而被尊为“人文始祖”。

淮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八卦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无数历史人物的足迹,吸引了华夏儿女关注的目光:华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和长眠,炎帝神农氏继之建都兴业;孔子3次来陈,留4年;《诗经》载有“陈风”10首,曹植、李白、张九龄、苏轼、苏辙、晏殊等历代文坛巨匠均在此留下了千古华章;包公陈州放粮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淮阳泥泥狗被誉为“真图腾,活化石”;剪纸、布老虎等工艺品精美绝伦;太昊陵庙会被世界吉尼斯总部命名为“单日参会人数最多的古庙会”……

“千年古庙会、万姓拜羲皇”。淮阳太昊陵为历朝历代全国太昊伏羲专祀地,从古到今香火不断,受到虔诚祭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太昊陵古庙会逐渐成为中华敬天祭祖文化的演绎,世界上最古老的庙会。每年的春季朝祖会、夏季赏荷月、秋季寻根游、冬季民俗展活动和两年一度的中华姓氏文化节,四海宾朋云集,万姓同根谒祖,形成了万人朝圣的东方奇观。太昊陵庙会作为一种特殊而神奇的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俗特色,成为传承千年庙会文化的经典。

为加快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大力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从2010年开始,淮阳推出了“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把民俗文化作为“千年古庙会”的灵魂,把庙会作为民俗文化展示的平台和旅游经济的新亮点去打造。今年的“非遗”展演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展演范围将原来的中部六省扩大到八个相邻省份。河南开封的盘鼓、少林寺的中国功夫,声声震撼,雄威无比,湖北的“武峰南曲”、“山东的快书”、安徽的“黄梅戏”、江西的“九江山歌”,湖南土家族的摆手舞、山西的高抬花鼓等,都在“非遗”展演舞台上精彩展示。太昊陵庙会是古老的约定,也是现代的约会。

12.中华民族文化介绍 篇十二

草, 可以作“草本”解析, 《现代汉语词典》里面解释, “有草质茎的 (植物) ”。但是把“草本”两个字反过来写——“本草”, 它又作何解释呢?在商代金文中出现的“药”字, 《说文解字》将其训释为:“治病草, 从草, 乐声。”明确指出了“药”即治病之物, 并以“草” (植物) 类居多的客观事实。《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 名医公孙阳曾将《药论》一书传予弟子淳于意。从《汉书》中的有关记载可知, 西汉晚期不仅已用“本草”一词来指称药学专著, 而且拥有一批通晓本草的学者, 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但是中国的“本草”又有别于简单的植物用药。在明末清初以前, 我国只有“药”而没有“中药”这一个词, 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当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敲开我国的大门, 西药也被源源不断地输入国内。为了同西药相区别, 我国的传统药物——“本草”有了另外一个名字——“中药”。此后, 中药就逐渐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叫开了。所以, 说起中药, 现在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而最重要的一点, 并非起到治疗作用的天然资源药材都被我们称做“中药”。早在古埃及的文明历史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精湛的医术或是传统的巫术中也频频使用了诸多植物。但是, 我们称之为“中药”的天然资源药材, 是必须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使用的, 并不是看它的产地和生长环境。无论是野生在树林里或是栽培在植物园, 无论是在中国生长的还是在外国生长的, 只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材, 才能称为“中药”。

“中药”的使用历史悠久, 但是鲜有人真正能够去了解它。

清代医学入门著作《医学三字经》说:“医之始, 本岐黄。”岐是指岐伯, 黄是指黄帝。传说, 岐伯和黄帝确立了中医药的理论, 加上“尝百草”的神农, 创八卦的伏羲, 这些“圣人”, 共同缔造了“本草”文化。但其实在数千年前的中原大地, “本草”的诞生, 是由许许多多的先人们从劳动实践中慢慢积累起来的。我国的“本草”文化历史悠久。秦汉时期, 出现了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可以说, 这个时期的本草, 为她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 我国南北统一, 本草的发展也进入了另一个阶段, 第一部由国家行政力量颁布的药典性本草——《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 诞生了。) 这本巨著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发展, 也对后世海内外药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比如日本古书《延喜式》提到“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在宋元时期, 由于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商业、交通的发展, 本草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飞跃的时期, 到明清时期, 更是达到顶峰, 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 亲历实践, 用了27年时间完成了伟大的本草学著作《本草纲目》。本书17世纪初即传播海外, 先后有多种译本, 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

