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汇报

2024-10-13

社区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汇报(精选6篇)

1.社区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汇报 篇一

创建社区“老干部之家” 不断推进“四就近”服务工作

余姚市现有离休干部284人,市级老领导36人;离休干部平均年龄84.4岁,年龄最大的102岁,最小的77岁;居住在城区的离休干部和市级老领导共262人,占总人数的83.2%。近年来,余姚市认真贯彻落实组通字„2010‟24号文件精神,以创建社区“老干部之家”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不断推进社区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老干部在社区的归属感、亲切感和幸福感。

建组织 定方案 为服务工作提供保障

从社区“老干部之家”创建初始,余姚市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协作配合,通过建组织、定方案,为社区“老干部之家”创建工作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老干部服务工作,将服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市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指导协调,多次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和解决服务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突出问题。各街道社区建立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抓好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组织、财政、卫生等部门支持配合,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职责。如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局与市委老干部局联合开展社区服务工作考评、表彰;去年把社区为老干部服务工作经费从每人100元提高到300元。老干部原工作单位积极支持服务工作,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市委老干部局主动加强沟通协调,督促指导工作开展,帮助解决服务工作中出现的实际困难。同时,建立健全了以原单位、街道、社区、老干部局、家庭为主体的“五位一体”服务网络,为开展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制定实施方案。余姚市早在2006年就开始开展社区老干部“四就近”工作,并相继下发《关于开展社区为老干部服务工作的实 1 施意见》(余老干„2007‟3号)和《余姚市卫生局、中共余姚市委老干部局关于下发余姚市城区离休干部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余卫发„2006‟78号)。在此基础上,2009年4月开展创建社区“老干部之家”试点工作,确定兰江街道下菱社区、凤山街道酱园街社区、阳明街道长安社区、梨洲街道南雷里社区为4个试点社区,颁发“老干部之家”试点牌匾。通过一年多的试点、探索及调研,2010年11月,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老干部之家”创建活动的通知》(余老干„2010‟29号)文件,在城区24个社区全面开展创建“老干部之家”活动,并要求达到“五个好”(机制保障好、学习活动好、服务管理好、发挥作用好、注重特色好),进一步增强老干部在社区的归属感、亲切感和幸福感。

建机制 强队伍 让服务工作开展顺利

一项工作要取得实效,需要健全的机制和优质的队伍来保障。在社区“老干部之家”创建过程中,余姚市建立八项制度、三支队伍,开展“八个一”服务,促进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社区“老干部之家”创建工作建立了八项制度:一是每季度召开1次社区老干部工作专管员工作例会;二是每年分别召开1次社区老干部工作和社区老干部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推进会;三是每年组织1—2次外出学习考察;四是每二年评比表彰社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社区老干部医疗保健服务工作先进卫生服务站、先进责任医生;五是市卫生局、市委老干部局联合对城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老干部医疗保健服务工作考核(实行二级考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考核);六是每年对社区“老干部之家”工作进行考评、授牌;七是每年划拨社区老干部工作经费;八是建立社区老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机制(每个社区设立老干部联系人1—2名)。各社区在创建过程中,做到了“六个一”:即召开一个社区老干部知情会,健全一套台 2 账资料,建立一个“聊天室”阵地,发放一张联系服务卡片,收集一批优秀服务工作实例和创建一个特色品牌。

二是落实服务措施。创建工作要求使每位老干部真正享受到“八个一”服务:即每位老干部有一位结对联系的社区干部;每位老干部有一位结对联系的社区责任医生;每位老干部有一份能经常了解社区各项事业发展情况的宣传资料;社区一般每半年向老干部通报一次工作情况或征求意见建议;社区有一间老干部聊天室;每年社区有一些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邀请老干部参加;每位老干部能享受社区一系列上门慰问与服务(即“五必到”);社区向每位老干部精神慰藉至少每月一次。

三是健全服务队伍。一是社区老干部工作者队伍。目前,全市有老干部居住的24个社区均配备老干部工作专兼管员,每个老干部都有联系结对的社区工作人员。社区专兼管员参加市委老干部局组织的全市老干部工作专兼管员培训班,并不定期组织外出学习考察。二是服务志愿者队伍。根据社区老干部需要和社区志愿者的特长,组建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开展敬老、为老、慰老服务,目前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人数达到230多人。三是社区卫生服务站责任医生队伍。目前有76名社区保健医生与250余名老干部签约,开展结对服务。

优服务 送关爱 使服务工作成效明显

根据“双高期”老干部实际,本着对老干部政治上关心、思想上沟通、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的要求,余姚市扎实开展优质服务,让生活在社区的老干部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四就近”服务。

一是在社区得到精神慰藉。各社区为老干部开展“五必到”服务(节日慰问必到、住院探望必到、寿诞祝贺必到、遇难帮困必到、突发事件必到),建立每月一次联系老干部制度,设立热线电话,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随时了解老干部的思想动态、身体状况等,及时向有关单位反映老干部的意见和要求。同时认真做好“四个一” 3 服务工作,即亲情关爱、照顾老干部,平时抽一定时间上门聊一个天、解一个难、帮一个忙、送一声问候。将老干部纳入社区助老结对关爱服务网络,实行定期走访服务、上门服务、结对服务、热线电话服务相结合的“四服务”制度;每年春节、中秋、老人节,组织社区干部上门陪聊、探望,组织学生慰问老干部,送春联、贺年卡、慰问品等。

二是在社区享受医疗保健。根据“双高期”老干部实际需求,建立“六个一”服务机制(建立一套责任体系、一套工作制度、一本服务记录、一支服务团队、一个绿色通道、一套健康档案),并把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作为服务重点。责任医生经常上门服务或电话联系。对行动不便、长期卧病在床的离休干部,开设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老干部就医“绿色通道”,提供挂号、就诊、结算、取药等优先服务,定期组织保健讲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还与市级医院建立联合会诊平台、化验平台、配药平台,帮助老干部解决用药需求和求医困难。如有的坚持给长期卧床的离休干部送医送药上门;有的邀请卫生部门领导、同志科学养生讲座;有的一成立就上门走访辖区内老干部,建立健全健康档案、签订结对联系协议,为老干部上门服务。市三院更是成立了志愿服务队,组织20余名青年团员医务者与老干部结对,开展助老服务,还每天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结对老干部潘新月及其家属打胰岛素,风雨无阻,已坚持两个多月。

三是在社区接受生活服务。各社区采取发放联系服务卡、公开社区联系电话、公布社区服务热线的方式,使老干部需要服务时能及时得到帮助。建立结对服务制度,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居民小组长、社区楼长等与老干部结对,通过定期走访、电话询问、上门服务等形式帮助老干部解决生活困难。如有的社区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老干部打扫卫生、测量血压、宣传安全用电知识;有的成立“党员义工队”,老干部有需要,只要拨打“真情服务卡”上的电话,义工队党员就会及时上门,提供家电修理、管道维修等服务;有的设立 4 “邻里信息员、义务帮扶员”,老干部遇到紧急情况或家里发生困难,“邻里信息员”会及时与社区联系,社区组织“义务帮扶员”上门为老干部提供各类服务;有的建立洗、晒、缝补服务组,为丧偶独居的老干部生活上提供便利;有的还为老干部遗霜提供亲情服务,如南雷里社区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老干部遗霜徐仁智老人(年近90,无退休金,一人独居,三个儿子不幸早逝,生活孤单),马上向政府申请老年生活补助金及政府补贴的居家养老服务,上个月老人因感冒挂了近一个月盐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员每天上门陪同老人挂盐水,为老人烧饭、买早点、晒被子,经常陪老人购物、散步,使老人感动万分。