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 可以很骄傲地知道“本草”文化源远流长, 始终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 在5000多年的华夏历史里, “本草”是作为我们文明的瑰宝, 一直陪伴着我们。但是, “本草”在近代以来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

述其原因, 错综复杂。而原因之一恐怕也跟我们近现代的历史有关。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文化对我们本民族文化的猛烈冲击, 使我们怀疑自己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当传统文化受到人民的批判, “本草”也首当其冲, 成为了某些人怀疑的对象。我们可以理解, 中医药理论经过几千年的沉淀, 积累下来的精髓, 博大精深, 或许难以让一个人用几年的时间去学习就能完全明白与掌握。而另一个方面, 我们在当代成长起来的这些人, 从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受到的教育, 学到的常识课、生理卫生课, 教的都是西医的知识。这些知识当然也很有用, 但是令人深思的是, 在“本草”文化与西方医学文化的竞争里, “本草”文化的落败;在课堂教学里, 对中医理论的绝口不提, 反映的是否是对民族文化自信心的缺失问题呢?

就在我们对本土文化怀疑的时候, 外国人却对中医药的文化越来越感兴趣, 正“磨刀霍霍”向“本草”。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 中医药即传入朝鲜, 与其传统医学合并, 逐渐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朝鲜传统医学——东医学, 并得到发展。1951年, 韩国政府即颁布了国民医药法, 规定韩医和西医地位相同, 享受同等待遇。韩国保健卫生部规定11种古典医籍上的处方可由药厂生产而无需临床试验, 其中4种来自我国的《景岳全书》《医学入门》等中医古籍。几年前在中国热播的韩国电视剧《大长今》里面让我们观众为之倾倒佩服的精湛医术、养生方式, 不知国人能否看到中国医药的影子。而韩国甚至想把我们的“本草”民族文化作为自己的东西准备向联合国申遗。虽然有人耻笑韩国的做法, 但是韩国人对于民族文化的关注与呵护, 是否也值得我们深思呢?我们有什么理由拱手相送这千年的瑰宝呢?

我国地大物博, 在辽阔的陆地和海洋里, 分布着种类繁多的天然药材资源, 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 近12800余种, 但是以天然资源作为药材, 不只是我国医药事业的专利, 因为世界各个地区的陆地和海洋都遍布着这些材料——植物、动物和矿物。各个国家的人民都可以使用属于他们领域的资源。比如, 近几年就有“洋中药”来势汹汹地进入了我国。每年我国从日本、韩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进口的“洋中药”多达数亿美元。其中, 日本一家中药企业用我国的古验方“六神丸”加减制成“救心丹”, 再以“洋中药”的身份返销, 仅2003年在我国的销售额就高达1亿美元, 相当于我国中成药年出口创汇的总额。我国拥有的“本草”文化是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总结出来的, 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智慧的结晶。面对西方医学文化的蓬勃势力, 我们的民族文化为什么处于劣势?难道我们没有捍卫民族文化的勇气和决心吗?

作为传承华夏文明的子孙, 研究和宣传“本草”, 不应该只是中医院校或少部分人的责职和义务, 应该有越来越多的国人的关注和参与。

近年来, 我国“本草”文化的普及工作正以“星星之火”的方式进行着。在笔者所处的广东, 地处岭南, 濒临大海, 气候湿热。广东人历来有煲老火靓汤、喝凉茶的传统习惯。对于中医药, 在全国范围内, 广东人的认同度比较高。广东省在2006年作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 为全面振兴和发展“本草”事业树立了先驱形象。作为广东省文化事业重点项目之一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 在自然展厅筹备了“中药馆”, 为“本草”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普及树立了榜样和信心, 也为群众接触和理解民族文化提

浅谈博物馆文本翻译的特征与失误

——以山西博物院为例

杨婧徐慧晶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博物馆文本翻译属于应用文体翻译, 有着与其他文体相区别的特征。而博物馆文本翻译的失误不仅难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 也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以山西博物院为例, 总结了博物馆文本翻译的两大特征与几处失误。

关键词:博物馆文本;翻译特征;翻译失误

本论文受太原科技大学青年基金资助, 项目编号20113025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博物馆是展示深厚历史积淀、弘扬灿烂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 因此, 博物馆文本的翻译质量与文化信息的传播密切相关。笔者多次参观山西博物院并任博物院志愿者, 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并查证资料, 总结出了博物馆文本翻译的两大特征, 同时也发现了其文本翻译存在的部分失误。