四是在社区开展学习活动。各社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设聊天室、影视室、健身房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等,为老干部组织学习、交流谈心提供良好场所。同时定期向老干部通报社区发展情况,征求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邀请老干部参加一些重要会议、活动,向老干部赠送介绍社区发展情况的宣传资料。按照老干部的特长、爱好和身体情况,成立书画、桥牌、象棋、麻将、太极拳等兴趣小组。在春节、老人节等重大节庆日,召开茶话会、座谈会、组织就近参观、开展集体祝寿活动等,丰富老干部晚年精神文化生活。如有的利用庆祝建党90周年契机,编撰《青春无悔》等书籍,宣传老干部的革命事迹;有的开办老年大学,每周讲授老年居家护理、常用保健等课;有的邀请老干部参加“共创和谐宜居城市,共建和谐温馨家园”主题活动;有的组织开展“老少看军营、拥军快乐行”活动、举行“月圆中秋,情暖人间”空巢独居老人邻里联谊会、举办老干部金婚庆典、门球邀请赛等活动,增添老干部的生活乐趣。

五是在社区积极发挥余热。各社区根据老干部的爱好和特长,本着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为老干部当好“党的政策宣传员、勤政廉政监督员、邻里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保洁员、社区治安巡逻员、5 关爱青年辅导员、社区难题勤务员、和谐建设促进员”搭建平台。一些社区组建“老年义务巡逻队”、“夕阳红义诊队”,引导老干部为建设和谐社区发挥余热。同时,各街道、社区组织老干部积极参加“夕阳余辉促和谐”争当“优秀一员”活动,老干部们纷纷为和谐社区建设献计出力。老干部们有的在社区当调解顾问;有的举办医疗保健卫生知识讲座,向居民群众宣传科普知识,传授养生经验;有的长期担任社区“三护”队员;有的积极向社区困难群众捐款;有的亲自编写宣讲资料,为社区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宣讲教育活动,传播精神食粮,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余姚市社区“老干部之家”已逐渐成为老干部政治思想教育的微型课堂,老干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活动乐园,老干部发挥余热的夕阳舞台,老干部安享晚年康乐的保健服务点,得到了老干部的普遍肯定和好评。今年“七一”前夕,通过申报、考核、评定和老干部满意度测评,城区24个社区中有17个社区被余姚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授予“老干部之家”称号。

2011年9月

2.社区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汇报 篇二

材料

自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以来,诸暨市暨阳街道共接收了来自各行各业的退休人员29757名,其中大量的离退休干部的组织关系也迁入了社区。为切实做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暨阳街道做了大量艰难而细致的工作。

一、在社区建立“特色支部+特长党员”党建机制。

针对街道居民密度大难管理;党员数量大,尤其退管党员居

多、成分复杂,而社区党组织设置单一,党组织开展活动难,党员发挥作用难,这一现状,街道从调整创新党组织设置入手,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全部改

设为党委或党总支,本着“党员有什么特长,就编入什么样的支部;能为群众提供什么服务,就为党员设什么样的岗位”的原则设立党支部,在广泛征求党员意见的基础上,以兴趣爱好相同、专业特长相近、居住地点相邻设立党组织,在社区设立了如书画、票友、健身、政策宣传、社情民意、便民服务等特色党支部,并明确其职责,然后由每名党员根据个人特长、爱好及意愿自主选择相应的党支部或党小组,形成了“特色支部+特长党员”的功能型党组织设置模式,找到了社区党组织和老党员发挥作用的“节点”,方便了离退休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增强了归属感和荣誉感,有效调动了离退休干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目前,街道共建立“特色支部+特长党员”党组织27个,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日趋显现,如大桥社区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将社区好人好事编排成戏曲,在社区戏曲角广为传唱。

二、建立以家庭、单位、社区、老

干部工作部门“四位一体”的多元化服务机制。

建立社区为老工作服务站,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加强对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对社区网格服务人员实行“一人双岗”制度,建立服务团队,团队的核心层为社区片长、楼群组长、公共服务部门业务骨干(警务、供水、供电、园林、市政、环卫、城管、社区医疗站等单位),辅助层为共建单位、社区志愿者、96345加盟企业。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发放便民服务卡、公布热线电话和开通社区服务网站,为社区老干部提供周到快捷的服务,让每一位离退休干部都能切身感受到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街道西施殿社区整合社区单位和企业开通8789990服务热线,打造了社区15分钟生活圈,为老同志开展了“零距离服务”活动,社区干部还为离退休干部提供送报、送资料等学习服务,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上门测血压、帮助配药等健康服务。

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营造为老服务硬件平台。

3.社区挂职干部一季度工作总结汇报 篇三

今年以来,在**街道工委、办事处、摄山星城管理中心、闻兰社区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区民政局鼎力支持下,作为一名到社区挂职锻炼干部,时刻把握、珍惜这一难得的机遇,力求脚踏实地,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按照区委、区政府创建“新市民和谐家园”工作要求,发扬不怕吃苦、虚心学习、勇于实践、勤奋工作的精神,努力为加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为融洽干群关系发挥作用,为社区稳定和谐尽职尽责,积极融入“新市民和谐家园”创建。现将一季度工作汇报如下:

一、积极投入钟山新村拆迁工作,支持全区加快发展。

从今年1月1日开始,我们赴**街道六名选派干部投入到钟山新村拆迁工作。在拆迁过程中,能积极配合做好拆迁群众思想工作,引导拆迁群众积极支持国家建设,“舍小家保大家”。一是吃透拆迁政策。在努力做好拆迁政策宣传的同时,努力多了解、掌握与拆迁政策相关的规定,把老百姓关心的“多少钱”、“几套房”,怎样选房,拿钥匙要不要交钱,交多少钱等相关问题解答、解释清楚,让老百姓知根知底。二是在挨门逐户,了解每一户拆迁群众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注意发现各家各户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拆迁群众的思想工作,避免拆迁群众相互攀比,影响整个拆迁进度。三是尽力帮助拆迁群众解决拆迁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在符合相关规定和条件的基础上,把各项惠民政策用足、落实到群众手中,消除拆迁群众后顾之忧。四是注意多与拆迁群众沟通交流,防止急于求成、操之过急、随意许诺,避免“欲速则不达”。

尽管钟山新村拆迁工作情况错综复杂,困难重重,但经过大家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拆迁工作任务。

二、扎根社区,全力配合做好社区工作。

到社区工作以来,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角色快速转换,及时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社区当前的主要工作,积极配合做好社区全方位工作。

一是作为民政部门下派干部,积极发挥优势,配合社区做好社区困难群众低保审批、低保提标以及慈善救助、大病救助、走访慰问、优抚等工作,确保春节前社区稳定。据统计,春节期间,社区及区相关部门、街道共走访慰问社区困难群众311户,投入资金91000元(不包括低保户春节慰问金直接打入个人帐户);发放困难家庭子女就学补助金22人,9000元;发放社区关爱困难老人补助金156人;区民政局挤出资金5万元,尽力帮助社区开展工作,班子成员还带头捐款,发动全局干部献爱心,共捐助4000元,帮助社区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难题,表达了民政人一份真诚和爱心。

二是配合做好社区群众就业工作,积极联络有关单位,探寻就业岗位,引导社区群众自主创业,想方设法帮助社区困难群众实现就业。我们积极与宝日钢丝、润泽华实业基地、保安公司等单位联系,由社区干部带队,安排好车辆,组织社区居民现场面试,维持秩序,安排好面试人员咨询、登记、应聘,先后推荐200多人实现就业,并对100多人进行了就业前培训。同时,我们还举办了劳动力就业联合专场招聘会,有针对性地组织劳动密集型企业,且劳动就业技能要求低,年龄上放得宽的单位招聘,吸引了摄山星城居民300余人前来应聘。

三是配合做好社区群众上访解释工作,凡是涉及民政工作事项,主动向群众做好政策宣传,认真答复群众提出的问题,努力消除群众的攀比心理,把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好、用好、用足,使基层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四是协助做好社区党建工作。我们根据社区实际,成立了10个党小组,选举出党小组长和21名楼幢长,形成了健全的管理组织网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等活动,设立了12个党员示范责任区,组织社区党员带头参与社区义务巡逻、保洁护绿、矛盾调解、文艺演出等活动,带动社区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五是逐步完善社区工作制度建设和必要的基础台帐资料。我们建立了每周例会制度和首问负责接访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社区工作,通报工作情况,定期向社区党小组长汇报工作情况,听取意见。针对今年社区工作目标任务,制定了工作计划,把握工作重点,按照序时进度要求,稳步推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同时,不断充实家底,主动上门采集居民信息,利用低保年审、求职登记、住房调查、走访慰问等时机,摸清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建立工作台帐,使社区工作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