一、博物馆文本翻译的两大特征

(一) 博物馆文本翻译属于应用文体翻译

应用文体翻译以传递文本信息为主要目的, 注重信息传递的效果, 偏重使用性和交际目的。博物馆文本的英语翻译, 旨在通过语言这一载体, 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信息传递给外国游客。山西博物院文本的翻译在此基础上又呈现出几个特点, 分述如下:

1.简洁性

博物馆文本主要提供相关展品的名称、年代、出土地、功用、艺术价值等信息。为了让游客在短时间内对展品的诸多信息有大致了解, 必须用简短的单词或短语来表达, 避免重复、啰嗦和冗余。例如, 将展厅介绍中的“沧海桑田, 生生不息”译为“Time went by as generations lived on”。这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充分表达成语之义的生动体现。

2.准确性

供了新的平台。

李时珍说:“天地造化才生成了草本, 刚交于柔而成为根, 柔交于刚而生成枝干, 叶片花萼属阳, 而花朵果实属阴。从而使草中有木, 木中有草。百草得到气中之精华者为好的, 得到气中恶毒的为有毒的。因此而有金、木、水、火、土五行, 香、臭、臊、腥、膻五气, 青、赤、黄、白、黑五色, 酸、苦、甘、辛、咸五味, 寒、热、温、凉、平五性, 升、降、浮、沉、中五用。”对于我们普通群众, 深奥的“本草”文化也可以变成我们生活中信手拈来的常识。普及“本草”文化, 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掌握深奥的中医药理论。普及知识的意义, 可能在于让人们拓宽视野, 能在适当的时候在生活中运用到这些知识。以植物作为药, 在中药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而这些植物, 有小部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路边小花或是街边小草, 亦或是家里阳台的那一株草本。例如薄荷, 由于薄荷有一种芳香气, 很多广东人家里都会种, 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可以把它摘下来, 晒干, 储存起来。当风热“上火”导致头痛喉咙肿痛时, 可以通过泡少许薄荷来缓解症状。所以当我们了解了一些简单的“本草”知识, 是不是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呢?

“本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伟大遗产, 之所以深奥难懂, 是因为它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和语言, 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而最主要的, 还是我们对“本草”文化的普及

这里的准确性并非指死译、硬译, 而是根据展品的形态与功用, 结合其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所做出的灵活和具体的翻译。博物馆文本翻译重在信息传递的结果, 即游客本身能否理解翻译的文本。因此, 语言必须准确, 生动。如将“枣园稼穑”译为“Farming Culture in Zaoyuan”。“稼穑”泛指农业生产劳动, 这里没有用agriculture, 而用了“farming culture”。这是因为agriculture指广义的农业, 包括农、林、牧、渔业, farming则是指耕作的农业。这样的翻译符合展品所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农耕文明, 也考虑到了词汇的广义与狭义之分。

博物馆中的展品反映的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或社会面貌, 因而用词的考究不仅是对待翻译应有的严谨态度, 更是对历史的尊重。

3.灵活性

除了意译能够体现翻译的灵活性之外, 同义词汇的不同表达、不拘泥于汉语文本格式的翻译也运用了翻译技巧。

如明清晋商展厅中有这样一段话:

“公元1368年, 明朝建立后, 为固疆守土, 设九边重镇;为筹措军饷, 行‘开中’盐法;为充裕边镇, 开边贸马市。”

对应的译文为:

order to safeguard its border areas, the ruling class stationed heavily armored troops in nine border towns of great military significance.Meanwhile, the law acting on salt trading was implemented to ensure soldiers’pay and provisions and the border horse markets were encouraged to add strength and life to the border towns.

汉语文本运用了排比句式“为……”, 而译文根据涵义对这

工作做得不够。当我们越来越多的了解了“本草”, 便会发觉她并不神秘。“本草”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遗产, 我们必须捍卫她, 甚至可以让她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让我们的民族瑰宝继续璀璨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2].黄兆胜.《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3].刘步平, 冼建春.《通俗中医药丛书——方药奥秘》.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 2006

[4].郑洪, 蓝韶清.《通俗中医药丛书——医史传奇》.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 2006

[5].许燕春, 郑洪.《通俗中医药丛书——人文中医》.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 2006

[6].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报.2008-5-16.http://www.wfcms.org/detail.aspx?innerID=20081223151652511

[7].黄煌.《经方的魅力》.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8].田建华.《本草纲目彩色图集》.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快乐国庆节六年级作文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