下一步工作,要抓紧利用每一天,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解决社区群众的具体困难作为自己开展工作的出发点,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着力推动群众就业、创业,竭力帮助困难家庭,积极化解邻里矛盾,把自己真正当作社区干部,扎实工作,加倍努力,争取取得更大成绩。

4.社区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汇报 篇四

城南社区位于市区南大门城郊结合部,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内辖26个居(村)民组,常住户4583户,常住人口14988人,主要分布有18个驻社区单位和3所学校,社区内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经济活跃,文化底蕴丰厚。社区党总支下设5个支部,11个党小组,现有党员237名。近年来,社区党员远程教育工作在区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服务中心、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宗旨,积极探索党员远程教育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管理机制,摸索出了一条依托社区党建推动远程教育,依托远程教育助推党员教育、提升社区文明的路子。近年来,社区先后获得省第七届文明单位、省百佳社区、省第二届、第三届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教育教学保障佳。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基层党建和社区建设的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社区党员队伍庞大,教育管理压力大、任务重,自启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来,我社区把推行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作为社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远程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了搞好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教育阵地建设工作,社区党总支高度重视,专题研究,专门部署,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以总支书记为组长的现代远程教育领导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配备了政治素质高、网络应用能力强的专职工作人员,全面负责站点的接收、播放、设备维护等工作,推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趋向规范化。

二、健全制度,规范办站起点高。社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和管理。一是根据上级统一要求,制定了管理员岗位职责、教学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范等制度。健全了“三薄一册”(收看记录簿、座谈讨论记录簿、设备器材登记簿和党员花名册)。将每次收看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讨论情况、信息反馈等详细进行登记,全面掌握远程教育站点利用情况。二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社区党总支在党员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投入,确保党员远程教育建设硬件水平逐年提高。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现有150多平方米的教室,配备了空调、电脑、数码相机、复印机、音响、数字宽屏电视机、影碟机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上墙。三是加强专职管理人员培训。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专职管理员的个人素质必须较高。为此,我们加大了培训力度,专门邀请区电教中心的同志给社区的管理员授课、培训,通过培训明确工作任务和主要职责,掌握远程教育网络的运行管理,以适应工作需要。

三、灵活实用,“学用”结合效率好。社区党总支按照“边建、边管、边学、边用”的要求,把党员远程教育与“三会一课”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抓学习、抓应用,利用网络优势,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学用能力,提升社区党建的覆盖率和渗透力。一是突出网络覆盖面广的优势,加强政治理论培训。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坚持每月播放党员教育电教片不少于1次,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听报告、读文件的方式,充分运用视频点播、网络查询等手段,加大对社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政策水平、党性观念和思想觉悟等方面的培训。这样不仅十分方便,而且容易被党员干部接受。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远程教育网,进行互动学习、讨论和交流,大大提高了党员群众的参与率和知晓率,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二是突出教育内容丰富的优势,加强技能知识辅导。社区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以市民学校为载体,对社区中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有针对性地传播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内容。三是突出宣传教育方式灵活的优势,强化对社区群众的服务。在社区开展网络教育宣传工作以来,社区注重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文化体育、卫生健康等方面知识,将远程教育变成了融远教、基层党校、人口学校、再就业培训、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站。此外,社区还根据网络空间无限延伸的特点,建立了流动党员“飞信群”,实现电脑和手机的多终端登录,让流动党员及时了解到家乡的各种信息。

5.干部进社区情况汇报120228 篇五

江南街道长虹社区地处长江街以东,玉山路以南,宜山路以北,横跨兴隆大街。有居民楼53栋,3000户,7821人,社区有党员256人,低保户59户,残疾人39人,下岗失业人员302人,有物业的小区5个,无物业的小区3个,弃管后自管小区1个。占地面积 0.6平方公里。有社区书记、主任、委员、助理共9人,大学生5人,公益岗位15人。社区办公用房面积300平方米。现有一个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58名。长虹社区现在的主要困难有:一是由于筹建一站式服务大厅,现急需扩建办公用房;二是社区内有一户低保户急需解决住房问题;三是由于工作原因,社区还缺少许多办公设备;四是社区还想为没有安装天然气的住宅楼协调安装天然气;五是社区需要解决部分居民小区无路灯照明问题。

在全市开展的“干部进社区”工作中,市中新食品项目办公室领导孙竹刚和王宏图也包保长虹社区,他们已对社区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协调。在我区区级领导和区直部门进社区活动中,区级领导区林业局党委书记肖春喜和我局负责联系长虹社区,并包保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按照区委的统一要求,肖书记带领执法局班子成员和有关工作人员,主动深入社区走访群众和社区干部,了解社区情况,积极协调帮助社区解决难题。

2月份我局结合“城市管理提升年”工作任务,对长虹社区走访2次。我们主要对群众和社区干部宣传今年市、区城市管理方面的政策,开展法律宣讲2次,向广大群众普及了《吉林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常识。我局还结合徐莉书记在区委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向广大群众解读了区委、区政府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把社区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了区委、区政府建设商旅宜居新城区的目标上来。

我局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为社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集中开展野广告清理行动2次,清理各类野广告420余处;帮助社区干部化解群众之间矛盾3起;清理楼道内杂物30余处,净化了楼道环境。

我局还将在三月份对长虹社区进行“春季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美化、亮化社区环境。

丰满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6.社区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汇报 篇六

1、选好配强社区班子:市公安局选派干部XX任第一书记,书记XX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在组织部门的关心下,配备一名大学生XX任书记助理,两委干部年富力强,村级组织制度健全,支部及13个党小组活动开展井然有序。

2、成立各类理事会:在新村建设、村庄整治、村村通水泥路建设中,成立理事会,改变过去“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

3、成立廉勤委:在镇纪委和监察室的指导下,对社区的资源资产、财务、人事任免等六大方面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村两委工作按照既定方向和思路有序开展。

二、抓新村建设,促进环境优化:

2、村庄整治:三站老街投入200多万元,对道路、排水、绿化、路灯、立面等进行全面改造,街道面貌焕然一新。

三、抓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1、选准产业:建设新农村,不仅是住上好房子,还要装满钱袋子,生产发展是首要任务。社区两委带领群众代表外出参观、学习、考察,选准一条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好路子——选择投入较少、技术简单的节水型农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大葱种植,坚持壮大“一村一品”,形成特色和规模效应,从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2、建立基地:以招商引资方式将肥西大葱协会请进来,结合江淮分水岭示范区建设,建立以种植大葱为主的蔬菜示范基地,该基地并被确定为市妇女培训基地和市农委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

3、促进增收:基地建设一年来,在高刘发展会员260多户,种植大葱2000多亩,带动本社区240多位农户种植大葱,计划三年内在我镇发展到万亩以上。07年每亩产值1.5万元,今年市场预测1.5元/斤,亩产值一万元以上。

通过基地建设,调整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解决劳动力就业,也为新桥机场顺利通航提供良好的大气环境,缓解了禁烧的压力。

四、抓社区建设,促进为民服务

1、硬件设施:新的社区办公楼21间,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设有办公室、会议室、科技培训中心、计划生育服务室、全程代理服务中心、农民科技书屋、档案室等。

2、软件建设:制度健全,资料完备,服务功能齐全,两委干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XX社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安大新农村调研组和市农委领导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乡村连体别墅”、“梦幻中的新农村”,也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和欢迎。今后,将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开拓奋进、扎实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前发展。

上一篇:最高人民法院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下一篇:描写友情的古典诗词